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龙岩闽南方言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绪论是对龙岩地理位置的说明,对以往研究的综述。第一章是对龙岩所辖四地—白沙、小池、苏坂、适中语音所作的比较;第二章是对白沙音的分析描写,白沙是龙岩辖下最大一个乡镇,白沙音在龙岩辖地中较有代表性;第三章至第五章是闽南话和客家话语音的历时比较,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来比较五地的语音现象,分声母、韵母、等第三章;第六、第七章是闽南话与客家话语音的共时比较,主要从学术界比较肯定的几个语音特征入手;第八章是结论。
     文章的重点是第三至第七章,比较的专题有64项,这64项中有42项是闽南话的音韵特征,有15项是客家话的音韵特征,另有7项是龙岩方言特有的。统计结果表明,龙岩闽南话在保有闽南话普遍特征的同时,受客话影响,因而兼有一些客话的特征,同时,它自己也有一些异于中心区闽南话和客家话的特征。各类音韵特征在数量上的比例与龙岩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互相吻合的,也与龙岩行政上的历史沿革相吻合。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location of Longyan and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1is the comparison of accent spoken in Longyan, Chapter2is the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Minnan dialects spoken in Baisha town. Baisha town is the largest town governed by Longyan,so the pronunciation of Minnan dialects in Baisha town can be representative comparatively. Chapter3to Chapter5is about the phonetic diachronic comparison between Minnan dialects and Hakka dialects.Chapter6and Chapter7is about the phonetic synchronic comparison between Minnan dialect and Hakka in the light of some pronunciation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by some scholars. Chapter8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3to Chapter7are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re are64items to compare. Among these terms,42iterms particular emphasize on Minnan dialects and15iterms particular emphasize on Hakka dialects, while7iterms are different from Hakka dialects, and the center part of Minnan dialects. The statistics suggest that Minnan dialects in Longyan keeps so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nan dialects as well as i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dialect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s from those of Minnan dialects in Xiamen and Zhangzhou and Hakka dialects. This consists to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to its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administrative ownership.
引文
①龙岩的历史沿革与建置变化主要参考《龙岩市志》(1993)、《龙岩地区志》(1992)。
    ①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①M.Swadesh《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的年代推算》,转引自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54页。
    ②在分析时,对斯瓦迪士的100基本词的选择及对现代汉语相关词项的认定,参考徐通锵《历史语言学》。
    ③不管是单用还是保留在复合词中。
    ①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中华书局2009年,第120页。
    ②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337页。
    ③陈泽平《19世纪以来的福州方言—传教士福州土白文献之语言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46-553页。
    ④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转引自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337页。
    ⑤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337页。
    ①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337页。
    ②按徐通锵在《历史语言学》459页给出的对数公式。
    ③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64页。
    ①李如龙《闽南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②转自徐通锵《历史语言学》(1991/2008)454页,原文出自M.Swadesh《史前民族接触的词汇统计学的年代推算》,原载美国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96,1952。
    ③(澳)罗伯特·迪克森著朱晓农、严至诚等译《语言兴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④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65页
    ①M.Swadesh《词汇统计年代推算的精确》载《当代语言学》1962(08)8-9。
    ①李方桂的观点见其《上古音研究》第10页。高本汉的十条原则是1、舌尖前的破裂音端透定可以互谐,2、舌尖前的破裂摩擦音跟摩擦音精清从心邪可以随便互谐,3、舌尖后的破裂音跟摩擦音照二组可以随便互谐,4、舌面前破裂音知澈澄可以随便互谐,5、同是舌类音,另一方面破裂音端组不跟他方面破裂摩擦音和摩擦音精组互谐,6、舌尖前的破裂摩擦跟摩擦音精组跟舌尖后的破裂摩擦跟摩擦音照二可以随便互谐,7、舌面前的破裂摩擦音照三跟舌面前的摩擦音禅可以随便互谐,8、舌面前的摩擦音审三大都不跟照三互谐,9、舌尖前后的破裂摩擦音精组照二大都不和舌面前的破裂摩擦音跟摩擦音照三互谐,10舌尖前的破裂音端组不但可以跟舌面前的破裂音知组随便相谐,而且可以跟舌面前的破裂摩擦音照三、摩擦音禅随便互谐,见赵元任翻译的《高本汉的谐声说》,载《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09-239页,原载《国学论从》1927年,第1卷第2号。
    ①见其《论比较闽方言》载《语言研究》1985(01)107-138。
    ②黄文见《黄典诚语言学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1-207页,原载《方言》1984年第3期,邓文见《方言》1998(03)47-51。
    ③赵元任《南京音系》第281页,载《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原载《科学》1929年,第8期。
    ①李如龙《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2009年)第34-46页:闽南话把一些次浊声母字读为h声母,这可能是上古音m、n、(?)的残留或百越语的底层,这种读音只见于白读并大多与文读音对应,各自分布在不同的词里。
    ②张永言的文章载《音韵学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1984;董同龢的文章见其《四个闽南方言》史语所集刊30本下册,第1017页。
    ①梅祖麟、罗杰瑞的文章见于赵秉旋、竺家宁主编《复声母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9-69页;李如龙的文章见于《中国语文》1983(04),又载其《方言与音韵论集》;张光宇的文章见其《切韵与方言》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90年;曾光平的文章载于《河南大学学报》1987(02);罗杰瑞的文章载于《民族语文》2005(04);杨剑桥的文章载于《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
    ②他的这一观点见其《邵武方言的归属》载《方言》1987(02)97-112。
    ③泥母字的“腻”字,是泥读如来,再来读s;“劳累”的“累”字,李如龙在其文章《闽西北方言来母字读s的研究》中认为本字可能是“膦”。膦,《广韵》上声狝韵,力主切,“膦,膦软,无力”。
    ④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载于《方言》1985(03)171-180。
    ⑤王福堂《汉语语音的演变及其层次》(1997:56)、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1999:264)、何大安《规律与方向》(2004:103)。
    ⑥李如龙、张双庆等《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⑦刘纶鑫、傅思泉、刘胜利《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的语音比较》载《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年,第27-36页。
    ①罗常培在《厦门音系》中说,1是舌尖中,带音的边音。但是舌头极松,两边所留的通气空隙很小,听起来并不像北平的1音那样清晰,似乎有接近d音的倾向。见其《厦门音系》第6页。
    ②载《方言》2000年1期,又见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①见李新魁《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载《学术研究》1963年,第2期。
    ②见其《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4-46页)。
    ③大部分客话都有h、f,而且这两者同时存在,大致是h在合口呼前都变读为f,而大部分闽语只有h。罗杰瑞(《何谓客家话》载北大《语言学论丛》2003(28)340-365)指出晓匣组在合口字里变为f这个特征,在客话、粤语、赣语、西部闽语(邵武将乐)、湘语、西南官话中都大量存在。
    ④这一特点在后面章节还有论述,此处不展开。
    ①具体见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①见其《匕古音研究》第13-14页。
    ②李如龙《关于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2009)第34-46页。
    ③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这是闽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④关于这一学说的来历与含义,见云母讨论部分。
    ①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中华书局1980年1版2007年第12次印刷,第134页。
    ①也有反对的,如符定一在其《联绵字典》卷首提出古有轻唇音。但这一类观点,只有个别。
    ②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况》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09页,此为闽语部分,为李如龙撰写。
    ③罗杰瑞《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186页。
    ④见其《东南方言关系综论》载《方言》1999(01)33-44。
    ⑤刘纶鑫、傅思泉、刘胜利《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的语音比较》,载《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年,第27-36页。
    ⑥把有重、轻两读的算作是重。
    ①项梦冰《客家话古非组字的今读》载《语言学论丛》(28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4—262页,其中对厦门和梅县的统计如下:
    ②张世禄,杨检桥《汉语轻重唇音的分化问题》载《扬州师院学报》1986.2。
    ①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7年,第87页。
    ②罗常培《知彻澄娘音值考》《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69页。
    ①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
    ②张文见《论比较闽方言》载《语言研究》1985(01)107-138;李文见《中古全浊声母闽方言今读的分析》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39页:丁文见《吴语中的闽语成分》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46-256页。
    ③本文对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的统计的六母,与周长楫的《中古全浊声母在厦门话中读法再证》一文的中古全浊声母六母一致。
    ①伍巍《方言研究集稿》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6页,又见《语文研究》2000年4期。
    ②董同龢《四个闽南方言》史语所集刊30本下册,第1016页。
    ③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9-160页。此部分为黄雪贞撰写。
    ①严修鸿《章组声母在南方汉语方言中存古的层次》(载《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207-221页)。邓晓华《古音构拟与方言特别语音现象的研究》(载《语文研究》1993(04)49-55)。
    ①我们姑且把这一名称定为照组、精组读如端组。这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古人多舌音的体现。
    ②王力《汉语语音史》第599页:由塞音变擦音,见于广东的kh→h,就是说古溪母字大多数读入晓母。
    ③刘纶鑫、傅思泉、刘胜利《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的语音比较》载《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年,第27-36页。
    ④李方桂《上古音研究》第16页中说“中古时代切韵系的韵书虽有床禅之分,但是从切韵分配的情形看来,
    ①袁家骅等见其《汉语方言概况》(第2版)第162页;罗美珍邓晓华见其《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7页;邓文见其《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语文研究1998(03)47-51;蓝文见其《闽西客家话》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页;温文见其《客家方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②见其《客闽方言里江东不分的语音层次》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①张文《论比较闽方言》页》载《语言研究》1985(01)107-138,梅文《方言本字研究的两种方法》载《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7页。
    ①其原文《Chronological strata in Min Dialects》载《方言》1979(04)268-274,梅祖麟有译文《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载《大陆杂志》1988(88-2)1-4。又宋文程、张维佳译文《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载《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02)126-128。
    ②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第17-18页。
    ③颜之推著曹惠民注译《颜氏家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④张光宇《切韵与方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86页。
    ⑤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第206页。
    ①选择五地完全能对齐的语料,如“挑”字,龙岩只说担,便不列。
    ②载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第179页。
    ③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51-164页。
    ①这里的洪细界定同前面“一等有介音”一节。
    ②李荣《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载于《方言》1983(02)81-91。
    ①李蓝的文章《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通摄舒声的历史层次》也是这样定义合口的,载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②赵文见其《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5页;李文见其《汉语音韵学》北京出版社986年第184页;罗文见《民国丛书》第4编52本上海书店1939年,第58页。
    ③见其《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1955年,第61页。
    ①张光宇《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载《中国语文》1991(06)431-438。
    ②见罗常培《厦门音系》,第41页。
    ①他在发表于《中国语文》1983年第5-6期上的《厦门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中则说,“占百分之四十左右”。
    ②见福建省汉语方言调查指导组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讨论稿)1962年,第294页;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李如龙《厦门方言的文白异读》《厦门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页,李如龙、姚荣松《闽南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6页;陈荣岚、李熙泰《厦门方言》鹭江出版社1994年,第41页;周长楫《厦门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③蔡国妹《莆仙话文白异读的过渡性特征》福建师大学报》2008(04)110-114:莆田话的文白异读丰富,但约只占闽南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一半强,就文白异读字的数量而言,与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比较接近。
    ④泉州闽南话情况参考王建设、张甘荔观点。见其《泉州方言与文化》鹭江出版社1994年,第44-45页,认为,泉州话所占比例还要比厦门话略高一些;海南闽南话点的资料总体情况见李如龙《论闽方言的文白异读》载其《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年,第52-72页。
    ⑤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况》(第2版)2001/2003年,第266页。
    ①严文《章组声母在南方汉语方言中存古的层次》载《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207-221页,又《从南方方言里“肾、足氏、睡”白读音看禅母古读》载《语文研究》2000(04)53-59,李、项文《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5页。梅祖麟在《跟见系字谐声的照三系字》提供的有“齿指枝痣处”五字,载《中国语言学报》1982年1期,此处据潘悟云《章昌禅母古读考》(温州师院学报1985年1期)综述部分。
    ②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403页。
    ③严修鸿《章组声母在南方汉语方言中存古的层次》,载中华书局《音韵论集》2006年6月,第207-221页。
    ④见其《古音构拟与方言特别语音现象的研究》载《语文研究》1998(04)49-55,例字如猪二姑,苎二枯,煮二古鼠二苦,吹二亏,川二圈,传=拳权,春二菌,朱二孤。
    ①见其《日本吴音梗摄三四等字的读音》,载《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2-133页。
    ①n的发音部位在学术界也叫舌尖中。
    ②+号表示有,-表示没有。
    ③王力《汉语史稿》1980年/2007年,第219-220页。
    ④杨耐思《近代汉语m的转化》载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从·第七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6-27页。
    ①温文载《客家方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3页;刘文,《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的语音比较》载《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年,第27-36页。
    ②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①此处依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对上古韵部的拟音,鱼部为a,歌部为ai。见其《汉语语音史》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2页。
    ②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2007年,第100页: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元音高化是相当普遍的。以歌韵来说,上古是a,中古是(?),近代是(?),现代北方话一般是o,北京话于舌齿音读u,吴语更进一步,有许多地方读u。
    ①载《语言研究》1985(01)107-138。
    ②“大”字例外,应有另外来源。戴黎刚在《闽语果摄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一文中说,“他”这个官话里的滞古音经文教系统流播到闽语里。其文见《语言研究》2005(02)56-61。
    ③李如龙认为“倒”的本字为“遘”,见其《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载《语言研究》2001(01)48-56。
    ④见李如龙《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载李如龙《汉语应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8页。
    ⑤赵元任《语言问题》,罗常培《厦门音系》,王力《汉语史稿》中都如此称呼。
    ①林连通《福建省永春话的鼻化韵》载首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言》(第1卷),2000年;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②见其论文《潮汕话鼻化韵概述》,载梁东汉、林伦伦、朱永锴编《第二届闽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7-211页。
    ③罗常培《厦门音系》第61页,载上海书店《民国从书》第四编52本,1939年影印本。
    ①王力《汉语语音史》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11页。
    ①见詹伯慧《闽方言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载其《语言与方言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5-309页。又袁家骅等的《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鼻化韵特别丰富,在浙南的潮汕方言中都很显著,海南话却没有。语文出版社2001/2003年,第237页。李如龙则说,闽南方言各点声韵字白读音都有各种鼻化韵读法,如厦门,这种情况向西影响了闽中方言,向北影响了仙游话。见其《论汉语方音的区域特征》载其《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44页。
    ②见李如龙《论闽语和吴语和客赣语的关系》载其《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7-211页。
    ③这里的闽西是学术意义上的称呼,在现今行政区划上龙岩地区叫闽西地区,包括长汀县、连城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市、漳平市、新罗区,表中的清流、宁化都隶属于三明地区。
    ①刘纶鑫、傅思泉、刘胜利《闽粤赣三地客家方言的语音比较》载《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年,第27-36页。
    ①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②潘茂鼎、李如龙、梁玉璋、张盛裕、陈章太的《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中说,闽中闽北两区和客方言区的共同点较多,可以说这两区是闽方言和客方言的过渡地带。载《中国语文》1963(06)473-495。
    ①关于“全浊归去”杨剑桥(2008:184)认为,在八世纪已经完成,唐代韩愈的《讳辩》云“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韩愈以上声字杜与去声字度同音,可证。周法高、王力、周祖谟也是这个观点。唐作藩(2002:174)认为,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九至十世纪),但是明确地把全浊上声字跟有关的去声字看成是同音字而编排在一起的,是元代的《中原音韵》。
    ②见其《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语言研究,1998(03)47-51。
    ③见王力《古无去声例证》载《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77-306页。
    ④关于粤语阳平后字变为高升调,袁家骅的《汉语方言概要》(第2版)有详细的论证,(第188页)。
    ①周长楫《福建境内闽南方言的分类》载《语言研究》1986(02)69-83,《厦门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②丁邦新的原话是:以汉语语音史为根据,用早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大方言;用晚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次方言;用现在平面性的条件区别小方言。早期、晚期是相对的名词,不一定能确指其时间。条件之轻重以相对之先后为序,最早期的条件最重要,最晚期的条件也就是平面性的语音差异了。见《汉语分区的条件》,载其1982年《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第166-167页。
    ①这里的自己特色指比较的64项中异于中心区闽南话特色,也异于客家话特色。
    ②指不处于两大方言过渡,也不是最多或最少。
    ③这里从考察方言特点的归属出发,把两项都归为客话影响。
    ④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第49页。
    ①张琨在其《论比较闽方言》中说,陈章太和李如龙在《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中所举的十八个闽方言中都没有阳上阳去的对立,唯一的例外是龙岩方言。载《语言研究》1985(01)107-138。
    ②李如龙,《闽南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①这是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但也有另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严修鸿(博士论文《连城方音研究》1998)就认为,连城县中方言分歧大,不宜认为是纯客县。
    ②李如龙《闽南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③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④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载《方言》1985(03)171-180。
    [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
    [2]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
    [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4](美)伯纳德·科姆里著.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厦出版社,1989
    [5]蔡国妹.莆仙方言研究—兼论过渡性方言特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陈海伦.论方言相关度、相似度、沟通度指标问题.中国语文,1986(05)361-368
    [7]陈海伦.方音系统的相似关系计算.语言科学,2006(01)23-31
    [8](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9]陈荣岚、李熙泰.厦门方言.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
    [10]陈山青.试论湖南汩罗长乐方言的混合性质.语文研究,2011(1)56-62
    [11]陈小燕.多族群语言的接触与交融.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2]陈修.《客方言》点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4]陈瑶.徽州方言音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陈燕玲、林华东.闽南方言的现状与未来.东南学术,2011(04)125-34
    [16]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17]陈泽平编著.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18]陈泽平、彭怡玢编著.长汀客家方言熟语歌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9]陈泽平.闽语新探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20]陈泽平.19世纪以来的福州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1]陈忠敏.重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研究,2003(03)43-59
    [22]陈忠敏.历史比较法与汉藏语研究.民族语文,2009(01)12-24
    [23]陈章太、李如龙.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24]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5]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6]丁邦新、张双庆编.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27]丁邦新主编.历史层次和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8]丁邦新.中国语言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29](宋)丁度等编.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丁声树、李荣编.汉语方言调查简表.北京: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出版,1956
    [31]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32]丁声树撰稿、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3]邓晓华.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语文研究,1998(03)47-51
    [34]邓晓华、王士元.古闽客方言的来源以及历史层次问题.古汉语研究,2003(02)8-12
    [35]邓晓华、王士元.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北京:中华书局,2009
    [36]董同龢.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7]董同龢.四个闽南方言.史语所集刊第30本下,1959:729-1042
    [38]董同龢.厦门方言的音韵.丁邦新编.董同龢先生语言学论文选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74:275-298
    [39]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
    [40]方拥.闽西奇特的两处方言岛文化现象.华侨大学学报,1992(2-3)162-163
    [41](瑞士)费尔南多.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2]福建省汉语方言调查指导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编写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讨论稿).1962
    [43]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44]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语言研究集刊(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45]甘于恩、周洪涛.典型特点与变异特点—域内闽语与周边闽语之语音比较.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91
    [46](瑞典)高本汉著.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40年一版1994年缩印一版
    [47](瑞典)高本汉著.汉文典.潘悟云、张洪明等编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48]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7
    [49]郭启熹.龙岩方音.龙岩师专学报,1984(02)43-87
    [50]郭启熹.闽西方言与民族迁徙的关系.龙岩师专学报,1985(02)58-62
    [51]郭启熹.上古汉语与龙岩话.龙岩师专学报,1986(02)74-84
    [52]郭启熹.龙岩方言研究.香港:纵横出版社,1996
    [53]郭启熹.龙岩方言代词及其特色.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1)75-79
    [54]郭启熹.闽西方言与普通话.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999(02)30-35
    [55]郭启熹.龙岩方言助词特色.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1)59-60
    [56]郭启熹.龙岩上古史略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1)1-5
    [57]郭启熹.龙岩方言的基本特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37-40
    [58]郭启熹.闽方言与写诗填词.龙岩学院学报,2010(01)41-43
    [5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60]何大安.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1]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62]何耿镛.客家方言语法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63]何锦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4]郝黎仁等.SPSS实用统计分析.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65]候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6](美)霍凯特著.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002
    [67]洪梅编著.龙岩方言熟语歌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68]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导读(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9]黄典诚.闽语的特征.方言,1984(3)113-116
    [70]黄典诚.黄典诚语言学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71]黄薇.闽地闽南方音遇摄的历史音变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5)90-93
    [72]黄今许.龙岩方言中的古汉语遗存.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40-45
    [73]蓝小玲.闽西客家方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7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5]李方桂.上古音研究中声韵结合的方法.语言研究,1983(2)1-7
    [76]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7]李新魁.重纽研究.李新魁语言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45-59
    [78]李如龙.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厦门大学学报,1963(02)57-110
    [79]李如龙、张双庆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80]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81]李如龙、庄初升、严修鸿.福建双方言研究.香港:汉学出版社,1995
    [82]李如龙.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83]李如龙.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语言研究,2001(02)48-56
    [84]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5]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86]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7]李如龙、姚荣松主编.闽南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88]李如龙.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9]李如龙、邓晓华主编.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90]李荣.切韵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91]李荣.汉语方言调查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92]李荣.音韵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3]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厦门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94]李荣主编、黄雪贞编纂.梅县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95]林颂育.论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96]李小凡、项梦冰编著.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7]刘纶鑫主编.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8]刘纶鑫.论客赣方言.语言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9]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0]刘纶鑫、田志军.客赣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南昌大学学报,2003(02)115-120
    [101]刘纶鑫主编.客赣方言研究.香港:香港霭明出版社,2004
    [102]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103]刘勋宁.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语言与教学与研究,2003(04)1-9
    [104]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5]刘新中.海南闽语的语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6]刘晓南.宋代福建诗人用韵所反映的十到十三世纪的闽方言若干特点.语言研究,1998(1)80-95
    [107]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08]刘泽民.闽语的开合问题.语言研究,2009(4)57-64
    [109]林宝卿.闽南话教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110]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111]林宝卿.闽南方言声母白读音的历史语音层次初探.古汉语研究,1998(1)60-63
    [112]林丽芳.谈龙岩话中数的文化色彩.龙岩师专学报,1995(04)54-55
    [113]林丽芳.龙岩话单音形容词自叠式.龙岩师专学报,1996(02)88-95
    [114]林丽芳.龙岩话“借”类程度副词.龙岩师专学报,1998(02)160-165
    [115]林丽芳.谈闽西方言区的声母正音问题.龙岩师专学报,2000(02)90-92
    [116]林丽芳.龙岩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浅探.龙岩师专学报,2004(02)90-92
    [117]林丽芳.龙岩话表加强程度的前缀和类前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6-49
    [118]林丽芳.龙岩话中的死人A结构.龙岩学院学报,2006(01)118-121
    [119]林丽芳.龙岩话动词形容词重叠与表义程度的强弱.龙岩学院学报,2007(01)118-121
    [120]林丽芳.刍议龙岩地方普通话的方言语法成分.龙岩学院学报,2007(05)48-54
    [121]林连通.福建省永春话的鼻化韵.语言.首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中心,2000(01)59-70
    [122]林清书.闽西方言研究述略.龙岩师专学报,1996(01)48-54
    [123]林清书.武平方言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124]林清书.闽西双语双方言研究情况简述.龙岩学院学报,2007(01)99-104
    [125]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26]林亦.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7]林富保.闽西客家的源流探究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128]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思考.中国语文,2001(05)446-450
    [129]林华东.关于闽语分区的历史思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3)29-34
    [130]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131]龙安隆.福建邵将区方言语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2]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岩地区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33]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岩市志.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
    [134](澳)罗伯特·迪克森著.语言兴衰论.朱晓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5]罗常培.厦门方音.民国丛书第四编52本(商务印书馆1939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
    [136]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7]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8]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注释本).胡双宝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9]罗超.龙岩方言语音比较研究.[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0](美)罗杰瑞.福建政和话的支脂之三韵.中国语文,1988(01)40-44
    [141]罗杰瑞.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方言,1990(04)245-248
    [142]罗杰瑞著.汉语概说.张惠英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43]罗杰瑞著.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宋文程、张维佳译.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2)112-114
    [144]罗杰瑞著.何谓客家话.项梦冰译、詹卫东校.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2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5]罗杰瑞.闽方言中的来母字和早期汉语.民族语文,2005(04)1-5
    [146]罗杰瑞著.从音韵看汉语方言.陈秀琪译.方言,2006(01)6-15
    [147]罗美珍、邓晓华.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48]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再版社,1992
    [149]马重奇.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纵横出版社,1994
    [150]马重奇.汉语音韵学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8
    [151]马重奇.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52]马希文.比较语言学中的计量方法.中国语文,1989(05)348-360
    [153]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4]潘茂鼎、李如龙、梁玉璋等.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中国语文,1963(06)473-495
    [155]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56]潘悟云.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潘悟云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57](加)蒲立本著.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8](日)桥本万太郎著.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59]邵慧君、秦绿叶.廉江市粤客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中国语文,2008(02)154-167
    [160]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61]沈家煊主编.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62]史存直.汉语史纲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
    [163]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64]唐作藩编著.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165]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6](日)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67]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168]项梦冰.客家话古非组字的今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2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9]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7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172]徐大明、陶红、谢天尉.当代社会语言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3]徐通锵.历史上汉语和其它语言的融合说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74]徐通锵.宁波方言的“鸭”[ε]类词和儿化的残迹.中国语文,1985(03)161-170
    [17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76]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7]徐通锵著.徐通锵文选.李娟编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78]严修鸿.福建省双方言现象调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4
    [179]严修鸿.客闽方言中江东不分的语音层次.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80]严修鸿.章组声母在南方汉语方言中存古的层次.音韵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207-221
    [181]颜森.客家话的三个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03)70-76
    [182]杨鼎夫、夏应存.闽方言分区的计量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01)139-151
    [183]杨剑桥.“尖团音”辨释.辞书研究,1999(04)154-159
    [184]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85]杨剑桥.闽方言来母s声字补论.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6]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修订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89]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90]叶国庆.闽南方言与十五音.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8集85—87期,1929年6月26日
    [191]艺文印书馆.等韵五种.台北:艺文印书馆,1988
    [192]游汝杰.略论方言岛的形成.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游汝杰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93]游汝杰.方言分区的多种可能性和吴语的分区问题.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游汝杰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94]游汝杰.汉语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方言,2004(01)7-15
    [195]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96]游汝杰.社会语言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97]意西微萨·阿错.倒话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98]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9]王洪君.文白异读、音韵层次与历史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2006(02)22-26
    [200]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方言,1998(01)14-19
    [201]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02]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203]王福堂.文白异读和层次区分.语言研究,2009(01)1-5
    [204]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
    [205]王建设.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与吴语的关系.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98-104
    [206]王建设.闽南方言四种研究成果述评.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1-115
    [207]王力.汉语音韵.北京:中华书局,1963
    [208]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209]王力.王力文集-第8卷(同源字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210]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1]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2]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13]王理嘉编著.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214]王士元.语言关系综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01)106-112
    [215]王士元、沈钟伟.方言关系的计量表述.中国语文,1992(02)81-92
    [216](美)王士元著.语言的探索—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选译.石锋等译..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17]王士元主编.汉语的祖先.李葆嘉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218]王咏梅.龙岩城关话的语音特点.龙岩师专学报,2002(05)54-57
    [219]伍巍.方言研究集稿.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20]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21]温昌衍.客家方言.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22]曾光平.闽西北方言“来”母字读s-的再研究.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2)115-119
    [223]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
    [224]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225]詹伯慧.语言与方言论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226]詹伯慧.方言分区问题再认识.方言,2002(04)344-352
    [227]赵元任著.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28]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29]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30]张惠英.语言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31]张光宇.闽方言古次浊声母的白读h-和s-.中国语文,1989(04)300-307
    [232]张光宇.切韵与方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233]张光宇.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语文,1991(06)431-438
    [234]张光宇.论闽方言的形成.中国语文,1996(01)152-162
    [235]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书局,1996
    [236]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方言,1999(01)33-44
    [237]张光宇.梅县音系的性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38]张光宇.闽方言·音韵篇.语言研究,2011(01)96-105
    [239]张琨.论比较闽方言.语言研究,1985(01)107-138
    [240]张琨.再论比较闽方言.语言研究,1991(01)93-117
    [241]张平忠.中古以来的开合口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42]张振兴.台湾闽南方言记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43]张振兴.福建省龙岩市境内闽南话和客家话的分界.方言,1984(03)165-178
    [244]张振兴.闽西地区的方志与方言研究.龙岩师专学报,1986(02)24-29
    [245]张振兴.闽语的分布和人口.方言,1989(01)54-59
    [246]张振兴.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47]张振兴.闽南方言的比较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95(01)69-76
    [248]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方言,2001(01)6-19
    [249]张振兴.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50]张振兴.闽语特征词.汉语学报,2004(01)8-15
    [251]漳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漳州市志·方言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52]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中国语文,1988(02)87-102
    [253]郑锦全.汉语方言沟通度的计算.中国语文,1994(01)35-43
    [254]周斌武选注.中国古代语言学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55]周长楫.福建境内闽南方言的分类.语言研究,1986(02)69-83
    [256]周长楫.中古全浊声母在厦门话里的读法再证.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4)147-154、110
    [257]周长楫.厦门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58]周长楫等.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59]周长楫.厦门话文白异读的类型(上下).中国语文,1983(5,6)330-336、430-438
    [260]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1]周祖谟.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
    [262]周祖谟.周祖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63]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6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6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编.庆祝《中国语文》创刊5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66]庄初升.双方言区方言相互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