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模式问题实质是基于法律控制的传统版权保护模式不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问题。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宰者。数字环境下,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但是法律控制下的传统版权保护模式无法适应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创新。结果,在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实践中,传统版权保护模式无法发挥其作为法律制度应有的规制作用,数字技术替代版权法律制度成为版权保护的规则制定者,这就导致了技术对法律的消解。为了协调数字技术和版权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应当对传统版权保护模式进行改革,吸收数字技术进入版权法律控制实践中,建构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数字环境下的版权。
     本文共分成五章,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第一章是绪论。在本部分,笔者介绍了选题的由来,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作者就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对传统版权保护模式的透析。在本部分,笔者通过对版权保护模式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析,得出观点:传统版权保护模式是产业政策的产物,是基于私权理念、以复制权保护为核心、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权利限制制度实现作品权利人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的模式设计,是法律控制的结果。但是在数字环境下,传统版权保护模式面临困境:版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被打破,版权的私权保护与数字共享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空间的作品使用相冲突,针对版权的法律控制得不到社会公众的尊重;作品权利人无法在数字环境下控制复制权,从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的利益;在数字环境下,数字技术使用而非法律关于版权保护的规定直接左右版权保护的结果。
     第三章是对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模式改革的现实基础的分析。在本部分,笔者分析了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可见,数字技术发展带给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为版权保护模式改革提供了社会现实性,并且也为技术控制参与版权保护提供了现实性。
     第四章是对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分析。笔者以为,劳动理论仅仅给予版权来源一个基础性解释,版权保护各种权利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功利主义理论。基于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版权保护的功利主义的支持,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模式更具有效益。对版权的行使予以限制,其理论基础是民法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和利益平衡理论;而版权的救济则需要考虑公共治理理论的适用,鼓励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多方参与,对权利的保护更多通过协商解决。
     第五章是对数字环境下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版权保护模式的设计。版权保护并非有确定的边界,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始终相伴随,此消彼长。以往是法律来控制这种消长,本文中试图将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来构建版权模式。在数字环境下,法律应当尊重数字技术对网络空间的主导作用,在衡量各种手段的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版权保护问题。具体而言,利用数字技术对作品的搜索功能确定作品的来源;结合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的支配性作用,将版权的内容合并为三项:接触权、公共传播权和演绎权。在作品版权行使上,采用推定授权与复制补偿金相结合的模式,在作品的商业使用环节,尊重作品权利人的意思自治,权利人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或者版权声明排除他人对作品的使用。但是如果权利人没有采取技术措施也没有版权声明,则推定权利人允许他人对作品的接触、任意传播和演绎。另外,在作品的公共运用环节,通过法定许可制度允许作品的使用,通过复制补偿金制度弥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在作品版权救济上,发展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相结合的救济模式,公力救济以司法救济为主导,私力救济要关注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版权救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The problem of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derives from the traditional legal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gital technology becomes the master of cyberspace. Under digital circumstance, the creation and dissertation of works can’t do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legal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can’t adapt to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result, in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practice,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can’t play a proper role in its regulation, an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becomes the rule maker in place of copyright legal institution, which leads to that technology dispels the law.between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copyright law, we shall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introduce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nto copyright legal control practice, and construct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which combines legal control and technical control,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copyright in digital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following content: the origin of selected subj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is subjec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subject.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arrived at conclusion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s the product of industry policies; this mod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rivate right and cored with the reproduction rights, and achieve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access right through rules of fair use and statutory license. But this mode is facing adverse conditions on digital environment: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ivate right of works collided with the share-knowledge of public support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the creditor cannot control the reproduction rights on digit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 of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stead of the copyright law.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realized basi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vari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digital technology support the social reality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at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 interpreted the source of copyright, and the utilitarianism was the main basi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opyright.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give a lot of support for the utilitarianism of copyright.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impose restrictions on copyright is the Principle of Civil Law of No Abuse of Rights and the Interest Balancing Principl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pyright relief is the theory of Public Governance encourage the multi-stakeholder involvement by society, individual and country, and protect the tights more through negoti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mode which combines legal control and technical control in digital environment. In digital environment, law should respect the leading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yberspace. On the basis of measur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means, solve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problem by combining the legal control and technical control. Specifically, use the search func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works;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yberspace, merge the copyright into three categories: access right,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o public, and derivative works right. In the exercise of copyright, we should use the presumption authority and copy compensation together; during the commercial use of works, we should respect the autonomy of right subject, and right subject could exclude others’use by technical measures and copyright notice. However, if the right subject neither take technical measures nor copyright notice, it could be presumed that right subject allow others to get, disseminate and derive the works. In addition, in public use of works, works could be used according to statutory license, and the loss of right subject could be compensated by copy compensation. In the remedy of copyright, we should develop the relief mode including public relief and private relief. Judicial relief plays a lead role in public relief, and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will play a role in private relief.
引文
1参见骆电著:《作品传播者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14页。
    2熊琦:《论“接触权”——著作财产权类型化的不足与克服》,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3参见[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4参见[美]劳伦斯·莱斯格:《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
    5参见[荷]约斯特·斯密尔斯、玛丽克·范·斯海恩德尔:《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刘金海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6参见[澳大利亚]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信息封建主义》,刘雪涛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7参见[美]罗纳德·V·贝蒂格:《版权文化——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沈国麟、韩绍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总序。
    8参见萨拉·班勒曼(Sara Bannerman):《版权与全球公益?有关国际版权体制中的“公共利益”的讨论》,载于[澳]普拉蒂普·N·托马斯和简·瑟韦斯主编:《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高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8-53页。
    9相关论述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参见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205页。
    11 Jane C. Ginsburg, From Having Copies to Experiencing Work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ess Right in U. S. Copyright Law, 50 J. Copyright Society U.S.A. 113 (2003), p. 123.
    12 [美]朱莉·E·科恩等:《全球信息化经济中的著作权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美]罗伯特·P·墨尔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2页。
    13 Zohar Efroni,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Digital Copyright, the DMCA and a Dose of Common Sense, 28 Colum. J. L. & Arts 249 (2005), p. 277.
    14 Committee on IPRs and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Digital Dilemma. Washington: 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5参见王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效力》,载《法学》2010年第6期;《“越狱”与“刷机”合法化的背后——评美国保护技术措施的新例外》,载《中国版权》2010年第5期;《索尼案20年祭》,载《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4期;《论网络环境中发行权的适用》,载《知识产权》2001年第1期;《论网络环境中复制权的适用》,载罗玉中主编:《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等。
    16参见[美]约翰·冈茨和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罪?》,周晓琪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17参见[美]劳伦斯·莱斯格:《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王师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18参见[美]威廉·W·费舍尔:《说话算数——技术、法律及娱乐的未来》,李旭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1-241页。
    19参见布兰·菲特格莱德(Brian Fitzgerald):《创作共享:网上资源的获取、转让与翻版》,载于[澳]普拉蒂普·N·托马斯和简·瑟韦斯主编《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高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63-168页。
    20参见特里·弗利(Terry Flew)、格雷·赫恩(Greg Hearn)和苏珊娜·雷斯顿(Susanna Leisten) :《全球创造性经济语境中的另类知识产权体制》,载于[澳]普拉蒂普·N·托马斯和简·瑟韦斯主编《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高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69-180页。
    21参见张今:《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302页。
    24 See 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ew York: VCH, 1994), p15-16.
    25 S. M. Steward,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and Neighbouring Rights(Butterworths,1983), para.2.04. See 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New York: VCH, 1994), p16.
    26周艳敏、宋慧献:《古登堡之后:从印刷特权到现代版权》,载《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9期。
    27[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术的诞生》,李鸿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John Feather, Publishing, Piracy and Politics:A Historical Study of Copyright in Britain. Mansell Pulishing Limited, London, 1994, p11.
    28 Mark Rose, Auther and Owners: The Invention of Copyri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1.
    29 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New York: VCH, 1994), p73. 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New York: VCH, 1994), p73.
    30 [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术的诞生》,李鸿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31 Fredrick S. Siebert,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England: 1476—1776. U of Illinois P, 1952, p64.
    32出版商公会(stationers company)成立于15世纪初,原系基尔特组织(Guild,中世纪的同业公会),其成员包括抄写员、装订工、书商等,唯一的目标就是维持其在出版行业的秩序与利润。参见[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33 [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34 [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页。
    35 [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36彭学龙:《技术发展与法律变迁中的复制权》,《科技与法律》2006年第1期,27页。
    42参见《英国百科全书》第15版“版权法”条,载国家出版局研究室编:《国外出版动态》第17期,第2页。
    43参见《英国百科全书》第15版“版权法”条,载国家出版局研究室编:《国外出版动态》第17期,第2页。
    44参见《英国百科全书》第15版“版权法”条,载国家出版局研究室编:《国外出版动态》第17期,第9页。
    45费安铃:《论著作权的权利体系构成的制度理念》,载《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2期。
    46 Raymond Sarraute, Current Theory on the Moral Right of Authors and Artists Under French Law, 16 Am. J. Comp. L. 465(1968).
    47参见卓瑞纳·康:《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欧美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载于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33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358页。
    48 [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49 [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50 Edward J. Damich,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A Common-law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ral Rights of Authors, Georgia Law Review, 23 (1988).
    51参见[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52 [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60-161页。
    53《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刘波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54 [美]斯蒂芬·R·芒泽:《财产的法律和政治理论新作集》(影印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199页。
    55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绪论”第4页。
    56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57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58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59 Wendy J. Gordon, A property right in self-expression: 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 in the natural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Yale Law Journal, 102(1993).
    60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61 Dow Jones & Company, Inc. v. 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546 F. Supp. 113, 217 USPQ 901 (S. D. N. Y.1982)
    62刘汉波、肖爱华:《独创性观念对著作权理论的渗透及其存在问题》,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63张今:《数字环境下的版权补偿金制度》,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64 [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65 [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66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0页。
    67 Maureen Ryan, Cyberspace as public space: a public trust paradigm for copyright in a digital world, Oregon Law Review, 79(2000).
    68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69 Christopher May & Susan K. Sel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Critical History.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Inc. 2006, p88.
    70 Mark Rose, Auther and Owners: The Invention of Copyri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5.
    71 See Two Hundred Year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atent, Trademark and Copyright Law, American Bar Center, Chicago, Illinois, 1976, p83.
    72 Fredrick S. Siebert,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England: 1476—1776. U of Illinois P, 1952, p74.
    73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74参见[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英国的历程》,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9页。
    75 [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英国的历程》,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76国际版权学界一般认为,主张作者权利是人格权的观点自康德始。参见[德] M·雷丙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联合国译:《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书组织2000年版,第41页。转引自张今:《数字环境下的版权补偿金制度》,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77 Horacio M·Spector, An Outline of a Theory Justifying Intellectual and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Sweet & Maxwell Limited and Contributors, 1989.
    78 Edward J. Damich,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a common-law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ral rights of authors, Georgia Law Review, 23(1988).转引自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79 Edward J. Damich,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a common-law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ral rights of authors, Georgia Law Review, 23(1988).转引自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80乔瑞雪:《传播者主体系统构成》,载《行政论坛》2005年第3期。
    81董皓,张樊:《论邻接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载《科技与法律》2007年第6期。
    82 [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83 [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84 [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85《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刘波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86陈诚,黄晓辉:《从立法视野看我国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87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92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93 [美]威廉·W·费舍尔:《说话算数——技术、法律以及娱乐的未来》,李旭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94 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 239 F.3d 1004 (Ninth Circuit, 2001)
    95 [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李旭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155页。
    96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103 Committee on IPRs and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Digital Dilemm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104 [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英国的历程》,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06 Thomas Macaulay , A Speech Delivered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the 5th of February 1841, in David Vaver (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ritical Concepts In Law[M].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6, p11-12.转引自李雨峰:《著作权制度的反思与改组》,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107傅才武:《网吧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08 [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页。
    109 [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1-32页。
    117 [日]福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6页。
    118 [荷]约斯特·斯密尔斯,玛丽克·范·斯海恩德尔:《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刘金海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119 T·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New German Critique,6,Fall 1975,pp.13.
    120单世联:《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述要》,载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121单世联:《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述要》,载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122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123 [澳]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信息封建主义》,刘雪涛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24 [美]萨尔坦·科马里:《信息时代的经济学》,姚坤、何卫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25 [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126易继明:《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自由——科技法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27易继明:《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自由——科技法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28 [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132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信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中文版译者序”第3页。
    133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信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中文版译者序”第3页。
    134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35易继明:《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自由——科技法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36英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王亦楠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5页。
    137 [美]肯尼斯.J.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2010年中译本序言”第1页。
    138 [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39张明杰:《公共信息的共同享用》,载《工人日报》,2000、8-19(03)。
    140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141 Michael Godwin, Cyber Right, New York: Random House,1998, p16.
    146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55陆俊、陈能华:《信息公平与信息平等研究综述》,载《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
    156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7 ODR(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是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演化而来,字面意思是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因此,其主要模式是把ADR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全球电子商务环境中,以解决大量出现的在线纠纷的一种机制。ODR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涵义和范围,它包括全球电子商务环境中,传统的司法机制之外,解决B2C电子商务各种纠纷的方法和模式。参见徐继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4期。
    166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67即Social-culture DNA,社会—文化遗传基因,参见闵家胤:《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68闵家胤:《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69 [美]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177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78参见[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179 [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李旭、姜丽楼、王文英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80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81 [美]保罗·戈尔斯坦:《国际版权原则、法律与惯例》,王文娟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182 [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183 [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184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185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0页。
    186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187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188易继明:《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189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翟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9页。
    190参见骆电、胡梦云:《作品独创性对著作权司法的影响》,载《人民司法》2010年第21期。
    200 [美]R·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胡庄君译,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01 [美] L·E·戴维斯、D·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刘守英译,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287页。
    202 [美] L·E·戴维斯、D·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刘守英译,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203参见[美] L·E·戴维斯、D·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邱继成译,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6-297页。
    208 [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209 [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李旭、姜丽楼、王文英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10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P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4, no.3(1985),pp.223-251.转引自高中:《国家安全与表达自由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211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6页。
    212 Brian A·Carlson, Balancing the Digital Scales of Copyright Law, 50 SMU L. Rev. 825 (1997).
    213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 2d 693, 696 (2d Cir.1992), 982 F. 2d 693 (2d Cir. 1992).
    214 H.R·Rep.No602222,60th Cong·,2d Sess.7(1909).
    215 See L·Pay Patterson, Stanley W·Lindberg, The Nature of Copyright: A Law of Users’Right,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1.2.
    216 See Vytautas Mizaras: Lithuanian Copyright: Historical and Modern Aspects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54 J. Copyright Soc’y U.S.A. 829 (Summer 2007), P.849.
    217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导言”第1页。
    218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219 William F. Patry, 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 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Inc., Washington D.C.,1986, pp.6,15.
    220 William F. Patry, 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 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Inc., Washington D.C.,1986, pp.6,17.
    221吴汉东等:《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222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尽管合理使用制度设计之初主要是考量当事人使用他人作品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合理使用制度主要考虑的是使用人复制的数量与所复制内容的重要性。See Shyamkrishna Balganesh: Foreseeability and Copyright Incentives, 122 Harv. L. Rev. 1569 (April, 2009), P. 1584.
    2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法导论》,张雨泽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225 [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226于玉、纪晓昕:《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227参见曹世华等:《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228参见马志丽:《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
    229 [美]萨默斯:《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柯华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2页。
    230 [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31冯晓青、魏衍亮:《两种复制权的现代冲突、制度选择及其法哲学墓础》,载《北大知识产权评论》2004年第2期。
    232 [美]萨默斯:《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柯华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233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The Digital Dilemma: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0,p145.
    234 Jessica Litman,Digital Copyright,Prometheus Books,2001, chapter 12.转引自彭学龙:《“复制”版权之反思与重构》,载《知识产权》2005年第2期。
    235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法理学考察》,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36孟勤国:《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237周志忍:《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38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39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40 [美]唐纳德·凯特尔:《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243有学者翻译为“进入权”,参见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有学者翻译为“接触权”,参见熊琦:《论“接触权”:著作财产权类型化的不足与克服》,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有的学者翻译为“获取权”,参见彭学龙:《论著作权语境下的获取权》,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4期。
    244 Pamela Samuel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hy the Anti-Circumvention Regulations Need to be Revised, 14 Berkeley Tech. L. J. 519 (1999), p. 523.
    245 Jane C. Ginsburg, From Having Copies to Experiencing Work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ess Right in U. S. Copyright Law, 50 J. Copyright Society U.S.A. 113, (2003), p. 122.
    247参见WCT第8条的规定,以及《伯尔尼公约》第11条等的相关规定。
    248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82页。
    249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250胡梦云:《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考评》,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251张今:《私人复制与著作权补偿金》,载《中国版权》2005年第5期。
    252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61页。
    253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
    254黄春燕、杨明媚:《版权法中的私人复制:数字技术下的利益平衡》,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255马琳:《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256参见[台]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88页。
    257参见[台]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88页。
    260参见王迁:《.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的前景》,载《中国版权》2005年第2期。
    261马琳:《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262冯晓青:《著作权法目的与利益平衡论》,载于《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
    263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271参见我国《著作权法》第8条,《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条。
    272唐琼、黄璇:《美国版权集体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载《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期。
    1.冯晓青:《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骆电:《作品传播者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3.米哈依·菲彻尔、菲彻尔、郭寿康等:《版权法与因特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4.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张今:《版权法中私人复制问题研究——从印刷机到互联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肖志远:《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研究——一个政策维度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王迁、Lucie Guibault :《中欧网络版权保护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1.王迁:《网络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高中:《国家安全与表达自由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危机与对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梁志文:《数字著作权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7.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20.曹世华等:《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段维:《网络时代的版权法律保护》,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易继明:《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自由——科技法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张久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律机制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4.江向东:《版权制度下的数字信息公共传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5.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唐德华,孙秀君:《著作权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2.王兵:《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33.金元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来小鹏:《著作权法理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吴汉东等:《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法导论》,张雨泽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39.郑胜利主编:《北大知识产权评论》(1)(2),法律出版社2002、2004年版;
    40.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3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刘波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周林、李明山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43.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44. [台]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45. [台]黄茂荣:《民法总则》(增订版),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1982年版;
    46. [美]肯尼斯.J.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第2版),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47. [美]萨默斯:《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柯华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48. [荷]约斯特·斯密尔斯、玛丽克·范·斯海恩德尔:《抛弃版权:文化产业的未来》,刘金海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49. [美]罗纳德·V·贝蒂格:《版权文化——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沈国麟、韩绍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1. [美]劳伦斯·莱斯格:《免费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王师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52. [美]唐纳德·凯特尔:《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 [澳]普拉蒂普·N·托马斯和简·瑟韦斯主编:《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高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 [美]威廉·W·费舍尔:《说话算数——技术、法律及娱乐的未来》,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55. [美]约翰·冈茨和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罪?》,周晓琪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6. [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谷登堡到数字点播机》,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 [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8. [美]苏珊·K·塞尔:《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董刚、周超译,王传丽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0. [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郝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1. [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 [美]理查德·斯皮内诺:《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李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 [美]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孙耀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5. [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术的诞生》,李鸿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 [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1760-1911英国的历程》,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 [澳大利亚]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信息封建主义》,刘雪涛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69. [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张恩民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0. [英]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张群群,陈北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71. [英]英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王亦楠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2. [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3. [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李旭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4.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 [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 [法]雅克·盖斯旦:《法国民法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7. [日]福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8. [美]朱莉·E·科恩等:《全球信息化经济中的著作权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9. [美]罗伯特·P·墨尔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美]斯蒂芬·R·芒泽:《财产的法律和政治理论新作集》(影印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 [美]保罗·戈尔斯坦:《国际版权原则、法律与惯例》,王文娟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82. [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83. [美]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黄涛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85.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6. [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高湘玲、冯玲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7.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8. [美]萨尔坦·科马里:《信息时代的经济学》,姚坤、何卫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9.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0. [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9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2. [美]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93.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4.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95. [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6. [美]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7. [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8.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9.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0.[美]成中英:《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1.[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02.[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03.[美]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4.[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5.[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0年版;
    106.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王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避风港”规则的效力》,载《法学》2010年第6期;
    2.骆电、胡梦云:《作品独创性对著作权司法的影响》,载《人民司法》2010年第21期;
    3.王迁:《“越狱”与“刷机”合法化的背后——评美国保护技术措施的新例外》,载《中国版权》2010年第5期;
    4.彭学龙:《论著作权语境下的获取权》,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4期。
    5.陆俊、陈能华:《信息公平与信息平等研究综述》,载《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
    6.闵家胤:《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张今:《数字环境下的版权补偿金制度》,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8.刘汉波、肖爱华:《独创性观念对著作权理论的渗透及其存在问题》,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9.冯晓青:《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之合并原则及其实证分析》,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2期。
    10.靳学军、石必胜:《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适用》,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11.王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及数字图书馆版权授权对策》,载《情报探索》2009年第5期;
    12.彭岳:《贸易与道德:中美文化产品争端的法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3.杨明:《文字作品v.美术作品对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2期;
    14.黄春燕、杨明媚:《版权法中的私人复制:数字技术下的利益平衡》,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15.李海青:《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共理性》,载《哲学动态》2008年第6期;
    16.熊琦:《论“接触权”——著作财产权类型化的不足与克服》,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5期;
    17.张泽根:《浅析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载《电子政务》2008年第3期;
    18.冯晓青:《著作权法与公有领域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
    19.冯晓青:《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原则:法理学考察》,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0.李雨峰:《著作权制度的反思与改组》,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21.邵培仁:《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2.易健雄:《“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之反思——重读<安妮法>》,载《知识产权》2008年第1期;
    23.唐琼、黄璇:《美国版权集体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载《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期;
    24.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25.董皓,张樊:《论邻接权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载《科技与法律》2007年第6期;
    26.于玉、纪晓昕:《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27.陈诚,黄晓辉:《从立法视野看我国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8.傅才武:《网吧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9.彭学龙:《技术发展与法律变迁中的复制权》,载《科技与法律》2006年第1期;
    30.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原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31.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
    32.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33.曹新明:《知识产权制度伦理性初探》,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34.张今:《私人复制与著作权补偿金》,载《中国版权》2005年第5期;
    35.周志忍:《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6.赵静:《从司法审判看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法律适用问题》,载《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3期;
    37.赵媛、王远均:《数字图书馆中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载《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第3期;
    38.乔瑞雪:《传播者主体系统构成》,载《行政论坛》2005年第3期;
    39.费安铃:《论著作权的权利体系构成的制度理念》,载《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2期;
    40.王迁:《.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的前景》,载《中国版权》2005年第2期;
    41.彭学龙:《“复制”版权之反思与重构》,载《知识产权》2005年第2期;
    42.刘波林:《安妮法》(翻译),载《中国版权》,2005年第2期;
    43.彭学龙:《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复制与复制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2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刘同舫:《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联姻》,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第7期;
    45.王迁:《索尼案20年祭》,载《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4期;
    46.冯马琳:《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47.李开国、黄家镇:《造型艺术作品追续权制度研究》,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4期;
    48.冯晓青:《著作权法目的与利益平衡论》,载《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
    49.冯晓青、魏衍亮:《两种复制权的现代冲突、制度选择及其法哲学墓础》,载《北大知识产权评论》2004年第2期;
    50.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1.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2.易继明:《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53.王迁:《论网络环境中发行权的适用》,载《知识产权》2001年第1期;
    54.王迁:《论网络环境中复制权的适用》,载罗玉中主编:《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秦珂:《集体管理制度创新和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载《现代情报》2001年第11期;
    56.徐继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的兴起与我国的应对》,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4期;
    57.孟勤国:《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58.袁刚:《论完善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5);
    59.单世联:《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述要》,载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董光璧、邴正等:《新世纪中国文化前景五人谈》,载《光明日报》1999-12-30(05)。
    61.张明杰:《公共信息的共同享用》,载《工人日报》,2000、8-19(03);
    62.郭禾:信息技术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4305.
    63.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http://www.chinaptc.com.cn/html/report_news/20075175592641_1.html, 2010-12-15.
    64.文化习惯影响基因遗传,载中国生物信息网, http://www.biosino.org/mz/26/01083102.htm,2010-12-9.
    65.王迁:《论网络环境下复制权的适用(四)》, http://www. cniplaw.net/infoview.asp?infosid=117,2010-12-5.
    66.英国艺术市场过去10年投资回报34, http://arts.cul.sohu.com/20101101/n276890176.shtml,2010-12-8.
    67.对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思考,http://www.xcmlm.com/xingyeyanjiu/yanjiujigou/2009-04-16/1602_2.html, 2010-12-8.
    68.张凯:《网络传播中的交往成本》, http://xwc.gog.com.cn/system/2009/12/10/010696653.shtml,2010-12-6.
    69.全球网络内容付费调查报告, http://www.ccidreport.com/market/article/content/423/200912/214804.html, 2010-11-30.
    70.影著协向网吧收费引不满专家:有理还需合理http://news.ifensi.com/chanye/2010-08-24/article-289085.html,2010-11-23.
    71.曹林:版权费半数被消耗不如说是被权力劫持http://hlj.rednet.cn/c/2010/01/27/1895589.htm,2010-11-23.
    72.杨玉生:《出版(自由)权与著作权辨识》,中国编辑http://www.eywedu.com/Zgbj/zgbi2007/zgbi20070413.html,2010-11-29.
    73.严裕钦:《台湾法制之回顾与前瞻--著作权法(一)》,载台湾法律网,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779,&job_id=4523&article_category_id=824&article_id=4486 ,2010-9-14.
    74.吴敬链:《网络经济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载《互联网周刊》,2001-02-12. http://www.csscipaper.com/eco/economy-intro/152256_4.html,2010-11-23.
    75.侯健:《名誉权纠纷中的评论与侮辱性言辞问题》,见“公法评论”http://www.gongfa.com/mingyuquanjiufenhoujian.htm,2010-11-12.
    7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71届会议《关于保护广播组织权利的问题》,见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90/139057c.pdf,2010-11-12.
    77. Thomas M. Susman:好的,坏的,丑的:电子政府与人民的知情权,http:www.usembassy-china.ogr.cn/jiaoliu/10302/kinds.html.2010-11-12.
    78.王涌:《私权概念分析》,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79.马志丽:《私人复制补偿金制度研究》,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 Christopher May & Susan K. Sel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Critical History.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Inc. 2006.
    2. Thomas Macaulay , A Speech Delivered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the 5th of February 1841, in David Vaver (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ritical Concepts In Law.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 2006.
    3. Marlin-Bennett, Renee:Knowledge Pow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2004.
    4. R Schechner, Performance Theoy, Routledge, Lodon, Sweet﹠ Maxwell,2003.
    5. Thierer, Adam and Wayne Crews :Copy Fights: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2.
    6. owen Mogran,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Performers’Right, Hart Publishing, Oxford and Portland,Oregon,2002.
    7. Koepsell, David R. The Ontology of Cyberspace: Philosophy, Law, and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Chicago, Illinois: One Court, 2000.
    8.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The Digital Dilemma: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0.
    9. Michael Godwin, Cyber Right, New York: Random House,1998.
    10. 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ew York: VCH, 1994).
    11. ohn Feather, Publishing, Piracy and Politics:A Historical Study of Copyright in Britain. Mansell Pulishing Limited, London, 1994.
    12. Mark Rose, Auther and Owners: The Invention of Copyri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13. L·Pay Patterson, Stanley W·Lindberg, The Nature of Copyright: A Law of Users’Right,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1.
    14. Fredrick S. Siebert,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England: 1476—1776. U of Illinois P, 1952.
    15. Shyamkrishna Balganesh: Foreseeability and Copyright Incentives, 122 Harv. L. Rev. 1569 (April, 2009).
    16. Vytautas Mizaras: Lithuanian Copyright: Historical and Modern Aspects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54 J. Copyright Soc’y U.S.A. 829 (Summer 2007).
    17. Zohar Efroni,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Digital Copyright, the DMCA and a Dose of Common Sense, 28 Colum. J. L. & Arts (2005).
    18. Jane C. Ginsburg, From Having Copies to Experiencing Work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ess Right in U. S. Copyright Law, 50 J. Copyright Society U.S.A. (2003).
    19. Ferando Zapata Lopez: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Publishing Contract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EUESCO Copyright Bulletin Vo1.XXXVI,No.3,July - September 2002.
    20. Maureen Ryan, Cyberspace as public space: a public trust paradigm for copyright ina digital world, Oregon Law Review, (2000).
    21. Pamela Samuels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hy the Anti-Circumvention Regulations Need to be Revised, 14 Berkeley Tech. L. J. 519 (1999).
    22. Brian A·Carlson, Balancing the Digital Scales of Copyright Law, 50 SMU L. Rev. 825 (1997).
    23. Wendy J. Gordon, A property right in self-expression: 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 in the natural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Yale Law Journal, (1993).
    24.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 2d 693, 696 (2d Cir.1992), 982 F. 2d 693 (2d Cir. 1992).
    25. Horacio M·Spector, An Outline of a Theory Justifying Intellectual and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Sweet & Maxwell Limited and Contributors, 1989.
    26. Edward J. Damich,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 A Common-law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ral Rights of Authors, Georgia Law Review, (1988).
    27. William F. Patry, 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 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Inc., Washington D.C.,1986.
    28.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P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4, no.3(1985).
    29. Two Hundred Year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atent, Trademark and Copyright Law, American Bar Center, Chicago, Illinois, 1976.
    30. Raymond Sarraute, Current Theory on the Moral Right of Authors and Artists Under French Law, 16 Am. J. Comp. L. 465(1968).
    31. T·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New German Critique,6,Fall 1975
    32. 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Arts, Letters, and Science, 1951.
    33. Dow Jones & Company, Inc. v. 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546 F. Supp. 113, 217 USPQ 901 (S. D. N. Y.1982).
    34.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cludes OER in notice of proposed priorities for grant programs,http://creativecommons.org/weblog/entry/22912,2010-11-23.
    35. JOHN PERRY BARLOW.The economy of ideas-selling wine without bottles on the global net [EB/OL]. [2008-08-12]. http: //www. eff.org/~balow /Economy OfIdeas. html.2010-12-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