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变化与回应:公私合作的行政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行政法诞生于19世纪自由法治国家背景之下。行政法体系主要由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的三个组成部分架构,其中行政行为居于核心地位。但20世纪中后期,行政法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国家理论、法治理念以及行政法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发生了重大变迁,传统行政法面临挑战。行政法必须根据公共行政的发展,适时变化与革新,以适应行政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透过公私合作的视角,尝试运用行政法学的基本原理、行政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采取比较、实证等研究方法,研究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的变化与革新,建构适应公私合作发展需要的行政法基本制度。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公私合作的理论基础及演进历程。公私合作是行政机关作为公部门和私人部门为实现公共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合作关系,它可以涵盖公部门单纯运用公权力实现公共任务和公共任务完全民营化之间的所有公部门和私部门的合作形式。公私合作具体分为行政委托、公私合营、公共建设参与、公私合作管制等四种形态。公私合作存在一定理论基础,公私合作是以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合作国家理论等理论为基础理论体系作支撑的。公私合作形式的存在并迅速发展,在国外及我国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
     第二章公私合作的行政法行为形式。公私合作涉及行政公权力运作,在行政法上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理论为公私合作行为形式存在奠定了行政法理论基础。公私合作在行政法上主要通过行政契约、私法契约和非正式行政行为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章公私合作的行政法规制。公私合作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行政法必须对其进行规制。我国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公私合作行为进行规制,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笔者对我国公私合作行政法规制存在问题、如何进行规制及如何完善进行探讨,并以特许经营为中心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我国行政法对公私合作的规制。
     第四章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的变化与革新。公私合作下行政任务由传统行政法中行政机关单独承担到行政机关与私人部门共同承担。行政任务的完成主体变化,为行政法带来重大挑战。公私合作下行政法的公私法性质、行政法基本理念、行政主体制度、行政行为法制度、行政程序法制度、行政责任承担等行政法基本制度相应发生变迁。公私合作引发行政法的制度变迁,行政法面临变化与革新。
     第五章公私合作的行政法基本制度的建构。行政法治实践中公私合作蓬勃发展,行政任务完成方式的变迁,促使行政法研究范围的调整和研究内容的更新,促使行政机关和行政权力为主线的传统行政法体系的改造与重构,促使国家角色和行政法治理念发生转变。公私合作背景下,传统行政法面临巨大挑战,传统行政法的基本制度亟需创新。公私合作使传统行政法向现代新行政法过渡,建构相关新的行政法制度以适应行政活动发展成为必要,这一建构制度涉及行政主体制度、行政行为制度、行政程序制度、行政责任制度、司法审查制度、自我规制制度等整个行政法的大厦。公私合作背景下,私人主体行政法律地位的确立、公私合作行为的行政实践、合作式行政程序的兴起、国家履行责任向担保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转变、司法审查制度的重构、自我规制进入行政法学的研究视野,都是行政法学研究亟需解决的课题。公私合作背景下,传统行政法基本制度的必须作出调整和建构新的制度,以回应公私合作的行政法治实践的需要。
Administrative law was born under in the national context of the rule of law of freedom in the 19th century.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mainly consist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which are the administrative body、administrative acts and administrative relief, among which administrative acts is the core. However,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the national theory、philosophy of the rule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the object of study on administrative law on which administrative law establish and exist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being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Administrative law must timely change and innovat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 order to meet the administrative need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uch considerations, throug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perspective, trying to appl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ve law、administrative science、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and related knowledge of other disciplines and adopting a contrast、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etc to study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law 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build the bas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which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Part of this thesis focu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which is a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hat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as a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ake to achieve common tasks,which can cover all forms of cooperation of public sectors and private sector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use of public power of the public sector to achieve common tasks and the full privatization.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re specificly divided into administrative commission, joint state-private ownership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building, regulation of cooperation of public-private. there i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system include theory of governance、theory of public choice and theory of co-state.form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xist and the rapidly develop ,which has a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Chapter II the form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administrative law.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re related to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of public authority, which are displayed by certain legal forms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theory of freedom of choice in the form of administrative acts has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to act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ct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re display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majorly through administrative contracts, private contracts, and informal administrative action forms.
     Chapter III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dministrative law must regulat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becaus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China draw up a series of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regulate behavior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 is need for further refinement. the author explore problems of regulation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how to regulat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uthor Study regul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China's administrative law centring franchise to empirical analysis
     Chapter IV The administrative law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t is responsible for administrative tasks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solely undertake in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to share by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nd the private sector 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changes of the main body which undertake administrative tasks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to the administrative law. the bas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occur a corresponding changes such as public and private law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 basic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ve law,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main,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acts,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law,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Under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duced Changes of the bas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being confronted with with change and innov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aw
     Chapter V the bas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are builded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rapid Developmen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practices of rule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changes in the way of completion of administrative tasks,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scope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updates of the content of administrative law, make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aw which is in the main line of the executive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s transformate and reconstructe, bring the role of nation and the basic philosophy of dministrative law change. 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the s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is in urgent need of basic innovation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transit to the modern administrative law.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elated systems of new administrative law which relate whole administrative law including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body、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acts、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the system of judicial review system , the system of self-regulation system.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se are all are needed to resolve the issue in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law,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status on the private、the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of act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the rise of cooperativ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changes of responsibility of Countries from fulfilling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guarantee accountability and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re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of judicial review、self-regulation enter focus of research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Under the contex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 the basic system of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law must be adjusted and constructed the new system, in response to needs of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引文
1.杨海坤、章志远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8月版
    3.杨海坤、黄学贤著《行政诉讼基本原理与制度完善》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版
    4. (英)达霖·格里姆赛(澳)莫文·K·刘易斯著:济邦咨询公司译.《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 (日)大桥洋一著吕艳滨译《.行政法学的结构性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
    6. (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 (德)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 (德)汉斯·J·沃尔夫等著高家伟译,《行政法》(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 (德)汉斯·J·沃尔夫等著高家伟译,《行政法》(第一卷)(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 (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 (法)吉斯塔夫·佩泽尔著廖坤明等译.《法国行政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2. (新西)迈克·塔格特编金自宁译《行政法的范围》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 (英)彼得·莱兰戈登·安东尼著杨伟东译,《英国行政法教科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4. (英)安东尼·奥格斯著骆梅英译《规制:法律形式与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 (美)凯斯·R·桑斯坦著钟瑞华译《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 (美)约瑟夫·P·托梅恩,西德尼·A·夏皮罗.苏苗罕.《分析政府规制》载《法大评论》: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 (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美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8. (德)奥拓·迈耶刘飞译《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9. (日)和田英夫.倪健民,潘世圣译《.现代行政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年版
    20. (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 (法)让·里韦罗让·瓦利纳著鲁仁译《法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2.敖双红《公共行政民营化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3.江利红《日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4.陈小文《行政法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的中国试验: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绿皮书NO.1》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6.济邦咨询公司编著:《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中国实践》学林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27.金自宁《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8.于安《降低政府规制---经济全球化时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
    29.刘恒主编《行政许可与政府管制》北京大学2007年1月版
    30.潘伟杰著:《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版
    31.陈干全《公共服务民营化及其政府管理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2003年版法律出版社
    34.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5.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36.张树义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7.黄锦堂《行政组织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版
    38.陈春生《行政法之学理与体系(二)》,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3月版
    39.汤德宗、李建良主编:《2006行政管制与行政争讼》,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07年10月版。
    40.董保城《法治与权利救济》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4月版
    41.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
    42.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2006年版
    43.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法人与组织改造听证制度评析》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1月版
    44.法治斌教授纪念论文集编辑委员会《法治与现代行政法学》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5月版
    45.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程序法之检讨传播行政之争讼》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46.叶俊荣《面对行政程序法—转型台湾的程序建制》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3月版
    47.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版
    48.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月版
    49.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当事人协力行政调查国家赔偿》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50.董保城湛中乐《国家责任法---兼论大陆地区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
    51.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52.李惠宗《行政法要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53.廖义铭:《行政法基本理论之改革》,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54.许宗力《双方行政行为————以非正式协商、协定与行政契约为中心》收录于《新世纪经济法制之建构与挑战--廖义男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55.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台湾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56.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8.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9.陈新民.《德国公法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0.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1.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黄锦堂《行政组织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63.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64.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5.罗豪才等著.《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67.张千帆赵娟黄建军著《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杨海坤:《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2.杨海坤.《行政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政府存在和运行的正当性———兼论“政府法治论”的精髓和优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黄学贤陈峰《试论实现给付行政任务的公私协力行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秋季卷
    4.章志远《民营化、规制改革与新行政法的兴起-------从公交民营化的受挫切入》《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5.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兼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研究之转变》《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6.章志远《我国国家政策变迁与行政法学的新课题》《当代法学》2008年,第3期
    7.章志远《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
    8. (美)斯图尔特著苏苗罕译毕小青校《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夏季号
    9. (美)乔迪·弗里曼《私人团体、公共职能与新行政法》晏坤译,《北大法律评论》第5辑第2期
    10. (美)ALFREDC·MAN,JR著袁曙宏译《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上)《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1. (美)丹尼斯·A·朗蒂内利《发展的伙伴:公私机构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合作》,李津译,《开放导报》2004年第6期
    12. (美)阿尔弗莱德·阿曼《全球化、民主与新行政法》刘轶译.载《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3. (美)ALFREDC·MAN,JR著袁曙宏译《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下)《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4. (美)ALFREDC·MAN,JR著,于安译《全球时代的行政法》《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15. (日)山本隆司著刘宗德译《日本公私协力之动向与课题》《月旦法学》2009年172期
    16. (日)米丸恒治著刘宗德译《公私协力于私人行使权力------私人行使行政权限及其法制之统制》《月旦法学》2009年173期
    17.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变革》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8.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9.宋国《合作行政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0.吴岳峰《论行政任务委托民间办理——以国防事务为中心》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21.李东颖《行政任务委托民间的宪法界限——以警察机关危害防止任务作为观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
    22.陈旺好《我国特许合约BOT法律属性与争议处理制度之研究》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23.陈雅忆《论行政任务委托民间办理——以法国公共服务委托契约为中心》台北大学法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24.罗豪才宋功德《公域之治的转型》《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25.陶品竹《公共服务理论与行政法学的转型》《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6.袁曙宏《服务型政府呼唤公法转型》《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27.高秦伟《行政法中的公法与私法》《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2期
    28.胡敏洁《给付行政与行政组织法的变革》《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29.张远凤《维也纳城市管理中的公私伙伴关系》《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8期
    30.史际春《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4第4期
    31.王维达《通过私法完成公共任务及其在中国发展》《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2.王春业《公权私法化、私权公法化及行政法学内容完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33.柳砚涛《行政法的颤变:由公法到公私法合一》《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
    6期
    34.唐明良《行政法研究疆域的拓展----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政法论坛》2005年第4期
    35.方洁《第三部门组织的“公务”诠释》《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36.蔡乐渭《BOT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7.余凌云《第三部门的勃兴意味着什么?》《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38.杨寅《公私法的汇合与行政法演进》《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39.葛云松《法人与行政主体理论的再探讨---以公法人概念为重点》《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40.湛中乐刘书燃《PPP协议中的公私法律关系及其制度抉择》《法治研究》2007年第4期
    41.杨志强《自我规制理论研究评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8期
    42.彭涛《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我国的实践及其法律框架构建》《政法论丛》2006年第6期
    43.蒋红珍《论协商性政府规制-----解读视角和研究疆域的初步厘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4.蒋红珍《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2期
    45.杨建华《对规制者的规制———兼谈行政规制的效益原则》《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6.杨志强何立胜.《自我规制理论研究评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8期
    47.章剑生《现代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48.龚向和《人权保障语境下的行政行为选择自由——以公共行政民营化为例》学术交流2008年第7期
    49.张翔《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法学家》2005年,第2期
    50.朱新力唐明良《现代行政活动开发性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51.宋国《民营化释义》《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2.高秦伟《美国行政法中正当程序的“民营化”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53.邢鸿飞.《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中国法学》2 00 4年,第6期
    54.钟明霞《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风险研究》《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
    55.莫于川、郭庆珠.《政府职能与服务行政法》《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6.郎佩娟《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行政法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7.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载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8.朱新力宋华琳.《现代行政法学的建构与政府规制研究的兴起》《法律科学》2005年,第5期
    59.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60.刘飞《试论民营化对中国法制之挑战————民营化浪潮下的行政法思考》《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61.郑春燕《行政任务变迁下的行政组织法改革》《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62.胡玉鸿《论私法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法学》2005年第12期
    63.于安《政府活动的而合同革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
    64.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
    65.刘志刚《论服务行政条件下的行政私法行为》《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66.颜玉明《我国促参法BOT契约法律性质初探》《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6年第82期
    67.李建良《因执行违规车辆拖吊及其保管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中兴法学》1998年,第39期
    68.吴志光《ETC裁判与行政契约————兼德国行政契约法治之变革方向》《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35期
    69.程明修《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以公私协力为例》《月旦法学》2005年第120期
    70.程明修《公私协力契约性对人之选任争议》《月旦法学》2006年第138期
    71.程明修《公私协力行为对建构<行政合作法>之影响》《月旦法学》2006年第135期
    72.程明修《行政受托人之选任应适用政府采购法或行政程序法?》《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21期
    73.陈爱娥《行政行为形式—行政任务—行政调控---德国行政法总论改革的轨迹》《月旦法学》2005年第120期
    74.许宗力《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
    75.陈耀祥《论欧洲整合对于德国行政法总论发展之影响》《月旦法学》2005年第121期
    76.林明铿《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事件法律性质之分析》《台湾本土法学》2006年第82期
    77.王文宇《行政判断与BOT法制》《月旦法学》2007年第142期
    78.蔡茂寅《委托私人行使公权力之救济》《月旦法学教室》(公法学篇)2002年第3期
    79.蔡茂寅《行政委托相关问题之研究》《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版
    80.沈政雄《给付行政之理论发展与行政法学课题》《宪政时代》2006年第2期
    81.张锟盛《行政法学另一种典范之期待:法律关系理论》《月旦法学》2005年第121期
    82. Michael Brenner《德国行政法当前的发展》江嘉琪译.《辅仁法学》第30期
    83.蔡秀卿《从行政之公共性检讨行政组织及行政活动之变迁》《月旦法学》2005年第120期
    84.张文贞《面对全球化---台湾行政法发展的契机与挑战》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版
    85.董保城《台湾行政组织变革之发展与法制面之挑战》http://www.fatianxia.com/paper_list.asp?id=6484 2008年11月15日访问
    86.张桐锐《行政法与合作国家》《月旦法学》2005年第121期
    87.张桐锐《合作国家》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版
    88.詹镇荣《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之现实与理论》《月旦法学》2006年第134期
    89.陈英钤《谁毁了ETC》《月旦法学》2006年第138期
    90.许宗力《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7月版
    91.江嘉琪《ETC契约之公、私法性质争议》《台湾本土法学》2006年第81期
    92.吴志光《ETC裁判与行政契约—兼论德国行政契约法制之改革方向》《月旦法学》2006年第135期
    93.张文郁《行政委托————公权力之委托行使》《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年,第41期
    94. .林明铿《论行政委托私人——其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及限制监督》《宪政时代》1994年,第2期
    95.蔡志方.论公权力之授与、委托及其行政救济(上)《植根杂志》1993年第九卷第2期
    96.张文郁《国家考试事务委托其他机关、团体办理相关法律问题之研究》《月旦法学》2009年175期
    97.王毓正《论国家环境保护任务之私化》《月旦法学》2004年174期
    98.高家伟《论中国大陆煤炭能源监管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月旦法学》2009年174期
    1. Marshall J. Breger,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Past and Prologue: Regulatory Flexibility and theAdministrative State, 32 TULSA L. J. 325, 1996
    2. Christopher Edley JR., The Governance Crisis , Legal Theory , and Political Ideology, Duke Law Journal, Number 3, 1991
    3. De Smith, Woolf & J. Jowell, 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Action, 5th edition, Sweet& Maxwell, 1995 Robert Baldwin, Colin Scott, Christopher Hood edited: A Rerder on Regur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Philip Eijlander.Possibilitie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use of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legislative policy:Experiences in the Netherlands一1essons to be 1earned for the EU [J].Electronic Journa1 of Comparative Law,2005
    5. Jody Freeman , Private Parties , Public Functions and the New Administration Law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2000(3)
    6. Jody Freeman,The Contracting State,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0 vol.28
    7. Jody Freeman,The Private Role in Public Governance,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0Vol.75
    8. Jody Freeman,The Private Role in Public Governance,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0,Vol.75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2—253页。
    ①(新西兰)迈克尔·塔格特编:《行政法的范围》,金自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译者的话),第1页。
    ②(新西兰)迈克尔·塔格特编:《行政法的范围》,金自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译者的话),第2---3页。
    ①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第8--9页。②
    胡伟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转向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基于美国地方政府民营化发展的纵向考察》,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5页。
    ①胡伟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转向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基于美国地方政府民营化发展的纵向考察》,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7页。
    ②江崛钦、林钟沂:《公共组织理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2000年版,第367页。
    ③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第42页。
    ④See Stephen G.Breyer,Richard B.Stewart,Cass R.Sunstein& Matthew L. Spitzer.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ey,Aspen Publishers Inc.,2002,Preface to the Fifth Edition,xliii.
    ①欧盟:《公私合作与共同体公共合同与特许法律绿皮书》2004年,第3页。转引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②参见美国公私伙伴关系全国理事会网站,http://ncppp.org/howpart/index.html 2009年8月25号访问。
    ③Richard Norment. PPPs-American Style. The PFI Journal, 2002, 39: 3转引袁晓晗:《公私合作法律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4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②(英)达霖·格里姆赛、(澳大利亚)莫文·K·刘易斯著:《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济邦咨询公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③(英)达霖·格里姆赛、(澳大利亚)莫文·K·刘易斯著:《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济邦咨询公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See Jody Freeman,Private Parties,Public Functions and the New Administration Law,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2000(3).
    ②张少春:《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论坛的机遇与挑战》http://www.ccppp.org/shownews.asp?newsid=357. 2009年8月25号访问。
    
    ①张成福:《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载《中国机构》2003年第3期,第21—26页。
    ②曹远征:《基础设施商业化与政府管制》,载《经济世界》2003年第4期,第6一10页。
    
    ①王文宇:《行政判断与BOT法制》,载《月旦法学杂志》2007年第142期,第8---10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8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②(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英国财政部《公私伙伴关系-----政府的举措》第10页,转引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④欧盟:《公私合作与共同体公共合同与特许法律绿皮书》,2004年版,第3页,转引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参见美国公私伙伴关系全国理事会网站,http://ncppp.org/howpart/index.html 2009年8月25号访问。
    ②张成福:《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http://www.competitionlaw.cn/show.aspx?id=445&cid=17 2009年8月25号访问。
    
    ①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08—309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月版,第6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9月版,第10--20页。
    ①郑秋洪:《国家赔偿责任之实证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国家赔偿案为例》,国立中山大学学术研究所2001年硕士论文,第64—67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4—15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页。
    ①(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胡欣欣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②(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胡欣欣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8页。
    ④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0页。
    ⑤高家伟:《论中国大陆煤炭能源监管中的公私伙伴关系》,载《月旦法学》2009年第174期,第259页。
    ⑥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①参见杨牧:《组图:揭秘美国私营监狱——质优价廉赢利渠道多》,http://world.people.com.cn/GB/57 505/8085941.html,2010年1月8日访问。
    ②宋国:《民营化释义》,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22页。
    ③Jody Freman,Private parties,Public functions and the,new administrative law,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Vo1.52,2000,p822.
    ④(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2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②詹中原:《民营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论与实务分析》,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5页。
    ③许宗力:《论行政任务的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82页。
    ④黄锦堂:《行政组织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49—162页。
    ①许宗力:《论行政任务的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82、586、587页。
    ①刘坤亿:《民营化朝公私协力治理模式发展之时代意义及其检视》,载2007年10月16日国立台北大学公部门与公民社会人力资源发展学程(合作治理:检视公私协力治理模式发展现况)座谈会。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7—8页。
    ③王文宇:《行政判断与BOT法制---以ETC案及京站案为例》,载《月旦法学》2007年第142期,第8---10页。
    ④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8页。
    ⑤程明修:《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载《月旦法学》2005年120期,第56—57页。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②刘淑芬:《行政任务之变迁与“公私合营事业”之发展脉络》,载《中研院法学期刊》2008年第2期,第93—94页。
    ③张成福:《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http://www.competitionlaw.cn/show.aspx?id=445&cid=17 2009年8月25号访问。
    ①(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张康之:《公共行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③《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转引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④(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动、冲突、治理与和平》,刘小林,张胜军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
    ①徐勇:《论治理转型与竞争一合作主义》,载于《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②蔡全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图式》,载《东南学术》2002年第5期,第25页。
    ③马建川翟校义:《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①朱凤岐:《中国反贫困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②张恒:《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载《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25-128页。
    ③(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④(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吴群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第60页。
    ②李建良:《环境议题的形成与国家任务变迁----环境国家理念的初步研究》,收录于《宪法体制与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诞辰祝寿文集(一)宪法篇》,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288页。
    ①陈新民:《公法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②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45页。
    ③张桐锐:《合作国家》,载《当代功法新论(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诞辰祝寿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66页。
    ①张桐锐:《合作国家》,载《当代功法新论(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诞辰祝寿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78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9页。
    ①董娟:《政府成本.行政成本.行政管理成本概念之解析》,载《延边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02—104页。
    ①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①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郑建明:《公私合作制的经济分析——基于公用事业单位改革》,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第28页。
    ①林明锵:《论型式化之行政行为与未型式化之行政行为》,载《当代公法理论———翁岳生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56-357页。
    ②转引自陈爱娥:《行政上所运用契约之法律归属》,载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6页。
    ③德国学者Klaus Lange的见解,转引自陈爱娥:《行政行为形式一行政任务一行政调控》,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120期,第87页。
    ④(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⑤陈淳文:《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划分一法国法制概述》,载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39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上),载《法学评论》2 0 0 4年第6期,第23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60页。
    ②张锟盛:《行政法学另一种典范的期待:法律关系论》,载《月旦法学》第121期,第65页。
    ③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1页。
    
    ①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②(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54页。
    ①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上),载《法学评论》2 0 0 4年第6期,第22页。
    ②史际春,邓锋:《经济(政府商事)合同研究——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中心》,载《河南大学学报》2 000年第4期,第15页。
    ③黄钲堤:《论德国行政法总论之改革》,载《宪政时代》1998年第1期,第173页。
    ④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1 7 9页。
    ⑤(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9 7年版,第4 8 8—4 8 9页。
    ①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0年版,第3页。
    ②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 9 9 8年版,第5 0 8页。
    ③陈爱娥:《公私合作对行政契约法制影响————以德国法的引介为中心》,高雄大学2007年6月9日《合作国家与新治理》学术研讨会,第4—5页。
    ④黄锦堂:《行政契约法主要适用问题之研究》,载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页。
    ⑤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3页。
    ①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76页。
    ①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75页。
    ②胡玉鸿:《论私法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载《法学》2005年第12期,第17页。
    ③台湾“司法院秘书处”编:《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汇编续编(七)》,台湾1994年初版,第208页。
    ④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 9 9 5年版,第5 4 5页。
    ⑤(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0页。
    ①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第42页。
    ②刘志刚:《论服务行政条件下的行政私法行为》,载《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64页。
    ③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45页。
    ④王太高邹焕聪:《论给付行政中行政私法行为的法律约束》,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春秋合卷)45页。
    ①董保城:《台湾行政组织法变革之发展与法制面之挑战》,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国家赔偿与征收补偿————公共任务与行政组织》,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97页。
    ②林明锵:《论形式化之行政行为与未形式化之行政行为》,载《当代公法理论———翁岳生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352页。
    ①Kenneth Club Davis, Administrative Law Treatise,2d ed., vol.1,San Diego,1978,p.14.转引蒋红珍:《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2期,第53页。
    ②(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8页。
    ③(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④陈春生:《行政法学之学理与体系》(一),三民书局出版1996年版,第246页以下。
    ⑤许宗力:《双方行政行为———以非正式协商、协定与行政契约为中心》,载《新世纪经济法治之建构与挑战———廖义男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9—262页。
    ⑥许宗力:《双方行政行为———以非正式协商、协定与行政契约为中心》,载《新世纪经济法治之建构与挑战———廖义男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0页。
    ⑦许宗力:《双方行政行为———以非正式协商、协定与行政契约为中心》,载《新世纪经济法治之建构与挑战———廖义男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61页。
    ①Todd D. Rakoff, The Choice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Modes of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52 Admin.l.Rev.159(2000)转引蒋红珍:《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2期,第54页。
    ②李傲:《未型式化行政行为初探》,载《法学评论》1999年3期,第84页。
    ③蒋红珍:《非正式行政行为的内涵》,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2期,第58页。
    ④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901页。
    
    ①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22-页。
    ②邱乐安:《“治安承包”的理论探讨》,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第47页。
    ③邱煜:《治安承包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113—113页。.
    ①周志忍主编:《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金自宁:《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②王大中:《流动人口与警力配置》,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578页。
    ③金自宁:《解读“治安承包”现象--------探讨公法与司法融合的一种可能性》,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第128页。
    ①金自宁:《解读“治安承包”现象——-探讨公法与私法融合的可能性》,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第128页。
    
    ①罗俊卿:《泰安治安防范承包大军遍布城乡》,法制日报2002—10—30。
    ②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5页。
    
    ①朱和风、余姚:《牟山治安承包责任制显效》,宁波日报2006—08—29。
    ②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①程明修:《公私协力之行政行为》,载《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46页。
    ②张正钊、韩大元:《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8年版,第4页。
    ③程明修:《公私协力之行政行为》,载《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46页。
    ①(美)E . S .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②(美) E . S .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325页。
    ①林明铿:《论行政委托私人———其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及限制监督》,载《宪政时代》1994年第2期,第9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68页。
    ②詹镇荣:《国家任务》,载《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3期,第34—36页。
    ③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81页。
    ①蔡志方:《论公权力之授予、委托及其行政救济》(上),载《植根杂志》1993年第2期,第68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65、269页。
    ③许宗力:《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第595页。
    ④(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⑤转引陈爱娥:《公营事业民营化之合法性与合理性》,载《月旦法学杂志》1998年第26期,第43页。
    
    ①转引陈爱娥:《公营事业民营化之合法性与合理性》,载《月旦法学杂志》1998年第26期,第43页。
    ②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81--82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张文郁:《行政委托——公权力之委托行使》,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年第41期,第39—40页。
    ①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①李建良:《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区别问题》,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67页。
    ②陈爱娥:《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的法律规制————公私部门合作法制的建构》,载《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8期,第64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6页。
    ②程明修:《公私协力行为对建构“行政合作法”之影响--------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ECT案为契机》,载《月旦法学》20006年第135期,第9----10页。
    ③吴志光:《ECT裁判与行政契约--------兼论德国行政契约法制之变革方向》,载《月旦法学》20006年第135期,第24页。
    ①陈耀祥:《论欧洲整合对于德国行政法总论发展之影响》(下),《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6期,第21页。
    ②李建良:《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区别问题》,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67页。
    ③吴志光:《ETC裁判与行政契约——-兼论德国行政契约法制之变革方向》,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35期,第23页。
    ①王维达等:《公共资源民营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http://www.gongfa.net/xzlist.aspx?CID=13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访问。
    ②敖双红:《公共行政民营化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③高家伟:《论中国大陆煤炭能源监管中的公私伙伴关系》,载《月旦法学》2009年174期,第255页。
    ④Vgl.Gunnar Folke Schuppert, aaO.(Anm. 114),S. 66-67转引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24页。
    ⑤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3页。
    ①转引陈旺好:《我国特许合约BOT法律属性与争议处理制度之研究》,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2007年硕士论文,第8—9页。
    ②转引陈旺好:《我国特许合约BOT法律属性与争议处理制度之研究》,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研究所2007年硕士论文,第9页。
    
    ①钟明霞:《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风险研究》,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第123页。
    ②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兼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研究之转变》,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第3页。
    ①郎佩娟:.《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行政法环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38页。
    ②薛刚凌:《行政法治道路探索:薛刚凌教授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410页。
    ③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10页。
    ①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11页。
    
    ①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11页。
    ②邢鸿飞:《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载《中国法学》2 00 4年第6期,第57页。
    ①于安:《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协议( BOT )与行政合同法》,法律出版杜1 9 9 8年版,第2 4—2 9页。
    ①于国安、杨建基:《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中特许权转让有关问题的研究》,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6期,第33页。
    
    ①邢鸿飞:《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第55页。
    ②刘舒年:《国际工程融资与外汇》,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年版,第1 3 3—1 3 4页。
    ③郭海珍:《试论BOT中的公法问题》,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17页。
    ①史际春,邓锋:《经济(政府商事)合同研究——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中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 000年第4期,第15页。
    ①郎佩娟:《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行政法环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39-140页。
    ①郎佩娟:《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行政法环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41-142页。
    ②郎佩娟:《论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行政法环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40页。
    ③沈富荣:《我国项目融资中特许经营权合同的法律结构及其完善》,载《上海金融》2 0 0 4年第3期,第47页。
    
    ①莫于川、郭庆珠:《政府职能与服务行政法》,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43页。
    ②(英)L·赖维尔·布朗等:《法国行政法》,高秦伟王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③叶俊荣:《面对行政程序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28—129页。
    
    ①(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启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6页。
    ②转引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第101页。.
    ③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第100-103页。
    ①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②(德)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 0 0 2年版,第1 2 2--l 2 3页。
    ①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8 9年版,第6 9 0页。
    ②黄金卫:《公共事业的私法形态展开》,载王维达主编:《以私法完成公共任务》,百家出版社2 0 0 3.年版,第24—26页。
    ③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75页。
    ④胡玉鸿:《论私法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载《法学》2005年第12期,第17页。
    ①台湾“司法院秘书处”编:《司法院大法官解释汇编续编(七)》,台湾1994年初版,第208页。
    ②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 9 9 5年版,第5 4 5页。
    ③杨勇萍、李继征:《从命令行政到契约行政———现代行政法功能新趋势》,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7页。
    ④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第176页。
    
    ①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杨解君:《论契约在行政法中的引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第95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0页。
    ②张千帆赵娟黄建军:《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65页。
    ③Harlow,C.and Rawling, R.,1984,Administrative Law, London:Weidenfeld&Nicolson,p.1
    ①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载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②罗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载《中国法学》1 9 9 6年第4期,第4 8—5 5页。
    ③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1 3—1 9页。
    ①沈岿:《平衡论: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h t t p:// ww w. c h i a n l a w i n f o. c om 2008年11月15日访问。
    ②(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③张尚骛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①杨海坤:《行政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政府存在和运行的正当性———兼论“政府法治论”的精髓和优势》,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5—58页。
    ②杨海坤:《行政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政府存在和运行的正当性———兼论“政府法治论”的精髓和优势》,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6页。
    ③杨海坤,章志远:《行政法基本基本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美) Alfred C. Aman,Jr《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上),袁曙宏译,《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5页。
    ②黄锦堂:《行政法的概念、起源与体系》,载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③廖义铭:《行政法基本理论之改革》,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3页。
    ④(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2—253页。
    
    ①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 8页。
    ②(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49页。
    ③(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 9 9 9年版,第47页。
    ①蔡秀卿:《从行政之公共性检讨行政组织及行政活动之变迁》,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120期,第24页。
    ②张弘周瑞军:《私法化下行政法的发展》,载胡建淼主编:《公法研究》(第六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76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79页。
    
    ①文正邦:《职责本位论初探---------行政法理论基础试析》,载《法商研究》2 0 0 1年第3期,第34页。
    ②杨忠文,刘春萍:《控权—平衡--------论行政法的本质》,载《求是学刊》1997年第2期,第55—58页。
    ①郭润生,宋功德:《控权—平衡论---------兼论现代行政法历史使命》,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第48—56页。
    ②沈岿,王锝锌:《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的反思与探索——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副总干事兼秘书长应松年教授》,载应松年:《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中国方正出版杜1 9 9 8年版,第48页。
    ③周佑勇,龚向和:《知识经济与行政法治观念革新》,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第78页。.
    ④(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①潘云华:《控权是平衡论的核心——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第43页。
    
    ①叶俊荣:《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9—11页。
    ②张桐锐:《合作国家》,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80页。
    
    ①(法)皮埃尔·卡默蓝:《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6页。
    ②马建川翟校义:《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①(法)让·里韦罗让·瓦利纳:《法国行政法》,鲁仁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93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00、501、502页。
    ②李洪雷:《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95页。
    ③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236页。
    ④李洪雷:《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90页。
    ①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48页。
    ②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6期,第64-65页。
    ③(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译丛总序,第3页。
    ④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第63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公司2005年,第279页。
    ②董保城:《台湾行政组织变革之发展与法制面之挑战》载http://www.law-thinker.com/news.php?id=1569 2009年8月19日访问。
    
    ①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2000年(增订六版),第287—318页。
    ②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变革》,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57页。
    ③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变革》,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57--58页。
    ④张锟盛:《行政法学另一种典范的期待:法律关系论》,载《月旦法学》第121期,第61页。
    ①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变革》,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60---67页。
    ①(日)西冈、久鞆·松木、昌悦、川上宏二郎:《现代行政法概论》,康树华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②吴庚:《行政法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赖恒盈:《行政法律关系论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1页。
    ②林明锵:《论型式化之行政行为与未型式化之行政行为》,载《当代公法理论———翁岳生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55-356页。
    ③转引自陈爱娥:《行政上所运用契约之法律归属》,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86页。
    ①(美)ALFREDC·AMANJR :《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上)袁曙宏译,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5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Kenneth Club Davis, Administrative Law Treatise,2ed.,vol.1,san Diego,1978,p.14
    
    ①陈新民:《德国公法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2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2页。
    
    ①(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67页。
    ③转引陈爱娥:《国家角色变迁下的行政任务》,载《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3期,第104页。
    ④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67页。
    ①转引陈爱娥:《国家角色变迁下的行政任务》,载《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3期,第107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67页。
    ①(法〕皮埃尔·卡默蓝:《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6页。
    ①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75页。
    ①李昕:《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载《行政法论丛》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156页。
    ②(美)乔治?弗里曼:《私人团体、公共职能与新行政法》,晏坤译,载《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第5卷第2辑,第536、544页。
    ③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29、39页。
    ④蔡震荣:《公法人概念的探讨》,载翁岳生教授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当代公法理论》,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68页。转引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第61页。
    ①李昕:《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载《行政法论丛》(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②(美)乔治?弗里曼:《私人团体、公共职能与新行政法》晏坤译,载《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第5卷第2辑,第544页。
    ③薛刚凌:《行政主体之再思考》,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35页。
    
    ①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②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①蔡志方:《论公权力之授与、委托及其行政救济》(上),载《植根杂志》(第九卷),1993年第2期,第.68—69页。
    
    ①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408页。
    ②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③李洪雷:《德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概念的探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88—89页。
    ①陈敏:《行政法总论》,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12—13页。
    ②许宗力:《论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第595页。
    ①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82页。
    ①(美)Alfred C.Aman,Jr :《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上) ,袁曙宏译,载《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4---91页。
    ②(美)Alfred C.Aman,Jr:《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下),袁曙宏译,《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70页。
    ③陈爱娥:《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的法律规制——公私部门合作法治的建构》,载《月旦法学教室》2003年第8期,第61—63页。
    ①陈爱娥:《公私合作对行政契约法制影响———以德国法的引介为中心》,高雄大学2007年6月9日《合作国家与新治理》学术研讨会,第15———17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后国家影响与管制义务之理论与实践————以组织私法化与任务私法化之基本型为中心》,载《东吴大学法律学报》,2003年第1期,第7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4页。
    ④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4页。
    ①许宗力:《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教授七十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社2002年版,第595页。
    ②陈爱娥:《国家角色变迁下的行政任务》,载《月旦法学教室》,2002年第3期,第106—107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7页。
    ①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张文郁:《行政委托———公权力之委托行使》,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2年第41期,第39—40页。
    ①陈爱娥:《国家角色变迁下的行政任务》,载《月旦法学教室》,2002年第3期,第106页。
    ②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版,第81页。
    ③林明铿:《论行政委托私人——其基本概念、法律关系及限制监督》,载《宪政时代》,1994年第2期,第9页。
    ④许宗力:《从政府再造看民营化的法律问题》,载《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相关法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4月,第14--15页。
    
    ①张翔:《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载《法学家》2005年第2期,第65页。
    ②张翔:《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载《法学家》2005年第2期,第66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4页。
    ①许宗力:《双方行政行为————以非正式协商、协定与行政契约为中心》,载《新世纪经济法制之建构与挑战--廖义男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5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6页。
    ③程明修:《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以公私协力行为为例》,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120期,第56—57页。
    ④程明修:《行政法之行为与法律关系理论》,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21页。
    ①张桐鋭:《合作国家》,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22页。
    ②黄锦堂:《行政契约法主要适用问题之研究》,载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页。
    ③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901页。
    ②(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1页。
    ③(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1页。
    ①陈爱娥:《行政上所运用契约之法律归属————实务对理论的挑战》,收录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政政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2002年,第77、78页。
    ②李建良:《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区别问题》,收录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台湾行政法学会学术论文集》(2001),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67页。
    ①即非正式行政活动或非正式行政行为
    ①黄锦堂.《行政契约法主要适用问题之研究》收录于《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台湾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2002年元照出版公司,第45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9页。
    ③江必新:《司法解释对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④吴志光:《ETC裁判与行政契约————兼德国行政契约法治之变革方向》,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35期,第14页。
    ⑤李惠宗:《行政法要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03页。
    ①陈爱娥《行政上所运用契约之法律归属————实务对理论的挑战》收录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政政法台湾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2002年版,第113页。
    ②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③(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④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页。
    ⑤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原则》,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83页。
    ⑥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⑦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王万华:《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叶俊荣:《面对行政程序法———转型台湾的程序建制》,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8页。
    ③〔法〕勒·达维:《法国行政法和英国行政法》,载《法学译丛》1984年第4期,第34页。
    ①萧文生:《自法律观点论私人参与公共任务之执行————以受委托行使公权力之人为中心》,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国家赔偿与征收补偿————公共任务与行政组织》,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第303页。
    
    ①转引刘家嘉:《台湾环境法制自主管制之研究》,国立台湾高雄大学政治法律系2009年硕士论文,第16页。
    ②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81页。
    ①宋国:《合作行政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文论文,第65页。
    ②GF.Schuppert a.a.O.(Fn.36),S.424.转引李东颖:《行政任务委托民间的宪法界限-------以警察机关危害防止任务作为观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2003年硕士论文,第19页。
    ①黄锦堂:《行政组织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3页。
    ①许宗力:《行政任务民营化》载《当代公法新论翁岳生七秩诞辰祝寿论文集》(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607—609页。
    ②詹镇荣:《论民营化类型中之“公私协力”》,收录于《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5页。
    ③李东颖:《行政任务委托民间的宪法界限-------以警察机关危害防止任务作为观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2003年硕士论文,第111--112页。
    ①李东颖:《行政任务委托民间的宪法界限-------以警察机关危害防止任务作为观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2003年硕士论文,第53页。
    ②陈爱娥:《国家角色变迁与行政组织法学面临的挑战》,收录于李建良等著《行政法入门》,元照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①邓小鹏申立银:《PPP模式在香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及其启示》,载《建设投融资》2006年第9期,第18页。
    ②(日)盐野宏:《行政法》有斐阁, 1997年版第86—87页转引王天华:《行政委托与公权力行使》,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7页。
    
    ①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②(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56页。
    
    ①董保城:《国家责任法》,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66页。
    ②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0页。
    ③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32页。
    ①程明修:《行政受托人之选任应适用政府采购法或行政程序法?》,载《月旦法学杂志》2004年第21期,第24页。
    ②李建良:《因执行违规车辆拖吊及其保管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载《中兴法学》1998年第39期,第100页。
    ③李建良:《因执行违规车辆拖吊及其保管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载《中兴法学》1998年第39期,第101页。
    ④F.Ossenbuhl,a.a.O(Fn.44),S.18转引李东颖《行政任务委托民间的宪法界限-------以警察机关危害防止任务作为观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2003年硕士论文,第133页。
    ⑤王天华:《行政委托与公权力行使》,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3页。
    ①杨欣:《变化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50页。
    ①李建良:《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区别问题》,收录于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台湾行政法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74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页。
    ②陈淳文:.《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划分——法国法制概述》,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5页。
    ③陈淳文:《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划分——法国法制概述》,载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行政契约与新行政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44—163页。
    ④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42页。
    ⑤肖芳:《略论我国行政契约的认定标准》,《兰州学刊》2002年第5期,第73页;李煌生:《行政合同制度的比较反思与重构》,《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第74页。
    ①杨欣:《论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载《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125页。
    ②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99页;宋国《合作行政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97页。
    ①杨海坤主编:《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版,第270页。
    ②杨海坤主编:《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③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④胡建淼:《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56页。
    ①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6页。
    ②(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高家伟译,《行政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4页。
    ③王名扬:《英同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④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①(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81页。
    ①杨海坤:《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第28页。
    ①赵清林刘奕淇:《行政合同诉讼研究—兼论我国行政诉讼的现代转型》,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1页。
    ②陈清秀:《行政诉讼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52页。
    
    ①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5-671页。
    ②(德)汉斯·J.沃尔夫:《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8页。
    ③宋国:《合作行政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121页。
    ①(美)乔迪·弗里曼:《私人团体、公共职能与新行政法》,晏坤译,载《北大法律评论》第5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页。
    ②See Paula C. Murray,“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 ISO14000: Tariff Barrier or a Step to an Emerg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cy”(1997) 18 U. PA. J. Int’l Econ. L. 577.
    ①洪家殷:《论行政罚与行政管制之间关系————兼评最高行政法院93年度判决第433号判决》,中央研究员汤德宗、李建良主编:《2005年行政管制与行政争诉》,中央研究院学术研讨会2005年版,第2页。
    ②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0页。
    ③(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57—558页。
    
    ①张桐锐:《行政法与合作国家》,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121期,第30页。
    ②张桐锐:《合作国家》,载《当代公法新论》(中),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78页。
    ③杨志强何立胜:《自我规制理论研究评介》,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8期,第16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8页。
    ②杨志强何立胜:《自我规制理论研究评介》,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8期,第17页。
    ③Julia Black.Constitutionalising se1f_regu1at1on[J].The Modern Law Review,l996,59(1):24---55.
    ④T P Lyon,and J W Maxwel1.“Voluntary”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A survey[A].in M Francini,and A Nicita(Eds.).Environmental economics:Past,present and future[(;].Aldershot:Ashgate,1999.
    ①Philip Eijlander.Possibilitie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use of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in legislative policy:Experiences in the Netherlands一1essons to be 1earned for the EU [J].Electronic Journa1 of Comparative Law,2005,9(1):102一ll4.
    ②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84—285页。
    ②王贵松:《支配给付行政的三大基本原则研究》,载刘茂林主编:《公法评论》(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③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①Robert Baldwin, Colin Scott, Christopher Hood edited: A Rerder on Regur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25---33
    ②(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58页。
    ①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②Synder,“soft law and institutional pratic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in S.Martin(ed.), The congstitution of Europ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p.198
    ③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④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⑤杨建华:《对规制者的规制———兼谈行政规制的效益原则》,载《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63页。
    ⑥(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⑦(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①郑少华:《简论社会自我管制》,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3期,第23页。
    ①詹镇荣:《民营化法与管制革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7页。
    ②(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9页。
    ③(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44页。
    ①(美) Alfred C. Aman,Jr:《面向新世纪的行政法》(上),袁曙宏译,《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5页。
    ②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杨伟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页。
    ③黄锦堂:《行政法的概念、起源与体系》,载翁岳生:《行政法》(上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④(美)斯图尔特:《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苏苗罕译,《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夏季号,第166页。
    ①于安:《行政合同是公私合作的法律形式》,http://www.yffw.gov.cn/html/35/0/802/1.htm,2009年10月12日访问。
    ①(日)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北京》倪健民,潘世圣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②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③黄锦堂:《行政法的发生与发展》,载翁岳生编:《行政法》(上),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3页。
    ④金自宁:《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⑤杨寅:《公私法的汇合与行政法演进》,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第38—39页。
    ①(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杨伟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6页。
    ②罗豪才:《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法律出版社2 004年版,第2 6 5页。
    ③(美)约瑟夫·P·托梅恩,西德尼·A·夏皮罗:《分析政府规制》,苏苗罕译,载《法大评论》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257页。
    ④转引自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⑤陈爱娥:《行政行为形式———行政任务--------行政调控———德国行政法总论改革的轨迹》,载《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120期,第16页。
    ⑥Marshall J. Breger, The FiftiethAnniversa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Act: Past and Prologue: Regulatory Flexibility and theAdministrative State, 32 TULSA L. J. 325, 1996: 338.
    ⑦Christopher Edley JR., The Governance Crisis , Legal Theory , and Political Ideology, Duke Law Journal, Number 3, 1991, p.561.
    ⑧De Smith, Woolf & J. Jowell, 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Action, 5th edition, Sweet& Maxwell, 1995, p.165.
    ①(新西兰)迈尔克·塔格特主编:《行政法的范围》,金自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②杨寅:《公私法的汇合与行政法演进》,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第41页。
    ③叶俊荣:《面对行政程序法》,元照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129页。
    ④章志远:《我国国家政策变迁与行政法学的新课题》,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3期,第6页。
    ⑤蒋红珍:《论协商性政府规制-----解读视角和研究疆域的初步厘定》,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30页。
    ①(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杨伟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11页。
    ②章剑生:《现代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第51页。
    ③章志远:《民营化、规制改革与新行政法的兴起-------从公交民营化的受挫切入》,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第34页。
    ④陈斯喜:《由盛而衰的21世纪行政法学》,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8页。
    ①姜明安:《新行政法:公中有私、私中有公》,法制日报2007-10-14。
    ②姜明安:《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第8页。
    ③田飞龙,郑春燕整理:《“新概念行政法”的尝试———一次学术更新的预备会议》[EB/OL]. http://www.ycreview.com/?185/viewspace-1965.html 2009年10月6日访问。
    ④高家伟:《论中国大陆煤炭能源监管中的公私伙伴关系》,载《月旦法学》,2009年174期,第260页。
    ⑤(美)乔迪·弗里曼:《私人团体、公共职能与新行政法》晏坤译,[EB/OL]. www. calaw. cn/include/show news.2009年10月25号访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