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众视觉消费中的手势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们对“仿像”世界的不懈追求,促使了相应的视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又为“仿像”提供了物质条件。视觉工业产品的大批量复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使人们从文字语言消费逐渐移向以图象为主体的视觉消费。虽然视觉形象在传播中占据了很大部分,视觉霸权地位日益明确,但听觉传播在目前仍是一种重要传播方式。尽管大脑在处理声音和图象的方式上有相似性,但是通过视觉的图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通过听觉的声音信息的传播方式各具特色。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在某些条件下不能凭借自身进行调和。单纯的图象传播在以人为媒介的时候,便显现出其弱势:面对面的日常舆论环境中,人们对图象信息的传达多数仍然通过语言表达,而不是将图象本身作为范例示意于人。视觉图象传播由于图象和工具携带的不便而造成传播的不便。声音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但是抽象,非直观,缺乏感性的,予人印象不如视觉的深刻。对于商业形象生产者来说,印象的深刻和传播的即时便利之间融合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手势传播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方式。大众传播学一般由传者、受者、内容、媒介和效果几方面展开,而手势传播的初始传者、受者和初始媒介都是人。商业手势只需通过手的简单比划,却可以包纳视听两方面需要传达的信息,融合两者的传播强项。简便的手势传播为模仿提供了便利,模仿是人的天性。对于自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传播对象,人类总有由衷仿效的愿望。于是手势所代的商业信息的传承可能得以普及。商业手势是视觉符号和商业语言的综合。它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表层功能,无论怎样,手势本质的功能是信息表征,这是符号的规定性。在传播中一般的视觉符号必须依靠工具成型,虽然手势超越了这一点,它仍然逃脱不了视觉属性。在视觉消费领域,消费者接触最广泛最频繁最直白的是企业的形象和影视文化。在传播中,它们总是要
    
    以某个独特点来凸显自我亮点,张扬自我个性。手势传播小是在这样的消费温
    床中应运而生。手势的传播不但有这样宽容的社会基础,加巴A备了生理基础。
    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众多初Zh在一起构筑了不 相的优势。下 播的一
    些优势并不代表手势明式选择的随意性,商业属性和义化差#却为手势传播设
    置了不少障碍。因此手势图式仍然需要独具匠心的设计。
Image and sound are two vehicles of information. As the object of vision images are impressive for the multitude, but generally in communication images are restricted in condition of that their existence has to rely on certain material media. It is impossible for images with the aid of material always to be taken in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on life. They are not handy. So spread of images in communication is not convenient. It is convenient sound relates to speech organ and auditory organ is convenient in communicating, since it can be with human beings all the time. But sound is abstract and less impressive when compared with images, while commercial propaganda often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advantages of the two. Hence comes the expression of gesticulation. Gesticulation maybe is the best choice in some occasion for conveying ideas. It is convenient, easy to be form and impressive for the masses in communication. It possesses foundations that make the advantages. In nowadays, the masses much m
    ore intoxicate in a visual world. So as a visual symbol, gesticulation for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 gets more chance to be spread widely. In visual world, gesticulations are often met in the field of filmmaking and CIS. They are produced and consumed by people as a special kind of consumer goods. On that account, gesticulation needs design, just like other element of VI, which makes a harmony between its form and the content that it represents.
引文
1 陈力丹 《电视引起了我们生活的革命性变化》
    2 同上
    3 同上
    4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5 同上
    6 同上
    7 《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丁和根
    8 凌继尧/徐恒醇 《艺术设计学》第294-295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第1078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1 孟建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12 同上
    13 叶家铮 《电视媒介研究》第130页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14 丁和根《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
    《广告视觉语言》 朱健强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10第二版
    《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觉看大众传播》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4
    《公用基础性图形符号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视媒介研究》 叶家铮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现代标志设计与CIS设计》 符远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广州 2000.4
    《国际品牌—命名案例及品牌战略》 贺川生 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 2000.5
    《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美)霍尔 著 韩巍等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 2000
    
    
    《中华吉祥物图典》 刘秋霖,刘健 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 2000
    《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柯林·威尔森(英) 杜新宇 译 华文出版社 2001.1
    《思维世界的语言》 大卫·科恩 著 唐韵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1第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音乐的故事》(德)保罗·贝克(Parl Bekker)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丁和根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摘自 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lw view.jsp?id=244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孟建 复旦大学广播电视系 摘自 视觉中国 http://www.chinavisual.com/
    《电视引起了我们生活的革命性变化》 陈力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摘自.http://ruanzixiao.myrice.com/dsyqlwmshdgmxbh.htm
    《非语言符号传播与广播电视新闻》刘卫东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自 视网联http://www.chinatv-net.com/tv/media/hezuo/200104.jsp
    《从两类性别符号到标志设计》发表与《设计艺术》杂志2003.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