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社会的迅速到来,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内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经济的矛盾。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未来老龄人口基数大、老化速度快,这必然加剧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磨擦,尤其是对养老保险费用和国家财政支出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大量老年人口过早退出工作岗位,不仅引起劳动力结构的老化,造成大量成熟型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继而引发社会问题。同时,我国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低,老年人口素质普遍较低,亟待解决。
    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根据科学预测,未来50年内,人口老化趋势会进一步扩大,老化程度将更加严重。
    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一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家庭收入,扩大消费,进而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和企业组织的经济负担;二是有利于创造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家庭和睦,维护社会正常的伦理道德秩序。三是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减少老年人的病发率,保障老年人安居乐业。四是有利于老年人的组织管理,形成闲而不散,有张有弛的整体局面。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是空穴来风,头脑发热,其问题的提出,必然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的支持。在经济学理论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从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化,是价值观念的更新,老年人能够继续为社会服务,发挥余热,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在社会学理论上,
    从科敏、亨利提出的撤退理论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积极老年理论,从罗斯
    
    
    倡导的次文化论及之后出现的新观念—社会环境论,阐述了老年人不是简单地退出经济社会活动,而是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心理学理论上,老年心理学理论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功能会有所减退,但智力功能并没有消失,科学证明某些功能如经验优势,技能优势等还会有所加强。老年人精神心理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需要是第一性的,精神需要是第二性的,同时也是说,精神心理需要处于更高的位置。老年人继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创造能力的终结。
    本文着重论述了实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应对我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现实条件。从市场经济的重要功能—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包括合理配置老年人力资源和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利益原则阐明了市场经济的转轨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契机 ;劳动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便利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并分别从老年价值观和老年劳动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论述了科技信息时代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拓展了新空间。
    最后本文对实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主要是建立三个层次的开发体系。即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夯实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基础,政府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立足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着力创造合适的社会基础环境,而不是再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全部包揽;增强市场主导功能,拓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开拓养老保险市场,稳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后防线;提高老年人口素质,挖掘老年人力资源自身潜力,实施“科教兴才”战略等。
    总之,人口老龄化对我们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未雨绸缪;我们更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大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只要我们规划得当,措施得力,我们完全能够抓住契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With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 is in an aged society in 2000, which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phenomenon in the new century, and meanwhile it leads to many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projections, the population aging will deepen during the next 50 years. Therefore we must exploit the elderly human resource in order to remov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develop the elderly human resource on relaxing the press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I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keep the social stability, but also help spiritual condition for the old men and benefit thei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Apparently, there ar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conditions to exploit the elderly human resourc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ies of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nd it elaborate the benefit of improvement of labor market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better social environment .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elderly human resource,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his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economy, opportunity to continually work,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body states and culture staff and so on. So we need the concerns from the society, and get the decisive measures from government and form the idea of scientific strategy of human resource,then we will coordin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population.
引文
[1]乔晓春、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世纪末的回顾与展望[J].人口研究,1999.3 P29
    [2]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2.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统计局网站2004.1.31
    [3]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http:cssd.acca21.org.cn 2004.4.10
    [4]2000年前的资料来源:查瑞传.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11;2000年后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岳颂东.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http:cssd.acca21.org.cn 2004.4.10
    [6]同上
    [7]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3 P27
    [8]邬沧萍.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0.2 P14
    [9]王红漫.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 P64
    [10]王雪峰.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老年体育[J].福建体育科技,2001.5 P3
    [11]赵子诚等.人类老年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思想战线,1998年增刊
    [12]姜向群.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1.2 P61
    [13]柏万青.充分发挥老年协会作用推动社区群众自治进程.
    
    webmaster@shzq.net
    [14][Cumming][Cumming,E.,L.R.Dean,D.S.Newell and I.McCaffrey.“Disengagent---A Tentative Theory of Aging.”Sociometry XXIII,1(1960):23.Cumming,E.,and W.E.Henry. Growing Old:The Process of Disengagement.New York: Basic Books,Inc.,1961
    [15]闵伸.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师,2003.6 P72
    [16]Bruhn.J.G.“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f Agin”.The Gerontologist .XI.1997.4 P318
    [17]赵子诚等.人类老年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思想战线,1998年增刊.P 212
    [18]阴国恩等.老年人需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P37
    [19]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中国人口年鉴1991.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中在职职工人数、退休职工人数均为年中平均数。)
    [20] 李建民.老年经济学与老龄化经济学[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9
    [21]同上
    [22]文汇报.第2001.0926期
    [23]吴德贵.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人才,1996.9 P9
    [24]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P148
    [25]余昌淼.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与完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谈,2000.12 P5
    [26]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9 P35
    
    
    
    
    参 考 书 目
    
    [1]余昌淼.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整与完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12
    [2]赵子诚、陈锦文.人类老年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思想战线,1998年增刊
    [3]王红漫.老年人再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
    [4]刘庚常.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与导向[J].西北人口,2002.1
    [5]李建民.老年经济学与老龄化经济学[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9
    [6]郭志刚等.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9
    [7]原新.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南方人口,2000.1
    [8]杨新科、金文俊.人口老龄化压力下的现实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1.7
    [9]邱文选.老龄人才与老有所为[J].老年论坛,2001.9
    [10]熊斌、杨江蓉.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6
    [11]万克德、夏国强.中国老龄在业人口状况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12]袁建华等.从生育水平估计到未来人口预测[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13]苏东海等.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与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J].人口学刊,2003.3
    [14]田雪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J].人口学刊,2003.5
    
    [15]孟欣、姜学民.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浅析[J].经济透视,2003.7
    [16]原新.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展望[J].人口学刊,1999.6
    [17]于弘文.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J].人口研究,2001.4
    [18]徐坚成.中国人力资源国情分析及未来展望[J].人口研究,2003.11
    [19]吴德贵.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人才,1996.9
    [20]孙胜梅.开发“银色资源” [J].西北人口,2003.4
    [21]孙洛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与经济理论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2.3
    [22]王庆石等.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分析及国际比较[J].人口与经济,1999.1.P3
    [23]王爱民.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3.4
    [24]杜鹏.中国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与人口老龄化[J].中国人口科学,1995.2
    [25]姜向群.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1.2
    [26]闵伸.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师,2003.6
    [27]杜龙江.e时代与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培训,2002.4
    [28]陈红.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1.10
    [29]王雪峰、张大超.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老年体育[J].福建体育科技,2001.10
    [30]姜向群.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历史性挑战[J].人口研究,2003.3
    [31]张嫘.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3
    
    [32]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3
    [33]阴国恩等.老年人需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
    [34]祝玉琴、赵丹红.老年科技人才二次开发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
    [35]赵德昌.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师,2002.8
    [36]梅萍.新时期知识分子劳动方式的时代特征论纲[J].理论月刊,2001.3
    [37]孟昭礼.试论市场经济的特征[J].北方经贸,2001.2
    [38]熊斌.试论我国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J].人口与经济增刊, 2002.10
    [39]宋佩佩.美国高龄老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2
    [40]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
    [41]司荫贞.中、美、日三国老年教育发展概况[J].开放教育研究,2002.2
    [42]穆光宗.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7
    [43]胡春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9
    [44]杨新科.兰州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人口,2001.1
    [45]谢晋宇.论作为独立学科的人力资源开发[J].南开管理评论,2001.6
    [46]汪力斌、李小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2
    [47]吴克功.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及其转化[J].科技与管理,2002.3
    
    [48]邬沧萍、徐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0.2
    [49]邬沧萍等.从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审视我国人口国策的抉择[J].人口研究,2003.7
    [50]丁军强.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分析[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10
    [51]王化波.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
    [52]李兵编译.全球老龄化的挑战:人口学如何重塑21世纪的世界[J].人口研究,2003.3
    [53]江立华.西方人口的老龄化与养老体制[J].现代国际关系,2000.5
    [54]赵秋成.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7
    [55]李兵等.老龄经济学分析:退休、消费、储蓄和宏观经济反应[J].上海经济研究,2003.8
    [56]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
    [57]尹豪.东北亚区域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J].东北亚论坛,2002.2
    [58]胡建成、钟平.对老年人价值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1.3
    [59]张广科.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经济学思考[J].人口学刊,2002.4
    [60]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6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0.
    [62]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
    [63]胡伟略主编.近期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11
    [6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
    [65]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
    [66]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67]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
    [68]侯文若.各国人口政策比较[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