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毛泽东与新中国粮食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始终重视解决粮食问题,领导制定了许多与粮食工作有关的大政方针,本文选取了统购统销、“以粮为纲”、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等五个与粮食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分析它们提出的背景、毛泽东与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粮食工作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对毛泽东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作一历史评价,以期为今天的人们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统购统销政策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值得人们关注、也是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政策之一,它主要是由陈云提出来的,但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同和支持。毛泽东之所以赞同和支持这项政策,是因为统购统销政策与毛泽东改造个体农民的思路相吻合,符合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径选择,符合毛泽东改造私营工商业的要求,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思考。
     二、“以粮为纲”方针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它既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粮食问题的担扰和重视,也说明了党和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倾向。毛泽东提出“以粮为纲”方针,首先是他历来重视粮食问题的真实反映和自然延续。此外,它还包含两方面的深层次因素:其一,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工作要为国家工业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因为中国工业化的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农业,农业的中心是粮食生产,抓住了粮食这个纲,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市场、原料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其二,毛泽东1958年提出“以粮为纲”,包含着以农业大跃进促进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大跃进的现实考虑。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粮为纲”发挥了两个方面的独特作用:第一、“以粮为纲”是毛泽东提出并充分肯定的基本方针,这成为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县的一些干部坚持抓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工作的最好理由。第二、“以粮为纲”的方针对“文革”时期的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在很多地方变成了“以粮为纲,其余扫光”,根本谈不上“全面发展”。特别是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对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在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共中央放弃了“以粮为纲”方针。
     三、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公共食堂的兴起,分析了公共食堂的平均主义制度特征,并指出毛泽东不是农村公共食堂的发明者,但他是公共食堂的赞美者、支持者和鼓励者。在公共食堂逐步暴露其缺点和弊端后,毛泽东仍是公共食堂的维护者。但毛泽东最终还是从实际出发,接受了停办农村公共食堂的主张。文章认为,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它的所有制形式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大集体所有制,到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最后到以生产小队(后来改称为“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过程。其最终确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与毛泽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毛泽东思考与决策农村粮食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其一、青年时代对“新村”理想的向往;其二、对战争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和供给制生活的迷恋;其三、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解;其四、毛泽东的实践特性,使他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其五、对人民群众生活及其利益的关怀。
     四、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困难的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思考,从而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工作及其它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之间的关系。文章在简要介绍了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经过后,重点分析了毛泽东为什么要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原因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文章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了严重困难境地,党内外和国内外种种责难、非难和质疑之声泛起,其中就包括对农业集体化和公社化的非议,毛泽东在党内外感受到了沉重的政治压力。为此,毛泽东努力寻找各种补救措施,以排除这种政治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大寨典型被作为一种回击非集体化的有力武器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也就是说,在影响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号召的各种因素当中,回击对农业集体化的非议和质疑是对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决策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从多方面改变和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这是农业学大寨运动期间中国的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所提倡的“左”倾思想观念、所推行的“左”倾政策,严重地束缚、压抑乃至摧残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农业学大寨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因素。
     六、文章最后从整体上用三句话对毛泽东为解决新中国粮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作出一个历史评价: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毛泽东一直在努力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一直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
In the road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Mao Zedong has been alway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olve foodproblem and making some relevant guiding principle and policy. This thesis depictsfive related sections of grain work, the state monopoly of the purchase and marketingof grains,“taking grains as key link”, the grain distribution system of rural people’scommune,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preparing against the war, preparing against thenatural disasters, for the people”, the campaign of “learn from Dazhai in agriculture”,analyses the background it brings up,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t and Mao Zedongand the real influences it makes, and makes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ort MaoZedong has made in the food problem. So, I look forward to this thesis could afford uslessons to today’s food problem.
     1. The state monopoly of the purchase and marketing of grains is regarded as oneof the most valuable and the most profound economic policy. It was put forward byChen Yun, approved and supported by Mao Zedong. Mao Zedong thinks highly of thispolic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policy coincides naturally and without efforts withMao’s thought of reforming individual peasant household, with Mao’s choose ofsocialism industrialization, with Mao’s demand of reforming privately owned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The policy also reflects Mao’s thought ofcentral and local in the early founding of China.
     2. The plan of “taking grains as key link” was proposed by Mao Zedong. Itreflects the worry and importance of the food problem by Chinese Community Party,and illustrates the inclination of solving food problems by Community Party andgovernment. Mao put forward it because he has always been attaching importance tofood problem’s real inflection and natural continuation. Besides, there are two moreprofound factors. First, the food-production central agriculture work has to makemore contribution to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untry. The capital of nationalindustrialization relie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inside country, while the accumulationof inside country relies on agriculture mainly. The center of agriculture is foodproduction. So, grasping it, the capital, market and raw material that industrializationneeds could all be solved. Second, when Mao Zedong put forward the policy in1958,he considers the plan that agriculture Great Leap Forward promote industry, especially promoting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Great Leap Forward. In the GreatCulture Revolution, the “taking grains as key link” plan makes senses in two aspects.Firstly, the “taking grains as key link” plan was put forward and affirmed by MaoZedong. It has become the best reason for the cadre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toprovince, city and coun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food production especially the grainwork. Secondly, the plan has make some protection for the work of agriculturetechnology and the worker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in the Great Culture Revolution.But, the policy hasn’t been really implemented in the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theother way, the policy has changed into “taking grains as key link, sweeping theremains” instead. The damage to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has made unhealthy effecton the food production, in reverse. Thus, it comes the vicious circle. Finally, the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ive up the plan since thecountry enters 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o Zedong and the grain distribution system ofrural people’s commune. The thesis states the rise of public canteen, analyses thefeature of equalitarianism system of public canteen and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MaoZedong is not the inventor of it, he is the encomiast, supporter and foster. After theexposure of the public canteen’s shortages, Mao is still the sustainer of it. At last, Maogive up the plan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is thesis depicts the evolution ofpeople’s commune. After the people’s commune establishes, the forms of ownershiphas experience three stages, from people’s commune collective ownership to brigadebased calculating unit to production team based calculating unit. The finalestablishment of “three level ownership, team based” system has intimate relationshipwith Mao Zedong. In the end, thesis analys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influencing MaoZedong’s decision on rural food distribution system from five aspects. First, thelooking forward to “new village” ideal in youth. Second, the fascination of thewartime military communism and the supply system of life.Third, themisunderstanding of “bourgeois rights”. Forth, Mao’s feature of practice makes himgood at finding out problems from practice and correcting mistakes. Fifth, Mao’ssolicitude to people’s life and their interests.
     4. Under the guide of formulation of the Third Five-Year Plan for the nationaleconomy, Mao Zedong proposed "prepare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for the people"approach.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put forward the approach especially the close linkwith Mao Zedong of China's grain problem. It is a profound reflection of Maozedong’s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rious difficulties in foods.afte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strategic thinking to solve the food problem, which has animportant effect on Chinese food work of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o Zedong and emulating Da-Zhai agriculturemovement,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a-zhai in agriculture as a red flag in front ofthe after, and analyzes why MAO zedong called on the cause of the "emulatingda-zhai on agriculture" and the "emulating da-zhai on agriculture" movement'sinfluence o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The article thinks,"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movement of people's commune suffered serious setbacks, including agriculture,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as in serious trouble, and all sorts ofblame, reproach and raised question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arty and abroadflushed, including the criticism of and commune 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 MaoZedong felt the heavy political pressur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arty. Therefore, hetried to find various remedial measure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political pressure. Inthis context, Da-zhai typical as a powerful weapon to fight back non-collectivizationhas entered the field of vision of Mao Zedong. That is to say, back to the agriculturalcollectivization of criticism and questioning wa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among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Mao Zedong call of the “emulating da-zhai onagriculture”. The "emulating da-zhai on agriculture" movement's influence on China'sgrain production was analyzed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emulating da-zhai on agriculture" movement promotes the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and the people's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for agriculture. 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for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steady increase during the "emulating da-zhai onagriculture" movement. Second, the "left" ideology,"left" policy that advocated in"emulating da-zhai on agriculture" movement severely fettered, depression and evendestroyed the production enthusiasm of workers. Th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moving from Dazhai in agriculture has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grainin china.
     6. Finally,solving the new problems to Chinese food was made a historicalevaluation of Mao Zedong paid from the overall with three sentences. The threesentences includes Mao Zedong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oodproblem, Mao Zedong had been thought to solve the food problemand Mao Zedonghad not solved the problem of food.
引文
①转引自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0页。
    ②参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①参阅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39页。
    ③参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罗平汉:《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241-242页、第242-243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转引自《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9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97页。
    ⑤薄一波曾这样回忆:“到一九五O年四月,全国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出现收支接近平衡、市场物价趋向稳定的可喜现象。记得有一次我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到陈云同志主持中财委工作很得力,凡看准了的事情总是很有勇气去干的。毛主席听后说,哦,过去我倒还没有看出来。我又重复讲了一遍。毛主席听了,没有说话,他顺手拿起笔来,在一块纸上写了一个‘能’字。我问道,你写的这个‘能’字,是否指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夸奖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毛主席点了点头。后来,毛主席还说过,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第681-682页。
    ⑥《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06页。
    ①罗平汉的《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赵发生主编的《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以及诸多论文对此都有详尽的论述。
    ②罗平汉的《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第2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997年版,第265-266页。
    ④罗平汉的《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第6-7页。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9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3-644页。
    ④《土地问题与反富农策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49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354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1页。
    ⑤《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68页。
    ①《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69-70页。
    ②《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70页。
    ③《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62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720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59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56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566页。
    ⑤卢锋:《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与非市场体制的建立》,载《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⑥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说:统购统销“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这句话尽管是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几年之后毛泽东才讲的,但应该说它反映了毛泽东当时的真实想法。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7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706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12页。
    ②参阅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997年版,第267页。
    ③这是梁漱溟在1953年9月的政协会议上发表的意见,它引发了那场著名的“毛泽东与梁漱溟之争”。参阅汪东林著:《梁漱溟问答录》第七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8-147页。
    ④转引自汪东林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2-133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12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32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997年版,第266页。
    ②《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6页。
    ③卢锋:《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与非市场体制的建立》,载《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11-712页。
    ⑤金碚指出:“我国的年工资率(即平均每个职工一年的工资),则长期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直到70年代末几乎没有多大增大。”参阅金碚:《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的资金筹集和配置》,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年第2期。王刚也指出,“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以上,而职工的平均工资基本没有变化,1953-1978年职工的平均工资年增长速度只有1.4%,低于同期国民收入6.0%和人均国民收入4.1%的年增长速度。职工工资和福利基金在工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52年为58.7%,1957年为42.6%,1965年为21.3%,1978年为20.5%。”参阅王刚:《我国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历史回顾和未来选择》,《经济科学》1992年第3期。
    ①国家统计局:《光辉的三十五年(1949-1984)(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1997年版,第265-266页。
    ③载《人民日报》1953年11月19日。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4-125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5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06-40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78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83-484页。
    ①周恩来给陈云的电报,1953年6月23日。转引自《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39页。
    ②《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41-842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485页。
    ②转引自《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41页。
    ③转引自《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52页。
    ④转引自《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90-79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52页。
    ②参阅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2页。
    ④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毛泽东思考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影响。林蕴辉在《百年潮》2004年第2期发表的《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一文中披露的一则史实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一点。“刘伯承在与一位高级将领谈工作时曾经说过,1949年刚解放进城,六个军区司令员去看毛主席,当时心想,毛主席可能要讲几句鼓励的话,可没有想到,毛主席开头就说:你们这些人要守规矩,听指挥啊,不然我就从你们几个人开刀。刘帅说: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颇,他是多么严格啊!”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723页。
    ②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2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99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823页。
    ①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349-350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822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716页。
    ④参阅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724-725页。
    ⑤高芸考证指出,“以粮为纲”并没有在1958年被写入政策文件之中。高芸:《关于“以粮为纲”何时被写入政府文件的考证》,《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02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8页。
    ②参阅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944-946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1996年5月版,第98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第51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第521页。
    ①《毛泽东在湖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转引自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559-1560页。
    ②参阅祝庭勋:《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8-59页。
    ①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农林水利志农业经济综述、农业篇》,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766、896、951页
    ①参阅庄志霞著:《袁隆平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57-69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964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967页。
    ①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063页。
    ②邓力群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234页。
    ①如戴清亮:《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纪程》,《学术界》2007年第1期。王逍:《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之历史演变》,(党史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l期。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贾艳敏:《“大跃进”时期的河南农村公共食堂》,《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等等。
    ②如周彪:《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以江苏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辛逸:《简论大公社的分配制度》,《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
    ①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40页。
    ①转引自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②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第116页。
    ③《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9页。
    ④《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9页。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L993年版,第749页。
    ⑥转引自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①《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95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72页。
    ③转引自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第159-160页。
    ①转引自吴志军:《一九五八年:变动中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以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②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第160页。
    ③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第160、161页
    ①毛泽东说:“人民公社我无发明之权,有推广之权。”《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7月23日,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88页。
    ②毛泽东说:“食堂并不是我们发明的,是群众创造的。”《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7月23日,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87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318页。
    ①《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99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346页。
    ③转引自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④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834、835页。
    ⑤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837页。
    ①《对<山东范县提出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一文的批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94-497页。
    ②《办好公共食堂》,《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5日。
    ③《再论办好公共食堂》,《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0日。
    ①中共南阳地委农村工作部:《办好公共食堂的经验》,《人民日报》1958年10月29日。转引自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第122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28页。
    ③转引自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02页。
    ①转引自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第104页。
    ②张曙光:《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兴衰——公共食堂和<食堂报告>》,转引于华夏春秋网http://history.cqust.cn/news/Show.asp?cataid=A0037&id=2467
    ①《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13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14页。
    ③《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21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第173页。
    ①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北京第1版,第30、35、43页。
    ②《张闻天文集》(四),中央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335页。
    ①《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288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285页。
    ③《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291页。
    ④《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29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97页。
    ②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2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3页。
    ①梁耀基:《一位引起毛泽东关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广东党史》2002年第5期。
    ②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41-1142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57页。
    ①参见孙闻浪:《四十年前公共食堂取消内幕》,《党史文苑》2002年第3期。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9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484页。
    ①《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72页。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95页。
    ①比如毛泽东曾在1958年10月16日要河北省省长刘子厚去徐水县调查,21日向他汇报。从1958年10月中旬起,毛泽东又派陈伯达、吴冷西、田家英等人去河南调查。事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885、887页。
    ②《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11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78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454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第52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208页。
    ②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21页。
    ③转引自冯蕙:《毛泽东与第二次郑州会议》,《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2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3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58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58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58页。
    ⑤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34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6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35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90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91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第33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380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378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9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2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3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284-285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81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544-545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546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82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39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981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5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826页。
    ①转引自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8页。
    ②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833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833页。
    ④转引自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72页。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0—1481页。
    ①参见李锐:《从“公共食堂”兴衰引发的思考》,《炎黄春秋》1997年第3期。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第447页。
    ①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147页。
    ①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05页。
    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43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34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24页。
    ①“文革”时期,“备战、备荒、为人民”作为毛泽东语录在中国城乡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的原话,而是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概括提炼出来的。参见熊华源:《一条“毛主席语录”的真象》,《党的文献》1994年第6期。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230页。
    ③《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96-197页。
    ④周恩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和目标》,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613页。
    ①邓小平:《立足现实,瞻望前途》,载《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609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23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448页。
    ④《毛泽东在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第三个五年计划设想时的插话》,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559-561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235-1236页。
    ②参阅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244页。
    ③《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751页。
    ①黄瑶张明哲:《罗瑞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385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9年5月24日),《人民日报》,1969年5月25日第二版。
    ③毛泽东希望骑马考察黄河的记载可追溯到1959年。1964年上半年,考察黄河工作进入到具体准备阶段。(参见邓力群主编“伟人毛泽东丛书”《毛泽东逸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446-448页。)但在北部湾事件的第二天,毛泽东致信汪东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要重新考虑。”毛泽东这里所讲的“我的行动”可能是指原计划的骑马沿黄河考察的行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20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31-132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30页。
    ③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6页。
    ④参阅《列宁主义万岁》,载《红旗》杂志1960年第8期。又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252-302页。
    ①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7页。
    ②参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38页。
    ③转引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18页。
    ④参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943页。
    ⑤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20页。又据《毛泽东传(1949-1976)》(下)的记载,信阳事件的材料,1960年10月26日送到了毛泽东手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9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98页。
    ⑦人均粮食占有量系以全国粮食总产量除以全国总人口数得来。1961年至1966年全国总人口数分别是:66457万人、67295万人、69172万人、70499万人、72538万人、74206万人。转引自《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1981年),新华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17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四),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3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247-1248页。
    ①《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10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22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3页。
    ③王耕今等编:《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上卷,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366页。转引自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页。
    ①参阅《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3页。又见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27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436页
    ③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34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②1966年全国粮食产量为21400万吨,1976年增长到28630万吨。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页。
    ③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1989年内部发行本,第601页。
    ④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第602页。
    ⑤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第606页。
    ①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上卷,第609页。
    ①可参阅: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孙启泰、熊志勇主编:《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陈大斌著:《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新华出版社,2008年。赵怀瑞著:《难忘陈永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版。孙丽萍主编:《口述大寨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4月版。唐正芒等著:《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阅陶鲁笳:《毛主席与农业学大寨》,《山西文史资料》1995年05期。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595页。
    ①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13页。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806页。
    ③据考证,“农业学大寨”的正式提法出现在1966年8月12日发表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参阅陈大斌著:《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第53-57页。
    ④温晋生、杜晓凤:《自力更生与农业学大寨——浅论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直接动因》,《学术论丛》1999年第2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1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129页。
    ③参阅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④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①郑以灵:《论毛泽东的乡村理想》,《夏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参阅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毛泽东研究》2007年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20-245页。
    ③郑以灵:《论毛泽东的乡村理想》,《夏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④黄蓉芳:《“反修防修”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47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①如郑以灵:《论毛泽东的乡村理想》,《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吴象:《“农业学大寨”的沉痛教训》,《炎黄春秋》1998年第11期。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②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第379-380页。
    ③谭首彰:《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①1959年6月,毛泽东在李先念一个关于社会商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之间的平衡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没有根本好转,但是已经开始了好转。再有几个月,根本好转就会来了,这是明白无疑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320页。
    ①参阅《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069-1070页。
    ②表内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①对于1960年中国总人口的减少数量,国内外有多种说法,我们这里采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6)下册第563页的说法。
    ②参阅唐正芒:《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在农村工作中再度纠“左”的可贵起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③1961年,国家精减职工798万,压缩城镇人口1000万。转引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6)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586页。
    ④《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70页。
    ⑤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8-419页。
    ②参阅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①毛泽东同各中央局同志的谈话(1961年6月8日),转引自王素莉:《七千人大会前的共识与歧见》,《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6期,第1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73、277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6、310页。
    ⑤《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1页。
    ①参阅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280-284页。
    ②转引自《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49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第446页。
    ④参阅《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13页。
    ⑤《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28页。
    ⑥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42页。
    ①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40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114页。
    ④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41页。
    ⑤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24日。转引自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27/03/62/5_1.html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版,第653、654页。
    ②参阅《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1页。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620页。
    ④《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22页。
    ⑤《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50页。
    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626页。
    ①对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起因,学术界也指出其中所包含的国际因素,主要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周边局势的恶化,引发毛泽东对"反修防修"的战略思考。参见林小波:《四清运动始末》,《党史文苑》2005年第9期。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页。
    ③转引自《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327页。
    ①陶鲁笳:《毛主席与农业学大寨》,《山西文史资料》1995年05期。
    ②《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人民日报》1964年2月10日社论,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1/content_2535103.htm
    ③《大寨之路》,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转引自http://www.cass.net.cn/zhuanti/2009wusi/show_News_gongqt.asp?id=1905
    ①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09-310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50页。
    ①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②吴象:《“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炎黄春秋》1998年第11期。
    ①肖冬连:《上个时代的终结——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总结》,《党史博览》2004年第11期。
    ②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
    ①转引自李静萍著:《农业学大寨运动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88页。
    ②龙文明、赵颖、张运铮:《毛田巨变》,载《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7日。
    ①参见李静萍著:《农业学大寨运动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22-123页。
    ②转引自蔡建文:《农道——解读中国粮食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60页。
    ①陈大斌著:《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第24页。
    ①《刘傅海口述:我的公社书记生涯》,《源流》2008年06期。
    ②中共涟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涟源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08年12月印刷,第65页。
    ③农牧渔业部计划司编:《农业经济资料(1949-1983)》,第120页。
    ④王敏杰曹志毅:《试谈肇东县的衣业学大寨运动》,《世纪桥》1994年6期。
    ①转引自王瑞芳:《成就与教训: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8期。
    ②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编,丁泽民主编:《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17页。
    ③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成立三十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年版,第74页。
    ①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②参阅《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第277-278页。
    ①农业部:《全国学大寨劳动管理经验现场会议纪要》,1968年4月3日。《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872页。
    ①转引自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218页。
    ②孙丽萍主编:《口述大寨史》(上篇),第134-135页。
    ③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④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⑤转引自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89页。
    ①中共涟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涟源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08年12月印刷,第63页。
    ②《农业学大寨》(第十七辑),农业出版社,1973年9月版,第138页。
    ③《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第105页。
    ④宋连生编:《农业学大寨始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89页
    ⑤《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第46页。
    ①蔡天新:《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与知青政策调整》,《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①转引自孙丽萍主编:《口述大寨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上篇),第209页。
    ②周日礼:《初访农村万里惊——1977年安徽省委“六条”出台前后》,《炎黄子孙》1998年第10期。
    ③《习近平考察甘肃看望民众回忆40年前陕北生活》,http://www.youth.cn2013-02-0322:18:00中国青年网
    ①吴象:《谈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
    ②《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第1058-1059页。
    ①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②郑有贵:《“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③《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874、875页。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638页。
    ②转引自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185页。
    ③转引自郑有贵:《“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④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⑤陈大斌:《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第157页。
    ①陈大斌:《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第157页。
    ②陈大斌:《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第158页。
    ③郑有贵:《“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①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183页。
    ②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183页。
    ③李静萍:《农业学大寨史》,第185页。
    ④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炎黄春秋》2006年第4期。
    ⑤这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1970年代在他家乡湖北省浠水县农村听闻的民间俗语,见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上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212页,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农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辛酸。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99页。
    ②1967年9月24日《人民日报》社论。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②《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文集》第1卷,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114页。
    ③《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0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1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280-282页
    ①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第595页。
    ②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第613页。
    ①本表中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按总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每个农业人口交售的粮食量、城镇居民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农村居民年人均粮食消费量等五个数据转引自农牧渔业部计划司:《农业经济资料(1949-1983)》,第142、109、110、538、538页。
    ①数据转引自农牧渔业部计划司:《农业经济资料(1949-1983)》,第633页。
    ②美国、英国和前苏联农民的供养数字来源于农牧渔业部计划司:《农业经济资料(1949-1983)》,第610-611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①转引自曲庆彪:《.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①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14-17页。
    ②转引自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1-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7]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年)[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M].(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0]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2]刘崇文,陈绍畴.刘少奇年谱:1898-1969[M].(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3]金冲及.刘少奇传[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4]张闻天.张闻天文集[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5.
    [15]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7]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8]力平,马芷荪.周恩来年谱:1949-1976[M].(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9]周恩来.周恩来选集[M].(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0]周恩来.周恩来选集[M].(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1]徐行.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2]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金冲及.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5]金冲及,陈群.陈云传[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6]朱佳木.陈云年谱:1905~1995[M].(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7]陈云.陈云文集:一九三五年十月~一九八六年十月[M].((一、二、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8]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编辑组.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29]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0]陈光林.陈云经济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3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一、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3]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4]李先念.李先念文选:一九三五-一九八八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5]李富春.李富春选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3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8]《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M].(1981年)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39]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40]李锐.庐山会议实录[M].北京:春秋出版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1]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2]黄瑶张明哲.罗瑞卿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3]毛泽东逸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4]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5]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M].(上、下),1989.
    [46]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81)[M].(上、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48]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952[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49]国家统计局.光辉的三十五,(1949-1984)(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5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52]朱荣、郑重等.当代中国的农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53]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4]郑有贵、武力.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5]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56]郭德宏.中国共产党的历程[M].((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57]王耕今.乡村三十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M].(1949——1983),上卷,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58]商业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编辑部.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M].上卷,1989.
    [59]中共涟源市委党史研究室.涟源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汇编[M].(内部资料),2008.
    [60]丁泽民.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61]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三十年国民经济统计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
    [62]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63]孙启泰,熊志勇.大寨红旗的升起与坠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64]农业学大寨((十七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3.
    [65]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6]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经验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7]宋连生.农业学大寨始末[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8]陈大斌.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69]赵怀瑞.难忘陈永贵[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70]孙丽萍.口述大寨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7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2]唐正芒.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73]祝庭勋.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74]中共湖北省委党史资料委员会.毛泽东在湖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75]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76]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77]罗平汉.天堂实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8]罗平汉.票证年代:统购统销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79]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80]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81]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8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83]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84]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农林水利志农业经济综述、农业篇[M].湖南出版社,1991.
    [85]庄志霞.袁隆平传[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86]李静萍.农业学大寨运动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7]袁永康.中国粮食流通制度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88]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9]周志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90]张培刚,廖丹清.二十世纪中国粮食经济[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91]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M].上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92]曲庆彪..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出版社,1996.
    [9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4]田锡全.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5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95]汤水清.上海粮食计划供应与市民生活(1953-1956)[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96](美)莱斯特·R.布朗(L.R.Brown)著;陈同斌等译.谁能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9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8](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99](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文集[M].((1卷),新华出版社,1984.
    [100]蔡建文:《农道——解读中国粮食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101]唐正芒.略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粮食工作的领导[J].中共党史研究,2009(12).
    [102]唐正芒.毛泽东与大跃进时田家英的调查研究[J].现代哲学,2009(6).
    [103]唐正芒.国民经济恢复时的粮食政策及其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04]唐正芒.一九五○年上半年粮食大调运解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8(6).
    [105]唐正芒.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J].现代哲学,2008(6).
    [106]唐正芒.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瞒产的开明态度[J].河北学刊,2008(4).
    [107]唐正芒.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在农村工作中再度纠“左”的可贵起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4).
    [108]高其荣.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略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1).
    [109]程振声.李先念在“文化大革命”中稳定农村政策的努力[J].中共党史研究,2003(4).
    [110]瞿商、苏少之.新中国区际粮食流通的三次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2).
    [111]瞿商.我国粮食政策的目标及其相机选择——新中国粮食政策演变的一种解析[J].粮食问题研究,2003(5).
    [112]王学斌.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世界经济情况,2007(3).
    [113]许经勇;黄焕文.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14]彭珂珊.加入WTO后中国粮食问题观察[J].粮食问题研究,2003(3).
    [115]丁声俊、朱立志.FAO关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重大对策[J].世界农业,2003(5).
    [116]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J].文史哲,2002(2).
    [117]李思恒.二十一世纪:世界与中国粮食问题[J].中国粮食经济,2000(1).
    [118]辛逸.简论大公社的分配制度[J].中共党史研究,2007(3).
    [119]辛逸.人民公社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
    [120]辛逸.“按需分配”的幻灭:大公社的分配制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121]辛逸.试论大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与特征[J].史学月刊,2002(3).
    [122]辛逸、葛玲.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8(3).
    [123]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家庭副业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0(5).
    [124]罗平汉:《一九五五年统购统销中的粮食“三定”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07(5).
    [125]罗平汉.1961年的全党农村调查与“农业六十条”的制定[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
    [126]罗平汉.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06(1).
    [127]禹新荣、陈湘舸.论邓小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J].求实,2008(2).
    [128]党国英.中国农业持续增长的奥秘何在[J].人民论坛,2008(9).
    [129]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
    [130]卢锋.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与非市场体制的建立[J].教学与研究,1989(3).
    [131]金碚.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过程的资金筹集和配置[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2).
    [132]王刚.我国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历史回顾和未来选择[J].经济科学,1992(3).
    [133]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J].史学集刊,2001(4).
    [134]林蕴辉.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庐山罢官[J].百年潮,2004(2).
    [135]任松峰、崔维友.试论毛泽东“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J].学理论,2009(15).
    [136]高芸.关于“以粮为纲”何时被写入政府文件的考证[J].中共党史研究,2008(2).
    [137]宋乃平、张凤荣.重新评价“以粮为纲”政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J].经济地理,2006(4).
    [138]亢犁.试论毛泽东“以粮为纲”的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139]戴清亮.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纪程[J].学术界,2007(1).
    [140]王逍.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之历史演变[J].党史教学与研究,2001(l).
    [141]贾艳敏.“大跃进”时)的河南农村公共食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42]周彪.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以江苏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2(6).
    [143]吴志军.一九五八年:变动中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以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4).
    [144]梁耀基.一位引起毛泽东关注的农村党支部书记[J].广东党史,2002(5).
    [145]孙闻浪.四十年前公共食堂取消内幕[J].党史文苑,2002(3).
    [146]李锐.从“公共食堂”兴衰引发的思考,,《炎黄春秋,1997(3).
    [147]熊华源.一条“毛主席语录”的真象[J].党的文献,1994(6).
    [148]廖述江.“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的由来和历史演变[J].党史文苑,(纪实版)2006(7).
    [149]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150]徐勇.论农民劳动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J].山西大学学报,2008(3).
    [151]陶鲁笳.毛主席与农业学大寨[J].山西文史资料,1995(5).
    [152]温晋生、杜晓凤.自力更生与农业学大寨——浅论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直接动因[J].学术论丛,1999(2).
    [153]郑以灵.论毛泽东的乡村理想[J].厦门大学学报,1999(2).
    [154]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J].毛泽东研究,2007年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
    [155]黄蓉芳.“反修防修”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J].社会主义研究,2009(6).
    [156]谭首彰.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5).
    [157]吴象.“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J].炎黄春秋,1998(11).
    [158]吴象.谈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J].人民日报,1980-11-5.
    [159]肖冬连.上个时代的终结——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总结[J].党史博览,2004(11).
    [160]龙文明、赵颖、张运铮.毛田巨变[J].人民日报,1965-12-27.
    [16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J].人民日报,1972-12-12.
    [162]刘傅海口述:我的公社书记生涯[J].源流,2008(6).
    [163]王敏杰曹志毅.试谈肇东县的衣业学大寨运动[J].世纪桥,1994(6).
    [164]王瑞芳.成就与教训: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J].中共党史研究,2011(8).
    [165]梁志远.学大寨运动给亳县带来的灾难[J].炎黄春秋,2006(4).
    [166]蔡天新.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与知青政策调整[J].中共党史研究,2003(4).
    [167]周日礼.初访农村万里惊——1977年安徽省委“六条”出台前后[J].炎黄子孙,1998(10).
    [168]郑有贵.“文化大革命”时)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1998(3).
    [169]陈英.人民公社体制产生原因探析[J].理论界2008(8).
    [170刘金海.农民的“集体劳动”:缘由、规范及实施[J].中共党史研究2010(2).
    [171]林志友.毛泽东选择精神激励的方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原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72]李小芳.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分配思想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73]陈立旭.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权利”问题的认识变化过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174]唐振南.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及其对“人民公社”失误的纠正[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75]李静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劳动分配办法述略[J].中共党史研究,2009(1).
    [176]曹力铁.周恩来与“四清”运动[J].江汉论坛,2010(10).
    [177]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J].经济研究,1994(7).
    [178]李海滨、刘长亮.试析“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兴起——以徐水县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79]吴志军.一九五八年:变动中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以徐水共产主义试点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4).
    [180]李若建.权力与人性:大跃进时期公共食堂研究[J].开放时代,2004(1).
    [181]刘洋.统购统销——建国初期统制经济思想的体现[J].中共党史研究,2004(6).
    [182]陈国庆.统购统销政策的产生及其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6(2).
    [183]崔晓黎.统购统销与工业积累[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4).
    [184]卢锋.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与非市场体制的建立[J].教学与研究,1989(3).
    [185]陆云航.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一个贡献——统购统销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1953-1982[J].南开经济研究,2005(4).
    [186]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6(8).
    [187]田锡全.统购统销初期的粮食票证制度探析——以1953-1957年的河南为个案[J].史学月刊,2004(5).
    [188]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0(3).
    [188]《人民日报》.
    [189]《红旗》杂志.
    [190]《大寨之路》,《人民日报》1964-2-10,http://www.cass.net.cn/zhuanti/2009wusi/show_News_gongqt.asp?id=1905.
    [191]《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人民日报》1964年2月10日社论,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1/content_2535103.htm.
    [192]《习近平考察甘肃看望民众回忆40年前陕北生活》,http://www.youth.cn2013-02-0322:18:00中国青年网.
    [193]张曙光:《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兴衰——公共食堂和<食堂报告>》,华夏春秋网http://history.cqust.cn/news/Show.asp?cataid=A0037&id=24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