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及其对两岸产业分工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型,且仍在进行之中,不仅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两岸经济关系,今后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台湾经济的前景和两岸经济关系的走向。从十几年来台商在大陆投资和两岸贸易发展情况看,两岸经济关系已成为影响双方尤其是台湾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进而成为遏止“台独”、维护我和平发展环境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两岸产业分工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经济依存关系,这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出。因此,不论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看,深入研究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及其对两岸产业分工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近年两岸学术界情况看,在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和两岸经贸关系方面均有大量研究成果,但专门对两岸产业分工问题的研究似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试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知识,在两岸三地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台、港资料主要来自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资料库和互联网),研究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的影响,即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对两岸产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机制、现状、前景及我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对台湾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结构转型进行了分析。为了理出其脉络,文章将结构转型分成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台湾第二、第三产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势头,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主导部门。另一方面,台湾工业内部尤其是制造业内部发生了结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以资讯、半导体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使台湾在国际市场上从劳力密集型加工出口基地一跃成为技术密集型加工出口基地。这一轮结构转型的动因,主要有内在动因和外部冲击两方面。从内在动因看,在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台湾产业结构表现出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劳力密集型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的一般模式。从外部冲击看,一方面是台湾传统比较优势丧失导致传统工业的衰落,集中表现在土地、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涨和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体制变革和政策调整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升级,主要是台湾经济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刺激了服务业的发展,政策措施的调整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最后,文章分析了结构转型的问题和困境,包括台湾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空间问题、工业领域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和科技研发瓶颈问题等。这些问题说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而且存在一些台湾自身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章论述了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的影响。在从理论上阐述两岸产业分工的基础利产业分工的形成、演变机制后,将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已造成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岛内传统劳力密集型工业的衰落和向大陆的转移,推动了两岸垂直分工关系的建立,主要表现在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另一方面是随着岛内制造业的升级,两岸产业分工进一步发展,垂直分工关系进一步强化,水平分工关系也开始形成,主要是90年代初以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和两岸贸易是两岸产业分工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媒介,其发展变化也是两岸产业分工关系演变的表现,因此本章重点对80年代以来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两岸产业分工的前景。从台湾服务业的发展出路和工业进一步升级的需要看,两岸产业分工将拓展到服务业领域,在工业领域的分工也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两岸加入WTO,将为产业分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章对如何发展两岸产业分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两岸经济关系和产业分
    
     工既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因此两岸产业分工的日标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互
     利互惠的经贸往来,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二是为祖国统一创造条件。出于这种口标,对
     于两岸产业分工的规划,着眼于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分工体系,并以石化、
     屯于、纺织、机械、交通运输、金融业和农业为分工的重点行业。最后,就两岸产业分丁
     的制度安排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近年学术界的主要观点,并主要针对台湾方面的一些主
     张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总体上说,本文认为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
     厂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今后还将为两岸产业分工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空
     间,因此需因势利导,积极规划和推动多元化、多层次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在促进两岸
     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为遏止“台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更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Based on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in Taiwan since the mid-1980s,the impa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and the issue of develop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4 chapters in the paper:Chapter 1 is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industry structure in Taiwan since the mid-1980s. Chapter 2 is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n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focused on Taiwan investment in the mainland and trade across the Straits. Chapter 3 is about the future impact of the transformation,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showed by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Chapter 4 is a tentative idea of develop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To sum up,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in Taiwan since the mid-1980s has made great impact on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and will keep creating motive force for the division of labor,and keep enlarging space for it as well. Therefore,We should make best use of the situation,and plan for a all-round and multiple system of division of labor in industri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to achieve development of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and to lay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of preventing Taiwan from independence and . achieving reunification of China,as well.
引文
(台)“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经济年鉴》,经济日报社,1996-2000年。
    (台)“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统计要览》,1995、2000年版。
    (台)“行政院主计处”:《薪资与生产力统计月报》,1995、1996年。
    (台)“经济建设委员会”:《自由中国之工业》,1996、1999、2000年。
    (台)高希均等:《台湾突破——两岸经贸追踪》,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8月。
    (台)肖峰雄:《台湾八十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动、对外投资及国际产业分工》,载《台湾经济》,1995年7月。
    (台)柯建铬:《两岸共同市场的历史难题》,载《中国事务》第4期,2001年4月。
    (美)巴里诺顿《经济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经济与科技》,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
    (美)郑竹园:《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互动》,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2月。
    (香港)陈文鸿、朱文晖:《整合与分离——台湾产业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1997年。
    余永定等:《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李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九州出版社,2000年7月。
    李鸿阶、金泓凡:《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问题研究》,载《华侨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黄松玲、易志云:《海峡两岸产业分工的现状和发展途径》,载《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社科院台研所:(2000台湾研究报告》,时事出版社,2001年3月。
    社科院台研所:《台湾周刊》(1998—2001年各期),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Taiwan,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6-2000)
    Anderson,k., On the Complexities of China's WTO Accession, World Economy ,Vol.20,No.6(1997)
    Taiwan's Notebook Makers Moving into China,www.digitimes.com.Sept.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