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处在西方文化强势压迫之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于两大语文运动:“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为基本时间段,以“国语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为背景,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人物,努力探索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基本状态及其意义。具体而言,国语运动联系着清末下层启蒙运动,历经切音字运动、拼音化运动、国语改革运动、白话文运动等诸多发展阶段,它直接影响着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整个过程;新文学运动以清末下层启蒙运动为发展基础,以胡适为先锋、鲁迅为主将、陈独秀为领袖,期望以文学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变革。在胡适提倡“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主张之后,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合流。现代语文运动给语文教育家们的活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黎锦熙居于“国语运动”背景下语文教育观念的中心位置,胡适居于“新文学运动”背景下语文教育观念的中心位置,而叶圣陶则居于“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融合背景下语文教育观念的中心位置。
     历史的发生在时间上呈现为“顺向”的结构,基于理性的历史研究大体上也应当呈现为“顺向”的结构。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对于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考察的问题“起点”在时间上却呈现为一种“逆向”的特征。就是说由叶圣陶开始,及胡适,至黎锦熙。再具体地说,要理解和把握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关键是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当成历史发展中的“流”而不只是“源”。叶圣陶语文教育观是在“新文学运动”和“国语运动”两大语文现代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这两大运动的积淀与结晶。胡适因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而“暴得大名”,然后被陈独秀“逼上梁山”,誉为“文学革命的总先锋”。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八事”,无一不是语文方面的问题,无一不和语文教育观念的变革密切相关。胡适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可以看作是全面而具体的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的“底色”源自于清末下层启蒙的“国语运动”,国语与国语运动是现代国家救亡图强的产物。《新著国语文法》确定了黎锦熙在语文现代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新著国语教学法》则确定了他在“国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由于他在“国语统一研究会”等众多国语运动组织中的重要影响,都使得他成为我们研究“国语运动”背景下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核心人物。
     历史发生和现实问题之间形成一定张力,才会有灵动的历史研究,或者说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基于现实“逻辑上”的理由来探讨这三位现代语文教育家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十世纪“前五十年”语文教育观念演变的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对二十世纪前半期语文教育观念流变过程的梳理,又能使我们更深厚地把握历史环境中的语文教育家们观念的意义所在。针对本研究的特点,除文献法之外,还采用了历史法、互文法、“对话”法等研究方法。
Under the strong repression of Western culture, the concepts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o a large extent, still were determined by the two major language movements: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the "New Literary Movement". This study, about the time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the "New Literary Movement", focusing on figures like Li Jinxi, Hu Shi and Ye Shengtao,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basic state o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concepts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ir meanings. Specifically,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was tied to the lower-class Enlighten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went through some of the following phases: the "Qieyin" word movement, the "Pinyin" movement, the "National Language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It had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modern language education.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took the lower-class Enlightenment in the late Ch'ing period as the development basis; and in the movement, Hu Shi acted as a pioneer, Lu Xun the chief commander, and Chen Duxiu the leader. It expected to reform literature so as to promote social change. After Hu advocated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of national language", a co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the "New Literary Movement" came into being. The movement of the modern language built a big stage for the language educators. Li Jinxi was living in the centre of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Hu Shi was living in the centre of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terary Movement", and Ye Shengtao was living in the centre of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New Literary Movement".
     The appearance of the history shows a "forward" time structure, so is the history research based on ration. As a result of many factors of reality,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ows a "reverse" time structure. It is from Ye Shengtao,
     and Hu Shi to Li Jinxi. Specifically then,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Ye's thinking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he key is to look "far", that is to say, to take Ye's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s the "flow" more than "sourc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e's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w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New Literary Movement", and Ye's concept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was the two movements' accumul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Hu Shi became well-known due to the article "Tentative Proposal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terature", then was "driven to revolt" and named the "the general vanguard of literary revolution" by Chen Duxiu.Hu put forward a modified literature "eight things" and all aspects were on the issues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Hu's two articles, "the Chinese-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On the Chinese-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Agai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comprehensive and concrete theory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t had produced an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language educ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of common people the late Ch'ing period.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saving the country from subjugation and ensuring its survival in modern times. Li Jinxi's work "A New Grammar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established his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modernization while "A New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Besides, Li proved to be the central figure for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s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because of his important role in many organ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such as "unified stud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It is just a living research of history or achieving to "union of history and logic" while there is tension between the history occurrence and real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thre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ors based on re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it reflected the basic stat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first fifty ye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first fifty ye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the educators' concepts in history more profoundly. In this study, besid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it had taken several other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the intertextuality approach, and "dialogue", etc.
引文
[1][英]伯林著、冯克利译:《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5页。
    [1]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追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1]李欧梵讲演:《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530页。
    [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引自于《十三经》(2),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079页。
    [3]《论语·阳货》,引自于[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自于《十三经》(2),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3页。
    [2]《庄了·天道》,引自于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87页。
    [3]《庄子·知北游》,引自于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38页。
    [4][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401页。
    [5]黑格尔认为自然美是浅近的美,人类审美的最终目的是艺术美。他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引自于黑格尔著:《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页。
    [6][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96页。
    [7][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368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原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答尉迟生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送孟东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4]易宗夔著:《新世说·卷二》(“文学”),北京兵马司中街易宅1918年版,第51页。
    [1][清]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2]王凯符、漆绪邦选注:《桐城派文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3][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校:《惜抱轩诗文集》(“述庵文钞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4]吴孟复、蒋立甫主编:《古文辞类纂评注》(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姚鼐原序》第18页。
    [5]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1]胡适于1929年9月《新月》载文《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批评国民党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保守性,对我们思考这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着启示作用:“根本上国民党的运动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的运动,自始便含有保守的性质,便含有拥护传统文化的成分。因为国民党本身含有这保守性质,故起来了一些保守的理论。这种理论便是后来当国时种种反动行为和反动思想的根据了。”见胡适著:《胡适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5页。
    [2]何晓夏、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5页。
    [1](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2]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2]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1]顾黄初、李杏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2]陈平原著:《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3]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2]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19页。
    [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8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19-420页。
    [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8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9页。
    [2]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29页。
    [3][清]张之洞·何启[清]胡礼垣撰,冯天瑜、肖川评注:《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203页。
    [1]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2]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3]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06-607页。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引自于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97页。
    [1]雷尧珠:《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1]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摘要部分。
    [1]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篇丛编·教材及教学法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部分。
    [2]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教书育人》2005年第16期。
    [1]阮真编著:《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1936年版,据原书目录整理。
    [1]195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召开了全国性的“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普通话:普通话是经过规范和加工的民族共同语,它是为全国各个地区服务的全民交际用语,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推广普通话也不是要取代地方方言,而是要求在使用家乡话的同时,学会一种可以通行各省各地区的共同语,以利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2]1902年,吴汝伦访日期间极大地受到日人的重视国语统一,加强国家认同思想的影响。日本贵族院议员伊泽修二氏对吴汝伦说:“宁弃它科而增国语。前世纪人犹不知国语之为重。知其为重者,犹今世纪之新发明,为其足以助全体之凝结,增长爱国心也。……此皆语言之不统一之国,一则由不统一一致统一,其强盛有如德国。一则本不统一而不知改为统一,其紊乱有如奥匈,合国成绩攸兮,似足为贵邦前车之鉴矣。”见《吴汝伦全集》(三),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797页。
    [1]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2]1903年,王照在北京设立“官话字母义塾”,重印《官话合声字母》作为课本。自述:癸卯二月,在裱褙胡同租房立“官话字母义塾”,将原书刻木版,又刻木戳活字版,排印授课之书。余不便多与人觌面,用门人王璞为教员,余隔屏听之。是时天津办学务之林墨卿、保定大学堂总办钱少堂,皆竭力提倡,劝学生传习。引自于倪海曙著:《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切音字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6页。
    [3]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汉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
    [1]赵慧峰:《简析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民国档案》2001年第4期。
    [2]于锦恩:《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国际动力——兼与赵慧峰先生商榷》,《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
    [3]据《〈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余(笔者按:卢戆章)自九岁读书,十八岁应试,廿一岁往叻(新加坡),专攻英文。廿五岁回厦,遂即蒙英教士马君约翰聘请帮译《英华字典》。嫌隙之时,欲自著华英十五音。然恐漳泉刻本之15音字母不全,于是苦心考究,至悟其源源本本,则以汉字话音字与英话横列对排。然页地有限,恒嫌话音字以数字母合切为一字,长短参差,甚占篇幅。忽一日偶触心机,字母与韵脚(即15音)两字合切即成音。自此以后,尽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十多年于兹矣。无非考究作字之法,因将天下300左右腔字母之至简易平稳者,又参以己见,选此50余记号画为“中国第一快切音字”之字母。引自于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汉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4]马德普著:《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68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426页。
    [2]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427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429页。
    [2]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14页。
    [1]倪海曙著:《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00-103页。
    [2]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1-460页。
    [1]《国语周刊》新30期,1948年11月12日。引自于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1页。
    [2]《国语周刊》新30期,1948年11月12日。引自于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1]方师铎著:《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74年版,第1页。
    [2]方师铎著:《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74年版,第7页。
    [3]方师铎著:《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74年版,第7页。
    [1]张博宇编:《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国语文教育研讨会资料》,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4年版,第13页。
    [2]1908年清朝学部奏报分年筹备事宜清单,列有国语教育推广事项:宣统二年,编订官话课本,编辑各种辞典,行各省学司所有省城师范学堂及中小学堂兼学官话:宣统三年,颁布官话课本,京师设立官话传习所,行各省设立官话传习所;宣统四年,行各省推广官话传习所;宣统五年,行各省学司所有府直隶州厅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小学堂兼学官话;宣统八年,行各省学司所有厅州县中小学堂兼学官话。见江谦:《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引自于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汉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第116页。
    [2]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395页。
    [3]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版,第394页。
    [1]高勤丽编:《疑古先生——名人笔下的钱玄同 钱玄同笔下的名人》之黎锦熙《钱玄同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6页。
    [2]黎锦熙与蔡元培等合撰:《中国国语教育进行概况》,引自于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1页。
    [1]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编辑:《国语月刊》,1924年3卷1期。经笔者整理。
    [2]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1]李润新:《关于文学语言规范化问题》,《语文建设》1993年第2期。
    [2]黎泽渝在《在汉语语法学方面的创造与革新——纪念先父黎锦熙诞辰110周年》(《黎锦熙文集·下卷》第831页)中回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革命,先父奋力拼搏在斗争的前线,把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引入高等学府语法研究的课堂。他于1920年在北京高师(北京师范大学前身)首先开设了“国语文法”课,随后又在北大、清华、燕大等北京高校及外地暑期讲习班不断宣 讲。这在当时有力地捍卫了新文化运动,推广了国语运动,并且使我国各级学校教学中从此有了现代汉语语法课的内容。
    [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之“黎锦熙先生年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98-599页。(有删节)
    [2]马松亭著:《汉语语法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依据该书第二章之第一、二节内容整理而成。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页。
    [2]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3-144页。
    [1]朱德熙:《汉语语法丛书·马氏文通·总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何九盈著:《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92页。
    [3]《马氏文通·后序》,引自于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4]张斌、胡裕树著:《汉语语法研究》32页,1989年。引自于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78页。
    [1]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148页。
    [2]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黎劭西先生赞》(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2]黎泽渝、刘庆俄编:《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3]黎泽渝、刘庆俄编:《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280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2][清]刘大櫆、吴德旋、林纾著:《论文偶记 初月楼古文绪论 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1]朱绍禹编著:《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2]《比较文法——文言语法举要·绪论》,引自于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新著国语文法》(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5-97页。
    [4]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页。
    [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22页。
    [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5页。
    [1]蔡元培著:《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朱德熙:《汉语语法丛书·马氏文通·总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
    [2]崔应贤著:《语言文章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8-57页。
    [1]聂绀弩著:《语言·文字·思想》(“国语运动史纲”),引自于[民国丛书]编委会编:《民国丛书》(第一编第五十二卷),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112页。
    [1]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8页。
    [2]黎锦熙、刘世儒编著:《汉语语法十八课》,商务印书馆1953年版,见原书序。
    [1]王国维编著:《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特约编辑前言”第1页。
    [2]王国维编著:《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正文”部分第37页。
    [3]王国维编著:《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正文”部分第5页,注释(2)。
    [4]蒋维乔编纂:《教授法讲义》,中华书局1913年版,第3页。
    [1]李步青编:《新制各科教授法》(师范学校适用),中华书局1914年版,第24页。
    [2]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4-155页。
    [3]范寿康编:《各科教授法》(现代师范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29页。
    [1]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见《教育杂志》1919年7月。
    [1]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2]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39页。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39页。
    [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1页。
    [3]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4]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3页。
    [5]张志公将传统语文教学弊端归纳为四个方面:脱离语言实际(忽视口头训练),脱离应用实际(与生活距离较远),忽视文学教育,不重视知识教育。引自于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157页。
    [1]木村忠治郎、于沈编:《小学教授法要义》,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第79-80页。
    [2]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1]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7-268页。
    [1]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文学》编辑部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虽有大批的文学工作者参与,但就其最终结果来看,仍然是在现有教育体制内部对语文教育的“修修补补”。2000年以后,凭借强大行政力量推广的“新课程改革”,对当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众多的语文教育改革都“落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之内。由此可见,仅凭文化变革来推动语文教育变革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陆扬:《文学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3]王晓初:《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1]盘正文:《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
    [2]胡适著、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
    [3]《新青年》,1917年第二卷第六号。
    [1]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
    [1]胡适著、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注(6)。
    [2]钱玄同冒名以敌对的态度批判《新青年》的观点,刘半农以正面的形式反驳之,引来了林纾等守旧文人的关注。
    [1]鲁迅著:《鲁迅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2]钱理群著:《鲁迅九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3]关于鲁迅作品选入现代语文教材的情况,仅举一例。在沈星一编写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全三册,中华书局1924年发行,1929年第十一版)中,第一册选有《故乡》,第二册选有《孔乙己》,第三册选有《〈呐喊〉自序》。而在同一部教材中,周作人作品的“选入”情况为:第一册有《小河》、《两个扫雪的人》,第二册有《山中杂信之一》、《西山小品》、《山居杂诗》、《歧路》,第三册有《齿痛》(安特来夫著,周作人译)、《黄昏》(什朗斯奇著,周作人译)、《晚间的来客》(库普林著,周作人译)、《巡查》(国木田独步著,周作人译)、《自己的园地》。
    [4]胡适著、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1]黄书光著:《胡适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2][美]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1]耿云志著:《胡适研究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2]耿云志著:《胡适研究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3]《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注:“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页。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
    [1]胡适:《致陈独秀的信》,《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
    [2]胡适著:《胡适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1]胡适著:《胡适文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1页。
    [2]钱玄同著:《钱玄同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3]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6页。
    [4]胡适则是在1919年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以后,对于旧有文化始有更为理性的观点。
    [5]陈独秀:《致胡适的信》,《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
    [1](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2]高勤丽编:《疑古先生——名人笔下的钱玄同 钱玄同笔下的名人》之黎锦熙《钱玄同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35-36页。
    [3]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1页。
    [1]吴锐著:《钱玄同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7页。
    [3]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1]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36-342页。
    [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页“总序”。
    [3](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注(2)。
    [1]高勤丽编:《疑古先生——名人笔下的钱玄同 钱玄同笔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4-25页。
    [2]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天涯》1998年第6期。
    [1]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页。
    [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7页。
    [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3-44页。
    [4]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2页。
    [1]《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部(内部材料)1968年,第177-178页。周作人认为:“那时候的白话和现在的白话文有两点不同”。“第一,现在的白话文是话怎么说便怎么写,那时候却是由古文翻白话”;“第二,是态度的不同。现在我们作文的态度是一元的,就是无论对什么人,作什么事,无论是著书或随便的写一张纸条儿,一律都用白话。而以前的态度则是二元的,不是凡文字都用白话写,只是为一般没有学识的平民和工人才写白话的。”
    [2]丁晓原:《从新文体到“随感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3]夏丐尊著:《夏丐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128页。
    [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1]吴锐著:《钱玄同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2]高勤丽编:《疑古先生——名人笔下的钱玄同钱玄同笔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4-25页。
    [3]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一),希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
    [4]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
    [1]吴研因:《清末以来我国小学教科书概观》,《中华教育界》第23卷第11期。
    [2]凌云岚考释:《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1]凌云岚考释:《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80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5页。
    [2]胡适批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他讥讽戴季陶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一文中的观点。戴季陶说:“再说民国三年的时候,大家倘若肯一致赞成‘文学革命'的主张,以革命党的党义来鼓吹起来,何至于要等到民国八年才让陈独秀胡适之来出风头?”引自于胡适著:《胡适文集·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页。
    [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5-57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65页。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275页。
    [1]《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七号。
    [2]叶圣陶与顾颉刚等合编:《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起出版。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1]沈星一编:《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二册),中华书局1925年版。
    [1]胡适著:《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345页。
    [2]陈雪虎:《章太炎文论:“以复古为革新”》,《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3]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5页。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76页。
    [2]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62页。
    [1]任珊:《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与鲁迅文学的发生》,《学术月刊》2007年7月。
    [2]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1]朱自清著:《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夏丐尊著:《夏丐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3]《教育杂志》1919年7月。
    [1]《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2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2]朱自清著:《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10页。
    [1]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史杂文集》(《论中学国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该文发表在《国文月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四○年十月十六日出版。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1]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65页。
    [2]舒新城著:《道尔顿制研究集》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94-96页。
    [1]舒新城著:《道尔顿制研究集》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99页。
    [2]舒新城将语法与作法列在次要的位置,范寿康则将形式的学习列为主目的。
    [1]舒新城著:《道尔顿制研究集》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103页。
    [2]俞子夷:《小学实施道尔顿制的批评》,《中华教育界》第十五卷第五期。
    [3]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4]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年第3期。
    [1]邰爽秋选:《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版,第7页。
    [2](日)松涛泰严著、林本等译:《设计教育大全》(师范学校用),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3页。
    [3]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1]沈百英编辑:《设计教学试验实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34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217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1]黄小燕著:《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
    [1]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95页。
    [2]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3]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1]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2]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3]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4]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5]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1]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2]何仲英简介:曾任教于吴淞中国公学,后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是“五四”时期致力于白话文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所编商务版《中学白话文苑》,被认为是“五四”时期最早问世的中学国文科的白话文教科书:发表的重要论文有《国语文的教材与小说》、《国语词教学法》、《高中读书问题》、《中等学生国文学习法》等。转引自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1]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
    [1]蒋仲仁:《编辑记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民主》1999年第10期。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二卷)之“第二版总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根据顾黄初著《语文教育论稿·叶圣陶语文教育活动七十年》整理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根据董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整理而成,开明出版社1998年版。
    [2]商金林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2]盛兴军主编:《丰子恺年谱》,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1]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3]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2]茅盾:《读〈倪焕之〉》,作于1929年5月4日,原刊《文学周报》8卷20期。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278页。
    [3]引自于崔国富、朱美英:《“从做中学”与教育的生存论解读——杜威实用主义生存论学习与教育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4]鲁迅、景宋著:《两地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2]《文艺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一个样》,1947年10月7日作,刊《文汇丛刊》4期,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284页。
    [1]刊《古文月刊》第26期,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2]《滥调》,1922年9月11日发表,原题《杂谈》,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3]《形式的桎梏》,刊《文学旬刊》75期(1923年6月2日)。原题《亭居笔记》,署名圣陶。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1]《如果教育工作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1947年3月4日作,3月7日刊于《文汇报》,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周易兼义上经乾传第一”第3-4页。
    [5][东汉]王充著:《论衡·超奇篇》,引自于《诸子集成》(第七卷)“论衡”,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页。
    [2]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3]《怎样教语文课——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1]叶圣陶在《“言志”和“载道”》(《叶圣陶集》第九卷,第136页)一文中强调了二者的区别:朱佩弦先生新近出了一本《诗言志辨》,研究我国四条诗论史的发展。哪四条呢?就是“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这四个批评的意念以“言志”为中心。他说“言志”的本义原跟“载道”差不多,彼此并不冲突,现今却变得和“载道”对立起来了。“言志”和“载道”对立的说法,大概还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寿命。
    [2]刊《中学生》杂志29号,1932年11月1日。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页。
    [3]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页。
    [5]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3]夏丐尊:《教学小品文的一个尝试》,原载《学生杂志》第十卷第十一期(1923年)。引自于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290页。
    [1]《关于小品文》,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2]盛兴军主编:《丰子恺年谱》,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第68-69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369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43-444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45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5]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371页。
    [3]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294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202页。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
    [5]夏丐尊著:《夏丐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七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0页。
    [2]《“失学”与“自学”》,1932年4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页。
    [3]《文字教育和记忆教育——在某师范学校周会上的讲话》,1947年1月14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
    [1]《枯坐听讲》,1947年11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29页。
    [2]夏丐尊著:《夏丐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3]《“享受”》1934年5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4]《受教育跟处理生活》,1935年3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1]郑尔康、盛巽昌编:《郑振铎和儿童文学》,1982年版,第3页。
    [2]周作人著:《自己的园地》,北新书局1923年版,第145页。
    [3]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4]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3]王泉根著:《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章。
    [4]1934年6月,叶绍钧编撰、丰子恺绘画的《开明国语课本》(共四册),由开明书店初版发行。每册课本后附有《本书编辑要旨》和《〈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
    [1]《中学生》第三十六号。
    [2]顾子言著:《小学国语教学法》,大华书局1933年版,第121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5]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23页。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4]夏丐尊著:《夏丐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1]叶圣陶:《中学生》第十五期(五月号)(1931年)的《编辑后记》,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2]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8页。
    [3]陈元晖、璩鑫圭、邹光威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1-313页。
    [1]李国强著:《中央苏区教育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180页。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引自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
    [3][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063页。
    [4]向光忠等主编:《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3页。
    [1][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392页。
    [2]张世英著:《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3]《论语·学而》,《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4]《论语·宪问》,《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6页。
    [5]《论语·里仁》,《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页。
    [6]《论语·里仁》,《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页。
    [7]《论语·公冶长》,《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页。
    [8]《论语·尽心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页。
    [9]《论语·告子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10]《论语·尽心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页。
    [11]《论语·告子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4页。
    [1](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2页。
    [2](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2页。
    [3][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4][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5]孙诒让著:《墨子间诂·修身第二》,见“诸子集成本”(第二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4页。
    [6]孙诒让著:《墨子间诂·鲁问第四十九》,见“诸子集成本”(第二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86页。
    [7]孙诒让著:《墨子间诂·经上第四十》,见“诸子集成本”(第二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94页。
    [8]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52页。
    [9](清)颜元著,王星贤等点校:《颜元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9页。
    [1]机能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推动,主张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教育家杜威极为赞同此说并予以推介。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页。
    [2]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3]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7页。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7页。
    [2]《读了〈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1935年1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3]《国文科之目的》,1932年11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4]《礼义廉耻国之思维论》,1934年3月1日发表。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1]吴孟复、蒋立甫主编:《古文辞类纂评注》(上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见“姚鼐 原序”。
    [2]吴曾祺著、杨承祖点校:《涵芬楼文谈·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章太炎著、陈平原选编导读:《章太炎的白话文·文学论略》,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145页。
    [1]夏丏尊、刘薰宇合编:《文章作法·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2]陈望道著:《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1924年版,第7页。
    [3]《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引自于梁启超著:《梁著作文入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引自于梁启超著:《梁著作文入门》,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2]在梁启超和胡适之间发生了一次采用“实用文”或“文艺文”的论争。详见陈平原《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 教育之争——关于新发现的梁启超文稿》,《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7日第5版。
    [1]钱穆:《中等学校国文教授之讨论》,《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六号。
    [1][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11页。
    [2]方东树著、汪少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0页。
    [3]朱自清著:《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4]《关于国文百八课》,引自于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5-406页。
    [1]夏丏尊、刘薰宇合编:《文章作法》,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见“序”。
    [2]夏丏尊著:《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3]夏丏尊、刘薰宇合编:《文章作法》,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4]《法度》,刊《小说月报》18卷7号,1927年7月10日发表,署名秉丞。引自于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5]《学习国文的着眼点》,1936年10月。引自于夏丏尊著:《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页。
    [2]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1]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2]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合编:《开明国文讲义》之“重印说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文心”部分。
    [3]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472页。
    [4]《中学生》第五十七号,1935年9月1日。
    [1]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45页。
    [1]夏丏尊著:《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2]夏丏尊著:《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3]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3页。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1]朱自清著:《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3]马建忠著:《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序。
    [1]赵景深编:《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编辑大意》,北新书局1931年版,第1-2页。
    [1]赵景深编:《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第一册),北新书局1931年版,第4页。
    [2][2]孙俍工编:《初级中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见“编辑”。
    [3]孙俍工编:《初级中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神州国光社1932年版,第5页。
    [1]戴叔清编:《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编辑例言》,文艺书局1933年版,第1页。
    [2]戴叔清编:《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编辑例言》,文艺书局1933年版,第1页。
    [1]鲁迅著:《鲁迅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2]在今天看来,胡适的主张已经初步表露出对“语言本体性”的思考。如学者黄子平所说:于是文学评论以“文学语言学”的崭新面貌出现了,它不仅要研究“语言的文学性”,而且更注重研究“文学的语言性”。前者在“旧有的批评框架”只处于“最后”的卑微地位,后者在“新的理论学科”中却成了最根本的出发点。参见黄子平:《得意莫忘言》,《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页。
    [2]夏丏尊著:《夏丏尊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3]胡适提倡从活的语言而非旧文学下手来学习白话文。他在《尝试集》再版序中说:“我们很惭愧,我们这一辈子因为从古文中出来,所以作白话文作不好。”
    [1]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2页。
    [2]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1]舒新城:《现代教育方法·序》,商务印书馆1933版。
    [2]朱自清著:《经典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见原书序。
    [1]钱理群、庄桂成:《我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钱理群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2]王泉根、赵静等著:《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绪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2.李桂林、戚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3.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5.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6.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7.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8.陈学恂主编:《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9.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10.(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1.(清)姚鼐选纂;宋晶如,章荣注释:《古文辞类纂》,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
    12.(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昭明文选》,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13.(清)姚鼐选纂:宋晶如,章荣注释:《古文辞类纂》,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
    14.吴曾祺著、杨承祖点校:《涵芬楼文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
    15.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6.蔡元培著:《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俞子夷著,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9.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21.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4.胡适著:《胡适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25.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6.曹伯言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北京:1998年。
    27.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8.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29.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演讲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黎泽渝、刘庆俄编:《黎锦熙文集》(上下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31.黎泽渝、马啸风、李乐毅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32.黎泽渝编:《黎锦熙著述目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3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3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5.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36.商金林著:《叶圣陶传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37.商金林撰著:《叶圣陶年谱长编》(1—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8.盛兴军主编:《丰子恺年谱》,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年。
    39.吕叔湘著:《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40.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41.凌云岚考释:《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42.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43.夏初、惠玲校释:《蒙学十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44.钱玄同著:《钱玄同文集》(1—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5.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46.王泉根评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47.蒋风主编:《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一),太原:希望出版社,1988年。
    48.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中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49.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美]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陈赟著:《困境中的现代性意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李欧梵著:《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5.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著:《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6.蒋风、韩进著:《中国儿童文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7.吴锐著:《钱玄同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
    8.张世英著:《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9.[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0.[英]伯林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年。
    11.(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高勤丽编:《疑古先生——名人笔下的钱玄同钱玄同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14.王湜华编:《王伯祥传》,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5.北京师范大学《黎锦熙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文集》编辑组:《黎锦熙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16.耿云志、闻黎明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17.余英时著:《重寻胡适历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袁刚、孙家祥、任炳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演讲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20.王运熙著:《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1.童庆炳著:《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美]周策纵著、周子平等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25.刘进才著:《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6.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7.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第一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2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9.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杜成宪、丁钢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侯怀银著:《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5.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黄书光著:《胡适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
    7.金林祥著:《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
    8.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2.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13.王国维编著:《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14.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15.周予同著:《中国现代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钱曼倩、金林祥主编:《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王建军著:《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20.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1.李孝悌著:《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3.唐泽富太郎编著:《日本の近代化と教育》,东京:第一法规出版,1974年。
    24.仲新、伊藤敏行编:《日本近代教育小史》,东京:福村出版,1984年初版。
    25.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史料编纂会:《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史料》第一卷,东京:讲谈社,1980年第四刷。
    26.海后宗臣编纂:《日本教科书大系近代编第四卷国语(一)》,东京:讲谈社,1964年初版。
    27.海后宗臣编纂:《日本教科书大系近代编第一卷修身(一)》,东京:讲谈社,1961年初版。
    1.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周振甫著:《中国文章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李荣启著:《文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陈平原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5.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6.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茅盾著:《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统筹:《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1年。
    11.冯天瑜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上海:中华书局,2004年。
    12.王泉根著:《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
    13.倪海曙著:《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切音字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4.倪海曙著:《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5.周有光著:《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16.周有光著:《汉字改革概论》,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9年。
    17.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汉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18.木村忠治郎、于沈编:《小学教授法要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
    19.蒋维乔编纂:《教授法讲义》,上海:中华书局,1913年。
    20.李步青编:《新制各科教授法》(师范学校适用),上海:中华书局,1914年。
    21.范寿康编:《各科教授法》(现代师范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22.沈星一编:《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二册),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
    23.舒新城著:《道尔顿制研究集》,上海:中华书局,1924年。
    24.(日)松涛泰严著、林本等译:《设计教育大全》(师范学校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25.沈百英编辑:《设计教学试验实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26.王森然著:《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27.阮真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
    28.蒋伯潜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海:中华书局,1941年。
    29.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30.郑国民等著:《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1.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33.顾黄初著:《语文教育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34.顾黄初著:《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年。
    35.董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年。
    36.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王松泉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8.方师铎著:《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74年。
    39.钱理群著:《语文教育门外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0.陈平原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2.朱绍禹编著:《中学语文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43.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4.张伟忠著:《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45.蔡美惠著:《台湾中学国文教学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46.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47.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8.曾祥芹主编:《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9.鲁宝元主编:《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
    2.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
    3.孙俍工:《文艺在中等教育中的位置与道尔顿制》,《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十二号,1922 年。
    4.夏丏尊:《作文教授上的一个尝试——教学小品文》,《春晖》(半月刊)第14期,1923年。
    5.何仲英:《白话文教授问题》,《教育杂志》第十二卷第二号。
    6.浦江清:《论中学国文》,《国文月刊》第一卷第三期(1940年10月)。
    7.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8.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教书育人》2005年第16期。
    9.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年第3期。
    10.李润新:《关于文学语言规范化问题》,《语文建设》1993年第2期。
    11.丁晓原:《从新文体到“随感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12.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天涯》1998年第6期。
    13.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4.刘正伟:《现代性:语文教育的百年价值追求》,《教育研究》2008年1期。
    15.陈平原:《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关于新发现的梁启超文稿》,《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7日第5版。
    16.陈雪虎:《章太炎文论:“以复古为革新”》,《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17.黄小燕著:《民国时期(1912—1949)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
    18.罗岗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9.曾毅著:《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0.赵准胜著:《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21.范远波著:《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2.程稀著:《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3.黄耀红著:《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