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析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的叙事艺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换位》、《小世界》和《好工作》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戴维·洛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校园小说,被评论界誉为“校园三部曲”,也是其巅峰之作。
     本论文采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对“校园三部曲”的叙事艺术进行了分析。
     在叙述话语层面上,“校园三部曲”采用了传统的外在式叙述者为主、故事内人物叙述者为辅的模式,外在式叙述者叙述的客观化、有序化和故事内人物叙述者的主观性、真实性相结合,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客观冷峻的面貌,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同时,外在式聚焦与内在式聚焦灵活转换,使作品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预叙和倒叙的运用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叙述语言既具有英国文学的幽默讽刺传统,又同时采用互文性的实验叙述技巧,使小说呈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叙述结构层面,“校园三部曲”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相得益彰。小说在表层上采用宏观的历时性结构,同时配以空间并置的手法,两相结合,既显示出宽广的视野,又生动形象。而小说的深层,更蕴含了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很好地表现了英美两国文化的冲突与对立、珀斯对纯真爱情的追寻和学者们对名利性爱的追寻的对立、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冲突与对立的主题。
     洛奇是一位身处后现代主义浪潮中的位于“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他将现实主义的传统叙事技巧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实验性叙事技巧相融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叙事特色。
David Lodge, who is a well- known contemporary novelist, is mainly famous for his Campus Trilogy: Changing Places, Small World and Nice Work written in 70-80 in the 20 century.
     This thesis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Lodge's Campus Tri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In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plane, Campus Trilogy use the traditional external narrator primarily and the character narrator as a supplement mode. Objective and order of the external-narrator combine with subjective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character narrator, cause the works to present one kind of objective solemn appearance, also have a strong and subjective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 flexibl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external foc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l focalization, have a feeling of reality and kindness. Flashforward and flashback cause readers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In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the experimental narrative technique which uses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ironic humor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 have a strong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plane, the surface structure and the deep structure combine perfectly in the Campus Trilogy.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the novels use macroscopic diachronic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match the spatial juxtaposition technique. Both of them demonstrate a broad field of vision and a vivid image. In the deep structure, the novels contain a dualistic structure, which manifests the subjects of the conflict of culture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nflict of Perce who pursues pure love and scholars who pursue fame, fortune and sex, the conflict of culture in campus and industry.
     Lodge is a novelist at the "crossroads" in the wave of Post-modernism. He integrates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Realism with the experimental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the novels. In a word, Campus Trilogy demonstrate the inclusive narrative feature.
引文
[1]转引自童燕萍,《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2期。
    [1]申慧辉,《曲高未必和寡--戴维·洛奇和他的(小世界)》,《文艺报》,1991年6月29日。
    [1][美]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1]转引自张素珍、王菊丽,《论<美好的工作>的转喻与隐喻话语模式》,《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2][法]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3]同上,第19页。
    [4][法]兹维坦·托多罗夫著,《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5][法]罗兰·巴特著,《叙事结构分析导论》,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1]杨济彧、吴立平,《多重译码:游乐于<小世界>话语的张力场》,《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
    [2]同上,第201-202页。
    [1][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1][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1][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2]同上,169页。
    [3][英]珀·卢伯克著,《小说技巧》,方士人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页。
    [1][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174页。
    [2]同上,174页。
    [1]Roger Rosenblatt,Review of David Lodge's Small World,New Republic,April 15,1985,p30.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黄梅,《<小世界>中的“后现代”话题》,陆建德主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1][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2][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1][美]利昂·塞米利安著,《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1][法]热拉尔·热奈特著,《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2]同上,第17页。
    [1][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1][法]热拉尔·热奈特著,《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1]金健人著,《小说结构美学》,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2][法]热拉尔·热奈特著,《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3]罗钢著,《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48页。
    [1][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1][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2]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3][英]戴维·洛奇著,《小说的艺术》,王峻岩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4]同上,第110页。
    [5][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6]同上,第3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0页。
    [1][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页。
    [2][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3][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3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页。
    [1]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2][英]戴维·洛奇著,《小说的艺术》,王峻岩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3]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4][英]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1页。
    [1][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1页。
    [2][英]爱·摩·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陆建德主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1][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2]罗贻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评戴维·洛奇的<美好的工作>》,《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3][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4][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85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6l页。
    [2][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页。
    [1]罗贻荣,《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的<换位>》,《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罗贻荣,《<小世界>导言》,见《小世界》,罗贻荣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1]罗贻荣,《<小世界>译后记》,见《小世界》,罗贻荣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549页。
    [2]罗贻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评戴维·洛奇的<美好的工作>》,《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3][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页。
    1、[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罗贻荣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2、[英]戴维·洛奇著,《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英]戴维·洛奇著,《换位》,张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4、[英]戴维·洛奇著,《小世界》,王家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5、[英]戴维·洛奇著,《好工作》,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英]爱·摩·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年版。
    2、[美]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胡全生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金健人著,《小说结构美学》,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李维屏著,《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美]利昂·塞米利安著,《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陆建德主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罗钢著,《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0、马凌著,《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法]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英]珀·卢伯克著,《小说技巧》,方士人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3、[法]热拉尔·热奈特著,《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徐岱著,《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杨星映著,《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张和龙著,《战后英国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曾繁仁著,《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申慧辉,《曲高未必和寡--谈戴维·洛奇和他的(小世界)》,《文艺报》,1991年6月29日。
    2、杨济或、吴立平,《多重译码:游乐于<小世界>话语的张力场》,《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3、凯蒂,《“每个人内心都有两面”--访<小世界>作者大卫·洛奇》,《文汇读书周报》,1993年9月4日。
    4、谭瀛洲,《一个“小世界”》,《读书》,1993年第9期。
    5、凯蒂,《学院小说家:大卫·洛奇》,《读书》,1995年第4期。
    6、黄梅,《学商扎普》,《读书》,1995年第6期。
    7、瞿世镜,《简论英国当代校园小说》,《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
    8、罗贻荣,《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换位)》,《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9、黄梅,《<小世界>中的“后现代”话题》,陆建德主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葛永海,《新儒林寓言的戏谑演述--评戴维·洛奇的<小世界>》,《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第7期。
    11、车晓勤,《寓言、意识、生产--解读戴维·洛奇的小说<美好的工作>》,《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12、李增、马晓明,《<小世界>的两种声音》,《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3、罗贻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评戴维·洛奇的<美好的工作>》,《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14、丰云,《论戴维·洛奇的互文性写作》,《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5、车晓勤,《<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叙事艺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闫艳,《<小世界>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力作》,《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7、宋艳芳,《文学实验、文化研究及限度--洛奇<三部曲>对文化研究的回响及其引起的反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8、郑莲香,《<换位>:后现代小说文本的“万花筒”》,《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9、刘萍,《论<小世界>的互文性艺术》,《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
    20、何善秀,《戏谑的语言,反讽的笔调--试析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的语言特色》,《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1、丁兆国,《对话与互动--浅析戴维·洛奇三部曲的复调艺术特色》,《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桑迪欢、涂亚琴,《解读戴维·洛奇作品中的二元结构与文化冲突》,《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3、王薇,《复调形式与缤纷内容的精心契合--论小说<换位>的形式与内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4、何善秀,《多重意蕴的学者小说--解读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5、王真真、王菊丽,《对<小世界>写作技巧的现实主义解读》,《安徽文学》,2006年第9期。
    26、张素真、王菊丽,《论<美好的工作>的转喻与隐喻话语模式》,《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27、肖谊,《论戴维·洛奇<天堂消息>的元小说叙事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28、李斯,《论<美好的工作>的叙事艺术》,《科教文汇》,2007年8月。
    29、吴琴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戴维·洛奇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硕士论文),2006年4月。
    30、黄利华,《戴维·洛奇<美好的工作>中的现实主义研究》(硕士论文),2006年6月。
    31、张晓明,《后现代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硕士论文),2007年6月。
    32、邱皓,《行进之路上的思问者》(硕士论文),2007年6月。
    33、耿程程,《戴维·洛奇的互文性观点及其在<小世界>中的应用》(硕士论文),2007年6月。
    34、钱颖,《论戴维·洛奇的长篇小说创作》(硕士论文),2007年6月。
    1.Lodge David,Changing Places:A Tale of Two Campuses,London:Martin Secker &Warburg,1981.
    2.Lodge David,Small World:An Academic Romance,London:Martin Secker & Warburg,1984.
    3.Lodge,David,Nice Work,London:Martin Seeker & Warburg,1984.
    4.Roger Rosenblatt,Review of David Lodge's Small World,New Republic,April 15,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