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先秦军事法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军事领域法律现象的理论化认识。本文以思想史与军事法学的交叉研究,运用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法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固有特点,将军事领域法律现象的理论化认识,置于先秦以礼、法嬗变为核心的国家法度中,作一历史梳理。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一、结合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独特性,探求军事法思想的起源。认为:祖先崇拜与战争,是促使夏、商和西周早期国家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刑始于兵而终于礼”,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法独特发生路径的典型概括。先秦军事法,最早表现为部族战争中产生的军事刑法。西周时期,在“宗法结合封建”的“维新”制度下,“礼”从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发展为国家法度,惩罚违礼而致犯罪的方式则有战争与刑罚两种。从此,战争开始从单纯的弱肉强食,演进为具有政治和道德属性,并形成以礼来规范军事事项的军事法——军礼。
     二、结合西周、春秋“宗法结合封建”制度的产生和演变,以作为国家法度的“礼”之产生和演变为背景,对“军礼”这一古代军事法的独特形态,进行深入、细致研究。认为:“以军礼同邦国”是西周、春秋军事法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实质是对邦国僭礼行为的军事惩罚、对夷狄干扰中原礼治秩序行为的讨伐。“军礼”在秩序建构上反映了“军事”与“法”,在政治目的和军事需求上的矛盾发展,即军礼秩序建构上宗法性与军事性的矛盾发展,这一过程最终导致军礼衰落、礼坏乐崩。
     三、结合儒家、法家和战国黄老对周礼的反思,探讨三家为解决春秋战国长期战乱,在政治、社会新秩序建构中包含的军事法思想。认为:儒家主张“齐之以礼、道之以德”,在对周礼的继承和改造中,试图将军事事项的规范重新纳入礼制范畴;法家以对周礼坚决的批判精神,主张通过“以法治国”、富国强兵而“以战去战”;战国黄老则强调“道生法”而“刑德相养”,通过礼、法并治,主张“平战分治”又“平战结合”。三种不同解决战乱的军事法思想,反映了先秦国家法度从礼到法的嬗变。
     本文从基本常见文献资料出发,在思想史与军事法学相结合的交叉研究中,以“先秦军事法思想”这一独特视角,试图探索古代文明演进中,富国强兵与追求和平相结合的宝贵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以良好政治、社会秩序建构来解决战乱的智慧,是整个人类追求秩序与和平的宝贵财富。
The thought of military law, which was originated from Pre-Qin periods, is theorization system for law phenomenon in military fiel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military law,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of historical and law analy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culture, historical research theorization system of law phenomenon in military field at the angle of national law which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Li and Law.
     Main problems which this paper point out includes:
     Firstly, This paper tries to seek the origin of military law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It thinks ancestors worship and war were two important elements which urged early nation formation such as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Xing(penalty) begins with Bing(War) and ends up with Li(ceremony)", is the classical summarization for unique develop way of ancient military law in China. The thought of military law during Pre-Qin periods was showed military criminal law originated from clan war. In West-zhou dynasty, "Li" was developed from clan habits of primitive society to national law which includes war and penalty. Since then, war came into political and moral nature, and formed military law of ruling military items by law——Jun-li(Military ceremony).
     Secondl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 as national law, this paper deep and careful researches "Jun-li(Military ceremony)" which was a special pattern of traditional law. "Unite nations with military ceremony" which was punished action of violate ceremony with military means, is main content of military law in West-zhou and Chun-qiu dynasties. "Jun-li(Military ceremony)"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 between "Military" and "Law", between political purpose and military demand. So the contradiction of Jun-li(Military ceremony) lead to its decline lastly.
     Thirdly, this paper compares military laws among Confucian school, Legalists and Taoists in Zhan-guo dynasty. Through inheriting and reforming Zhou-li, Confucian school tried to rule military items by Li(ceremony). Legalists insist on ruling nation by law and making nation stronger to stop war. Taoists in Zhan-guo dynasty thought "Laws originated from Tao" and emphasized rule nation by Li(ceremony) and law. All of these shows three kinds of military laws which emerged the developing clue of national law from Li to law.
     From the unique angle of "military law during Pre-Qin periods", this paper attempt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nd the value ideas of making nation stronger and seeking peace. Chinese wisdom which solved war chaos with fine political and social order construct, is valuable wealth to pursue order and peace for human being.
引文
①(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第1页;《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454页。
    ①(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2页。
    ③军事法对国家军事权力的规范,包含了极其广泛的内容,参见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曾志平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军事权》,论文编号:A25。
    ③(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
    ④现代战争法的核心内容,就是禁止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因此,判断战争或武力使用的正当性根据,是以“侵略”还是“自卫”为基本的出发点。
    ⑤以上内容参见张岂之先生:《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相互关系》,《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第63-67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③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⑤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⑥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版。
    ⑦何怀宏:《世袭社会及期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⑧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⑨参见张岂之先生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4-907页。
    ⑩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2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 收入氏著《求古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4 载于《文史》第34、35辑。
    15 参见张岂之先生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下》中《兵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蒙文通:《古学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杨鹤皋:《商鞅的法律思想》,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⑤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⑥崔永东:《竹简兵书中的兵家法律思想研究》,载于《法学家》2006年第2期;《银雀山汉简中反映的刑法思想》,载于《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⑦梁治平:《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⑧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⑨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 糜振玉主编:《中国军事学术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13 张少瑜:《兵家法思想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俞正山:《仁为兵本,兵依仁用——略论先秦兵学的人道观念及人道规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前言》第1页。
    ③周健:《军事法史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军事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④余子明:《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⑤陈学会主编:《中国军事法制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年版。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9页。
    ①张岂之:《50年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③张岂之:《50年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①《左传·成公十三年》
    ①《左传·昭公十七年》
    ②《国语·楚语下》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④《礼记·表记》
    ①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转引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②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三篇《试论夏文化》,转引同上,第103页。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④参见晁福林:《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5-73页。
    ⑤《尚书·顾命》:“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尚书·大诰》:“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
    ①赵伯雄:《论三代国家的结构特征》,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108-114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
    ③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收入《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④参见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111页。⑤《礼记·表记》
    ①《尚书·洪范》。刘起釪先生在《〈洪范〉成书时代考》一文中,认为《洪范》原本最初当是商代的。参见《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96-420页。
    ②五国维:《观堂集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3-454页。
    ③参见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287页。
    ④胡厚宣:《释余一人》、《重论余一人问题》,转引自刘起舒:《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86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4页。
    ②同上,第74页。
    ③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④杨宽:《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载于《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2页。
    ②《尚书·泰誓上》
    ④王国维:《殷商制度论》,转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7页。
    ⑤同上,第76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5页。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④同上,第216页。
    ⑤同上,第470页
    ⑥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395页。
    ①《尚书·吕刑》②(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
    ②《尚书·甘誓》
    ③《尚书·汤誓》
    ④《尚书·牧哲》《左传·闵公二年》:“一曰誓:用之于军旅。”
    ⑤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6页。
    ⑥(英)福勒(J.F.C.Fuller),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①军政、军赋、军制,不是现代意义上规范犯罪与刑罚的刑法,应该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兵法(军事法)。
    ③(美)霍贝尔(Hoebel)著,严存生等译,《原始人的法——法律的动态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④《尚书·康诰》
    ⑤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46页。
    ①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斯通:《法律的领域和功能》,转引自(美)霍贝尔(Hoebel)著,严存生等译,《原始人的法——法律的动态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③《严译名著丛刊·孟德斯鸠法意》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页。
    ①(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5页。
    ②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2页;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阐发。
    ③“五礼”的说法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另刘师培指出:“礼字从示,足证古代礼制悉该于祭祀之中,舍祭礼而外,固无所谓礼制也”。见《刘申叔遗书》中《古政原始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78页。
    ④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⑤参见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9-11页。
    ⑥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9页。
    ⑦关于周礼中礼和刑的关系,本文同意俞荣根先生的观点:“刑作为罚罪之法,并不在礼的系统之外,周代不存在礼与刑两个互相并列的法律系统。”参加氏著:《儒家法思想通论》,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①“法度”一词来源于《尚书》:《虞书·大禹谟》有“做戒无虞,罔失法度”,《商书·盘庚上》有“以常旧服,正法度”。这里的“法度”不能简单地从“以刑为法”的角度理解为刑法,而是广义上的国家政治、社会规范。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7页。
    ⑥蔡沈:《书经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0页。
    ①参见张岂之先生:《中华人文精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增订本),第14页。
    ②《荀子·礼论》
    ③《荀子·乐论》
    ④《论语·子路》
    ⑤《尚书·康诰》
    ①《尚书·文候之命》
    ②程瑶田:《宗法小记》,转引自查昌国:《先秦“孝”、“友”观念研究——兼汉宋儒学探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③以上关于“孝”、“友”的理解,参见查昌国先生著:《先秦“孝”、“友”观念研究——兼汉宋儒学探索》
    ④同上,第44页。
    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转引自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②(美)罗斯科·庞德(Roscoe Pound)著,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③《国语·周语上》
    ①《尚书·康诰》
    ②《左传·昭公六年》
    ③本节所说的诸侯国都是王畿之外的诸侯国,西周王畿之内作为俸禄赏赐给卿大夫的世袭领地,称为采邑。
    ④参见《孟子·万章下》。本文拟不对周礼中爵禄制度作考订,童书业先生说称爵之纷乱,近人多有言之,但又查无实据。参见氏著《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168页。
    ⑤童书业先生认为,今文《周书》中外服诸侯的称爵以侯、甸、男为“殷爵三等”,与“周爵五等”之说或本是一回事。参见同上。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②《左传·隐公六年》
    ③《国语·郑语》
    ④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30页。
    ⑤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⑥《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⑦《左传·成公四年》
    ⑧《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⑨《左传·闵公元年》
    ⑩《论语·季氏》
    ①秦蕙田:《五礼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②Michael Walzer. Just and Unjust War: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转引自何怀宏:《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战争行为的伦理》,《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5-63页
    ③何怀宏:《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战争行为的伦理》,同上。何怀宏先生认为战争及其伦理问题,可分为(1)指向战争的伦理或战争权利的伦理:(2)战争中的行为伦理,它表现为一种战争行为规则。
    ④出自秦蕙田在《五礼通考·军礼一》中所引蔡德晋的注解。
    ①参见杨宽:《西周大学(辟雍)的特点及其起源》,载于《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③《汉书·刑法志》
    ④黄朴民:《春秋军事后勤体制考述》,《历史教学》1996年第2期,第3-6页。
    ⑤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1页。
    ⑥关于“封建”的解释,参见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一书第五章:《中国古代“城市国家”的起源与发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56页。
    ②晁福林:《试论宗法制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第124-130页。
    ②《礼记·丧服小记》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3页。
    ①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2-204页。
    ②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12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3页。
    ④同上,第94-95页。
    ④(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第2页。
    ⑥乔·M·布里门奇著,倪乐雄译:《关于战争的思考》,转引自倪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 上海:世纪文化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①《左传·隐公五年》
    ②高智群:《献俘礼研究》,载于《文史》第34、35辑。
    ③《左传·恒公五年》
    ①《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参见高智群《献俘礼研究》
    ③《国语·鲁语上》
    ④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2-383页。
    ①《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②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据商务印书馆版影印),第272-282页。
    ③(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转引自张晓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价值和规则》,《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第7-8页。
    ⑤《左传·定公四年》
    ①《司马法·仁本》
    ②(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3页。
    ③《左传·襄公四年》:“三月,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左传·襄公十九年》:“晋士丐侵齐,及榖,闻丧而还,乃礼也。”这些内容验证了《司马法》的记载。
    ④关于这一点,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的宋楚之间泓之战可作经典战例。宋襄公云:“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①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②《论语·尧曰》也有关于“兴灭国,继绝世”的记载,但是学术界多认为《尧曰》的内容掺进了汉人的思想。
    ①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2页
    ②参见糜振玉主编:《中国军事学术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8页。
    ④(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参见福勒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①《左传·昭公六年》。杜预对此注日:“临事制刑,不豫设法也,法豫设则民知争端也。”
    ①参见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9页、222-230页。
    ②《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另外,《国语·吴语》说:“明日徒舍,斩有罪者以殉,曰:‘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
    ③《淮南子·道应篇》
    ④《司马法·严位》
    ⑤参见杨宽《大蒐礼》,载于《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280页。
    ②《孙子兵法·计篇》
    ③《司马法·严位》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②《礼记·大传》
    ③《左传·恒公二年》
    ④参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123页。
    ①参见李峰先生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得出的结论,见氏著《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文献》,1990年第4期,第74-82页。
    ②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①《礼记·大传》
    ③《左传·襄公三十年》
    ④《左传·昭公三年》
    ⑤《左传·僖公十一年》
    ⑥《左传·文公十一年》
    ⑦《左传·昭公七年》
    ①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132页。
    ②参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622页。
    ③《左传·文公七年》
    ④《左传·昭公三年》
    ⑤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⑥同上,第107页。
    ①同上,第143页。
    ②同上,第150页。
    ③参见李峰对西周晚期铭文的研究,同上,第151-152页。
    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6页。
    ⑤参见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文献》,1990年第4期,第74-82页。
    ⑥同上,第95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5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著,沈宗灵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页。
    ①《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②童书业:《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③参见同上,第159-160、241页。
    ①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58册,680-68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
    ①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6页。
    ①参见杨宽《大蒐礼》,载于《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280页。
    ②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③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
    ①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第8页。
    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季氏》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季氏》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里仁》
    ⑤《论语·阳货》
    ⑥《论语·泰伯》
    ⑦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离娄下》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3页。
    ④《孟子·告子上》
    ⑤《孟子·离娄下》
    ⑥《孟子·万章上》
    ⑦《孟子·告子上》
    ①《孟子·告子上》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富国》
    ④《荀子·富国》
    ⑤(美)肯尼思·N·华尔兹(Kenneth N.Waltz)著,倪世雄、林至敏、王建伟译,《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9页。
    ③(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
    ④同上,第219页。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学而》
    ③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都用“正名主义”来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7-519页。
    ②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③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①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②《孟子·告子下》
    ③《孟子·公孙丑下》
    ①《孟子·告子下》
    ③《荀子·王制》
    ①《荀子·礼论》
    ②荀子除了提倡“隆礼重法”之外,还明确提出了“礼法”的一词。《荀子·修身》曰:“学也者,礼法也。’《荀子·王霸》曰:“礼法之大分也。”“礼法之枢要也。”
    ③《尊子·富国》
    ④《荀子·王制》
    ⑤《荀子·君道》
    ⑥《荀子·成相》
    ⑦《荀子·成相》
    ⑧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0页。
    ⑨参见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123页
    ⑩《慎子·逸文》
    ①《论语·为政》
    ②(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i)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③斯宾塞:《伦理学原理》,转引自(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④孔子将一切美好的品德,注入孝、悌、恭、宽、敏、惠、忠、恕、智、勇、信、义、敬、诚、清、好礼、中庸等等,都包括在他的仁学之中。参见俞荣根著《道统与法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阳货》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荀子·非相》
    ⑥《荀子·礼论》
    ①《荀子·礼论》
    ②《荀子·解蔽》
    ③《荀子·正名》
    ④《荀子·正名》
    ⑤《荀子·解蔽》
    ⑥《荀子·性恶》
    ⑦斯宾塞:《伦理学原理》,转引自(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①参见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6页。
    ③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④《孟子·梁惠王上》
    ⑤《荀子·王制》
    ⑥《荀子·大略》
    ⑦《荀子·富国》
    ⑧《荀子·王制》
    ①《论语·雍也》
    ②《孟子·万章上》
    ③《荀子·王制》
    ④《荀子·议兵》
    ⑤(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⑥(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i)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①俞荣根:《道统与法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论语·季氏》
    ④《荀子·议兵》
    ①《荀子·议兵》
    ②《荀子·议兵》
    ③《荀子·议兵》
    ④《荀子·议兵》
    ①《荀子·议兵》
    ①何怀宏:《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战争行为的伦理》,《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55-63页
    ②《论语·宪问》
    ③《孟子·梁惠王下》
    ④《荀子·议兵》
    ⑤《孟子·梁惠王上》
    ①《论语·颜渊》
    ②《孟子·梁惠王下》
    ①本文对法家军事法思想的研究,以现存《商君书》、《韩非子》为主要材料,由于目前学术界公认先秦子书大多非一人一时之作,本文拟不考辨文本。
    ②《商君书·开塞》
    ③《韩非了·五蠹》
    ①《韩非子·五蠹》
    ①《孟子·尽心上》
    ②《荀子·非相》
    ③《荀子·礼论》
    ④《荀子·解蔽》
    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⑥《韩非子·六反》
    ①《韩非子·备内》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9页。
    ③《韩非子·爱臣》
    ①《商君书·画策》
    ②《韩非子·存韩》
    ③《孟子·梁惠王下》
    ①《商君书·更法》
    ②《管子·心术上》
    ③《韩非子·解老》
    ④《韩非子·主道》
    ①《韩非子·有度》
    ②《韩非子·奸劫弑臣》
    ③《韩非子·有度》
    ④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第19页。
    ①《韩非子·和氏》
    ②《商君书·定分》
    ③《商君书·定分》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91页。
    ⑤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20页。
    ①《韩非子·定法》
    ③《韩非子·定法》
    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⑤《韩非子·显学》
    ①参见周炽成:《从不两立到双赢——论韩非子的政治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第41-46页。
    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韩非子·备内》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②《商君书·靳令》
    ③ (美)罗伯特·L·西蒙主编,陈喜贵译,《社会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④《韩非子·解老》
    ⑤《韩非子·扬权》
    ⑥《韩非子·孤愤》
    ①《商君书·战法》
    ①(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②《韩非子·扬权》
    ③《韩非子·扬权》
    ④《韩非子·扬权》
    ⑤《商君书·画策》
    ⑥《韩非子·五蠹》
    ①《孙子兵法·计篇》
    ②(英)福勒(J.F.C.Fuller)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③(美)E·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i)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④《商君书·开塞》
    ①《韩非子·五蠹》
    ②《商君书·定分》
    ①《荀子·强国》
    ②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第67页。
    ③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第68页。
    ④《韩非子·显学》
    ①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7-98页。
    ②(英)约翰·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6页。
    ③(汉)贾谊:《新书·时变》
    ④《荀子·强国》
    ⑤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③《黄帝四经·经法·六分》
    ④参见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9-80页。
    ①《韩非子·和氏》:“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重。”
    ②《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③《黄帝四经·称》
    ④《黄帝四经·十大经·本伐》
    ⑤参见白奚:《稷下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0-107页。白奚先生在论著中将《四经》对于心、性的认识,看作是判断其成书时间的重要根据之一。⑥《管子·心术上》
    ①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②《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③《黄帝四经·经法·论》
    ①《管子·白心》
    ②《管子·心术上》
    ①《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②《管子·白心》
    ③《黄帝四经·经法·名理》
    ④《黄帝四经·经法·论》
    ⑤《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⑥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9页。
    ①《老子·三十八章》
    ①《老子·五十七章》
    ②《老子·六十二章》
    ③《老子·三十二章》
    ①《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②《管子·心术上》
    ③《史记·论六家要旨》
    ④《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⑤《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⑥《慎子·因循》
    ⑦《尹文子·大道下》
    ⑧《黄帝四经·道原》
    ①《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②《管子·任法》
    ③《黄帝四经·经法·道法》
    ④《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②《黄帝四经·十大经·观》
    ③《黄帝四经·十大经·姓争》
    ①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1页。
    ②《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③《黄帝四经·十大经·姓争》
    ④《黄帝四经·称》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②《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③《尉缭子·天官》
    ④《黄帝四经·称》
    ⑤《黄帝四经·经法·四度》
    ①《黄帝四经·经法·君正》
    ③《尉缭子·兵教下》
    ①参见张少瑜:《兵家法思想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4页。
    ①《尉缭子·战威》
    ②《汉书·元帝纪》
    ③《管子·霸言》
    ④《汉书·刑法志》
    ⑤《淮南子·兵略训》
    [1]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上下),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版。
    [2]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班固著:《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朱熹注:《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6]蔡沈撰:《书经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版。
    [7]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8]徐元诰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9]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0]陈澔撰:《礼记集说》,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版。
    [11]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2]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3]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4]杨伯峻译注:《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5]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6]马非百撰:《管子轻重篇新诠》(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8]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9]王先慎撰,锺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0]蒋礼鸿撰:《商君书指锥》,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21]陈鼓应注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2]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上、下), 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陈奇猷撰:《吕氏春秋校释》(上、下),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24]孙武撰,曹操等注:《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5]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上中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6]顾炎武著:《日知录》,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7]秦蕙田著:《五礼通考》,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2年版。
    [28]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9]骈宇骞等译:《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0]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1]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2]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3]侯外庐著:《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4]侯外庐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5]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版。
    [36]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版。
    [37]童书业著:《春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8]童书业著:《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9]翦伯赞著:《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40]吕思勉著:《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41]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出版。
    [42]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3]钱穆著:《国史大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4]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5]张岂之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6]张岂之著:《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张岂之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张岂之著:《张岂之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50]杨宽著:《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2]杨宽著:《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徐中舒著:《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54]蒙文通著:《古学甄微》(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
    [55]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6]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8]杨幼炯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59]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0]刘起釪著:《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61]阎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2]黄留珠著:《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63]刘泽华著:《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刘泽华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5]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66]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67]金春峰著:《汉代思想史》(修订增补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8]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陈丽桂著:《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70]陈丽桂著:《秦汉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71]丁原明著:《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2]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3]白奚著:《稷下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4]李峰著:《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75]何怀宏著:《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76]许倬云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许倬云著:《求古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8]李开元著:《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9]谢维扬著:《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0]王晖著:《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1]查昌国著:《先秦“孝”、“友”观念研究——兼汉宋儒学探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陈戍国著:《中国礼制史》(先秦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3]邹昌林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4]杨志刚著:《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常金仓著:《周代礼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86]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陈顾远著:《中国法制史》,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版。
    [88]陈顾远著:《中国国际法溯源》,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89]俞荣根著:《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0]俞荣根著:《道统与法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1]俞荣根、龙大轩、吕志兴等编著:《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邓正来著:《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4]杨一凡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马小红著:《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梁治平著:《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7]梁治平著:《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徐忠明著:《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0]蓝永蔚著:《春秋时期的步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01]糜振玉主编:《中国军事学术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102]倪乐雄著:《战争与文化传统——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上海:世纪文化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03]余子明著:《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104]张少瑜著:《兵家法思想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5]张建田著:《中国军事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6]图门主编:《军事法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107]陈学会主编:《军事法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108]张山新主编:《军事法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夏勇著:《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法制局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法分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1]周健:《中国军事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12](英)李约瑟著,陈立夫主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4][美]E.霍贝尔著,严存生译:《原始人的法——法律的动态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5][英]马林诺夫斯基著,原江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
    [116][英]哈特著,张文显等译:《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17][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8][奥]汉斯·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19][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0][美]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1][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2][美]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3][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4][美]摩尔根,杨东纯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5][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潘汉典译:《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26][美]罗斯科·庞德著,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27][英]迈克尔·曼著,刘北成、李少君译:《社会权力的来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8][美]肯尼思·N·华尔兹著,倪世雄、林至敏、王建伟译:《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29][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0][美]罗伯特·L·西蒙主编,陈喜贵译:《社会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1][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32][英]福勒著,绽旭译:《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133][英]杰弗里·帕克等著,傅景川等译:《剑桥战争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4][瑞士]A·H·若米尼著,刘聪译:《战争艺术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135]高智群:《献俘礼研究》,《文史》第34、35辑。
    [136]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37]晁福林:《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38]晁福林:《试论宗法制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139]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40]赵世超:《指定服役制度略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41]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文献》,1990年第4期。
    [142]吕文郁:《采邑与春秋时期的鲁国政治》,《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
    [143]赵伯雄:《论三代国家的结构特征》,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44]俞正山:《仁为兵本,兵依仁用——略论先秦兵学的人道观念及人道规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45]张山新:《军事法概念新解》,《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
    [146]何怀宏:《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战争行为的伦理》,《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47]周炽成:《从不两立到双赢——论韩非子的政治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48]曾志平著:《论军事权》(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学博士学位论文)。
    [149]崔永东:《竹简兵书中的兵家法律思想研究》,《法学家》,2006年第2期。
    [150]崔永东:《银雀山汉简中反映的刑法思想》,《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151]黄朴民:《春秋后勤体制考述》,《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52]黄朴民:《春秋时期的军事训练与军事法规》,《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
    [153]黄朴民:《春秋时期列国军权下移现象考析》,《求是学刊》,1996年第1期。
    [154]黄朴民、徐勇:《战国军事制度的时代特征》,《烟台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55]黄朴民:《战国黄老学派及其军事思想》,《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
    [156]黄朴民、徐勇:《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军事历史》,1994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