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治文学中的女性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解放区文学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体现了作为政治文学的解放区文学独特的审美和认识价值。
     解放区作家首先关注的是农村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除展示女性所受阶级压迫外,还致力于从纵深层次揭示农村女性所受的封建伦理道德压迫,进而从文化习俗方面揭示女性的苦难史,体现了政治文学在女性问题上的深刻性。
     女性解放是解放区作家关注的又一问题,它体现在两种模式上:出走模式和改造模式。出走模式是对五四时女性解放问题的继承,而改造模式又分为改造自己和改造家庭。
     政治文学强大的政治功利性使解放区文学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女性意识被遮蔽的问题。女性解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阶级解放的隐喻,而作家们刻意描绘的女性美成了特殊年代的道德资源。
     基于此,我们无法否认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审美功能,当然也不能否认其明显的局限性。
The emerging of numbers of femal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works is noticeable appearance, and it embodies the unique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and recognitation as political literature.
    Liberated area's writers firstly pay closely attention to the women's tragic destiny who live in rural aea .They not only show these women's class oppress, but also devote themself to announce the women's feudal ethics oppress in depth , and then show the women's bitter history in the side of culture and custom .All these embody the deep of the problem about their life in the political works.
    The literation of female, other problem that writers noticed, consists of two models:leaving model and reforming model. The former inherit the unfinished lifework of the May 4th ;the later consists of reforming oneself and reforming family.
    The great utilitarianism in political works make it unvoidable to be the covered phenomen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The women's liberation become the class liberation's metaphor at certain level and the beauty of female that witers painstabingly describe,become the special age's ethic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n't deny the meaning of the reality and history, as wll as its obvious function with regard to politics,culture and beauty .We also can't deny its obvious limitation.
引文
1 弗·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
    2 转见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 北大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35页
    3 丁玲:《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文艺理论研究》1980.3
    4 王建刚:《边缘的舞蹈》,《浙江学刊》2002.3
    5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第67页
    6 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74页
    7 周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转引自黄彩文《壮歌与沉思》人大复印资料 1987.4
    8 《妇女自由歌》,转见阮章竞《漳河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9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0 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8页
    11 梁溯溟:《中国文学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版 第124页
    12 李小江:《背负传统的反抗》《浙江学刊》 1996.3
    13 转见周扬:《略论孔厥的小说》《解放日报》 1942.11.4
    14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解放日报》 1944.3
    15 孟悦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 237页
    16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37页
    17 赵园:《艰难的选择》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第123页
    18 王友琴:《一个小说原型——女人先来引诱他》 《上海文论》 1992.2
    19 丁玲:《论自己的创作》,自《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 天津
    
    人民出版社
    20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论》 北大出版社1992年版 第289页
    21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第50页
    22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 1946.8 26
    23 钱理群:《精神的炼狱》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第144、145页
    24 郭志刚:《孙犁评传》 重庆出版社 1995年版 第85页
    25 南帆:《文学的纬度》上海三联文库 1999年版 第158页
    26 范川凤:《女性文学创作批评》文史出版社 2001年版 第81页
    27 孟悦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07页
    28 杜芳琴:《等级中的和合:西周礼制与性别制度》,《浙江学刊》 2002.4
    29 丁玲:《三八节有感》,见《丁玲文集》(第四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8页
    30 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 出自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 三联书库 1981年版 第98页
    31 此表转引自张鸣《改造与重塑——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化》 《上海文学》2002,5,据张鸣注,原出处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
    32 周全德:《我国存在某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探析》,《中州学刊》 2003.1
    
    
    1 西蒙·波芙娃 《第二性》陶铁柱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2 张京媛 《当代女性主义文论》 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3 刘慧英 《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 三联书社1995年版
    4 刘思谦 《娜拉的言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5 陈顺馨 《当代小说叙事与性格》 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6 孟悦 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 刘思谦 《女人的船与岸》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 黄子平 《灰阑中的叙事》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 康正果 《风骚与艳情》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 刘小枫 《沉重的肉身》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11 弗·詹姆逊 《政治无意识》 王逢振译 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9年版
    12 荒林 《中国女性文化》 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3 盛英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版
    14 南帆 《文学的纬度》 上海三联1999年版
    15 王岳川 《精神分析文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16 康正果 《女性主义与文学》 社科院出版社 1993年版
    17 张岩冰 《女权主义文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18 乔以钢 《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赵园 《艰难的选择》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0 刘增杰 《中国解放区文学史》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 彭蔌芬 《丁玲小说的嬗变》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2 李达轩 《丁玲与莎菲系列形象》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 《赵树理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4 《丁玲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5 丁玲 《母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6 孙犁 《村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7 《孙犁小说选》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8 《孔厥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9 《孙犁文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0 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1 《延安文艺丛书》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2 袁良骏等《丁玲与中国文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3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 三联书库198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