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每个时代的人都要用信仰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的信仰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但是直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才真正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即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并且他们以自身的行动积极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获得了初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它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指向,其主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诞生起,它就与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以这一信仰体系为指导,在共产主义目标的牵导下,不断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发挥着目标导向、思想引领、精神动力、政治灵魂的作用,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自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经历了极其坎坷的命运。19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开始传播,并逐渐为工农劳动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俄国化,在信仰理论上,形成了第一个民族化的理论形式即列宁主义;在信仰实践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列宁积极推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斯大林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以及个人崇拜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巩固的同时也出现了扭曲。后斯大林时期,由于逐步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出现了危机,这场危机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产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深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全面爆发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亡党亡国。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也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从总体上看,获得了大发展。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范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革命党的政治信仰上升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实现了民族化、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实现了主导信仰与主流信仰的同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主体那里过多地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并逐步掺入了个人崇拜的因素,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极其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畸形化发展。“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引导人民群众逐步从个人崇拜的阴影中走出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理性的归位。随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又经历了苏东剧变所带来的信仰困境以及“法轮功”的冲击等,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曲折中获得了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二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信仰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信仰观念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信仰目标的确立,激发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信仰建设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都为这一信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一信仰建设又受到“资”强“社”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和影响。后者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在当代中国它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为此,就要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相统一、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相统一的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党及党的信仰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等途径来扎实推进这一信仰的建设。
Belief is the eternal nature of mankind. Pepole of every age build their own spiritual home with faith. The belief history of the mankind is also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But until the Marxism belief's birth,it truly had achieved a great change. Marx and Engels founded the Marxism belief (that is, Scientific communism belief),and actively spread and practiced their own beliefs with their own action,which made Marxism belief get the early spread. As a political belief,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Marxism belief, whose aim is to realize communism ideal society and human's fre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Thus, from Marxism belief in birth, it wa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oiling masses' destiny of their own realization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Guided by the Marxism belief, the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whose core is the working class,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In the guide of communism goal. In this process, Marxism belief has always played a role of goal-directed, thoughts lead, spiritual motivation and political soul, and become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to pursue their own liberation and happy lives.
     Marxism belief had experienced extremely rough fate in the Soviet Union. In the1880s, Marxism as a belief system began to spread in Russia and was gradual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The Bolshevik party represented by Lenin made efforts to propel the Marxism belief' russianising, forming the first nationalization of belief theory namely Leninism in the aspect of belief theory and creating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he aspect of belief practice.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n Russia, Marxism belief became the nation's dominant belief. Lenin actively promoted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belief. He adhered to the Marxism belief'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and broke the shackles of dogmatism thought,and also actively carried out the new economic policy,which consolidat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m belief in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Stalin also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belief in the Soviet union. But because of the serious defects of Stalin model and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cult, Marxism belief appeared distorted while it was consolidated. The post Stalin period, because of gradually turning to "humanity, democratic socialism"belief, Marxism belief crisis emerged in the Soviet union. The crisis had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the emergence in Khrushchev period, the deepening in Brezhnev period and the outbreak in Mikhail gorbachev period,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and nation' collapse.
     Marxism belief in China has also traversed a bumpy road, but overall, has obtained a great development. The May4th period, Chines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chose Marxism belief from the successful example of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volution, Marxism belief had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elite discourse to the public discourse and from individual form to organization form. With the victory of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Marxism belief rose from revolutionary party's political belief to the country's dominant belief. In this process, Marxism belief in China realized the nationalization, sinicization. Thus, in theoretical form, the first Marxism belief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oughts of MAO ze-dong was formed.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m belief had been consolidated. The isomorphism of the country's dominant belief and social mainstream belief was finally realize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Marxism believers presented the irrational side too much. The factor of personality cult was also mixed with Marxism belief, so that the extremely serious phenomenon of personality cult was formed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formity of Marxism belief.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Communists reestablished the seek truth from facts of the spirit of Marxism belief and guided the masses gradually out of the shadow of personality cult. Marxism belief achieved the rational position again.Afterwards, Marxism belief also experienced the belief dilemma caused by Su Dong revulsion and the impact of "Falun Gong" etc, but obtain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twists and turns. Especially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urther propell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belief. Thus, in the aspect of belief theory,the second Marxism belief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formed. In the aspect of belief practice,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by Chinese people to successfully open up a construction road namely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truly meets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actively guided the masses to change the viewpoint of belief from traditional socialism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establishment of age belief goal namel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spire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ambition o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realize communism, and strengthened their belief in marxism.
     The dominance of Marxism belief is not once and for all, and it will need to be consolidated by the continuous belief construction. Both Marxist truth showing in practice and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Marxism belief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arxism belief construction is facing challenges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powerful "capitalism" and weak "socialist", anti marxism trends of thoughts, globalization, networking, informationizati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etc. The latter also reflects the urgency of the Marxism belief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party's survival, but also it's still the urgent need to realize "Chinese dream" of Chinese nations great rejuven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lso it's still the urgent need to promote national soft power. It's still the urgent need to Maintain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ideology. It's still the urgent need of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out of the trough. So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of Marxism belief by many ways such as the unity of the theory innovation and the practice effect, the unity of demonstration and subject selection, the unity of a dominating and the coexistence of diverse, the unity of the critical struggle and absorption,etc.Also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of Marxism belief by many methods such as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result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hancing explanatory power of Marxism,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Marxism belie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belief, playing the role of socialist ideology, etc.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② 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成就综述[EB/OL].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1105/c137690-19493508-2.html
    ① [瑞士]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苏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1.
    ① 转引自[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62-363.
    ② 辞海[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③ 汉语大辞典[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417.
    ④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345.
    ⑤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9.
    ⑥ 转引自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25.
    ⑦ [德]莱昂纳特·埃利希.信仰问题与人类未来[A].雅斯贝尔斯等.哲学与信仰: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M].鲁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0.
    ① [德]费希特.人的使命[M].梁志学、学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5.
    ② Paol Tillich.Dynamic of Faith.New York:Happy & Row,Publisher,1957.3.
    ③ [加]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2.
    ④ [德]罗伯特·施佩曼.哲学信仰的观念[A].雅斯贝尔斯.哲学与信仰: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M].鲁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1-22.
    ⑤ 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93.
    ⑥ 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
    ⑦ 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46.
    ⑧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9-80.
    ⑨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
    ⑩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3.
    ① 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3-17.
    ② 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71-82.
    ③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23.
    ④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6-42.
    ⑤ 转引自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16.
    ① 转引自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95.
    ② 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52-56.
    ③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7-149.
    ④ 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95-214.
    ⑤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55.
    ⑥ 铁省林,高懿德.论信仰的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73-7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② 孙秀昌.雅斯贝尔斯“哲学信仰”范畴解读[J].河北学刊,2010(3):48.
    ③ [德]雅斯贝尔斯.理性与生存[M].慕尼黑R.Pi per出版公司,1935:114.
    ④ 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96-98.
    ⑤ 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1-12.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12.
    ②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38.
    ③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
    ④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31.
    ⑤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4-68.
    ⑥ 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
    ①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
    ②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html
    ① 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130.
    ② Karl Jaspers. The Perennial Scope Of Philosophy [M].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Lim ited,1950:9-10.
    ③ 卢建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J].学术论坛,2006(3):55.
    ① 蓝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8-131.
    ② 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129-131.
    ③ 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J].长白学刊,2010(3):35.
    ④ 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
    ⑤ 薄明华.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1(9):5.
    ⑥ 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111.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1-22.
    ① 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113.另参见:徐俊,刘魁.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现实依据与实施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
    ① 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6-47.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8.
    ②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7.
    ③ 王凡.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34.
    ④ 彭东海,韦日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几个问题.桂海论坛[J].2010(3):54.
    ⑤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7.
    ⑥ 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60-64.
    ⑦ 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21.
    ① 虞新胜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66-67.
    ② 时统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属性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7.
    ③ 危琦等.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J].求实,2006(12):47-48.
    ④ 叶进军等.从信仰的内在机制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73.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52,154,176.
    ②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21.
    ③ 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
    ④ 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65-366.
    ⑤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5.
    ⑥ 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J].长白学刊,2010(3):35
    ⑦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8.
    ① [英]伯兰特·罗素.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M].沈海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
    ②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4-105.
    ① [苏]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272.
    ② [法]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09.
    ② [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M].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0-41.
    ① [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M].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3.
    ② [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M].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22.
    ① 杨煌.解放神学:当代拉美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5.
    ② 杨煌.解放神学:当代拉美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① 杨煌.解放神学:当代拉美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5.
    ② 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9-181.
    ③ 刘建军,张雷声.命运的评说—马克思在当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3.
    ① 张锡金.人生哲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262.
    ② 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74.
    ③ 李德顺.“信仰危机”与信仰的升华[J].河北学刊,2002(5):15.
    ④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08.
    ⑤ 转引自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f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2.
    ⑥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17.
    ① 张书琛.体制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人的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0、137、262.
    ② 重庆市委重大调研课题组.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123-13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6-9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8.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6.
    ③ 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7.
    ④ [英]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中文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
    ①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③ 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7.
    ④ 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1-252.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18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93.
    ③ 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的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0.
    ① 刘建军等.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22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14.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28.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8-69.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57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① 刘建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J].哲学研究,2013(1):21-23.
    ② 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3):37-39.
    ① 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3):3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4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②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6.
    ③ [苏]约夫楚克,库尔巴托娃.普列汉诺夫传[M].宋洪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77.
    ① 括号里的时间是翻译出版的时间.
    ② 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92.
    ③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① 吴日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12(8):15.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0.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5.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
    ②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5.
    ③ 徐听.试论列宁主义的诞生标志和发展阶段的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3):140.
    ④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⑤ 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1915年8月《论欧洲联邦》一文中首次明确
    提出来的,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① 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J].洛阳大学学报,2001(3):21-24.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3.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0.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
    ④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⑤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9.
    ⑥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7.
    ② 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4.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175.
    ④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5.
    ⑤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5.
    ① 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2.
    ① 李振澜等.中外名言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52.
    ① 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2-183.
    ② 斯大林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6.
    ① [苏]菲·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M].王南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441.
    ② [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M].侯艾君、葛新生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82.
    ① [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一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9-30.
    ② [苏]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言论(第14集)[M].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56.
    ③ 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56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0.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
    ④ 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562-563.
    ⑤ 转引自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0.
    ① 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568-569.
    ② 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5.
    ①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博士论文,79.
    ① [美]塞维林·比亚勒.苏联的稳定与变迁[M].普尔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96.
    ①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62.
    ① 转引自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612.
    ② 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
    ③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09.
    ① [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M].刘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1.
    ① [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M].刘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51.
    ① [俄]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4.
    ② 转引自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117.
    ① [苏]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领袖和谋士[M].徐锦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418.
    ② 周新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叛徒嘴脸的自我写照—读戈尔巴乔夫的“自白”有感[J].求实,2001(2):55-58.
    ① [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六年[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425.
    ② [捷克]对话[J].1999(146),转引自中流[J].2000(11):21-22.
    ③ 黄宏、纪玉祥.原苏联七年“改革”纪实[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717.
    ④ 苏联东欧问题译丛[J],1990(1):2-3.
    ①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9.
    ② [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8.
    ① 戈尔巴乔夫言论和论文选(第5卷)俄文版[M].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87:17.
    ② 周新城.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05.
    ① [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M].述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61-1262.
    ② 转引自周新城.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5.
    ① 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98-209;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博士论文,118—122.
    ① 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9-223.
    ② 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52-578.
    ③ 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博士论文,123-138.
    ④ 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3-29.
    ①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222.
    ① [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
    ① 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36-163.
    ① 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2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273.
    ② 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44.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56.
    ②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38.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63.
    ②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27.
    ① 李维汉.回忆新民学会[A].五四运动会议录(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08-109.
    ②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①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4-69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③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22.
    ① 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00.
    ② 刘维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基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12.
    ① 礼记·礼运.
    ②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4:234.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② 斯大林选集(上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9-20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7-338.
    ⑤ 论语·雍也.
    ① 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① 根据以下资料整理: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EB/OL].http://news.qq.com/zt/2007/CCP17th/hisp.htm;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① 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71.
    ② 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418.
    ①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8.
    ②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53.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② 刘建军.从信仰视角看为人民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18-22.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2.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9.
    ① 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76.
    ②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我党相继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军事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等干部学校。
    ① 黄志高.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72-88.
    ② 黄志高.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90-102.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83.
    ① 转引自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04.
    ② 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22.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
    ②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13
    ③ 王光银.“大跃进”时期群众特殊社会心理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1(1):69-72.
    ① 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13.
    ①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69.
    ②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
    ③ 荆莉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3.
    ④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2-133.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84.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5.
    ②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95.
    ③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8-29.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9.
    ① 丁四海.哲学视野中的个人崇拜[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32.
    ②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2.
    ③ 何永红.论‘文革’中个人崇拜对科学社会主义信仰的危害[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1-63.
    ④ 施惠玲,荆学民.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历时过程与克服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3-87.
    ① 周德金.试论所谓信仰危机[J].学校思想教育,1989(3):10-13.
    ② 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4.
    ④ 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
    ⑤ 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92.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1-292.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3.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4-345.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7.
    ①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4.htm1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165.
    ① 邵道生.哪些人存在“信仰危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m/20010405/477892A.htm
    ② 乔云华,张洪河.腐败之路就是死亡之路—李真专案组副组长侯磊谈李真》[EB/OL]. http://www.xiancn.com/gb/rbpaper/2003-11/14/content_54038.htm
    ③ 施惠玲,荆学民.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历时过程与克服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5.
    ① 菊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18.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8.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4.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2/71384/4856199.html
    ② 余瑾.“法轮功”本质及产生根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3-16.
    ① 高长江.“法轮功”的出现与共产党员信仰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3):228.
    ① 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
    ① 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11.
    ② 许俊达,钟玉海.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8-184.
    ① “现实社会主义”(real socialism & actually existing socialism, really existing soci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在讨论社会主义问题时频繁出现的一个专门术语,它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指的是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现实”与“理想”相对而言。1956年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以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应该被纳入到“现实社会主义”范围。现实社会主义虽然以“科学社会主义”的面目出现,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有很大距离,以至于在西方有些学者将其看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引自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
    ② 高放.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3):13.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② 邓小平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的?现在很多文章认为,是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这种说法其实不对。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其实在十二大召开之前一年多就提出来了,具体说就是在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著名武侠小说家、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金庸)先生时提出来的。查良镛先生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时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时,邓小平问:“查先生,世界上有多少种社会主义?”查良镛先生说:“我想自从法国的傅立叶、圣西门,英国的欧文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以来,世界上已有许多种社会主义。邓副主席,请您指教。”邓小平笑了笑说:“我看世界上的社会主义,总有100多种吧”,“没有定规么,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我们所见到的资料,这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引自韩振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究竟是何时提出的[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7542100.html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13.
    ② 胡锦涛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共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体。引自何五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111.
    ①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2-374.
    ① 秦宣.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4):77-83.
    ①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② 转引自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8.
    ③ 转引自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8.
    ④ 彭东海,韦日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几个问题.桂海论坛[J].2010(3):54.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 以上数据转引自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2.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
    ① 何五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20-23.
    ② 转引自朱兆中.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74.
    ③ 百度文库.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eble573610661 ed9ad51 f334.html
    ① 李志军,邓鹏.当代主要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批判—基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12.
    ② 参见拙文.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6):57.
    ③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69.
    ①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29.
    ②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2—1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③ [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一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灭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298.
    ④ 新自由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从信仰的视角来看,也是两种政治信仰形式,并且自由主义信仰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政治信仰。虽然信仰是意识形态的核心,但在本文中主要是用意识形态话语进行表述和论述的,也就是说,作者在论述新自由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时也就是在阐述这两种信仰体系。
    ① [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② [英]弗·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9、157.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18-31.
    ④ 曹思源.国企改革绕不开的私有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192.
    ① 何五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16.
    ② 陈义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53.
    ③ 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7.
    ④ 孙继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论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34-236.
    ① 转引自拙作.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大社会思潮剖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12):38-40.
    ①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6—177.
    ①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186.
    ②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9.
    ③ 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7.
    ④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1.
    ⑤ 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6.
    ①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877dcf00581b6bd97f19eaa4.html
    ② 斯诺登爆料称美国政府入侵中国网络多年[EB/OL].http://news.sohu.com/20130613/n378677886.shtml
    ① 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 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① 闫方洁.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14.
    ② 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5.
    ①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113852724.htm
    ②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h/2013-03/17/c_115052635.htm
    ① Joseph·S·Nye, Jr.,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p.25.
    ① 骆郁廷等.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6.
    ② 廖胜利.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62.
    ③ 杨文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60.
    ① 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15.
    ② 王向阳.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4.
    ① 习近平.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EB/OL].http://qzlx.people.com.cn/n/2013/0713/c364565-22186055.html
    ② 姜辉.21世纪初国外共产党组织总体状况及发展前景[J].高校理论战线,2009(2):58.
    ① 聂运麟.低潮中的奋进一1990-201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8):98-103.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9.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html
    ②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2.html
    ③ 中国共产党资料[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index.html
    ④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2.html
    ⑤ 论语·为政.
    ⑥ 论语·颜渊.
    ① 江泽民.与国防大学学员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3-6-6
    ②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EB/OL].http://www.sara.gov.cn/xxgk/zcfg/zc/497.htm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② [德]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M].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182.
    ③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2.html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html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②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EB/OL].http://www.sara.gov.cn/xxgk/zcfg/zc/497.htm
    ① 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08.
    ② 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0.
    ③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1.
    ④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97.
    ⑤ “社会危害性”是宗教和迷信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宗教和迷信都具有愚昧落后性、反科学性、盲目非理性
    等特征,但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迷信活动则具有社会危害性。
    ① 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9-183.
    ② 赵朴初文集(上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1234-1235.
    ① 转引自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8.
    ② 李向平等.中国信仰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86.
    ③ 哈总统:全世界都看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EB/OL].http://www.gmw.cn/xueshu/2013-09/09/content_8844174.htm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① 杨成.“菜篮子与苏联解体”[EB/OL]. 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1/12/28/722346.shtml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4.
    ④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28.
    ① 荆学民.信仰在社会结构及其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3):60-61.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31.
    ① 叶超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和功利性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68-70.
    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EB/OL]. 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5/c350821-19590488-html
    ① 黄明理,徐明德.当代我国公民信仰的特点与信仰危机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27-30.
    ② 2012年出版的《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共列举了收入差距问题、房价高问题、看病贵问题、素质教育问题、道德风气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等八个问题,2013年出版的《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共列举了公平正义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养老问题、道德失范问题、铺张浪费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九个问题。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① 李芳云,李安增.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1):45.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③ 孙继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论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25.
    ④ 张雷声,李玉峰.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3-124.
    ① 李芳云,李安增.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1):47.
    ②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J].理论视野,2009(3):11.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1.
    ① 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93-94.
    ① [英]约翰·希克.信仰的彩虹—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M].王志成、思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9.
    ①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71-173.
    ① [英]罗素.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8.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
    ③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0-151.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0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① 伪“大师”网店兜售“灵符”日进斗金[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8/18/c_116986182.htm
    ① 本书编写组.理想信念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16-18.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7.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380.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7.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0128290.html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①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90.html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50.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7.html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① 转引自[美]斯诺著.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131.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
    ⑤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1.
    ⑥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45.
    ⑦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6.
    ⑧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⑨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31.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7.html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③ 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EB/OL].http://www.gov.cn/ldhd/2012-03/16/content 2093000.htm
    ④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html
    ② 同上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1.
    ② 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18/c64094-21884638.html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
    ① 洪向华.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208-209.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
    ①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EB/OL].http://www.sara.gov.cn/xxgk/zcfg/zc/497.htm
    ② 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EB/OL].http://money.163.com/13/0810/04/95SVP35M00252G50.html
    ① [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曹容湘、孟鸣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1.
    ①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2;[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M].陈叔平、王谨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267.
    ② 参见拙文.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6):56.
    ③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8-320.
    ④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33.
    ⑤ 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72-173.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64.
    ② 荆莉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73.
    ③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6.
    ①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② 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390-394.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7.html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② 侯惠勤,吴学琴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54.
    ①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c].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
    ①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C].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2.
    ②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C].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2.
    ③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9.
    ① [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31.
    ① 网络造谣者“秦火火”落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8/21/c_117036229.htm
    ② 广州一网民造谣污蔑“狼牙山五壮士”被行政拘留[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8/30/c_117166964.htm
    ③ 中国互联网大会倡议共守“七条底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15/c_116961278.htm
    ① 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1996年)[N].人民日报,1996-10-21.
    ②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③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① 龚学增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349.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5,8,23,33,40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的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全集(4,18,38,40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0、斯大林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2、斯大林全集(5,6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苏]赫鲁晓夫言论(第14集)[M].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
    15、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7、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8、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3、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4、冯天策.当代中国主流信仰的情感变迁及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25、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6、张锡金.人生哲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27、荆学民.人类信仰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28、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0、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2、刘建军,张雷声.命运的评说—马克思在当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3、刘建军.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4、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5、谷生然.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6、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7、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8、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9、李向平等.中国信仰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0、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1、杨煌.解放神学:当代拉美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3、张书琛.体制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人的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4、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5、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6、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7、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9-18世纪末)[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48、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9、沈志华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50、黄宏、纪玉祥.原苏联七年“改革”纪实[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
    51、周新城.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2、谭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3、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2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54、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6、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7、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8、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M].三联书店编辑,北京:三联书店,1984
    59、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60、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1、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62、赵朴初文集(上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63、黄志高.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64、朱兆中.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5、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66、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7、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8、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69、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70、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1、张雷声,李玉峰.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2、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73、刘海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4、许俊达,钟玉海.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6、何五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77、徐贵相.中国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8、曹思源.国企改革绕不开的私有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79、陈义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80、孙继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论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81、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2、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83、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4、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5、闫方洁.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86、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87、骆郁廷等.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8、王向阳.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89、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0、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1、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92、洪向华.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93、商志晓等.党的建设新布局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94、侯惠勤,吴学琴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5、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6、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7、龚学增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98、李士菊.科学无神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9、李士菊.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0、[瑞士]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苏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01、[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2、[德]雅斯贝尔斯.哲学与信仰:雅斯贝尔斯哲学研究[M],鲁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3、[德]雅斯贝尔斯.理性与生存[M].慕尼黑R. Pi per出版公司,1935
    104、[法]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M].蔡鸿滨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05、[德]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06、[德]费希特.人的使命[M].梁志学、学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7、[加]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宗教的意义与终结[M].董江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8、[苏]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M].马迅、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109、[法]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10、[英]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夏威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1、[苏]约夫楚克,库尔巴托娃.普列汉诺夫传[M].宋洪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
    112、[苏]菲·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M].王南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113、[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M].侯艾君、葛新生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14、[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15、[美]塞维林·比亚勒.苏联的稳定与变迁[M].普尔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6、[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17、[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M].刘明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
    118、[俄]米·谢·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19、[苏]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领袖和谋士[M].徐锦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120、[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六年[M].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21、[俄]米·谢·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M].述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2、[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23、[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4、[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5、[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27、[美]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灭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128、[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韩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29、[英]弗·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0、[德]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M].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131、[英]约翰·希克.信仰的彩虹—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M].王志成、思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32、[英]罗素.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M].沈海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3、[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34、[美]斯诺著.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
    135、[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6、[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M].陈叔平、王谨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7、[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8、[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齐泽克编.图绘意识形态[C].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40、[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41、[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曹容湘、孟鸣歧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Paol Tillich, 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Happy & Row, Publisher,1957
    2、Karl Jaspers. The Perennial Scope Of Philosophy [M].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 Lim ited,1950
    3、Joseph·S·Nye, Jr.,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4、Rosemary Goring, Dctionary of Beliefs and Religions, 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2
    5、Allen, C. lynch, How Russia is not Ruled:Reflections on Russia Political Developm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6、Zemtsov, Ilya, Encyclopedia of Soviet life, New Brunswick, U. S. A: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7、Stephen, White, Communism and its Collapse, London, New York:Roughtledge Press,2001
    1、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
    2、铁省林,高懿德.论信仰的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
    3、孙秀昌.雅斯贝尔斯“哲学信仰”范畴解读[J].河北学刊,2010(3)
    4、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
    5、卢建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J].学术论坛,2006(3)
    6、蓝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7、李德顺.“信仰危机”与信仰的升华[J].河北学刊,2002(5)
    8、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J].长白学刊,2010(3)
    9、李明.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哲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1)
    10、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1、薄明华.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1(9)
    12、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13、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
    14、虞新胜,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哲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15、时统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属性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6、危琦,等.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J].求实,2006(12)
    17、叶进军,等.从信仰的内在机制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18、刘建军.信仰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与宗教[J].教学与研究,1988(6)
    19、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20、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21、马永忠.试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甘肃理论学刊,2000(1)
    22、姚从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23、重庆市委重大调研课题组.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24、焦坤.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发展轨迹探析[J].理论探讨,1994(1)
    25、刘建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J].哲学研究,2013(1)
    26、吴日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12(8)
    27、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J].洛阳大学学报,2001(3)
    28、周新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叛徒嘴脸的自我写照—读戈尔巴乔夫的“自白”有感[J].求实,2001(2)
    29、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0、刘建军.论五四时期的信仰危机与信仰求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
    31、刘维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基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2、刘建军.从信仰视角看为人民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33、王光银.“大跃进”时期群众特殊社会心理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1(1)
    34、高放.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3)
    35、彭东海,韦日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几个问题[J].桂海论坛,2010(3)
    36、李志军,邓鹏.当代主要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批判—基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37、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
    38、杨文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39、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40、姜辉.21世纪初国外共产党组织总体状况及发展前景[J].高校理论战线,2009(2)
    41、聂运麟.低潮中的奋进—1990-2010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8)
    42、黄爱斌,彭向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0(11)
    43、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4、侯惠勤.“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观的反渗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1)
    45、侯惠勤.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出路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4)
    46、吴学琴.意识形态微观化发展态势下的安全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47、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矩阵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8、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49、吴学琴.挑战单向度的“意识形态”——《单向度的人》的文本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7(10)
    50、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51、任暟.“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52、吴家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3、陈义平.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J].政治学研究,2008(4)
    54、叶超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和功利性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55、黄明理,徐明德.当代我国公民信仰的特点与信仰危机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1)
    56、李芳云,李安增.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1)
    57、杨金海.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J].理论视野,2009(3)
    58、徐俊.信仰播撤与权力博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9、王凡.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60、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1、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62、丁四海.哲学视野中的个人崇拜[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
    63、廖胜利.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成就综述[EB/OL].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1105/cl37690-19493508-2.html
    2、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EB/OL]. http://news.qq.com/zt/2007/CCP17th/hisp.htm
    3、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4.ht ml
    5、邵道生.哪些人存在“信仰危机”[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m/20010405/477892A.htm
    6、乔云华,张洪河.腐败之路就是死亡之路—李真专案组副组长侯磊谈李真[EB/OL]. http://www.xiancn.com/gb/rbpaper/2003-11/14/content_54038.htm
    7、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2/71384/4856199.ht ml
    8、韩振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究竟是何时提出的[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7542100.html
    9、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eble573610661ed9ad51f334.html
    1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877dcf00581b6bd97f19eaa4.html
    11、斯诺登爆料称美国政府入侵中国网络多年[EB/OL].http://news.sohu.com/20130613/n378677886.shtml
    12、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htm
    13、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h/2013-03/17/c_115052635.htm
    14、习近平.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EB/OL].http://qzlx.people.com.cn/n/2013/0713/c364565-22186055.html
    15、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9/c234123-19618241.html
    16、哈总统:全世界都看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EB/OL].http://www.gmw.cn/xueshu/2013-09/09/content_8844174.htm
    17、杨成.“菜篮子与苏联解体”[EB/OL]. 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1/12/28/722346.shtml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EB/OL]. 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5/c350821-19590488.html
    19、伪“大师”网店兜售“灵符”日进斗金[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8/18/c_116986182.htm
    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0128290.html
    2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90.ht ml
    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57.html
    23、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EB/OL].http://www.gov.cn/1dhd/2012-03/16/content_2093000.htm
    24、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25、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18/c64094-21884638.html
    26、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EB/OL].http://www.sara.gov.cn/xxgk/zcfg/zc/497.htm
    27、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EB/OL].http://money.163.com/13/0810/04/95SVP35M00252G50.html
    28、网络造谣者“秦火火”落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1egal/2013-08/21/c_117036229.htm
    29、广州一网民造谣污蔑“狼牙山五壮士”被行政拘留[EB/OL].http://news.xinhuanet.com/1egal/2013-08/30/c_117166964.htm
    30、中国互联网大会倡议共守“七条底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15/c_116961278.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