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北朝三礼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北朝三礼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承汉学,下启宋学,在三礼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南北朝三礼学著述散佚殆尽及其他诸种原因,现代学术界对南北朝三礼学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在整理并深入分析现存南北朝三礼学著述佚文以及充分利用南北朝三礼学残卷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对南北朝时期的三礼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讨。
     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南北朝三礼学发展的概况。南北朝时期三礼学发展成为显学,三礼学教育发达,三礼学教育与三礼学研究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南北朝时期,三礼学主要表现为三礼义疏之学。义疏作为一种全新的经典诠释体式,它究竟是引自佛学的舶来品还是儒家经学诠释体式自然的衍化,学术界的观点不一。本文通过深入稽考现存经学义疏佚文,发现无论是讲疏体义疏还是疏注体义疏,在体例上都是兼释经注的。本文考证了义疏之名的起源,进一步梳理了义疏体例的演变过程,并认为在南北朝以前,儒家已经出现了兼释经、注的训释体例。也就是说,义疏是儒家经学诠释体式自然演变的结果。南北朝时期郑学与王学之争已不如前代激烈,但仍有一定的余音。在学术研究领域,郑学基本取代了王学;在现实礼制建设中,二者影响力相当。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南北朝三礼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南北朝三礼学之所以发展成为显学并且个性鲜明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重视礼的教化功能,整个社会形成了浓郁的敬礼、遵礼之风。这一时期,礼被用于政权的建设与巩固。对于南朝人来说,兴礼乐、倡礼学与国家的兴亡密切相关;对于北朝人来说,学习、吸收中原的礼乐文化与争夺华夏文明的正统地位息息相关。南朝在三礼学外衣的笼罩下,君权与宗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斗争与妥协,礼成为维护门阀特权以及进行权力博弈的工具。北朝的世家大族受到了当政者的保护,同样需要利用三礼学来维护其地位。从魏晋开始,原来仅记录于经典中的五礼制度才真正成为现实,南北朝时期五礼制度发展成熟,极大地推动了三礼学的繁荣。
     第三、四、五章主要针对南北朝三礼学者及其著述进行研究,从而客观地分析了南北朝三礼学的整体面貌。南北朝三礼义疏著述散佚殆尽,面对文献缺失的难题,本文改变传统首先分析单部著述的方法,在综合分析所有佚文及三礼学残卷的基础上,先从整体上把握南朝与北朝三礼义疏的异同。南、北朝虽然划江而治,但是南朝与北朝之间的学术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这就使南朝与北朝三礼学共性良多。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三礼义疏都发展与补充郑注。在佛、玄谈辩之风的影响下,南北朝三礼义疏都注重问答与辩难。南北朝三礼义疏在训释词语以及证成经、注之说时,相似之处颇多。关于南北朝三礼义例之学,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不多。南北朝时期,三礼义例之学发展迅速,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义例学的起源与发展,明确了三礼义例的含义,区分了礼例与仪节,并明确指出礼例术语的起源。在深入分析三礼著述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南北朝三礼义疏发明礼例所用的五种共同方法。三礼义例之学除了礼例之学以外,还包括义理之学。“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南北朝三礼义疏主要阐发的是仪节或礼例背后的政治与伦理义理。礼学作为经学的一种,除了发明礼例之外,还发明经例,所以文本还介绍了南北朝三礼义疏对经、注书法的发明。南朝与北朝长期分立,南朝与北朝三礼学相异之处也不少,主要表现在对郑注的态度上。南朝三礼义疏时有对郑注的背离,北朝三礼义疏则笃守郑注,极少否定郑注。
     本文在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南朝与北朝三礼学异同的基础上,又分别对南朝与北朝主要三礼学家及其礼学著述进行介绍,以期能客观评价各家著作的不同特点。虽然各家义疏所传于后世的佚文都不多,但在结合南朝与北朝三礼义疏异同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可利用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识南北朝礼学家及其著作的不同风格。
     第六章主要讨论了南北朝三礼学的应用。南北朝时期,三礼学与五礼制度建设联系得非常密切,三礼学的“工具理性”得到了更大程度地发挥。三礼义例之学最直接地指导了南北朝礼制的建设。三礼义例学指导礼制建设有三种结果:一是改革旧礼;二是制定新礼;三是解决礼条冲突背景下礼的适用规则问题。三礼义例学在指导新礼建设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义制礼;二是以例制礼。
     在对南北朝三礼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南北朝三礼学的时代特点。第一、南北朝三礼义疏具有一定的形而上色彩,开宋学之先。第二、南朝三礼义疏“疏亦破注”,与唐代三礼义疏“疏不破注”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南北朝三礼义疏都求“通”不求“实”。南北朝三礼义疏在诠释名物、章句、礼例时,好以今证古,又好用弥缝疏通之法,主要目标并非是求取客观真相,而是疏通三礼经、注,使之成为一个可以互相证明、互相贯通的体系,从而维护经、注的合法性与权威性。第四、南北朝时期,例学已经比较发达,礼学家厘析礼例的方法趋于复杂,专门的例学专著已经出现。第五,南北朝三礼学与现实礼制建设联系密切。
     本文最后讨论了南北朝三礼学对后世三礼学的影响。以《礼记正义》为例,在体例上唐代三礼义疏继承了南北朝三礼义疏兼释经、注的特点;在内容方面,本文利用了《礼记子本疏义》残卷,通过将该卷与《礼记正义》相对比,发现《礼记正义》的内容主要是来自于皇侃的《礼记义疏》。南北朝三礼学对清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南北朝礼例之学为清代礼例学的繁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The Three Ritual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were characterized bythe times.The Three Ritual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occupy asignific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ituals.So far thestudies about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are relativelyweak because some works about the Three Rituals are lost and scattered. This articleintends to study the fram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bout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characters and effects ofthe Three Rituals by combining the official history and deeply analyzing the worksabout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profile.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isthe greatest developing period of the Three Rituals and the quantities of works aboutthe Three Rituals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previous time as well as works about otherrituals which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cholars who are skillful in the Three Rituals.The quantiti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woks about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and Southern Dynasty are larger than that of other rituals. Meanwhile it is also a timeduring which YiShu develops quickly. This article recounts and reorganizes the frameof YiShu in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economy itself insteadof sutra.The education about ritual promotes the overwhelming development of theThree Rituals.
     The second chapter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and Southern Dynasty.The consolidation of power needs ritual and the second ofwhich is that to protect their own benefits, the emperor and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also need it.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is a developing and mature period ofthe system of the Five Rituals and this special period in history is bound to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itual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mon of longitude and pour in YiShuof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his article mainlydiscusses in four aspect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it. Secondly, the method ofexplanation about word, thing,sentence and chapter. Thirdly, the reorganization ofexample. Fourthly, the recounting of longitude and pour. By analyzing, this articlebelieves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is based on the Hangstudy and obeys the development of Zheng study and the method of the Three Rituals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becomes mature.Meanwile this chapter also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ngitude and pour of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The forth chapter it talks abou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n the special features ofeach other.
     The fifth chapter,it talks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Three Rituals on the the FiveRituals.
     Compared with the ritual in Han and Tang dynasty, the sitth chapter thinks thereare five characters about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Firstly, compared with the Han dynasty,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Southern Dynasty is mo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Secondly,compared with the Han and Tang dynasty,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Southern Dynasty has a little more Metaphysical colour. Thirdly, compared with theHan dynasty,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is morespeculative. Fourthly,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stresses “diversion not broken Note”,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Dynasty stresses “diversion also broken Note”. Fifthly,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ule.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Three Rituals in Tang andQing dynasty which generates the features of the Three Rituals in the Northern andSouthern Dynasty in system and text.
引文
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41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后序》,上海古籍版社,2009年,第525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第912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4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8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32页。
    ⑤[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39页。
    ⑥[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24页。
    ⑦[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27页。
    ⑧[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69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71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382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第381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卷八十二《儒林传下》,第2703-2775页。以上所引列北朝各礼学著述,均见于此处。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三《李孝伯传兄孙谧附传》,第1226页。
    ③[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七《隐逸传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888页。
    ④[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五《傅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2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⑤[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五《臧焘传》,第1543页。
    ⑥[梁]沈约:《宋书》卷六十《王准之传》,第1624页。
    ⑦[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范缜传》,第664页。
    ⑧[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贺玚传子革附传》,第673页。
    ⑨同上。
    ⑩[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二《刘昭传子绦附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177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11[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四《杜之伟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454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12[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卢玄传曾孙道虔附传》,第1078页。
    13[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0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14[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五《邢峦传从叔虬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0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五《李平传》,第1451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四十六《张惠普传》,第1698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9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六十七《令狐整传子熙附传》,第2351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二《崔辨传曾孙彭附传》,第1166页。
    ⑥[唐]李延寿:《北史》卷七十四《杨汪传》,第2550页。
    ⑦[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二《儒林传下》,第2760页。
    ⑧[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31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⑨[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2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⑩[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四,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14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唐]杨志勋:《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三,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373-2374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②[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15-716页。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614-3615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2410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五《傅隆传》,第1551页。
    ①凡本文所引《十三经注疏》之经文、注文都与疏文多数同页,所以只标疏文页码,不标经、注页码,下同。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第1069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第2293-2294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第1705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第1711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中华书局,第736-737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62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第381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9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43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42页。
    ③同上。
    ④[梁]沈约:《宋书》卷三《武帝本纪下》,第58页。
    ⑤[梁]沈约:《宋书》卷八《明帝本纪》,第167页。
    ⑥[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中华书局,1972年,第315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二《高帝本纪下》,第37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二十三《王俭传》,第436页。
    ③[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44-145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第46页。
    ①[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6-447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第71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48页。
    ④同上。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49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第1078页。
    ⑦[北齐]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中华书局,第198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六《李崇传》,第1471-1472页。
    ②同上。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五《刘芳传》,第1121-1122页。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第5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⑤[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云:“后又征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次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见《宋书》,第2294页。
    ①中华书局本《南史·儒林传》据下文“诸生有未晓者”而将此“诸王”改为“诸生”,笔者认为诸王受业于何佟之,史书称诸王为诸生亦未尝不可,故本文不将“诸王”改为“诸生”。
    ②[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一《儒林传》,第1734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第49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5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云传子澄传附》,第471页。
    ⑥[唐]《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云:“(沈重)于露门馆为皇太子讲论”。见《周书》,第810页。
    ①《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云:“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见《宋书》,第2293页。
    ②[梁]释慧皎等:《高僧传合集·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20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刘瓛传》,第1237页。
    ⑤[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9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70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8页。
    ③[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2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一《儒林传》,第1752页。
    ⑤《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云:“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也。家世农夫,至峻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麟士,在门下积年,昼夜自课。时或假寐,辄则以杖自击,其笃志如此。……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见《梁书》,第678页。
    ⑥[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08-811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三《李孝伯传》,第1167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51页。
    ③同上。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55页。
    ⑤[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第584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8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第585页。
    ③[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第584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7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8页。
    ⑥[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9页。
    ⑦[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8页。
    ⑧[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12-813页。
    ①按:《隋书·经籍志》云:“《礼记新义疏》二十卷(贺玚撰。梁有《义疏》三卷,宋豫章郡丞雷肃之撰,亡。)”见《隋书》,第922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第927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七《明山宾传》,第405-407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五十八《明克让传》,第1415页。
    ⑤[唐]《南史》卷二十二《王曇首传孙王俭附传》载:“(俭)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见《南史》,第590-596页。
    ⑥[唐]《南史》卷二十二《王曇首传孙王俭附传》载:“何承天《礼论》三百卷,俭抄为八帙,又别抄条目为十三卷。”见《南史》,第590-596页。
    ⑦[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二《王曇首传孙王俭附传》,第590-596页。
    ⑧[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9-924页。
    ⑨《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云:“循辄依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见中华书局本《晋书》,1974年,第1830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⑩《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云:“祖道力,善三礼,仕宋为尚书三公郞,建康令,玚少传家业。”见《梁书》,第672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3页。
    ②[唐]《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载:“(革)弟季,亦明三礼,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舍人。”见《梁书》,第673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三十八《贺琛传》,第540-551页。
    ④《梁书》卷四十《司马褧传》云:“(司马褧)曾祖纯之,晋大司农高密敬王。祖让之,员外常侍。父燮,善三礼,仕齐官至国子博士。褧少传家业,强力专精,手不释卷,其礼文所涉书,略皆遍睹。沛国刘瓛为儒者宗,嘉其学,深相赏好。少与乐安任昉善,昉亦雅重焉。初为国子生,起家奉朝请,稍迁王府行参军。天监初,诏通儒治五礼,有司举褧治嘉礼。……褧学尤精于事数,国家吉凶礼,当世名儒明山宾、贺玚等疑不能断皆取决焉。……王命记字庾肩吾集其文为十卷,所撰《嘉礼仪注》一百一十二卷。”见《梁书》,第567-568页。
    ⑤《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云:“曼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卫将军王俭深相爱好,令与河内司马宪、吴郡陆澄共撰《丧服义》。既成,又欲与定礼乐。……子暅,在《良吏传》。”见《梁书》,第662-663页。
    ⑥[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三《良吏传》,“伏暅字玄耀,曼容之子也,幼传父业,能言玄理。……齐末始为尚书都官郎,仍为卫军记室参军。高祖践阼,迁国子博士。父忧去职,服阕,为车骑谘议参军,累迁司空长史、中书侍郎、前军将军兼五经博士,与吏部尚书徐勉,中书侍郎周舍总知五礼事。”见《梁书》,第774页。
    ①[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34页。
    ②[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2页。
    ③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卢玄传曾孙道虔附传》,第1078页。
    ⑤《北史》卷三十《卢玄传曾孙道虔附传》云:“昌衡,字子均……周武平齐,授司玉中士,与大宗伯斛斯征修《礼令》。”见《北史》,第1078页。
    ⑥[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卢同传兄子景裕附传》,第1098页。
    ⑦[唐]李延寿:《北史》卷三十《卢同传兄子景裕附传》,第1099页。
    ⑧《北史》卷三十《卢同传兄子辨附传》云:“辩字景宣,少好学,博通经籍。正光初,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昔侍中注《小戴》,今汝注《大戴》,庶纂前修矣。’……周文帝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常召顾问。迁太子少保,领国子祭酒。赵青雀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初,周文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礼》建六官,革汉、魏之法。”见《北史》,第1099-1102页。
    ⑨《北史》卷三十《卢同传兄子光附传》云:“辩弟光。光字仁。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见《北史》,第1104页。
    ⑩[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第596页。
    11[唐]《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云:“子万寿,聪识机警,博涉群书,《礼》、《传》俱通大议。”见《北齐书》,第596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二《儒林传下》,第2760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三《文苑》,第2794页。
    ③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4页。
    ⑤[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1页。
    ⑥[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刘瓛传》,第1238页。
    ⑦《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云:“范缜……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祖璩之,中书郎。父濛,早卒。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见《梁书》,第664页。
    ⑧[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9页。
    ⑨[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70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5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2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22-923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1页。
    ⑤《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载:“(孔佥)会稽山阴人,少师事何胤,通《五经》,尤明三礼、《孝经》、《论语》,讲说并数十徧,生徒亦数百人。”见《梁书》,第677页。
    ⑥《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载:“(贺玚)于礼尤精,馆中生徒常百数,弟子明经对策至数十人。”见《梁书》,第672-673页。
    ⑦[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80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9-924页。
    ②[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1页。
    ③[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0页。
    ④[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三《儒林传》,第441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51页。
    ⑥同上。
    ⑦[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云:“(徐遵明)年十七随乡人毛灵和等诣山东求学。至上党,乃师屯留王聪,受《毛诗》、《尚书》、《礼记》,一年便辞聪。游燕赵,师事张吾贵。吾贵门徒甚盛。遵明伏膺数月,乃私谓友人曰:‘张生名高而义无检格,凡所讲说,不惬吾心。请更从师。’遂与平原田猛略就范阳孙买德。受业一年,复欲去之。猛略谓遵明曰:‘君年少从师,每不终业,如此用意,终恐无成。’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师所在矣,正在于此。’”见《北史》,第2720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8页。
    ②同上。
    ③[唐]《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云:“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见《北史》,第2708页。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8页。
    ⑤[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1975年,第812-813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四《儒林传》云:“(孙灵晖)魏大儒秘书监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见《北齐书》,第596页。
    ⑦[唐]魏征等:《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第1718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二《儒林传下》,第2761页。
    ②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44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9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3页。
    ⑤《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云:“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余人,诸儒咸推重之。仕齐历太学博士、国子助教,卒。”见《北史》,第2728页。
    ⑥[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55页。
    ①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21页。
    ③按:南朝礼学家之所以尤长《丧服》之学,与南朝的社会结构有关,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8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9页。
    ②《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云:“梁武帝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大同二年,除《五经》博士。梁元帝之在藩也,甚叹异之。及即位,乃遣主书何武迎重西上。及江陵平,重乃留事梁主萧詧,除中书侍郎,兼中书舍人。累迁员外散骑侍郎、廷尉卿,领江陵令。还拜通直散骑常侍、都官尚书,领羽林监。詧又令重于合欢殿讲《周礼》。”见《周书》,第809页。
    ③[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12-813页。
    ①二书均见于《隋书·经籍志》。然而据牟润孙先生考证,《新唐书·艺文志》中,有关谢沈、伊说二人的著述分别题为《毛诗释义》与《尚书释义》,牟先生据此怀疑《隋志》所著录有误。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9-924页。
    ②《隋书·经籍志》所载南北朝礼学著述有些书名虽未直接冠以“义疏”之名,但其体例与一般义疏无异,也应视作三礼义疏,如雷次宗的《略注丧服经传》、庾蔚之的《礼记略解》。笔者将在第四章作详细说明。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9-924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1-912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4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17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30-931页。
    ③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现代佛学大系》第26册,台北:台湾弥勒出版社,1984年,第40-55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刘卫宁:《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7-29页。
    ⑤现存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礼记子本疏义》,早稻田大学已公布其清晰影象,网址: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ro12/ro12_01134/index.html。下文引用此文时,将不再标注网址。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此条也见于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因马书此条也是源自《周易正义》,因此本文只标此文在《周易正义》中的页码。下文凡是马氏所辑佚文都按此例处理,不再一一说明。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一,1980年,第16页。
    ①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40-55页。
    ②[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薁》,《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第730册第144-145页。
    ①按:此处陆机当为陆玑,《经典释文·序录》“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字元恪,吴郡人,吴太子中庶子乌程令)”可证。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第917页。
    ③[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见《丛书集成》影印《古经解汇函》覆刻丁晏校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同上。
    ⑤[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第1-2页。
    ①[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第25页。
    ②转引自申屠炉明:《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三论》,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原文见于[清]陈澧:《东塾读书记》,《中国近代学术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4页。
    ③转引自申屠炉明:《南北朝儒家经学义疏三论》,《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原文见于[清]焦循:《孟子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上海书店影印世界书局本,1986年,第27页。
    ①[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1980年,第2249页。
    ②[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1980年,第2233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39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唐]贾公彦:《周礼注疏》,第663页。
    ⑤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31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九《礼志上》,第583-584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五《荀崧传》,第1976-1977页。
    ③相关内容,请见第三章第二节“南朝三礼学与北朝三礼学之间的差异”。
    ④[梁]沈约:《宋书》卷十五《礼志二》,第392-393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一〇八《礼志四》,第2741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〇八《礼志四》第2742-2743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6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二》,第1027-1028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第95-96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第96页。
    ③周唯一:《南朝礼学学术文化与诗歌创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④[唐]李延寿:《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第120页。
    ⑤[唐]李延寿:《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第121页。
    ⑥[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四,第1506页。
    ⑦[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上》,第1866页。
    ⑧[唐]李延寿:《南史》卷六十二《南史·贺玚传弟子琛附传》,第1509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五《邢峦传从叔虬附传》,第1450页。
    ②[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三十五《裴侠传》,第618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一,第1418页。
    ④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7-36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⑤[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九,第2234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二》。第1030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九《礼志上》,第583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六,第1587页。
    ④[梁]沈约:《宋书》卷十六《礼志三》,第423页。
    ①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274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九《礼志上》,第584页。
    ③同上。
    ④[梁]沈约:《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58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63-364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27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一》,第541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乐志》,第167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一》,第542-544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九《乐志》,第2827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4页。
    ③[北齐]同上。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5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6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第2747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三《礼志三》,第2783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八之三《礼志三》,第2783-2784页。
    ①[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09页。
    ②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58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2-405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一《王弘传子僧达附传》,第574-575页。
    ①[唐]李善:《文选注》卷四十《弹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15页。
    ②]同上。以上两例亦见于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402-405页。
    ③[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二十一《文惠太子传》,第399-400页。
    ④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第3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8页。
    ②[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二十三《崔传》,第335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十八,第757-761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第381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五《徐勉传》,第382页。
    ②[唐]《陈书》卷二十九《蔡征传》云:“(蔡)征,字希祥,幼聪敏,精识强记。年六岁,诣梁吏部尚书河南褚翔,嗟其颖悟。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陈武帝为南徐州,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太建中,累迁太子中舍人,兼东宫领直,袭封新丰侯……少好学,以孝闻……宣帝初,军国务广,事无巨细,一以贯之,台省号为称职。迁御史中丞,知五礼事。”见《陈书》,第391-392页。
    ③[唐]《南史》卷六十九《顾野王传》云:“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野王体素清羸,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陈天嘉中,敕补撰史学士。太建中……知五礼事。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见《南史》,第1688页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二十九《李浑传弟绘附传》,第394-395页。
    ⑤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第146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三十七《魏收传》,第495页。
    ①[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06页。
    ②[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12-813页。
    ③有关义例之学,将在第三章第四节有详细说明。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七,第1461页。
    ⑤有关礼例对礼制建设的指导见第六章第二节。
    ①[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九《婚礼不贺议》,中华书局,1988年,第1672-167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按《通典》并未标明此段来自庾蔚之《礼论钞》,笔者之所以判断此段出自《礼论钞》,详见第四章第二节。
    ①[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第2709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九十《齐缞不仗周》,第2467页。
    ②崔疏为崔灵恩《三礼义疏》简称,下文所涉礼学家所著三礼义疏,都用姓加“疏”的形式,即“某疏”,下文将不一一说明。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八,第1290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3页。
    ④同上。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29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②[清]乾隆敕撰:《钦定礼记义疏》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第124册第286-28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第1279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页。
    ②转引自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95页。原文见章太炎:《五朝学》,《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5-76页。
    ①转引自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96页。原文见牟润孙:《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9-230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第1222页。
    ③罗振玉:《六朝写本礼记子本疏义·跋》,《罗雪堂先生全集》第七编,台湾大通书局,1976年,第892-89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见《礼记子本疏义》。
    ①[唐]杜佑:《通典》卷八十八《斩缞三年》,第2424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一,第1488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第1479页。
    ③[梁]皇侃:《论语义疏》第三册,古书流通处影印《知不足斋丛书》,1926年。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第1479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303页。
    ⑥[宋]陈彭年等修:《大宋重修广韵》卷三,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2年,第218-219页。
    ⑦[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6页。
    ①[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九-三,第412页。
    ②禴祠烝尝,是为押韵才如此排列,其正确顺序应为“祠禴尝烝”。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十八,第758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五,第1446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一,第1489页。
    ⑥[唐]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五,第2218页。
    ⑦[宋]邢昺:《尔雅注疏》卷六,第2609页。
    ⑧[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二,第1606页。
    ⑨[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6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③张舜徽:《郑学丛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82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4页。
    ⑤[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三,第2124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八,第1467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八,第1364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五,第1583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576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390页。
    ②按:《论语》“吉月必朝服而朝”,何晏注引孔安国曰:“吉月,月朔也;朝服,皮弁服。”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1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一,第1489页。
    ⑤有关南北朝三礼义疏与郑注的关系,详见本章第一节与第三章。
    ⑥[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576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618-1619页。
    ②因内容过多,部分已被省略。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469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391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第148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一,第1488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七,第1461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第1473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九,第1543页
    ①[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四,第1732页。
    ②[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四,第1837页。
    ③[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序》,第1705页。
    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序》,第1717页。
    ⑤转引自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6-227页。
    ⑥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22页。
    ②[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七,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38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39页。
    ⑥同上。
    ⑦[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一,第1418页。
    ①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62页。
    ②柳诒徵:《国史要义》,第221页。
    ③[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三,第958页。
    ④[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七,第978页。
    ①[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四,第1074页。
    ②同上。
    ③[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四,第1075页。
    ④[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四,第1076页。
    ⑤[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六,第1086页。
    ⑥[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七,第1092页。
    ⑦[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三十,第1106页。
    ⑧[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四十,第1164页。
    ⑨凡括号内的句子为凌廷堪的注解,原书为双行小字。
    ①[清]凌廷堪:《礼经释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2002年4月,第15-1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②有关礼义的论述,详见下一节。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123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八,第1665-1666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第921页
    ①张舜徽:《郑学丛著》,第85-90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2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398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三,第1500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38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389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第147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六,第1452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四十四《朝日夕月》,第1230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第1406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三,第143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三,第1500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第1480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七,第68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第1477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39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397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4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298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298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九,第1934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六,第1657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第148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43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7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五,第1364页。
    ②[唐]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4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48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485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6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485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5页。
    ⑥[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485页。
    ⑦[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2页。
    ⑧[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五,第1364页。
    ②[唐]贾公彦:《周礼义疏》卷三十,第842页。
    ③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第43页。
    ①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②[清]曹元弼:《礼经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4册,第557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③见《礼记子本疏义》。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八,第1097页。
    ③[元]敖继公:《礼记集说》,台湾世界书局影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薈要》,经部第49册,1985年,第359页。
    ①[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八,第1097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4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3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三,第1431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四,第1354页。
    ②[清]曹元弼:《礼经学》,第568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九十二《缌麻成人服三月》,第2510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八十八《斩缞三年》,第2423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4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234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四,第1638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四,第1638-164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一,第1618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46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八,第1289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39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三,第1347页。
    ①[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十六,第745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六,第145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6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四,第1354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七,第1593页。
    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93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唐]杜佑:《通典》卷八十八《斩缞三年》,第2422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九十二《小功成人服》,第2504页。
    ③见《礼记子本疏义》。
    ④[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二十九,第1101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第1275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第1267页。
    ③见《礼记子本疏义》。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王溥:《五代会要》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1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2页。
    ③同上。
    ④[清]乾隆敕撰:《钦定礼记义疏》卷五,第124册,第12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1页。
    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31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七,第1383页。
    ①[梁]皇侃:《论语义疏》第三册。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二,第1337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3页。
    ④[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三十三,第111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3-139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299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92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第2293-2294页。
    ①[梁]释慧皎等:《高僧传合集·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第40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八十九《齐缞杖周》,第2452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八十七《五服成服及变队》,第2390页。
    ④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①[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第2293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五《臧焘徐广傅隆传》,第1553页。
    ④[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第1074页。
    ⑤[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司马筠传》,第674页。
    ①[清]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第194册,第521页。
    ②[唐]颜真卿:《颜鲁公集》卷一,《四库唐人文集丛刊》,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第8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三《三年而后葬变除议》,第2693-2695页。
    ②因篇幅限制,省略一部分内容,下同。
    ③[唐]杜佑:《通典》卷八十一《天子立庶子为太子薨服议》,第1299-1230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四十七《婚礼不贺议》,第1322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一《兄弟不合继位昭穆议》,第1424-1425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一《兄弟俱封各得立祢庙议》,第1428-1430页。
    ④[唐]魏征等:《晋书》卷二十《礼志中》,第642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礼志中》,第644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二,第1564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7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七,第146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七,第146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六,第1458页。
    ③同上。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一,第1554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第1480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见《礼记子本疏义》。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7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见《礼记子本疏义》。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5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4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2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九,第1304页。
    ⑤同上。
    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338页。
    ⑦[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615页。
    ⑧[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44页。
    ⑨[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①[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457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等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85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3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40页。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五,第1511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2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二,第1625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80页。
    ①《礼记子本疏义》残卷只存有“子往即堂下之位时则异也”至“故云‘免而以布’也”部分,上半句据孔疏补。
    ①[唐]杜佑:《通典》卷五十四《巡狩》,第1506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五十四《巡狩》,第1506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80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罗振玉:《六朝写本礼记子本疏义·跋》,《罗雪堂先生全集》第七编,第892-893页。
    ③同上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八,第1389页。
    ①对于这个问题,在第三章第二节“北朝三礼学对郑注的笃守”中已有详细说明,即熊疏极力弥缝经、注矛盾,而皇疏则直接指明经文为误。
    ②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54页。
    ③[梁]皇侃:《论语义疏》第一册。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一,第141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第1527页。
    ③《乐书》与《乐记》相对应部分相同,以下用《乐记》代表二者。
    ④[汉]司马迁著、[唐]张守节正义、[唐]司马贞索引、[宋]裴骃集解:《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中华书局本,1963年,第1179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⑤[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第152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第1530页。
    ②[日本]乔秀岩:《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1999年,第77页。以下凡涉此文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第1182-1186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六《江统传子惇附传》,1974年。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1974年。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398-399页。
    ①黄汝成:《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89-590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第1316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5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一《王弘传子僧达附传》,第574-57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第1479-1480页。
    ②[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一,第781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九《婚礼不贺议》,第1718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五,第1445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十六《礼志三》,第420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十六《礼志三》,第423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41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6-737页。
    ③[唐]魏征等:《隋书》卷六《礼志一》,第108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六,第1456页。
    ①见《礼记子本疏义》。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4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五《刘芳传》,第1219-1227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五《刘芳传》,第1220-1227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第1251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五《刘芳传》,第1220-1227页。
    ①[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第812-813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十九,第1400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六,第1522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七,第1529页。
    ①[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〇四,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1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二,第1560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1页。
    ②陆德明:《经典释文》,第1231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六,第158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第1427页。
    ②同上。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第1261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第1260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第1231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第1232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七,第1660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四,第157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七,第166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九《礼志上》,第583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六《礼志》三,第426-427页。
    ②有关南北朝礼学家对三礼义例的发掘,详见第三章第五节。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一《儒林传》,第1737-1738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五《礼志二》,第427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礼志中》,第524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22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七《礼志四》,第434-435页。
    ②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第43页。
    ①[唐]魏征等:《隋书》卷七《礼志二》,第132页。
    ②[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礼志下》,第162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十五《礼志三》,第455-456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22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一〇八《礼志四》,第2766-2767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第735页。
    ②[唐]魏征等:《隋书》卷七《礼志二》,第120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59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62-663页。
    ③[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第671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⑤[梁]皇侃:《论语义疏》1926年。
    ⑥张恒寿:《六朝儒经注疏之佛学影响》,《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8-409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二,第1625页。
    ②张恒寿:《六朝儒经注疏之佛学影响》,《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94-396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二,第1625页。
    ④申屠炉明:《[唐]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②[日本]乔秀岩:《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第126页。
    ③曾军:《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2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传》,第1863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②见《礼记子本疏义》。
    ③罗振玉:《六朝写本礼记子本疏义·跋》,《罗雪堂先生全集》第七编,第892-893页。
    ④[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①本章所引皇疏都出自前揭《礼记子本疏义》残卷第五十九卷,下文将不一一标明。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5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4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5页。
    ②[日本]乔秀岩:《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第3-9页。
    ③《礼记正义》中凡称引“贺云”、“贺氏云”之文,已难以确考是贺循还是贺玚之说,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将明确称引贺循及《丧服要记》之文辑入贺循《丧服要记》,而将其他凡称“贺云”、“贺氏云”之文都归于贺玚《礼记新义疏》。本文姑从马氏之说。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7页。
    ②[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5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7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6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三十二,第1494页。
    ①[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第1222页。
    ②同上。
    ③张恒寿:《六朝儒经注疏之佛学影响》,《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8-409页。
    ④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第63页。
    ①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第510页。
    ②[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四,第961页。
    ③[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卷二十七,第824页。
    ④[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卷十四,第1016。
    ⑤[清]凌廷堪:《礼经释例》,第2页。
    ⑥[清]陈澧:《东塾读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38页。以下凡涉此书皆用该版本,不再一一标注。
    ①[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三礼》卷第31页。
    ②[清]陈澧:《东塾读书记》,第47页。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3年。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梁·释慧皎等:《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北齐·魏收等:《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芬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等:《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等:《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宋·卫湜:《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2010年。
    元·敖继公:《礼记集说》,台湾世界书局影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薈要》本,1985年。
    清·乾隆敕撰:《钦定礼记义疏》,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清·凌廷堪《礼经释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2002年。
    清·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8年。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00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广陵书社,2005年。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2003年。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清嘉庆三年(1789年),金溪王氏刻本。
    清·黄奭:《黄氏逸书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都朱长圻据甘泉黄氏原版补刊本。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华书局,1955年。
    罗振玉:《六朝写本礼记子本疏义·跋》,《罗雪堂先生全集》第七编,台湾大通书局,1976年。
    聂崇岐:《补宋书艺文志》,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本,1955年。
    陈述:《补南齐书艺文志》,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本,1955年。
    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本,1955年。
    陈梦家等:《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
    简博贤:《今存南北朝经学遗籍考》,台湾黎明文化事业,1975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现代佛学大系》第26册,台湾弥勒出版社,1984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张恒寿:《六朝儒经注疏之佛学影响》,《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
    钱玄:《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齐鲁书社,1996年。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庞朴:《中国儒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
    黄宛峰:《礼乐渊薮:〈礼记〉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学颖:《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晓东:《匡谬正俗平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吴万居,《宋代三礼学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1999年。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2000年。
    方光华:《俎豆馨香:中国祭祀礼俗探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雁南:《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
    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
    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1—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
    景海峰:《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郑学丛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龚建平:《意义的生成与实现:〈礼记〉哲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5年。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增补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
    王锷:《〈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
    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增订本),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杨华:《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柳诒徵:《国史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郭善兵:《中国古代帝王宗庙礼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修订译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礼学研究专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孙显军:《〈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潘斌:《宋代礼记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彭林:《三礼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杨华:《古礼新研》,商务印书馆,2012年。
    杨向奎:《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山东大学学报》,1954年,第4期。
    杜国庠:《略论礼乐起源及中国礼学的发展》,《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
    金景芳:《论宗法制度》,《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
    沈文倬:《对〈士丧礼、既夕礼中所记载的丧葬制度〉的几点意见》,《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王重民:《礼记音》,《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段熙仲:《礼经十论》,《文史》1962年,第1辑,中华书局。
    杨宽:《冠礼新探》,《中华文史论丛》1962年,第1辑,中华书局。
    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1979年,第6辑。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上、下),《文史》1982年,第15、16辑,中华书局。
    杨天宇:《论郑玄〈三礼注〉》,《文史》,1983年,第21辑。
    沈文倬:《汉简〈服传〉考》(上、下),《文史》1985年,第24、25辑,中华书局。
    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牟钟鉴:《南北朝经学述评》,《孔子研究》,1987年,第3期。
    李学勤:《〈周礼〉与秦律》,《孙诒让纪念论文集》,(《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增刊),1988年。
    彭林:《〈周礼〉成书于汉初说》,《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2期。
    沈文倬:《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两汉今文〈礼〉的传授》,《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孔毅:《北朝的经学与儒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李衡眉:《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态》,《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彭林:《〈周礼〉五行思想新探》,《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杨天宇:《周礼之天帝观考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杨向奎:《读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
    冯浩菲:《〈三礼注〉释词要例举证》,《文献》,1991年,第2期。
    庞朴:《昭穆新考》,《国学今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杨志刚:《汉代礼制和文化略论》,《复旦学报》,1992年,第3期。
    孔毅:《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异同论》,《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王锷:《郑玄〈仪礼注〉版本考辨》,《图书与情报》,1995年,第3期。
    杨志刚:《中国礼学史发凡》,《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
    詹子庆:《对礼学的历史考察》,《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
    金景芳:《谈礼》,《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王锷:《〈仪礼注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
    王友敏:《南北朝文聘礼仪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海、侯峻梅、张兰英:《北魏平城明堂初步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5期
    史睿:《北周后期至唐初礼制的变迁与学术文化的统一》,《唐研究》,1997年,第3期。
    王锷:《贾公彦〈仪礼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与研究》,1997年,第6期。
    虞万里:《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
    赵行良:《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学发展之我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王锷:《〈仪礼〉白文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
    彭林:《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李学勤:《郭店简与〈礼记〉》,《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
    乔秀岩:《南北朝至初唐义疏学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1999年。
    晁福林:《试论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的发展与衍变》,《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杨天宇:《略述中国古代的〈周礼〉学》,《南都学坛》,1999年,第4期。
    杨天宇:《关于〈周礼〉书名、发现及其在汉代的流传》,《史学月刊》,1999年,第4期。
    彭林:《郑玄与〈三礼〉名物研究》,《郑玄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9年。
    陆建华、夏当英:《南北朝礼学兴盛原因》,《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彭林:《郭店楚简与〈礼记〉的年代》,《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锷:《汉代的〈仪礼〉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丁鼎:《“三年之丧”源流考论》,《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杨天宇:《〈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史学月刊》,2001年,第12期。
    林存阳:《张尔岐与〈仪礼郑注句读〉》,《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丁鼎:《“服术有六”:试论〈礼记大传〉中的制服原则》,《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
    丁鼎:《〈仪礼丧服〉所蕴含的三纲、五伦观念》,《管子学刊》,2002年,第3期。
    邓声国:《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
    丁鼎:《〈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史学集刊》,2002年,第6期。
    刘心明:《〈礼记乐记〉作于公孙尼之说辨误》,《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杨天宇:《略论“礼是郑学”》,《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王启发:《礼义新探》,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
    王华山:《河北士族礼法传统与北学渊源》,《文史哲》2003年,第2期。
    周唯一:《南朝礼学学术文化与诗歌创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柏喜贵:《从宗庙祭祀制度看北朝礼制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张焕君:《〈丧服〉用杖制度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刁小龙:《〈丧服〉“报服”考述》,《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马增强:《〈仪礼〉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陈仪、任重:《魏晋南北朝的阅兵礼》,《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柳向春:《〈仪礼正义〉成书考》,《文献》,2004年,第3期。
    丁鼎:《齐鲁文化与两汉礼制及礼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周书灿:《20世纪以前的〈周礼〉学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王锷:《战国楚简的发现和〈礼记〉研究的反思》,《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3期。
    乔秀岩:《〈礼记〉版本杂识》,《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潘斌:《试论〈礼记〉的礼学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潘斌:《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
    葛志毅:《郑玄三礼学体系考论》,《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郭善兵:《北魏皇帝宗庙祭祖制度考论》,《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潘斌:《皇侃〈礼记〉学探论》,《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张鹤泉:《略论北朝儒生对“三礼”的传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刘卫宁:《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曾军:《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严耀中:《试说玄学对南朝经学之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杨天宇:《从汉简本〈仪礼〉看〈仪礼〉在汉代的传本》,《史林》,2009年,第4期。
    邓声国:《试论“〈仪礼〉文献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学科任务与作用》,《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邓声国:《李如圭〈仪礼集释〉的解经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焦桂美:《皇侃〈礼记义疏〉略论》,《船山学刊》,2010年,第2期。
    王锷:《东汉以来〈礼记〉的流传》(上),《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王锷:《东汉以来〈礼记〉的流传》(下),《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杨天宇:《略述郑玄校勘〈三礼〉所遵循的原则》,《井冈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陈戍国、延瑞芳:《先秦至西汉〈礼记缁衣〉学术溯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