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需要我们追本溯源,去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智慧之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实践的观点和发展的眼界,通过归纳总结、系统分析、学科融合的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进行综合研究,梳理其实质、内涵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脉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持续的、永恒的物质交换;“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线索,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关键;对资本的本质、特征的揭示,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探秘钥匙”,资本的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物质交换的破坏,资本导致的经济危机必然引发生态危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人类本身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旨归,前者为后者创造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社会前提,“两个和解”彼此相依、和谐统一。
     第二章主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给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循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从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科学发展;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到加强生态环境立法,从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再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技术革新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依靠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到重视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等等;这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化和拓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主要对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源泉,那么,中国当下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则倒逼着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至高追求。本文在对中国当代环境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传统工业思维的根本缺陷、利润至上的资本运行逻辑、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以经济为中心的片面理解等方面是现行中国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论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及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扬,也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既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选择。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准备酝酿、初步形成到科学定位的过程。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作用、提出背景、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物质支撑。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社会永续发展;再次,要完善法律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度,构建科学的环境监测预警和严明的执法监督体系;第四,要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共同发展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总之,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建成美丽中国、促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for establishing what ki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its system, we need to trace and to study the source of wisdom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thinking of Marx and Engel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dher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and vision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y way of induction, systematic analysis, shall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thinking of Marx and Engels, and comb its essence,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ideas.In this dissertation, its logic beginning is considered a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which is the basis of people-people relationship, and which displays as consistent and eternal material exchange;"practice" perspective is the theory leading throughout its whole ideology, and is the key and foundation of understanding men-nature and men-men relationship; revelation of nature and features of capital became "quest key"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 and logic of capital decided that capitalism production damaged rational material exchange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nature, and that economic crises resulted from capital necessarily raised ecological crisis;" reconciliation of men and nature", and "reconciliation among people" are values orientation and theory, with the former creating a material base for the latter, while the latter providing social premise for the former, i.e "two reconciliations" are mutually dependent, harmonious and unit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ought's further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On one hand, their ecological thinking provides guidance to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practical platform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thinking. Following thought line of Marx and Engels,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PC leaders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Hu Jintao, and XI have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ecological though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with Socialist features:from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rom saving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environment to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egislation, with the essenc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rom productivity protection to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from freedom being realization of necessitarian to coordination among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hen to promotio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rom innovation to the concept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s, from relying on science as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o on. These ideas are consistently being deepened and systematized, which has been the foundation and accumulation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sis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Using marxist methods. Suppos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ource of practice, then, China's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crises shall for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the highest pursui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ased on sorting ou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Marxist ideology and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cri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fundamental flaw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hinking, profit-oriented capital logic,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artial understanding of economy orient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ought has its era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 in China, but also the inevitably choice of following the trend of world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goal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arty's16th national congress to the18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ought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the preparation of brewing, then initially formed and finally to the science loc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provides the system guarante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provides a necessary foundation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material civilizatio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dialectical unity, they are based and predicated on each other, constituting an organically connected, indivisible and mutual promoted unity.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rich and develop ou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ory, to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into the tide of world civilization. Building beauty of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requirements.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is the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guidance, car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econdly, we need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romote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we shoul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tak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ystem, construct scientif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and strict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system; Fourth, we must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reate a comm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at contribute to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 To sum up, in the path of the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and)social construction in all aspects and whole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autiful China, and contribute to the ambitious go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 参见韩立新:《美国环境伦理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及其转型》《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①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 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7页。
    ②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 张首先,张俊:《继承、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导刊》2011年第8期,第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5-4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2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1-20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1-20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① 谭培文:《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① 倪志安,王培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限,第56页。
    ② 黄志斌,任雪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第5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7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① [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7页。
    ① [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1页。
    ② (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1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17页。
    ① 邓小芒:《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生态主义探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第69~75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 许斗斗:《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视角》,《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第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1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5-14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8-399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6—92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3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2页。
    ④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26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9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0—381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论林业》,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①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③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页。
    ③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2页。
    ①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12-17.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页。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③ 《邓小平年谱》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82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1页。
    ② 王建辉著:《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①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第207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⑤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⑥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⑦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③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7页
    ① 杜世卫:《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 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4页。
    ① 程伟礼、马庆:中国一号问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12年版。
    ② 杨朝飞:《环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若干问题》,中国环境报,2012-11-0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1页。
    ② 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①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
    ② 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 as,South End Press,1980,p.18.
    ②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③ 贺建林,李雅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悖论观及其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第37页。
    ① A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South End Press,1980,p.20.
    ① 王云霞:《马尔库塞的生态危机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7页。
    ② 中共中央党校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 2-713页。
    ② 朱幼棣,胡若隐:《我们家园的紧急报告》,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① 朱幼棣,胡若隐:《我们家园的紧急报告》,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① 姜春云主编:《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
    ① 李培超:《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第51页。
    ② 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156页。
    ①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文明》2007年第12期,第21页。
    ②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③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484页。
    ①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2—853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②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文明》2007年第12期,第22页。
    ① 李英:《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辽宁党校报》,2004第4期。
    ① 刘芳:《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辩证思考》,《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3期,第60页。
    ② 田文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9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5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人民日报》2004-05-07.
    ② 吴飞美:《基于绿色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东南学术》2011年第6期,第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②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1-20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7页。
    ①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① 朱东进,王艳:《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第35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3、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3、25、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思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8]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9]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出版社,2009.
    [21]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23]毛泽东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5]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人民出版社,2001年;
    [2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29]邓小平年谱(下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3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论林业[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3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3]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思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4]余谋昌.生态哲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6]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广州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38]黄瑞琪.绿色马克思主义[M].台北松慧有限公司,2005年;
    [39]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0]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年;
    [42]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43]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出版集团,2008年;
    [44]郭剑仁.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年;
    [45]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出版社,2008年;
    [46]赵章元.生态文明六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
    [47]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48]车纯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山东生态省建设[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49]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年。
    [50]薛晓源、李惠斌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1]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编: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52]严耕、林震、杨志华编.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
    [53]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C].武汉出版社,2010年。
    [54]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5]北京大学哲学系.人与自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56]王建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57]杜世卫.人口问题综合治理[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58]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9]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0](加)本·阿格尔(著),慎之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61](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英)柯林武德,吴国盛译.自然的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64](苏)苏卡且夫,陈原译.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M].海燕书店,1950年;
    [65](德)A·施密特,欧力同、吴仲防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商务印书馆,1988年;
    [66](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67](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出版社,1996年。
    [1]周穗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1993(2);
    [2]朱士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4);
    [3]刘保国.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观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2(3);
    [4]刘保国.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02(3);
    [5]闫新丽.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4 (3);
    [6]刘梅.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7]张才国.和谐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8]岩佐茂,刘荣华,韩立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9]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6(1);
    [10]陈学明.论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反思[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11]方雷.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社会主义可资借鉴的理念与策略[J].江汉论坛,2006(4);
    [12]房宁.生态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特色[J].绿叶,2006(9);
    [13]黄志斌,任雪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14]许斗斗.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视角[J].哲学研究,2011(8)
    [15]贺建林,李雅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悖论观及其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4(3)
    [16]李英.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J].辽宁党校报,2004(4)
    [17]刘芳.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辩证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0(3)
    [18]田文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9]吴飞美.基于绿色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东南学术,2011(6)
    [20]薛晓源.生态风险、生态启蒙与生态理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21]邓小芒.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生态主义探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22]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23]李春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探究[J].伦理学研究,2010(4);
    [24]王雨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何以可能?——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10(12);
    [25]李海新.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J].江汉论坛,2010(12);
    [26]李欣广.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7]殷乾亮.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下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1(1):
    [28]李培超.论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模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
    [29]倪志安,王培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J]. 西南大学学报,2011(2);
    [30]王云霞.马尔库塞的生态危机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1(1);
    [31]赖章盛.低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兼论低碳社会的价值趋向[J].求实,2011(2):
    [32]陈岱云.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绿色生育问题研究[J].学术界,2011(2);
    [33]孔翔.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34]钱燕.论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J].特区经济,2007(9)
    [35]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
    [36]王宏斌.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及其困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
    [37]贾庆林.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工程[J].求是,2011(4);
    [38]王书明.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契机——气候危机的哲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5);
    [39]张首先,张俊.继承、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J].理论导刊,2011(8);
    [40]青连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41]邱耕田.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7)
    [42]任祥.工业文明背景下邓小平环境保护思想初探[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6)
    [43]盛世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1)
    [44]盛学良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导报,2000(20)
    [45]石本惠.现代政府信用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46]石建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实施途径[J].红旗文稿2008(7)
    [47]时青昊.“物质变换”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48]施维树.江泽民同志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7)
    [49]孙亚忠,张杰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9(4)
    [50]孙金华.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基础[J].社会主义研究,2008(4).
    [51]孙智君,杨凌霄.国家循环经济政策解读[J].学习月刊,2010(23)
    [52]孙佑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3]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2004(13).
    [5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4(3)
    [55]王水汀.简论生态中心主义动物保护的伦理主张及策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
    [56]王艳丽,周美华.应用工业生态学解决污染与发展问题[J].云南环境科学2003(6).
    [57]王愉,周鸿.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2(2)
    [58]王剑锋.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12)
    [59]王立.中国当代环境法制思想新解[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3).
    [60]王立.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论要[J].环境保护,2003(3)
    [61]王孔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本问题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3)
    [62]王忠武.论社会发展模式[J].浙江学刊,2001(4).
    [63]王永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探求,2006(9).
    [64]吴亚平.“两型社会”探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65]吴晓青.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8(12)
    [66]吴兴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J].科学社会主义,2008(3)
    [67]谢校初等.从1998年洪灾中分析我国生态保护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3)
    [68]徐民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与科学发展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7(6)
    [69]薛晓源,陈家喇.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当代西方生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70]严书翰.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社会主义研究2005(3).
    [71]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J].道德与文明,2000(1)
    [72]杨马林.毛泽东与南水北调[J].长江建设,2003(6)
    [73]晔枫,谷亚光.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及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
    [74]叶海涛,陈培永.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理论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75]尤晓娜,刘广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J].经济论坛,2004(2)
    [76]郁建兴,刘大志.治理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77]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4)
    [78]袁霞.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现代启示[J].求实,2009(7)
    [79]张敏.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思想理论导刊,2006(11).
    [80]朱炳元.关于《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81]赵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2)
    [82]赵东苹.邓小平环境保护思想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9).
    [83]赵冬初.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4]曾正德.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探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85]任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辨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4).
    [86]任暟.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哲学思考[J].求是学刊,2001(3)
    [87]任暟.技术文明社会的生态危机意识[J].现代哲学,2002(4)
    [88]任暟.与时俱进的“生产力动力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6)
    [89]任暟.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意蕴[J].哲学动态,2005(8).
    [90]任暟.恩格斯系统观的当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05).
    [91]任暟.马克思“自然人化论”的生态学阐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92]任暟.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6.6.5.
    [93]任暟.“新唯物主义”的实践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
    [94]任瞪.科技视阈下的绿色之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J].江汉论坛2007.7.
    [95]任暟.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思维特征[J].光明日报,2008.5.27.
    [96]任暟.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
    [97]任暟.差异与互补: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98]任暟.环境生产力论: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当代拓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2013(2).
    [99]汪林.略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层面[N].丽水日报,2008-09-07(2).
    [100]李景源,杨通进.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4-30.
    [1]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2]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3]郭剑仁.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4]李亚.基于生态伦理观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5]张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6]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8]严耕.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转向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9]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10]邹丽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当代意义[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王毅.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2]杨延松.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3]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1.
    [14]粟多树.可持续发展战略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5.
    [15]刘海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16]刘佳.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原则[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17]杜秀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及其影响探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8]于秀玲.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19]任国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20]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1]Andre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Pluto Press,1982.
    [2]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South End Press,1980.
    [3]Reiner Grundmann. Marxism and Ecology, Clarendon Press,1991.
    [4]David Pepper. Eco-socialism:fron deep to social justice, Routledge,1993.
    [5]Andre Gorz. Capitalism, Socialism, Ecology, Verso,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