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性的技能短缺问题在中国以旷日持久的“技工荒”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有着巨大技能人才需求的我国形成了很大的考验,也使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低效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生计和发展需要,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从有效益培养、有效果培养和有效率培养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有效益”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是指培养结果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培养活动。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可以将学生分为“愿意且适合”、“愿意但不适合”以及“不愿意”走技能成才道路的高职院校学生三类;教师应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以更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为了准确把握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在进行“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合理的程序。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学生都可以在“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满足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有效果”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是指实现了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技能人才培养活动。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应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个目标由方向目标、类型目标、层次目标和规格目标四个部分构成。为了保证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应以技能人才供求状况、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来确立培养目标,并采取“小修+大修”的方式适时修订培养目标。
     “有效率”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是指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以较少的教育资源投入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成长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活动。校企合作通过包含有效课程、有效实训、有效教师、有效环境和有效评价等要素的“有效条件”来实现其对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的作用。企业合作意愿不足是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未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明确,另一个是高职院校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不强。为了使高职院校能够持续、有效率地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此,应注意三点:一是高职校企合作应坚持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共赢”的原则,二是要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法律性制度、监督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等“制度保障”,三是高职院校应主动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持续关注企业发展并主动为其提供服务。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依据、10个二级依据和20个三级依据组成的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判断依据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判断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存在哪些要素。增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需要动态、持续、整体地推进这些要素的发展。
Global skill shortage appears in China in the form of protracted shortage of skilled workers, it has formed a great test to our country that has great demand for skilled talents, and it also has made the vocational colleges'inefficient problems of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appear more obviou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etter me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 ne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ed talents, and the students' living needs and development needs, this paper us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carrying out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effective" ques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raining has benefit, training has effect, and training has efficiency.
     Training has benefit of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ers to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activities whose results can meet the nee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ll. During the skilled talents'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can divide students into three categories, such as "willing and suitable for","willing but unsuitable for" and "unwilling" taking skill roa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treat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differently, in order to meet all students' needs better. In order to grasp the enterprise' ne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ed talents accurately, we should us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follow reasonable program while analyzing the enterprise' ne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ed talents. During the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i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all make their own efforts in terms of meeting the enterprise' nee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has effect of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ers to skilled talents' training activities which has carried out the expected training go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ho implem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specialized level should take senior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 as its training goal; this goal consists of four parts, such as direction goal, type goal, level goal and specification goa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of skilled talents'training go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the training goal according to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following certain program, besides, revise the training goal timely by the way of "minor repair add heavy repair"
     Training has efficiency of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ers to skilled talents'training activiti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ke students grew up to be senior technical skilled talent by the way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 less education resources into the training.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rry out its function on skilled talents'effectiv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effective condition, which is consist of elements such as effective curriculum, effective training, effective teacher, effective environment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Enterprises don't have sufficient cooperation intention is the main problem in present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one is China'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n't clear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other i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b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re not strong. In order to mak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rry out the skilled talents'training goal continuously and efficiently, long-term mechanis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eeded to be created. In order to get this goal, the following three things should be pay attention to:firstly,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obey the "win-win" principle of the three main bodies such 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erpri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l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provide institution guarantee such as legal institution, supervisory institution and technical institution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rd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ir service abilities initiatively, pay attention to enterprises'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ovide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paper builds a judgment basis framework of skilled talents'effectiv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ontains three primary bases, ten secondary bases, and twenty tertiary bases. Through this framework, we can judge what elements exist in skilled talents'effective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killed talents'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ne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elements dynamically, persistently and integrally.
引文
① 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
    ②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③ 王雁琳.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0.
    ④ Jonathan Haskel & Christopher Martin. Do Skill Shortages Reduce Productivit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J]. Economic Journal,1993,103(417):386-394.
    ⑤ 杨伟国,代懋,王婧.美国技能短缺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8,(1):74-76.
    ⑥ 杨伟国,吴守祥.德国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治理[J].德国研究,2006,(2):48-51.
    ① 李俊芬.澳大利亚技能型人才短缺状况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8):26.
    ② 李文盛.澳大利亚拨款解决技能短缺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36):8.
    ③ Vladimir Gimpelson, Rostislav Kapeliushnikov & Anna Lukiyanova. Stuck between Surplus and Shortage: Demand for Skills in Russian Industry [J]. LABOUR,2010,24(3):311.
    ④ 寒江雪.全球大闹“技工荒”[N].大公报,2008-8-6.“技工移民”之类的政策虽然有助于解决一些国家的技能短缺,但它同时会造成另一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技能短缺(参见Ktaja Hujo & Nicola Piper. South-South Migration: 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olicy [J]. Development,2007,50(4):19-25.)
    ⑤ 杨伟国,代懋,王婧.美国技能短缺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8,(1):74.
    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2011-7-6.
    ⑦ 谢锐先.“技工荒”带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6):28.
    ⑧ 孔令锋,孙汀伟.我国技能人才短缺成因分析——基于激励不足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22):4.
    ⑨ 魏晓艳,杨若凡,夏建国.我国技能短缺状况下高职教育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17.
    ① 杨伟国,孙嫒媛.英国应对技能短缺的政策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6,(2):92.
    ② 杨伟国.全球遭遇技能短缺[J].求是,2007,(8):56-57.
    ③ 杨伟国.全球遭遇技能短缺[J].求是,2007,(8):58.
    ④ 英国国家技能战略:技能促进增长[M].鲁昕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英国政府没有在强化职业教育的同时解决好企业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可能会对其技能短缺治理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参见:John Ahier & Geoff Esland.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Future of Work I: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of Policy Development [M]. New York: Routledge,1999:113.)
    ⑤ 袁贵仁.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6):61.
    ⑥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1-22.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经验、新起点与新战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6):40-41.
    ⑧ 董奇.“技工荒”为什么旷日持久——蒹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教论坛,2011,(16):15.
    ① 查吉德.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② 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5.
    ③ 柳艳鸿,郜金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89.
    ④ 查吉德.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70.
    ①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53.
    ② 王东.“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J].职教论坛,2013,(12):19.
    ③ 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18.
    ④ 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17-18.
    ⑤ 朱永新.职业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
    ⑥ 陈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2.
    ⑦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6:85.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6:193-194.
    ② 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2-12-8(10).
    ③ 徐平利.教育的陷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0.
    ① 关于“知识的圆圈”,不少文献指出爱因斯坦曾有过相关的言论,但也有学者指出,“知识圆圈说”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而不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参见:邱翼东.“圆圈说”是芝诺所言[J].咬文嚼字,2011,(5):40.)。该学者未指出他这样说的根据,难以判断他所说是否准确。不过,从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来看,二者的观点并不矛盾。
    ② 王荣武,曹丹.技能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51.
    ③ 王雁琳.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0.
    The Skill Matching Challenge -Analyzing Skill Mismat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Z].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2010.
    ② Richardson Sue. What is a Skill Shortage? [J]. Australian Bulletin of Labour,2009,35(1):326-327,350.
    ③ 袁玲,黄海敏.制度缺陷下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2):203.
    ④ 袁玲,黄海敏.制度缺陷下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2):203.
    ① Peter Jarvis. The Sociolog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 England: Groom Helm,1985:17-41.
    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组织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
    ③ J. Xiao. Education expansion in Shenzhen, China: its interfac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98,18(1):3-19.
    ④ 杨金梅.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9.
    ① Stanciu Dorin, Orban loan & Bocos Musata. Applying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to Pedagogical Practice:Lessons from the Romanian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1):92-96.
    ② Hasan Sozen, Merve Sozen & Tekat Atilla. Comparison of the profiles of the potential teach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09, (1):943-948.
    ③ Sulaiman T., Abdurahman A. R.& Rahim S. S. A.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mo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 (8):512-517.
    ④ 李敦东.近30年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84.
    ⑤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杨金梅.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7-41;马庆发.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职校生学习潜能[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8):11-14;秦鹰.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4,(15):1;邵震球.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技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47-48;刘素婷.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6):6-8;续润华,韩云霞,董佩燕.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14-16,38;单光庆.多元智能理论给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0):146-147.
    ⑥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72-73.
    ⑦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1-102.
    ⑧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9.
    ①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5-108.
    ②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98-99
    ③ 赵秋兰.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57.
    ④ 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1-72.
    ⑤ 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61-63.
    ⑥ 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62.
    ① 蒋安.高职学生自我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科研论坛,2010,(5);63-64.
    ② 刘厚钧.高职生职业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66-67.
    ③ 朱箫沽.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6-7.
    ④ 王小明.高职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45-46.
    ⑤ 张玉臣.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79-80.
    ⑥ 常建刚,王秀荣.非智力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与自我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5):86-87.
    ⑦ 课题组.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19-122.
    ⑧ 张爱荣,韩云霞.国外职业教育中值得借鉴的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5,(29):79-81.
    ①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②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
    ③ 郭双华,秦建华.试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129-130.
    ④ 刘治安,周国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104.
    ⑤与这三个专业对应的研究文献如下:贾学武,赵裕明,孟婷婷.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3,(6):27-28;蒋阳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23):132-133;陈天训,刘正怀.高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36-37,40.
    ⑥ 韩莉.论高职教育中的实训体系建设[J].太原大学学报,2008,(1):92.
    ⑦ 张舜德,色莫代.高职实训体系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9,(35):21.
    ⑧ 与这几种实训体系对应的研究文献如下:严明良,刘颖.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索,2008,(6):160-161,164;束孝宇.高职课程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J].教育探索,2009,(10):98-99;曾祥慈.ERP沙盘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41):171-172;梁文鹏.高职院校“体验实习+定岗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21):75-77;徐金寿.“全程式”实践模式下开放式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7-59;戴裕崴,王振云,杨玉兰,等.校企融合系统实训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9,(2):71-72,75.
    ⑨ 陶锐.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构建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124-125.
    ① 学习——内在的财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34.
    Kelly Parsley & Carol A. Corcora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role i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J]. Kappa Delta Pi Record,2003,39(2):84-87.
    ③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政策分析:1998[M].刘明堂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2:26.
    ④ (德)菲利普·葛洛曼,菲利克斯·劳耐尔主编.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石伟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
    ⑤ 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57.
    ① 胡亚天.教师培养体系的基本类型与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3):36-37.
    ② 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0-155.
    ③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
    ④ 吕玉铬.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6):72-73.
    ⑤ 田锋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2):92.
    ⑥ 黎华,刘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TTF”模型分析与构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7.
    ① 田锋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2):92-93.
    ② 吴疆,杨开明.高职人才柔性化培养环境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3-94.
    ③ 张兵,任德齐.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3-14.
    ④ 李小娟.高职毕业生距离高技能人才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12-6-13(5).
    ⑤ 李小娟.高职毕业生距离高技能人才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12-6-13(5).
    ⑥ 张兵,任德齐.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3-14.17.
    ⑦ 田宝忠.关于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1-32.
    ⑧ 张立忠.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评价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4-6.
    ① 何晓蓉,龙山红,余绍军.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刍议[J].职教论坛,2010,(8):68-69,72.
    ② 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17):181-182.
    ③ 罗凤姿,孙丽,罗斌.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12-13.
    ④ 鲁捷.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36-39.
    ⑤ 方永平,项小仙,蒋联海.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高职生有高就业率[J].中国高等教育,2005,(2):14-15.
    ⑥ 严雪怡.按照“人职匹配原理”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教论坛,2011,(1):67-68.
    ⑦ 史枫.改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0,(33):23.
    ① 曾俊香.注重个性化表达与展现培养有创见的技能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39-141.
    ② 王英.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5.(9):140-141.
    ③ 彭汉庆.略论有效教育的心理学原则[J].孝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8.
    ④ 北京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历史的机缘发展的必然——与“MS-EEPO有效教育”一起的七年[J].人民教育,2012,(13-14):22-23.
    ⑤ 朱冬夏.试论有效教育的高效优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1):6-8.
    ① 顾明远.教育方式的一场变革[J].人民教育,2012,(13-14):8-9.
    ② 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8.
    ③ 鲍银霞.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J].现代教育论丛,2006,(2):54.
    ①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67.
    ① 南京大学张红霞老师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试测“一般20人以上,30人左右”(参见: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1.)。所以,笔者原本准备找30名高职学生进行试测。没想到,帮忙联系的老师非常热心,一下子联系了94名学生填写问卷。初步查看之后,发现这些学生填写得十分认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留下了QQ号码或者手机号码,还有不少学生在最后的开放式问题部分填写了大段的建议。所以,笔者决定对收回的94份问卷逐一进行研读,努力发现问题,尽量完善调查问卷。
    ②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6.
    ③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4.
    ①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80.
    ②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49.
    ③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57.
    ① 李宗尧,张明德,王义智,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② 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③ (美)凯瑟琳·西伦著.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M].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④ 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⑤ 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① 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转引自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和震.技能提升与知识、素质的复合——职校毕业生升学与职业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1;杨雪芳.论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职业教育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104.
    ② “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型”是指“类型”(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26.),因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就是技术技能类人才,但这个概念与作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统称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
    ③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18.
    ④ 卢义斋.用新理念、新模式培养新的知识技能型人才[J].中国培训,2009,(10):53.
    ⑤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8,(3):18.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6.
    ① 具体出处如下: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3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64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50.
    ② 这些文献包括: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5-127;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6;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4;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8-10;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3; C. T. Onions.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转引自:(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主编.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8.);马振华.我国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9;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9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5;陆素菊.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形成及特点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25;高岩.高技能人才成长探析[D].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5;王彦军.日本劳动力技能形成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文,2008:23;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1.
    ① 徐德利.学生心智技能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50.
    ② 何应林.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操作技能形成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11-12.
    ③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448.
    ①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
    ② 俞仲文.职业教育顶层设计N个建议[N].中国青年报,2013-11-4(11).
    ① 庄西真研究员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一次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发表了这个观点。此前,他在发表于《职教论坛》2011年第10期卷首的《高技能人才从哪里来》一文中也指出,高技能人才不是(或不完全是)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
    ② 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2-23.
    ③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未必是技能人才。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和条件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其素质结构中知识所占比重会提高,而且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程度也会提高,但是,技能仍然为这些人才的主要特征,因而笔者认为他们都是技能人才。
    ① 虽然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到生产一线岗位顶岗实训的机会,但由于学生身份的限制,他们所体验到的环境与相应岗位正式工作人员还是有区别的,因而并不能算作“真实的工作环境”。
    ② 方永平,项小仙,蒋联海.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高职生有高就业率[J].中国高等教育,2005,(2):14-15.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54.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04.
    ③ I.A.Murray,et al.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Z].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9:90.转引自: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3.
    ④ Flexner S.B. &L.C.Hauck.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Z].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1987:622.转引自: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3.
    ⑤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3-16;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5-36,前言第1-2页;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制度有效性的视角[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70;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7.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28.
    ①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73.
    ②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25.
    ③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43.
    ① 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30.
    ② 王鉴申群英.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5.
    ① 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9):11-12.
    ②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③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18.
    ① 何善亮.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2.
    ① 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87.
    ② 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2-220.
    ③ 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87.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7-1538.
    ① 黄强,张燕逸,武任恒.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23.
    ②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4-315.
    ③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1:153.
    ④ Ralph W. Tyle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6.
    ⑤ (英)莱恩·多业尔,伊恩·高夫著.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6-47.
    ⑥ 黄强,张燕逸,武任恒.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26.
    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语出《孟子·告于上》。参见:万丽华,蓝旭译著.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2.
    ⑧ 黄强,张燕逸,武任恒.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26-127.
    ①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8-319.
    ② Abraham H.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 Harper & Row,1954,转引自:黄鸣奋.需要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导语第2页.
    ③ Clayton P. Alderfer.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142-175.
    ④ 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修订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13.
    ⑤ 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修订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13.
    ①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47-548.
    ② 目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中有不少是“身不由己”,而并非他们适合走技能成才道路,这些学生在
    ① (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关于多元智能的对话[J].江苏教育研究,2009,(9):38.
    ② 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指出人具有前面的七种智能,但他同时指出,智能的种数还可能增加,各种智能的排列顺序也可以发生变化(参见:(美)加德纳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1994-1995年间,加德纳又发现了另一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的充分证据。(参见:Howard Gardn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R]. Chicago, Illinoi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3.)
    ③ (美)加德纳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37.
    ① (古罗马)昆体良著.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4.
    ② (美)本杰明·S·布卢姆等著.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王钢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140.
    ③ 林永柏.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学生观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1993,(2):21.
    ④ (美)本杰明·S·布卢姆等著.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王钢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43-44,93-94.
    ⑤ 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9-41.
    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4-366.
    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9.
    ① 元青.杜威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1.
    ① 刘铁芳.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9.
    ② (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
    ③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8.
    ④Daniel T. Willingham.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M].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2009:126.
    ⑤ (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英文版序第1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18.
    ①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6-317.
    ② (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
    ③ 魏晨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82-183.
    ④ (美)丹尼尔·科顿姆著.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77.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9.
    ⑥ 魏晨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84.
    ⑦ 梁国胜.高职教育将有六种招考方式[N].中国青年报,2013-12-2(11).
    ⑧ 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
    ⑨ 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实证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04.
    ①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Z].教发函[2009]87号,2009-3-31.
    ② 胡春艳.技能优者免试读本科[N].城市快报,2006-10-23(2).
    ③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5,9.
    ④ 吴启迪.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N].光明日报,2004-4-1(B1).
    ①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3.
    ① 徐平利.职业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0.
    ① 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2-13(11).
    ② 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5.
    ③ 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5.
    ④ 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40.
    ⑤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3-314.
    ⑥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7-98.
    ⑦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3-345.
    ①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7.
    ② 徐时彬,黄璐娇,邹良明.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0):101.
    ③ 高春静.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96.
    ① 郑江淮,江静.理解行业协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5.
    ② 人事部首次发布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1-7月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行情[J].中国人才,2001,(11):43.
    ③ 该报告从2012年开始,每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① 高春静.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97.
    ① 教育部有关部门如果能成为“第五种分析主体”,则它的分析是一种基于已有全国性数据的分析,这与其他四种分析主体的分析不同,而且其程序要相对简单一些,所以这里关于“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要”分析之基本程序的讨论不包括这一种主体的分析。
    ② 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1-42.
    ① 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1-42.笔者在引用时对表格中的部分内容做了修改。
    ② 高春静.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96.
    ① 高春静.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97.
    ① 此处参考了《X高职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第148页的内容。
    ② 杨应崧.高等职业院校评估方案解读与问答及实施细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8.
    ①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就业对口率”,在有的研究中,它被认为是“职业课程成功与否的指针”(参见:Shoshana Neuman & Adrian Ziderman. Vocational schooling, occupational matching, and labor market earnings in Israel [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1,26(2):256-281.).
    ② 此处参考了《X高职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第252-256页的内容。
    ① (日)市川昭午编著.教育的效果[M].李守福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3.
    ② (日)市川昭午编著.教育的效果[M].李守福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35.
    ③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3.
    ④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7.
    ⑤ 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38-239.
    ① 扈中平.教育日的论(2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1,203.
    ② 这样的“教育目的”就是德国学者Wolfgung Brezinka所说的“集体的整体目的”,它是一种“社会被认可的或争取认可的总体人格的理想”,“处于公众利益的中心”。(参见:(德)WolfgungBrezinka著.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体系引论[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7.)
    ③ 张华.论课程目标的确定[J].外国教育资料,2000,(1):13.
    ④ 王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4):11.
    ⑤ 王枬.“教育方针·教育日的·培养目标”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4):12.
    ⑥ 汪霞.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9.
    ⑦ 这是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略有不同,但内涵基本相同。
    ①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16.
    ② 邓志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3):12.
    ① 陈水生.“下得去”与“F哪儿去”——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21.
    ②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0-113.
    ③ 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困职业技术教育,2013,(9):20-22.
    ① 相应地,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与“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其素质结构中知识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且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程度也较低。因此,也有一些学者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称为“技能型人才”,将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称为“技术型人才”(参见:郭书春.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发展出路[J].石油教育,2002,(3):31-32;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7.)。如前文所述,“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相同之处在于“任务都是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转化为产品,都在生产第一线上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经验技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后者“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如此看来,前面那些学者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笔者更倾向于用同一个概念——“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描述实施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
    ②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7.
    ③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18.
    ① 关云飞,肖贻杰,徐萍.再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8,(14):6.
    ② 徐月华,张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53.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3.
    ④ 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3.
    ⑤ 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3.
    ① (美)罗波特·墨菲著.第一本经济学[M].程晔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03-108.
    ① 单中惠.教育小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7.
    ② 顾明远.顾明远教育随笔[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26.
    ③ 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
    ④ 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6.
    ① 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8-80.
    ② 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26.
    ③ (美)大卫·G·阿姆斯特朗等著.教育学导论:第七版[M].李长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7.
    ④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6.
    ⑤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4.
    ⑥ 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2.
    ⑦ 杨金梅.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9.
    ①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3-74.
    ② 王一丹.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教育的灵活性、技能开发与就业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7.
    ③ 笔者认为,如果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真实,而且他在高考中的发挥基本正常,那么他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和高考分数应该呈正相关。
    ① 柴福洪,陈年友.高等职业教育名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3-64.
    ② 马树超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
    ③ 刘瑞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提升及启示[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5):25.
    ④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96.
    John P. White. The aims of education restated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2:1-2.
    ① 这里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就业率对应。如前所述,本研究将其规定为“毕业生就业情况I”。
    ② 此处参考了《X高职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第253页的内容。
    ① 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1.
    ② 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2.
    ③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5.
    ⑤ 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2.
    ⑥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9-180.
    ⑦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29.
    ①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l:181.
    ②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64.
    ③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64.
    ④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l:181.
    ⑤ (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曹延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
    ① (德)乔治·凯兴斯泰纳著.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26.
    ② 此处参考了X高职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13年版的培养方案。
    ① 臧志军.辨析“零距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51.
    ② 庄西真.距离产生美[J].职教论坛,2009,(10):1.
    ③ 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21.
    ④ 庄西真.距离产生美[J].职教论坛,2009.(10):1.
    ⑤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162.
    ⑥ 宋兴川,张琪,张志华.技能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60-63.
    ⑦ 何应林,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7,(22):39.
    ① 程方平.教育投入三问[J].新华文摘,2014,(3):124-125.
    ②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6.
    ③ 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7.
    ④ 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8-129.
    ① 笔者根据孙诚等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第127页图4-15中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并结合原来数据绘制了本图。
    ② 这里的“贫困地区”是指“国家级贫困县及周边地区”,“西部地区”是指“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共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民族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西藏、贵州、云南、青海、甘肃、四川共10个省和自治区”。参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6.
    ③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32.
    ④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1.
    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3-25,32.
    ① 本研究根据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要,选取了课程、实训、教师、环境和评价等五个要素作为“有效条件”的组成要素,有一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经常议及的培养条件,比如教学、管理,笔者认为它们已包含在这五个要素之中,所以未单独列出。
    ② 韩立福.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0.
    ③ (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
    ① 刘雪梅.浅谈如何确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有效评价的保障体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208-209.
    ② 对有效教师、有效课程、有效环境和有效评价等概念进行了阐述的文献并非只有已提到的这些,特别是关于有效教师的研究文献较多,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③ 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6.
    ④ 韩立福.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
    ⑤ 龙宝新,折延东.辨识有效课程,重建课程的“轨道”[J].当代教育科学,2006,(4):25.
    ⑥ 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8.
    ① 孙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
    ②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③ Theodore Lewis. Towards a Libe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97, 31(3):477-489; Theodore Lewis.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General Education [J]. Curriculum Inquiry,1998, 28(3):283-289.
    ④ 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28.
    ⑤ 严明良,刘颖.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160-161,164.
    ⑥ 束孝宇.高职课程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J].教育探索,2009,(10):98-99.
    ⑦ 曾祥慈.ERP沙盘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41):171-172.
    ⑧ 梁文鹏.高职院校“体验实习+定岗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21):75-77.
    ⑨ 徐金寿.“全程式”实践模式下开放式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7-59.
    ⑩ 戴裕崴,王振云,杨玉兰,等.校企融合系统实训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9,(2):71-72,75.
    ① 于春艳,解书.有效教师及其养成——西方有效教师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52.
    ② (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① (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
    ② Alma Harris.Effctive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School Leadership & Mangement, 1998,18(2):169-183.转引自:张丰硕.谁可称之为有效教师[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2):40.
    ③ (美)阿兰兹著.学会教学(第六版)[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④ 张丰硕.谁可称之为有效教师[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2):40-41.
    ⑤ (英)Randall Curren主编.教育哲学指南[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2.
    ① (德)底特利希·本纳著.普通教育学:一种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2.
    ② 李进.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4.
    ③ 何应林.典型国家职教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借鉴[J].职教论坛,2013,(1):91.
    ④ Nancy Flowers, Steven B. Mertens & Peter F. Mulhall. Four important lessons abou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Middle School Journal,2002,33(5):57-61.
    (美)帕克·帕尔默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6.
    ②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68.
    ③ John Dewey. The School and Society [M].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0.转引自:(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81:28,前言第3页.
    ④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肖咏捷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55-67.
    ⑤ 刘铁芳.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
    ⑥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未受学科训练的心智[M].张开冰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97.
    ⑦ 宋磊.专家技能养成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心理学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69-70.
    ⑧ 张爱平,孔华威.创新生态:让企业相互“吃”起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7-148.
    ⑨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9.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4.
    ② J. Bruner. Schooling children in a nasty climate [J] Psychology Today,1982, (1):57-63.
    ③ Simone Weil. Waiting for God[M]. New York: G. P.Putnam's Sons,1951:115.
    ④ 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29.
    ⑤ 杜世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深化纵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6-90.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7.
    ①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610.
    ② (日)庆伊富长等著.大学评价——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王桂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0.
    ③ 陈玉琨,赵永年.教育学文集(第16卷)——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98.
    ④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5.
    ⑤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6.
    ⑥ 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5.
    ⑦ 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16.
    ③ Maddalena Taras. Summative and Formative:Som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5,53(4):466-478.
    ① 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8-59.
    ② 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53.
    ① 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3-54,59-60.
    ① 关于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描述还有很多,例如,余祖光就结合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对北京、天津、江苏等地8个行业的135家企业所做调查的结果,指出了校企合作中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等方而存在的问题(参见: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8.);姚会平和唐小涛从企业参与、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校企合作期限和实践经验传授四个方而介绍了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参见:姚会平,唐小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16.);丁夏君指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是困扰高职校企合作的“最大难题”(参见:丁夏君.要让企业“有利可图”[N].中国教育报,2012-5-16(6).):袁卫国从“办学体制的约束”、“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缺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和“高职院校的先天不足”等儿个方面指出了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参见:袁卫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25-26.)。在这些描述中,笔者认为“企业合作意愿不足”是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它导致了高职校企合作中其他很多问题的出现,也将成为解决高职校企合作问题的突破口。
    ②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84.
    ③ 肖凤翔,史可可.简论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演变[J].职教论坛,2012,(13):10.
    ④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3-64.
    ① 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43.
    ②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③ 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11.
    ④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84-285.
    ⑤ 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11.
    ① 戴裕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38.
    ② 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9.
    ③ 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12.
    ④ 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10.
    ⑤ 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11-13.
    ① 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11.
    ② 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10-11.
    ③ 方光罗.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8-1-9(11).
    ④ 和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5.
    ① 马必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35.
    ② 林润惠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2-43.
    ① (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第2版)[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组织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学习——内在的财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政策分析:1998[M].刘明堂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美)凯瑟琳·西伦著.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M].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7.英国国家技能战略:技能促进增长[M].鲁听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主编.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9.(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0.(英)Randall Curren主编.教育哲学指南[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德)底特利希·本纳著.普通教育学:一种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美)大卫·G·阿姆斯特朗等著.教育学导论:第七版[M].李长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德)Wolfgung Brezinka著.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体系引论[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日)市川昭午编著.教育的效果[M].李守福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6.(美)丹尼尔·科顿姆著.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7.(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第2版)[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8.(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9.(美)帕克·帕尔默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德)菲利普·葛洛曼,菲利克斯·劳耐尔主编.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石伟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2.(美)内尔·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3.(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81.
    24.(古罗马)昆体良著.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5.(德)乔治·凯兴斯泰纳著.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6.(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肖咏捷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著.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8.(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9.(美)本杰明·S·布卢姆等著.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王钢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30.(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未受学科训练的心智[M].张开冰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2.(美)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3.(美)理查德·I·阿兰兹著.学会教学(第六版)[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4.(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曹延亭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5.(美)罗波特·墨菲著.第一本经济学[M].程晔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6.(日)庆伊富长等著.大学评价——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王桂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37.王一丹.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教育的灵活性、技能开发与就业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8.汪霞.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9.李宗尧,张明德,王义智,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0.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1.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3.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4.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5.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6.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7.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8.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9.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0.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1.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2.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制度有效性的视角[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3.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55.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6.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7.和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8.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9.马树超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0.马必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61.刘洪一,李建求,徐平利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2.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3.柴福洪,陈年友.高等职业教育名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4.杨应崧.高等职业院校评估方案解读与问答及实施细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5.林润惠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6.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7.陈玉琨,赵永年.教育学文集(第16卷)——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8.徐挺,王向锋,徐冰.高职教育合格性与发展性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9.杜世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深化纵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70.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实证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71.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2.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7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4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5.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6.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7.何善亮.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8.韩立福.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9.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80.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81.黄强,张燕逸,武任恒.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82.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5.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86.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7.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9.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修订第二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90.黄鸣奋.需要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2.顾明远.顾明远教育随笔[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93.单中惠.教育小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4.晏辉.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5.刘铁芳.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6.魏晨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7.元青.杜威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8.万丽华,蓝旭译著.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9.徐平利.教育的陷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0.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01.张爱平,孔华威.创新生态:让企业相互“吃”起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02.孙孔懿.教育失误论(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0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04.李进.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7.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108.扈中平.教育目的论(2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10.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11.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12.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马振华.我国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高岩.高技能人才成长探析[D].沈阳: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9.何应林.机械类高技能人才操作技能形成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经验、新起点与新战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6).
    2.袁贵仁.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6).
    3.杨伟国.全球遭遇技能短缺[J].求是,2007,(8).
    4.王雁琳.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5.杨伟国,孙媛媛.英国应对技能短缺的政策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6,(2).
    6.杨伟国,吴守祥.德国技能人才短缺及其治理[J].德国研究,2006,(2).
    7.杨伟国,代懋,王婧.美国技能短缺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8.李俊芬.澳大利亚技能型人才短缺状况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8).
    9.李文盛.澳大利亚拨款解决技能短缺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36).
    10.谢锐先.“技工荒”带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6).
    11.孔令锋,孙江伟.我国技能人才短缺成因分析——基于激励不足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22).
    12.魏晓艳,杨若凡,夏建国.我国技能短缺状况下高职教育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13.董奇.“技工荒”为什么旷日持久——兼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教论坛,2011,(16).
    14.袁玲,黄海敏.制度缺陷下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2).
    15.孙善学.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2,(6).
    16.查吉德.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
    17.查吉德.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18.柳艳鸿,郜金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19.朱永新.职业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
    20.陈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
    21.邱翼东.“圆圈说”是芝诺所言[J].咬文嚼字,2011,(5).
    22.王荣武,曹丹.技能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3.王东.“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J].职教论坛,2013,(12).
    24.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
    25.杨金梅.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26.李敦东.近30年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7.马庆发.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职校生学习潜能[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8).
    28.秦鹰.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4,(15).
    29.邵震球.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技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30.刘素婷.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6).
    31.续润华,韩云霞,董佩燕.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2).
    32.单光庆.多元智能理论给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0).
    33.赵秋兰.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
    34.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5.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36.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37.蒋安.高职学生自我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科研论坛,2010,(5).
    38.刘厚钧.高职生职业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39.朱箫洁.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0.王小明.高职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41.张玉臣.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42.常建刚,王秀荣.非智力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与自我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5).
    43.课题组.国内外高职课程体系模式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4.张爱荣,韩云霞.国外职业教育中值得借鉴的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5,(29).
    45.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6.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47.郭双华,秦建华.试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的项目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48.刘治安,周国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49.贾学武,赵裕明,孟婷婷.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50.蒋阳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23).
    51.陈天训,刘正怀.高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
    52.韩莉.论高职教育中的实训体系建设[J].太原大学学报,2008,(1).
    53.张舜德,色莫代.高职实训体系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作用[J].职教论坛,2009,(35).
    54.严明良,刘颖.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
    55.束孝宇.高职课程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J].教育探索,2009,(10).
    56.梁文鹏.高职院校“体验实习+定岗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21).
    57.徐金寿.“全程式”实践模式下开放式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58.陶锐.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构建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9.曾祥慈.ERP沙盘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41).
    60.戴裕崴,王振云,杨玉兰,等.校企融合系统实训培养具有“三证”的模具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61.于春艳,解书.有效教师及其养成——西方有效教师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62.胡亚天.教师培养体系的基本类型与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3).
    63.吕玉铬.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6).
    64.田锋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7,(2).
    65.黎华,刘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TTF”模型分析与构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6.张兵,任德齐.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探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67.田宝忠.关于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68.张立忠.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评价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
    69.何晓蓉,龙山红,余绍军.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刍议[J].职教论坛,2010,(8).
    70.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17).
    71.罗凤姿,孙丽,罗斌.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72.鲁捷.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73.吴疆,杨开明.高职人才柔性化培养环境的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4.方永平,项小仙,蒋联海.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高职生有高就业率[J].中国高等教育,2005,(2).
    75.严雪怡.按照“人职匹配原理”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教论坛,2011,(1).
    76.史枫.改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0,(33).
    77.曾俊香.注重个性化表达与展现培养有创见的技能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78.王英.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79.彭汉庆.略论有效教育的心理学原则[J].孝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80.北京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历史的机缘发展的必然——与“MS-EEPO有效教育”一起的七年[J].人民教育,2012,(13-14).
    81.朱冬夏.试论有效教育的高效优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1).
    82.顾明远.教育方式的一场变革[J].人民教育,2012,(13-14).
    83.鲍银霞.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J].现代教育论丛,2006,(2).
    84.柴福洪.何谓“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
    85.和震.技能提升与知识、素质的复合——职校毕业生升学与职业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
    86.杨雪芳.论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职业教育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
    87.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88.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89.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
    90.卢义斋.用新理念、新模式培养新的知识技能型人才[J].中国培训,2009,(10).
    9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92.陆素菊.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形成及特点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93.徐德利.学生心智技能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94.(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关于多元智能的对话[J].江苏教育研究,2009,(9).
    95.林永柏.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学生观评介[J].外国教育研究,1993,(2).
    96.庄西真.高技能人才从哪里来[J].职教论坛,2011,(10).
    97.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
    98.王鉴申群英.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99.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100.张华.论课程目标的确定[J].外国教育资料,2000,(1).
    101.王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4).
    102.邓志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3).
    103.陈水生.“下得去”与“下哪儿去”——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104.郭书春.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发展出路[J].石油教育,2002,(3).
    105.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
    106.关云飞,肖贻杰,徐萍.再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8,(14).
    107.徐月华,张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
    108.刘瑞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提升及启示[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5).
    109.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110.徐时彬,黄璐娇,邹良明.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0).
    111.高春静.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析与用人标准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3).
    112.郑江淮,江静.理解行业协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13.臧志军.辨析“零距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114.庄西真.距离产生美[J].职教论坛,2009,(10).
    115.宋兴川,张琪,张志华.技能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116.何应林,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7,(22).
    117.程方平.教育投入三问[J].新华文摘,2014,(3).
    118.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19.龙宝新,折延东.辨识有效课程,重建课程的“轨道”[J].当代教育科学,2006,(4).
    120.张丰硕.谁可称之为有效教师[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2).
    121.何应林.典型国家职教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经验与借鉴[J].职教论坛,2013,(1).
    122.宋磊.专家技能养成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心理学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12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124.姚会平,唐小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125.袁卫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
    126.肖凤翔,史可可.简论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演变[J].职教论坛,2012,(13).
    127.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128.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
    129.戴裕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
    130.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金炳华等.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邹瑜等.法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8.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吴启迪.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N].光明日报,2004-4-1.
    2.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N].中国青年报,2012-2-13.
    3.俞仲文.职业教育顶层设计N个建议[N].中国青年报,2013-11-4.
    4.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2-12-8.
    5.方光罗.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8-1-9.
    6.李小娟.高职毕业生距离高技能人才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12-6-13.
    7.寒江雪.全球大闹“技工荒”[N].大公报,2008-8-6.
    8.丁夏君.要让企业“有利可图”[N].中国教育报,2012-5-16.
    9.胡春艳.技能优者免试读本科[N].城市快报,2006-10-2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5-2.
    2.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11-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2011-7-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1995-3-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Z].教发[2012]9号,2012-6-14.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Z].教政法[2014]1号,2014-1-22.
    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1]21号,2001-5-29.
    9.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Z].教发函[2009]87号,2009-3-31.
    1. Abraham H.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Harper & Row, 1954.
    2. Alma Harris. Effective Teach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1998,18(2).
    3. Clayton P. Alderfer.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
    4. C. T. Onions.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Z].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 Daniel T. Willingham.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M]. Hoboken, NJ:John Wiley & Sons,2009.
    6. Flexner S. B. & L. C. Hauck.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Z]. New York:Random House Inc,1987.
    7. Hasan Sozen, Merve Sozen & Tekat Atilla. Comparison of the profiles of the potential teach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09, (1).
    8. Howard Gardne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R]. Chicago, Illinoi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3.
    9. I. A. Murray, et al.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Z].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0. J. Bruner. Schooling children in a nasty climate [J].Psychology Today,1982, (1).
    11. John Ahier & Geoff Esland.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Future of Work I: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of Policy Development [M]. New York: Routledge,1999.
    12. John Dewey. The School and Society [M].Chicago, 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0.
    13. John P. White. The aims of education restated [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2.
    14. Jonathan Haskel & Christopher Martin. Do Skill Shortages Reduce Productivit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J]. Economic Journal,1993, 103(417).
    15. J. Xiao. Education expansion in Shenzhen, China:its interfac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J]. Inter national Jour 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1998,18(1).
    16. Kelly Parsley & Carol A. Corcora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role i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J]. Kappa Delta Pi Record,2003,39(2).
    17. Ktaja Hujo & Nicola Piper. South-South Migration: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olicy [J]. Development,2007,50(4).
    18. Maddalena Taras. Summative and Formative:Some Theoretical Refle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5,53(4).
    19. Nancy Flowers, Steven B. Mertens & Peter F. Mulhall. Four important lessons about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Middle School Journal,2002,33(5).
    20. Peter Jarvis. The Sociolog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 England: Groom Helm,1985.
    21. Ralph W. Tyle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22. Richardson Sue. What is a Skill Shortage? [J]. Australian Bulletin of Labour, 2009,35(1).
    23. Shoshana Neuman &. Adrian Ziderman. Vocational schooling, occupational matching, and labor market earnings in Israel [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1, 26(2).
    24. Simone Weil. Waiting for God [M].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1951.
    25. Stanciu Dorin, Orban loan & Bocos Musata. Applying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to Pedagogical Practice:Lessons from the Romanian Primary Education System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 (11).
    26. Sulaiman T., Abdurahman A. R. & Rahim S. S. A.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mo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 (8).
    27. Theodore Lewis. Towards a Libe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997,31(3).
    28. Theodore Lewis.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General Education [J]. Curriculum Inquiry,1998,28(3).
    29. The Skill Matching Challenge-Analyzing Skill Mismat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Z].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2010.
    30. Vladimir Gimpelson, Rostislav Kapeliushnikov & Anna Lukiyanova. Stuck between Surplus and Shortage: Demand for Skills in Russian Industry [J]. LABOUR, 2010,2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