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效力处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诉讼行为之概念乃为诉讼法之中心点。综观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典、判例及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根据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的二元法律规则逻辑结构,应然的行为如缺乏法律后果的保障则无法实施。刑事诉讼系统的自治理想对每一个违法诉讼行为加以诉讼法效力上的评价。通过对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效力处置的理论地位以及法律现实需要,探讨刑事诉讼行为瑕疵,尝试建构统合的效力处置理论框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提出使其自洽的立法建议意义重大。
     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刑事诉讼行为瑕疵概述:在探讨刑事诉讼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刑事诉讼行为瑕疵的概念与形态;第二部分,刑事诉讼行为瑕疵的效力处置:境外的考察:将其分为可恢复的处置方式与不可恢复的处置方式,前者包括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行为无效——重新作出、瑕疵矫正——行为生效、不完全生效——从轻量刑,后者包括行为排除——不得再理、诉讼终止——程序终局;第三部分,刑事诉讼行为瑕疵的效力处置理论分析:统合理论的探究:通过程序形成行为——实体形成行为——裁判行为以及职权行为——非职权行为的划分作为基点建构了瑕疵效力处置的统合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我国刑事诉讼行为瑕疵效力处置的法律现状:剖析了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以及四种效力处置规则;第五部分,我国刑事诉讼行为瑕疵效力处置制度的重构:设计了合法性原则、程序自治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比例原则;设计了法定无效和实质无效制度、补正制度、消极矫正制度、单纯宣告违法或无效制度、证据禁止制度、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制度、撤销、变更强制措施制度、从轻量刑制度、诉讼终止制度、无效诉讼行为转换制度等。
The terminology of act flaws in procedure is indeed the central point in procedural law. In accordance with logical structure of legal rules of dualism of behavior pattern and legal consequence, legal acts can not be implemented provided lack of guarantee of legal consequences from comprehensively study on criminal procedural code in each country of the world. The autonomous dream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system makes the assessment by legal validity necessary to each illegal procedural act necessa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try to establish united theory frame of treatment of legal validity and provide the amend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legislative advices in order to make it self-harmoniou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status and actual legal needs.
     This thesis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or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the introduction of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it make the definition and patterns of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definite on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theory of criminal procedural acts; the second part, the treatments of legal validity to the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outside the boundary: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at can be rehabilitated and that cannot berehabilitated. The former contain canceling the judgment------the actshould be sent back for re-trial, nullification of procedural act------the actshould be done again, cure of illegal procedural act------the act can getlegal validity, getting not full legal validity------reduction of sentence.The latter contain exclusion of illegal procedural act------the act cannot bedone again, judicial stays------discontinuation of procedure; the third part,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of legal validity to the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e probe into the united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united theory of treatment of legal validity to act flaws by the point of division of acts of forming intimate conviction, that of forming process and judgment, and acts of authority and no-authority; the fourth part, the legal status of treatment of legal validity to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we analyze the principles of strictly observing with legal process, burdening responsibilities by division, mutual cooperation and restriction, and protecting procedural rights of joiners and four kinds of legal regulations of treatment of act flaws; The fifth part,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s of treatment of legal validity to act flaws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our country: we design the principles of confirming with procedural law, procedural autonomy, the nature of entirety and proportion; we design the systems of legal invalidity and actual invalidity, supplement, pessimistic amendment, purely announcing illegal status, prohibition of evidences, cancelling the judgment to send it back for retrial, revoking or changing coercive measures, reduction of sentence, judicial stays,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valid procedural acts etc..
引文
[1]W.Sauer.Grundlagen des Prozessrechs.Stuttgart,1929,167.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Ⅰ——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79.
    [2]诉讼行为的重要性可以从同相位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端倪,民法学者李建伟说:“习民法者懂法律行为,就宛如习武者打通任督二脉一样”,相应地,不谙诉讼行为基础理论,则对刑事诉讼理解则难具备系统性。
    [3]陈瑞华教授提出的程序性制裁理论为本文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很多启发,但是程序性制裁理论的假定——处理——制裁法律规则三元逻辑结构值得商榷,并不是所有的“处理”均有“制裁”相对应,尤其是一些当事人诉讼行为瑕疵可以矫正,从而获得预期效力,并无所谓的程序性制裁;“作为一种程序性制裁制度,诉讼行为无效之宣告所针对的不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而只是警察、检察官或法官的诉讼行为”(参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65.)。我们认为诉讼行为无效宣告得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保护弱者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并不排斥参与者违法诉讼行为受到法律后果条款的评价和调整。因此,行为模式——处理后果的二元模型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
    [1][英]卡尔·波谱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查汝强,邱仁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59.
    [1]蔡辉龙.刑事诉讼法新论[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有限公司,2002:62.
    [2]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Ⅲ判决以外诉讼行为的无效之形态与其治愈[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155-157.
    [3]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91.
    [1]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2.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23.
    [3]也有学者认为: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思不相一致,抑或行为人外部表示所追求的某种法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出现的后果: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前者如行为人对法律行为发生的条件发生误解;后者如受他人胁迫而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参见张家慧.意思表示不真实诉讼行为的救济[J].法学研究2002,(2):96.)。笔者认为陈述的事实为真实的情况下,仍然将其纳入意思表示不真实容易引起歧义。
    [1]胡开诚.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2,82.
    [2]胡开诚.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2,82.
    [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3.
    [1]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06.
    [2]刑事诉讼法与私法不同,其行为受严格的定型支配,由行为人任意决定的内容很少。
    [3]下文第三章将专门就程序形成行为和心证形成行为作出阐释。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6.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7.
    [1]下文考察的制度不仅包括国外相关制度,还整理了我国澳门地区刑事诉讼行为瑕疵效力处置的相关规则。
    [2]赫拉克利特说:“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流过你的身旁。”这种理解在哲学上存有一定的合理性。
    [3][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徐美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08.
    [1]John Sprack,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Blackstone press Ltd.2000 8~(th)edition,pp.449.
    [2]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631.
    [3]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71.
    [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59-660,805-817.
    [2]徐金辉,程立福.澳门刑事诉讼法[M].澳门:澳门基金会,1999:80.
    [3]陈瑞华.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三个法律文本的考察[J].政法论坛,2003(5):113.
    [1]John Sprack,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Blackstone Press Ltd,2000,8~(th)edition,pp.220-221.
    [2]Anthony G Amsterdam,Speedy Criminal Trial:Rights and Remedies,Stanford Law Review,Vol.27,Feb.1975.转引自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56.
    [3][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8-60.
    [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2.
    [1]日本学者田口守一认为:补正是在诉讼行为方式不完备时,在诉讼行为开始之后补充不足部分。追补是本应该以先行行为为前提,实行后行行为,但是没有实行先行行为,而实行后行行为时,后来实行的先行行为治愈瑕疵,后行行为有效。追补进一步划分为单纯追补与补正性追补。单纯追补是推迟进行但有效的情况,补正性追补是通过追诉行为进行补正(参见[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2-133.)。鉴于前文将次序不合法纳入时间不合法,这样的界分于本文并无太多益处,而且补正性追补又特别容易与补正混淆。以下将补正与追补视为同一含义。
    [2]Joel Samaha,Criminal Procedure,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6,P.461.
    [3]徐金辉,程立福.澳门刑事诉讼法[M].澳门:澳门基金会,1999:78.
    [4]陈瑞华.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三个法律文本的考察[J].政法论坛,2003(5):114.
    [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2-133.
    [2]陈永生.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J].现代法学,2004(3):93.
    [3]许志雄.迅速裁判之原则[J].法学丛刊,2000(2):121.
    [4][英]克里斯托夫·H·W·盖因.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R].2001年11月中英审前程序研讨会论文.
    [5]Don Stuat,Chart Justice in Canadian Criminal Law,3~(rd)edition,p.459.
    [1]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
    [2]佘川,程辉,葛娟娟.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捧除规则[J].法律科学,2001(3):104-105.
    [3]Burdeau v.McDowell 256 U.S.465(1921.转引自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3-64.
    [4]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何家弘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9.
    [1][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95.
    [2]Thomas Weigend:Criminal Procedure——A Worldwide Study,edited by Craig Bradley,Carolina Academic Press,1999,p,195,
    [3]联邦宪法法院在其判决中提出个人隐私权的三个层次理论,即.社交范围(Sozialbcrcich),纯私人领域(Schilchte Privatsphae re),核心隐私领域(Intimsphae re),如果所得证据属于核心领域的范畴,则不能作利益的权衡。无论在收集证据中有否非法行为,所得证据绝对不可采用。如果属于纯私人领域,法官可在国家追究犯罪和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进行权衡。联邦法院或宪法法院为了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以及人格权还是会排除这个证据(参见岳礼玲.德、美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我国确立刑事证据规则之经验借鉴[J].政法论坛,2003(3):181.)。
    [4]陈瑞华.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三个法律文本的考察[J].政法论坛,2003(5):113.
    [5]佘川,程辉,葛娟娟.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法律科学,2001(3):105.
    [6]陈永生: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J].现代法学,2004(1):92.
    [1]The CPS:The Abuse of Process,http:www.cps.gov.uk.
    [2]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几个判例包括:(1)1964年Connelly v.DPP一案中违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起诉行为导致诉讼终止;(2)1967年Mills v.Cooper一案中压迫性起诉行为被纳入这一范畴;(3)1984年R v.Derby Court cx pane Brooks一案中控诉方对法庭程序的操控和滥用以及诉讼迟延也将导致诉讼终止:(4)1994年R v.Horseferry Road Magistrate's Court,ex P.Bennet一案中如果导致被告人受到审判先前事件构成对法庭程序滥用,如非法引渡、违背承诺起诉等也将受到这一制度规制;(5)1996年R v.Latif一案中诱发犯意的侦查陷阱也被视为程序滥用行为.参见李玉萍.程序滥用与诉讼终止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2):130.
    [3]李玉萍.程序滥用与诉讼终止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2):129.
    [4][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美国法律辞典[Z].贺卫方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45.
    [5]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0.
    [6][加]柯特·T·格雷弗斯,西蒙·N·维登——琼斯: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探讨[A].江礼华,[加]杨诚: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01.
    [7]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565.
    [1]台湾学者曹鸿兰以台湾地区以及日、德两国刑事诉讼法作为蓝本提出了相对完善的刑事诉讼行为无效理论,但并未推广到所有大陆法系国家,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理论及制度并未提及,因而理论具有狭隘性和片面性。
    [2]孙笑侠.程序的法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
    [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13.
    [4]W.Sauec Grundlagen des Prozessrechts.Stuttgart,1929,167.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Ⅰ——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79.
    [5]Piermaria Corso,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n Italy,Christine Van den Wyngaert,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Chapter 8,Buterworths,1993,p234.
    [6]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55.
    [7]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56.
    [1]王敏远.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检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2.
    [2]陈瑞华教授的程序性制裁理论主要以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倡导的“权利”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出发点,这里将之称为权利谱系,原因在于一方面英美法系刑事诉讼规则散见于判例中,导致一些刑事诉讼行为瑕疵并不显见,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并不具有尖锐性,而并未上升到司法判例层面,或者技术规则的层面,另一方面,不同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对隔绝的状态,该等国家主要通过宪法性文件在刑事诉讼理论中的母体性作用衍生出刑事诉讼瑕疵处理规则,而宪法正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抑制公权力滥用为宗旨的,因此刑事诉讼行为瑕疵以权利救济为谱系则为显见。然而这种对英美支离破碎的旁征博引并不能使我国当下成文法寻求的规则完善,而只能是理念的熏陶:一是源于我国恪守着大陆法系严格的法条主义,一切遵守于成文法,并无所谓的先例准则,法律原则的规范作用不强;二是尽管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中呼唤宪政视野下的刑事诉讼,宪法并未在刑事司法裁判中有实质渗透。而且制裁理论忽视了一般公民轻程序的情况客观存在,例如证人对法律规定出庭作证的要求置若罔闻,并非鲜见。因此,建立权利谱系的治理模式过于遥远,然而从司法需要的法条前提考虑,这些法律漏洞又亟待弥补,相比之下,王敏远教授的程序性法律后果的设想则更为合理。
    [3]正如行为模式不仅包括不应当这样的行为、应当这样的行为还包括可以这样行为,法律规则不仅包括禁止性法律规则、命令性法律规则,还包括授权性法律规则。
    [1]胡开诚.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2:1.
    [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4]Burdeau v.McDowell 256 U.S.465(1921).转引自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3-64.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7]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5.
    [1]Oskar Bulow,Dis Lehre won den Processeinreden und die Processvoraussetzungen,Begriff,1868,5.1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36.
    [2]Goldschimidt.Der Prozess als Rechtslage,Berlin,1925.S.252ff.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36.
    [3]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J].中国法学,1999(3):112.
    [1]Shigemitsu Dandu,Japanese Criminal Procedure,The Modern Law Review,Vol.30,No.3 pp.127-128.
    [2]又被称为心证形成行为。
    [1]在民事诉讼法上法律及法院之照料义务的作用极为谦抑,而刑事诉讼法则由于受分配正义统治的缘故贯彻得更为深刻。
    [2]这里的指示义务即国内民诉学界近来从德、日引入释明权(Aufklarungspflicht)。德国学者奥特马·尧厄尼希认为,“通常的用词法官(richterliche)的发问义务和阐明义务(gerichtliche Frage—und Aufklarungspflicht)具有误导性,因为《民事诉讼法》第139条没有赋予法官自动的、无视双方当事人的、对案件事实情况进行阐明的义务,甚至也无权这样做。”上述民事诉讼学者所谓法官释明权“毋宁说,法官不仅仅应当接受和利用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而且督促双方当事人使自己的陈述完整,以达到澄明案件事实情况的目的,即法官承担指示义务(Hinweispflicht)”,而非澄清义务(Aufklarungspflicht)。参见拙文.张善燚,印波.刑事法官澄清义务初探——对德国相关刑事司法理论及制度的考察[A].宋世杰,刘建军.诉讼法制度改革新探索[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40-51.
    [3]如《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9条,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4]王敏远.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检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2.
    [1]这里参考了我国行政诉讼中处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情况,该等行政行为瑕疵与此处宣示性职权刑事诉讼行为瑕疵极为相似。(参见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22.)
    [2]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Ⅰ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80.
    [3]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8.
    [1]具体论述参见[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M].李学军,刘晓丹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80-102.
    [2]日本学者将其形象的称为“治愈”(参见[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2.),台湾学者则称之为“治疗”(参见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M].台北:海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138.)。然而无论“治愈”还是“治疗”,都只能在理论层面上使用,在法律规则中则不宜将此等拟人的描绘用来形容使瑕疵生效,笔者认为用“矫正”则更贴近法言法语。
    [3]L.Rosenberg,Lehrbuch des Deutschen Zivilprozessrechts.Munchen—Berlin,1956:227.
    [1]平野龙一.刑事诉讼法(法律学全集第四十三卷)[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23,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Ⅰ——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112.
    [2]徐静村.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4:97.
    [3][德]克劳思·罗克信.刑事诉讼法[M].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95.1950年德国学者尼瑟(Niese)整体检讨传统诉讼行为理论,首先提出“双重功能的诉讼行为”(doppelfunktionelle Prozeβhandlungen)之观念,指出特定的诉讼行为,尤其是强制处分,除诉讼法之面向外,更具有实体法之本质。以逮捕为例,从一方面言,逮捕是保全被告并形成程序的相关活动,但从一方面言,逮捕是保全被告并形成程序的相关活动,但从另一方面言,逮捕也有实体法效力,干预被告的基本权利,该当实体刑法上私行拘禁或强制罪的构成要件,合法的逮捕能够阻却违法,违法的逮捕则是基本权利之侵害,这种法学上全新的观察角度,对于强制处分的救济问题,影响尤其深远(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2.).
    [1][斯洛文尼亚]卜斯天·M·儒攀基奇.刑法——刑罚理念批判[M].何慧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39.
    [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17.
    [3]在这种情况下,无效法律行为称为第一行为或原行为,其他法律行为称为第二行为或替代行为。如无效的地上权设定可以转换为土地租赁契约;不符法定形式的票据可转换为普通证券;期限届满前无正当理由终止劳动契约而无效时,可转换为期限届满时劳动契约之表示。(参见张川华.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探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67条[J].河北法学,2004(8):114.)相关的法律有更为抽象的规定,如德国民法典第140条规定:“无效法律行为具备另一法律行为的要件的,在可以认为如当事人知悉其无效将有意使此另一法律行为有效时,此另一法律行为有效。”台湾地区“民法”第112条规定:“无效之法律行为,若具备他法律行为之要件,并因其情形,可认当事人若知其无效,即欲为他法律行为者,其他法律行为,仍为有效。”(参见周枫等.罗马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211-212.)
    [4]从该点可以看出转换与补正存在明显差异:1.补正的标的是相对无效行为,而转换的标的则是绝对无效的行为;2.补正是通过积极追认的方式作出的矫正瑕疵的做法,而转换则是通过法律自动设置或者解释权人解释生成的。
    [1]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Ⅰ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01.
    [1]具体妥当性即相对于法律整体的确定价值或法治价值而体现的个案正义。
    [2]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23.
    [1]台湾学者陈朴生认为“判决应由法官作出,非法官制作的判决,不能成为判决,公诉只能由检察官提起,司法警察将侦查结果移送法院不能称之为起诉,等等。”(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M].台北:海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137.)
    [2]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M].台北:海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34.
    [3]昭和7年11月22日:判例集11卷166页,转引自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胨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29.
    [4]具体制度设计参见拙作.张善燚,印波.刑事法官澄清义务初探——对德国相关刑事司法理论及制度的考察[A].宋世杰.刘建军.诉讼法制度改革新探索[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40-51.
    [1]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8.
    [2]小野清一郎.刑事诉讼法讲义[M].东京:有斐阁,1950:212.
    [1]Bennecke-Beling,Lehrbuch des Deutschen Reichs-Strafprozessrechts,Beling,1900a.a.O.S.283.ff.转引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30.
    [2]小野清一郎.刑事诉讼法讲义[M].东京:有斐阁,1950:212.
    [3]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Ⅱ判决以外之事诉讼行为之效力[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34.
    [1][斯洛文尼亚]卜斯天·M·儒攀基奇.刑法——刑罚理念批判[M].何慧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35.
    [2]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16-417.
    [3]诚如作者所言:“虽然法律并没有严格规定超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的上诉(抗诉)无效,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超过规定期限的上诉(抗诉)都不予以受理,因而司法实践对上诉(抗诉)期限的严格执行使法律规定的上诉(抗诉)期限起到了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实际功能。”可见分论点违背了作者前文所总提及“从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来看,以下规定体现了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基本要求”,自然也与本文所指的法律规范的本体分析相矛盾。因此,本文并不认为法定上诉(抗诉)期限的上诉(抗诉)瑕疵处理在刑事诉讼法中存在规定。
    [4]1996年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司法部门为了贯彻刑事诉讼法,各个部门相继颁布了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则、规定,其中不仅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而且各个地区也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之所以不将这些规定纳入到刑事诉讼瑕疵效力处置考察范围中来,原因在于:(1)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本身就是刑事诉讼规范的要求,而这种规范一般认为必须是法律,在我国通行的理论中,还不承认法官造法或检察官造法,因此.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在适用案件时具有普遍性,我们仍然不予以考察;(2)这些规定、解释充满了自我授权,扩充自己的权力,限制对方的权力,使刑事诉讼法的权威大打折扣,而且若干解释和规则加起来有1400多条,基于篇幅考虑,不将其考虑在内。
    [5]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5.
    [1]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4.
    [2]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4-75.
    [3]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7.
    [4]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J].台大法学论丛.28卷(2):4.
    [1]譬如针对司法实践中的超期羁押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采取了不少措施,如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机关都以单独行文或联合行文的方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清理和纠正超期羁押的通知,采取了清理和纠正超期羁押的专项行动。但是,这些清理和纠正行动都具有“运动式”的特征。“来时一阵风,去时了无踪”,前清后超,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造成超期羁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清理和纠正超期羁押搞“运动”而不是从制度上去解决问题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见徐静村,潘金贵.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52.)。
    [2]王国枢.刑事诉讼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80.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8.
    [2]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9-90.
    [1]有学者对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法国、意大利和澳门刑事诉讼法典中可被宣告无效的刑事诉讼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具体的分类包括:侦查行为(移交案件、核查身份、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搜查、扣押、鉴定、辨认、特殊侦查措施、拘留、羁押、羁押以外的强制措施、侦查的强制性、侦查的期限)、起诉行为(公诉行为、起诉书)、法官行为(管辖权、审判程序的类型、法官任职条件及合议庭的组成、对羁押的认可、强制措施裁定、法官讯闯、对强制措施的复查、审前准备、法庭审判、对当事人的传唤、庭审时控辩双方的缺席、庭审时对证人的询问、笔录的宣读、变更或增加指控罪名、证据的采纳、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形式、裁定的效力、上诉理由、上诉审的传唤)、执行行为(执行中的送达)、司法协助(司法协助中的强制措施)、当事人行为(到场权、自认、上诉的期限)、共同性行为(主体条件、笔录、语言、翻译、送达、签字、期间、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参见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09-415.
    [2]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71.
    [3]如4.2.1.2、4.2.1.6、4.2.1.8、4.2.1.9、4.2.1.10。
    [4]徐美君.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4(1):63.
    [1]季卫东.法治程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0-144.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3.
    [3]季卫东.法治程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0-144.
    [1]王敏远.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检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5-56.
    [2]张会峰.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J].法学,2002(4):37.
    [1]法律保留原则仅强调积极授权的立法范围问题,并不能包含消极不得违法的含义,对于司法与执法的约束仅具有间接作用。正当程序原则强调判断程序是否正当除依据制定法以外,更多的是依据自然法理念,委诸解释权人逐案判断.这种“正当”在形式上并不具有固定的标准,而且对于各式各样的瑕疵解释一概准于自由裁量,一则细微瑕疵诉诸听证程序加以解决易于使程序瘫痪,二则解释权人高度紧张之下,自由才量的合理性并无法得以保证。
    [2]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76.
    [3]陈忠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现代法学,1997(1):44.
    [4]日本刑事诉讼法学者田宫裕在分析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时,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法定”原则与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对应。(载[日]田宫裕.刑事诉讼法[M].东京:有斐阁,1996:2.转引自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法国学者卡斯东·斯特法尼等学者认为法定原则既适用于实体法,也适用于程序法。([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我国学者卞建林,刘月楚则将程序合法性原则归入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并将之称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程序性要素,并认为英美法系国家的罪刑法定原则主要表现为程序法上的法定原则,英美国家的正当程序条款是罪刑法定原则贯彻的重要保障。(参见卞建林,刘月楚:罪刑法定原则的程序要素[A].刑事法评论[C].第11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71.)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28.
    [2]Niklas Luhmann.The Unity of Legal System[A].Gunther Teubner ed.Autopoietic Law——A New Approach to Law Society[C].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87.
    [3]Niklas Luhmann.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93,203.
    [4]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法律科学,2004(4):64.
    [1]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8-89.
    [2]《庄子·秋水》记载一段颇为经典的对话。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鱼之乐?”按之推理,惠子可以继续追问:“子非我,安知我之不知子之不知鱼之乐?”在法律规则中的建构中亦可以发现“令无穷,应之之辞亦无穷”之推断。例如,被寓为《刑事诉讼法》唯一的程序性制裁条款的第191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法定五项程序违法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如果第二审法院明知违法,却不发回则构成对处置的再违法,那么是否应当单列一条款规制该等违法呢?如果增添一条款,那么该增加条款再被违反呢?
    [3][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长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94.
    [4]尼尔·麦考密克(Neil MacCormick)在论及结果性辩论(consequentialist argument)提出一致性的要求是指在确定某个规则是否在法律上有关(即该规则是否是法律的一部分),或者根据不同的法律上的解释或不同的事实上的分类在两个规则中选择其一时,决不能同这一法律制度中其他任何规则发生矛盾。参见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16.
    [5]例如要求不同颜色的汽车遵守不同时速的规则,虽然在逻辑上并非不一致,但却是不协调的。因为这种规则缺乏适当的标准。
    [1]关于比例原则的思想萌芽,最早可考证的文字或论述,有学者认为是雅典的梭伦和其后的亚里斯多德。“雅典的立法者梭伦早已对限度与过度的思想给予高度的重视,其哲学思想的要点是用一极短的语句来表示的,即:‘别太过分了'。他将正义作为目的,将限度作为社会秩序的界线,使其成为以后立法者的楷模。亚里士多德从内容结构上也阐述了类似的思想,他认为公平是比例相称的可能性之间的中部,‘因为成比例就是中部,公平就是比例相称'。”参见郝银钟,席作立:宪政视角下的比例原则[J].法商研究.2004,(6):69.比例原则又称为合理性原则,禁止越量裁处原则,平衡原则。但实际上,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存在差异。合理性原则起源于英国判例,此后,它便被作为对权力滥用进行司法审查的理由发展至今。参见:李艳.论比例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2001(2):41.比例原则,尤其是狭义比例原则,可以通过数和量的比较进行判断,从而具有一种更为直观的、可被证明或不被证明的标准;而合理性原则则客观性较少,抽象性较多,是难以衡量的概念。可以说,比例原则更具有“实在法”的特征,而合理性原则却有些“自然法”的特征。
    [2]郝银钟,席作立.宪政视角下的比例原则[J].法商研究,2004(6):69.
    [3]有人提出:“‘比例原则'如同民法之‘诚信原则'一般,以帝王条款的姿态,君临公法学界,成为公法学上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参见阮文泉.比例原则与量刑[J].法学评论,1991(2):68.
    [4]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75-376.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3.
    [6]又称为妥当性原则。
    [1]又称为最小侵犯原则、最温和方式原则.
    [2]就司法和行政机关而言,即使其针对特定目标所选择的手段并未超出制定法明确规定的范围,但如果根据当时的主客观条件,该手段在诸种可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中并非是对公民权利限制最小的,那么该手段的运用也构成对比例原则的违反而被宣告为违法。
    [3]又称为均衡性原则、平衡原则、相称性原则。
    [4]德国学者经常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子原则:警察为了驱赶树上的小鸟,假设当时已没有其他的办法而只好用大炮,用大炮虽然可以达到驱逐小鸟的目的,手段也属于必要,但使用大炮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因而这一做法不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参见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6.比例原则是对手段与目的、手段与手段和权力行使的预期社会效益与权利的损害之间仔细推敲、计算的公式,比例原则下的司法是一种体现得失、能科学计算的精确立法。
    [5][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苏力译.北京: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6.
    [6]如程序违法有的其本身性质已很严重,例如采纳了以刑讯手段取得的证据,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等,即使不影响正确判决,也应撤销原判;有的其本身性质和后果不严重,则可通过一定的弥补措施补救;有的则需考虑其引起的危害后果,规定相应的程序后果。
    [1]如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典第177条(法定无效)明确规定:“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未遵守有关诉讼行为的规定才构成无效的原因。”又如1997年生效的我国澳门地区刑事诉讼法第105条(合法性原则)第1项规定:“违反或不遵守刑事诉讼法之规定,仅在法律明文规定诉讼行为属于无效时,方导致有关诉讼行为无效。”
    [2]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71条规定:“违反本法典或其他刑事诉讼条款所规定的实质性手续,已经危害与诉讼有关的当事人利益时,即产生无效。”
    [3]陈永生.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行为理论——兼论对我国的借鉴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1(4):63.
    [1]杨开湘.法官自由裁量权论纲[J].法律科学,1997(2):13.
    [2]如法国刑事诉讼法171条可以对于不宣告无效的违反再行通过该条款进行效力处置,实现了语言的内部循环状态,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于违反救济的再救济,避免了无穷追加。
    [3]灰色系统理论是以灰色关联空间、灰色模型、灰色过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认为颜色的深浅在控制理论中常用来形容信息的多少.黑色表示对系统内部结构、参数等一无所知,只能从该系统的外部表象来进行研究,即信息缺乏。白色表示对某系统内部结构、参数乃至外部表象均清清楚楚,了如指掌,即信息充足。灰色则介乎于黑白之间,表示对某系统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该理论自1982年正式发表以来,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在法学领域,有学者认为黑色的法律是信息缺乏的法律,其本质特征是内涵清楚而外延不清楚。白色的法律是信息充分的法律。其本质特征是内涵虽不甚明了但外延却相对清楚。灰色的法律不是一种独立形态的法律,而是黑色的法律与白色的法律的某种形式相结合的结果,就好象用黑色颜料与白色颜料和成灰的颜色一样。内涵明确的成文法条与外延准确的判例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法律形态——灰色的法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需要法律调整,而这时的社会生活恰恰是变化剧烈。所以我们必须在成文法律的基础上,认可判例法弥补成文法之不足,才能在稳定的预期中不断完善规则。参见武树臣.铸造灰色之法——再谈在我国发展判例制度的重要性[J].法学研究,2000(1):95-99.
    [4]武树臣.铸造灰色之法——再谈在我国发展判例制度的重要性[J].法学研究,2000(1):99..
    [1]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23.
    [2]如前文对旁听审判者的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驱逐出法庭就属于该等法院直接宣告无效。
    [3]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着重阐述其理论基准并准以展望新世纪之民事程序法学[A].民事程序法论文选萃[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490-495.
    [4]宪法在承认国民主权的同时,亦保障国民享有自由权、诉讼权、财产权及生存权。依据此等基本权之保障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应肯定国民之法主体性,并应对于当事人及程序之利害关系人赋予程序主体权(程序主体地位)。此即所谓程序主体性原则,乃立法者从事立法活动、法官运用现行法、及程序关系人为程序上行为时,均须遵循的指导原理。成为程序主体的当事人,不仅有实体法上处分权,并应被肯定享有相当之程序法上的处分权。
    [5]刘少军.被追诉者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政法论丛,2004(5):47-48.
    [1]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Ⅲ判决以外诉讼行为之无效形态与其治愈[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1984:159.
    [1]关于法律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在通常意义上说,法律也就是制度,而制度则是系统化、规范化、持续化的人的行为规则总成;而制度只有表现为法律和政策形成刚性的约束才能得以最终形成,二者的逻辑关系是形态多样且多变的。参见徐晓玲,胡日亮.试析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捧除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174.
    [2]尽管刑法中针对刑讯逼供的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却不是针对刑讯逼供的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却不是针对非法取证行为及非法证据本身的,即否定了“种植毒树之人”,却没有否定“毒树”和“毒树之果”。
    [3]佘川,程辉,葛娟娟.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捧除规则[J].法律科学,2001(3):103-104.
    [1]林钰雄.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8.
    [2]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J].法学研究,2005(1):124-125.
    [3]张华,党卫星.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构建[J].法学杂志,2005(1):115.
    [1]张会峰.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J].法学,2002(4):37.
    [2]陈怀安.论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度适用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05(8):22.
    [3]陈怀安.论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度适用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05(8):22.
    [4]如我国现行的清理和纠正超期羁押主要是由人民检察院基于其法律监督职责而进行的,但是人民检察院 本身就是决定羁押的机关,这种自己纠正自己错误的做法,力度和效果都易受到质疑。
    [1]倪爱静,晏向华.刑事强制措施立法:在保障诉讼与维护人权之间[J].人民检察,2006(1):48.
    [2]“捕押合一”制度下,羁押部门和侦查部门都不过是公安机关统一主管和领导下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内部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羁押场所为看守所,而看守所和侦查部门在体制上都隶属于公安机关,这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完全处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公安机关自然就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中获取口供。在便于侦查机关办案的同时,看守所也往往成了侵犯人权的场所,成了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违法现象滋生的温床。参见徐静村,潘金贵.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50.
    [3]徐静村,潘金贵.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的基本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2):151.
    [4]陈光中,张小玲.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政法论坛,2003(5):129.
    [1]杨旺年.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变更、解除和撤销[J].法律科学,2005(5):74.
    [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4.
    [3]赵秉志.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6.
    [1]李玉萍.程序滥用与诉讼终止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2):135.
    [2]Peter Hutchesson,Bennett v.Horseferry Road Magistrates Court,New Law Journal,2 July 1993,Butterworth & CO LTD,Vol 143 No.6607 P.955.
    [3]黄立.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42.
    [1]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97.
    [1]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陈永生.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行为理论——兼论对我国的借鉴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1(4).王敏远.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检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李玉萍.程序滥用与诉讼终止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2).陈永生.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J].现代法学,2004(2).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J].中国法学,1999(3).
    [2]如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J].中国法学,1999(3).该文仅就民事诉讼领域的意思瑕疵以及裁判瑕疵通过德日学者的学说略加阐述.关于刑事诉讼行为瑕疵的专项论述一篇没有。
    [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德]克劳思·罗克信.刑事诉讼法[M].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日]富井政章.民法原论(第一卷)[M].陈海瀛,陈海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徐美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8][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长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9][英]克里斯托夫·H·W·盖因.刑事诉讼的审前程序[R].2001年11月中英审前程序研讨会论文.
    [10][加]柯特·T·格雷弗斯,西蒙·N·维登——琼斯.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探讨[A].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斯洛文尼亚]卜斯天·M·儒攀基奇.刑法——刑罚理念批判[M].何慧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苏力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4]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M].台北:海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15]胡开诚.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2.
    [1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8]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9]徐金辉,程立福.澳门刑事诉讼法[M].澳门:澳门基金会,1999.
    [20]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1]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王敏远.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检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3]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5]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6]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7]孙笑侠.程序的法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8]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9]樊崇义.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0]李义冠.美国刑事审判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1]黄立.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2]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3]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5]陈自强.民法讲义Ⅰ:契约之成立与生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6]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7]李宜琛.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8]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9]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0]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1]乌杰.系统辨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2]陈卫东.程序正义之路(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3]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4]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5]赵秉志.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6]周枫等.罗马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
    [47]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8]陈光中,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9]王国枢.刑事诉讼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50]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1]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2]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3]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J].中国法学,1999(3).
    [54]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A].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C].台北:五南出版社,1984.
    [55]张家慧.意思表示不真实诉讼行为的救济[J].法学研究,2002(2).
    [56]陈瑞华.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三个法律文本的考察[J].政法论坛,2003(5).
    [57]陈永生.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J].现代法学,2004(2).
    [58]许志雄.迅速裁判之原则[J].法学丛刊,2000(12).
    [59]佘川,程辉,葛娟娟.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法律科学,2001(3).
    [60]岳礼玲.德、美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我国确立刑事证据规则之经验借鉴[J].政法论坛,2003(3).
    [61]李玉萍.程序滥用与诉讼终止制度及其给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2).
    [62]张川华.无效法律行为转换探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67条[J].河北法学,2004(8).
    [63]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J].台大法学论丛.28卷,(2).
    [64]徐静村,潘金贵.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6(2).
    [65]徐美君.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4(1).
    [66]陈光中,张小玲.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政法论坛,2003(5).
    [67]刘方权,曹文.程序法律责任论——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A].樊崇义.诉讼法学研究(第六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68]张会峰.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性裁判[J].法学,2002(4).
    [69]杨开湘.法官自由裁量权论纲[J].法律科学,1997(2).
    [70]陈忠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论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及我国刑法应有的立法选择[J].现代法学,1997(1).
    [71]卞建林,刘月楚.罪刑法定原则的程序要素[A].刑事法评论[C].第11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2]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法律科学,2004(4).
    [73]郝银钟,席作立.宪政视角下的比例原则[J].法商研究,2004(6).
    [74]李艳.论比例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2001(2).
    [75]阮文泉.比例原则与量刑[J].法学评论,1991(9).
    [76]陈永生.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行为理论——兼论对我国的借鉴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1(4).
    [77]武树臣.铸造灰色之法——再谈在我国发展判例制度的重要性[J].法学研究,2000(1).
    [78]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着重阐述其理论基准并准以展望新世纪之民事程序法学[A].民事程序法论文选萃[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79]刘少军.被追诉者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政法论丛,2004(5).
    [80]徐晓玲,胡日亮.试析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
    [81]孙长永.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J].法学研究,2005(1).
    [82]陈怀安.论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度适用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05(8).
    [83]倪爱静,晏向华.刑事强制措施立法:在保障诉讼与维护人权之间[J].人民检察,2006(1).
    [84]杨旺年.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变更、解除和撤销[J].法律科学,2005(5).
    [85]张善燚,印波.刑事法官澄清义务初探——对德国相关刑事司法理论及制度的考察[A].宋世杰,刘建军.诉讼法制度改革新探索[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1]John Sprack.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M].Blackstone Press Ltd.2000.
    [2]Niklas Luhmann.The Unity of Legal System[A].Gunther Teubner ed.Autopoietic Law——A New Approach to Law Society[C].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87.
    [3]Nildas Luhmann.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93.
    [4]Don Stuat.Chart Justice in Canadian Criminal Law[M]Toronto:Leeds.2000.
    [5]Piermaria Corso.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n Italy,Christine Van den Wyngaert,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M].Buterworths.1993.
    [6]Thomas Weigend.Criminal Procedure——A Worldwide Study[M].Craig Bradley:Carolina Academic Press,1999.
    [7]Anthony G.Amsterdam.Speedy Criminal Trial:Rights and Remedies[J].Stanford Law Review,Vol.27,Feb.1975.
    [8]Mirjan R.Damaska.Evidence Law Adrift[M].Yale:Yale University,1997.
    [9]Peter Hutehesson:Bennett v.Horseferry Road Magistrates Court[J].New Law Journal,2 July 1993,Butterworth & CO LTD,Vol 143 No.6607.
    [10]The CPS:The Abuse of Proeess[DB/OL].http:www.eps.gov.u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