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集体化时代吕梁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来受到世人的关注。因为该区域的环境变迁早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水土流失。该区水土流失在造成本区域环境恶化的同时亦影响着黄河下游地区。地处晋西吕梁山区的三川河流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研究其水土流失的成因,总结历史上这里出现的减轻或是加剧水土流失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改善和保护该流域的生存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上世纪50年代初直至70年代末,中国政府在这里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时代,集体化为水土保持的实施提供了特殊的场景,并在此过程中凸显了自己的特色。本文即选取山西省三川河流域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其三十年间水土保持工作的梳理与复原,以集中探讨集体化对于该流域水土治理工作的影响,并欲在此基础上,以水土保持这一微观视角来对集体化时代给予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在研究中,本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深入田野与社会,采取了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基层档案;实地走访了建国以来这一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在此过程中深入群众,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文中还借鉴了社会学、统计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成果,希冀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个客观地分析与解读。
     本文共分为六章。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分析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意义,进而根据资料特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切入点。第二章分为两节,分别就造成三川河流域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上该区域民间社会所蕴藏的治山保水经验进行概述,并指出这些经验长期处于分散、零乱的状态中,为集体化时代大规模的水保工作埋下伏笔和基调。第三、四章为本文的重点,即以集体化时代的两大生存实践阶段为节点,在结合对国家宏观政治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水土保持工作在地方社会的具体运作和实践过程。第五章则选取了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梯田建设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柳林县这一区域为背景,集中阐述了梯田在地方社会由排斥到广受欢迎的转变过程。同时,该章将贺昌三郎堡和龙花垣韩家峪两大模范典型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了梯田建设更新换代的出发点均源自于对粮食增产的诉求,以及梯田对于集体化时代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意义所在。第六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认识和结论:
     水土保持工作与粮食生产间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以梯田和淤地坝为具体实践形式的水土保持工作和粮食生产之间实现了互相协调和促进。在集体化时代,粮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而淤地坝和梯田在粮食增产方面的积极作用则带动了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大量修建与推广。同时,这些水保工程的建造也切实地带来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一切水保措施均必须围绕粮食增产所展开,从而造成了能够迅速提高粮食亩产的淤地坝和梯田受到重视,却直接制约与忽视了规模较大、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的林牧业的发展。这使得整个三川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
     集体化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力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一方面,集体生产方式下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了人们在兴修水保工程中所投入的热情和激情,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集体化又加强了基层政权对劳动者的管理与控制,“组织起来”使集体力量大大加强,克服了“单干”的劣势,从而使耗力较多的水土保持工程能在此状态下得到大规模的兴修。
     造成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未能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亦是多方面的。首先,技术上的不成熟使水保工作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中,并无多少现成经验可借鉴,从而造成了某些实践未获成功。此外,“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也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许多水保工作只追求速度和数量,却忽视了效益与质量。
As the biggest deposit area of loess in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always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worl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re have caus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most prominent of which lies upon water and soil erosion. While the erosion is worsening the environment, the lower course of the Yellow River is also affected. Sanchuanhe Basin, situated in the Lvliang mountain area in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make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reas that are being overwhelmed by water and soil erosion; therefore, it will surely of much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bettering and protect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basin to do studies on its causes and make a summary of all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alleviating or aggravating water and soil erosion in this area.
     From the early 1950s until the late 1970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id a lot continuously with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the highly-centralized era, collectivization put implementation of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to a special background, during whic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ere highlighted. The case of Sanchuanhe Basin, Shanxi Province was selected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which work of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the 3 decades was sorted out and revitalized to focus on impacts of collectiviz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to render 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to the era of collectivization from the microcosmic point of view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study, the paper,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 combination of documentation and investigation, went down to the fields and referred to a larger number of local archives. Moreover, it summed up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basin, and also obtained access to a mass of first hand information by talking with local people. In addition, some methods and results in terms of sociology, statistics as well as NEC engineering were quoted with the hope of an object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above issues.
     The paper falls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defines study objects,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for the sake of explicitness of research cont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followed by exploration on points of thinking and penetration of the solutions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Two aspects in Chapter Two respectively outlin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s in Sanchuanhe Basin that caused serious water and soil erosion, as well as civil experience from history in this region that helped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and the chapter also point out that the experience was for a long time being in disorder, which laid down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large-scale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the period of collectivization. Chapter Three and Four attach key points of the paper with two phases of survival practice in the period of collectiviz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 implementation throughout of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based on analysis of national macroscopic political background. Chapter Five selects building terraced fiel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region of Liulin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how people who had repelled the terraced fields changed their mind finally to hug the terraced fields; moreover, the chapter chooses two models, Hechangsanlang Village and Hanjiayu Village in Longhuayuan, for case analysis and indicat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newing terraced fields construction stems from requesting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 and that terraced fiel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areas regarding the time of collectivization. Chapter Six makes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reached from the studying above.
     Firstly,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s dually connected with grain production. On one hand, concrete practice in the forms of terraced fields and silt storage dams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has been mutually coordinated and improved. In the time of collectivization, grain supply was the biggest issue that restric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owever, the positive role of terraced fields and silt storage dams in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 led to their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in Sanchuanhe Basin, which, as a matter of fact, enhanced the capability of grain pro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all the work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ust be undertaken with the focus of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 terraced fields and silt storage dams were thereafter attached weight to, while directly restricted and ignore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which should have helped to maintain water and soil and improved environment in a large scale. As a consequence, all work turned out one-sided.
     Secondly, collectivization is of complex impacts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areas, mainly in changes of organization in terms of rural labor force. For one thing, the equalitarianism and the egalitarian practice of everyone taking food from the same big pot in distribu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undermined workers'enthusiasm and passion devoted in projects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hich resulted in a negative effect. For another, collectivization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to workers from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And workers "got organized" to greatly enhance collective efforts and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go it alone", so that projects in need of much more water for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c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ttributing to the fact tha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areas did not see its great progress. First of all, due to immaturity in technology, the work was for a long time being in a state of "trial and error", without any ready-made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which brought out some failures. In addition, overwhelming "leftism" hindered development of rural productivity, having left a lo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only a pursuit of speeds and quantities without much consideration of benefits and qualities.
引文
1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72页。
    1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33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汇编(1—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代各异,详见参考文献。
    3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采访对象:刘三民(化名),柳林贾家垣村村民,60岁,2010年4月11 日。采访者:翟军。
    2马晓河:《中国农村50年农业集体化道路与制度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期。
    3行龙:《集体化: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不可淡化的时代》,《走向田野与社会》,第161—187页。
    1辛逸:《制度“创新”与人民公社的缘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安贞元:《1949年——1978年中国农业集体化运动回顾》,《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3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5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6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7行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模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走向田野与社会》,第187—213页。
    8行龙:《追寻集体化—剪子湾村田野调查札记》,《走向田野与社会》,第230—245页。
    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年。
    1[美]弗里曼、赛尔登、毕克伟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于建峥:《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陆学艺:《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6孟庆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7刘东生、丁梦麟:《黄土高原·农业起源·水十保持》,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
    8郑宝明、王晓:《淤地坝试验研究与实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
    1谭若升、王培元:《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付区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水土保持通报》1981年第1期。
    2山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旱作农业的增产途径》,《水土保持通报》1981年第1期。
    3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4高芸:《“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以绥德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王存荣、冉大川:《三川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第12期。
    6康玲玲、王云璋:《三川河流域近30年来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分析》,《水力发电》2003年第7明。
    1康玲玲、王云璋:《近30年来三川河流域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3年第9期。
    2张厚环、张孝亲、柏跃勤:《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治理与效益》,《人民黄河》1988年第2期。
    3任世芳、孟万忠、赵淑贞:《历史时期三川河湫水河的土地利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4年第4期。
    1顾鹤皋、吴常柏:《三川河》,《人民黄河》1956年第9期,第41页。
    2《山西水土保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水土保持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三川河 1966—1970年水利发展规划》,1965年8月,山西省柳林县档案馆档案,SJl—8—111—117。
    2张厚环、怅孝亲、柏跃勤:《三川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与效益》,《人民黄河》1988年第2期,第,62页。
    1《三川河1966—1970年水利发展规划》,1965年8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8—111—117。
    2顾鹤皋、吴常柏:《三川河》,第42页。
    1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0年,第3253—3254页。
    2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168—-169页。
    3《清世祖实录(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3页。
    4《清高宗实录(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2—23页。
    5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0页。
    6钮仲勋:《历史时期山西西部的农牧开发》,《地理集刊(第七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66页。
    7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18页。
    8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第299页。
    1《离石县委关十治理三川河的报告》,1965年4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91—164。
    2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编:《黄河中游的农业》,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50页。
    3《黄河水土保持志》编辑室:《黄河水土保持志》(送审稿),1991年,第107页。
    4黎世序、潘锡恩著:《续行水金鉴》卷1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1《离山县水土保持总结》,1958年11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11—10—45—51。
    2姚启瑞、方渊如、刘子俊:《永宁州志》卷31《灾祥》,光绪十一年刻本。
    3李文凡:《离石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4成甫降著:《黄河治本论初稿》,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29页。
    1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省离山县刘家山打坝淤地的经验》,《人民黄河》1954年第12期,第34—35页。
    1中共中央毛洋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洋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2《离山县六年来农业生产和合作化发展基本情况说明》,1958年9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11—28—35。
    1黄道霞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51页。
    2《离石县委关于1953年互助合作运动的计划》,1953年3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11—28—35。
    3范守信:《十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1期,第18页。
    4任勋禄主编:《吕梁地区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5页。
    1 《离石县1953年生产建设水利工作总结》,1953年12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39—47。
    1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7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227页。
    1中共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2黄道霞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445页。
    3《关于在全省范围有计划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山西日报》1954年8月12日,第2版。
    1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 第223页。
    2《离山县1956年—1960年水十保持工作初步规划》,1956年3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34—2—17—22。
    3山西省农业建设厅农田水利局、离山水保试验站编:《山西省离山水十保持试验站(径流观测资料整理)》,1959年,第5—6页。
    1《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与当年农业增产相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次代表会议会刊》,1957年2月,晋中市档案馆藏,C1 3—-07。
    2据笔者在当地的调查中了解到,当年之所以推行一次水平梯田,是因为许多人感到如果按照培埂、加埂,再水平的传统步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达到坡地水平梯田。但对于一次水平梯田化,大家又争议极大。许多人担心这种水平梯田会破坏活土层,影响农作物生长。为此,贺昌社也是多次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参加“献策会”,向大家征询宝贵意见,而许多人也提出了非常科学的方法,如用沤土、炉灰、马粪、烟煤、玉茭等坑种,程序上要先施肥再深翻等等。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成功。可以说,“一次水平梯田”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
    3《柳林公社贺昌大队“一步登天,连年增产”》,《中共离石县委关于四级干部1962年会议文件》,1962年12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12—116。
    4陈保华主编:《柳林县水利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9页。
    1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第173页。
    2同上,第205页。
    3同上,第174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页。
    1转引自谢淑娟:《论公社体制下的村庄经济——以解读<通知>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3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94—295页。
    3辛逸:《制度“创新”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缘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02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46——450页。
    2《离石县委关于整顿人民公社前段总结和下段意见》,1959年2月3 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62—6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洋东手稿(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749页。
    1《中共离石县委关于召开1958年农业生产跃进大会的总结》,1958年12月19日,柳林县档案馆,SJ1—10—45—51。
    2《把全县的十支毛沟堵住》,《离石小报》1959年12月18日,第1版。
    3《离石县水十保持T作情况介绍》,1960年6月20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83—85。
    4《刘开基付省长在全省水土保持会议上的讲话》,1960年1月19日,柳林县档案馆,SJ1—4—67—71。
    5《我县向水土保持大进军》,《离石小报》1959年10月16日,第1版。
    6《迎接水保现场会,万人大战王家沟》,《离石小报》1960年1月10日,第1版。
    7《关于组织七万大军大战水土保持的指示》,1960年2月16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83—85。
    8《中共离石县委修建横泉水库的决定》,《离石小报》1959年12月4日,第1版。
    1《社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人民日报》1957年12月28日,第1版。
    2《大搞田园化,实现亩产两千斤》,《离石小报》1959年3月18日,第2版。
    3《块块山地修梯田,条条山沟打坝堰》,《离石小报》1959年12月18日,第2版。
    4《引水上了山,山地变水田》,《离石小报》1960年3月16日,第2版。
    5《抓水保获丰收,亩产一千斤》,《离石小报》1960年4月18日,第2版。
    6《离石农业建设资料(1949—1963年)》,第56—57页。
    7李文凡:《离石县志》,第148负。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页。
    2《把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都种上庄稼》,《离石小报》1960年5月13日,第1版。
    3《抓住大好形势,力争寸土必种》,《离石小报》1960年5月28日,第1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中国人口年鉴》编辑组:《中国人口年鉴199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廖鲁言同志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第一次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人民黄河》1963年第1期,第10页。
    3《山西省水利厅关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规划几点建议的通知》,1963年4月25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34—2—31—38。
    1《山西水土保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水土保持志》,第472页。
    2采访对象:张富勇(化名),离石马茂庄村村民,68岁,2009年4月13日。采访者:翟军。
    3《新修水平梯田,获大面积增产》,1964年11月4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06—110。
    4《离石县孟门公社1949年农业统计表》,1949年12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4—11—1。
    5笔者有幸在田野考察中采访到了王致华老先生,王老表示,当时政府将农业置于首要地位,这就大大促进了水保工作。而对于这种水平梯田,王老曾用一个公式进行表示:梯田+科学+种田=高额丰产。采访时间:2010年4月14日,采访者:翟军。
    1《以大寨精神学大寨运动,离石孟门公社加快速度大搞土地基本建设。——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二届代表会议发言之二一四》,1965年7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06—110。
    2《离石人民大搞“四泵一机”治水,全面进行山区农田建设》,《离石小报》1966年7月25日,第2版。
    3《我县大搞“四泵一机”,发展水利事业》,《离石小报》1966年11月5日,第2版。
    1 《中共离石县委、离石县人民委员会1965年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总结》,1965年12月7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61—164。
    2晋中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晋中地方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9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888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第922页。
    2柳林县,1971年7月5日成立,从原离石县划出,由当时的吕梁地区代管。
    1 《农业学大寨材料》,1974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2—14。
    1原孟门公社书记王致华回忆。2010年4月14日,采访人:翟军。
    2笔者在与柳林县水利水保局的相关人士座谈中了解到,集体化时代的水十保持工作,特别足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是柳林水土保持治理成就最为卓越的时期,同时也为今年的环境治理、农业生产奠定了最坚实根基。昔日孟门公社书记王致华老人也强调,就建国以来农业的成倍增长,最大功劳应属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就丘陵区来说,则应记功于大打水土保持的人民战争,这些功绩是无法磨灭的。2010年4月20日,采访人:翟军。
    1柳林县地处山西省西部,三川河下游,面积1282.8平方公里。自建国后,其一直属于离石县辖境,1971年正式成县。本章所要讨论的区域是以今天柳林县所辖的范围为基准,即东连离石、中阳,南邻石楼,北接临县,南与陕西省吴堡、绥德隔河相望,介于北纬37°08’-37°37’,东经110°29’—111°05’之间的地域范围。这主要是出十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政区辖境尽管几经调整,但柳林在建县前后辖境大体保持一致:二则就文章的中心而言,在集体化时代,这里进行的梯田建设也基本是在三川河流域范围之内所展开,与本文所设定的自然区域是相符合的。
    2三川河干流全长78公里,在柳林县境内流长 66.7公里。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农业工程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年,第430页。
    1吴发启、张玉斌:《黄土高原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分析》,《中国水十保持科学》2004年第1期,第35贝。
    2数据来源:《柳林县水利志》第93页,《柳林县志》第144页。
    3《关于在全省范围有计划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山西日报》1954年8月12日,第2版。
    4《山西水十保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水十保持志》,第93页。
    5李文凡:《离石县志》,第746页。
    1唐克丽:《中国水土保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页。
    2山西省农业建设厅农田水利局、离山水保试验站编:《山西省离山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观测资料整理)》,1959年版,第5页。
    3采访对象:.董XX,78岁,原柳林县水保水利局干部,2010年4月20日。采访者:翟军。
    1孟庆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版,第382页。
    2李文凡:《离石县志》,第202页。
    1陈保华:《柳林县水利志》,第93页。
    2陈保华:《柳林县水利志》,第93页。
    3《_三步并做一步走,一次修成水平梯田》,《离石县出席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典型材料》,1958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48—54。
    1《落实光辉批示,大旱三年夺丰收》,《山西省西山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材料》,1972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2—14。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2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洋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0页。
    1李文凡:《离石县志》,第154页。
    2李文凡:《离石县志》,第86页。
    3李文凡:《离石县志》,第140页。
    4李文凡:《离石县志》,第140页。
    1采访对象:雷XX,55岁,柳林县水保水利局干部,2010年4月21日。采访者:翟军。
    [1]、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黎世序、潘锡恩著:《续行水金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3]、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0年。
    [4]、姚启瑞、方渊如、刘子俊:《永宁州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5]、《清世祖实录(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清高宗实录(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英]迪克威尔逊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译组编译:《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2]、[美]弗里曼、赛尔登、毕克伟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4]、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5]、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002年。
    [6]、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7]、刘东生、丁梦麟:《黄土高原·农业起源·水土保持》,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年。
    [8]、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9]、陆学艺:《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0年。
    [13]、孟庆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14]、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16]、唐克丽:《中国水土保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行龙:《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8]、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9]、于建峥:《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0]、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郑宝明、王晓:《淤地坝试验研究与实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
    [1]、安贞元:《1949年—1978年中国农业集体化运动回顾》,《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范玲巧:《山西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实践与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范守信:《土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8年第1期。
    [4]、方修琦:《中国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1期。
    [5]、顾鹤皋、吴常柏:《三川河》,《人民黄河》1956年第9期。
    [6]、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省离山县刘家山打坝淤地的经验》,《人民黄河》 1954年第12期。
    [7]、康玲玲、王云璋:《近30年来三川河流域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3年第9期。
    [8]、康玲玲、王云璋:《三川河流域近30年来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分析》, 《水力发电》2003年第7期。
    [9]、梁敬明:《集体化及其困境——一种区域史的分析思路》,《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0]、龙静云:《建国以后30年我国坚持集体主义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马晓河:《中国农村50年农业集体化道路与制度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2]、钮仲勋:《历史时期山西西部的农牧开发》,《地理集刊(第七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13]、任世芳、孟万忠、赵淑贞:《历史时期三川河湫水河的土地利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4期。
    [14]、山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旱作农业的增产途径》,《黄土保持通报》1981年第1期。
    [15]、谭若升、王培元:《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付区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水土保持通报》1981年第1期。
    [16]、王存荣、冉大川:《三川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第12期。
    [17]、吴发启、张玉斌:《黄土高原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第1期。
    [18]、谢春涛:《“大跃进”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9]、谢淑娟:《论公社体制下的村庄经济——以解读<通知>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0]、辛逸:《制度“创新”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缘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1]、辛逸:《人民公社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2]、行龙:《“自下而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3]、行龙、马维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藏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24]、张厚环、张孝亲、柏跃勤:《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治理与效益》,《人民黄河》1988年第2期。
    [1]、《离石县孟门公社1949年农业统计表》,1949年12月,山西省柳林县档案馆藏,SJ411—1。
    [2]、《离石县委关于1953年互助合作运动的计划》,1953年3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11—28—35。
    [3]、《离石县1953年生产建设水利工作总结》,1953年12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3947。
    [4]、《离山县1956年—1960年水土保持工作初步规划》,1956年3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34—2—17—22。
    [5]、《离山县六年来农业生产和合作化发展基本情况说明》,1958年9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11—28—35。
    [6]、《三步并做一步走,一次修成水平梯田》,《离石县出席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典型材料》,1958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48—54。
    [7]、《离山县水土保持总结》,1958年11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I1—1045—51。
    [8]、《中共离石县委关于召开1958年农业生产跃进大会的总结》,1958年12月19日,柳林县档案馆,SJ1—1045—51。
    [9]、《中共离石县委关于召开1958年农业生产跃进大会的总结》,1958年12月19日,柳林县档案馆,SJ1—10—45—51。
    [10]、《离石县委关于整顿人民公社前段总结和下段意见》,1959年2月3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62—68。
    [11]、《刘开基付省长在全省水土保持会议上的讲话》,1960年1月19日,柳林县档案馆,SJ1—4—67—71。
    [12]、《关于组织七万大军大战水土保持的指示》,1960年2月16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83—85。
    [13]、《离石县水土保持工作情况介绍》,1960年6月20日,柳林县档案馆,SJ1—9—83—85。
    [14]、《柳林公社贺昌大队“一步登天,连年增产”》,《中共离石县委关于四级干部1962年会议文件》,1962年12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12—116。
    [15]、《山西省水利厅关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规划几点建议的通知》,1963年4月25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34—2—31—38。
    [16]、《新修水平梯田,获大面积增产》,1964年11月4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06—110。
    [17]、《离石县委关于治理三川河的报告》,1965年4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91—164。
    [18]、《以大寨精神学大寨运动,离石孟门公社加快速度大搞土地基本建设。——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二届代表会议发言之二一四》,1965年7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06—110。
    [19]、《三川河1966—1970年水利发展规划》,1965年8月,柳林县档案馆档案,SJ1—8—111—117。
    [20]、《中共离石县委、离石县人民委员会1965年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总结》,1965年12月7日,柳林县档案馆藏,SJ1—9—161—164。
    [21]、《落实光辉批示,大旱三年夺丰收》,《山西省西山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材料》,1972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2—14。
    [22]、《农业学大寨材料》,1974年10月,柳林县档案馆藏,SJ1—412—14。
    [23]、《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与当年农业增产相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次代表会议会刊》,1957年2月,山西省晋中市档案馆藏,C13—07。
    [24]、《离石农业建设资料(1949—1963年)》,中共离石县委农村工作部,1964年版,第86—87页,晋中市档案馆藏,C13—13。
    [25]、《离石县历年粮食统计表》,1975年,山西省离石市档案馆藏,全宗号:35,目录号:1,案卷号:17。
    [1]、《关于在全省范围有计划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山西日报》1954年8月12日,第2版。
    [2]、《社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人民日报》1957年12月28日,第1版。
    [3]、《大搞田园化,实现亩产两千斤》,《离石小报》1959年3月18日,第2版。
    [4]、《我县向水土保持大进军》,《离石小报》1959年10月16日,第1版。
    [5]、《中共离石县委修建横泉水库的决定》,《离石小报》1959年12月4日,第1版。
    [6]、《把全县的干支毛沟堵住》,《离石小报》1959年12月18日,第1版。
    [7]、《块块山地修梯田,条条山沟打坝堰》,《离石小报》1959年12月18日,第2 版。
    [8]、《迎接水保现场会,万人大战王家沟》,《离石小报》1960年1月10日,第1版。
    [9]、《引水上了山,山地变水田》,《离石小报》1960年3月16日,第2版。
    [10]、《抓水保获丰收,亩产一千斤》,《离石小报》1960年4月18日,第2版。
    [11]、《把一切可能利用的土地都种上庄稼》,《离石小报》1960年5月13日,第1版。
    [12]、《抓住大好形势,力争寸土必种》,《离石小报》1960年5月28日,第1版。
    [13]、《离石人民大搞“四泵一机”治水,全面进行山区农田建设》,《离石小报》1966年7月25日,第2版。
    [14]、《我县大搞“四泵一机”,发展水利事业》,《离石小报》1966年11月5日,第2版。
    [1]、《山西水土保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西水土保持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
    [2]、《黄河水土保持志》编辑室:《黄河水土保持志》(送审稿),1991年。
    [3]、方山县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方山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晋中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晋中地方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5]、李文凡:《离石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柳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柳林县志》,北京:中国海潮出版社,1995年。
    [7]、任勋禄主编:《吕梁地区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8]、中阳县志编纂委员会:《中阳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下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汇编(1—-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代各异。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手稿(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12]、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3]、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
    [14]、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编:《黄河中游的农业》,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5]、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黄道霞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
    [18]、中共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山西省农业建设厅农田水利局、离山水保试验站编:《山西省离山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观测资料整理)》,1959年。
    [2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农业工程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