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向《列女传》及其文本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受诏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校书活动。刘向校书不仅在文献学领域贡献巨大,还在思想史上具有“思想经典化”和“经典整齐化”的价值和意义。一直以来,《汉书·艺文志》由于保留了刘向校书的重要成果,成为学界考察先秦汉代学术的重要入口,后代对刘向校书的评价都是基于《汉志》对先秦汉代典籍的系统化著录,而刘向校书本身对于“思想经典化”和“经典整齐化”的实现,一直是学术研究史上的空白。
     《列女传》是经由刘向校定而实现了整齐化的典范作品,但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经典,而是成了世俗教化的典范文本。相对于经典学术,《列女传》可谓儒家经典学术的通俗化和简约化的文本,该文本的生成显示了儒家学者致力于将经典学术付诸现实皇权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改造,在此过程中,儒家经典学术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见之于行事”和依附经典权威的话语方式实现了向世俗大众的传递。
     《列女传》是刘向探索经典学术走向经世致用的成果,其文本的生成代表了拥有皇室宗亲和儒家学者双重身份的刘向,对于皇权政治的鞭策和挽救,以及对于世俗教化的长远构想。《列女传》文本的生成作为一个范例,集中体现了西汉中后期文学、经学与政治之间丰富而细微的互动关系。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从文本流传的角度,回溯了《列女传》从宫廷藏书逐渐成为世俗教化典范文本的历史,从而明确了《列女传》在学术领域和世俗生活领域的独特价值,为全文研究的展开提供了价值与意义的支撑。
     第二章,将《列女传》放在刘向校书的同类典籍序列之中,探讨刘向多个层面的校书行为,从而肯定了刘向校书对《列女传》文本体式的创造。刘向在《新序》、《说苑》和《列女传》的成书过程中体现出先行的创类编撰意识,反映出西汉学者私人著述成书的兴起。在此基础上,刘向在《列女传》中创造了极其严密有序的文本体式,使得作品形成了叙事和议论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第三章,基于上述文本体式,将《列女传》放在先秦汉代的文献系列之中,考察了《列女传》叙事内容的历史基础。传文叙事其史料来源于经传旧典、古史异事和逸事传闻,在对既有史料的选择与取舍上,刘向尊崇经典而又超越经学正统的立场,遵循叙事优先的统一原则。《列女传》因为拥有史传的外衣,在史料的纂辑方面足以比拟史传,而与此前的子书区别开来,又因为无视史家的“实录”意识,具有子书的气质,而与历史作品划分了界限,显示出刘向执著于现实的历史观念。
     第四章,与上述有关叙事内容的研究相对,针对文本的议论评价内容,考察了《列女传》的经学特质,分析了刘向渗透于校书过程中的经学观念。在先秦汉代礼学发展历程之中,《列女传》对于汉代女性普遍规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有着鲜明的礼学实践特征。在汉代《诗》学的发展历程之中,《列女传》颇具模式化的引《诗》实际上是西汉中后期经学致用的话语表达方式。在汉代经学向世俗生活全面渗透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刘向致力于创造《列女传》这样一个经典学术的通俗化和简约化文本,昭示着西汉中后期的经典学术迈向世俗教化的趋势。
     第五章,考察《列女传》的文学价值。刘向在《列女传》中的整合叙事推动了早期叙事艺术的发展,《列女传颂》的通俗化也与刘向致力创造经典学术的通俗化和简约化文本能够形成呼应。《列女传》对于民间文学素材的采用,反映了民间俗文学的价值及其潜流涌动,预示了文学的发展将在此后会有所突破。
In the third year of period He Ping reigned by Cheng emperor of Han dynasty (BC26), Liu Xiang was nominated to collated systematically the ancient books which lasted more than 20 years. His work not only contributs to the study of documentology, but also has un value of "making the thoughts classic and making the classic systematic"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the book hanshuyiwenzhi(汉书·艺文志),in account of recor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Liu Xiang, is regarded as the entrance to study the academic research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ies. However, the evaluation of Liu Xiang's work always focus on the systematic entry of ancient records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ies, the value of "making the thoughts classic and making the classic systematic" thus being neglected.
     The book lienvzhuan(列女传)is a paragon which becomes a series ow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Liu Xiang. It is not in the normal sense of Classic for the intelligentsia but a canonic text for civilizing people. Relative to the classic academics, it is more simple and more polular. Its apprearance shows the effort of Confucian scho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of imperial and social order by means of changing the form of classic academic research. By this way, they publicise the confucian values and standard of conduct.
     lienvzhuan is also an achievement of Liu Xiang in search of the apply of the classic knowledge to the society. Liu Xiang, origin of loyal family and a confucian scholar, demonstrate his double effort in the book:one is to urge and remedy the loyal power, the other to conceive the way of enlightenment. For the above reasons, we can consider lienvzhuan as an example which embodies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iterature, the Confucian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in the mid and late stag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a history of survey of lienvzhuan. Focus on its evolvement of identity from the book in loyal collection to popular text for enlightenment, this chapter intends to find out the special values of lienvzhaun in the field of academy and civil life.
     The second chapter puts lienvzhuan in the context of association documents which are listed by Liu Xiang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t level of Liu Xiang's work for the purpose to prove that Liu Xiang has created a particular style of text. In the process of conformation of xinxu(新序)、shuoyuan(说苑)and lienvzhuan, Liu Xiang has showed his foresight of compiling the books by the association of genre which also reflectes the individual tendency of compiling a book. In lienvzhuan, Liu Xiang invents a style which is logic and well-kni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tyle of lienvzhuan, The third chapter dwells upon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its contents by studying the documents from Pre-Qin to Han dynasties. Here are the three origins: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the different record of history and the anecdotes. To compile lienvzhuan, Liu Xiang has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narrative first", that is to say, in selecting the historical resource, he respects the confucian classic but transcend its traditon. Then, in the dimention of compil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lienvzhuan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tory biography which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Books of Master(子书);in the dimension of surpassing the pursuit of actual recording in history, lienvzhuanowns the qualities of Books of Master which draws a line beween it and the historical books. To conclude, lienvzhuan illustrates Liu Xiang's views of history which insists the concer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4th chapter studies the official Confucianism of Han dynasty characteristic of lienvzhuan and analysed the official Confucianism concept of Liu Xiang impenetrated the course of his collating books. lienvzhuan played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role with the practice charact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omen's rules of ethic and ac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itualism. In fact, the citating model of Poems was an diction method of put the official Confucianism into practic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official Confucianism affecting roundly civil living, Liu xiang applied himself to create a more simple and more popular text relative to the classic academics which foreshow the trend of classic academics going to civilizing people.
     The 5th chap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lienvzhuan. Liu Xiang's narrative of conformity promoted the early narrative art and indicated artistic achieving of Liu Xiang's collating books. lienvzhuansong(列女传颂)show an popularized characteristic which correspond with his effort of creating a more simple and more popular text relative to the classic academics. lienvzhuan adopt some folklore fodder which reflect the undercurrents of common literatur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and forerun a breaking through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before long.
引文
①班固:《汉书》卷三六,第1957页。
    ②王回:《古列女传序》,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文选楼丛书》本。
    ①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参见书中正文前“写作之缘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②徐兴无:《刘向评传》,第192页。
    ③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54页。
    ①汪远孙:《列女传校注序》,梁端《列女传校注》,《四部备要》本。
    ②王照圆:《列女传补注序》,《列女传补注》,《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陈来:《蒙学与世俗儒家伦理》,《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27—60页。
    ①[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Gender in History),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第21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八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785页。班昭嫁于曹氏,《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载:“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①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第25页。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第47页。
    ②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参见《汉魏六朝的思想与文学》第一章,《冈村繁全集》第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第265页。
    ②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58页。
    ③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略论》,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13~20页。
    ①山崎纯一著,李寅生译:《作为女训书的汉代<诗经>——<毛诗>与<列女传>的基础性研究》,《村山吉广教授古稀纪念集》,《日本学者论中国古典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
    ①最早将《列女传》当作《烈女传》的是《初学记》卷二五“器物部”引刘向《别录》之语。就笔者直观印象而言,现在还有很多人都以为刘向的《列女传》就是《烈女传》。
    ②张荫麟著,王家范导读:《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21页。
    ③参见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13页。
    ①西汉内廷藏书以天禄、石渠阁为主。徐兴无《刘向评传》对刘向校书的地点有具体考察。徐兴无:《刘向评传》,第194页。
    ②张涛:《<列女传>在北宋中期以前的流传》,载于《殷都学刊》1993年第2期。
    ①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599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458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四九,第1985页。
    ③班固:《汉书》卷六八,第2960页。
    ④班固:《汉书》卷九七上,第3951页。
    ⑤班固:《汉书》卷六七上,第3534页。
    ⑥班固:《汉书》卷五四,第2468页。
    ⑦班固:《汉书》卷六九,第2994页。
    ⑧班固:《汉书》卷六六,第2891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七下,第3983页。
    ②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71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七五,第2354页。《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④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第1074页。
    ⑤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第225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一○上,第424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六○上,第1954页。
    ③范晔:《后汉书》卷八○上,第2617页。
    ④范晔:《后汉书》卷一○上,第424页。
    ①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第24页。
    ②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第83页、85页。
    ③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第256页。
    ④徐兴无:《刘向评传》,第389页。
    ⑤张涛:《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⑥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第3页。
    ⑦饶宗颐、李均明:《敦煌汉简编年考证》,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⑧笔者为此特向裘锡圭先生请教,他也认为同期同批出土的纪年汉简对判断其他汉简的年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毕竟敦煌汉简比较复杂,不好遽判,还需要结合相关汉简的内容和字体作进一步判断。在此特别向裘先生致谢。
    ①王回:《古列女传序》,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②曾巩:《古列女传目录序》,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①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第26页。
    ②“王陵母”画像残石的发现也可以证明当时的《列女传》的续作已经出现,这可以为进一步为前文《列女传》的续作出现在东汉和、安之间提供佐证。
    ③(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165页。
    ①(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92页。
    ②洪适:《隶释》卷六,清乾隆钱塘汪氏楼松书屋校刊本。
    ③(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241页。
    ①(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242、243页。
    ②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72页。
    ③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16页。
    ①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71页。
    ②参见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第80页。
    ③(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第245页。
    ④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卷一一八,第3625页。
    ⑤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参见《士与中国文化》第四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81页。
    ①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上、中、下《先贤士女总赞》,《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徐适端:《<华阳国志>中的妇女传记与常璩的史识》,《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①参见张涛《<列女传>在北宋中期以前的流传》一文,《殷都学刊》1993年第2期。
    ②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页。
    ③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第484页。
    ①本文所作汇总以《冈村繁全集》第六卷《历代名画记译注》为据。(日)冈村繁著、俞慰刚译:《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①扬之水:《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发微》,《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第45页。
    ②扬之水:《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发微》,第39页。
    ③杨新:《对<列女仁智图>的新认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第14页。
    ④沈煦等:《旧唐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1975,第2566页。
    ①沈煦等:《旧唐书》卷六,第133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326页。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8,第5816页。
    ①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蔡骥序曰:“谨按列女传颂义大序、小序及颂”。现存诸本颂义大序已佚。
    ②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30页。
    ③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第32页。
    ④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484页。
    ①祈承煤:《澹生堂藏书目》卷四,《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185页。
    ①蔡骥序见于《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传世诸本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外均有收录,文字略异。
    ②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宋建安余氏刻书》,古籍出版社,1957,第42页。
    ①钱谦益:《绛云楼题跋》,《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477页。钱曾:《读书敏求记》,《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5册,第95页。
    ②阮福:《摹刊宋本列女传跋》,附于《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③钱曾:《述古堂宋版书目》,《宋元版书目题跋丛刊》第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第178页。
    ④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卷二“宋版史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11册,第34、36页。
    ⑤阮元和阮福的话具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所收阮福《摹刊宋本古列女传跋》。
    ⑥江藩:《古列女传跋》,附于《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①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卷二“宋版史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11册,第36页。
    ②佚名:《福建板本志》,《宋元版书目题跋丛刊》第4册,第7页。
    ③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佚名:《福建板本志》,《宋元版书目题跋丛刊》第4册,第4、5页。
    ②肖东发:《建安余氏刻书考略》,《文献》第二十一辑,1985,第235页。肖东发先生共提出四点理由推测余志安与余安定可能就是同一人。
    ③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宋建安余氏刻书”,第46页。
    ①肖东发:《建安余氏刻书考略》,第238页。
    ②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宋建安余氏刻书”,第46页。
    ③张涛:《刘向<列女传>的版本问题》,《文献》1989年第3期,第253页。
    ①郑振铎:《西谛书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第495页。
    ②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十,古籍出版社,1957,第292页。
    ③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二,《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7册,第35页。
    ④周昭坎:《建安古版画的艺术价值》,载于《光明日报》2001年5月13日。
    ⑤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该书将“勤有堂”释为“宋建安余仁仲”堂号。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94页。
    ②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33页。
    ③高儒:《百川书志》卷五,《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730页。
    ①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31页。
    ①周弘祖:《古今书刻》,《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3册,第155、162、165页。
    ②继科等:《(嘉靖)建阳县志·书坊书目》,《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3册,第215页。
    ③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第22页。
    ④徐图等:《行人司重刻书目》史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明代卷第1册,第444页。
    ①翁连溪编校:《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第二册“史部传记类”,北京:线装书局,2005,第375页。
    ②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全集》第14册,第332页。
    ①顾广圻:《重刻古列女传序(代从兄抱冲)》,《思适斋集》卷九,《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七册,第519页。
    ①何志华:《<古列女传>与先秦两汉典籍重见资料汇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①李志生:《试析经济政策对中国古代妇女贞节的影响——兼谈唐后期妇女贞节变化的意义》,参见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888页。
    ②孙顺华:《唐宋以后女教读物的普及化及原因探析》,《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第53~56页。
    ①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第105页。
    ②(日)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杂传家”,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十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第480页。
    ①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第19页。
    ②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第54页。
    ③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31页
    ①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第530页。
    ②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第58页。
    ③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第530页。
    ①《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四年11月1日己亥。
    ②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第530页。
    ③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第531页。
    ④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上册,第532页。
    ①(韩)郑沃根:《中国小说的传播与朝鲜初期儒教的统治》,《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53页。
    ②《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十二年6月27日辛未。
    ①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763页。
    ②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二册《大畜观书目》,第777页。
    ③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二册,第888页。
    ④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八册,第4231页。
    ⑤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三册《八道程途·册板目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1456页。
    ⑥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三册《八道程途·册板目录》前言,第1429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93页。
    ②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180页。
    ①《汉书·楚元王传》:“更生伤之,乃著《疾谗》、《擿要》、《救危》及《世颂》,凡八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49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7页。
    ②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3册。
    ③杨树达:《汉书窥管》,《杨树达文集》之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第228页。
    ④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13页。
    ⑤王先谦:《汉书补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王氏虚受堂刊本。
    ①向宗鲁《说苑校证·叙例》所举古书引《世说》、《说苑》诸条,见于诸家类书《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以及《太平寰宇记》。参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②本段所引文字及向氏推断均见于《说苑校证·叙例》。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第321页。
    ④王守亮:《刘向<世说>考论》,《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第75页。
    ⑤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第113页。
    ⑥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释例》,《二十五史三编·汉书之属》,长沙:岳麓书社,1994,第749页。
    ⑦王守亮:《刘向(世说)考论》,《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第74~76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1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②余嘉锡:《古书通例》,《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39页。
    ①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608页。
    ②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第607至608页.
    ③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册。
    ④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第638页。
    ⑤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第542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486页。
    ②刘向、刘歆撰,姚振宗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47页。
    ③徐兴无:《刘向评传》,第382页。
    ④桓谭《新论》云:“谭见刘向《新序》、陆贾《新语》,乃为《新论》。”参见《太平御览》卷六O二,第2710页。
    ⑤刘知几:《史通》卷十八,《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万历刊本。
    ①全祖望:《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卷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47册,第664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39至42页。
    ①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第545至545页。
    ②同上。
    ③石光瑛:《新序校释》,引见陈新《新序校释·整理说明》,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④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卷头语,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①《别录》佚文请参见姚振宗辑录《七略别录佚文》。刘向撰,姚振宗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①刘向撰,姚振宗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第32页。
    ①余嘉锡:《古书通例》,见《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249页。
    ①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第31页。
    ②参见徐兴无《刘向评传》,第207~224页。
    ③周勋初:《历历如贯珠的一种新文体——储说》,《韩非子札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第215页。
    ①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第272页。
    ②徐兴无:《刘向评传》,第411页。
    ③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0页。
    ①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2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11页。
    ③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第28~36页。
    ④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第202、203页。
    ①徐兴无:《刘向评传》,第406页。
    ②(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171页。
    ①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第163页。
    ②余嘉锡:《古书通例》,见《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94页。
    ①参见本章第一节“《汉书·艺文志》‘刘向所序六十七篇’的学术遗留问题”的“关于刘向《世说》”这一部分。
    ①王回序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②蔡骥所作序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①曾巩序参见《文选楼丛书》本《古列女传》。
    ①潘万木:《<左传>叙述模式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67~168页。
    ①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第26页。
    ①这些论文有邢培顺《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载于《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3月第20卷第1期,第11~15页:陈东林《刘向<列女传>的体例创新与编撰特色》,载于《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9~143页。
    ②何志华等:《<古列女传>与先秦两汉典籍重见资料汇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①《礼记正义》卷五十一,《十三经注疏》,第1619页。
    ②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2页。
    ①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748页。
    ②范哗:《后汉书》卷七九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573页。
    ③徐复观:《刘向<新序>、<说苑>的研究》,参见《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43~48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53页。
    ①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第306页。
    ②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974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一,《十三经注疏》,第1788页。
    ①焦循:《孟子正义》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1034页。
    ②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经由李零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47~293页。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卷十八,第1301页。
    ②元吴师道修正鲍彪注本《战国策校注》,《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294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第1730页。
    ②扬雄撰,汪荣宝疏:《法言义疏》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399页。
    ③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五百七,第231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六三,第2141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六七,第2186页。
    ⑥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十一,参见《游天台山赋》李注,第165页。
    ⑦班固:《汉书》卷三O,第1730页。
    ⑧张守节:《史记正义》,参见《史记》卷六三,第2141页。
    ⑨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第56页。
    ①向宗鲁:《说苑校证》卷十三,第336页。
    ①元吴师道修正鲍彪注本《战国策校注》,《四部丛刊初编》本。
    ②光瑛:《新序校释》卷二,第19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四六,第1888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四六,第1900页。
    ①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第274页。
    ②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第27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三七,第1605页。
    ②班固:《汉书》卷六,第188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45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3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1页。
    ①参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汉时古文诸经有转写本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62页。
    ②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第239页。
    ①张涛《刘向<列女传>思想与学术价值简论》,载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38~40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三,第109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六,第1967页。
    ②桓谭《新论》语佚文引见《北堂书钞》卷九十八。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327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第1815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九,第1658页。
    ②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第225页。
    ①《文选楼丛书》本作“开”,梁端《列女传校注》认为此处“开”字应为“问”字,《列女传校注》,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六,第198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三二,第1501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第1771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四三,第1833页。
    ①朱晓海:《刘向<列女传>文献学课题述补》,《台大中文学报》第二十四期,第57页。
    ②刘咸忻:《太史公书知意·序论》,《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六一,第2121页。
    ①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第4页。
    ①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第12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六,第1957页。
    ①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第2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157页。
    ②刘咸炘:《旧书别录》卷三,《刘咸炘学术论集·子学编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425页。
    ①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外篇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第848页。
    ①《周礼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第987页。
    ②《礼记正义》卷二十六,《十三经注疏》,第1456页。
    ①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55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1238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八,《十三经注疏》,第1469页。
    ②《礼记正义》卷六十一,《十三经注疏》,第1681页。
    ③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586页。
    ①《仪礼注疏》卷六,《十三经注疏》,第972页。
    ②钱玄:《三礼通论》,第573页。
    ③钱玄:《三礼通论》,第39页。
    ④参见钱玄:《三礼通论》,第35页。
    ①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参见《先秦诸子系年(外一种)》,第755页。
    ②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8页。
    ④《礼记正义》卷三十四,《十三经注疏》,第1507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十四,《十三经注疏》,第150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四,第112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89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74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78页。
    ③《汉书·外戚传》载:“杜钦以为故事后父重于帝舅……”。所以同为外戚,皇后之父要比皇帝之舅地位要高。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82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0页。
    ③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6页。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七,第3984页、第3985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66页。
    ①《仪礼注疏》卷三十,《十三经注疏》,第1106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58页。
    ①朱晓海:《刘向<列女传>文献学课题述补》,《台湾大学中文学报》第二十四期。
    ①(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01~102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十六,《十三经注疏》,第1456页。
    ②《周礼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第987页。
    ③《礼记正义》卷二十八,《十三经注疏》,第1471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789页。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第45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273页。
    ①参见文后附录《刘向<列女传>引<诗>综录》。
    ②张涛:《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第24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二,《十三经注疏》,第1954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42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第269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之《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上海:上海书店,2002,第114页。
    ②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08页。
    ③参见张林川、周春健《<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一文,《湖北大学学报》,2004,第31卷第3期,第323~327页。
    ④张林川、周春健:《<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第32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八,《十三经注疏》,第2000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六,1921
    ②《汉志》云:“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为之传。”可见,申公最初只作《鲁故》。徐复观先生认为“申公始为《诗》传”之“传”是一时讹误,也是认为《鲁诗》重点在“故”而不在说。参见《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第114页。
    ③范处义:《诗补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册。
    ④王应麟:《诗考》,参见《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3册。
    ⑤范家相:《三家诗拾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册。
    ①马国函:《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01册。
    ②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76册。
    ③张涛:《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第7页。
    ④李寅生:《<列女传>引<诗>得失刍议》,载于《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月,第1期,第29页。
    ⑤王引之:《经义述闻》,参见《清人注疏十三经附经义述闻》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112页。
    ⑥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
    ①马瑞辰:《列女传补注序》,参见王照圆《列女传补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15册,第664页。
    ②吴正岚:《论刘向(诗经)学之家法》,载于《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4月,第2期,第116~120页。
    ③全祖望:《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卷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47册,第597页。
    ①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第552至553页。
    ①参见王照圆:《列女传补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15册,第659~765页。
    ①《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②《礼记正义》卷五十一,《十三经注疏》,第1619页。
    ③《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①《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②毛诗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第322页。
    ③《毛诗正义》卷六,《十三经注疏》,第374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第282页。
    ⑤《毛诗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第320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第288页。
    ②《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296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第281页。
    ④《毛诗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第305页。
    ⑤《毛诗正义》卷四,《十三经注疏》,第333页。
    ①《诗》三百篇的编订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问题。请参见洪湛侯《诗经学史》对历代学说的梳理,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15~18页。
    ①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193页。
    ②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00页。
    ③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16页。
    ①参见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第176页。
    ①刘立志:《汉人引<诗>决狱刍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33页。
    ②同上。
    ①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35页。
    ②班固:《汉书》卷八十一,第3342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27~28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第179页。
    ①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参见《先秦诸子系年》所附外一种,第761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53页。
    ①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11页。
    ②班固:《汉书》卷二十二,第1033页。
    ①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参见《先秦诸子系年(外一种)》,第781页。
    ②高似孙:《子略》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8册。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六,第1972页。
    ①参见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略论》,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13~20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六,《十三经注疏》,第1985页。
    ③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47页。
    ①这些论文有:贾冬月《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的小说特征》,载于《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载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另有一篇《刘向小说艺术成就浅论》,载于《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载于《齐鲁学刊》1993年第1期,第46~50页。
    ①参见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一文,第47页。
    ①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76页。
    ①参见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一文,第4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六九,第2265页。
    ②元吴师道修正鲍彪注本《战国策校注》卷九,《四部丛刊》本。
    ③元吴师道修正鲍彪注本《战国策校注》卷九,《四部丛刊》本。
    ④元吴师道修正鲍彪注本《战国策校注》卷三,《四部丛刊》本。
    ⑤司马迁:《史记》七一,第2316页。
    ①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303页。
    ②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303页。
    ①鲁迅:《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鲁迅全集》第一册《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第137~138页。
    ①参见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重构》一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71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九,第2021页。
    ②荀悦:《前汉纪》卷十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史常力:《论<列女传>中颂的性质》,载于《理论界》2009年第5期,第157页。
    ①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57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六,第100页。
    ③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八,第2647页。
    ①班固:《汉书》卷六九,第2995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301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30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第3312页。
    ④班固:《汉书》卷一百,第4237页。
    ⑤班固:《汉书》卷一百,第4238页。
    ⑥班固:《汉书》卷一百,第4240页。
    ①张涛:《史赞来源小考——读刘向<列女传>札记》,载于《文献》1995年第2期,第260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5,第1348页。
    ③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载于《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86~93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975页。
    ②同上。
    ①《文选楼丛书》本无“哀”字,张涛《列女传译注》据明张溥本补“哀”字。
    ②《太平御览》录有“鲁寡陶婴”一传内容,所载《黄鹄歌》与今本《列女传》略有不同:鲁陶寡婴者,鲁陶门之女。少寡养幼孤,无强昆弟,纺绩为产。鲁人或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二也。其诗曰:“悲黄鹄之早寡兮,十年不双;宛颈戢翼兮,不与众同。时则非鸣兮,独行茕茕;天命令然兮,愧独永伤。感鸟愠己兮,泪下成行;呜呼悲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何况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鲁人闻之曰:“斯女不可得也。”遂不敢复求之,婴寡终身。《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一,第2029页。
    ③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参见《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419页。
    ④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第374~430页。
    ⑤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第420页。
    ①《礼记正义》卷十九,《十三经注疏》,第1398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12页。
    ③同上。
    ④见《文心雕龙注》,第217页。
    ⑤《周礼注疏》卷二六,第180页
    ⑥《礼记正义》卷十九,《十三经注疏》,第1398页。
    ①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12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371页。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470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六十,《十三经注疏》,第2177页。
    ①参见徐国荣《先唐诔文的职能变迁》,载于《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第17~21页。
    ②徐元话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381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十三经注疏》,第1883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九,第2172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271页。
    ①班固:《汉书》卷三十,第1753页。
    ②郗文倩:《秦汉时期颂体的礼仪性创作及其赋颂功辨析——兼谈文体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载于《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1期,第3~6页。
    ①伏俊琏:《先秦“故事俗赋”钩沉》,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第83~92页。
    ②踪凡:《两汉故事赋的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第142页。
    ①参见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一文,该文注释了《神乌傅(赋)的释文,并且指出了释文中押韵情况。
    ②裘锡圭:《神乌傅(赋)初探》,参见《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423页。
    ③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参见《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第401页。
    ④裘锡圭:《汉简中所见韩朋故事的新资料》,参见《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405页。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韩婴撰,屈守元笺疏:《韩诗外传笺疏》,成都:巴蜀书社,1996。
    范处义:《诗补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家相:《三家诗拾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续修四库全书》本。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
    陈奂:《诗毛氏传疏》,北京:中国书店,1984。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
    戴震等:《清人诗说四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
    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
    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引之:《经义述闻》,北京:中华书局,1998。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
    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司马迁撰,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裴骃集解:《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刘煦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王先谦:《汉书补注》,《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王氏虚受堂刊本。
    荀悦:《前汉纪》卷十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
    宋衷注,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刘向集录、鲍彪注:《战国策校注》,《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元吴师道修正本。
    赵哗撰,周生春辑校:《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袁康:《越绝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常璩:《华阳国志》,《四部丛刊初编》本。
    刘向撰,王照圆注:《列女传补注》,《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文选楼丛书》本。
    刘向撰,梁端校注:《列女传校注》,《四部备要》本。
    王绍兰:《列女传补注正讹》,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本。
    刘向撰,萧道管集注:《列女传集注》,《石遗室丛书》本。
    陈汉章:《列女传斠注》,民国间铅印本。
    刘向撰,张涛注译:《列女传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刘向撰,张敬注译:《列女传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刘向、刘歆撰,姚振宗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续修四库全书》本。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释例》,《二十五史三编·汉书之属》,长沙:岳麓书社,1994。
    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晁公武,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高似孙:《子略》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胡玉缙撰,吴格整理:《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上海书店,2002。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3。
    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6。
    (日)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贾贵荣辑《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十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校雠通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洪适:《隶释》,清乾隆钱塘汪氏楼松书屋校刊本。
    赵明诚:《金石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知几:《史通》,《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万历刊本。
    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刘向撰,赵善诒疏证:《新序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9。
    刘向撰,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
    刘向撰,卢元骏注译:《新序今注今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
    孙诒让:《墨子间诂》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吴则虞集释:《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
    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1992。
    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54。
    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王应麟:《困学纪闻》,《四部备要》本。
    全祖望:《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续修四库全书》本。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黄震:《黄氏日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马国函:《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扬雄撰,汪荣宝义疏:《法言义疏》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
    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虞世南等:《北堂书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欧阳询等:《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李防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85。
    王应麟:《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屈原等著,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较:《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高步瀛:《两汉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90。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0。
    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历史、传记、考古、地理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日)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2001。
    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
    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程千帆:《校雠广义》,《程千帆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程勇:《汉代经学文论叙述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
    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
    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杜信孚纂辑,周光培、蒋孝达参校:《明代版刻综录》,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方维保,汪应泽:《徽州古刻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日)冈村繁:《冈村繁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高文:《四川汉代石棺画像》,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龚廷万、龚玉、戴嘉陵:《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顾颉刚:《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顾颉刚等:《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顾颉刚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郭丹:《左传国策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何志华:《<古列女传>与先秦两汉典籍重见资料汇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季乃礼:《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由(白虎通)看汉代社会人伦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寇淑慧编:《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李致忠:《历代刻书考述》,成都:巴蜀书社,1990。
    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刘若愚著,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刘咸忻:《刘咸忻学术论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雷家骥:《两汉至唐初的历史观念与意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雷良波、陈阳凤、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罗根泽:《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马无咎编:《汉石经集存》,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
    [美]梅里·E.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Gender in History),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潘万木:《<左传>叙述模式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外一种)》(附《刘向歆父子年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瞿冕良:《版刻质疑》,济南:齐鲁书社,1987。
    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济南:齐鲁书社,1999。
    饶宗颐、李均明:《敦煌汉简编年考证》,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
    沈玉成、刘宁著:《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谭其襄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日)藤田胜久著,曹峰、(日)广濑薰雄译:《(史记)战国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国维等撰:《闽蜀浙粤刻书丛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王磊义编绘:《汉代图案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王欣夫:《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美)巫鸿著,柳杨、岑河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汉简释文》,西宁: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日)下见隆雄:《刘向<列女传>研究序说》,广岛大学文学部,昭和63年(1988)。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成都:巴蜀书社,1990。
    谢明仁:《刘向(说苑)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2002。
    徐兴无:《刘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杨树达:《汉书窥管》,《杨树达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杨绳信:《中国版刻综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杨向奎:《杨向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独立出版社,1945。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姚娟:《<新序><说苑>文献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叶德辉:《书林清话》,古籍出版社,1957。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余嘉锡:《古书通例》,《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张荫麟著:《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张舜徽:《广校雠略》,北京:中华书局,1963。
    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张桂萍:《<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郑振铎:《西谛书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韩)郑在书主编,(韩)崔丽红译:《东亚女性的起源——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列女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翁连溪编校:《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第二册,北京:线装书局,2005。
    周作人:《知堂书话》,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陈来:《蒙学与世俗儒家伦理》,《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陈东林:《刘向<列女传>的体例创新与编撰特色》,《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陈松青:《汉代经学与文学之关系反思》,《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戴红贤:《刘向书与中国前小说的形态特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董治安:《<吕氏春秋>之论诗引诗与战国末年诗学的发展》,《文史哲》1996年第2期。
    伏俊琏:《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高文:《四川新津县汉代画像石棺上之新发现(二)》,《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
    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重构》,《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葛志毅:《两汉经学与古代学术体系的转型》,《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韩兆琦:《中国传记文学略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郝明朝:《<荀子>引<诗>说》,《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郝润华:《中国古代妇德教化文献述论》,《图书与情报》2002年第4期。
    贾冬月:《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的小说特征》,《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蒋凡:《刘向文学思想述评》,《复旦大学学报》1985年第9期。
    江玉祥:《汉画<列女图>与<秋胡戏妻>图像考》,《四川文物》2002年第3期。
    金维诺:《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年代的探索》,《文物》1974年第1期。
    李春青:《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李寅生:《<列女传>引<诗>得失刍议》,《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刘立志:《汉人引<诗>决狱刍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马银琴:《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与特点》,《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 中华书局,2003。
    梅军:《<说苑>研究》,武汉大学文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文物》1974年第1期。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山崎纯一著,李寅生译:《作为女训书的汉代<诗经>——<毛诗>与<列女传>的基础性研究》,载于《村山吉广教授古稀纪念集》,《日本学者论中国古典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
    邵毅平:《<战国策>的作者与时代》,《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7期。
    史常力:《<列女传>篇题的文化特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5期。
    史常力:《从对话、独白到心理描写——<列女传>文学价值管窥》,《山西师大学报》2009年第3期。
    史常力:《论(列女传)中颂的性质》,《理论界》2009年第5期。
    宋锡同:《汉代经学走向管窥——以<春秋繁露>与<白虎通>的对比分析为视角》,《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孙顺华:《唐宋以后女教读物的普及化及原因探析》,《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王苏凤:《刘向<新序>著作性质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王守亮:《刘向<世说>考论》,《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
    魏霞:《刘向<列女传>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吴正岚:《论刘向<诗经>学之家法》,《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郗文倩:《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文史哲》2007年第3期。
    郗文倩:《秦汉时期颂体的礼仪性创作及其赋颂功辨析——兼谈文体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1期。
    肖东发:《建安余氏刻书考略》,《文献》第21辑,1985。
    邢培顺:《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熊明:《略论杂传之渊源及其流变》,《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徐国荣:《先唐诔文的职能变迁》,《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徐适端:《<华阳国志>中的妇女传记与常璩的史识》,《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徐建委:《从刘向校书再论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书非<黄帝四经>——兼论古籍流传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误区》,《云梦学刊》2006年第3期。
    杨新:《对<列女仁智图>的新认识》,《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扬之水:《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发微》,《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
    叶岗:《<汉志>小说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袁长江:《孔子、孟子、荀子说<诗>之比较》,《文史知识》1995年第1期。
    张涛:《刘向<列女传>的版本问题》,《文献》1989年第3期。
    张涛:《刘向<列女传>文学成就初探》,《齐鲁学刊》1993年第1期。
    张涛:《<列女传>在北宋中期以前的流传》,《殷都学刊》1993年第2期。
    张涛:《刘向<列女传>思想与学术价值简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张涛:《史赞来源小考——读刘向<列女传>札记》,《文献》1995年第2期。
    张林川、周春健:《<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赵逵夫:《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赵逵夫:《论先秦时代的讲史、故事和小说》,《文史哲》2006年第1期。
    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张丽:《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韩)郑沃根:《中国小说的传播与朝鲜初期儒教的统治》,《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踪凡:《两汉故事赋的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1期。
    周昭坎:《建安古版画的艺术价值》,《光明日报》2001年5月13日。
    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周蔚:《刘向小说艺术成就浅论》,《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朱晓海:《刘向<列女传>文献学课题述补》,《台大中文学报》第24期,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