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与发展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下中国对传统聚落的意识逐渐增强,对少数民族聚落的关注也逐渐加重,然而处于地理劣势和经济落后局面的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却鲜有研究者投来关注的目光,相反地,旅游业与小商品业的入侵使这些珍贵的聚落没有得以完善地保护和健康地发展,其后果轻者民族文化无以继承,重者如云南香格里拉和束河,百年文化结晶付之一炬。作为研究者,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更新传统聚落,将研究对象置于具有突出苗文化、世界苗族发祥地的黔东南苗族聚落,是必然的结果。
     “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是限定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村寨里,原住苗人从古至今自发建造的游憩与活动的室外空间、布局、材料、环境等因素的总称。而“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的历史与发展”则是指满足于上文的这些聚落景观因素在从苗族起源到现今这一时间段里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变化程度等等内容。从黔东南聚落景观历史着手,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寻找聚落景观在历史中的形态和特征,归纳聚落景观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分析原住民与自然环境对于聚落景观的影响,能够探究这些苗族聚落所具有的显著优势特征和持续发展秘诀,不仅能为聚落修葺更新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还能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启发现代人的生态意识,最终使苗族聚落文化和苗族聚落景观得以在现代文化洪流中站稳脚跟,并寻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分段摘要:
     第一章从论文选题开始,阐述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分析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需求与特色,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后,论证此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最后确定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将由大及小地以尽量精简的文字概括本文的地理、文化、历史、民族背景。从贵州省大环境入手,简述区域概况、民族聚落概况、黔东南概况和苗族概况。
     第三章从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图绘资料和民间口头资料入手,研究成果包括古时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样貌、原住苗人理想聚落景观构想、聚落景观历史特点、盛时与衰落时间节点等等,最后推演出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模块。
     第四章将在上文所建立的历史模块的基础上,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从古到今”、“从小到大”、“从象到意”、“从旧到新”为轴,串联历史与现代特点,分析各个聚落景观元素的变化,剖析变化成因,为下文的保护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第五章将基于前文建立的历史模块,通过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特点和文化特征,继续为下文的保护与更新做出恰当的推论。
     第六章在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的外延,从与其他民族聚落景观对比、与其他非民族的传统聚落景观对比和对现代景观的影响三个方面探究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的相似性和差别性。
     第七章将阐述黔东南苗族聚落在当今社会中产生的三类问题,并结合历史特点和历史模块对于其发展规律的掌握,提出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的更新方法。
     第八章作为本文的总结性章节,写清本文作出的结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并阐述本文创新性研究内容,最后总结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将来的研究的展望。
Now Chinese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minority settlement concerns also gradually increase, but in Guizhou Qiandongnan Miao settlement 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s and backward economic situation but few researchers concern, on the contrary, the intrusion of tourism and small commodity industry make these precious settlement has not been perfect protection and h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consequences will not inherit, even as Yunnan Shangri-La and Shuhe, hundreds of years culture crystallizated on fire. As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and renew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the research objects on the outstanding seedling culture, the birthplace of the world Qiandongnan Miao settle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 Qiandongnan Miao settle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is limited to Chinese Guizhou province of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Miao settlement, general indigenous Miao people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spontaneously built outdoor space, layout, materi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iao village landscape of Qiandongnan refers to meet in the above these settlements landscape factors in the content from the origin to the present and the time of the historical origin, development, change and so on. Starting from the Qiandongnan settlement landscape history, seek settlement landscape morphology and characteristic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ancient history, induction process of settlement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indigenous peopl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settlement landscape, can significantly advantageous features into these Miao settlement has a secre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good for settlement repair update, but also by its unique cultural inspir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people, the Miao settlement culture and Miao settlement landscape in modern cultural torrent footing, and seek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文
1 摘自1940年刘敦祯先生受事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古建筑进行调查。
    2 摘自《华盛顿宪章》。
    3 数据均来源于网络“2010年人口普查”
    4 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贵州是苗族聚居的大本营,贵州也应该是苗族研究的大本营。
    5 梁启超语。
    6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7 [唐]樊绰《蛮书》第四卷。
    8 [宋]朱辅《溪蛮从笑》第二卷。
    9 以上据刘咸《苗图考略》,载国立山东大学丛刊第二号,又载《方志》第九卷第一期,1936年)。
    10 具体参看1.5.1研究方法。
    11 出自《汉书·沟洫志》
    12 摘自贵州省人民政府网www.gzgov.gov.cn
    13 数据来源自贵州省人民政府网、www.gzgov.gov.cn
    14 索晓霞,敖以升,钟莉等.贵州永远的财富是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92-146.
    15 数据来源自贵州省人民政府网www.gzgov.gov.cn
    16 数据来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网(http://www.gzmzb.com)。
    17 数据来源于贵州百科信息网(http://gz.zwbk.org).
    18 梁聚五,《苗族发展史》,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6
    19 《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瘠於野乎!”
    20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4
    1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22 贵州地区的古称。
    23 龙伯亚.苗族历史概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3:005.
    24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25 出自屈原《九歌·东君》。
    26 潘定发,品读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群,2011.
    27 摘自宋兆麟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
    28 摘自徐仁瑶、王晓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建筑》。
    29 [唐]樊绰《蛮书》第四卷。
    30 [宋]朱辅《溪蛮从笑》第二卷。
    31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32 摘自元代《招捕总录·宋隆济》。
    33 摘自陈青伟,《苗族古歌》生态意识初探(2009)。
    34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35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36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37 摘自《五溪蛮图志》第二集,五溪风土。
    38 罗德启,2009
    39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这句话出自《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40 出自《山海经》。
    41 出自《百苗图》第二十卷天苗。
    42 出自《五溪蛮图志》第三集,五溪诗文。
    43 谢广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2003.
    44 龙伯亚,苗族历史概述,1982。
    45 周真刚,贵州苗族山地民居的建筑布局与文化空间——以控拜“银匠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4-15.
    46 苗人所指的枫香树、枫树,即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下同。
    47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48 梁聚五《苗族发展史》。
    49 摘自官史《钦定平苗述略》
    50 崽崽,方言,即后代、儿女。此段摘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51 庄子《齐物论》,全句为: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52 苗族的传统村寨制度议榔制(苗语称为GneudH langd.音构榔,构即议定,榔即公约)是不同宗的家族组织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即农村公社组织。议榔制度是苗族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的地方性民族组织制度,具有普遍的实用性,是苗族传统社会一种基本制度。
    53 摘自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
    54 摘自(前苏联)E.费道格夫《人与内然——生态危机和社会进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杜,1986。
    55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56 摘选自贵州民族出版社《苗族古歌》。
    57 岩菩萨,是用小河拾来的鹅石垒起来的小型构造物,有象征意义。在进出寨子的路口,有的会修建1m左右小木屋,三面围合。
    58 苗语(音),指铜鼓坪。
    59 马学良、今旦:《苗族史诗》,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71页。
    60 游方:苗语音译,指男女交往。
    61 田兵:《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165页。
    62 见附表一。
    63 央视网,2012-10-15。
    64 高清海.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J].社会科学战线,1983,2:016.
    65 吴一文,吴一方,龙林.试析苗族古歌所反映的黔东南苗族迁徙原因[J].贵州社会科学,1998,5:021.
    66 摘自中国新闻网(news.china.com.cn)。
    67 周真刚《贵州苗族山地民居的建筑布局与文化空间》
    68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78-82.
    69 邓翔.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文化内涵与景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70 梁聚五《苗族发展史》。
    71 即风水学,是用来选择宫殿、聚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汉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古籍.
    [2].[西汉]刘向.楚辞[M].古籍.
    [3].[唐]樊绰.蛮书[M].古籍.
    [4].[宋]朱辅.溪蛮从笑[M].古籍.
    [5].[清]张汝怡.诸苗考[M].古籍.
    [6].[清]严如煌.苗防备览[M].古籍.
    [7].[清]徐家千.苗疆闻见录[M].古籍.
    [8].[清]田雯.黔书[M].古籍.
    [9].[清]李宗防.黔记[M].古籍.
    [10].[清]胡宗绪.苗疆记事[M].古籍.
    [11].[清]龚柴.苗民考[M].古籍.
    [12].[清]鄂海.抚苗录[M].古籍.
    [13].[清]贝青乔.苗俗记[M].古籍.
    [1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M].古籍.
    [15].[民国]手绘彩图.中国边疆苗族风俗图考[M].中央民族大学藏本.
    [16].[民国]手绘彩图.苗族风俗图说[M].中央民族大学藏本.
    [17].鲍帆,谢飞,龙亮.上朗德苗寨聚落景观分析[J].华中建筑,2010.(07).
    [18].卜键.巫风楚舞的文学呈现——《九歌》的戏剧文化学考察[J].文学评论,2000.
    [19].蔡静.贵州省民俗旅游规划模式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
    [20].蔡凌.侗文化圈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框架[J].新建筑,2004,06.
    [21].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2].岑应奎,唐千五.蚩尤魂系的家园——走进中国苗族文化中心雷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23].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24].陈从周.园林清议[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25].陈莉莉,邓婕,曾相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村民受益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民族论坛,2011,20.
    [26].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7].陈勇,陈国阶,刘邵权,等.川西南山地民族聚落生态研究——以米易县麦地村为例[J].山地学报,2005,23(1).
    [28].陈志永,杨桂华,陈继军,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热带地理,2011,02.
    [29].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以贵州、广西为重点[D].重庆:重庆大学.2004.
    [30].程瑜.三都水族: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党水乡调查与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1].崔海洋.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32].戴裔煊.干阑: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M].广州: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8.
    [33].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4].党秀云,周晓丽.水各村调查:水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5].邓焱.苗侗山寨考察.建筑师(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6].邓映红.朗德上寨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37].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38].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9].范松.试论贵州民族村寨的文化性格[J].贵州民族研究,2011,04.
    [40].范文澜.中国通史[M].人民出版社,1978.
    [41].方李莉.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2].方李莉.梭戛日记--一个女人类学家在苗寨的考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44].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5].高冰,杨俊江.逸世之河--都柳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46].高冰,杨俊江榕江:流动的和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2005.
    [47].高介华等.楚国的城市与建筑[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8].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49].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背景分析与功能探究[J].民族研究,1997(06).
    [50].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51].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J].贵州民族研究,1997(01).
    [52].管彦波.影响西南民族聚落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J].贵州民族研究,2001,(2).
    [53].贵州雷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雷山县县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
    [54].贵州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文化大观[D].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55].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R].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
    [56].贵州省建设厅编.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7].贵州省文管会办公室,贵州省文化出版厅文物处.f侗寨鼓楼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58].贵州省志·民族志[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59].郭净.假面探秘——记西南地区假面表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0].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R].2000.
    [61].侯天江.中国的千户苗寨-西江[M].贵阳:贵族民族出版社,2006:28,51-56.
    [62].胡光华.黎平地坪风雨桥[J].贵州文物,1982a(01).
    [63].胡光华.黎平纪堂鼓楼[J].贵州文物,1982b(01).
    [64].黄才贵.侗族父系大家族遗存与干栏长屋[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九[M].内部出版物.1991.
    [65].黄才贵.黎平肇兴乡侗族鼓楼调查[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四[M].内部出版物.1986.
    [66].黄才贵.堂安:侗族文化的典型空间载体[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十九[M].内部出版物.2001.
    [67].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68].黄竹兰.贵州苗族图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贵阳学院学报,2003,3.
    [69].计成.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0].蒋丽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麻塘革家村寨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2005,(4),66-69.
    [71].蒋馨岚.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72].金珏.侗族民居的生长现象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3,(3).
    [73].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1).
    [7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R].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75].李承来.村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侗村寨建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01).2010.
    [76].李德龙.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4.
    [77].李登学,李梅,张永吉.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调查报告[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十二[M].内部出版物.1994.
    [78].李建国,蒋南华.苗楚文化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79].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80].李杰,孙明明,王红.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之交融--以从江增冲侗寨研究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81].李蕾,李红.聚落构成与公共空问营造[J].规划师,2004-09.
    [82].李楠.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83].李先逵.干栏式苗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5-06.
    [84].李先逵.贵州的栏干式苗居[J].建筑学报,1983(11).
    [85].李先逵.苗族民居建筑文化特质[A].李先逵.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三)[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6].李晓峰.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J].建筑学报,2005(7).
    [87].李欣华,吴建国.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
    [88].李志英.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
    [89].郦大方.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以阿坝、丹巴、曼冈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3.
    [90].廉同辉,王金叶.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
    [91].梁聚五.苗族发展史[M].贵州: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92].廖静琳.贵州苗族文化生态初探[J].安顺师专学报,2000,6.
    [93].林河.中国巫傩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94].林毅夫.我说可持续发展[J].读书,2000(7).
    [95].刘必强.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96].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97].刘沛林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0,12.
    [98].刘森林.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99].刘邵权.农村聚落生态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00].刘锡蕃.岭表纪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101].刘艺兰.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1.
    [102].刘永估,于池.掌坳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3].龙亮等.郎德上寨苗寨民居入口空间浅析[J].华中建筑,2010,7.
    [104].龙玉杰.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A].吴一文.文化多样性与乡村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05].陆景川.贵州生态博物馆与古村落保护[J].凯里学院学报,2007(02).
    [106].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7].罗德启,谭晓东,董明等.贵州民居--千年家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8].罗德启.贵州侗族干阑建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09].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0].罗德启.老房子--贵州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111].罗德启.民族村镇保护与实践[J].新建筑,2004(06).
    [112].罗德启.青岩古镇的保护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6,5.
    [113].罗德启.石头.建筑.人[J].建筑学报,1983(11).
    [114].罗德启.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J].建筑学报,2004,6.
    [115].罗剑.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贵州民族村寨的发展[A].吴一文.文化多样性与乡村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16].罗康智,罗康隆.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以侗族为例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17].罗琪.2010.西江民俗旅游景观抢救性保护与利用[D].兰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18].罗永常.基于体验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设计——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119].麻勇斌.苗族村寨选址的生态智慧与历史情结[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120].马学良等.苗族史诗·溯河西迁[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121].毛琳箐.黔贵文化区建筑景观的文化生态学解读[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122].梅军,肖金香.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生态观[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123].孟云.村寨古风--从三宝侗寨道短裙苗乡[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124].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1.
    [125].潘年英.百年高坡--黔中苗族的真实生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26].潘年英.变形的“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127].潘年英.西南山地文化考察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128].潘徐.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商业中心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05.
    [129].彭刚.新寨自然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30].彭礼福.黔东南苗、侗民居建筑赏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0(02).
    [13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3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3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4].彭兆荣.摆贝:一个西南边地的苗族村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35].黔东南年鉴编纂委员办公室.黔东南年鉴[R].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8.
    [136].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37].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40.
    [138].石建中.百苗图与苗族的历史和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1.
    [139].石若屏.鼓楼史话[J].贵州民族研究,1985(04).
    [140].史继忠.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141].斯心直.西南民族建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142].宋才发.音寨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43].苏婧.天、地、人——诸葛八卦传统民居聚落的景观构成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
    [14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45].孙鹏,李雄.BIM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J].中国园林,2012,6.
    [146].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47].谭鸿宾,罗德启.中国民族建筑贵州篇[A].《中国民族建筑》编委会.中国民族建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48].唐国安.风雨桥建筑与侗族传统文化初探.华中建筑,1990(02).
    [149].田兵,编选.苗族史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150].万红.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的起源与历史形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151].汪之立,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2].王冬.让城镇有机地生长——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的启示[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13.
    [153].王海云.云南少数民族聚落构筑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7,(7).
    [154].王红,李杰,王昱.西江苗岭景观的评价、规划与利用[J].建筑学报,2004(12).
    [155].王红,潘兴忠,顾永堂.生态环境与苗族干阑建筑形态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07).
    [156].王红.西江苗岭景观的评价、规划与利用[J].建筑学报,2004,12.
    [157].王红等.生态环境与苗族干阑建筑形态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7.
    [158].王军.城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59].王乐君,孙鹏,周曦.贵州苗族村寨风景园林历史与苗人关系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4,6.
    [160].王乐君.传承布衣文化营造乡土景观——以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村寨规划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61].王乐君等.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景观更新[J].中国园林,2011,11.
    [162].王乐君等.少数民族乡土景观特点及有机更新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1,10.
    [16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4].王其钧.中国民居[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165].王炎松,陈牧,邵星.巴拉河流域苗寨的聚落格局特征初探[J].华中建筑,2010(01).
    [166].王炎松,沈俊萍,易宇.巴拉河流域山地聚落群景观特征初探[J].中外建筑.2012-11.
    [167].王毅.园林和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8].王媛.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山地村寨及住宅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69].韦启光.雷山县西江苗寨调查报告[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三[M].内 部出版物.1985.
    [170].吴_新,陈春园.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从江鼓楼群[J].贵州民族研究,1985(04).
    [171].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华中建筑,1997(02).
    [172].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0.
    [173].吴一文.试析苗族古歌所反映的黔东南苗族迁徙原因[J].贵州社会科学,1998,5.
    [174].吴一文.文化多样性与乡村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
    [175].吴泽霖,陈国钧.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研究丛刊之二)[M].贵阳:文通书局.1942.
    [176].吴正光.1991.苗寨建筑探秘[M].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177].吴正光.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赞开放式保护民族村寨的理论与实践[J].小城镇建设,2005.(10),61-54.
    [178].吴正光等.2010.西南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79].伍家平.1992.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J].地理研究,(03)._
    [180].伍新福等.苗族史[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181].向零.1989.榕江县三宝侗族的社会组织[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七[M].内部出版物._
    [182].向业容.2005.干栏式苗族民居的研究及其现代启示[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183].肖金香.苗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智慧[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05.
    [184].许桂香.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85].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2003-2004.
    [186].燕宝.苗族古歌·沿河西迁[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187].杨昌鸣.2004.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88].杨成光等.贵州苗族原始宗教文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189].杨俊.布依族村寨乡村景观发展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190].杨庭硕.百苗图抄本汇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9-63.
    [191].杨晓辉.留住记忆、传承文明——关岭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
    [192].杨亚东.苗族迁徙史歌[M].贵州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
    [193].杨兆麟.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94].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08.
    [195].杨祖华.2008.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生态系统重构--以黎平肇兴侗寨为个案[A].
    [196].余宏模,罗勇.1990.彝族扯勒部大屯土司庄园历史调查[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八[R].内部出版物._
    [197].余压芳,刘建浩.论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
    [198].余压芳.2006.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199].袁国友.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的生态环保意义:若干实例与分析[J].学术探索,2005(2).
    [200].张斌.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中国园林,2010(12).
    [201].张家骥.中国造园论(第二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202].张浪.图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03].张晓..雷山县大塘区两个苗族村寨的民俗调查[A].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编[C].贵州民族调查之五.内部出版物.1987
    [204].张奕龙.贵州少数民族村镇保护规划的探析—以雷山县西江镇为例[J].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2005)论文集[A],2005.
    [205].张应强,胡腾.锦屏[M].北京:生活岫潦獒新知三联书店.赵星.2010.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M].贵州民族研究,2004(03).
    [206].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07].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08].郑宇.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J].民族研究,2011,05.
    [209].中国作家协会贵阳分会筹委会.搜集整理“苗族古歌”的经过(民间文学资料)第61集[R].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9.
    [210].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11].周曦.地方技术和再生设计村镇(英文)[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1999,12.
    [212].周相卿.黔东南台江县阳芳寨苗族文化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13].周颖悟.岜沙苗寨园林景观类型浅析[J].山西建筑,2010(10).
    [214].周颖悟.黔东南州肇兴侗族村寨园林景观类型浅析[J].山西建筑,2008(07).
    [215].朱馥艺.侗族建筑与水[J].华中建筑,1996(01).
    [216].朱馥艺.干阑--中国西南传统民居初探[D].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
    [217].邹冰玉.贵州干栏建筑形制初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
    [218].邹洪灿.侗族村寨形态初探[A].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19].(美)凯文林奇.城市的意向[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20].(美)拉普普.住屋形式与文化[M].张玫玫译.台北:明文书局,1987.
    [22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2].(日)铃木正崇才.中国南部少数民族文化志--海南、云南、贵州[M].东京:三和书店.1985.
    [223].(日)鸟居龙藏.从人类学上所看到的中国西南地区[A].鸟居龙藏.鸟居龙藏全集[M].东京:朝日新闻社.1976.
    [224].(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M].粟劲等编译.吉林:长春出版社,1989,11月.
    [225].(日)藤井明.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26].(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1.
    [227]. ApJ, J L Crompto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2):120-130.
    [228]. C.Kluckhohn, Culture Behavior [M], The Free Press,1962.
    [229]. Frampton K.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 Critical [M], Pres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file. San Francisco:John Wiley & Sons, Inc.,1982.
    [230]. GILMANR. The Eco-village Challenge [J], Living Together,1991(2):10-11.
    [231]. Griffey R.Zins. All Cultural Tourism in Rural Communities:The Residents Perspectiv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4):1999-2009.
    [232]. LANE B. What is Rural tourism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t 1994.2 (1,2),7-21.
    [233]. Lankford S V, D R Howard.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21(1):121-139.
    [234], Nave Hz. Lieberman A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J]. New York: Springer-verlarg.1993.
    [235]. Noel W. Sustainable Landscape Use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on Future Landscape Aesthetic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4(3).
    [236]. Plieninger T; Hoehil F; Spek T. Tradition All and-Use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in European Rural Landscap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2006,04.
    [237]. Shelley Egos'; Jacky Bowring:Harvey C Perkins. Making a Mess, in the Countryside: Organic Faming and the Threats to Sense of Place [J]. Landscape Journal.2006,01.
    [238]. Smith. V.L.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
    [239]. Sylvain Paquette. Gerald Demon. 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and Scio Demo Graphic recomposition southern Quebec (Canada) [J]. Landscape and Planning,2001(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