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朝职官制中的满汉差异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既要保障本民族的主体统治,又要联合汉族官绅,以实现有效治理。如何处理政权内部的满汉关系,以及如何定位各自在清朝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职官制度作为规范官员行为准则、明确行政权力与义务的纲领性规定,能够较为直接的反映出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及在上述问题上所做的权衡。这一重大问题的有些方面,已得到学界的关注。但由于清朝职官制度的具体规定细致而又繁杂,对于很多问题,学界尚处于笼统、模糊认识的层面。故本文主要是从清入关前的官制,入关后的中央官缺制、地方职官配置、品级制与爵制、俸禄制、职官礼制以及清末对满汉职官差异的改革几个方面,以考证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将制度层面上的行政规定与政策实际运行过程和效果相结合,力图系统揭示职官制中满汉差异的具体表现,深入剖析形成这些现象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或者个人的、偶然的影响因素。
     清入关前,征服战争尚如火如荼,戎马倥偬。加之政权初创,满洲统治者所制定的职官制度是不成熟且不完善的。尽管如此,满汉职官在统治者的意识中已有区别,政治地位上之畛域亦已萌生。努尔哈赤时期所实行的单一的满洲政权,不仅排斥汉人进入上层统治集团,而且还对汉官多有歧视与欺辱。皇太极即位后,调整民族政策,其对汉官的态度也由排斥转为吸纳。但汉官在行政机构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权力十分有限,内外军政大权仍由满洲显贵把持。
     清入关后,仿明制完善中央行政机构,并延用明朝的官缺制度。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的“官缺”包含官位的编制额数与性质类别两层含义。就后者而言,官缺按被授予人的民族与身份的不同而划分的类型是被重点探讨的对象。本文将清朝中央衙门按其职能性质的异同,划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并以此为单位,考实中央各职官旗人专缺与汉官缺在设缺时间、官缺额数以及变化趋势上的差异,并在此过程中对清朝政书中相关记载有误之处加以考证、勘补。在此基础上,揭示满汉官缺因具体衙署、职务的职能性质各异而在配备上呈现出的倾向性。复职官缺中,满汉缺在设置时间上的不同,不仅说明满汉复职制是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而且亦显示着满汉官对本衙门行政权力掌控上的主次之分;单职官缺,满汉官占缺比例上的差别,则反映了该官职在清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而官缺作为清王朝人事上的组织原则与实现形式,其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和民族属性的转换,实质上体现的是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的分配与调置。所以,从创建伊始到乾隆十三年基本定形,中央各官缺额数与性质不断增衍、转换的调整过程,不仅是清朝典章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和稳定的标志,而且也预示着中央权力格局的形成。
     清朝地方官缺,在设置上有异于中央衙门。从官缺配额上说,并非复职;从官缺民族属性上说,则分为满汉互用之缺与满蒙旗人专补之缺。这一设缺原则,客观上顺应了地方任官灵活性的政治需要。本文在兼顾地方治理上“以汉治汉”的普遍性原则的同时,重点阐释在这一普遍性之中所蕴含的特殊性,即在旗汉杂居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毗邻少数民族之边疆地区、直省税关等优肥之缺的选任上首崇满官。这一任官趋势是清朝统治民族意识的反映,同时亦符合地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客观政治需要。
     在职官品级制与爵制中,满官不仅在封爵上优于汉官,而且在其品级初制的规定上亦高出汉官一等至三等有差。品级是官员政治地位高低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以官缺作为其存在载体。本文即以中央衙门官缺设置时间为基本依据,考实满汉职官品级之初制。并在此前提下,分别以顺治二年至顺治十五年、康熙六年至康熙九年为时间背景,揭示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满汉职官品级在正从、高低上的差别,因品级变化而引起的职官称谓的变更、升转次序的调整,以及清朝统治者在划一满汉职官品级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俸禄制中满汉职官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各自俸禄制度确立的时间不同,而且在俸禄额数以及支付形式上亦存在区别。
     关于清朝职官礼制中满汉畛域的阐释,本文主要以丁忧制、朝仪制以及臣下对皇帝的自称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在丁忧制中,满汉职官在丁忧期限以及丁忧期间的俸禄待遇上各有定制;在朝仪制中,满汉职官不仅在常朝仪式中程序各异,而且朝会班次、上下级间的见面礼亦满汉有别;在臣下对皇帝的自称上,满汉官则有“奴才”与“臣”的区别。从本质上说,职官礼制中的满汉差异,是由民族属性的根本不同所决定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朝的职官制度受到了新的政治理念的强烈冲击。清朝统治者为稳定统治,开始尝试消除职官制中所存在的满汉畛域,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部分中央衙署取消满汉分缺;二是在地方上逐渐取消满蒙旗人专任之缺;三是在礼制上,对满汉职官丁忧制度进行划一与整合、统一满汉职官在皇帝面前之自称。但是,清朝统治者的这些消除畛域的行为是有所保留的,所以它并没有抵挡住革命浪潮的冲击,最终在1912年走向了结局。
     综上所述,清朝职官制度中的满汉畛域,是满族统治者实行满汉联合的统治模式而必然产生的政治现象。这一方面是由各民族在清政权内部所占据的政治地位决定的,另一方面亦反映了统治者在具体政策操作过程中的客观需要。此外,满族统治者的民族意识,亦是形成职官制中满汉差异的主观因素。清朝统治者在对满汉民族属性及其相应政治适宜性正确认识的前提下,一方面强调满官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兼顾汉官政治效用的发挥。这是清朝较其它少数民族王朝统治更为成功的关键所在。客观地说,清朝统治者对满汉职官不同的政治定位,在清朝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殊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职官制中的满汉畛域,更多的表现为满汉职官在政治上的不平等现象,所以不可避免的对清朝政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整个官僚机构的行政效能。这种制度上的民族畛域,亦对汉官的为政心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外敌入侵的特殊形势下,整个中华民族之大义最终成为清朝满汉官员共同的选择!
As a regime of the national minorities,the Qing dynasty must gain the support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in the area under administration. So,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in the regime,and how to distinguish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s in the political life,which would not be neglected by the Qing governors.The system of functional office ,which standarded the behavior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ials and affirmed the administrative obligation and duty,could directly reflect the kingcraft of the dominators and th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m.As for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system of the funcional office was very meticulous and complex,and some of them were researched deeply,this article basically research the system of the functional office before getting across the Shanhai Pass and which after crossing it,the official appointing in the local province,the system of the official rank and salary,the fedual code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ials,and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is article would combine the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real life by using the textual research,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in the system of the functional office,and explain the political,social,the traditon of the culture,the personal,and the casual reasons.
     Before getting across the Shaihai Pass, the system of functioning office was immature and imperfect,because that the war of conquest agaist the Ming dynasty was in progress.Howev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had existed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rulers and in the political life.In the period of Nurehazhi,the regime was formed just by the Manchu,and the Han nationality were excluded from the hierarchy,and always were abused.After Huangtaiji's accession to the throne,he adjusted the ethnic policy,and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Han nationality was changed from excluding to incepting.However,the Han officals were still in the subordinate position,and the power was also limited,the supreme executive power was still controlled by the Manchu.
     After the crossing the Shanhai Pass,the Qing dynasty improved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the government according the Ming.On the design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fcials,the Qing dynasty also inherited the Ming system of the entitlement. And in the Qing dynasty,the entitlement had two implications,which one was the nature of the position,and the other was the number of the position. As to the former,it could be divided many different types by the different standards.And this article especially aims at the type that was divided by the status and the nation of the official.In the discussing about the entitle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divided into eight different types by the differnce of their functioning nature.On this condition,we could do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et-up time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entitlement,the number of the entitlement,the differnce of the changing tendency. And in this progress,we also correct the errors of the history records.As the personnel organization principle and the achieving form,the entitlement actually reflected the distributing and the adjusting of the executive power among the officials ,whose nation were different. So,from beginning to 1748,the changing of the number and nature of the entitlement not only indicated the progress ,in which the institutions became perfect and steady step by step,but also indicated the forming of the power pattern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By above mentioned,we can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we should learn the system of joint Manchu and Han appointments again in central department. And this system was not carried o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it was formed in the 1658 and 1659.However,the equity on the number did not represent the balance on the power.At the same time,the system of joint Manchu and Han appointments was also opposite, the entitlements which were only for the Manchu we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olitical life and in the emperor's private life. Second,the setting of the entitlement reflect the unitary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t central departments,as for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 with the emperor. Third,the setting of the entitlement ha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in the different period.Above all,the change of the entitlement was not just the change on the number and the nation nature,it was contacted with the steady of the regime,the adjust of the executive power,the harmony among the different nations,the personnal behavior of the emperor and so on.
     The system of the entitlement in the local provinc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entral departments in the Qing dynasty.Generally speaking,there was one official on the one executive position.On the regulating of the national nature of the entitlement,there were two types that the entitlement which both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could be appointed and that the entitlement which was just prepared for the Manchu. This article gives attentions to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e in the local province.And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attachs importance to the particularity,that is ,the Manchu officals were appointed in the places where many races mixed,where minority lived together or adjoined it,and where had the important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ignification.And the entitlement which was advantageous in the local province was mostly appointed to the Manchu.To sum up the above arguments,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ocal official appointing was determined by the gap between the populations and territorial aera,and the objective acqui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 executive management.
     The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times ,of which carrier was the entitlement, wa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tern of the political positions.This article will correct the offcial primary rank basing on the right setting time of the entitlement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And on these conditions,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the difference of the rank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the change of the official title,the adjustment of the official rising and falling,and principle which the goverors following in the uniform process in the period of the 1645-1658 and 1667-1670.And the difference on the system of the salary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ifferent setting time,but also revealed the differnce on the number and the pattern.
     As to the ritual systems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e,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 the Dingyou system.On the basing of making the process of its forming and changing,we will reveal the different time limit and the treatment in the Dingyou period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nationality,the distinguish among the Manchu,and the special regulations for the isolated district and individual official.
     At the ending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the system of the Qing functioning official was strongly striked by the new political ideas.The emperors began to settled th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rotect against damage :First,assigning officials without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anchu and Han;Second,eliminating the entitlement prepared only for the Manchu;Third,unifing the Dingyou system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and the official title before the emperors. As for that the behavior of eliminating the distinguish was with reservations,so the reformation couldn't save the fate of the Qing dynasty.
     To sum up,the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in the system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ial,was the inevitable phenomena because of the dominate form which was the system of joint Manchu and Han.It wa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t positions,but also reflected the objective needs in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process.And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mperor was aslo the subjective factor.In the condition of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nation nature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and the political appropriateness,the Qing dominatros emphasized the domainte position of the Manchu,and gave attentions to the Han officials'political function,which were the keys to success.Objective speaking,in the progress of the Qing dynasty developing,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officials promoted the Qing dynasty developing.The the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Manchu and the Han in the system of the functioning official represented the inequality positions,influnced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mental attitude of the Han officials.But ,wh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nvaded the Qing dynasty,the national cause of the nation became the common choice of the Manchu and the Han officials.
引文
1(清)王先谦:《东华录》“崇德八”,“崇德八年癸未辛酉”,第18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以下凡引此丛书,皆据此版本。
    2(清)昭梿:《啸亭杂录》卷2,第39页,“国初官制”。
    3(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卷15,第579页,“太祖敷教明刑”。中华书局,1984年。以下凡引此书,均系此版本。
    4(清)赵尔巽:《清史稿》卷225,第2371页。中华书局,1997年。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1(清)赵尔巽:《清史稿》卷225,第2371页。
    2 《钦定八旗通志》卷135,第225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3 《钦定八旗通志》卷148,第2502页。
    4 《钦定八旗通志》卷156,第2665页。
    5 《钦定八旗通志》卷171,第2983页。
     《钦定八旗通志》卷171,第2993页。
    (清)赵尔巽:《清史稿》卷232,第2411页。
    1 《钦定八旗通志》卷200,第3546页。
    2 《清太宗实录》卷17,天聪八年正月乙未,第223页。中华书局,1986年。以下所引清朝实录,均据此版本。
    1(清)王先谦:《东华录》“崇德三”,“崇德三年秋七月丁丑”,第15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
    2 《太宗文皇帝圣训》卷2,第6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以下凡引用此丛书,皆据此版本。
    3(清)王先谦:《东华录》“崇德三”,“崇德三年秋七月丁丑”,第15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
    4 《清太宗实录》卷1,天命十一年九月丁丑,第26页。
    5 《清太宗实录》卷1,天命十一年九月丁丑,第26页。
    6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第13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 《清太宗实录》卷23,天聪九年六月辛丑,第310页。
    2 《清太宗实录》卷23,天聪九年六月辛丑,第310页。
    3 《清太宗实录》卷23,天聪九年六月辛丑,第310页。
    4 《清太宗实录》卷17,天聪八年正月乙未,第225页。
    5 《清太宗实录》卷30,崇德二年七月辛己,第486页。
    6 《清太宗实录》卷30,崇德二年七月辛己,第486页。
    1 《清太宗实录》卷64,崇德八年正月辛酉,第881页。
    2 《清太宗实录》卷17,天聪八年正月乙未,第225页。
    3 王嵩儒辑录:《掌固零拾》卷1,第7页,“宁文毅公奏疏”。民国二五(丙子·1936)年铅印本。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1 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第154页。
    2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二)“七月(两白旗值月)初八日”,《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第14页。
    3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二)“七月(两白旗值月)初八日”,《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第15页。
    1 《清太宗实录》卷42,崇德三年七月丙戌,第559-561页。
    2 《清太宗实录》卷42,崇德三年七月丙戌,第561页。
    3(清)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十一崇德一”,“崇德元年五月丙午”,第13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
    1 有关入关前文馆、内三院的建置调整的相关问题可参见中央民族大学王钟翰、姚念慈共同指导的博士论文《清入关前文馆、内三院论述》一文。
    2 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二)“七月(两白旗值月)初八日”,《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第14-15页。
    3 《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2册,第3页,“高鸿中陈刑部事宜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4 《清太宗实录》卷42,崇德三年七月丙戌,第561页。
    1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庚寅,第57页。
    2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乙酉,第65页。
    3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乙酉,第6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乙酉,第65页。
    2(清)谈迁:《北游录》,第390页,“纪闻下·陈名夏”。中华书局,1960年。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3 杜家骥:《清朝简史》,第3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4(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17,第502页,“刘文定公事略”。岳麓书社,1991年。
    5 宁欣:《唐代的选人与官阙》,《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第95页。
    6 杜家骥:《清朝简史》,第255页。
    1 参见中央民族大学王钟翰、姚念慈共同指导的博士论文《清入关前文馆、内三院论述》一文,第63页。
    2 据《清世祖实录》载:“顺治六年正月丙子,定内三院官制,每院设学士一员,侍读学士一员,侍讲学士一员,侍读一员,侍讲一员。”(卷42,第337-338页)
    3(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6,第67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3册。文海出版社,2006年。以下凡引用此丛书,皆据此版本。
    4(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6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5 《清世宗实录》卷47,雍正四年八月甲戌,第1册,第710页。
    6(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6,第674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3册。
    1 《清朝文献通考》卷77,第839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2 《清世祖实录》卷63,顺治九年二月己未,第490页。
    3 此中又分满洲缺163个(约占内阁官缺总数的66%强),蒙古缺28个(约占总数的11%),汉军缺10个(约占总数的4%)。以上数据根据(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6,第666-676页的相关记载统计而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3册)
    4(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6,第66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3册。
    5(清)梁章钜:《枢垣记略》,第3页。中华书局,1984年。
    1 何平:《清代的官缺制度》,《文史杂志》1990年第1期,第33页。
    2 《清仁宗实录》卷38,嘉庆四年正月乙亥,第1册,第431页。
    3(清)继昌:《行素斋杂记》卷上,第1页。上海书店,1984年。
    4 关于六部满承政官称的变化,清朝政书多记为顺治元年改与汉官划一,均称“尚书”。但根据现有的档案资料可知,至顺治三年,在清朝的官方用语中,六部满尚书仍称“承政”。故,通常的“顺治元年,六部满承政改称尚书”之说似有不确。
    1 《皇清奏议》第一函第二册,卷2,“吏科都给事中臣向玉轩谨题”(顺治三年),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排字本。下文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18,第3027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以下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3 《清世祖实录》卷51,顺治七年十二月乙巳,第405页。另外,《清朝通典》记,顺治七年各部俱增满洲尚书一员,实属有误。(卷24,第216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4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己未,第573页。
    5 《清圣祖实录》卷24,康熙六年十二月戊子,第1册,第342页。
    6(清)萧奭:《永宪录》,第354页。中华书局,1959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7(清)李绂《穆堂别稿》卷27,第439页,“八旗部院大臣年表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2册。
    8(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18,第3027页。
    9(清)梁章钜:《称谓录》卷15,第708页,“尚书”。天津古籍书店出版,1987年。
    10(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16,第68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3册。
    11(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丙辰,第924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35,顺治十七年五月庚辰,第1046页。
    3 《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癸巳,第1053页。
    4 虽然顺治十七年以后,六部侍郎不设汉军专缺,但汉军旗人可与汉人一同选补汉缺。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刑部较其它五部更为特殊。在继雍正四年“汉军旗人不选刑部司官”之后,乾隆十九年又规定汉军旗人不得选刑部堂官。上至堂官,下至司官,汉军人皆迴避刑部。而内府之满洲旗分内的汉姓人,因与外八旗之汉军不同,故不在迴避之例。[参见(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53页,“汉军迴避刑部”。中华书局,1984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该版本。]
    5 《清朝通典》卷24,第2165页。
    6 《清朝通典》卷24,第2165页。
    1 《清高宗实录》卷302,乾隆十二年十一月戊子,第4册,第948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四日”,第2册,第863页。中华书局,1984年。下文凡引此书,均系此版本。
    3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四日”,第2册,第863页。
    4 详见《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27页,第51条:第368页,第682条。黄山书社,1998年。下文凡引用此书.均据此版本。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368页,第682条。
    6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368页,第682条。
    1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368页,第682条。
    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27页,第51条。
    3 《明清档案》第23册,第146页,顺治十二年八月(日不详)之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下文凡引用此书,均依此版本。
    4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27页,第51条。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368页,第682条。
    6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27页,第51条。
    7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81页,第65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下文凡引用此书, 皆据此版本。
    1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81页,第65条。
    2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81页,第65条。
    1 《清世祖实录》卷89,顺治十二年二月庚申,第701页。
    1 《明清档案》第29册,第57页,顺治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之一。
    2 《明清档案》第29册,第57页,顺治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之一。
    3 《明清档案》第29册,第57页,顺治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之一。
    4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正月庚寅,第1册,第291页。
    5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正月庚寅,第1册,第291页。
    6 《清圣祖实录》卷2,顺治十八年五月丁卯,第1册,第66-67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8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 《清圣祖实录》卷6,康熙元年五月丁酉,第1册,第114页。
    3 《清圣祖实录》卷7,康熙元年十一月戊子,第1册,第127页。
    4 《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正月已丑,第1册,第133页。
    5 《清圣祖实录》卷15,康熙四年四月戊午,第1册,第223页。
    6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四月戊辰,第1册,第300页。
    7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四月庚申,第1册,第300页。
    8(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7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9 《清圣祖实录》卷38,康熙十一年四月癸巳,第1册,第515页。
    10 《清圣祖实录》卷45,康熙十三年正月乙亥,第1册,第593页。
    11(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9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2(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9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3(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94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闰四月戊寅,第302页。
    2 《清圣祖实录》卷38,康熙十一年四月癸巳,第515页。
    3 《清圣祖实录》卷44,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辛卯,第1册,第581页。
    4 《清圣祖实录》卷8,康熙二年正月己丑,第1册,第133页。
    1 《清圣祖实录》卷7,康熙元年十一月辛卯,第1册,第127页。
    2 《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闰四月戊寅,第1册,第302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4 《清朝文献通考》卷77,第848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5(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94页、第105页、第109-110页、第114页、第12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1(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77-8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2 《清圣祖实录》卷196,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第2册,第1066页。
    1(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5,第15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2(雍正)《大清会典》卷14,第684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2册。
    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53页,“汉军迴避刑部”。
    4(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53页,“汉军迴避刑部”。
    5(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53页,“汉军迴避刑部”。
    1 根据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9、卷20相关记载汇总而得。
    2 根据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9、卷20相关记载汇总而得。
    3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1(b)-2(a)。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宣统元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4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2,第35页。光绪三十四年序刊本。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1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2,第43页。
    2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1(a)-2(b)。
    3(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八十九”,“光绪十四年六月”,第18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84册。
    4(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八十九”,“光绪十四年六月”,第18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84册。
    5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5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5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149,第722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29册。
    2 宗人府之宗正、宗令、宗人由亲王兼管,并非额设之缺。见荣庆堂梓行《大清袖珍缙绅全书》“职官总目”,乾隆四十九年。
    3(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9,第725页。
    4(雍正)《大清会典》卷1,第3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5(雍正)《大清会典》卷1,第3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6(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9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7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1,第19-20页。
    8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16,第875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以下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9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1 《明清档案》第20册,第6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日之一。
    2 《明清档案》第20册,第6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日之一。
    3 《明清档案》第20册,第6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日之一。
    4(雍正)《大清会典》卷1,第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第59页。
    6(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卷10,第506页,“汉臣总理内务府工程处”。
    7(清)昭梿:《啸亭杂录》卷4,第474页,“内务府大员”。
    8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83,第743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162,第779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2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第1册,第547页。
    3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3,第57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3册。
    4(清)昭梿:《啸亭杂录》卷6,第176页,“銮仪卫”。
    5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98(a)-99(a)。
    6(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9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1 《清世宗实录》卷73,雍正六年九月丁巳,第1册,第1088页。
    2 《清世祖实录》卷36,顺治五年二月丁卯,第293页。
    3(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12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1册。
    4 《清圣祖实录》卷143,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丙辰,第2册,第572-573页。
    5 关于都察院承政改称左都御史一事,清朝诸政书均记为顺治元年。但查诸《清世祖实录》可知,直至顺治五年,都察院左都御史仍被称为承政。另据《明清档案》记载,顺治十二年,在清朝统治者的政治话语中,仍有都察院“汉承政”一词的存在。将此两者相结合分析可知,“承政”一词正式被“左都御史”所取代的时间下限不会早于顺治十二年,且汉官似亦可称“承政”。
    6 《皇清奏议》第一函第二册,卷2,“吏科都给事中臣向玉轩谨题”(顺治三年)。
    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18,第3027页。
    1(清)魏裔介:《魏文毅公奏议》卷3,21a-21b,“请设汉官佥都御史疏”,畿辅丛书本。
    2(清)魏裔介:《魏文毅公奏议》卷3,21a-21b,“请设汉官佥都御史疏”,畿辅丛书本。
    3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第1册,第646页。
    4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第1册,第646页。
    5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第1册,第646页。
    6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52条,第28页。
    7(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5,第888页。
    8(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清高宗实录》卷312,乾隆十三年四月甲子,第5册,第116页。
    2 《清高宗实录》卷313,乾隆十三年四月庚辰,第5册,第140页。
    3 《清朝通典》卷26,第2176页。
    4(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4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5(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146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6(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7 此数据根据(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129-132页“属官”条下注释中所载数据综合统计而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8(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9 《钦定八旗通志》卷44,第805页。
    10 《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四月乙卯,第1册,第144页。
    11 《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二月乙酉,第1册,第214页。
    1(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12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2 《清世祖实录》卷63,顺治九年二月戊午,第490页。
    3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6,第18页。
    4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6,第18-19页。
    5 《清朝文献通考》卷82,第92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6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吏部则例》卷1,第91页。海南出版社,2000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7 《钦定八旗通志》卷44,第805页。
    8 《清朝通典》卷26,第2177页。
    1 《清世宗实录》卷10,雍正元年八月丁巳,第1册,第183页。
    2 《钦定台规》卷1,光绪十八年刊本。
    3(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4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4(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4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5(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4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6(明)李东阳、申时行:《大明会典》卷2,第73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下文凡引该书,皆据此版本。
    7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清朝文献通考》在有关顺治十五年官职称谓划一的记载上,将都察院“司务改称经历”误记为“经历改称司务”。
    8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
    9(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0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0 《钦定台规》卷5,光绪十八年刊本。
    1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1124页。中华书局,1980年。下文亦皆据此版本;《清世祖实录》卷59,顺治八年八月乙卯,第464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0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3 《清高宗实录》卷312,乾隆十三年四月甲子,第5册,第116页。
    4 《清高宗实录》卷313,乾隆十三年四月庚辰,第5册,第140页。
    5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5页。
    7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1,第272页。
    8 《清朝通典》卷27,第2179页。
    9 在这一衙署分类中,主要对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衙门满汉官缺的变化加以叙述。有关钦天监官缺员额的设置以及变化情况,史玉民在《清钦天监天文科职官年表》(《中国科技史料》第21卷,第1期,2000年:34-47)、《清钦天监职官制度》(《中国科技史料》第22卷,第4期,2001年:331-342)、《清钦天监管理探赜》(《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十四卷,2002年第4期)三文中己作详细的梳理与论述,此不赘述。
    1 详见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第62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 《清世祖实录》卷123,顺治十六年正月庚子,第949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155,第741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29册。
    3 《清朝文献通考》卷78,第558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4 《清世祖实录》卷124,顺治十六年三月己未,第962页。
    1 《清朝文献通考》卷78,第558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第57页。
    3(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卷2,第29页,“翰林院掌院学士”。
    4 钱实甫:《清朝职官年表》第2册,“内阁学士年表”。
    5(清)鄂尔泰、张廷玉:《词林典故》卷2,第459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9册。
    6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第2册,第1538页。
    7(清)鄂尔泰、张廷玉:《词林典故》卷2,第459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9册。
    1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甲申,第105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丁巳,第125页。
    3 《清世祖实录》卷117,顺治十五年五月辛酉,第915页。
    4(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3,第58页,“詹事府”。中华书局,1982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该版本。
    5(清)允裪等:《钦定历代职官表》“上谕”之“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初二日上谕”,第4-5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
    6 《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丁巳,第125页。
    7(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86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1 《清世祖实录》卷65,顺治九年六月丙寅,第512页。
    2 《清圣祖实录》卷58,康熙十四年十一月丁酉,第1册,第751页。
    3(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3,第58页,“詹事府”。
    1 《清朝文献通考》卷83,第93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2(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3,第58页,“詹事府”。
    1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甲申,第105页。
    1 《清太宗实录》卷21,天聪八年十二月甲辰,第284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18,顺治十五年六月甲午,第922页。
    3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
    4 《清世祖实录》卷142,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壬申,第1096页。
    5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6 《清圣祖实录》卷255,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癸丑,第3册,第523页。
    7 《清圣祖实录》卷274,康熙五十六年九月庚午,第3册,第685页。
    8 《清朝文献通考》卷82,第92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9 《清朝通典》卷27,第2179页。
    10 《清朝通典》卷27,第2179页。
    11 《清世祖实录》,卷118,顺治十五年六月甲午,第922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清)昭梿:《啸亭杂录》卷10,第327-328页,“折子”。
    3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2,第667页。
    4 《清世祖实录》卷12,顺治元年十二月甲子,第115页。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88,第886页以及《清朝通典》卷28,第2183页记为“顺治九年复设太仆寺”,实属有误。
    6 《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丁巳,第12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4,顺治二年二月庚辰,第129页。
    2 《清世祖实录》卷53,顺治八年二月庚子,第423页。
    3(康熙)《大清会典》卷159,第763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4 《清世祖实录》卷80,顺治十一年正月乙未,第628页。
    5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乙丑,第926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28,顺治十六年九月辛酉,第992页。
    7 《清世祖实录》卷136,顺治十七年六月甲午,第1053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己未,第925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乙丑,第926页。
    3 《清圣祖实录》卷33,康熙九年七月壬戌,第1册,第451页。
    4(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1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11册。
    5 《清高宗实录》卷313,乾隆十三年四月庚辰,第5册,第140页。
    6(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1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7(康熙)《大清会典》卷159,第762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8 《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闰三月辛酉,第964页。
    9(康熙)《大清会典》卷159,第762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10 《清世宗实录》卷22,雍正二年七月乙丑,第1册,第361-362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159,第762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2(雍正)《大清会典》卷3,第14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3 《清高宗实录》卷307,乾隆十三年正月癸丑,第5册,第23页。
    4 《清高宗实录》卷307,乾隆十三年正月癸丑,第5册,第23-24页。
    1(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一百四十七”,“光绪二十四年秋七月乙丑”,第6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85册。
    2(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一百四十八”,“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壬辰”,第8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85册。
    3(康熙)《大清会典》卷156,第745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4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1120页。
    1 《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五月丙辰,第219页”;卷65,顺治九年五月壬午,第507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156,第746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3 据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所载,太常寺正卿满洲缺之设正始于顺治十六年,首任满太常寺正卿为祁通格。(详见该书第二册,第1131页。)
    4 寺丞一职在明朝以及清朝顺、康、雍三朝均为堂上正官。但乾隆十三年,将其改为该寺属官。本文即系按乾隆朝定制将其列于属官之中。(详见《钦定八旗通志》卷44,第809页。)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2,第662-665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六月乙巳,第981页。
    7 《清世祖实录》卷142,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壬申,第1096页。
    8 《清德宗实录》卷245,光绪十三年七月壬戌,第4册,第289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1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3 《清世宗实录》卷13,雍正元年十一月甲午,第1册,第237页。
    4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58,第580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2,第665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43,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壬申,第1096页。
    3 《清世宗实录》卷85,雍正七年八月辛未,第2册,第142页。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1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十八日”,第2册,第1344页。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3(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4 《清世宗实录》卷84,雍正七年闰七月庚辰,第2册,第119页。
    5 《清世宗实录》卷146,雍正十二年八月壬申,第2册,第823页。
    6 《清朝文献通考》卷83,第932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7 《清朝通典》卷28,第2183页。
    1 《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五月丙辰,第219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2,顺治元年十二月戊辰,第115页。
    3 《清世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丁巳,第686页。
    4 《清世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丁巳,第686页。
    5(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6 《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丁巳,第787页。
    7 《清世祖实录》卷117,顺治十五年五月壬子,第914页。
    8 《清世祖实录》卷120,顺治十五年八月壬申,第927页。
    9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乙丑,第926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27,顺治十六年七月戊寅,第983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91,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辛亥,第2册,第1027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4 《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己巳,第80页。
    5 《清世祖实录》卷99,顺治十三年三月壬午,第767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28,顺治十六年九月丁丑,第995页。
    7(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2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8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64,第95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9,顺治十五年七月乙丑,第926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3 《清圣祖实录》卷255,康熙五十二年闰五月癸丑,第3册,第523页。
    4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94,第955-956页。
    5 《清朝通典》卷28,第2184页。
    6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94,第956页。
    1(清)任锡庚:《太医院志》,第389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030册。
    2 《清世祖实录》卷64,顺治九年四月丁未,第499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乙酉,第2册,第1051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闰六月丙戌,第1册,第190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闰六月丙戌,第1册,第190页。
    4(雍正)《大清会典》卷9,第34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2册。
    5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闰六月丙戌,第1册,第190页。
    6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闰六月丙戌,第1册,第190页。
    7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第2册,第1349页。
    8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初六日”,第2册,第1351页。
    1 《清圣祖实录》卷122,康熙二十四年九月辛酉,第2册,第286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第2册,第1356页。
    3(清)昭梿:《啸亭杂录》卷7,第224页,“汉军用满缺”。
    4 王嵩儒辑录:《掌固零拾》卷1,第9页,“八旗汉军”。
    1 杜家骥:《<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评介》,《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第68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1页。中华书局,1979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9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9页。
    3 《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20,第216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833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下文凡引用此丛书,皆据此版本。
    4 《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20,第216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833册。
    5 《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20,第216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833册。
    6 《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20,第216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833册。
    1 此数据根据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83,第743-753页的相关记载统计而得。
    1(雍正)《大清会典》卷1,第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2(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3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五年八月初十日”,第1册,第268页。
    1 《钦定八旗通志》卷102,第1613页。
    2 《钦定八旗通志》卷102,第1613页。
    3 裴燕生、何庄、李祚明、杨若荷编著:《历史文书》,第9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清朝文献通考》卷40,第522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1 《清朝文献通考》卷40,第522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5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下文引用本书,皆系此版本。
    1(康熙)《大清会典》卷82,第414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3(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37,第690-691页。
    5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643页,第4083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该版本。
    1 杜家骥:《清朝简史》,第28页。
    1 《皇清奏议》第一函第二册,卷2,“吏科都给事中臣向玉轩谨题”(顺治三年)。
    2(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下,第59页,“奏对不可含糊”。中华书局,1984年。
    3 《皇清奏议》第一函第二册,卷2,“吏科都给事中臣向玉轩谨题”(顺治三年)。
    1(清)昭梿:《啸亭杂录》卷10,第328页,“图尔泰”。
    2(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7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3 《明清档案》第11册,第7页,顺治六年十月之十二。
    4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己酉,第111页。
    1 《明清档案》第23册,第146页,顺治十二年八月之一。
    2 《明清档案》第23册,第146页,顺治十二年八月之一。
    3(清)谈迁:《北游录》,第348页,“纪闻下”,“满官”。
    4 《清世祖实录》卷129,顺治十六年十月辛卯,第998页。
    5 《清世祖实录》卷143,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第1105页。
    6(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7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明清档案》第23册,第146页,顺治十二年八月之一。
    2(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7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3(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7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4(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7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5(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4页。
    6(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4页。
    7(清)震钧:《天咫偶闻》卷2,第26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8(清)震钧:《天咫偶闻》卷2,第26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1 《钦定八旗通志》卷193,第3431页。
    2(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之“初集”,卷4,“兵部额外主事王君墓志铭”,第17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482册。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1(清)孙宝瑄:《忘庐山日记》“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四日”,第119页。续修四库全书,第580册。
    2(清)孙宝瑄:《忘庐山日记》“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四日”,第119页。续修四库全书,第580册。
    3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四月辛已,第140页。
    4 《清世祖实录》卷31,顺治四年四月丁酉,第260页。
    5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五月癸已,第58页。
    6(清)王先谦:《东华录》“顺治二”,“顺治二年六月乙酉”,第21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
    1 《世祖章皇帝圣训》卷2,第111页,“谕群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
    2 《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庚午,第559-560页。
    3 《明清档案》第37册,第69页,顺治十八年八月三日。
    4 《明清档案》第37册,第69页,顺治十八年八月三日。
    5 《世祖章皇帝圣训》卷3,第12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
    6 史革新:《清代经筵、日讲制度探源》,《寻根》2008年第1期,第90页。
    7 《世祖章皇帝圣训》卷1,第107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
    8 可参看赵秉忠、白新良:《经筵日讲与康熙政治》,《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1期。
    1 《清世祖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壬子,第320页。
    2 《清世祖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庚申,第321页。
    3 《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十年正月丁酉,第568页。
    4 《清世祖实录》卷86,顺治十一年九月乙丑,第675页。
    5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乙卯,第572页。
    6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午,第570页。
    7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午,第570页。
    1 大驵(zang),买卖的中间人。
    2(清)谈迁:《北游录》,第374页,“纪闻下·李应试”。
    3 《明清档案》第22册,第1页,顺治十二年一月(日不详)之二十五。
    4(清)谈迁:《北游录》,第390页,“纪闻下·陈名夏”。
    5(清)谈迁:《北游录》,第374页,“纪闻下·部院议政”。
    6(清)谈迁:《北游录》,第374页,“纪闻下·部院议政”。
    7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己亥,第569页。
    8 《明清档案》第21册,第135页,顺治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之二。
    1 《清圣祖实录》卷123,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甲辰,第2册,第310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34,康熙二十七年三月乙亥,第2册,第449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23,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甲辰,第2册,第310页。
    4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643页,第4083条。
    5 《清圣祖实录》卷22,康熙六年六月甲戌,第1册,第309页。
    6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第2册,第1092页。
    7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第2册,第1092页。
    1 《清世祖实录》卷86,顺治十一年九月乙丑,第675页。
    2 《明清档案》第24册,第107页,顺治十二年十月(日不详)之九。
    3 《明清档案》第24册,第107页,顺治十二年十月(日不详)之九。
    4 《清高宗实录》卷88,乾隆四年三月己未,第2册,第371-372页。
    5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第289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1 《清世祖实录》卷74,顺治十年四月乙巳,第583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第1册,第432页。
    3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第1册,第432页。
    4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四月十五日”,第2册,第989页。
    5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第2册,第1538页。
    6(清)萧奭:《永宪录》卷3,第230页。
    1(清)储方庆:《遁庵文集》卷6,光绪二年重镌本。
    2 《高宗纯皇帝圣训》卷60,第1页,官辑内务府官刻本。
    3 另有魏秀梅的《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督抚的人事嬗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上册,1973年5月)一文,重点分析了嘉庆朝以后地方督抚的满汉任职情况。
    4 嘉业堂钞本:《清国史》卷149,第634页。中华书局,1993年。以下引用此书,皆系此版本。
    5(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9,第4634页。
    6(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8,第40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111册。
    7(清)赵尔巽:《清史稿》卷237,第2441页。
    8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卷78,第6443页。中华书局,1987年。
    9(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73,第4206页。
    1(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9,第4634页。
    2(清)赵尔巽:《清史稿》卷239,第2453页。
    3 嘉业堂钞本:《清国史》卷27,第405页。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8,第4626页。
    5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1352页。
    6(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2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3页。
    8(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0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9 《钦定八旗通志》卷28,第481页。
    10(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2页。
    1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9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4页。
    1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0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4(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3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5(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9页。
    16(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3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60页。
    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3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9页。
    3(清)张曜等:《山东通志》卷51,第17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0页。
    5(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6(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5,第4573页。
    7(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7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8(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0页。
    9(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0(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9页。
    1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8页。
    1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7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8页。
    15(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7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6(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2页。
    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5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0页。
    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9页。
    5(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6(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3,第4548页。
    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5页。
    8 《嘉庆重修一统志》第28册,卷440,,第22287页。中华书局,1986年。
    9(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2页。
    10 《钦定八旗通志》卷340,第8299页。
    11(清)刘坤一:《江西通志》卷128,第5页。光绪六年刊本。
    1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98,第4623页。
    1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4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纂:《奉天通志》,卷183,第4167页。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出版,1983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该版本。
    16(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1页。
    1 《清圣祖实录》卷106,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丁丑,第2册,第78页。
    2(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1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3(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2页。
    4(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9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5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1359页。
    6(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34页。
    7(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0页,“八旗直省督抚大臣考”。
    8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36,第562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5册。
    9 《钦定八旗通志》卷189,第3327页。
    10 《钦定八旗通志》卷263,第4860页。
    11(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39页。
    12(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2页,“八旗直省督抚大臣考”。
    13(清)升允等修:《甘肃新通志》卷51,第14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
    14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47,第672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5册。
    15 《钦定八旗通志》卷27,第472页。
    1 《钦定八旗通志》卷340,第8304页。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0页。
    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4页。
    5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1557页。
    6(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1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200,第4663页。
    8(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6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9(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8页。
    10(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7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12(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卷1,第10页,中华书局,2005年。
    13(清)田文镜:《河南通志》卷35,清光绪二十八(壬寅·1902)年刊本。
    14 《钦定八旗通志》卷138,第2303页。
    15 嘉业堂钞本《清国史》,卷44,第594页。
    16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第2册,第937页。
    1(清)沈青峰:《陕西通志》卷23,第236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2册。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49页。
    3(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68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4(清)王河等:《钦定盛京通志》卷20,第833页。文海出版社,1965年。下文引用此书,皆系此版本。
    5(清)王河等:《钦定盛京通志》卷20,第833页。
    6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纂:《奉天通志》卷132,第3011页。
    7(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59页。
    8(清)福格:《听雨丛谈》卷3,第73页,“八旗直省巡抚考”。
    9 《钦定八旗通志》卷340,第8293、8293、8294、8295、8296、8298页。
    10 以上四人详见:佟大群《清代四川督抚旗籍考》,《历史档案》2008年第1期,第41页。
    11 以上三人详见拙文: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山东布按旗籍考》,《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第51-53页。
    12 详见拙文: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旗籍考》,《安徽史学》2008年第2期,124页。
    1 《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第1册,第130页。
    2(清)沈青峰:《陕西通志》卷6,第249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1册。
    1(清)穆彰阿:《大清一统志》卷135,第434-435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14册。
    2(清)方苞:《望溪集外文外遗》卷1,第10页。“送德济斋巡抚甘肃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21册。
    3(清)穆彰阿:《大清一统志》卷383,第5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1册。
    4(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123,第3307页。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3,第10页。
    1(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40,第763页。
    2(清)鄂尔泰:《八旗通志》卷40,第763页。
    1 刘凤云:《有关康熙朝西北三省满族督抚的考察》,《清史论丛》2007年号,第99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第3册,第2224页。
    1(清)方苞:《望溪集外文补遗》卷1,第10页,“送德济斋巡抚甘肃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421册。
    1(清)李卫:《畿辅通志》卷60,第409-41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5册。
    2(清)李卫:《畿辅通志》卷60,第410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5册。
    1 《清朝文献通考》卷270,第7272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吏部则例》卷5,第232页。
    3(清)锡珍:《吏部铨选则例》卷5,第505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50册。
    4(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40,第41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4册。
    5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吏部则例》卷5,第232页。
    6(清)成格:《承德府志》卷31,第6-8页。清道光十一(辛卯·1831)年刊本。下文皆据此版本。
    7(清)海宁:《晋政辑要》卷1,清乾隆山西布政使司刊本。以下引用此书,皆据该版本。
    1(清)海宁:《晋政辑要》卷1。
    2(清)海宁:《晋政辑要》卷1。
    3(清)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文卷二十,第270页,“刘赞善哀辞”。续修四库全书,第1470册。
    4(清)锡珍:《吏部铨选则例》卷5,第505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50册。
    5(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3,第32页。中华书局,1983年。下文凡引用本书,皆据此版本。
    6(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3,第32页。
    7(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3,第32页。
    8(清)李桂林:《吉林通志》卷60,第67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
    9(清)李桂林:《吉林通志》卷67,第163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
    10(清)李桂林:《吉林通志》卷60,第67-6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
    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2,第51页,“外省文职旗缺”。
    2(清)成格:《承德府志》卷30,第1-2页。
    3 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吏部则例》卷7,第257页。
    4(清)成格等纂:《承德府志》卷31,第8-10页。
    5(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72,续修四库全书,第497册。
    1(清)锡珍:《吏部铨选则例》卷7,第629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50册。
    2(清)成格:《承德府志》卷30,第3-7页。
    3 《政治官报》第1册,第137页。文海出版社,1965年。以下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4(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72,续修四库全书。第497册。
    1(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72,续修四库全书,第497册。
    2(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31,第1037页。
    1 如定宜庄女士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下文所引用皆系此版本),(韩)任桂淳的《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三联书店,1993年)。
    2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9页。
    3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21页。
    4 《清高宗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辛未,第1册,第303页。
    1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85-94页。
    2 《清高宗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辛未,第1册,第303页。
    3 《清高宗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辛未,第1册,第303页。
    4 《清高宗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辛未,第1册,第303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82,第4108-411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2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114,第7439-744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75册。
    2 《清高宗实录》卷372,乾隆十五年九月乙巳,第5册,第1109页。
    3 《钦定八旗通志》卷35,第624页。
    4 《清圣祖实录》卷258,康熙五十三年三月丁卯,第3册,第551页。
    5(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4,第77页,“汉人任都统”。中华书局,1987年。
    6 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第265页,《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7(清)福格:《听雨丛谈》卷11,第220页,“理事同知亦用汉军人”。
    8 详见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6,第900页。
    2 《清朝通典》卷35,第2213页。
    3(清)宋湘等纂修:(新修)《山东盐法志》卷15,1a,嘉庆一四年刊本。
    4(清)延丰纂修:《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1,1a-1b,嘉庆六年重修本。下文皆据此版本。
    5(清)沈襄琴等纂修:《两淮盐法志》卷32,13a-13b,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扬州书局重刊。下文皆据此版本。
    6 《清朝通典》卷35,第2213页。
    7(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6,第900页。
    8(清)阮元、伍长华等纂修:《两广盐法志》卷30,1a-1b,道光三十六年(丙申·1836)刻本。
    1 参见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413页。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下文所引皆据此版本。
    2(清)福格:《听雨丛谈》卷2,第51页,“外省文职旗缺”。
    3(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第24-25页。
    4(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6,第900页。
    5 有关曾任两浙盐政之职官人数之统计,请参见(清)延丰:《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2,“职官二”。
    6(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3,乾隆五十五年刊本。
    1 有关曾任河东盐政之职官人数之统计,请参见(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3。
    2(清)沈襄琴等纂修:《两淮盐法志》卷32,第12页。
    3 李克毅:《清代的盐官与盐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42页。
    4 李克毅:《清代的盐官与盐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42页。
    1 《钦定八旗通志》卷48,第907页。
    1 邓亦兵:《清代前期税关的设置》,《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60页。
    2 这种划分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乾隆朝以前,专差关亦有因税关监督丁忧、陛见等事而暂交地方官兼管的情况。
    3 实际上,在有清一朝,康熙四年之前的税关均派专员管理。但经过康熙四年、雍正元年对地方税权的调整之后,除重要关口仍保有专官专管之旧制外,其它税额较少的税关则只是在短时段内设关差专管,如:天津关(康熙四年至康熙五十五年)、浒墅关(除康熙四年以及雍正一朝多为地方兼管外,乾隆朝以前的大部分时间为专差管理)、龙江西新关(雍正元年以前为专差)、江海关(康熙二十四年至康熙六十一年)、临清关(康熙八年至康熙五十三年)、赣关(康熙十六年至雍正元年)、闽海关(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二年;雍正七年至乾隆元年)、浙海关(康熙二十三年至康熙五十九年)、太平关(康熙六十一年之前均为专差)、四川夔关(雍正六年至雍正十三年)、四川打箭炉(康熙四十一年到乾隆四十七年)等等。总的来说,与崇文门等处税关的管理形式相比较而言,上述税关主要的管理形式还是地方兼管,故不在此类中作专门分析。参见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16-106页的相关内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下文所引皆据此版本。
    4(清)王庆云:《石渠余纪》卷6,第269页,“纪关税”。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清世祖实录》卷54,顺治八年闰二月乙卯,第426页。
    6 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163页。
    7(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10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1(清)张之洞:《顺天府志》卷11,第45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83册。
    2 《钦定八旗通志》卷48,第908页。
    3(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104页。
    4(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08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5(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09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6(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48,第500-50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1册。
    7 据《左司笔记》载:本部(指户部)以钱局、仓差、抽分大通桥为小差,榷关、粮厅为大差。(吴暻:《左司笔记》卷2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6册。齐鲁书社,1997年。)
    8(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10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9 嘉庆朝以后左右两翼税关监督的任官情况可参见: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439-442页。
    10(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10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1 《钦定八旗通志》卷48,第908页。
    2 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425-429页。
    3(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088-308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4(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088-309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5(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48,第500-50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1册。
    6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832页,第615条;(雍正)《大清会典》卷52,第310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8册。
    7 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429-432页。由于史料有限,作者虽然并未在“张家口专差一览表”中胪列各官之民族属性,但根据乾隆朝以后旗人取名的习俗以及乾隆朝对取名所规定的禁令可知:乾隆十一年以后,任张家口、杀虎口税关监督者似应均为旗人,并不能确定其是否系内府人员。但有学者将张家口、杀虎口与粤海关、织造等官并称为“隶属内务府编制”。
    8 吴美凤:《清代的杀虎口税关》,《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4页。
    9 吴美凤:《清代的杀虎口税关》,《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4页。
    10 顺治九年,停差独石口税关监督;康熙二十一年,停差潼关税关监,潘桃口则以多伦诺尔同知管理。
    11 《钦定八旗通志》卷191,第3384页。
    12(清)元成:《续纂淮关统志》卷8,方志出版社,2006年。
    1(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5页。
    2 陈国栋:《粤海关(1684-1842)的行政体系》,转引自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191页。
    3 《钦定八旗通志》卷48,第909页。
    4 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第192页。
    5(清)福格:《听雨丛谈》卷2,第51页,“外省文职旗缺”。
    6(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5页。
    1 吴美凤:《清代的杀虎口税关》,《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15页。
    2 《清高宗实录》卷8,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辛未,第1册,第303页。
    3 参见何本方《清代的榷关与内务府》(《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2期),以及陈国栋《清代中叶以后重要税差专由内务府包衣担任的几点解释》(载台湾《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顺治年间设关榷税档案选》(上),《历史档案》1982年第4期,第30页。
    5 《清世祖实录》卷91,顺治十二年四月庚午,第715页。
    6 《清世祖实录》卷91,顺治十二年四月庚午,第715页。
    7 《清世祖实录》卷91,顺治十二年四月庚午,第715页。
    1 《清高宗实录》卷50,乾隆二年九月戊子,第1册,第843页。
    2 《清高宗实录》卷50,乾隆二年九月戊子,第1册,第843页。
    3 《清高宗实录》卷50,乾隆二年九月戊子,第1册,第843页。
    4 杜家骥:《清朝简史》,第238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1 《清圣祖实录》卷295,康熙六十年十月癸亥,第3册,第862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4,第14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需要指出的是,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将康熙年间盛京刑部司狱之缺记为“汉军缺”,实属有误。不仅因为康熙朝《大清会典》成书时间早于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而且乾隆帝在其谕旨中亦曾专门提出盛京刑部原设之司狱实为汉缺,“原设汉司狱一员”(《清高宗实录》卷932,乾隆三十八年夏四月壬寅,第12册,第549页)。特此纠正。
    2 《清世宗实录》卷55,雍正五年闰三月戊午,第1册,第830页。
    3(雍正)《大清会典》卷4,第18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4(清)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卷1,第9页。
    5 《清世宗实录》卷49,雍正四年十月甲子,第1册,第737页。
    1 《清世宗实录》卷31,雍正三年夏四月庚辰,第1册,第472页。
    2 《清世宗实录》卷31,雍正三年夏四月庚辰,第1册,第472页。
    3 《清世宗实录》卷32,雍正三年五月癸亥,第1册,第494页。
    4 《清世宗实录》卷32,雍正三年五月癸亥,第1册,第494页。
    5 《清高宗实录》卷201,乾隆八年九月丙午,第3册,第584页。
    6 《清世宗实录》卷54,雍正五年三月丙申,第1册,第818页。
    1 《清高宗实录》卷201,乾隆八年九月丙午,第3册,第584页。
    2(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9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3 《清高宗实录》卷201,乾隆八年九月丙午,第3册,第584页。
    4 《清高宗实录》卷201,乾隆八年九月丙午,第3册,第584页。
    5 《清高宗实录》卷932,乾隆三十八年夏四月壬寅,第12册,第549页。
    6 《清高宗实录》卷932,乾隆三十八年夏四月壬寅,第12册,第549页。
    7(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9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8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8,第14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9,第248页。
    2 《钦定宗人府则例》卷18,第23页。
    1(清)赵尔巽:《清史稿》卷55,第542页。
    2 《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丁巳,第75页。
    3 盛京将军的称谓有其历史沿革。顺治元年,以盛京为留都,置内大臣统辖东北全境。顺治三年,改内大臣为昂邦章京。康熙元年,改汉称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康熙四年,改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至乾隆十二年,定名盛京将军。
    4 “沈阳”之名古已有之,远比“奉天”一名久远。1296年,元朝设“沈阳路”,隶属辽阳。自此,“沈阳”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名词正式出现在史料上。1386年,明朝改路为卫,称“沈阳中卫”。清朝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迟至顺治十四年(1657),始罢辽阳府,设“奉天府”,取“奉天承运”之意。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5,第681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闰六月丙戌,第1册,第190页。
    3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3,第288页。
    1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四月十四日”,第2册,第989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第3册,第1765页。
    3 《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五日”,第3册,第2163页。
    4 《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五日”,第3册,第2165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93,第939页。
    2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3,第288页。
    3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4,第681页。
    1 《清高宗实录》卷356,乾隆十五年正月乙卯,第5册,第917页。
    2 《清高宗实录》卷356,乾隆十五年正月乙卯,第5册,第917页。
    3 《清高宗实录》卷390,乾隆十六年闰五月戊寅,第6册,第129页。
    4 《清高宗实录》卷1013,乾隆四十一年秋七月己亥,第13册,第604页。
    1 《清仁宗实录》卷149,嘉庆十年八月己亥,第2册,第1035-1036页。
    2 《清仁宗实录》卷149,嘉庆十年八月己亥,第2册,第1036页。
    3 《高宗纯皇帝圣训》卷60,第1页,“乾隆八年癸亥二月癸巳”,官辑内务府官刻本。
    4 《高宗纯皇帝圣训》卷59,第29-30页,“乾隆七年壬戌十月壬子“,官辑内务府官刻本。
    5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四日”,第2册,第852页。
    6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四日”,第2册,第852页。
    1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379条,第200页:第506条,第274页。
    2 《钦定八旗通志》卷50,第930页。
    3 《清高宗实录》卷1013,乾隆四十一年秋七月己亥,第13册,第604页。
    1 《清高宗实录》卷1013,乾隆四十一年秋七月己亥,第13册,第604页。
    2(清)锡珍:《吏部铨选则例》卷5,第50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50册。
    3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0,第7829页。
    4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0,第7829页。
    1 《钦定吏部铨选章程》卷19(上),第2页,同治十二年序刊本。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2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0,第7830页。
    3 《钦定吏部铨选章程》卷19(上),第2页。
    4 《钦定吏部铨选章程》卷19(上),第2页。
    5 《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第3册,第2325页。
    6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纂:《奉天通志》,卷135,第3065页。
    1(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五”,“光绪元年秋七月乙未戊午”,第47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83册。
    2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29,第8898页。
    3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黼等纂:《奉天通志》,卷135,第3066页。
    4 根据《奉天通志》记载的各个官员的任职时间统计,满蒙官员总任职时间约为16年,而汉人官员任职时间则约为11年。(卷135,第3066页)
    5(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80页。
    6(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80页。
    7(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80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87,第794页。
    2 《钦定八旗通志》卷47,第881页。
    3(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1,第22页,中华书局,1982年。
    4(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276页,“汉尚书任步军统领”。中华书局,1984年。下文凡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7,第59页。
    2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11,第90页。
    3(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4 《清世祖实录》卷124,顺治十六年三月丙午,第961页。
    5(清)谈迁:《北游录》,第375页,“纪闻下”,“新人”。
    6 《清世祖实录》卷124,顺治十六年三月丙午,第961页。
    7(康熙)《大清会典》卷7,第25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此数据在钱实甫所编《清代职官年表》的基础上,并结合笔者的考证所得。通过笔者的考证,曾任顺天府府尹的耿效忠、甘国枢、祖允图、陈良弼四人,实系汉军旗人,而非汉人。根据钱表所载,甘国枢等三人均曾任部院大臣,查《钦定八旗通志·八旗部院大臣年表》,均载有其名。(卷315,第6938页;卷315,第6958页:卷315,第6991页)这也就意味着此三人实系旗人。
    2(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6,第896页。
    3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4595条,第2315页。
    4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4595条,第2315页。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4595条,第2315页。
    6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060,第912页。
    7 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278页。
    8 《清世宗实录》卷45,雍正四年六月癸未,第1册,第685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4,第681页。
    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4595条,第2315页。
    3 《清世宗实录》卷42,雍正四年三月甲寅,第1册,第623页。
    4(清)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三十一”,“乾隆十五年三月壬子”第34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72册。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83条,第97页。
    1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83条,第97页。
    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83条,第97页。
    3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031条,第1855页。
    4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031条,第1855页。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4595条,第2315页。
    6 《清世宗实录》卷42,雍正四年三月甲寅,第1册,第623页。
    1(清)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三十一”,“乾隆十五年三月壬子”第34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72册。
    2(清)李桂林:(光绪)《吉林通志》卷60,第5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
    3(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3,第79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31册。
    4(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3,第79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31册。
    1(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3,第79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31册。
    2(清)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45,第3909页,中国边疆丛书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65年。下文所引此书,皆系此版本。
    3(清)张伯英:《黑龙江志稿》卷45,第3909页。
    4 “船厂”即吉林之初称。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造战船于此,故名曰船厂。[(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2,清光绪渐西村舍本。]
    5 《清世宗实录》卷51,雍正四年十二月戊寅,第1册,第773页。
    6 《清世宗实录》卷80,雍正七年四月己亥,第2册,第56页;《清高宗实录》卷22,乾隆元年七月丁酉,第1册,第520页。
    7 《清高宗实录》卷48,乾隆二年八月庚午,第1册,第831页。
    8 《清高宗实录》卷48,乾隆二年八月庚午,第1册,第831页。
    9(清)福格:《听雨丛谈》卷2,第51页,“外省文职旗缺”。
    10 《清高宗实录》卷284,乾隆十二年二月壬戌,第4册,第699页。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15,第8746页。
    2 《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第二册,第15页,“七月初八日(两白旗值月)”,《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
    3 《清太宗实录》卷37,崇德二年七月庚寅,第492页。
    4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戊申,第133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壬辰,第161页。
    1 杜家骥:《清朝初期大学士的品级问题》,《清史论丛》(2007年号),第5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2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2册。
    3 《清世祖实录》卷123,顺治十六年正月庚子,第949页。
    4 《清世祖实录》卷56,顺治八年四月乙丑,第447页。
    1 《清世祖实录》卷56,顺治八年四月乙丑,第447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3(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9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4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戊寅,第133页。
    5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戊寅,第133页。
    1 《清世祖实录》卷65,顺治九年五月壬辰,第508页。
    2 《清世祖实录》卷65,顺治九年五月壬辰,第508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5,第889页。
    3(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5,第889页;(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4(康熙)《大清会典》卷3,第10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5(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9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2 《清世祖实录》卷17,顺治二年六月丁丑,第153页。
    3(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5,第889页。
    4(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5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康熙朝、雍正朝、光绪朝三朝《大清会典》均记,大理寺寺丞一职之品级于顺治十六年改为六品,实属有误。根据《清世祖实录》的记载,应为顺治十五年。
    6(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7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甲申,第10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甲申,第105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1,顺治元年十一月甲申,第105页。
    3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戊寅,第133页。
    4 《清世祖实录》卷15,顺治二年三月戊寅,第133页。
    5 《清世祖实录》卷65,顺治九年五月乙亥,第507页。
    1 《钦定八旗通志》卷44,第810页。
    2(明)李东阳、申时行:《大明会典》卷10,第199页。
    3(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2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4(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3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钦定八旗通志》卷45,第826页。
    5(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93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第244页。
    2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二月癸酉,第1册,第294-29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壬辰,第161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2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历代职官表》卷34,第638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钦定八旗通志》卷45,第830页;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第245页。
    3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二月癸酉,第1册,第294-295页。
    4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二月癸酉,第1册,第294-295页。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8,第245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94、19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38、24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历代职官表》卷34,第638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钦定八旗通志》卷45,第830、831页。
    3(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77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2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4 《清世祖实录》卷36,顺治五年二月丁卯,第293页。
    5 《清世祖实录》卷65,顺治九年五月壬辰,第508页。
    1 《明清档案》第20册,第6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日之一。
    2(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3、184、18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3 《明清档案》第20册,第6页,顺治十一年六月二日之一。
    4(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8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5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08,第24页。
    6 《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壬辰,第161页。
    7 《清世祖实录》卷34,顺治四年十月甲戌,第280页。
    8(康熙)《大清会典》卷162,第779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30册。
    9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08,第24页。
    10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08,第24页。
    11(清)赵尔巽:《清史稿》卷117,第904页。
    1(康熙)《大清会典》卷6,第190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1册。
    1 《清圣祖实录》卷11,康熙三年四月己未,第1册,第180页。
    2(清)谈迁:《北游录》,第374页,“纪闻下”,“满洲翰林”。
    1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
    1 康熙二十二年,又改宗人府理事官为正五品,副理事官为从五品。[(雍正)《大清会典》卷7,第227、22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钦定八旗通志》卷42,第756页。]
    2(明)李东阳、申时行:《大明会典》卷10,第197、198页。
    3 《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闰三月辛酉,第964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44,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第1105页。
    2 《清圣祖实录》卷2,顺治十八年三月辛亥,第1册,第52页。
    3 《清圣祖实录》卷2,顺治十八年四月壬寅,第1册,第61-62页。
    1 《清圣祖实录》卷7,康熙元年十二月庚子,第1册,第128页;卷9,康熙二年四月甲寅,第1册,第144页;卷11,康熙三年四月乙巳,第1册,第178页。
    2 《清圣祖实录》卷21,康熙六年二月癸酉,第1册,第294-295页。
    1 《清圣祖实录》卷11,康熙三年四月己未,第1册,第180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五月辛未,第1册,第182页。
    1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初九日”,第1册,第788页。
    2 《清圣祖实录》卷32,康熙九年三月丙寅,第1册,第436页。
    3 《清圣祖实录》卷32,康熙九年三月甲戌,第1册,第438页。
    4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初九日”,第1册,第788页。
    1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初九日”,第1册,第788页。
    2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初九日”,第1册,第788页。
    3(清)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十一崇德一”,“天聪十年六月戊戌”,第13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
    4 《清朝文献通考》卷77,第840-84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
    1 《清世祖实录》卷80,顺治十一年正月甲辰,第630页。
    2 《清世祖实录》卷81,顺治十一年二月丁丑,第636页。
    3 《清世祖实录》卷94,顺治十二年十月辛亥,第736页。
    4 《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五月丙辰,第219页。
    1 《清世祖实录》卷55,顺治八年三月己丑,第438页。
    2(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7,第7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
    3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19,顺治十五年七月戊午,第924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25,顺治十六年闰三月辛酉,第964页。
    3 《钦定八旗通志》卷42,第757页。
    1 《清世祖实录》卷68,顺治九年九月丙子,第530页。
    2 《清世祖实录》卷105,顺治十三年十二月甲午,第818页。
    1 如《明清档案》第26册,第76页,顺治十三年三月;第27册,第39页,顺治十三年五月十九日之七:第30册,第14页,顺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之二。
    2 《明清档案》第37册,第70页,顺治十八年八月五日。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9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第91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3(雍正)《大清会典》卷4,第17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61册。
    4 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266页。
    5 《清圣祖实录》卷295,康熙六十年十月癸亥,第3册,第862页。
    1 王嵩儒:《掌固零拾》卷1,第8页,“封袭罔替八王”。
    2 《皇朝琐屑录》卷3,第144-145页,“汉官封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532册。
    3 杜家骥:《清朝简史》,第368页。
    4(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269页,“汉文臣得爵”。
    1(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269页,“汉文臣得爵”。
    2(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1,第4页。
    3(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267页,“汉世职以恩骑尉承袭罔替”。
    1 《汉语大词典》(上册),第611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中国历史大辞典》,第246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 《清太宗实录》卷17,天聪八年正月癸卯,第224页。
    1 《清太宗实录》卷17,天聪八年正月癸卯,第224页。
    2 《清朝文献通考》卷5,第489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3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第42页。
    4 《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丁巳,第78页。
    1 《清世祖实录》卷7,顺治元年八月丁巳,第78页。
    2 《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三年九月初四日戊戌”条,第1册,第561页。中华书局,1993年。下文凡引用此书,皆据此版本。
    3 《清朝文献通考》卷90,第5646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4(康熙)《大清会典》卷36,第173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5册。
    1 《清世祖实录》卷24,顺治三年正月丁丑,第202页。
    1 《清世祖实录》卷47,顺治七年正月癸酉,第377页。
    1 《清世祖实录》卷49,顺治七年六月戊申,第392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36,第1731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5册。
    3 《清世祖实录》卷71,顺治七年正月癸已,第567页。
    1 《清世祖实录》卷18,顺治二年闰六月壬辰,第161页。
    1(清)查慎行:《人海记》,第2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2(清)谈迁:《北游录》,第375页,“纪闻下”,“俸薪”。
    3(清)谈迁:《北游录》,第375页,“纪闻下”,“俸薪”。
    4(清)谈迁:《北游录》,第375页,“纪闻下”,“俸薪”。
    5(清)谈迁:《北游录》,第375页,“纪闻下”,“俸薪”。
    1 《清朝文献通考》卷5,第489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 《皇朝政典类纂》卷177,第274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871册,文海出版社,1983年。下文凡引此丛书,皆据此版本。
    3(康熙)《大清会典》卷36,第173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5册。
    1(康熙)《大清会典》卷36,第1738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5册。
    2 《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三年九月初四日戊戌”条,第1册,第561页。
    3(康熙)《大清会典》卷36,第173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5册。
    1 《京秩王公大小官员每岁俸银考数》卷上,第17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27册。
    2(清)吴暻:《左司笔记》卷1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6册,齐鲁书社,1997年。
    1(清)谈迁:《北游录》,第349页,“纪闻下”,“满官”。
    1 《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九月庚寅,第1册,第87页。
    2 《皇清奏议》第一函第六册,卷6,“为圣之道莫先孝治,请行通制以重大伦事”(顺治十年)。
    3 《清世祖实录》卷72,顺治十年二月丙午,第570页。
    4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第269-270页。
    5 《清世祖实录》卷74,顺治十年四月丁巳,第586页。
    1 《清世祖实录》卷76,顺治十年六月辛酉,第601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16,第624-62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2册。
    1 《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九月庚寅,第1册,第87页。
    2(康熙)《大清会典》卷16,第626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2册。
    3(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29,第56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册。
    4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11,第99页。
    1 《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二月乙丑,第1册,第262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二月乙丑,第1册,第262页。
    3 《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二月乙丑,第1册,第262页。
    4(康熙)《大清会典》卷16,第62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2册。
    5 《清仁宗实录》卷240,嘉庆十六年三月甲子,第4册,第244页。
    6 《清仁宗实录》卷240,嘉庆十六年三月甲子,第4册,第244页。
    7 《清仁宗实录》卷240,嘉庆十六年三月甲子,第4册,第244页。
    1(清)张玉书:《张文贞集》卷9,第599页,“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徐公神道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2册。
    2(康熙)《大清会典》卷16,第629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12册。
    1(康熙)《大清会典》卷16,第625页。近代中国史料丛三编,第712册。
    1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49,第948页。
    2 《政治官报》第12册,第237-238页。
    3(清)周寿昌:《思益堂集》卷4,第34页,“朝官终丧”。续修四库全书,第1541册。
    4 赵克生:《明代丁忧制度述论》,《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16页。
    5 《清圣祖实录》卷123,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丁亥,第2册,第307页。
    6 《清圣祖实录》卷123,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丁亥,第2册,第307页。
    7 《清圣祖实录》卷124,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丙戌,第2册,第315页。
    8 《清高宗实录》卷301,乾隆十二年十月甲申,第4册,第940页。
    9 《清高宗实录》卷301,乾隆十二年十月甲申,第4册,第940页。
    1 《清高宗实录》卷301,乾隆十二年十月甲申,第4册,第940页。
    2 《清高宗实录》卷301,乾隆十二年十月甲申,第4册,第940页。
    3 《清高宗实录》卷54,乾隆二年十月丙戌,第1册,第901页。
    4 《清高宗实录》卷54,乾隆二年十月丙戌,第1册,第901页。
    5 《清高宗实录》卷54,乾隆二年十月丙戌,第1册,第901页。
    1 《清高宗实录》卷531,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壬戌,第7册,第696页。
    2 《清高宗实录》卷570,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癸巳,第8册,第233页。
    3 《清高宗实录》卷570,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癸巳,第8册,第233页。
    4 据载,梁诗正乃乾隆帝“文学供奉”之臣。在清朝,“文学供奉”之臣除了负有以儒家伦理教导皇帝的义务之外,其更是皇帝的内廷政治顾问。这些人也是因为与皇帝的关系较为亲近,故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详见(清)赵尔巽:《清史稿》卷303,第2699页。
    5 《清高宗实录》卷570,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癸巳,第8册,第233页。
    1 《清高宗实录》卷54,乾隆二年十月丙戌,第1册,第901页。
    2 《清圣祖实录》卷18,康熙五年二月乙丑,第1册,第262页。
    3(清)徐元文:《含经堂集》卷21,第640页,“厘定服制疏”。续修四库全书,第1413册。
    4 《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第2册,第1111页。
    1 《清高宗实录》卷54,乾隆二年十月丙戌,第1册,第901页。
    2 《清高宗实录》卷784,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丁卯,第10册,第638页。
    3(清)徐珂:《清稗类钞》第2册,第502页,“旗员丁忧”。
    4(清)徐珂:《清稗类钞》第2册,第502页,“旗员丁忧”。
    1 《明清档案》第18册,第5页,顺治十年十月十七日之二。
    2 乌金超哈,即清初汉军旗人的满语音译。
    3 《明清档案》第18册,第34页,顺治十年十一月十四日之一。
    4 《明清档案》第18册,第5页,顺治十年十月十七日之二。
    5 《明清档案》第18册,第5页,顺治十年十月十七日之二。
    6 《明清档案》第18册,第34页,顺治十年十一月十四日之一。
    7(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之“初笔”,卷13,第289页,“满汉大臣之班次”。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之“初笔”,卷13,第289页,“满汉大臣之班次”。
    2 《清世宗实录》卷61,雍正五年九月戊辰,第1册,第933页。
    3 《清世宗实录》卷61,雍正五年九月戊辰,第1册,第933页。
    4(清)孙星衍:《嘉谷堂集》卷1,第271页,“书阿文成公遗事”。《孙渊如先生全集》第3册,万有书库,第480册。
    5(清)孙星衍:《嘉谷堂集》卷1,第271页,“书阿文成公遗事”。《孙渊如先生全集》第3册,万有书库,第480册。
    6(清)那彦成:《阿文成公年谱》卷1,清嘉庆十八年刻本。
    7(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钞》卷2,第1433-1434页,见缪荃孙、邓实编《古学汇刊》,第3册。广陵书社,2006年。下文引用此书,亦据此版本。
    1(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钞》卷2,第1433-1434页,见缪荃孙、邓实编《古学汇刊》,第3册。
    2 《清世宗实录》卷61,雍正五年九月戊辰,第1册,第933页。
    3 《清世宗实录》卷61,雍正五年九月戊辰,第1册,第933页。
    4 《清世宗实录》卷62,雍正五年十月戊戌,第1册,第955页。
    5 《清世宗实录》卷62,雍正五年十月戊戌,第1册,第955页。
    6 《清高宗实录》卷861,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丁卯,第11册,第548-549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6页。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汉官称臣并不是绝对的,个别与皇帝关系密切的汉官,如张鹏翮等,亦曾自称“奴才”。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3(清)萧奭:《永宪录》卷2,第137页。
    4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页,第2条。
    5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页,第2条。
    6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66页,第125条。
    7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62页,第309条。
    8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1,第1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3册。
    8(清)萧奭:《永宪录》卷2,第137页。
    9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1204页,第2162条。
    1 《清高宗实录》卷157,乾隆六年十二月己酉,第2册,第1243页。
    2 《清高宗实录》卷157,乾隆六年十二月己酉,第2册,第1243页。
    3 《清高宗实录》卷557,乾隆二十三年壬申,第8册,第46页。
    4 《清高宗实录》卷557,乾隆二十三年壬申,第8册,第46页。
    5 《清高宗实录》卷946,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戊午,第12册,第813页。
    6 《清高宗实录》卷1260,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乙卯,第16册,第951页。
    7 《清高宗实录》卷946,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戊午,第12册,第813页。
    8 《清高宗实录》卷946,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戊午,第12册,第813页。
    9 《清高宗实录》卷861,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丁卯,第11册,第548-549页。
    10 《清高宗实录》卷861,乾隆三十五年闰五月丁卯,第11册,第548-549页。
    1 《清高宗实录》卷932,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己丑,第12册,第534页。
    2 《清高宗实录》卷962,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乙卯,第12册,第1043-1044页。
    3 《清高宗实录》卷962,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乙卯,第12册,第1043-1044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6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5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5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389页。
    1 《清末筹各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367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04-405页。
    3 外务部设署之始,其职官无论是尚书、侍郎还是下属四司之属官,在官缺设置上均无民族属性之分。(详见刘锦澡:《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18,第8781页。)
    4 《清德宗实录》卷564,光绪三十二年九月甲寅,第8册,第467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5页。
    6 《清德宗实录》卷564,光绪三十二年九月甲寅,第8册,第467页。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22,第8822页。
    2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26,第8865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96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6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52页。
    6 《政治官报》第2册,第174页,“翰林院侍读文斌等条陈融和满汉并预筹京旗办法请代奏呈”折。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26,第8865页。
    2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第1页。
    3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第1页。
    4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第1页。
    5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第2页。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30,第8901页。
    2 《大清光绪新法令》第3册,第二类,“官制一·京官制”,第3页。
    3 《政治官报》第11册,第281页。
    4(清)尚秉和:《辛壬春秋》“清臣殉难记第四十三”,民国十三年刻本。
    5(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315页,“海军衙门之创设”。
    6(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315页,“海军衙门之创设”。
    1(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315页,“海军衙门之创设”。
    2(清)徐珂:《清稗类钞》第3册,第1315页,“海军衙门之创设”。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6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5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25页。
    6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5-916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47页。
    2 尚秉和:《辛壬春秋》“清臣殉难记第四十三”,民国十三年刻本。
    3 《清德宗实录》卷572,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丁亥,第8册,第577页。
    4 《政治官报》第1册,第131-133页。
    5 《政治官报》第1册,第131-133页。
    1 《政治官报》第1册,第52页。
    2 《政治官报》第19册,第86-90页。
    3 《政治官报》第19册,第86-90页。
    4 《政治官报》第19册,第86-90页。
    5 《政治官报》第19册,第86-90页。
    6 《政治官报》第19册,第86-90页。
    1 《清德宗实录》(附)《宣统政纪》卷9,宣统元年闰二月甲申,第162页。
    2 《政治官报》第25册,第66页。
    3 《政治官报》第25册,第66页。
    4 《政治官报》第25册,第66页。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6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7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8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16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938页。
    2 尚秉和:《辛壬春秋》“清臣殉难记第四十三”,民国十三年刻本。
    [1]《清太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清世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清圣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清世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清高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清仁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清德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清)王先谦:《东华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6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清)王先谦:《东华续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清)朱寿朋:《东华续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8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雍正朝起居注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3](清)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4]关孝廉:《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
    [15]《顺治年间设关榷税档案选》,《历史档案》1982年第4期。
    [16]《清入关前史料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16]《皇清奏议》,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排字本。
    [17]《明清档案》,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18]《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9]《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安徽:黄山书社,1998年。
    [20]《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21]《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2]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清)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24]《钦定八旗通志》,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25]《太宗文皇帝圣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6]《世祖章皇帝圣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7]《高宗纯皇帝圣训》,官辑内务府官刻本。
    [28]《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9](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湖南:岳麓书社,1991年。
    [30]嘉业堂钞本《清国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1]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2]《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33]《清朝文献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34]《清朝文献通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35]《清朝通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36]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37](明)李东阳、申时行:《大明会典》,江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
    [38](康熙)《大清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年。
    [39](雍正)《大清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年。
    [40](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1](嘉庆)《大清会典事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湾:文海出版社,2006年。
    [42](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4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44](清)任锡庚:《太医院志》,续修四库全书,第10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5]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吏部则例》,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46]《钦定台规》,光绪十八年刊本。
    [47]《钦定吏部铨选章程》,同治十二年序刊本。
    [48]《钦定宗人府则例》,光绪三十四年序刊本。
    [49](清)锡珍:《吏部铨选则例》,续修四库全书,第7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0](清)李绂:《穆堂别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1](清)魏裔介:《魏文毅公奏议》,畿辅丛书。
    [52](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4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3](清)储方庆:《遁庵文集》,光绪二年重镌本。
    [54](清)张玉书:《张文贞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55](清)徐元文:《含经堂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6](清)方苞:《望溪集外文补遗》,续修四库全书,第14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7](清)赵怀玉:《亦有生斋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7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8](清)孙星衍:《嘉谷堂集》,《孙渊如先生全集》第3册。万有书库,第480册。
    [59](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续修四库全书,第4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0](清)那彦成:《阿文成公年谱》,清嘉庆十八年刻本。
    [61](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2](清)周寿昌:《思益堂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4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3](清)孙宝瑄:《忘庐山日记》,续修四库全书,第58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4](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钞》,缪荃孙、邓实编《古学汇刊》第3册,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65]《皇朝经世文编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833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
    [66]《皇朝政典类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871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
    [67]《京秩王公大小官员每岁俸银考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627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
    [68]《皇朝琐屑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532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
    [69](清)允祹:《钦定历代职官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70]《大清袖珍缙绅全书》,荣庆堂梓行,乾隆四十九年。
    [71]《大清光绪新法令》,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宣统元年。
    [72]《政治官报》,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
    [73](清)昭槤:《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7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5]王嵩儒辑录:《掌固零拾》,民国二五(丙子·1936)年铅印本。
    [76](清)谈迁:《北游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77](清)梁章钜:《枢垣记略》,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8](清)继昌:《行素斋杂记》,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79](清)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80](清)梁章钜:《称谓录》,天津:天津古籍书店出版,1987年。
    [81](清)福格:《听雨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2](清)鄂尔泰、张廷玉:《词林典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83](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84](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85](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6](清)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87](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8](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9](清)王庆云:《石渠余纪》,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90](清)吴暻:《左司笔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6册,山东:齐鲁书社,1997年。
    [91](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92](清)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93](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续修四库全书,第11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4](清)查慎行:《人海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95](清)尚秉和:《辛壬春秋》,民国十三年刻本。
    [96](清)张曜等:《山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7]《嘉庆重修一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8](清)刘坤一:《江西通志》,光绪六年刊本。
    [99]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奉天通志》,吉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出版,1983年。
    [100](清)升允等修:《甘肃新通志》,江苏:江苏广陵出版社,1987年。
    [101](清)田文镜:《河南通志》,清光绪二十八(壬寅·1902)年刊本。
    [102](清)沈青峰:《陕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3](清)王河等:《钦定盛京通志》,中国边疆丛书第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
    [104](清)穆彰阿:《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5](清)李卫:《畿辅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6](清)成格:《承德府志》,清道光十一(辛卯·1831)年刊本。
    [107](清)海宁:《晋政辑要》,清乾隆山西布政使司刊本。
    [108](清)李桂林:《吉林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9](清)宋湘等纂:(新修)《山东盐法志》,嘉庆一四年刊本。
    [110](清)延丰纂修:《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嘉庆六年重修本。
    [111](清)沈襄琴等纂修:《两浙盐法志》,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扬州书局重刊。
    [112](清)阮元等:《两广盐法志》,道光三十六年(丙申·1836)刻本。
    [113](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乾隆五十五年刊本。
    [114](清)张之洞:《顺天府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8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5](清)元成:《续纂淮关统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
    [116](清)李桂林:《吉林通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7](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续修四库全书,第7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8](清)张伯英:《黑龙江志稿》,中国边疆丛书第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5年。
    [119](清)萨英额:《吉林外记》,清光绪渐西村舍本。
    [1]郑天挺:《清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戴逸:《简明清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杜家骥:《清朝简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4]李治亭主编:《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朱诚如主编:《清朝通史》,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6]张晋藩、郭成康:《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7]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8]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9]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杨树藩:《中国文官制度史》,香港: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82年。
    [11]张泽德:《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12]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13](日)楢木野宣《清代重要职官の研究——满汉并用の全貌》,风间书房。
    [14]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15]赵志忠:《清王朝与西藏》,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
    [16]张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17](韩)任桂淳:《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18]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19]祁美琴:《清代榷关制度研究》,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丁海斌、时义:《清代陪都盛京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1]李铁:《中国文官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
    [22]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年。
    [23]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裴燕生、何庄、李祚明、杨若荷:《历史文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宁欣:《唐代的选人与官阙》,《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
    [2]何平:《清代的官缺制度》,《文史杂志》1990年第1期。
    [3]史玉民:《清钦天监天文科职官年表》,《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1期。
    [4]史玉民:《清钦天监职官制度》,《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4期。
    [5]史玉民:《清钦天监管理探赜》,《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4期。
    [6]杜家骥:《<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评介》,《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7](日)楢木野宣:《清代督抚满汉比率の变动たついて》,《群马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篇》第12卷第6号,1963年。
    [8](日)楢木野宣:《清代督抚满汉比率の变动たついて(二)》,《群马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篇》第14卷第13号,1965年。
    [9](日)楢木野宣:《清代の汉军督抚たついて》,《山崎先生退官记念东洋史学论集》,1967年。
    [10]冯尔康:《清代引见履历档案的史料价值——以雍正朝为例》,《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4期。
    [11]杜家骥:《清初大学士品级考》,《清史论丛》(2007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12]吴吉远:《清人论职官俸禄与廉洁之补正》,《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13]鞠方安:《清末官制改革中官员的俸禄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4]李志茗:《论清代俸给制度的嬗变》,《史林》1998年第1期
    [15]赵克生:《明代丁忧制度述论》,《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6]李克毅:《清代的盐官与盐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7]邓亦兵:《清代前期税关的设置》,《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8]吴美凤:《清代的杀虎口税关》,《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9]何本方:《清代的榷关与内务府》,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2期。
    [20]陈国栋:《清代中叶以后重要税差专由内务府包衣担任的几点解释》,载台湾《第二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讨会论文集》
    [21]史革新:《清代经筵、日讲制度探源》,《寻根》2008年第1期。
    [22]赵秉忠、白新良:《经筵日讲与康熙政治》,《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1期。
    [23]刘凤云:《清康熙朝汉军旗人督抚简论》,《满学研究》第7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
    [24]佟大群:《清代四川督抚旗籍考》,《历史档案》2008年第1期。
    [25]谢景芳:《八旗汉军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3期。
    [26]谢景芳:《清初汉军八旗的地位和作用》,《求是学刊》1986年第3期。
    [27]刘凤云:《有关康熙朝西北三省满族督抚的考察》,《清史论丛》,2007年号。
    [28]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29]王延元、魏鉴勋:《试论皇太极重用汉官的政策》,《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30]郭成康:《试析清王朝入关前对汉族的政策》,《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31]朱诚如:《皇太极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的政策》,《文史哲》1987年第2期。
    [32]张广学:《皇太极改制的一点历史回顾》,《学术论坛》1987年第6期。
    [33]何溥滢、谢肇华:《论皇太极的民族一体思想》,《满族研究》1990年第3期。
    [34]魏鉴勋:《清入关前军功集团与智囊集团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
    [35]白新良:《试论努尔哈赤时期满洲政权中的中枢决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6]王景泽:《试论皇太极对异民族的“恩养”政策》,《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
    [37]沈一民:《皇太极的汉族文人政策评述》,《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5期。
    [38]王冬芳:《清初“启心郎”官制初探》,《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39]邸永君:《启心郎考》,《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40]沈一民:《启心郎与清初政治》,《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41]李红:《清代笔帖式》,《历史档案》1994年第2期。
    [42]田家子:《浅析笔帖式》,《文史杂志》2004年第4期。
    [43]沈一民:《清初的笔帖式》,《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44]赵郁楠:《清代笔帖式之特色》,《满族研究》2006年第4期。
    [45]常江:《清代侍卫制度》,《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
    [46]曹连明:《清代大内侍卫谈略》,《紫禁城》1994年第4期。
    [47]徐恒晋:《八旗都统在清朝政治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满族研究》1985年第2期。
    [48]冯云英:《清代八旗都统简论》,《满族研究》1999年第4期。
    [49]杜家骥:《清初汉军八旗都统考》,《历史档案》2000年第4期。
    [50]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布政使的人事嬗递现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1971年6月。
    [51]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按察使的人事嬗递现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期下册,1972年12月。
    [52]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督抚的人事嬗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上册,1973年5月)。
    [53]赵慧峰、杨爱琴:《清代的职官俸禄与廉政》,《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54]郭太凤:《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学报》1982年第4期。
    [55]马国华:《从“哀毁”到“匿丧”——论古代官员对丁忧态度的变化》,《三峡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56]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7]杜达山:《排满与“化除满汉畛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58]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59]赵可:《张之洞调停满汉畛域的努力与晚清政局的演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0]张继格、刘大武:《试论清末化除满汉畛域原因》,《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