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视觉艺术的美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兴电子媒介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艺术的兴起,使“虚拟”、“互动”和“链接”等概念成为值得关注的美学范畴,更使“审美交流”作为一个意义深远的命题凸现在当代理论视野中。本论文意在为考察网络互动语境下的审美文化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是打通当代美学理论与媒介文化研究而进行的一个尝试。在全球化和传媒化的大语境下,通过网络艺术分析而突出“审美交流”的命题,对网络视觉艺术的审美、虚拟现实技术的审美体验,及相应的美学特性进行探索。
     首先,论述网络视觉艺术对传统古典美学的继承性与发展倾向。从美学角度,研究网络视觉艺术的价值判断与欣赏依据,提出“网络美学”的概念,即适合时代特征的网络视觉艺术美学观念,揭示当代网络文化的审美内涵。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远程互动”式的交往。康德美学中的关键范畴——审美共通感(sensus communis,又译为统觉、共识),从辞源上来说便正是基于这个“共同拥有”的概念,审美不是某种静态的结构,而是动态地建构着的相互作用,是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审美是一种多要素、多层次、多进程的感性建构活动。
     其次,网络视觉艺术美学超越于单一的审美特征,它是从网络视觉艺术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从艺术与生存于此环境的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中来看待网络视觉艺术的审美。同时也反观艺术环境,使其价值不局限于网络视觉艺术本体。主要从文化学角度来思考网络视觉艺术存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性因素(网络视觉艺术与人类心理文化结构、网络视觉艺术与当代文化心态、网络视觉艺术与人类哲学文化观念)、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网络视觉艺术与传播学、网络视觉艺术与文化学、网络视觉艺术与社会文化交流)等方面论述后现代社会中网络美学发端的缘由。
     另外,进入网络时代之后,艺术创造、艺术展示、艺术市场、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新的媒介、语言和手段,是对传统媒介、语言手段的重要补充和更新。当技术改变了人文科学的治学方式和审美特征时,批评方式也该相应改变。这时的艺术批评就该及时更新观念以及对新生艺术现象迅速作出反应,全面地评估数字艺术及其审美变革的影响。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ise of the emerging electronic media and the network art, such as the concept of "Virtual", "interaction" and "link"etc appear in the aesthetics field,and make "Aesthetic exchanges" appear in the proposi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vis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provide a new expounding vision angl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active network,it is a trial that get through the present age aesthetic theory and intermediary culture studying.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media,the proposition of "aesthetic communicate" is outstanding through the network art analysis,its Exploration is to the aesthetic visual of network art,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and the corresponding aesthetics.
     First of all, discuss the network vision arts' inheritance to the tradition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s, study the value judgement and appreciate a basis of the network vision art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network aesthetics", it is the aesthetic concepts of the network vision arts that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and reveals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network culture. Compared with other cultural pattern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internet culture is its "long-range interaction" of exchanges. The key areas of Kant's aesthetics-- sensus communis, is based on the "common ownership" concept from the speech sources, aesthetics is not a static structure, but to build a dynamic interaction, ti is the basic existence of reality human. Aesthetic is a multi-element, multi-level, multi-building activities perceptual process.
     Secondly, the network vision arts beyond the singl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refer to the aesthetic of network vision arts from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network vision arts being,also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s and other social cultural that survival of this environment. And contrast the art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make its value is not confined to the visual arts body. The expositions of the cause of the originator aesthetics in the Post-modern social,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to think the possibility and certainty that the network there being, comply with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natural environment , humanity environment), human nature factor (network vision arts and human being mentality culture structure , network vision arts and the present age culture psychology , network vision arts and human being philosophy culture concept),also technology factor ,and social factor(network vision arts and the spreading learning , network vision arts and the science of culture, network vision arts and society culture).
     In addition, after entering the Internet age, arts creation, art shows , art marketplace , art appreciate and the relation of artist and society will all have corresponding change happened. New intermediary , language and means,it renews the tradition intermediary and language. When the technology changed human learning mod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the criticizing way will change too. At this time,the criticizes should renew concept in time and devise response rapidly to face newborn art phenomenon,in order to evaluate digital art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aesthetic alteration.
引文
[1]参阅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美学卷。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5月版,P60。
    [2]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2月版,P24。
    [1]参阅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7卷。
    [1]Holtzman,Steven.The Aesthetics of Cyberspace:Digital Mosaics.New York:Touchstone,1997.p173
    [1]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第1版,P113;
    [2]参阅[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P108-P112;
    [3]参阅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参阅[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5月版,P134;
    [2]参考曹增节:《网络美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参阅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E·舒尔曼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10月,作者中文本序,P1。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5月版,P98: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P39。
    [1]参考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
    [2]《鲍德里亚访谈录》p25,鲍德里亚同M.甘恩和M.阿诺德的访谈。
    [1]参阅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之《后现代的视觉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5月版,P171。
    [1]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P212。
    [2]黄鸣奋:《交互艺术的设计和鉴赏》,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8卷第2期;
    [1]参阅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参阅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
    [1]参阅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2月版,P2-P15。
    [1]Bos,Kenneth.Reflexion on Questionl:What Is Interactive Art?[EB/OL]http://www.usask.ca/art/digital/2000/bos/Question 1.htm.
    [1]参阅茨维坦.托多洛夫:《诗学导论》
    [2]Mark Poster.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版,P32
    [1]参阅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参阅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年1期。
    [1]本小节参阅[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版,P39。
    [2]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P85。
    [3]斯佩伯,D.:《重新思考符号性》,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113。
    [4]许行明、杜桦:《网络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11月版,P23。
    [1]网络资料,来源于http://www.oral.umd.edu/
    [1]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P122。
    [1]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症》,毛英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9月版,P23。
    [2]Tayor,Mark,and Esa Saarinen.Imagologies:Media Philosophy,New York:Rouledge,1993,p1。
    [1]段永朝:《网上聊天小记》,《计算机世界》1999年5月10日,E1版。
    [1]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P150。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P33。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1989年5月版,P155。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1989年5月版,P154。
    [3]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p86。
    [4]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P5。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1989年5月版,P148。
    [1]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美学卷;
    [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2月版;
    [4]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7卷。
    [5]Holtzman,Steven:[M],New York,Touchstone,1997;
    [6]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第1版;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
    [8]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5月版;
    [10]曹增节:《网络美学》[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2]E·舒尔曼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1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
    [15]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6]黄鸣奋:《交互艺术的设计和鉴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8卷第2期;
    [17]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8]康德:《判断力批判》[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
    [19]张江南,王惠:《网络时代的美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0]Mark Poste.Jean Baudrillard:[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1]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3]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J],2001年1期;
    [24][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5]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6]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7]斯佩伯.D:《重新思考符号性》[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28]许行明,杜桦:《网络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9]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0]金伯利.S.扬:《网虫综合症》[M],毛英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1]Tayor,Mark,and Esa Saarinen.Imagologies:[M],New York:Rouledge,1993;
    [32]段永朝:《网上聊天小记》,《计算机世界》[J]1999年5月10日,E1版:
    [33]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
    [35]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6]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J]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阿恩海姆:《艺术的心理世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2][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3][美]阿尔文.托夫勒:《财富的革命》[M],中信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利的转移》[M],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6]阿其烈.伯尼托.奥利瓦:《超级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版;
    [7][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8][美]阿尔文.托夫勒:《再造新文明》[M],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版
    [9][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0][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1][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2][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4]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6月版;
    [15]陈汗青、吕杰锋:《数码设计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版;
    [17][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版;
    [18][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9][美]葛洛蒂[中]张国治:《未来生存》[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0][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1]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2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3]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4][美]杰夫.霍金斯:《人工智能的未来》[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5][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6][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8][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9][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
    [30][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1]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
    [33]彭纲,周绍斌:《网页艺术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
    [35]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6]腾守尧:《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7][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8][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潘耀昌译,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8月版;
    [39][英]尼克.史蒂文森:《传媒的变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0][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41][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42]约瑟夫.施尔:《开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4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4]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版;
    [45]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6]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5月版;
    [47][日]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许平,贾晓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版;
    [1]http://www.otal.umd.edu/
    [2]http://www.newmediastudies.com/
    [3]http://www.5.flashempire.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