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心性哲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西方哲学的相互深入理解,要求我们使用比照诠释的方法:以西方逻辑式的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心性哲学,以东方体悟式的方法表达西方哲学。
     能够充作东西方文化相互诠释之典范的例子是康德哲学。康德哲学所系统地探讨的自然律、道德律和审美的问题,绝大部分在中国传统心性哲学中得到了圆满的回答。
     康德对自然律的探讨是从研究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开始的。康德认为,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使客观知识成立。符合先天综合判断标准的知识是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客观性依赖于心灵的感性能力,即时空形式;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依赖于心灵的知性能力,即范畴思维。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结合起来就构造了现象界(自然界)。自然界是一个受机械因果律制约的此岸世界。
     康德从实践理性中看到了自由的希望。灵魂、世界、上帝等理念在思辩理性中只是假设,但由于人在道德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自由意志而具备了现实性。道德律是绝对命令,它无条件地命令人们应该如此行动,体现了理性的力量,成为通向彼岸世界的途径。
     此岸与彼岸之间,需要以审美判断力加以沟通。审美判断力既体现出感性的特点,又体现出超感性的特点,从而把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
     康德哲学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心灵的主体性问题,它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传统心性哲学有着广阔的相互诠释空间。
     佛教四圣谛是一个圆满的体系。四圣谛可与康德的两个世界
    
    比较。苦谛相当于自然律,灭谛相当于自由界,集谛与道谛亦可
    与康德的道德律沟通。但四圣谛能完整而圆满地阐释意志运动规
    律,并由此把握出离苦海的方法。康德的道德律做不到这一点。
     唯识学与康德哲学都致力于探索主体心灵结构。唯识学是主
    体地分析主体八识关系,康德哲学是平面式地分析主体知情意三
    分结构。唯识学与康德哲学都是由主体论椎出存在论,但康德的
    理论则不够彻底,且缺乏转识成智一路。
     儒逾禅三家有一个共同特卢、,就是要打破气质之限与豁破心
    物之对。康德的追德律也有助于打破气质之限,但因为其主客对
    立思维的影响而难以打破心物之对。这使他不能如儒道禅三家一
    样悟外C物不二的意境,并影响到他对审美的看法。
     孔子诗教是为了沟通器过关系。康德的审美中介说与之异曲
    同工。儒家感兴说与康德的审美主观而表现于客观的见解可加以
    沟通;颜回之乐也是康德想通过审美的途径而寻找的超验之乐。
    在审美规范与审美理想方面,儒家诗教与康德美学也有相近的地方。
     庄子要人们忘去机。。,解除主客之间囚欲望与知识引起的紧
    张关系,而逍遥游于天真无伪的自在状态。康德的审美非知识无
    概念之说亦可以与之比较。
     禅宗以。C印。。与康德的审美共通感之间,尽管距离较远,但
    因为同是肯定心心相同,所以也可能摆到一起加以研究。
     概括全文所论,康德哲学美学与中国传统。。性哲学有四大共
    同声、:首先,二者探索的中。问题都是人;其次,。者都观照看
    世人的必然性处境;再次,二者都肯定人的形而上自由;复次,
    二者都努力导找超越的路径。东西方行学美学的相互理解可以康
    德为渡桥。西方哲学美学表现为知识理解型,中国哲学美学表现
    为心性实践型。二-合应是互补的关系。卞来竹学辽学的发展将会
    是双方的会流。
Kant's philosophy-aesthetics is a proper bridge by which we can compare Chinese philosophy with Western philosophy.
    Kant's philosophy-aesthetics specialize in the subjectivity of mind of the human race. Kant point out that the capabilities of our mind build up two diffrent realms: one is the Namre which structured by human's sensibility and understanding and ruled by necessity; the other is the Freedom which enlightened by practical reason and proved by moral law of the human race. These two different worlds, through aesthetic judgment, gain their correlation, but not really become a unity for Kant do not realize that mind and thing-in-itself can not be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
    The major subjec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world of mind-xing of
    the human race. Thre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school of China------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have a common character, that is,
    in order to win a free metaphysical world of mind-xing, they all want to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individual temperament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en the paradox of necessity and freedom in Kant's system has a perfect solution, because Chinese philosophiers don't view subject and object as two things.
    We may utilize the method of logical analysis which grasped by Kant to explain Chinese mind-xing philosophy, while use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practice which mastered by Chinese philosophiers to distil Kant's philosophy. By this way, we can prompt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Werstern philosophy.
引文
①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一版,第39页
    ②同上,第92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497页
    ④同上,第334页
    ⑤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版,第31页
    ⑥同上,第1页
    ⑦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山民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189页
    
    
    ⑧《庄子·人间世》
    ⑨参见胡晓光《阿赖耶识刍议》一文,《法音》月刊1999年第3期
    ⑩《论语,颜渊》
    (11)《论语·里仁》
    (12)《论语,学而》
    (13)《论语·子路》
    (15)《孟子·尽心上》
    (16)《老子·十章》
    (17)《老子·十六章》
    (18)《老子·一章》
    (19)(34)《庄子·齐物论》
    (20)(22)《论语·述而》
    (21)(25)《论语·为政》
    (23)《论语·阳货》
    (24)(27)《论语·雍也》
    (26)(28)《论语·八佾》
    (29)《庄子·大宗师》
    (30)(35)《庄子·应帝王》
    (31)《老子·二十章》
    (32)《庄子·养生主》
    (33)《庄子·天地》
    (36)《五灯会元·卷一》
    《杂阿含经》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金刚经》
    《心经》
    《华严经》
    《法华经》
    《圆觉经》
    《维摩结所说经》
    《大乘起信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坛经》
    《五灯会元》
    《古尊宿语录》
    《易经》
    《老子》
    《庄子》
    《论语》
    《孟子》
    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一版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版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一版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一版
    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