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Internet安徽省血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血液是医疗救治必不可少的资源,血液在采集、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本文正是从安徽省血液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基于Internet网络资源,研究和设计了一个网络化的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血液实时传递、自动采集和自动比对的目标,满足现代血液管理的需求。
     论文主要完成以下方面的工作:
     (1)深入探讨了现代MIS系统发展的历程,针对当前应用广泛的网络MIS的基本概念、网络框架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的研究。
     (2)详细讨论了安徽省卫生系统血液管理平台中采血、供血、临床输血、血液调剂等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认真分析、比较了不同网络结构、B/S和C/S系统体系架构、开发语言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采用MPLSVPN网络、B/S和C/S混合结构和XML技术。
     (3)实现了安徽省血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网络拓扑设计、关系模型设计、功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选择、开发工具的选择、安全策略的实施,并给出了安徽省血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图。
The blood is essential for medical treatment resources.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processing, transportment and using process, quality and safety must been ensured. This article going from the actual demand of the Anhui Province bloo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nd the network resources, designes on a network of bloo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which can achieve real-time blood transmission, automatic and automatic than the acquisition of Targe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blood management.
     (1)This article deeply studies the history in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IS system, especially against the MIS network applicated widely currently, whose basic concept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the framework has been studied detaily.
     (2)It discusses detaily the demand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modules in The Anhui Province sanitation system blood manages the platform,including of the blood-collection, blood-supply,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blood-swapment; uses MPLSVPN network, B/S and C/S composite structure,and XML technology, after earnestly comparing the good and bad points of the different network architecture ,B/S and C/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language.
     (3)It achieves Anhui Province blood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cluding of network topology design, relations model design,functional design, system key technologies choice, development kit's choice and security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draws a movement effect chart of the Anhui Province blood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引文
[1]李栓林,黄掌生等.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思考,《中华医学实践》2005.4。
    [2]李建国,江建明.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中国医药》2005.9。
    [3]赵莉华,张海等.河北省单采血浆站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河北医药》2006.6。
    [4]刘建助,胡涛.基于工作流与XML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框架研究,《计算机集成翻造系统》2001.7。
    [5]Hiroshi Maruyama,Kent Tamura,Naohiko Uramoto.XML and Java Developing Web Applications[M],《Addison-Wesley》 August 1999。
    [6]魏文红,李清霞,高大利.基J2EE和Web Services的网上汽车交易市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6.02。
    [7]周坤,邓保华等.面向Web Services动态复合的流程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5.1。
    [8]吴清江,刘琳琅,吴政.基于J2EE和Web Services的动态电子商务实现方案[J],《研究微型电脑应用》2006.03。
    [9]于华.基于3层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1期。
    [10]樊银亭,何鸿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二层与三层结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2。
    [11]许丽花.基于J2EE的三层体系结构应用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12]胡孔法,朱伟,何广平.基于B/S结构的财政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6。
    [13]陈静,李红灵.基于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4]姚松,董小国.企业信息系统的三层结构,《计算机应用》2000年第2期。
    [15]田辉.MPLS技术及标准化进展,《通讯世界网》2003.9。
    [16]王达.《虚拟专用网(VPN)精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7]James S.Tiller.Security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2001。
    [18]安健,袁保社.基于指纹识别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2007.09。
    [19]周亮.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仓库的研究与设计,《武汉理工 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
    [20]赵新.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检验检疫科学》2001年第1期。
    [21]李冕,张佐,吴秋峰.数据库中间件的结构分析,《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1期。
    [22]汤健超.基于数据挖掘的工商智能执法系统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5。
    [23]张华.基于WEB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设计,《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1。
    [24]杨竞.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动态Web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微电脑世界周刊》2000.5。
    [25]郝玉龙等.《J2EE编程技术》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3。
    [26]美John Hunt著,周立斌,杨飞等译.《精通J2EE-Java企业级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7]孟宪华,齐瑜,吴爱华.IE在基于区域化管理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4。
    [28]李小东,浦贵阳.一种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3。
    [29]阎丽霞,尹康,向辉,石教英.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www数据库系统开发,《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第2期。
    [30]廖艳,周振勇,毛培法.IPSec VPN与MPLS VPN,《现代通信》2002年07期。
    [31]汪海鹰.DS-TE技术对MPLSVPN中Qos保证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
    [32]郭文胜,殷国富,范守文,胡晓兵.基于WEB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3]武苍林,朱建民,孙涛.基于Internet的web信息发布与管理集成系统,《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第2期。
    [34]章祥荪,赵庆祯等.《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5]吴跃,余水,傅彦,邱会中.Internet数据库访问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6]李鹤元,王轩,谢鹏.基于Web的数据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电子计算机》2001.03。
    [37]常小萌,张和明,李延峰.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0。
    [38]陈世雄,蒋念平.Internet/Intranet中Web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分析, 《计算机工程》2001.27。
    [39]曹斌,韩中孝.《ASP.NET数据库系统项目开发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0]李文生,潘世兵.基于web的多层客户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第2期。
    [41]黄卫农,卢振宇,陈健.基于网络使用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第4期。
    [42]翁志良,李晨等.在基于Internet的商业自动化系统中的XML应用分析,《微型电脑应用》2003.02。
    [43]谈慧.基于Internet的企业MIS设计与实现,《通信与广播电视》2004年第2期。
    [44]吴克河,李为.基于三层(多层)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现代电力》2001年第1期。
    [45]李劲东.《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6]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7]易彤,邓敏,孙湛,崔振宇.基于MIS的可复用构件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