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深化、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突破口。
     本文截取“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这一侧面,通过探讨“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原因和对策,试图以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笔者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和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对“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进行了基本的概括和总结。再次,笔者从时代背景、家庭因素和“90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行为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现状和原因,笔者就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坚持导向性、主体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并从四个层面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突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优化宿舍物质环境,营造优雅、舒适、人性化的氛围;完善宿舍管理体制,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弘扬健康行为文化,探讨网络化背景下的宿舍行为规范。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were born and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integr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with a strong brand of the times. How to do well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which are the special group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College dormitory cultur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ampus cultur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ral quality, values, behavior, etc of students. 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lso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interception the side of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through the study in the statu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t, trying to strengthen the dormitory culture as a breakthrough,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ha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college students'dormitory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es. Secondly, based on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summary the status of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from material culture layer, system culture layer, behavior cultural level and spiritual cultural level. Thirdly, the author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rom the background, family factors, and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own thinking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analysis,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and proposed that it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guidance, subjectivity,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hold specific measures from four perspectiv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fter 90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Highlight the spiri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dormitory cultural; Optimization quarters physical environment, to create elegant, comfortable, user-friendly atmosphere; Improve the dormitory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 "management and people" and "providing services"; Promote healthy behavior culture, to construction the context of the dormitory network behavior.
引文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②周济:《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8日第1版.
    ①《墨子·所染》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阳货》
    ④《孟子·告子上》
    ⑤《荀子·劝学》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①《教育部思政司关于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通知》(教育部思政司函[2006]6号)
    ①《中共国家教委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1997]70号1997年9月25日.
    ①臧海成的:《试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刘秉文、廉益人:《略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③宁敏:《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排他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④王凤琴:《宿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⑤(英)迈克尔·普尔马尔科姆·沃纳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人力资源管理手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寿云、沈广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2月第6卷第4期.
    ③臧海成:《试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赵亭:《“8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新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7期
    ⑤王凤琴:《宿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①宁晓明:《略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9期.
    ②方小年、曹根记:《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5期.
    ③李瑞学,田媛:《加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期.
    ④戴湘文:《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⑤于祥成、马春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7期.
    ⑥吕淮湘:《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⑦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2期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
    ② 泰勒著,蔡江浓翻译.《原始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第23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1731页.
    ④王邦虎.《校园文化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①杨松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构建》,《理论月刊》,2006.专辑.
    ①李哲等:《家长向武汉大学校长哭诉宿舍条件差要求装空调》.《长江商报》,2009年9月9日.
    ①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①祝筱筠:《“90后”大学生为国“庆生”别出心裁》http://www.wxrb.com无锡新传媒网,2009年9月19日.
    ①闫涵:《“90后”大学生遭遇交流难题宿舍里只闻按键声》,新华网,2009年12月7日.
    ②余风:《90后大学生又出新招宅在宿舍搞“新闻联播”》,四川新闻网,2009年11月16日.
    ①祝筱筠:《“90后”大学生为国“庆生”别出心裁》.http://www.wxrb.com无锡新传媒网.2009年9月19日.
    ②余风:《90后大学生又出新招宅在宿舍搞“新闻联播”》,四川新闻网,2009年11月16日.
    ①范君:《90后大学生带女友回宿舍过夜》www.xici.net/d119616094.htm,2010年11月2日
    ②徐媛,傅敏婷:《大学新生宿舍考验个性90后寝室》,新华网http://edu.qq.com/a/20101031/000029.htm 2010年10月31日..
    ③徐丽:《90后大学生带女友回宿舍过性生活伤害了谁》www.xici.net/d119616094.htm.2010年11月2日.
    ④邓跃:《揭秘当代女生宿舍的秘密》搜狐教育新闻网,http://learning.sohu.com/20101014/n275656333_1.shtml,2010年10月14日.
    ⑤蚊子:《90后大学生宿舍内开睡衣派对》,青岛新闻网,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12 40_410_1_0.htm2011年3月3日
    ①卓青华:《2010年,我们试着给90后画像》,《中国青年报》第5版,2011年3月1日.
    ①刘会,孙祥广:《“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科学审视》.《世纪桥》,2010年第3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①周济.在《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教育部通报,2005年10月.
    ②高珊:《新时期大学寝室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4.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②杨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
    ③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
    ①斐迪南·滕尼斯:《社区和社会》,1887年出版
    ②方婷:《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展望》,《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月.
    ①高珊:《新时期大学寝室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4.
    [1]《中共国家教委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1997]70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
    [5]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文件.2007.
    [6]周济.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8日.
    [7]“90后的内心世界”调查结果.http://news.qq.com/a/20070712/002889.htm.
    [8]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1/12/content_242824.htm.
    [9](英)迈克尔·普尔马尔科姆·沃纳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译.人力资源管理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0]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2]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3]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5.
    [1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8]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9]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0]周伟明.校园文化概论[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2.
    [21]史华楠等主编.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 合出版社,1993.
    [22]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3]杨新起主编.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4]汪子为等著.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5]刘德宇主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6]郭广银,杨明等著.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7]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朱玉泉.构建和谐校园与高校领导创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9]董塔健.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论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0]张静主编.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1]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32]戴湘文.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33]高珊.新时期大学寝室文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4]臧海成.试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5]方小年,曹根记.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
    [36]时长江,胡韵玲,陈乐敏.与时俱进构建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J].高[37]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3.
    [38]侯文华.学区化: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39]胡昌恩.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3.
    [40]李瑞学,田媛.加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41]王朝洁.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之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42]涂阳军.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2.
    [43]宁敏.论大学生宿舍文化中的排他性[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4.
    [44]吕淮湘.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45]宁晓明.略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6]赵亭.”8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新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47]于祥成、马春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48]杜杰,管祥兵.大学生良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49]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50]刘会,孙祥广.“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科学审视[J].世纪桥,2010.3.
    [51]张学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分析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2]万敏.“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53]张建写.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研究,2010.7.
    [54]陈淑文.“80后”与“90后”大学生道德的同异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55]黄光云.“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建设邹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56]李伟元,崔世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90后”新生和谐宿舍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
    [57]杨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58]李玉民.国外大学生住宿及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的研究[J].天津教科院学报,2001.4.
    [59]全思懋,方鹏,石松,赵美芳.剑桥和耶鲁住宿学院制模式对我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的启事[J].200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