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体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与个人创作并行的另一条文学脉线,它为推动新文学的渐进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独特贡献,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经验教训,这本身就昭示出新文学发展的丰富与复杂。从时间流程上来看,集体创作始于1928年,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这种崭新的创作方法从苏联译介到中国,成为新文学路径发生转变的标志之一;止于1976年,在“四五”运动波澜涤荡下,以“三突出”创作理论为准则的激进文艺路线宣告终结,集体创作随之戛然画上休止符。换句话说,集体创作与左翼政治思潮的盛衰休戚相关,这决定了其第一性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在此基础上被赋予了最大的空间和效能。从表现形态上来看,集体创作显示出由“写实”、“具体”向“象征”、“抽象”的总体趋势,最终发展到以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意象的思想情感状态和逻辑思维方式来消解日常生活和化解矛盾冲突。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趋势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思路,前者从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考察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的发生和发展,从中梳理它何以在中国水到渠成和广受瞩目的原因,并阐述诸种表现形态;后者注重一般事物内部历时变化的研究,同时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梳理综合,通过它可以还原集体创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本质诉求,进而揭示中国新文学发展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的一面。
     除“导言”外,全文以集体创作历经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四章。由于所处阶段的社会时代背景不尽相同,集体创作的表现、风格、形式、技巧等诸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归根到底,各个阶段之间并非断裂,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文学的集体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形成、逐步推广、逐步深入和逐步固化的过程。
     第一章是左翼时期的集体创作(1928—1937),为萌芽和展开阶段。集体创作受到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影响,以普及大众化为己任,积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培养通讯员作家,并由“学步”发展到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使得新文学的集体创作初露端倪和特色。在苏区,以红色戏剧运动和红色歌谣运动为主的集体创作被赋予神圣历史使命,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学行动,而是与明确民族国家意识的合法性相提并论,以求适配全国抗日的核心的重要地位,从而使苏区摆脱长期以来被污蔑、被攻击、被忽略和被“围剿”的处境。集体创作在此起到为之正名的作用,受到毛泽东和杨尚昆等人的首肯和倡导。
     第二章是战争时期的集体创作(1937—1949),为深化阶段。在抗日战争初期(1937—1939),集体创作重在催生全民抗战、驱寇肃奸的民族解放运动,本质上彰显的是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为爱国精神之一种,传播快捷,影响广泛,在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均被赋予了最大的相通性。1939年之后,延安解放区文学成为集体创作的领头羊,新秧歌运动、新歌剧运动、旧剧改革运动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集体创作活动是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导引的服膺与回响,蕴藏着诸多“军事化”、“政治化”的内涵,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稳妥结合,从而起到团结群众、夺取胜利的作用。这表现出某种与时俱进的创造意识,艺术革命与社会革命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等量齐观和并驾齐驱。
     第三章是“十七年”时期的集体创作(1949—1966),为高潮阶段。集体创作依赖于两方面的背景资源,一是延安文学传统的引鉴,二是独立国家实体的保障,由系统的理论阐述发展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促使具有普遍一致标准的文学共通体模式随之出现。集体创作以“新的人民的文艺”为核心观念,“工农兵方向”的合法性论证规定了文学范式的统一创造生产,工农兵被组织起来构成创作的主体,个体作家书写的个人性逐渐丧失,只能从集体创作的表现形态中得到认同。集体创作为巩固新生共和国的意识形态目的服务,“两结合”的推行标志着以“象征”或“意象”的因子来解决现实矛盾付诸实施,对于未来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想凭借浪漫主义情势特征予以激活。
     第四章是“文革”时期的集体创作(1966-1976),为固化阶段。集体创作体现为集团的意志,“创作组”是其表现形式,以剥夺个人意志和夺取话语身份为运作前提。集体创作所使用的“三结合”、“三突出”等理论圭臬完全脱离了日常生活的根基,以表意符号诉诸意识形态,从而使得“象征”面相趋达巅峰状态。“样板戏”是集体创作“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之产品,对原有经典蓝本的修改或移植正是为了肃清“异质”元素,阐显集团意志,文本的主题、人物、内容、语言、形式等均达到齐一固化。在“样板戏”美学理念的笼罩下,其他应景之作沦为摹仿品和复制品,亦被贴上“集体创作”的标签。
As another important thread, collective writing is parallel to individual writing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ctive writing makes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promote modern literature and build modern nations, but it also provides us with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hich reveals itself to the development of rich and complex. Collective writing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the Soviet Union as a new method in the disputes abou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1928, which became one symbol of the changing path about literature; and it came to an end in 1976, when influenced by April 5th Movement the radical line for literature and art was out of touch with the times. In other words, collective writing is connected with trends of thought in Left-politics, which determines its most important property of ideology, and it brings its initiative into full play. Judging from the forms, collective writing shows total trend from reality and concreteness to symbol and abstraction, and it measures up to extreme development by using a kind of ideological system or logical thinking with specific idea, implication and images to dispel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from everyday life.
     The paper mainly makes use of train of thought according to political science and tendency. The former explor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writing from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it become so popular in China and illustrates all kinds of forms. The latter lay stress on internal changes and synthesizes total feature. In this way, we can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collective wri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reveal the complexity and plenty about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xcept for the foreword, the paper includes four chapter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surroundings, collective writing shows different style, forms and skills and other aspects, however, they make a familiar effect each other. Actually, collective writing itself undergoes a formed, speeded, embedded, and solidified process gradually.
     Chapter 1:The embryonic and spread stage in left-wing period (1928-1937). Influenced by Soviet literature, collective writing positively carries out literary movement of the proletariat and grooms stringers as writers, which gradually makes a progress with Chinese reality. In soviet, by resorting Red-drama and Red-song movement, collective writing not only becomes purely literary action, but also can be mentioned with the legaliz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hich makes soviet extricate itself from a predicament. Collective writ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 and is advocated by Mao Zedong and Yang Shangkun.
     Chapter 2:The deeper stage in the warfare (1937-1949). In the beginning of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1937-1939), collective writing penetrates to liberated area, KMT-controlled area and enemy occupied area, and turns symbolic strength of anti-imperialism and anti-colonialism. After 1939, collective writing becomes most popular in liberated area. New-yangko movement, new-opera movement and old-opera movement and so on respond to the speech of literature and art symposium in Yan'an by Mao Zedong. In short, collective writing achieves the goal of uniting with friends and striving for victories, which signifies a new level between the artis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 revolution.
     Chapter 3:The upsurge stage in "17 years" (1949-1966). Collective writing depends on two kinds of resources, one is the tradition of Yan'an literat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guarantee of sovereign country. Worker-peasant-soldier literature puts on makeup and goes on stage, which makes provisions for the mode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s a result,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constitute the principal body of cre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dividual writing gradually knuckles under to collective writing. The close theory between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becomes fashionable for a long time, which means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through symbol and images, and to establish ideal human society through the trend of romanticism.
     Chapter 4:The solidified stage in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Collective writing displays the will of clique and the group of writing comes into sight with a great fanfare, which strictly deprives individual of will-power and captures the rights of words. The theories of three-relation and three-stress completely lose contact with reality and goes to ideology. Model Peking Opera tries to hone skills to excellence in order to eliminate a pernicious influence, and the theme, figure, content, language and form are all solidified. Under the aesthetic theories of Model Peking Opera, the other writing becomes the products of collective writing.
引文
①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诞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第74页。
    ③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④周钢鸣:《展开集体创作运动》,《光明》1936年12月10日第2卷第1期。
    ⑤昭琛:《论集体创作》,《清华暑期周刊》1936年8月17日第11卷第4、5期合刊。
    ⑥高蔚:《左翼文学:从个人书写群体到集体书写群体》,《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王德威认为“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呐喊彷徨”面相多集中于控诉社会不义,实际上是对19世纪欧美写实主义传统遗绪的承继,“摆在彼时世界文学的版图上,算不得真正突出”。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2月1日第2期。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期。
    ①潘正文:《新文学的诸种现代性——论“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①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②《(苏区的一日〉征文启事》,《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
    ③周扬:《抗战时期的文学》,《自由中国》1938年4月1日创刊号。
    ①茅盾:《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文艺阵地》1938年6月1日第1卷第4期。
    ②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1卷下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635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4页。
    ⑤孙晓忠:《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①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美]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7页。
    ②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第1卷下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629页。
    ③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都要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做群众的学生”、“甘当小学生”,群众就成了“老师”的代称,许多作家在谈创作感想时都会提及群众的“导师”作用。
    ④张庚:《解放区的戏剧》,《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⑤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美]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①[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②[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③单子,为胡塞尔自始至终保留和运用的现象学核心概念之一,它意味着自身包含的现时的和潜隐的意识生活与在其中被构造起来的世界的统一,胡塞尔称之为“自我本身的完全具体化”。
    ④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⑤[法]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夏可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114页。
    ①周扬:《谈文艺问题》,《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③该手册为受政治保护的“有版权”普及读物,1949年12月海燕第一版上海印0001—3000册,1951年5月海燕第四版上海印7001—9000册,1952年8月新一版上海印9001—12000册,1953年2月新二版(重排本)上海印12001—22000册(据1953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权页),可见其影响之大,普及之广。
    ④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页。
    ⑤金元浦:《范式与阐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①雪苇:《(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记》,《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8页。
    ②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③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3页。
    ④周扬:《谈文艺问题》,《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3页。
    ⑤郁达夫:《艺文私见》,《创造季刊》1922年3月15日第1卷第1期。
    ⑥[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6—218页。
    ⑦蓝爱国:《导言:阅读及其理论——“十七年文学”的阅读视角与文化视点》,《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⑧王墨林:《没有身体的戏剧——漫谈样板戏》,《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期。
    ⑨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①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203页。
    ②孙兰、周健:《“文革”文学综论》,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③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读书》2009年第8期。
    ④哲平:《学习革命样板戏,保卫革命样板戏》,《红旗》1969年第10期。
    ⑤在后现代理论家看来,历史和文化为一种有意识的思想症候,人们极力护卫它,为之辩解,仅仅因为它是身份的关键所在和证明。
    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87页。
    ⑦汪曾祺:《关于“样板戏”》,《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①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②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南宫离:《谈集体创作》,《夜莺》1936年5月10日第1卷第3期。
    ①《提倡集体创作的意义——答李健汶陈志敏》,《读书生活》1936年第4卷第12期。
    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一九三0年八月四日左联执行委员会通过)》,《文化斗争》1930年8月15日第1卷第1期。
    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期。
    ②《国际革命作家联盟对于中国无产文学的决议案》,《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期。
    ③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2月1日第2期。
    ④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4月25日第1卷第1期。
    ⑤洛甫:《关于我们的报纸》,《斗争》1933年12月12日第38期。
    ⑥《写给通讯员》,《红色中华》1933年7月11日。
    ⑦洛甫:《关于我们的报纸》,《斗争》1933年12月12日第38期。
    ⑧洛甫:《关于我们的报纸》,《斗争》1933年12月12日第38期。
    ①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2卷第3期。
    ②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1937年2月20日第1卷第11期。
    ③《〈中国的一日)征稿启事》,《大公报》1936年4月27日。
    ④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⑤《(中国的一日)征稿启事》,《大公报》1936年4月27日。
    ①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②茅盾:《关于编辑的经过》,《中国的一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版。
    ③丁玲:《文艺在苏区》,《解放》1937年5月11日第1卷第3期。
    ④丁玲:《文艺在苏区》,《解放》1937年5月11日第1卷第3期。
    ①《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②丁玲:《文艺在苏区》,《解放》1937年5月11日第1卷第3期。
    ③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④《(红军故事)征文启事》,《红色中华》1936年11月3日。
    ①《(苏区的一日〉征文启事》,《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
    ②《复D.C同志的信——关于(苏区的一日〉问题》,《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
    ③《复D.C同志的信——关于(苏区的一日〉问题》,《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
    ④《复D.C同志的信——关于(苏区的一日)问题》,《红色中华》1937年1月21日。
    ①凡:《关于集体创作》,《光明》1937年3月10日第2卷第7期革新版。
    ②《光明的态度》,《光明》1936年6月10日第1卷第1期。
    ③凡:《关于集体创作》,《光明》1937年3月10日第2卷第7期革新版。
    ①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光明》1936年6月25日第1卷第2期。
    ②周钢鸣:《展开集体创作运动》,《光明》1936年12月10日第2卷第1期。
    ③刘斐章:《如何解决剧本恐慌与克服演出上的困难》,·《光明》1937年7月10日第3卷第3期。
    ①张庚:《一九三六年的戏剧——活时代的活纪录》,《光明》1936年12月25日第2卷第2期。
    ②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光明》1936年8月10日第1卷第5期。
    ③文槐:《集体创作和集体批评》,《申报》1936年10月25日。
    ①洪深:《时代与民众的戏剧(汉奸的子孙〉——代序》,参见尤竞《汉奸的子孙》,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
    ②王永德:《苏区话剧运动史料选辑》,《戏剧学习》1983年第4期。
    ③赵品三:《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183页。
    ①赵品三:《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186页。
    ②苏区的剧团开始时都叫“蓝衫团”,与中国国民党的蓝衣社相混淆,群众不理解,《青年实话》编委会针对群众来信作了解释,参见《关于蓝衫剧团的解释》,《青年实话》1933年第3卷第5期。
    ①戈丽(李伯钊):《苏维埃剧团春耕巡回表演纪事》,《红色中华》连载于1934年4月26日、5月1日、5月7日、5月14日。
    ①《蓝衫团学校学生生活片段》,《青年实话》1933年12月3日第3卷第2期。
    ②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人民日报》1950年6月18日。
    ③《工农剧社简章(一九三四年四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批准)》,《戏剧学习》1983年第3期。
    ④王永德:《苏区的第一个重要戏剧运动组织——工农剧社》,《戏剧学习》1983年第3期。
    ⑤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104页。
    ①左莱、梁化群:《苏区“红色戏剧”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石联星:《秋白同志,我们永远怀念你》,《人民日报》1980年6月16日。
    ③赵品三:《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194页。
    ④《工农剧社四次大会——创造工农大众艺术的开始》,《红色中华》1933年3月9日。
    ⑤《工农剧社启事》,《红色中华》1933年3月12日。
    ①左莱、梁化群:《苏区“红色戏剧”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②《苏维埃文化建设的开端——工农剧社公演巨剧蓝衫剧团同时开学》,《红色中华》1933年4月8日。
    ③成子玉:《一个精彩的晚会》,《红色中华》1934年1月24日“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
    ④参见李伯钊:《难忘的教诲》,《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
    ⑤李牧:《难忘的一次演出》,《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245页。
    ①微明:《〈谁的罪恶〉的演出及其脚本》,《红色中华》1933年8月16日和21日。
    ②阿伪:《提高戏剧运动到列宁的阶段》,《红色中华》1933年9月15日和18日。
    ③微明:《〈谁的罪恶〉的演出及其脚本》,《红色中华》1933年8月16日和21日。
    ④阿伪:《提高戏剧运动到列宁的阶段》,《红色中华》1933年9月15日和18日。
    ①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卷,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06页。
    ②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100页。
    ③黄政澄等:《苏区文艺运动》,《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页。
    ④田海燕、高鲁合编:《(红色歌谣集)前言》,《红色歌谣》,山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⑤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96页。
    ①黄政澄等:《苏区文艺运动》,《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300—301页。
    ②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③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人民日报》1950年6月18日。
    ④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文艺突击》1939年6月25日第1卷第2期。
    ①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人民日报》1950年6月18日。
    ②《征求诗稿启事》,《红色中华》1933年9月27日。
    ③《征求山歌小调启事》,《红色中华》1933年8月31日。
    ④《征求山歌小调启事》,《红色中华》1933年8月31日。
    ①《〈革命歌谣选集)编完以后》,《革命歌谣选集》,《青年实话》编辑部编印,1934年版。
    ②《〈革命歌谣选集〉编完以后》,《革命歌谣选集》,《青年实话》编辑部编印,1934年版。
    ③黄政澄等:《苏区文艺运动》,《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第303页。
    ④[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①周扬:《抗战时期的文学》,《自由中国》1938年4月1日创刊号。
    ①田汉:《关于当前剧运的考察》,《半月文萃》1943年10月1日第2卷第3期。
    ①田汉:《关于抗战戏剧改进的报告》,《戏剧春秋》1942年4月、7月、9月第1卷第6期、第2卷第2期、第2卷第3期。
    ②老舍:《由(残雾〉的演出谈到剧本荒》,《弹花》1940年2月1日第3卷第3期。
    ③老舍:《由(残雾〉的演出谈到剧本荒》,《弹花》1940年2月1日第3卷第3期。
    ①《新年戏剧工作大纲》,《晋察冀日报》1940年12月24日。
    ②《“七七七”文艺奖金公布以后(社论)》,《抗敌日报》1944年9月20日。
    ③徐懋庸:《我对于华北敌后文艺工作的意见——在文协晋东南分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上的讲演》,《华北文艺》1941年9月1日第5期。
    ④李伯钊:《敌后文艺运动概况》,《中国文化》1941年8月20日第3卷第2期。
    ①喻名乐:《群众性:解放区话剧的独特品格》,《延安文艺研究》1988年第4期。
    ②周而复:《边区的群众文艺运动》,《群众》1945年3月8日第10卷第3、4期。
    ①郭维:《我看了护持寺翻身剧团的演出》,《歌与剧》1946年第1期。
    ②陈波儿:《集体导演的经验》,《解放日报》1944年12月17日。
    ③姚仲明:《(同志,你走错了路!)的创作介绍》,《解放日报》1944年12月15日。
    ④姚仲明:《关于(同志,你走错了路!)的创作》,《剧本》.1960年第5期。
    ①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②林山:《关于街头诗歌运动》,《新中华报》1938年8月15日。
    ③《街头诗歌运动宣言》,《新中华报》1938年8月10日。
    ①艾青:《开展街头诗运动——为(街头诗)创刊而写》,《解放日报》1942年9月27日。
    ②汶石:《谈开展群众街头诗画工作》,《解放日报》1946年10月27日。
    ①凌云:《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的过去与现在》,《西线》1939年。
    ②向阳:《开展“街头诗”和“墙头小说”运动》,《江淮日报》1941年5月8日。
    ①陆维特:《苏北墙头诗运的回顾和前瞻》,《江淮文化》1946年7月10日创刊号。
    ①丁玲:《我怎样来陕北的》,《丁玲文集》第5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5—311页。
    ①《关于(五月在延安)的集稿》,《新中华报》1938年5月10日。
    ②雷烨:《谈延安文化工作的发展和现状》,《抗敌报》1939年1月16日、18日。
    ③周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
    ①王林:《回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冀中一日》下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第417页。
    ②杨朔:《敌后文化运动简报》,《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5日。
    ③《“七七七”文艺奖金公布以后(社论)》,《抗敌日报》1944年9月20日。
    ④张庚:《解放区的戏剧》,《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⑤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4页。
    ②吴荻舟:《新歌剧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③熊佛西:《我对于创造新歌剧的一点意见》,《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④田汉:《抗战与戏剧》,《田汉文集》第15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⑤贺敬之:《谈十年来的新歌剧》,《戏剧研究》1959年第4期。
    ⑥田汉:《关于改革地方戏与话剧的几个基本认识》,《田汉文集》第15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378页。
    ①田汉:《关于改革地方戏与话剧的几个基本认识》,《田汉文集》第15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377页。
    ②张庚:《新歌剧必须与群众相结合》,《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6页。
    ③安娥:《发芽中的中国歌剧》,《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④吴荻舟:《新歌剧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①《我们完成了抗战戏剧工作》,《新中华报》1938年7月201日。
    ②丁山:《〈农村曲)的创作与演出》,《延安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
    ③张颖:《关于延安的戏剧——片断的介绍》,《新华日报》1940年1月6日。
    ④田汉:《新歌剧问题——答客问》,《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①吉人:《新歌剧的蓓蕾——(农村曲〉》,《延安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②安娥:《发芽中的中国歌剧》,《艺丛》194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③欧阳予倩:《话剧、新歌剧与中国戏剧艺术传统》,《欧阳予倩全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页。
    ④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⑤《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124页。
    ①张庚:《解放区的戏剧》,《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①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②张庚:《解放区的戏剧》,《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③艾青:《论秧歌剧的创作和演出》,《长城》1948年8月20日第1卷第2期。
    ④李波:《往事的追忆》,《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①王大化:《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一个演员创作经过的片断》,《解放日报》1943年4月26日。
    ②王大化:《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一个演员创作经过的片断》,《解放日报》1943年4月26日。
    ③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④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①张庚:《(秧歌剧选集〉序》,《秧歌剧选集》第3辑,东北书店1947年版。
    ②[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③张庚:《(秧歌剧选集〉序》,《秧歌剧选集》第3辑,东北书店1947年版。
    ④塞克:《普遍建立业余剧团》,《吼狮集——塞克文集》,黎舟、王昭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74页。
    ①艾青:《论秧歌剧的创作和演出》,《长城》1948年8月20日第1卷第2期。
    ②张庚:《新歌剧——从秧歌剧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③丁里:《秧歌舞简论》,《解放日报》1942年9月23日、9月24日。
    ④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
    ⑤张庚:《(秧歌剧选集)序》,《秧歌剧选集》第3辑,东北书店1947年版。
    ⑥张庚:《〈秧歌剧选集)序》,《秧歌剧选集》第1辑,东北书店1947年版。
    ⑦艾青:《论秧歌剧的形式》,《群众》1944年9月15日第9卷第16、17合刊。
    ①艾青:《论秧歌剧的形式》,《群众》1944年9月15日第9卷第16、17合刊。
    ②塞克:《新年到了——大家动手搞“翻身秧歌”》,《吼狮集——塞克文集》,黎舟、王昭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475页。
    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第53页。
    ④迪之:《秧歌浅谈》,《延安文艺丛书·舞蹈、曲艺、杂技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①舒强:《在延安的日子》,《跋涉》,许翰如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63页。
    ①张庚:《新歌剧——从秧歌剧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①刘烽:《从“新歌剧音乐创作的三条原则”谈起》,《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289页。
    ②刘增杰等著:《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
    ③张庚:《关于〈白毛女〉歌剧的创作》,《白毛女》(五幕歌剧),东北书店1947年版,第184页。
    ④张拓、瞿维、张鲁:《歌剧(白毛女〉是怎样诞生的》,《歌剧艺术研究》,1995年第3期。
    ①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修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②胡绍轩:《街头剧论》,《文艺月刊》1939年2月1日第2卷第11、12期合刊。
    ③丁毅:《新歌剧发展的道路》,《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第60页。
    ④贺敬之:《(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延安文艺回忆录》,艾克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7页。
    ①刘建勋:《我国新歌剧的奠基之作——(白毛女〉及延安时期的其它歌剧》,《延安文艺研究》1989年第4期。
    ②田汉:《谈戏剧运动》,《人民文艺》1946年4月20日第4期。
    ③田汉:《新国剧运动第一声》,《梨园公报》1928年11月8日。
    ④田汉:《关于旧剧改革》,《田汉文集》第15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①田汉:《关于旧剧改革》,《田汉文集》第15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②丁玲:《略谈改良平剧》,《文艺阵地》1938年12月1日第2卷第4期。
    ③欧阳予倩:《予之戏剧改良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387页。
    ④董健:《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⑤李纶:《平剧工作中的错误观点》,《解放日报》1943年5月13日。
    ⑥丁玲:《略谈改良平剧》,《文艺阵地》1938年12月1日第2卷第4期。
    ①老舍:《由〈残雾〉的演出谈到剧本荒》,《弹花》1940年2月1日第3卷第3期。
    ②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页。
    ③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④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①李伯钊:《敌后文艺运动概况》,《中国文化》1941年8月20日第3卷第2期。
    ②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洪深文集》第4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6—157页。
    ③更狄:《部队戏剧座谈会纪事》,《战斗文艺》1941年10月1日第2卷第2期。
    ④钟敬之编:《延安十年戏剧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⑤《民众剧团下乡八年》,《解放日报》1946年9月26日。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②董健:《现代意识与民族戏曲》,《剧影月报》2002年第6期。
    ③齐燕铭:《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革命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创作的?》,《文艺论丛》第2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11—12页。
    ①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洪深文集》第4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2页。
    ②畅广元:《对(逼上梁山〉创作经验的思考》,《延安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
    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④齐燕铭:《延安创作革命京剧〈逼上梁山〉的经验》,《人民戏剧》1977年第9期。
    ⑤李纶:《平剧工作中的错误观点》,《解放日报》1943年5月13日。
    ⑥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日、2月27日。
    ⑦畅广元:《对(逼上梁山)创作经验的思考》,《延安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
    ①艾克恩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69—570页。
    ②《简短的几句话》,《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10月10日。
    ③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页。
    ④李纶:《谈历史剧的创作》,《解放日报》1945年10月2日。
    ⑤李纶、魏晨旭、任桂林:《(三打祝家庄)后记》,《三打祝家庄》,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07页。
    ⑥李纶:《关于演平剧的一个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4月11日。
    ①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②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过去集〉代序》,《过去集》,上海开明书店1927年版。
    ③《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1页。
    ④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洪深文集》第4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①阿英:《(保卫芦沟桥〉代序》,《阿英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62—363页。
    ②于伶:《回忆“中国剧作者协会”和集体创作、联合公演(保卫芦沟桥〉》,《宋之的研究资料》,宋时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页。
    ①茅盾:《八百壮士》(三幕剧),《文艺阵地》1938年5月1日第1卷第2期。
    ②茅盾:《八百壮士》(三幕剧),《文艺阵地》1938年5月1日第1卷第2期。
    ③《抗战艺术的新任务》,《新蜀报·七天文艺》,1941年7月22日、7月28日、8月4日第17、18、19期。
    ④宁殿弼:《塞克的戏剧电影活动》,《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年第5辑。
    ⑤塞克:《我这个人》,《狮吼——塞克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页。
    ①罗荪:《(台儿庄〉序》,《台儿庄》,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
    ②罗荪:《(台儿庄〉序》,《台儿庄》,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
    ③茅盾:《台儿庄》(集体创作),《文艺阵地》1938年7月16日第1卷第7期。
    ④塞克:《我这个人》,《狮吼——塞克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507—597页。
    ①茅盾:《突击(集体创作三幕剧)》,《文艺阵地》1938年6月1日第1卷第4期。
    ②周而复:《时代的歌手——忆塞克》,《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4期。
    ①《一九四一年文学趋向的展望(文协会报座谈会)》,《抗战文艺》1941年1月1日第7卷第1期。
    ②郭沫若:《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自由中国》1938年5月10日第1卷第2期。
    ③茅盾:《此亦“集体创作”》,《救亡日报》1937年8月26日。
    ①胡风:《忆东平》,《希望》1946年第2集第3期。
    ②欧阳山:《抗战的意志——(给予者)序》,《给予者》,读书生活书店1938年版。
    ①茅盾:《给予者》《文艺阵地》1938年4月16日创刊号。
    ②《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社论)》,《新华日报》1938年3月27日。
    ③《发刊词》,《抗战文艺》1938年5月4日第1卷第1期。
    ④宋之的:《记“作家战地访问团”》,《抗战文艺》1943年3月27日“‘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
    ⑤宋之的:《记“作家战地访问团”》,《抗战文艺》1943年3月27日“‘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
    ①茅盾:《记“孩子剧团”》,《少年先锋》1938年3月第2期。
    ②田汉:《关于当前剧运的考察》,《半月文萃》1943年10月1日第2卷第3期。
    ①田汉:《与沫若在诗歌上的关系》,《诗创作》1941年12月15日第6期。
    ②《全国文艺界空前大团结》,《新华日报》1938年3月28日。
    ①《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自由中国》1938年5月10日第1卷第2期。
    ②《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记录》,《七月》1938年6月1日第3卷第3期。
    ③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剑桥中华民国史》(下),费正清、费维恺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2—543页。
    ④《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和展望(座谈会纪录)》,《七月》1938年1月16日第7期。
    ⑤夏衍:《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总序》,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①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38页。
    ②冯至:《写于文代会开会前》,《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特刊。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526页。
    ②冯至:《写于文代会开会前》,《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特刊。
    ③赵树理:《谈群众创作》,《文艺报》1950年2月10日第1卷第10期。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⑤[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页。
    ①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②雪苇:《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90—91页。
    ③雪苇:《〈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记》,《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6页。
    ④周钢鸣:《论群众文艺运动》,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1951年版,第18页。
    ①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②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0页。
    ①柯蓝:《一种力量——工农兵文艺丛书小序》,参见林漫著:《哑巴讲话》,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年版。
    ①三联书店编审部:《“工农兵文艺丛书”序》,参见束为等著:《水推长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版。
    ②黄成玉:《我是怎样写(回想给毛主席做饭的时候)这篇文章的》,《我怎样写我》,通俗读物出版社1954年版,第3页。
    ③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1950年8月25日第2卷第11期。
    ①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谈知识分子的旧兴趣与工农兵文艺》,《文艺报》1950年8月25日第2卷第11期。
    ②史静、郑鹏:《1947—1952年“工农兵丛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
    ①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②[美]莫里斯·迈克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内部发行),第77页。
    ①《展开大规模的群众写作运动,集体创作社会主义建设史诗——“大跃进的一天”征文启事》,《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
    ②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③张真:《集体创作是多快好省的创作方法》,《戏剧》1958年第18期。
    ④周和:《读“在工业战线上”的征文》,《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
    ⑤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⑥陈沂:《一个成功的群众性的创作运动》,《志愿军一日》(上),志愿军一日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8页。
    ①周扬:《序(志愿军一日)》,《志愿军一日》(上),志愿军一日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页。
    ②陈沂:《一个成功的群众性的创作运动》,《志愿军一日》(上),志愿军一日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0页。
    ③吕复:《走群众路线搞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12期。
    ④[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⑤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⑥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①《〈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阿诗玛专集》,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9年版,第19页。
    ②伍晋南:《群众运动的胜利,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胜利——创作和演出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体会》,《人民日报》1960年7月26日。
    ③郑天健:《关于(刘三姐)的创作》,《歌舞剧(刘三姐)评论集》,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页。
    ④何其芳:《优美的歌剧〈刘三姐)》,《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⑤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3页。
    ⑥《(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阿诗玛专集》,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9年版,第24页。
    ①何其芳:《优美的歌剧(刘三姐〉》,《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②贾芝:《民间传说(刘三姐)的新形象》,《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苏联]高尔基:《工厂史》,潘庆舲译,《新港》1958年第7期。
    ②[苏联]高尔基:《干吧!》,衷维昭译,《译文》1958年第11期。
    ③[苏联]约卡尔:《活的传统》,衷维昭译,《译文》1958年第11期。
    ①《写在前面》,《新港》1958年第7期。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①石泉:《把编写工厂史和开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结合起来》,《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②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76页。
    ①芷汀:《编写工厂史的一点体会》,《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②华阳人民公社史编写小组:《华阳河畔——望江县华阳人民公社史·编后记》,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66页。
    ①四川十年文学艺术选集编辑委员会编:《(四川工厂史作品选)前言》,《四川工厂史作品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一2页。
    ①[苏联]高尔基:《干吧!》,衷维昭译,《译文》1958年第11期。
    ②贵州省文艺编辑训练班:《〈猴场人民公社史〉的编写经过》,《挡不住的洪流——猴场人民公社史》,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683—684页。
    ①陈亚丁:《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对编写部队史的几点意见》,《文艺报》1959年第3期。
    ②[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7页。
    ③[法]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④[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7—168页。
    ①贾芝:《民间文学十年的新发展》,《贾芝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②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③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39页。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页。
    ⑤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59页。
    ①《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社论)》,《人民日报》1958年4月14日。
    ②《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郭沫若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
    ③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④邹荻帆:《民歌即景》,《文艺报》1959年第5期。
    ①田间:《乘东风唱民歌——读民歌小记》,《河北日报》1958年5月25日。
    ②郭小川:《我们需要最强音》,《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8—394页。
    ④袁水拍:《写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诗》,《人民文学》1958年第4期。
    ①[美]J·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274页。
    ②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③刘文飞:《作为历史的苏联文学》,《苏联文学(联刊)》1993年第2期。
    ④黄晓:《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苏联文学中的两种精神》,《苏联文学反思》,刘文飞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⑤贺敬之:《关于民歌和“开一代诗风”》,《处女地》1958年第7期。
    ①老舍:《我的几点体会》,《文艺报》1959年第1期。
    ②郭小川:《我们需要最强音》,《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③徐景贤:《新民歌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晶》,《文艺月报》1958年第8期。
    ④臧克家:《新的形势,新的口号》,《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①郭沫若、周扬编:《(红旗歌谣)编者的话》,《红旗歌谣》,红旗杂志社1959年版。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④贾芝:《延安时期的民间艺术之花》,《贾芝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⑤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⑥萧三:《最好的诗》,《人民日报》1958年2月11日。
    ①丁景唐:《民歌——生产大跃进的战鼓和号角》,《文汇报》1958年4月17日。
    ②徐嘉瑞:《民歌——诗的源泉,诗的花朵》,《云南日报》1958年4月15日。
    ③吴雁:《创作,需要才能》,《新港》1959年第8期。
    ④宋乃谦:《回击》,《新港》1959年第11期。
    ⑤[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⑥[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⑦冯克利:《中译者序: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⑧在利奥塔看来,宏大叙事构成了现代性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机制,每一个宏大叙事都具备自己的一套要素,如一个清晰的主体或一个伟大的目标。Jean-Fran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①[法]K·S·卡罗尔:《毛泽东的中国》,刘立仁,贺季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内部发行),第246页。
    ②雪苇:《(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记》,《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2—3页。
    ③周钢鸣:《论群众文艺运动》,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1951年版,第17页。
    ①华夫:《集体创作好处多》,《文艺报》1958年第22期。
    ②何其芳:《优美的歌剧〈刘三姐)》,《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③何其芳:《优美的歌剧(刘三姐〉》,《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④陈白尘:《关于集体创作》,《文艺报》1958年第9期。
    ⑤史沫特莱:《中国的战歌》,《史沫特莱文集》第1卷,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76—77页。
    ⑥周扬:《整顿文艺思想,改进领导工作》,《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7页。
    ①草明:《垫脚石——创作随笔之一》,《解放日报》1942年7月17日。
    ②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文艺报》1955年第19期。
    ③赵树理:《与读者谈(三里湾)》,《光明日报》1962年9月26日。
    ④柳青:《永远听党的话》,《人民日报》1960年1月7日。
    ⑤[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①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②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略谈〈红岩〉的写作》,《中国青年报》1963年5月13日。
    ③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略谈〈红岩〉的写作》,《中国青年报》1963年5月13日。
    ④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梁斌文集》第5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①老舍:《暑中写剧记》,《人民戏剧》1950年第5期。
    ②老舍:《我怎样写的(春华秋实〉剧本》,《剧本》1953年第5期。
    ③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④[美]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7页。
    ⑤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8页。
    ⑥杨沫:《谈谈〈青春之歌)里的人物和创作过程》,《文学青年》1959年第1期。
    ①刘念渠:《关于(明朗的天)第三次修改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曹禺专集(下)》,四川大学中文系编1979年,第622页。
    ②《文艺报》记者:《曹禺谈(明朗的天〉的创作》,《文艺报》1957年第17期。
    ③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重读,暴风骤雨。》,《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127页。
    ④蓝爱国:《导言:阅读及其理论——“十七年文学”的阅读视角与文化视点》,《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蒋子龙:《1979年的虚构和现实》,《天涯》2008年第5期。
    ②冯雪峰:《(丁玲文集)后记》,《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0页。
    ③[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0页。
    ①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②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③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④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99页。
    ②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①在福柯看来,乌托邦尽管没有真正的所在地,但却提供了足可想象的慰安“剂型”,包括拥有康庄大道和优美花园的城市,安居在奇异而平静的地方,展现轻松自如、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虽然通达之途是如此虚幻、迷离、不可靠、不切实,因此乌托邦更多体现为寓言和话语文本:“乌托邦是处于语言的经纬方向的,并且是处在寓言(la fabula)的基本维度中的。”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页。
    ②[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臧佩洪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7页。
    ③参见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212页。
    ④李平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⑤孙兰、周健:《“文革”文学综论》,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王墨林:《没有身体的戏剧——漫谈样板戏》,《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期。
    ①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读书》2009年第8期。
    ②高昆山:《努力突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主题——试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收获》,《辽宁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
    ①高昆山:《努力突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主题——试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收获》,《辽宁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
    ②李平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③参见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6—88页。
    ④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⑤郭志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7页。
    ①浩然:《学习典型化原则札记》,《天津文艺》1975年第3期。
    ②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2—833页。
    ④郭志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92—893页。
    ①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②在法国哲学家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看来,“他性”指与一个完整的封闭体系既对立又脱离的特征,它是一个完全的或绝对的他者,本身就可以清楚地阐明其自身。Emmanuel Levinas:Total ity and Infinity,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69.
    ③浩然:《(苍生)是怎么写出来的》,《浩然研究专集》,孙大佑、梁春水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④郑实:《初版后记:为历史留痕》,《浩然口述自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
    ⑤雷达:《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①孙达佑:《浩然创作心态》,《北京文学》1991年第9期。
    ②[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③周德生:《浩然图式——对浩然小说创作嬗变轨迹的描述和评析》,《创作论谭》1988年第1期。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②辛文彤:《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天津文艺》1974年第4期。
    ③雷达:《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①首作帝、张卫中:《“十七年”农村小说话语的分层与配置——以(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为中心的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②《京剧艺术的革命创举—祝贺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社论)》,《文艺报》1964年第6期。
    ③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读书》2009年第8期。
    ④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①惠雁冰:《廓清与拓展“样板戏”研究的基本思路》,《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②“文革”期间,此信曾在196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当时被说成是写给延安平剧院的,其中“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一句被删掉。198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此信的全文。
    ③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①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日,2月27日。
    ②汪曾祺:《关于“样板戏”》,《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①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②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2页。
    ③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②汪曾祺:《关于“样板戏”》,《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③茅盾:《漫谈文艺创作》,《红旗》1978年第5期。
    ④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7期。
    ①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7期。
    ②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读书》2009年第8期。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0页。
    ②江青:《谈京剧革命》,《人民日报》1967年5月10日。
    ③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①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205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③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④孟悦:《〈白毛女〉与“延安文艺”的历史复杂性》,转引自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①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红旗》1969年第11期。
    ①季红真:《一场瘟疫之后的病理报告——“样板戏”的美学理念》,《读书》2009年第8期。
    ①[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175页。
    ②冯天策:《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毛泽东选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卢之超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编:《西方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四卷本),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两卷本),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法]K·S·卡罗尔:《毛泽东的中国》,刘立仁、贺季生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荷兰]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匈]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两卷本),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法]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美]莫里斯·迈克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J·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J·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俞金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保罗·唐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朱里安·本达:《知识分子的背叛》,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荷]F·R·安克施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
    丁玲:《跨到新的时代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丁玲:《到群众中去落户》,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
    周钢鸣:《论群众文艺运动》,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1951年版。
    秦兆阳:《论公式化概念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雪苇:《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1953年版。
    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编辑委员会:《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1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南京大学中文系编:《左联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编:《苏联文学是中国人民的良师益友》,新华书店1960年版。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张庚:《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文学研究室编译:《西方论苏联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钟敬之编:《延安十年戏剧图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仲呈祥编:《新中国文学纪事和重要著作年表(1949-196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左莱、梁化群:《苏区“红色戏剧”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艾青:《艾青全集》(五卷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冯天策:《信仰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塞克:《吼狮集——塞克文集》,黎舟、王昭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孙大佑、梁春水编:《浩然研究专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辉,应红编著:《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孙兰、周健:《“文革”文学综论》,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四十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肖鹰:《真实与无限》,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金元浦:《范式与阐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梁永安:《重建总体性:与杰姆逊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十八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下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萧乾:《萧乾回忆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版。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