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学人类学”分歧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个人现象。我们在看待“文学人类学”概念、历史、理论、方法及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时,应首先考虑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文章遵循的思考路向是从现象梳理入手,辨析分歧,探寻原因,发现“同一性”,然后在理论阐释中提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整合及建构的问题。
     文章包括前言和结语,正文按照概念、历史、理论、方法、价值观的认知框架来分析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学科交叉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和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文章指出,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首先是80年代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的分歧影响了对“文学人类学”的概念、内涵、学科归属的“定位”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文学人类学”后来的发展路向。无论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问题上的分歧,还是把“文学人类学”依附于文艺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对“人类学”和“文学”两个熟知概念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文章在辨析各种分歧后指出,理解“文学人类学”的关键还在于确定“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四个基本问题:历史起点、历史分期、对1950-1970年代学术的评价、海峡两岸的“文学人类学”。文章指出,对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重构包含着对“文学人类学”是什么的认识问题。当代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探讨主要限于神话的视角以及神话仪式学派和原型批评理论,这造成了一定的偏狭性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1950-1970年代学术研究的评价。文章认为,应当把台湾(也包括港澳)地区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中来考虑,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状态。另外,文章初步认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揭示了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思想语境: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三章以辨析人类学意义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分歧为前提,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整合与建构问题。文章指出两种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尽管存在学科原则上的分歧,但都关注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而且认为,对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是探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外学者对“人类学写作”的探讨沟通了人类学与诗论、以及一般文艺理论及美学的关系,为我们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提供了启示性意义。各种理论尽管在目的、主张等方而存在分歧,但都受到“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把人类“表述”问题作为关键性问题来探讨。各种理论都是研究人类“表述”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种“表述”系统。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内涵、历史渊源、现代变革意义以及不足。文章指出,四重证据法与二、三重证据法最大的不同是:四重证据法是以口头文化为基本价值立场的,它虽然仍保持着二、三重证据法的“场域”结构形态,但各类型媒介的关系及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场域中心已由文字中心转向非文字中心。在“四重证据法”里蕴含着“文化寻根”与“文明反思”的批判性内涵,它表明“四重证据法”不再以补正史之缺为价值诉求,而是要揭示被文字所遮蔽或遗忘的“历史”。不过,文章也指出,“四重证据法”也存在夸大某一媒介作用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媒介霸权和符号暴力的问题。
     第五章主要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视野里分析了“文学治疗”的价值及意义,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另外,文章分析了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策略及思路,以及由此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意义。针对文学人类学在上述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将“文学治疗”研究与媒介环境学及环境文学批评加以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原始”倾向,同时也可以改变文学人类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薄弱的状况。总之,文章认为,在重建文学人类学价值观的意义上,把文学史、各种文学话语、文化文本当做环境话语或生态话语来阐释,会带来对文学的重新理解。
     分歧固然反映了对文学人类学认识的混乱,但同时也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多元性及复杂性。文学人类学的价值目标是整合人类文学经验,本论文的基本主张是在“同
     一性”的地方发现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分歧、多样性及新颖性。文章认为,从重建文学人类学立场上的文学观角度来看,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文学人类学研究应当具有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反差性及其思想的和心理的表现特征的历史视野;二是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多族群交际视角、民俗学视角、审美批评视角、性别诗学视角、媒介环境学视角、环境伦理批评视角等。总之,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统一性”的内涵,保持多样性的研究视角。
The divergence on literary anthropology i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also it is a phenomenon of society, culture and individual.So when tre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cepts, histories, theories, methods and values, we must consider them.The thinking patter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dress the phenomenon,and discriminate the disagreement, then to explore the reason and identity, finally to bring up series of questions such as theory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The article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text, and conclusion,in the main body, and it analyses some basic issues in the light of conception, history, theory, method, and value.
     Chapter one analyzes divergences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between the literary ontological theory in the 1980s of 20th century, the cross-discipline and subject classification.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vergenc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literary ontological theory in the 1980s of 20th century in the discussion on concepts, meanings, positions of subject ascription, also the developing wa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s influenced by it in the future.The divergences on link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 and the putting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the literature theory,anthropolog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oth of them lack of criticized thought on the concept between anthropology and literature.After analyzing various kinds'divergences, the essay proposes that the key is to confirm the conjun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 when we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Chapter two analyzes four basic questions:the beginning and stages of history, assessments of science between 1950s-1970s, and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The modern &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n histor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s limited in the view of mythology, and myth-ritual school archetype-criticism which makes narrow acknowledge and influences the appraisal on academy during 1950s-1970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consider the achievement in Taiwan into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and so we can supplement each other on resource.Moreover, the essay indicates that the histories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can be divides into five stages which reveal the idea context of it: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Chapter three discuss the theory integration and construction which base on the differences of literary writing between anthropology and literary anthropology.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both of the two writing pay close attention studies "expression problems" on humanity. In addition, the essay accounts that study on mankind "expression problems" is the path to discussing of theor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A discussion among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communic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thropology and poetics,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which provide us the message on theor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Since influenced by the "turn of language",every kind of theory treats the "expression problem" as key point despit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purposes and views among them.Various kinds'theories study human "expression problem" which compose the "expression" system.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meaning, historical origin, modern change of method of multi-ways evidence and its fault.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s the method of quadruple way evidence and method of bi-way evidence, triple evidence is that former regards the oral culture as basic value which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and position of every kind agent although it remains field structure of the latter, and its field has turned from writing to un-writing.Among the method of quadruple ways evidence, there is critical meaning on cultural roots and civilization rethink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what the quadruple evidence treats is to reveal the history blanked by writing, not to replenish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book. However, the paper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 of quadruple way evidence exaggerate some medium and ignores the intermediary hegemony and symbolic violence.
     Chapter five talk about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literary cure" in the view of pre-modern,modern, post-modern, differences between field and text, oral culture and writing culture.Furthermore, the paper analyzes strategy and thinking on the view of multi-nationality history in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study. According to the shortage of those problems,the paper propose that we will integrate with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study and intermediary environment,critique of literary surrounding though which we can correct the "primitive" tendency and change the insignificance o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tudy. In a wor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during reconstructing the value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we can re comprehend the literature if we treat the literary history, literary discourses and cultural text as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discourses.
     The difference reflects the confusion on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and it also mirrors the multi-dimension and complexity on literary anthropology study. What the literary anthropology to target is integrating the literary experience of human,and the paper's basic viewpoint is to discover the divergence, diversity and creation in the light of identity. In the essay, there are two points in course of reconstructing on literary anthropology which need cared:at first, we should regard its study as historical view on oral culture and writing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eature;Second,literary anthropology should have the view of multi-nationality, folklore,aesthetics, gender poetics, intermediary environmentalism, environmental criticism.To sum up, literary anthropology should have the meaning of unity and retain diversity on the view of study.
引文
①(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美)曼·弗兰克《正在到来的上帝》,让-弗·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徐新建、王铭铭、周大鸣等《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圆桌会议纪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③徐新建、王铭铭、周大鸣等《人类学的中国话语——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圆桌会议纪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①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兴起及原则》,《文艺报》,1987年7月2日。
    ②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与前景》,《上海文学》,1992年第1期。
    ③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①张婷婷《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批评——“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6期。
    ②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③宋耀良《本休论批评与主体性理论的互补效应》,《作家天地》,1987年第4期。
    ④何龙《呼唤文艺人类学的诞生——对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及其争论的论辩》,《广州日报》,1986年8月23日。
    ①王岳川《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②王岳川《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③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④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⑤徐岱《文学本体的人类学思辨——兼评新时期创作中的原始主义倾向》,《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①盛宁《文学本体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关于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两点思考》,《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
    ②肖阳、靳大成《关于文艺理论范式与文化人类学的对话》,《语文导报》1986年第6期。
    ③程金城《文艺理论体系的调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3期。
    ④黄曼君《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3页。
    ①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8页。
    ②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第32-33页。
    ③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5页。
    ④王岳川《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⑤刘大枫指出:“几年间,各种各样的‘本体’,‘本体论’,犹如‘方法论热’中的新名词术语,又一次令人目迷五色,应接不暇。如关于‘本体’,就有‘宇宙本体’、‘世界本体’、‘心灵本体’、‘精神本体’、‘审美本体’、‘哲学本体’、‘思想本体’、‘理念本体’、‘模式本体’、‘人本体’、‘大本体’、‘生存本体’、‘生命本体’、‘语言本体’、‘对象本体’、‘历史本体’、‘文化本体’、‘文学本体’、‘艺术本体’、‘小说本体’、‘散文本体’、‘诗本体’、‘批评本体’、‘形式本体’、‘叙述本体’、‘文学史本体’等等;而称之为‘本体论’的则有‘宇宙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精神本体论’、‘社会本体论’、‘心理学本体论’、‘现实本体论’、‘阶级本体论’、‘作品本体论’、‘作家本体论’、‘读者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审美本体论’、‘语言符号本体论’、‘反映论本体论’、‘意识形态本体论’、‘人的激情的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活动本体论’等等,如火如荼,蔚为大观。”见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苏宏斌认为,关于文艺本体论的“许多说法属于有名无实,虽然宣称为某种文学本体论,实际上只是假借本体论之名来强调自己的某种文学主张而已。此外,尚有许多说法‘形异而实同’,在文学主张上各有侧重,但在本体论层面上却同属一类。”见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页。朱立元指出:“近年来有关本体、本体论、本体性等术语的误释、误用相当普遍,不独发生在文艺学、美学界,哲学界也时有发生,哲学界的误释又反过来对文艺学、美学界发生误导。”见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另外,董学文、陈诚也指出了当时“本体论”的泛化与误用现象。见董学文、陈诚《三十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西北师 大学报》,2008年第5期。
    ①苏宏斌《何谓“本体”——文学本体论研究中的概念辨析之一》,《东方丛刊》,2006年第1期。
    ②彭富春《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1期。
    ③彭富春《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1期。
    ①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②陈剑晖《文学本体:反思、追寻与建构》,《阜阳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③王岳川《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④方克强《人类学与文学》,《上海文学》,1986年第10期。
    ①靳大成《对人类学批评的多种可能性的资格论证》,《文艺报》,1987年8月8日。
    ②宋耀良《批评中的人类学思想》,《文艺报》,1989年9月2日,
    ③邵建《从人类学本体论角度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设问题》,《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
    ④肖阳、靳大成《关于文艺理论范式与文化人类学的对话》,《语文导报》,1986年第6期。
    ①邵建《从人类学本体论角度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设问题》,《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
    ②邵建《与<文学与人类学本体论>商榷》,《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③许明、钱竞等《我们的思考与追求》,《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①季红真《关于人类学的理论及批评》,《文艺报》,1987年11月14日。
    ②方克强《文学与人类学》,《上海文学》,1986年第10期。
    ③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④靳大成《对人类学批评的多种可能性的资格论证》,《文艺报》,1987年8月8日。
    ⑤参阅拙文对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分析,见拙文《叶舒宪与文学人类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3期。
    ②邵建《从人类学本体论角度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设问题》,《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
    ①徐新建《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
    ②(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李文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②王一川《原始意象与艺术体验——容格的原型美学》,《文艺争鸣》,1988年第5期。
    ③王一川《原型美学概览——现代西方美学研究之一》,《当代电影文学》,1989年第4期。
    ④邹智贤《诗之本源与人之本体——原型诗学及其人类学本体论意义》,《江汉论坛》,1995年第6期。
    ①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页。
    ②见施春华《心灵的本体探索:探索神秘的原型》绪论部分的论述。施春华《心灵的本体探索:探索神秘的原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①叶舒宪《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述评》(上),《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
    ②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兴起和原则》》,《文艺报》1988年7月2日。
    ③邵建《从人类学本体论角度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建设问题》,《文艺争鸣》,1992年第2期。
    ④朱立元指出,在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对“本体”、“本体性”、“本体论”等概念、术语的误解、误释和误用,是很常见的,并因此而造成对许多基本理论问题理解和论述上的混乱。具体讲,他指出有五种误解、误释和误用现象:第一种是把“本体”误作为“文艺作品本身”之意来使用,常与“作品”一词连用(即“作品本体”),而且常常与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两个主体概念相对立起来使用。第二种是把主体与世界万物(包括美丑等精神事物)的“本源”或“本性”混淆起来,从而把“本体论”等同于“本性论”、“本源论”。第三种是把“本体论”与西方所谓的“宇宙论”混淆起来。第四种是把本体性与过程性、体验性、自足性、根本性等意义相混淆,把本体论研究的范围搞得模糊不清。第五种是把哲学本体论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或存在主义哲学的联系一刀切断。另外,他还指出:“由于‘本体论’这一误译及其约定俗成,导致国内学术界乃至哲学界的一些有影响的学者、书都对‘本论’作出了误解。”见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①陆学明《典型结构的文化阐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②傅莹《在文学本体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典型理论影响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③王轻鸿《原型批评当代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欧阳光伟认为:“广义而言,它是指哲学上的一切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和学说,包括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等等,即相似于我们所说的人本主义思潮”。见欧阳光伟《哲学人类学述评》,《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衣俊卿说:“哲学人类学(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亦称哲学人本学,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核心的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学交叉的学科。”见衣俊卿《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另外,对“哲学人类学”类似的解释请参阅:叶林《“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陆贵山《文学与人类学本体论》等文章。
    ②刘金《“人学”还是“猿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3期。甫文柏《“文学是人学”的提法科学吗?》,《学术月刊》,1982年第12期。
    ③刘金《“人学”还是“猿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3期。
    ④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⑤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页。
    ⑥方克强对“人类学”和“文学”关系的论述是在1986年。见方克强《文学与人类学》,《上海文学》,1986年第10期。
    ①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②王海龙《文化人类学与文学艺术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弟3期。
    ③许明、钱竞等《我们的思考与追求》,《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④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兴起和原则》,《文艺报》1988年7月2日。
    ⑤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①萧兵《“人学”的复归:文学人类学实验报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②梅新林《论文学人类学的本体指归》,《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③习传进、李社教《文学人类学的哲学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④(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⑤(美)威廉·亚当斯《确认人类学的自我》,《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①邵建《与<文学与人类学本体论>商榷》,《文学评评论》,1993年第2期。
    ②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后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①彭兆荣《再寻“金枝”——文学人类学精神考古》,《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②彭兆荣《文学·人类学解析》,《当代文坛》,1993年第4期。
    ③彭兆荣《再寻“金枝”——文学人类学精神考古》,《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①彭兆荣《文学·人类学解析》,《当代文坛》,1993年第4期。
    ②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①(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②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①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彭兆荣《边界不设防——人类学与文学研究》,《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①叶舒宪《评<文学与仪式>》,见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①洋情请参阅:周泓、黄剑波《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人类学》(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黄向春《自由交流与学科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提出》,《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②详情请参阅:夏敏《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简介》,《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李文睿《文学人类学 ——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民族艺术》,1998年第1期。
    ①见徐新建《文学人类学:中西交流中的兼容与发展》,《思想战线》,2001年第4期。另:庄孔韶说:“1997年11月,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与会者均是文学和人类学界对相互学科充满兴趣的文学人类学的热忱实践者。会上,人类学者和文学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基地出发,阐述各自的‘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构想。他们尝试‘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人类学观念’,例如‘不浪费的人类学’就是利用文学形式在内的多种手段,以实现人类学的更好的文化表现。总之,这一新的学科之产生有赖于‘文学与人类学之间的互补与互动’,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547页。
    ②刘朝辉《世纪之交的文学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①靳大成《论艺术人类学的“文化”范畴》,《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3期。
    ②叶舒宪《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述评》,《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
    ①(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③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请参阅徐新建对“口语诗学”内涵的分析。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关于符号学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论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第3期。
    ③(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32页。
    ①Literary anthropology,Introducion,Edited by Fernando Poyatos,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1988, P1。
    ① Literary anthropology,Edited by Fernando Poyatos,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1988,P203。
    ②见《人类学通论》第二十一章“人类学的诗学与艺术”。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9-550页。
    ③张亚辉、冯娴、王博、蒋晓军、(美)乐钢《文学与人类学漫谈——美国北卡罗来拉大学乐钢教授专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①徐杰舜《面向文学,背靠人类学——中国文学人类学2005年学术研讨会发言实录》,《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王杰、叶舒宪等《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③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④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付诸实践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181-182页。
    ①曹顺庆《比较文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
    ②乐黛云《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
    ③孙景尧《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1期。
    ④孟昭毅《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①徐新建《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6月15日第003版。
    ②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邹建军《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④叶舒宪《文化对话与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①曹顺庆、刘圣鹏、胡志红《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学理、范例和批评》,《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②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③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142页。
    ④叶舒宪《原型数字“七”之谜——兼谈原型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启示》,《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
    ①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②叶舒宪《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新趋势展望》,《新东方》,1995年第3期。
    ③ E.Valentineand Jeffrey M. Peck(ed.),Culture/Contexture:Explorationin Anthropology and Literary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年版,第1-20页。转引自户晓辉《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①瓦茨拉夫·胡宾格尔《人类学与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119页。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页。
    ①季羡林《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文艺争鸣》,1992年第4期。
    ①叶舒宪《庄子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②叶舒宪《比喻的文化价值与人性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③叶舒宪《诊治现代文明病——塞来斯庭预言和第十种洞察力的寻根思想》,《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②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③洪强《对文学在思维上的史性演绎》,《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④洪强《对文学在思维上的史性演绎》,《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①叶舒宪《中国神话学百年回眸》,《学术交流》,2005年第1期。
    ②萧兵《世界村的新来客——“走向人类,回归文学”的文学人类学》,《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③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①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些论者并没有提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起点时间,这里是按学者们当时发表的论文时间来计算的。
    ②由于叶舒宪对中国历史起点的看法有变化,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①萧兵《世界村的新来客——“走向人类,回归文学”的文学人类学》,《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②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③赵宗福《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原型批评思潮》,《文艺评论》,2001年第3期。
    ④王轻鸿《原型批评当代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⑤彭兆荣《文学·人类学解析》,《当代文坛》,1993年第4期。
    ⑥余峥《原型批评的立体交渗——新时期文学批评态势辨析之二》,《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⑦黄向春《自由交流与学科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提出》,《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⑧潘倩菲《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走向》,《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3期。
    ①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页。
    ②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徐新建《文学人类学: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兼容与发展》,《思想战线》,2001年第4期。
    ④李凤亮《相遇·对话·创生——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⑤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⑥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①就中国文学人类学百余年历史的探究来讲,比较完整论述了百余年历史的是王大桥的博士论文《中国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问题及限度》。但是其博士论文在分析百余年的中国文学人类学问题时,仍然没有考虑这三个问题,而是把它作为一个不正自明的问题来看待的,因而忽视了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②田兆元《神话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评闻一多先生的神话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户晓辉《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②户晓辉《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①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③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①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文学人类学派》、《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②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③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④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⑤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第104页,第128页。
    ⑥(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06页。
    ①拙文《论弗莱文学理论的口语文化内涵与启示》,《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②(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②(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③(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121页。
    ④(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①(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周欣、黄若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②(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周欣、黄若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③(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周欣、黄若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④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页。
    ⑤(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①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①朱存明、陈刚《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审美视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②朱存明、陈刚《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审美视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李凤亮《相遇·对话·创生——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
    ③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①叶舒宪《考据学的传承与更新》,《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2期。
    ②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8-40页。这里要指出的是,李晓禺对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概括带有“对号入座”的生硬特点。对于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由于找不到适当的代表人物,他把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从叶舒宪的分类中“丢掉”了。
    ②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③详情参阅我们在第一章对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认识的分析。
    ①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页。
    ②李菲《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推进》,《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李菲《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推进》,《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参阅第五章对“文学治疗”及审美问题的分析。
    ②(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绪论,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②(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③叶舒宪《神话的超前智慧》,《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①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55-156页。
    ②刘大先《边缘的崛起——族裔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口头诗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民族文学》,2006年第4期。
    ③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第1期。
    ①转引自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②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黄泽《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②徐杰舜、万建中《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黄泽《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①徐杰舜也指出:“从一个角度讲人类学曾被中断,但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讲,由于民俗学有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人类学并未中断。中国民俗学界一直按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研究中国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见徐杰舜、万建中《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②徐杰舜、万建中《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叶舒宪《神话一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④邹明华、高丙中把中国现代以来的“民”的观念的演变概括为五种。他们说:“概括地说,中国现代民俗学者大致有5种关于民俗之‘民’的观点:愈之认为‘民’是民族全体;北京的《歌谣周刊》倾向于把‘民’看作国民;广州的《民俗周刊》宣称‘民’是平民或民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确定‘民’为劳动人民;最后,钟敬文教授主张把‘民,看作有具体差异的全民族。”见邹明华、高丙中《谁是“民”什么是“俗”》,《民间文化》,2000年第2期。这里要说明的是,在1950-1970年代,“民”的观念又包含了“阶级”的含义。从“民”的观念的演变体现了中国现代以来对“人”的看法的变化。
    ⑤见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第五章“共和国‘十七年’民间文学理论建设(1949-1966)”的相关介绍。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1页。
    ①(美)让-弗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②马尔库斯、费彻尔说:“思想史家在关注最近的发展趋势时,恐怕会产生记忆上的错觉,以为他们在重复其他时期、特别是20和30年代所争论的问题。思想史的循环运动常常存在,有些先前被探讨过、被忘却过、或者暂时得到解决的问题,常借助于新的思想得以回归,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处理当代难以应付的困境的解决方法。不过,这种历史最好被看作是螺线式的上升,而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知识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其间存在着逐渐累积增长的过程。通过重新发现旧的问题,我们可以对自身业已热切经历的时代作出回应,使之表述我们对与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变迁感相联系的学科实践状况的不满。”见(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27页。马尔库斯、费彻尔说的虽然是西方历史的情况,但他们指出的思想史特征也符合中国的情况,因为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些问题与现代性在中国的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两个阶段的文学人类学研究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
    ③在神话研究方面,找们参照了马昌仪对20世纪上半叶神话研究阶段的描述。见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编者序言(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我们参照了刘锡诚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中的某些观点。刘锡诚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需要说明的是,两位作者基本没有考虑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情况,刘锡诚只是在介绍1980年代以来神话研究发展时提到了叶舒宪和萧兵的神话研究,但叶舒宪和萧兵的研究要比狭义的“神话”研究范畴宽泛得多。
    ①参阅第四章对“多重证据法”历史的分析。
    ②李亦园《文学和人类学都因文学人类学而拓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①李亦园《文学人类学之我风》,《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②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的人类学研究》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2页。
    ③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④关于该课程情况可参阅“台湾世新大学学分学程网”的介绍。
    ①黄泽《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述评》,《思想战线》,2007年第5期。
    ②潜明兹《台湾神话学暨两岸文化的同源一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③伊利亚德的“永恒回归”模式在两岸三地的接受情况可参阅郑振伟的论文《埃里亚代的“比较宗教学”在两岸三地的接受过程》,见郑振伟《意识·神话·诗学:文本批评的寻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②赵宗福的看法似乎是受了叶舒宪的影响,他指出:“还应看到,文化人类学在台湾的影响从50年代到90年代从未中断,特别是原型批评理论在70年代就被引进台湾并被应用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中。《文学欣赏与批评》、《西洋文学批评史》、《文学的原型》等西方论著被译为中文出版发表,其中不乏对原型批评理论的系统评述。王孝廉的《中国的神话世界》、缪文杰的《试用原始类型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论唐代边塞诗》、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张汉良的《杨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结构》、侯健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论著先后出版发表,‘显示出中国学者已经较娴熟地掌握了这一外来批评模式’。海峡两岸文化由于改革开放而得以交流,台湾的原型批评成果随之传入大陆,方知彼岸学人早在十几年前就与西方‘接轨’了,而且颇有成就对同胞的新式招数,一些学者既惊奇又效仿。所以港台原型批评理论对大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见赵宗福《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原型批评思潮》,《文艺评论》,2001年第3期。
    ③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④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的人类学研究》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7-11页。
    ②徐新建《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②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①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7页。
    ②徐杰舜、徐新建、叶舒宪、潘年英、艾娣雅《面对世界的中国传统——人类学与中国传统漫谈》,《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3-4页。
    ①这里指1950-1970年代。大陆在这段时间里,文学人类学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台湾在这段时间里却保持着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由此,台湾无论是在理论译介、还是在一些研究领域方面都要比大陆开展得早,研究也更成熟一些。
    ②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④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⑤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⑥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⑦详情参阅: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神圣言说(续篇)——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孔子<论语>与口传文化传统》(《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文章。
    ⑧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黄中祥《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一 —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李亦园《文学人类学之我见》,《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②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3页。
    ①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5页。
    ②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10-11页。
    ③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6页。
    ①林培雅《近四十年来台湾民间文学的调查、研究状况》,《台湾文学研究学报》,2006年第3期。
    ②(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1页。
    ①(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3页。
    ②黄英贵《关于情绪人类学发展的些见解——兼评台湾当前有关情绪与文化的研究》,《新史学》2002年第3期。
    ③黄英贵《关于情绪人类学发展的一此见解——兼评台湾当前有关情绪与文化的研究》,《新史学》2002年第3期。
    ④林索纹《仪式、审美与治疗——论<礼记·乐记>之审美治疗》,《华梵人文学报》,2004年第3期。
    ⑤因论文第五章对大陆“文学治疗”研究情况有较为洋细的分析,下面涉及到大陆方面的研究,公提及观点,大陆在此方面的具体研究情况请参阅我们第五章的分析。
    ①陈中信《解释与安顿——试论台湾原住民地震神话之治疗意蕴》,《兴大中文学报》第23期,增刊-文学与神话特刊。
    ①大陆方面的具体情况请参阅徐新建主编的《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中的相关内容。徐新建主编《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林仁昱《开拓与安家的史诗——台湾“念歌”唱述清代移民经验的文学人类学试探》,《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林仁昱《开拓与安家的史诗——台湾“念歌”唱述清代移民经验的文学人类学试探》,《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陈碧笙《日本殖民文化影响下的台湾省部分地名一一附有关西方殖民国家侵略活动的地名》,《台湾研究季刊》,1984年第1期。
    ①转引自叶舒宪《八通关山、玉山与新高山——台湾最高峰命名中的殖民与解殖民思考》(未刊稿)。此文由叶舒宪先生惠赐,另本节对台湾殖民经验的关注也承蒙叶舒宪先生的指点及提示,在此特表示感谢。
    ②陈培丰《从三种演歌来看重层殖民下的台湾图像——重组“类似”凸显“差异”再创自我》,《台湾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陈培丰《从三种演歌来看重层殖民下的台湾图像——重组“类似”凸显“差异”再创自我》,《台湾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林耀华《金翼》新版序言,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①林耀华《金翼》著者序,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页。
    ②林耀华《金翼》著者序,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3页。
    ③胡鸿保,李红武《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王俊敏《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学研究之间——谈<金翼>的方法论意义》,《民族艺术》,1998年第1期。
    ②庄孔韶《从<金翅>谈林耀华教授》,《读书》,1984年第1期。
    ③徐杰舜、庄孔韶《人类学世纪坦言——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④庄孔韶《回访的非人类学视角和人类学传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作者导方,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
    ②潘年英《人类学文学写作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潘年英《人类学文学写作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④潘年英《人类学文学写作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83页。
    ①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庄孔韶《中美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学诗——庄孔韶旅美诗集自序》,《民族艺术》,1998第4期。
    ①叶舒宪《人类学小说热潮背后潜隐着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文艺报》,2006年3月25日第004版。
    ②权雅宁《本土人类学小说对批评的挑战——兼评赵宇共小说<走婚>、<炎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牛晓梅《人类学小说试论》,史忠义、户思社、叶舒宪主编《国际文学人类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124页。
    ①潘年英《田野中的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②潘年英《田野中的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③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④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⑤潘年英《人类学文学写作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0页。
    ②徐新建《苗疆考察记:在田野中寻找本文》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版,第248-250页。
    ③徐新建《“本文”与“文本”文关系——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问题》,《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①乔治·E·马库斯《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志的当代问题》,(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7页。
    ②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9页。另见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108页。
    ③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3页。
    ①叶舒宪《耶鲁笔记》后记,福州: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②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后记,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③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79页。
    ④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庄孔韶在另一文章里对“不浪费的人类学”的表述与上文稍有点差异,但主旨未改变。见庄孔韶《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今日——<银翅>简体字版序》,《民族艺术》,1999年第2期。
    ⑤见稚桐《“不浪费的人类学”思想与实践》,《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93页。
    ②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20-521页。
    ①杨曦、潘年英《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涵义辨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杨曦、潘年英《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涵义辨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③潘年英《人类学文学写作的再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杨曦、潘年英《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涵义辨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杨曦、潘年英《文学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学涵义辨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李菲也有相近的看法。她认为民族文学具有“民族志功能”,民族文学与民族志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具有跨越学科边界的对应关系。见李菲《民族文学与民族志——文学人类学批评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②徐新建《从文学到人类学——关于民族志和写文化的答问》,《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徐新建《人类学写作:科学与文学的并置兼容》,2008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第四届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手册。
    ①彭兆荣《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彭兆荣《我非我与“学术浪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③叶舒宪《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神话研究——再论第四重证据》,《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
    ④叶舒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⑤叶舒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8页。
    ③(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页。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2页。
    ③见徐鲁亚博士论文《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附录的论文:《论民族志与社会建构——格尔兹访谈》。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④(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2页。
    ①(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中译本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页。
    ②(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③(美)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3页。
    ④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5页。
    ⑤刘珩《民族志小说社会诗学——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迈克尔·赫兹菲尔德访谈录》,《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⑥(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1-112页。
    ⑦(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①(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中译本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页。
    ②(美)伊万·勃拉迪《诗:探索人类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周燕、胡鸿宝译,《诗探索》,1996年第4期。
    ③(美)伊万·勃拉迪《诗:探索人类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周燕、胡鸿宝译,《诗探索》,1996年第4期。
    ④(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①亨利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8页。
    ②(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导言部分,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5页。
    ③(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页。
    ①亨利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0页。
    ②(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14页。
    ③此处关于“表述”的看法,综合了丹尼卡·瓦拉罗、斯图尔特·霍尔及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等人的论述。详见:(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8页。(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黄平、罗红光、许宝强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中“表述”的词条,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④(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⑤(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页。
    ①(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页。
    ②(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页。
    ③(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重新把握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④亨利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0页。
    ⑤(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2页。
    ①(美)成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3页。
    ②庄孔韶、范华《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寻觅——由明代“公安派”的文论引起》,《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③详情参阅:马库斯、费彻尔(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0-112页。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④(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3页。
    ①Roy Wagner:Poetics and the Recentering of Anthropology,In Anthropogical Poetic Edited by Ivan Brady, Rowman & Little Field Publishers,Inc,1991pp,第37-38页。转引自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9页。
    ②(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③(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7页。
    ①盛宁《人文困感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5页。
    ②(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页。
    ③(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导言部分,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9-41页。
    ④(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导言部分,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9-41页。
    ①(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②托马斯·杜波依斯《民族志诗学》,《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增刊。
    ③(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④盛宁《人文困感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4页。
    ⑤亨利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6页。
    ⑥(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②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世纪性潮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另:台湾学者高莉芬把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Oral Formulaic Theory)归入到第五类中,见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3-4页。
    ③见程金城主编教材“文学人类学”部分的相关评述。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①(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金惠敏《在虚构与想象中越界——沃尔夫冈·伊瑟尔如是说(代序)》,(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⑤(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代序,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历史学家杰诺韦塞指出:“‘新历史主义’乃是一种采用人类学‘厚描’方法的历史学和一种旨在探寻自身可能意义的文学理论的混合产物,其中融会了泛文化研究中多种相互趋同然而又相互冲突的潮流。”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②(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自我造型>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9-80页。
    ③(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自我造型>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①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②(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③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④(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⑤(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注释6。
    ⑥(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序言,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②(美)海登·怀特《旧事重提:历史编撰是艺术还是科学?》,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22页。
    ③乔纳森·卡勒对“文学理论”成为“理论”的看法,也是建立在语言表意实践认识上的。请参阅:(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⑤(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60页。
    ①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②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243页。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④(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王宇根,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②(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③(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④(法)勒内·基拉尔《双重束缚——文学、模仿及人类学文集》引言,刘舒、陈明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再现世界”命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②(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③(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引言,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④(美)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1页。
    ⑤(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①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②(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9页。
    ③(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页。
    ④(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2页。
    ①(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②(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363页。
    ③(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8页。
    ②(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③叶舒宪《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④巴莫曲布嫫、朝戈金《民族志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⑤(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①(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②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托马斯·杜波依斯《民族志诗学》,《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增刊。
    ①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指出,像克里福德·格尔茨的《作品和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Works and Lives: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乔治·马尔库斯和詹姆斯·克里福德编著的《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Writing Culture: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及乔治·马尔库斯和迈克尔·费彻尔的《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An Exerincental Moment in the Hunman Sciences)都是文学人类学作品。(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② Literary anthropology,Introducion,Edited by Fernando Poyatos,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1988, P4-5。
    ①Literary anthropology,Introducion,Edited by Fernando Poyatos,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1988, P6。
    ①(美)伊万·布雷迪《人类学诗学》,张有春译,《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2年第1-2期。
    ②克利福德·吉尔兹认为,人类学从根本上是对思维的研究。见(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页,第415页。弗莱的“五层面批评”表明,他的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核心也是对人类思维的研究,见拙文《论弗莱文学理论的口语文化内涵与启示》,《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③见徐鲁亚博士论文《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附录的论文:《论民族志与社会建构——格尔兹访谈》,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①叶舒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③(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④(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⑤(美)克利福德·吉尔庇《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④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
    ⑤(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本章所讲的“多重证据法”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学术研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包括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顾颉刚的“二重证据法”、孙作云的“三层/四层证明法”和萧兵、叶舒宪的“三重/四重证据法”等。
    ②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一书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后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③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后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14页。
    ④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文物文献与书迹的综合释证》,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①萧兵《“人学”的复归:文学人类学实验报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②萧兵《“人学”的复归:文学人类学实验报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③萧兵《“人学”的复归:文学人类学实验报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④详情请参阅:萧兵《新考释学:传统考据学发展之尝试》,《活页文史丛刊》前言,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萧兵《黑马:中国民俗神话学文集》序,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⑤叶舒宪《“三重证据法”与人类学》,《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⑥萧兵《图像的威力:由神话读神画,以神画解神话》,《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萧兵自2000年以来的著作,如《蝴蝶梦》、《美人鱼》等体现了神话生物学或昆虫学的视野及材料运用。见萧兵《美人鱼》,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萧兵《蝴蝶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另见:萧兵《“虫形玉龙”的象征功能》,《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萧兵《红山玉龙的多层面解析》,《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②萧兵《三十年自学生涯》,《文史哲》,1984年第1期。
    ③萧兵《比较文化三原则》,《淮阴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④叶舒宪《跨文化的名与实》,《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⑤叶舒宪《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书城》,1994年第1期。
    ⑥叶舒宪《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文史哲》,1994年第3期。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第217页,第15页。
    ③叶舒宪《仪式·神话·风俗·文学》,《文学人类学探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④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研究》自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⑤叶舒宪《“三重证据法”与人类学》,《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⑥他说:“‘三重证据法’一方面可以使二重论证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或深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跨文化的横向比较来把握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思维与观念模式。”见叶舒宪等著《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①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②叶舒宪《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述评》,《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
    ③叶舒宪《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④叶舒宪《出“文”入“化”与“小学”更新》,《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年第4期。
    ①萧兵《“人学”的复归:文学人类学实验报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②叶舒宪《轩辕和有熊——兼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及四重证据阐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③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①叶舒宪《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
    ②叶舒宪《熊图腾》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③叶舒宪《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民族志诗学”与人类学的表现危机》,《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①1913年,王国维在《明堂庙寝通考》里就已说到:“今日所得最古之史料,往往于周秦两汉之书得其证明,而此种书亦得之亦自证明焉。吾辈生于今日,始得用此二重证明法,不可谓非人生之快事也。”见王国维、罗振玉编校《明堂庙寝通考》,《雪堂丛刻》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299页。
    ②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76-104页。
    ③(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刘恒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④王国维《古史新证》,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①王国维与负责殷墟考古行政事务的傅斯年以及亲自主持殷墟考古的李济都有着思想上的联系。见王福仁、石兴泽编《谔谔之士——名人笔下的傅斯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05-207页。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294页。
    ②李学勤认为,“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实际是对古史研究中历史学与考古学关系的表述。”见李学勤《“二重证据法”与古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③孙作云在1940年代就提出了“三层证明法”。他说:“古史的研究,不但取材于书本,而且要取材于古物,所谓两层证明法实在是治史的不二法门。我的意思,应该在古物之外,再加一个古俗,用古代的风俗来帮助文献和考古之不足;这个方法可以叫做三层证明法。”见孙作云《中国古代图腾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在当代,有论者认为,在王国维之后,没有人进一步提出“三重证据法”或“四重证据法”。这种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当代学者叶舒宪就认为“关于这一次变革的情况,并没有像王国维这样的开时代风气的大学者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更没有人正面提出‘三重’乃至‘多重证据法’的方法原则,因此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有待于理论升华的问题。”见叶舒宪《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另外,梅琼林也认为在王国维之后至1980年之间,“没有谁在学术史上经典性的‘二重证据法’之上又提出三重乃至多重证据法。”见梅琼林《王国维与“三重证据法”》,《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叶舒宪2009年对一重证据到四重证据历史的梳理仍然没有提到孙作云的“三层证明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见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④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⑤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⑥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划》,《古史辨》第一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①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②顾颉刚在1924年草拟的《研究古史的计划》中说,他“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③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3-194页。
    ①顾颉刚《古史新证第一二章》附跋,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②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自序,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③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①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雷颐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192页。
    ②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雷颐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③陈寅恪《陈恒<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6页。
    ④张晖《我们怎样理解黄侃》,《读书》,2006年第10期。
    ⑤钟敬文《与爱伯哈特博士谈中国神话》,见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86-187页。
    ①郑振铎《汤祷篇》,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页。
    ②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③卫聚贤《古史研究》第三集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影印本。
    ④闻一多《调整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二系机构刍议》,《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页。
    ①孙作云《中国古代图腾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②孙作云《中国古代图腾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③孙作云《飞廉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下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9页。
    ①孙作云《蚩尤考》,《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②饶宗颐《谈“十干”与“立主”——殷因夏礼的一、二例证》,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③杨向奎对“三重证据法“的认识应当是受了叶舒宪的影响,见杨向奎《历史考据学的三重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第5期。
    ④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序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⑤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导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第5页。
    ①陈寅恪先生1934年为《王静安先生遗书》作的序言中这样说道:“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猃狁考》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萌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等是也;三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此三类之著作,其学术性质固有异同,所用方法亦不尽符会,要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此先生之书所以为吾国近代学术界最重要之产物也”。见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7-248页。这里要指出的是,这并不完全符合王国维学术研究的实际,它更主要的还是陈寅恪先生对1930年代学术发展潮流的一种预见及理论阐释。关于这一点,罗志田先生已经觉察到了。他说:“王国维的研究取向经陈寅恪后来的诠释,实已有所转移。陈总结王国维的‘学术内容与治学方法’,以为‘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一概括颇有点‘理想型’的意味,恐怕在相当程度上更像是陈寅恪自己向往的治史取向,这可以从他预计‘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一句看出。”另外,他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陈寅恪将甲骨材料视做‘地下之实物’而不视为文字。陈氏行文考究,决非随意为之,尤其序跋一类文字不会也不能掉以轻心。王国维其实基本末用文字之外的地下实物,故此说或是为王讳,但也暗示了王在利用地下材料方面的限制。陈的意思或可有两层,即‘实物’不仅限于文字,还可有远更广泛的用途:而地下发掘出的文字材料既零散而数量复少,实不足普遍引以为据(因而影响整个中国古史诠释也就有限)。”见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不过,我们这里要指出的是:一、罗志田先生并没有意识到:从多重证据法的角度来看,在193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对山土材料的重视几乎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共识”,即使大胆疑古的顾颉刚在1930年代态度上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且重要的是,在1930年代开始出现了“三重证据法”的思想。二、陈寅恪对王国维的评价已经指出有第“三重证据”的存在,而且“第三重证据”已初步具有人类学方法(包括证据法)的倾向。②叶舒宪《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文史哲》,1994年第3期。
    ①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9页。
    ②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页。
    ③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④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杨宽自传》,转引自刘锡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⑤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⑥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7页。
    ⑦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⑧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①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②童书业说:“这几十年中,学术随着时势而进展,‘疑古’的学风更是前进得飞快:由怀疑古文经学到怀疑群经诸子,由怀疑儒家传说到怀疑夏以前的整个古史系统:这都是科学思想发展的自然趋势,虽有有力的反动者,也是无法加以遏止的。”另外,他还指出,“古史辨”的(相对)结论是:夏以前十之八九是神话,可信度极差:夏启以下接近了历史,但仍是神话;殷商以后才是信史。见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自序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第2页。
    ③萧兵《再释“史”——史字诸说简评和再发现》,《淮阴师范学院》,1996年第2期。
    ④(美)Donald R.凯利《神话历史》,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1页。
    ⑤(美)Donald R.凯利《神话历史》,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3页。
    ①叶舒宪《玉的叙事: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日第B10版。
    ②廖明君、叶舒宪《迎接神话活学的范式变革》(访谈),《民族艺术》,2009年第3期。
    ③叶舒宪《玉的叙事:夏代神话历史的人类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日第B10版。
    ④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⑤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⑥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文学论文,第137页;李菲《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推进》,《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②见李菲《新时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推进》,《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王大桥《中国语境中的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37页。
    ①徐杰舜、徐新建、叶舒宪、潘年英、艾娣雅《面对世界的中国传统——人类学与中国传统漫谈》,《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②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①叶舒宪指出:“符号学和传播学在学理上有着密切的关联。”见叶舒宪《从符号人类学到“符号经济”——文化资本博弈时代的文学增值术》,《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②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③(美)张光直《商代文明》,毛小雨译,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④(美)张光直《商代文明》,毛小雨译,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51-52页。
    ①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②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①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②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①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②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①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②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③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①这里要指出的是,叶舒宪对多重证据法历史的梳理仍有较大的“缺漏”,即未提及孙作云的“三层证明法”。因此,他对1920-1940年代“多重证据法”情况的说明仍然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清晰(缺乏一个历史链条)的。这是由于叶舒宪在1990年代提出的“三重证据法”虽然保留了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结构形态,但他对“三重证据法”的认识更主要是来自于弗雷泽的思想。
    ②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③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李幼蒸的历史符号学还主要是索绪尔式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因此,他只是呈现了这一问题, 没能进行更深入、更充分地探讨。把李幼蒸、孟华和叶舒宪从符号学、证据法学和媒介学等角度对“多重证据法”理论问题艘的探讨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看出她对顾颉刚和王国维的评价,只是呈现了问题,还缺乏进一步的探讨
    ①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第21页。
    ②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展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③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展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④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展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⑤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展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①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第20页。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③艾尔曼《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第2期。
    ④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下)》,《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①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簏书社,2003年版,第170贞。
    ②(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刘恒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38页。
    ①(美)卢波米尔.道勒齐尔《虚构叙事与历史叙事:迎接后现代主义的挑战》,(美)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186页。
    ①(美)David A. Schum著,王进喜译《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2009年第1期。
    ②(美)David A. Schum著,王进喜译《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2009年第1期。
    ③李幼蒸《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①(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②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③(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3-44页。
    ①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
    ②麦克卢汉说:“文明以文字为基础”,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3页。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②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①孟华《符号学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②(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③叶舒宪说:“我的文章主要引用麦克卢汉的理论,是从传媒的变化来讲的,他认为口传文化和书写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文化。”见徐杰舜《面向文学,背靠人类学——中国文学人类学2005年学术研讨会发言实录》,《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④叶舒宪《书喻五说》,《书城》,1996年第4期。
    ⑤叶舒宪《再论文本与田野的互动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8页。
    ②(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6页。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②叶舒宪《“三重证据法”与人类学》,《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③(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②(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孙作云《饕餮考》,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②叶舒宪说:“这一理解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一种是传统史学的路子,从书本,被古人用文字记下来的东西牵着走。另一种是我所希望的,从书本到实地和实物,到被文字记载所遮蔽和所遗忘的广阔天地中去探求。相比而言,后一种路子显然更具有探索——发现的乐趣。”见叶舒宪《熊图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9页。
    ④(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6页,第207页。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②叶舒宪《第四重证据:比较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以猫头鹰象征的跨文化解读为例》,《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①(法)让-弗利奥塔:《后现代主义》,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叶舒宪《周燕与<寻根>》,《书摘》,2006年第1期。
    ③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④(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⑤(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2页,第49-50页,第61页。
    ⑥(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
    ①(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第135页。
    ②参阅我们在第五章的相关分析。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②曾宏伟《文学治疗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9年第1期。
    ①周维、吴建民《“发愤著书”说与“著文自娱”说之比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武淑莲《现代作家苦闷期创作特点及文学治疗的途径》,《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武淑莲《现代作家苦闷期创作特点及文学治疗的途径》,《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④易叙雄《文学治疗——从心理治疗视角解读赫尔曼黑塞作品<荒原狼>》,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⑤韩玉平、苏明海《战争的创伤与治疗——从文学治疗的角度谈海明威的创伤与创作》,《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⑥卫岭《创伤记忆与文学治疗——从<奇异的插曲>看奥尼尔的悲剧创作》,《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维拉·波兰特在文章里简略介绍了文学与疾病的种种联系:1、患病的作家;2、患病作家的疾病记述;3、疾病题材和主题;4、作家医生,医生作家;5、医生作为文学作品主人公;6、作家作为医生;另外,他还指出了文学的疾病主题,文学与疾病研究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如疾病主题的历史、疾病美学、疾病诗学以及各文化间的人类学,等等。见(前联邦德国)维拉·波兰特《疾病与艺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文艺研究》,1986年6期。
    ②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李音《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④刘洋《灾难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刘洋《灾难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页。
    ②详情见徐新建主编的《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一书中的相关文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喻子涵《灾难诗的文学人类学特征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唐亚娟《论灾难诗的价值及其文学人类学意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曾洪伟《文学治疗的新阶段——诗论网络语境下的文学治疗》,《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③曾洪伟《文学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新方法》,《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④韦耀阳、罗四清、杜茜《文学治疗在大学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当代经济》,2008年第5期。
    ①郝琦、麦清《论西方心理治疗由医学模式向人文模式的嬗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6期。
    ②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
    ①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
    ②叶舒宪《文学治疗的原理及实践》,《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
    ③王立新、王旭峰《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以文革叙事和纳粹大屠杀后美国意识小说为中心》,《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
    ④王立新、王旭峰《传统叙事与文学治疗——以文革叙事和纳粹大屠杀后美国意识小说为中心》,《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
    ①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②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①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②叶舒宪《叙事治疗论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③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④(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⑤(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基维奇·普洛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5页。
    ⑥(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4-82页。
    ①叶舒宪《史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叶舒宪《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③周安华《幻觉与艺术治疗》,《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④(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宁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①(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②参阅第二章陈中信对台湾原住民地震神话的分析。
    ③(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④(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⑤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⑥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①(加)诺思洛普·弗莱《神力的语方》,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②(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③梁沛好《意识谱与写作治疗》,《写作》,2006年第17期。
    ④荆云波《此岸与彼岸: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学与信仰》,《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②(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③(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④(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⑤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⑥叶舒宪《反现代性与艺术的“复魅”——全球文化寻根视野中的朝戈、丁方绘画》,《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⑦叶舒宪《比喻的文化价值与人性意义》,《民间文学论坛》,2004年第4期。
    ①叶舒宪《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③(英)麦克尔·卡里瑟斯《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阐释人类学和社会多样性》,陈丰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参阅该书第2-9章的相关论述。这里要说明的是,译者把"Why Humans Have Cultures"译为“我们为什么有文化”是不妥当的,该书的主旨是讲人类为什么有多样性的文化。
    ④(爱尔兰)理查德·卡里《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王广州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施爱东《田野斗牛记——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是非与前瞻》,《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陈建宪《略论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几个关系—“走向田野,回归文本”再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1-22页。
    ②徐杰舜、万建中《百年学问:钟敬文对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贡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田野与文本之间》,《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④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①(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
    ②(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③(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⑤(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彭兆荣、吴兴帜《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②徐新建《“地方”的含义——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反向思考》,《民族艺术》,1999年第1期。
    ③徐新建《“地方”的含义——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反向思考》,《民族艺术》,1999年第1期。
    ①徐新建《边地中国:从“野蛮”到“文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徐新建主要侧重在“口语诗学”方而,我们在第二章对其思想做了简要分析,此处不再做简析。
    ①徐杰舜《面向文学,背靠人类学——中国文学人类学2005年学术研讨会发言实录》,《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49页。
    ③(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①(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9页。
    ③叶舒宪《“学而时习之”新释》,《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④(美)查伦·斯普瑞特余克著《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67页。
    ①叶舒宪《文明危机论:现代性的人类学反思纲要》,《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叶舒宪《文明危机论:现代性的人类学反思纲要》,《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彭兆荣《瞎子怎么“书写”历史篇章?——对口述与书写历史关系的一点思考》,《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6期。
    ②彭兆荣《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③彭兆荣《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④刘宗迪《文字原是一张皮》,《读书》,2003年第10期。
    ⑤(美)马尔库斯、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①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②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①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②(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③(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0页。
    ①(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②(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③关于“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一些详情可参阅刘大先《第五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综述》、王立杰《起点与限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思考》的综述文章,以及《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2008年第2期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的专栏讨论等。这里应说明的是,本文并不局限于几次具体的探讨,而是以此为话题来分析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思考情况。
    ④王立杰《起点与限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索》后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现状与未来》,《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③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下),《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3期。
    ④叶舒宪把“文学人类学”改为“文学与人类学”的个中原因包括:1、目前把“文学人类学”定名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更丰富的经验积累与理论积累。2、“文学与人类学”的相关性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文学人类学的基础还很不坚实。3、与他的“破学科”观念有出入。见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后记,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①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83页。
    ②吴泽泉《错位与困境:一份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考古学报告》,《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①吴泽泉《错位与困境:一份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考古学报告》,《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②吴泽泉《错位与困境:一份关于“中国文学”的知识考古学报告》,《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③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④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⑤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①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②叶舒宪《打破正统中国文化观的蔽障》,《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3日第005版。
    ③徐新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④徐新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杨义《重绘中国文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②杨义《重绘中国文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③杨义《重绘中国文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①徐新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王立杰《起点与限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①叶舒宪《多族群互动促中华文明发生》,《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17日第005版。
    ②王立杰《起点与限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王菊《归类自我与想像他者:族群关系的文学表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④徐杰舜、徐新建、叶舒宪、潘年英、艾娣雅《而对世界的中国传统——人类学与中国传统漫谈》,《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②叶舒宪《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④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①徐新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③徐新建《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6月15日第003版。
    ④徐新建《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6月15日第003版。
    ①胡景中《文学人类学批评理论及实践的若干问题辨析》,《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②王轻鸿《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当代转型》,《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③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叶舒宪《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百色学院学报》,第5期。
    ⑤周安华《幻觉与艺术治疗》,《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⑥徐杰舜、方李莉《从瓷器到窑洞的艺术——人类学学者访谈之二十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⑦刘颖《民间文学足文学吗?》,《民族论坛》,2006年第2期。
    ⑧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7页。
    ①鲁迅《门外文谈》,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96页。
    ②(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5页。
    ①户晓辉《美学:从形而上学到知识——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评介》,《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
    ②王杰、彭兆荣、覃德清《审美人类学三人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③王杰、彭兆荣、覃德清《市美人类学三人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④王杰、彭兆荣、覃德清《审美人类学三人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⑤户晓辉《美学:从形而上学到知识——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评介》,《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
    ①户晓辉《美学:从形而上学到知识——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评介》,《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
    ②户晓辉《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③(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3-54页。
    ④(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6页。
    ⑤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163页。
    ①(美)理安·艾斯勒《神圣的欢爱》,黄觉、黄棣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②(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林素纹《仪式、审美与治疗——论<礼记·乐记>之审美治疗》,《华梵人文学报》,2004年第3期。
    ①王杰、彭兆荣、覃德清《审美人类学三人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②(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8页。
    ③(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①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①生安锋《人文关切与生态批评的“第二波”浪潮——劳伦斯·布依尔访谈录》,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②生安锋《人文关切与生态批评的“第二波”浪潮——劳伦斯·布依尔访谈录》,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③生安锋《人文关切与生态批评的“第二波”浪潮——劳伦斯·布依尔访谈录》,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④生安锋《人文关切与生态批评的“第二波”浪潮——劳伦斯·布依尔访谈录》,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6页。
    ①生安锋《人文关切与生态批评的“第二波”浪潮——劳伦斯·布依尔访谈录》,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6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①彭兆荣《灾难与人类》,徐新建主编《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0页。 归入到第五类中。见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绪论,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3-4页。
    郑振铎《汤祷篇》,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童书业《古史辨》(第7册)(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丁乃通编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成、商孟可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叶舒宪《探索非理性的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影印本。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陆学明《典型结构的文化阐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台)巴苏亚·博伊哲努《台湾原住民的口传文学》,台北: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台)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盛宁《人文困感与反思:西方后玩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萧兵《<中庸>的文化审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叶舒宪《庄子的文化阐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黄曼君《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徐新建《苗疆考察记:在田野中寻找本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版。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福仁、石兴泽编《谔谔之士——名人笔下的傅斯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杜卫《走出审美城: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评性解读》,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叶舒宪《两种旅行的足迹》,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王国维、罗振玉编校《明堂庙寝通考》,《雪堂丛刻》第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台)巴苏亚·博伊哲努《叙事性口传文学的表述》,台北:里仁书局,2001年版。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一书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庄孔韶《文化与性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岳川《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沈阳:辽海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叶舒宪《耶鲁笔记》,福州: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施春华《心灵的本体探索:探索神秘的原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鲁枢元编《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沈颂金著《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李幼蒸《历史符号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版。
    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下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黄平、罗红光、许宝强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叶舒宪等著《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杰舜编《人类学世纪坦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王轻鸿《汉语语境中的原型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敏《喜马拉雅山地歌谣与仪式:诗歌发生学的个案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史忠义、户思社、叶舒宪主编《国际文学人类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萧兵《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邓时忠《大陆台港比较文学理论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雷颐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上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叶舒宪《熊图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方克强《跋涉与超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萧兵《美人鱼》,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萧兵《蝴蝶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靳永《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文物文献与书迹的综合释证》,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台)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
    (台)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徐新建主编《灾难与人文关怀——“汶川地震”的文学人类学纪实》,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黄中祥《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代云红《叶舒宪与文学人类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5年。
    刘洋《灾难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现象》,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贺晓武《虚构诗学——以伊瑟尔文学思想为基础》,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李晓禺《中国文学人类学发展轨迹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易叙雄《文学治疗——从心理治疗视角解读赫尔曼·黑塞作品<荒原狼>》,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李音《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日)绫部恒雄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版。
    (苏)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日本)汤浅泰雄《灵肉探微——神秘的东方身心观》,马超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版。
    (美)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理查德·G·福克斯主编《重新把握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美)维克里《神话与文学》,潘国庆等译,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吴持哲编《诺斯洛普·弗莱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秦明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英)麦克尔·卡里瑟斯《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阐释人类学和社会多样性》,陈丰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马尔库斯,(美)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试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柯锦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张光直《商代文明》,毛小雨译,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英)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戴维·理查兹《差异的面纱——文学、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周欣、黄若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的疆域》,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神力的语言》,吴持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美)理安·艾斯勒《神圣的欢爱》,黄觉、黄棣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神话简史》,胡亚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蒙养山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李文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勒内·基拉尔《双重束缚——文学、模仿及人类学文集》,刘舒、陈明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吕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基维奇·普洛普《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格里马尔迪《巫师苏格拉底》,邓刚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爱尔兰)理查德·卡里《故事离真实有多远》,王广州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刘恒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瑞士)雅各布·坦纳《历史人类学导论》,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王宇根,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Robert A.Segal《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奥)安德烈·金格里希等《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Anatomy of Criticism:Four Essays.by Norhhrop Frye,Princeto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third printing,1973.
    Literary anthropology,Edited by Fernando Poyatos,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1988. Kay Milton.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Exploring 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Simultaneously published in the USA and Canada by Rouledge,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