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宋时期敦煌石窟中的于阗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于阗作为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一站,长久以来一直与中原王朝在政治、文化、宗教上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宋之际,特别是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与曹氏归义军时期,由于沙州与于阗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而直接,在敦煌石窟中出现了大量与于阗相关的图像。
     这些具有于阗因素的图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于阗传入敦煌的固有造像样式,如于阗瑞像、于阗守护神、毗沙门天王等,这些图像在传入敦煌之后虽然经过了部分的改变,但是原有样式的特点依然明显;另一类则是与于阗相关的经典以及由此产生的图像,这些图像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汉地民众对于阗的想象,如新样文殊中于阗王牵狮子的图像即是此类。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图像进行个案研究,运用大量的图像比对与文献梳理,弄清它们各自的样式来源、文化属性,以及出现在敦煌石窟中的原因。
     从对这些图像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到曹氏归义军时期,于阗的佛教信仰思想,特别是末法思想传入敦煌之后有较大影响,使得敦煌本地民众借用瑞像、于阗守护神等神祗的形象守护敦煌。另一方面由于中原地区以及敦煌对于阗佛教的吸纳,使得在民众心目中于阗成为一个重要的佛国,由此展开了对于阗国、于阗王的想象。曹氏归义军时期,由于与于阗王族的联姻,大量于阗人活动在敦煌,在石窟中出现了于阗王族的供养像,在对这些供养像以及曹氏归义军时期具有于阗因素的图像的考察中可以发现,至少在晚期的于阗王族中,出现了汉化的倾向,而这种汉化的来源,很有可能是与之关系密切的敦煌。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ops on the southern route of the Silk Road, Kotan maintained substant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acts with the Han regimes in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time period betwee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especially when Dunhuang was ruled by Tibet and the Guiyijun of Cao, given the close and direct ties between Shazhou and Kotan, a plethora of images bearing traces of Kotan culture appeared in the caves of Dunhuang.
     These Kotan images may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one refers to stereotyped images imported from Kotan, such as auspicious images of Kotan, guardian deities of Kotan, and Vaisravana. These images were partially transformed when arrived in Dunhuang, but the original stylistic features remained prominent. The other group of images was generated by the arrival of Kotan sutras and the imagination of Kotan by the Han area populace. One example in case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Khotan king leading a lion modeled after Manjusri Bodhisattva.
     The agenda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tudy the latter group of images. Through comparing a diversity of images and researching textual sources,I aim to locate the origin of their styl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and to explain why they appeared in Dunhuang caves. Based on m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se images, I argue that Buddhist ideas of Kotan, especially Buddhist eschatology, were influential when introduced into the Dunhuang area at the time of the Tibetan rule and the Guiyijun of Cao. Local people borrowed auspicious images and guardian deities from Kotan as guardians of Dunhua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bsorption of Kotan Buddhism by the Dunhuang and central China areas had produced Kotan as an important Buddhist kingdom i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ordinary people. They in turn started to imagine the kingdom and king of Kotan. At the time of the Guiyijun of Cao, local rulers married the royal house of Kotan and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Kotan people into Dunhuang. Images of the Kotan royal family as patrons of Buddhism appeared in Dunhuang cav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se patronage images and other images of Kotan traces at the time of the Guiyijun of Cao, I demonstrate that Sinocizing tendencies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late history of the Kotan royal house. I also argue that Sinocization originated in Dunhuang, which interacted with Kotan closely.
引文
1(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列传第六十六上”,“于阗”:“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属都护。”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3881页
    2佛教传入于阗的时间多根据《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于阗教法史》等古籍记载进行推论,具体年代虽有出入,但集中在公元前一世纪,是得到公认的。参见(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138-145贞
    3(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九十”,“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262页
    4大英博物馆监修,《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东京:讲谈社,1984年
    5 J · Williams, " The Iconography of Khotanese Painting ",East and West,new series vol,23 1-2, Rome,2973, P109-154
    6 G · Gropp, "Archaologisches Funde aus Khotan,Chinesisch-Ostturkestan".Die Trinkler-Sammlung im Ubersee-Museum, Bremen,1974
    7《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7年第4期,489-524页
    8参见李吟屏,《佛国于阗》,《佛国于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235页
    9和田博物馆编,《于阗》,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年,128-129页
    10参见李吟屏,《于阗牛角山新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61-64、70页
    11贾应逸,《新疆佛教寺院遗址研究概况》,《中华佛学学报》,2002年第7期,141-153页
    12(梁)僧祐,《出三藏记》卷二,“贤愚经记第二十”。《大正藏》第55册,67-68页
    13关于沙洲陷蕃的时间,说法不一,但主要集中在八世纪八址年代:1、大历十二年(777年),马德主张此说;2、建中二年(781年),出《元和郡县志》,支持此说的有徐松、翟理斯、向达、陈祚龙、藤枝晃、史苇湘等;2、贞元元年(785年),苏贞一支持此说;3、贞元二年(786年),陈国灿主此说:4、贞元三年(787年),戴密微、饶宗颐、苏莹辉(补订说)等持此说。本文取陈国灿786年说。参见陈国灿,《唐代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1期,1-7页。于阗陷蕃的年代暂以安迪尔古城贞元七年(791年)题记为参考。
    14此处转引自(法)海毖·噶尔美著.熊文彬译,《早期汉藏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页
    15王尧、陈践将此文译成汉文,参见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96-100页
    16参见张广达、荣新江,《10世纪于阗国的天寿年号及其相关问题》,收入《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00-302页
    17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2-30页
    18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沙埋和田废墟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19(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巫新华、肖小勇、方晶、孙莉译,《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 报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英)奥雷尔·斯坦因著,《沙埋契丹废墟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21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西域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参见见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文物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编,《中国新疆文物古迹大观》,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和田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2004年第4期,15-39页。
    25 李遇春执笔,《新疆和田县买力克阿瓦提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81年第1期,33-37页:收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506-509页。
    26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考队考古组,何德修、张铁男执笔,《于田县玛坚勒克遗址调查简报》,《新疆文物》1990年第3期,8-13页:张铁男重新整理的《新疆于田县玛坚勒克遗址调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3期,1-4转31页
    27中法联合克里雅河考古队,《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考察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28-37页,吴州、黄小江执行笔,《克里雅河下游喀拉墩遗址调查》,《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收入《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1.496-512页。
    39(意)马里奥·布萨格里、查娅帕特卡娅著,许建英、何汉民译,贾应逸审校,《中亚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
    40(日)宫治昭著,李萍译,《犍陀罗美术寻踪》,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41(英)约翰·马歇尔著,许建英译,贾应逸审校,《犍陀罗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
    42贾应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敦煌学研究丛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43古丽比亚,《西天的回声一西域佛教艺术》(失落的文明丛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44 #12
    45 Mode, " Sogdian Gods in Exile-some Iconographic Evidence from Khotan in the Light of Recently Excavated Material from Sogdiana", Silk Road and Archaeology 2(1992), P179-214
    46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47荣新江,《佛像还是袄神—从于阗看丝绸之路宗教的混同形态》,《九州学林》1卷2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93-115页
    48盛洁,《于阗佛画考》,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9金维诺,《阎立本与尉迟乙僧》,《文物》,1960年第4期,61-69页,收入作者《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册,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156-169页
    50(日)长广敏雄,庄中、曹汉旗译,《尉迟乙僧画迹考》,《大陆杂志》第14卷第7号,15-20页
    51庄申,《隋唐时代的于阗祖籍之父子画家》,《中国画史研究续集》,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72年,226-307页
    52 张光福,《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110-112页:《尉迟跋质那与大云寺壁画和<外国宝树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87-88页:《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史料钩稽》,张光福,《中国画研究》第2期,1982,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90-113页;《关于尉迟乙僧的(天王图>》,《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105-112页;《尉迟跋质那与尉迟乙僧》(中国画家丛书),上海:上海人民美街出版社,1983:《尉迟乙僧的绘画及其成就》,《新疆艺术》1983年第2期,9-13页
    54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从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363-368页
    56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200-209页
    57宁强,《巴中南龛第93号毗沙门天王造像龛新探》,《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11-15页
    58黎方银,《毗沙门天王像》,收入《大足石窟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155-157页
    59胡文和,《毗沙门天王》,《四川道教、佛教石窟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社,1995年,236-240页
    60李凇,《略论中国早期天王图象及其西方来源》,收录于郑炳林、花平宁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490-528页
    61(日)松本文三郎《兜跋毗沙门考》,《东方学报》,1939年第1期,金中译,《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36-43页
    62 田边胜美,《毗沙门天王の诞生》,收录于田边勝美,前田耕作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中央ァ ヅァ》,小学舘,1999年,311-317页
    63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敦煌地区的毗沙门信仰》,收录于白化文等编,《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256-263页
    64杨宝玉,《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刍议》,收入《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67-177页
    65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收录于王维梅主编,《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中:自然文化学会,1999年,94-103页
    66党燕妮,《毗沙门天王信仰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99-104页
    67党燕妮,《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信仰》,收入郑炳林主编,《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293-317页
    68古正美,《于阗与敦煌的毗沙门天王信仰》,收入敦煌研究院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34-66页
    69敦煌研究院主编,孙修身编,《敦煌石窟全集12佛教东传故事画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0年
    40苏远鸣《敦煌石窟中的瑞像图》,载法国巴黎1984年出版的《敦煌学论文集》第3卷。该文译文载(法)谢和耐等著、耿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51-175页
    71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收入《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66-223页
    72施萍婷,《敦煌随笔之四》,收入《敦煌习学集》(上),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57-65页
    73张小刚,《敦煌感通故事画榜题抄录稿研究》,收录于敦煌研究院编,《庆贺饶宗颐先生九十五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未出版),2010年,171-186页
    74张小刚,《浅析敦煌艺术的鹿野苑中瑞像图》,《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10-15页
    75肥田路美,《南北朝時代乃至唐代の瑞像の造形的特微と意义》。收录于敦煌研究院编,《庆贺饶宗颐先生九十五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未出版),2010年,66-70页
    76张小刚,《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王》,《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50-56页
    77荣新江、朱丽双,《图文互证一于阗八大守护神新探》,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0-218页
    78张小刚,《敦煌所见于阗牛头山圣迹及瑞像》,《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6-11页
    79林敬真,《敦煌史迹瑞像初探》,台南艺术大学硕十论文,2004年
    80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12期,41-46页
    81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47-265页
    82孙修身,《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73-91页
    83沙武田,《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26-32页
    84孙修身,《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44-58页
    85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后收入《中国美术史论集》中册,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128-140页
    86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收入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17-219页
    87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22-28贞
    88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60-68页
    89沙武田、段小强《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7-9页
    90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91石璋如,《莫高窟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田野工作报告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1996年,602页
    92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30页
    93彭金章,《敦煌密教画卷》,香港:商务印伟馆,2003年,197-214页
    94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收录于王维梅主编,《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中:自然文化学会,1999年,94-103页
    95沙武田《莫高窟“天王堂’质疑》,《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23-27页
    96彭杰,《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地神》,《西域研究》.2007年3期,64-72页
    97彭杰,《于阗地神崇拜及其图像流变》,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251-260页
    98姚桂兰、张善庆《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地神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53-58页
    99此处引自(日)长广敏雄,邓惠伯译,《什么足美术样式》,《美术研究》,1980年12期,62页
    100同上,61-63页
    101罗世平,《四川唐代佛教造像与长安样式》,《文物》,2000年4期,46-57页
    102(意)马里奥·布萨格里、查娅帕特卡娅著,许建英、何汉民译,贾应逸审校,《中业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48页
    103(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十一,《大藏经》第54册,No.2128,375贞下栏
    104参见李玉珉,《试论唐代降摩成道式装饰佛》,《故宫学术季刊》,第23卷第3期,39-90页
    105参见李吟屏,《佛国于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235页
    106参见盛洁,《于阗佛画考》,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107威廉姆斯夫人(J·Williams),《于阗绘画中的佛像》(the Iconography of Khotanese Painting),载《东方与西方》(East and West)新辑第23卷第1、2期,罗马,1973,125-129页,此处转引自《于阗史丛考》,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92页
    ’108(宋)志磐,《佛祖统记》卷第三十二,“世界名体志第十五之二”,“东土震旦地里图”,《大正藏》第49册,NO.2035,314页中栏
    109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二)》,《敦煌研究》,1981.试刊第一,98-110页
    110(梁)慧皎,《高僧传》卷第十三,“兴福”第八,《人正藏》第50册,NO.2059,409页中栏
    111(唐)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五,《大正藏》第23册,NO.0438,325页
    112(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大正藏》第54册,NO.2125,215页
    113(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468-469页
    114参见王中旭,《阴嘉政窟—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赠阅
    115张小刚,《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8-15页
    116(英)奥雷尔·斯坦因原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译,《西域考古图记》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90、580-581页
    117张小刚,《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8-15页
    118王尧、陈践译注,《P.T.960号于田教法史》,《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155页
    119(日)肥田路美著,牛源译,《凉州番禾县瑞像故事及造型》,《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165-180页
    120《大宋高僧史略》卷下,(宋)赞宁著,“城阁天王”,《大正藏》第54册,No.2126,254贝
    121《宋高僧传》卷二十六,(宋)赞宁著,“兴福篇第九之一”,“唐东京相国寺慧云传”,《大正藏》第50册,No.2061,875页
    122 关于沙洲陷蕃的时间,主要观点有①大历十二年(777),马德主张此说;②建中二年(781),出《元和郡县志》,支持此说的有徐松、翟理斯、向达、陈祚龙、藤枝晃、史苇湘等;③贞元元年(785),罗振玉主张此说;④贞元二年(786),山口瑞风、陈国灿主张此说:⑤贞元三年(787),戴密微、饶宗颐、苏莹辉(补订说)等主张此说。但都集中在八世纪八十年代。
    123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献选》,《P.T.960号于田教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52页
    124(法)海瑟·噶尔美著,熊文彬译,《早期汉藏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页
    125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拔协译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61贞
    126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西藏王统记》,注641,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127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收录于《于阗史丛考》(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66-223页
    128张小刚,《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王》,《敦煌研究》2005年1期,50-56页
    129荣新江、朱丽双,《图文互证--于阗八大守护神新探》,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0-218页
    130由于本文讨论的主要是莫高窟,故直称其窟号,榆林窟则用全称。
    131参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90页
    132马德综合霍熙亮先生意见,认为454窟为天福五年至九年(940-944年)间,为曹元深所建,而甬道部分是在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由曹延恭重修,其弟曹延禄续修而成;贺世哲先生认为此窟图像都是976年所绘。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30-134页;贺世哲,《从供 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29页
    133另有85窟“翟法荣”窟采用的是甬道顶千佛与两披瑞像的配置,不见于阗守护神,以及5窟采用的是不知名经变与瑞像的组合,暂不讨论
    134此窟为唐代前期所建,甬道为张氏归义军时重绘,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53页
    135此窟为曹议金功德窟,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年),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17-219页;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15-119页
    136此窟为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曹议金回鹘夫人李氏与其子曹元德所建,名为“天公主窟”,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扁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22-223页;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7-129页
    137此窟为天福四年(939年)张怀庆所建,此窟建成时张怀庆已死。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23-224页;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9-130页
    138此窟为盛唐所建,甬道处曹氏归义军时期重绘,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34页139此窟为盛唐所建,甬道处曹氏归义军时期重绘,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33页
    140此窟为曹氏归义军时期所建,参见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40页
    141此窟为唐代前期所建,甬道处曹氏归义军时期重绘,参见马德,兰州:《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52页
    142此扁为隋代所建,甬道处曹氏归义军时期重绘,参见马德,兰州:《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56页
    143此窟为隋代所建,甬道处曹氏归义军时期重绘,参见马德,兰州:《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356页
    144此窟为盛唐所建,建中二年(781年)以后完成,五代曹元忠时期重修。参见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41页
    145此窟为曹元忠时期所建,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28页
    146此窟为初唐所建,曹延禄当权之后重修,当在980年以后。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30页
    147张小刚认为此神结说法印,荣新江与朱丽双参照98窟图像认为其左手持宝珠,笔者在敦煌考察时发现其他窟中此守护神皆未持物,多为三指舒展,拇指与食指相捻,并且98窟中宝珠并不清楚,此处同意张小刚说法印的看法。参见张小刚《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王》,《敦煌研究》,2005年1期,50-56页;荣新江、朱丽双,《图文互证—于阗八大守护神新探》,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0-218页
    148此处感谢郑弌师弟提醒
    149(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著,赵崇民、巫新华译,《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5-6页
    150参见韩保全主编,《唐金乡县主墓彩绘陶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7页
    151关于长甲毗沙门天王讨论较为丰富,如松原文三郎著,金中译,《兜跋毗沙门天王考》,《敦煌研究》,2003年5期,36-43页;谢继胜,《榆林15窟天王像与吐蕃天王图像演变分析》,《装饰》,2008年6期,54-59页等等
    152于阗长甲天王的传入一般认为是与玄宗朝不空施法救安西兵危相关,在此之后“开元十四年,玄宗东封回敕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样就寺壁画焉”,事见(宋)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卷26,《大藏经》第50册,No.2061,875页上栏
    153阎文儒、常青,《龙门石窟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85-86页;曾布川宽著,颜娟英译,《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的研究》,《艺术学》第8期,207页
    156参见笔者《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5期,56-82页
    157张小刚,《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王》,《敦煌研究》,2005年1期,50-56页
    158《大正藏》“图像部”第l册,78页
    159(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918页
    160这种现象也存在于瑞像当中,笔者在敦煌、和田等地的考察过程中发现,231窟与237窟瑞像图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237窟的于阗瑞像在服装、配饰等细节与于阗地区的造像颇有相似之处,而231窟则进行了部分的调整与改造。
    161荣新江、朱丽双,《图文互证--于阗八大守护神新探》,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190-218页
    162同上
    163(唐)法成,《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火尽之记》,《大藏经》第51册NO.2090,996页中栏
    164同上996页中栏
    165同上996页中段栏
    166王尧在《于田教法史》中将此公主当做文成公主,而在译文中有“吐蕃赞普和汉地君王结成甥舅”之句,“甥舅”一词使用于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之后,文成公主时并不使用,并且在对文献的检索中并未发现文成公主供养于阗僧人的记载。参见王尧译,《于田教法史》,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153页
    167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59-60页
    168(唐)圆照,《司空入竺记》,收录《游方记抄》,《大藏经》第51册,No.2089,981页上栏
    169(唐)圆照,《悟空入竺记》,收录《游方记抄》,《大藏纤》第51册,No.2089,980页下栏
    170(新罗)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收录《游方记抄》,《大藏经》第51册,No.2089,979页中栏
    171详见荣新江,《丹丹乌里克遗址--中目共同考察研究报告》第一章第二节“唐代于阗史概说”,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15页
    1722011年秋,笔者在新疆和田达玛沟博物馆见到收藏的此幅壁画,此处感谢张化杰老师、史燕老师的帮助。
    173张小刚,《敦煌壁画中的于阗装饰佛瑞像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8-15页
    174此窟年代可能早于第9窟,根据霍熙亮先生的判断,可能与张义潮有关,参见霍熙亮,《莫高窟第72窟及其南壁刘萨诃与凉州圣容佛像史迹变》,《文物》,1993年第2期,32-47页
    176孙修身,《莫高窟的佛教史迹故事画》,《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204-213页;《莫高窟佛教史迹画介绍(一)》,《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32-353页;《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介绍(二)》,《敦煌研究》,1981年试刊(一),98-110页;《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介绍(三)),《敦煌研究》,1982年试刊第二,88-107页:《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介绍(四)》,《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总第三),39-55页:《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内容考译(五)》,《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63-70页;《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介绍(六)》,《敦煌研究》,1986年第2期,30-35页;《英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内容考译(七)》,《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35-42页;《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译(八)》,《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3-8页;《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译(九)》,《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26-35页
    177(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卷三,《大藏经》第50册,No.2043,139页下栏
    178(唐)道宣撰,《道宣律师感通录》,《大藏经》第52册,No.2107,437页上栏
    179(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第三十九之二”“圣僧部第三”,《大藏经》第53册,No.2112,610页,中栏
    180此处转引自杨宝玉,《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363页
    181(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三,《大藏经》第50册,No.2058,308页下栏
    182(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八,《大藏经》第50册,No.2060,488页下栏
    183(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八,《大藏经》第50册,No.2060,489页上栏
    184(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藏经》第52册,No.2106,428页下栏
    185(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八,《大藏经》第50册,No.2060,489页上栏
    186(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八,《大藏经》第50册,No.2060,488页上栏
    187(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二》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538页。
    188(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一,《大藏经》,第50册,No.2059,324页上栏
    189(宋)非浊集,《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一,《大藏经》,第51册,No.2084,835页上栏
    190(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华严经》卷二十九,“菩萨住处品第二十七”,《大藏经》第09册,No.0278,590页上栏
    191(隋)那连提耶舍,《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日藏分护塔品第十三”,《大藏经》第13册,No.0397,,294页中栏
    192(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1013-1014页
    193(唐)法成,《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大藏经》第51册,No.2090,996页上栏
    194王尧、陈践,《于阗教法史》,《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140-158页
    195(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藏经》第50册,No.2053,249页中栏
    196(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5-126页
    197《于阗国授记》,原文见于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与文书》,伦敦,1935年,89-90页,恩默瑞克《关于于阗的藏文文献》,伦敦,1967,2-5页。此处转引自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收入《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98页
    198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介绍(四)》,《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总第三),39-55页;
    199(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藏经》第50册,No.2053,244页中栏
    200(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93页
    201(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四,《大藏经》第3册,No.0190,857页上栏
    202(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693页
    203(宋)志磐撰,《佛祖统记》卷五,《大藏经》第49册,No.2035,174页上栏
    204(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523页
    205参见巫鸿,《再论刘萨诃—圣僧的创造与瑞像的发生》,收录于《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431-454页;(日)肥田路美著,牛源译,《凉州番禾县瑞像故事及造型》,《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165-180页
    206(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藏经》第52册,No.2106,419页中栏
    207(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大藏经》第02册,No.0099,165页中栏
    208(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287页
    209(唐)道宣,《释迦氏谱》,《大藏经》第50册,No.2041,97页下栏
    210朱丽双,《敦煌藏文文书P.t.960所记于阗建国传说》,《敦煌研究》,2011年2期,108-113页
    214(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五》,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35-236页
    212参见王中旭,《阴嘉政窟—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赠阅
    213 72窟根据霍熙亮的判断认为是张氏归义军初期,345窟年代一直有所争议,《莫高窟内容总录》定在盛唐时期,修订版定在五代,张小刚在《敦煌所见于阗牛头山圣迹及瑞像》 文中认为是盛唐时期作品。但是画面中的毗沙门天王与舍利弗决海的部分与144窟前室北龛上方的图像一样,144窟张氏归义军初期所造洞窟,因此笔者将此图年代判断为张氏归义军初期。参见张小刚,《敦煌所见于阗牛头山圣迹及瑞像》,《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6-11页
    214凉州瑞像与末法的关系参见张善庆、沙武田,《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敦煌研究》,2008年5期,9-13页;牛头山瑞像的出现与于阗瑞像一样都是对末法时于阗国的护持,这一思想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既已传入敦煌,在张氏、曹氏归义军时期均有延续,本文关于单身瑞像、神王的讨论已经阐述了这一问题,此处不再赘叙述。
    215详见张广达、荣新江著,《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于阗史从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99页、207-208页
    216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24-25页,此处转引自张广达、荣新江著,《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收入《于阗史从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99页
    217同上,207-208页
    218参见王中旭,《阴嘉政窟一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赠阅
    219(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1013-1014页
    220(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藏经》第36册,No.1736,601页中栏
    221 (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大藏经》第52册,No.2106,424页,下栏
    222(唐)慧祥《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1093页上栏。
    223参见(日)圆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280-297页
    224(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1107页上、中栏。
    225参见(日)圆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記校注》,“(唐文宗开成五年七月)十八日,欲向长安发去。头陀僧义圆见雇博士,自出帔袄子一领,画《五台山化现图》,拟付传日本国。为待画毕,不得发去。……廿六日,画《化现图》毕。头陀云:‘喜遇日本国三藏,同巡台,同见大圣化现。今画《化现图》一铺奉上。请将归日本供养,令观礼者发心,有缘者同结缘,同生文殊大会中也。’”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317—318页。
    226参见(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请求》,“穆宗长庆四年九月甲子,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山在代州,多浮图之迹,西戎尚此教,故来求之。”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1724页。
    227(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七,《大藏经》第35册,No.1735,859页,中栏
    228(高丽)一然撰,《三国遗事》,《大藏经》第49册,No.2039,998页中栏
    229同上,999页上栏
    230(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藏经》第10册,No.0279,211页下栏
    231(日)圆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280-297页
    232(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大藏经》第49册,No.2035,263页下栏
    233(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上,《大正藏》51册,1105页中栏
    234参见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文殊显现与五台山图》,《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4期,37-43页
    235以P.4641为底本,题目据P.4617补,可参见杜斗城《敦煌王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42页
    236(唐)澄观《华严经疏》卷四七,《大正藏》第35册,860页下栏
    237录文参见郝存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6页。
    238(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中华书局,1987年,105页。
    239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60-479页
    240同上,477页,注3
    241王尧、陈践,《于阗教法史》,《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151页
    242原文见贝利,《于阗语杂考》(Hvatanica) (BSOS)四,《伦敦大学东方研究院学报》第10卷,第4期,1942年,892页,转引自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收录《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01页
    244(东晋)佛驮跋陀罗,《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九,《大藏经》第09册,No.0278,590页下栏
    245(隋)那连提耶舍,《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藏经》第13册,No.0397,294页下栏
    246(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013-1014页
    247(隋)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藏经》第13册,No.0397,294页下栏
    248(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五,《大藏经》第10册,No.0279,241页下栏
    249(后晋)刘昫编,《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385页
    250(唐)法藏撰,《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大藏经》第35册,No.1733,391页中栏
    25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記》卷九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777页
    252(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三十,“列传第二十”,“何尚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91页
    253(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二十,《大藏经》第50册,No.2060,603页下栏
    254(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匕,《大藏经》第35册,No.1735,859页
    255(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七十七,《大藏经》第36册,No.1736,604页上栏
    256(清)潘永因撰,刘卓英点校,《宋稗类钞》卷八,“古玩”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704页
    257(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影印本)卷六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941页
    258(南宋)程公许撰,《沧洲尘缶编》卷六,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
    259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12期,41-46页
    260荣新江,《“新样文殊”像的来历》,收录于《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52-256页
    261孙修身,《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73-91页
    262孙修身,《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44-58页
    263沙武田,《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26-32页
    264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22-30页
    265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借阅。
    266[日]大村西崖《中国艺术史雕塑篇》,日本:吉川弘文馆,1961年,图603、617、618;
    267[日]松原三郎《中国教雕刻史研究》,日本:吉川弘文馆,1961年,253页。转引自孙晓岗《文殊菩萨图像学研究》,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36页
    268范晔撰,《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58页
    269(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3928页
    270(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尔朱荣”,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774页
    271(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宗悫”“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愿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爲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栗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爲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爲数道,似旗潜进讨破之,仍攻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逆,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悫以爲外国有师子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御,象果惊奔,衆因此溃乩,遂克林邑。”,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71页
    272(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七,《大藏经》第25册,No.1509,111页上栏
    273(唐)魏征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1852页
    274(北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82页
    275(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231页
    276(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19贝
    277(南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七,“志第九”“舆服”,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337页
    278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0,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1398页
    279(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0,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1402页
    280参见(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89“列传第三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2903页
    28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315页
    282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406页
    283参见(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八,“本纪第八”“玄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184页
    284(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1408页
    285(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7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1408页
    288梁元帝《职贡图》宋摹本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图作者原题为阎立德,金维诺经研究后认为该图应为粱元帝图之宋摹本,见金维诺《<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文物》1960年第7期,收录于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上册
    287(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72页
    28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51页
    289(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66页
    290参见王中旭,《阴嘉政窟—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赠阅
    291(北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17页
    29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三十六,“志第十六”“天文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325页
    29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中宗睿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49页
    29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51页
    295同上
    296(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65页
    297 同上
    29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一,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51页
    299同上
    300(元)周密,《云烟过眼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53页
    301(宋)宗晓撰,《乐邦遗稿》卷二,《大藏经》第47册,No.1969B,245页中栏
    302(宋)志磐,《佛祖统记》卷二十九,《大藏经》第49册,No.2035,293页下栏
    303(唐)实叉难陀,《大方广佛华严纤》卷第六十二,《大藏经》第10册,No.0279,332页中栏
    304孙修身,《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73-91页
    305孙修身,《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44-58页
    306(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藏经》第19册,No.0967,349页中栏
    307饶宗颐,《敦煌白画》,巴黎,1978年,第二卷,40页;第三卷,图版40.又同作者,《画宁面——国画史论集》,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162页
    308《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大藏经》第19册,No.0974E,395页下栏
    309(唐)菩提流志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大藏经》第20册,No.1186A,793页下栏
    310(元)周密,《云烟过眼录》,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卷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42页
    311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917页
    312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十四,“唐太祖先家人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44页
    313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247-265贝
    314周不显,《敦煌佛教经略考》,《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2期,第4页
    315才让,《敦煌藏文本金光明祈愿文研究》,《敦煌学辑刊》,2010年1期,第11-27页
    316胜光法师的活动年代迄今没有确切的定论,在其翻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的跋文中写到:“又幸福的东方的伟大中国国忠精通人小乘一切经的菩萨义净三藏法师从印度语译为汉语。又在此五浊恶世后学的别失八里人胜光法师再从汉语译为突厥—维吾尔语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完。”参见耿世民,《试论古代维吾尔族翻译家胜光法师》,《民族翻译》2011年第1期,27-33页
    317(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大藏经》第16册,No.663,325页,358-359页
    318段晴,《新发现的于阗语金光明最胜王经》,《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2006年,7—22页
    31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20(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于安澜主编,《画史丛书》卷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41页
    321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卷上,于安澜主编,《画史从书》卷四,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8贝
    322施萍婷,《金光明经变研究》,收入敦煌研究院编,《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413—455页
    323参见沙武田,《SP.38、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19-28页
    324详细见张惠明,《柏孜克里克石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中的<忏悔灭最传>故事场面研究——兼谈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奥登堡收集品Ty-575号相关残片的拼接》,《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3期,55-70页。Ty-943号收集品“此铺壁画高为38厘米,宽为20厘米。揭取的洞窟编号不详。此壁画上有数则汉文题记,根据这些汉文题记和壁画的唐代画风判断,其绘制年代大约在公元九世纪之前。”此处资料引自张惠明,《柏孜克里克石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中的<忏悔灭最传>故事场面研究——兼谈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奥登堡收集品Ty-575号相关残片的拼接》,61页
    325参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80—92页:孟凡人,《北庭高吕回鹘佛寺壁画》,收录于《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69页
    326施萍婷,《金光明经变研究》,敦煌研究院编《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413—455页
    327参见沙武田,《金光明最胜王经变首次出现于吐蕃期洞窟的原因》,博士后论文《叶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184—198页
    328参见沙武田,《SP.38、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19-28页
    329
    330参见沙武田,《金光明最胜王经变首次出现于吐蕃期洞窟的原因》,博士后论文《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184—198页
    331(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大藏经》第16册,No.0665,434页中栏
    332(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大藏经》第16册,No.0665,403页下栏
    333(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大藏经》第16册,No.0665,425页上栏
    334伯希和著、耿异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72页
    335(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大藏经》第16册,No.0665,403页下栏
    336伯希和著、耿昇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72页
    337(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藏经》第16册,No.0665,413页下栏
    338(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大藏经》第16册,No.0665,432页上栏
    339(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大藏经》第16册,No.0665,406页上栏
    340(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大藏经》第16册,No.0665,411页上栏
    341(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藏经》第16册,No.0665,417页下栏
    342伯希和著、耿异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72页
    343(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大藏经》第16册,No.0665,411页上栏
    344张惠明,《柏孜克里克石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中的<忏悔灭最传>故事场面研究——兼谈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奥登堡收集品Ty-575号相关残片的拼接》,《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3期,55-70页
    345张惠明,《柏孜克里克石窟<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图中的<忏悔灭最传>故事场面研究——兼谈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奥登堡收集品Ty-575号相关残片的拼接》,《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3期,55-70页
    346杨富学,《回鹘文<金光明经>及忏悔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研究所编,《西域历史研究集刊》,第2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241—251页
    347(唐)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大藏经》第16册,No.0665,411页上栏
    348同上,411页中栏
    349参见G · Gropp, "Archaologisches Funde aus Khotan,Chinesisch-Ostturkestan".Die Trinkler-Sammlung im Obersee-Museum. Bremen.1974. P111-119. P112. Abb.42a-f
    350参见荣新江,《于阗佛寺壁画新的探索》,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204页
    351于阗人对于坚牢女神的信仰可能与其建国传说有关,据《大唐西域记》载,其王嗣为地乳所育,因为国号。参见彭杰,《于阗的地神崇拜及其图像的流变》,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251—260页
    352同上
    353李翎,《八天神图像之误读》,《西域研究》,2011年第2期,93-100页
    354参见荣新江,《于阗佛寺壁画新的探索》,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204页
    355大英博物馆监修,《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卷三,东京:讲谈社,1984年,314页
    356(唐)不空,《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藏经》第19册,No.0950,199页上栏
    357段晴,《明咒护身符》,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267—279页
    358参见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22—30页;《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22-30页
    359同上
    360此图像见于克孜尔尕哈13、14窟中,参见彭杰,《于阗的地神崇拜及其图像的流变》,收录于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251—260页
    361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22—30页
    36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五”,“舆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936页
    363同上,1938页
    364参见王中旭,《贞观新样》,未刊稿,此处感谢王中旭师兄借阅
    365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收入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227页
    36698窟李圣天的供养像大致绘制于后晋天福年间(937—943年),同上,219页
    367同上,219页
    368(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中华书局:1974年,918页
    369同上
    370于阗陷蕃的年代暂以贞元七年(791年)题记为参考
    371(东晋)王嘉撰,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15页
    372(后晋)刘晌撰,《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中华书局,1975年,1061页
    373(清)曹寅等编,《全唐诗》五百零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5745页
    374(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五”,“舆服”,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955页
    375(元)脱脱撰,《宋史》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3535页
    376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四册,999页
    377(清)徐松辑,《宋会要集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7767页
    378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78页。
    379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31页
    380张广达、荣新江,《关于敦煌出土于阗文献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收录《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80-81页
    381张广达、荣新江,《10世纪于阗国的天寿年号及其相关问题》,收录《于阗史丛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93页
    382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60页
    383姚书文,《新疆和田布扎克墓地出土—号彩色木棺的加固保护》,《新疆文物》,2002年3—4期合刊
    384吴艳春,《从和田布扎克彩棺看唐—五代长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79—84页
    385参见《山西太原唐佛塔地宫出土五重棺椁》,《中国文物报》,2008年11月28日
    羽溪了谛,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重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1999)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
    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三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庄申,《隋唐时代的于阗祖籍之父子画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4种上册,1960,403-454页
    张曼涛(主编),《西域佛教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王尧、陈践,《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文物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
    张光福,《尉迟跋质那与尉迟乙僧》(中国画家丛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
    孟凡人,《新疆古代雕塑辑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斯坦因(M. A. stein),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上海中华书局,1936.重印: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7
    王尧、陈践,《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长泽和俊,钟美珠译,《丝绸之路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1990.北京,文物出版社。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真迹释录》,5辑,书目文献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6—1990。
    李吟屏,《佛国于阗》(丝路丛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重印.:台北淑馨出版社(世界文化丛书22),1994)。
    普里(B. N. Purl),许建英,何汉民译,《中亚佛教》,同译者编译《中业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
    布萨格里(M. Bussagli),许建英、何汉民译,《中业绘画》,同译者编译《中亚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一——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张毅,《往五天竺国传笺注》,中华书局,1994.
    橘瑞超,柳洪亮译,《中亚探险》,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斯坦因,殷晴、据世华、张南、殷小娟译,《沙埋和阗废墟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修订本:1997年)。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乌鲁木齐,新 疆人民出版社,1995。
    张广达,《西域史地从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修订版:1998年)。
    谢弗(Ed. H. Schafer),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中国傅统文化研究从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东方文化丛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杨铭,《吐蕃统治敦煌研究》,(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从刊7),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魏长洪(等),《西域佛教史》(西域文化研究文库),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8。
    杨富学,《西域敦煌宗教论稿》(敦煌学文库),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荣新江,《鸣沙集一敦煌学学术史与方法论的探讨》(敦煌丛刊二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中国新疆文物古迹大观》,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赫定(S.Hedin),田杉编译,《生死大漠》, (探险与发现从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特林克勒(E. Trinkler),赵凤朝译,《未完成的探险》(探险与发现从书),书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重印:1990/1995年;2000年[2册])。
    孟凡人,《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德堡分所、俄国科·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
    出版社,《俄藏敦煌文书》,第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7辑),北京,三联书店,2001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近代外
    国探险家新疆考古档案史料》,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
    亨廷顿(E。Huntington),王彩琴、葛莉摘译,《亚洲的脉搏》,(探险与发现从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黄盛璋,《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贾应逸、祁小山《印度到中固新疆的佛教艺术》(敦煌学研究丛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托马斯,刘忠、杨铭译,《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
    斯坦因,巫新华、伏霄汉译,《斯坦因中国探险手记》共4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王冀青,《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古日记考释》(国际敦煌学丛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和田地区文管所(编著),《于阗》(新疆历史文化丛书),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
    杨铭,《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关系研究》(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羽田亨,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5。
    沙知、吴芳思(编著),《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活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贾应逸、祁小山,《佛教东传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勒柯克、瓦尔特施密特,管平、巫新华译《新疆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寅恪,《武瞿与佛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第2分;1935.收入作者《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53-174页。
    长广敏雄,庄申、曹汉旗译,《尉迟乙僧画迹考》,《大陆杂志》第14卷第7号,1957.15-20页。
    金维诺,《阎立本与尉迟乙僧》,《文物》1960年第4期,61-69页
    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12期,41-46页。
    张光福,《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110-112页。
    黄盛璋,《敦煌写本(西天路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9-20页
    李遇春,《新疆和田县买力克阿瓦提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81年第1期
    孙修身,《于阗媲摩城、坎城两地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67-72页。
    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1)》,《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332-353页。
    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2)》,《敦煌研究》试刊1,1982,98-110页。
    孙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3)》,《敦煌研究》2,1983,88-107页。
    张光福,《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史料钩稽》,《中国画研究》第2期,1982,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90-113页。
    张光福,《关于尉迟乙僧的(天王图>》,《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105-112页。
    黄盛璋,《和田文<于阗王尉迟徐拉与沙州大王曹元忠书>与西北史地问题》,《历史地理》3,1983,203-219页。
    黄盛璋,《<铜和泰藏卷>与西北史地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60-73页。
    王冀青,《古代和田派美术初探》,《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91-100页。
    林梅村,《藏文古籍所述于阗王谱系迄始年代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83-90页。
    森安孝夫,耿异译,《回鹘、吐蕃789—792年的北庭之争》,《敦煌译丛》第1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247-257页。
    孙修身,《敦煌佛教艺术和古代于阗》,《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52-59页。
    巴桑旺堆,《藏文文献中的若干古于阗史料》,《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1期,69-73页。
    黄盛璋,《于阗文<使河西记>的历史地理研究》上、下,《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1-18页;1987年第1期,1-13页。
    哈密屯(J.Hamilton),耿异译,《九至十世纪的于阗纪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合研究通讯》1987年第1期,21-24页。
    埃默瑞克(R. E. Emmerick),田卫疆译,《古代于阗文佛教文献研究概述》,胡锦洲校,《新疆文物》1987年第4期,44-58页。
    哈密屯(J. Hamilton),荣新江译,《公元851—1001年于阗年号考》,《新疆文物》1988年第2期,133-138页。
    段晴,《于阗文中的八曜》,《民族语文》1988年第4期,36-40页。
    井之口泰淳,荣新江译,《于阗语资料所记之尉迟王家系谱和年代》,《新疆文物》1988年第2期,113-124转131页。
    黄盛璋,《敦煌于阗文几篇使臣奏稿及相关问题综论》,《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51-60页。
    贝利(H. w. Bailey),荣新江译,《于阗王国》,《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37-43页。
    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考队考古组(何德修、张铁男执笔),《于田县玛坚勒克遗址调查简报》,《新疆文物》1990年第3期,8-13页
    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考队考古组(刘文锁执笔),《墨玉县扎瓦遗址》,《新疆文物》1990年第4期,47-53转54页
    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综考队考古组(肖小勇执笔),《安迪尔遗址考察》,《新疆文物》1990年第4期
    饶宗颐,《刘萨诃事迹与瑞像图》,《(1987)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336-349页。
    石泰安(R. A. Stein),耿异译,《古代吐蕃和于阗的一种特殊密教论述法》,《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7,1990.140-161页。
    藤枝晃,《关于220窟改修的若干问题》,《(1987)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67-84页。
    韦陀(R.whitfield),《瑞像图(摘要)》,《(1987)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328-329页。
    高永久、王国华,《吐蕃统治于阗的若干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60-66页。
    陈世良,《敦煌菩萨竺法护与于阗和尚无罗叉》,《新疆文物》1991年第4期,99-106转82页。
    荣新江,《于阗在唐朝安西四镇中的地位》,《西域研究》1992年第3期,56-64页。
    黄盛璋,《关于沙州曹氏和于阗交往的诸藏文文书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1992 年第1期,35-43页。
    埃默瑞克(R. E. Emmerick),殷晴译,《中业的佛教》,《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58-62页。
    威廉斯(J. Williams),荣新江摘译,《于阗绘画中的佛像》,《新疆文物》1992年译文专刊,169-176页。
    殷晴,《古代于阗的南北交通》,《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85-99页。
    荣新江,《关于唐宋时期中原文化对于阗影响的几个问题》,《国学研究》第1卷,1993,401-424页。
    段晴,《于阗语<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残片释读》,《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
    谭蝉雪,《西域鼠国与鼠神摭谈》,《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120-126页。
    段晴,《<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拾零》,北京大学东方学系、东方文化研究所编,《东方研究》(1996年、1997年),北京,蓝天出版社,139-146页。
    孙修身,《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44-58页。
    苏远鸣,耿昇译,《敦煌石窟中的瑞像图》,《法国学者敦煌论文文选萃》,北京,中华书局,1996,151-175页。
    薛宗正,《大唐毗沙郡将军叶和之墓考释》,《新疆文物》1996年第3期,1-2页。
    中法联合克里雅河考古队,《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考察概述》,《新疆文物》1997年第4期,1-12页。
    殷晴,《3—8世纪新疆寺院经济的兴衰》,《西域研究》1997年第2期,29-38页。
    段晴,《几件与册封于阗王有关的于阗文书》,叶奕良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13页。
    李吟屏,《古于阗坎城考》,马大正、杨镰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续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236-262页。
    杨富学,《(法华经)胡汉诸本的传译》,《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43页。
    王嵘,《誉满中原画坛的尉迟乙僧》,《西域研究》1998年第3期,61-70页
    马昌仪,《西域鼠国及其信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107-114页。
    钱伯泉,《于阗国使刘再异的国籍及出使过程探微》,《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96-101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法圆科学研究中心315所一中法联合克里雅河考古队,《新
    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考察概述》,《考古》1998年第12期,28-37页。
    王嵘,《热瓦克佛寺艺术觅踪》,《丝绸之路》1999年第2期,12-16页
    张业莎,《吐蕃与于阗关系考》,《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29-37页。
    李静杰,《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53-63页。
    吴焯,《尉迟乙僧综考》,《中亚学刊》第5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00-332页。
    李吟屏,《新发现于新疆洛普县的两件唐代文书残页考释》,《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57-61页。
    李吟屏,《新疆和田出土彩棺及其相关同题》,《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52- 61页。
    荣新江,《略谈于阗对敦煌石窟的贡献》,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上,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67-82页。
    贾应逸,《藏经洞遗书与和阗佛教遗址》,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83-103页。
    荣新江,《慧超所记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冉云华先生八秩华诞寿庆论文集》,法光出版社,2003,399-407页。
    荣新江,《佛像还是袄神——从于阗看丝路宗教的混同形态》,《九州学林》1卷2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3-115页。
    杨森,《五代宋时期于阗皇太子在敦煌的太子庄》,《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40-44页。
    沙武田、段小强,《莫高窟第454 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7-9页。
    沙武田、赵晓星,《归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敦煌研究》,2003年4期,45-51页。
    松元文三郎,金申译,《兜跋毗沙门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36-42页。
    王欣,《唐末宋初于阗王国的社会经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52-56页。
    艾买江,《买力克瓦提遗址》,《新疆文物》,2004年第1期,79页。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60-68页。
    荣新江,《丹丹乌里克的考古调查与唐代于阗杰谢镇》,《新疆文物》2005年第3期,31-35页。
    张小刚,《敦煌瑞像图中的于阗护国神工》,《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50-55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2002年丹丹乌里克遗址佛寺清理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第3期,8-19页。
    沙武田,《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26-32页。
    刘国瑞、屈涛、张玉忠,《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新发现的佛寺壁画》,《西域研究》2005年4期,52-61页。
    朗措,《吐蕃与于阗关系考述——于阗和鄯善地区吐蕃部落的族属及特点》,《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29-32页。
    森安孝夫,广中智之、尹磊译,《(往五天竺国传研究>记载的西域史料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1-18页。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22-30页。
    段晴,《新发现的于阗语<金光明最胜王经>》,《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7-22页。
    霍巍,《于阗与藏西:新出考古材料所见两地间的古代文化交流》,《藏学学刊》第3辑(吐蕃与丝绸之路研究专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46-15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 报告》,《考古学报》,2007年第4期,489-525页
    敦煌文物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5卷,文物出版社,1982—1987年
    敦煌研究院、江苏美术出版社编,《敦煌石窟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2000年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译《西域考古图记》第4卷,广西师范学出版社,1998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6卷,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2005年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1卷,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郑炳林、高国祥主编,《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