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祐文人圈与文人画的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元祐时期,以苏轼为中心,米芾、王诜、黄庭坚、李公麟等人同气相求,形成了各成员之间互有联系且各有特色与侧重的文人圈。元祐文人“雅集”的文化形态与文人圈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鲜明的群体意识与精英意识,将生活方式、艺术践行、艺术鉴藏、艺术思维等各方面进一步引向精致化、诗意化、个性化的文人理想以及平淡、尚韵、超逸的文人趣味。在绘画艺术上,元祐文人圈的一系列主张已经表现出自觉的文人画意识。元祐文人圈在文艺活动中特别是在书画领域桴鼓相应,以其倡导之功与实践之效,促进文人画在北宋末年得以最终确立并长足发展。本文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元祐文人圈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与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同时结合作品技法、风格等的分析,力求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原貌的结论。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Earlier Song Dynasty),during Yuan you period, leaded by Su Shi, Mi Fu, Wang Shen, Huang Ting Jian, Li Gong lin and others attracted each others by the similar interest. Therefore they established their own literari circle with a mutual connection and own unique features and focus.During Yuan You period, with a distinctive sense of community and artistic consciousness, the form of " Ya Ji"(literati gathering)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literari circle brought their way of life, art practice, artworks collection, artistic thoughts to the refined, ideal, personalized literari’ideality and still, free as well as natural literati taste. As for the art of painting, a series of claims and thoughts raised by the literari circle during Yuan You also demonstrated a conscious awareness of literati painting.During Yuan you period, the literari circle connected each other closely in art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painting. Their promotion and practice established the name of literati painting in the Later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made further development.Based on mastery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terials, books and documents, this paper fully explores and absorb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study on all aspects of the literari circle during Yuan you period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i painting. Also combined with work analysis, the paper is to sum up such relationships and aspects that fit the original findings from the history.
引文
1王水照:《苏门的形成与人才网络的特点》。见《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4页。
    2文同(1018—1079),虽然在元祐之前已经过世,但鉴于他与苏轼的关系,及其对文人画实践与理论的重要影响,也把他归入对元祐文人圈有密切关系与深远影响的人物。
    3李廌:《师友谈记》,商务印书馆,1930年。
    4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北宋一代开科69次,共取正奏名进士19281人,诸科16331人,合计35612人,若包括特奏名及史料缺载者,取士总数约为61000人,平均每年约为360人,是唐代一科取士人数的十几倍。”载《国学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苏轼:《送章子平诗序》,《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卷10,第323页。下引此版本《苏轼文集》只注明卷数和页码。
    6欧阳修:《吉州学记》。见《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卷39,第572页。
    7苏轼:《南安郡学记》。见《苏轼文集》,卷11,第373页。
    8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东莱集》卷6。见《四库全书珍本十一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时间不详。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第116页。
    10《文苑列传序》,《宋史》卷,百衲本《二十五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第5册,第439页。
    11《太祖本纪·赞》,《宋史》卷3,第19页。
    12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二十二史札记>校证》,卷25。中华书局,1984年,第334页。
    13王林著,诚刚点校:《燕翼治谋录》,卷2。中华书局,1997年,第17页。
    14宋真宗:《令中外宴衍诏》,见《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
    15见《文昌杂录》,卷1,中华书局,1958年,第4页。规定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既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
    16李焘著:宋真宗《崇儒术论》。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9,中华书局,1979年。
    17《宋史》,“礼制”第16,卷113。见百衲本《二十五史》第5册,第314页。
    1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19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见《王水照自选集》,第153页。
    20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2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22郭熙:《林泉高致》。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23马永卿:《元城语录》,卷上。
    24苏轼:《与子明兄》。见《苏轼文集》,卷60,第1832页。
    25邓椿:《画继》,卷3。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版本同。
    26邓椿:《画继》,卷3。
    27周密:《云烟过眼录》,卷1。
    28《宣和画谱》,卷7。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版本同。
    29李日华:《竹嬾墨君题语》,《美术丛书》二集第二辑。
    30程颐:《二程遗书》,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1苏轼:《宝绘堂记》。
    32米芾:《画史》。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版本同。
    3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见《文心雕龙译注》,第379页。
    34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18页。
    35吕向注,《文选》之《曹植公宴诗》。
    36石崇:《金谷诗序》。
    37《宋高僧传》。
    38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39资料参见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40王溥:《唐会要》,卷64,转引自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41《忆长安十二咏》,《全唐诗》卷,第307页。
    42转引自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43参见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44陈义彦:《从布衣入仕情形分析北宋布衣阶层的社会流动》,载《思与言》,1971年11月,第9卷,第4期,。
    45转引自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46胡应麟:《诗薮·杂编》卷5载:“王平甫、王晋卿、米元章、张子野、滕元发、刘季孙、文与可、陈述古、徐仲车、张安道、刘道原、李公择、李端叔、苏子容、晁君成、孔毅父、杨次公、蒋颖叔等,皆与子瞻善者。黄鲁直、秦少游、陈无己、晁无咎、张文潜、唐子西、李方叔、赵德麟、秦少章、毛泽民、苏养直、邢惇夫、晁以道,晁之道、李文叔、晁伯宇、马子才、廖明略、王定国、王子立、潘大观、潘邠老、姜君弼,皆从东坡游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11页。)
    47苏轼:《石氏画苑记》。见《苏轼文集》卷11,第364—365页。
    48关于晁补之与张耒的交游,可参见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24—138页。
    49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四,见《黄庭坚全集·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50《张耒集》卷6《次韵鲁直夏日斋中》,第71页。
    51李廌:《济南集》卷2《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韵》,第1115册,第728页。据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3所载,报恩寺,位于卸盐巷。中华书局,2006年,第309页。
    52晁补之:《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见《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
    13,第171册,第1页。
    53晁补之:《至日同文潜舍人饮钱京兆穆父家》,见《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13,第171册,第7页。
    54《张耒集》卷30《晁二家有海棠去岁花开晁二呼杜卿家小娃歌舞花下痛饮今春花开复欲招客而杜已出守戏以诗调之》,第519页;晁说之:《嵩山文集》卷7《九日陪韩三十六丈大夫集李德充家再蒙赋诗相似谨次韵攀和》、《李德充再赋九日期字韵诗辄亦复作》、《重蒙三十六丈大夫德充中大赋九日诗期字韵诗輙复以致谢遂及阁笔之域》,第59册,第26—27页。
    55晁说之:《嵩山文集》卷7《九日宴李德充中大家次韩三十六丈韵作》,第59册,第26页。
    56《宋史》卷312《韩琦传》,第10226页。
    57孔武仲:《信安公园亭题名记》,转引自成明明:《北宋馆阁文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论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8邓椿:《画继》,卷9。
    59邓椿:《画继》,卷5。
    60袁桷:《清容居士集》,卷47
    61《题伯时画松下渊明》题下注,见《山谷内集诗注·原目》卷9,四库全书本。
    62宋庠:《有释子以“禅会图”既余者此图即今咐马都尉李公所制绘故杨大年刘子仪及都尉环禅师等信一时之盛集瞻叹不足因成纪咏》,见《全宋诗》卷190,第2176页。
    63朱弁:《风月堂诗话》,转引自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64《全宋诗》卷530,第6404—6405页。
    65《全宋诗》卷420,第5155页,转引自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66参见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67苏轼:《书试院中诗》,见《苏轼文集》,卷68,第2139页。
    68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508页。
    69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499页。
    70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578页。
    71《归叟诗话》即《王直方诗话》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苏轼文集》卷68,第2141页。
    73《苏辙集·栾城集》卷24《王氏清虚堂记》,第407—408页。
    74李濂:《汴京遗迹志》卷8,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9页。
    75《苏轼诗集》卷30,第1611页。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以下版本同。
    76《苏轼诗集》卷31,《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着色山二首》,第1638—1639页。
    77《黄庭坚全集·宋黄文节公全集》外集卷18《雨过至城西苏家》,第1295页。
    78王昶辑:《金石萃编》卷139《赠李方叔赐马券》,券文后录苏辙《方叔来别子瞻馆于东斋将行子瞻以赐马赠之方叔作诗次韵奉和》,中国书店,1985年,第12页;此诗见《苏辙集·栾城集》卷16,诗题略有不同,第310页。
    79《黄庭坚全集·宋黄文节公全集》正集卷25《题东坡所作马券》,第646页。
    80《黄庭坚诗集注·山谷诗集注》卷9《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题下注文:“张方回家本云:题子瞻酺池寺予书斋旁画木石壁两首。”第347页。
    81《黄庭坚诗集注·山谷外集诗注》卷16《避暑李氏园二首》,第1359—1360页。诗中有云:“题诗未有惊人句,唤取谪仙苏二来。”
    82王应麟:《困学纪闻》卷20,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4页。
    83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84《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见《苏轼文集》卷21,第622页。
    85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汴梁杂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19页。
    86《苏轼诗集》,卷30,第1571页。
    87刘攽:《和原甫同江邻几过净土院观古殿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像及显僧传当世贵人形骨仁僧鼓琴作》,见《全宋诗》卷613,第7280页。
    88吴炯:《五总志》第19条,文渊阁四库全书。转引自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89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90《黄文节公文集》正集卷27。
    91张远彦:《历代名画记》。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版本同。
    92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93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94《朵云》1991年,第1期。
    95范景中、曹意强:《美术史与观念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96《史观》139(1998),第48-60页。
    97《朵云》1993年,第4期。
    98台湾《中国文史哲研究所集刊》,1997年3月,第10期。
    99《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新第6期。
    100《朵云》1998年12月,总49期。
    101《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
    102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2期。
    103楼钥《攻媿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104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105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6詹景凤:《詹氏玄览篇》。转引自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107转引自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108转引自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109王水照:《走进“苏海”———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见《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0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111苏轼:《与元章书》,见《苏轼文集》。
    112翁同文:《王诜生平考略》,见《宋史研究集第五辑》,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十月印行。
    113薛颖、郎宝如:《“西园雅集”的真伪及其文化意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2期。
    114米芾:《宝晋英光集补遗》,湖北先正遗书本。
    115衣若芬:《赤壁漫游与西园雅集——苏轼研究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116参见杨胜宽:《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05期。
    117《宝晋英光集》,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8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汪由敦:《跋手临米元章<西园雅集图记>五则》其五,见《松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0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14,四部丛刊本。转引自薛颖、郎宝如:《“西园雅集”的真伪及其文化意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2期。
    121汪由敦:《松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2薛颖、郎宝如:《“西园雅集”的真伪及其文化意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2期。
    123见赵孟頫摹李公麟所绘《西园雅集图》上的元虞集跋,《故宫周刊》,第13期。
    124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以下所引诗词版本同。
    125顾瑛:《草堂雅集》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6杨士奇:《东里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汪由敦:《松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王恭:《白云樵唱集》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9杨士奇:《东里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0王世贞:《弇州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1孙鑛:《书画跋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2王水照:《走进“苏海”——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选自《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97页。
    133《弘文雅集图》。
    134《眼福编初集》第14卷记有一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绢本,传为赵氏作品。
    135《临李龙眠西园雅集》等四幅,其中两幅为白描。
    136与华嵒合卷《西园雅集图》,按陈洪绶绘图华嵒补图,另有《西园雅集》卷,写黄昭素、米仲沼、袁伯修等聚会情境。
    137《仿仇英西园雅集图卷》。
    138《西园雅集图扇面》,故宫博物院藏。
    139傅氏之作藏上海博物馆藏,张氏之作由高岭梅收藏。
    140“张大千于1947年在成都昭觉寺费时三个月之久创作《西园雅集图》,图中有22位人物,奇姿异态各不相同。画中的苍柏、孤松、芭蕉、锦石、竹林、清溪与名流、人杰、学士、高僧、少女、儿童相影得彰,给人以高古、雅兴、尽兴和欢乐之享受”。见唐恺:《从西园雅集图看张大千及其艺术风格》,载《检查风云》,2005年,第13期。
    141乾隆:《御制诗集》二集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2汪由敦:《松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48《题镂角西园雅集图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4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31《咪尤通雕西园雅集图犀角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5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48《题镂角西园雅集图杯》.文渊阁四库全书表。
    146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31《咏尤通雕西园雅集图犀角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7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48《题镂角西园雅集图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49《论语·颜渊篇》。
    150洪炎:《豫章黄先生退听堂录序》。
    151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9。
    152查仲道:《山谷全书书后》。
    153蒋芝:《黄诗内篇序》。
    154苏轼:《答黄鲁直》,见《苏轼文集》,卷52。
    155《山谷全书?正集》,卷18。
    156《山谷诗集注》,卷1。
    157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二,见《苏轼文集》。
    158朋九万:《乌台诗案》。
    159《山谷外集诗注》卷6。
    160苏轼:《苏轼文集》,卷50。
    161苏轼:《答秦太虚书》,见《苏轼文集》,卷52。
    162《山谷全书?正集》,卷18。
    163《山谷外集诗注》,卷12。
    164《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见《苏轼文集》,卷19。
    165《山谷别集》,卷10。
    166《全宋诗》,卷1126,页12792。
    167此书首录于唐人韦续《墨薮》,当为唐人伪托。
    168《苏轼文集》,卷68。
    169《苏轼文集》,卷70。
    170《山谷别集》,卷10。
    171《苏轼文集》,卷19。
    172《苏轼文集》,卷69。
    173《黄山谷年谱》,卷37。
    174《山谷题跋》,卷9。
    175《山谷题跋》,卷5。
    176《山谷题跋》,卷5。
    177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21,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178米芾:《画史》。
    179米芾题唐摹王献之《范新妇帖》诗三首。其一:“贞观草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何为寥寥宝是似,遭乱归真火兼水。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能名家殊未智。嗟尔方来眼须洗,玉躞金题半归米。”其二:云物龙蛇森动纸,父子王家真济美。张冀小儿宁近似,沧溟浩对涔蹄水。腾蛇无足鼯多趾,以假易真洵用智。龟辟虽多手屡洗,卷不生毛谁似米。”其三:“直裂纹匀真古纸,跋印多时俗眼美。诚悬尚复误疑似,有渭方能辨泾水。真伪头面拳趺趾,久假中分辨愚智。宝轴时开心一洗,百氏何人传至米。”载米芾:《书史》。
    180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81《苏轼文集》,卷58。
    182《苏轼文集》,卷19。
    183赵令畤:《侯鲭录》,卷7,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4《叶梦得?避暑录话》,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5《苏轼文集》,卷58。
    186《苏轼文集》,卷58。
    187《苏东坡全集》,卷20。王文诰注,唐云志点校,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以下版本同。
    188《与文与可三首(之三)》,见《苏东坡全集》,卷16。
    189《苏东坡全集》,卷15。
    190《宣和画谱》,卷20。
    191许伟东:《东坡题跋》,卷4。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以下此本同。
    192《苏东坡全集》,卷20。
    193《东坡题跋》,卷4。
    194《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49。
    195《题文与可墨竹并叙》,《苏诗补注》,卷28。
    196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97《长编》卷114“景祐元年五月庚午”条,第2676页。
    198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与王诜往来诗赋》,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6页。
    199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与王诜往来诗赋》,第9页。
    200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与王诜往来诗赋》,第9页。
    201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与王诜往来诗赋》,第9页。
    202翁方纲:《苏诗补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卷31。以下版本同。
    203《苏东坡全集》,卷17。
    204苏轼:《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见《苏轼文集》卷69,第2195页。
    205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见《苏轼诗集》卷15,第721—723页。
    206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41引《王直方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
    279页。
    207《长编》卷301“元丰二年十二月庚申”条,第7333页。
    208《苏诗补注》,卷29。
    209李昭道,唐代山水花鸟图大家,时言山水者,称李小将军。
    210杨亿:《武夷新集》卷14《代驸马王都尉谢赐宅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6册,第519页。
    211《苏轼文集》卷11《宝绘堂记》,第357页。
    212张邦基:《墨庄漫录》卷6《曾存之与王诜都尉游晏赋诗》,中华书局,2002年,第185—186页。
    213《黄庭坚全集·宋黄文节公全集》别集卷1《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72页。
    214《苏诗补注》,卷48。
    215《苏诗补注》,卷33。
    216《苏诗补注》,卷33。
    217《苏诗补注》,卷33。
    218《苏东坡全集》,卷17。
    219《苏诗补注》,卷30。
    220《次韵黄鲁直书李伯时画王摩诘》,见《苏轼诗集》,卷47。
    221苏辙《栾城集》,卷15。
    222《次韵子出题憩寂图后》,见《苏轼诗集》,卷47。
    223《豫章先生文集》,卷1。商务印书馆,1937年。以下版本同。
    224《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
    225《苏东坡全集》,卷16。
    226《苏东坡全集》,卷16。
    227《苏东坡全集?后集》,卷19。
    228《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229《宣和画谱》,卷7。
    230《苏东坡全集?后集》,卷9。
    231《苏诗补注》,卷30。
    232《苏诗补注》,卷30。
    233《苏诗补注》,卷30。
    234《苏诗补注》,卷44。
    235《桯史》,卷2。
    236《书李伯时山庄图后》,见《苏轼文集》,卷70。
    237《与李亮工》第四节,见《苏轼文集》,卷58。
    238苏过:《斜川集》,卷3。
    23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见《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
    240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
    241参见连凯文:《宋代士人鉴藏的审美理想——以<洞天清禄集>为例》,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242邓椿:《画继》卷1《圣艺?徽宗皇帝》,第1页。
    24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中华书局,1982年。
    244米芾《虹县旧题二首》之一。张丑:《真迹日录》卷4,《清河书画舫》第四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245蔡绦撰:《铁围山丛谈》卷4,中华书局,1983年,第79—80页。转引自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新美术》,2007年,第6期。
    246李廌:《德隅斋画品》,“雪钟馗”条,《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247米芾:《书史》。
    248李廌:《德隅斋画品》,“雪钟馗”条,《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249刘道醇:《宋朝名画评》卷2,《山水林木门?品神二人?李成》。
    250方回:《桐江续集》,卷29,《古斋箴》。
    251欧阳修:《集古录》,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卷86,史部四十二。
    252赵明诚:《金石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253刘敞:《先秦古器记》,见《公是集》卷36,《文渊阁四库全书》。
    254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1,第366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55翟耆年:《籀史》卷上,钱熙祚辑《守山阁丛书》,上海博古斋,1926年影印版。
    256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载《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十集。
    257郑居中等:《政和五礼新仪》,转引自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十集。
    258文莹:《玉壶清话》,《湘山野录续录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
    259《宋史·李公麟传》。
    260吕大临:《考古图》。
    261《清稗类抄》,卷8。
    262张宏明:《金石录校证标点辨误一例》,载《史学月刊》1988年1期49页。
    263米芾:《画史》。
    264张岱:《五异人传》,见《张岱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65袁宏道:《与潘景升》,见《袁宏道集笺校》第5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66《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见《苏诗补注》,卷16。
    267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268蔡绦:《铁围山丛谈》,卷4,中华书局,1983年,第77页。
    269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3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70蔡绦撰:《铁围山丛谈》,卷4,中华书局,1983年,第77页。
    271参见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新美术》,2007年,第6期。
    272转引自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新美术》,2007年,第6期。
    273周密:《志雅堂杂抄》,《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274苏轼:《超然台记》。
    275《宣和画谱》,卷7。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版本同。
    276米芾:《画史》。
    277米芾:《书史》。
    278米芾:《画史》。
    279米芾:《画史》。
    280米芾:《画史》。
    281转引自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载《新美术》,2007年,第6期。
    282陈继儒:《岩栖幽事》,清华大学藏《宝颜堂秘笈》与《丛书集成初编》互校版本。
    283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载《新美术》,2007年,第6期。
    284米芾:《画史》。
    285黄庭坚:《山谷集》,“山谷简尺”,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86晁无咎撰:《鸡肋集》,卷33,《四部丛刊》本。
    287苏轼:《前怪石供》。
    288苏轼:《双石》。
    289《苏东坡全集?后集》,卷37。
    290《苏东坡全集?后集》,卷3。
    291《苏东坡全集?后集》,卷3。
    292苏轼:《题湖口石》。
    293苏轼:《雪浪石诗》。
    294郑板桥:《题画?石》:“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295张邦基:《墨庄漫录》,卷4,《东坡与黎子云帖》。
    296楼钥:《攻媿集》,卷71,《跋苏魏公所临阁帖》。
    297米芾:《书史?世传秦传国玺多种》。
    298张丑:《清河书画舫》,卷4上,《唐?吴道元》。
    299岳珂:《桯史》,卷11,《蚁蝶图》。
    300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载《新美术》,2007年,第6期。
    301米芾:《画史》。
    302《苏东坡全集》,卷14。
    303《东坡题跋》,卷5。
    304米芾:《书史》。
    305米芾:《画史》。
    306米芾:《书史》。
    307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载《新美术》,2007年,第6期。
    308即现在宣城、泾县一带。
    309《苏轼文集》,卷70。
    310《苏轼文集》,卷70。
    311《东坡题跋》,卷5,《书钱塘程奕笔》。
    312《东坡题跋》,卷5。
    313黄庭坚:《山谷笔说》。
    314黄庭坚:《自评元祐间字》,见《山谷题跋》,卷5。
    315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见《黄庭坚全集?外集》,卷2。
    316《佩文斋书画谱》卷6。
    317翁志飞:《从制毫工艺及用笔姿势的转变看宋四家书风》,载《东方艺术》2007年24期。
    318《东坡题跋》,卷5,《试吴说笔》。
    319《苏轼文集》,卷70。
    320《苏轼文集》,卷70。
    321《苏轼文集》,卷70。
    322转引自翁志飞:《从制毫工艺及用笔姿势的转变看宋四家书风》,载《东方艺术》2007年
    24期。
    323《苏轼诗集》,《次韵子由论书》。
    324《东坡题跋》,卷5。
    325《苏轼文集》,卷70。
    326《山谷题跋》,卷7。
    327《山谷题跋》,卷1,转引自翁志飞:《从制毫工艺及用笔姿势的转变看宋四家书风》,载《东方艺术》2007年24期。
    328《东坡题跋》,卷5。
    329《苏轼文集》,卷70。
    330米芾:《书史》。
    331米芾:跋献之《十二月帖》。
    332米芾:《海岳名言》。
    333杨慎:《升庵外集》。
    334吴春浩:《墨史浅说》,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21卷,第4期。
    335尹润生:《墨林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第4页。
    336《苏轼文集》,卷70。
    337《东坡题跋》,卷5。
    338《苏轼文集》,卷70。
    339《苏东坡全集》,卷14。
    340《苏轼文集》,卷70。
    341《书所造油烟墨》:“凡烟皆黑,何独油烟为墨则白?盖松烟取远,油烟取近,故为焰所灼而白耳。予近取油烟,才积便扫,以为墨皆黑,殆过于松煤。但调不得法不为佳墨,然则非烟之罪也。”《东坡题跋》,卷5。
    342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343《苏轼文集》,卷70。
    344《苏轼文集》,卷7。
    345《苏轼文集》,卷70。
    346《东坡题跋》,卷5。
    347《苏轼文集》,卷70。
    348《苏轼文集》,卷70。
    349《苏轼文集》,卷70。
    350《苏轼文集》,卷70。
    351《东坡题跋》,卷5。
    352《东坡题跋》,卷5。
    353陆游:《老学庵笔记》,学苑出版社,1998年5月。
    354《苏轼文集》,卷70。
    355《东坡题跋》,卷5。
    356《苏轼文集》,卷70。
    357《苏东坡全集?后集》,卷1。
    358《苏轼文集》,卷70。
    359《东坡题跋》,卷5。
    360《苏轼文集》,卷70。
    361《苏东坡全集》,卷14。
    362《东坡题跋》,卷5。
    363《东坡题跋》,卷5。
    364《苏东坡全集?续集》,卷2。
    365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366转引自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367苏轼:《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实践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368《东坡题跋》,卷5。
    369《东坡题跋》,卷5。
    370《东坡题跋》,卷5。
    371施宿:《嘉泰会稽志》卷17,“物产志。”
    372米芾:《评纸帖》。
    373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374转引自赵权利:《纸史述略》,载《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375倪葭:《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和工具》,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76《苏东坡全集》,卷17。
    377《苏轼文集》,卷70。
    378赵权利:《纸史述略》,载《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379颜直之,字方叔,号乐闲,工画人物。
    380《东坡题跋》,卷5。
    381资料参见吴梓林:《石砚溯源》,《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10月20日。
    382参见倪葭:《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和工具》,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83《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384何薳:《春渚纪闻》。
    385《苏东坡全集》,卷20;又《书汪少微砚》:“予家有歙砚,底有款识云:‘吴顺义元年,处士汪少微铭云:松操凝烟,楮英铺雪。毫颖如飞,人间五绝。’所颂者三物尔,盖所谓砚与少微为五耶?”,《苏轼文集》,卷70。
    386《苏东坡全集》,卷20。
    387《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388《苏轼文集》,卷70。
    389《苏轼文集》,卷70。
    390《苏东坡全集》,卷14。
    391《苏东坡全集?后集》,卷9。
    392《苏东坡全集》,卷20。
    393《苏东坡全集》,卷20。
    394《苏东坡全集》,卷20。
    395《苏东坡全集》,卷20。
    396《苏东坡全集?续集》,卷2。
    397《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398《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399《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400《苏东坡全集?续集》,卷10。
    401《苏诗补注》,卷24。
    402《书陆道士镜砚》,见《苏轼文集》,卷70。
    403《东坡题跋》,卷5。
    404《东坡题跋》,卷5。
    405《苏东坡全集》,卷20。
    406《苏轼文集》,卷70。
    407《苏轼文集》,卷70。
    408《苏轼文集》,卷70。
    409《苏轼文集》,卷70。
    410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陈寅恪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77页。
    411严复:《致熊纯如的信》,《严复集:书信》,中华书局,1986年。
    412邓椿:《画继》。
    413苏轼:《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见《苏轼诗集》,卷16。
    414米芾:《画史》。
    415苏轼:《东坡题跋?卷之四?评草书》。
    416苏轼:《次韵子由论书》。
    417苏轼:《次韵水官诗》。
    418《宣和画谱》。
    419孙承泽《庚子销夏录》载,文同大幅墨竹真迹上自题云“巴郡文同与可戏墨”。
    420米芾:《画史》。
    421米芾:《答刘巨济》,见《襄阳诗钞》。
    422刘学箕:《佩文斋书画谱》。
    423《宣和画谱》。
    424苏辙:《王诜都尉宝绘堂词》,见《栾城集》卷7。
    425《杂说?论远》,见《画继》,卷9。
    426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二十首并序》,见《栾城集》,卷16。
    427费衮:《梁溪漫志》,卷6。
    428《苏轼诗集》,卷15,第713页。
    429《苏轼文集》卷70,第2209页。
    430《苏轼诗集》卷48,第2630集。
    431《苏轼文集》卷68,第2138页。
    432《苏轼诗集》卷6,第277页。
    433《苏轼诗集》卷36,第1961页。
    434《苏轼诗集》卷47,第2543页。
    435《豫章先生文集》。
    436黄庭坚:《山谷题跋》,卷3。
    437晁补之:《鸡肋集》卷8,《四部丛刊》本。
    438《东维子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440朱和获:《临池心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1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6。
    442《苏轼诗集》,卷2,第86页。
    443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10月。
    444黄庭坚:《观刘永年团练画角鹰》。
    445黄庭坚:《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
    446邓椿:《画继》,卷9。
    447胡迎建:《论黄庭坚的题画诗》,纪念黄庭坚诞生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448沙孟海:《印学形成的几个阶段》,载《沙孟海论书文集》,第59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449《朱子语类》卷12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50司马光:《涑水纪闻》卷8《范仲淹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5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69页,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年。
    452欧阳修:《居士集》卷四十八《问进士策》,《欧阳文忠公文集》卷68,《四部丛刊》本。
    453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57,《迩英进读?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牛仙客》,四部丛刊本。
    454《苏轼文集》卷8,第225页。
    455《豫章先生文集》卷25。
    456黄庭坚:《题洪龟父深衣带铭》。
    457黄庭坚:《山谷题跋》。
    458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10月。
    45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论画六法》。
    460沈括:《梦溪笔谈》卷17《书画》。
    46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14。
    462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463苏轼:《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一。
    464《苏轼文集》,卷11,第367页。
    465《苏轼文集》,卷7。
    466《苏轼文集》,卷3。
    467《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28。
    468《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53。
    469苏轼:《与黄鲁直书》。
    470苏轼:《跋陈隐君书》。
    471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见《中国画论类编?下卷》,第676页。
    472《苏轼文集》,卷67,第2109页。
    47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474转引自蔡方:《苏轼画论简析》,载《新美术》,2001年2月。
    475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476《东坡题跋》下卷,《跋蒲传正燕公山水》。
    477《苏轼诗集》,卷15,《题王逸少帖》。
    478米芾:《海岳名言》。
    479米芾:《海岳名言》。
    480黄宾虹:《古画征》。
    481欧阳修:《鉴画》。
    482《苏轼文集》,卷11,第372页。
    483《苏轼诗集》,卷31,第1638页。
    48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85范温:《潜溪诗眼?论韵》,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
    486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487《山谷题跋》,卷4。
    488《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7。
    489《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
    490《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1。
    491《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2。
    492《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7。
    493此跋范景中教授认为是苏东坡语,有专文考证。跋见《黄庭坚书法史料集》第56-57页。
    494事见《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495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版。
    496参见李天慈:《中国绘画批评在宋代的新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497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1,见《中国书画全书》卷1,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498邓椿:《画继》卷9。
    499《宣和画谱》卷10。
    500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见《中国书画全书》卷1,第18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501董逌:《广川画跋》,见《中国书画全书》卷1,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502郭熙:《林泉高致》,见《中国书画全书》卷1,第49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503《国语·晋语五》。《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4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见《中国书画全书》卷1,第18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505米芾:《画史》。
    506沈括评语,见《梦溪笔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7邓椿:《画继》。
    苏轼:《苏轼全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苏轼:《苏东坡全集》,王文诰注,唐云志点校,珠海出版社,1996年11月。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四部从刊本。
    苏轼:《苏轼诗集》,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
    苏辙:《栾城集》,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1922年。
    朱弁:《曲洧旧闻》,中华书局,2002年。
    楼钥:《攻媿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校证》,王树民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刘琳、李勇先等校点,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1922年。
    黄庭坚:《山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精装缩印本),1937年。
    沈括:《梦溪笔谈》,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元大德本,1999年。
    赵令畤:《侯鲭录》,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文莹:《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
    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应麟:《困学纪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
    张元济编纂:百衲本《二十五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顾瑛:《草堂雅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士奇:《东里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汪由敦:《松泉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恭:《白云樵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士奇:《东里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世贞:《弇州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孙鑛:《书画跋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濂:《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
    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1980年版。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阮璞:《中国画史论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7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书良:《苏门四学士》,岳麓书社,1998年。
    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邓子勉:《黄庭坚全传》,长春出版社,1999年。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傅璇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年。
    丁傅靖:《宋人轶事汇编(全二册)》,中华书局,2003年12月。
    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徐建融:《宋代名画藻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1月。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许伟东:《东坡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衣若芬:《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年版。
    衣若芬:《赤壁漫游与西园雅集──苏轼研究论集》。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衣若芬:《苏轼题画文学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严善錞:《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吕澎:《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年。
    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日本宋学研究六
    人集)》,朱刚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萧庆伟:《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林木:《论文人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朱靖华:《苏轼新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朱靖华:《苏轼论》,京华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王水照:《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09月。
    王水照、崔铭:《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01月。
    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文龙:《东坡诗话全编笺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2004年5月。
    曾枣庄:《三苏文艺思想》,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曾枣庄:《苏轼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范景中、曹意强:《美术史与观念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寿勤泽:《北宋蜀学与文人画意识的兴起》,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10月。
    尹润生:《墨林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莫砺锋:《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5月。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05月。
    杨庆存:《苏黄友谊与宋代文化建设》,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书局,1995年第1期。
    杨胜宽:《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05期。
    韩酉山:《苏轼与皖籍文人的交游》,载《江淮论坛》,2000年第05期。
    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载《荣宝斋》,2005年,06期。
    胡迎建:《论黄庭坚的题画诗》,纪念黄庭坚诞生9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李天慈:《中国绘画批评在宋代的新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寿勤泽:《试论北宋文人画思想的价值取向》,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
    第29卷第5期。
    连凯文:《宋代士人鉴藏的审美理想——以<洞天清禄集>为例》,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王霖:《由米芾看北宋文人的书画鉴藏》,载《新美术》,2007年,第6期。
    熊海英:《人文旨趣与文人之诗——从北宋集会诗歌看宋诗文雅特质的形成》,载《理论月刊》,2008年第4期。
    赵权利:《笔史述略》,载《书画艺术》,2005年1月。
    赵权利:《纸史述略》,载《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吴春浩:《墨史浅说》,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21卷,第4期。
    (美)梁庄爱伦:《理想还是现实——“西园雅集”和《西园雅集图》考》,载《朵云》1991年,第1期。
    (日)板仓圣哲《围绕虚构的“西园雅集”及其绘画再现问题》,载范景中、曹意强:《美术史与观念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衣若芬:《一桩历史的公案——“西园雅集”》,载台湾《中国文史哲研究所集刊》,1997年3月,第10期。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史学考证四则》,载《朵云》1998年12月,总49期。
    徐建融:《“西园雅集”与美术史学——对一种个案研究方法的批判》,载《朵云》1993年,第4期。
    薛颖、郎宝如:《“西园雅集”的真伪及其文化意蕴》,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2期。
    薛颖:《元祐文人集团汴京题画诗唱和》,载《阴山学刊》,2003年16卷4期。
    李合群:《北宋东京内城里坊布局初探》,载《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
    陈义彦:《从布衣入仕情形分析北宋布衣阶层的社会流动》,载《思与言》,1971年11月,第9卷,第4期。
    成明明:《北宋馆阁文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论略》,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唐恺:《从西园雅集图看张大千及其艺术风格》,载《检查风云》,2005年,第13期。
    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载《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十集。
    张宏明:《金石录校证标点辨误一例》,载《史学月刊》,1988年1期49页。
    张宏明:《李公麟金石学成就钩沉》,载《东南文化》,1991年02期。
    钟巧灵:《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翁志飞:《从制毫工艺及用笔姿势的转变看宋四家书风》,载《东方艺术》2007年24期。
    倪葭:《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和工具》,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朱思红、徐蕊:《苏轼与砚》,载《文博》,2004年,第5期。
    苏培安:《北宋“乌台诗案”起因管见》,载《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第03期。
    梁建国:《朝堂之外:北宋东京士人走访与雅集——以苏轼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陈中浙:《苏轼绘画形神观及其与佛教的关系》,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莫砺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载《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2卷第2期。
    金前文:《淡墨写就无声诗——李公麟及其画风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