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服务利益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利益视角,本文提出服务利益范畴,并沿着时空拓展的线索从多个方面对该范畴进行了研究。
     文章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对服务利益的形成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并具体提出了服务利益这一新的范畴(第二、三章)。该范畴的现实基础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产生之初,但是却为物质利益所笼罩、制约,并且两者有着对抗的态势,因此处于孕育成长的非物质利益阶段。然而,需要、分工、劳动以及利益体系不断上升发展的必然性,使得两者在体系内部的力量对比和地位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到资本主义社会,服务利益得以逐渐确立,并彰显于服务经济时代。
     本文认为,服务利益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其围绕消费,再逐渐发展到以服务生产为中心。虽然目前生产性服务利益成为重要的利益形式,其发展方兴未艾,并且成为造就中产阶级或阶层的庞大利益群体的重要途径,但是为生产而生产绝非人类利益的归宿,而对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应该是服务利益到目前为止于人的最大利益的体现,然而这与为人的本质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产与消费的长远利益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了深化对服务利益的认识,文章考察了财富效应与结构效应、部门差异与空间差异以及从封闭经济到开放条件下的服务利益的深化和发展(第四、五、六章)。分析表明:第一,随着财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以及财富尺度、财富分配和财富主体存在转向的变化,服务利益大大深化了,使得人类在财富观念发生变革的同时,又有着关注自身,推进自身所处社会阶段的倾向和努力。而消费结构、生产结构,进而产业结构本质上就是利益结构。服务利益恰恰又成为消费与生产结构变迁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成为整体经济结构协调发展、能级跃升的重要动因;第二,非均衡发展的各种服务利益形式共存于服务利益体系中,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表现出差异性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而深化生产性服务利益以及消费性服务利益构成的现代服务利益,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和财富尺度变化,有利于生产性服务利益这一当前重要利益的增长以及利益关系的紧密和谐与服务利益长远目标的实现;第三,服务利益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而且空间本身已成为利益角逐的对象。服务利益空间调整和布局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随经济发展在资源的要素配置和空间配置的作用也日益突显;第四,在以发达国家利益关系扩张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服务利益也随着这种扩张的趋势在全球发展。服务利益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利益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彰显人类共同利益的去向,而且对利益公平及构建新的利益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服务贸易是服务利益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的具体途径和表现。目前,商业存在是其主要的实现方式,其既具有客观性,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斗争与博弈的结果。
     文章还运用利益的分析方法,比较、规范及实证的分析方法加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服务利益方面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利益无论从利益主体规模、结构还是水平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利益群体处于分化形成时期,利益结构正处于调整变动阶段,虽然有着扩大差距的可能,但也意味着上升和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推进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利益的发展,优化利益内部结构和空间结构,增强服务利益服务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又要关注服务利益于广大消费群体的利益,提升消费利益结构水平,缩小利益差距。面对服务利益的全球化,要积极创造服务利益开放的有利环境,将内外条件结合起来,共同提升我国服务利益在国际范围内的地位与实力。
The paper advances a new basic category, that is, service interest from the angle of interest and makes a research into it from many aspects following the clue of development of time and space.
     In Chapter 2 and Chapter 3, the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orming of service interest and advances such a new category. The realistic basis of this category goes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human society, but it was restricted by material interest and there was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m. Therefore it was in the stage of nonmaterial interest. However, the inexorable law that the systems of need, labor division, labor as well as interest go up and develop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ir strength comparison and status. In the capitalism, service interest gradually establishes and is remarkable in the era of service economy.
     The paper holds that service interest is in its early phase in the human society at present. Its develop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human society mainly centered on consumption and gradually on production. Although now productive service interest becomes an important kind of interest and is on the upswing, and meanwhile dedicates to the emergence and expansion of interest groups of middle class, production with the aim only for production is not the destination of human interests after all. Till now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level and structure embodies its maximum interest to human beings. Nevertheless it is far away from its long-term aim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for the nature and freedom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 interest, the paper makes analysis of its wealth effect and structure effect, sectorial difference and spatial difference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from closed economy to open economy (Chapter 4, 5, 6). It shows that, firs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alth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easure of wealth,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wealth subject, service interest deepens itself to much extent, which changes the human beings' conception of wealth and lets them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mselves and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oreover, i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that the structures of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industry reflect interest structures in essence. Service interest becomes the aim and power of the evolution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 becomes a significant factor of influenc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economic structure. Secondly, various kinds of service interests coexisting in the interest system under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njoy differ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To push modern service interests including productive and consumption interest benefits the change of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measure of wealth, benefits the growth of the important interest, say, productive service interest,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inertest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rvice interests' long-term aim. Thirdly, service interest exists in the concrete space and space becomes the pursued object of interest. The adjustment and layout of space of service interest is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 relationship in essence. In this process,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est subjects in the factor allocation and spati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as been boosted. Fourthly,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ominated by capitalism interest relationship, service interest also develops in the scope of the whole worl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ich shows the tendency of the common interest of human beings and impacts the interest justi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interest order to a great degree. Service trade is the concrete way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service interest in open economy. Now commercial presence is the main way to realize the interest, which is objective and is the result of interest struggle among different interest subjects.
     The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other ones, especially developed capitalism countries. It holds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interest subject scale, interest structure and level etc. In our country interest groups are splitting up and interest structure is being adjusted. Although interest difference will be expanded possibly, it also means that service interest enjoys strong potenti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ush the technological intensive and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 interest, optimize interest inner structure and spatial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ervice interest on the whole economic interest system, improve consumption interest structure and narrow the interest gap for the benefit of broad masses of consumption groups. Fac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service interest, our country should better the environment of open economy for service interest and improve its status and strength in the international scope through combining internal conditions with external ones.
引文
1 V.R.Fuchs,The Service Econom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3 马克思曾说过:“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5 洪远刖、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第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6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最后,关于自 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1页。
    7 这些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5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85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9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09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97页。
    14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12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07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0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94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30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439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68页。
    21 同上,第84页。
    22 同上,第68页。
    23 同上,第84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42页。
    25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205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50页。
    27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47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06页。
    29 参见王建民《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一文,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6期,第49-51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0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08-109页。
    32 参见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4-6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68、164页。
    34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第3页。
    3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36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333页。
    37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376页。
    3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 1972年版,第26-27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1页。
    40 马克思在批判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第二个标准的同时,还指出了产生这种错误的三个来源。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41 这三个原理包括: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手段;分工起因于商品交换;社会分工的发展自然顺序应遵循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商业的顺序。
    4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2页。
    4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4页。
    45 同上,第316页。
    46 同上,第345页。
    4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27页。
    48 参见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文,《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31-32页。
    49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16页。
    50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4页。
    51 《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2页。
    52 同上,第23页。
    53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8-129页。
    54 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0页。
    55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56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0页。
    57 参见吴韧强《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综述》一文,载于《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第9-13页。
    58 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9 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60 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译本序第2页。
    61 同上,第50、173页
    62 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63 同上,第262-263页。
    64 参见张晓明《论利益概念》一文,载于《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22页。
    65 Fisher,A.G.B.: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London,Macmillan,1935.
    66 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67 对于这些理论的详细介绍和疏理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3页。
    68 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74.
    69 Jonathan Gershuny:After Industrial Society? The Emerging Self-Service Economy,Humanities Press,1978.
    70 Richard A.Walker:Is There a Service Economy? The Changing Capitalist Division of Labor,Science and Society;49(1),Spring 1985,pp 42-83.
    71 夏杰长,尚铁力《两方现代服务经济研究综述》,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43-47页。
    72 Browning,H.,and 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USA,Springfield,VA: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5.
    73 对于国外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研究情况,可参见两篇国内研究综述。一篇是由甄峰,顾朝林,朱传耿所写的《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31-38页。另外一篇是由高春亮所写的《文献综述:生产者服务业概念、特征与区位》,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64-70页。
    74 所谓的扩张学说,指的是经济学家们试图通过发现或设想服务劳动价值载体的实体,从而像物质实物形态商品一样,名正言顺被人们承认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更详细的介绍参见谭晓军,刘锋《日本学者关于服务劳动性质的争论—在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一文,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第13-14、39页。
    75 原文出自Maurizio Lazzarato,“Immaterial Labor”,Michael Hardt,edt.Radical Thouzht in Italy tic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由高燕译,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3期(译文上)和4期(译文下)。译文为[意]毛里齐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上述引文为《非物质劳动》(上)第43-44页。
    76 同上,《非物质劳动》(下),第45页。
    77 这一时期,著作类文献格外集中,论述也精当深入。如张循理的《利益论九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王伟光、郭保平的《社会利益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赖朝荣的《利益论——社会主义利益问题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张应让的《利益理论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朱奎保的《利益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苏宏章的《利益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恽希良的《经济利益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赵奎礼的《利益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和郑贵斌、张卫国的《工农利益关系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等等。
    78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文献有,袁惠民等人所写的《当代中国经济利益结构矛盾新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姜洪的《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张国钧的《邓小平的利益观》(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胡荣涛的《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余钟夫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刘建平的《农业比较利益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伟光的《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柳新元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谭培文的《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余明勤的《区域经济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而经济利益理论与实践丛书的出版则进一步推进 了经济利益理论的研究。丛书包括:洪远朋等所写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陈飞翔的《开放利益论》、金伯富的《机会利益论—兼析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刘宁的《分享利益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均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
    79 张晓明《论利益概念》,载于《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22页。
    80 同上。
    81 关于利益的五层含义在余政的《综合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60页,以及洪远朋教授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均有论述。
    82 叶蓬《利益范畴之我见》,载于《现代哲学》1999年第3期,第42-43页。
    83 同上,第44页。
    84 蒙爱军《论经济的利益本质》,载于《经济学家》2007年第2期,第93页。
    85 恽希良《经济利益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8、41页。
    86 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何炼成教授对于《中国经济问题》发表的一篇《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文章的商榷。这三次大讨论分别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关于三次大讨论的重要文献,可参见何炼成主编的《社会主义劳动新论》一书,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87 对该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是李江帆教授。参见李江帆《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88 这些成果主要包括:王晓鲁的《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李江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黄少军的《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江帆的《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周振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邓于君的《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程大中的《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载于《财贸经济》2005年第7期)等。
    89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9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91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学的历史性,表明经济学理论、范式所具有的时空相对性和适用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2 李炳炎《需要价值论—富国裕民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8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4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0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11 恽希良《经济利益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12 关于各种需要的具体含义、类别和体系的详细研究,可参见王伟光的《利益论》一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2页。
    13 目前能看到的对非物质需要有所说明的是奥塔·锡克。他在《经济-利益-政治》一书中指出:“物质需要,往往也包括肉体的需要,要以物质使用价值来满足;非物质需要则相反,从不以物质使用价值来满足。”由此,他划分出几种基本需要,除物质需要外,显然运动和活动的需要、与别人的关系的需要、文化需要都属于非物质需要。参见奥塔·锡克《经济- 利益-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4页。
    14 舍象或忽略的原因,正如在导论中对马克思舍象掉服务的分析一样,既有现实发展的制约,也有研究意图的考虑。此外,严格说来,服务与劳务是有区别的,不宜合二为一。依据白仲尧教授的观点,服务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劳务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能力供他人驱使,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表现。白教授还从服务与劳务生产的特点及产品方面进行了区别。参见白仲尧《服务经济论》一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5页。
    15 这些论证思路可参见白仲尧《服务经济论》一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49-55页,以及王伟光《利益论》一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而前者论述中的物质概念已具有哲学上的意义。
    16 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8-101页。
    17 当然还有其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比如美国学者马斯洛所归纳出来的五种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但是这种建立在心理学上的理论显然缺乏物质基础的理解,因而也不能深刻的揭示需要的实质。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53页。
    19 事实上,一部分服务就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的,这种做法并不影响对非物质需要的分析。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21 关于社会五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西欧资本主义起源中提出的,这个思想在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基本形成,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的表述,即“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的”五大社会形态;而三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概括,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同时,刘佑成认为:“从生产关系的前一个方面出发,即从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出发,马克思把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五种形态,其核心都是财产占有关系。从生产关系的后一个方面出发,即从个别劳动和社会总劳动的关系出发,马克思又把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形态,其核心是劳动交换关系。”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22 参见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一文,载于《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8期,第27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1979年版,第21页。
    24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就其所处的时代和理论批判的对象而言,它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第二,就其内在本质而言,它指的是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关系。参见张跣《市民社会》,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第53-54页。
    25 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26 叶蓬认为,原始社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淹没于正面的价值关系之中,关系的肯定倾向和否定之间互相牵制的张力比较薄弱。只有在关系既可得到实现又可得不到实现之时,它才会强化起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只有个体的物化财富的得与失的对峙关系出现之时,利益关系才会出现。从他的论述中可见,如果认为原始社会存在利益关系的话,也是一种原始的关系。参见叶蓬《利益范畴之我见》一文,载于《现代哲学》1999年第3期,第45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7、108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9页。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6页。
    30 引号中的话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4页。此处的分工更准确地说指的是工厂内部的社会分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分工的论述循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政治经济学的分工范畴,对象主要是生产分工,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企业内部分工及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中的社会生产分工;二是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范围内的分工问题,除了生产分工外,主要探讨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分工以及城乡和工农分工。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7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3页。
    3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
    35 劳动的机能分工指的是直接劳动过程中人的智力活动同体力活动,智力中的构想机能和执行性机能互相分离,使之独立化。关于脑体分工的两个方面,即社会基本分工与机能分工的分析,可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3-37页。
    36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0页。
    37 刘佑成《社会分工论》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38 马克思曾对分工做了这样的分类:“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参见《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9页)。另外,要将物质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区分开来。物质产品生产的结果是物质财富,而物质生产领域“除了采掘工业、农业和加工工业以外,还存在着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这就是运输业,不论它是客运还是货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领域的范围更广。本文的非物质生产概念事实上是从服务的特征来考虑划分的,因而将运输按照现行的统计做法归于非物质生产。而非生产劳动显然意指不具生产性的劳动,但是对于生产性问题的探讨相当复杂。本文虽然将专门涉及到服务劳动生产性问题的利益分析,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此处的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可以认为是在同一范围内进行考察。
    39 所谓的时间经济规律,指的是根据各种劳动所耗费的时间量与该劳动所能提供的效用相比较,决定劳动的分配以及每一种劳动的规模。在不以对外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方式中,劳动比例的确立尺度只能是劳动时间。因此,自然经济的各个生产单位内部,都是按时间经济规 律实行分工的。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74页。
    40 李翀在其《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一文中提出此观点。而本文认为服务业的发展依然是三次社会分工及企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和发展,不宜采用第四次社会大分工的说法。但是这种观点,特别是对企业网络分工的分析却是很有启发的。该文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17-22页。
    41 关于对企业内部分工的各种形式的分析可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9-95页。
    42 企业网络分工是指若干家企业以契约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相互一类的企业网络,来生产某种最终产品。这种分工形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介于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之间的一种分工。参见李翀《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一文,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第21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9页。
    44 同上,第260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140页。
    46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理解无用劳动、有害劳动和对劳动的侵占不能仅局限于其本身或特定的历史阶段,要将其同时置于具体的历史形态和人类发展的历史高度来认识,这样就能更深刻理解其中的相对性和辩证法。钱津认为,人类劳动自起源至今,质的无差只是常态下的无差别,在常态之中,存在着正态与变态的差别,常态不同于正态,常态中包容着变态,常态是正态与变态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常态劳动中,最主要的变态劳动就是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参见钱津《劳动论》一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4页。
    47 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48 大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为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就是一般生产劳动的定义,即“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没有“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参见岳宏志,寇雅玲《马克思没有“一般生产劳动”范畴》一文,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而本文则更同意王晓鲁的看法,即“由于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所规定,马克思并没有具体研究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含义。但是他曾不止一次明确讲到过,如果撇开狭隘的资本主义形式,财富就是对人类需要的满足。这实际上就已经给出了关于创造财富的劳动——生产劳动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定”。而本文对生产劳动一般的定义就是引用王晓鲁的观点(参见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7页)。
    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50 同上,第212页。
    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53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54 白仲尧在《服务经济论》一书中提出此观点。参见该书第29页,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5页。
    1 参见李炳炎《需要价值论—富国裕民论》一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14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4 赵磊教授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性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参见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第26-33页。
    5 科技的发展似乎突破了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限制。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此时的服务已并非运动形态上的服务的含义,而是以实物形式贮存起来或是机械化提供的服务。关于这一点,本文将会有更深入地分析。
    6 参见杜尔克姆《社会分工论》,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八年版。转引自刘佑成《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7 夏尔普(Shelp)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Shelp,R.,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MY:Praeger Publishers,1984,pp1.)瑞都(Riddle)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服务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Y:Praeger Publishers,1986,pp21-28.)对于服务业黏合剂思想也有专门的论述,参见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载于《财贸经济》2004年第2期68-73页。
    8 王晓鲁在其图示中划分出四大部分,用以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状,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同物质生产相重合的部分、非资本主义雇佣的物质生产部分、资本主义雇佣性质的非物质生产部分以及既非资本主义雇佣,又非物质生产的部分。参见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9 这是马克思谈到的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有的两个特征。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94-996页。
    10 于金富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分析—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之二》中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特征的全面分析归纳为四点,本文认同并引用了他的归纳,该文载于《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39-45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页。
    12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6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
    15 同上,第214页。
    16 《重庆晚报》2007年8月29日第014版转发了题为《全自动餐厅被讽“喂猪系统”》的报道,内容是世界首家无服务员餐厅德国开张,点菜上菜全部机械化。餐厅老板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数十亿欧元的雇员开支。虽然自动化引发了人们的诟病,但是却生动地说明了部分服务劳动为机器所取代的前景。
    17 黄少军在《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中提出了此观点。参见该书第5-10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关于两大分类体系的介绍及比较可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164页。
    19 恩格尔定律是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的一个规律。对于该定律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20 黄少军在《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中有此表述。参见该书第19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M.A.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acmillan & Co.Ltd,1951,pp395.
    22 对于这些商榷的提出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6页。
    23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9页。
    24 《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26 同上。
    27 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28 对于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研究可参阅于俊文、张忠任所写的《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一文,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句中引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6页。
    29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8、81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7页。
    31 王晓鲁在《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一书中表述了这样的观点,笔者十分赞同。参见该书第48-5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 关于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可参见王小强、周俊杰《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研究》一文,载于《统计研究》1990年第3期,第70-72页。
    33 参见《<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简介》一文,载于《中国统计》2003年第11期,第14页。
    34 相关问题涉及到非公有经济进入壁垒、服务业中存在的自然垄断、政企不分、企业办社会以及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等。
    35 参见刘凤岐《国民经济中的利益分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85页。
    36 我们在文中曾经提到,服务业统计口径的不一对于实证研究的结果会产生影响,而且如若不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利益核心,奠定和推动经济统计理论基础的发展,那么仅凭单纯的以现有的数据进行的分析,虽然能够反映或发现其中的差异、问题或趋势,但是依然有可能欠缺深度和理论的高度,不能挖掘其本质。
    37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前不久推出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5——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指出,与世界上人均收入和中国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05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仅为40.2%,服务业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仅为31.4%,而且大部分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发展滞后。该书由何德旭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8 关于我国服务业的症结的分析可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5页。
    39 服务业统计口径不一、过于纷杂的事实甚至让人怀疑,将服务视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加以分析是否有意义。因为庞杂加之单纯统计,可能掩盖现象背后的实质和规律。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服务具有共性,服务利益当然具有范畴的内敛性,因而希冀一劳永逸的统计本身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只要在共性基础上特别研究个性,这些问题则不成其为问题。
    40 在《共产党宣言》中,经典作家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类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参见《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41 原句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参见《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42 “服务阶级”理论是由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卡尔·伦纳提出的。引号中的原话参见周晓虹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43 “白领”阶层包括经理、监督者、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和技术工人等在内。文献同上,第19、20页。
    44 这一点在现实中已经显现,比如“自80年代起,美国中产阶级的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参见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45 A.Walder,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Toward Testable Theor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vol.101,pp.1060-1073.D.Stark,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no.101,pp.993-1027.转引自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一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07页。
    46 分类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参见《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一书,由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括号中的数据引自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构成特征研究》一文,载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5页。
    47 有学者将中国新中产阶层划分为六大群体,包括中小型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或自营劳动者阶层,企业家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工业等行业中的技术工人阶层。需要注意的是,中产阶层必然是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则不一定属于中产阶层。参见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80页。至于此处服务利益群体主要是从供给主体着眼的,当然从职业角度划分可能存在与其他部门利益群体混淆的问题,但并不影响整体的分析。
    48 这10类人包括:1、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2、国有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人员;3、股市上的成功者;4、三资企业的高级员工;5、有技术发明的专利人员;6、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7、部分新经济的CEO;8、部分律师、经纪人和广告人员;9、部分归国人员;10、部分学者、专家。这一说法与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的调查基本相符。参见辛保平《中国中产阶级真相—面目模糊的中产阶级》,载于《科学投资》2003年第6期,第24-29页。7种人包括:1、科技发明人和科技企业家;2、金融服务等热门行业或者效益好的企业管理人员;3、“五师一工”,即律师、分析师、会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和高级技工;4、学术团体和机构中的高中级知识分子;5、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6、外企和外企服务机构的高中级管理人员;7、私营企业经营者和农村工商业者。参见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3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
    4 引号中的话出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6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马克思言道:“财富的材料,不论是主体的,如劳动,还是客体的,如满足自然需要或立是需要的对象,对于一切生产时代来说最初表现为共同的东西。因此,这种材料最初表现为单纯的前提。”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7 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页。
    8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3页。
    9 参见白暴力《财富劳动与价值—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69-74页。
    10 在第三章中我们曾提到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性问题。参见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载于《学术月刊》2005年第4期,第26-33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12 马克思说:“直接劳动时间的量,已耗费的劳动量是财富生产的决定因素。但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时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
    13 关于财富尺度与人的发展相关方面的探讨可参见刘荣军《财富、人、历史—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载于《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第71-76页。
    14 对于列举的四个问题,前两个的详细论述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9页),后两个问题参见李慧中《市场失灵与成本规制》(载于《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第6期,第31-32页)以及《为什么发达国家服务价格高于发展中国家?—兼论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5-6期,第36-39页)。
    15 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8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2页,本段下述引号中的话均出自该部分。
    18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8页。
    19 同上,第124页。
    20 同上,第677-678页。
    2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3页。
    22 详细的分析参见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24 消费主义的准则是,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上抬高消费的作用,忽视生产和资本的积累, 把人的价值单一地定位于物质财富的享用和高消费的基础上,从而认为消费就是一切。对消费主义的详细论述可参见王璐《消费与节约:马克思节约思想的新视角》,载于《当代财经》2006年第5期,第5-11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26 参见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
    27 何德旭《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5——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8 参见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227页。
    29 此处,对于文中不时出现的“人的本质”有必要进行简要的归纳。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多面的,包括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它们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三个命题在本文的分析中均得到了体现。详细论述参见余永跃、陈曙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一文,载于《光明日报》2006年6月26日第9版。
    30 关于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的划分,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447-44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1 林白鹏等《中国消费结构学》一书第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2 引号中的话山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33 参见史秋华、张永苗《对“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要具体分析》,载于《浙江统计》2002年第6期第30-31页。恩格尔系数为食品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之比。
    34 引号中文字出自王晓德《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载于《美国研究》2007年第2期,第53页。
    35 参见周晓红《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36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169页。
    37 关于“时间经济规律”在第二章“分工深化中的非物质利益”部分曾经提到。
    38 引语出自《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3页。
    39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16页。
    40 同上,第551-552页。
    41 引号中的文字出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5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2 《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9月5日第A01头版发表了题为《钱学森的百年夙愿:在沙漠上挖出千亿产值》的报道。文中谈到,钱学森预言,接替信息产业革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是包括沙草产业在内的知识农业,强调了知识、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说明各产业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及科学技术服务对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3 关于服务利益形式的划分我们将在后边章节进行专门论述。此处的分析出于论证的集中及对比的目的。
    44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pril 2006,OECD.Stat.
    45 参见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6 所谓的分工的连锁反应规律指的是,劳动规模是分工的前提,而分工又会扩大劳动规模,导致新的分工。参见刘佑成《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153页。
    47 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第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8 在李春玲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题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一文中,作者发现,在中上层中,办事人员所占比例最高(30.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23.9%),再其次是个体工商户(13.2%)和商业服务业员工(12.4%),党政领导干部、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和产业工人所占比例很低,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则儿乎没人进入中上层。这些声望处于中上层的职业与中产阶层大体是相合的,多数处于服务行业中。
    49 魏作磊在《服务业能承担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吗》一文中认为,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表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实质上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主的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我国服务业难以承担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但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作者的研究结论并不排除服务业对剩余劳动力吸纳已经和将要做出的贡献,倒是更清晰地表明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各大产业之间要素流动的内在协调和功能发挥的要求,并不存在必然的次序。该文载于《财贸经济》2006年第11期,第68-72页。
    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213页。
    51 对这一思路的归纳,参见林白鹏等《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一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52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3期第43页。
    1 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并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社会属性体现经济全球化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参见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一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5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4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5 参见韦定广《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全球自由资本主义”—兼与高放教授商榷》一文,载于《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第67-75页。
    6 关于全球化中新自由主义的研究可参见陈银娥、胡卿卿《经济全球化中的新自由主义》一 文,载于吴易凤等主编的《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思潮》一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2页。
    7 毛里齐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高燕译,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3期第43页。
    8 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第三产业包含有国际组织这一门类。
    9 关于这些国际分工理论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参见薛荣久主编的《国际贸易(新编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88页。
    10 此处提到的分工理论在服务利益方面的运用受到限制和质疑,主要指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适用问题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无意卷入争论之中,只是仅对与本文分析相关的问题做些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与争论相关的文献可参见邓力平、陈贺菁编著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0页;陈宪主编的《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一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134页。
    11 开放经济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动态演进的,这一点对于利益弱势集团尤为重要。相关论述可参见张幼文《开放经济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答华民教授的商榷意见》,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1-2期,第48-54页
    12 引号中的文字出自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13 原文出自 Bangkok Declaration:Global Dialogue and Dynamic Engagement,UNCTAD,Tenth Session.http://www.twnside.org.sg/title/twr116j.htm
    14 从国家类型看,服务贸易进出口排在前列的几乎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结构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的多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而发展中国家则集中在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项目。参见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兼评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对策》一文,载于《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第39-45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4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
    17 关于国际服务贸易两种代表性统计体系的介绍分析可参见李静平《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研究》一文,载于《统计研究》,2002年第8期,第32-35页。
    18 参见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兼评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对策》一文,载于《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第40页。
    19 李慧中教授通过两部门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在其封闭经济中存在着服务产品的高相对价格,一旦进入开放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的服务产品便无比较成本优势。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动因在于,除了需求者在供给国无法代替的消费,发达国家的服务出口只能主要靠供给要素(资本)输出即直接投资来实现,而服务产品的高相对价格决定了它只能以寡头垄断的补充性优质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有优势。参见李慧中《非价格比较优势:服务贸易动因及发达国家的优势占有格局》一文,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第18-21页。
    20 引自《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见网址: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index.shtml?method=view&id=5766
    21 最近的报告统计资料来源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网址为: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8-02-25/24688.shtml;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8-02-25/24699.shtml。
    22 数据引自《港澳经济年鉴2006》。
    [1]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白暴力.财富劳动与价值—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白仲尧.服务经济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4]陈岱孙(中).新帕尔格雷大经济学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陈飞翔.开放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7]陈凯.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53-58.
    [8]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9]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10]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陈银娥,胡卿卿.经济全球化中的新自由主义[M].∥吴易风.经济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思潮,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68-73.
    [13]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7):73-81.
    [14]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15]大卫·哈维(著),黄晓武(译).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1):53-56.
    [16]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8]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9]德国媒体.全自动餐厅被讽“喂猪系统”[N].重庆晚报,2007,8(29):014.
    [20]邓力平,陈贺菁.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邓于君.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2]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港澳经济年鉴编辑部.港澳经济年鉴2006[Z].北京:《港澳经济年鉴》社,2006.
    [24]高春亮.文献综述:生产者服务业概念、特征与区位[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64-70.
    [25]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长江和珠三角及港澳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6]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简介[J].中国统计,2003,(11): 14.
    [27]韩玉军,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兼评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0):39-45.
    [28]何德旭.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5——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何炼成.社会主义劳动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
    [30]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1]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2]胡荣涛.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5]姜洪.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6]金伯富.机会利益论—兼析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7]靳娟娟.信息产业结构研究[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9]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0]赖朝荣.利益论—社会主义利益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1]李炳炎.需要价值论—富国裕民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42]李翀.论社会分工、企业分工和企业网络分工——对分工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05,(2):17-22.
    [43]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44]李慧中,王海文.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一个经济利益视角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6):40-44.
    [45]李慧中,王海文.结构演进、空间布局与服务业的发展——来自长三角的经验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9-66.
    [46]李慧中.非价格比较优势:服务贸易动因及发达国家的优势占有格局[J].上海经济研究,2001,(9):18-21.
    [47]李慧中.市场失灵与成本规制[J].上海综合经济,2001,(6):31-32.
    [48]李慧中.为什么发达国家服务价格高于发展中国家?—兼论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J]. 国际经济评论,2002,(5-6):167-169.
    [49]李江帆.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0]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51]李静平.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2,(8):32-35.
    [52]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2002,(6):105-118.
    [53]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9,(8):25-31.
    [54]林白鹏.中国消费结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55]刘凤岐.国民经济中的利益分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6]刘建平.农业比较利益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7]刘宁.分享利益论—兼析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8]刘荣军.财富、人、历史—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哲学意蕴与现实意义[J].学术研究,2006,(9):71-76.
    [59]刘诗白.现代财富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0]刘佑成.社会分工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61]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2]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8-135.
    [6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4]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5.
    [65]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各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1]毛里齐奥.拉扎拉托(著),高燕(译).非物质劳动(上、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5,(3):41-44,(4):44-47.
    [72]蒙爱军.论经济的利益本质[J].经济学家,2007,(2):91-96.
    [73]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1):30-42.
    [74]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5]钱津.劳动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76]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7]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78]石崧,宁越敏.劳动力空间分工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6,(2):101-105.
    [79]史秋华,张永苗.对“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要具体分析[J].浙江统计,2002,(6):30-31.
    [80]苏宏章.利益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81]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2]谭晓军,刘锋.日本学者关于服务劳动性质的争论—在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06,(7):13-14.
    [83]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1):46-52.
    [84]王建民.马克思为什么要“舍象”非物质生产劳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6):49-51.
    [85]王璐.消费与节约:马克思节约思想的新视角[J].当代财经,2006,(5):5-11.
    [86]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7]王伟光,郭保平.社会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8]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9]王小强,周俊杰.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1990,(3):70-72.
    [90]王晓德.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J].美国研究,2007,(2):48-67.
    [91]王晓鲁.第三产业与生产劳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92]韦定广.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全球自由资本主义”—兼与高放教授商榷[J].社会科学,2005,(9):67-75.
    [93]魏作磊.服务业能承担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任吗[J].财贸经济,2006,(11):68-72.
    [94]吴韧强.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7,(5):9-13.
    [95]西门·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6]夏杰长,尚铁力.西方现代服务经济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43-47.
    [97]辛保平.中国中产阶级真相—面目模糊的中产阶级[J].科学投资,2003,(6):24-29.
    [98]薛荣久.国际贸易(新编本)[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9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0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1]叶蓬.利益范畴之我见[J].现代哲学,1999,(3):42-46.
    [102]于金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分析—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之二[J].当代经济研究,1999,(4):39-45.
    [103]于俊文,张忠任.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4-19.
    [104]余明勤.区域经济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5]余永跃,陈曙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N].光明日报,2006,6(26):9.
    [106]余政.综合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7]余钟夫.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8]袁惠民.当代中国经济利益结构矛盾新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9]远山.钱学森的百年夙愿:在沙漠上挖出千亿产值[N].第一财经日报,2007,9(5):A01.
    [110]岳宏志,寇雅玲.马克思没有“一般生产劳动”范畴[J].当代经济科学,2007,(1):52-56.
    [111]恽希良.经济利益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2]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13]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构成特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16.
    [114]张文忠.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9,(3):273-281.
    [115]张跣.市民社会[J].国外理论动态,2006,(7):53-54.
    [116]张晓明.论利益概念[J].哲学动态,1995,(4):21-23.
    [117]张循理.利益论九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118]张应让.利益理论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9]张幼文.开放经济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答华民教授的商榷意见[J].国际经济评论,2006,(1-2):48-54.
    [120]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1]赵奎礼.利益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122]赵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J].学术月刊,2005,(4):26-33.
    [123]赵文.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1):57-58.
    [124]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3):31-38.
    [125]郑贵斌,张卫国.工农利益关系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126]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7[EB/OL].[2008-3-11].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g/2008-02-25/24688.shtml
    [127]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EB/OL].[2008-3-11].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index.shtml?method=view&id=5766
    [128]中国经济贸易年鉴编委会.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6[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9]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130]中国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商务年鉴[Z].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7.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7.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35]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6]周振华.推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37]朱奎保.利益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8]A.Walder.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Toward Testable Theor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vol.101:1060-1073.
    [139]Browning,H.,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U.S.A[M].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pringfield,1975.
    [140]D.Stark.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vol.101:993-1027.
    [141]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M].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74.
    [142]Friedmann,J.R.P.A General Theory of Polarized Development In:N.M.Hansen,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2.
    [143]Jonathan Gershuny.After Industrial Society? The Emerging Self-Service Economy[M].Humanities Press,1978.
    [144]M.A.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Macmillan & Co.Ltd,1951.
    [145]M.A.Katouzian.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ector:a New Approach[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0,Vol.22:362-382.
    [146]P.W.Daniels.Service Industries:Growth and Loc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47]Richard A.Walker.Is There a Service Economy? The Changing Capitalist Division of Labor [J].Science and Society,1985,49(1):42-83.
    [148]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M].NY:Praeger Publishers,1986.
    [149]Shelp,R.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M].NY:Praeger Publishers,1984
    [150]Thomas J.Kirn.Growth and Change in the Service Sector of the U.S.:A Spatial Perspective [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7,77(3):353-372.
    [151]UNCTAD.Bangkok Declaration:Global Dialogue and Dynamic Engagement[EB/OL].[2007-11-12].http://www.twnside.org.sg/title/twrll6j.htm
    [152]V.R.Fuchs.The Service Economy[M].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8.
    [153]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EB/OL].[2007-11-12].http://devdata.worldbank.org/wdi2006/contents/Table4_6.htm及Table4_7.htm
    [154]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5[EB/OL].[2007-11-12].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its2005_e/its05_toc_e.htm
    [155]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7[EB/OL].[2007-11-12].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its2007_e/its07_toc_e.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