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失业治理与政府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Unemployment Administering & the Choice of Government
  • 作者:李钢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王彩波
  • 学科代码:1204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失业问题是当代世界性难题。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1997世界就业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失业和半失业人口接近10亿,相当于全世界劳动人口总数的30%。自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失业治理逐渐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80年代以来,联合国把保障人类参加经济活动的权利,即劳动权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把失业者获得保护和再就业的条件作为全球努力的目标,市场经济国家也纷纷将失业治理上升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政府对失业问题的有效治理,确保群众的就业需求,已成为保证人类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的核心和基础所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国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失业理论,中国在对失业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始终采取的是行政手段,以“单位化”和“逆城市化”的思维维持着表面的充分就业,掩盖了隐蔽失业大量存在的事实。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在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失业这一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不存在的现象也以特殊的形态表现了出来。失业问题不仅仅是就业本身的问题,它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更受到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直接影响,因此,对失业治理与政府行为进行综合研究,不仅具有公共管理的理论价值,更是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市场经济下的失业理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从凯恩斯的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会产生非自愿失业开始,各个学派在研究失业治理的过程中,虽然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各不相同,但研究目的始终是为了寻找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最佳选择。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理论,精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失业存在的现实,认为资本挤占劳动是失业产生的根源。社会主义国家依靠这一理论建立起来的,以行政计划和行政指令为主体的失业治理政策,
    
    
    为“制度性失业”的大量存在培育了深厚的土壤。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当我国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失业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将长期存在。
    纵观我国的就业演变历史,我们发现,我国的失业问题主要是同就业制度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第三次失业高峰,从其产生的表象原因看,既有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历史原因,又有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多的基础原因,既有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发展原因,又有加入WTO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外部原因。虽然学术界对中国现阶段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做出了不同层次的归纳,但还远未穷尽失业产生的根源,甚至还未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寻找失业产生的根源,必须遵循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因此,失业理论将同失业一样不断地存在与发展下去。同样,中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反失业政策仅注重了针对失业困难的“标”的治理,却忽视了有效率的就业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本”的建立,因此,政府当前亟待建立起失业治理的长效机制。
    就业是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政府在治理失业的发展战略中,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即公平与效率中做出合理选择。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对公平做出一个引申的衡量标准,由于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五级需求层次中两个最低层次的需求,而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则集中体现在充分就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方面,因此,衡量公平的最低标准应该是能否保证人类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就业的公平,必须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尤其是我国确定的到2020年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更要求政府在发展战略上,适当遵循就业优先、兼顾效率的发展原则,进而寻求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经济,其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要遵循公开的、公认的“制度”,其本质则在于创新。在转型过程中,治理失业的主体是政府,制度创新的主体同样是政府,在全面提倡制度创新的今天,政府加快各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建设,对于增加就业、防止失业和促进再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失业治理的制度创新选择上,政府首先要构建法律
    
    
    保障体系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反失业政策,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在一定意义上,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创新的制度合理规范和解决失业问题,应该是今后中国最大的再就业工程。
    治理失业不仅需要政府在发展战略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正确选择,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对市场和用工主体的合理引导与有效协调。政府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上合理调整产业和所有制结构,通过采取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和改革劳动生产方式等综合手段,对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在失业治理中的责任,而市场经济又必须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功能。在寻求失业治理的政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过程中,我们盼望政府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Unemployment is World-wide problem for this world.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uggests in“1996~1997 world employment problem”—research report, that the population of unemployment and nearly unemployment approaches to I billion, it equals with 3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labourer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the birth of kaensism in 1930s,unemployment administering comes to be one of main tasks for government to macro-control . Since 1980s, UN puts the right of protecting human beings participatings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is Labour right into prominence especially aims to protect the unemployce and creat chances for them to be employed again.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also begin to take as their main tasks unemployment administering. The government’s effective administering for unemployment, guaranteeing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s employ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and basement for protecting human beings basic right and maintaining social equity.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the most popu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also abundart in unlimited supply for labour force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theory of Marxism’s unemployment, China takes governmental means from the beginning during administering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It maintains the false full-employment with “unit” and ”back-citizing’ and conceals the fact that many people unemployed. Since the opening and reform, our country is in the of transforming from planning-econemy to market-ecomony.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the new characterisctie of employment problem appears. It appears in a specipic type for unemployment the phenomenon which chassic socialism theory thinks it non-exist.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is not only about the employment itself. But also it closely relate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is influcnced by public management policy directly .So the research for unemployment administering and governmental measures, not only has theory value for public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urgent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apment during transforming period. Unemployment theory in the market-economy has a histor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kaens’ recognizing that capitalism will produce unvoluntary unemployment, each school aims to look for the beet choice between market control and government control during their studying for unemployment controlling, though the study method and theory tool is different.
    Marxism about the unemployment theory under the capitalism analyzes in detail the existence of unemployment in capitalize countries and thinks that capital occupying labour is the source of unemployment. Socialism countries has been founded depending on this theory. The unemployment controlling policy wish administration plan and adiministration order cultivates deep soil for the much existence of “systematic unemployment”.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is a stage, which can not be parsovered, the unemployment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will be existent in long period after our country chose to establish the socionlish market economy system as its basement.
    Taking a point of view for employment history, we can see that our country’s unemployment problem is mainly related with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ystem. The appearance of the third peak of unemployment after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Form the apparent reason of its generation, it has the following reasons: it has historical reason which left over in the long-perrod system planning-economy and also has the basic reason caused by surplus labor force supply; it has the development reason caused by industry structure and also has the external reason cansed by joining WTO and shifting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countryside. Though the academic field has made induction with different levels for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in city at this stage.
    It failed to expound the source of unemployment at all. Even kailde grasp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look for the source of unemplo
引文
[1]1982年第十三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会议决议。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2页。
    [3]西方经济学家J·罗宾逊于1936年最早提出了这一概念。随后,理论界借用这一概念,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结合或结合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
    [4]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中译本,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338页。
    [5]参阅严维耀:《西欧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6] 参阅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昆明),2000年第5期,第43页。
    [7] 参阅杨宜勇:《加入WTO后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京),2003年第2期,第4页。
    [8]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8页。
    [10]参阅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1)》,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页。
    [12]参阅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1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3)》,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页。
    
    [14]关于中国城镇的理论失业率,学术界和政府机构有不同的测算方法,以1995年为例,国家统计局计算结果为1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计算结果为11.5—14%,劳动部为11%;杨宜勇计算结果为12.1—17.7%,刘伟为18.9%。参阅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46—51页。
    [15] 参阅刘拥:《第三次失业高峰——下岗·失业·再就业》[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16] 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7、2003)有关数据整理。
    [17] 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1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1997)第536页,(2003)第534页。
    [19] 参阅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20]劳动力的统一招收工作最早在1952年开始实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固定工”制度。
    [21]是指劳动力必须经过各级劳动人事部门正式分配、安排和批准招收录用,其最大特点是企业在用工方面“能进不能出”,不能以任何经济性原因裁减其剩余职工。
    [22]是指把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和责任集中到国家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单位”手中的过程,与此相反的概念是“市场化”和“社会化”。
    [23]国家统计局网站,人口与社会事业,2002年度。
    [24] 参阅胡鞍钢:《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25] 参阅蔡昉:《探究最大就业弹性》[N],《经济日报》(京),2003-04-12。
    [26] 参阅周雪飞:《构建转型时期我国失业理论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京),2003-7-13。
    
    [27] 参阅杨宜勇:《加入WTO后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京),2003年第2期,第5页。
    [28] 参阅胡鞍钢:《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9]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0] 参阅王诚:《就业思路上的四大误区》[N],《光明日报》(京),2002-08-15。
    [31] 参阅胡鞍钢:《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J],《管理世界》(京),2000年第10期,第53页。
    [32] 参阅陈淮:《就业优先: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N],《厂长经理日报》(成都),1999-07-14。
    [33] 参阅赵磊:《警惕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N],《光明日报》(京),2002-06-04。
    [34] 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使用“飓风式的摧毁”用来形容二元经济国家在结构调整中形成的震荡,中国学者在描述我国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引用了此语。
    [35] 参阅徐宗玲:《因特网与劳动力市场:贝瓦雷兹曲线位移现象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厦门),2002年第4期,第28页。
    [36]参阅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37] 参阅熊文才:《中国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重庆),2002年第4期,第42页。
    [38] 参阅熊文才:《中国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重庆),2002年第4期,第42页。
    [39] 参阅蔡昉:《探究最大就业弹性》[N],《经济日报》(京),2003-04-12。
    [40] 参阅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4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1)》,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522页。
    [42] 参阅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昆明),2000年第5期,第44页。
    [43] 参阅周雪飞:《构建转型时期我国失业理论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京),2003-7-13。
    [44] 参阅曾湘泉、汪雯:《灵活就业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思路》[J],《中国社会保障》(京),2003年第6期,第19页。
    [45] 参阅金维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京),2003年第4期,第17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中译本,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6、C·A·摩尔根:《劳动经济学》[M],中译本,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
    8、大卫·桑普斯福特:《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译本,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版。
    9、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0、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1、孙荣、许洁编著:《政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陈庆云编著:《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5、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M],山西,山西经济出
    
    
    版社,1998年版。
    16、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7、胡鞍钢:《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19、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20、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刘拥:《第三次失业高峰——下岗·失业·再就业》[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22、梁晓滨:《美国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版。
    23、严维耀:《西欧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5、张左己主编:《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C],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2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R],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7、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Z](1999、2000、2001、2002、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Z](2000、2001、2002、2003),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9、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京),1997年第3期;《跨入新世纪的最大挑战:中国进入高失业阶段》[J],《管理世界》(京),2000年第10期。
    30、陈银娥:《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京),1999年第4期。
    31、赵红:《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昆明),2000年第5期。
    32、张书琛:《失业理论及其根源探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广州),2001年第4期。
    33、徐宗玲:《因特网与劳动力市场:贝瓦雷兹曲线位移现象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厦门),2002年第4期。
    34、熊文才:《中国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管理》(重庆),2002年第4期。
    35、姚裕群、莫荣:《我国城镇失业率已进入风险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6、杨宜勇:《加入WTO后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京),2003年第2期。
    37、曾湘泉、李丽林:《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京),2003年第3期。
    38、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京),2003年第5期。
    39、金维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京),2003年第4期。
    40、曾湘泉、汪雯:《灵活就业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思路》[J],《中国社会保障》(京),2003年第6期。
    41、张玉玲:《“一号文件”与扩大就业》[J],《劳动保障通讯》(京),2004年第2期。
    42、赵磊:《警惕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N],《光明日报》(京),2002-06-04。
    
    43、王诚:《就业思路上的四大误区》[N],《光明日报》(京),2002-08-15。
    44、杨明伟:《宏观政策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N],《经济日报》(京),2002-09-11。
    45、蔡昉:《探究最大就业弹性》[N],《经济日报》(京),2003-04-12。
    46、陈淮:《就业优先: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N],《厂长经理日报》(成都),1999-07-14;《尽可能多地使农民转出来》[N],《中国劳动保障报》(京),2003-1-16。
    47、周雪飞:《构建转型时期我国失业理论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京),2003-7-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