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论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内容的认识,反应的是他们对历史的主观见解。明末清初的史论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中国史学史、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史论文献,他们在著述旨趣、编纂特点、内容和思想上,都和前代甚至是明初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在思想上,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有些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启蒙思想的内容。有鉴于此,本文从《四库全书存目》中摘取了明末清初的史论文献,并对其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如下几部分。
     绪论:首先,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和意义。其次,扼要地回顾了这些史论文献的研究情况,评述了其研究成就和不足。
     第一章:史论文献内涵的界定。本章对史论和文献的定义加以融合,最终得出史论文献的定义。
     第二章: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的著述旨趣。本章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研究这些文献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首先,作者本身对史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或者自己伏案读史,撰写史论,或者同他人共同探讨历史问题,撰写成书,这属于论史自娱;其次,伴随着史学走向深层的趋势,一些史家为了将历史传承给后人或者平民,撰写史论著作,这属于普及历史教育的范畴;最后,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明末史家,出于维护统治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将自己的心得撰写成书,这属于探讨历史兴衰的形式。
     第三章: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的编纂特点。这些文献的编纂体例可分为两种:一是拟题申论,首先是以人物为标题,这是指通过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去评论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历史问题;其次是以类相从。这是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人物、事件归为一类,集中进行评论;再次是以朝代为标题。史家仿照编年体的形式,分别评论历朝历代的史事;最后是以事件本末为标题。史家通过标题向读者介绍事件的本末,先使人们能够对事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进行评论。二是直抒议论,使用这种体例的文献较少。
     第四章: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的内容。笔者着重从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论说、典章制度的考索、思想学术的判定、社会风俗的剖断、历史大势的揭示六方面重点考察了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的内容。
     第五章:明末清初史论文献的思想。明末清初是历史大变革时期,其思想是极为活跃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史家对天人思想进行研讨;第二、史家对皇朝正统观念提出了和前代不同的见解;第三、史家对皇朝兴亡观念做出了详尽的评析;第四、史家对历史发展规律做出究寻;第五、基于民族矛盾的突出,他们还阐释了民族夷夏、民族一统观念,在这其中尤其以民族夷夏观念作为突出,反映了史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认识。
The historical review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tage ofChinese Historiography. It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historiograph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is period,many people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 which writings, characteristics,contents, compiling the purport of thought, are all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previousgeneration even early Mi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thought, which profoundlyreflecte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s the certainenlightenment factors. In view of this,I decide to select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Dynasty history of literature from “Siku Quanshu cunmu from”, conducting theresearch totjem.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introduction part. Firstly: I clarify the research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issue. Secondly,I have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research, recognise both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failures.
     Chapter one:The definition of the history ofliterature. The chapter definesintegratly on the history view and literature, and then defines history literature.
     Chapter two:The writing purport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historyview of literature. First,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ing of the causes ofthese documents produced with combining of background. Specifically, the author has astrong interest in history。They or read history books at his desk,then write history literature;ordiscussed history problems then write history literature,we call it In the history ofmasturbation.Second, With the trend of history deepening, in order to historicalheritage to posterity or civilians, Some historians write history view,which belongs tothe universal history education category.Last, Some historian with hardshipconsciousness write history view to Learn lessons from history,for the sake ofmaintaining the rule,which belongs to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orm.
     Chapter thre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dification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Dynasty history view of. These literature’s compilation styl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types: One is Problem posing. First, The figures for the title:through a specific historical figures to comment on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related aspects of theproblem. Secondly, Classificate the same or similar nature of the characters, events as acategory, then give a centralized review.Third, the dynastic title. Historians modeledthe annalistic style form, review of past dynasties history respectively.Last, the title ofins and outs event. The historians told the readers about the events, so that people can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vent, and then review.The other is Straightview,but very little literature used this style.
     Chapter four:I mainly mainly inspected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history of literaturesfrom the historical review, historical events, laws and regulationson study, academic thought, social customs, the evaluation on historical trend.
     Chapter five: The thoughts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history ofliteratures.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period of the historicalchange, the idea is very active. First, analysis the historians’ thought of heaven andman. Second,Historians’thought of dynasty orthodox ideas are different from formergeneration. Third, historians make a detailed assessment of the historian Dynasty riseand fall of ideas. Fourth, historians analysis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ifth,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tradiction, they also analyzed the ethnic Yi Xia, nationalintegrate, and ethnic Yi Xia concept is the most prominent historians, which reflects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relationship.
引文
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附录·狱中与诸甥侄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第2页。
    ②梁·萧统《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3页。
    ③唐·刘知几《史通》卷四《论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5页。
    ④唐·刘知几《史通》卷四《论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6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卷四《论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7页。
    ②唐·刘知几《史通》卷四《论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6页。
    ③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史评类·刘氏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295页。
    ④南宋·魏天应《论学绳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1页。
    ⑤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三·范增论》,日本明治十四年(1881)刊函册,第12页。
    ①明·吴讷《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43页。
    ②清·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清代卷》第10册,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第621—622页。
    ①清·姚振宗《后汉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2月版,第2357页。
    ②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朱大司马论文》,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767页。
    ③瞿林东《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历史学》2008年第11期。
    ④《论语·八佾》,《四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5月版,第67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总序》,中华书局1986年9月版,第3页。
    ②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
    ①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朱大司马论文》,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767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8页。
    ②(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5页。
    ③《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传第四》,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7401-7402页。
    ④(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5页。
    ⑤(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6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504页。
    ①(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页。
    ②(明)钟惺:《史怀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84页。
    ③(明)贺裳:《史折·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页。
    ④清·施鸿:《澄景堂史测·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5页。
    ①(明)张大龄:《合刻玄羽外编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0页。
    ②(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0页。
    ③(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田子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3页。
    ④(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田子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1页。
    ⑤(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田子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2页。
    ⑥《史通·史官建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281页。
    ①(明)吴宗琰:《重刻古史要评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4册,第573页。
    ②(明)陈继儒:《读书镜·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8页。
    ③(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4页。
    ④(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5页。
    ①(明)吕云孚:《历代史论·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五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页。
    ①(清)施鸿:《澄景堂史测·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5页。
    ①《左传·隐公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页。
    ②《史记·孝景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第449页。
    ③《汉书·惠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92页。
    ④《汉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135页。
    ①《三国志·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55页。
    ②《三国志·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89页。
    ③(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8页。
    ④(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汉·高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81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史论卷二·王陵赵苞温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5页。
    ⑥(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二《于定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6页。
    ⑦(清)贺裳:《史折·卷一·史怀·慕容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页。
    ①(清)贺裳:《史折·卷三·漫录·乐氏小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35页。
    ②《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真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0页。
    ③(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宋·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2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8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7页。
    ⑥(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太宗·田锡天植其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25页。
    ⑦(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二《齐东昏侯和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页。
    ⑧(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六《萧道成篡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5页。
    ⑨(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介之推》,《四库全书存丛书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6页。
    ①(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秦始皇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2页。
    ②(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豫让聂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6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3页。
    ④(清)贺裳:《史折·卷四·辩李德裕三国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57页。
    ⑤(清)施鸿:《澄景堂史测》卷三《东晋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0页。
    ⑥(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二》·《宋顺帝禅位萧道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9页。
    ⑦(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南北朝·宋·恐负翟黑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9页。
    ⑧(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四《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7页。
    ⑨(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唐·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46页。
    ⑩(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3页。
    11(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十《安重诲专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89页。
    12(清)钱谦益:《明史断略·洪武平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13页。
    13(明)钟惺:《史怀》卷十七《三国志三·张顾诸葛步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5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七《史记三·伍子胥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9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十七《三国志三·吴·张诸葛步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5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史论卷四·元凯失左氏之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4—625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史论卷二·博陆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9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史论卷四·元凯失左氏之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6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六·读史隽言卷二·识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7页。
    ⑦(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读史隽言卷十六·纳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16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九·唐藩镇指掌卷一·成德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79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七·读史隽言卷十三·守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03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九《史记五·滑稽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4页。
    ④(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庄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76页。
    ⑤(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相如屈廉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1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秦楚之际月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1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十四《后汉书二·朱乐和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4页。
    ⑧(明)钟惺:《史怀》卷十七《三国志三·吴·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丁潘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6页。
    ⑨(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九·读史隽言卷五·高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5页。
    ⑩(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二《英宗至徽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4页。
    11(明)钟惺:《史怀》卷六《史记二·卫康叔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55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一》·《赵良说商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72页。
    ②(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宣帝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6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十三《后汉书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7页。
    ④(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昭烈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读史隽言卷十六·纳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17页。
    ⑥(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六《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16页。
    ⑦(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太祖·救此一方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21页。
    ⑧(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4页。
    ⑨(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80页。
    ⑩(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三》·《韩信登台拜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82页。
    11(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0页。
    12(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范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2页。
    13(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荆燕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6页。
    14(明)钟惺:《史怀》卷八《史记四·袁盎晁错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0页。
    ①(清)贺裳:《史折·卷一·史怀·郭皇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8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三《成李据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8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第333页。
    ④(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七《玄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20页。
    ⑤(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八《吕琦赵玉贾仁沼顾令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9-510页。
    ⑥(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五《南宋纪·宁宗·羊蹄击鼓丛书》,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79页。
    ⑦(清)贺裳:《澄景堂史测》卷一《西晋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00页。
    ⑧(明)张大龄:《秋士史疑》卷三《读三传国策·女中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1页。
    ⑨(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农者天下之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2页。
    ⑩(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大将军有揖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2页。
    11(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一·随笔卷七》,《四库全书存目》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48页。
    12(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梁孝王世家》,《四库全书存目》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9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84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汉·光武》,《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8页。
    ③(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三《处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页。
    ④(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梁·高祖武帝》,《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6页。
    ⑤(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宋·文帝》,《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27页。
    ⑥(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唐·中宗》,《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64页。
    ⑦(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三《后周·世宗》,《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9页。
    ⑧(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二·读史隽言卷八·奉使》,《四库全书存目》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4页。
    ⑨(明)朱正色:《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恭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67页。
    ⑩(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二《处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页。
    11《(明)钟惺:史怀》卷十六《三国志一·武文世王公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3页。
    12(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三《唐·昭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3页。
    13(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一《宋艺祖至英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1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二《春秋左传二·襄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9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汉高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页。
    ③(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西汉·高帝·田横之客皆义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4页。
    ④(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50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农者天下之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2页。
    ⑥(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0页。
    ⑦(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太宗·厅事仅容旋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30页。
    ⑧(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61页。
    ⑨(明)钟惺:《史怀》卷十三《后汉书一·姚王祭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1页。
    ⑩(明)钟惺:《史怀》卷十四《后汉书二·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郧赵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6页。
    11(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豫让聂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6页。
    12(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秦始皇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2页。
    13(明)钟惺:《史怀》卷十四《后汉书二·班彪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2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二《马皇后抑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83页。
    ②(清)施鸿:《澄景堂史测》卷一《西晋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7页。
    ③(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六朝快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3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七·读史隽言卷三·冲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3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读五代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9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三《读三传国策·梦射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0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吴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8页。
    ⑧(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9页。
    ⑨(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二《樊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6页。
    ⑩(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七·读史隽言卷十三·女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99页。
    11(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四《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5页。
    12(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二《处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8页。
    13(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二·读史隽言卷八·奉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2页。
    14(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7页。
    15(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1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十五《后汉书三·独行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6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史论卷四·高允不负翟黑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6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九《史记五·汲郑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第500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十四《后汉书二·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8页。
    ⑤(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六《王琳张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7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史论卷四·高允不负翟黑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7页。
    ⑦《明史》卷244《杨涟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6329页。
    ⑧《明史》卷240《叶向高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6233页。
    ①《清史稿》卷245《陈之遴列传》,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第9636页。
    ②(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2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6页。
    ④(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7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三《读三传国策·虞卿学老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3页。
    ⑥(明)钟惺:《史怀》卷四《战国策·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4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五《史记一·文帝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8页。
    ⑧(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楚元王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8页。
    ⑨(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二《光武中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78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7页。
    ②《明史》卷231《顾宪成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第6032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九·读史隽言卷五·高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6页。
    ④(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屈原贾谊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4页。
    ⑤《史怀》卷五《史记一·项羽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4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一·史论卷一·始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8页。
    ⑦(明)陈懿典:《读史漫笔·蒯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5页。
    ⑧(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汉光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7页。
    ①(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四《赵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5页。
    ②(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马谡街亭之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6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二《晋元帝明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页。
    ④(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娄师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0页。
    ⑤(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三《处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页。
    ⑥(清)贺裳:《史折·卷二·读史商语·谢灵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98页。
    ⑦(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40页。
    ⑧(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纪·太宗·尺雾寸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5页。
    ⑨(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五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1页。
    ⑩(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六《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10页。
    11(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三《宋·太宗》,《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6页。
    12(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五《南宋纪·光宗·中兴五论》,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76页。
    13(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8页。
    14(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六》·《士先器识而后才艺》,《四库全书存目》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6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一》·《赵奢救阏舆之间》,《四库全书存目》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75页。
    ②(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五》·《马援知帝王自有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1页。
    ③(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谢安王坦之尽忠辅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7页。
    ④(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七》·《张九龄知安禄山有反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3页。
    ⑤(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二十》·《戒晋王遗令薄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3页。
    ⑥(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二十二》·《文彦博富弼同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6页。
    ⑦(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二十五》·《张浚不主和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0页。
    ⑧《王阳明全集》卷2《语录二·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42页。
    ⑨向燕南:《试析王阳明心学对明代史学的影响——兼及有关拓展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思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太尉勃请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7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二《西晋纪六朝·武帝·轻裘绶带丛书》,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4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5页。
    ④(明)宋村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五帝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9页。
    ⑤(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梦帝资以良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3页。
    ⑥(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晋文不贪伐原之利》,《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5页。
    ⑦(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一·史论卷一·延陵季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4页。
    ⑧(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1页。
    ⑨(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秦·始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80页。
    ⑩(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汉高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页。
    ①(明)陈懿典:《读史漫笔·萧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第162页。
    ②(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文帝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3页。
    ③(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汉·哀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4页。
    ④(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二《王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5页。
    ⑤(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3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史论卷二·荀文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5页。
    ⑦(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二《东汉纪·灵帝·方食失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5页。
    ⑧(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二《后汉·孔明受顾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9页。
    ⑨(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三《司马懿诛曹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05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文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4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6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十三《后汉书一·光武帝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6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五《三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6页。
    ④(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王龁攻赵上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1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韩王信卢绾陈豨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9页。
    ①(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冯奉世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2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十二《汉书三·西域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2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9页。
    ④(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四《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一·唐藩镇指掌卷三·泾原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91页。
    ⑥(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五《兵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8页。
    ①《论语·八佾》,岳麓书社2004年5月版,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9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八《史记四·郦生陆贾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8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十四《后汉书二·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3页。
    ④《明史》卷二百八十八《文苑列传四》,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399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八《史记四·张释之冯唐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1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汉·成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2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四·说史隽言卷十·执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2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十《汉书一·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8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卜式倪宽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4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三《孙氏据江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7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秦纪·二世·指鹿为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7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6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8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成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8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四《战国策·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7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夷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74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徽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3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7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二《春秋左传二·昭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5页。
    ②(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田单火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1页。
    ③(清)贺裳:《史折·卷三·史余·乐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06页。
    ④(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周纪·灵王·苏秦合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4页。
    ⑤(明)陈懿典:《读史漫笔·项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1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高文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0页。
    ②(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武帝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4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宣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4页。
    ④(清)施鸿:《澄景堂史测》卷四《东晋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9页。
    ⑤(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二《处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史论卷四·宋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2页。
    ①《论语·季氏》,岳麓书社2004年5月版,第146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1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1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1-482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4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8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6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晋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7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8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9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页。
    ④(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百官公卿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2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一《宋艺祖至英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1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二《英宗至徽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4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四《辽金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1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5页。
    ⑤(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武功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二《东汉纪·顺帝·张纲埋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8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1页。
    ③(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三《后周·世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8页。
    ④(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论取人考课二法之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神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8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齐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4页。
    ①(清)施鸿:《澄景堂史测》卷十一《梁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59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论府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页。
    ①(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唐兵法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3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504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2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页。
    ⑤(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二《降配祖考于私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1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七《司马光论太公庙配享十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2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三《宋·太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1页。
    ③(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叔孙通起朝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3页。
    ④(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唐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论唐税法三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唐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八《两税之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46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唐·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67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1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4-505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8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7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2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3页。
    ①(明)宋村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祭祀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3-534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5—506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汉高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5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9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9页。
    ①(明)陈懿典:《读史漫笔·韩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2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周纪·灵王·坚白同异之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7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魏文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5页。
    ④(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一《庄周荀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9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六·支离漫语卷四·孔老说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79-880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孔子作春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页。
    ①(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李斯逐客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5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0页。
    ③(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治安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9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7页。
    ②(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1页。
    ③(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谯周仇国论》,《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7页。
    ①(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刘寔崇让论》,《四库全书存目》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3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纪·太宗·良臣忠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0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隐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96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邹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五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邹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1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西汉·高帝·高帝之兴有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7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西汉·武帝·汉世得人之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7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周纪·灵王·相如完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87页。
    ③《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第287册,第280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汉纪十九》,岳麓书社1990年5月版,第302页—303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五《三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6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唐·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41页。
    ③(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周纪·灵王·信陵君遣使谢安陵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2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20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章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章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论名教自然本无崇有之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页。
    ②《晋书》卷四十三《王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1236页。
    ③《晋书》卷三十五《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1044页。
    ④(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裴頠崇有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4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论名教自然本无崇有之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神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8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神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8页。
    ②《宋史·张载传》,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第12724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孝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4页。
    ④(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五《南宋纪·孝宗·朱子门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75页。
    ①《宋元学案》卷三十《刘李诸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1087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理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6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晋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7页。
    ④(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齐·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3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二《西汉·成帝·七略九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25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7页。
    ①《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1640页。
    ②《风俗通义·序》,中华书局1981年1月版,第8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3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五·随笔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第815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3页。
    ②)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西汉人心风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2—513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80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2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0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8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十五《后汉书一·皇甫张叚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3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2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晋·孝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24页。
    ③(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晋·孝武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25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1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4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7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五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1页。
    ②(明)陈懿典:《读史漫笔·殷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1页。
    ③(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周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1页。
    ①(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牧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9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一·随笔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51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六·晋五胡指掌卷四·索虏拓跋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61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7页。
    ①《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318页。
    ②《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259页。
    ③《孟子·尽心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76页。
    ④《孟子·尽心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72页。
    ①《荀子》卷十一《天论》,中华书局1988年9月版,第308—309页。
    ②(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五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页。
    ③(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一《汉光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7页。
    ④(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灾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1页。
    ⑤(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下《客星犯帝座》,《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6页。
    ①(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三传国策·苏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6页。
    ②(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三传国策·吴三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9页。
    ③(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三传国策·苏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6页。
    ④(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沛公家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1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秦楚之际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页。
    ⑥(清)钱谦益:《明史断略·宋事始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12页。
    ⑦(清)钱谦益:《明史断略·土木之变》,《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24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四·支离漫语卷二·龙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65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五·说史隽言卷一·祯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0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五·说史隽言卷一·祯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2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五·说史隽言卷一·祯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3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四·支离漫语卷二·龙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65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天文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0-531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宣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5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景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1页。
    ②(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灾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1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七·随笔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27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五·说史隽言卷一·祯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1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六·支离漫语卷四·焚书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75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六·支离漫语卷四·灭国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77页。
    ⑦(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齐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7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五《史记一·秦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1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二《春秋左传二·襄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0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五·随笔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15—816页。
    ④(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86页。
    ⑤(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90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宋·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0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二《齐高祖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页。
    ③(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二十一》·《曹武惠良将第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4页。
    ④(清)钱谦益:《明史断略·封国燕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17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夏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0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齐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7页。
    ⑦(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二《金日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1页。
    ⑧(清)钱谦益:《明史断略·诛灭岑猛》,《四库未收书辑刊丛书》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31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九·随笔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36页。
    ②(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89页。
    ③(明)杨时伟:《狂狷裁中》卷三《孔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0页。
    ④(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五《魏灭北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61页。
    ⑤(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7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随笔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46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真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7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神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47页。
    ③《春秋繁露·五行对》,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314页。
    ④《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版,第363页。
    ①《欧阳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影印本,第110—111页。
    ①(明)洪垣:《觉山洪先生史说》卷二《辨死职死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一·史论卷一·正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2-604页。
    ①《二程集·程氏遗书卷十八·伊川先生语四》,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第232页。
    ②《朱子语类·读书法》,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第196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2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7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9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三《晋灭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1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七《炀帝亡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09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五《刘裕灭后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57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太宗·爱珠不爱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9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纪·太宗·魏征十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2页。
    ③(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纪·太宗·主一心攻之甚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1页。
    ④(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太宗·开卷有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26页。
    ⑤(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仁宗·赵师民进劝讲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37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二《英宗至徽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2页。
    ⑦(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五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2页。
    ⑧(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二《英宗至徽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1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八》·《刘晏善理财》,《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8页。
    ②(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五》·《太宗论止盗寡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2页。
    ③(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五》·《魏征善始克终十思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7页。
    ④(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萧望之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4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吴主孙权亮休皓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9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神宗·一路福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52页。
    ②(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3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肃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4-75页。
    ④(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二十二》·《文彦博富弼同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6页。
    ⑤(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三》·《(北)魏文帝与群臣论选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页。
    ⑥(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韩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2页。
    ⑦(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三《读三传国策·缩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1页。
    ⑧(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二《黄巾之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3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53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七《唐平河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5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四《宋仁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07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一·说史隽言卷十七·异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25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四《宋英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08页。
    ⑥(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玄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3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章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3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高宗武后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0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四《元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23页.
    ④(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玄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3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高文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9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晋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5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十《汉书一·楚元王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2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五《史记一·高祖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6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十三《后汉书一·吴盖陈臧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0页。
    ⑤(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五》·《王嘉上时政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4页。
    ⑥(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三》·《(北)魏文帝与群臣论选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页。
    ⑦(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五《三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8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九《唐宪宗至僖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5页。
    ②(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六》·《仲长统论三公以灾异策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2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495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1页。
    ⑥(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高文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9页。
    ⑦(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二《宋武皇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页。
    ①(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说史隽言卷十六·纳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18页。
    ②(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七》·《颜真卿论论事不宜先白宰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6页。
    ③(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31页。
    ④(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14页。
    ⑤(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4页。
    ⑥(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4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一》·《廉蔺刎颈之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74页。
    ②(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1页。
    ③(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四《读杂史·蟋蟀宰相》,《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90页。
    ④(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34页。
    ⑤(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二《读史汉·循吏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7页。
    ①《南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6月版,第1122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一·说史隽言卷七·立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3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一·说史隽言卷七·立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5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三十七·随笔卷三》,《四库全书存目》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22页。
    ⑤(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一·说史隽言卷七·立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3页。
    ⑥(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一·说史隽言卷七·立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4页。
    ⑦(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隐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96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四《魏伐后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41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二《陈武帝文帝宣帝后主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4页。
    ③《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第三》,岳麓书社2006年3月版,第81页。
    ④《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盛衰论卷》,2011年1月版,第101页。
    ⑤(明)范槚:《洗心居雅言集》卷上《项羽自谓天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0页。
    ⑥(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五《南宋纪·理宗·训濂洛谨训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83页。
    ⑦(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二十三·晋五胡指掌卷一·羯石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43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一《汉高文帝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0页。
    ②(明)宋存标:《秋士史疑》卷一《读史汉·郑世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1页。
    ③(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西汉·高帝·约法三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7页。
    ④(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14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五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5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0页。
    ③(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九》·《王衍等清谈放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5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一《宋艺祖至英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18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68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5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1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二《战国至秦楚之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73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五《赫连据朔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59页。
    ②《商君书·更法》,中华书局1986年4月版,第3-5页。
    ①《抱朴子·外篇·钧世》,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版,第77页。
    ②《后汉书·曹褒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第1205页。
    ③《宋书·刘穆之王弘传》,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第1323-1324页。
    ④《邵雍集·观物内篇第十》,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第39页。
    ⑤(明)钟惺:《史怀》卷一《春秋左传一·宣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06页。
    ①(清)魏裔介:《鉴语经世编卷十七》·《府兵日益堕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0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6—547页。
    ②(清)施鸿:《澄景堂史测》卷一《西晋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98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一·史论卷一·始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08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一《威烈王》,《四库全书存目》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77页。
    ②(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四《宋·真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22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34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1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四《辽金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2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四《东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3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50页。
    ②(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一《秦纪·始皇帝·李斯谏分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94页。
    ③(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四《宋纪·太祖·陈桥兵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719页。
    ①(明)吴崇节:《古史要评》卷三《唐纪·代宗·唐兵三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4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99页。
    ②(明)陈继儒:《读书镜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8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57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28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三·说史隽言卷九·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8页。
    ③(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三·说史隽言卷九·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8页。
    ④(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十三·说史隽言卷九·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79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五《蒙逊伐西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55页。
    ⑥(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二《西域归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86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四《元成宗武宗仁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25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九《史记五·南粤尉佗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7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三《国语·吴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29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六《六朝南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2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四《辽金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7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四《辽金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7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2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四《辽金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67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三《慕容据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17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五《史记一·周本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40页。
    ①(明)熊尚文:《兰曹读史日记》卷二《唐·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241页。
    ②(明)张大龄:《玄羽外编四十六·支离漫语·卷四·中国夷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79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一《武帝伐匈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0页。
    ④(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一《匈奴和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51页。
    ①(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太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8页。
    ②(明)钟惺:《史怀》卷十《汉书一·赵充国辛庆忌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24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十《汉书一·袁盎晁错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15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十五《后汉书三·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7页。
    ⑤(明)钟惺:《史怀》卷十三《后汉书一·邓寇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9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二《英宗至徽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50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一《宋艺祖至英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0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00页。
    ③(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68页。
    ④(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9页。
    ⑤(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7页。
    ⑥(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三《西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89页。
    ⑦(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八《唐玄宗至宪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77页。
    ⑧(明)钟惺:《史怀》卷十二《汉书三·西域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2页。
    ①(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十一《宋艺祖至英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634页。
    ②(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一《驭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9页。
    ③(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一《驭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5页。
    ④(明)朱正色:《涉世雄谭》卷一《驭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6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页。
    ①(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67—368页。
    ②(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七《太宗讨龟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325页。
    ③(明)张溥:《历代史论一编》卷三《唐武宗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84页。
    ④(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一《武帝平两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1页。
    ⑤(明)张溥:《历代史论二编》卷一《武帝击朝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89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62页。
    ①(明)钟惺:《史怀》卷八《史记四·匈奴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页。
    ②(清)贺裳:《史折·卷四·辩张耒陈汤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181页。
    ③(明)钟惺:《史怀》卷八《史记四·匈奴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4页。
    ④(明)钟惺:《史怀》卷九《史记五·西南夷列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7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498页。
    ①《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55页。
    ②(明)于慎行:《读史漫录》卷七《唐高祖至玄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5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第547页。
    [1](清)万斯同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2](民国)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
    [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83册—291册,齐鲁书社1997年10月版.
    [4]《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5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
    [2]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版.
    [3]吴泽:《史学概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
    [4]金毓黻:《中国史学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5]施丁:《中国史学简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版.
    [6]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7]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M].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9]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M].东方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0]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
    [11]邹贤俊:《中国古代史学史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2]白寿彝主编,向燕南著:《中国史学史·明清时期卷(1840年)前》[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3]向燕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明代卷》[M].黄山书社2002年1月版.
    [14]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M].黄山书社2002年1月版.
    [15]傅玉璋、傅正:《明清史学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6]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历史盛衰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
    [1]杨艳秋:《明中后期史学思潮》[J].《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葛兆光:《明代中后期的三种史学思潮》[J].《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
    [3]葛兆光:《明清之间中国史学思潮的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4]李小树:《封建传统史学的没落与通俗史学的兴盛——明代史学探论》[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5]向燕南、张林:《历史批判与学术总结:明清史学发展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廉敏:《明代的论史风气》[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7]向燕南:《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历史评论》[J].《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
    [8]朱志先、张霞:《洪垣<史说>中的秦汉史评论发微》[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9]张平、孟祥才:《从<读史漫录>对战国秦汉人物的品评看于慎行的历史眼光》[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李庆利、崔建利:《于慎行及其著述之研究漫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1]朱志先:《明代吴崇节<古史要评>与汉史评论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何明新:《从评<史记>看钟惺的用人观点》[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3]廉敏:《于慎行<读史漫录>的历史思想》[J].《文史哲》,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