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外交博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席卷全球的能源热潮之下,能源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能源外交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安全形势已是不容乐观,能源进口多元化已成为中国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中亚与中国山水相连,政治关系密切,经济往来日愈增多,在21世纪中国的石油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亚里海地区由于其丰富的能源储藏量而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中国在进入该地区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势力的挑战。对中亚特别是中亚能源外交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对中国能源面临的困境、世界各大国在该地区的能源争夺、中亚国家所采取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同时本文选取刚刚贯通的中哈石油管线为案例,分析中、俄、美、日、欧等大国在该地区的能源外交博弈,努力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中亚能源外交,力争为中国的中亚能源外交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As the popular trend of energy resources sweeps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the energy resources have been deemed as a critical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meantime, all the countries have gradually begun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ources diplomacy.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oil- import country. Its oil-importing security is, to great extent, not regarded as optimistic. Therefore, the multi-paths for oil imports, as a necessary choice, will be bound for China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The Caspian Sea in the mid-Asian area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focus for the big powers to fight for energy resources due to its rich reserves. The mid-Asia is our next-door neighbor. At present,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are quite closely linked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grow between the mid-Asia and our country. Meanwhile, the mid-Asia indee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China’s 21st century oil grand strategy. While China is gradually involved into this region for explor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energy resources, she will definitely be fac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challenges. As for China, the research upon the mid-Asia, the mid-Asia energy diplomacy in particular,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The paper giv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energy catch-22 which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struggles for energy in the mid-Asia between the great power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he measures which the mid-Asia countries have take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viewpoints. At the same time, it takes China-Kazakhstan oil-pipeline, which came into operation not long ago, as an example, and goes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to the diplomatic struggl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Japan, Europe and China; puts the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o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mid-Asia energy diplomacy; and tries to make its own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mid-Asia resources diplomacy..
引文
①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序第 1 页。
    ② 倪健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绪论第 1 页。
    ③ 同上,第 35 页。
    ① 倪健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7 页。
    ② 田春荣:《2000 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载《国际石油经济》[J],2001 年 3 月,第 15 页。
     ① 梅孜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95 页。
    ①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3 页。
    ② 同上,第 33 页。
    ③ 同上,第 33 页。
    ① 夏义善 刘立德主编:《中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01 年版,第 180 页。
    ② 唐志超:《9·11 后全球能源外交发展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第 33 页。
    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 页。
    ④ [俄]斯?日兹宁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45 页。
    ① [俄]斯?日兹宁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7 月版,第 63 页。
    ① 关于产油国和地区以能源为武器为本国谋求政治经济资本,在此暂不叙述中亚里海地区。有关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外交政策,将集中在第二章的第二节《能源——中亚国家的重要外交工具》中进行详细论述。
    ② 唐志超:《“9·11”后全球能源外交发展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第 34 页。
    ③ 同上,第 37 页。
    ① 谢·卡拉加诺夫:“不合时宜的总结”,载[俄]《俄罗斯报》,2004 年 7 月 28 日,第 5 版。
    ② “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主张在能源领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载[法]《费加罗报》,2002 年 7 月 4 日,第 3 版。卡西亚诺夫声称,俄罗斯将成为美国稳定的石油供应战略伙伴。
    ③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报告:“2002 年俄罗斯形势回顾”,2002 年 12 月,第 12 页。
    ④ 中津孝司:“将美欧日玩弄于手掌间的俄罗斯能源外交”,载[日]《经济学人》周刊,2003 年 11 月 18 日,第 4 版。
    ⑤ 唐志超:《“9·11”后全球能源外交发展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第 36 页。
    ⑥ Timothy E. Wirth, C. Boyden Gray, and John D. Podesta, “The Future of Energy Policy,”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2003, pp.132~155.
    ① US. “National Energy Policy ” , www.energy.gov.
    ② 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载《美国研究[J],2005 年第 2 期,第 56 页。能源政策是派生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国家安全、环境、竞争政策、公有资源的使用及联邦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等都有重要影响。参见 Paul L. Joskow, “Energy Policy During the 1990s,”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in the 1990s, eds. Jeffrey Frankel Peter Orszag,(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2), p.513.在历届政府中,惟有小布什政府把能源政策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在他就职的第二周,就建立了国家能源政策发展小组(NEPD)。该机构以副总统切尼挂帅,成员包括政府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制定能源政策,并于 2001 年 5 月 16 日提交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NEPD, National Energy Policy, May2001, www.whitehouse.gov/energy/National  Energy   Policy. pdf
    ③ 唐志超:《“9·11”后全球能源外交发展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第 36 页。
    ④ “美国重走帝国主义老路”,载[沙特]《生活报》,2004 年 1 月 12 日,第 2 版。
    ⑤ 阿列克谢·基瓦:“美国冲向世界霸权”,载[俄]《独立报》,2003 年 1 月 28 日,第 3 版。
    ① [俄]斯?日兹宁著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3 页。
    ②《以能源为武器的俄罗斯外交新战略》,载《国际资料信息》[J],2006 年第 6 期,第 12 页。俄罗斯是欧盟 25 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国,欧盟每年 50%的天然气及近 1/3 的石油需求都由俄满足。据估计,在未来 15 年内欧盟对俄天然气需求量将再增加 50%,到 2020 年欧洲几口的天然气中 70%将来自俄罗斯。
    ③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9 页。
    ④ [俄]斯?日兹宁著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71 页。
    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39 页。
    ⑥ 同上。
    ①《评〈自卫队前往萨马沃的真正理由〉》,载[日]《经济学人》,2004 年 8 月 24 日,第 7 版。
    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40 页。
    ③ 2004 年 7 月,沙特首次对日本直接投资,其国营石油公司向日本的昭和壳牌公司注册,占该公司的 15%的份额;并保证向昭和壳牌提供所需原油,“有事”时还享受优先提供。
    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68 页。
    ⑤ 国际能源机构在《2002 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曾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将在 2015 年超过日本,BP 公司则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将在未来 10 年内超过日本,成为居美国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然而,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在 2003 就超过了日本。这一时间比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提前 12 年,比 BP 的预测提前 10 年。
     ①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55 页。
    ②《洛杉矶时报》1997 年 7 月 28 日。转引自徐小杰著:《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79 页。
     ① 斯蒂芬·布兰克:《中沙关系:石油、天然气、矾土……还有武器?》,转引自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004 年 4 月22 日。
    ② 秦家骢:《石油压力》,载香港《南华早报》,2004 年 2 月 11 日,第 3 版。
    ① 2004 年 3 月 23 日,大庆市市长盖如垠向新华社记者透漏了这一消息。据这位市长说,到 2020 年大庆原油年产量预计将下降到 2000 万吨。大庆油田管理层和黑龙江省政府希望,通过减产计划,可以延长油田的经营寿命,为研究后续的全新采油技术和在它的外围寻找新的油气资源赢得时间。
    ② 《大庆油田面临枯竭 今后 7 年计划年均减产约 7%》,载新华网,2004 年 3 月 23 日。
    ③ IEA:Annual Statistical Supplement for 2000(2001 Edition) . www.iea.org.
    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0 页。
    ⑤ BP: 2004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p. 10. www.bp.com, p.50.
    ⑥ BP: China’s Energy Future in a global context – a view form BP .
    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1 页。另外,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导致石油需求的缺口不断扩大,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报告预测,未来 20 年中国石油缺口将超过 60 亿吨。
    ① 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2003 年 1 月—12 月),载《国际贸易》[J],2004 年第 2 期,第 63 页。
    ② IEA“2003 World Energy Outlook”, Chapter7:China– an in– Depth Atudy, p. 251. www. iea.org.
    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2 页。也就是说,在过去的 10 年中,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比重上升了 8.9 个百分点,从亚太地区进口石油的比重则下降了 26.8 个百分点。所以,中国的石油进口渠道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集中于中东。
    ④ 同上,第 333 页。
    ⑤ U. 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Hearing on China’s Energy Needs and Strategies , p .152 . http//www.uscc.gov .
    ⑥ 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5 页。
     ① 国外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丛书编委会,安作相 胡征铃《中亚含油气地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56 页。
    ②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2 页。
    ③ Shams-Ud-Din, Cospian sea-the Politics of Oil, New Delhi, lancer's Book, 2000p1.
    ① 文云朝等著:《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08 页。
    ②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2 页。
    ③ 孙壮志:《里海石油管道牵动地缘政治格局》,http://www.ycwb.com/gb
    ④ 同上。
    ⑤ 同 2。
    ⑥ 王也琪:《油气资源丰富的里海地区》,载《世界石油工业》[J],2002 第 1—2 期,第 26 页。
     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65 页。并且这些世界著名的跨国石油公司已经与该地区国家,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积极展开了大型油田的合作开发项目。主要有阿塞拜疆的阿泽里—齐拉格—丘涅什利油田联合开发项目、沙赫—杰尼兹远景勘探开发项目等等,以及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油田开发项目、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项目、卡沙甘油田项目等等。
    ② 同上,第 25 页。
    ③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2 页。
    ④ 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载《美国研究》[J],2005 年第 2 期,第 56 页。
    ① 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载《美国研究》[J],2005 年第 2 期,第 57 页。
    ② 吴磊著:《中国石油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6-207 页。
    ③ 蒲军:《中哈能源合作:互补性前景广阔》,载《中国石化》[J],2006 年第 8 期,第 53 页。
     ① 陈俊锋:《中亚国家走多元务实外交之路》,载《参考消息特刊》[J],2004 年 9 月 2 日,第 3 版。
     ① “How oil , gas investment prospects compare for Azebaijian , Kazakhstan” Oil & Gas Journal , July 28 , 1997 , pp. 25—27.
    ② “Azabaijian’s Aliyew pursuing fine political balances in advancing Caspain affairs globally” , Oil & Gas Journal , Aug . 11 , 1997 , pp. 22—25.
    ③ [英]哈尔福德·J·麦金德著 林尔蔚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56 页。
    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3 页。
    ③ 戴超武:《9·11 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影响》,美国政治与法律网(www.ciapl.com),2005 年 11 月 1日。所谓“地缘政治重组”,是指美国的影响在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没有发挥重大影响力的中亚地区出现飞跃性的增强,而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将决定性地下降。
    ④ 转引自刘清鉴:《围绕里海石油的纷争与角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网站。
    ⑤ [法]佛雷德里克·佛里切尔:《俄罗斯的衰退》,载[法]《费加罗报》,2005 年 3 月 29 日,第 6 版。
     ① 赵华胜:《中俄美在中亚能否合作》,载《战略与管理》[J],2004 年第 2 期,第 19 页。
    ① 对特鲁布尼科夫的采访,[俄]《独立报》,2004 年 5 月 12 日,第 4 版。
    ② [俄]斯·日兹宁著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2 页。
    ③ 陈俊锋:《中亚国家走多元务实外交之路》,2004 年 9 月 2 日,转自 www.xinhua.com 。
    ① 邢广程:《日本学者对中亚问题的看法》,转自 CACC.net.cn 。
    ② Азиз Бурханов. Интересы и Политика ЕС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Алматы :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тран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Азии и США по обеспечению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регионе . Материалы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д ред. М. Ашимбаева и ДЖ. Меннути.—Алматы , 2005.—152с. 。
    ④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85 页。
    ⑤ 石川阳平:《石油天然气管线,政治的缩略图》,《日本经济新闻》,2004 年 7 月 4 日,第 3 版。
    ① 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载《美国研究》[J],2005 年第 2 期,第 57 页。
    ② Alan P. Larson,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Export and Trade Promotion, Washington, DC,April 8, 2003 , http://www.state.gov/e/rls/rm/2003/19447.htm.
    ③ Michael Klare ,“Bush  Cheney Energy Strategy: Procuring the Rest of the World  s Oil,” FPIF  PetroPolitics Special Report , January 2004 , http://www.fpif.org/papers/03petropol/politics.html. 该管道主要是向欧洲等美国的盟友供油,并且绕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且不受俄罗斯控制。该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经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到达地中海沿岸土耳其的杰伊汉(Ceyhan)港口,全长 1040 公里,设计能力为每天输送 100 万桶石油,估计将花费 29 亿美元。该管线已于 2005 年 5 月 25 日,正式开始运营,标着里海原油从此可以绕开俄罗斯直接输入国际市场。
    ④ Spencer Abraham ,“Remarks by Energy Secretary Spencer Abraham BTC Pipeline Groundbreaking Ceremon,” 23http://www.energy.gov/engine/content.do?PUBLIC_ID=13423&BT_CODE=PR_SPEECHES&TT_CODE=PRESSSPEECH.
     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2 页。
    ① 倪建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
    ② 转自世界石油网:www.worldoilweb.com 。
    ③ 孙壮志:《里海石油管道牵动地缘政治格局》,http://www.ycwb.com/gb 。
     ①《中哈石油管线正驶入快车道》,《中国青年报》,巴库 2004 年 5 月 17 日电。
    ② 车玉明:《胡锦涛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转自新华网,北京 5 月 17 日电。
    ③ 范存强:《齐谋共建跨国石油管道 回眸中哈原油管道从决策到建设的历程》,《中国石油报》,2006 年 6 月 5 日,第5 版。
    ④《哈萨克斯坦总统称哈中关系是对外政策重点》,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网 2005 年 11 月 22 日。纳扎尔巴耶夫是在接受中国新任驻哈特命全权大使张喜云递交国书时做上述表示的。他说,近年来哈中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他与胡锦涛主席 2005 年 7 月在阿斯塔纳签署的建立哈中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他说,哈萨克斯坦愿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及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框架内同中国加强协作,共同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①《中国石油报》2005 年 12 月 15 日。张国宝表示,中哈原油管道建设工作者用 10 个月就完成了 3 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工作,这与国内外同类型管道建设项目相比,速度是很快的。在中哈管线建设过程中,两国政府、外交部门都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进行协调,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② 孙永祥:《里海国家的油气潜力》,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5 年第 10 期,第 36 页
    ① 庞昌伟:《里海油气管道地缘政治经济博弈态势分析》,载《俄罗斯研究》[J],2006 年第 2 期,第 58 页。
    ②《日专家:美中战略新争夺的开始 能源争夺战愈烈》,新华网,2006 年 8 月 1 日。日本《中央公论》月刊 8 月一期刊登日本拓殖大学教授茅原郁生的一篇专论,就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作了评析和预测,文章题为《美中战略新争夺的开始》。文章认为,美国对中亚各国展开的首脑外交攻势,布什总统对印度在核利用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妥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推动以中国为对象的新的包围网的形成,特别是在重点区域,中美的能源争夺战将日益激烈。
    ① 初福君:《中哈管道下一步 能源能否落实》,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5 年 12 月 15 日,第 24 期,第 18 页。
    ②《中美博弈里海石油 中哈管道铺设受到美国阻挠》http://news.sina.com.cn/c/,2005 年 6 月 3 日 。
    ③ 驻哈萨克斯坦特约记者陈岑:《中哈石油管道为何还未通 美国施压?技术问题?》,《环球时报》,2006 年 6 月 22日,第 15 版。
    ④《中哈输油管一波三折背后里海石油博弈的大国影子》,《瞭望东方》,2005 年 6 月 6 日讯。
     ① 初福君:《中哈管道下一步 能源能否落实》,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5 年 12 月 15 日,第 24 期,第 17 页。
    ②《上合组织日渐红火 美日动心有意入伙目前暂时没谱》,《东方早报》,2006 年 6 月 16 日,第 11 版。
     ①《中哈输油管一波三折背后里海石油博弈的大国影子》,《瞭望东方》,2005 年 6 月 6 日讯。
     ① 《拟修印度洋能源通道 日本寻油挤进中亚》,《青年参考》,2006 年 6 月 7 日,第 3 版。
    ② 日本共同社 28 日报道,哈乌两国拥有丰富的铀、天然气、石油等天然资源,小泉此行旨在通过首脑外交确保日本今后的能源供应。 ③ 李晓玲 王伯瑜:《中哈石油管道启阀 中国进入安全多元化供油时代》,《新华每日电讯》,2006 年 5 月 26 日。5 月25 日凌晨 3∶10,原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沿管道涌入我国,油头正式抵达阿拉山口计量站。
    ① 杨中强 张宏:《为 21 世纪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的构建》,载《中国国情国力》[J],2005 年第 6 期,第32 页。
    ②《中国—哈萨克石油管道 25 日起正式输油》,www.gmw.cn ,2006 年 5 月 25 日。
     ①《中亚国际欲借势中哈石油管道 加强对华能源贸易》,国际在线 cir.onlian.com,2005 年 5 月 31 日。
     ① 刘树铎:《中亚落子 中国海外能源力拓版图》,《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12 月 13 日,第 15 版。
    ②《我国冲破美国阻力 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重入正轨》,《青年参考》,2004 年 9 月 21 日,第 4 版。
    ① [日]共同社,1973 年 10 月 22 日电。
    ② 林晓光:《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政策探析》,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3 年第 2 期,第 28 页。
    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6 页。作者认为,二战以来能源外交有两大高潮:一是 70 年代石油危机及其后。二是“9·11”后,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和消费国为控制石油、保障石油供应而进行的能源外活动。
    ④ 评论员:《能源外交的使命》,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6 年 5 月 15 日第 10 期,第 3 页。
    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7 页。
    ② 评论员:《能源外交的使命》,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6 年 5 月 15 日第 10 期,第 3 页。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次全球化是过去二十多年完成的,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进入中国,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和世界贸易大国;在第二次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能源关系,深化中国与世界的战略性劳动分工。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外交将得到深刻转换。
    ①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20 页。
    ② 庞中英:《和平发展与能源外交》,《瞭望新闻周刊》2006 年 2 月 2 日。
    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2.[俄]斯?日兹宁著 强晓云 史亚军 成键等译:《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3.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胜旺著:《石油与国家安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2003 年版。
    4.巴忠炎主编:《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研究》,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5.冯跃威著:《石油博弈》,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年版。
    6.高金钿主编:《国家安全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 年版。
    7.江红著:《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年版。
    8.倪健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9.唐昀著:《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年版。
    10.文云朝等著:《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年版。
    11.吴磊著:《中国石油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2.薛君度 邢广程主编:《中国与中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13.赵常庆主编:《中亚五国概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1999 年版。
    14.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全球能源大棋局-国家软科学计划丛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
    1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课题组编:《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
    16.郑羽 庞昌伟著:《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能源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
    1.冯连勇 沈剑锋:《哈萨克斯坦的是有地位与中哈油气合作》,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J],2006年第 3 期。
    2.郝海 顾培亮 卢奇:《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对比分析》,载《中国能源》[J],2002 年第 5 期。
    3.季志业:《大国战略与中亚地缘变局》,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2 年第 2 期。
    4.靳会新:《浅析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政策》,载《俄罗斯研究》[J],2005 年第 2 期。
    5.李北陵:《能源合作:中美双赢的明智选择》,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6 年第 17 期。
    6.李淑云:《中亚未来:谁主沉浮》,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J],2004 年第 6 期。
    7.林伦:《中美能源安全多棱镜——访布鲁金斯学会能源专家艾瑞克·道斯博士》,载《中国石油企业》[J],2006 年第 5 期。
    8.罗振兴:《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政策评析》,载《美国研究》[J],2005 年第 2 期。
    9.马小军 惠春琳:《美国全球能源战略控制态势评估》,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
    10.钮菊生 陆丕昭:《“9·11”事件一年来俄美在中亚的较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J],2003 年第2 期。
    11.蒲军:《中哈能源合作:互补性前景广阔》,载《中国石化》[J],2006 年第 8 期。
    12.宋维平:《能源:中亚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热点——首届欧亚经济论坛透视》,载《中国石化》[J],2005 年第 12 期。
    13.孙永祥:《里海国家的油气潜力》,载《中国石油石化》[J],2005 年第 10 期。
    14.唐志超:《“9·11”后全球能源外交发展态势》,载《现代国际关系》[J],2006 年第 1 期。
    15.田春荣:《2000 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载《国际石油经济》[J],2001 年 3 月。
    16.王亚栋:《里海能源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载《今日东欧中亚》[J],2000 年第 1 期。
    17.王澍梅:纳扎尔巴耶夫《探索之路》的理论与实践,载《东欧中亚问题》[J],1997 年第 2 期。
    18.许勤华:《从中哈石油管道看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J],2005 年第 4 期。
    19.于洪君:《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载《东欧中亚研究》[J],1998 年第 1 期。
    20.余学会 许 涛:《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及其影响》,载《东欧中亚研究》[J],2002 年第 3 期。
    21.翟东升:《“巴杰”开闸 全球关注》,载《中国经贸》[J],2005 年 7 月。
    22.张耀:《地缘政治的回归与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关系的嬗变——以中亚为个案的分析》,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J],2006 年第 1 期。
    23.赵华胜:《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载《东欧中亚研究》[J],2002 年第 6 期。
    1. 《中哈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胡锦涛 哈扎尔巴耶夫。
    2. 《中哈输油管一波三折背后里海石油博弈的大国影子》,《瞭望东方》,6 月 6 日讯。
    3. 《中哈石油管道终于开工》,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4. 《政府为能源而战的力度前所未有,多元化的新进口格局已现雏形》,中国石油网。
    5. 香港《文汇报》2005 年 6 月 7 日。
    6. 廖中华:《6200 公里:里海石油直输郑州》,《新世纪商报》,2003 年 10 月 13-19 日。 刘树铎:《中亚落子 中国海外能源力拓版图》,《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12 月 13 日。
    7. 孙壮志:《里海石油管道牵动地缘政治格局》,http://www.ycwb.com/gb.
    8.周凤起:《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中国能源网,www.china5e.com.
    9.《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战略取向》,http://theory.people.com.cn.
    10.《石油参考》各期资料。
    1. Alan P. Larson,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Export and Trade Promotion”, Washington, DC,April 8, 2003,http://www.state.gov/e/rls/rm/2003/19447.htm.
    2.“Azabaijian’s Aliyew pursuing fine political balances in advancing Caspain affairs globally”, Oil & Gas Journal, Aug. 11, 1997.
    3.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 .
    4. P. Gawenda, J. M. Conne, A. Hayman and M. Marchat, Off-shore West Africa Offers Exceptional Opportunitie , Offshore, February 2004, pp.
    5.“How oil , gas investment prospects compare for Azebaijian , Kazakhstan”, Oil & Gas Journal, July 28, 1997 .
    6. Irwin Stelzer, “Times to end our reliance on Saudi oi”, The Sunday Times , August 11 , 2002 .
    7. Shams-Ud-Din , Cospian sea-the Politics of Oil , New Delhi , lancer's Book , 2000p1.
    8. “U. 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Hearing on China’s Energy Needs and Strategies”, p.152. http//www.uscc.gov.
    1. Азиз Бурханов. Интересы и Политика ЕС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Алматы :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тран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Азии и США по обеспечению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в регионе . Материалы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Под ред. М. Ашимбаева и ДЖ. Меннути.—Алматы , 2005—152с.
    2. В 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м секторе Каспийском моря обнаружены новые углевыдородов//Панорама 2002 ,10 .
    3. Каспийский нефть на евразийком перекрестке .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экономичесих перспектив //http://www.enippf.ru/material/book34b/contents.htm .
    4. Корейским компания желающим работать на Каспийском шельфе рекомендовано уделить больше внимания развитию сервинсного сектора//PANORAMA , 2002-11-15.
    5. Максимов С.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диалог Россия и США//Мироав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2002. 4.
    6.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а Государствун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освоения Казахстанского сектора Каспийского моря. 2003 , 5.
    7. О долговременной стратегии США в Каспийском регионе и практических шагах по ее реализации . 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 доклад // http://www.ejournal.ru/p_besop-st8-22.html .
    8. 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явление Президенита Соединенных Штатов Джорджа Буша и ПрезидентаКазахстана Нурсултана Назарбаева:Новые 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я Казахстанская правда .25ю12.2001.
    9. Токаев К . Под стягом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 Алматы ,1997 .- С .358.
    10. В. Школьник , Развитие Нефтегозовой Отрасли//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Казахстана . 2002 ,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