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开展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日渐丰富,教育领域的数据存储问题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哪些数据存储问题?这些数据存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基于对教育领域数据存储现状的调研,笔者总结了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数据存储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三个研究重点:
     1.新技术/新产品的特性研究;
     2.新产品评估体系的构建;
     3.新技术/产品的具体应用研究。
     围绕第一个研究重点,笔者引入了一种适合解决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的新技术——NAS。并基于对NAS的功能特性以及教育用户技术需求的分析,论证了“为什么NAS是解决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的理想技术?”
     围绕第二个研究重点,笔者构建了一套反映用户需求的NAS评估体系,协助用户对NAS产品进行选择,以实现用户的选择“相对需求最优”而非“产品最优”。
     围绕第三个研究重点,笔者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NAS存储解决方案,并对NAS存储解决方案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这些NAS存储解决方案,教育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应用环境加以变通使用。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的解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facilities and the enrichment of the info-materials, there appear the storag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informalization process, which are now catching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 Recognizing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optimizing the computer storage in educational field, the author makes a survey to find out the storage status in education fiel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from the survey and the literature, 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s NAS, a new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solve the computer storage problems, and then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how to select and utilize the NAS products to facilitate the computer storage in education field.
    The dissertation involves in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overviews the storage status in education field, analyzes the relevant problems and the possible reasons attributing to the hindrance of the inform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gives out three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e dissertation; emphases will be placed on the three points in the following part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NAS, a new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solve the computer storage problems in education field.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NAS and the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from the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the author finds that NAS is a ideal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eed from the practical field in education.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n how to evaluate and select the NAS products. Evaluation for the NAS products is helpful for customers to select the best performance/price rate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requirements. From this point, the author develops a NAS evaluation system that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from the customers to help them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products.
    In the forth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NAS solution to the computer storage problem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AS solution and traditional solutions is also made to illuminate the strongpoint of the NAS solution.
    In the final part, the author generalizes both the fruit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later relevant researches are also pointed out.
引文
1.Lawrence(Larry)Krantz,“网络存储行业发展现状”,《中国国际存储技术大会暨网络存储世界/中国2002(会刊)》,2002年上海。
    2.Frank J.Elliott,“Total Cost of Ownership",《中国国际存储技术大会暨网络存储世界/中国2002(会刊)》,2002年上海。
    3.Reijabe Huai,"网络存储走向开放架构”,《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年3月,第11期。
    4.“NAS产品主要参数一览表”,《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年1月,第2期。
    5.柯志明,“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9月,第67期。
    6.陈翔,“直接存储走向网络存储”,《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3月,第16期。
    7.黄文龙,潘璇.“NAS横向评测报告”,《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8月,第63期。
    8.樊勇,“全面可靠的存储管理”,《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10月,第75期。
    9.张志刚,“NAS三条路:高效、融合、虚拟”,《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10月,第74期。
    10.李柠,“HSM:用分级存储实现投资保护”,《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2月,第12期。
    11.双木,“海量资源如何存储”,《中国电脑报》,2002年8月,第32期。
    12.“为教育网络中心服务:网钻MaxAttach NAS 4300网络存储应用案例”,《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6月,第20期。
    13.风,“NAS的维护与保养”,《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8月,第32期。
    14.范志超,“NAS的特性”,《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8月,第32期。
    15.高俊丰,“NAS的管理”,《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8月,第32期。
    16.王颖,“怎样选择网络存储服务器”,《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10月,第42期。
    17.张玉麟,“建设中的数字化图书馆寻出轻便快捷安全的扩容之道”,《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5月,第20期。
    18.“校校通”采风系列报道之二,《“校校通”建设,想好了再花钱》,《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18日第8版。
    19.沈莉萍等,《我国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误区及建议》,《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20.李冬等,《对校园网建设若干方面的分析及展望》,《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9月。
    21.陈云红等.《试论校园网的建设规划》,《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月,第17卷第1期。
    22.邓宜阳,《校园网规划中的网络结构》,《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3月,第19卷第1期。
    
    
    23.张晶,《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第6期。
    24.苗建宁,《中小规模学校校园网建设的规划和研究》,《管理信息系统》,2000年9月,第10期。
    25.黄荣怀等;《校园网建设四要素》,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5日第2版。
    26.高翔,《面向中小型院校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方案》,《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7月,第15卷第3期。
    27.张丽,《高校校园网建设及建网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8.陈桂林.《中小规模校园网建设探讨》,《安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8月,第5卷第3期。
    29.陈宇翔,《计算机校园网规划应注意的几点》.《汕头教育》,2000年第5期。
    30.崔永会等,《论校园网的建设》,《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总第53期。
    31.王晓军等编,《计算机通讯网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2.王利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3.黄荣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及应用策略分析》,《网络世界》,2001年4月第12期。
    34.张成华,《上海地区校园建设和应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教育传播与技术》(28)。
    35.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四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1年8月。
    36.何晓鹏,《校园网系统功能与配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年第10期。
    37.柳栋等,《校园网新概念——关于校园网络环境评价标准的再思考》,惟存教育实验室,2000年12月,http://www.being.org.cn/sikao/schnet.htm。
    38.卞学中 赵海军,“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现状调查”,http://www.edu.cn/20020328/3023713.shtml。
    39.相晓明,“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技术”.《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第80期。
    40.肖建宇,《基于IP的存储网技术研究》,《中国国际存储技术大会暨网络存储世界/中国2002(会刊)》,2002年上海。
    41.魏轶伟,熊剑平,贾惠波,何宁,“基于IP的存储网络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第38卷13期.2002年7月。
    42.何宁,魏轶伟,熊剑平,贾惠波,“基于SAN的大容量光存储应用系统”,《2001年全国光存储学术会议》,2001年4月北京。
    43.熊剑平,徐学雷,何宁,”数据存储网络化:现状和趋势”,《世界电信》,2002,第二期。
    44.张凌,蒋东兴,刘启新,周霖,沈培华,《分布式网络存储管理系统研究》,http://www.cic.tsinghua.edu.cn/sys/fenbushi.html。
    
    
    45. Gartner Group, "A Report and Estimating Tool for K-12 School Districts: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ttp://k12tco.gartner.com/home/homepagepromo/files/TCO_DataCollection.pdf.
    46. Marianne Bakia, The Costs of Computers in Classrooms: Data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http://www. classroomtco. org/resources/cic.pdf.
    47. "Technology in Schools Suggestions, Tools and Guidelines for Assessing Technology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http://nces.ed.gov/pubs2003/2003313.pdf.
    48. Richard Winter,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 Data: Implications for The Storage Infrastructure".
    49. Sun Micro System, "Network Storage Evaluations Using Reliability Calculations".
    50. S.Zaffos, J. Krischer, "A Storage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http://www. hp.com/products1/storage/products/disk_arrays/highend/xp512/infolibrary/gartner_storage. pdf.
    51. Bill Rust, Doug Hurley, TCO in Education: The Time is Right, Gartner Group, 2002, February, No.5.
    52. Tomas S. Woodrow, "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http://www.nas.nasa.gov/Research/Reports/Techreports/1993/rnd-93-014-abstract.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