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世俗服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综合表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有关北朝服饰的研究工作却比较滞后和薄弱,这与近二十年来不断高涨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热潮严重脱节。北朝世俗服饰系指宗教服饰以外的服饰。本文在系统梳理北朝人物图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纺织服饰实物以及历史文献资料,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分类、分期和分区研究,把握北朝服饰的整体面貌及其阶段性和区域性,并试图探讨产生这些时代特色和区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北朝服饰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探讨服饰演变背后的政治变迁、文化交流和性别体系,并从中国服饰发展史的角度探析北朝服饰的渊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对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审美特色、历史地位等问题有比较深入的阐释。
     本文共分七章。首先在绪论中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思路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一章,北朝世俗服饰的分类研究。分类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所在,涉及到古代服饰的命名、描述、演化以及搭配等诸多方面。笔者总括目前古代服饰研究的分类方法,并结合正史舆服志或礼乐志的记载,对古人服饰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从而对古代服饰分类的方法进行反思,并指出古代服饰分类方法需要与文章的研究目的相契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首先根据人物图像资料所反映的服饰情况,将北朝世俗服饰按照性别划分为男性服饰和女性服饰两大类,为叙述方便又将军戎服饰和佩饰单列,然后按照人体着装部位的不同分别对头部、躯体和足部所着服饰进行分类梳理。在分类过程中,还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简单考释。这是比较微观的分类研究,其重点在于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系统梳理和具体把握。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组合”的概念,对北朝世俗服饰的着装搭配进行简要论述。
     第二章,北朝世俗服饰的分期与分区研究。笔者首先对古代服饰分期和分区研究的方法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为下文研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然后在第一章北朝世俗服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分期及分区研究,把握北朝服饰时空特征。本文将北朝世俗服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北朝早期(公元386~493年)、中期(公元493~534年)和晚期(公元534~581年),三阶段的划分正好对应北朝时期两次大的政治变迁: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北魏政权的分裂。这种服饰分期方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一贯特色:政治表征性。其中,北朝早、中期服饰特征表现出与政治中心平城和洛阳比较大的一致性;北朝晚期,服饰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大致可划分为为四大区域,即邺城地区、青齐地区、晋阳地区和关陇地区。
     第三章,北朝世俗服饰与政治变迁。在古代,服饰是社会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其质地、款式、图案、色彩均受到政治制度的规范,同时也体现政治的变迁。本章紧扣古代服饰的政治性特征,从北朝服饰动态发展的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政治变迁。共有三节,第一节探讨北魏政权建立初期鲜卑统治者民族意识的扩张导致鲜卑服饰的流行;第二节分析北魏太和汉化改制对世俗服饰产生的影响,涉及到太和服饰改制政策的实施、来源以及影响等问题;第三节阐释北朝晚期世俗服饰所体现的胡汉交融的特征,其中胡服包括西域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本章最后,笔者又略作总结,并从传统礼仪角度略作引申。
     第四章,北朝世俗服饰与文化交流。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文化事项,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共赏性、普遍性以及呈外共睹的特点使服饰更容易开展文化交流,这表现在服装原料、服装形式、着装观念、饰品佩戴等诸多方面。本章主有三节:第一节探讨北朝时期以鲜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服饰之间的交融问题,这涉及到胡化与汉化的问题。北朝世俗服饰中的胡服因素包括上衣下裤装的流行、左衽右衽兼行、带具的变化等,汉服因素则包括传统褒衣博带式服装对北朝服饰的影响、汉族服饰赏赐制度的继承以及对南朝服饰的吸纳等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互相借鉴,最终形成了北朝独具一格的北朝服饰;第二节阐述北朝世俗服饰所反映的中西交流,包括丝绸技术和纹样、服装款式如圆领/翻领服装、具装铠、明光铠以及饰品诸方面;第三节分析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对世俗服饰的影响,包括披帛、发式、女性化妆以及袒右肩服装的兴起等。本章末尾进行简要总结,指出北朝世俗服饰所体现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为南北交流和东西互动,并简单分析了服饰交流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
     第五章,北朝世俗服饰研究的性别视角。服饰是性别区分的重要标志,性别也是服饰类型划分的重要标准,因此,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性别探究是有必要的。笔者试图以动态的视角把握北朝世俗服饰反映的性别问题,首先选取服装制作过程中的纺织、染练、裁剪、缝纫等工序探讨女性付出的劳动,反映北朝时期“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模式;其次探究北朝世俗服饰的性别体系,包括北朝时期男女服饰的专门化、易装现象以及审美变迁。
     第六章,北朝世俗服饰对隋唐服饰的影响。南北朝对隋唐的影响问题是中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北朝服饰更能代表四至六世纪我国服制的变化。笔者主要从男女服饰专门化,品色衣制度,胡服风尚包括男性裤褶服、圆领窄袖缺骻袍、幞头、蹀躞带、靴以及女性襦裙装、女扮男装等方面进行探讨。由此可见胡服的先进性,以及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核心凝聚力。
     第七章,相关问题探讨。笔者对行文过程中未能全面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包括北朝时期丧葬服饰问题、图像资料所反映服饰面貌的可信度问题、北朝世俗服饰的设计问题、北朝时期大量军戎服饰的日常化问题。
     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本论文主要论点进行简要总结,并指出本文创新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成果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研究角度不断拓宽。但是,目前古代服饰研究仍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多大跨度的宏观研究而缺乏微观研究。本文正是从这一研究现状出发对北朝世俗服饰的个案研究,并通过研究实践来反思古代服饰研究方法和理论问题。
     2.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选取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研究,可以说填补了北朝服饰系统研究之空白。
     3.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大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考古发掘或调查资料在古代服饰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尚未有学者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全面系统地运用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服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特别是截至目前,长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考古学界对古代服饰研究不甚关注。鉴于此,笔者从实物资料如陶俑、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供养人像、传世绘画等入手,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北朝世俗服饰进行系统探究。这种方法的运用使笔者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4.本文对北朝世俗服饰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文化史的重建,而是透过服饰的演变,动态、立体地阐释服饰背后的政治变迁、文化交流、性别分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的丧葬习俗、服装设计等问题。
Costume and adornment is compound symbol of human being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 need, which is linked closely with lots of factors such as soci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ppreciation of beauty, customs, etc.. Therefore, it arouses scholars' research enthusiasm from different field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s an era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ing greatly in Chinese history.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stume and adornment, but current study is far behind the research upsurge of Chinese costume and adornment arose from 20 years ago. Based on personage image data,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temporal-spatial framework and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temporal-spatial differences, together with document data and material objects included textile, costumes and adornments. Furthermore,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varianc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gender system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reflected, and also concerns its influences to the following era.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The preface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costume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concentrat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based on personage image data,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the author reconsiders the method of costume-and-adornment classification together with document data, pointing out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study objective. Upon this, the author categorizes the costumes and adornments into two types according to gender, but army costumes and adornments in single convenient for description, then divides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that human body dresses including head, body and feet part. Meanwhile, the author does a simple textual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ical document data. This is a comparatively microcosmic classification study in order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volution of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Northern Dynastie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employs the concept "assemble" to discuss costume-and-adornment arranging.
     Chapter two concerns the periodiza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irst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period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ostumes and adornments based on the preceding research practice. Then the author divides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to three periods as the early stage (from 386 AD to 493 AD) , medium stage(from 493AD to 534 AD) and late stage(from 534 AD to 581 AD). The periodization is corresponded with two great political changes which are Emperor Xiaowen moving the capital to Luoyang and disruption of Northern Wei regime. The periodization project happened to embody the consistent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of ancient Chinese costume and adornment. Among three periods, costume-and-adorn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rly and medium periods show great coherence to that of political center Pingcheng and Luoyang, bu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greatly obvious in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which can be divided to four areas as Ye city area, Qing-and-Qi area, Jinyang area and Guan-and-Long area.
     The third chapter centers around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related with political variance. Costume and adornment was the barometer of social politics in the ancient times. Its texture, style, pattern and color must abide with the regime norm, and also embody the political changes.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political variance from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Dynasties costume and adornment. There are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cerns the popularity of Serbi costum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Northern Wei regime. Part two discusses influences Tai He reformation brought to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cluding the policy, origin and influences about Tai He reformation. The third part concerns the blending of Hu-and-Han nationality costumes in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Finally, the author extends the contents from the angle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Chapter four concentrates o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ostume and adornment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item in human being life, whos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ization, appreciation and universality make it easier to carry out cultural exchange including raw material, pattern, dressing concept, adornment wear of costumes. This chapter includes three sections. Section one deals with costu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orth nomadic and Han nationality, which refers to Hu spend and Chinese spend. Hu costume factors include the popularity of trousers, both left and right sleeves, girdle diversity, but Han factors involve influences loose costume tradition brought to costum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ostume largess inherited from costume of Han Dynasty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ection two sets forth th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cluding silk technology and style, costume pattern such as round and turn-down collar clothing, armour equipped both the horse and person, Ming Guang armour and some western adornments. The third sec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Buddhism prevalence in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cluding draping silks, hair style, female makeup, costume exposed right shoulder on the rise and so on. In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carries out a brief summary pointing out tha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mbodied from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ostume and adornment shows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the east and west, and also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in the exchange process of costume and adornment briefly.
     Chapter five is gender study on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lothes and ornament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gender division, and gender is also an significant standard to classify ancient costume and ador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gender study on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gender issue in a dynamic angle. Firstly, the author choose some working procedure such as weaving, dying, tailoring and sewing to discuss women's laboring, which reflects the gender division pattern the men plough and the women weave in the period of Northern Dynasties. Secondly, the author probes into gender system of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costume specializ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transvesting phenomenon and the evolution of appreciation of beauty.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impacts of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over Sui- Tang period. It has been a significant proposition in the study about history of mediaeval times that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had great influences to Sui- Tang period. Costume and adornm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an represent the diversification from the fourth century to the sixth century. The author analyzes this problem mainly from the specialization of men's and women's costumes, color rank system, costume fashion of Hu nationalities including men's frock-pant set, round-collar narrow-sleeve robes, scarf hat, Die Xie girdle, boots and women's frock-skirt, phenomenon of women dressed as men. 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costume of Hu nationalities is more advanced than Han's, and Central Plains Area as the center of Chinese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still has core Cohesiveness.
     Chapter seven discussed some relevant issues not expanded enough in the former chapters, such as clothes related to funeral, reliability of personage image data for studying ancient costume and adornment, design of Northern Dynasties common costumes, costume policy of regimes established by north minorities in Central Plains and the problem about some army costumes worn in daily life.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innovation points and problems needed to carry out further study in future.
     The innovation 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read as follows. Firstly, study on the ancient Chinese costume and adornment has got great accomplishments since the 1980s, including lot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expanding study team, the multiplicity of research method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ages, especially the absence of microcosmic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ase study on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onformed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Secondly,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ak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ostume and adornment, but it is still short of systematic study so far. This dissertation, a study on the costume and adornment of Northern Dynasties, just fills in the gap of systematic study.
     Thir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y, a majority of scholars already pay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archaeological data excavated or investigated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ostume and adornment. But no scholar does the synthetical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ancient costume set off from the material data, combined with document data, especially archaeology field which is good at studying materials pays few attentions to the ancient costume study. Because of thi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to study the common costume and adornment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is not confin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history as in tradition, but expounds the study from the evolution of costume to political chang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gender division of work, burial convention, clothing design and appreciation of beauty, etc..
引文
[1]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2-3页。
    [2]王国维:《观堂集林》第四册,卷二十二,史林十四,《胡服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
    [4]由于纺织品和服装实物的易腐特性,在考古发掘中除了我国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不少服装和纺织实物发现以外,其他地区并不多见。服装的这种特性减少了考古学者的兴趣。图像资料中有大量服饰形象,考古学界往往将其作为断代和文化分析的工具,缺乏专题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考古学界并不缺乏对服饰的研究,但缺少的是对服饰的专题研究。考古学界对古代服饰研究的缺乏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考古学界对服饰的关注并不少见,尤以对装饰品的研究最为常见。
    [1]《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2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后魏、北齐,舆服奇诡,至隋氏一统,始复旧仪。”
    [3]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45-76页:《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原载《考古》1972年第2期,12-27页:《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丝绸》,《考古》1972年第2期。后在《考古学和科技史》(科学出版社。1979年,69-121页)中均有收录。武敏:《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初探》,《文物》1962年第7、8合期;竺敏:《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丝绸》,《考古》1972年第2期,28-31页。后在《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有收录。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4]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该书196-221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该书130-173页为《魏、晋、南北朝服饰》。
    [6]粱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该书37-45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7]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该书第二章66-112页即为《衣冠服饰》。
    [8]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礼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1-50页。
    [1]华梅编著:《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服饰文化学丛书”包括《服饰民俗学》(2004年)、《服饰生理学》(2005年)、《服饰社会学》(2005年)、《服饰心理学》(2005年)。
    [3]叶立诚:《服饰美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4]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5]孟晖:《中原女子服饰史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武敏:《从出土文物看唐代以前新疆丝织业的发展》,《西域研究》,1996年第2期,5-14页。
    [2]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2]周汛 高春明:《中国农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4]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5]张金茹:《北朝陶俑冠服》,《文物春秋》2000年第4期,58-62页。
    [6]张庆捷、李书吉、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47-67、84-107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13-21页:《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8-29页;《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7-27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8-26页;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1-14页;新疆博物馆考古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第二、三、十、十一次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
    [2]《后汉书》卷一一九《舆服志上·序》,3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北朝时期,佛教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并出现佛教造像史上的第一次高潮。造像形式种类繁多,有石窟造像、石造像、铜造像、陶造像等。再加上佛教壁画形式,宗教造型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
    [2]亦有少量道教造像可供参考。
    [3]如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敦煌壁画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绘画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敦煌壁画·魏晋南北朝》,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1]相关的文章和论著不在少数,兹列举如下几种以供参考:Wu Hung:The Wu Liana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版。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
    [2]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读书》2005年第2期,140-145页。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72页。
    [1]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指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礼、贺庆之礼等。
    [2]王晓锋:《礼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7页。
    [3]缪良云等:《中国农经》109页.上海文化小版社,2000年版。
    [4]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引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1]见于《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祭服是古代祭祀时穿用的礼服,是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因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曲礼》载:“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也就是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祭器可向他人借用,但祭服必须自己置办。朝服亦名具服,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主要用于朝会,有时也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春官·司服》载:“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公服又名“从省服”,旧称官吏的制服,《魏书·高祖孝文帝纪》记载,太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161页,中华书局1974版)。常服又名讌服、燕服、宴服,本为古代亵服,是宫廷日常服饰,最具时代特征。百官可著此礼见、拜会,但不得用于祭祀及重大朝会。
    [3]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72页。
    [4]古文献中多称头部服饰为首服,如《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1页。
    [2]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56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3]乘舆的本意是指皇帝所乘之车或皇帝的衣冠器物,由于皇帝至尊无上,便用乘舆代称。
    [4]《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0页。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1页。
    [3]《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36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沈从文先生认为笼冠与武官不同,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力求汉化而特制定型的,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47页;刘驰先生基本同意沈丛文观点,认为笼冠与武官在形制、使用范围上均不相同,笼冠应为孝文帝改革时参考武官而制作的,见于朱大渭等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第二章《农冠服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70-72页;孙机先生认为笼冠是武弁大冠的发展,起初武弁主要用于战争.汉末以来伴随着甲胄的发展,武弁退出实战领域。成为武职官员及皇帝侍臣所用的冠饰,见于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161-183页。
    [2]《晋书》卷二五《舆服志》,767-7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梁书》卷二○《陈伯之传附楮緭传》,3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24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44页。
    [2]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56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3]《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关于帽子的演变历史,参见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帢帽》,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230-250页。
    [5]《晋书》卷二五《舆服志》,7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19-3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54-5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56页。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1]《南齐书》卷一九《五行志》,3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7-43、63-6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3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3页。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66-2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此时的纱帽与我们比较熟悉的明代乌纱帽并不相同。乌纱帽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是明代的事情,也是一般意义上大家所熟悉的纱帽。明黄一正《事物绀珠》载:“国朝堂帽象唐巾,制用硬盔,铁线为硬展脚。列职朝堂之上乃敢用,俗直曰纱帽。”
    [3]《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南史》卷三《明帝纪》,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北齐书》卷一四《平秦王归彦传》,1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6]《周书》卷二六《长孙俭传》,4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7]《敦煌壁画集》图20。
    [8]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附图569,233页。
    [9]《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龙门石窟雕刻》,图七○,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68页。
    [10]见于孙机:《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稿》卷二,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412页。
    [1]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第5期,38-41页。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6页。
    [3](汉)史游撰:《急就篇》卷三,湖南:岳麓书社,1989年,206页。
    [4]《三国志·魏志》卷一《武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后汉书》卷二九《鲍永传》李贤注,10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1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208页。
    [1]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70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临朐北齐崔芬壁画墓》,《文物》2002年4期,4-26页。
    [3]在古代,领口、衣襟、袖口、下摆处大多施以缘边,无缘之衣被视为褴褛。西汉扬雄《方言》卷四:“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谓之褴褛。”又:“无缘之衣,谓之褴。”《说文》:“褛,无缘。”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6页。
    [2]由四幅单层素绢拼成,上窄下宽,呈梯形。长87厘米,上宽143厘米,下宽158厘米。上端缝有裙腰,在裙腰左右两端分别延长一截以代裙带,用以系结。整条裙子不用纹饰,也无缘边。
    [3]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45页。
    [4]即十二章纹,是中国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绣绘的十二种纹饰,分别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则称“章服”。十(?)章纹最早而又全面的记载为《尚书·益稷》。
    [5]《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781页。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8-2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7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4]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75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5]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1页。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宋书》卷七○《袁淑传》,18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2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52-53页。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4页。
    [2]朱大渭等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第二章8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巿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1]杨天宇撰:《札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81-782页。
    [2]曲裾也称绕襟衣,即将左边衣襟接长形成三角,穿时经过背后绕至前襟。然后于腰部缚以大带,古籍资料中提到的“续衽钩边”可能既是此种服饰。直裾是指裾边在身侧,不再绕襟。
    1 《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1-10页。
    [2]《隋书》卷一一 《礼仪志六》,第2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1页。
    [2]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60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1]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出土鞋靴资料主要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如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左右)遗址出土的裸体女神塑像,左足着短鞠靴;甘肃五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前2000年)出土下半身人形彩陶罐,脚穿尖头鞋;青海乐都辛店文化(前1400年)出土彩陶靴等。可详见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15-16页。
    [2]《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可见当时称鞋为屦,履则是动词,有践、踩或着鞋的意思。屦为单底,舄是双底。舄的穿着只限于朝勤、祭祀等场合,而屦随时可用。周代舄分三等,国王的舄以赤舄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后则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60-261页。
    [2]王光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84年,260页。
    [3]《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3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5]古时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者旨意,亦可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之上以备忘。与之相对应的是簪笔制度,行于汉代,将笔插于头上耳边一侧,可随时记录,本出于实际应用,后来才成官制具文,限于御史或文官使用。《晋书·舆服志》载:“笏,古者贵贱皆执笏,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 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绅垂长三尺。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加内侍位者乃簪之。手版即古笏矣。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773页)
    [1]周到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画像石全集·石刻线画》,图版39-42,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51-52页。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63页。
    [2]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2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3]在这一时期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中,对人物服饰进行描述时,一般将掩于裤脚下的鞋子称作靴。正确与否,现在尚难辨清。
    [4]《魏书》卷三○《车伊洛传》,7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北齐书》卷一○《任城王浩传》,1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2]《魏书》卷九五《徒何慕容廆传附从孙永传》,20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北齐书》卷二○《慕容俨传》,2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4]“剑履上殿”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礼遇,这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如《魏书·帝纪十二·孝静帝纪》载:“己巳。诏以齐献武王为相国,假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余悉如故。”《晋书》、《北齐书》、《周书》等史书中均有记载。
    [5]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12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6]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60页。
    [7]湖南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70页。
    [1]《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545页。
    [1]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248页。
    [2]总角是古代未成年人的一种发髻,一般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后来就用总角借指童年时期。
    [3]据传是秦始皇令宫廷侍女梳双丫髻。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5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56页。
    [3]可以参考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161-183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1-10页。
    [3]《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关于我国古代假发历史,可參考剑艺:《我国古代的假发》,《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69-71页:胥洪泉:《漫话古代妇女的假发》,《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70-71页。
    [5]《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北齐书》卷八《后主》,1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3]《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00页。
    [1]《周书》卷六《武帝纪下》,106页。
    [2]《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7页。
    [3]《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100页,人民出版社1995午版)中作者认为。女式笼冠与男式笼冠的主要区別在于女式冠的两侧向下延伸较多,直到双耳的下部,而在脑后则只到枕部,且冠的中下部较大,与上下相差无几的男式冠差别较明显。综观目前所发现的笼冠形象,笔者认为女式笼冠和男式笼冠的差别并不明显。
    [1]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0页。
    [2]襦裙的穿着方式早在汉代已经出现,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地出土的玉人便着此种服饰。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8页。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6页。
    [3]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606-617页。
    [4]从北朝人物形象资料来看,北朝时期,只有头戴笼冠的男性才穿用和女子款式村相同的裙子。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巿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221-244页。
    [1]《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5页。
    [1]《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25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南齐书》卷一七《舆服志》,3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7页。
    [3]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33页。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1]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文物》1984年第4期,57-69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80-8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1]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进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64-65页。
    [1]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6页。
    [1]貟安志:《北周甲士俑与甲马甲士骑俑综述》,《文博》1993午第2期,9-18页。
    [2]《南史·殷孝祖传》记载宋武帝曾给殷孝祖“诸葛亮筩袖铠、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宋书·王玄谟传》记王玄谟“除大将军、江州刺史、副司徒、建安王,于赭圻赐以诸葛亮筩袖铠”。杨泓先生认为这可 能是由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蜀汉很注意军事装备的生产,曾经制造过比较精坚的钢铠,于是后来就把这类 铠甲冠上了他的名字。见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36页。
    [1]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月,第20-33,64页。
    [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考古》1959年第6期,285-287页。
    [3]陕两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27-40页。
    [1]貟安志:《北周甲士俑与甲马甲士骑俑综述》,《文博》1993年第2期,9-18页。
    [2]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37页。
    [3]作者将这种铠甲称为筩袖铠,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种铠甲只有筒身而无袖,故不能称其为筩袖铠。见貟安志:《北周甲士俑与甲马甲士骑俑综述》,《文博》1993年第2期,9-18页。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8-28页。
    [5]原报告将镇墓武士俑所着铠甲称为明光铠,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胸前并无明光铠特有的圆形金属护片。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1期,1-20页。
    [1]一般认为两裆铠出现于东汉末期,但杨泓先生认为两裆铠虽然可以在汉代甲制中找到两档铠的渊源,但真正的两裆铠是在三国时期才出现,因为汉代类似形制的铠甲在腋下联在一起,而两裆在腋下是不相联的,是为一说。见于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第38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二版二刷。
    [2]《隋书·礼仪志》载北齐河清中所定宫卫制度中,左右卫将军的服制为“在左者皆左卫将军总之,在右者皆右卫将军总之,以备警卫。其领军、中领将军,侍从出入,则着两裆甲,手执柽杖。左右卫将军、将军则两裆甲,手执檀杖。”(P280-28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4-87页。
    [1]《周书》卷二七《蔡祐传》,4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2]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218-224页。
    [3]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95年,56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34-3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县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818-831页。
    [2]陕西竹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27-40页。
    [3]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10-36页,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4]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36-59页。
    [5]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59-76页。
    [6]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76-93页。
    [1]《宋史》卷一四八《仪卫志六·卤簿仪服》,34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屈孑即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夏的创建者。《魏书》卷九五《铁弗刘虎传附卫辰子屈孑传》,20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8-16页。
    [2]《隋书》卷八《礼仪志三》,1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10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7-40页。
    [2]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28-31页。
    [3]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235-243页。
    [4]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391-400页。
    [5]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33-39页。
    [6]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4期,1-9页。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67-78页。
    [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8-16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40页。
    [10]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28-31页。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9-9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4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41页。
    [1][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43页。
    [2]立柏尔脱(Lippert)论断,转引自格罗塞著《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63页。
    [1]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五上,北京:中华书局,96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1页。
    [3]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46-50页。
    [4]大同巿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文物》2006年第10期,50-71页。
    [5]刘谦:《锦州北魏墓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第5期,429页。
    [1]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36-59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2]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第59-76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3]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39页。
    [4](后汉书》卷一二○《舆服志下》,36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晋书》卷一○八《慕容廆载记》,28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78-86页。
    [7]陆思贤 陈堂栋:《达茂旗出土的古代北方民族金饰件》,《文物》1984年第1期,81-83页。
    [1]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40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文物》2006年第10期,50-71页。
    [4]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文物》2006年第10期,50-71页。
    [1]《庄子·内篇上》,扫叶山房石印本,1919年版,9页。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42页。
    [1]东汉至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族耳饰多有实物发现,参见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61-88页。
    [2]《南史》卷七八《狼牙修国传》,19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1979年,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出土一枚铜质耳环,用一根较粗德铜丝弯曲而成,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其年代距今约四千多年。
    [4]缀以珠玉的耳饰,还有人认为是冠上垂珠。
    [5]但北朝时期存在的人物形象资料如人物陶俑、墓葬壁画中尚不见穿耳戴环形象。
    [6]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351-355页。
    [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25-49页。
    [2]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5期,252-259页。
    [3]西安巿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巿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38-49页。
    [4]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276-279页。
    [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4期。1-9页
    [2]河北省博物馆等:《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7-33页。
    [3]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文物》2006年第10期,50-71页。
    [5]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25-49页。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7]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同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1期,1-20页。
    [8]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1]宁夏同原博物馆编:《同原历史文物》,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20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2]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94页。
    [3]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94页。
    [1]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1期,1-20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第4-40页。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巿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38-49页。
    [1]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5期,252-259 页。
    [2]关于手镯的历史,可参见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手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476-488页。
    [3]锡手镯出土于山西大同南郊北魏墓地M81和M205,各出土1件,均已残断为数截。载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72、105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第5期,252-259页。
    [5]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43-145页。
    [1]《真诰·运象篇》,商务印书馆从书集成初编本,1939午版,1页。
    [2]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三下,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60页。
    [3](宋)章如愚撰:《群书考索》前集卷四十三带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291页。
    [1]《晋书》卷二五《舆服志》,7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杨天宇撰:《札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76页。
    [1]山西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铜带扣不分男女均有,有的横向置于腰部处,如M214,有的置于肩部。
    [1]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2004年,781页。
    [2]《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664页。
    [3]《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57-160页。
    [2]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69-70页。
    [1]《北齐书)卷三八《元文遥传》,5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2]《周书》卷二五《李贤传》,4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3]《周书》卷三○《于翼传附李穆传》,5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4]《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传》,8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5]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午第5期,252-259页。
    [1]栾丰实等著:《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72页。
    [2]直到明代灭亡之后,随着整个打代服制的变易,衣裳之制才被废除。
    [3]《隋书》卷 《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王国维:《观堂集林》第四册,卷二十二,史林十四,《胡服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069-113页。
    [2]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40-51页。
    [1]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373-37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54-56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8-28页。
    [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391-400页。
    [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235-243页。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42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1-10页。
    [3]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239页。
    [4]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40-51页。
    [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391-400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52-53,67-70,79-81页。
    [1]太原巿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贺拔昌墓》,《文物》2003年第3期,11-25页。
    [2]菩萨作为佛的胁侍一般与佛伴出,是佛教造像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素材。与众多程式化的佛形象比较,菩萨往往刻画极为精美,有一些还被认为是当时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再现。菩萨形象的塑造尤其注重装饰,宝冠、项圈、披帛、璎珞、衣裙无不精美异常。以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为例,北魏时期的菩萨造像没有璎珞、玉佩、圆镯,裙带没有饰物,仪有一圆形项圈,披帛从双肩飘飞而下,于膝间交叉上卷至肘部,然后飘然下垂,菩萨双手执瓶、莲蕾及桃形饰物。东魏北齐时,菩萨的装饰变得十分复杂,项圈、璎珞、衣褶、裙摆等富丽无比,但披帛不再是装饰的重点。 飞天按职能可分为供养飞天和伎乐飞天,无论线刻还是浮雕,一般均有披帛 飞举,飘然欲飞。参考青州巿博物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
    [3]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80-8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4-3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7-40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2]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41-49页。
    [1]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218-224页。
    [1]第一次服饰大变革发生在战国时期,主要表现在上下连属的深衣服制以及胡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事件引发)的出现。
    [2]《魏书》卷108《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中莫衣紫也。”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页。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页。
    [3]《魏书》由北齐魏收撰,记述了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是现存叙述北魏历史最原始和比较完备的资料。
    [1]《隋书》由唐代魏征主编,其作者均为饱学之士(如孔颖达、许敬宗、于志宁、颜师古、李淳风等)。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隋书》史志部分保存了大量有关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对研究北朝典章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83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19-39页。
    [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6期,29-34页。
    [4]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25-49页。
    [5]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基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40-51页。
    [6]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4-24页。
    [7]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群》,《文物》2006年第10期,50-71页。
    [8]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文物》2004年第12期,35-47页。
    [9]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1]陈堂栋:《达茂旗出土的古代北方民族金饰件》,《文物》1984年第1期,81-83页。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科学出版社,2006年。
    [8]鲜卑装束又称“鲜卑服”、“鲜卑装”,是现代用法。史书无载。详见宋馨:《北魏平城期的鲜卑服》,载于《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84-107页。
    [1]转引自宋馨:《北魏平城期的鲜卑服》,载于《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84-107页。
    [2]孙机:《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2001年,194页。
    [3]《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1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魏书》卷四《世祖太武帝纪》,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后汉书》卷119《舆服志上·序》,36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杨效俊:《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5期,68-96页。
    [3]李梅田:《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75-103页。分析了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特征,并结合历史、艺术和文化背景,讨论了墓室画像所反映的区域性文化互动与嬗变情况。
    [1]《隋书·礼仪志六》卷11《礼仪志六》,238页。
    [1]《汉书》卷九一《货殖传》,3686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北齐书》卷四七《酷吏传·毕义云传》,6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3]李力:《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塑像的艺术与时代特征》,载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358页。
    [1]《隋书·礼仪志六》卷11《礼仪志六》,244页。
    [2]《隋书·礼仪志六》卷11《礼仪志六》,250页。
    [1]赵向群先生的重要观点,见于《五凉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杨天宁:《礼记译注·王制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47页。
    [2]《后汉书》卷一一九《舆服志上·序》,36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晋)葛洪:《抱朴子》,四部丛刊初编缩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185页。
    [4]关于这一问题,阎步克先生有专文论述:《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006年第1、2期连载,94-106、95-108、92-103页)和(《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41-57页)。
    [1]如宿白先生的两篇论文:《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载于《文物》1977年第5期,42-54页)和(《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载于《文物》1977年第11期,38-46页),比较全面的论述了东北、内蒙古、盛乐、平城地区的鲜卑遗迹和器物特征及来源等问题。许文杰则分析了分布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分属于西汉中期、东汉晚期、十六国、北朝时期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与鲜卑活动有关系的考古遗存及其特征(《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3-17页)。
    [2]《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3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3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27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晋纪三十二》,中华书局,1956年1版1976年4刷。
    [6]《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魏书》卷一《序纪·神元帝纪附文帝纪》,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魏书》卷一一○《食货志》,28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3]《资治通鉴》:“魏旧制,群臣季冬朝贺,服裤褶行事,谓之小岁;丙戌,诏罢之。”(《资治通鉴》卷137《齐纪三》世祖武皇帝永明九年,4315页,中华书局,1956年1版1976年4刷。)
    [4]《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有学者亦归结为“胡汉分治”,但笔者认为这种概括是汉族中心主义的反映,尚不能精确反映当时的国情。在鲜卑统治下,鲜卑自不会称其自身为胡。
    [6]崔浩(381-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缄县)人,白马公崔宏长子。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经义理,时人莫及”(《魏书》卷三五《崔浩传》,8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为北魏政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崔浩的备受重用代表着北魏历史上汉族士人集团的第一次崛起。但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几亥(公元450年7月5日)。崔浩因据实修国史被太武帝诛杀,并且“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魏书》卷三五《崔浩传》,8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史称“国史之狱”。崔浩之死的根本原因是拓跋鲜卑贵族同汉族士人在文化上的冲突所致。
    [1]《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70页。
    [3]旧史将这一时期的改革泛称“孝文改制”,近人也常称“孝文帝改革”,突出孝文帝的成就。实际上,孝文帝即位时年仪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直到冯太后死,孝文帝24岁时才正式接替冯太后执掌政权。因此,太和改制是冯太后、孝文帝祖孙二人共同主持的。
    [4]冯太后(442-490午),汉人,高宗文成帝后,长乐信都人(今河北枣强县)。祖父为北燕末代国君,父亲冯郎降魏后为刺史,其叔伯父均为北魏高官,她10岁被初即位的文成帝选为贵妃,14岁立为皇后。
    [1]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57页。
    [2]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七里村北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25-49页。
    [3]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0-13页。
    [4]《魏书》卷九一《术艺传·蒋少游传》,19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1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1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魏书》卷一○八《礼志一》,27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北史》卷三《高祖孝文帝纪》,1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李培栋:《北魏“太和改制”论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98-102页。
    [3]《魏书》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纪》,1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考古》1963年第6期,330-337页。
    [1]《魏书》卷一九《任缄王云传附子澄传》,4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97-98页。
    [3]《隋书·礼仪志六》卷一一《礼仪志六》,238页。
    [4]《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邱瑞祥:《文化的变革--读<太和十五年>》,《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23卷第6期,91-06页。
    [1]劳干:《论北朝的都邑》,载于《大陆杂志》第22卷第3期,1-5页。
    [2]《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148页。
    [3]《资治通鉴》卷一三九《齐纪五》,4360页,中华书局,1956年1版1976年4刷。
    [4]《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云传附子澄传》,4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76页。
    [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49页。
    [3]李培栋:《北魏“太和改制”论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98-102页。
    [4]《淌史稿》卷一○三《舆服志二·皇帝冠服条》,3034页。
    [1]范英豪:《同源而异趣的南北钥“褒衣博带”》,《装饰》2006年第1期,44-45页。
    [2]逢成华:《北朝“褒衣博带”装束渊源考辨》,《学术交流》2006年第4期,180-184页。
    [3]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218-224页。
    [4]卤簿仪仗早在蔡邕《独断》中有记述:“天子出,车架次第,谓之卤簿。”汉应劭《汉宫仪》解释为:“天子出车架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汉代以后,卤簿仪仗的使用范围扩大,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皆有卤簿,各有定制,并非为天子所专用。
    [1]《魏书)卷一○八《礼志四》,28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后汉书》卷一○《舆服志下》,36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汉代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樊哙冠等十九种之多,是汉代男子身份等级身份的标志之一。大部分冠帽被后代沿用,间或有改易。
    [4]佩绶制度是汉代身份等级的又一重要标志。应劭《汉宫仪》云:“绶者,有所受,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又云:“绶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绶是用彩丝织成的带状织物,通过尺寸、颜色和纺织区分等级身份。如《后汉书·舆服志》(3672页,中华书局1965年版)载:“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其中,首是经丝密度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首广三尺,故首多者细密,少者粗。
    [5]在汉代,玺印是辨别身份等级的直接标志。先秦时期,玺、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官吏及一般人称“印”。汉代印又称“章”和“印信”。玺印的质地、印纽以及穿印的组都因等级不同而有差别。《汉旧仪》云:“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诸侯王黄金玺,橐(音驮)佗钮,文曰玺,谓刻云某王之玺。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御史大夫章。御史二千石银印龟背钮,其文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六百石、四百石,二百石以上者皆钢印鼻钮,文曰印。谓钮但作鼻不为虫兽之形,而刻文云某官之印。”
    [1]《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宋书)卷一四《礼制一》,3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宋书》卷一四《礼制一》,3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三国志》《魏书》卷二五《杨阜传》,70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三国志》《魏书》卷九《夏侯尚传附子玄传》,2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宋书》卷一八《礼志五》,5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晋书》卷二五《舆服志》,765-7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三国志》《魏书》卷四《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1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晋书》卷三《世祖武帝纪》,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宋书》卷一四《礼志一》,3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周书》卷七《宣帝纪》,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8]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载于《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23-553页。
    [9]相关论文很多,如董梅:《玄学对魏晋服饰的影响》,《职大学报》,1996年第3期,83-86页;
    颜小华:《服饰与魏晋风度》,《吉昌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9-101页;张宏慧;《魏晋风度与士人服饰》,《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58-60页等。
    [1](晋)葛洪:《抱朴子》,四部丛刊初编缩本,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187页。
    [2](南朝·宋)刘义庆撰 张万起 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2003年重印。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4页。
    [4]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自序>第2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叙论》,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2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41页。
    [2]如宿白先生根据佛教遗存所提出的“凉州模式”(《凉州石窟遗迹与“凉州模式”》,《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435-446页),郑岩先生根据河西壁画墓的分析指出河西地区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145-180页)
    [3]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涉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95页。
    [4]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叙论》。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1页。
    [6]阎步克先生认为,影响礼制规划的除了“复古”之外,还有“特色寻求”和“新政心态”,就是希望通过施行新政而留名垂誉(《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41-57页)。
    [1]《洛阳伽蓝记》卷2《孝义里》条。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19 页。
    [2]关于儒学在北朝时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可以参考王华山《近二十年来十六国北朝儒学研究述评》(《孔子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7-113页),该文总结了1980-2001年北朝儒学与民族融合、封建化、道教佛教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儒学自身发展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成果。
    [3]陈朝晖:《北魏的儒学与士人》,《文史哲》1992年第4期,22-28页。
    [4]在这个过程中,北魏经学家徐遵明(475-529年)起了重要作用。徐遵明博通群经,开宗立派,堪称大儒,据《北史·儒林传·序》载:“《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传业于李铉、祖俊、田元凤、冯伟、纪显敬、吕黄龙、夏怀敬。李铉又传授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峙、刘昼、熊安生。安生又传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序》,27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六镇的说法极不一致,王仲荦先生根据《元和郡县图志》考证,六镇自西向东分别为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乌加河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抚冥镇(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北)。六镇的设立主要是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威胁。
    [2]《北史·广阳王建传附嘉子深传》载深(深即渊,《北史》因避唐讳改为深)上书曰:“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遇。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北史》卷一六《广阳王建传附嘉子深传》,6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北齐书·魏兰根传》载兰根说尚书令李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北齐书)卷二三《魏兰根传》,3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3]孔毅:《北朝后期六镇鲜卑群体心态的演变》,《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3-20页。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兵制》,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126页。
    [1]张子英 张利亚:《河北磁县北朝墓群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83-87页。
    [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391-40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4]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235-243页。汤池:《北齐高润墓壁画简介》《考古》1979午第3期,244页。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北齐书》卷一《神武上》,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3]《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3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4]《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2779-27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职官》,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92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文物》2004年第6期,35-46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1-23页。
    [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1]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3页。
    [2]《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关于晋阳地区在东魏北齐时期的地位问题,崔彦华在其硕士论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参见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霸府和别都地位探索》,山西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4][日]谷川道雄:《两魏齐周时代的霸府与王都》,《北朝研究》1996年第4期,63-67 页。
    [1]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86-92页;《北周墓葬俑群研究》,《考古学报》2005年第1期,27-54页。
    [2]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等:《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1期,1-20页。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27-40页。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66-2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周书》卷二《文帝纪下》,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4]《周书》卷六《武帝纪下》,1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5]《周书》卷七《宣帝纪》,1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职官》,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90页。
    [2]郑岩:《从魏晋壁画墓看凉州与中原的文化关系》,载于《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45-180页。
    [3]20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根据北周、隋、唐三代均出自北周创业集团的事实,提出了著名的“关陇集团”说,曾广泛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古史研究。陈氏观点主要是:宇文泰在当时南北分裂,东西对峙的局势下,“以少数鲜卑化之六镇民族窜割关陇一隅之地,而欲与雄据山东之高欢及旧承江左之萧氏争霸,非别树一帜,以关中地域为本位。融冶胡汉为一体,以自别于洛阳、建邺或江陵文化势力之外,则无以坚其群众自信之心理”。宇文泰采取“关中本位政策”,从关中自身地理区域出发,采取整军事务农、力图富强的物质政策,并辅之以自成系统的文化政策。在“关中本位政策”下形成的政治集团陈氏称之为“关陇集团',基本特征是:“籍隶关中、职业为军人、民族为胡人、组织为部落式的强大的军队,以与东魏、梁朝争夺天下”,并“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一直延续到隋及唐初,即“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所谓八大柱国家即其代表也”。“关陇集团”说提出后不乏支持者。但关于“关陇集团”的存续时间史学界颇有争议,许多研究者认为关陇集团在唐初甚至在隋初已瓦解,见雷依群:《论关陇集团》。《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32-36页;雷艳红:《陈寅恪“关陇集团”说评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72-79页。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职官》,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91页。
    [1]《隋书》卷三七《百官志中》,7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隋书》卷六六《裴政传》,15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李淞先生在关中地区北朝造像碑供养人形象时有所归纳,并得出结论保定四年至建德三年间,胡服代替汉装的到普及,“西域人所着服饰和鲜卑等北方民族传统服饰,共同构成了北周服饰改制的范式”。见《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45页。
    [1]关于中国礼制史,可以参阅陈戍国先生的《中国礼制史》一书,该书共有六卷,即先秦卷(原名《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秦汉卷(原名《秦汉礼制研究》,1993年)、魏晋南北朝卷(原名《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1995年)、隋唐五代卷(1998年)、宋辽金夏卷(2001年)、元明清卷(2002年),均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2]吉礼为五礼之冠,主要指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礼、贺庆之礼等。
    [1]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006年第1、2期连载,94-106、95-108、92-103页
    [2]阎步克:《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41-57页。
    [3]作者指出,魏晋以降,“周礼”对制度的影响与日俱增,人们在规划制度时经常称引“周礼”。“周礼”并不等于《周礼》,“周礼”泛指周朝礼制,既见于《周礼》一书,同时也见于其他经书,如《礼记》、《尚书》。
    [1]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102页。
    [2]张庆捷 李书吉 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巫鸿《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1]杨鹍国:《符号与象征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页。
    [2]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75页,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1]《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39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黄能馥 陈娟娟著:《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00页。
    [3]《晋书》卷二五《舆服志》,7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101页。
    [5]《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汉族传统的坐姿为席地而坐,即跪坐,中古时期产生变化,垂脚高坐逐渐普及。关于坐具和坐姿的变化,学界多有探究和辨析,可以参考李济;《跪坐蹲居与箕踞》,《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43-961页;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102-114页;陈 振:《再谈中古汉人从跪坐到垂脚高坐的演变》,《北大史学》第7辑2000年10月,196-208页。
    [1]《十三经注疏·礼主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580页。
    [1]《北齐书》卷二五《王纮传》,3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2]孙机:《中国古代的带具》,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253-292页。
    [1]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265页。
    [2]河北定县43号东汉墓发现最早的装有环的銙,銙为银质长方形小牌,两侧各有两弧相连,有四个对称的镂孔。所悬之环为马蹄形,环孔呈弧底的凸字形。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1期,8-20页。
    [1]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3页。
    [2]孙机:《中国古代的带具》,载《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253-292页。
    [1][汉]刘安等编著 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35页。
    [2]《汉书》卷七一 《雋不疑传》,303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范英豪:《同源而异趣的南北朝“褒衣博带”》,《装饰》2006年第1期,44-45页。
    逢成华:《北朝“褒衣博带”装束渊源考辨》,《学术交流》2006年第4期,180-184页。
    [4]孟晖:《左右扶凭见宓妃》,《艺术世界》2000年11月号,74-75页。
    [1]李力,《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塑像的艺术与时代特征》,载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353-371页。
    [2]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涉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95页。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49页。
    [1]这种服饰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长沙子弹库楚帛画以及大量楚墓彩绘陶俑均可见到。
    [2]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箱出版社,1984年,255页。
    [3]《宋书》卷八二《周郎传附兄峤传》,20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217页。
    [6]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载于《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23-553页。
    [1]《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旧唐书)卷九二《魏元忠传》,29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公羊传·庄公元年》何休注称:“礼有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五曰纳陛,六月虎贲,七曰弓矢,八月鈇钺,九曰柜鬯(音唱)”(《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225页),“九锡”本是皇帝赐予大臣的最高赏赐和荣誉,但后来几乎成为篡逆的代名词,因为王莽、曹操、司马昭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均曾接受过“九锡”之赐,均有篡逆之举。因此,历史上不少功臣拒受九锡以避嫌,如诸葛亮。
    [4]《汉书》卷六八《霍光传》,29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两汉时期,皇帝常诏赐“东园秘器”(名称不固定,有时称“东园梓宫”、“东园梓器”等)给勋臣或宠幸之人,以为他们的寿寝,这在《汉书》、《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6]《晋书》卷三三《王祥传》,9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魏书》卷六三《王肃列传》,14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六七《崔光列传》,1498-14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关于北朝赙赠情况,可参见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第二章第一节<七、诏赠赙物及赠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3-127页。
    [4]《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144、147、1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魏书》卷一四《武卫将军谓传》,3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5页。
    [2]《洛阳伽篮记》卷2《孝义里》条,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19页。
    [1]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04页。
    [2]宿白:《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变化》,载于《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349-354页。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全书导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5页。
    [1]转引自傅举有:《马王堆汉墓·丝国·丝绸之路》。载于《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203-224页。
    [2]张庆捷,《北朝入华外商及其贸易活动》,载于《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2-36页。
    [1]张庆捷:《北朝隋唐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载于《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73-203页。
    [2]张庆捷:《北朝入华外商及其贸易活动》,载于《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12-36页。
    [3]《三国志·魏书》卷三○《东夷传附倭传》,86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世界艺术大观(四):世界染织》,台北:台湾地球出版社,34页。
    [5]转引自傅举有:《马王堆汉墓·丝国·丝绸之路》,载于《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203-224页。
    [1]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37-149页。
    [2]赵丰主编:《中国丝绸通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43-184页。
    [3]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1期,78-95页。
    [4]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文物》1984年第6期,70-80页;《吐鲁番古墓出土丝织品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199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99-322页。
    [1]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0页
    [2]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77页。
    [3]武敏:《吐鲁番古墓出土丝织品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该文注1、注33。
    [4]武敏:《吐鲁番占墓出土丝织品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316页。
    [5]相关的研究文献有: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原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45-76页。后收入作者《考古学和科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69-97页;武敏:《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初探》,《文物》1962年第7期,64-72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文物展览工作组编:《丝绸之路·汉唐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薄小莹:《吐鲁番地区发现的联珠纹织物》,《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二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311-340页;许新国 赵丰:《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总第十五、十六期,北京:文物出版社,63-81页,等等。
    [6]赵丰:《魏晋织锦巾的异域神祇》,《考古》1995年第2期,179-183页。
    [1]《梁书》卷五四《西北诸戎传·滑国传》,8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徐显秀墓出土的菩萨联珠纹,见荣新江:《略谈徐显秀墓壁画的菩萨联珠纹》,《文物》2003年第10期,66-68页。
    [1]《魏书》卷一九《乐浪王万寿传附曾孙忠传》,4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三三《谷浑传附孙洪传》,7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张庆捷:《北朝隋唐的胡商俑、胡商图与胡商文书》,载于《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3-203页。
    [1]海瑟·噶尔美(希恩·卡曼)著台建群译:《7-11世纪吐蕃人的服饰》,《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98-103页。
    [2]比如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姜伯勤:《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3]2004年4月23日至25日由法国科研中心中国文明研究组及东方与西方考古研究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合作举办了“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国际研讨会,会后出版会议论文集《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书。
    [4]姜伯勤:《安阳北齐石棺床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的袄教美术》,载于《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3-57页。
    [1]姜伯勤:《入华粟特人袄教艺术与巾华礼制艺术的互动--Miho博物馆所藏北朝画像石研究》,载于《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77-94页。
    [2]陕西省考占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4-26页;
    《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28-35页;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北周史君石椁墓》,《考古》2004年第7期,38-49页。
    [4]国家文物局主编:《200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23-129页。
    [5]山西省考占研究所等:《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27-52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隋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1]《北史》卷九七《西域传·康国传》,32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荣新江:《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载于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从》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3页。
    [1]孟晖:《潘金莲的发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5-61页。
    [1]《魏书》卷一○二《西域传·波斯传》,22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雅95一号墓地3号墓发掘报告》,《尼雅95一号墓地4号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2期,1-32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 Ⅰ号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期,4-40页。
    [3]俞伟超:《尼雅95MN Ⅰ号墓地M3与M8墓主身份试探》,《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40-41页。
    [1]凯风:《中国甲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3页。
    [2]《宋史》卷一四八《仪卫志六·卤簿仪服》,34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342-349页。
    [4]《后汉书》卷二九《鲍永传》,101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晋书》卷四四《卢钦传》,12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晋书》卷七四《桓彝传附豁子石虔传》,19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27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27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29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101-104页。
    [7]云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12期,1-6页。
    [8]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9]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文物》1974年第2期,44-56页。
    [1]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2-28页。
    [2]资料见于1969年编的安大略考古博物馆藏品指南第14页第18图,以及亨利·特勒布纳尔:《(安大略考古博物馆)远东艺术藏晶》(Henry Trubner,The Far Eastern Collection)40页图版43。转引自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二版二刷,3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34-36页。
    [2]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6页。
    [3]凯风:《中国甲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3-69页。
    [1]参考凯风:《中国甲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3-69页。
    [1]引自[美]爱德华·谢弗著 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译者的话>,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页。
    [2]《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10页。
    [1]长江下游,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均有或多或少的指环出土,见宋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56-363页。
    [2]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21页。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4]详细情况可参考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5年)装饰晶部分。
    [5]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等:《呼和浩特附近出土的外围金银币》,《考古》1975年第3期,182-185页。
    [1]张庆捷 常一民:《北齐徐显秀墓出土的嵌蓝宝石金戒指》,《文物》2003年第10期,53-57页。
    [2]《晋书》卷九七《四夷传·西戎传附大宛国传》,25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南史》卷七八《呵罗单国传》、《天竺迦毗黎国传》,1957、19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黄正建:《唐代的戒指》,载于《7-8世纪东亚地区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118-124页。
    [1]《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30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1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十章第三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10页。
    [4]柯嘉豪先,上在探讨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时指出,“传到中国的佛教不公仅是一种单纯的信仰系统,而且 同时包含了许多我们平时想不剑的因素。换言之,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漫长过程中,除了教理及仪式以外,佛教也带来了各式各类的器物及生活习俗”(柯嘉豪:《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载于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5]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考古》1963年第6期,330-337页。
    [6]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77-80页。
    许星:《佛教造像服饰探析》,《装饰》2003年第8期,31-32页。
    小羽:《佛教袒右肩式服饰的来历》,《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2期,56-57页。
    暨远志:《中国早期佛教供养人服饰》,《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135-145页。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服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68-71页。
    [1]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590页。
    [2]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3]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20-33页。
    [4]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41-49页。
    [5]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文物》1984年第4期,57-58页。
    [6]《魏书》卷一○二《西域传·波斯传》,22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二者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1]顾恺之《洛神赋图》真迹早已失传,现存者为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洛神赋图》在古代曾被许多画家描绘过,而且有很多宋代摹本,均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
    [2]《洛神赋》为曹植的传世名作,是作者用神话隐喻自己失落的爱情。曹植当年衷情于甄氏,但甄氏为其贵为皂帝的兄长曹丕据为己有,曹植只能将这段感情深埋心底。后来甄氏死于宫廷斗争,曹植得知后痛苦不已,在回归自己的封地时,路经洛水,晚上梦见甄氏前来会他,悲痛之余作成《感甄赋》,塑造了洛神(传说为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死后为神)的动人形象。后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
    [3]佛教画简称佛画,其目的大致有三:一是备佛教徒供养敬奉之用,包括尊像画、经变画、曼陀罗画等;二是备寺院殿堂显示庄严用,可以是佛、菩萨、天龙鬼神形象画,也有佛传图、本生图、经变图等;三是供人欣赏的画家写意之作,常画于手卷、册页、屏风等处各种题材的佛画,不拘于佛教形式合法则,可由画家任意表现其伎巧以供人观赏。
    [1]假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2]《宋书》卷三○《五行志一》,8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32-3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16-22页。
    [3]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土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4期,1-9页。
    [4]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382-390,372页。
    [5]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第33-39,85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3-83页。
    [7]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16-22页。
    [8]洲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竹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28-31页。
    [9]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第235-243页。
    [1]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南蔡庄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832-834页。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安阳县文管会:《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8-16页。
    [3]山东省博物馆文物组:《山东高唐东魏房悦墓清理纪要》,《文物资料丛刊》第2期,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105-107页。
    [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67-78页。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文物》2004年第6期,35-46页。
    [6]常一民:《太原市神堂沟北齐贺娄悦墓整理简报》,《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33-38页。
    [7]王克林:《北齐库狄迥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377-402页。
    [8]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狄湛墓》,《文物》2003年第3期,37-42页。
    [9]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库狄业墓》,《文物》2003年第3期,26-36页。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4-40页。
    1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1-10页。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洪庆北朝、隋家族迁葬墓地》,《文物》2005年第10期,47-67页。
    [1]陕西地区的唐墓中常见袒右肩陶俑,如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自力、孙福喜编著:《唐金乡县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13-25页,等等。
    [1]古代中国对人体的禁忌并非从来有之,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中,便出土有不少裸体女塑像,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不断密切,进而建立起严格的冠服制度,表现裸体遂成为一种禁忌。
    [2]关于亵衣,可详见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570-580页。
    [3]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59页。
    [1]温玉成:《公元1到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159-170页。
    [2]关于佛教传入中国和初步发展的过程,主要参考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载于《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296-304页。
    [1]自公元前3000年人类文明诞生之始,亚欧大陆便形成了农耕与游牧世界_的南北对峙局面。从亚洲东端的日本、朝鲜,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到西亚和小亚细亚,再连结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气候温润,适宜种植,形成一条长弧形的农耕世界;而在农耕世界的北方,横亘一条水草丰美的草原地带,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细亚、里海、成海和高加索与,直至欧洲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山麓,适宜饲养牲畜,形成一个大体与农耕世界南北平行的游牧世界。
    [1]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载于《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115-125页。
    [2]笔者略有改动。《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条。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07页。
    [3]尚刚:《风从西方来--初论北朝工艺美术中的西办因素》,《装饰》2003年第5期,30-31页。
    [1][法]布罗代尔著 顾良等译:《15世纪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367页,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2][美]白馥兰著 江湄 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美]白馥兰著 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42页。
    [2][美]白馥兰著 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40页。
    [3]《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36、39、1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魏书》卷7下《高祖孝文帝纪》,1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第13-21页:
    《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第8-29页;
    《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第7-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8-26页: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1-14页。
    [6]新疆博物馆考古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第二、三、十、十一次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
    [1]关于《木兰诗》的作者、时代、地点以及主人翁的真实性、籍贯、姓氏等诸多问题经历代学者考究仍然众说纷纭。如该诗的时代问题,经历代许多学者考证有不同的说法,姚莹的《康輶纪行》中就认为木兰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代的人;程大昌的《演繁露》则以“可汗大点兵”一句认为木兰的朝代非隋即唐,因为“可汗”一词是在唐代以后才有的。另外,北魏的府兵和唐代不同,北魏是兵民分籍;唐代则是兵民合一。而且只有唐朝的府兵需要自备粮食衣装,北魏的不必,所以《木兰诗》里需东南西北市场买了一堆东西,这应该是唐代府兵才会遇到的情形。如此等等。但一般认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该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
    [2]对开篇“唧唧复唧唧”的理解至今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指木兰织布声;二是指虫鸣声,即促织的叫声:三是指木兰的叹息声。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261页。
    [4]《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6]《魏书》卷七下《高祖纪》,162-1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7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魏书》卷一一○《食货志》,28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1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魏书》卷四四《薛野虎传附原子传》,9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魏书》卷一一○《食货志》,2852-28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98页。
    [3]《魏书》卷一一○《食货志》,28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北史》卷一五《常山王遵附元晖传》,5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条。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08页。
    [6]《魏书》卷一三《宣武灵皇后胡氏传》,3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隋书》卷二四《食货志》,6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8]《隋书》卷二四《食货志》,6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美]白馥兰著 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年,159页。
    [2]后魏·贾思勰原著 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86-92页。
    [3]后魏·贾思勰原著 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229-242页。
    [1]北宋秦观的《蚕书》是现存最早的一册,此后有元代王祯《农书》详细记载各种丝绸生产用具并配有插图,薛景石的《梓人遗志》则详细记录当时各种织机。明代《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便民图纂》等书均以大量篇幅记叙丝绸染织技术。清代这方面的书籍更多,最重要的有卫杰的《蚕桑萃编》、杨双山的《豳风广义》和汪日祯《湖蚕述》等均为系统记载丝绸技术的著作。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魏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印,2221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周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2373页。
    [1]《捣练图》传为宋徽宗赵估所摹绘,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2]此为早期捣练法,宋代以后,捣练方法逐渐发生变化,捣练用的杵变为“卧杵”:形体变短,一头粗一头细,便于一手握持。捣练方式也由站立而捣变为两人对坐而捣或一人单独操作。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中均有两人对坐捣练的记载。
    [3]迄今为止,实物资料中捣练图的题材非常少见,针漳村的发现是比较珍贵的资料。见于朱华:《画像砖捣练圈》,《文物世界》2001年第6期,73页。该文作者认为此捣练图画像砖为盛唐之物,笔者不能苟同。
    [1]《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92页。
    [2]我国染色技术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时代。他们把穿孔的石珠、鱼骨、骨管、介壳等用纤维串连起来,并将赭石研成粉末后,把这些装饰品涂染成红色。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相当普遍地利用矿物涂料对陶器施以彩绘,形成绚丽多彩的彩陶文化。夏代时期开始,染色技术在中原地区普通推广应用到丝、麻编织物和服装的着色和画绘上,并且开始利用天然织物染料色染丝麻和帛。到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工艺技术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专业,总结除了比较完整的经验和一套操作工序。汉代以后,我国传统的染色工艺持续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可参考赵国华、周嘉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第九章《中国古代染色化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617-670页;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等。
    [1]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262-274页。
    [2]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兄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7页。
    [3]府兵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士兵自备武器、粮草以及服装,所以,清寒时节,在家的女子要为戍边的征夫置备寒衣。府兵制兴起于魏晋,完善于唐,这一时期也正是捣衣诗由兴起到兴盛的时期,可见,捣衣诗与古代兵制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者都论述过这个问题,可参见刘新静:《捣衣诗与占代兵制的演变》,《学术交流》总第113期,2003年第8期,138-140页。
    [4]陈四益:《捣农,捣衣》,载于《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3月7日;
    车锡伦:《“捣衣”》,《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183-185页。
    [1]参见程忠信:《也说“捣衣“》,《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2期,38-39页。
    [2]参考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制作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356-360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第13-21页。
    [1]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制作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349-351页。
    [2]《汉书·宣帝纪》应劭注织室:“旧时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25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732页)。
    [3]《汉书》卷七二《贡禹传》:“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干人,一岁费数巨万。”颜师古注曰:“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在齐地。”(3070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汉书》卷九《元帝纪》李斐注齐三服官为:“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纵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凡三。”(285页)
    [4]《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襄邑,有服官。”(1558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1]《后汉书》卷一一六《百官志三·少府条》,35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隋书》卷22二十七《百官志中》,7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隋书》卷:二十七《百官志中》,7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23页。
    [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26页。
    [1]《魏书》卷一三《皇后传》,3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家庭分类具有不同的标准,关于北朝家庭状况,可以参考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80年,55页。
    [1]此制据《隋书·礼仪志六》(250页)记载始于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百官始执笏,常服上焉。宇文护始命袍加下栏”,隋唐时期更为常见。
    [1]孙机:《幞头的产,上与演变》,载于《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5-223页。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魏晋南北朝的妇女生活》之“美”的观念之进步与修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77-79页。
    [2]全文如下:金生沙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生于卑微。盼倩淑丽,皓齿蛾眉。玄发光润,领如螬蛴。脩长冉冉,硕人其颀。绮绣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都冶武媚,卓砾多姿。精慧小心,趋事若飞。中馈裁割,莫能双追。《关雎》之洁,不陷邪非。察其所履,世之鲜希。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尔命,在此贱微!代无樊姬,楚庄晋妃。感昔郑季,平阳是私。故因锡国,历尔邦畿。虽得嬿婉,舒写情怀。寒雪翩翩,充庭盈阶。兼裳累镇,展转倒颓。昒昕将曙,鸡鸣相催。饬驾趣严,将舍尔乖。矇冒矇冒,思不可排。停停沟侧,嗷嗷青衣。我思远逝,尔思来追。明月昭昭,当我户扉。条风狎猎,吹予 床帷。河上逍遥,徙倚庭阶。南瞻井柳,仰察斗机。非彼牛女,隔于河维。思尔念尔,怒焉且饥。(《全后汉文》卷69)
    [1](晋)干宝撰 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0页。
    [2]吴兢:《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三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73页。
    [1]《太平御览》卷145《皇亲部一一》引,《后魏书》,709页。
    [2]《太平御览》卷145《皇亲部一一》引,《魏略》,709页。
    [3]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59-406页。
    [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之《隋书》礼记二,《皇后预祭宗庙》,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27页。
    [5]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0页。
    [6]关于戏曲中的易装现象可参见高原:《戏剧中的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现象》,《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第3期,64-68页。
    [7]文学作品中的易装现象可参见鲍震培:《真实与想象--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南开学报》 2001年第2期,68-75页;卢振杰:《论中国文学中“女扮男装”母题的嬗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6-18页。
    [1]《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五兵本是西周和春秋时期军队装备的一组兵器的合称,初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五兵有车兵五兵与步兵五兵之分。车兵五兵为戈、殳、戟、夷矛、酋矛,均插放于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作战时使用。步兵五兵为弓矢、殳、矛、戈、戟。战国以后,兵器的种类不断增多,五兵逐渐变为对兵器的泛称。
    [3]《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梁祝产生的年代主要有“东晋说”、“汉代说”、“唐代说”三种说法,起源地有“宁波说”、“宜兴说”、“中原说”、“济宁说”等诸多说法。关于梁祝的研究可参考《梁祝文化大观》(周静书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中的诸多文章。
    [2]梁祝传说最早的记载为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已遗,晚唐张读《宣室志》所记较为完整:“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郧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引唐·张读《宣室志》)
    [3]《晋书》卷二《世宗景帝纪》,2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南史》卷五《废帝东昏侯纪》,15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隋书》卷一四《音乐志》,3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下之上“容止第十四”,608页,中华书局,1983年。
    [4]绣帽和半袖本来都是妇女穿用的。
    [5]《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31,36-37页。
    [1]肯·达柯著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125页。
    [2](汉)韩婴撰 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5页。
    [1]吕一飞:《胡族爿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31,36-37页。
    [2]参见[日]山川丽著 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36-43页。
    [1]熊煜:《论北朝晚期陶俑“丰壮”的原因》,《装饰》2006年第5期,23页。
    [2]马修·约翰逊著 魏俊译:《考古学理论导论》,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2页。
    [3](美)林嘉琳、孙岩土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31-37页。
    [1][美]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ⅸ-ⅹ页。
    [2]《魏书》卷三《太宗明元帝纪》,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贾思勰所引文字与《管子》原文略有差异,原文为”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仓廪实则知礼节:农食足则知荣辱”。载于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1页。
    [4]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9页。
    [5]《周书》卷二三《苏绰传》,384页。
    [6]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03页。
    [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78页。
    [2]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218页。
    [3]周海燕:《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2006年第4期,117-118页。
    [4]《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341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69-70页。
    [1]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70页。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在《新唐书·舆服志》(页527)中“赤黄”作“赭黄”。
    [3]《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
    [5]《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载,高祖武德四年下诏:“三品已上,大科紬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绌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流外及庶人服紬、絁、布,其色通用黄。饰用铜铁。”
    [7]《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有关唐代胡风的研究,主要参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1-116页)和(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晋书》卷二五《舆服忐》,7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梁书》卷二○《陈伯之传附褚緭传》,3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宋书》卷九《后废帝纪》,1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344-3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28页。
    [1]《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3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6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12期,1-10页。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5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54-56页。
    [4]孙机:《幞头的产生和演变》,载《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205-223页。
    [5]《周书》卷六《武帝纪下》,10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6]《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第106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10月。
    [2]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7页。
    [1]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淡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7页。
    [1]《周书·于翼传附李穆传》载,李穆“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服也,以微申其意”
    [2]《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附彦芳传》,38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2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6]《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7]何家村窖藏位于陕西西安南郊,出土文物1000多件,其年代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证为唐玄宗 李隆基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因安禄山之乱逃奔四川时邠王李守礼后人所窖藏,窖藏文物为邠王府中的财物。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的学者考证,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唐代尚书租庸使刘震,窖藏埋藏年代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的泾原兵变。
    [1]韩伟:《唐代革带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100-105页。
    [2]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2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267、2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常服又称讌服或宴服,宴有闲居之意,宴服就是“命秩之服”外,日常起居所着的服装。尽管如此,常服仍然具有分尊卑、别上下的作用。
    [6]《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马编:《中华古令注》卷中,2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2]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段简璧墓清理报告》,《文物》1989年第6期。
    [1]《新唐书》卷二四《五行志一》,8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52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刘复生:《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85-93页。
    [4]《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382-390页。
    [2]王克林:《北齐库狄迥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377-402页。
    [1]《魏书》卷三三《李先传》,7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魏书》卷三八《刁雍传》,8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魏书》卷四八《高允传》,10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湖南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74页.
    [5]《魏书》卷三○《车伊洛传》,7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魏书》卷二一上《赵郡王干传》,5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魏书》卷四二《寇谦传》,9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周书》卷四《明帝纪》,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9]《魏书》卷五七《崔挺列传附孝芬弟孝直传》,12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31页。
    [2]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引言》第4页。
    [1]黄慰:《中国古代美术品中服饰形制参考价值的研究》,上海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2]《后汉书》卷九六《礼仪志下·大丧条》,31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关于“东园”以及“东园秘器”的考究,详见邹清泉:《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3期,16-39页。
    [4]见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84页。该书作者也提到存在私家自制明器的情况,但从考占发掘来看,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303页。
    [2]关于古代陶俑,可参见呼林贵 刘恒武:《替代殉葬的随葬品--中国古代陶俑艺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3]《旧唐书》卷四五《舆服》,195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所谓讌服,亦称“宴服”、“常服”,讌有闲居之意,就是日常起居所着的服装。《旧唐书·舆服志》:“燕服.盖古之亵服也,令亦谓之常服。”(1951页)
    [1]李淞:《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338页。
    [1]夏征农等:《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439、1354、1697页。
    [2]李春蕊编著:《服饰设计基础》,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23页。
    [3]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285-347页。
    [4]缪良云主编:《中国农经·引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2-3页。
    [5]刘晓刚:《中国古代服装设计方法研究》,《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第24卷,1998年第2期,69-72页。
    卞向阳:《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第23卷,1997年第3期,96-104页。
    [1]颜之椎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治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5页。
    [1]《隋书》卷一《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4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287页。
    [1]《魏书》卷六○《韩麒麟列传附子显宗传》,13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2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三国志》《魏书》卷一二《吕范传》,13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魏书》卷七九《成淹传》,17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8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菜:《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后晋)刘眗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民国)赵尔巽 柯劭忞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后魏)贾思勰原著 缪肩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
    (宋)章如愚撰:《群书考索》前集卷四十三带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宋)李防:《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房玄龄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干宝撰 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沈括著 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许慎撰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版2006年第25次印刷。
    颜之推撰 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美]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白馥兰著 江湄、邓京力译:《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肯·达柯著 刘文锁、卓文静译:《理论考古学》,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
    [英]马修·约翰逊著魏俊译:《考古学理论导论》,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2页。
    [日]山川丽著 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法]布罗代尔著顾良等译:《15世纪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
    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1977年2次印刷。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呼林贵刘恒武:《替代殉葬的随葬品--中国古代陶俑艺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黄良莹:《北齐服饰文化研究--以山西太原壁画墓为案例》,苏州大学2005年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黄慰:《中国古代美术品中服饰形制参考价值的研究》,上海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凯风:《中国甲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雷绍锋:《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春蕊编著:《服饰设计基础》,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
    李济:《李济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李淞:《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李之檀:《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刘凤君:《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年。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49页。
    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孟晖:《潘金莲的发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5-61页。
    孟晖:《中原女子服饰史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荣新江 李孝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
    沈从文、王予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二版二刷。
    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76页。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王晓锋:《礼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世俗美术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杨鹍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叶立诚:《服饰美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49页。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张景明:《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张竞琼:《西“服”东渐》,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
    张庆捷 李书吉 李钢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赵东玉 李健胜编著:《中国历代妇女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年。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赵丰主编:《中国丝绸通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匡华、周嘉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周汛 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周汛 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上海学林出版社 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周天游主编:《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日]谷川道雄:《两魏齐周时代的霸府与王都》,《北朝研究》1996年第4期。
    鲍震培:《真实与想象--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南开学报》2001年第2期。
    卞向阳:《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车锡伦:《“捣衣”》,《民俗研究》2003年第l期。
    陈朝晖:《北魏的儒学与士人》,《文史哲》1992年第4期。
    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
    陈绍仁:《‘捣衣'不是洗衣》,《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2期。
    陈彦姝:《六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联珠纹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l期。
    陈振:《再谈中古汉人从跪坐到垂脚高坐的演变》,《北大史学》第7辑,2000年10月。
    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霸府和别都地位探索》,山西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范英豪:《同源而异趣的南北朝“褒衣博带”》,《装饰》2006年第1期。
    费泳:《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逢成华:《北朝“褒衣博带”装束渊源考辨》,《学术交流》2006年第4期。
    高原:《戏剧中的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现象》,《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第3期。
    韩伟:《唐代革带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黄正建:《唐代的戒指》,《7-8世纪东亚地区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暨远志:《中国早期佛教供养人服饰》,《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剑艺:《我国古代的假发》,《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孔毅:《北朝后期六镇鲜卑群体心态的演变》,《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劳干:《论北朝的都邑》,《大陆杂志》第22卷第3期。
    雷艳红:《陈寅恪“关陇集团”说评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雷依群:《论关陇集团》,《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李晖:《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李梅田:《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
    李培栋:《北魏“太和改制”论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李培栋:《北魏“太和改制”论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刘复生:《宋代“衣服变古”及其时代特征--兼论“服妖”现象的社会意义》,《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刘晓刚:《中国古代服装设计方法研究》,《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刘新静:《捣衣诗与古代兵制的演变》,《学术交流》2003年第8期。
    卢振杰:《论中国文学中“女扮男装”母题的嬗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载于《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梅村:《楼兰公主与蚕种西传于阗和罗马》,《文物天地》1996年第4期。
    孟晖:《左右扶凭见宓妃》,《艺术世界》2000年11月号。
    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读书》2005年第2期。
    倪润安:《北周墓葬俑群研究》,《考古学报》2005年第1期。
    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邱瑞祥:《文化的变革--读<太和十五年>》,《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荣新江:《略谈徐显秀墓壁画的菩萨联珠纹》,《文物》2003年第10期。
    尚刚:《风从西方来--初论北朝工艺美术中的西方因素》,《装饰》2003年第5期。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申友良:《中国北族王朝初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文物》1977年第5期。
    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文物》1977年第11期。
    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文物》1984年第4期。
    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温玉成:《公元1到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武敏:《从出土文物看唐代以前新疆丝织业的发展》,《西域研究》,1996年第2期。
    武敏:《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文物》1984年第6期。
    武敏:《吐鲁番古墓出土丝织品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199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武敏:《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初探》,《文物》1962年第7、8合期。
    夏鼐:《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丝绸》,《考古》1972年第2期。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一一绮、锦和刺绣》,《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小羽:《佛教袒右肩式服饰的来历》,《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2期。
    熊煜:《论北朝晚期陶俑“丰壮”的原因》,《装饰》2006年第5期。
    胥洪泉:《漫话古代妇女的假发》,《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
    许文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
    许星:《佛教造像服饰探析》,《装饰》2003年第8期。
    阎步克:《北魏北齐的冕旒服章:经学背景与制度源流》,《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006年第1、2期连载。
    杨泓:《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考古》1963年第6期。
    杨效俊:《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5期。
    俞伟超:《尼雅95MN Ⅰ号墓地M3与M8墓主身份试探》,《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寅安志:《北周甲士俑与甲马甲士骑俑综述》,《文博》1993年第2期。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服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张金茹:《北朝陶俑冠服》,《文物春秋》2000年第4期。
    张庆捷常一民:《北齐徐显秀墓出土的嵌蓝宝石金戒指》,《文物》2003年第10期。
    张子英、张利亚:《河北磁县北朝墓群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
    赵丰:《魏晋织锦中的异域神祗》,《考古》1995年第2期。
    朱大渭:《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4期,102-114页。
    朱华:《画像砖捣练图》,《文物世界》2001年第6期。
    竺敏:《吐鲁番新发现的古代丝绸》,《考古》1972年第2期。
    邹清泉:《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与“东园”探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3期。
    邓宏里等:《沁阳县西向发现北朝墓及画像石棺床》,《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
    郭建邦:《北魏宁懋石室线刻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黄明兰:《北魏孝子棺线刻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李逸友:《内蒙古土默特旗出土的汉代铜器》,《考古》1956年第2期。
    刘谦:《锦州北魏墓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第5期。
    陆思贤 陈堂栋:《达茂旗出土的古代北方民族金饰件》,《文物》1984年第1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画象石棺》,《考古》1980年第3期。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等:《呼和浩特附近出土的外国金银币》,《考古》1975年第3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文物》1974年第2期。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著:《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博物馆等:《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王自力、孙福喜编著:《唐金乡县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新疆博物馆考古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第二、三、十、十一次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雅95一号墓地3号墓发掘报告》,《尼雅95一号墓地4号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2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 Ⅰ号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期。
    貟安志编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段简璧墓清理报告》,《文物》1989年第6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娄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