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吴地自古文化昌盛,流派纷繁。清朝乾嘉时期,吴门学派、吴中诗派先后崛起。本文即以两个流派为研究主体展开论述,在探讨学术与文学互动的同时,以期廓清吴地自明以后的文风文脉。本文共分八章展开立说。
     绪论对全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作一概括,在考察学界研究成果的同时,明晰本文研究方法。文章以明代至民初为时间区域,以对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的互动探讨为主体,考察吴地明以后逐渐形成的学术生态和文脉传统;通过学派和诗派的对比研究,对学术与文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考察。
     第一章探讨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的地缘学关联。在考察吴门学派、吴中诗派各自依据地缘发展其流派的同时,对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因地缘而产生的连结进行概述。
     第二章论明代以前的吴地文学与学术。由对明前学术、文学生态的概述,突出明前就已经初具雏形的文人结社交游、学者讲学传经风气,明晰吴地后代学术、文学的前缘和传统。
     第三章主要论述吴门学派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吴派诸将为主线展开论述,强调惠有声、惠周惕、惠士奇对家传经学的开山作用,对惠栋在吴派的“集大成”性进行探究,对吴派后学江声、余萧客的经学主张展开论述,对江藩和《汉学师承记》在吴派后学中的辐射进行考察。
     第四章则集中对吴门学派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吴派在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疏通典籍、对前代文献整理方面也卓有成就,其对经学、训诂学、史学典籍的整理不仅细致严谨还“卓有一家之言”;最后,吴派学风严谨,讲求“实事求是”、“通经致用”。
     第五章将吴中诗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学思想内涵。论述自惠周惕、惠士奇的诗论和创作始,继而分别对王鸣盛的“以才辅学,以韵达情”、钱大昕的“四长’之说”和王昶的“温柔敦厚”做诗论和创作上面的概述,最后对“吴中七子”这一吴中诗派主力中的其他诸家的诗作诗论进行简要的探讨。
     第六章以吴中诗人群体的文学成就为主体,强调乾嘉时期吴地诗人在开拓诗论视野和前代文献整理上做出的贡献。吴中诗人群体们在诗歌创作中以经史之学、训诂之学入诗,同样推进了清代“学人之诗”的发展。
     第七章,分两节对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互动进行研究。第一节对学术和文学的连结进行统论,兼论学术对文学的影响。第二节深入展开对乾嘉时期吴地流派的互动研究,具体阐述吴派对吴中诗派的影响以及吴派在吴中诗派中的回响。
     第八章以晚近的吴地学术与文学为题,对晚近的学风和流派做一介绍,对晚近中国学风的嬗变、文学的“近代化”进行简要论述。
     结论以现当代的学术与文学祈向的反思结束,对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本身展开探讨,以期对现代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有所帮助。
From very ancient times, Wu area is famous for its prosperous culture and there are numerous schools there. During the Qianjia period in Qing dynasty, Wu School and the poetry school of Wu have come into being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spreads out exposition for these two schools which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of academy and literature,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styl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Wu area from Ming dynasty. The paper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exordium i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thought and main arguments of this essay, collecting the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and meanwhile, clarifying the study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considering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u School and the poetry school of Wuzhong as the main body, investigating the academic ecology and the tradition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Wu area which were shaping gradually from Ming dynasty, this essay also wants to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and impact of academy and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comparison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geographic relation between Wu School and the poetry school of Wuzhong. During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these two schools developed themselves based on their geographic features, the essay also summarized the relations of these two.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academy and literature before M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summary of the academy and literature ecology before Ming dynasty, the discussion makes prominent the ethos of scholars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gave lectures to spread ideas which had its initial forms before Ming dynasty, and clarify the earlier forms and traditions of academy and literature in Wu area.
     The third chapter argues on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Wu School. The paper spreads out exposition which focuses on some famous scholars of this school, stresses on the important role which Hui Yousheng, Hui Zhouti, Hui Shiqi have played on family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discusses Hui Dong as the epitomist of Wu School, expounding o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claims of Jiang Sheng and Yu Xiaoke which is the student in this school, and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Jiang Fan and his Hanxue Shicheng ji in the students of Wu School.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chievements of Wu School. The school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tus which linked the times before and after it in academic thoughts and methods, whose achievements were also on documentary works. They had a very strict attitude on Confucian classics, Exegetics and collate sutra and had their own opinions. Wu School also pay attention to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s well as notifying and applying ancient classics
     The fifth chapter takes the group of the poetry school of Wuzhong as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its literature thoughts. The exposition begins from the poetics and creation of Hui Zhouti and Hui Shiqi, then summarize WangMingsheng, Qiandaxin and Wang Chang's academic thoughts, at last, briefly discusses some other poets in the group of "seven poets of Wuzhong".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studies the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of the poets inWuzhong, emphasize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broadening poetics vision and collating sutra which were made by the poets in Wu area in the Qianjia period. Their poems includ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Exegetics, which has also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 poem" in Qing dynasty.
     The seventh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u School and the poetry school of Wuzhong. The first segment summarizes the link of academy and literature and also talks about the academy's impact on literature. The second segment deeply expound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Wu area in Qianjia period, and discusses the Wu School's impacts and echoes on the poetry school of Wuzhong.
     The eighth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the recent academy and literature in Wu area, introducing the academic style and schools and briefly discussing the changes of recent Chinese academic styl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literature.
     The conclusion ends with the reflection of contemporary academy and literature, discussing the academic study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themselves, hoping to contribute a little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study.
引文
① 陶澎.陶澎全集.6文集.岳麓书社,2010年,第214页
    ② 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①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 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陈居渊.乾嘉“吴派”新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① 汤志钧.关于清代“吴派”.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4期
    ② 陈居渊.吴派学术渊源辨说.中国国学,1995年第23期
    ③ 陈居渊.清代的家学与经学——兼论乾嘉汉学的成因.汉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④ 杨旭辉.吴中惠氏经学平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⑤ 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5月
    ⑥ 王应宪.惠士奇:清代广东经学的开拓者.岭南文史.2006年第3期
    ⑦ 鲁梦蕾、宫辰.论惠周惕《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八卷第2期
    ⑧刘墨.惠栋与汉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⑨漆永祥.惠栋易学著述考.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⑩ 郑朝晖.略论惠栋重构汉学的方法.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9卷第6期
    11 王应宪,杨翔宇.惠栋“通经致用”思想及其学术转型意义.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① 钱慧真.惠栋研究述评.殷都学刊.2009年第4期
    ② 陈修亮.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③ 郑朝晖.论惠栋的循“理”观.学术论坛,2007年第10期
    ④ 钱慧真.惠栋的《春秋》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4期
    ⑤ 郭根群.从家学、师授渊源看清代考据学者的学术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9卷第4期
    ⑥ 尹彤云.惠栋学术思想研究.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⑦ 陈其泰.《汉学师承记》的学术史价值.文史哲.2006年第2期
    ⑧ 王应宪.论《汉学师承记》的“尊戴”思想.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⑨ 高明峰.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述论.求索.2005年第2期
    ⑩ 郭园兰.论钱大昕诗歌的题材内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1 郭园兰、钟秋明.求索.2012年第6期.
    12 张涛、邓声国.钱大昕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3 黄治国.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4 凌耕.王昶传.上海市;学林出版社,2002
    ① 王玉媛.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② 施建雄.王鸣盛学术研究.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③ 陈文和主编.嘉定王鸣盛全集.北京市:中华书局,2010年8月
    ④ 林则尧.惠栋荀学研究——以《荀子微言》为中心.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⑤ 洪政良.惠栋学记.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⑥ 罗卓文.清乾嘉易学七家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1年
    ① 李东阳.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下册,第1377页
    ② 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① 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② 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①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三《钱大听传》,第52页
    ②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古文尚书考序》
    ③ 惠栋.松崖笔记.卷二“钱吴”条
    ④ 倪所安.钱大听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0页
    ⑤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九《惠先生栋传》
    ⑥ 钱大昕.潜研堂诗集.卷十,第205页
    ① 王鸣盛.蛾术编.卷四.尚书今古文.第68页
    ② 王鸣盛.蛾术编.卷三.“惠氏易”条,第66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第77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72页
    ① 罗福惠.江南经学家的学派家法与地缘.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 陈文新.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1页
    ③ 兰秋阳.清代江南家学兴盛原因初探.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1期
    ① 惠栋.九经古义·述首.清经解,卷三五九
    ② 清儒学案
    ③ 王欣夫撰,鲍正鹄、徐鹏整理.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卷四,第1039页
    ④ 邓之诚.清诗纪事诗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9页
    ⑤ 田雯.研溪先生《诗说》序
    ①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② 惠士奇.春秋说.清经解.卷238,第176页
    ③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④ 惠栋.松崖文钞.卷二.学福斋集序.第279页
    ① 陈炎.多为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第34页
    ② 陈炎.多为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第34页
    ① 罗福惠等.长江流域学术文化的近代演进.第45页
    ② 党明德,何成.中国家族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③ 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65页
    ④ 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1936年第5期
    ① 陈家祺著,褚家伟、张文玲整理.郎潜纪闻四笔11卷.1990年,第101页
    ② 沈德潜.归愚文钞.卷十四.
    ① 蒋寅.清代文学论稿.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②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
    ③ 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二十六,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9页
    ④ 往用仪编.曹仁虎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① 严荣.述庵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② 钱大昕.钱辛楣先生年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38页
    ③ 严荣.述庵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④ 吴企晋.春融堂集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1页
    ⑤ 严荣.述庵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⑥ 钱大听.钱辛楣先生年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① 严荣.述庵先生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② 沈德潜.归于文钞.卷十四
    ③ 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④ 王昶.春融堂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6页
    ① 陆振岳.苏州沿革考略.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② 陆振岳.苏州沿革考略.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①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② 阎秀卿.吴科二郡志.明文书局,1991年,第771页
    ① 胡应麟.诗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
    ②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
    ③ 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④ 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① 金涓.送杨仲章归东阳诗卷序.青村遗稿
    ② 顾嗣立.寒亭诗话
    ③ 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④ 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
    ⑤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一
    ①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十五
    ② 钱仲联选编.刘基文选.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③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十
    ④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
    ⑤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十四
    ⑥ 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
    ① 郯元祐.侨吴集.附录.第831页
    ② 郑元祐.侨吴集.卷三
    ① 郑元祐.长洲县达鲁花齐元童君遗爱碑.侨吴集.卷十一
    ② 郑元祐.侨吴集.卷一
    ③ 郑元祐.侨吴集.附录.第831页
    ④ 谢应芳.龟巢稿.卷首
    ① 谢应芳.龟巢稿.卷首
    ② 王友三.中国无神论资料选注浅析.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1977年,第137页
    ③ 谢应芳.龟巢稿.卷七.示二儿
    ④ 张岱年.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4页
    ⑤ 王友三.中国无神论资料选注浅析.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1977年,第139页
    ① 王友三.中国无神论资料选注浅析.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1977年,第142页
    ② 张岱年.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7页
    ③ 陈建华.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① 陈正祥.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
    ② 张春丽、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历史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③ 高明著,张宪文、胡雪冈辑校.高则诚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孙楷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57页
    ① 隋树森.全元散曲.上册.中华书局,1964年,第574页
    ② 胡存善选辑.元人小令七百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③ 蒋星煜.中国戏曲钩沉.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40页
    ④ 张春丽、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历史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① 张尧国.浣水流韵——诸暨历代诗词作品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② 刘梦芙.山水诗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76页
    ③ 见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文学风格.黄淮学刊.1991年,第4期
    ① 张春丽、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历史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② 杨维桢.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10页
    ③ 杨维桢.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41页
    ① 杨维桢.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6页
    ② 杨维桢.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③ 杨维桢.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
    ① 严迪昌.严迪昌自选论文集.中国书店,2005年,第282页
    ② 钱仲联.陈衍诗论合集.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25页
    ① 见黄仁生.论顾瑛在元末文坛的作为与贡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 见黄仁生.论顾瑛在元末文坛的作为与贡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③ 黄仁生.论顾瑛在元末文坛的作为与贡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高明记.玉山名胜集.卷三
    ② 陆仁序.玉山名胜集.卷六
    ① 郑元祐.山居图.汪砢玉.珊瑚网.卷三十一
    ② 张雨.贞居先生诗集.卷一.武林往哲遗著.
    ③ 顾瑛.题钱舜举浮玉山居图.玉山逸稿.中华书局,1985年,第76页
    ① 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②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第346页
    ① 杨翮.送曹元章之金陵序.全元文.第六十册,436页
    ② 至正直记.卷四,第153页
    ③ 黄仁生.试论元末的“古乐府运动”.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① 黄宗羲.明文海.卷三百一
    ① 徐世昌.清儒学案.
    ② 转引自王鸣盛.蛾术编.“读书必有得力之书”条.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5页
    ① 王欣夫撰.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卷四.第1039页
    ②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第20页
    ③ 田雯.研溪先生《诗说》序
    ④ 惠周惕.诗说.中华书局,1985年,序
    ① 惠周惕.诗说.中华书局,1985年,卷上,第1页
    ② 惠周惕.诗说.中华书局,1985年,卷上,第2页
    ①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60页
    ② 论惠周惕《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
    ①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二
    ②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③ 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条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易类一.第1页
    ② 惠栋.易汉学.卷八“辨两仪四象”条,第66页
    ③ 惠士奇.易说.卷三.第706页
    ④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九.经部·春秋类四·易说.第240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条
    ① 惠士奇.春秋说.清经解.卷241,第197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士奇条
    ③ 李开.惠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61页
    ① 惠栋.周易述上.论坤卦
    ① 王欣夫.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卷二,第1175页
    ② 顾栋高.后汉书补注序.惠栋后汉书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1页
    ③ 漆永祥.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9页
    ④ 惠栋.后汉书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序
    ①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② 尹彤云.惠栋学术思想研究.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① 惠栋.易汉学.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1980年,第780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53页
    ③ 钱慧真.惠栋的《春秋》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 惠栋.松崖文钞.卷一
    ② 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汉末用贡举之弊》
    ③ 惠栋.松崖笔记,卷三.“八比取士”条,第490页
    ①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岳麓书社,1991,第1029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江声条
    ③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清经解.卷390.第834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团结出版社,2006年,第203、204页
    ②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清经解卷392.第861页
    ③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清经解.卷394.第878页
    ① 俞樾.春在堂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② 江声《恒星说》考论——西方天文算学对乾嘉吴派学术之影响
    ① 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② 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③ 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① 彭铎.群书序跋举要.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19-21页
    ② 王应宪.清代吴派研究
    ① 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4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卷一.第5页
    ① 由江藩.国朝经师经义目录.第163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王兰泉条
    ③ 江藩.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传
    ④ 江藩.汉学师承记.阮序
    ① 江藩.汉学师承记.第31页
    ② 江藩.汉学师承记.第69页
    ③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一.第3页
    ④ 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
    ① 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
    ② 章学诚.叶瑛校注.文史通义·史德.中华书局,2000年,第220页
    ①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264页
    ①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二.晁错论.第29页
    ② 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399页
    ③ 见陈居渊论文《乾嘉吴派新论》
    ①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②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臧玉琳<经义杂识>序》,第391页
    ① 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
    ② 杭世骏.通古堂文集.卷四.《尚书后案》序
    ①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一卷,第393页
    ② 谢国桢.史料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3页
    ③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① 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一“飨礼”条
    ② 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34页
    ③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① 惠栋.后汉书补注.第532页
    ② 谢国桢.史料学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2页、第123页
    ① 杨翼骧,孙香兰.清代史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8页
    ②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0页
    ① 惠士奇.礼说.清经解.第100页
    ① 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二十四,第316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5页
    ③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第357页
    ⑤ 汤志钧.清代经学学派及其异同.清代扬州学术研究,第11页
    ①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44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③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① 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九.中华书局1976年,第23-24页
    ② 尹彤云.惠栋学术思想研究.
    ① 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之下
    ② 惠栋.松崖文钞.卷二,第285页
    ③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
    ① 朱维铮.壶里春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①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十九卷,第682页
    ② 邓之诚.清诗纪事诗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9页
    ③ 王欣夫撰.鲍正鹪、徐鹏整理.额数轩箧存善本书录·甲辰稿.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下册第1375-1376页
    ① 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整理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李开.惠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88页
    ②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二十二卷,第884页
    ① 王欣夫撰.鲍正鹄、徐鹏整理.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甲辰稿.卷四《采蓴集》,下册,第1377页
    ② 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整理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① 吴镇.吴镇诗词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① 晚晴簃诗汇.第3451页
    ① 嘉定文化研究.陈慧星.评《潜研堂诗》.三秦出版社,1990
    ②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41页
    ①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43页
    ②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45页
    ①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46页
    ② 陆游.之何君墓表.渭南文集.中华书局,1976
    ③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21页
    ① 潘建国.袁枚《续同人集》所录钱大昕佚诗遗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① 冯梦龙辑.袁枚著.王英志主编.春秋定旨参新.袁枚全集.第六集.随园八十寿言.江苏古籍出版社,第44页
    ② 钱大昕.、潜研堂诗续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③ 柴德庚.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第262页
    ① 钱大昕.潜研堂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② 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六十卷.卷三十五
    ① 钱大昕.潜研堂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9页
    ① 王昶.春融堂集.春融堂集总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页七十二
    ② 王昶.春融堂集.第三十卷.与顾上舍禄百书
    ③ 王昶.春融堂集.卷三十九.杨蓉裳吟翠楼稿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卷三十.与赵升之书
    ② 王昶.春融堂集.第三十二卷与吴二匏书
    ③ 王昶.春融堂集.卷三十二.答门人陈太晖书
    ④鲁嗣光.春融堂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卷六十八.示朱生林一
    ① 王昶.曹学士遗集.曹仁虎传
    ② 沈德潜.原叙.曹学士遗集.卷三十
    ① 赵文哲.媕雅堂别集.卷四.诗话.
    ① 赵文哲.娵隅集.十二月十三日斑斓山纪事
    ① 吴泰来.砚山堂集.砚山堂集序.
    ② 徐世昌.晚晴籍诗汇.卷八十九,第3708页
    ① 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二十六,第328页
    ② 钱大昕.李南涧诗集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邹晓坪午风堂诗序.第75页
    ② 王昶..春融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翁石瓠布衣赏雨茆屋诗集序.第71页
    ③ 王昶..春融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味亭舍人诗序.第75页
    ① 王昶.春融堂集.卷二十三
    ②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
    ③ 王昶.春融堂集.第四十一卷,湖海诗传自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第四十一卷,湖海诗传自序
    ② 王昶.春融堂集.第四十一卷,湖海诗传自序
    ① 王昶.春融堂集.第三十一卷.又答彭乐斋观察书.
    ② 李慈铭.越缦堂笔记.第1093页
    ③ 王昶.湖海诗传.卷二十四
    ① 文廷式.闻尘偶记.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① 钱大昕.潜研堂诗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① 西庄始存稿.卷十
    ② 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第69页
    ① 漆永祥.东吴三惠诗文集.第7页
    ② 参见陈慧星《评<潜研堂诗>》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85年,第25页
    ②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①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10页
    ①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69页
    ②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67页
    ③ 十驾斋养新录.阮序
    ④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80页
    ⑤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92页
    ①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第9页
    ①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第12页
    ② 韩愈.东雅堂昌黎集注.四库全书第1075册,第281页
    ③ 后汉书.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897页
    ①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第21页
    ①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② 钱大听.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古文尚书考序
    ③ 钱东壁.钱东塾.竹汀府君行状.
    ①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155页
    ② 杜维运.钱大听之史学.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湾学生书局1989,第153-156页
    ③ 杜维运.钱大昕之史学.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台湾学生书局1989,第153-156页
    ①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四.顾欢论道佛二家,第522页
    ② 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史学与史家.第22页
    ③ 王昶.清代碑传全集.惠先生栋墓志铭.第681页
    ④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①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瓯北集序.第419页
    ② 赵翼.瓯北集.附录三,第1441页
    ① 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五,詹事府少詹事钱君大听墓志铭.
    ② 吴泰来.砚山堂集.序
    ③ 沈德潜.归愚文钞.卷十四
    ① 刘志琴.明代饮食思想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323页
    ② 黄清宪.半弓居扫墓日记.话本苏州简史.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90页
    ③ 喇著.王元化译.太平天国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01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9页
    ① 贺熙龄.唐镜海四砭斋文存序.李国均编.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0年,第525页
    ② 张之洞.赣轩语.张文襄公全集.卷二百〇四
    ③ 朱一新.无邪唐答问.卷四.第36页
    ①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5页
    ② 陈三立.刘古愚先生传.烟霞草堂文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③ 谢国桢.近代书院学校制度变迁考.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6辑.第17页
    ④ 吴汝纶.答阎鹤泉.吴汝纶尺牍.黄山书社,1990,第97页
    ① 陈三立.范伯子文集跋.散原精舍文集.
    ① 章太炎.俞先生传.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1页
    ② 章太炎.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898页
    ① 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西方思想在中国近代.2005年12月
    ②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25页
    ③ 刘起舒.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第32页
    ①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176页
    ②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③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④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兼论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① 杨天石等编.南社史长编.第614页.1928年11月7日.民国日报
    ② 柳亚子.南社纪略.新南社成立布告.第100页
    ① 郑鹏.浅探南社——近代文学社团流派的现代意义.河南大学学报.第40卷第6期
    ② 郑逸梅.南社丛谈.第312页
    ① 孙之梅.南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页
    ② 孙之梅.南社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③ 郑鹏.浅探南社——近代文学社团流派的现代意义.河南大学学报.第40卷第6期
    ①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第177页
    ① E·希尔斯.论传统,第19页
    ② 丁尔纲.文学本性的迷失——近百年中国文学反思录.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 惠仰泉,惠士阶等:《惠氏宗谱》卷三十二,无锡艺海美术印书馆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惠士奇:《先府君行状》,《东吴三惠诗文集》,漆永祥点校,“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376页。
    ②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附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9页。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82页。惠栋:《砚溪公遗事》,《东吴三惠诗文集》,422页。惠士奇:《先府君行状》,《东吴三惠诗文集》,376页。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漆永祥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39页。
    ①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0页。
    ②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0页。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三,884页。钱大听:《惠先生士奇传》,《潜研堂文集》卷三八,吕友仁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687页。
    ③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1页。
    ④ 惠仰泉,惠士阶等:《惠氏宗谱》卷三十二,无锡艺海美术印书馆民国三十六年铅印本。漆永祥:《东吴三惠著述考》,《国学研究》2004年14期。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1页。.
    ⑤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1页。
    ⑥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2页。
    ⑦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2页。
    ①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3页。
    ②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5页。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漆永祥笺释,142页。《清史列传》卷六十八,王钟翰点校,中华书局,1987,第5467页。漆永祥:《东吴三惠著述考》,《国学研究》2004年14期。陈黄中:《惠征君栋墓志铭》,《碑传集》卷一三三,钱仪吉纂,靳斯标校,中华书局,1993,第3982页。
    ③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5页。
    ④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6页。
    ⑤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7页。
    ⑥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7页。
    ⑦ 孙星衍:《江声传》,《平津馆文稿》卷下,四部丛刊景清嘉庆兰陵孙氏本。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笺释》,漆永祥笺释,第235页。
    ①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王云五《新编名人年谱集成》本,第1页。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中国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民100,第82本,4分,第481页。钱大昕:《虚亭先生墓志铭》《西沚先生墓志铭》,《潜研堂文集》卷四三、卷四八。
    ② 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新编》卷上,周维德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第85页。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八十九,清光绪九年刊本。钱林:《文献征存绿》卷四,清咸丰八年有嘉树轩刻本。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卷三十七,清道光十年刻本。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民国退耕堂刻本。
    ③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39页。
    ④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王云五《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本,第1页。
    ⑤ 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新编》,第95页。王昶:《口赠光禄寺少卿戸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十三,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程晋芳:《四死事传》,《勉行堂文集》卷六,清嘉庆二十五年冀兰泰吴鸣捷刻本。
    ① 钱大昕手编,钱庆曾校注:《钱辛楣先生年谱》,《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一册,第3页。
    ②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3、4页。钱大昕:《西沚先生墓志铭》,《潜研堂文集》卷四八。
    ③ 按,余萧客生年,诸说不一。盖任兆麟《墓志铭》、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各有“卒年四十九”“卒年四十七”之说,据以逆推,显相抵牾。参见下文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余萧客卒条下注释。
    ④ 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93页。今按,关于黄文莲之资料,若王昶《湖海诗传》小传、《清史稿》本传,皆语焉不详,其余各种记载,亦多本之王昶《诗传》,不言其生年。《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所据者为《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古之士大夫例减年岁,履历档案实不尽可据,然既无其他有力证据,姑从之。
    ⑥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4页。
    ①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北京图书馆藏年谱珍本丛刊》106册,第489页。
    ②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5页。
    ③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6页。
    ④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7页。
    ⑤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6页。
    ① 《惠氏宗谱》卷三二《惠士奇小传》。漆永祥:《东吴三惠著述考》,《国学研究》2004年第14期。
    ②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6页。
    ③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9页。
    ④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6、7页。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1页。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8页。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692页。
    ⑤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49页。
    ⑥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8页。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693页。
    ①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7页。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694页。
    ②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8页。
    ③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9页。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2011,843页。
    ④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11页。
    ⑤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0页。详见王昶《湖海诗人小传》、钱大昕《古文尚书考序》。钱大昕《古文尚书考》谓“弱冠时,谒先生于泮环港宅”,此云“弱冠”,盖举其成数。王应宪先生据推为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未免与所引王昶《湖海诗人小传》前后抵牾。兹从王昶说。不从王应宪先生说。
    ⑥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7、8页。
    ①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12页。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697页。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8页。
    ②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1、492页。
    ③ 毕沅:《灵岩山人诗集》卷一《砚山怡云集》,清嘉庆四年经训堂刻本。
    ④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698页。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14、15页。
    ⑤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2页。钱大听:《用昌黎会合联句韵送王艮斋先生归海虞》,《潜研堂集》诗集卷二。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701、702页。王昶:《送家凤喈鸣盛之楚中》,《春融堂集》卷二,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
    ①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1页。按,《三惠年谱简编》同一据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之说,乃先断为余萧客以乾隆十五年受业于惠栋,继谓以乾隆十八年受业,不自知其先后矛盾。盖误用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卒年四十七”之说也。兹订正之,当从任兆麟《墓志铭》。
    ② 《清史稿》卷四八五。王昶,毛善庆:《湖海诗人小传》卷十三,《清代传记丛刊》024册545页。
    ③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2页。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0页。沈德潜:《七子诗选》,乾隆十八年常州沈氏刻本。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9页。按,关于吴泰来招游灵岩之事,严荣《述庵先生年谱》、王鸿逵《曹学士年谱》并系于乾隆十六年。陈鸿森先生《王鸣盛年谱》以为十六年,王鸣盛在楚,不当有同游之事,当系乾隆十七年下。说亦有理。然严《谱》或误添一王鸣盛,其错在先,自极可能。且王鸿逵《曹学士年谱》绝未言及王鸣盛,亦是一证。兹从王氏《曹学士年谱》,不载王鸣盛之名;至于系年,亦不从陈鸿森先生《王鸣盛年谱》说。
    ④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705、706页。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0页。王鸣盛:《旅次对雪联句》,《西庄始存稿》卷八,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① 王豫《群雅集》、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谭献《复堂日记》、徐世昌《晚清簃诗汇》、陈融《顒园诗话》、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等并载七子之名。参陈小凤:《沈德潜<七子诗选>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1硕士论文。
    ②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2页。
    ③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2页。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27、28页。沈德潜:《沈归愚自订年谱》,《乾嘉名儒年谱》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第365页。
    ④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29页。
    ⑤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2页。
    ⑥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5页。
    ①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714、715页。
    ②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6页。
    ③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4页。
    ④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6页。
    ⑤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4页。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34页。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4、15页。
    ⑥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王英志点校,江苏凤凰出版社,2000。此条云:“吴中七子中,赵文哲损之诗笔最健。丁丑召试,与吴竹屿同集随园,爱诵余‘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一联。后从温将军征金川,死难军中。过襄阳时以《怀诸葛故居诗》四首见寄。……”
    ① 王应宪:《三惠年谱简编》,《清代吴派学术研究》257页。漆永祥:《东吴三惠著述考》,《国学研究》2004第14期。
    ②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722页。题诗分别见《西庄始存稿》卷一二、《潜研堂诗集》卷四。
    ③ 顾宗泰:《月满楼诗文集》卷三《半茧集》,清嘉庆八年刻本。
    ④ 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后序云:“己卯秋,萧客从事钩沉,载寒易署,《尚书》古注,旁搜略遍,而《周易》五卷,既削稿。”见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笺释》,漆永祥笺释,第226页。
    ⑤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4页。
    ⑥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第727、728、729页。王鸣盛序见陈鸿森辑《西庄遗文辑存》卷四。
    ①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4页。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附表》,848页。,
    ②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30页。
    ③ 程晋芳:《四死事传》,《勉行堂文集》卷六。
    ④ 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122册,585、586、587页。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江藩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研究》附录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408至415页。按,漆永祥先生《江藩年谱新编》较闵氏旧谱,其详十倍之。以下间采闵《谱》,苟无特殊情况,不再出注。
    ⑤ 赵文哲:《壬午三月三日吴竹屿招同凌裕圃程鱼门严冬友吴白华陆耳山徐燕远俞大模陆璞堂集青瑶池馆修禊分韵得上字》,《媕雅堂别集》卷四清乾隆五十九年刻本。
    ⑥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8页。
    ①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4、495页。
    ②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35页。
    ③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36、737页。按,《宝山十家诗》收有“毛恩正《戏鸥居集》”,而去年所编《练川十二家诗》收有“毛思正《醉啸轩吟稿》”,参以范云鹏、王元勋、诸廷槐诸人重出之例,是“毛恩正”“毛思正”当系一人,必传写致讹,特未知孰是。
    ④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19页。
    ⑤ 赵文哲:《八月十六日招王述菴比部同诸子寓庐小集时王有姬人之戚即次见示原韵慰之》,《媕雅堂诗续集》卷四《藏海庐集四》,清乾隆五十六年刻本。
    ① 王昶:《金石萃编》卷十一,清嘉庆十年刻同治钱寶传等补修本。翁方纲:《华阴东郭王朱褾册剪本》,《苏斋题跋》,清钞本。朱筠:《汉西岳华山庙碑跋尾》,《笥河文集》卷六,清嘉庆二十年椒华吟舫刻本。
    ②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22页。
    ③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39页。按,《苔岑集》今存北大图书馆。
    ④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40页.
    ⑤ 王昶:《恤赠光禄寺少卿户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三。昭梿:《啸亭杂录》卷五,中华书局,1997。赵文哲:《发京师》《良乡客夜寄曹习庵》《酬王述庵见赠次韵》,赵文哲《娵隅集》卷一,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关于此事及稍后平金川事,记载甚多,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亦略及之。其详,可参阿桂等:《平定两金川方略》,乾隆五十一年武英殿刻本。
    ⑥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44页
    ① 王昶:《恤赠光禄寺少卿户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三。按,王文治有《客有绘冶春诗社图索余题句者见而有感因赋是篇》七古一篇,即与纪昀、徐步云、赵文哲、王昶事相关,当作三十七年壬辰,详见下文。
    ②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24页。
    ③ 王昶:《恤赠光禄寺少卿户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三。可参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
    ④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50页。
    ⑤ 王文治:《客有绘冶春诗社图索余题句者见而有感因赋是篇》,《梦楼诗集》卷十二《西湖长集》,清乾隆刻道光补修本。王昶:《恤赠光禄寺少卿户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三。按,王文治诗当作于乾隆三十八年春,观诗题可知。且下一首即是《送戴东原赴诏书入都》,考戴震奉诏入都,适在是年。
    ⑥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18页。
    ①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50页。
    ② 陈鸿森:《王鸣盛年谱(上)》,750页。
    ③ 王昶:《恤赠光禄寺少卿户部主事赵君墓志铭》,《春融堂集》卷五三。毕沅:《冬夜点检军书……并问王大兰泉考功消息》,《灵岩山人诗集》卷二十八《终南仙馆集》。程晋芳:《四死事传》,《勉行堂文集》卷六。钱林:《赵文哲小传》,《文献征存绿》卷四,清咸丰八年有嘉树轩刻本。屠述濂:《赵损之诗六首(附小传》,《(乾隆)腾越州志》卷十三《记载》下,清光绪二十三年重刊本。此外,赵文哲友潘奕隽亦获悉赵文哲殁于军中。其《同年席朴园侍读哀词》“早岁朋交半折摧”句下自注曰:“今年赵文哲、程荫桂殁于军。”见潘奕隽:《同年席朴园侍读哀词》,《三松堂集》诗集卷二,清嘉庆刻本。又,与赵文哲一并殁于军中者,尚有王漱田,即王日杏,刑部主事。吴俊《题赠光禄少卿王漱田先生遗照》诗有云:“竹枝竦竦骈鼓枹,石气凛凛排剑矛。诗卷还能照天地,何况缣素须眉留。古今人物难具论,死非其所轻海沤。昔岭之役岂所料,六月雨雪天為愀。羣星如沸大星陨,一军仓卒讹更筹。翩然帐下两记室(自注:同时死者户部主事赵文哲璞庵),疎眉白皙丰而修。”诗见吴俊:《题赠光禄少卿王激田先生遗照》,《荣性堂集》卷六,清嘉庆刻本。
    ④ 吴省钦:《慰忠祠》,《白华前稿》卷四十五《学社集》五,清乾隆刻本。
    ①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6页。
    ②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19页。
    ③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40页。
    ④ 任兆麟:《余古农先生墓志铭》,《有竹居集》卷十,清嘉庆二十四年两广节署刻本。李元度:《余古农先生事略(附江藩汪元亮袁廷檮 钮树玉)》,《国朝先生事略》卷三十六,清同治刻本。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笺释》,漆永祥笺释,第222至234页。按,任《铭》、李《略》二说不同。任《铭》谓“殁于乾隆四十二年某月日,年四十有九”,李《略》谓“卒年四十有七”,盖本之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兹从任《铭》。
    ①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28页。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51、52页。按,江藩以《尔雅正字》示王鸣盛,黄《谱》所据为江藩《炳烛室杂文·尔雅小笺》“年十八”之说。《国朝汉学师承记》则谓“年十六”着成,王鸣盛自江声处见之。黄《谱》从前说。
    ②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23、424页。
    ③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42页。
    ④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54页。
    ⑤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54页。钱大听:《淮北行帐喜晤王副都兰泉因怀吴舍人竹屿曹中允习庵并追感赵少卿损之张舍人策时用昌黎郾城夜会联句韵》,《潜研堂集》诗续集卷三。
    ⑥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21页。袁枚称道语,见《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⑦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0页。
    ③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7页。
    ①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54、55页。
    ②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2页。
    ③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29页。
    ④ 王鸿逵:《曹学士年谱》,498页。钱大昕:《习庵先生诗集序》,《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六。
    ⑤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3、34页。
    ⑥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60页。
    ①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33页。
    ②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61页。赵翼:《阊门晤王西庄话旧》,《瓯北集》卷三十二,清嘉庆十七年湛贻堂刻本。
    ③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62页。
    ④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36页。
    ⑤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7页。
    ①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40页。
    ②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89页。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9页。
    ③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41页。虽无其他文献记载,然揆以情理,江藩是年自当亦与王昶频繁往来。
    ④ 黄文相:《清王西庄先生鸣盛年谱》,第66页。
    ⑤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39、40页。
    ② 孙星衍:《江声传》,《平津馆文稿》卷下,四部丛刊景清嘉庆兰陵孙氏本。
    ③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41页。
    ④ 施剑雄:《王鸣盛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王鸣盛:《嘉定王鸣盛全集》,陈文和等校点,中华书局,2010。
    ⑤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96页。
    ⑥ 钱大听,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41、42页。
    ⑦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49页。
    ① 孙星衍:《江声传》,《平津馆文稿》卷下,四部丛刊景清嘉庆兰陵孙氏本。
    ② 钱大昕,钱庆曾:《钱辛楣先生年谱》,第44页。
    ③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00、101页。
    ④ 王昶:《王昶信札稿本》,一册,柳州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藏。转引自刘汉忠:《王昶信札稿本述略》,《江苏图书馆学报》1993年05期。
    ⑤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03页。
    ① 钱东壁,钱东塾:《钱竹汀先生行述》,第32页。陈文和:《嘉定钱大昕全集》前言,1至45页。
    ②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05页。
    ③ 严荣:《清王述庵先生昶年谱》,第106页。
    ④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66到469页。
    ⑤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72页。
    ⑥ 漆永祥:《江藩年谱新编》,第487、488页。
    ① 漆永祥:《江藩著述考》,《江藩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研究》,第80至108页。顾广圻:《江郑堂诗序》,《江藩集》附录,漆永祥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艾尔曼.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南昌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3]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4]陈平原.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国庆.晚清新学史论.西安市:三秦出版社,2003
    [6]陈建华.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上海市:学林出版社,1992
    [7]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
    [8]陈来.宋明理学史.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北京市:东方出版社,1997
    [10]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12]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6
    [13]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市:中华书局,1988
    [14]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5]戴震.戴震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6]戴震著,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合肥市:黄山书社,1995
    [17]戴逸.简明清史.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18]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9]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南宁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3]高明著.张宪文、胡雪冈辑校.高则诚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市:崇文书局,2003
    [25]顾震涛.吴门表隐.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6]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7]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市:中华书局,2001
    [28]洪诚.训诂学.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29]惠周惕.诗说.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
    [30]惠栋.周易述.北京市:中华书局,2007
    [31]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
    [32]惠栋.左传补注.北京市:中华书局,1991
    [33]惠栋.后汉书补注.北京市:中华书局,
    [34]惠栋.易汉学·易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5]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6]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1
    [3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58
    [38]胡渭.易图明辨.长沙市:巴蜀书社,1991
    [39]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0]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3
    [41]胡适.胡适文存.合肥市:黄山书社,1996
    [42]黄爱平.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43]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4]黄寿祺.群经要略.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5]江声.尚书逸文.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
    [46]江声.六书说.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
    [47]江藩.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上海市:上海书店,1983
    [48]江藩纂,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9]江藩.漆永祥整理.江藩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0]纪昀.孙致中等点校.纪晓岚文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51]蒋星煜.中国戏曲钩沉.郑州市:中州书画社,1982年
    [52]金克木.旧学新知集.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3]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市:东方出版社,1996
    [54]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5]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6]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7]林启彦.中国学术思想史.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
    [58]来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9]廖平著,李耀仙编.廖平选集.长沙市:巴蜀书社,1998
    [60]李开.惠栋评传.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1]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长沙市:岳麓书社,1991
    [62]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桐城文学撰述考.合肥市:黄山书社,1989
    [63]刘延乾.南京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64]刘师培.邬国义、吴修艺编校.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5]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北京市:东方出版社,2004
    [66]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济南市:齐鲁书社,2008.12
    [67]罗炳良.清代强加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68]罗炳良.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69]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0]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1]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2]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3]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74]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下册).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5]宁夏江.晚清学人之诗研究.广州市: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76]彭铎.群书序跋举要.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77]彭林.清代经学于文化.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8]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市:中华书局,1998
    [79]钱大昕.潜研堂诗集.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80]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81]钱仪吉、缪荃孙等辑.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2]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近百年湖南学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3]漆永祥.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4]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5]钱大昕.竹汀居士年谱.上海市:上海书店,1983
    [86]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市: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87]沈德潜.清诗别裁集.长沙市:岳麓书社,1998
    [88]沙先一.清代吴中词派研究.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9]沈竹礽.惠栋《易汉学》正误.中国语文学研究,上海市:上海中华书局,1935
    [90]史革新.晚清学术文化新论.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94
    [92]谭献.复堂日记.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93]陶澍.陶澍集.文集跋书后.长沙市:岳麓书社,1998
    [94]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市:中华书局,1989
    [95]汤志钧、华友根、承载、钱杭著.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96]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7]汪学群.清初易学.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4
    [98]汪学群.王夫之易学一—以清初学术为视角.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9]王稼句.苏州文献丛钞初编.苏州市:古吴轩出版社,2005
    [100]王钟翰.清史新考.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01]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02]王沉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3]王士祯撰,惠栋、金荣注.渔洋精华录集注.济南市:齐鲁书社,1992
    [104]王欣夫撰,鲍正鹄、徐鹏标点.额数轩箧存善本书录.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5]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6]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7]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论考.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8]王士禛.分甘余话.北京市:中华书局1989
    [109]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0]王晓路.中外文化与文论第7辑.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111]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112]吴镇.赵越,段平编注.误镇诗词选注.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113]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市: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4]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15]吴怀祺主编、王纪录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合肥市:黄山书社,2002
    [116]吴志达.明代文学与文化.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17]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北京市:群言出版社,2005
    [118]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9]谢贵安.中国史学史.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20]谢超凡.游心与呈艺——晚清文化视阈下的俞樾及其文学著述.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
    [121]许苏民.朴学与长江文化.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22]萧一山.清代通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86
    [123]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北京市:中华书局,1990
    [12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5]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26]严迪昌.严迪昌自选论文集.北京市:中国书店,2005
    [127]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28]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市:北京三联书店,2000
    [12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30]杨玉圣.书的学术批评.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131]杨翼骧、孙香兰.清代史部序跋选.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4
    [132]叶德辉.石林燕语.北京市:中华书局,1984
    [133]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34]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5]叶衍兰,叶恭绰编.清代学者象传合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36]袁枚著,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137]朱彝尊.经义考.北京市:中华熟虑,1998
    [138]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市:岳麓书社,1998
    [139]周山.中国学术思潮史纲.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40]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1]张惠言著,黄立新校点.茗柯文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42]张宏生.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43]张舜徽.顾亭林学记.北京市:中华书局,1963
    [144]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5]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46]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市:齐鲁书社,1991
    [147]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上海市:东方出版社,2006
    [148]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74
    [149]张涛,邓声国.钱大昕评传.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0]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北京市:中华书局,2000
    [151]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5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08
    [153]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4]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5]朱维铮.壶里春秋.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15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市:中华书局,1983
    [157]赵尔巽.清史稿.北京市:中华书局,1998
    [158]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59]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一辑.北京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1]陈居渊.乾嘉“吴派”新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五期
    [2]陈居渊.20事迹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历史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3]陈小凤.沈德潜《七子诗选》的编选原因.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陈志辉.江声《恒星说》考论——西方天问算学对乾嘉吴派学术之影响.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4期
    [5]陈修亮.试论惠栋《《周易述》的治易特色.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6]曹明升.王鸣盛集外诗词序跋钩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6期
    [71葛兆光.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
    [8]郭园兰.论钱大昕诗歌的题材内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9]耿志宏.惠栋之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硕士论文
    [10]胡鹏林.文学观、文学史观与学术史观之合——兼论钱基博之文学史观.天府新论.2010(2)
    [11]黄仁生.论顾瑛在元末文坛的作为与贡献.2005年第1期
    [12]黄仁生.论杨维桢的哲学思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3]黄顺益.戴震与惠栋的学术关系.孔孟月刊.2000年第11期
    [14]黄顺益.惠栋的成学历程.人文及社会学科教学通讯.2001年第5期
    [15]咎起鹰、霍存福.从理学到汉学的嬗变——惠栋对宋儒理学的批判.长白论丛.1997年第2期
    [16]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7]江弘远惠栋《易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88年硕士论文
    [18]鲁梦蕾、宫辰.论惠周惕《《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黄山学院,2006年第2期
    [19]兰秋阳、高会霞、陈金泉.清代经学世家及其家学考略.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5卷第6期
    [20]李祥耀.明代吴中文学的发展轨迹.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21]李昌集.文学史中的主流、非主流与“文学史”建构——兼论“书写文学史”与“事实文学史”的对应.《文学遗产》论坛专辑(下)
    [22]李威熊.清代吴派经学述评.中华学苑,1988年第36期
    [23]罗福惠.江南经学家的学派家法与地缘.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4]潘建国.袁枚《续同人集》所录钱大昕佚诗遗札.估计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
    [25]漆永祥.东吴三惠著述考.国学研究辑刊.2004年第14期
    [26]漆永祥.惠栋与古籍整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
    [27]漆永祥.《四库总目提要》惠栋著述纠误.文史.2000年第4期
    [28]漆永祥.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6期
    [29]漆永祥.惠栋易学著述考.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30]钱慧真.惠栋的《春秋》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笫4期
    [31]三英.惠栋的治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3期
    [32]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探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3]王树民.江藩的学术思想及汉学与宋学之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4]王应宪.惠士奇:清代广东经学的开拓者.岭南文史,2006年第3期
    [35]王忠阁.元代文化心理散论.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6]王忠阁.元明之际的学风.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37]王忠阁.明代初期的学风与文学风气.求索.2008年第9期
    [38]王忠阁、叶爱欣.吴澄的诗论及其历史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39]张春丽、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历史地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0]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的文学风格.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笫4期
    [41]王酉梅.乾嘉藏书家与吴派史学.图书馆学研究,1998年第3期
    [42]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43]王琼.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图书馆学研究,1999年第4期
    [44]吴福辉.地域文化视角.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45]辛一江.论元末明初越与吴派的文学思想.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46]许总.理学衍化与宋金元文学思潮变迁.求索.1999年第6期
    [47]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
    [48]杨朝亮.江藩学术思想倾向再审视.齐鲁学刊.2012年第4期
    [49]杨向奎.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
    [50]张大新.元诗研究的新创获——评《元末吴中诗派论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1]查洪德.元代学术流变与诗文流派.殷都学刊.2000年第3期
    [52]赵静、王珏.钱大昕的诗与史学.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3]张壬.论清初学术思想的转型及其原因.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54]周明初、程若旦.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5]郑朝晖.论惠栋的循“理”观.学术论坛,2007年第10期
    [56]钟晓华.论江藩《《汉学师承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学术情怀.船山学刊,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