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研究(1954-195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不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与民主形式。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以及西方代议制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有效形式,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又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决策系统的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主轴,其发展变化影响并决定着国家其他各种关系运行。所以,研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历史,对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民主为主线,以寻求实现人民民主有效形式为主题,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得出了至少以下结论:第一,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政治与法治关系;第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第三,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治重视程度的影响。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
     绪论主要说明了论文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分别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过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进行总体考察,认识和把握了当时全国人大发展概况和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互动关系的特征,进而归纳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实质以及影响二者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
     第一章简单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演展轨迹,考察了在局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三次对处理与政权机关关系的探索过程,基本上厘清了中国共产党与政权机关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运行状况,为认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过程作了铺垫。
     第二章详细考察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的确立经过。
     第三章介绍了全国人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全国人大是一个政治主体,同时又是一个政治系统,而且还是整个中国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因此它的发展运行受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
     第四章从法律制度规定和实际运行两方面上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本章分别从立法、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任免以及监督活动等四个方面较详细考察了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之间关系的互动情况,试着尽可能“还原”当时二者关系的互动原状。
     第五章从宏观上考察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发展变化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正常的发展,一种是非正常的发展。并对两种发展趋向原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
     第六章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总结。通过归纳,本章认为中共中央与全国人大关系实际上是政治与法治关系、是权力分配关系,同时二者关系发展变化受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法制重视程度的影响。
     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今后中共中央如何理性构建与全国人大关系进行了展望。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CPC continued to seek a democratic system and formwhich ar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fter painstaking exploration, onthe basis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as well as the Western representative anddemocratic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e CPC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core of this system is thepeople are the masters. Therefore, the People's Congress is an effective form that thepeople exercise state power,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the1954Constitution’s provision The CPC is a ruling party,the People's Congress is an organ of state power.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bbrevi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 the hub ofthe CPC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abbreviation “NPC”) is the highest authority. Therefor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and the NPC’s relations constitute the main axis of the New China political system,and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ffect and decide the operation of the otherrelationships in China.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NPC’s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NPC, and restore the interaction history oftheir relationships, to further enrich the CPC’s Ruling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PC pursuit of the People's Democracy as reaserch cluesand seek the people's democratic form as the theme, uses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ext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s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NPC, and at least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ir relationships is arelationship of politics and rule of law; Second, their relations is power distributionrelationship;Third, their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s affected by theCPC’s attention degree on the importance of democracy and legisl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re are six chaptersin the body.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ati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efines therelated concept,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research onthe CPC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s relationships, introducces researchideas,innovation poi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Body part totally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 that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wasestablished, an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s interactions during thefirst session of NPC, recognize and grasp the NPC’s development overview a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at the time, and then summed up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C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and the reason that affected their relationships’development and changes.
     ChapterⅠsimplely combs the exhibition track of relationship of the CPC and theorgans of state power in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vestigates the CPC three tim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organs of state power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cal ruling, basically clarifies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relationship of the CPC and the organs of state power in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period, paved the way for understanding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 of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ChapterⅡ investigates in detail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People'sCongress system, and comb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PC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Chapter Ⅲ introduces the NPC'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mechanism. The NPC is a political subject, and it is also a political system, but also itis a subsystem as a whole social system in China, so its development run is duallyaffected by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pter Ⅳ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and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National People'sCongr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legal system provision and their actual operation.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in detail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PC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from the legislation, National decisions on majorissues, 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and supervision activities, and try as much aspossible "to restore" their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original state.
     Chapter Ⅴ acro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NPC.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hastwo development trends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NPC, there are a normaldevelopment and a non-normal development. And it analysises in-depth twodevelopment trend reasons.
     Chapter Ⅵ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NPC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NPC. By induc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relation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is actually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politics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distribution power’s relationships, and their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s affceted by the CPC’s attention degree onthe importance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The conclusion part is mainly the prospect of how to build a rational relationship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PC in future.
引文
①李君如,《毛泽东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7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②迟福林,田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田芝健,《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兼论当代中国的核心政治关系》,《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第7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③迟福林、田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
    ④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⑤韩春荣、黄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探索》2003年第3期,第46页;(韩)崔正进,《试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949一195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月博士毕业论文·内容摘要,第2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转引自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③转引自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④转引自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①He Baogang,The Democratization of China,Longdon:Routledge,1996.p.199.
    ②注:台湾学者研究二者关系文章有:赵建民,《党国体制下党与立法机构关系的若干思考——中国大陆个案分析》,《中国大陆研究》1999年第9期,第13—25页;赵建民、张淳翔,《中共全国人大党政关系与中国大陆民主化的前景》,《中国大陆研究》2000年第2期,第1—13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④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3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①田芝健,《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兼论当代中国的核心政治关系》,《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第5—6页。
    ②李金志,《理顺中国执政党与人大关系的对策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5—17页;秦兰英、胡黎莉、谢文俊,《党领导人大与人大监督党之辨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1页;常士訚,《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探索》2008年第4期,第98页;刘爱之,《新时期党政关系分析》,《沧桑》2008年第5期,第82页。
    ③尹汉华,《理顺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1页。
    ④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277页;刘靖北,《中外党政关系比较与中国党政关系的现实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第16页;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第86—87页;马奔,《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页;王贵秀,《理顺党政关系实现依法执政——对建设宪政、完善人大制度的政治哲学思考》,《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第4页;孙国华,《关于党政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论党要领导,但不能代替》,《人民论坛》2005年第8期,第8页;张星炜,《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点及其制度载体》,《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第6页;朱联平,《党政关系问题研究述评》,《岭南学刊》2006年第1期,第37页;李庄,《党政关系建设的核心: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理论视野》2007年第1期,第45页。
    ⑤郭道晖,《权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第8-9页。
    ①田芝健,《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兼论当代中国的核心政治关系》,《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第8页。
    ②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04页。
    ③郑卫铭,《党的领导权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宪法学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7页。
    ④朱晔,《关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两个问题》,《当代法学》2000年第4期,第10页;又见朱晔,《改革和完善党领导人大和人大监督党的机制》,《当代法学》2003年第12期,第9页。
    ①刘靖北,《中外党政关系比较与中国党政关系的现实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1期,第16页。
    ②泉州市委党校课题组,《国家权力结构与执政方式——对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探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1期,第22页。
    ③韩春荣,黄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探索》2003年第3期,第47页。
    ④王建瑞,《党领导人大与人大监督党的机构》,《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第41页;秦兰英、胡黎莉、谢文俊,《党领导人大与人大监督党之辨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3页。
    ⑤朱光磊、周振超,《党政系规范化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6—57页。
    ①张建民,《论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8页。
    ②衣尚平,《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吉林人大工作》2005年第8期,第20页。
    ③吴越,《地方人大制度建设的关键性课题:地方党委的领导权与同级人大的议决权》,《学习与实践》2000年第4期,第55页。
    ④曾超麟,《如何正确处理党委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之友》2005年第2—3期,第83—84页。
    ⑤张建民,《党委与人大关系的历史考察》,《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19页。
    ⑥陈杏年,《关于党委与人大相互关系的辩证思考》,《人大研究》2007年第7期,第14—15页。
    ⑦郑卫铭,《党的领导权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宪法学思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7页;陶花、张杰,《试论我国执政党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1期,第500页。
    ①周罗庚,《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43页。
    ②朱光磊、周振超,《党政系规范化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6页。
    ③田芝健,《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兼论当代中国的核心政治关系》,《人大研究》2004年第12期,第7—8页。
    ①张建民,《论科学规范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8—19页。
    ②封丽霞,《执政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定位——从“领导党”向“执政党”转变的立法学阐释》,《法学家》2005年第5期,第114页。
    ③张星炜,《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点及其制度载体》,《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第6—7页。
    ④常士訚,《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第101—102页。
    ①主要有:程宝光,《宪政浅说》,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192页;铁犁,《党领导人民与人民监督党—论党领导人大与人大对党的监督》,《法学》1995年第12期,第3页;郝铁川,《依法治国的十大建议》,《法学》1996年第5期,第2页;王建瑞,《党领导人大与人大监督党的机构》,《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第43页;刘燕玲,《论人大对党的监督》,《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第31页;王贵秀,《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红旗文摘》2003年第5期,第8页;朱晔,《改革和完善党领导人大和人大监督党的机制》,《当代法学》2003年第12期,第10页;金太军,《建设政治文明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第8页;陈宗柏,《论人大对执政党的法律监督》,《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82—83页;秦兰英、胡黎莉、谢文俊,《党领导人大与人大监督党之辨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4页;俞荣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民主政治》,《人大研究》2009年第2期,第7—8页。
    ②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③张建民,《党委与人大关系的历史考察》,《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22—23页。
    ①常士訚,《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探索》2008年第4期,第10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6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06页。
    ②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
    ③注:1927年11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攻占了湖南省茶陵县城,成立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任主席。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3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792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②注:一说49人。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85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页、第653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第301页。
    ②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92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61页、第410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41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第40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431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④《中共中央党校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92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
    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714页。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25页。
    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页、第45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8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92页、第372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1989年版,第216—217页、第450—451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第110页、第176页、第184页、第313页、第479—480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第252页、第408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92页。
    ③《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l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16页、第217页、第325页、第450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第110页、第176页、第184页、第253页、第479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5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42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524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09—61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第156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634页。
    ②注:五项要求是:(一)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洽犯;(三)召集备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材共同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的生活。四项保证是:(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三)在特区政府区城内实施普选的澈底的民主制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第157—158页。
    ①参见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173页。
    ②韩延龙、常兆儒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③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①《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6—77页、第77页。
    ②注: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又改称陕甘宁特区政府。
    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室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8页。
    ④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175页。
    ①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页、第300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13页。
    ②《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页、第426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427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7页、第433页、第433—434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4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第66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90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304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05页。
    ②《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第55页。
    ③《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⑥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第11页、第12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第304页。
    ①《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第13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432页。
    ①韩延龙、常兆儒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9页、第407页、第409页、第59页。
    ①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8—1309页、第132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91页。
    ④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272页。
    ②《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4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213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34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8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26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332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⑤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36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346页。
    ②闫世恒,《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2008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第
    31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④《董必武年谱》编辑组,《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页。
    ⑤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西苑出版社2000版,第152—153页。
    ①魏子扬、戴茂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田克强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183页。
    ②魏子扬、戴茂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田克强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183页。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页、第15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257页、第25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④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127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第136页、第136—137页、第136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③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6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第147—148页。
    ②《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
    ③《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53年4月8日,第2版。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7页。
    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144页。
    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⑥杨建新、石光树、袁廷华编著,《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记事暨资料选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7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9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①杨建新、石光树、袁廷华编著,《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记事暨资料选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67—56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第345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87—488页、第530页。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90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42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396页。
    ②新华社,《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第五日,毛主席亲临讲话,号召团结建设人民首都,全体代表热烈讨论一致拥护毛主席指示》,《人民日报》1949年8月14日,第1版。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第441—442页、第445—
    446页。
    ④《黑龙江省政府关于三万以上人口城市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的简单总结》,黑龙江档案馆编,《建立政权》,
    ①《陕南区党委共有召开各县市代表会的总结》,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内通讯社编,《党内通讯》1950年2月第43期,第8页。
    ②《必须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日报》1950年3月3日,第1版。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④刘少奇,《在北京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1年3月13日,第1版。
    ①周恩来,《政治报告——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1年11月3日,第1版。
    ②谢觉哉,《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成就》,《人民日报》1952年9月22日,第2版。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64页。
    ④新华社,《关于人民民主建政工作报告——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谢觉哉部长一九五零年七月十七日在第一届全国民政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0年9月12日,第1版。
    ①刘少奇,《在北京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1年3月13日,第1版。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③周恩来,《政治报告——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1年11月3日,第1版。
    ④新华社,《全国民主建政成就巨大,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准备了充分条件》,《人民日报》1953年3月1日,第1版。
    ⑤谢觉哉,《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民政工作的成就》,《人民日报》1952年9月22日,第2版。
    ①注: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点明,他和恩来同志参加政府,他任总主席,恩来同志任内阁总理。这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②马齐彬、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③注:当时,毛泽东就指出了这一现象。如1950年8月7日,毛泽东给政务院的批示指出:“政务院所属各部门每次召开会议决定政策方针,都应如中财委所属某些部门一样,做出总结报告,呈报我及中央书记处看过,经同意后,除用政务院、各委或各部自己名义公告执行外,有些须用内部电报通知各地。……过去有些部门这样做了,有些部门尚未这样做,请周(按:周恩来)通知所属一律照办。军委所属各部亦然。”9月13日,毛泽东再次对政务院批示到:“政法系统各部门,除李维汉管的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央有接触外,其余各部门,一年之久,干了些什么事,推行的是些什么方针政策,谁也不知道,是何原因,请查询。中央财委所属各部门,经过中财委向中央反映,有些是慢一些,但大体是好的;也有若干部门,例如重工业部、燃料、农、林、水利等还没有反映。文教委系统状况,略同于中财委。以上情况,请作一总检查,并加督促。”《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60页、第
    523页。
    ④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第50页。
    ①《加强国家工作的集中性,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人民日报》1952年11月17日,第1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③注:如195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公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的通告》就是“由财政部提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讨论通过,政务院(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召开的第一百六十四次政务会议批准的”。(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而“三天后,政务院中财委党组才以告知的形式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报告”。(秦立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48—49页。)新税制由于事先没有向中共中央报告及征求中央意见,因而使毛泽东大为不满:“新税制事,中央既未讨论,对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亦未下达通知,匆卒发表,毫无准备……此事我看报始知,看了亦不大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接着,毛泽东进一步批评道:“修正税制事先没有报告中央,可是找资本家商量了,把资本家看得比党中央还重;这个新税制得到资本家叫好,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通过这件事,毛泽东认为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分散主义。
    ①马齐彬、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②毛泽东同志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53年8月12日。
    ③马齐彬、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④《克服以党代政的思想与作风》,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内通讯社编,《党内通讯》1949年12月第39期,第
    10页。
    ⑤《武汉市二次各界代表会工作的检讨》,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内通讯社编,《党内通讯》1950年2月第42期,第13页。
    ①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第52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③《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175页。
    ④《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7—308页、第308页、第309页。
    ⑤《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年版,第314页。
    ⑥《董必武年谱》编辑组编,《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99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40页。
    ②《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③《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④《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492页。
    ①《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文献选编(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②马齐彬、陈文斌等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③陈丽凤,《1921—2006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①秦立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49页。
    ②杨衍银,《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求是》2011年第16期,第29页。
    ③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内通讯社编,《党内通讯》1949年12月第39期,第10页。
    ④《西南局关于纠正目前党政不分和党内外不分等混乱现象的指示》,中共中央西南局编印,《西南工作》1950年9月第15期,第12页。
    ⑤王登芬,《中共领导体制的嬗变(1949.10—1959.8)》,http://www.hcpccc.com/NewsInfo.asp?id=1068。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页。
    ②新华社,《全国民主建政成就巨大,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准备了充分条件》,《人民日报》1953年3月1日,第1版。
    ①阎明复,《1952年随刘少奇参加苏共十九大》,《中共党史资料》2004年第1期,第45页。
    ②信件内容详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29—530页。
    ③参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536页。
    ④第一次详见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
    408—409页;第二次建议详见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⑤逄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②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提议明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开常委会交换意见,周恩来同志代表我党说明提议,各党派、各团体负责人一致表示热烈拥护》,《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8日,第1版。
    ①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开会,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人民日报》1953年1月15日,第1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261页。
    ③逄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⑤注:关于自然灾害影响及对过渡时期一系列重要内容探索不太成熟的表现,穆兆勇作了比较详细论述。参见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大实录(195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3页。
    ⑥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七次、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政法、文教两个工作报告并通过关于推迟召开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人民日报》1953年9月19日,第1版。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①转引自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195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9页。
    ②注: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草案)》中对选举原则、选举经费、选举方式、各级人大代表的代表名额和产生比例、国内各少数民族的选举、选举程序和选举办法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详见邓小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草案的说明》,《人民日报》1953年3月3日,第1版。
    ③邓小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草案的说明》,《人民日报》1953年3月3日,第1版。
    ④《迎接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日报》1953年1月15日,第1版。
    ①《迎接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日报》1953年1月15日,第1版。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③邓小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草案的说明》,《人民日报》1953年3月3日,第1版。
    ④新华日报,《贯彻选举法,开展普选工作》,《人民日报》1953年5月19日,第3版。
    ⑤《报告:一九五三年四月廿九日》,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144。
    ⑥《西康省各市县选举委员会委员名单》,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144。
    ①叶利军,《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中的妇女发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66页。
    ②本报讯,《江西省成立选举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总结了三年来民主建政工作》,《人民日报》1953年4月
    15日,第1版。
    ③新华社,《全国各省市成立选举委员会,进行基层选举准备工作》,《人民日报》1953年5月6日,第1版。
    ④刘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普选》,《中国人大》2002年第12期,第26页。
    ⑤参见新华社,《邓小平同志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报告,全国基层选举胜利完成》,《人民日报》1954年6月20日,第1版。
    ⑥新华社,《中央选举委员会、政务院政务会议联合举行,对召开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的问题作出决定》,《人民日报》1954年4月17日,第1版。
    ①《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完成的报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4日,第1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③参见许崇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17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8—259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
    196页。
    ④《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54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47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49页、第450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322页。
    ④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大实录(195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⑤转引自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大实录(195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⑥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330页。
    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人民日报》1954年6月15日,第1版。
    ③《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地展开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人民日报》1954年6月16日,第1版。
    ④《山东人民热烈拥护宪法草案,一千三百三十万人参加讨论》,《人民日报》1954年9月7日,第1版。
    ⑤《宪法草案日益深入人心——本报记者综合报道宪法草案公布一个月的情况》,《人民日报》1954年7月
    16日,第2版。
    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
    ⑦《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结束》,《人民日报》1954年9月11日,第1版。
    ①许崇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②注:如1954年9月9日凌晨二点,毛泽东要他的秘书高智通知周恩来、朱德、陈云和邓小平:“今日下午五时以前及下午七时以后,看(刘)少奇同志宪法报告的头两章(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的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第二章“关于宪法草案基本内容的若干说明”。),以便晚上十一时左右,和(刘)少奇、(陈)伯达一起,到我处谈一下这两章中的有些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页。
    ③转引自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大实录(1954)》,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④以上参见逄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338页。
    ①注:如1953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给刘少奇并报毛泽东和中央的请示报告中说:“为了通盘研究中央及各省、市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时安排民主人士的具体方案拟于一九五四年一月间召集一次人物安排工作会议。”12月12日,毛泽东在批示中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明年九月才召集,安排会议太早了不好,以在明年春末夏初时为宜。”这里,毛泽东明确指出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大会一次会议时间是1954年9月。接着,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关于宪法起草小组的工作计划给刘少奇并中央的电报》中也提到:“五月一日由宪法起草委员会将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四个月,以便九月间根据人民意见作必要修正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后通过。”(《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413页、第413页、第437页。)电报中,毛泽东再次明确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间是1954年9月。
    ②《关于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人民日报》1954年8月14日,第1版。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①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会议的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16日,第版。
    ②参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170页。
    ③新华社,《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关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并审议通过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19日,第1版。
    ④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人民日报》1954年9月21日,第1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公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21日,第2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1954年9月27日,第1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人民日报》1954年9月29日,第4版。
    ①曾广容等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第6页。
    ②杨春时等编著,《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5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②杨春时等编著,《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③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73页。
    ①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9—400页。
    ②[美]詹姆斯·R·汤森(James R.Townsend)、布兰特利·沃马克(Brantly Womack),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①注:受个人身体健康、政治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委员会的委员人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所变化。如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补选周林、杨文贵为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补选陈此生、胡子昂为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委员,吴通明、吕振羽、黄荣、赛力玛·塔力甫瓦为民族委员会委员,吴德峰、宋琏、李书城、陈劭先、屈武、高崇民、张砺生为法案委员会委员,同时免去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和张云川、陈铭枢、黄绍竑、黄琪翔、谢雪红、罗隆基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的职务。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11—812页。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人民日报》1954年9月28日,第1版。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236页。
    ①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3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924页。
    ③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④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2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①张友渔,《宪政论丛》下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②朱兆军,《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运行及成因分析》,2004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页、第1480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②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房正宏著,《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②参见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8—79页、第88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5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第385页。
    ④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⑤刘未鸣,《李瑞环用十六字概括政协特点,说官亦官,说民亦民,亦官亦民,非官非民》,《人民政协报》1993年12月7日,第1版。
    ⑥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②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中国民间组织年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组织年志》首卷(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③参见房正宏著,《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④注:如施九青认为,由于全国人大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代表和象征,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因此,从理论上讲,社会上各政党、社会团体都应在它的范围内活动,都应在它的管辖之下,都应是它内在的组成部分。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①文晓明、王立新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8页。
    ③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①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2—693页。
    ④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第5页。
    ⑤房正宏著,《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房正宏著,《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曾广容等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①房正宏著,《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8页。
    ②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③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9页、第50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58页。
    ②参见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6—448页。
    ①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②袁瑞良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8页。
    ③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②汪中山,《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创新》,《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第3页。
    ①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①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泽,《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18—219页。
    ②[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第91页、第83页。
    ③[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5—158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第244页、第505页。
    ②周旺生,《关于中国立法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第57页。
    ③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人民日报》2000年3月19日,第2版·要闻。
    ①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起草不属于立法程序,只是法律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如王清秀认为,立法起草不是立法程序的一个阶段,而是法律、法规形成的重要环节,是立法的重要基础工作。王清秀著,《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②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7页。
    ③李建强、石东坡,《法律起草刍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37页。
    ④注:这里的法案起草和法律起草是同一个意思。
    ⑤周旺生,《论法案起草的过程和十大步骤》,《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第20页。
    ⑥李建强、石东坡,《法律起草刍议》,《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41—142页。
    ⑦具体内容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306页。
    ①周旺生,《论法案起草的过程和十大步骤》,《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第20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303页。
    ①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②彭德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报告——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六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5年7月17日,第1版。
    ③注:1954年11月3日,周恩来飞赴广州,和早已到达广州的毛泽东、刘少奇、李富春等人一同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共20来天。
    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7页。
    ⑤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2页。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31—432页。
    ①聂荣臻,《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说明(摘要)》,《人民日报》1955年2月15日,第2版。
    ②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知》,《人民日报》1955年2月15日,第2版。
    ③《我国军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人民日报》1955年2月15日,第1版。
    ④《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贯澈国务院讨论兵役法草案的通知》,《江西政报》1955年第4期,第17—18页。
    ①《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宣传和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草案)的通知》,《山西政报》1955年第5期,第32页。
    ②彭德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报告——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六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5年7月17日,第1版。
    ③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②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页。
    ①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彭德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报告——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六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5年7月17日,第1版。
    ②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249页;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308页.
    ①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3页。
    ②《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07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②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③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⑤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页。
    ①彭德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报告——在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六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①《全国人大代表拥护义务兵役制》,《人民日报》1955年7月17日,第2版。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预算、法案等委员会完成预决算等三个审查报告,各代表小组结束对兵役法草案的讨论》,《人民日报》1955年7月29日,第1版。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40页。
    ①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②《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之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9日,第2版。
    ①《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之三)》,《人民日报》1955年7月30日,第5版。
    ②《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之一)》,《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3版。
    ③《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之二)》,《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5版。
    ④参见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①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闭幕,一致通过五年计划、国家预决算、黄河规划和兵役法等重要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1版。
    ②李林,《立法机关表决制度评介》,《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第25页。
    ①郭清海,《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研究》,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2004年,第34—35页。
    ②李林,《立法机关表决制度评介》,《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第27页。
    ③[美]爱丽丝·司徒吉士著,沈己尧译,《会议程序准则》,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92—94页。
    ①参见郭清海,《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研究》,法律硕士论文,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2004年,第41—42页。
    ②以上参见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200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39页、第439—44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页。
    ①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闭幕,一致通过五年计划、国家预决算、黄河规划和兵役法等重要议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1版。
    ②郭道晖,《民主化的立法与立法的民主化》,梓木等,《民主的构思》,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公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21日,第2版。
    ①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人民日报》1955年8月1日,第2版。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③《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①《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页。
    ②聂荣臻,《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草案)的说明(摘要)》,《人民日报》1955年2月15日,第2版。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④孙哲,《全国人大制定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⑤Murray Scot Tanner,“Erosion of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over lawmaking in China”,The ChinaQuarterly, no.138(1994),pp.391.
    ①[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39—40页。
    ①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代表占54.48%,第二届占57.75%,第三届占54.83%,第四届占76.3%,第五届占72.78%,第六届占62.5%,第七届占66.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中共党员占50.6%,第二届占50.6%,第三届占58.3%,第四届占72.3%,第五届占78.1%,第六届占72.9%,第七届占69%,第八届占69.7%。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②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133页。
    ①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②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页。
    ①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④《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⑤《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368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②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247页。
    ③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④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页。
    ⑤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⑥王清秀著,《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①王清秀著,《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268页。
    ②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③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247页。
    ④注: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除上述内容外,决定权还包括为听取有关工作报告和汇报的决议;为改变或撤销有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决议;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任免或撤职等内容。(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页。)这种观点认为,“因为人大四权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等和孤立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配合行使的关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计划、预算的变更、调整,撤销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都是地方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项,人大常委会就这些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既是行使决定权,也是进行经济监督和法律监督,是两权的配合使用”。(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251页。)不过,蔡定剑认为:“这样理解是很机械的。”“为听取工作报告或汇报作的决议,只是一种表达和确认,不具有实体规定性和行为规范性。如全
    ①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②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①胡绳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②逄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⑤注:高指高岗,饶指饶漱石。此处指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活动,也称“高、饶反党联盟”事件,发生在1953年底,揭露于1954年初,到1955年春处理完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共党内高层首次出现的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
    ①注:指全国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后提前到1954年12月下旬召开。
    ②注:三同志,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休假1月,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李富春等离京去广州审核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
    ③《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26页。
    ④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⑤注:E为亿的谐音,代表亿元,为旧币。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新旧币的折合率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
    ①注:615,指615个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141,指141个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
    ②《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31页。
    ③《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①注:主席指毛泽东,朱指朱德,周指周恩来,陈指陈云,邓指邓小平。《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②陈家刚著,《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第140页。
    ③《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07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幕,会议通过主要议程并开始听取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6日,第1版。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69页。
    ①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②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③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02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①详见新华社,《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富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6日,第1版。
    ②新华社,《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富春继续作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7日,第2版。
    ③新华社,《全国人大分组讨论五年计划草案,预算委员会举行会议开始审查国家预决算草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12日,第1版。
    ④新华社,《全国人大分组讨论结束》,《人民日报》1955年7月21日,第1版。
    ①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继续分组讨论五年计划草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月10日,第1版。
    ②《五年计划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愿望》,《人民日报》1955年7月9日,第2版。
    ①《解放军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热烈拥护五年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人民日报》1955年7月
    12日,第1版。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始分组讨论五年计划草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8日,第1版。
    ③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继续分组讨论五年计划草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月10日,第1版;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继续讨论五年计划,重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人民日报》1955年7月15日,第1版。
    ④傅真、柏生,《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人民日报》1955年7月30日,第2版。
    ①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2日,第2版。
    ②宋庆龄,《为了社会主义,为了和平——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二十三日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4日,第3版。
    ③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之三)》,《人民日报》1955年7月23日,第5版。
    ①《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4日,第2版。
    ②《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表(之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5日,第2版。
    ①《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表(之二)》,《人民日报》1955年7月25日,第3版。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继续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6日,第1版。
    ①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继续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28日,第1版。
    ②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闭幕,一致通过五年计划、国家预决算、黄河规划和兵役法等重要议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1版。
    ①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②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闭幕,一致通过五年计划、国家预决算、黄河规划和兵役法等重要议案》,《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1版。
    ①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①[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43页。
    ②注:第一届全国人大共有1226名代全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有668人,占总数的54.48%。
    ③周恩来,《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1955年7月31日,第1版。
    ④《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页。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页。
    ⑥周淑真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①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40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6—337页。
    ①《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②参见阚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等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209页。
    ③《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7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②杜西川,《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问题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第97—98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
    ②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③杜西川,《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问题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①Mathew C. Moen and Gary W.Copeland, The Contempoary Congress: A Bicameral Approach. 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9),p.56。
    ②杜西川,《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问题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98页。
    ③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④注:1954年《宪法》第56条也规定:“省、直辖市、县、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①《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3年4月6日,第1版。
    ②黑龙江省选举委员会,《黑龙江省基层普选试点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人民日报》1953年6月21日,第3版。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1页。
    ①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王清秀著,《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26页;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163页。
    ②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②本报讯,《一定把优秀人物选出当人民代表,长沙市北区开始讨论代表候选人名单》,《新湖南报》1953年10月20日,第1版。
    ③邢子陶,《华东城市基层选举的作法和经验》,《人民日报》1953年11月21日,第3版。
    ④新华社,《北京市城内各区普选胜利结束,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选民参加投票,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代表得到最大多数选民的拥护》,《人民日报》1954年1月29日,第1版。
    ⑤严朝阳、黎见春,《建国初期湖北基层普选运动的历史考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6页。
    ①《对岩乡工作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363,第95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页。
    ①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著,《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
    ②注:这里指县级以上(包括县级)。
    ①史卫民、刘智,《间接选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199页。
    ②《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完成的报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4日,第1版。
    ①注:从第二届开始的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具体操作实践基本相同,仅仅将主持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机构换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而已。
    ②新华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同时通过中央选举委员会名单》,《人民日报》1953年2月12日,第1版。
    ③参见新华社,《邓小平同志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报告,全国基层选举胜利完成》《人民日报》,1954年6月20日,第1版。
    ①[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93—94页。
    ②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234页。
    ①《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人民日报》1954年9月15日,第1版。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58页。
    ②杨风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①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353页。
    ②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会,会议决定了国务院组成人员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并通过了民族、法案、预算三个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人民日报》1954年9月29日,第1版。
    ①新华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人民日报》1954年9月28日,第1版。
    ②详见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会,会议决定了国务院组成人员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并通过了民族、法案、预算三个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人民日报》1954年9月29日,第1版。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36页。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54—1987)》,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76—77页。
    ⑥《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31页。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②新华社,《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人民日报》1954年9月28日,第1版。
    ③注:习仲勋,当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瑞卿,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部长;张际春,当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廖鲁言;陈正人,当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安子文,当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孙志远,当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经委副主任;张苏,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姚依林,当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商业部副部长;齐燕铭,当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④《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页。
    ①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53—454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3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①新华社,《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人民日报》1954年9月28日,第1版。
    ②新华社,《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会,会议决定了国务院组成人员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并通过了民族、法案、预算三个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人民日报》1954年9月29日,第1版。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43—344页。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358页。
    ③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公告》,《人民日报》1954年9月28日,第1版。
    ①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3页。
    ③《列宁全集》第26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14页。
    ①以下参考杜西川,《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问题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98—101页;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354页。
    ①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页。
    ②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485页。
    ②《报告:一九五三年四月廿九日》,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144。
    ③新华社,《北京市选举委员会成立》,《人民日报》1953年5月7日,第3版。
    ①新华社,《全国各省市成立选举委员会,进行基层选举准备工作》,《人民日报》1953年5月6日,第1版。
    ②《西康省各市县选举委员会名单》,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144。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页。
    ②马云飞,《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前后》,《百年潮》,2001年第3期,第30页。
    ③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④[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48页。
    ⑤高山、冯京义、牛宝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事记(1949—1999)》,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1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6—357页。
    ②注:1957年6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中指出,党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这些小组是党中央的,直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向它们直接做报告。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布置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布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八届七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权力要集中在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由他挂帅。
    ①杜西川,《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问题探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103页;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365页。
    ②参考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页。
    ①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②注:英国政治家密尔认为,在现代条件下,“理想上最好的政体”是代议民主制,在此制度下,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代议制议会的适当职能不是管理——这是它完全不适合的——而是监督和控制政府”。[英]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8页、第80页。
    ③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243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⑤笛矛,《全国人大扮演监督角色》,《中国法律》(香港)1995年第3期,第60页。
    ①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熊希龄、吕德本译,《国会政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4页。
    ②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③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④张劲松著,《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⑤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257页。
    ⑥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373页。
    ⑦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①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②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③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154页。
    ①程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②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③程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④庄会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程湘清谈——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有多大》,《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6月7日第23期,第26页。
    ⑤林木,《我国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现状及改革》,梓木等,《民主的构思》,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
    148页。
    ⑥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①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②廉希圣,《人民代表知识大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
    ③程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④注:决策监督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同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所做的决策是否依法、是否既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又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本地区的优势所在实施的监督;政绩监督就是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及其负责人完成法定任务和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督促;廉政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同级“一府两院”及其组成人员是否清正廉洁实施的监督,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督“一府两院”是否在工作中有牟取私利(包括个人与集体的)、假公济私的行为,二是监督“一府两院”是否有收受贿赂、贪污挪用以及敲诈勒索的行为,三是监督“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是否有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或陷害无辜的行为。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4页。
    ⑤张劲松著,《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①黄炎培《延安归来》,上海书店,民国卅四年十月再版,第64—65页。
    ②《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页。
    ③查理·路易·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第158页。
    ④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Essays on Freedom and Power”,The Becon Press
    (Massachusetts Boston,U.S.A),1949,p.364.
    ⑤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①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②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②参考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张劲松著,《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4页。
    ①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之二)》,《人民日报》1954年9月24日,第2版。
    ①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之四)》,《人民日报》1957年6月27日,第4版。
    ②董必武,《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人民日报》1957年7月3日,第2版。
    ①张鼎丞,《关于一九五六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1957年7月1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人民日报》1957年7月2日,第4版。
    ②程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③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
    86页;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①新华社,《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富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6日,第1版。
    ②新华社,《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李富春继续作五年计划的报告》,《人民日报》1955年7月7日,第
    2版。
    ③薄一波,《关于1956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结果和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人民日报》1957年7月2日,第1版、第2版。
    ④新华社,《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创造良好开端,争取今年国民经济新跃进,薄一波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作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吴玉章报告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人民日报》1958年2月4日,第1版。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②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③程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几个问题》,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编,《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65—66页。
    ④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399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第206—207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54—1957)》,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0页。
    ③人民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汇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2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编,《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
    8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编,《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页。
    ②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1页。
    ①刘政、程湘清著,《人大监督探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②[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61页。
    ①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②《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01页。
    ①注: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曾设有法律室、研究室、编译室、人民接待室、顾问室、民族室、秘书处和总务处等办事机构。不过,1958年后,办公厅由于精简机构,撤销了研究室、编译室、国际会议活动办公室、总务处,但还是保留了人民接待室、法律室、民族室和秘书处等四个办事机构。1958年6月,三室一处的干部总数为48人。7月,秘书处改为秘书室,四室干部总数为59人。可见,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与检举等监督权还是非常重视的。
    ②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页。
    ①《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4页。
    ②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①汪中山,《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创新》,《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第3页。
    ②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5页。
    ①[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61页。
    ②注:以下内容参见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115—117页。
    ③注:主要是“一府两院”。
    ①注:全国人大能不能监督中国共产党,理论界至今存在着分歧。赞同者认为,第一,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第6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第二,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三,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因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而反对者认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只能对其通过任命和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行使国家监督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组成人员并非由全国人大选任组成的,不必受其监督,况且宪法亦并未明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监督;第二,宪法第5条规定只是声明国家对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违宪违法行为毫无例外的必须追究的坚定态度,并不能引申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中国共产党行使监督权的结论,而且“追究”与“监督”是不同的法律术语,监督不一定须涉及违法才进行;第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虽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但也得不出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结论,对不守法的监督,应由“一府两院”来进行。廉希圣,《人民代表知识大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第214—21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①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②《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9页。
    ③《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62页。
    ①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第166—167页。
    ②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
    98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03页、第206—207页。
    ②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57—61页。
    ①张劲松著,《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547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69页。
    ②注:1957年反右派斗争发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现了削弱的趋势:“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几乎停顿;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国家重大事项不再提请各级人民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有些人民代表在宪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发表的意见被当着右派言论加以批判等。”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另外,陈家刚从政治过程、政治产品以及政治遗产三方面对1957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见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285页。
    ①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梓木等,《民主的构思》,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73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1页。
    ②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支持下进行的。如1955年5月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黄河综合利用问题,首先由李葆华同志报告,最后少奇同志指示,根治黄河是一件大事,应提交全国人大去讨论,责成水利部党组另写报告和决议草案,准备提交大会。(见《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1955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最后批准了国务院所提出的关于根治黄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
    ②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14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36页。
    ①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
    ①新华社,《全国人大预算、法案等委员会完成预决算等三个审查报告,各代表小组结束对兵役法草案的讨论》,《人民日报》1955年7月29日,第1版。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编,《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①人民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汇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2页。
    ②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59—81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66—
    67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6页。
    ①注:195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给中共中央的工作报告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发展,党的领导任务和组织工作任务是更加重大了,中央及各级党委现在的工作机构还远远地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决地、迅速地改变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的情况。……为此,我们建议:凡没有设立下列部门的均应增设以下的部门:第一,中央及省委均应设立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和文化、教育部(或教育部)。第二,地委、县委均应设立财政、贸易部,在需要的地方,地委和县委还应设立文化、教育部(或教育部)。第三,市委均应设立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文化、教育部(或教育部),有的市委,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设立更多的工作机构,如将工业、交通部分为工业部、基本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大专学校较多的市设立高等教育部等。第四,中央及省委和大城市的市委在可能时,应设立政法工作部。中央及各级党委新设立的上述的部,其任务主要是:(一)管理干部;(二)检查党的决议、政策的执行情况;(三)管理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
    (四)指导有关部门政治机关的工作。”接到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告后,同年10月,中共中央批示道:“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1955年8月1日给中央的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和意见都是重要的和正确的。”“中央及各级党委的机构必须健全。应该按照报告中所提的意见,把应该设立的部门迅速地设立起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文献选编(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第
    319页、第321页。
    ②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页。
    ①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2009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毕业论文,第93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④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2009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毕业论文,第9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9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50页。
    ③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一269页。
    ⑤《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文献选编(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8页。
    ⑥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60页。
    ⑦《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1920.8—1987.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6页。
    ①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102页。
    ①注:指1958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
    ②李锐,《“大跃进”亲历记》,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102—10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5页。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9—390页。
    ③《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第1版。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8—89页。
    ②尹世洪、朱开杨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3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0页。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①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
    98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85页。
    ③注:如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9个单位的全国人大代表是在1958年10月以后才选举出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90页。
    ④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
    5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选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924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第147页、第148页、第148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②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58页。
    ①[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第19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③尹中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98页。
    ①注:1956年6月,波兰的波兹南发生了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同年10月至11月,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地发生了罢工、游行示威和骚乱。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79页。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53页。
    ④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5—386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
    ④《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496页。
    ⑤注:到1957年年底,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62人(党外55人,党内7人)被定为右派分子,其中有53人被原选举单位撤销资格。
    ①《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页。
    ②《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4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④胡绳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⑤《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文献选编(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①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218页、第223—234页、第236页、第215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80页。
    ②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第17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一26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第34—35页、第54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20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22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198页。
    ⑤《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2页、第418—419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
    ④尹中卿,《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过程研究》,梓木等,《民主的构思》,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4—65页。
    ①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下卷,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①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①田润宇,《领导党与执政党之间:对中国共产党角色定位的学理思辨》,《求实》2010年第1期,第19页。
    ②《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⑤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21—22页。
    ⑥《既是执政党,更是领导党》,《新长征》1997年第1期,第47页。
    ⑦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22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0页。
    ③张晓燕,《不能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混为一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第10页。
    ④郭道晖,《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第3—4页。
    ①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1页。
    ③周淑真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④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Methuen,1964,p.23.
    ⑤刘瀚主编,《依法治国方略》,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⑥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页。
    ⑦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⑧李君如,《“三个代表”与面向21世纪的党的建设》,《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90页。
    ①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②转引自[美]乔·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④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⑤《辞海》(1999年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54页。
    ⑥曹丰汉,《党的领导权、执政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关系》,《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第36页。
    ⑦王仲田,《略论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
    ①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②夏建文,《论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之关系》,《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50页。
    ③《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65页。
    ④高健生,《试论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9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③[法]让—马克·夸克,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⑤[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⑥[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版,第5页。
    ①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第63—68页。
    ②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第78页。
    ③[法]让—马克·夸克,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王以铸译,《政治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32页。
    ②[德]约瑟夫·夏辛著,阿登纳基金会译,《法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③Klaus Stern, Das Staatsrecht der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Public Law in the Federal Republicof Germany), Vol.1,1977,p.615。
    ④Joseph Raz,The Authoroty Law and Morality, Clarendon Press,1979,p.214。
    ⑤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冯克利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3—74页。
    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生活·读书·三知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①何军,《民主立法的理论与北京市人大的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②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91页。
    ③刘作翔,《思想的价值与法治的理念》,《法制日报》1999年7月22日,第7版。
    ④赵晓华,《党政分开的关键是改革党对国家的领导体制》,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⑤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③赵晓华,《党政分开的关键是改革党对国家的领导体制》,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④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①吕泰峰,《试论政党与人大的关系》,蔡定剑、王晨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447页。
    ②程湘清,《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四权的几个问题》,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243页。
    ①《辞海》(1999年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4页。
    ②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①参见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7页。
    ②注:在宪政体制下,任何权力(权威)都可能面临合法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其权力的合法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这种合法性,一是来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人民选择和拥戴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二是来自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由这种先进性所蕴涵的党的纲领、性质、宗旨、任务的内在合理性和根据这种合理性所采取的革命行动;三是来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通过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所体现出来的广泛民主性及其民意基础;四是来自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合宪性。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34—35页。
    ③郭道晖,《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第4页。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页。
    ①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②虞崇胜,《领导党和执政党双重角色的准确定位》,《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95页。
    ③李论,《宪政视野下的执政权研究》,http://www.chinareform.org.cn/gov/system/Forward/201108_118328.htm。
    ④曹丰汉,《党的领导权、执政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关系》,《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第37页。
    ①《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666页。
    ②石泰峰、张恒山,《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4页。
    ③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24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3页。
    ⑤夏建文,《论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之关系》,《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50页。
    ⑥《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6页。
    ①曹丰汉,《党的领导权、执政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关系》,《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第38页。
    ②陈增军,《浅析党的领导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交叉与协调》,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③马云飞,《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前后》,《百年潮》,2001年第3期,第30页。
    ①张永桃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①江启疆,《执政党与国家职能权力的三维剥离及执政权的实现》,《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19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江启疆,《执政党与国家职能权力的三维剥离及执政权的实现》,《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19页。
    ②郭道晖,《依法规范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人民之友》2003年第1期。
    ③丁建军,《试论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人大研究》2003年第9期,第18页。
    ④范翔林,《规范执政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页。
    ⑤李林,《依法治国与真正的的执政方式》,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3670。
    ①范翔林,《规范执政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人大研究》2005年第4期,第17页。
    ②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学术界》2002年第2期,第31—32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④注:由于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因此军队可以视为党组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5页。
    ⑥李林,《依法治国与真正的的执政方式》,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3670。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8页。
    ①参见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3页。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③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6—337页。
    ①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②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③参见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6—357页。
    ①何华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王仲田著,《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古希腊]希罗多德,王以铸译,《历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7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著,顾昕译,《民主理论的前言》(扩充版),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④《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著,顾昕译,《民主理论的前言》(扩充版),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美]约瑟夫·阿罗伊斯·熊彼特著,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7页、第355页。
    ③《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56版,第276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页、第1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版,第280页。
    ⑥《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⑦王仲田著,《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⑧徐鸿武,《社会主义民主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⑨郑杭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新华文摘》1989年第9期,第7页。
    ①许耀桐,《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新视野》2006年第1期,第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170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5页、的54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224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380页。
    ④毛泽东,《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一次会议上的插话(节录)》,《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第10页。
    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0页。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1页。
    ②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之四)》,《人民日报》1957年6月27日,第4版。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
    70页。
    ④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削弱表现主要有:“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几乎停顿;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国家重大事项不再提请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讨论;有些人民代表在宪法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发表的意见被当作右派言论加以批判等”。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①《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杨明轩的发言》,《人民日报》1957年7月5日,第7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198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2页、第418—419页。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1版,第381页。
    ①参见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141页。
    ②王振耀,《党政关系研究论纲》,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
    ①Kevin.J.o’Brien,Reform Without Liberation: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Politics
    ①封丽霞,《执政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定位——从“领导党”向“执政党”转变的立法学阐释》,《法学家》2005年第5期,第113页。
    ②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04页。
    ③路江通,《人大职权不到位是依法治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蔡定剑、王晨光编,《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409页。
    ①李林,《走向宪政的立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Daniel Nelson and Stephen White, Communist legislatur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London:Macmillan,1982.p.192.
    ①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106页。
    ②朱光磊、周振超,《党政系规范化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6页。
    ③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43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6—457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版,第21页。
    [1]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144.
    [2]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16、案卷号363.
    [3]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党内通讯社编.党内通讯.1949年第37—40期、1950年第42—43期.
    [4]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南局编印.西南工作.1950年第15期.
    [5]中共中央党校档案馆:中共中央华东局编印.斗争.1950年第2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列宁全集(第29、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列宁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4、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8、9、10、11、12、13、1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16、17、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8]毛泽东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0]毛泽东文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1]毛泽东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2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6]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8]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9]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1]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2]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4]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7]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0]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1]《董必武年谱》编辑组.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42]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43]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4]王焰.彭德怀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6]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7]杨尚昆日记(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8]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49]韩延龙、常兆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0]杨建新、石光树、袁廷华.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记事暨资料选编[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51]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52]马齐彬、陈文斌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
    [53]尹中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49—1993)[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54]尹中卿.全国人大常委会名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55]洪承华、郭秀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
    [56]高山、冯京义、牛宝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事记(1949—1999)[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57]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汇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59]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
    [60]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1954—1987)
    [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61]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
    [62]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63]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1920.8一1987.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4]黑龙江档案馆.建立政权[M].哈尔滨:业经黑龙江省出版局(84)黑出管字第061号登记备案.
    [65]《中国民间组织年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组织年志·首卷(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5]黄炎培.延安归来[M].上海:上海书店民国卅四年十月.
    [6]师哲回忆、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7]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9]李君如.毛泽东与近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0]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1]李君如.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2]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李君如.当代中国政治走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4]李君如文集:邓小平理论研究(下)[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5]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6]刘政、程湘清.人大监督探索[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
    [17]刘政、程湘清.民主的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刘政、程湘清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增订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
    [19]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
    [20]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2]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
    [23]蔡定剑、王晨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2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5]张友渔.宪政论丛(下册)[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6]张希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27]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8]曾广容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29]杨春时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30]徐鸿武.社会主义民主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3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2]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4]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6]周旺生.立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7]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8]梓木等.民主的构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39]何华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40]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1]穆兆勇.第一届全国人大实录(1954)[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42]尹世洪、朱开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3]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44]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5]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6]刘智、史卫民、周晓东、吴运浩.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7]孙哲.全国人大制定研究(1979—200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8]杨风春.中国政府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9]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50]田克强.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1]聂高民、李逸舟、王仲田.党政分开理论探讨[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52]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3]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4]廉希圣.人民代表知识大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5]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6]朱乔森、李玲玉、柳建辉.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7]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下)[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58]赵晓呼.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9]刘瀚.依法治国方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60]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1]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2]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3]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4]王仲田.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65]王清秀.人大制度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66]陈丽凤.1921—2006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7]权伟太.执政党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68]房正宏.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69]张劲松.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70]陈家刚.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第一届全国人大研究(1954—1959)[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71]何军.民主立法的理论与北京市人大的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72]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
    [7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7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论丛[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
    [7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7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7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78]中央档案馆.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M].吴寿彭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6][美]爱丽丝·司徒吉士.会议程序准则[M].沈己尧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7][美]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国会政体[M].熊希龄、吕德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扩充版)[M].顾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0][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1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6][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8][德]约瑟夫·夏辛.法治[M].阿登纳基金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9][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0][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
    [21][美]约瑟夫·阿罗伊斯·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与民主[M].绛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 Murray Scot Tanner,The Polities of Lawmaking in Post—Mao China——Institutions, Processes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OxfordUniversity Press, USA,1999).
    [2]Murray Scot Tanner,“Erosion of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over lawmaking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no.138(1994).
    [3]He Baogang,The Democratization of China(Longdon:Routledge,1996).
    [4]Joseph Raz,The Authoroty Law and Morality(Oxford: ClarendonPress,1979).
    [5]Mathew C. Moen and Gary W.Copeland, The Contempoary Congress: ABicameral Approach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9).
    [6]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Essays on Freedom andPower(Massachusetts Boston:The Becon Press,1949).
    [7]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the modern state (London:Methuen Press,1964).
    [8]Klaus Stern, Das Staatsrecht der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Public Law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Vol.1,1977.
    [9]Kevin.J.o’Brien,Reform Without Liberation:China’s NationalPeople’s Congress and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Daniel Nelson and Stephen White, Communist legislatures incomparative Perspective(London: Macmillan,1982).
    [1]《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
    [2]《江西政报》1955年第4期.
    [3]《山西政报》1955年第5期.
    [4]《人民日报》:1948—7—11(1)、1949—8—14(1)、1950—3—3(1)、1950—9—12(1)、1951—3—13(1)、1951—11—3(1)、1952—9—22(2)、1952—11—17(1)、1952—12—28(1)、1953—1—15(1)、1953—2—12(1)、1953—3—1(1)、1953—3—3(1)、1953—4—8(2)、1953—4—15(1)、1953—5—6(1)、1953—5—7(3)、1953—5—19(3)、1953—6—21(3)、1953—9—19(1)、1953—11—21(3)、1954—1—29(1)、1954—3—24(1)、1954—4—17(1)、1954—6—16(1)、1954—6—20(1)、1954—7—16(2)、1954—8—14(1)、1954—9—4(1)、1954—9—7(1)、1954—9—11(1)、1954—9—16(1)、1954—9—19(1)、1954—9—21(1)、1954—9—21(2)、1954—9—24(2)、1954—9—27(1)、1954—9—29(1)、1954—9—29(4)、1955—2—15(1)、1955—2—15(2)、1955—7—6(1)、1955—7—7(2)、1955—7—9(2)、1955—7—12(1)、1955—7—17(1)、1955—7—17(2)、1955—7—21(1)、1955—7—22(2)、1955—7—23(5)、1955—7—24(2)、1955—7—24(3)、1955—7—25(2)、1955—7—25(3)、1955—7—26(1)、1955—7—29(1)、1955—7—28(1)、1955—7—29(2)、1955—7—30(2)、1955—7—30(5)、1955—7—31(3)、1955—7—31(5)、1955—8—1(2)、1957—6—27(4)、1957—7—2(1)、1957—7—2(2)、1957—7—2(4)、1957—7—3(2)、1957—7—5(7)、1957—11—13(1)、1958—2—4(1)、2000—3—19(2).
    [5]《人民政协报》:1993—12—7(1).
    [6]《法制日报》:1999—7—22(7).
    [7]《新湖南报》:1953—10—20(1).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辞海(1999年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4]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秦立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述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3).
    [2]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J].史学集刊.2001(4).
    [3]杨衍银.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求是.2011(16).
    [4]阎明复.1952年随刘少奇参加苏共十九大[J]中共党史资料.2004(1).
    [5]江启疆.执政党与国家职能权力的三维剥离及执政权的实现[J].广东社会科学.2002(1).
    [6]郑杭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J]新华文摘.1989(9).
    [7]叶利军.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中的妇女发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8]刘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普选[J]中国人大.2002(12).
    [9]石泰峰、张恒山.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0]汪中山.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创新[J]中州学刊.2006(2).
    [11]周旺生.论法案起草的过程和十大步骤[J].中国法学.1994(6).
    [12]周旺生.关于中国立法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法学.1995(2).
    [13]李建强、石东坡.法律起草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4]李林.立法机关表决制度评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6).
    [15]李林.从领导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宪政阐释[J].学术界.2002(2).
    [16]马云飞.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前后[J].百年潮.2001(3).
    [17]笛矛.全国人大扮演监督角色[J].中国法律(香港).1995(3).
    [18]庄会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程湘清谈——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有多大[J].瞭望新闻周刊.1999(23).
    [19]刘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
    [20]田润宇.领导党与执政党之间:对中国共产党角色定位的学理思辨[M]求实.2010(1).
    [21]既是执政党,更是领导党[J]新长征.1997(1).
    [22]严朝阳、黎见春.建国初期湖北基层普选运动的历史考察[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23]张晓燕.不能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混为一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24]郭道晖.威权力还是权利——对党与人大关系的法理思考[J].法学研究.1994(1).
    [25]郭道晖.依法规范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J].人民之友.2003(1).
    [26]曹丰汉.党的领导权、执政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关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1).
    [27]夏建文.论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之关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6).
    [28]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教学与研究.2002(3).
    [29]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9(12).
    [30]许耀桐.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新视野.2006(1).
    [31]虞崇胜.领导党和执政党双重角色的准确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32]阎书钦.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始末[J]党史博采.1999(8).
    [33]丁建军.试论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J].人大研究.2003(9).
    [34]范翔林.规范执政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J]人大研究.2005(4).
    [1][台]许博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互动关系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2]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
    [3]闫世恒.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4]朱兆军.二元政治权力结构的运行及成因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郭清海.我国立法表决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政法学院.2004.
    [1]李林.依法治国与真正的的执政方式[EB/OL].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3670.
    [2]李论.宪政视野下的执政权研究[EB/OL].http://www.chinareform.org.cn/gov/system/Forward/201108_118328.htm.
    [3]王登芬.中共领导体制的嬗变(1949.10—1959.8)[EB/OL].http://www.hcpccc.com/NewsInfo.asp?id=10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