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人本文化视角的山西票号经营管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分析山西票号经营管理制度形成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以人本文化为视角,从企业治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风险控制、金融文化等五个方面研究山西票号的经营管理,分析票号如何通过对人的经营管理实现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探析其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异同,并从社会体系、文化层面探究山西票号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差异的内在原因,相对应提出中国商业银行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本文认为,企业治理方面,山西票号以所有者(财东)、管理者(掌柜)、职工(伙计)、客户的利益为本,紧密围绕四者之间的和谐合作构建共赢式的治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山西票号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体现个人价值与票号发展目标的统一、人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经营策略方面,山西票号的金融创新以人本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业务经营体现了人本文化理念的深化与延伸,同业合作与竞争促进了个人行为的理性化与规范化。风险管理方面,山西票号注重用道德约束员工,积极挖掘员工自身的道德意识,并借助于担保与宗法约束、号规约束、同业约束实现对“人”的严密管控,采取管人与内控相结合的方法,以管人为风险管控的核心抓手,辅之以密押、水印、口令、稽核等手段,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金融文化方面,山西票号崇尚以义制利、中和之道、和衷共济的传统文化,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经营者修齐治平素养的培养。
     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讲,山西票号的经营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所有者(财东)、管理者(掌柜)、职工(伙计)、客户为本,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人”。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核心则为价值创造,以利益最大化为本,弱化了对“人”的关注。两者存在显著差别。
     针对山西票号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在社会层面,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间的差异决定了票号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在侧重点、方法和核心理念的不同;在文化层面,票号与现代商业银行秉承的价值观不同,票号的价值观是以义制利,文化基础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而现代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是利益至上,所对应的文化基础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衍生了其经营管理核心的差异。
     本文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存在过度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的倾向。建议中国商业银行应该以人为本,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在引进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同时,继承中国传统金融中的经营管理理念、金融文化精华,走出一条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特色化发展新路。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Shanxi exchange's management system form, this article studied exchange's management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enterpris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business strategy, risk control and financial culture in the view of humanistic culture. and modern commercial bank This paper studied that how Shanxi exchange realized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cension through managing people, discuss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hanxi exchange and modern commercial bank's management, explored the internal causes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social system and culture,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ath which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can choose in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t the aspec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Shanxi exchange benefited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 (shareholders), administrators (shopkeepers), the worker (dudes) and its clients, focusing on the harmonious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ours to build jointly-profiting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aspect of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Shanxi exchange took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mployees as the core, reflected the unity of personal value and exchange'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ocial culture. At the aspect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the exchange took humanistic culture as the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exchange's business operation reflects the deepening and extension of humanistic culture idea, and same trades'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promoted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 At the aspect of risk management, exchange noticed to restrain employees with moral, developing actively moral consciousness which staffs own. Exchange realized to control the "people" with guarantee, patriarchal constraints, constraints, trade rules. Exchange adopte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man control and internal control, and took the people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risk control, assisted by watermark, passwords, audit, and other means to achieve effective risk control. At the aspect of financial culture, exchange advoc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justice system benefits, moderation and the way of living in harmon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one's morality to run a household to all the worl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ssentially, the management core of exchange is the human-oriented, managing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owner (shareholders), administrators (shopkeepers), the worker (dudes) and its client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oothold of exchanges'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people". Yet the core of commercial Banks'management is for value creation, to benefit maximization, with weakening attention to "pers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for both.
     For the deep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xchange and modern business banks' manage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social level, the differences among agricultural society, industrial society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caused that exchange and modern business bank have the difference in the management emphases, method and the core ideas; In the cultural level, exchange and modern commercial bank take different values, as the value of exchange is the righteous system based on Chinese culture for which Confucian culture is representative. However, the value of modern commercial bank is interest first, corresponding to the cultural basis of western culture. Therefore the different values derived the differences of management c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odern commercial bank has in the tendency of excessive profits but neglec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manistic caring. Therefore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manage with people oriented, un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to blending harmoniously and grasp thoroughly. They should introduce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mode and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mmercial Banks and inherit the management idea and financial cultur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in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reby banks strive to find a new road which is fit for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commercial banks.
引文
①见《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白饮先:在2002年山西票号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山西太原,2002年7月12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0页
    ①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许涤新、吴承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宣武镇志》嘉靖版卷20。
    ④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协史研究》1978年第4期。
    ⑤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99页。
    ①《中国实业志》(山西省),南京政府实业部,1936年版。
    ②中共山西省委政研室:《山西资料汇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3页。
    ③《潞安府志》,清乾隆三十五年版,卷八。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67页。
    ⑤ 《山西货币商人在对外贸易中的贡献》,转引自: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9页。
    ①中共山西省委政研室:《山西资料汇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页。
    ②中共山西省委政研室:《山西资料汇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66页
    ③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1、253页。
    ①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45页。转引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②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①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②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③李宏龄:《晋商盛衰记》。
    ④张寿:《津门杂记》卷下
    ⑤《祁隽藻奏稿》。
    ⑥《祁隽藻奏稿》。
    ①李燧:《晋游日记》卷三。
    ②林起龙:《严贪吏以肃官方疏》,顺治十一年,见《皇清奏议》,卷七
    ③《清高宗实录》,卷五一六,乾隆二十三年四月。
    ④《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户政二》。
    ⑤《王侍郎奏议》,卷三。
    ⑥《王侍郎奏议》,卷三。
    ⑦《王侍郎奏议》,卷三。
    ⑧清档:《硃批奏摺》,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御史王茂萌奏折
    ⑨《绥远通志稿》,卷四八,民国年间抄本。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②杨端六、侯厚培:《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年,第一表。
    ③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93页。转引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81页
    ①《论语·泰伯》,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②《论语·学而》,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中庸》,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④《通书》,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⑤《论语·里仁》,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⑥《朱熹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①《论语·卫灵公》,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②《论语·雍也》,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91页
    ①印结,是一种签有印签的证明文书,官吏向上级办理印结时,可以由票号代理,一般由代办捐纳演变而来,最后成为票号的一种普通业务。
    ②李谓清:《山西太古银钱业之今昔》,《中央银行月报》六卷二号,第190—191页,1937年2月。转引自: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5965页。
    ③徐珂:《清碑类抄》第十七册,农商类,第70-71页
    ④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改革》,《中央银行月报》四卷一号,第5页,1935年。转引自: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一)》,经济竹理出版社,2008年,第5868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85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98页。
    ②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未刊稿,转引自: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4-28页
    ①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末刊稿,转引自: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14-28页。
    ①徐珂:《清稗类抄》第十七册,农商类,第70-71页。
    ②李谓清:《山西太谷银钱业之今昔》,《中央银行月报》六卷二号,第190-191页,1937年2月。
    ①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第238页
    ①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2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86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74、75页。
    ②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74、75页
    ③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9、90页
    ①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末刊稿: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2页。
    ②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末刊稿;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2页。
    ①李谓清:《山西太谷银钱业之今昔》,《中央银行月报》第六卷第二期,187页,1937年2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②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③贺黻晃:《中国经济全书》第11册,1910年,第192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3页。
    ④《续劝晋账号捐说》,《申报》,1879年5月25日;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08页
    ⑤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61页
    ①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术刊稿;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1页。
    ②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未刊稿;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1页。
    ③贺黻晃:《中国经济全书》第11册192页,1910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3页。
    ①《乔殿蛟访问记录》,1961年1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3页
    ②《贸易须知》晋商抄本。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3页。
    ②《贸易须知》晋商抄本。
    ③为聚贤:《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9页。
    ④卫聚贤:《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⑤卫聚贤: 《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2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57-58页,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3页
    ②《贸易须知》晋商抄本
    ①卫娶贤:《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5页
    ②(清)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①李谓清:《山西太谷银钱业之今昔》,《中央银行月报》6卷2号,1937年2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83页。
    ②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8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1页。
    ③大德通1889年、1908年分红帐,见《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1-632页。
    ①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87-8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04页。
    ①《大德通设立时号规——光绪十年新号议定号款录》,山西财经学院收藏;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6页。
    ②大德通《光绪十四年三月初六日合账重议号规款录——第一次修改章程》;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7页。
    ③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87—8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604页。
    ①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沿革》,《中央银行月报》第四卷第一期,1935年1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05页。
    ②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88—89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05页。
    ③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89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0页。
    ④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59—60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0页。
    ①《续猗氏县志》光绪版,卷上;转引自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②《永济县志》光绪版,卷13;转引自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③《新绛县志》民国版,卷5;转引自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④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⑤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七册,农商类,第70-71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82页。
    ⑥大德通《光绪十五年分红账》;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2负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62—70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3页。
    ②大德通《民国十四年分红账》;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34页。
    ③大德通《光绪十四年三月初六日合账重议号规款录——第一次修改章程》;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8页。
    ④大德通《光绪三十年合账众东添规五条》;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00页。
    ⑤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98年11月版,176-177页。
    ①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98年11月版,181-182页。
    ②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98年11月版,192页。
    ③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57—5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①孔祥毅: 《山西货币经营资本研究》,《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45页。
    ②孔样毅:《明清时期山西货币商人的金融创新》,《金融票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10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23页。
    ②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10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24页。
    ③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244-245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23页。
    ④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第248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23页。
    ①《广誉远药厂史》)第2—3页,1960年12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81页。
    ②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90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70页。
    ③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第90页: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71页。
    ①《乔店蛟访问录》,1961年1月;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4页。
    ②孔样毅:《山西货币商人的金融创新》,《金融时报》理论版,1998年2月8日。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409页。
    ②《票商顾全大局》,载《新闻报》,1912年8月16日;转引自黄鉴辉:《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第380页。
    ①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第157-158页。
    ②王之淦:《票庄实事论史料》: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74页。
    ①《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升昌票号给汉口分号信》;转引自《山西票号史科》,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2页。
    ①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第91页,1930年版,商务印书馆;转引自黄鉴辉:《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②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①卫聚贤: 《山西票号史》;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71页。
    ②卫聚贤: 《山西票号史》;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70页。
    ③陕西《商会萌芽》,《大公报》1908年11月13日: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
    ④《商部批准北京汇兑庄金银号禀创商会拟定章程请立案由》, 《大公报》1904年6月13、14日;转引自《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68页
    ①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第227-235页。
    ①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②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华世出版社,1967年,第165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4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3页。
    ③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4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4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5年,第57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7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66页。
    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2005年。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69页。
    ②候以莅:《傅山的龙门帐》,《晋商史料与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82—383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618-620页。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66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289-690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7页。
    ②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768页。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②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①卫聚贤:《山西票号史》,重庆说文社,1941年。
    ②孔祥毅:《镖局、标期、标利与中国北方的社会信用》,《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第123页。
    ①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当代金融家》,2011年。
    ①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①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①孔祥毅,陶宏伟:《晋商案例精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40页
    ②李春满:《现代银行文化经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①《礼记·中庸》,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①《孟子·公孙丑》,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②《荀子·王霸》,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银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597页
    ①毛成刚,乔南:《晋商文化与家族商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①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五。
    ①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58-159页。
    ②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
    ①杜恂诚:《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178页
    ①《礼记·大学》,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②孔祥毅,陶宏伟:《晋商案例精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
    ①孔祥毅,陶宏伟:《晋商案例精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4页。
    ②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①李悦茹:《从晋商“票号”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5期,第19页
    ①(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99页
    ①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当代金融家》,2011年2月。
    [1]孔样毅.山西货币商人的金融创新[J].金融时报,1998(2)
    [2]孔祥毅.镖局、标期、标利与中国北方的社会信用[J].金融研究,2004
    [3]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4]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5]孔祥毅.金融山西票号史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孔祥毅、陶宏伟.晋商案例精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白钦先.在2002年山西票号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R].山西太原,2002(7)
    [8]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
    [9]陈维政,刘苹,胡豪.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杜恂诚.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1]丁俊峰.建设优秀上市银行的依托:制度、理念与银行文化[J].农村金融研究,2010(08)
    [12]董继斌、景占魁.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13]高倚云.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
    [14]苟开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11)
    [15]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16]黄达等.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黄鉴晖.山西票号史[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18]黄鉴晖.山西票号史(修订本)[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19]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0]侯以莅.晋商史料与研究[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21]姜建清.回眸银行历史的足迹展示金融文化的风采[J].中国金融,2003(07)
    [22]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23]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4]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J].历史研究,1978(4)
    [25]李小娟.晋商的人身股与西方股票期权计划的比较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26]李悦茹.从晋商“山西票号”刊商业银行企业文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0(5)
    [27]李春满.现代银行文化经营[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8]刘晓波.浅议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J].财经纵横,2009(3)
    [29]刘晓宇,孙晓峰.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经营者薪酬制度的弊端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1),36—39
    [30]刘永仁、刘晋叶.现代企业人事管理[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31]刘文峰.山西商人与梆子戏[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3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法律出版社,1999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5
    [34]毛成刚、乔南.晋商文化与家族商业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5]马燕.回商文化与晋商文化之比较[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
    [36](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7](美)JohnM. Ivancevich,(中)赵曙明著.人力资源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8]牛晓健,王胜英.现代风险管理一我国金融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3(03)
    [39]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40]乔增光.山西票号治理结构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
    [41]秦援晋.文化金融学初探[D].辽宁大学,2010
    [42]秦池江.现代金融期盼现代金融文化[J].金融博览,2006(02)
    [43]芮明杰、杜锦根.《人本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4]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一)》[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5]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晋商研究早期论集(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6]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当代金融家,2011(2)
    [47]唐双宁.关于金融文化的十个基本观点[J].中国金融.2011(12)
    [48]卫聚贤.《山西票号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9]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0]王晓刚.略论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创新[J].中国金融,2003(12)
    [51]王森.东西方金融文化比较:冲突与融合[J].金融博览,2011(08)
    [52]汪叶斌、廖道亮.银行内部控制原理与评价[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3]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
    [54]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
    [55]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本管理模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6]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
    [57]苑德军,李树生.中国金融创新特点分析与推进对策[J].金融创新.2007(5)
    [58]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0
    [59]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60]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61]张桂萍.山西票号经营管理体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62]张爱民.山西票号兴衰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3
    [6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09)
    [64]张增强.儒商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6)
    [6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6]赵保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中的品牌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金融,2006(03)
    [67]中共山西省委政研室.山西资料汇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
    [68]朱克江.《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69]庄强、王功民.《以人为本》[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70]周三多等.《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J].2005
    [72]《礼记·中庸》[M].中华书局,1976
    [73]《礼记·大学》[M].中华书局,1976
    [74]《论语·卫灵公》[M].中华书局,1976
    [75]《论语·雍也》[M].中华书局,1976
    [76]《孟子·公孙丑》[M].中华书局,1976
    [77]《荀子·王霸》[M].中华书局,1976
    [78]《山西通志》[M].中华书局,1991
    [79]http://chinese.people.com.cn/BIG5/42317/4531222.html
    [80]http://baike.baidu.com/view/24896.html
    [81]H.O.Fried,C.A.K.Lovell,s.S.Schmidt,S. Yai sawarng.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tatistical Noise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 ysis[J]. Journal of Produetivity Analysis,2002,17(1-2)
    [82]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1999
    [83]Lu i s R. Gomez — Me jia. Managerial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executive compens 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492 — 507
    [84]Milkovich, GT.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o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J]. Research in Personne l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88,6(2):263—288
    [85]J. T. Delaney, M. A. Huselid.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86]Johnson, Simon, 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 Andrei Shleifer. Tunneling.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
    [87]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39:949—969
    [88]Silber W.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Ameriean Economic Review, 1983(4)
    [89]Edgar 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0(February)
    [90]Senior Supervisors Group. Observations on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during the recent Market Turbulence[R].2008
    [91]M. H. Pesaran, T. Schuermann, S. M. Weiner.Macroeconomic Dynamics and Credit Risk:A Global Perspective, Universiyt of Cambridge,2004
    [92]SIFMA Research, Eeonomic Growth Flows, Inflation Ebbs, SeottJ.Brown & Zachpandl, www.sifma.org, Jan.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