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谪官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有宋三百余年,贬谪事件频繁多发,它的产生与政治、学术都具有密切关联。宋代谪官在困境中履行自我镇定的人生哲学,这不仅使他们的心态发生改变,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以贬谪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具体从以下章节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首先对“谪官”的定义和范围加以界定,揭示宋代党争乃是造成谪官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对宋代官员贬降方式作出分析。
     正论凡五章。第一章梳理宋代谪官的演变历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对宋代不同时期谪官人数作量化分析;其次从“学统”、“道统”之争的角度,揭示贬谪事件产生的深层原因及特征。第二章考察宋代谪官的现实处境及其生存状态。首先对宋代贬谪区域作出宏观考察;其次考述士大夫贬徙的主要路线;最后分析谪官在贬中、贬后的现实困境及遭遇。第三章讨论宋代谪官面对困境的表现及其安顿之道。首先对宋代士大夫贬后的心理取向进行分类考量;其次分析谪官畏祸心理的具体表现;最后论谪官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及其养生之道。第四章探究宋代谪官的处穷哲学。首先讨论士大夫如何融汇三教思想以超脱贬谪的困境;其次探讨士大夫“修心”为本的理性之思;最后从谪官普遍著《易传》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尽“为己之学”的具体表现。第五章研究宋代谪官的文学创作特征。首先论述谪官生命意识的增强及其创作的变化;其次围绕宋代谪官创作“以理遣情”的特征分析其对前人创作方式的突破,阐发其对屈骚精神的重构;最后论宋代谪官心境的转变及其对平淡诗风的新开拓。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of more than300years, the relegation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related to the Academics and the Politics. Relegated officials of the Song Dynasty performed the life philosophy of self calm. It not only made them mentality changed, but also brought great influences on their literature.
     This paper considers mai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egation and literature as a research angle. Preface defined the conception and category of the "relegated officials", revealing that the relegated official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party struggle, analyzing the banishment ways of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simply reviewed past research and show the write methods and meaning in study.
     Body covers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overview the evolution course and main features of relegation phenomenon. Firstly, revealing the number of relegated officials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Song Dynasty. Secondly, reveal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and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tradition and Confucianism orthodoxy's struggle. Chapter two investigated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and living state of relegated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Making a macro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egation areas and the routes from capital to relegation area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analyzing the relegated officials' real dilemma and encounter when they exiling and after.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about the performances and settling ways when the relegated officials facing predicament. Making a classification study of relegated official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after they were relegated. Researches for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s of their fearing psychology, and the return of their individual life realization and regimen methods. Chapter four analyses the philosophy of being in difficulties. To explore the scholar-officials how to fusio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us aloofness in exiling. Then to discus their reason thinking which takes cultivating hearts as its essential point. Lastly, researches for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Advocat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mmon phenomena of the relegated officials researched Yizhuan.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literacy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elegated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Discusses about the life consciousness of relegated officials and their changes of creative styl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y of rationality driving emotion in poetry creations which surpassing their predecessors. Talk about their reconstruction of Qu-sao spirit and their spirit transformation lead to new exploitation for characteristic of prosaic poems.
引文
① [宋]刘挚《忠肃集》卷九,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7页。
    ② [宋]李纲《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18页。
    ③ [宋]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6册第452页。
    ①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二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494页。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68页。
    ① “呈身”原指自荐求官,此处解作验明正身,以证实尚在贬所。
    ①[宋]曹彦约《经幄管见》卷三,《丛书集成续编》第276册,第460页。
    ① 依据《宋史》、《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的载录情况。
    ② [宋]王质《赠沈文伯》,《雪山集》卷一二,《丛书集成初编》第1990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6贝。
    ③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一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上册第794页。
    ④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九二“政和五年(1115)三月丁亥”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册第2367页。
    ① 黄庭坚自绍圣元年(1094)六月提举宫观,至绍圣四年(1097)十二月离开黔州,近四年;元符元年(1098)六月至元符三年(1100)五月,在戎州二年: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至崇宁四年(1105)九月,宜州二年。参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424页。
    ②张浚首次遭贬,起绍兴四年(1134)三月,终本年十一月,共八个月:再贬起自绍兴七年(1137)九月,终绍兴九年(1139)正月,凡一年零三月;三贬起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终绍兴三十一年(1161)正月,凡十九年零二月:四贬起隆兴二年(1164)四月,终本年八月,凡四个月。共计约二十二年。③ 赵鼎自绍兴九年(1139)二月贬泉州,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卒于贬所。参孙艳辉《南宋名臣赵鼎年谱简编》,《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④ 李光自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赴贬藤州,终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十二月,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参方星移《宋四家词人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211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七四“胡铨”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582-11583页。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91页。
    ⑦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八二“李弥逊”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775-11776页。
    ⑧ [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二七“朱翌”本传,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7页。
    ⑨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九○“张纲”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952页,
    ①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乾德四年(966)五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册第171页。
    ① [宋]吕中《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宋大事记讲义》卷二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第381页。
    ②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全宋文》卷一二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册第23页。
    ③ [宋]司马光《与吕晦叔简》之二,《全宋文》卷一二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册第76页。
    ④ [宋]吕中《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大事记讲义》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第381贝。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四“元祜六年(1091)八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1册第11088页。
    ① 《庄子·天下》,《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69页。
    ② [战国]墨子《非儒下》,《墨子校注》卷九,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40页。
    ③ [战国]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正义》卷一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6页。
    ④ 见王安石《夫子贤于尧舜》、《性论》、《荀卿论》等文。
    ①[宋]司马光《答陈充秘校书》,《全宋文》卷一二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册第5页。
    ② [宋]司马光《八月十一日迩英对问河北灾变》,《全宋文》卷一二二三,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册第226页。
    ③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8册,第79页。
    ④ [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阙失事状》,《全宋文》卷一○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册第184页。
    ⑤ [宋]苏轼《送人序》,《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页。
    ① [宋]程颐《伊川先生语》五,《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5页。
    ② [宋]朱熹《答李守约》,《朱熹集》卷五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册第2769页。
    ①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苏轼文集》卷一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0页。
    ②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一“元祜四年(1089)五月丙戌”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053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五“绍圣四年(1097)四月乙未”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2册第11530页。
    ②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三“绍圣元年(1094)四月甲辰”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116页。
    ③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④ [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常安民”本传,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856页。
    ⑤ [清]王夫之《宋论》卷七“哲宗”,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1页。
    ⑥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六“绍述”,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57页。
    ①[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二“绍圣二年(1095)八月甲申”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册第477页。
    ① [宋]杨仲良《皇宋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久任曾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册第2199页。
    ① [宋]杨仲良《皇宋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尊王安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册第2186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问章蔡之奸何如”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27页。
    ③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页。
    ④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三,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0页。
    ① [宋]杨仲良《皇宋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三“编类元祜章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册第2063-2071页。
    ②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禁元祜党人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册第2041-2052页。
    ③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一至卷二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册第705-889页。
    ④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禁元祐党人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册第2058页。
    ⑤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四“追复元祜党人”,第4册第2094页。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4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四“高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5页。
    ② [宋]胡安国《乞封爵邵张二程先生列于从祀奏》,《全宋文》卷三一四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册第131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八一“王居正”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736页。
    ④ [宋]胡寅《致堂读史管见》卷一六,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第1055页。
    ①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绍兴二年(1132)九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943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七“绍兴二年(1132)八月壬子条”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99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赵鼎”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293页。
    ① [宋]李心传《胡文定公乞封爵邵张二程先生列于从祀》按语“赵张二相相引相失”条,《道命录》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342册,第30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六年(1136)十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748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绍兴五年(1135)正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75页。
    ④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一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中册第1260页。
    ⑤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兴至今人物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50页。
    ⑥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一上“宋高宗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中册第1259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绍兴八年(1138)正月乙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90页。
    ①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五“伊川门人·清节萧三顾先生楚”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46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五“绍兴九年(1139)正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045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绍兴十年(1140)二月庚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52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绍兴八年(1138)十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975—1976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绍兴十年(1140)五月戊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72-2173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九年(1139)七月甲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00页。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三“秦桧”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60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绍兴十四年(1144)六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42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绍兴十六年(1146)八月戊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12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七“绍兴十年(1140)七月乙卯”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202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丙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286页。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丙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04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绍兴二十年(1150)七月戊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16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五六“选举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30页。
    ② 参见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四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下册第1654页。
    ① 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下册第526页。
    ① [宋]欧阳修《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居士集》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521页。
    ②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三《本朝七·夷狄》,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99页。
    ③ [宋]朱熹《答张敬夫书》,《朱熹集》卷二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2页。
    ①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哲宗绍圣元年(1094)七月”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册第433页。
    ① 《三贬李宗闵潮州司户制》,《唐大诏令集》卷五七,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6页。
    ② 《韦执谊崖州司马制》,《唐大诏令集》卷五七,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4页。
    ③ 《李德裕袁州长史制》,《唐大诏令集》卷五七,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5页。
    ④ 《张浚鄂岳观察使制》,《唐大诏令集》卷五八,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0页。
    ⑤ 《孔纬荆南节度使制》,《唐大诏令集》卷五八,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0页。
    ⑥ 《郑余庆郴州司马制》,《唐大诏令集》卷五七,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4页。
    ⑦ 《杜让能梧州刺史制》,《唐大诏令集》卷五八,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0页。
    ⑧ 《孔纬荆南节度使制》,《唐大诏令集》卷五八,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10页。
    ⑨ 《范纯粹落职居住制》,《宋大诏令集》卷二○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1页。
    ⑩ 《刘奉世降团副安置制》,《宋大诏令集》卷二○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7页。
    11 《给事中刘拯罢给事中知濠州制》,《宋大诏令集》卷二O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9页。
    12 《吕大防责散官安置制》,《宋大诏令集》卷二○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78页。
    13 《刘挚散官新州安置制》,《宋大诏令集》卷二O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80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49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68页。
    ③ [宋]朱熹《朱熹集》卷一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册第473页。
    ④ [宋]欧阳修《镇阳读书》,《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居士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⑤ [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序》,《苏轼文集》卷一O,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3页。
    ⑥ [宋]王安石《上人书》,《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11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91页。
    ②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六“秦桧文字之祸”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册第576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绍兴二十二(1152)年三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53页。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绍兴十六年(1146)八月癸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14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绍兴十六年(1146)十一月庚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20页。
    ⑥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绍兴十七年(1147)十二月甲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48页。
    ⑦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绍兴十八年(1148)四月癸丑”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54页。
    ⑧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高宗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74页
    ⑨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六“绍兴二十四年(1154)六月癸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18页。
    ⑩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绍兴二十年(1150)三月庚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08页。
    11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四“绍圣四年(1097)三月壬午”条引《弘简录》语,第2册第566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八“绍兴二十五年(]155)六月戊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53页。
    ② [宋]胡铨《经筵玉音问答》,《全宋文》卷四三一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354页。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三“秦桧”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64页。
    ① [宋]汪应辰《应诏言弭灾防盗事》,《全宋文》卷四七六三,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册第335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绍兴十七年(1147)五月己巳”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32页。
    ①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4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一七七七“刑法二之四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517页。
    ③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一七七七“刑法二之四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517页。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九“徽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8页。
    ① [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五“崇宁二年(1103)四月乙亥”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43册,第746页。
    ②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一四“崇宁二年(1103)四月戊寅”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上册第748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4页。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六年(1136)十二月己未”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748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绍兴二十年(1150)九月乙酉”条、卷一六五“绍兴二十三年(1153)十一月己酉”、卷一六六“绍兴二十四年(1154)三月丁巳”条、卷一六九“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623页、第2705页、第2711页、第2766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二“绍兴十四年(1154)七月庚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43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绍兴十七年(1147)十一月丁丑”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45页。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绍兴二十四年(1154)七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23页。
    ⑤ [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一二“庆元二年(1196)二月”条,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116册,第669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一九三九二“刑法二之一二七”,第6559页。
    ②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一九三九二“刑法二之一二九”,第6560页。
    ①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九“崇宁四年(1105)九月己亥”条,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287页。
    ① 根据人口及自然地理环境,宋代将州府分为京府、次府、辅州、雄州、望州、紧州、上州、中州、下州九个等次。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八八“地理四·淮南东、西路”,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85页。
    ③ [明]王舜民《(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一“词翰一”,《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1册,第27a页。
    ④ [明]王崇撰《(嘉靖)池州府志》卷二“风土篇”,《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4册,第2b页。
    ①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二“淮南东路·滁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24页。
    ②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六八《书韩魏公黄州诗后》,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55页。
    ③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一“江南东路·徽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13页。
    ④ [宋]王崇撰《(嘉靖)池州府志》卷二“风土篇”,《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4册,第2b页。
    ⑤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三“江南东路·饶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32页。
    ⑥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四“江南东路·广德军·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73页。
    ⑦ [宋]朱熹《庚子应诏封事》,《朱熹集》卷一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册第451页。
    ⑧ 按:江淮地区最北端为亳州,最南端为信州,两地相距汁京之距离,分别参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五“淮南路”,卷六“江南路”,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2页,第246页。
    ⑨ [宋]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居士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⑩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四“江南东路·广德军·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73页。
    ① 参见王存《元丰九域志》卷六“江南路”,第255页、250页:卷九“福建路”,第401页、第405页。
    ① [清]谢旻等《(康熙)江西通志》卷二六引《高安县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3册,第834页。
    ② [清]德馨等《(同治)临江府志》卷二“山川”.《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108册.第46页。
    ③ [明]董天锡《(嘉靖)赣州府志》卷一“天文”,《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8册,第2b页。
    ④ [明]刘节《(嘉靖)南安府志》卷七“天文志·气候”.《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50朋,第307页。
    ⑤ [清]曾日瑛等《(乾隆)汀州府志》卷六“气候”,《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75册,第71-72页。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八八“地理四·江南东、西路”,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92页。
    ⑦ [元]脱脱等《宋史》卷八九“地理五·福建路”,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210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三“秦桧”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54页。
    ②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一“京西路·金州”、卷六“荆湖路·道州”,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页、第261页。
    ① [宋]陈彭年《上真宗答诏五事》,《全宋文》卷一八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册第216页。
    ② [宋]陈造《上涮剑洞龙书》,《全宋文》卷五七五三,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册第147页。
    ③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三“京西南路·随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01页。
    ④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五“荆湖北路·辰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90页。
    ⑤ [宋]孔武仲”《代上执政书》,《全宋文》卷二一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册第244页。
    ⑥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六“荆湖南路·永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35页。
    ⑦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九“荆湖南路·宝庆府·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23页。
    ⑧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五“荆湖南路·衡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13页。
    ⑨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九“湖北路·峡州·风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18页。
    ⑩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四“荆湖北路·归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61页。
    11 [宋]黄彻《(?)溪诗话》卷五,《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8页。
    ①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②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二四“湖南路·道州·风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37页,
    ③ [清]陈邦器等《(康熙)郴州总志》卷七“风土志·节候”引《桂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21册,126页。
    ① [宋]汪应辰《御札问蜀中旱歉画一回奏》,《全宋文》卷四七六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册第363页。
    ② [宋]苏轼《题鲜于子骏八咏后》,《苏轼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8页。
    ①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八“利州东路·洋州·风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93页。
    ② [宋]汪应辰《御札问蜀中旱歉画一回奏》,《全宋文》卷四七六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册第363页。
    ③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六“夔州路·黔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573页。
    ④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九“夔州路·万州·风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43页。
    ① [宋]苏轼《赠岭上老人》,《苏轼诗集》卷四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24页。
    ② [汉]司马迁《秦始皇本纪》,《史记》卷六,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册第253页。
    ③ 参见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④ 金强《宋代岭南谪宦》附录《宋代岭南谪宦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428页。
    ⑤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儒雅传”,《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16册,第1523页。
    ⑥ [清]吴之振等《宋诗钞》卷八八“黄公度”小传,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册第2497页。
    ⑦ [宋]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八“开禧元年(1205)二月乙卯”条,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47页。
    ⑧ 据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载:“端平甲午(1234)入洛之役,二赵丧师时,刘子澄实主帷幄之筹,遂坐贬封川,意不复用。”《宋人诗话外编》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下册第1510页:又据,刘子澄 《游层岩(并序)》云:“淳祜丙子当作丙午(1246)春,余被旨北归。”《全宋诗》卷三七○四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9册第27048页。
    ① [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七五“刑狱门五·编配流役·名例勅”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1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0页。
    ②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九“广南路·南雄州”,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17页。
    ③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九“广南路·雷州”,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3页。
    ④ [宋]丁谓《有感》,《全宋诗》卷一O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册第1148页。
    ⑤ [宋]苏轼《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苏轼诗集》卷四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45页。
    ⑥ [元]脱脱等《宋史》卷九一“地理六·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条,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235-2249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O一“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戊申”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30页。
    ②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一“地理门·广西省并州”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页。
    ③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二“广南西路·宜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21页。
    ④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一七“广南西路·高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33页。
    ⑤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广南西路·容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97页。
    ⑥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六“食用门·异味”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7页。
    ①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第一一七“广南西路·高州·风俗形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34页。
    ②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刘安世”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9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一“刑法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18页。
    ④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改春州为县”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页。
    ⑤ [清]彭贻荪等《化州志》卷二“气候”,《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176册,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第173页。
    ⑥ [唐]魏征等《隋书》卷三一“地理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87页。
    ⑦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⑧ [宋]程师孟《南安军》,《全宋诗》卷三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册第4388页。
    ⑨ [清]阮元等《(道光)广东通志》卷八九“舆地略七·惠州府”,《续修四库全书》第671册,第111页。
    ⑩ [清]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卷二“气候”,《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46册,第51页。
    11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四“风土门·瘴地”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1页。
    ① [清]阮元等《(道光)广东通志》卷八九“舆地略七·潮州府”,《续修四库全书》第671册,第111页。
    ② [清]阮元等《(道光)广东通志》卷八九“舆地略七·潮州府”,《续修四库全书》第671册,第111页。
    ③ [清]阮元等《(道光)广东通志》卷八九“舆地略七·廉州府”,《续修四库全书》第671册,第112页。
    ④ [唐]杜甫《李十二白二十韵》,《杜诗详注》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3页。
    ① [宋]余靖《韶州真水馆记》,《全宋文》卷五六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册第50页。
    ②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一“地理门·五岭”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页。
    ③ 参见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下册第1141—1178页:曾枣庄《苏辙年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177页。
    ④ 参见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401页。
    ⑤ 参见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50-561页。
    ① 按:南宋谪官入广南东、西路的行迹多语焉不详,不便查考。兹以杨万里、范成大二人之官番禺、静江府为参照,见于北山《范成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168页;萧东海《杨万里年谱》,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5-162页。
    ② [宋]林安宅《潮惠下路修驿植木记》,张国淦《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上)·三阳志》引,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560页。
    ③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53页。
    ④ 赵效宣《宋李天纪先生纲年谱》,《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九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8-138页。
    ① 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68-1269页。
    ② [宋]余靖《韶州真水馆记》,《武溪集》卷五,《广东丛书》第1集,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2册第14a页。
    ③ [宋]张舜民《郴行录》,《画墁集》卷八,《知不足斋丛书》第9册,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963页。
    ④ [宋]张舜民《郴行录》,《画墁集》卷八,《知不足斋丛书》第9册,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967页。
    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释》卷三八“湘水”条引《续汉书·五行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3页。
    ⑥ [宋]黄庭坚《书萍乡县厅壁》,《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46页。
    ⑦ [清]黄廷桂《(雍正)四川通志》卷二三“山川·重庆府·南川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0册,第343页。
    ①[宋]陆游《入蜀记校注》卷六,《丛书集成初编》第3190册,第57页。
    ②[宋]黄庭坚《与马忠玉书四》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80页。
    ③ [宋]李光《送孟博二首》之一,《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3页。
    ④[宋]刘挚《夜发白碑》,《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2页。
    ⑤ [宋]胡铨《与王季羔小简》,《全宋文》卷四三○八,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180页。
    ⑥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43页。
    ⑦ [宋]秦观《和渊明(归去来辞)》,《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① [宋]苏轼《到昌化军谢表》,《苏轼文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页。
    ② [宋]李纲《琼山和(归去来辞>》,《李纲全集》卷一四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356页。
    ③ [宋]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苏轼文集》卷一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6页。
    ④ [清]明谊等《(道光)琼州府志》卷三“舆地·风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47册,第62页
    ⑤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五“广南西路·昌化军·风俗形胜”,第3589页。
    ⑥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七“广南西路·吉阳军·风俗形胜”,第3623页。
    ① 孔凡礼《苏轼年谱》卷一八引《监察御史里行舒亶箚子》,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8页。
    ② [宋]刘挚《长句送跂之官蕲水》,《忠肃集》卷一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4页。
    ③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页。
    ④ 《全宋文》卷三三一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62页。
    ①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九二一六“刑法六之七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6729页。
    ②[元]脱脱《宋史》卷三四○“刘挚”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57页。
    ③ [宋]赵鼎《与子书》,《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6页。
    ④ [宋]李光《琼州安置谢表》,《全宋文》卷三三一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62页。
    ① [宋]窦仪等《宋刑统》卷二六“剩给传送”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0页。
    ② [宋]李光《离萍乡晚宿里田铺》,《全宋诗》卷一四二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1页。
    ③ [宋]秦观《题郴阳道中—古寺壁二绝》之二“哀歌巫女隔祠丛,饥鼠相追坏壁中。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④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一“夔州路·绍庆府·事要”,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55页。
    ⑤ 据黄叔达《题瘦驴岭马铺》诗云:“老马饥嘶驴瘦岭,病人生入鬼门关。病人甘作五溪卧,老马犹思十二闲。”《全宋诗》卷一○二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册第11746页。
    ⑥ 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一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6页。
    ① [宋]黄庭坚《答泸州安抚王补之》二十四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90页。
    ② [宋]黄庭坚《与唐彦道书二》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76页。
    ③ [宋]黄庭坚《与王泸州书十七》之九,《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85页。
    ④ [宋]黄庭坚《与道微使君书》,《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20页。
    ① [宋]黄庭坚《与中玉知县书三》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78页。
    ② 据黄庭坚《答泸帅王补之》之一:“损酒、醋、蜀纸、真珠粉、乳饼,皆领。每以口腹所须累长者,感愧无已。”之三:“顷承损惠五米、六酒、四醯。”《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5页。
    ③ 据黄庭坚《答王观复》:“远寄绉绨紫纱,戎州地热.即用作暑服,荷眷恤之赐也。”《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38页。
    ④ [宋]黄庭坚《答王定国》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0页。
    ⑤ [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七五“刑狱门五·编配流役·断狱令”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1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3页。
    ⑥ [宋]黄庭坚《题自书卷后》,《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65页。
    ⑦ [宋]苏轼《蜜酒歌(并序)》,《苏轼诗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6页。
    ⑧ [宋]苏轼《东坡八首》序,《苏轼诗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79页。
    ⑨ [宋]苏轼《与程秀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8页。
    ① [宋]苏轼《菜羹赋》.《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页。
    ② [宋]秦观《海康书事十首》之一,《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③ [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④ [宋]汪应辰《御史中丞常公墓志铭》,《全宋文》卷四七八○.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册第247页。
    ①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卷四“风土门·瘴”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2页。
    ②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杂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③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八“黄茅瘴”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④ 《瘴气谚》,《古谣谚》卷三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54页。
    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雾”条,中华书局1985年4月第1版,上册第22页。
    ⑥ [清]汪森《粤西丛载校注》卷一八“鹦鹉瘴”条,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中册第731页。
    ⑦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八“蚺蛇瘴”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⑧ [宋]刘挚《行药》,《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9页。
    ⑨ [宋]李纲《桂州答吴元中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59页。
    ⑩ [宋]李纲《与秦参政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四,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85页。
    11 [明]邝露《赤雅》卷下“瘴母”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121册,第50页。
    ① 参见叶庆莲《壮医瘴病探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4期。
    ② [宋]唐庚《疟疾寄示圣俞》,《全宋诗》卷一三二O,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册第14994页。
    ③ [宋]苏轼《与钱济明十六首》之十六,《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6页。
    ①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六,《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7页。
    ② 杨北岑等《同正县志》卷五“烟瘴”条,《中国方志丛书·南华地方》第214册,第141页。
    ③ [南朝]范晔《后汉书》卷二四“马援”本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38页。
    ④ [宋]邹浩《铭张明墓》,《全宋文》卷二八四六,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册第62页。
    ① [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七五“刑狱门五·编配流役·断狱令”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1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1页。
    ② [宋]秦观《祭洞庭文》,《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三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0页。
    ③ [宋]黄庭坚《代书寄翠岩新禅师》,《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51页。
    ④[宋]李光《与翟公巽书》,《全宋文》卷三三一三,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70页。
    ⑤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
    ⑥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中“绍兴八年(1138)十一月丁未”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297页。
    ⑦ [宋]胡铨《与王季羔小简》,《全宋文》卷四三○八.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180页。
    ⑧ [宋]刘跂《谢昭雪表》,《全宋文》卷二六五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册第186页。
    ⑨ [宋]李纲《海康与许崧老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42页。
    ① [宋]苏轼《悼朝云(并引)》,《苏轼诗集》卷四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03页。
    ② [宋]赵鼎《谢到潮州安置表》,《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5页。
    ③ [宋]李光《悼亡子诗(并序)》,《全宋诗》卷一四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29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五“元符元年(1098)三月戊午”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册第11774页。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绍圣四年(1097)十二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册第11709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丁丑”条引张舜民《梁焘行状》,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册第11705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三六“吕希纯”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780页。
    ⑤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一二“谏议刘公世安”条,《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5页。
    ①[宋]苏辙《颖滨遗老传》,《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一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040页。
    ②[宋]苏辙《书白乐天集后二首》之一,《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114页。
    ③ [宋]苏辙《龙川略志引》,《龙川略志》卷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辛卯”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69页。
    ①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一“朱崖迁客”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册第429页。
    ② [宋]李光《与海南时官书》,《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90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五五“董必”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192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五“元符元年(1098)三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册第11764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三“陆佃”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19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一“邢恕”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12页。
    ① [宋]谢逸《祭汪伯更教授文》,《全宋文》卷二八七八,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册第280页。
    ② [宋]刘克庄《跋苏文忠公帖》之十三,《全宋文》卷七五七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册第316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三“吴居厚”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22页。
    ② [宋]胡铨《赠王复山人序》,《全宋文》卷四三一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247页。
    ③ [宋]李光《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全宋诗》卷一四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33页。
    ④ 《全宋诗》卷一四二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2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壬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87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十“高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71页。
    ②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二十一,《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10页。
    ③ [宋]李纲《澧阳与崧老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39页。
    ④ [宋]李纲《与吕安老侍郎第六书》,《李纲全集》卷一二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1228页。
    ⑤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一六“绍兴二十二年(1152)五月戊子”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457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三“秦桧”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65页。
    ②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二上“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一月乙巳”条,中册第1481页。
    ③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二上“绍兴二十二年(1152)十一月辛丑”条,中册第1459页。
    ①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20页。
    ② [宋]俞文豹《吹剑录全编》,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③[唐]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元稹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页。
    ④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六八“柳宗元”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42页、第5132页。
    ⑤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31页。
    ⑥ [唐]白居易《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一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册第961页、第962页。
    ⑦ [唐]白居易《劝酒十四首》之《何处难忘酒七首》之六,《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二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册第2147页。
    ① [宋]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一书》,《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3页。
    ② [宋]欧阳修《与谢景山书》,《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6页。
    ③ [宋]余靖《曾太傅临川十二诗序》,《全宋文》卷五六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册第210页。
    ④ [宋]王禹偁《三黜赋》,《全宋文》卷一三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册第20页。
    ⑤ [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范文正公以言事凡三黜”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7-78页。
    ①[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四十六通》之二十,《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54页。
    ② [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文集》卷一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3页。
    ③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6页。
    ④ [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10页。
    ② [宋]张耒《张耒集》卷六一《晁无咎墓志铭》,中华书局1999年版,下册第901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刘挚”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57页。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四“范纯仁”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0291页。
    ⑤ [宋]朱熹《崇政殿说书荥阳吕公》,《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八,《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39页。
    ⑥ [宋]苏轼《书舟中作字》,《苏轼文集》卷六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03页。
    ⑦ [宋]苏轼《赠郑清叟秀才》,《苏轼诗集》卷四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22页。
    ⑧ [宋]李纲《宿黄柏村馆》,《李纲全集》卷一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上册第222页。
    ① [宋]陆游《陆游集·渭南文集》卷二七《跋李庄简公家书》,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241页。
    ②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庄简集》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95页。
    ③ [宋]魏了翁《跋张魏公帖》,《全宋文》卷七O八六,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册第134页。
    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一“前辈勤学”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页。
    ⑤[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二七“朱翌”本传,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87-288页。
    ⑥ [元]吴师道《敬乡录》卷四,《丛书集成续编》第149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529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乾兴元年(1022)二月戊辰”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74—2275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四五“刘安世”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953-10954页。
    ③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六“伊川学案下”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5页。
    ④ [宋]杨万里《宋故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致仕庐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赐紫金鱼袋赠通议大夫胡公行状》,《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一八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00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四“蔡元定”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875页。
    ①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秦少游游仙词”条,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3页。
    ②《全宋诗》卷七八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册第9076页。
    ①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
    ② [宋]秦观《自作挽词》,《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三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5页。
    ③ [宋]秦观《梦伯收文公》,《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④ [宋]秦观《宁浦书事六首》之五,《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⑤ [宋]秦观《宁浦书事六首》之四,《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⑥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7页。
    ① [宋]赵鼎《与子书》,《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6页。
    ① [宋]赵鼎《谢到潮州安置表》,《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5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赵鼎”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295-11296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七一“汤思退”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531-11532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元祜四年(1089)五月丁亥”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326页。
    ① [宋]苏轼《答李方叔三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78页。
    ② [宋]苏轼《与蔡景繁十四首》之五,《苏轼文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2页。
    ③ [宋]苏轼《与蔡景繁十四首》之六,《苏轼文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62页。
    ④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32页。
    ⑤ [宋]苏轼《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二十,《苏轼文集》卷五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1页。
    ⑥ [宋]苏轼《与章质夫三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9页。
    ⑦ [宋]苏轼《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六,《苏轼文集》卷五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1页。
    ⑧ [宋]苏轼《与萧世京二首》之一,《苏轼文集》卷五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68页。
    ①[宋]苏辙《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8页。
    ②[宋]苏辙《高安四首》之三,《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9页。
    ③[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④[宋]黄庭坚《答王观复》,《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97页。
    ⑤[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61页。
    ⑥[宋]黄庭坚《与赵申锡判官》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1页。
    ⑦[宋]李朴《丰清敏公遗事》,《全宋文》卷二九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册第63页。
    ⑧[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一九“范吕诸儒学案·待制吕先生希纯”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8页。
    ⑨ [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一上“绍兴十二年(1142)八月辛酉”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373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赵鼎”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294页。
    ③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赵鼎”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294页。
    ④ [宋]李光”《五月十三日北归雷化道中》,《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4页。
    ⑤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三“张彦才”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戊申”条注引《日历》,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75页。
    ①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皇甫儇深刻”条,《丛书集成初编》第2861册,第5页。
    ② [宋]苏轼《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之二,《苏轼诗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05页。
    ③ [宋]苏轼《与陈朝请二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09页。
    ④ [宋]苏轼《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十五,《苏轼文集》卷五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0页。
    ⑤ [宋]苏轼《答秦太虚七首》之四,《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6页。
    ⑥ [宋]苏轼《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之一,《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1页。
    ⑦ [宋]苏轼《与沈睿达二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45页。
    ⑧ [宋]苏轼《移合浦郭功甫见寄》,《苏轼诗集》卷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57页。
    ⑨ [宋]苏轼《答范纯夫十一首》之十一,《苏轼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7页。
    ⑩ [宋]苏轼《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一,《苏轼文集》卷五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93页。
    11 [宋]苏轼《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一,《苏轼文集》卷五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97页。
    12 [宋]苏轼《与钱济明十六首》之五,《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1页。
    ① [宋]黄庭坚《答从圣使君》,《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24页。
    ② [宋]黄庭坚《书枯木道人赋后》,《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21页。
    ③ [宋]黄庭坚《庭坚老懒衰惰,多年不作诗,已忘其体律。……故今以此事相付》,《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65页。
    ④ [宋]黄庭坚《与宋子茂书六》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8页。
    ⑤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0页。
    ⑥ [宋]黄庭坚《与王泸州书十七》之十,《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85页。
    ① [宋]黄庭坚《答李德素》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3页。
    ② [宋]黄庭坚《与东川提举书四》之三.《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51页。
    ③ [宋]黄庭坚《与戎州新太守书三》之三,《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99页。
    ④ [宋]苏辙《苏辙集》附录《栾城后集引》,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65页。
    ⑤ 按:李纲第一次被贬在宣和元年(1119)六月.因论水灾被贬监沙县酒税:第二次在靖康元年(1126)九月,因投降派排挤,谪临江军居住:第三次在建炎元年(1127)八月,因黄潜善、汪伯彦排挤,谪万安军安置:第四次在绍兴二年(1127)十二月,因吕颐浩排斥,提举西京崇福宫;第五次在绍兴七年(1137)十月,因赵鼎排挤,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⑥ [宋]李纲《李纲全集》卷一七《序》,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213页。
    ① [宋]李纲《与陈几叟主薄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四,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77页。
    ② [宋]李纲《与程伯起舍人书》,《李纲全集》卷一O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36页。
    ③ [宋]李纲《与梅和胜侍郎书》,《李纲全集》卷一○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35页。
    ④ [宋]李纲《郁林与吴元中别幅》,《李纲全集》卷一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64页。
    ⑤ [宋]李纲《蒲圻与许崧老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39页
    ⑥ [宋]李纲《与向伯恭殿撰书》,《李纲全集》卷一二八,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34页。
    ⑦ [宋]胡铨《与方务德小简》,《全宋文》卷四三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217页。
    ⑧ [宋]胡铨《与刘辰告小简》之一,《全宋文》卷四三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209页。
    ⑨ [宋]张浚《诚力帖》,《全宋文》卷四一三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册第95-96页。
    ① [宋]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苏轼文集》卷四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0页。
    ②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苏轼以吟诗下吏”条,《丛书集成初编》第2861册,第4页。
    ①参见容肇祖《崇正辩、斐然集》卷首《点校说明》,中华书局1993年版,上册第9页。
    ②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八《斐然集》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14页。
    ③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一下“绍兴十九年(1149)十二月丁丑”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443页。
    ④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一中“绍兴十四年(1144)三月己巳”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册第1398页。
    ⑤ [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一五“绍兴八年(1138)十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38-1039页。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绍兴十七年(1147)”末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48页。
    ②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七,《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1页。
    ③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二十一,《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10页。
    ① 据《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纪”条:“(十四年)夏四月……丁亥,初禁野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60页。
    ② 据《宋史全文》卷二一下“绍兴二十年(1150)正月”条:“初,光在贬所,尝作私史。”中册第1444页。
    ①[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卷一,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8页。
    ② [宋]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欧阳修全集》卷六五,中华书局2001年版,中册第949页。
    ③ [宋]王安石《礼乐论》,《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六,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03页。
    ④ [宋]陆游《舟中作》,《陆游集·剑南诗稿》卷五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25页。
    ①[宋]杨炎《流崖州至鬼门关作》,《全唐诗》卷一二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14页。
    ②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19页。
    ③[宋]刘挚《忠肃集》卷一六《酬寄》,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2页。
    ④参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三十二云:“御瘴之术惟绝欲练气一事。本自衰晚当然,初不为御瘴而作也。某其余坦然无疑,鸡猪鱼蒜,遇着便喫,生病老死,符到便奉行,此法差似简要也。”《苏轼文集》卷 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28页。
    ①[宋]黄庭坚《与翊道通判书三》之一,《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08页。
    ②[宋]胡寅《散官安置再表》,《斐然集》卷六,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6页。
    ③[宋]李纲《绝句二首》之一,《李纲全集》卷二六,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第352页。
    ④[宋]杨亿《杨文公谈苑》“仕宦岭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太平兴国二年(977)二月辛酉”条,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册第400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页。
    ②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仁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01页。
    ③ [宋]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苏轼文集》卷三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7页。
    ④ [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27页。
    ⑤ [宋]程颢《明道先生行状》,《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一O,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38页。
    ① [宋]苏辙《服茯苓赋(并序)》,《苏辙集·栾城集》卷一七.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2页。
    ② [宋]苏辙《筠州圣寿院法堂记》,《苏辙集·栾城集》卷二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01页。
    ③ [宋]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四十,《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1页。
    ④ [宋]苏轼《答张文潜四首》之一,《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8页。
    ⑤ [宋]苏轼《与陈季常十六首》之十六,《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70页。
    ⑥ [宋]苏辙《次韵子瞻谪居三适》之一,《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0页。
    ⑦ [宋]苏辙《龙川三首》之二,《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91页。
    ⑧ [宋]苏辙《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8页。
    ①参见苏辙《逍遥聪禅师塔碑》,《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5页。
    ② [宋]苏辙《劝子瞻修无生法》,《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3页。
    ③ [宋]苏辙《浴罢》,《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98页。
    ④ [宋]苏轼《答秦太虚七首》之四,《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5页。
    ⑤[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引《查注》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11页。
    ⑥ [宋]苏轼《龙虎铅汞说》,《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31—2333页。
    ⑦ [宋]苏轼《续养生论》,《苏轼文集》卷六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85页。
    ⑧ [宋]苏轼《与刘宜翁使君书》,《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4页。
    ⑨ [宋]苏轼《与刘宜翁使君书》,《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5页。
    ① [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苏轼文集》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页。
    ② [宋]苏轼《服黄连法》,《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54页。
    ③ [宋]苏轼《食鸡卵说》,《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73页。
    ④ [宋]苏轼《苍术录》,《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56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三“李光”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336页。
    ⑥ [宋]李光《养生堂记》,《全宋文》卷三三一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31页。
    ① [宋]李光《养生堂记》,《全宋文》卷三三一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32页。
    ② [宋]李光《水调歌头·昌化郡长桥词》,《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册第785页。
    ③ [宋]李光《养生堂记》,《全宋文》卷三三一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32页。
    ④ [宋]李光《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7页。
    ⑤ [宋]李光《跋再刊初虞世必用方》,《全宋文》卷三三一六,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26页。
    ① [宋]方勺《泊宅编》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另见邝露《赤雅》卷下引此诗题为“瘴中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3121册,第51页。
    ② [宋]苏轼《与钱济明十六首》之四,《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1页。
    ③ [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卷七,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第510页。
    ④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广南西路·昭州·诗”条注,第3279页。
    ⑤ [宋]黄庭坚《杨子建通神论序》,《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37页。
    ⑥[宋]黄庭坚《醉落魄四首》之三,《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68页。
    ⑦ [宋]邹浩《醉饮》,《全宋诗》卷一二三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册第13957页。
    ⑧[宋]苏辙《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之三,《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3页。
    ⑨ [宋]苏过《冬夜怀诸兄弟》,《斜川集校注》卷二,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79页。
    ①[宋]刘挚《天苏酒成次韵》,《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7页。
    ②[宋]胡寅《示周尉》,《斐然集》卷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4页。
    ③ [宋]李光《谪居古藤病起,禁鸡猪不食,与儿子攻苦食淡,久之颇觉安健,吕居仁书来,传道家胎息
    之术,因作食粥诗,示孟博并寄德应侍郎》,《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2页。
    ④ [宋]李光《食无肉》,《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3页。
    ⑤ [宋]苏轼《吴子野劝食白粥》,《苏轼文集·佚文汇编拾遗》卷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79页。
    ⑥ [宋]黄庭坚《答李任道谢分豆粥》,《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67页。
    ① [宋]黄庭坚《答郭英发书》,《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53页。
    ② [宋]黄庭坚《答敦礼秘校》之十六,《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14页。
    ③ [宋]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三十二,《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28页。
    ④ [宋]苏轼《与鲁直二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3页。
    ⑤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六,《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7页。
    ⑥ [宋]李光《与赵元镇书》之一,《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84页。
    ⑦ [宋]黄庭坚《答泸州安抚王补之》之十三,《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92页。
    ① [宋]黄庭坚《答王秀才书》,《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79页。
    ② [宋]黄庭坚《答宋子茂殿直》,《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26页。
    ③ [宋]苏轼《小圃五咏》,《苏轼诗集》卷三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56-2161页。
    ④[宋]刘挚《行药》,《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9页。
    ⑤[宋]李光《赠裴道人》,《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6页。
    ⑥[宋]赵鼎《病愈》,《全宋诗》卷六四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册第18429页。
    ⑦[宋]黄庭坚《与公立少府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39页。
    ⑧[宋]黄庭坚《答王定国》之二:“闻公颇有张公无恙时所烧诸金石钟乳辈。可以扶衰,幸见分也。”《与范长老》之十四:“然炼丹砂极妙,留二十两,甚于衰晚有益也。”《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0页、第1049页。,
    ⑨[宋]黄庭坚《与曾公卷宜州》,《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74页。
    ① [宋]苏轼《与程正辅》之五十五,《苏轼文集》卷五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15页。
    ② [宋]苏轼《与钱济明》之六,《苏轼文集》卷五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1页。
    ③ [宋]胡铨《与周去华小简》之一,《全宋文》卷四三○八,第195册第18-183页。
    ④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一,《全宋文》卷三三一五,第154册第203页。
    ⑤ [宋]胡寅《谢周尉用前韵,致丹砂,且见劝葆真》,《斐然集》卷五,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5页。
    ⑥ [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解》卷上“行己”条,《丛书集成初编》第601册,第6页。
    ⑦ [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解》附《行录解》,《丛书集成初编》第601册,第48页。
    ⑧ [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解》附《行录解》,《丛书集成初编》第601册,第48页。
    ① [宋]刘安世《原序》,刘挚《忠肃集》附录三,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71页。
    ② [宋]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三十二,《苏轼文集》卷五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28页。
    ③ [宋]苏轼《答范纯夫十一首》之十,《苏轼文集》卷五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6页。
    ④ [宋]苏轼《与徐得之十四首》之十三,《苏轼文集》卷五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24页。
    ⑤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⑥ [宋]黄庭坚《写真自赞五首》之五,《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380页。
    ⑦ [宋]黄庭坚《宜州乙酉家乘》,《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76页。
    ⑧ [宋]黄庭坚《与曹使君伯达谱》,《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26页。
    ⑨ [宋]黄庭坚《与王子飞七首》之三,《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53页。
    ①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五,《全宋文》卷三三一五,第154册第206页。
    ② [宋]李光《与王彦恭书》,《全宋文》卷三三一四,第154册第195页。
    ③ [宋]苏轼《侍其公气术》,《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34页。
    ④ [宋]苏轼《养生诀》,《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35-2336页。
    ⑤ [宋]苏轼《司命宫杨道士息轩》,《苏轼诗集》卷四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52页。
    ⑥ [宋]刘安世《原序》,《忠肃集》附录三,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71页。
    ⑦ [宋]刘挚《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0页。
    ① [宋]刘挚《忠肃集》卷一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3页。
    ② [宋]李光《五月十三日北归雷化道中》,《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4页。
    ③ [宋]李光《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百言送行》,《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1页。
    ④ [宋]李光《次韵康守通幽亭三绝》之一,《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6页。
    ⑤ [宋]李光《新年杂兴十首》之八,《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8页。
    ⑥ [宋]李光《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百言送行》,《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1页。
    ⑦[宋]李光《仲兄去岁落一齿书来怅然作诗以宽其意》,《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991年版,第25册第16391页。
    ① [宋]苏轼《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苏轼文集》卷六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4页。
    ② [唐]刘禹锡《赠别君素上人》,《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三,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③ [唐]自居易《赠杓直》,《白居易诗集校注》卷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
    ④ [唐]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⑤ [宋]契嵩《原教》,《镡津集》卷一,《禅门逸书初编》,(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版,第3册第6-12页。
    ⑥ [宋]程颢、程颐《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页。
    ①[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苏轼文集》卷二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25页。
    ②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一四“儒释迭为盛衰”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1册,第308-309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下册第205页。
    ④ [金]赵秉文《性道教说》,《滏水集》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0册,第80页。
    ⑤ 朱之谦《老子校释》二十五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0-101页。
    ⑥ [宋]苏轼《庄子祠堂记》,《苏轼文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7页。
    ① [宋]李纲《郁林与吴元中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64页。
    ② [宋]苏轼《与杨元素十七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9页。
    ③ [宋]苏轼《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二十,《苏轼文集》卷五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1页。
    ④ [宋]苏轼《书清泉寺词》,《苏轼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64页。
    ⑤ [宋]苏轼《与王敏仲十八首》之十六,《苏轼文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95页。
    ⑥ [宋]刘挚《偶吟》,《忠肃集》卷一八,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2页。
    ① [宋]刘挚《被旨还阙酬答诸公韵三首》,《忠肃集》卷一八,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3页。
    ② [宋]刘挚《御史台柏下有丛竹久荒杂,殿中刘中叟洗之,监察孙君孚有诗,知杂事刘某次韵》,《忠肃集》卷一五,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35页。
    ③ [宋]刘挚《初到蕲州》,《忠肃集》卷一九,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41页。
    ④[宋]刘挚《贻致政吴德仁朝请》,《忠肃集》卷一九,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40页。
    ⑤ [宋]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6页。
    ⑥ [宋]李纲《与向伯恭龙图书》,《李纲全集》卷一一四,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79页。
    ①[宋]李纲《与程给事第三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145页。
    ②[宋]胡铨《题自画潇湘夜雨图》,《全宋诗》卷一九三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75页。
    ③[宋]胡铨《好事近》,《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册第1245页。
    ④ [宋]胡铨”《与吴明可小简》之三,《全宋文》卷四三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227页。
    ①[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② [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③ [宋]惠洪《冷斋夜话·辑佚》第十则,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7页。
    ④ [宋]李朴《丰清敏公遗事》,《全宋文》卷二九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册第63页。
    ⑤ [宋]唐庚《惠州谢复官表》,《全宋文》卷三○○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册第300页。
    ⑥ [宋]唐庚《泸人何邦直者,为安溪把截将,有功不赏反得罪,来惠州贫甚,吾呼与饮,为作此诗》自注,《全宋诗》卷一三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册第15000页。
    ⑦ [宋]邹浩《读庄子》,《全宋诗》卷一二四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册第14029页。
    ⑧ [宋]郑侠《大庆居士序》,《全宋文》卷二一七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 99册第335—336页。
    ① [宋]李光《居岭外遇寒食》,《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0页。
    ② [宋]于恕辑《无垢先生横浦心传录三卷》卷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83册,第212页。
    ③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72页。
    ④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潘默成”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3页。
    ⑤ [清]彭绍升《居士传》卷二四“佛灯殉禅法师嗣”条,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版,第122页。
    ⑥ [宋]折彦质《观汪丞相所藏崔白画罗汉》.《全宋诗》卷一七六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
    册第19606页。
    ⑦ [宋]折彦质残句第一首,《全宋诗》卷一七六一,北京大学出版社]991年版,第31册第19608页。
    ① [宋]释志磐《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二》,《佛祖统记》卷四五,(台湾)湛然寺1995年印行,第2册第1999—2000页。
    ① 《庄子·刻意》,《庄子集释》卷六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39页。
    ② 《庄子·达生》,《庄子集释》卷七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36页。
    ③ 《庄子·骈拇》,《庄子集释》卷四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27页。
    ④ [宋]苏轼《答毕仲举二首》之一,《苏轼文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72页。
    ① [宋]苏轼《西江月·黄州中秋》,《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②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页。
    ③ [宋]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苏轼诗集》卷三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22页。
    ④ [宋]刘挚《福岩寺呈贯之少卿并诸禅老》,《忠肃集》卷一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5页。
    ⑤ [宋]刘挚《长句送跂之官蕲水》,《忠肃集》卷一六,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4页。
    ⑥ [宋]刘挚《初到蕲州》,《忠肃集》卷一九,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41页。
    ① [宋]惠洪《跋山谷字二首》之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七,《禅门逸书》初编(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版,第4册第371页。
    ② [宋]黄庭坚《点绛唇》(几日无书),《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73页。
    ③ [宋]黄庭坚《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60页。
    ④ [宋]黄庭坚《西江月》(月侧金盆堕水),《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6页。
    ⑤ [宋]李纲《与梅和胜侍郎书》,《李纲全集》卷一○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34页。
    ⑥ [宋]李光《乙丑二月,予赴贬琼山,苏令办自蔚平追路,至陆川访别,临行作两小诗》之二,《全宋诗》卷一四二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1页。
    ⑦ [宋]李光《新年杂兴十首》之五,《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8页。
    ① [宋]苏轼《与章子厚参政书》,《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2页。
    ② [宋]苏轼《龙虎铅汞说》,《苏轼文集》卷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32页。
    ③ [清]刘鹤鸣《书东坡集》,《岭南群雅》初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693册,第]44页。
    ④ [宋]苏轼《安国寺浴》,《苏轼诗集》卷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4页。
    ⑤ [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十二,《苏轼诗集》卷三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88页。
    ⑥ [宋]苏轼《谪居三适三首·午窗坐睡》,《苏轼诗集》卷四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86页。
    ① [宋]苏轼《南华长老题名记》,《苏轼文集》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② [宋]苏轼《与姪孙元老四首》之一,《苏轼文集》卷六O,第1841页
    ③ [宋]思坦《楞严经集注》卷二,《续藏经》,(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编印,第17册第128页。
    ④ 《庄子·齐物论》,《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9页。
    ⑤ [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25页。
    ⑥ [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之十三,《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27页。
    ① [宋]黄庭坚《寂住阁》,《黄庭坚全集》第六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04页。
    ②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③ [唐]慧能《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8页。
    ④ [宋]黄庭坚《清闲处士颂》,《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15页。
    ⑤ [宋]黄庭坚《写真自赞五首》之五,《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380页。
    ⑥ [宋]李纲《与许振叔显谟书》,《李纲全集》卷一○八,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21页。
    ⑦ [宋]李纲《与许振叔显谟书》,《李纲全集》卷一○八,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22页。
    ① [宋]李纲《澧州夹山普慈禅院转轮藏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1页。
    ② [宋]原道《诸方广语·越州大珠慧海和尚语》,《景德传灯录》卷二八,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第2260页。
    ③ [宋]李纲《蕲州黄梅山真慧禅院法堂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0页。
    ④ [宋]李纲《与秦相公书》,《李纲全集》卷一二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161页。
    ①《中庸》,《礼记正义》卷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2037页。
    ② [宋]绍隆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47册第717页。
    ③ [宋]李纲《荔枝五首》之五,《李纲全集》卷二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310页。
    ④ [宋]胡铨《贬朱崖行临高道中买愁村,古未有对,马上口占》,《全宋诗》卷一九三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73页。
    ⑤ [宋]苏轼《望湖亭》,《苏轼诗集》卷三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50页。
    ⑥ [宋]黄庭坚《与黄斌老书帖九》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87页。
    ① [宋]苏轼《赤壁赋》,《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② 《庄子·齐物论》,《庄子集释》卷一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9页。
    ③ 《庄子·秋水》,《庄子集释》卷六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63-564页。
    ①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辨人生如寄出处”条,《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1页。
    ② [宋]苏轼《试笔自书》,《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49页。
    ① [宋]惠洪《冷斋夜话·辑佚》第十九则,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0页。
    ② [宋]李纲《寓轩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70页。
    ①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② [宋]苏轼《超然台记》,《苏轼文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③ [宋]李光《赠裴道人》,《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6页。
    ④ [宋]李光《玄珠吟(并序)》,《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7页。
    ① [宋]苏轼《与程正辅七十一首》之十三,《苏轼文集》卷五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93页。
    ② [宋]黄庭坚《题自书卷后》,《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65页。
    ① 朱之谦《老子校释》二十五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3页。
    ② 《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卷一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页。
    ③ [宋]苏轼《后赤壁赋》,《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① [宋]苏轼《赤壁赋》,《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② [宋]苏轼《书海南风土》,《苏轼文集》卷七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75页。
    ③ [宋]苏轼《与南华辩老十三首》之三,《苏轼诗集》卷六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72页。
    ① [宋]苏轼《与程德孺四首》之一,《苏轼诗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87页。
    ② [宋]黄庭坚《与王子飞七首》之七,《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54页。
    ① 《庄子·德充符》,《庄子集释》卷二下,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2页。
    ②[宋]黄庭坚《与潘邠老手书三首》之三,《黄庭坚全集》第五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660页。
    ③ [宋]黄庭坚《与王泸州书十七》之十七,《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7页。
    ④ [宋]李纲《种花说》,《李纲全集》卷一五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456-1457页。
    ① [宋]李纲《梦志》,《李纲全集》卷一三六,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307页。
    ② [宋]李纲《种花说》,《李纲全集》卷一五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457页。
    ①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93页,
    ② 《论语·宪问》,《论语集释》卷二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004页。
    ③ [宋]王安石《杨墨》,《临…先生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22页。
    ④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王介甫临川集”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00页。
    ① [宋]黄庭坚《跋王观复欧阳元老高子勉简》,《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95页。
    ② [宋]周行己《从弟成己、审己、直己、存己、用己字说》,《浮沚集》卷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①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传闻杂记》“涪陵记善录”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0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
    ①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63页。
    ③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58页。
    ④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一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4页。
    ①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2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2页。
    ③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9页。
    ① [宋]杨时《龟山先生语录》卷三,《四部丛刊续编》子部第317册。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2页。
    ③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2页。
    ④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1页。
    ①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0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1页。
    ③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5页。
    ④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43页。
    ① [宋]秦观《答傅彬老简》,《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页。
    ② [宋]苏轼《系辞传上》,《东坡易传》卷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页。
    ① [宋]苏轼《坎卦》,《东坡易传》卷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① [宋]苏轼《系辞传下》,《东坡易传》卷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
    ② [宋]苏轼《说卦传》,《东坡易传》卷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③ [宋]苏轼《乾卦》,《东坡易传》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 [宋]苏轼《乾卦》,《东坡易传》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 [宋]苏轼《直不疑买金偿亡》,《苏轼文集》卷六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16页。
    ② [宋]苏轼《豫卦》,《东坡易传》卷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③ [宋]苏轼《遗爱亭记》,《苏轼文集》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9-400页。
    ① [宋]苏轼《乾卦》,《东坡易传》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 [宋]黄庭坚《跋刘敞侍读帖》,《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598页。
    ③ [宋]苏轼《坎卦》,《东坡易传》卷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① [宋]苏轼《与滕达道六十八首》之二十一,《苏轼文集》卷五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2页。
    ② [宋]苏轼《书合浦舟行》,《苏轼文集》卷七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77页。
    ③ [宋]洪炎《豫章黄先生退听堂录序》,《黄庭坚全集》附录六,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753页。
    ④ [宋]黄庭坚《深明阁》,《黄庭坚全集》第六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04页。
    ① [宋]黄庭坚《答王子厚书四》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76页。
    ② [宋]黄庭坚《养源堂铭》,《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369页。
    ③ [宋]黄庭坚《王子舟所性斋铭》,《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367页。
    ④ [宋]黄庭坚《杨概字序》,《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509页。
    ⑤ [宋]黄庭坚《论语断篇》,《黄庭坚全集》第二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197页。
    ① [宋]黄庭坚《与元勋不伐书九》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5页。
    ② [宋]黄庭坚《与李少文书》,《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89页。
    ③ [宋]黄庭坚《答王秀才书》,《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79页。
    ④ [宋]黄庭坚《与太虚》,《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78页。
    ① [宋]黄庭坚《书缯卷后》,《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569页。
    ② [宋]黄庭坚《答泸州安抚王补之》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90页。
    ③ [宋]黄庭坚《与赵申锡判官》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1页。
    ④ [宋]黄庭坚《书王周彦东坡帖》,《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83页。
    ⑤ [宋]黄庭坚《与太虚》,《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78页。
    ① [宋]黄庭坚《答泸州安抚王补之》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七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90页。
    ② 参见黄庭坚《跋<砥柱铭>后》、《与欧阳元老》、《与徐师川书三首》之一、《题魏郑公砥柱铭后》,《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25页、第1220页、第1162页、第1084页。
    ③ [宋]黄庭坚《跋<砥柱铭>后》,《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25页。
    ④ [宋]黄庭坚《与王子飞七首》之五,《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53页。
    ① [宋]黄庭坚《与宋子茂书六》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8页。
    ② [宋]黄庭坚《与元不伐书九》之四,《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6页。
    ③ [宋]黄庭坚《与元不伐书九》之五,《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6页。
    ④ [宋]黄庭坚《濂溪诗》小序,《黄庭坚全集》第三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255页。
    ⑤ [宋]黄庭坚《与王周彦书三》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81页。
    ⑥ [宋]黄庭坚《洪龟父清非斋铭》,《黄庭坚全集》第十一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1366
    ① [宋]黄庭坚《答王周彦》,《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第882页。
    ② [宋]黄庭坚《与王周彦书三》之三,《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82页。
    ③ [宋]黄庭坚《书自作草后》,《黄庭坚全集》第十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89页。
    ① [宋]胡铨《与陈长卿小简》之二,《全宋文》卷四三○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197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二“艺文”.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34-5042页。
    ②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二《读易详说》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页。
    ③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七“吕侍讲·家传略”条,《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0页。
    ④ [宋]李纲《李纲全集》卷一三四,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9-1298页。
    ⑤ [宋]李纲《雷阳与吴元中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74页。
    ⑥ [宋]李光《与赵元镇》之七,《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88页。
    ① [宋]李纲《雷阳与吴元中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74页。
    ② [宋]胡铨《与方耕道小简》之一,《全宋文》卷四三○八,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186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大壮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②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③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二《豫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④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二《蛊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⑤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坎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⑥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坤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74页。
    ⑦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64页,
    ⑧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64页,
    ⑨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二《随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60页。
    ①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一○《杂记乾坤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56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三《否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07页。
    ③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一《屯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5页。
    ④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二《豫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57页。
    ⑤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遁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⑥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八《井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06页。
    ⑦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屯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79页。
    ①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一《屯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5页。
    ②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三《无妄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81页,
    ③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六《未济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96页。
    ④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娠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⑤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颐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⑥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二《同人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⑦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九《渐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24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八《困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02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二《比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94页。
    ③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五《颐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43页。
    ④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四《明夷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15页。
    ⑤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二《否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3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节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46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节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48页。
    ③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明夷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70页。
    ④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复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106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损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2页。
    ② [宋]李纲《论天人之理》,《李纲全集》卷一四五,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379页。
    ③ [宋]李纲《易传内篇序》,《李纲全集》卷一三四,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0页。
    ④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一《小畜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⑤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明夷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明夷卦》.吉林文史山版社2002年版.第161-162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恒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58页。
    ③ [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866页。
    ④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62-363页。
    ⑤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二《讼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88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63页。
    ②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四《遁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③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五《归妹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二《否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②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二《否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5页。
    ③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五《渐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④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三《剥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77页。
    ⑤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九《震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18页。
    ⑥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三《剥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77-78页。
    ⑦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四《蹇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23页。
    ⑧ [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五《困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50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遁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65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屯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79页。
    ③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屯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279页。
    ④ 《中庸》,《礼记正义》卷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下册第2000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离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②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需卦》,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4页。
    ③ [宋]李纲《与李泰发端明第二书》,《李纲全集》卷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162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小过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51页。
    诺[宋]张浚《紫岩易传》卷六《小过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192页。
    ①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三《颐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② [宋]苏轼《东坡易传》卷六《中孚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页。
    ③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八《困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02页。
    ①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七,《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7页。
    ②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八,《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8页。
    ③ [宋]李纲《原正》,《李纲全集》卷一五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472页。
    ① [宋]李纲《桂州与吴元中书别幅》,《李纲全集》卷一一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54页。
    ② [宋]李纲《与李泰发端明书》,《李纲全集》卷一二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164页。
    ① [宋]张浚《与虞允文书》,《全宋文》卷四一三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册第94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一○《既济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458页。
    ①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六《咸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57页。
    ②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五《颐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43页。
    ③ [宋]李光《读易详说》卷七《损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第380页。
    ① [宋]李纲《郁林与吴元中书》,《李纲全集》卷一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064页。
    ② [宋]李纲《送浮屠慧深序》,《李纲全集》卷一三五,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302-1303页。
    ③ [宋]李纲《求仁堂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69页。
    ① [宋]李纲《求仁堂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70页。
    ② [宋]司马光《与景仁论养生及乐书》,《全宋文》卷一二一三,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册第50页。
    ① [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解》附《行录解》,《丛书集成初编》第601册,第49页。
    ② [宋]胡铨《经筵玉音问答》,《全宋文》卷四三一九,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352页。
    ③ [宋]胡铨《答符君俞书》,《全宋文》卷四三○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169页。
    ① [宋]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之二,《苏轼诗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9页。
    ② [宋]苏轼《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之二,《苏轼诗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06页。
    ③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东皋)》,《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页。
    ④ [宋]黄庭坚《答清长老》,《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8页。
    ① [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61页。
    ② [宋]李纲《辞免河北河东路宣抚使第五札子》,《李纲全集》卷四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544页。
    ③ [宋]李光《亨仲察判赴召,以重阳日酌酒梦草堂,赋诗送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宋诗》卷一四二四,第25册第16420页。
    ④ 《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62页。
    ① [宋]苏轼《凤翔八观·秦穆公墓》,《苏轼诗集》卷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9页。
    ①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早已而甚雨三首》之一,《苏轼诗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22页。
    ② [宋]苏轼《和咏三良》,《苏轼诗集》卷四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84页。
    ③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东皋)》,《东坡词编年笺证》卷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377页。
    ④ [宋]苏轼《与子安兄七首》之一,《苏轼文集》卷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30页。
    [宋]苏轼《谪居三适三首》之一,《苏轼诗集》卷四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032页。
    ① [宋]邹浩《感叹》,《全宋诗》卷一二三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册第13963页。
    ② [宋]邹浩《读颐卦》,《全宋诗》卷一二三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册第13965页。
    ③ [宋]李纲《与李泰发端明第二书》,《李纲全集》卷一二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164页。
    ① [宋]李纲《拙轩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72页。
    ② [宋]李纲《松风堂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5页。
    ③ [宋]李光《与赵元镇书》之七,《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87-188页。
    ①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之十八,《全宋文》卷三三一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08页。
    ② [宋]李纲《李纲全集》卷一七《序》,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213页。
    ③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86页。
    ① [宋]苏轼《纵笔三首》之一,《苏轼诗集》卷四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27-2328页。
    ② [宋]苏轼《纵笔三首》之三,《苏轼诗集》卷四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28页。
    ③ [宋]李纲《原正》,《李纲全集》卷一五九,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472页。
    ①[宋]李光《谪居古藤病起,禁鸡猪不食,与儿子攻苦食淡,久之颇觉安健,吕居仁书来,传道家胎息之术,因作食粥诗,示孟博并寄德应侍郎》,《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2页。
    ① [宋]李光《饮茶歌(并序)》,《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9页。
    ② [宋]李光《次前韵》之二,《全宋诗》卷一四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24-16425页。
    ③ [宋]李光《玻璃碗》,《全宋诗》卷一四二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2页。
    ④ [宋]李光,《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59页。
    ⑤ [宋]李光,《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62页。
    ① [宋]黄庭坚《封植兰蕙手约》,《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188页。
    ② [宋]黄庭坚《石信道诸子字训》,《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81页。
    ① [宋]《与元勋不伐书九》之五,黄庭坚《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06页。
    ② [宋]黄庭坚《与王周彦书三》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81页。
    ① [宋]黄庭坚《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62页。
    ② [宋]苏轼《与孙志康二首》之二,《苏轼文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81页。
    ③ [宋]苏轼《别海南黎民表》,《苏轼诗集》卷四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63页。
    ① [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59页。
    ②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03页。
    ③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44-2345页。
    ① [宋]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110页。
    ② [宋]李光《转物庵铭》,《全宋文》卷三三一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40页。
    ③ [宋]李光《转物庵铭》,《全宋文》卷三三一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240页。
    ① [宋]李光《九日登琼台再次前韵》,《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5贝。
    ② [宋]李光《良弼使君寄梅花,翌日曹宪仲约,偶成长句》,《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9页。
    ③ [宋]李光《庚午春予得罪再贬昌化,琼士饯送者皆怅然有不忍别之意,严君锡魏介然追路至儋耳,兹事当求之古人,感叹成古风二百言送行》,《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1页。
    ④ [宋]李光《次韵元裕同游东山佳什东坡所谓爱此小天竺即其地也》,《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78页。
    ⑤ [宋]李光《辛未人日同郡僚游陈氏园》,《全宋诗》卷一四二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95页。
    ① [宋]李光《送秦令元发赴吉阳》,《全宋诗》卷一四二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6437页。
    ② [宋]李光《送孟博二首》之二,《全宋诗》卷一四二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6383页。
    ③ [宋]李纲《栖云院新修印心堂名序》,《李纲全集》卷一三五,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99页。
    ④ [宋]李纲《寓轩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71页。
    ① [宋]李纲《题寓轩》,《李纲全集》卷一一,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125页。
    ② [宋]李纲《澧州夹山普慈禅院转轮藏记》,《李纲全集》卷一三三,岳麓书社2004年版,下册第1281页。
    ① [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页。
    ②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五,《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8页。
    ③ [明]王世贞《徐太仆南还日纪序》,《弇州四部稿》卷六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第160贝。
    ④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二“论子厚乐天渊明诗”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252页。
    ① [宋]苏轼《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苏轼诗集》卷三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75页。
    ② [宋]苏轼《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之二,《苏轼诗集》卷四○,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26页。
    ①[宋]魏了翁《黄太史文集序》,《全宋文》卷七○七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册第32页。
    ② [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三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六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733页。
    ③ [宋]黄庭坚《书王知载胸山杂咏后》,《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838页。
    ① [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68页。
    ② [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第九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68页。
    ① [宋]胡铨《与王嘉叟小简》,《全宋文》卷四三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221页。
    ② [宋]胡铨《经筵玉音问答》,《全宋文》卷四三一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册第352页。
    ③ [宋]胡铨《逸贤峝》,《全宋诗》卷一九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91页。
    ①[宋]胡铨《到琼州和李参政》,《全宋诗》卷一九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75页。
    ② [宋]胡铨《儋耳郡道中》残句,《全宋诗》卷一九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92页。
    ③ [宋]胡铨《题琼州临高县茉莉轩》残句,《全宋诗》卷一九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92页。
    ④ 《全宋诗》卷一四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6438页。
    ① [宋]李光《秋日题池南壁间》,《全宋诗》卷一四二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30页。
    ② [宋]李光《水调歌头·昌化郡长桥词》,《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册第785页。
    ①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陶靖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页。
    ②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秦少游诗街耀》,《宋诗话辑佚》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页。
    ③ [宋]秦观《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2页。
    ④ [宋]秦观《无题二首》之一,《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⑤ [宋]秦观《饮酒诗四首》之二,《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⑥ [宋]秦观《梦伯收文公》,《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① [宋]秦观《陨星石》,《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② [宋]秦观《海康书事十首》之一,《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③ [宋]秦观《海康书事十首》之十,《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④ [宋]秦观《宁浦书事六首》之六,《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⑤ [宋]李光《与赵元镇》之三,《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85页。
    ⑥ [宋]李光《与赵元镇》之三,《全宋文》卷三三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册第186页。
    ⑦ [宋]赵鼎《辩诬笔录》,《全宋文》卷三八一四,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71页。
    ① [宋]赵鼎《谢到潮州安置表》,《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5页。
    ② [宋]赵鼎《谢到吉阳军安置表》,《全宋文》卷三八一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册第325页。
    ③ [宋]赵鼎《闻有长沙之命》,《全宋诗》卷六四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册第18403页。
    ④ [宋]赵鼎《余去秋七月登舟,逮此一年矣,六月晦日,午睡觉,闻儿女辈相谓曰,明朝又是秋风起,推枕怅然走笔记之》,《全宋诗》卷六四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册第18398页。
    ⑤ [宋]赵鼎《登舟示邢子友》,《全宋诗》卷六四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册第18404页。
    ① [宋]赵鼎《行香子》,《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册第947页。
    ② [宋]欧阳修《与谢景山书》,《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6页。
    ③ [宋]余靖《曾太博临川十二诗序》,《全宋文》卷五六七,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册第20页。
    ①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五“通鉴不载离骚”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②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卷一三五《颍滨文钞·古史论·屈原》,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57-6358页。
    ③ [宋]尹洙《送浮图迥光一首》,《全宋文》卷五八六,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册第4页。
    ④ [宋]秦观《论议下》,《秦观集编年校注》卷一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⑤ [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文集》卷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8-1419页。
    ⑥ 王德华《屈骚精神在宋代的缺失与修复》,《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109页。
    ① [宋]刘挚《再酬王太傅》.《忠肃集》卷一八,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8页。
    ② [宋]邹浩《愤古赋》,《全宋文》卷二八二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册第38页。
    ③ [宋]邹浩《愤古赋》,《全宋文》卷二八二五,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册第38页。
    ④ [宋]李纲《剑浦道中二首》之二,《李纲全集》卷七.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57页。
    ⑤ [宋]张九成《见菊花呈诸名胜》,《全宋诗》卷一七九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册第20009贝。
    ⑥ [宋]李光《感春辞一篇为自然使君作》,《全宋文》卷三三○六,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4册第43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四“晁补之”本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12页。
    ②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辩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③ [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辩证·辩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5页。
    ②[宋]晁补之《离骚新序上》,《全宋文》卷二七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册第115页。
    ③ [宋]晁补之《离骚新序上》,《全宋文》卷二七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册第115页。
    ④[宋]晁补之《续楚辞序》,《全宋文》卷二七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册第121页。
    ⑤[宋]晁补之《离骚新序上》,《全宋文》卷二七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册第115页。
    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王逸序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王逸序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王逸序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王逸序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经》王逸序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页。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反离骚》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⑥[宋]朱熹《楚辞集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⑦[宋]朱熹《楚辞集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宋]张九成《张状元孟子传》卷一三,《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版。
    ② [宋]李纲《拟骚(并序)》,《李纲全集》卷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8页。
    ① [宋]李纲《拟骚(并序)》,《李纲全集》卷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上册第9页。
    ① [宋]张九成《谪居赋》,《全宋文》卷四○三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册第416页。
    ② [宋]朱熹《朱熹集》卷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册第4-5页。
    ① [宋]梅尧臣《依韵和晏相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
    ② [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45页。
    ③ [宋]苏舜钦《赠释秘演》,《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卷二,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④ [宋]朱熹《朱熹集》卷六四,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册第3340页。
    ①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0页。
    ② [宋]苏轼《评韩柳诗》.《苏轼文集》卷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09-2110页。
    ③ [宋]苏轼《评韩柳诗》,《苏轼文集》卷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16页。
    ④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柳仪曹诗》,《宋诗话辑佚》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页。
    ⑤ [宋]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引》,《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110页。
    ⑥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9页。
    ⑦ [宋]苏轼《赠郑清叟秀才》,《苏轼诗集》卷四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22页。
    ⑧ [宋]黄庭坚《答王观复》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43页。
    ① [宋]黄庭坚《答何静翁》,《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47页。
    ② [宋]黄庭坚《与洪驹父四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五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596页。
    ③ [宋]黄庭坚《与洪甥驹父》之二.《黄庭坚全集》第五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593页。
    ④ [宋]魏了翁《黄太史文集序》.《全宋文》卷七○七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册第32页。
    ⑤ [宋]李光《某天资坦率人也,性又刚褊,偶以使事暂去行阙。马上放目,颇适野性,作出郊一首,简知我者》,《全宋诗》卷一四二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381页。
    ⑥ [宋]李光《秋日杂咏十首》之十,《全宋诗》卷一四二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册第16499页。
    ⑦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庄简集》提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95页。
    ① [宋]胡铨《题小桃源图》,《全宋诗》卷一九三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册第21588页。
    ② [宋]李纲《李纲全集》卷一二,岳麓书社2004年版,中册第131页。
    ③ [宋]梅尧臣《依韵和晏相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
    ① [宋]晁补之《题陶渊明诗后》,《全宋文》卷二七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册第129页。
    ② [宋]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48页。
    ①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26页。
    ②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页。
    ① [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三首》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39页。
    ② [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三首》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57—958页。
    ① [宋]黄庭坚《大雅堂记》,《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27页。
    ② [宋]魏了翁《黄太史文集序》,《全宋文》卷七○七九,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册第32页。
    ③ [宋]黄庭坚《杨明叔从予学问,甚有成。当路无知音,求为泸州从事而不能得。予蒙恩东归,用“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作十诗见饯,因用其韵以别》之八,《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07页。
    ④ [宋]黄庭坚《答清长老》之一,《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037页。
    ①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第六十六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页。
    ② 钱钟书《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页。
    ① [宋]苏轼《与二郎姪一首》,《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23页。
    ② [宋]苏轼《评韩柳诗》,《苏轼文集》卷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09-2110页。
    ③ [宋]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引》,《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册第1110页。
    ④ [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4页。
    ⑤ 李越深《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第53页。
    ① [清]刘熙载《艺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② [宋]黄庭坚《与党伯舟帖七》之七,《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1293页。
    ③ [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三首》之二,《黄庭坚全集》第八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册第940页。
    《白居易诗集校注》[唐]白居易撰,谢思炜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新旧党争与士人政治心态研究》刘学斌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萧庆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尚永亮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贬谪文学论集》蒋长栋等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本草经集注》[宋]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
    《泊宅编》[宋]方勺撰,许沛藻、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赤雅》[明]邝露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12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崇正辩 斐然集》[宋]胡寅撰,容肇祖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版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楚辞集注》[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吹剑录全编》[宋]俞文豹撰,张宗祥校订,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嘉靖)池州府志》[明]王崇撰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4册,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康熙)郴州总志》[清]陈邦器等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21册
    《(乾隆)潮州府志》[清]周硕勋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46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66年版
    《道命录》[宋]李心传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342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东都事略》[宋]王称撰,孙言诚、崔国光点校,齐鲁书社2000年版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撰,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东坡词编年笺证》[宋]苏轼撰,薛瑞生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东坡词研究》崔海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东轩笔录》[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读易详说》[宋]李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
    《杜诗详注》[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
    《范成大年谱》于北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方舆胜览》[宋]祝穆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古今医案按》[清]俞震编,达美君、王荣根、周金根、邓丽娟校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版
    《古谣谚》[清]杜文澜辑,周绍良点校,中华书局1958年版
    《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道光)广东通志》[清]阮元等纂修,《续修四库全书》第669—675册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癸辛杂识》[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桂海虞衡志校注》[宋]范成大撰,严沛校注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嘉靖)赣州府志》[明]董天锡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8册,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侯鲭录》 [宋]赵令畴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后汉书》[南朝]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化州志》[清]彭贻荪等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176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版
    《画墁集》[宋]张舜民撰,《知不足斋丛书》第9册,中文出版社1980年版
    《黄庭坚年谱新编》郑永晓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黄庭坚评传》黄宝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庭坚全集》[宋]黄庭坚撰,郑永晓整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挥麈录》[宋]王明清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弘治)徽州府志》[明]王舜民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1册,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版
    《(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416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
    《(康熙)江西通志》[清]谢旻等纂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3--518册
    《荆公新学研究》刘成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经幄管见》[宋]曹彦约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续编》第276册,影印《豫章丛书》本
    《景德传灯录译注》[宋]原道撰,顾宏义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
    《旧唐书》[五代]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敬乡录》[元]吴师道撰,《丛书集成续编》第149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孔氏谈苑》[宋]孔平仲,《丛书集成初编》第2861册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楞严经集注》[宋]思坦集注,《续藏经》第1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编印
    《冷斋夜话》[宋]惠洪撰,陈新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李纲全集》[宋]李纲撰,王瑞明点校,岳麓书社2004年版
    《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石明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梁溪漫志》[宋]费衮撰,金圆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临川先生文集》[宋]王安石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同治)临江府志》[清]德馨等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108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两宋词人丛考》王兆鹏著,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两宋思想述评》陈钟凡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岭外代答校注》[宋]周去非撰,杨武泉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唐]刘禹锡撰,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
    《龙川略志》[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陆游集》[宋]陆游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
    《论苏轼岭南诗及其他》曾枣庄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撰,朱东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孟子正义》[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南渡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钱建状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王兆鹏著,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南宋馆阁录续录》[宋]陈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
    《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南宋心学学派的文学研究》陈忻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嘉靖)南安府志》[明]刘节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50册,上海古籍书店1990年版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秦观集编年校注》[宋]秦观撰,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秦观资料汇编》周义敢、周雷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
    《秦少游年谱长编》徐培均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庆元条法事类》[宋]谢深甫编,戴建国点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
    第1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全宋诗》傅璇琮、倪其心、许逸民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全唐诗》(增订本)[清]彭定求等辑,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
    《(道光)琼州府志》[清]明谊等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47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入蜀记》[宋]陆游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190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三朝名臣言行录》[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三松堂学术文集》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卷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63年版
    《水经注校释》[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宋大诏令集》[宋]佚名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宋代岭南谪宦》金强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宋代人物论稿》张其凡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宋代社会生活研究》汪圣铎,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宋代特殊群体研究》游彪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代文学研究》张毅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沈松勤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
    《宋李天纪先生纲年谱》赵效宣撰,《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九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宋论》[清]王夫之撰,舒士彦点校,中华书局1964年版
    《宋明经学史》章权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宋明理学概述》钱穆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余英时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许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诗钞》[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诗史》许总著,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史全文》[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宋史十讲》邓广铭著,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史翼》[清]陆心源辑撰,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刑统》[宋]窦仪等撰,吴翊如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元学案》[清]黄宗羲撰,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苏轼词编年校注》[宋]苏轼撰,邹同庆,王宗堂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苏轼年谱》孔凡礼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
    《苏轼评传》王水照、朱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苏轼诗集》[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苏轼文集》[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苏轼研究》王水照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宋]苏舜钦撰,傅平骧等校注,巴蜀出版社1991年版
    《苏魏公文集》[宋]苏颂撰,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苏辙集》[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苏辙年谱》曾枣庄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隋书》 [唐]魏征、令狐德棻纂修,中华书局1973年版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顾学颉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雍正)四川通志》[清]黄廷桂等纂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9—561册
    《坛经校释》[唐]慧能撰,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编,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唐代荆楚本土诗歌与流寓诗歌研究》周建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明]茅坤辑,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唐宋诗论稿》莫砺锋著,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
    《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朱刚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唐宋文学研究》曾枣庄著,巴蜀书社1999年版
    《唐五代逐臣和贬谪文学研究》尚永亮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编,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同正县志》杨北岑等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南华地方》第214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
    《童蒙训》[宋]吕本中撰,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乾隆)汀州府志》[清]曾曰瑛等纂修,《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75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王荆公年谱考略》[清]蔡上翔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王水照自选集》王水照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灼集》[宋]王灼撰,李孝中、侯柯芳辑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版
    《文溪存稿》[宋]李昴英撰,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瓮牖闲评》[宋]袁文撰,李伟国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五灯会元》[宋]普济撰,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武溪集》[宋]余靖撰,(民国)《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辑,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咸平集》[宋]田锡著,罗国威点校,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相山集》[宋]王之道撰,沈怀玉、凌波点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湘山野录 续录》[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斜川集校注》[宋]苏过撰,舒大刚、蒋宗许等校注,巴蜀书社1996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宋]佚名撰,汝企和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宋]刘时举撰,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116册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中华书局1957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
    《雪山集》[宋]王质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990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贞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9-1281册
    《杨文公谈苑》[宋]杨亿口述,黄鑑笔录,宋庠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杨万里年谱》萧东海撰,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元城语录解》[宋]马永卿辑,《丛书集成初编》第60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元丰九域志》[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元好问诗编年校注》[金]元好问撰,金宝心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宋]绍隆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7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
    《粤西丛载校注》[清]汪森编,黄振中、吴中任、梁超然校注,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张国淦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版
    《张耒集》[宋]张耒撰,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
    《张载集》[宋]张载撰,中华书局1978年版
    《张状元孟子传》[宋]张九成撰,《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年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致堂读史管见》[宋]胡寅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
    《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蔡尚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刘师培、章太炎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历史大辞典》邓广铭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2卷)》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曾枣庄主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忠肃集》[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周敦颐集》[宋]周敦颐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朱熹集》[宋]朱熹撰,郭齐、尹波点校,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熹年谱长编》束景南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朱熹文学研究》莫砺锋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子大传》束景南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
    《资治通鉴后编》[清]徐乾学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42-345册
    《紫岩易传》[宋]张浚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册
    《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王水照撰,《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王水照撰,《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试论苏轼的岭南诗》张德昌撰,《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
    《流放岭南的元祜党人》陈乐素撰,《求是集》第二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论苏轼对释道态度的前后一致性》曾枣庄撰,《天府新论》1985年第2期
    《苏轼岭海时期的心态模式》李越深撰,《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
    《论宋人平淡诗观的特殊指向与内蕴》韩经太撰,《学术月刊》1990年第7期
    《流放者的心路历程:苏轼在海南》周伟民撰,《人大复印资料》1992年第10期
    《柳宗元贬谪期创作的“骚怨”精神——兼论南贬作家的创作倾向及其特点》,戴伟华撰,《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
    《苏轼贬居黄州期间词多诗少探因》王兆鹏撰,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寄我无穷境——苏轼贬儋期间的生命体验》唐玲玲撰,《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刘复生撰,《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6期
    《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论屈原贾谊的意识倾向及其在贬谪文化史上的模式意义》尚永亮撰,《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黄庭坚词系年考证》胡可先撰,《文献》1998年第4期
    《论苏轼迁谪期间的精神胜利法——兼探封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周云龙撰,
    《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张海鸥撰,《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钱建状撰,《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正统与政见之争——论北宋中后期苏氏蜀学对荆公新学之批评》刘成国撰,《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苏轼迁谪与山水纪游诗之新变——兼论道家思想与生命安顿》张高评撰,《中 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论宋代贬谪文人的海南词》姚惠兰撰,《海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屈骚精神在宋代的缺失与修复》王德华撰,《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沈松勤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广东贬谪文人的时空考察》刘庆华撰,《学术研究》2009年第5期
    《“统系”之变与宋初儒学的复兴》张兴武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论宋人的“诗人诗”、“文人诗”与“儒者诗”之辨》祝尚书撰,《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祜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
    尚永亮、钱建状撰,《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总第99期
    《宋初四朝官员贬谪研究》高良荃撰,2003年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北宋前期贬谪诗研究》陈文慧撰,2004年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论北宋黜降官问题》程天芹撰,2006年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代官员惩治研究》陈骏程撰,2006年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秦桧当政时的岭南谪宦研究》冯国梅撰,2007年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研究》杨世利撰,2008年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贬谪文学与超越意识——以苏轼黄州岭海时期创作为中心》田宝撰,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元祜迁谪诗作与生命安顿》张玮仪撰,2009年台湾成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唐宋贬谪词研究》张英撰,2009年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严宇乐撰,2012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