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由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
     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我国,检察机关除有权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外,还享有强大的侦查权,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检察侦查权、防止其滥用,就是理论和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多年来,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检察侦查权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检察侦查权不仅理论质疑不断,而且实践中同样存在大量滥用的现象。可以说,在我国,如何有效防止检察侦查权滥用依然是理论与实践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将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检察侦查权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状况,实务部门和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的写作从以下思路展开:第一,基于现有研究对监督与制约两种控权机制不加区分,而且在我国语境中控权机制的构建过于强调监督机制的作用,这极易忽略监督机制在权力控制上的功能限度。因此,本文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监督与制约两种控权机制进行区分,并对其控权机理进行归纳。第二,域外在检察侦查权控制上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相关制度改革的镜鉴,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域外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比较研究并不充分,特别是监督机制对检察侦查权的控制功能及其所依存的权力结构,以及监督与制约两种机制在检察侦查权控制上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域外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分析。第三,鉴于现有研究对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缺乏整体上的分析和反思,本文着重对我国现有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从规范和实践运行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反思。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的写作方法以价值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为主。
     第一章主要阐述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的基本理论。侦查权是指国家赋予侦查机关依法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权力。侦查权不仅包括采取侦查行为的权力,还包括决定开始侦查和终结侦查的权力。检察侦查权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侦查权力。在世界范围,检察机关享有侦查权均是通例。检察侦查权宏观上可分为自侦案件侦查权和其他案件侦查权。从微观角度,自侦案件侦查权应包括侦查启动权、侦查行为实施权和侦查终结权。其他案件侦查权应包括指挥侦查权(建议侦查权)、补充侦查权、强制处分的申请或决定权等。由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往往是涉及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具有智能化、秘密性和无被害人等特点,使得各国和地区检察自侦案件侦查权呈现强化的趋势。理论上,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既是权力控制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要求。另外,本文认为,监督与制约是权力控制的两种基本形态,二者在主客体关系、范围、作用方式、作用的时间、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二章是比较法视野下的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本文将监督与制约两种机制分别予以考察。首先,本文分别对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进行了考察。上述各国,监督机制在检察侦查权控制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美国与法国、德国和日本检察侦查权监督机制存在巨大差异。本文认为,检察侦查权监督机制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法国、德国和日本偏向于科层制的检察体制,使其检察侦查权监督以检察一体为载体。虽然,监督机制在检察侦查权合目的性和合法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控权功能,但也存在着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在检察机关内部,是否进行监督取决于上级。第二,上级权力更大,更可能滥权。域外检察侦查权制约机制主要体现为司法权对侦查权的控制,这与司法权对警察侦查权的制约存在较多的共性,主要体现为:强制侦查行为的事前授权或事后确认、程序性听审、羁押的复查以及违法侦查行为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裁。检察侦查权制约机制具有制约权力、保障人权和权力合法化功能。但与监督机制一样,制约机制也存在着功能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检察官侦查权有扩大的趋势,而对其司法控制则有弱化的趋势。第二,强制侦查的事前授权控权作用受到限制。第三,程序性制裁也存在功能的限度。无论是检察侦查权的监督还是制约均非完美无缺,均存在着功能的局限性,这既有来自人的因素,也有制度本身发挥作用范围限度的因素。因此,域外检察侦查权控制一般都强调两种机制的互补、“里应外合”,而不是有所偏颇。
     第三章阐述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及其成因。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权之初,理论上就有对“一竿子插到底”工作方式的争论。现有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是在检察机关回应学界质疑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的。具体而言,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检察院内部分工对检察侦查权形成的监督制约、检察机关领导机制对侦查权形成的监督、逮捕决定权上提、检务督察、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检察侦查权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主要是法院对检察侦查权的制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从已有措施来看,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特征表现为:“以内部监督制约为主,以外部监督制约为辅”和“以监督为主,以制约为辅”。现有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与我国传统监督政治法律文化、当前政治体制以及司法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密切相关。
     第四章内容是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实证考察与评析。本文充分利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有实证研究成果、官方统计数据、典型个案以及笔者的访谈对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进行实证考察。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在实践中能够发挥一定的控权作用,但其在检察侦查权控制上的不足已是实务部门与理论界的共识。具体而言:检察院内部分工对侦查权控制作用十分有限。内部领导机制对检察侦查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决定者往往做出有利于本部门的倾向性决定;上级权力更大,更可能倾向于滥用权力。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和监督对侦查权控制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局限性:第一,监督的控权机理影响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在侦查权控制上的作用。第二,检察权地方化消解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在侦查权控制上的作用。职务犯罪审查逮捕上提一级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从全国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一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这主要表现为不捕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实践中,职务犯罪逮捕率仍然偏高、批捕后判处缓刑及以下刑罚的比例仍然较高、在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运作机制下批捕主体中立性难以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滥觞于回应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和外界的质疑。从现有资料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对检察权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对检察侦查权的控制力度相对有限。从外部看,法院对检察侦查权的制约表现为其对侦查机关违法行为的实体性制裁和程序性制裁。然而,实践中实体性制裁难以发挥作用。虽然,随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在规范上程序性制裁机制逐步完善,但其实施效果确不容乐观。我国已有的“以内部监督制约为主,以外部监督制约为辅”、“以监督为主,以制约为辅”的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难以有效地约束检察侦查权的行使需要进一步反思。从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看,这既有规范上的问题也有认识上的原因。从更深层次看,其原因在于:内部监督制约属于自我控制机制和检察机关偏向于追诉职能。从外部制约机制看,这既有规范层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国“检法一体”以及“数目字管理”的业绩考评机制等深层原因。
     第五章是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改革。从宏观上,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需要改变对监督机制的路径依赖,逐步强化外部制约。这主要因为外部制约相对内部监督具有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和符合正当程序基本要求的比较优势。然而,强化检察侦查权的外部制约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反而,需要在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外部强化的同时,进一步合理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原因在于: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能够发挥控权作用,而外部制约存在的功能限度。我国检察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不能一味采取增设监督主体、不断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方式,而应不断加强外部制约机制建设,同时合理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司法独立是侦查权外部制约机制构建的前提,因此,我国检察侦查权外部制约机制的构建及其功能发挥有赖于司法独立的逐步形成。从微观上,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需要:第一,检察机关权力结构合理化。首先,检察官独立。检察长、上级检察官的指令权和监督权是以检察官独立为前提的。因此,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需要逐步落实和完善主办检察官制。在此基础上,规范上级对下级检察官的领导和监督。其次,检察一体化的加强。我国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的实效化,更进一步说,检察一体化的实现,必须解决检察权地方化问题。第二,侦查监督部门对检察侦查权监督属于自我控制机制,因此,各种改革必然是有限度的,检察侦查权合法性监督应在司法审查机制逐步完善之后,主要交由法院行使。第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现阶段,有必要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外部化、限缩监督案件范围以及强化其效力等方面的改革。检察侦查权外部制约机制的改革需要:第一,强制侦查的事先审查问题。就审查决定的主体而言,现阶段立法宜采取一种相对合理的做法,在维持上一级检察院对强制侦查行为进行事先授权的基础上,建立不服检察院决定的法院审查机制和上诉机制。但由法院对强制侦查行为进行事先的授权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事先授权的范围而言,我国应在逮捕上一级检察院审批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将事先授权的范围逐步扩大至其他强制侦查行为。第二,侦查行为事后审查问题。事后审查范围应当包括所有的侦查行为;应当建立司法审查的救济机制。
     结语说明本文已经进行的研究、基本结论以及可能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rela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thinking andresearch methods. Procuratorial organ had the right to criminal activities of supervision, butalso enjoyed a strong power of investigation in our country. So, how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o prevent its abuse, was a theory and practice problem. It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at the supervision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was ceaselessly perfectedover the years. However, the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not only was constantlyquestioned on theory, but there were many abuses in practice. How to prevent the abuse of the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s still a problem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focuses on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trol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eextensive and thorough research had been done, and obtained a lot of achievements. However,existing research still has many deficienci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following thinking: Firstly, based on the existingresearch without discrimination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itis easy to ignore the function limit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refore, the first thing to do ofthis paper is to distinguish supervision with restriction, and to conclude the mechanism ofpower control of them. Secondly, the foreign countries’s experience of control of power of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could be used as mirror of our country reform, but the comparativestudy of these was not sufficient, especially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power of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power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supervision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n the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erefore, it isnecessary to furthe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foreign countries’s experience of the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irdly, in view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lack of overall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China's supervision and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the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power,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onexisting mechanism from the rule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to do the necessary refle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value analysis,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s the mainresearch method.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power refers to the powerwhich investigation organ finded the facts of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nvestigationpower includes not only the power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lso the power to decide to startand to end the investigation. The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s the power whichprocuratorial organ enjoyed in criminal procedure. Procuratorial organ generally has theinvestigation power in the world scope. Macroscopically, the power of procuratorialinvestig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investigation power of prosecutor-investigated cases andothers. Microscopically, the investigation power of prosecutor-investigated cases includes thepower to start, implement and terminate the investigation. Other cases investigation powerincludes the power of command to investigate,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rdecision of compulsory measures. Because the prosecutor-investigated cases are often involvedin government official corruption,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secrecy and novictim, the investigation power has the trend of aggrandizement. In theory, the supervision and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s needs of power control, butalso for the guarantee of human right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upervision andrestriction is the two basic forms of power control,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subject and object, scope, mode of action, action time and purpose.
     The second chapter is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nal andextern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n France, German, theUnited States and Japan respectively.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for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all the counties above, but the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United States has a great difference from those of France, Germanand Japan.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s closelyrelated to power structure. The prosecutorial system of France, German and Japan towardsbureaucracy, the procuratorial integration becomes the carrier of power supervision. Thesupervision mechanism has a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bjective and legitimacy control of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but its function has some limitations.(1) Whether or notto supervise depends on the superior in the prosecutorial organ.(2) The more powerful, more likely to abuse of power. The foreign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investigati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ontrol by judicial power, which includes the priorauthorization or subsequent confirmation of mandatory investigation, procedural hearings, thecustody review and the substantive and procedural sanction of the illegal investigation acts.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powerrestriction,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power legalization. Like as the supervisionmechanism, restriction mechanism has the limitation of function.(1) The power of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has the tendency to expand, while as the judicial control has aweakening trend.(2) The function of compulsory investigation prior authorization is limited.(3)Procedural sanction has its function limitation. Whether the supervision or restriction is not thepink of perfection, there are functional limitations because of the human factor or the systemitself. Therefore, the control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had generally emphasizedtwo mechanisms of complementary, not biased.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our country’s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procuratorial organ having the power to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there has the arguments on the working mode of “a pole inserted in the end”. The present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by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in response toquestion of the academia,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control by internal department, thesupervision through the leadership mechanism, the lift of decision to arrest, procuratorialoperation supervision, people's supervisor system and so on.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restriction mechanism is mainly the restriction by court. By many years, China has established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of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e existing measures are characterized as “mainly to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the external as a supplement” and “mainly to supervision,the restriction as a supplement”. Its 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political and legal culture of supervision, the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interests of rulesformation 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the supervision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hall make fulluse of the result of the existe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official statistical data, typical case andthe Information by the interview.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lthough our country’s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in practice can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control of power, but the insufficient is the consensus by the practiceand theory of community. The control by internal department is very limited. The supervisionthrough the leadership mechanism has certain control effect, but the decision is often made infavor of the sectors, and the greater of superior power, the more likely to be abused. Thesupervision by superior procuratorial orga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we shouldalso see its limitation. Firstly, the principle of supervision has effected on the supervision bysuperior procuratorial organ. Secondly, the localization of procuratorial power has digested thefunction of supervision by superior procuratorial organ. The lift of decision to arrest in officialcrime is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of judici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a certainpractical value from the result all over the country.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not-arrest ratein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But the arrest rate of official crime remains high in practice. Therate of sentence to probation and following penalty after arres is still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The neutrality of arrest body can not guarantee under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ficial crimeinvestigation integration. The people's supervisor system was originated in response to questionthe procuratorial organ handling official crime. The system of people’s supervisor has played arole for contro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from existing data, but relativelylimited. From the outside, the restriction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by court is thesanction of entity and procedural sanction of the illegal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However, thesanction of entity is difficult to play a role in practice. Although, as promulgating of “on thehandling of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riminal cases”, the norms of procedural sanctionhas perfected progressively, but the effect is not optimistic. The existing mechanism could notplay function well should be reflected further. There are the causes of rules and understandingabou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e deeper reason is that the inner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belongs to self-control mechanism and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tends to prosecute. From theexternal restriction mechanism, the cause may be from the norms,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eintegration of procuratorial organ and court” and the appraisal mechanism.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formation of our country’s the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mechanism of power of procuratorial investigation. Macroscopically, the reformation needs toeliminate the path dependence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gradually strengthen the externalconstraint mechanism, because the external restriction mechanism has reflected the principle ofchecks and balances and due process relative intern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However, strengthen the external restriction does not mean complete removal of internal supervisionmechanism, instead needs to further rationalize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reasonlies in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may play control effect, while theexternal restriction mechanism has the function limitation. Judicial independence is the premiseof external restriction mechanism, therefore, its function depends on gradually form of thejudiciary independence. Microscopically, the reformation needs to rationalize the powerstructure of procuratorial organ. The reformation of supervision by the investigationsupervision department is necessarily limited because it belongs to self-control mechanism.Therefore the legality supervision should be done mainly by the court with the progressivelyperfection of judicial review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externalize, limit the supervisionscope, strength its effectiveness for the people's supervisor system. The reformation of externalconstraint mechanism needs to perfect the judicial review of investigation power. Firstly, weshould reform the prior authorization mechanism.(1) The organ of review. Current legislationshould adopt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approach, which maintenances the upper gradeprocuratorate as review organ of the mandatory investig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mechanismof review by court and the appellate when the one party refused to accept the decision. Butprior authorization by the court for compulsory investigative behavior is the developingdirection in the future.(2) The scope of authorization. Our country should continue to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gradually expand to other mandatory investigation act. Secondly,we should take about of the subsequent review. The subsequent review should include all theinvestigation behavior. The relief mechanism of judicial review should be established.
     Conclusion shows the accomplished research and the basic conclusion in the dissertationas well as questions and directions which needed to be studied possibly.
引文
3廉颖婷:“人民监督员深度参与监督司法权力”,《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8日,第1版。
    4参见陈瑞华:“诉讼监督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9页。
    6李建明:“检察机关侦查权的自我约束与外部制约”,《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1页。
    7朱孝清,前注[2],第128页。
    8高一飞:“检察机关内部双向制约机制的价值与局限”,《长白学刊》2011年第3期,第84页。
    9张学军:“办理经检、法检案件不宜一竿子插到底”,《法学季刊》,1983年第1期,第61页。袁嘉谟:“办理经检、法检案件宜一竿子插到底”,《法学季刊》,1983年第4期,第65-66页。等。
    10姚志清:“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评析及模式选择”,《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第136页。朱孝清等:《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282页。等。
    11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第29-35页。李建明,前注[5],第121-134。等。
    12高一飞,前注[7],第83-90页。
    13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13页。
    14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广安模式”,《当代法学》,2009年第6期,第143页。等。
    15王剑虹、任海新:“论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方式改革”,《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第90页。
    16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8页。
    17林喜芬:“‘程序性制裁理论’的理论反思——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分析焦点”,《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2页。
    18林钰雄:《检察官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魏武:《法德检察制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甄贞等:《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等。
    22William T. Pizzi,“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United States: 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54Ohio St. L.J.1993, p1325.
    23Stephanos Bibas,“Prosecutorial Regulation Versus Prosecutorial Accountability”,157U. Pa. L. Rev.959,2009.
    24Bennett L. Gershman,“The New Prosecutors”,53U. Pitt. L. Rev,1992, p393.
    25张步文:《刑事侦查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7页。周欣:《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页。王德光:《侦查权原理:侦查前沿问题的理性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26张步文:《刑事侦查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27王德光:《侦查权原理:侦查前沿问题的理性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7-15页。
    28转引自徐美君:《侦查权的运行与控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29万毅:“中国侦查制度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1-72页。
    31张鸿巍:“扭送刍议”,《河北法学》,2011年第1期,第66页。
    37万毅:“论侦查程序处分权与侦查监督体制转型”,《法学》,2008年第4期,第138页;王德光:《侦查权原理:侦查前沿问题的理性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周欣:《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3页。等。
    38参见[德]克劳斯.罗科信:《德国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39参见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40参见孙长永,前注[32],第24-44页。
    41王德光,前注[27],第6页。
    42参见万毅:“论侦查程序处分权与侦查监督体制转型”,《法学》,2008年第4期,第139页。
    43参见谢佑平、万毅,前注[39],第319页。
    44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45参见康顺兴:“日本检警关系及相关法制之评析”,《法律评论》,2000年第7-9期,第35-46。转引自高峰:“对检察机关批捕权废除论的质疑——兼论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的正当性”,《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第91页。
    46万毅:“论侦查权配置的内在原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21页。
    47Bennett L. Gershman,前注[23].
    48Rory K. Little,“Proportionality as an Ethical Precept for Prosecutors in Their Investigative Role”,68Fordham L. Rev,1999,p723.
    49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6页。
    50樊崇义、刘涛:“两大法系检察机关侦查权有趋同趋势”,《检察日报》,2003年10月9日,第4版。
    52邓思清:《检察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172页。
    53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6页。
    54魏武:《法德检察制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55Weigend,“Prosecution: Comparative Aspects”, http://law.jrank.org/pages/1854/Prosecution-Comparative-Aspects-Criminal-investigation-prosecutor.html.2011年9月15日访问。
    56樊崇义、刘涛,前注[50]。
    57王晓霞:《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比较研究——以侦查权的优化配置为视角》,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58[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59参见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61[德]托马斯.魏根特,前注[58],第51-52页。
    62林钰雄:“改革侦查程序之新视野——从欧洲法趋势看我国法走向”,《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第218页。
    63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66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Standards for Criminal Justice——Prosecutorial Function(3rdedition),§3-3.1(a).转引自张鸿巍:《美国检察官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67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68参见汪庆红:“监察与制衡——古代中国与中古英国权力控制模式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8页。
    69参见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13页。
    70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修订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72参见汪进元:“权力制约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法学评论》,1998年第1期,第31页。
    73胡玉鸿:“‘权力制约’概念辨析”,《公法研究》,2002年卷,第342页。
    74胡玉鸿:“‘以法律制约权力’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34页。
    75胡玉鸿:“‘以权利制约权力’辨”,《法学》,2000年第9期,第9-14页。
    76毛宏升主编:《当代中国监督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77参见杜立夫:“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辨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32页。
    78刘剑华:《中外监督体系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79参见葛洪义:“‘监督’与‘制约’不能混同——兼论司法权的监督与制约的不同意义”,《法学》,2007年第10期,
    80陈党、祝宪伟:“‘权力制约’问题研究综述”,《学习论坛》,1995年第12期,第36页。
    81刘筱勤:“从权力监督到权力制约——论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转型”,《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57页。
    82参见葛洪义,前注[79],第4-6页。
    88参见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89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90林喆,前注[70],第1页。
    9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9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4页。
    94周永坤,前注[89],第215页。
    95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基本理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0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102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106甄贞等:《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26-430页。
    107林钰雄:《检察官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陈运财教授也指出,不论是否强调作为法律守护者的理念,如何监督制衡此一新创的“公正客观之官署”,均属欧陆创设检察制度过程中共通关心的焦点之一。参见陈运财:“检察独立与检察一体分际”,《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9期,第9页。
    108参见林钰雄:《检察官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09张鸿巍:《美国检察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0页。
    111参见施鹏鹏:“法国检察官的职权”,《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第54页。
    116Mireille Delmas Marty,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e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436.魏武,前注[54],第22页。
    117魏武,前注[54],第151页。
    118参见[德]托马斯·魏根特,前注[58],第37页。
    119甄贞等,前注[106],第182页。
    120但在特定重大犯罪案件中,联邦总检察长得直接指挥侦查之进行。在过去数十年间,各州经由相互间的契约协定,就特别的事件建立一超越辖区的检察犯罪侦查网。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前注[38],第64-65页。
    121魏武,前注[54],第170页。甄贞等,前注[106],第171页。
    122参见林钰雄,前注[108]第29页。
    123参见甄贞等,前注[106]第576页。
    127参见张鸿巍,前注[109],第38-40页。
    128Bennett L. Gershman,前注[24]。
    129“美国律师协会刑事司法准则:检察侦查”,http://www.americanbar.org/publications/criminal_justice_section_archive/crimjust_standards_pinvestigate.html。2011年12月26日访问。
    130See Schmerber v. California,384U.S757,764-65(1965).
    131Sandra Caron George,“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What’s Politics Got To Do With It?”,18Geo. J. Legal Ethics,2005, p739.
    132Abby L. Dennis,“Reining in the Minister of Justice: Prosecutorial Oversight and the Superseder Power”,57DukeL.J.,2007, p131.
    133Fred C. Zacharias,“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Prosecutors”,79N.C. L. REV,2001, p721.
    134Burger, Warren E.,“Introduction: The ABA Standards for Criminal Justice”,12C. L. REV,1974, p251.
    135James Vorenberg,“Decent Restraint of Prosecutorial Power”,94Harv. L. Rev,1981, p1521.
    136William T. Pizzi,“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United States: 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54Ohio St. L.J,1993, p1325.
    137James Vorenberg,前注[135],p.1521.
    138[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39参见宋高初:“日本检察官职权行使制约机制研究”,《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114页。
    140参见[日]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144魏武,前注[54],第28页。
    145Jacqueline Hodgson, French Criminal Justice: A Comparative Account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of Crime inFrance,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5, p76.
    146See Mireille Delmas Marty,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e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p423-425.
    147甄贞等,前注[106],第23页。
    148甄贞等,前注[106],第155页。
    149甄贞等,前注[106],第155页。
    150林钰雄,前注[108],第34页。
    151[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载皮特.J.P.泰克:《欧盟成员国检察机关的任务和权力》,吕清,马鹏飞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119页。
    152许泽天:“侦查变革中之德国检察官定位——对检察指令权之质疑”,《检察新论》,2010年第8期,第27页。
    153[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要义》,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42页。
    155魏武,前注[54],第16页。
    156林钰雄:前注[108],第110页。
    157林钰雄:前注[108],第113页。
    158参见[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161陈文海:《法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88页。
    162黎敏:《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页。
    165详细分析参见同上注,第486-494页。
    166[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前注[158],第39页。
    168林钰雄,前注[108],第97页。
    169樊崇义主编:《检察制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170A. Didrick Castberg,“Prosecutorial Independence in Japan”,16UCLA Pac. Basin L.J.38,1995, p53.
    171[日]土本武司,前注[153],第19页。
    172黄东雄:《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台北:文物供应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页。转引自林钰雄,前注[108],第98页。
    173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第73-74页。转引自林钰雄,前注[108],第97页。
    174参见林山田:《刑事程序法》,第80页。转引自林钰雄,前注[108],第97页。
    175参见吴巡龙:《刑事诉讼与证据法实务》,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1页。
    176参见朱朝亮:“检察权之制衡”,《律师杂志》,1999年5月号,第42页。
    177陈文琪:“检察一体之实践”,《检察新论》,2007年第1期,第112页。
    178参见林钰雄,前注[108],第102页。
    179[日]土本武司,前注[153],第19页。
    180参见陈运财:“检察独立与检察一体分际”,《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9期,第17页。
    182林钰雄,前注[108],第105页。
    183陈运财,前注[180],第17页。
    184林钰雄,前注[108],第107页。
    185许泽天:前注[152],第30-31页。
    186参见万毅:“中国台湾检察权定位、配置及其他(上)”,《东方法学》2010年第1期,第122-123页。
    187林钰雄,前注[108],第45页。
    188参见刘晴:“自由裁量与裁量正义——读戴维斯《裁量正义——一项初步的研究》”,《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第153页。
    189林钰雄,前注[108],第118页。
    190甄贞等,前注[106],第185页。
    191王兆鹏:“台湾刑事诉讼法的重大变革”,载汤德宗、王鹏翔主编:《2006两岸四地法律发展: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下册),“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07年版,第423页。
    192[日]川出敏裕:“日本检察官之监督机制”,刘芳伶译,《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11期,第102页。
    193张超:“‘大阪地检特搜部篡改证据案’余震未了,日总检察长引咎辞职”,《法制日报》,2011年01月11日。
    194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第5页。
    195程雷:“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比较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2页。
    197See William Burnham, Jeffrey Kahn,“Russia’s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Five Years Out”, Review of Central and EastEuropean Law,2008, p24.
    198参见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第43页。
    199参见陈卫东、刘计划、程雷:“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二”,《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第73页。
    200参见郭松,前注[198],第49-50页。
    202林钰雄,前注[108],第103页。
    203陈文琪,前注[177],第100-101页。
    204林钰雄,前注[108],第104页。
    206孙长永,前注[32],第28页。
    207[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2页。
    208该条规定: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搜查、扣押和拘捕的权利;对此项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可能的理由,加上宣誓或誓愿保证,并具体指明必须搜查的地点、必须拘捕的人或必须扣押的物品,否则一概不得颁布搜查证、拘捕证或扣押证。
    209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96页。
    210See ED Cape, Richard Young, Regulating Policing: The 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1984Past, Present and Future,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8, p1.
    211孙长永,前注[32],第53页。
    212王兆鹏,前注[209],第221页。
    213孙长永、高峰:“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制度探析”,载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215孙长永,前注[63],第17页。
    216[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现代侦查程序与人权保护”,刘莹译,载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49页。
    217[日]铃木茂嗣:《续.刑事诉讼的基本构造》(上卷),有斐阁,1996年版,第91页。转引自孙长永,前注[63],第21页。
    218[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
    219孙长永,前注[32],第151-156页。
    222参见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201页。
    223孙长永,前注[32],第235页。
    225[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前注[221],第461-462页。
    227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228《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70页。
    229陈瑞华,前注[227],第73-74页。
    231参见陈瑞华:《比较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232See Joel Samaha, Criminal Procedur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9, p431.转引自同上注,第55页。
    233赵彦清:“受基本人权影响下的证据禁止理论——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载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四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234参见[德]克劳斯.罗科信,前注[38],第210页。[德]托马斯.魏根特,前注[58],187页。
    235[德]托马斯.魏根特,前注[58],第195页。
    236林钰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237孙长永,前注[63],第54页。
    238Tom R. Tyler, Procedural Justice, Ashgate: the Cromwell Prress,2005,Introduction1-10.
    239Peter J. Henning,“Testing the Limits of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ng White Collar Crime: How Far Will the Courts AllowProsecutors To Go?”,54U. Pitt. L. Rev.,1993, p405.
    240Braswell v. United States,487U.S.99(1988); Caplin&Drysdale v. United States,491U.S.617(1989); United States v.Williams,112S.Ct.1735(1992).
    241Peter J. Henning,前注[239],p.405.
    242Braswell v. United States,487U.S.115-116(1988).
    243Bennett L. Gershman,前注[24],p.393.
    244王晓霞,前注[57],第176-177页。
    245Bennett L. Gershman,前注[24],p.393.
    246王晓霞,前注[57],第21页。
    247林钰雄,前注[236],第245页。
    248参见王兆鹏,前注[209],第91页。
    249Paul M. Schwartz,“German and U.S. Telecommunication Privacy Law: Legal Regulation of Domestic Law EnforcementSurveillance”,54Hastings L.J.751,2003, p794.
    251See Debra Livingston,“Police, Community Caretaking, and the Fourth Amendment”, U. Chi. Legal F.261,1998, p271“.
    252See William J. Stuntz,“Warrants and Fourth Amendment Remedies”,77Va. L. Rev.881,1991, pp888-889.
    253参见高峰:“对刑事司法令状主义的反思”,《政法学刊》,2005年第3期,第52页。
    255Paul M. Schwartz,前注[249]。
    256[日]田中开:“关于刑事程序的历年统计资料”,日本《实用法律杂志》,1999年第1148期,第61-62页。转引自孙长永,前注[63],第60页。
    258参见孙长永,前注[63],第61页。
    259参见林喜芬,前注[17],第52页。
    262吕浇:“我国检察机关自侦工作的历史沿革”,《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第88页。
    263马巨山:“关于检察机关对自侦案件监督问题之管见”,《河北法学》,1987年第4期,第27页。
    264参见樊崇义等,前注[102],第356页。
    275樊崇义主编,前注169,第355页。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99~2009),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谢鹏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检察日报》,2004年3月1日。姚志清:“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评析及模式选择”,《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第136页。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3页。高一飞:“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36页。许建丽:“自侦案件侦查监督体系之完善”,《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第104页。
    276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3期,第25页。
    277陈瑞华,前注[16],第535页。
    278参见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0页。许建丽:“自侦案件侦查监督体系之完善”,《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第105页。
    279参见姚志清:“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评析及模式选择”,《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第136页。
    280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自侦案件侦查监督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38页。
    281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页。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0页。等。
    282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页。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8页。胡旭晟、肖洪泳:“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的法律文化”,《法学家》,2004年第6期,第38-47页。等。
    283钱穆:《文化学大义》,台湾:中正书局印行,1981年版,第3页。
    284梁治平:“比较法与比较文化”,《读书》,1985年第9期。转引自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9页。
    285[日]石川荣青主编:《现代文化人类学》,周星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86参见贺卫方:“中国司法传统的再解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第200页。
    287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27-735页。
    288这并不意味着在古代中国就不存在权力制约的现象。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和发挥在专制皇权之下在平行政权机关(如唐代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宋代在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明代在内阁、六部、司礼监)之间的权力制衡作用。只不过,在对国家权力进行控制的制度设计中,古代中国基本的和首要的控权方式就是监察。汪庆红,前注[68],第10页。
    289参见孙笑侠,冯建鹏,前注[69],第14页。
    291吴锋:“法律监督的文化源流”,http://www.bjjc.gov.cn/bjoweb/minfo/view.jsp?DMKID=157&XXBH=17513。2011年10月12日访问。
    292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93参见孙笑侠、冯建鹏,前注[69],第15页。
    295参加陈瑞华:“司法裁判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中国法院‘司法行政化’现象的重新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40-142页。
    296陈卫东:“新一轮刑事司法改革的若干问题”,载孙长永主编:《诉讼法学讲演录》(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9-73页。
    297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298参见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第91-92页。
    299谢佑平等:《中国检察监督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页。
    300陈卫东,前注[296],第39-73页。
    301参见王洪宇:“试论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第62页。
    302参见蔡定剑:“司法改革中检察职能的转变”,《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第26页。
    303樊崇义等,前注[102],第362页。
    304反映在检察理论研究上,就是“凡是利于扩张部门权力、利于增加部门利益的,无论在逻辑上是否周密,体系上是否圆融,都极力主张之。凡是可能限制部门权力的、不利于部门利益的,无论是否有可取之处,则全力反驳之。”赵丹:“检察理论研究之反思”,《法律方法与检察官思维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4月,第83页。
    305参见刘忠:“论中国法院的分庭管理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5期,第127-128页。
    307朱孝清,前注[2],第129页。
    308龙宗智教授将这种现象总结为检察理论研究的部门化倾向。龙宗智:“我国检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38页。
    309参见陈光中、张晓玲:“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第128页。
    310陈瑞华:“司法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http://wenku.baidu.com/view/1b4cae74f46527d3240ce0a7.html。2011年10月12日访问。
    311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312赵开年:“论刑事检察职权之规训:以内部监督制约为视角”,《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9期,第95-102页。
    313参见朱孝清,前注[2],第128页。
    314参见涂平贵、殷和清:“试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方式改革”,《检察实践》,2004年第2期,第24页。
    315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6页。
    316朱孝清等:《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318李建明,前注[6],第126页。
    323马静华:“侦查权力的控制如何实现——以刑事拘留审批制度为例的分析”,《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第54-65页。
    324陈涛、李森、闫永黎:“侦查权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6期,第104页。虽然马静华、陈涛等是以公安机关侦查权的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但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控制与其具有同质性,因此他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检察机关侦查权的内部控制状况。
    325职务犯罪批捕率2003年为94.6%、2004年为94.6%、2005年为95.2%、2007年为94.8%;公安机关侦查案件批捕率2003年为90.7%、2004年为90.4%、2005年为91.3%、2006年为89%、2007年为89.1%。参见《中国法律年鉴》。
    326参见肖卓、倪绍霞、王凯石等:“云南省审查逮捕机制运作实证分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3期,第89页。
    327宋英辉:“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第19页。
    330于世平:“加强内部监督的关键是领导干部”,《检察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3版。
    331参见朱孝清等,前注[316],第269页。
    328刘志洪、彭新华:“自侦案件搜查权的法律规制”,《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3期,第37页
    332童建明等:“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的范围和程序”,《中国检察》,第11卷,第59-61页。
    334甄贞等,前注[106],第580页。
    336姚志清,前注[279],第139页。
    337参见李建明,前注[6],第128页。
    340童建明等,前注[332],第72页。
    341朱孝清等,前注[316],第270页。
    342储国樑等,前注[338],第233页。
    344徐日丹:“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改革初见成效”,《检察日报》,2010年8月26日,第1版。345
    352何邦武、李珍苹:“职务犯罪批捕权上提一级改革的动因分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
    353刘怀成、梁伟:“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比例过高的原因及对策”,《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46页。
    354肖卓、倪绍霞、王凯石等,前注[326],第89页。
    355叶成国:“职务犯罪缓免判决率偏高的原因与对策——对职务犯罪缓免判决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4期,第84页。
    356王剑虹、任海新,前注[15],第91页。
    357刘慧玲:“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的改革”,《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58页。
    358刘宏波、郭晓颖:“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构想——以天津市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分析范本”,《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3期,第104-105页。
    359谢小剑:“论我国批捕权的归属”,《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87页。
    360刘慧玲,前注[357],第159页。
    361李卫东、维英:“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状况实证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2期,第86—87页。
    362参见胡渝、熊皓:“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为视角”,《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1期,第66页。沈义:“重庆:人民监督员监督‘三类案件’86件”,《检察日报》,2010年10月22日,第1版。
    363丁玮、邓立军:“人民监督员制度调查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1期,第106页。
    364李卫东、维英,前注[361],第85页。
    365霍辛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页。
    366韦成虎:“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证分析”,http://www.jcrb.com/jcpd/jcll/201012/t20101217_480458.html。2011-6-5日访问。
    367王治国:“检察机关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2年回顾与展望”,《检察日报》,2005年10月17日。
    368徐昕,前注[14],第140页。
    369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批判”,《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秋冬卷第31期,第168-183页。
    373丁玮、邓立军,前注[363],第104页。
    374李卫东、维英,前注[361],第87页。
    376林钰雄,前注[62],第155页。
    377陈瑞华,前注[227],第91-92页。
    378林钰雄,前注[236],第295-296页。
    379陈瑞华,前注[16],第134-135页。
    382陈瑞华,前注[16],第141页。
    384陈瑞华,前注[16],第295-359页。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等。
    385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第45页。
    386龙宗智:“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第18页。
    387汪海燕:“评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两个《规定》”,《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第95页。
    388徐清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的实践与思考”,《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6期,第17页。
    389杨宇冠、杨恪:“《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实施后续问题研究”,《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6期,第24页。
    394陈瑞华,前注[311],第13页。
    395陈卫东、李训虎,前注[13],第12页。
    396参见姚志清,前注[279],第135页。李谷妍、王军:“检察机关自侦监督的问题及对策”,《法学》,2006年第11期,第155页。廖荣辉、杜国强:“检察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反思及其重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69页。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0页。
    397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0页。
    398参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前注[280],第40页。
    399姚志清,前注[279],第139页。
    400参见马静华:“再论侦查监督制度:基于运行效果的反思与对策”,《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31页。
    401参见叶晓龙:“论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第76页。
    402参见思迪沃特菲尔德、皮特艾尔瑞吉、尼克金格:“检察官、预审法官及其对警察调查的控制”,载江礼华、杨诚:《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403参见王兆鹏,前注[209],第94页。
    404参见朱孝清等,前注[316],第115页。
    405马静华,前注[400],第31页。
    406参见张兆松,前注[397],第30页。
    407参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前注[280],第40页。
    409参见李建明,前注[6],第128页。
    410参见昌学文、李国超:“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之完善”,《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2期,第41页。
    411涂平贵、殷和清、陈卫英,前注[314],第24页。
    412徐美君,前注[28],第165页。
    413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第146-157页。
    414参见陈瑞华,前注[4],第39页。
    415参见姚志清,前注[279],第138页。
    417参见陈瑞华,前注[16],第105页。
    420陈瑞华,前注[16],第105页。
    422参见孙长永:“强制侦查的法律控制与司法审查”,《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72-73页。
    423孙长永,前注[63],第67页。
    424陈瑞华,前注[227],第35页。
    425孙长永,前注[422],第74页。
    426参见孙长永:“通过中立的司法权力制约侦查权力——建立侦查行为司法审查制度之管见”,《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第538页。
    428参见陈瑞华,前注[385],第47页。
    429陈卫东:“中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评两个证据规定”,《法学家》,2010年第5期,第24页。
    430参见龙宗智,前注[386],第20页。
    434孙长永、黄维智、赖早兴:《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435《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6条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应当要求其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436参见陈瑞华,前注[385],第44页。
    437参见“中央政法机关负责人就两个‘证据规定’答记者问”,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5/30/c_12157696.htm.2011年10月16日访问。
    438参见陈瑞华,前注[385],第44页。
    439陈光中,前注[431],第13页。
    440参加陈卫东,前注[429],第24-25页。
    442刘彦辉:“论非法证据调查程序在我国的立法确立”,《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第148页。
    443参见龙宗智,前注[386],第22页。
    444参见陈卫东,前注[429],第25页。
    446顾昂然:《新中国的诉讼、仲裁和国家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447龙宗智:“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辨析”,《现代法学》,1991年第3期。
    448顾昂然,前注[446],第20页。
    449参见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法学》,2000年第3期,第24页。
    450翁子明:《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当代中国法官的制度激励与行为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3页。
    451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452参见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言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460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9-172页。
    64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法学》,1997年第3期,第4-10页。
    46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14-215页。
    468李蓉:“古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下的权力配置”,《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页。
    476[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7页。
    477樊崇义主编,前注[169],第352页。
    483陈运财,前注[180],第17页。
    484[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486刘晴,前注[188],第153页。
    487[美]诺内特等:《转变社会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488孙长永,前注[422],第79页。
    489林钰雄,前注[236],第31页。
    490龙宗智,前注[386],第29-30页。
    491陈瑞华,前注[227],第155页。
    492陈运财:“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动向的省思与展望”,《月旦法学教室》,2011年第100期,第159页。
    493左卫民、周长军,前注[95],第212页。
    497徐美君,前注[28],第188-189页。
    498谢佑平等,前注[300],第1页。
    499参见李昌林,前注[494],第15页。
    500童之伟:“要实现司法体制从‘人治型’到‘法治型’的彻底转变”,《北京日报》,2011年10月8日。
    501龙宗智,前注[386],第30页。
    502孙长永,前注[422],第79页。
    503马家福、季美君:“检察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框架设计”,《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98页。
    504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77页。
    505谢鹏程,前注[143],第37页。
    506林丽莹:“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性之分际”,《月旦法学杂志》第124期。转引自万毅,前注[186],第126页。
    507樊崇义,前注[169],第66页。
    508参见吴巡龙,前注[175],第21页。
    509参见陈卫东、李训虎,前注[13],第9页。
    510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138],第31页。
    511参见林钰雄,前注[108],第80页。
    512参见[日]法务省刑事局编,前注[140],第18页。
    513参见[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514参见林钰雄,前注[108],第35-36页。
    515樊崇义,前注[169],第67页。
    516参见陈卫东、李训虎,前注[13],第9页。
    518林钰雄,前注[108],第39页。
    519樊崇义,前注[169],第68页。
    522参见谢鹏程,前注[143],第37页。
    523参见陈卫东、李训虎,前注[13],第9页。
    525张建伟:“试论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办案自主权”,《人民检察》,2007年第10期,第22页。
    526甄贞等,前注[106],第387页。
    530林钰雄,前注[108],第120页。
    534童建明等,前注[332],第73-74页。
    535张志铭:“对中‘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法制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9版。
    536林贵文、田香香:“论台湾地区检察官人事迁调民主化之得失——兼谈台湾地区检改运动”,《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第21页。
    539陈卫东,前注[532],第15页。
    540李美蓉:《检察官身份保障》,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75页。
    541[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6页。
    542李美蓉,前注[540],第185-186页。
    543魏武,前注[54],第274页。
    544李美蓉,前注[540],第186页。
    545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99~2009)》,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422页。
    546李美蓉,前注[540],第188页。
    552冯兴吾、刘文辉:“论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4期,第75-76页。
    553孙谦,前注[545],第283页。
    554杨平、陈久红、张林:“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理性思考及制度完善”,《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20-22页。
    556高一飞:“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40页。
    557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广安模式”,《当代法学》,2009年第6期,第143页。
    560樊崇义,前注[169],第380页。
    561徐尉:《日本检察制度概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6-277页。
    56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567陈瑞华,前注[4],第36-43页。
    568向泽选,前注[566],第87-88页。
    569孙长永:“检察机关批捕权问题管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62页。
    571孙长永,前注[426],第539页。
    573林钰雄,前注[562],第226页。
    576孙长永,前注[422],第80页。
    577孙长永,前注[63],第53页。
    578陈瑞华,前注[16],第4页。
    581陈瑞华,前注[385],第47页。
    582王兆鹏,前注[209],第120页。
    58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涉及认定同意为非自愿的判例主要有:Bumper v. North Carolina,391U.S.543(1968); U.S. v.Watson,423U.S.411(1976); U.S. v. Mendenhall,446U.S.544(1980).
    584孙长永,前注[426],第539页。
    585刘彦辉,前注[442],第151页。
    1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陈瑞华:《比较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陈文海:《法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邓思清:《检察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樊崇义等:《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理性思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樊崇义主编:《检察制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5顾昂然:《新中国的诉讼、仲裁和国家赔偿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6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17何家弘主编:《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18黄东雄:《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台北:文物供应出版社,1986年版。
    19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0江礼华、杨诚:《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1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黎敏:《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李美蓉:《检察官身份保障》,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4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5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修订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林钰雄:《检察官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8林钰雄:《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
    29林钰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林立:《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局,2005年版。
    31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2刘剑华:《中外监督体系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33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4毛宏升主编:《当代中国监督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倪世雄:《当代国际西方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钱穆:《文化学大义》,台湾:中正书局,1981年版。
    37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42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43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4孙长永、黄维智、赖早兴:《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45孙长永主编:《诉讼法学讲演录》(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6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99~2009),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47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汤德宗、王鹏翔主编:《2006两岸四地法律发展: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下册),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07年版。
    49王德光:《侦查权原理:侦查前沿问题的理性分析》,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0王晓霞:《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比较研究——以侦查权的优化配置为视角》,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1魏武:《法德检察制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2翁子明:《司法判决的生产方式——当代中国法官的制度激励与行为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吴巡龙:《刑事诉讼与证据法实务》,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54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5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谢佑平等:《中国检察监督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57徐美君:《侦查权的运行与控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8徐尉:《日本检察制度概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张步文:《刑事侦查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6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61张鸿巍:《美国检察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甄贞等:《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63周欣:《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4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朱孝清等:《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侦查监督实务手册》,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67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基本理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8[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69[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0[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赵蓉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1[德]克劳斯.罗科信:《德国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2[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7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杰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77[荷]皮特.J.P.泰克:《欧盟成员国检察机关的任务和权力》,吕清、马鹏飞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78[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9[美]马丁.P.戈尔丁:《法律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80[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81[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成非、张敬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82[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3[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4[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5[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美]约翰·享利·梅里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法律与实践》,张鸿巍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日]石川荣青主编:《现代文化人类学》,周星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90[日]法务省刑事局:《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91[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
    92[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要义》,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93[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4[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艾佳慧:“社会变迁中的法院人事管理”,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96柏利民、林家宏、侯春艳:“试析公诉案件之质量预警指标——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2期。
    97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自侦案件侦查监督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8蔡定剑:“司法改革中检察职能的转变”,《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
    99昌学文、李国超:“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内部监督之完善”,《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12期。
    100陈光中、张晓玲:“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101陈光中:“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以两院三部《两个证据规定》之公布为视角”,《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02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卷第1辑。
    103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法学》,2000年第3期。
    104陈瑞华:“司法裁判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中国法院‘司法行政化’现象的重新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05陈瑞华:“诉讼监督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6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07陈卫东、刘计划、程雷:“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
    108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09陈卫东:“检察工作一体化及其保障与规范”,《河北法学》,2010年第1期。
    110陈卫东:“中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评两个证据规定”,《法学家》,2010年第5期。
    111陈运财:“检察独立与检察一体分际”,《月旦法学杂志》,2005年第9期。
    112陈运财:“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动向的省思与展望”,《月旦法学教室》,2011年第100期。
    113陈兴良:“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
    114陈党、祝宪伟:“‘权力制约’问题研究综述”,《学习论坛》,1995年第12期。
    115陈文琪:“检察一体之实践”,《检察新论》,2007年第1期。
    116陈涛、李森、闫永黎:“侦查权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6期。
    117程雷:“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比较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8储国樑等:“检察一体化中的权力制约”,《中国检察》,第17卷。
    119丁玮、邓立军:“人民监督员制度调查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1期。
    120杜立夫:“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辨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1“20种刑讯逼命,江苏赣榆县反贪副局长被判无期”,《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9日。
    122樊崇义、刘涛:“两大法系检察机关侦查权有趋同趋势”,《检察日报》,2003年10月9日。
    123房保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分析”,《中国司法》,2011年第3期。
    124冯兴吾、刘文辉:“论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4期。
    125高一飞:“从部门本位回归基本理性——对检察机关职权配置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26高一飞:“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7高一飞:“检察机关内部双向制约机制的价值与局限”,《长白学刊》2011年第3期。
    128高峰:“对刑事司法令状主义的反思”,《政法学刊》,2005年第3期。
    129高峰:“对检察机关批捕权废除论的质疑——兼论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的正当性”,《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130高向武:“附带民事诉讼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1葛洪义:“‘监督’与‘制约’不能混同——兼论司法权的监督与制约的不同意义”,《法学》,2007年第10期。
    132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关于撤诉案件和无罪判决案件的调查报告”,《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
    133郭松:“检察官客观义务:制度本源与实践限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134何邦武、李珍苹:“职务犯罪批捕权上提一级改革的动因分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
    135贺卫方:“中国司法传统的再解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
    136霍辛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7胡玉鸿:“‘以权利制约权力’辨”,《法学》,2000年第9期。
    138胡玉鸿:“‘以法律制约权力’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39胡玉鸿:“‘权力制约’概念辨析”,《公法研究》,2002年卷。
    140胡旭晟、肖洪泳:“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的法律文化”,《法学家》,2004年第6期。
    141胡渝、熊皓:“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为视角”,《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1卷。
    142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43黄维智:“业务考评制度与刑事法治”,《中国检察》,第13卷。
    144黄士元:“以程序性制裁弥补实体性制裁之不足”,《法学论坛》,2005年第5期。
    145Jens Meyer-Ladewig, Herbert Petzold:“欧洲人权法院五十年”,王士帆译,《月旦法学杂志》,2011年第3期。
    146康顺兴:“日本检警关系及相关法制之评析”,《法律评论》,2000年第7-9期。
    147李蓉:“古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下的权力配置”,《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8李谷妍、王军:“检察机关自侦监督的问题及对策”,《法学》,2006年第11期。
    149李昌林:“从制度上保证审判独立——以司法独立的国际标准为参照”,《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50李建明:“检察机关侦查权的自我约束与外部制约”,《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51李恩树:“我国政法经费保障体制已初步建立”,《法制日报》,2011年3月31日,第5版。
    152李卫东、维英:“人民监督员制度试行状况实证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2期。
    153廉颖婷:“人民监督员深度参与监督司法权力”,《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8日,第1版。
    154梁治平:“比较法与比较文化”,《读书》,1985年第9期。
    155廖荣辉、杜国强:“检察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反思及其重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56林钰雄:“改革侦查程序之新视野——从欧洲法趋势看我国法走向”,《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
    157林贵文、田香香:“论台湾地区检察官人事迁调民主化之得失——兼谈台湾地区检改运动”,《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
    158林喜芬:“‘程序性制裁理论’的理论反思——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分析焦点”,《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59林贻影、张旻:“检务督察制度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60刘彦辉:“论非法证据调查程序在我国的立法确立”,《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161刘筱勤:“从权力监督到权力制约——论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转型”,《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162刘晴:“自由裁量与裁量正义——读戴维斯《裁量正义——一项初步的研究》”,《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
    163刘志洪、彭新华:“自侦案件搜查权的法律规制”,《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3期。
    164刘全才、张婷:“基层人民检察院侦监部门应对自侦案件逮捕方式改革的思考”,《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2期。
    165刘怀成、梁伟:“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比例过高的原因及对策”,《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66刘慧玲:“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的改革”,《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67刘宏波、郭晓颖:“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构想——以天津市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分析范本”,《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3期。
    168刘忠:“论中国法院的分庭管理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5期。
    169刘忠:“被识别的几率:非法取证程序性制裁的构成性前提”,《中外法学》,2011年第2期。
    170龙宗智:“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辨析”,《现代法学》,1991年第3期。
    171龙宗智:“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72龙宗智:“我国检察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73马家福、季美君:“检察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框架设计”,《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74马静华:“再论侦查监督制度:基于运行效果的反思与对策”,《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75马静华:“侦查权力的控制如何实现——以刑事拘留审批制度为例的分析”,《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
    176吕浇:“我国检察机关自侦工作的历史沿革”,《检察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177沈义:“重庆:人民监督员监督‘三类案件’86件”,《检察日报》,2010年10月22日,第1版。
    178宋英辉:“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179宋高初:“日本检察官职权行使制约机制研究”,《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80施鹏鹏:“法国检察官的职权”,《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181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
    182孙长永:“强制侦查的法律控制与司法审查”,《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183孙长永:“通过中立的司法权力制约侦查权力——建立侦查行为司法审查制度之管见”,《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184孙长永:“检察官客观义务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检察》,2007年第17期。
    185孙长永:“检察机关批捕权问题管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86孙笑侠:“两种价值序列下的程序基本矛盾”,《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87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188童建明等:“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的范围和程序”,《中国检察》,第11卷。
    189童之伟:“要实现司法体制从‘人治型’到‘法治型’的彻底转变”,《北京日报》,2011年10月8日。
    190涂平贵、殷和清:“试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方式改革”,《检察实践》,2004年第2期。
    191万毅、毛建平:“一体与独立:现代检察权运行的双重机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92万毅:“中国侦查制度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93万毅:“论侦查权配置的内在原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94万毅:“论侦查程序处分权与侦查监督体制转型”,《法学》,2008年第4期。
    195万毅、师清正:“检察院绩效考核实证研究——以S市检察机关为样本的分析”,《东方法学》,2009年第1期。
    196万毅:“中国台湾检察权定位、配置及其他(上)”,《东方法学》,2010年第1期。
    197王洪宇:“试论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
    198王治国:“检察机关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2年回顾与展望”,《检察日报》,2005年10月17日。
    199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法学》,1997年第3期。
    200王剑虹、任海新:“论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方式改革”,《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201王新环:“定罪率与绩效考核”,《人民检察》,2003年第9期。
    202肖卓、倪绍霞、王凯石等:“云南省审查逮捕机制运作实证分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3期。
    203向泽选:“检察业务考评机制探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04向泽选:“检察规律引领下的检察职权优化配置”,《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
    205谢鹏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检察日报》,2004年3月1日。
    206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207谢小剑:“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08谢小剑:“论我国批捕权的归属”,《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09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批判”,《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秋冬卷。
    210徐昕:“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广安模式”,《当代法学》,2009年第6期。
    211徐清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的实践与思考”,《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6期。
    212徐日丹:“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改革初见成效”,《检察日报》,2010年8月26日,第1版。
    213许泽天:“侦查变革中之德国检察官定位——对检察指令权之质疑”,《检察新论》,2010年第8期。
    214许建丽:“自侦案件侦查监督体系之完善”,《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
    215杨平、陈久红、张林:“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理性思考及制度完善”,《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
    216杨宇冠、杨恪:“《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实施后续问题研究”,《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6期。
    217姚志清:“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评析及模式选择”,《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
    218叶晓龙:“论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
    219叶成国:“职务犯罪缓免判决率偏高的原因与对策——对职务犯罪缓免判决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4期。
    220于世平:“加强内部监督的关键是领导干部”,《检察日报》,2009年10月19日,第3版。
    221袁嘉谟:“办理经检、法检案件宜一竿子插到底”,《法学季刊》,1983年第4期。
    222张兆松:“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法治研究》,2008年第12期。
    223张志铭:“对中‘检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法制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9版。
    224张鸿巍:“扭送刍议”,《河北法学》,2011年第1期。
    225张学军:“办理经检、法检案件不宜一竿子插到底”,《法学季刊》,1983年第1期。
    226张建伟:“试论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办案自主权”,《人民检察》,2007年第10期。
    227张超:“‘大阪地检特搜部篡改证据案’余震未了,日总检察长引咎辞职”,《法制日报》,2011年01月11日。
    228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29赵丹:“检察理论研究之反思”,《法律方法与检察官思维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4月。
    230赵彦清:“受基本人权影响下的证据禁止理论——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载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四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31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32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233朱孝清:“研讨会上答质疑——对检察制度若干问题的争鸣”,《人民检察》,2008年第13期。
    234朱朝亮:“检察权之制衡”,《律师杂志》,1999年5月号。
    235朱朝亮:“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之定位”,《东海大学法学研究》,2000年第15期。
    236“专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没有严格执行”,《人民法院报》,2011年1月11日。
    237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3期。
    238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239[日]川出敏裕:“日本检察官之监督机制”,刘芳伶译,《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11期。
    240陈瑞华:“刑诉法:一部民权法,而非治民法”,http://www.infzm.com/content/63035/0。2011年10月20日访问。
    241陈瑞华:“司法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http://wenku.baidu.com/view/1b4cae74f46527d3240ce0a7.html。2011年8月11日访问。
    242“各地增加办案力量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职务犯罪批捕提级实现平稳过渡”,http://www.legaldaily.com.cn/zfb/content/2010-12/14/content_2397828.htm?node=20611。2011年7月20日访问。
    243“全国首例非法证据排除案的意义与价值:‘规则’背后的权力再分配”,http://www.caihuanet.com/zhuanlan/meiti/timeweekly/201109/t20110901_3182680.shtml。2011年9月6日访问。
    244韦成虎:“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证分析”,http://www.jcrb.com/jcpd/jcll/201012/t20101217_480458.html。2011年7月14日访问。
    245吴锋:“法律监督的文化源流”,http://www.bjjc.gov.cn/bjoweb/minfo/view.jsp?DMKID=157&XXBH=17513。2011年9月13日访问。
    246张耕:“以规范扣押冻结款物为抓手,促进公正廉洁执法”,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3/01/content_13077987.htm。2011年10月22日访问。
    247“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顺应形势需要”,http://www.legaldaily.com.cn/fxy/content/2010-12/29/content_2420737.htm?node=20780。2011年7月20日访问。
    248“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回眸”,http://www.zsnews.cn/Column/2010/02/22/1354795.shtml。2011年5月24日访问。
    249“中央政法机关负责人就两个‘证据规定’答记者问”,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5/30/c_12157696.htm。2011年10月16日访问。
    250ED Cape, Richard Young, Regulating Policing: The 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1984Past,Present and Future,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8.
    251Jacqueline Hodgson, French Criminal Justice: A Comparative Account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Prosecution of Crime in France,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2005.
    252Mireille Delmas Marty,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e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53Tom R. Tyler, Procedural Justice, Ashgate: the Cromwell Prress,2005.
    254A. Didrick Castberg,“Prosecutorial Independence in Japan”,16UCLA Pac. Basin L.J.38,1995.
    255Abby L. Dennis,“Reining in the Minister of Justice: Prosecutorial Oversight and the SupersederPower”,57Duke L.J.,2007.
    256Bennett L. Gershman,“The New Prosecutors”,53U. Pitt. L. Rev,1992.
    257Burger, Warren E.,“Introduction: The ABA Standards for Criminal Justice”,12C. L. REV.,1974.
    258Debra Livingston,“Police, Community Caretaking, and the Fourth Amendment”, U. Chi. LegalF.261,271,1998.
    259Fred C. Zacharias,“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Prosecutors”,79N.C. L. REV,2001.
    260James Vorenberg,“Decent Restraint of Prosecutorial Power”,94Harv. L. Rev,1981.
    261Paul M. Schwartz:“German and U.S. Telecommunication Privacy Law: Legal Regulation ofDomestic Law Enforcement Surveillance”,54Hastings L.J.751,794,2003.
    262Peter J. Henning,“Testing the Limits of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ng White Collar Crime: HowFar Will the Courts Allow Prosecutors To Go?”,54U. Pitt. L. Rev,1993.
    263William Burnham, Jeffrey Kahn,“Russia’s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Five Years Out”, Review of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Law,2008.
    264William J. Stuntz,““Warrants and Fourth Amendment Remedies,77Va. L. Rev.881,888-889,1991.
    265William T. Pizzi,“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United States: the Limits of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54Ohio St. L.J.,1993.
    266Richard S. Frase,“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 How Do theFrench Do It, How Can Find Out, and Why Should We Care?”,78CAL. L. REV.545,560,1990.
    267Rory K. Little,“Proportionality as an Ethical Precept for Prosecutors in Their Investigative Role”,68Fordham L. Rev,1999.
    268Sandra Caron George,“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What’s Politics Got To Do With It?”,18Geo. J.Legal Ethics,2005.
    269Stephanos Bibas,“Prosecutorial Regulation Versus Prosecutorial Accountability”,157U. Pa. L.Rev.959,2009.
    270Bumper v. North Carolina,391U.S.543(1968).
    271Braswell v. United States,487U.S.99(1988).
    272Caplin&Drysdale v. United States,491U.S.617(1989).
    273ECHR, Artico v. Italy, Judgment of13May1980, Series A no.37.
    274United States v. Williams,112S.Ct.1735(1992).
    275U.S. v. Mendenhall,446U.S.544(1980).
    276U.S. v. Watson,423U.S.411(1976).
    277Schmerber v. California,384U.S757,764-65(1965).
    278Serious Organized Crime and Police Act2005, Serious Organized Crime Agence, athttp://uniblogger.com/en/Serious_Organised_Crime_Agency.2011-12-19日访问。
    279Weigend:Prosecution: Comparative Aspects,http://law.jrank.org/pages/1854/Prosecution-Comparative-Aspects-Criminal-investigation-prosecutor.html.2011年9月15日访问。
    280“美国律师协会刑事司法准则:检察侦查”,http://www.americanbar.org/publications/criminal_justice_section_archive/crimjust_standards_pinvestigate.html。2011年12月26日访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