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竺可桢(1890-1974),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
     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
     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著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著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Zhu Kezhen (1890-1974), a famous scientist and educator of modern China, as well as a pioneer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the introduced Western science. His rigorous attitude toward academy, modest and prudent personality, and persistence in study, were highly respected by his peers and successors.
     Lu Yongxiang said:"By mining Zhu Kezhen's cultural heritage, we will get rich learning from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Kezhen introduced foreign advanced scientific thought and philosophy, promoting scientific method and spirit, called on the empha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he alway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in China. Kezhe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emphasis on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nd innovation. It would help people in scientific field in nowadays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n scientific innovation to summarize Kezhen's thoughts and methodology, additionally, his rigorous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which was demonstrated in his several-decade-long lasting observation, set a good examp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y reviewing literature research on Kezhen, we identified that the findings till now were fragmented, repetitive and shallow, with lack of a mature and effective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leading to the lack of fruitful humanistic output.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till now,"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Culture" was set as the main line to build up systematic research framework on Kezhen in this thesis. Firstly,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to review his work so as to identify Kezhen's scientific research focuses in his different life stage; Secondly, by in-depth research, we fully demonstrated Kezhen's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Western scientific though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system, which also implying Kezhen's difficult journey in exploring Chinese scienc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a scientist, educator and leader; thirdly, b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on Kezhen's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nd impact, the Methodology Value was deeply discussed, his far-sighted vision was based on his fully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circumstance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cise sense of modern scientific spirit, the mastery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science and cul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Last but not the least, we tried to reveal the implication carried by Kezhen's work on modern scienc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he has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make Western science localized in China, he made innovation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f conditions in China, taking advantage of his multi role, he focused on the content and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thu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 science.
     In the light of history, we can have learning from our precedents, thus by deep research on Zhu Kezhen, as a typical character in China history of science, we can learn his successful method, academic thoughts and scientific spirit, which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road,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institutionalized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he difficult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 in addition, we can take it as a precious guidebook for the all-around modernization of ou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引文
①路甬祥.1989.学习竺校长的爱国精神、科学态度和崇高的信念[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5
    ①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1982.地理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29
    ①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1982.地理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29
    ②卞毓麟.2010.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典范——竺可桢和《竺可桢全集》[J].自然杂志(1):46-48
    ③路甬祥.2004.路甬祥序[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
    ①根据2012年12月15日万方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时间跨度从1982-2012.
    ①郭世杰.2011.竺可桢与科学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3):113-117
    ②吕患成.1994.竺可桢教授对地理学史研究的贡献[J].地理科学(3):270-277
    ③何亚平,张立,于小涵.2011.竺可桢与中国科技史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3):6-12
    ④钱永红.2010.竺可桢: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奠基人[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71
    ⑤钱永红.2011.李约瑟与中国的科学史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18
    ⑥施雅风.1994.竺可桢教授开拓了中国气候变迁研究的道路[J].地理科学(2).172-176
    ⑦施雅风.2004.竺可桢教授与中国地理科学[J].地理教育(5):4-5
    ⑧吕炯,张丕远,龚高法.1984.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J].地理研究(1):19-25
    ①张九辰.2003.竺可桢与东南大学地学系——兼论竺可桢地学思想的形成[J].中国科技史料(2):112-122
    ②张九辰.2010.竺可桢的地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体制[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12-128
    ③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④邓先瑞,黄建武.1990.竺可桢教授在若干研究领域中的开拓性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7-92
    ⑤陈永申,梁珊.1986.竺可桢同志关于发展地理学的思想[J].地理学报(2):177-183
    ⑥陈永申,梁珊.1990.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科学家——纪念竺可桢诞辰一百周年[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1-6
    ⑦毛正棠.1985.试论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编.1990.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79-195
    ⑧张相轮.1985.求是——竺可桢思想的核心[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编.1990.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6-203
    ⑨华民.1988.竺可桢科学思想初探[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编.1990.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4-221
    ⑩洪保平.1997.求是学风蠡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2
    11吴星义.2001.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的“求是”校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21
    12王琎.2010.竺可桢师资队伍的建设[A].党委宣传部编.2010.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87-89
    ①王琎.2010.竺可桢关于图书、仪器等教学支撑条件的思想与实践[A1.党委宣传部编.2010.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97-99
    ②李曙白,李燕南等.2007.百年求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③余兴国.1999.竺可祯发展中国科学的思想[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0-67
    ④袁恒谦.2010.竺可桢生态环境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①康建武.2011.民国时期竺可桢政治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散木.2008.哪一个是真正的竺可桢[J].同舟共进(10):49-51
    ③散木.2011.1949年的竺可桢与“拒竺”风波[J].文史精华(3):15-23
    ④吴继霞,赵子真.2008.竺可桢人格特质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17-120
    ⑤Chiao-min Hsieh.1976.CHU K'O-CHEN and China's Climatic Changes[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6):37-40
    ⑥Chiao-min Hsieh.1976.CHU K'O-CHEN and China's Climatic Changes[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6):37-40
    ① 张铿锵,金灿灿.2010.竺可桢研究述评[A].党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32
    ①张铿锵,金灿灿.2010.竺可桢研究述评[A].党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32
    ②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一代宗师竺可桢[M].浙江人民出版社:2
    ③刘操南.1986.“竺学”蠡测[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275
    ④张铿锵,金灿灿.2010.竺可桢研究述评[A].党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32
    ①上虞县竺可桢研究小组.1899.竺可桢的启蒙老师和毓菁学堂[A].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一代宗师竺可桢[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当时的同班同学有胡洪騂(适之)、郭传治、陈受昌、陈锺英(永械)、葛文庆、张秋元、俞仲华、贾占鳌、、刘宁一(姙)、许承矶、张镜丞、陆鸿勋、刘宁炘等人。课程有国文、英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图画等。每月有月考,每半年有大考。
    ②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
    ①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8
    ②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8
    ③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杜:89
    ④Coching Chu.1916.Rainfall in China,1900-1911[J].Monthly Weather Review(5):276-281
    ⑤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
    ⑥杨达寿.2009.竺可桢[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332
    ⑤Coching Chu.1918.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J].The Geographical Review (5):136-139
    ①Coching Chu.1925.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J].Monthly Weather Review52(12):570-579
    ②Coching Chu.1918.Some New Facts About the Centers of Typhoons[J].Monthly Weather Review46(9):417-419
    ③Coching Chu.1925.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J].Monthly Weather Review52(12):570-579
    ④Coching Chu.1925.The Place of Origin and Recurvature of Typhoons[J].Monthly Weather Review53(1):1-5
    ⑤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0
    ⑥杨达寿.2009.竺可桢[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4
    ①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为京师大学堂)。1927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国立东南大学等江苏省9所专科以上学校合并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江苏大学,同年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改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的高校院系调整中是重点调整对象,与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院系合并调整,成为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南京林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高校。
    ②《南京大学史》编写组.1992.南京大学史(1902—1992)[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
    ③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72-90
    ④《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2002.南大百年实录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13-121
    ⑤《南京大学史》编写组.1992.南京大学史(1902—1992)[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45-52
    ⑥“易长”风潮介绍:据陈鉴《忆二十年代中期东南大学易长风潮》文中所述,当时东南大学校内有两派之争,而当时的北京政府教育部偏听一面之词,不深入了解,将长校十年、有功于建校与学校扩建的校长郭秉文免职,派原上海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前来接任,来时还利用军队护送,从而激起拥郭派的愤怒,拒胡挽郭,掀起轩然大波。而拒胡派中有部分人漫骂动武,如将胡氏兄弟从学校校门赶出还燃鞭炮以示驱鬼等等致使矛盾升级,此后双方互相攻击互不相让,最后经调解由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蒋维乔暂代校长职务。
    ⑦朱斐主.1991.东南大学史第一卷(1902—1949)[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60
    ⑧王云五.1973.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M].台北:商务印书馆:119
    ①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1
    ②李玉海.2010.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22-27
    ③中国气象学会.2002.中国气象学会史料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
    ④《科学》杂志6卷9期967页所注,在中国科学社第六次年会上,竺可桢所撰《中国对于气象学之贡献》一文由胡刚复代为宣读.
    ⑤李玉海.2010.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31-76
    ⑥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8—29
    ①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36
    ②竺可桢.1937.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6-397
    ③竺可桢.1938.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24-453
    ④竺可桢.1938.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9-470
    ①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②谈火生.2007.浙大校长竺可桢:在炮火中护持大学理想[J].人物(9):27
    ③谈火生.2007.浙大校长竺可桢:在炮火中护持大学理想[J].人物(9):27
    ①谈火生.2007.浙大校长竺可桢:在炮火中护持大学理想[J].人物(9):27
    ②竺可桢.1948.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1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79-280.
    ③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4.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及史料汇编[M]:1949年10月15日
    ④徐绥之.2006.竺可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A].百年百人排行榜.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list&uid=2022&type=blog&dirid=100803
    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1.竺可桢[A].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地学卷)[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1.竺可桢[A].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地学卷)[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①范铁权,任晓燕.2007.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J].自然辩证法通讯(2):82-85
    ①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102
    ②杨达寿.2009.竺可桢[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①张九辰.2003.竺可桢与东南大学地学系——兼论竺可桢地学思想的形成[J].中国科技史料(2):112-122
    ②沈卫威.2001.“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M].江西教育出版社:65
    ③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102
    ①竺可桢.1920.地理学通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7-256
    ②竺可桢.1920.气象学[A1.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7-329
    ③竺可桢.1920.地理学通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7-256
    ④竺可桢.1920.气象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7-329
    ⑤见附录一:《竺可桢全集》1-4卷目录汇总。
    ①第1-4卷收录了竺可桢已刊和未刊的中文著述,包含学术文章、书信、演讲稿、工作报告、思想汇报等等,为确保计量分析的完整性,全部计入文章总数。第5卷为外文著述,其中,英文56篇,俄文2篇,“除个别早期的英文论文未有中译本外,其余大多皆以译成中文正式发表,入编于本书1-4卷。”(未翻译文章约为以下几篇The Chinese weather bureau/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yphoons of the
    summer of 1911/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a note on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 in the national south-eastern university,Nanking,china/The
    place of origin and recurvature of typhoons/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ather types of eastern china/其中,气象学7篇,地理学1篇,全部计入文章总数。)
    ②其中气象学25篇,地理12篇,科学教育20篇,科学史9篇,其他13篇(人体卫生5篇,政治3篇,私人往来与专业关系不大的书信等5篇)。而且竺可桢为了教学之用,出版了3本专著,分别是《地理学通论》一部、《气象学》两部,为了统计方便,也各算一篇论文分入其类。
    ①竺可桢.1922.地理教学法之商榷[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9-415
    ②竺可桢.1926.何谓地理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00-502
    ③竺可桢.1925.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6-486
    ①叶笃正.1990.竺可桢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莫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①竺可桢.1929.中国气候区域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17
    ②竺可桢.1934.中国气流之运行[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184
    ③竺可桢.1934.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7-204
    ④《舶棹风》是苏东坡的一首诗“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其诗引中道:“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棹风。是时海舶初回,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因此,竺可桢认为信风可兼指冬夏季风,而舶棹风则专指夏至后东南季风而言。
    ①竺可桢.竺可桢日记13.樊洪业主编.2010.竺可桢全集第18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②竺可桢.1963.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7-151
    ③竺可桢.1963.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220
    ④竺可桢.1963.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9-252
    ①竺可桢.1962.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q.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03-118
    ①本章节部分内容已发表。徐飞,江增辉.2012.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谈起[J].学术界(10):116-122.
    ②熊月之.2011.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①李玉海访谈资料。
    ②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8
    ③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④竺可桢.1921.我国地学家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8-341
    ①竺可桢.1922.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9-377
    ②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1.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③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J.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④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⑤刘兰肖.2007.魏源的历史编撰思想与实践[J].求索(3):221-224
    ⑥竺可桢.1948.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1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8
    ①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8-239
    ②冯天瑜.2006.张之洞及其《劝学》[N].光明日报.2006-06-08.
    ③竺可桢.1933.科学研究的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3-145
    ④竺可桢.1933.科学研究的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3-145
    ⑤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8-239
    ⑥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⑦竺可桢.1916.地理与文化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22
    ①竺可桢.1930.希望科学也能说中国话[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
    ②竺可桢.1916.地理与文化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22
    ③竺可桢.1930.科学对于物质文明的三大贡献[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58
    ④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21-746
    ⑤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21-746
    ⑥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21-746
    ⑦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21-746
    ①李玉海.2010.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
    ②根据《竺可桢年谱简编》绘制.李玉海.2010.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
    ③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成立,竺可桢认为:“科学社所不同者,只是有数种事业,此数种事业可以交代与发展有更大希望之机构”,在竺可桢的倡导下,科学社由中国科联和科普代替。(一个海归和他创立的组织——中国科学社.2009.http://www.wrsa.net/40/2009/09/15/34@1504.htm)
    ①张剑.2005.三个时代的中国科学社[J].科学文化评论(1):78-93
    ②张剑.2005.三个时代的中国科学社[J].科学文化评论(1):78-93
    ③竺可桢.1930.希望科学也能说中国话[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
    ④张建.2005.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J].文景(1):23
    ①刘肖肖.2011年5月29日.中国地理学史http://www.klchinese.com/html/nature/20110529123925_5.html
    ②竺可桢.1916.地理与文化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22
    ③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④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⑤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⑥竺可桢.1922.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9-377
    ①竺可桢.1922.地理教学法之商榷[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9-415
    ②浙江大学档案馆藏件
    ③竺可桢.1920.地理学通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7-256
    ④竺可桢.1920.地理学通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7-256
    ⑤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l.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C1.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2-91
    ⑥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2-91
    ③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2-91
    ①鲍曼著,张其昀等译.1933.战后新世界[M].上海:商务印书馆:11
    ②《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2002.南大百年实录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
    ③竺可桢.1920.气象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7
    ④竺可桢.1955.《中国近代科学论著丛刊·气象学(1919-1949)》序[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0-253
    ①现代概念中,气候学和气象学差别较大,从研究方向上来说,气象学家研究的是短期的天气和气候要素,气候学家研究的是长期的气候。竺可桢早期以研究气象学为主,涉及气候学研究,后期由于远离气象专业领域,在数理方面的较少训练,导致其更多转向气候研究。
    ②竺可桢.1916.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
    ③竺可桢.1928.南京之气候[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8-368
    ④竺可桢.1922.气象与农业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8-400
    ⑤竺可桢.1922.气象与农业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8-400
    ⑥范铁权,任晓燕.2007.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J].自然辩证法通讯(2):82-85
    ⑦竺可桢.1927.泛太平洋会议之过去与将来[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1-568
    ①竺可桢.1926.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ather types of eastern china[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5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1-160
    ②竺可桢.1927.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③竺可桢.1920.气象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7-329
    ④J.A. Thomson.汉译科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
    ⑤竺可桢.1930.希望科学也能说中国话[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
    ①有意思的是,与之相对的是竺可桢在1945年著有题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一文,阐述中国农村社会的机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科学。这种转变可能是受到其背后所隐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学观的影响。
    ②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0
    ③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0
    ④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1
    ⑤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⑥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①吕炯,张丕远,龚高法.1984.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J].地理研究(1):19-25
    ②竺可桢.1972.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168-189
    ①吕炯,张丕远,龚高法.1984.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J].地理研究(1):19-25
    ②竺可桢.1925.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6-486
    ③竺可桢.1933.中国历史时代之气候变迁[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34-140
    ④G1973.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J].Nature (247):375-376
    ①竺可桢.1972.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168-189
    ②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2002.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4):311-317
    ③J,G 1973.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J].Nature (247):375-376
    ③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④竺可桢.2009.看风卷云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
    ①许协江.1988.我国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气候变化的进展[J].气象科技(2):52-57
    ②Chiao-min Hsieh.1976.CHU K'O-CHEN and China's Climatic Changes[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6):37-40
    ①孔子.2012.论语全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②孔子.2012.论语全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③孔子.2012.论语全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④尹建国.2012.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J].中国西部(9):92-95
    ⑤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⑥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l.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⑦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
    ⑧虞万里.2007.马一浮与竺可桢[J].中国文化(25-26):159-174
    ①董建伟.2009.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研究[D].汕头大学硕士论文
    ②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8-29
    ③高平叔编.199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0-190
    ④高平叔编.199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0-190
    ⑤高平叔编.199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0-190
    ①陆键东.1995.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519
    ②刘献君.200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9):12-18
    ③章太炎.1985.代议然否论fA].章太炎全集4[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06
    ④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36
    ⑤唐良炎等.199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89
    ⑥刘献君.200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9):12-18
    ⑦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9
    ①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9
    ②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9
    ③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①胡焕庸.1983.竺可桢先生——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
    ②张九辰.2003.竺可桢与东南大学地学系——兼论竺可桢地学思想的形成[J].中国科技史料(24):112-122
    ③竺可桢.1916.地理与文化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22
    ④竺可桢.1920.地理学通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7-256
    ①王恩涌等.1999.清华大学地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前身简史[A].吴传钧等.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C].北京:学苑出版社
    ①根据《竺可桢全集1》统计所得.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由于分类情况不同,此图与前面“学术探索阶段”的统计略有不同,此处将科学教育类分别归于气象、地理中。
    ①竺可桢.1926.何谓地理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00-502
    ②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①竺可桢.1922.地理教学法之商榷[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9-415
    ②竺可桢.1926.何谓地理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00-502
    ③竺可桢.1922.地理教学法之商榷[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9-415
    ①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②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102
    ①杨凤霞.2010.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生群体——留学生与西学东渐[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44-47
    ②竺可桢.1933.新地学[M].南京:钟山书局:1
    ③李宏伟.2006.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J].科学学研究(24):36-40
    ①南京国民政府借鉴法国大学院制度,取消教育厅,设立大学院做为全国最高学术和教育行政机关,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东南大学与其它八校合并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又改名为江苏大学,同年5月又改校名为中央大学。
    ②下章节有详细论述
    ①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1.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0
    ②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
    ③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④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①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②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③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④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⑤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⑥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①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②竺可桢.1936.初临浙江大学时对学生的讲话要点[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1
    ③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④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
    ⑤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1-192
    ⑥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7
    ①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②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③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①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②竺可桢.1936.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后补行宣誓典礼上的答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0-352
    ③这种观点与竺可桢在1938的某些观点貌似矛盾,如“最后诸位毕业以后,就得寻一个职业,在这国骓严重的时候,许多工厂学校已被毁于敌人炮火之下,机会比平时尤难。望诸位就事,不求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方的辽远和困苦,凡是吾人份内所应该做的事就得去做。新毕业的人,一进社会,就一跃而做一个机关的最高职员,不熟悉机关的内容,不能与下级职员同甘苦,则日后必致失败”(竺可桢.1938.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和努力[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q.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6-449)。事实上,个人认为,此两种观点并非矛盾,竺可桢是倡议大学生既要脚踏实地去做好手头的事情,又需满怀激情胸怀大志,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意思。
    ④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⑤竺可桢.1936.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71-373
    ⑥笔者摄于浙江大学校门口。
    ①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②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7
    ③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④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⑤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①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②戟锋.2010.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特色探析[A].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0
    ③竺可桢.1936.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71-373
    ④竺可桢.1936.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71-373
    ①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②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③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④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⑤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⑥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⑦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①竺可桢.1939.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q.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61-464
    ②竺可桢.1938.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和努力[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6-448
    ③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④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⑤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⑥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⑦竺可桢.1938.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51-456
    ①李洁非.1985.浙江大学西迁纪实[A].姚国伟等编著.“国立”浙江大学(上册)[C].台北:“国立”浙江大学校友会印行:409
    ②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③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④竺可桢.1937.大学生之责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1
    ①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②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③在“驱郭运动”中,许多人才深受前任校长郭任远的排挤不得不离开浙大,约50人,占全校师资的1/3,竺可桢了解到其中很多老师对浙大深怀感情并且学识人品出众,因此积极联系回聘事项,很多老师感动于竺可桢的诚心礼待,很快返回浙大。当时在“驱郭运动”中影响最大的物理系在竺可桢的积极奔走下,大部分教师返回,很快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王琎.2010.竺可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A].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87-89
    ④董建伟.2009.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研究[G].汕头大学硕士论文
    ⑤谈家桢后来被誉为中国摩尔根的遗传学家,在其回忆中指出,他在应聘之时只有竺可桢校长礼贤下士直接向他发出教授的聘约。
    ⑥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
    ①王琎.2010.竺可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87-89
    ②王琎.2010.竺可桢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87-89
    ③竺可桢.1936.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36
    ④竺可桢.1942.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06
    ⑤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
    ⑥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⑦张彬.2004.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32
    ⑧张彬.2004.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81
    ①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②王琎.2010.竺可桢关于图书、仪器等教学支撑条件的思想与实践[A].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97-99
    ③竺可桢.1936.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2-338
    ①谈家桢.1985.回忆当年竺校长[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0
    ②王琎.2010.竺可桢关于图书、仪器等教学支撑条件的思想与实践[A].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97-99
    ③早期为浙江大学机械系学生,后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④王琎.2010.竺可桢关于图书、仪器等教学支撑条件的思想与实践[A].党委宣传部编.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97-99
    ⑤据竺可桢日记记载(竺可桢.1939.竺可桢日记.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7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23),同济大学在迁校过程中,各类仪器设备无法从龙州运往昆明,导致学校陷于停顿状态,非常狼狈,到1942年,同济大学的科研仪器设备已损失殆尽,这也直接导致王葆仁离开同济前往浙大。
    ⑥据竺可桢日记记载(竺可桢.1948.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1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1),广州中山大学房屋完好,但是“关于解剖之设备,抗战时全未搬出,但已装箱,至胜利接收后三日始不见”。
    ⑦竺可桢.1936.旅行是最好的教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43-346
    ⑧弗兰西斯·培根.2004.培根论人生[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75
    ①竺可桢.1936.旅行是最好的教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43-346
    ②竺可桢.1936.旅行是最好的教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43-346
    ①竺可桢.1926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Weather Types of Eastern China[A]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5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1-160
    ②竺可桢.1927.泛太平洋会议之过去与将来[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1-568
    ③竺可桢.1927.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④竺可桢.1927.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⑤竺可桢.1927.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①竺可桢.1927.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②竺可桢.1950.对于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感想[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5
    ③竺可桢.1950.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40
    ④竺可桢.1951.欧游三月的见闻与感想[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5-80
    ⑤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
    ①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77
    ②康建武.2011.民国时期竺可桢政治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③竺可桢.1950.近代科学推翻了马尔萨斯人口论[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
    ①竺可桢.1950.“五四”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内在的矛盾[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
    ②竺可桢.1963.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1963年综合性学术年会开幕词[A1.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234
    ①温克刚主编.2004.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104-106
    ②一直到建国后(1950年12月12日),中科院与气象局才共同接收上海徐家汇及佘山天文气象台(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4.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及史料汇编[M]:45)
    ③竺可桢.1921.我国应多设气象台[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42-345
    ④温克刚主编.2004.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108-109
    ①竺可桢.1920.气象学发达之历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2-83
    ②竺可桢.1922.本校应在北极阁上建筑观象台意见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56-357
    ③竺可桢.1923.青岛接受之情形[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20-424
    ④竺可桢.1923.青岛接受之情形[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20-424
    ①竺可桢.日本气象学发达之概况.竺可桢全集第1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72-579
    ①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45
    ②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5
    ③刘桂云,孙成蕊编.2009.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5-267
    ①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5
    ②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5
    ①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5
    ②竺可桢.1929.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4-26
    ③竺可桢.1929.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4-26
    ①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二十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10-218
    ②陈学溶.1989.竺可桢先生在气象研究所开办的气象练习班[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11-120
    ③从1929年起,到抗战爆发的1937年,竺可桢共创办了四期气象练习班,其中,第二、三期影响较大。
    ④陈学溶.1989.竺可桢先生在气象研究所开办的气象练习班[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11-120
    ⑤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九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44-245
    ①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92
    ②竺可桢.1931.国内气象学界一年来的成绩[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8
    ③竺可桢.1932.一年来气象学之进步[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7
    ④竺可桢.1934.《气象年报》弁言[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11
    ⑤长江、黄河流域增设雨量站预告洪水水位计划,文中九百余所雨量站分属各省政府与水利机关,半数以上报告不靠谱,竺可桢欲统一全国九百余所雨量站的仪器设备和人员安排。
    ⑥竺可桢.1936.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开会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J.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39
    ⑦竺可桢.1937.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开会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8
    ①根据《竺可桢年谱简编》、《中央研究院年度报告》十八年-二十四年编。
    ①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莫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②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③竺可桢.1937.致教育部公函[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13
    ④胡适.1936.藏晖室札记[M].上海:上海出版社:4
    ①中央气象研究所.1937.第三届全国气象会议特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86-189
    ②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f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4
    ③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56
    ①竺可桢.1942.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08
    ②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③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④竺可桢.1933.中国地理学会发起旨趣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1-142
    ⑤竺可桢.1934.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7-203
    ⑥刘强.1998.1949年前上海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50-56
    ①竺可桢.1953.中国地理学工作者当前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9-102
    ②后来黄国璋由于政治历史问题被撤去理事长,与王成组一起调到西安西北大学任教,院系调整后黄国璋到陕西师范大学任地理系主任。
    ③施雅风.2000.周立三院士在解放前后重建地理所工作中的重大贡献[A].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六十年的辉煌跨世纪的飞跃[C]:3
    ④竺可桢.1953.中国地理学工作者当前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9-102
    ⑤竺可桢.1954.中国地理学术讨论会开幕词[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75-177
    ①竺可桢.1959.在中国地理学会人民公社规划工作学术报告及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9-564
    ②中央计划局.2004.中国科学院1949—1950年全国科学专家调查综合报告[J].中国科技史料(3):228-249.
    ③张九辰.2010.竺可桢的地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体制[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12-118
    ④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处档案:1950-02-46
    ①竺可桢.1950.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40
    ②竺可桢.1950.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40
    ③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处档案:1950-02-04
    ④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4.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及史料汇编[M]:67
    ⑤张九辰.2010.竺可桢的地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体制[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12-118
    ⑥竺可桢.1950.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40
    ①竺可桢.1950.目前中国地理研究工作的任务[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9-40
    ②施雅风.2000.周立三院士在解放前后重建地理所工作中的重大贡献http://kehu.7lnc.com/niglas70/news/detail1.asp?ID=78
    ③张九辰.2010.竺可桢的地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体制[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12-118
    ①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主编.1959.《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地理学》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②竺可桢.1962.关于南京地理所机构调整方案的意见[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4-145
    ①竺可桢.1962.关于南京地理所机构调整方案的意见[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4-145
    ②竺可桢.1965.科学院地理研究工作方向和任务的初步设想[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2-368
    ③可惜文革的冲击使竺可桢很多的努力化为乌有,一些地理学研究机构在文革期间脱离了科学院,被下放到地方。
    ④竺可桢.1927.取消学术上的不平等[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9-571
    ⑤竺可桢.1941.抗战建国与地理[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48-550
    ①竺可桢.1960.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总结[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
    ②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③周立三.1984.竺可桢与新疆综合考察[J].地理学报(1):11-16
    ④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①竺可桢.1959.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工作的发展[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17-522
    ②竺可桢.1959.我院的综合考察工作[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23-527
    ③周立三.1984.竺可桢与新疆综合考察[J].地理学报(1):11-16
    ④周立三.1984.竺可桢与新疆综合考察[J].地理学报(1):11-16
    ①物候,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533094164.html
    ②《全唐诗》编委会.2008.全唐诗[c].北京:中华书局
    ③钱仲联.2011.陆游全集校注[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④王文诰.1982.苏轼诗集[C].北京:中华书局
    ⑤竺可桢.1963.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7-151
    ⑥1926-1927年的物候记录由于竺可桢去天津南开大学任教导致缺失.
    ⑦竺可桢.1931.论新月令[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6-73
    ①竺可桢.1931.论新月令[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6-73
    ②宛敏渭.1985.论我国的物候季节与物候指标的应用[A].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筹备组编.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40-252
    ③竺可桢.1963.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220
    ④宛敏渭.1990.竺可桢对我国物候学的贡献[J].地理学报(1):14-20
    ⑤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⑥竺可桢.1963.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220.
    ⑦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①竺可桢.1963.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220
    ②竺可桢.1963.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65-220
    ③竺可桢.1963.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7-151
    ①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②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③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④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①竺可桢.1944.二十八宿起源之地点与时间[Al.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90-613
    ②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③竺可桢.1926.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2-560
    ①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②康香阁.2008.著名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访谈录[J].邯郸学院学报(1):5
    ③竺可桢.1954.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7.竺可桢全集第1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62
    ④竺可桢.1955.致席泽宗函[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46
    ⑤竺可桢.1955.致席泽宗函[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46
    ⑤竺可桢.1955.致席泽宗函[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46
    ①竺可桢.1941.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1
    ②部分内容会加上补注,如对之前一些观点的反思。
    ③吕东明.1989.大有价值的竺可桢日记[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253-263
    ④竺可桢.1955.《中国近代科学论著丛刊·气象学(1919-1949)》序[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0-253
    ⑤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4.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及史料汇编[M]:1951-01-10
    ⑥中国科学院档案处藏件:1951-01-24
    ①中国科学院档案处藏件:1953-07-29
    ②编辑小组.1983.竺可桢与自然史研究[A].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52-56
    ③中国科学院档案处藏件:1955-11-25
    ④竺可桢.1956.百家争鸣和发掘我国古代科学遗产[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00-304
    ①竺可桢,1956:百家争鸣和发掘我国古代科学遗产[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00-304
    ②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①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②李玉海访谈资料
    ③毛正棠.1985.试论《竺可桢日记》的记写特色及社会价值[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264-273
    ①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②张艳.2012.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J].文史博览(7):17
    ③姚延华.1989.竺可桢的体育思想研究[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5-247
    ④陈汲.1990.我的丈夫竺可桢[A].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一代宗师竺可桢[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42
    ①从血缘上来看,竺的许多近亲都身居国民党高位。其中邵元冲(国民党的元老之一,死于西安事变)、蒋作宾(缔造民国的功臣、著名外交家)二人为竺可桢的连襟。国民党中将、行政院高级参议张元祜是竺可桢前妻张侠魂胞弟。名噪一时的北京女师大风波主角、鲁迅笔下曾极尽讽刺谩骂的陈源(陈源曾公开表示其坚持拥蒋反共的立场)为竺可桢续弦妻子陈汲之胞兄。此外,竺可桢前妻张侠魂之二姐张默君是民国著名的妇女活动家,历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康建武.2011.民国时期竺可桢政治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朱炳海.1994.回忆竺可桢老师二三事[A].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竺可桢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A].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27-128
    ③竺可桢著.1990.竺可桢日记(第四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①竺可桢.1943.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63
    ②竺可桢.1944.竺可桢日记[A].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5
    ③竺可桢.1961.思想自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87-102
    ④散木.1997.晚年的竺可桢http://www.docin.com/p-455616160.html
    ⑤叶秀山.2007.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
    ①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2-91
    ②竺可桢.1926.何谓地理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00-502
    ③竺可桢著.1984.竺可桢日记(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953
    ①恩格斯.1972.自然辩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467
    ②《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1979.竺可桢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348
    ①竺可桢.1922.改良地理教学法[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16
    ②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③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④竺可桢.1972.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168-189
    ⑤龚高法等.198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①余兴国.1999.竺可桢的科学方法论[J].天中学刊(4):108-110
    ②竺可桢.1922.地理教学法之商榷[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09-415
    ①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②刘华杰.1997.方法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方向[J].哲学研究(11):20-28
    ③竺可桢.1926.何谓地理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00-502
    ④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①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5
    ②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5
    ③竺可桢.1950.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1-44
    ④竺可桢.1916.地理与文化之关系[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22
    ⑤第五章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⑥施雅风.1985.南高东大时期的竺可桢教授[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72-91
    ①路甬祥.1989.学习竺校长的爱国精神、科学态度和崇高的信念[A].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3-5
    ②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竺可桢[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③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8-239
    ①竺可桢.1933.科学研究的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3-145
    ②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③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8-239
    ④竺可桢.1935.利害与是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8-239
    ⑤《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1979.竺可桢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60-266
    ①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②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③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④竺可桢.1941.科学方法与精神[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39-544
    ①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②竺可桢.1938.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和努力[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6-448
    ③孟子,方勇译注.2010.孟子.北京:中华书局
    ④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⑤竺可桢.1938.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和努力[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46--448
    ⑥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①竺可桢.1935.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59-263
    ②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③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④竺可桢.1928.中央大学地学系之前途[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88-590
    ①苏海洋.2008.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J].科技资讯(27):231-232
    ②易得生.2010.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4):39-40
    ③罗勇,徐影,彭友兵.2010.近五年来我国历史气候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62-66
    ①易得生.2010.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4):39-40
    ②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2010.竺可桢与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2-39
    ③苏海洋.2008.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J].科技资讯(27):231-232
    ①苏海洋.2008.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J].科技资讯(27):231-232
    ①本章节部分引自:徐飞,江增辉.2012.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谈起[J].学术界(10):116-122.
    ①陈宜瑜.2010.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谋划科学长远发展——在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8
    ②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5
    ③陈宜瑜.2010.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谋划科学长远发展——在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8
    ④陈宜瑜.2010.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谋划科学长远发展——在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8
    ⑤陈宜瑜.2010.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谋划科学长远发展——在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8
    ⑥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5
    ①竺可桢.1950.中国科学的新方向[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3-25
    ②竺可桢.1953.三年来中国的科学[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93-97
    ③陶世安.2004.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http://news.sina.com.cn/o/2004-06-01/14532687475s.shtml
    ①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0-183
    ①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0-183
    ②竺可桢.1954.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0-183
    ①钱学森.1985.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展望[A].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3
    ②吴声功.1994.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42-43
    ③竺可桢.1926.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52-560
    ①竺可桢.1931.论新月令[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6-73
    ②竺可桢.1944.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90-613
    ③竺可桢.1964.物候学与农业生产[A].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301-311
    ④竺可桢著.1984.竺可桢日记(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953
    ①竺可桢.1998.看风云舒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②路甬祥.2010.学习和继承竺可桢先生的宝贵思想遗产——在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3-5
    ①陈平原.2002.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8.
    ②董建伟.2006.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研究[G].汕头大学硕士论文
    ③何亚平.2010.教泽广敷,师表楷模——纪念竺可桢120周年诞辰[A].秦大河.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41
    ①王绶瑄.1984.缅怀竺老——竺可侦先生逝世十周年敬献[A].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
    [1]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4.竺可桢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5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6]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7]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5.竺可桢全集第7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8]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9]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9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0]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10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1]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6.竺可桢全集第1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2]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7.竺可桢全集第1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3]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7.竺可桢全集第13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4]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8.竺可桢全集第14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5]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8.竺可桢全集第15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6]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9.竺可桢全集第16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7]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09.竺可桢全集第17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8]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10.竺可桢全集第18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10.竺可桢全集第19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11.竺可桢全集第20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1]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12.竺可桢全集第21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2]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2012.竺可桢全集第22卷[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3]竺可桢著.1984.竺可桢日记(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4]竺可桢著.1984.竺可桢日记(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5]竺可桢著.1990.竺可桢日记(第三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6]竺可桢著.1990.竺可桢日记(第四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7]《竺可桢传》编辑组.1990.竺可桢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8]竺可桢著.樊洪业,段异兵编.1999.竺可桢文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9]董建伟.2009.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研究[D].汕头大学硕士论文
    [30]袁恒谦.2010.竺可桢生态环境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1]康建武.2011.民国时期竺可桢政治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2]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编.1990.竺可桢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3]秦大河编.2010.纪念竺可桢诞生120周年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
    [34]党委宣传部编.2010.浙江大学“竺可桢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选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5]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一代宗师竺可桢[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1.竺可桢[A].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地学卷)[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7]任鸿隽著,樊洪业主编.2002.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8]席泽宗.2002.竺可桢与自然科学史研究[A].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9]高平叔编.1991.蔡元培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0]章太炎.1985.代议然否论[A].章太炎全集4[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1]王恩涌等.1999.清华大学地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前身简史[A]吴传钧等.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C].北京:学苑出版社
    [42]《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编辑小组.1982.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43]李洁非.1985.浙江大学西迁纪实[A].姚国伟等编著.“国立”浙江大学(上册)[C].台北:“国立”浙江大学校友会印行
    [44]刘桂云,孙成蕊编.2008.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十七年度报告[A].国家图书馆藏国立中央研究院史料丛编[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5]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筹备组编.1984.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
    [46]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一代宗师竺可桢[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7]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竺可桢研究会编.1994.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竺可桢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C].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48]王恩涌.1993.对地理系与自然地理专业发展历史的一些回顾[A].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进展[C].北京:测绘出版社
    [49]吴传钧等编.1999.中国地理学90年发展回忆录[C].北京:学苑出版社
    [50]李秉枢.1959.为改变地理学的面貌而奋斗[A].大跃进中的中国地理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
    [51]恩格斯.1972.自然辩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52]《全唐诗》编委会.2008.全唐诗[C].北京:中华书局
    [53]钱仲联.2011.陆游全集校注[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54]王文诰.1982.苏轼诗集[C].北京:中华书局
    [55]叶秀山.2007.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
    [56]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1982.地理学思想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
    [57]毛正堂.1994.竺可桢校长主持浙大校政十三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58]李曙白,李燕南等.2007.百年求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59]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0.一代宗师竺可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60]杨达寿.2009.竺可桢[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61]《南京大学史》编写组.1992.南京大学史(1902-1992)[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2]《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2002.南大百年实录上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3]朱斐主.1991.东南大学史第一卷(1902—1949)[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64]王云五.1973.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M].台北:商务印书馆
    [65]李玉海.2010.竺可桢年谱简编[M].北京:气象出版社
    [66]沈卫威.2001.“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67]周淑贞,张如一,张超.1997.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8]鲍曼著,张其昀等译.1933.战后新世界[M].上海:商务印书馆
    [69]温克刚主编.2004.中国气象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
    [70]竺可桢.2009.看风卷云舒[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71]弗兰西斯·培根.2004.培根论人生[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72]陆键东.1995.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
    [73]唐良炎等.199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74]竺可桢.1933.新地学[M].南京:钟山书局
    [75]张彬.2004.倡言求是培育英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76]中央气象研究所.1937.第三届全国气象会议特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77]胡适.1936.藏晖室札记[M].上海:上海出版社
    [78]马赫,李醒民译.2000.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
    [79]普特南,李小兵译.1988.理性、真理与历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80]龚高法等.198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81]孔子.2012.论语全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82]陈平原.2002.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83]侯仁之.1962.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84]邹振环.2000.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5]张相文.1908.地文学[M].上海:文明书局
    [86]陈国达,等.1992.中国地学大事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87]詹姆斯.1989.地理学思想史[M].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88]朱有.1992.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下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9]周淑贞,张如一,张超.1997.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90]朱斐.1994.东南大学史[M].第一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91]洪世年,陈文言.1983.中国气象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
    [92]陈国达等主编.1992.中国地学大事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93]孙鸿烈主编.2007.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94]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主编.1959.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95]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4.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及史料汇编[M]:67
    [96]薛攀皋等.1996.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1953年[M].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
    [97]浙江大学教育研究室编.1987.浙大教育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98]浙大校史编写组.1996.浙江大学简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99]谢世俊.1993.竺可桢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
    [100]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0.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01]朱国仁.1996.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02]Arthur Holmes.1965.Principles of Physical Geology[M].Published by Van Nostrand Relinhold(UK) Co.Ltd.
    [1]竺可桢.1972.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168-189
    [2]孙鸿烈.1984.西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史[J].中国科技史料(5):10-19
    [3]周立三.1984.竺可桢与新疆综合考察[J].地理学报(1):11-16
    [4]吕炯,张丕远,龚高法.1984.竺可桢先生对气候变迁研究的贡献[J].地理研究(1):19-25
    [5]陈永申,梁珊.1986.竺可桢同志关于发展地理学的思想[J].地理学报(2):177-183
    [6]熊宁.1987.本世纪前半叶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初探[J].地理研究(1):6
    [7]许协江.1988.我国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气候变化的进展[J].气象科技(2):52-57
    [8]宛敏渭.1990.竺可桢对我国物候学的贡献[J].地理学报(1):14-20
    [9]叶笃正.1990.竺可祯先生—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J].大气科学(1):1-5
    [10]邓先瑞,黄建武.1990.竺可桢教授在若干研究领域中的开拓性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7-92
    [11]陈永申,梁珊.1990.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科学家——纪念竺可桢诞辰一百周年[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1-6
    [12]吴声功.1994.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42-43
    [13]吕患成.1994.竺可桢教授对地理学史研究的贡献[J].地理科学(3):270-277
    [14]施雅风.1994.竺可桢教授开拓了中国气候变迁研究的道路[J].地理科学(2):172-176
    [15]邹逸麟.1995.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复旦学报(1):25-33
    [16]吴英杰等.1996.抗日战争期间的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45-51
    [17]刘华杰.1997.方法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方向[J].哲学研究(11):20-28
    [18]谢觉民.1997.忆吾师竺可桢——为纪念浙江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作[J].文化交流(1):16-18
    [19]刘强.1998.1949年前上海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50-56
    [20]余兴国.1999.竺可桢发展中国科学的思想[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0-67
    [21]余兴国.1999.竺可桢的科学方法论[J].天中学刊(4):108-110
    [22]杨达寿.1999.竺可桢与浙江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1):38-41
    [23]张美凤,蒋锋.2000.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4):95-97
    [24]谢小波.2000.略论竺可桢的求是思想与学校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83-84
    [25]谢小波.2001.试论竺可桢的大学理想[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24-27
    [26]吴星义.2001.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的“求是”校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21
    [27]吴星义.2001.浅议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73-75
    [28]许迈进.2001.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办学实践的影响和作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办学历史透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5):12-14
    [29]文胜利.2002.竺可桢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6):81-85
    [30]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2002.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4):311-317
    [31]张九辰.2003.竺可桢与东南大学地学系——兼论竺可桢地学思想的形成[J].中国科技史料(2):112-122
    [32]中央计划局.2004.中国科学院1949—1950年全国科学专家调查综合报告[J].中国科技史料(3):228-249
    [33]施雅风.2004.竺可桢教授与中国地理科学[J].地理教育(5):4-5
    [34]周国平.2005.民主办校求是治学——浅谈竺可桢的教育思想[J].民办教育研究(2):100-101
    [35]张剑.2005.三个时代的中国科学社[J].科学文化评论(1):78-93
    [36]张建.2005.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J].文景(1):23
    [37]金维才.2006.竺可桢的教师灵魂说及其现代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12):82-85
    [38]李宏伟.2006.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J].科学学研究(24):36-40
    [39]冯天瑜.2006.张之洞及其《劝学》[N].光明日报.2006-06-08
    [40]谈火生.2007.浙大校长竺可桢:在炮火中护持大学理想[J].人物(9):27
    [41]刘兰肖.2007.魏源的历史编撰思想与实践[J].求索(3):221-224
    [42]范铁权,任晓燕.2007.竺可桢与中国科学社[J].自然辩证法通讯(2):82-85
    [43]郑晓瑛.2007.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41-145
    [44]吴继霞,赵子真.2008.竺可桢人格特质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17-120
    [45]虞万里.2007.马一浮与竺可桢[J].中国文化(25-26):159-174
    [46]叶丽芳.2007.哈佛大学对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影响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3):40-43
    [47]张彬,龚大华.2007.竺可桢的大学理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1-6
    [48]康全礼.2007.民国时期大学通才教育理念的探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75-79
    [49]散木.2008.哪一个是真正的竺可桢[J].同舟共进(10):49-51
    [50]康香阁.2008.著名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访谈录[J].邯郸学院学报(1):5
    [51]苏海洋.2008.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J].科技资讯(27):231-232
    [52]刘献君.200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9):12-18
    [53]杨凤霞.2010.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生群体——留学生与西学东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44-47
    [54]卞毓麟.2010.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典范——竺可桢和《竺可桢全集》[J].自然杂志(1):46-48
    [55]易得生.2010.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4):39-40
    [56]散木.2011.1949年的竺可桢与“拒竺”风波[J].文史精华(3):15-23
    [57]郭世杰.2011.竺可桢与科学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3):113-117
    [58]何亚平,张立,于小涵.2011.竺可桢与中国科技史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版)(3):6-12
    [59]钱永红.2011.李约瑟与中国的科学史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18
    [60]江增辉,徐飞.2011.中国第一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J].科学文化评论(5):44-53
    [61]徐飞,江增辉.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谈起[J].学术界(10):116-122
    [62]尹建国.2012.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J].中国西部(9):92-95
    [63]张艳.2012.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J].文史博览(7):17
    [64]Coching Chu.1916.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Typhoons of the Summer of 1911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44(8):446-450
    [65]Coching Chu.1916.Rainfall in China,1900-1911 [J].Monthly Weather Review44(5):276-281
    [66]Coching Chu.1916. Rainfall in China,1900-1911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5)
    [67]Coching Chu.1918.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J].The Geographical Review (5):136-139
    [68]Coching Chu.1918.Some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y[J].The Geographical Review (5):136-139
    [69]Coching Chu.1918. Some New Facts About the Centers of Typhoons[J].Monthly Weather Review46(9):417-419
    [70]Coching Chu.1923.A Note on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 in the National South-Eastern University,Nanking,China.Geographical Teacher(66):142-143
    [71]Coching Chu.1925.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J].Monthly Weather Review52(12):570-579
    [72]Coching Chu.1925. The Place of Origin and Recurvature of Typhoons[J].Monthly Weather Review53(1):1-5
    [73]Coching Chu.1926. Climatic Pulsations During Historic Time in China[J]. The Geographical Review(16):274-282
    [74]J,G. 1973.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J].Nature (247):375-376
    [75]Chiao-min Hsieh.1976.CHU K'O-CHEN and China's Climatic Changes[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6):37-40
    [76]Root T. L.,Price J. T.,Hall K. R.,et al.2003. "Fingerprints" of global warming on wild animals and plants[J]. Nature(421):57-60
    [77]Piao,S.,et al.2008.Net carbon dioxide losses of northern ecosystems in response to autumn warming[J]. Nature.(451):49-52
    [1]刘肖肖.2011年5月29日.中国地理学史.http://www.klchinese.com/html/nature/20110529123925_5.Html
    [2]徐绥之.2006.竺可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A],百年百人排行榜.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list&uid=2022&type=blog&dirid=100803
    [3]陶世安.2004.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http://news.sina.com.cn/o/2004-06-01/14532687475s.shtml
    [4]散木.1997.晚年的竺可桢.http://www.docin.com/p-455616160.html
    [5]施雅风.2000.周立三院士在解放前后重建地理所工作中的重大贡献http://kehu.71nc.com/niglas70/news/detai11.asp?ID=78
    [1]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处档案:1929-1949年气象研究所案卷、1950年地理研究所案卷、《中央研究院年度报告》:1918年-1924年编
    [2]浙江大学档案馆藏件:信件报告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