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庄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宋代庄学思想主要内容的历史考察,揭示宋代庄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特征,展现宋代庄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蕴涵在其中的时代精神。
     论文的重点在于发掘宋代庄学思想在前代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突破性的发展,彰显宋人如何通过对《庄子》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将心性论这一时代课题融入庄学之中,并由此反映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时代思潮;揭示宋代学者如何通过吸收庄学思想作为建构宋学的思想资源,尤其注意揭示庄学与宋代理学的相互关联;展现宋代学者如何发挥《庄子》的治世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宋代庄学发展的思想学术背景。宋代庄学的发展离不开宋代思想文化的土壤,因此,论文首先从宋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宋代的学术精神以及宋人对《庄子》的关注与推崇三个方面对宋代庄学发展的思想学术背景作了简要的梳理。在宋代统治者右文政策的引导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儒、道、释三教思想在交融互摄中都有了发展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宋代思想学术所表现出来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经世精神和包容精神,与其他时期相比,更为突出。这些学术精神对宋代庄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宋代统治者和文人学者对《庄子》的关注与推崇,则是宋代庄学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章考察宋代庄学文献情况及其诠释特点。本章概述宋代庄学文献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现存的有代表性的庄学文献从作者情况、基本思想倾向及版本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宋代庄学发展的特点:注重义理;以庄学为中心,调和儒、道、释;以心性之学解《庄》;鲜明的经世倾向;文学评《庄》。
     第三章分析宋代学者对庄子道论的哲学阐发。主要从宋人对庄子道论的肯定,道体的特点和功用,道与理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道论是宋代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宋代学者在注《庄》、论《庄》时充分肯定了庄子之道的玄妙性、普遍性、包容性、超越性,并对庄子之道的特点和功用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宋代庄学中的道论亦反映了庄学和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如陈景元《庄子注》所阐发的“道气生化”论和“道虚理实”论对二程等理学家的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林希逸以“理”释道、褚伯秀援“理”入《庄》等,则反映了理学在成熟以后对庄学的渗透和深刻影响。
     第四章阐述宋代庄学思想中的心性论。心性论是宋代三教共同关注和探讨的时代课题,也是宋代思想最为突出和新颖的内容,这一点在宋代庄学中有典型的体现。宋代学者借《庄子》阐发心性之学,使该时期的庄学和前代相比,在思想上呈现出新的特质。其中既可见儒家的性命道德学说,又可见道教内丹心性学,还有佛禅心性论的渗透。王安石学派是以儒家性命道德学说解《庄》的典型代表,他们在肯定《庄子》中性命道德学说的基础上,十分注意将心性范畴与道贯通起来,强调无心体道,着力阐发《庄子》中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在内丹学成为道教主流思想的背景下,以陈景元和褚伯秀为代表的宋代道教学者都通过诠释《庄子》阐发“性命双修”的内丹心性修炼理论,同时,道教内丹心性论亦影响宋代儒家学者对《庄子》的看法。至于佛教心性论在庄学中的渗透,不仅体现了庄禅思想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出佛教与中国文化真正结合到了一起。
     第五章论述宋代庄学中的治世思想。王安石、苏轼、程俱、褚伯秀等人通过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指出《庄子》实为救世之书,认为庄子思想是可以经世致用的,由此反映出他们对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怀。宋代学者诠解《庄子》,大都强调“有为”,认为治国必须仁义礼法并用等等,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儒家精神在宋代庄学中的进一步强化。宋代庄学的发展,与宋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
     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宋代庄学思想的核心内容。“道论”、“心性论”、“治世思想”这三个方面各有特色,但互相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体现了宋代庄学从天道至人道,由内圣而外王的思想理路。
This dissertation utilizes the research technique with the document study and the history of thought,and profits from the hermeneutics the correlation theories,through studying the cont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promulgates its chief feature and unfolds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the time spirit of the Zhuang-zi research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dissertation's key point is openning out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how to integrate 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to the Zhuang-zi research through creative interpretation,which reflects the syncretic current of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 and the Taoism;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how to absorb the Zhuang-zi as thought resources;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how to use the thought of kingcraft in Zhuang-zi.The full text divides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The Zhuang-zi research in the Song Dynasty cannot leave the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therefore,the dissertation first analyzes academic background from three aspects:the prosperous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academic spirits in the Song Dynasty;the scholars' attention to Zhuang-zi.In the Song Dynasty,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 and the Taoism absorbs each other,and have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In this process,the academic spirits in the Song Dynasty,such as the suspicious spirit, the innovative spirit,the governing spirit and the inclusive spirit,are more prominent.These academic spirits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uang Tzu"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Chapter two "the docum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a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ummariz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ocum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by the form,and introduces the document in brief,including the author,the basic philosophy tendency and the edition situation and so on,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in five aspects.
     Chapter three "the Tao theory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discusses that scholars how to elucidate the philosophy theory of Zhuang-zi,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The Tao theory"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fully affirmed the Tao theory of Zhuang-zi from four aspects:the mysticism,the universality,the confluent,the transcendence.They carried on in-depth expatia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Tao theory of Zhuang-zi.In the Song Dynasty,the Tao theory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has also reflected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uang Tzu" Theory and the Neo-Confucianism,like the Zhuang-zi research by Chen Jing-yuan,whose research had the immediate influence on the Neo-Confucianism,and played the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Neo-Confucianism ideology;the Zhuang-zi research by Lin Xi-yi and Chu Bo-xiu reflect that the Neo-Confucianism in mature later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Zhuang-zi research.
     Chapter four "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discusses that scholars how to displays 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taking advantage of Zhuang-zi. In the Song Dynasty,the Confucian,the Buddhist and the Taoist all payed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which is the time topic.In the Song Dynasty,the "Chuang Tzu" Theory includes the Confucian life morals theory and the Taoist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obviously,but also has the Buddhist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which has reflected that the Confucianism,the Buddhism,the Taoism absorb each other to introject,is also the most prominent and novel cont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comparing with the anterior generation.The Zhuang-zi research of Wang An-shi school mainly about the Confucian life morals theor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aoist prescriptions or exercises to achieve immortality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Taoism,the representative Taoist in the Song Dynasty,such as Chen Jing-yuan and Chu Bo-xiu,discuss "the life double repairs" thought through annotating Zhuang-zi.In addition,Chao Jiong and Lin Xi-yi,as Confucian,integrate the Buddhist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into the "Chuang Tzu" Theory.
     Chapter five "the thought of kingcraf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discusses that scholars how to display the thought of kingcraft by the Zhuang-zi research.Wang An-shi,Su Shi,Cheng Ju,Chu Bo-xiu pointed out that Zhuang-zi is a book of the salvation actually through attemper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Zhuang-zi and the Confucianism,which reflected the scholars' deep concern at the social politics in the Song Dynasty.They emphasised "the thought of kingcraft" in Zhuang-zi,which in fact strengthened the thought of kingcraft in the Confucianism.
     Chapter three,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are the main body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also the central content of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The Tao theory","the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the thought of kingcraft",has their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ly,but also has the profound inner link mutually,which manifests that the "Chuang Tzu" Theory in the Song Dynasty is from nature to humanity,and from Saint to the kingcraft.
引文
[1]熊铁基:《道家道教文化书系·总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本文所言“老庄学”,特指历代对《老子》、《庄子》的改造和诠释而言。
    [3]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参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第二册“《庄子》书目录”,中华书局1993年版。
    [6]叶适:《水心别集》卷六。
    [1]郎擎霄:《庄子学案》,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37页。
    [2]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0页。
    [1]山东省国立第八中学校刊,1933年第1期。
    [1]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蒙文通:《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15-333页。
    [3]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54页。
    [4]巴蜀书社1987年版。
    [5]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台湾师范大学1997届博士学位论文。
    [3]北京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
    [4]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5]山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6]《中州学刊》,2000年第6期。
    [7]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1]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4]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复旦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6]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7]华中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8]《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
    [9]《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0]《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
    11 《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14 见林希逸著,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附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17-533页。
    [1]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
    [2]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1]严复:《严复集》第三册,《与熊纯如书》,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68页。
    [2]许有壬:《圭塘小稿》卷七,《上清储祥宫记》。
    [3]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87页。
    [5]范祖禹:《帝学》卷三。
    [6]范祖禹:《帝学》卷三。
    [7]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1]范祖禹:《帝学》卷三。
    [2]范祖禹:《帝学》卷八。
    [3]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九十四,《治国平天下之要·备规制·图籍之储》。
    [4]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5]唐玄宗开元年间,首次由官方组织编成《一切道经》(后世称《开元道藏》),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天宝七年,又诏令天下诸道抄写《一切道经》。唐末战乱,各地道经多遭禁毁。
    [6]参见王卡:《从<一切道经>到<中华道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29日。
    [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六,大中样符九年三月己酉。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六十五,元祜六年闰八月甲申。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景德二年五月戊辰朔。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四,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壬辰。
    [4]《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三》。
    [5]《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张载传》。
    [6]陆佃:《陶山集》卷十五,《傅府君墓志》。
    [7]吕祖谦:《东莱文集》卷六,《白鹿洞书院记》。
    [1]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三十九,《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
    [2]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序》。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开宝八年二月丁卯。
    [4]欧阳修:《文忠集》卷一百一十三,《论逐路取人札子》。
    [1]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引陆游语。
    [2]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3]见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十三。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孟子音义》。
    [5]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曾子固讽舒王嗜佛》。
    [6]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四十五,《论风俗札子》。
    [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11页。
    [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页。
    [3]参《宋史》卷四百三十八,《王柏传》。
    [4]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一,《庄子祠堂记》。
    [5]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6]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7]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中庸集解序》。
    [2]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卷十一。
    [3]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卷二。
    [4]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23页。
    [1]秦观:《淮海集》卷三十,《答傅彬老简》。
    [2]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卷上。
    [3]陈亮:《龙川集)卷十五,《送王仲德序》。
    [4]见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25-243页。
    [5]白玉蟾:《上清集·必竟恁地歌》,载《修真十书》卷三十九。
    [6]王道:《古文龙虎经注疏序》。
    [1]王道:《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坎离数一二章第四疏》。
    [2]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4]范仲淹:《范文正集》卷七,《岳阳楼记》。
    [1]李觏:《盱江集》卷二十七,《上孙寺丞书》。
    [2]《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
    [3]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4]《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1]华镇:《云溪居士集》卷十八,《制举论》。
    [2]郑侠:《西塘集》卷六,《复李君宝知县书》。
    [3]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诸儒·邵子》。
    [4]王植:《皇极经世书解·书意》。
    [5]《二程文集》卷一,《下山偶成》。
    [1]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三,《读书法》。
    [2]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诸儒·程子》。
    [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答刘子澄》。
    [4]刘壎:《隐居通议论陈龙川二则》,载《陈亮集》附录。
    [5]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九,《皇朝文鉴·记》。
    [6]《宋元学案》卷五十四,《水心学案序录》。
    [7]契嵩:《镡津集》卷十,《上张端明书》。
    [8]契嵩:《镡津集》卷十,《上曾参政书》。
    [1]契嵩:《镡津集》卷九,《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2]见《镡津集》卷五、卷六、卷七。
    [3]白玉蟾:《道法会元》卷一,《道法九要序》。
    [4]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答曾子固书》。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七,《庄周下》。
    [3]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五,《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
    [4]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5]张伯端:《悟真篇·自序》。
    [6]《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八,《仙释》。
    [7]智圆:《闲居编》卷二十二,《谢吴寺丞撰闲居编序书》,见《全宋文》第8册,第176页。
    [8]智圆:《闲居编》卷四十九,《湖居感伤》,见《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六套,第一册。
    [1]智圆:《闲居编》卷十九,《中庸子传》上,见《全宋文》第8册,第289页。
    [2]智圆:《闲居编》卷十六,《三笑图赞并序》,见《全宋文》第8册,第288页。
    [3]智圆:《闲居编》卷三十四,《病夫传》,见《全宋文》第8册,第293页。
    [4]程俱:《北山小集》卷二十一,《答郑教授》。
    [1]程俱:《北山小集》卷十四,《维摩诘所说经通论》。
    [2]《修仙辩惑论》苏森仲跋。
    [3]白玉蟾:《道法会元》卷一,《道法九要序》。
    [4]萧应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四之二十。
    [5]《重阳全真集》卷一,《孙公问三教》。
    [6]《重阳全真集》卷一,《永学道人》。
    [7]《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
    [8]丘处机:《磻溪集》卷一,《赠刘师鲁》。
    [9]刘处玄:《仙乐集》卷三,《上敬奉三教道众并述怀》。
    [10]谭处端:《水云集》卷上,《三教》。
    11 熊铁基:《试论王重阳的全真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
    [1]许有壬:《圭塘小稿》卷七,《龙德宫记》。
    [2]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3]《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崔颐正传》。
    [4]《宋会要辑稿·崇儒四》引。
    [1]程俱:《麟台故事》卷二。
    [2]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一。
    [3]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4]苏轼:《苏轼文集》卷二十五,《议学校贡举状》。
    [5]《宋史》卷二十一,《徽宗本纪三》。
    [6]《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四》。
    [7]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九,《徽宗皇帝》。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三。
    [2]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七,《题刘高士看云图》。
    [3]洪迈:《容斋随笔》卷三,《进士试题》。
    [4]《宋史》卷四百四十一,《路振传》。
    [5]王禹偁:《小畜集》卷二,《律赋序》。
    [6]欧阳修《文忠集》卷七十四有《殿试藏珠于渊赋》。
    [7]罗愿:《新安志》卷十,《诗话》。
    [1]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四十五,《论风俗札子》。
    [2]《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吕公著传》。
    [3]《宋史》卷十七,《哲宗本纪一》。
    [4]《苏魏公文集》后附《魏公谭训》一卷,乃“宋朝请大夫苏象先录其祖魏公颂之遗训也”。
    [5]《魏公谭训》卷三,《家学、家训、行己》,见《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版,第1134-1135页。
    [6]《魏公谭训》卷三,《家学、家训、行己》,见《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版,第1137页。
    [7]《魏公谭训》卷十,《杂事》,见《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版,第1182页。
    [1]苏辙:《栾城后集》卷二十二,《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2]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一,《庄子祠堂记》。
    [3]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4]苏辙:《栾城集》卷二,《和子瞻读<道藏>》。
    [5]苏辙:《栾城集》卷十八。
    [6]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十,《书<枯木道士赋>后》。
    [1]黄庭坚:《山谷集》卷一,《苏李画枯木道士赋》。
    [2]黄震:《黄氏日抄》卷六十五,《读文集·黄涪翁文》。
    [3]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三,《黄几复墓志铭》。
    [1]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题巩仲至修辞斋》。
    [2]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六,《荷池观鱼》。
    [3]杨万里:《诚斋集》卷三十七,《饮酒》。
    [4]辛弃疾:《稼轩词》卷三,《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5]辛弃疾:《稼轩词》卷四,《卜算子·用庄语》。
    [6]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闲中》。
    [7]陆游:《剑南诗稿》卷四十五,《书室独夜》。
    [8]陆游:《渭南文集》卷八,《通判夔州谢政府启》。
    [9]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八,《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10]陆游:《剑南诗稿》卷四十二,《杂兴》。
    [1]黄宗炎:《图学辨惑·太极图说辩序》。
    [2]《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
    [3]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三。
    [4]《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5]《刘玑正蒙会稿序》,见《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406页。
    [6]卢国龙:《宋儒微言》,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1]张载:《张子全书》卷二,《正蒙·太和篇第一》。
    [2]张载:《张子全书》卷二,《正蒙·太和篇第一》。
    [3]见张载:《横渠易说》卷三。
    [4]吕祖谦编:《宋文鉴》卷一百四十三,《程伯淳墓志铭》。
    [5]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三。
    [6]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7]《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引。
    [1]《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
    [2]《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
    [3]《朱子语类》卷十六。
    [4]《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
    [1]《朱子语类》卷九十七。
    [2]《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
    [3]《朱子语类》卷五十七。
    [4]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1]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
    [2]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3]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4页。
    [4]《闲居编》吴遵路序。
    [5]契嵩:《镡津集》卷十二,《武陵集叙》。
    [6]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二十,《宋故明州延庆明智法师碑铭》。
    [7]邹浩:《道乡集》卷十一,《栩栩轩》。
    [8]吕祖谦编:《宋文鉴》卷八十三,《适南亭记》。
    [9]黄庭坚:《山谷外集》卷十二。
    [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琼州知乐亭记》。
    [2]见黄仲元:《四如集》卷二,《自得斋记》、《虚己游世之堂记》、《鱼我亭记》。
    [3]楼钥:《攻娩集》卷一百,《叔祖居士并张夫人墓志铭》。
    [1]严灵峰的《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作“黄介南”,据黄庭坚《黄几复墓志铭》改。
    [1]四库全书收录林希逸的《庄子口义》和周启成校注的《庄子鬳斋口义》均分为十卷。
    [2]据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考证,《庄子句解》“原题《纂图互注南华真经》。采郭象《注》并陆德明《音义》,逐句双行夹注,并附“重意”、“重言”、“互注”,用墨盖字别出。此当系龚士卨所为,盖因注文附于各句之后,故称“句解”。在龚士卨编宋刊《五子纂图互注》内。
    [3]《宋史·艺文志》著录,作《庄子气诀》,未著撰人姓名。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依郎擎霄《庄子学案》作“宇文居镃”。
    [1]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一。
    [2]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宋解经姓氏》。
    [3]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卷一。
    [4]蒙文通:《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69页。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八。
    [5]《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一。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五。
    [2]所谓黑水城《吕观文进庄子义》残本,是1908—1909年,俄国探险家柯兹洛夫先后两次在黑水城遗址掘获的大量唐、五代、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文献之一。据傅增湘先生《跋宋本吕惠卿庄子义残卷》(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二号)考证,此残本为北宋蜀刻本。
    [3]陈静:《黑水城<吕观文进庄子义>的初步研究》,《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傅增湘:《跋宋本吕惠卿庄子义残卷》,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二号。
    [5]《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6]《南华真经口义·发题》。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九。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
    [9]《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庄子全解》十卷,为金刻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10]亦即陈任中先生依其所见黑水城《吕观文进庄子义》残本和《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进行整理出版的《宋吕氏庄子义》。
    [1]《南华真经新传》孙应鳌序。
    [2]《南华真经新传》孙应鳌序。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1]参见《宋元学案》卷九十六、《元祜党人传》卷六。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五。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六。
    [4]《宋史》、《东都事略》、《宋元学案》、《闽中理学渊源考》、焦竑《庄子翼·采摭书目》等作“陈祥道”,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以及《庄子翼》引用注文时则作“陈详道”,《四库全书》有关记载两种写法皆有,本文从道藏本《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仍作“陈详道”。
    [5]《福建通志》卷四十三。
    [6]据《经义考》卷二百一十三引晁公武语日:“王安石介甫撰《论语解》,其子雾作《口义》,其徒陈用之作《解》,绍圣后皆行于场屋。”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所引林自的《庄子解》注文,作“林疑独注”或“疑独注”,本文从其说。
    [1]陆心源:《宋史翼》卷四十。
    [2]据《经义考》卷二十二引董真卿之语,林疑独与吴子进、袁志行、李元量、刘仲平、路纯中、洪成季、陈予明、郑正夫、阎彦升等十人合撰《太学十先生易解》十二卷,林疑独的《周易解》即其中之一。
    [3]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三,《谏议陈忠肃公》。
    [4]即与吕惠卿注相同。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
    [6]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赵虚斋注庄子内篇序》。
    [7]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四十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
    [2]《南华真经口义》徐霖跋。
    [3]《南华真经口义》林经德序。
    [4]《南华真经口义·发题》。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2]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诸子》。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四,《五子纂图互注》。
    [2]龚士卨:《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卷二。
    [3]龚士卨:《纂图互注南华真经》卷四。
    [4]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刻本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1]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三,《黄几复墓志铭》。
    [2]黄庭坚:《山谷外集》卷十一,《致政王殿丞逍遥亭》。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五,《演山集》。
    [4]《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五,《演山集》。
    [5]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1]晁补之:《鸡肋集》卷二十七,《齐物论》。
    [2]《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六,《序子翼》。
    [3]方达:《<庄子十论>著者考》,《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4]冯椅:《厚斋易学》附录一。
    [1]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卷二十二,《庄子后论》。
    [1]《宋元学案》卷五十五,《水心学案》引《庄子》。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1]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十,《读吕惠卿庄子解》。
    [2]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十,《论庄老》。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
    [1]《周易略例·明象》。
    [2]《南华真经拾遗》。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汤汉序。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八,《答陈柅书》。
    [2]杨时:《龟山集》卷二十五,《中庸义序》。
    [3]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12页。
    [4]傅察:《忠肃集》卷下,《策问》。
    [1]具体内容可参《中国庄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380页。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汤汉序。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四。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四。
    [5]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上。
    [1]杨时:《龟山集》卷十,《语录》。
    [2]《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论语全解》。
    [3]陈详道:《论语全解》卷十。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三,《用易详解》。
    [5]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五,《亡叔墓志铭》。
    [1]《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
    [2]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一。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2]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一,《吕惠卿》。
    [3]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五,《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
    [4]《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六。
    [1]《宋元学案》卷三十五,《陈邹诸儒学案》引。
    [2]《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4]《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5]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三,《黄几复墓志铭》。
    [6]程大昌:《演繁露》卷五,《注疏》。
    [1]赵佶:《御解道德真经》卷一。
    [2]江激:《道德真经疏义》卷二。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二。
    [2]《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84页。
    [3]梁迥:《道德真经集注·后序》。
    [1]《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三。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七。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七。
    [1]《南华真经新传》卷七。
    [2]黄庭坚:《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十,《庄子内篇论》。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二。
    [1]林亦之:《网山集》卷三,《伊川程子论》。
    [2]《南华真经口义》卷三十二。
    [3]《南华真经口义》卷七。
    [4]《南华真经口义》卷三。
    [5]《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九。
    [1]《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一。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八。
    [3]《南华真经口义》卷一。
    [4]《南华真经口义》卷六。
    [5]《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二。
    [6]林希逸著,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前言》,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页。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三。
    [1]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2]高似孙:《子略》卷一。
    [1]《庄子·大宗师》。
    [2]《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卷一。
    [3]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七,《庄子》。
    [4]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三。
    [1]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五》。
    [2]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3]《南华真经拾遗》。
    [4]《南华真经拾遗》。
    [1]《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百二十六,《大名府天宁万寿观碑》。
    [2]赵匡胤:《赐秘藏诠逍遥咏等敕》,见《全宋文》第2册,第554页。
    [3]张伯端:《悟真篇·自序》。
    [1]焦竑:《老子翼》卷五引江袤语。
    [1]焦竑:《老子翼》卷五引江麦语。
    [2]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3]《论语·公冶长》。
    [1]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2]焦竑:《老子翼》卷六引程大昌语。
    [3]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卷二十二,《庄子后论》。
    [1]《老子道德经》龚士卨序。
    [1]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8页。
    [2]《南华真经新传》卷八。
    [3]《南华真经新传》卷八。
    [4]《南华真经新传》卷三。
    [5]《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八。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二。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二。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六。
    [3]《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
    [5]《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1]《南华真经新传》卷二。
    [2]《南华真经新传》卷二。
    [3]《南华真经新传》卷七。
    [1]《列子·天瑞》。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六。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二。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三。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八。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七。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五。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1]陈景元注文即引用郭象的《南华真经序》中“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一句。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六。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二。
    [4]《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卷九。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六。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一。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四。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七。
    [2]刘固盛:《论陈景元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与发挥》,《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六。
    [1]蒙文通先生曾提出二程理学与陈景元老庄学具有渊源关系(参《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刘固盛教授则从老学的角度对道与理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参《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南华真经注疏》卷八。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六。
    [2]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33页。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一。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九。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三。
    [1]李刚:《道教重玄学之界定及其所讨论的主要理论课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3页。
    [2]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卷一。
    [3]李荣:《老子注》卷上。
    [4]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一,《道德义》。
    [5]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6]《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九。
    [8]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答程可久》。
    [2]《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一。
    [4]蒙文通:《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74页。
    [5]参见刘固盛:《二程人性论的道家思想渊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三,《跋道士陈景元诗》。
    [7]见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第四章第一节“碧虚老学与伊洛渊源”,巴蜀书社2001年版。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五。
    [9]《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
    [10]《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11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五。
    12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五。
    [2]蒙文通:《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73页。
    [3]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56页。
    [4]蒙文通:《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75页。
    [5]黄震:《黄氏日抄》卷四十。
    [6]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六十三,《黄德远墓志铭》。
    [7]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十四,《黄德远先生绩学派》。
    [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赵虚斋注庄子内篇序》。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五。
    [4]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
    [5]《朱子语类》卷九十六。
    [6]《朱子语类》卷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八。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4]《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5]黄榦:《勉斋集》卷三十六,《朱先生行状》。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3]《朱子语类》卷五。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5]《四如集》宋濂序。
    [6]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中书林竹溪先生希逸》。
    [1]《宋元学案》卷四十七,《艾轩学案》。
    [2]《南华真经口义》卷三。
    [3]《南华真经口义》卷八。
    [4]朱熹:《周易本义序》。
    [5]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
    [6]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
    [1]《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三。
    [2]《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五。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五。
    [4]《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四。
    [5]《南华真经口义》卷三十二。
    [1]《南华真经口义》卷三。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七。
    [3]《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八。
    [4]《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八。
    [1]《南华真经注疏》卷一。
    [2]《南华真经注疏》卷一。
    [3]《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七。
    [4]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5]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四。
    [6]《朱子语类》卷十二。
    [7]《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六。
    [8]《南华真经口义》卷八。
    [1]《朱子语类》卷十三。
    [2]《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一。
    [3]《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六。
    [1]《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四。
    [2]《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八。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七。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二。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七。
    [1]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90页。
    [2]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下。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四,《虔州学记》。
    [2]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三。
    [3]《南华真经拾遗》。
    [4]《南华真经拾遗》。
    [1]赵秉文:《滏水文集》卷一,《性道教说》。
    [2]秦观:《淮海集》卷二十二,《韩愈论》。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二。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三。
    [1]《南华真经口义》卷八。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三。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三。
    [4]黄裳:《演山集》卷二十三,《见吕参政书》。
    [1]《论语·公冶长》。
    [2]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3]黄裳:《演山集》卷五十一,《杂说》。
    [4]黄裳:《演山集》卷二十。
    [1]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2]黄裳:《演山集》卷十六,《葆光阁记》。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2]《孟子·尽心上》。
    [3]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辨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
    [5]《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
    [2]《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
    [2]“中和新说”主要体现在《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中,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
    [3]《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4]《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1]《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2]《南华真经新传》卷二。
    [1]《南华真经新传》卷三。
    [2]《南华真经新传》卷九。
    [3]《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二。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一。
    [1]《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2]《南华真经新传》卷十六。
    [3]《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4]《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5]《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6]《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7]《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8]《南华真经新传》卷九。
    [1]《南华真经新传》卷十四。
    [2]《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3]《南华真经新传》卷九。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四。
    [5]《南华真经新传》卷四。
    [6]《南华真经拾遗》。
    [7]焦竑:《老子翼》卷五。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
    [1]转引自汤君的《黑水城文献<庄子义>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二。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五。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一。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九。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二。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八。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八。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二。
    [9]《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六。
    [1]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561页。
    [2]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576页。
    [1]李远国:《陈抟佚文汇编》,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6页。
    [2]曾慥:《道枢》卷十三。
    [3]陶弘景:《真诰》卷十四。
    [4]见《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卷一。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二。
    [7]《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十九。
    [8]《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四十九。
    [9]《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三。
    [10]《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二。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一。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六。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七。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五。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八。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八。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六。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八。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九。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一。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
    [5]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16页。
    [1]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卷下。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八。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二。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六。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一。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九。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一。
    [2]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3]《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序》。
    [4]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351页。
    [1]参刘固盛:《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七,《上清储祥宫碑》。
    [3]焦竑:《老子翼》卷六引程大昌语。
    [1]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长生可贵章》。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八,《答陈柅书》。
    [3]苏轼:《苏轼文集》卷六,《广成子解》。
    [4]苏轼:《苏轼文集》卷七十三。
    [5]陈帅道:《后山集》卷十二,《白鹤观记》。
    [1]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
    [2]刘挚:《忠肃集》卷十二,《宫苑使阁门通事舍人王公墓志铭》。
    [3]杨时:《龟山集》卷二十四,《踵息庵记》。
    [1]《朱子语类》卷一百零一。
    [2]李光:《庄简集》卷十六,《养生堂记》。
    [3]李光:《庄简集》卷十六,《养生堂记》。
    [1]黄裳:《演山集》卷五十一,《杂说》。
    [2]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3]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1]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2]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3]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1]黄裳:《演山集》卷五十一,《杂说》。
    [2]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3]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4]黄裳:《演山集》卷六十,《杂说》。
    [1]方立天:《道与禅——道家对禅宗思想的影响》,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2]徐小跃:《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3]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陆玉林:《庄子与坛经》,见《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5]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62页。
    [6]参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0-536页。
    [1]二程:《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
    [2]陆游:《剑南诗稿》卷四,《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
    [3]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4]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1]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1]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2]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
    [1]林希逸:《竹溪庸斋十一稿续集》卷七,《见陈郎中》。
    [2]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庄子》。
    [3]黄震:《黄氏日抄》卷五十五,《读诸子·苟子》。
    [4]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十二,《讲义》。
    [5]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十六,《省斋记》。
    [2]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五。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一。
    [4]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二。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八。
    [2]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
    [4]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九。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2]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八。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
    [4]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九。
    [1]晁迥:《道院集要》卷一,《净明三昧》。
    [2]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4]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四。
    [5]晁迥:《道院集要》卷二,《心息兼咏》。
    [6]晁迥:《道院集要》卷二,《心息兼咏》。
    [1]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八。
    [2]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五。
    [3]晁迥:《法藏碎金录》卷十。
    [4]李光:《庄简集》卷二,《居岭外遇寒食》。
    [1]李光:《庄简集》卷二,《玄珠吟》。
    [2]李光:《庄简集》卷十六,《养生堂记》。
    [3]《南华真经口义·发题》。
    [4]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十,《后村刘尚书》。
    [1]《南华真经口义》卷九。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四。
    [3]《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八。
    [4]《南华真经口义》卷七。
    [5]《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三。
    [6]《南华真经口义》卷四。
    [7]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
    [8]《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三。
    [1]《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六。
    [2]《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五。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一。
    [1]《南华真经口义》卷七。
    [2]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
    [3]《南华真经口义》卷五。
    [1]焦竑:《老子翼》卷五引江袤语。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四。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三。
    [4]《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八。
    [1]《南华真经口义》卷三十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七。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七,《庄周下》。
    [2]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六,《庄子祠堂记》。
    [3]楼钥:《攻媿集》卷七十五,《跋张正字<庄子讲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四。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1]卢国龙:《宋儒微言》,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四。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四。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三。
    [2]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七,《与祖择之书》。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
    [1]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2]黄裳:《演山集》卷十九,《顺兴讲庄子序》。
    [3]楼钥:《攻媿集》卷七十五,《跋张正字<庄子讲义>》。
    [4]陆游:《渭南文集》卷十六,《洞霄宫碑》。
    [1]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卷二十二,《庄子后论》。
    [2]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九。
    [3]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五,《汉儒授经图序》。
    [1]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四》。
    [2]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四》。
    [3]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四》。
    [1]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三》。
    [2]程俱:《北山小集·程公行状》。
    [3]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二》。
    [1]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老子论五》。
    [2]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老子论五》。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七。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刘震孙序。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二。
    [1]《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2]《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卷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五。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七十五。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四。
    [7]《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七。
    [8]《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二。
    [9]《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七。
    [10]《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11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八。
    [1]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2]《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
    [3]《南华真经新传》卷五。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
    [5]《南华真经新传》卷二。
    [6]《南华真经新传》卷十四。
    [7]《南华真经新传》卷一。
    [1]《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七。
    [2]《南华真经新传》卷八。
    [3]《南华真经新传》卷六。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六。
    [5]《南华真经新传》卷三。
    [6]《南华真经新传》卷三。
    [7]《南华真经新传》卷三。
    [1]《宋史》卷四百七十一,《吕惠卿传》。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七。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四。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七。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五十。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
    [1]原文作“故易蛊之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误,据《周易》改。
    [2]原文作“故临之二咸临吉无不利”,误,据《周易》改。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四。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六。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十四。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五。
    [1]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八,《九变而赏罚可言》。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二十九,《致一论》。
    [3]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八,《老子》。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二。
    [1]《南华真经新传》卷九。
    [2]《南华真经新传》卷二十。
    [3]《南华真经新传》卷二十。
    [4]《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一。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五。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六十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三。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二。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四。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6]《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八。
    [1]《北山小集》叶梦得序。
    [2]程俱;《北山小集》卷十三,《庄子论五》。
    [1]《南华真经口义》卷二十九。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一。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二。
    [1]《南华真经口义》卷九。
    [2]《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三。
    [3]《南华真经口义》卷十四。
    [4]《南华真经口义》卷十五。
    [1]《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三。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五。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六。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四。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
    [5]《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九。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十八。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六。
    [4]《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
    [5]黄裳:《演山集》卷四十一。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一百零三。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三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八十八。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三。
    [2]《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三。
    [3]《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六。
    [1]《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二十九。
    (晋)郭象,(唐)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道藏》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道藏》本。
    (唐)成玄英:《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本。
    (唐)李荣:《老子注》,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本。
    (唐)孟安排:《道教义枢》,《道藏》本。
    (唐)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道藏》本。
    (宋)张伯端:《悟真篇》,《道藏》本。
    (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道藏》本、四库全书本。
    (宋)王雱:《南华真经拾遗》,《道藏》本、四库全书本。
    (宋)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道藏》本。
    (宋)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余事》,《道藏》本。
    (宋)陈景元:《南华真经余事杂录》,《道藏》本。
    (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道藏》本。
    (宋)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道藏》本。
    (宋)赵佶:《御解道德真经》,《道藏》本。
    (宋)江澂:《道德真经疏义》,《道藏》本。
    (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道藏》本。
    (宋)梁迥:《道德真经集注》,《道藏》本。
    (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道藏》本。
    (宋)林希逸:《庄子口义》,四库全书本。
    (宋)林希逸著,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道藏》本、四库全书本。
    (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道藏》本。
    (宋)白玉蟾:《上清集》,《道藏》本。
    (宋)王道:《古文龙虎经注疏》,《道藏》本。
    (金)王重阳:《重阳全真集》,《道藏》本。
    (金)王重阳:《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道藏》本。
    (金)丘处机:《磻溪集》,《道藏》本。
    (金)刘处玄:《仙乐集》,《道藏》本。
    (金)谭处端:《水云集》,《道藏》本。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道藏》本。
    《修仙辩惑论》,《道藏》本。
    (宋)白玉蟾:《道法会元》,《道藏》本。
    (宋)萧应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道藏》本。
    (宋)智圆:《闲居编》,见《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1994年版)及《续藏经》。
    (宋)晁迥:《法藏碎金录》,四库全书本。
    (宋)晁迥:《道院集要》,四库全书本。
    (宋)契嵩:《镡津集》,四库全书本。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库全书本。
    (宋)刘敛:《彭城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四库全书本。
    (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本。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宋)刘挚:《忠肃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邹浩:《道乡集》,四库全书本。
    (宋)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宋)陆佃:《陶山集》,四库全书本。
    (宋)陈详道:《论语全解》,四库全书本。
    (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宋)黄裳:《演山集》,四库全书本。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晁补之:《鸡肋集》,四库全书本。
    (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四部丛刊本。
    (宋)黄庭坚:《山谷集》,《山谷外集》,《山谷别集》,四库全书本。
    (宋)秦观:《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宋)华镇:《云溪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宋)郑侠:《西塘集》,四库全书本。
    (宋)傅察:《忠肃集》,四库全书本。
    (宋)程俱:《北山小集》,四部丛刊本。
    (宋)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宋)辛弃疾:《辛弃疾全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宋)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吕祖谦编:《宋文鉴》,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宋)吕祖谦:《东莱文集》,崇文书院退补斋1868年刻本。
    (宋)程大昌:《演繁露》,四库全书本。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四库全书本。
    (宋)叶梦得:《岩下放言》,四库全书本。
    (宋)黄仲元:《四如集》,四库全书本。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版。
    (宋)林亦之:《网山集》,四库全书本。
    (宋)陈藻:《乐轩集》,四库全书本。
    (宋)郑樵:《通志》,四库全书本。
    (宋)黄榦:《勉斋集》,四库全书本。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四库全书本。
    (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宋)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版。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本。
    (宋)李光:《庄简集》,四库全书本。
    (宋)杨万里:《诚斋集》,四库全书本。
    (宋)刘辰翁:《庄子南华真经点校》,四库全书本。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四库全书本。
    (宋)马廷鸾:《碧梧玩芳集》,四库全书本。
    (宋)方回:《桐江集》,四库全书本。
    (宋)楼钥:《攻瑰集》,四部全书本。
    (宋)黄震:《黄氏日抄》,四库全书本
    (宋)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叶大庆:《考古质疑》,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高似孙:《史略子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冯椅:《厚斋易学》,四库全书本。
    (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范祖禹:《帝学》,四库全书本。
    (宋)李攸:《宋朝事实》,四库全书本。
    (宋)程俱:《麟台故事》,四部丛刊本。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四库全书本。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库全书本。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四库全书本。
    (宋)罗愿:《新安志》,四库全书本。
    《福建通志》,四库全书本。
    《浙江通志》,四库全书本。
    《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金)赵秉文:《滏水文集》,四库全书本。
    (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四库全书本。
    (元)许有壬:《圭塘小稿》,四库全书本。
    (元)脱 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四库全书本。
    (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四库全书本。
    (明)黄宗炎:《图学辨惑》,四库全书本。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四库全书本。
    (清)朱彝尊:《经义考》,四库全书本。
    (清)焦竑:《老子翼》,《道藏》本。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四库全书本。
    (清)王植:《皇极经世书解》,四库全书本。
    (清)纪昀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
    (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清)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全祖望:《鲒埼亭文集选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陆心源辑:《宋史翼》,《续修四库全书》第3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严灵峰编辑:《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艺文印书馆1972年版。
    严灵峰编辑:《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艺文印书馆1974年版。
    严灵峰编辑:《无求备斋老列庄三子集成补编》,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王蓉贵,沈治宏编撰:《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续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郎擎霄:《庄子学案》,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叶国庆:《庄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王叔岷:《郭象庄子注校记》,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昌彼得等:《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台湾鼎文1974年版。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
    黄锦鋐:《庄子及其文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
    严灵峰:《老庄研究》,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版。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
    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苏新鋈:《郭象庄学平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
    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马振铎:《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1987年版。
    宋慈抱:《两浙著述考》,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许肇鼎编:《宋代蜀人著作存佚录》,巴蜀书社1986版。
    (日)佐伯富编:《宋代文集索引》,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德)海德格尔著,陈嘉应、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吴怡:《禅与老庄》,三民书局1987年版。
    张松如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版。
    谢祥皓:《庄子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版。
    蒙文通:《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四库全书目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立文主编:《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张立文主编:《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
    南怀谨:《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徐小跃:《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中华书局1993年版。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立文主编:《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版。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连清吉:《日本江户后期以来的庄子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
    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全本庄子汇注汇评》,巴蜀书社1998年版。
    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1999年版。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潘德荣:《诠释学导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姜声调:《苏轼的庄子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朱汉民:《宋明理学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锦全:《庄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道湘:《庄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版。
    汤用彤:《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萧永明:《北宋新学与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尚永亮:《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谢祥皓,李思乐辑校:《庄子序跋论评辑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卢国龙:《宋儒微言》,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刘固盛:《宋元老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戈国龙:《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年版。
    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年版。
    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谢明阳:《明遗民的庄子定位论题》,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1版。
    李清良:《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年版。
    刘固盛:《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胜良:《道家与中国思想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葆玹:《老庄学新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方立天:《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张采民:《忘筌·梦蝶:庄学综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方勇:《卮言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尹志华:《北宋<老子>注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版。
    孙以楷主编,李仁群,程梅花,夏当英著:《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张立文,祈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版。
    蒙文通:《川大史学·蒙文通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孔令宏:《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中华书局2006年版。
    施锡美:《焦竑<庄子翼>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孙克强,耿纪平主编:《庄子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杨柳:《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巴蜀书社2007年版。
    王叔岷:《庄学管窥》,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方勇:《庄子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1-23辑,三联书店出版社。
    傅增湘:《跋宋本吕惠卿庄子义残卷》,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二号。
    张默生:《历代庄学研究述评》,《山东省国立第八中学校刊》,1933年第1期。
    陈正夫:《王安石哲学思想研究》,《江西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项楚:《<庄子>对苏轼艺术思想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贾顺先:《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姜国柱:《洛学的产生及其思想渊源》,《中州学刊》,1984年第2期。
    潘桂明:《宋代佛道问题的综合考察》,《浙江学刊》,1990年第1期。
    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赵宗诚:《论道教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宗教学研究》,1991年第2期。
    陈俊明:《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学刊》,1991年第3期。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文史哲》,1995年第1期。
    王煜:《宋明理学与道教》,《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2期。
    孔令宏:《试论宋代禅宗与<庄子>思想的关系》,《河北学刊》,1996年第2期。
    吕云飞:《宋代学术史上的荆公新学》,《河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刘宗贤:《宋初学术的文化整合倾向》,《哲学研究》,1996年第11期。
    张峰屹:《<庄子>解释史上的差异现象及其根源》,《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耿亮之:《王安石易学与其新学及洛学》,《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
    杨黛:《<庄子口义>的注庄特色》,《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徐洪兴:《北宋理学思潮散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沈松勤:《论王安石与新党作家群》,《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汪俊:《略论宋代文化的地域特征》,《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日)山田俊:《吕惠卿关于<老子><庄子>思想浅析》,《宗教学研究》,1998第4期。
    (日)山田俊:《王雱の老庄解释について》,《东方学》,第8辑。(未见原文)
    彭琦:《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吴长城:《庄学研究二十年》,《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尚永亮,肖波:《文学庄子二十年》,《中州学刊》,2000年第1期。
    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萧永明:《荆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朱修春:《近年来王安石新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2期。
    漆侠:《王雱:一个早慧而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耿纪平:《略论宋代庄学的“儒学化”倾向》,《中州学刊》,2000年第6期。
    陈少明:《现代庄学及其背景》,《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
    汤一介:《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罗家祥:《北宋新学的兴衰及其理论价值》,《河北学刊》,2001年第2期。
    萧永明:《论荆公新学的治学特点》,《中州学刊》,2001年第2期。
    王书华:《荆公新学的学术渊源》,《文史哲》,2001年第3期。
    王书华:《荆公新学的创立和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期。
    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萧永明:《荆公新学的治学成就与学术地位》,《学术论坛》,2002年第1期。
    刘仲华:《清代老庄研究概述》,《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包兆会:《二十世纪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程梅花:《论苏轼人生哲学的庄学特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郑小娟:《吕惠卿与<宋吕氏庄子义>》,《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孙红:《以禅解庄——林希逸<庄子口义>对<庄子>的阐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孙红:《林希逸以儒解庄及其原因》,《北方论丛》,2003年第5期。
    王卡:《从<一切道经>到<中华道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29日。
    程利田:《朱熹与道家道教》,《朱子研究》,2004年第2、3期。
    张梅:《<庄子口义>对<庄子>文学的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李延仓:《<庄>、<易>关系浅论——兼论道家易》,《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固盛:《论陈抟学派与重玄余绪》,《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孙雪霞:《“以庄解庄”方法论浅析》,《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王渭清:《论苏轼人格境界的庄学渊源》,《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孔令宏:《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商戈令:《“道通为一”新解》,《哲学研究》,2004年第7期。
    朱康有:《宋明理学中的心性本体思想》,《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徐规,杨天保:《走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学术演变形态的再勾勒》,《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张爱民:《宋代统治者对<庄子>的阐释接受》,《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张爱民:《宋代隐士与佛教徒对庄子的接受》,《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刘固盛:《二程人性论的道家思想渊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爱民:《宋代文论家对<庄子>的接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张爱民:《宋代以前<庄子>的接受概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张爱民:《宋代文论家与<庄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张爱民:《宋代政治家与<庄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范赟:《浅论宋明理学心性论述的发生及其对儒学的改造》,2005年第5期。
    张爱民:《宋代文学家与<庄子>》,《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蔡方鹿、蒋小云:《宋学经典诠释的哲学意蕴》,《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王德毅:《宋代的科举与士风》,《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张爱民:《宋代道教徒与<庄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张爱民:《论宋代陈景元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罗家祥:《略论宋代思想文化的创造性成就》,《文史博览》,2005年第10期。
    唐大潮:《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
    刘固盛:《论陈景元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与发挥》,《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汤君:《黑水城文献<庄子义>考》,《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2期。
    杨军:《宋元时期“三教合一”原因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刘宣如:《试论<南华真经新传>中的创新追求》,《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李凯:《“六经注我”宋代理学的阐释学》,《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
    李波:《王安石庄子学的儒学化思想及其影响》,《兰州学刊》,2006年第9期。
    李祥俊:《北宋时期的儒、道学术会通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李见勇:《<庄子>研究的新突破——论林希逸<庄子口义>》,《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毅:《论宋代俳谐词中的<庄子>内蕴》,《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刘固盛:《朱熹论庄思想述析》,《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张洪兴:《<庄子>“三言”研究综述》,《天中学刊》,2007年第6期。
    张梅:《文学评点与宋代的<庄子>文学解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熊铁基:《试论王重阳的全真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
    朱汉民,张国骥:《两宋<论语>诠释与儒学重建》,《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蒙文通:《陈碧虚与陈抟学派》,载《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年版。
    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载《川大史学·蒙文通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大华:《略论隋唐老庄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陆玉林:《庄子与坛经》,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张立文:《理学的思想来源——儒释道三教的论争与融合》,载《宋明理学逻辑结构的演化》,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年版。
    方立天:《道与禅——道家对禅宗思想的影响》,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载《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邓广铭:《略谈宋学》,载《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日)池田知久:《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在日本》,载《庄子鬳斋口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载《学人》第十三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王葆弦:《“黄老易”和“庄老易”——道家经典的系统性及其流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少峰:《王弼用<庄>解<易>论略》,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三联书店1998年版。
    曾枣庄:《<苏轼易传>与三苏的道家思想》,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少峰:《程颐易学和道家哲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刚:《道教重玄学之界定及其所讨论的主要理论课题》,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
    卢国龙:《论陈景元的道家学术》,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
    卢国龙:《论陈景元<庄子注>的思想主旨》,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远国:《陈抟佚文汇编》,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辑,三联书店2002年版。
    熊铁基:《道家道教文化书系·总序》,载《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方达:《<庄子十论>著者考》,载《诸子学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陈静:《黑水城<吕观文进庄子义>的初步研究》,载《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简光明:《宋人佛学思想源于庄子说析论》,台湾师大《中国学术年刊》,1994年。
    简光明:《大陆庄学研究概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大陆地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1年。
    简光明:《论林希逸庄子口义之特点》,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论文集》,1991年。
    简光明:《苏轼与庄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编《古典文学》,第14集,1997年。
    简光明:《刘辰翁<南华真经点校>综论》,《国立编译馆馆刊》,1999年。
    简光明:《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析论》,《中国文化月刊》,1999年。
    简光明:《吕惠卿的庄子书》,《人文与社会学报》第四期,2004年。
    刘智容:《苏轼与庄子——东坡文学作品中的庄子思想》,台湾辅仁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1986年。
    简光明:《林希逸庄子口义研究》,台湾逢甲大学硕士论文,1990年。
    施锡美:《焦竑<庄子翼>研究》,台湾逢甲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周丰富:《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研究》,台湾中央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
    简光明:《宋代庄学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4月。
    罗安宪:《道家心性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5月。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6月。
    罗四鸽:《<庄子·齐物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5月。
    张梅:《宋代庄子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5月。
    张爱民:《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李仁群:《北宋理学与道家道教》,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李波:《王安石及其门人庄子学的儒学化》,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5月。
    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6。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11月。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6月。
    单红:《<齐物论>自由思想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2月。
    杨文娟:《宋代福建庄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钱小虎:《二程哲学与道家道教》,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肖海燕:《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5月。
    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徐平:《庄子<齐物论>思想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