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北京城市功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美国、德国等已经形成了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初具规模。北京特有的首都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构成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现时北京市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化进程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也必将带动和促进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然而也应该看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量尚且明显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垄断,市场环境和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北京城市功能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发展北京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北京城市功能,有助于优化北京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有助于增强北京城市创新能力,有助于加快北京的国际化进程。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提升的主导力量。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当明确政府责任,抓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力和竞争力,面向京津冀的制造业大力发展北京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y in the global economy. Producer services grows much faster than the common servi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ypical industry clusters of producer service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Producer servi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city.
     Producer services in Beijing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and maintained a good developing momentum. Capital advantages,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personnel training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Beijing governmen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The great demand for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will als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producer services in Beijing is not strong enough, that there was a monopoly, and that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Developing producer services will greatly propell the upgrading of capital city functions. A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economy, we must us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guide all the work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 and we must adhere to the positioning of Beijing as nation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city, cultural city, and livable city. Developing producer services offer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capital economy according to its city function positioning. Producer services will help to upgrade the city function,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form of urban space, to 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Beijing.
     It is the crucial period for Beijing to re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city function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1st century. Producer services such as finance and insurance industry,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business services will become dominant force for urban economic growth and function upgrading. To develop producer services in Beijing,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clear, the development emphasis should be seized, the opening up of producer services should be stepp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cluster should be stimulated, the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should be oriented to manufacturing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引文
①Coffey,W.J.,and K. Polese.1989.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67:13-27.
    ①赫伯特C.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页。
    ②Browning, H.C.& Singelman,J. (1975),The Emergence or a Service Society, Springfield.
    ③Howells, J., and A. Green. 1987,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cutural Change and Location in UK Services, Aldershot: Avebury
    ④侯学钢:《上海城市功能转变和生产服务业的软化》,《城市规划》,1997年4月。
    ⑤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6月。
    ①王菲:《城市功能初探》,《经济问题探索》,1997年第7期。
    ①廖丹:《城市功能创新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5页。
    ①《四大关键词预测2008年后首都经济发展趋势》,《时代经贸》,2007年第7期。
    ①《北京人均GDP达到7370美元》,《北京青年报》,2008年1月22日。
    ①胡东娜:《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4页。
    1.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李江帆:《服务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李江帆:《中国服务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刷馆,1999年版。
    5.李善同等:《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富克斯:《服务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王述英:《服务业:历史理论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朱晓青:《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
    9.俞梅珍:《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竞争》,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版。
    10.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1.朱晓青:《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核心产业群探讨》,《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刘俊杰王述英:《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2期。
    3.庞毅宋冬英:《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城市经济》,2005年第10期。
    4.候玉兰:《北京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视野》,2005年第3期。
    5.刘岐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城市竞争力》,《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6.张惟英:《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教训与北京人口调控》,《人口研究》,2006年第7期。
    7.胡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第4期。
    8.郑吉昌等:《论新型工业化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科技进步论坛》,2005年第9期。
    9.王树林:《软实力:北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新视野》,2005年第5期。
    10.朱珍华等:《北京市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3期。
    11.王粤:《迎奥运,细数北京服务业家底》,《时代经贸》,2006年第8期。
    12.张景秋:《北京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庞毅等:《北京服务产业定位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4.徐力生:《北京首次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投资北京》,2006年第9期。
    15.唐珏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16.方远平等《: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5期。
    17.何建民:《生产性服务业前景不可限量》,《北京商业》,2003年第11期。
    18.杨开忠:《北京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与变化趋势》,《地理学报》,1997年第6期。
    19.王文京:《抓国际服务产业转移浪潮》,《中青网》,2004-03-13。
    20.钟韵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3年第5期。
    21.李红梅:《论生产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统计研究》,2002年第8期。
    22.刘志彪:《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1期。
    23.张文忠:《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地理研究》,1999年第9期。
    24.陈殷等:《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北京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5.姜国杰:《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功能》,《特区经济》,2002年第12期。
    26.黄胜利:《朱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北京综合经济》,2002年第2期。
    27.张素珍等:《试论我国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科技进步及对策》,2003年第4期。
    28.徐道芳:《生产性服务业大有戏唱》,《北京商业》,2004年第4期。
    29.甄峰等:《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评述》,《南京人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0.张润朋等:《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热带地理》,2002年第22期。
    31.徐净:《中国入世后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2000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