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智识与情感:沈约的思想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沈约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文人,他一生经历宋、齐、梁三代,年寿既长,官位又高,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文学方面,他是永明新体的倡导者之一,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领导了时代的风气,是著名的文坛领袖,一代词宗。史学方面,他撰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四代历史,今存《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此外,他在经学、子学、音韵学、乐学等方面都比较精通,道教、佛教等方面的知识也很丰富,史家称他“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
     现当代关于沈约研究的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各方面问题均有所涉及。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其文学和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有所割裂,统合性、整体性研究不多;对其具体作品,特别是有关道教、佛教方面的作品深入分析不够;对日本、美国等国外研究的成果关注不足等。本论文即尝试从思想研究的角度,在深入分析沈约文学与史学等具体作品的基础上,统合现有有关研究成果,重点考察沈约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和历史环境对其的外在影响,从而还原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比较完整的形象。
     本论文共设绪论、正文四章、附录等六部分。
     绪论为学术史回顾,对百年来沈约研究的相关成果予以综述与评价。
     第一章为沈约的家世与生平研究。在学界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沈约家世的情况以及沈约生平的主要经历,重点分析沈约在其家族向士族进阶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地位。
     第二章为沈约的智识世界研究。揭示了南朝知识主义兴起这一学风新变的时代背景,结合沈约的著述分析了其知识体系的构成,分析了《宋书》成书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沈约所著关于历史、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文本,探讨了沈约的智识观与其社会思想、历史与政治思想、宗教思想。
     第三章为沈约的情感世界研究。主要围绕其文学作品,结合时代的情感观分析沈约以情感和美感为基础的文学观。重点从公共性情感、个人化创作的情感两方面分析沈约文学创作的情感世界。
     第四章为沈约文史书写策略的研究。分析了沈约史学作品中蕴藏的诗心和文学作品中含有的史笔。
     附录为沈约年谱简编。
ShenYue, a very noticeable and long-lived scholar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hose lifetime spanned three dynasties Song, Qi and Liang, outstoo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literature, as one of advocators of the Yong-Ming new style, his literary ideas and creative works, somehow, became the example of literature in his time. Thus he was considered as a literary leader and a master of Ci, a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n history, he composed four history books-History of the Jin Dynasties,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ies, History of the Qi Dynasties and History of the Emporer Liangwu, among which,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ies Besides mastering in Confucian classics, Philosophy Classics and Phonology, he knew well about Taoism, Buddhism,either. It is no wonder that he was praised by historiographer with the verse "he is a typical example in his time for being adept in history and knowledgeable".
     Contemporarily,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ShenYue are abundant in various aspects. Still, some problems are worthwhile more insightful study. For example, connections bridged his literature works and history masterpieces could b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l research; on his practical works, there is still room to carry some more insightful study on his works of Taoism and Buddhism; also, the relevant foreign research achievements,eg,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be introduced in a complete study. With the help of existed research fruits,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ed to probe the development of his inner thought and the outside influence on him from the angle of thinking research, to rebuild ShenYue a relatively complete historical imag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parts as the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of body part and appendix.
     Introduction, also a review, mainly summarized and commented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for about 100 years.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d ShenYue's ancestry and his study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previous academic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f ShenYue" family and his own experience, as well as his influe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rank his family to the aristocracy clas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his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ism world. Considering the rise of intellectualism in Southern Dynast and what Shen Yue created, especially his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ies,the dissertation analyzed how he developed his intellectualism system.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his texts of history, politics and religion,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d his social values, history and politics thoughts and religion thought which embodied in.
     The third chapter revealed Shen Yue's inner world. Applying the modern approache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d his feeling and aesthetics implied in his literal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mass feelings and personal feelings.
     The fourth chapter briefly studied Shen Yue's historiography strategies only to find that his talents for literature penetrated from history works; meanwhile his competence of historiography were indicated in his literature works.
     Appendix collected the concise chronology of Shen Yue.
引文
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2页。
    ②[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5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前言第23页。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郝立权著:《沈休文诗注》,齐鲁大学铅印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④伍俶著:《沈约年谱》,刊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辑刊》第一卷第一册,1931年。
    ⑤铃木虎雄著,马导源译:《沈约年谱》,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⑥载刘跃进、范子烨主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侯云龙著:《沈约年谱》,刊于《松辽学刊》,2001年第五期。
    ②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本节所引诸家评论参引自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6-451页)附录“沈约诗文评论辑要”;并陈庆元《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22-542页)附录“诸家评论”。
    ①林传甲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二篇之四“六朝音韵”,上海科学书局,1914年,第16页。
    ②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③陈中凡著:《汉魏六朝文学》,见柳存仁等著:《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
    ④胡适撰:《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⑤刘永济著:《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年。
    ⑥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71-178页。
    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9-402页。
    ⑧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⑨载吕慧娟等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⑩载牟世金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11载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12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姚振黎著:《沈约及其学术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②王伊同著:《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③王永平著:《六朝家族》,南京出版社,2008年。
    ④王永平著:《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⑤吴正岚著:《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⑥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⑦刘跃进著:《门阀世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⑧载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卷八,中华书局,1959年。
    ⑨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①载逯钦立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载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③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④以上参戴燕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⑤载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⑥罗根泽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57年。
    ⑦唐作藩著:《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⑧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⑨载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①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②载《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③载《学术月刊》,1984年第12期。
    ④载《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⑤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⑥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⑧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⑨载《文艺研究》,1990年第1期。
    ⑩载《学海》,2000年第2期。
    ①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②梅祖麟著:《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08-509页。本节参戴燕师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陈引驰著:《大千世界——佛教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跃进著:《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
    ③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④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①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②[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③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87年第4期。
    ④载《江淮论坛》,1991年第5期。
    ⑤载《中州学刊》,1995年第1期。
    ⑥载《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⑦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①载《求索》,2005年第1期。
    ②载《求索》,1993年第2期。
    ③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④载《求索》,2007年第4期。
    ⑤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⑥载《殷都学刊》,1995年第1期。
    ⑦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⑧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⑨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载《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载《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
    ③载《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⑤[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⑥[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作史不立表志”条。
    ⑦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⑧蒙文通著:《中国史学史·绪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⑨金毓黼著:《中国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4、86页。
    ①收于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论》,载《周一良集(第一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②胡宝国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郝润华著:《六朝史籍与史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④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
    ⑤邱敏著:《六朝史学》,南京出版社,2003年。
    ⑥李传印著:《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白寿彝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⑧李小树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⑨载《周绍良先生欣闻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⑩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1载《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年第1期。
    12载《乐府学(第三辑)》
    13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4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①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底3期。
    ①载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冈村繁全集》第三卷《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载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第123-154页。
    ③载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第273-294页。
    ④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 Richard B. Mather. The poet Shen Yueh (441-513):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Univ. Pr.1988 by Koninklijke Brill NV, Leiden, The Netherlands
    ② Richard B. Mather, The Age of Brilliance:Three Lyric Poets of the Yung-ming Era(483-493), Copyrught 2003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②[梁]萧统编,f唐]李善注:《文选》卷五,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③[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④《晋书》,卷五八《周处传附周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75页。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43-2444页。
    ①《全梁文》卷四十,陆心源《吴兴金石记》考为伪作。
    ②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
    ③[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卷七。中华书局,1994年。
    ④《艺文类聚》卷七十七沈炯《归魂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59页。
    ⑤本表参唐燮军所列谱系表,有所补充修改。唐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
    ①[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0页。按:浦起龙释云“史通云炯言有异,未详所本”,余以为炯言即指前揭沈炯《归魂赋》之语。
    ②洪迈著:《容斋随笔》卷六“唐书世系表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2-83页。
    ①[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84页。
    ②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999年版,第4页。
    ③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2页。
    ④如《汉书·眭弘传》云:私谱之文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刘知幾《史通·序传》云:近古人伦,喜称阀阅。其筚门寒族,百代无闻,而骍角挺生,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妄承先哲。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云:战国纷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
    ①对吴兴沈氏各支脉考释的文献主要有:清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版,6052-6055页;王伊同《五朝门第》附《高门世系婚姻表》,中华书局;刘跃进《吴兴沈氏考略》,载氏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341-350页;吴正岚《江东各家族世系表》,载氏著《六朝江东世族的家学门风》,340-341页: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12页;唐燮军《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13-25页。
    ①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①《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附沈充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①《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卷十《安帝纪》、卷八十四《王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②《晋书》卷一百《孙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631-2634页。
    ③《晋书》卷一百《孙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631-2634页。
    ④《晋书》卷一百《孙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631-2634页。
    ⑤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页。
    ①《宋书》卷六《孝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②《宋书》卷六《孝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①沈约为奉朝请的时间本传未载,严可均《全梁文》之《沈约序传》称为孝建中(454-456年),铃木虎雄《沈约年谱》系于大明四年(460年),王达津《沈约评传》称为泰始元年(465年),伍俶、刘静夫、陈庆元等未系年或以为不可考。林家骊推考当在大明四年或大明五年四月之前。见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40页。
    ②《梁书》本传。本节以下引文未注出处者,均见该文。
    ③《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700页。
    ①《梁书》本传,下引同。
    ②《南齐书》卷二十三《楮渊王俭传论》,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③《南史》卷三十四《周朗传附周拾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896页。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154-155页。
    ②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25-340页。
    ③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366页。
    ④李海默著:《吴兴沈氏研究二题》,国学网《学灯》2007年第4期。
    ⑤见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其中《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等篇对东晋士族的历史作用和江南豪族的发展等有详细分析。相关论述又见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①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页
    ②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页
    ③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④分见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85-126页;《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93-123页
    ⑤熊德基著:《六朝豪族考》,载氏著《六朝史实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5-323页。
    ⑥参见唐长孺著:《读史释词》,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9、253页;陈琳国:《庶族、素族和寒门》,载《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祝总斌:《素族、庶族解》,载《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①陈寅恪著:《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9-50页。
    ②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9页。
    ①《梁书》卷十四《任昉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53页。
    ②《梁书》卷三三《王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84页。
    ③《梁书》卷十三本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4页。
    ④参见唐长孺著:《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载唐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85-126页。
    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33页。
    ②《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33页。
    ③《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第234页。
    ①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9-310、312、319页。
    ②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0页。
    ③钱穆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载钱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0页。
    ①[日]兴膳宏著,戴燕师选译:《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4-259页。
    ②[日]兴膳宏著,戴燕师选译:《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③《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78页。
    ④《宋书》卷六十六《何尚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34页。
    ①《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0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宋文帝立儒玄文史四馆条”,中华书局,2003年,241-242页。
    ③《宋书》卷五《文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89页。
    ④《宋书》卷十四《礼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67页。
    ⑤见唐长孺著:《读抱朴子推论南本学风的异同》、《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余英时著:《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胡宝国著:《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载《文史》2009年第4辑,第165页。
    ⑦参见普慧:《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2),第106页。
    ⑧参见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00-418页。
    ⑨参见曹道衡著:《梁武帝和竟陵八友》,载《齐鲁学刊》,1995(5),第46页。
    ⑩《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698页。
    ①《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167页。
    ②《梁书》卷二十二《太祖五王安成王秀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345页。
    ③《南齐书》卷二十三《王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433页。
    ④《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991-992页。
    ⑤《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78页。
    ⑥《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685-686页。
    ⑦《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崔慰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901页。
    ⑧《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2页。
    ⑨《梁书》卷十四《任昉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54页。
    ⑩《梁书》卷三十三《王僧孺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74页。
    ①《梁书》卷三十四《张缅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92页。
    ②《宋书》卷五十五《傅隆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52页。
    ③《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附王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595页。
    ④《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附王泰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606页。
    ⑤《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610-611页。
    ⑥《梁书》卷三十四《张缅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92页。
    ⑦胡宝国著:《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载《文史》2009年第4辑,第151-170页。
    ⑧胡宝国著:《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载《文史》2009年第4辑,第151-170页。作者从三方面论述了南朝“知识至上”的表现:一是南朝的聚书风气,二是儒、玄、文、史中的知识崇拜,三是从名士到学士这一士人称谓的转变。
    ①唐长孺著:《九品中正制度试释》、《士族的形成与升降》、《士人荫族特权和士族队伍的扩大》等,分别载唐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85-126页;《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53-78页。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钱穆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载钱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58页。
    ③[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第93页。
    ④[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第96页。
    ⑤[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第98-99页。
    ⑥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7-326页。
    ①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67页。
    ②《宋书》卷六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1678页。
    ③《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第487页。
    ④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190页。
    ①《南史》卷七七《恩倖·刘保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927页。
    ②《南齐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第49-50页。
    ③《南史》卷七一《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730页。
    ④《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1743-1777页。
    ①《宋书》卷六九《范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1820页。
    ②《南史》卷五七《范缜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421-1422页。
    ③见梁武帝《敕答臣下神灭论》,《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本《弘明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2页。
    ⑤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364页。
    ⑥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373页。
    ①《南齐书》卷三九《刘瓛陆澄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第677-686页。
    ②《南齐书》卷三九《刘瓛陆澄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第687页。
    ③参见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367-368页。
    ④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94页。
    ⑤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1-512页。又,作者在此处引用了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中的观察,在《高僧传》、《出三藏记集》、《三国志》、《世说新语》、《晋书》等佛教文献和世俗著作中,几乎看不到公元290年以前僧侣与有教养的上流阶层的记载。
    ①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第194页。
    ②严耀中著:《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③《高僧传》卷七本传;《宋书》卷九十七《夷蛮·道生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2388页。
    ④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卷上《文学第四》85条注引《续晋阳秋》,中华书局,1984年,第143页。
    ⑤参见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第129-130页。
    ⑥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七《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引何尚之答宋文帝语,中华书局,1992年,第261页。
    ⑦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佛教之南统》,中华书局,1983年,第297页。
    ⑧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学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91-393页。按:佛学一般指戒、定、慧三学而言,包涵了佛教的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而佛教哲学则主要是慧学中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的认识内容。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所称佛学主要偏重于佛教理论方面,即佛学思想,相当于佛教哲学。
    ①参见方立天著:《中国佛学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95页。
    ②方立天著:《中国佛学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97页。
    ③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0页。
    ④陈寅恪著:《支愍度学说考》,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5-166页。
    ①《二十二子》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76页。
    ②[清]纪昀著:《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第646页。
    ③杨朝明著:《沈约与今本竹书纪年》,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61-69页。按:唐燮军对此考证甚详,见唐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51-352页。
    ④[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48页。
    ⑤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前言》,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⑥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9页。
    ⑦见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37-355页。
    ⑧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570页。
    ⑨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213页。
    ①据笔者所知,清人钱塘也撰有《迩言》,《清史稿·艺文志》即将其归为“子部杂家类”。
    ②《宋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8页。
    ③《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雷次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93页。按:《文帝纪》载元嘉十九年下诏建国子学;又《宋书·礼志》云“元嘉二十年,复立国子学,二十七年废。”二处记载相差数年。《宋书》卷五《文帝纪》、卷四十《礼志上》,第89、367页。又按:曹道衡、沈玉成考证宋文帝立四馆时间亦非元嘉十五年所尽然,据《何承天传》载,十九年,立国子学。是四馆既立,基础己备,乃进而又立国子学也。载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241-242页。
    ④《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826页。
    ⑤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
    ⑥《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4页。
    ①《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②《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6页。
    ③《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4页。
    ④《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5页。
    ⑤《隋书》卷三十四《经籍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1009页。
    ⑥《隋书》卷三十四《经籍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1010页。
    ⑦《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698页。
    ①《广弘明集》卷十六,《景印宋碛砂版大藏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沈约集校笺》,第198页。
    ②《茅山志》卷一○《上清品》,《道藏》第5册,第599页。
    ③《南史》卷三《明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82页。
    ④《艺文类聚》卷十四;《沈约集校笺》,第172页。
    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4页。
    ②《梁书》卷三三《王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87页。
    ③钱穆著:《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载钱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57页。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67-2468页。
    ②《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04页。
    ③《宋书》卷六十四《裴松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01页。
    ④《宋书》卷九十四《恩倖·徐爰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08页。
    ⑤《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颜竣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958页。
    ①《宋书》卷九十四《恩悻·徐爰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08-2309页。
    ②《南齐书》卷三十六《刘祥传》,中华书局年点校本,1972年,第639页。
    ③唐燮军著:《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26页。
    ①见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编辑说明;又见苏晋仁:《论沈约<宋书>八志》,载《周绍良先生欣闻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第31-32页;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②《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205-206页。
    ③《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204页。
    ④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78页。案,该书对宋志编撰所述甚详,可参看。
    ⑤[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28页。
    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五“沈约《宋书》”条,第184页。
    ①[南宋]高似孙撰,周天游校笺:《史略校笺》卷2“宋书”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①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53“沈约宋书”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88页。按:王氏将司马休之、鲁宗之两氏合为“马鲁”一人,误甚。
    ②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订补本)》卷9“《宋书》多徐爰旧本”条、“《宋书》书晋宋革易之际”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179-181页。
    ③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8-52页。
    ①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12《史部二·古史类》,《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第5264页。
    ②逯耀东著:《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第1页。
    ③参见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第15-16页;又参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32页。
    ①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载《周一良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66-490页。
    ②《南史》卷三十三《徐广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859页。
    ③《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72页。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66-2467页。
    ②《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3页。
    ①[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第120页。
    ②《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王智深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896-897页。
    ①《宋书》卷九《后废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9-190页。
    ②《宋书》卷十《顺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99页。
    ①《宋书》卷九十四《恩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01-2302页。
    ②根据史料记载和学者考证,九品中正制度的建立在曹丕未篡汉时的咸康元年,而非曹操之时。见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载唐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100页。
    ③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载唐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86页。
    ④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载唐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108页。
    ①《宋书》卷五十七《蔡廓传附蔡兴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84页。
    ②《南史》卷二十三《王惠传附王球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630页。
    ③《宋书》卷七十九《文五王传》“史臣日”,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52页。
    ④《宋书》卷五十五《臧焘徐广傅隆传》“史臣曰”,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52-1553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宋孝武帝大明二年”,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037-4038页。
    ⑥《梁书》卷三十《裴子野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42页。
    ①《通典》卷十六,中华书局校点本,1988年,第388页;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95页。
    ②《文选》卷四十,中华书局影印胡刻本;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99页。
    ③[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6页。
    ①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73页。参程章灿著:《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2页。
    ②《通典》卷三,中华书局校点本,1988年,第59页;《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461-1462页。按:《南史》所载文字与《通典》略异稍简,本文所引出自《通典》。
    ③参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载《周一良全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84-485页。
    ①[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0页。
    ②《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484-485、487页。
    ③[清]王鸣盛撰,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九“沈约重文人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466页。按:现存《宋书》尚有谢晦也可视为单人独卷立传。
    ④[清]钱大听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6页。
    ⑤《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36页。
    ⑥《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48页。
    ⑦《宋书》卷五十二《王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491页。
    ⑧《宋书》卷五十六《谢瞻孔琳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57、1559页。
    ⑨《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64页。
    ⑩《宋书》卷六十九《范哗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19页。
    11《宋书》卷七十《袁淑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35页。
    ①《宋书》卷七十一《徐湛之江湛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43、1848页。
    ②《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167页。
    ①《宋书》卷五十三《张茂度附张永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11页。
    ②《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附谢惠连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24页。
    ③《宋书》卷六十八《彭城王义康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89-1797页。
    ④《宋书》卷八《明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页。
    ⑤《宋书》卷六十《范泰王准之王韶之荀伯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15-1629页。
    ①《宋书》卷六十六《何尚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39页。
    ①《宋书》卷六十九《刘湛范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31-1832页。
    ②刘静夫著:《沈约》,载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25页。
    ③[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1页。
    ④《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2页。
    ⑤《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66-2467页。
    ①《史记·高祖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②《宋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60-61页。
    ①《宋书》卷八《明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页。
    ②《宋书》卷四十五《王镇恶檀韶向靖刘怀慎刘粹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85-1386页。
    ③《宋书》卷十《顺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0页。
    ①《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王弘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23-1324页。
    ②《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62页。
    ③《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1-2262页。
    ④《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4-205页。
    ①《宋书》卷二十三《天文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673-680页。序起首即云:“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日浑天,而天之正体,经无前说,马《书》、班《志》,又阙其文。”次则依次记述了汉末蔡邕、陆绩和东吴王藩的论述。复次记述了何承天、徐爰的论述。最后是沈约自己的考证,他驳斥了徐爰关于张衡之前未有浑天仪的说法,批评了盖天说和虞喜、虞耸、姚信等人的说法。
    ①《宋书》卷二十五《天文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31、735页。
    ②《宋书》卷二十五《天文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35-736页。
    ③《宋书》卷二十五《天文志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39页。
    ④《宋书》卷二十六《天文志四》,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57页。
    ⑤《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1342页。
    ①《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第1343页。
    ②《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年。
    ③《宋书》卷三十《五行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879页。
    ④[清]章学诚撰,冯惠民点校:《乙卯箚记丙辰箚记知非日札》,中华书局,1986年,第68页。
    ⑤《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5页。
    ①《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59页。
    ②《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86页。
    ③《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786页。
    ④《史记·循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①《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72页。
    ①《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72页。
    ②并见《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2-2272页。
    ③《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1页。
    ①《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1页。
    ②《宋书》卷五十四《孔季恭羊玄保沈昙庆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40页。
    ③《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1-2262页。
    ①《宋书》卷九十二《良吏·徐豁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6页。
    ①并见《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62-2272页。
    ②并见《宋书》卷六十五《吉翰刘道产杜骥申恬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7-1726页。
    ③《宋书》卷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60页。
    ④《宋书》卷八十四《邓琬袁顗孔觊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163页。
    ①分见《宋书》卷四《少帝纪》、卷六《孝武帝纪》、卷七《前废帝纪》、卷八《明帝纪》、卷九《后废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65、135、148、170、189页。
    ②吕思勉著:《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26-1227页。
    ③Richard B.Mather,The poet Shen Yueh(441-513):the reticent marquis,Princeton Univ.Pr.1988
    ④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1页。
    ⑤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241-242页
    ⑥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①参李养正著:《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3、14页。
    ②陈国符著:《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49年,第281页。
    ③[日]福井康顺、山崎宏、木村英一、酒井忠夫监修,朱越利译:《道教》(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④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0页。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445页
    ①《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2459-2460页
    ②陈寅恪认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当与宗教信仰有关,此类代表宗教信仰之字,父子兄弟皆可以命名。见陈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8页.
    ③《南史》卷五十七《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414页
    ④《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杜京产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942页。
    ⑤《茅山志》卷一○《上清品》,《道藏》第5册,第599页。
    ⑥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中,《道藏》第5册,第509页。
    ⑦《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743页。
    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2-243页。
    ②陈寅恪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3页。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④因为道教渊源的博杂性,本文在认定作品的性质时采取宽泛的标准,只要作品中涉及宗教词语、人物、故事、教仪等方面内容和宗教用意的,包括与道教有关涉但非等同的游仙诗等,都作为道教和神仙作品。因不少作品作年无法考定,文类也比较繁多,兹按陈庆元《沈约集校笺》中作品顺序排列,能确切考定作年的附记于该作品后。按:在作品性质的认定上参常易安著:《沈约诗歌与神仙思想的关系》,复旦大学中文系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①常易安著:《沈约诗歌与神仙思想的关系》,复旦大学中文系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①《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743页。
    ①《艺文类聚》卷七十八;《沈约集校笺》,第133页。
    ②分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7、467-468、359页。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09-210页。
    ④《艺文类聚》卷七;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6页。
    ⑤《玉台新咏》卷九;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
    ①郝立权注:《沈休文诗注》卷四,民国石印社,1935年,第2页。
    ②参常易安:《沈约诗歌与神仙思想的关系》,复旦大学中文系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66-68页。
    ③见《梁书·沈约传》、《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等。
    ①曹融南校注:《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页。
    ①参李养正著:《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284页。
    ②见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
    ③宫川尚志著:《宋书佛教史料稿》,刊于《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1969(第十三辑)。转引自颜尚文著:《沈约的宋书与史学》,刊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十期,第68页。
    ④[梁]僧祐、f唐]道宣撰:《弘明集·广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页码附各篇中。
    ⑤本篇目按《弘明集·广弘明集》、《艺文类聚》卷次排列,与《沈约集校笺》异,能系年者系于各篇后。
    ①《南齐书》卷二十一《文惠太子长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401页。
    ②《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700页。
    ③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4页。
    ①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2页。
    ②陈庆元先生以建元四年四月十五日萧长懋尚未立为太子,疑“建元”为“永明”之误,恐不确。萧长懋
    立为太子为本年六月,而文中有“……历九旬而功就。暨七月既望,乃敬舍宝躯”云云,可知本文作于七月以后,称皇太子无误。见陈庆元《沈约集校笺》,第243-244页。
    ①分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240、244、189、224、170、191页。
    ②分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212、147、150、124、227、193、126、158、249、93页。
    ③此处借鉴汤用彤先生关于南北朝释教著述的分类方法。见氏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6-405页。按:按《广弘明集》的分类,则沈约佛教作品分属辩惑、佛德、法义、僧行、慈济、兽福、统归等七类,为论述方便,参照汤先生的分类,然则,《广弘明集》法义类中所收沈约以论为名的文章则归入论类。
    ①《梁书》卷四十八《儒林·范缜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670页。
    ①《广弘明集》卷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7-158页。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47页。
    ③《广弘明集》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2页下。
    ④《广弘明集》卷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0页。
    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82页。
    ①《广弘明集》卷十八《法义篇第四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上。
    ②《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8页。按: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主要有两种意见,罗国威《沈约任昉年谱》系于永明五年(487),陈庆元系于天监六年(507);而范缜《神灭论》发表时间也有争论,胡适认为发表于天监六年,陈元晖等认为发表于齐末,潘富恩等认为齐末发表旧本、天监六年发表新本(参见潘富恩、马涛著《范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页)。笔者倾向于沈文发表于天监六年。
    ③林家骊《沈约研究》分析沈约《难范缜<神灭论>》,认为沈约神不灭论的基调乃“形神是一物”,恰好弄反了范缜与沈约的论点。见氏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8页。
    ①孙昌武先生将这句话当成沈约自己的观点,并代为推出“从体、用关系看,二者是不合一”的结论。其实此句前有“若谓”二字,乃沈约引用范缜但又偷换了意思的说法。见氏著:《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8页。
    ①《广弘明集》卷十九;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75页。
    ②《广弘明集》卷十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79页。
    ①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14页
    ②[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2页。
    ③《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6页。
    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7页。
    ②参见[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0-201页。
    ③《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传附道生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88页
    ④参见汤用彤著:《谢灵运<辨宗论>书后》,载汤一介整理:《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7页;另参方立天著:《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⑤《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83页。
    ⑥《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84页。
    ⑦《广弘明集》卷十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79页。
    ⑧《广弘明集》卷二十六;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3页。
    ⑨《注维摩诘经》卷四引道生语,《大正藏》第三八卷,第365页。
    ①《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6页。
    ②《广弘明集》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7页。
    ①马瑞志认为,道生顿悟说之所以在齐梁时代上流士人佛教团体中影响渐弱,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成实论的渐渐盛行。见Richard B. Mather, The poet Shen Yiieh (441-513):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Univ. Pr.1988, P135-P136.
    ②《艺文类聚》卷七十六;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365页。
    ③《广弘明集》卷二十六;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53页。
    ④《广弘明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03页中。
    ⑤《广弘明集》卷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第147页。
    ⑥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7页。
    ①参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0-38页。又参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01-508页。
    ②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05页。
    ③周一良著:《论梁武帝及其时代》,载《周一良全集(第一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5-428页。
    ④关于佛教传入中土的早期情况,正如许理和先生在《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1页)中所说,在中国佛教中没有一个时期比这个时期被研究的更加充分,然而我们对它却还是几乎一无所知。此处仍按汤用彤先生的说法。
    ⑤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⑥参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2-327页;又参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①参陈寅恪著:《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②《南齐书》卷四十《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第698页。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7页。
    ④《梁书》卷五十一《处士·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743页。
    ⑤《南史》卷七十六《处士·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899-1900页。
    ⑥《艺文类聚》卷七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⑦《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916页。
    ⑧《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1093页。
    ⑨《太平御览》卷六六六《道部八·道士》引《道学传》,中华书局,1960年,第2973页。
    ⑩《梁书》卷五十一《处士·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743页。
    ①《南史》卷七十六《处士·陶弘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1899页。
    ①《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661-662页。
    ②《梁书·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96-97页;又《隋志》所载略同,而阙《春秋答问》。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吴正岚将沈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概括为“达则奉佛,穷则事道”,虽有一定道理,但忽略了沈约在奉佛时未尝舍道,在事道时也未尝断佛的事实,简单划分,不足以体现沈约与佛道关系的复杂性。见吴著:《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3-324页。唐燮军将沈约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完全与其个人品性相联系,认为沈约是随人主的好恶而不断转移治学重点,也未能联系当时南朝社会整个时代学术风气的好尚转移,故也难称客观。见唐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6-298页。
    ②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2页。
    ①参见张虹著:《几种情感观及其启示》,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143页。
    ②《魏志·锺会传》注引。《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弼别传,其文稍异。
    ①汤用彤著:《王弼圣人有情义释》,原载《学术季刊》第一卷第三期,1945年。又载汤一介整理:《汤用彤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3-262页。
    ②余敦康著:《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③余敦康著:《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0页。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才略第四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00页。
    ①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49页。
    ②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51、64、350、353、393、406页。
    ①《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世说新语·德行》所记略同。
    ②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89页。
    ③徐震锷著:《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92页。
    ④余英时著:《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8页。
    ⑤唐长孺著:《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①宗白华著:《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载《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九《时序第四十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5页。
    ③顾易生、蒋凡著:《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2、35页。
    ①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7-468、482页。
    ②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③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8页。
    ①顾易生、蒋凡著:《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2页。
    ①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②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③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①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②杨明著:《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1期。
    ③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5-156页。
    ④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3-14页。
    ⑤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9-170页。
    ①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情采第三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37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情采第三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38页。
    ③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明诗第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页。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知音第四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15页。
    ①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136、693页。
    ②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③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①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第58-65页。
    ②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83-301页。
    ①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19-253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68-178页。
    ③如刘知幾称其“全说文体,备言音律”,“如次诸史传,实为乖越。”王鸣盛也说:“《论》一切不论,独论其文,于文独论其诗,并且不专论灵运,直以己意历评古来作者,落到宋代,又以颜谢并举,不分宾主偏正,此论虽系《灵运传》后,实非但为灵运发者,又史论之变体也。”分见[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73-474页;[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466页。按:史家所论正可见出沈约此论的特别用心。
    ④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7页。
    ①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8页。
    ①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9页。
    ②陈庆元著:《沈约文学批评六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第63页。
    ③[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48页。
    ④《艺文类聚》卷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3页。
    ①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3-169页。
    ②陈庆元著:《沈约文学批评六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第60页。
    ①参见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28页。
    ②参见本论文《绪论》学术史回顾中有关声律论的部分。
    ③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51-353页。
    ④陈庆元著:《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36页。
    ⑤陈庆元著:《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8页。
    ①王国维著:《五声说》,载《观堂集林》卷八,中华书局,1959年。
    ②陈寅恪著:《四声三问》,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37页。
    ③曹旭、杨远义:《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第53页。
    ④《文镜秘府论·天卷·四声论》引隋刘善经《四声指归》语。
    ①[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41-64页。
    ②[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48-50页。
    ③陈庆元著:《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8-469页;[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03页。
    ④[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11页。
    ⑤[清]纪昀著:《沈氏四声考》,清乾隆间嵩山书院刻本。
    ⑥陈庆元著:《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8页;[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03页。
    ①以上并参[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07-308页。
    ②刘跃进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55-356页。
    ③[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309-310页。
    ①[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899页。
    ②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277页。
    ③[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887-1101页。
    ①陈庆元著:《沈约文学批评六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第58-59页。
    ②钱志熙著:《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载《文学遗产》,2009(1),第17页。
    ③参见孙蓉蓉著:《论刘勰与沈约创作思想的异同》,载《浙江学刊》,2005(5),第69-75页。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声律第三十三》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556页。
    ①曹旭、杨远义:《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第50-58页。
    ②《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4页。
    ①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乐府第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①王运熙著:《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8页。
    ①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1页。
    ②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49页。
    ③《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48页。
    ④《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50页。
    ⑤《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48页。
    ⑥《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48页。
    ⑦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89、295、303页。
    ⑧《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550页。
    ⑨《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4页。
    ⑩本节关于沈约的乐府理论参见胡大雷著:《论沈约的乐学》,载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五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8-25页。
    ①《隋书·音乐志上》;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①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6-7页。
    ①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7页。
    ②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2-73页。
    ③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81、83页。
    ④参见郭湛、王维国著:《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第3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2-333页。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72-373页。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73-375页。
    ④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88-391页。
    ⑤参见程建虎著:《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1-88页。
    ⑥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05-312页;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6-399页。
    ⑦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8页。
    ⑧参见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第七篇“论沈约治学重点的转移及其原因和文化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0页。
    ①《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33页。
    ②《梁书》卷一《武帝纪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页。
    ③《南史》卷七十七《恩倖·刘係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927页。
    ④《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42页。
    ⑤《南史》卷三十九《刘勔传附刘孝绰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011页。
    ⑥《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356页。
    ⑦《南史》卷五十九《任昉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453页。
    ⑧《南史》卷十九《谢裕传附谢朓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533页。
    ⑨《南史》卷三十三《何承天传附何逊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871页。
    ⑩《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609页。
    11《南史》卷七十二《文学·刘勰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782页。
    12《南史》卷七十二《文学·何思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782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②《南史》卷四十九《刘怀珍传附刘峻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219页。
    ③《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43页。
    ④参见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⑤参见周勋初著:《中国文学批评小史》,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2页;王运熙、杨明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2-188页。按:田晓菲认为所谓梁代文学三派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是现代学人的一种虚构。见田著《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10年,85-99页。前著是就南北朝整个时期文坛的文学思想倾向的大致划分,后著是对“共时性”的梁代文学三派说的批评,二者并不矛盾。但田著指出的梁代文士对于文学的性质和功能、文学经典及文学价值观念方面具有基本的共识,是有道理的。所以从当日文学活动的实际状况看,主流的文风好尚是一致的,即以从沈约、谢眺、王融等人到萧纲、萧绎、萧子显等人的所谓新变派为主导。
    ①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07-208页。
    ①《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庾肩吾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691页。
    ②《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何逊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693页。
    ③参见程建虎著:《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④[清]吴景绪著:《历代诗话》卷五一,庚集六,《唐诗》卷中之下“台城”条,中华书局,1958年,第732页。又见[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⑤尤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1页。
    ①《初学记》卷三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3页。
    ①《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李善注引《丹阳郡图经》。
    ②参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3-394页。
    ③《文选》卷二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④《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11-213页。
    ⑤参《文选》卷二十本诗李善注。中华书局缩印胡刻本,1977年,第291-292页。
    ①[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891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2、334页。
    ②杨天宇撰:《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50页。
    ③程建虎著:《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7页。
    ④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84、419、424、427页。
    ⑤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22页。
    ⑥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73页。
    ⑦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75页。
    ⑧分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5-407、473-474页: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91-395、400-402页。
    ①程建虎著:《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2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995年,第396页。
    ②《南齐书》卷四十《随郡王子隆传》、卷四十七《谢朓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710、825页。
    ③刘跃进认为,吴兴沈氏有一个比较醒目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功名意识。刘著:《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32页。
    ④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①伍俶著:《沈约年谱》,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集刊第一卷第一册,1931年,第10页。
    ①《宋书》卷五十七《蔡兴宗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1573-1585页。
    ②钱仲联著:《梦苕庵论集》之《读宋书箚记》,中华书局,1993年,第41页。
    ③《文选》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二,中华书局缩印胡刻本,1977年,第319页。
    ⑤[日]铃木虎雄著,马导源译:《沈约年谱》,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0页。
    ⑥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5页。
    ⑦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79页。
    ① Richard B. Mather:The Age of Brilliance:Three Lyric Poets of the Yung-ming Era(483-493),Copyrught 2003 by Koninklijke Brill NV, Leiden, The Netherlands),p5.
    ②沈约集中有大量咏物诗,但很多诗的写作时间难以确考,其中,与谢朓、王融等同题咏作的大致可以确定是在永明年间的文学沙龙上所作。
    ③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④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7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9页。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61页。
    ③[日]铃木虎雄著,马导源译:《沈约年谱》,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6页。
    ④《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42页。
    ⑤多数论者都认为沈约有隐逸思想,如姚振黎认为沈约内具隐逸情结,见姚著:《沈约及其学术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122-139页;吴正岚认为沈约达则奉佛,穷则事道,见吴著:《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0-321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86页。
    ②[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第935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中华书局缩印胡刻本,1977年,第292页。
    ④戴燕师:《祖饯诗的由来》,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4),第146、149-150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9页。
    ②《梁书》卷二十六《范岫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391-392页。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0页。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中华书局缩印胡刻本,1977年,第295页。
    ⑤[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卷十六,广陵书社,2009年,第439页。
    ⑥《续高僧传》卷六。
    ①《梁书》卷十四《任昉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53页。
    ②《南齐书》卷四十七《谢眺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826页。
    ①[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6页。
    ③[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05-312页。
    ④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155页。
    ①本诗铃木谱、伍谱、陈笺均未作系年。林家骊以为送谢朓之作而系于明帝建武二年(495)。按:朓建武二年出为宣城太守,约仍官东阳太守,从诗句“君东我亦西”看,方位不合,不应为送谢眺之作。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按:铃木虎雄认为沈约赴任东阳是永明十一年,任期一年,此诗作于建武元年。见铃木虎雄:《沈约年谱》,第30-34页。伍俶、陈庆元、林家骊都认为沈约守东阳的时间是隆昌元年至建武三年。
    ②[南朝齐]谢眺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52页。
    ③[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60页。
    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2页。
    ②《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817-825页。
    ③《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3页。
    ①《南齐书》卷四十七《谢朓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825-827页。
    ②《南史》卷十九《谢朓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534-535页。
    ③《南齐书》卷三十四《庾杲之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615页。
    ④《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3页。
    ⑤《南齐书》卷三十四《庾杲之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615页。
    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3页。
    ①《南齐书》卷三十四《王谌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616-617页。
    ②《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虞炎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900页。
    ③《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4页。
    ④《南齐书》卷五十三《良政·李珪之传》,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第921页。
    ⑤《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4页。
    ⑥《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4页。
    ⑦《南史》卷七十三《孝义·刘讽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1823-1824页。
    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4页。
    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15页。
    ②《玉台新咏》卷五;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2页。
    ①参见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74-175页。
    ②《玉台新咏》卷九;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
    ①《玉台新咏》卷九;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3-444页。
    ①林家骊先生认为沈约诗歌的远祖正是楚辞,其创作与楚辞关系密切,《八咏诗》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型骚体诗。见林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9-177页。
    ②《玉台新咏》卷九;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6页。
    ①万历《金华府志》卷三十载唐仲友《续八咏序》,第2133页。
    ①《艺文类聚》卷十四;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②《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42页。
    ③《梁书》卷十三《沈约传》,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236页。
    ④《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云,“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可见沈约对
    此赋的重视程度及创作的用功。赋见《梁书》本传。
    ⑤《梁书》卷五十《文学·刘杲传》云,“因著《林庭赋》,王僧孺见而叹曰:‘《郊居》以后,无复此作。”’
    ⑥《文选》卷二十二;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3页。
    ⑦林家骊先生根据内容将赋归纳为七段,本文还是按照中华书局《梁书》本传中的标点,按十一节叙述。
    ①参阅Richard B. Mather, The poet Shen Yueh (441-513):the reticent marquis, Princeton Univ. Pr.1988,p176.
    ②这是沈约在其《七贤论》中的一句话。见《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6页.
    ③吉川忠夫分析,沈约所抱有的世界观,大体可简约为如次内容,“包括人类的一切万物,应该全齐身,得其宜。”参阅[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1页。
    ①参阅[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①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载钱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57页。
    ②[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7-288页。
    ③《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72页。按,《隋志》著录谢灵运撰《晋书》三十六卷,则所谓“书竟不就”大概是指没有完成的意思。
    ④[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32-233页。
    ①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363页。
    ②[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4页。
    ③[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①[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204页。
    ①《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39页。
    ①《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41页。
    ②《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48-1349页。
    ③《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50-1351页。
    ①《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77页。
    ②《宋书》卷六十九《范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27页。
    ③《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93页。
    ④《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97页。
    ①沈玉成著:《谢灵运》,载吕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435页。
    ②沈玉成著:《谢灵运》,载吕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441页。又,钱钟书也认为“灵运以诗名,文远不称”、“(山居)赋既塞滞,注尤冗琐”。见钱钟书著:《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014-2015页。
    ③《宋书》卷二《武帝纪中》,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9页。
    ④《宋书》卷二《武帝纪中》,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30页。
    ①王仲犖著:《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②《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38页。
    ③《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62页。
    ④《宋书》卷六十《范泰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17-1618页。
    ⑤《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05-1710页。
    ⑥《宋书》卷八十二《周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92-2101页。
    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1-1712页。
    ①[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页。
    ②[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52-153页。
    ③[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56、162页。
    ④《宋书》卷二《武帝纪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页。
    ⑤《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48页。
    ⑥《宋书》卷六十一《武三王·刘义真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33页。
    ⑦《宋书》卷六十二《羊欣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61页。
    ⑧《宋书》卷六十九《范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20页。
    ⑨《宋书》卷八十八《薛安都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215页。
    ①《宋书》卷四十六《张邵传附张敷传张畅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96、1399页。
    ②《宋书》卷五十八《王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89页。
    ③《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78-1679页。
    ④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184-185页。
    ⑤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第185页。
    ①[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②《宋书》卷四十五《刘怀慎传附刘道隆传王谦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78页。
    ③《宋书》卷五十三《庾登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16页。
    ④《宋书》卷五十三《谢方明传附惠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524页。
    ⑤《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26页。
    ⑥《宋书》卷七十八《萧思话传附萧斌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17页。
    ⑦《宋书》卷八十三《黄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122页。
    ⑧[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卷九《史论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⑨《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51页。
    ①《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54页。
    ②《宋书》卷四十四《谢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56页。
    ③《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14页。
    ①《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679页。
    ②参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三节关于沈约求真史学观的分析部分。
    ③[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校证(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年。
    ④林家骊分析《宋书》的这一写作技巧认为是虚笔和实笔、曲笔和直笔的交替运用,对本纪是采用为尊者讳、为本朝讳的笔法,和本文所认为的互见法并不矛盾,林著是从内容角度言,本文是从叙事角度言。见林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2-323页。
    ①[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②《宋书》卷四十《百官志下》,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246页。
    ③[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④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6页。
    ⑤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4页。
    ⑥《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06页。
    ⑦《宋书》卷七十一《徐湛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47页。
    ①《宋书》卷七十二《文九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56页。
    ②《宋书》卷十一《志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05页。
    ③浦起龙释“言语”曰“谓口说之语,若方言之类,载在史中者”。[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④[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⑤吕思勉著:《史通评》,载吕思勉文集之《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
    ⑥[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①《宋书》卷八《明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0页。
    ②《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344页。
    ③《宋书》卷七十七《沈庆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999页。
    ④《宋书》卷六十八《武二王·南郡王义宣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06页。
    ⑤《宋书》卷七十一《徐湛之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844页。
    ⑥《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2331-2332页。
    ⑦[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
    ①如兴膳宏《艳诗的形成与沈约》主要讨论沈约艳诗对宫体诗形成的影响;王达津《沈约》主要点出了沈约的山水诗、田园诗以及送别怀旧诗等;林家骊将沈约诗归分为山水诗、咏怀诗、离别诗、游仙诗、玄言诗、咏物诗、闺思艳情诗七类。分见[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第123-154页;吕慧鹃、刘波、卢达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496页。林家骊著:《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148页。
    ②洪顺隆著:《论六朝叙事诗》,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③洪顺隆著:《论六朝叙事诗》,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第34、36页。
    ④[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十;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①《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②以上史事见《梁书》卷一《武帝纪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③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
    ④《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①《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②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②《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213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四五“天监二年”、“天监三年”条,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④《梁书》卷二《武帝纪中》,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0-41页。
    ⑤《梁书》卷二《武帝纪中》,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42页。
    ⑥[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六二,中华书局,2001年,第231-232页。案《沈约集校笺》据《丛书集成初编》本辑入此诏,与弘仁本有数字略异。又,陈庆元认为此诏作于天监三年初,恐误。据《武帝纪》:天监四年“冬十月丙午,北伐”,知此诏当作于天监四年冬。
    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论》,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第1711-1712页。
    ①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34-335页。
    ②《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序》,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661页。
    ③汪荣祖著:《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96页。
    ④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5-146页。
    ⑤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85-286页。
    ①[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79年,第426页。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2]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4]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5]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6]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7]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8]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9]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点校本
    [10]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11]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
    [12]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13]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4]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15]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16]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17]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
    [19]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0]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清)朱铭盘.南朝宋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2](清)朱铭盘.南朝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3](清)朱铭盘.南朝梁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4](清)朱铭盘.南朝陈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苏晋仁、萧炼子校注.宋书乐志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6.
    [26](唐)刘知幾著,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7](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郁贤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0]吴曾撰.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1]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2](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3](宋)晁公武撰,孙孟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4](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5](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36](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7](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8](清)赵翼撰.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9](清)章学诚撰,冯惠民点校.乙卯劄记丙辰劄记知非日札[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0]张敦颐著,张忱石点校.六朝事迹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1]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42](清)疏良纂.武康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本,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43](清)侯元冭等修,王振孙等纂.德清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本,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44](宋)谈钥等撰.吴兴志[M].中国方志丛书本,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45](明)董斯张纂.吴兴备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清)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7](梁)释慧皎等撰.高僧传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8](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9](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0](梁)宝唱撰,王孺同校注.比丘尼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1](梁)释僧祐·(唐)释道宣撰.弘明集·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据影印宋碛大藏经本缩影本
    [52](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据影印宋碛大藏经本缩影本
    [53](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4](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5]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6]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7]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8](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9](晋)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6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2](陈)徐陵编,(清)吴兆宜,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5](宋)李防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6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7](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8](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9](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0](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2]黄节注.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3]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4]钱钟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5]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
    [76]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8](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79](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80](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81](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82](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2版
    [84](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5]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6](清)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87](清)叶燮·薛雪·沈德潜,霍松林等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88](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薑斋诗话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9](清)王士禛著,戴鸿森校点.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90](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1](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2](清)王士禛选,闻人倓笺.古诗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3](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M].扬州:广陵书社,2009.
    [94](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95](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96]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7]阮元声评.沈隐侯集[M].明崇祯刻本
    [98]纪昀.沈氏四声考[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新一版
    [99]伍俶.沈约年谱[M].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集刊第一卷一册,1931.
    [100]郝立权.沈休文诗注[M].民国二十四年(1935)齐鲁大学铅印本
    [101]姚振黎.沈约及其学术探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102]林家骊.沈约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4]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10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7]蒙文通.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8]金毓黼.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9]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10]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1]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12]柴德赓.史籍举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1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4]周一良.周一良集(第一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1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版
    [11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1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12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121]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122]王伊同.五朝门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版
    [124]熊德基.六朝史实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5]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0.
    [126]汪荣祖.史学九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27]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8]郝润华.六朝史籍与史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9]白寿彝主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0]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
    [131]邱敏.六朝史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
    [132]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33]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4]刘跃进、范子烨主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35]刘跃进.门阀世族与永明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36]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137]王永平.六朝家族[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138]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9]唐燮军.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4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2]林传甲编著.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书局,1914.
    [143]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4]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45]柳存仁等.中国大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46]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7]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48]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版
    [149]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50]罗根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57.
    [151]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第2版
    [15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3]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5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第2版
    [155]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56]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5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5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59]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0]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
    [161]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2]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64]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65]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66]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67]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8]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第2版
    [169]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70]陈庆元.中古文学论稿[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71]吕慧娟等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172]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73]牟世金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74]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175]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76]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7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
    [178]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9]葛晓音.八代诗史(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0]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81]詹石窗.道教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82]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83]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84]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85]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版
    [186]马积高.赋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87]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2版
    [188]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89]王琳.六朝辞赋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0]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91]孙昌武.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92]陈尚君.汉唐文学文献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93]戴燕.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94]陈引驰.大千世界——佛教文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9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6]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197]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8]程建虎.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99]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0]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0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2]方立天.中国佛学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203]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04]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05]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6]郭朋.魏晋南北朝佛教[M].济南:齐鲁书社,1986.
    [207]许地山.道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08]傅勤家.中国道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09]陈国符.道藏源流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10]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1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修订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12]姜生.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伦理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13]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14]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16]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1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1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1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20]葛兆光.屈服史及其它: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21]管雄.声律论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22]张柽寿.诗体的重大变革——重评沈约“声律论”和“永明体”诗[J].云南社会科学,1982(4)
    [223]黄炳辉.论永明声律说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84(12)
    [224]聂鸿音.论永明声律说的本质和起源[J].兰州大学学报,1984(4)
    [225]杨明.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J].复旦学报,1985(1)
    [226]郁沅.永明体与诗的声律之美[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委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1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27]陈庆元.沈约文学批评六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228]颜尚文.沈约的宋书与史学[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十期
    [229]戴燕.论六朝诗歌声律说的美感效应[J].文艺研究,1990(1)
    [230]刘跃进.士庶天隔,文心相通——刘勰、沈约文学思想异同论[J].江淮论坛,1991(5)
    [231]钱志熙.<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文学革新——兼论沈约的文学发展道路[J].求索,1993(2)
    [232]曹道衡.梁武帝和竟陵八友[J].齐鲁学刊,1995(5)
    [233]苏晋仁.论沈约<宋书>八志[A].周绍良先生欣闻九秩庆寿文集[C].中华书局,1997.
    [234]常为群.论沈约的咏物诗[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235]张虹.几种情感观及其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236]普慧.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1998(2)
    [237]跃进.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J].文学遗产,1999(4)
    [238]杨朝明.沈约与<今本竹书纪年>[J].史学史研究,1999(4)
    [239]林家骊.论沈约的“文章三易”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40]陈顺智.沈约“四声”说本于传统文化之四象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241]田青.沈约及其<宋书·乐志>[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1)
    [242]吴正岚.论沈约陆厥声律之争与沈氏家族文化的关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43]启功.“八病”“四声”的新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44]吴相洲.论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J].文艺研究,2002(4)
    [245]刘中文.沈约、江淹与陶渊明[J].北方论丛,2003(1)
    [246]叶枫宇.论南朝风习对沈约艳情诗创作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47]戴燕.祖饯诗的由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4)
    [248]孙蓉蓉.刘勰与沈约考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3(5)
    [249]罗春兰.“宪章鲍明远”:沈约对鲍照的接受[J].求索,2005(1)
    [250]张泉.沈约“声律论”再审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251]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J].文艺研究,2005(3)
    [252]高华平.“四声之目”的发明时间及创始人再议[J].文学遗产,2005(5)
    [253]孙蓉蓉.论刘勰与沈约创作思想的异同[J].浙江学刊,2005(5)
    [254]吴相洲.永明体始于诗乐分离说再分析[J].文学遗产,2006(5)
    [255]唐会霞,赵红.论沈约对汉乐府的接受[J].求索,2007(4)
    [256]邱光华,童春华.沈约文学观辨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57]翟景运.<宋书·乐志>与汉魏六朝乐府歌诗[A].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三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258]胡大雷.论沈约的乐学[A].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五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59]钱志熙.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J].文学遗产,2009(1)
    [260]胡宝国.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J].文史,2009(4)
    [261]曹旭,杨远义.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62]郭湛,王维国.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J].哲学研究,2009(8)
    [263]常易安.沈约诗歌与神仙思想的关系[D].上海:复旦大学,2002.
    [264]张泉.沈约及其诗歌论[D].济南:山东大学,2002.
    [265]邱光华.沈约文学史观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66]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67]陈伟娜.“沈诗任笔”——沈约任昉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68]铃木虎雄著,马导源译.沈约年谱[M].商务印书馆,1935.
    [269]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70]宫崎市定著,韩异,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71]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72]刘文生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73]刘文生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74]吉川辛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75]同村繁著,陆晓光译.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76]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M].长沙:岳麓书社,1986.
    [277]兴膳宏著,戴燕选译.异域之眼——兴膳宏中国古典论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78]清水凯夫.六朝文学论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79]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M].同朋舍,1986.
    [280]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81]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82]福井康顺,山崎宏,木村英一,酒井忠夫监修,朱越利译.道教(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83]汉娜·阿伦特著,刘锋译.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84]尤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85]孙康宜著,钟振振译.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286]Richard B. Mather. The poet Shen Yueh (441-513):the reticent marquis[M]. Princeton Univ. Pr.1988
    [287]Richard B. Mather. The Age of Brilliance:Three Lyric Poets of the Yung-ming Era(483-493) [M]. Copyrught 2003 by Koninklijke Brill NV, Leiden, The Netherland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