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企业培训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注重创新,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根本,这样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利用模式方法来研究培训,对促进培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囿于传统,我国的企业员工培训不能满足企业所需,对培训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模式尚未定型;对引入国外的企业培训模式存在简单模仿及直接照搬的弊端。基于此,本文着重就我国企业培训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对我国企业培训有所帮助。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企业培训模式的界定。该部分围绕企业培训模式的概念及我国企业培训模式的内涵展开论述。首先,从模式、培训的定义入手,对培训模式及企业培训模式两个概念加以界定;其次,通过与普通教学模式特点的对比,揭示企业培训模式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我国企业培训的发展及其模式的演变。本部分通过回顾我国企业培训的发展历史引出我国企业培训模式的历史演变。在此,笔者从传统培训模式单一化阶段与现代培训模式多样化阶段两个维度,对我国企业培训模式进行了归类,并加以简单介绍。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培训模式的分析。这一部分,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我国企业培训模式形成的时代背景;我国企业当前主要培训模式评析;对我国企业培训模式的反思。在此,本人通过对我国传统培训模式和现代培训模式中具体模式的论述,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就影响我国培训模式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反思,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第四部分:我国企业培训模式改革探析。主要从我国企业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入手,提出了我国企业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我国企业培训应倡导的几种模式。
     总之,我国企业培训模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企业在选择模式时,不管是借鉴利用传统模式,还是引入国外模式,都应当立足于自身实际,结合现实因素,从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找到最佳的需求模式。
The day of reforming and opening, especially new economy is coming. The enterprise must emphersize innovation if it wants to exist. Staff with high quanlity are the 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This demands the enterprise train its staff constantly. Using models to research training is very useful t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training. In China, training of the enterprise can't satisfy the needs of itself. Research on the models of the enterprise is still at the beginning stage. Mature models don't fall into a patten. We have imported models of foreign countries. But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immitation and direct copy. As such, this article analyses models of training and hope that it can do something for enterprise training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description of enterprise training .In the part, I unfold an offensive discussion around on concept and intension of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Firstly, I describle concepts of training models. Secondly, I reveal the specialization of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s of common teaching models.
    The second part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its models. In this part, I draw forth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in China by mean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introduce it simply according anayles that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s are single and the modem training models are diverse.
    The third part analyses enterprises models of our country .1 refer to the epoch background and the self-questioning of the enterprise models in China. I also evoluate the main training models of the time. The writer analy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ll kinds of models by means of expounding som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odel examples. In the meantime, I self-question the disadantages that affect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and put foreward the solution means that are interrelated.
    
    
    
    The fourth part probes into how to reform enterprises training models of our country .The writer proposes the new methods that are used to reform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by means of analys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ation. Several models that should be advocated are induced on the basis of it.
    In conclusion,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models of our country are developed constantly. Any enterprise should base on its own facts that can meet the need of its profits when it chooses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use the traditional models and absord foreign training models. Only in this way, it can find the best models.
引文
一、著作类:
    1、[美]奥纳丁·塞弗林:《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印度]克里斯汉·泰姆尼:《培训培训者》,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5、[美]E·麦克纳,N·比奇:《人力资源管理》,中信出版社,1998年版。
    6、[美]奥特金思·马席克著,沈德汉等翻译:《21世纪学习型组织——企业领导的管理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7、程凯、李如密:《成人教育教学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杨小微:《中小学教学模式》,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张维:《成人教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齐高岱等:《成人教育大词典》,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赖春明、谢亚平:《中国成人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贺向东等:《中国成人管理运作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13、王北生、姬忠林:《成人教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叶忠海:《大学后继续教育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王一敏:《当代社会成人的职业再开发与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企业成人教育管理实务》,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版。
    17、《1996-1997职工教育研究成果获奖论文选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18、叶忠海:《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
    20、潘海:《员工培训与开发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1、《中国培训制度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
    22、高文举:《培训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3、蒋一苇:《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4、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罗锐韧、曾繁正:《人力资本管理》,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26、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何娟:《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张其伟等:《新经济:与中国无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0、王北生:《教学艺术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施良方,崔允:《教育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金一鸣:《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4、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5、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吴松,吴芳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文章类:
    1、张峰:《能力本位:公务员培训新模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年第8期。
    2、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型培训模式及其修正评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黄焕山:《企业员工转型培训论》,《成人教育》,2000年第5期。
    4、张桂利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教育与培训》,《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7期。
    5、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6、徐荣远:《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成人教育》,2001年第8-9期。
    7、林虹:《培训: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中国培训》,2000年第2期。
    8、陈力:《知识经济挑战现代培训》,《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第9期。
    9、王俊:《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培训》,《成人教育》2001年第5期。
    10、周国誉等:《简论加强现代企业职工培训》,《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4期。
    11、林亚军:《美国企业员工培训发展趋势》,《中国培训》,2000年第10期。
    12、袁友军:《以企业为本创特色文化》,《学术交流》,2000年第11期。
    13、孟嗣宗等:《企业教育培训面向新世纪的思考》,2000年第7期。
    14、刘伯安:《21世纪前50年企业培训的猜想》,《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第4期。
    15、张红凌:《企业培训——国外优秀大企业取胜的共同道路》,《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00年第5期。
    16、刘伯安:《建立企业培训新机制》,《中国培训》,1999年第10期。
    17、陈艺:《企业培训方式的选择分析》,《中国培训》,2000年第4期。
    18、祝军:《成人教育改革的一大成功:岗位培训》,《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第12期。
    19、张夫伟:《成人的学习策略》,《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
    20、孙宁:《成人学习特性与员工培训》,《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第7期。
    21、夏鸣:《对整体体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考》,《人才开发》,2000年第9期。
    
    
    22、夏兴国等:《世纪之交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3、胡树红:《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者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4、杜清晨:《新世纪中国企业教育展望》,《中国培训》,2001年第3期。
    25、江永洛:《论企业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继续教育》,1999年第5期。
    26、王志才:《WTO对中国企业教育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2000年第9期。
    27、王通讯:《中国人才资源开发论纲》,《中国人才》,2000年第11期。
    28、石平等:《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影响与要求》,2000年第2期。
    29、叶忠海:《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若干思考》(草稿)
    30、彭殿松等:《新经济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31、范爱军:《论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对策》,《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