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都市是现代派文学产生的摇篮,20世纪初的上海提供了孕育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们过多关注我国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外来背景,忽视了本土的文化资源;过多关注现代派文学的文本研究,忽视了它的文化层面。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探讨20世纪20—40年代我国现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理路。
     上海文化是在开埠以后东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的现代都市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体系的完善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上海的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也随之形成。都市的现代物质空间和娱乐生活是上海文化的主要表征,现代报刊的繁荣和各路文人的汇聚打造了上海作为文化中心的新形象。中国现代派文学是在对域外现代派文学的引进和吸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开放多元的上海文化语境为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提供了重要前提和现实基础。30年代,在施蛰存、刘呐鸥、杜衡、戴望舒等人编辑的《璎珞》、《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新诗》等杂志周围结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中国现代派群体——新感觉派和现代诗派。这些具有世界主义文化视野和先锋艺术精神的现代派杂志彰显出开放多元、追求创新的上海文化精神。
     从文化身份来看,刘呐鸥、穆时英、戴望舒、施蛰存、杜衡等现代派作家群体热衷都市生活、追求艺术创新,体现出上海文化的都市性、先锋性和商业性特征。在东西文化冲突中,他们的身份书写既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想象,又显现出无法摆脱的传统文化影响。在日益严峻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动面前,他们表露出文化身份的焦虑,并最终导致了现代派群体的疏散和殊途。30年代在上海兴起的左翼文化运动给原本以商业性为内核的上海文化注入了鲜明的政治性内涵和昂扬向上的活力,这一政治文化语境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派作家的文学选择。在左翼文化影响下,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象征派诗人从艺术的“象牙塔”走到了革命的“十字街头”;杜衡、施蛰存、戴望舒、穆时英、徐訏等现代派作家也一度成为左翼的“同路人”。然而随着左翼文化运动的深入,他们都先后走出了“马克思主义”,转向了“自由主义”,但左翼文化的影响一直潜隐在他们的创作中。
     在上海文化语境中,现代派作家呈现出不同的都市想象。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新感觉派作家“在洋场的糜烂罪恶中寻觅五光十色的美”。戴望舒、徐迟、艾青、路易士、金克木等现代派诗人表现了“新的机械文明”和现代都市美学。杭约赫、唐祈、辛笛、陈敬容等九叶派诗人描绘了上海战后的社会乱相。徐訏在洋场与战场的双重变奏中展开了对爱与生命的文化探询。张爱玲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呈现出战争背景下都市“人生安稳的一面”。开放多元的上海文化既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代性内涵,也传承着东方文化的传统血脉,因而在上海文化的濡染中产生、发展和嬗变的中国现代派文学,也彰显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不同的“现代性”与“传统质”。
Modern metropolis is the cradle of modernistic literatur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Shanghai provided cultural context for modernistic literature. Researchers us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eign background and less to the native sources, more to the texts and less to the cultural level. In the view of culture, the pap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modern urban culture to her modernistic literatur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20s to 1940s.
     Shanghai Culture, as a form of modern urban culture,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clash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reafter, modern urban cultural context of Shanghai takes its form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civil system as well as the population growth. Shanghai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rban material space and entertainment,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press and the assembly of writers build Shanghai into a new center of culture.The modernistic literature in China comes into being after the introduction and absorption of foreign modernistic literature. Shanghai Culture provides an important premise and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modernistic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Shi Zhecun, Liu Naou, Du Heng and Dai Wangshu edited and published some magazines, including Yingluo, Trackless Train, New Literature, Modern Times and New Poetry. As a result, comparatively mature Chinese modernistic literary schools appeared: New Sense School and Modern Poetry. The above modernistic magazines, full of worl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pioneering spirit, present the Shanghai Culture spirit of plurality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modernistic literary schools are keen on urban life and are in pursuit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They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Culture—urbanity, pioneering and commercialism. In the face of the clash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y not only show their imagin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but present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efore the fierce political battle and major social changes, they worried about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consequently the literary schools scattered. In the 1930s, the newly appeared Left Wing movement injected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positive vigor into Shanghai Culture,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al context deeply influenced the literary choice of modernistic write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eft Wing culture, some symbolistic poets, such as Mu Mutian, Feng Naichao and Wang Duqing, turns from art creation to revolution, other modernistic writers, including Du Heng, Shi Zhecun and Dai Wangshu, once become members of the Left Wing. With the in-depth of the Left-wing cultural movement, they successively went out of Marxism and to the neo-liberalism, but such kind of influence hides in their life long creation.
     In Shanghai cultural context, the modernistic writers have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the urban life. Some New Sense writers "seek prismy beauty in the crimes of Shanghai", the Modern Poets present "new mechanic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urban aesthetics, while the Jiu Ye (Nine Leaves) poets depict the situation of Shanghai after the war. Xu Yu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love and life in the social changes and battle. Zhang Ailing presents us "the smooth side of life" in the background of war. To conclude, the plural Shanghai Culture not only absorbs the modernistic connot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but also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eastern culture, therefore, the modernistic Chinese literature presents different "modernity" and "traditionalism" from western modernistic literature.
引文
①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②周作人:《上海气》,《谈龙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90页。
    ③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大公报·文艺》,1933年10月。
    
    ①沈从文:《论“海派”》,《大公报·文艺》,1934年1月10日。
    ②杜衡:《文人在上海》,《现代》,1933年12月。
    ③曹聚仁:《海派》,《曹聚仁杂文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76页。
    ④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①李天纲:《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348页。
    ②贾植芳:《海派文化长廊·小说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③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④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3—18页。
    
    
    ①陈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3页。
    ②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39-56页。
    ③张剑、陆文雪:《“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④茅盾:《夜读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5月版,第3页。
    
    ①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文汇报》,1983年10月18日。
    ②严家炎选编:《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
    ③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
    
    ①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②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学林出版社,1996年8月。
    ③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①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②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③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④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
    ⑤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⑥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
    
    ①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②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3页。
    ②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③陈伯海:《上海文化发展面面观》,《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刘呐鸥:《热情之骨》,《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9页。
    ②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③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①嘉庆朝《上海县志·序》,转引自《上海近代史》,刘惠吾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②脱脱(元):《宋史·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5页。
    
    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52页。
    ②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③汤伟康、杜黎:《租界100年》,上海画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①《申报》,1876年7月4日。
    ②《上海通志·事务源始》,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①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②《春申浦竹枝词》,《申报》,1874年10月16日。
    ③葛元熙:《沪游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④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⑤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⑥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⑦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卷,第14页。
    ⑧徐雪韵等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①黄汉民:《1933年和1947年上海工业产值的估计》,《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第63页。
    ②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卷,第11页。
    ③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9页。
    ④上海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7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
    ⑤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①上海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7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195页。
    ②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③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3页。
    ④张若谷:《异国情调·序言》,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1996年4月,第2页。
    ①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①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88页。
    ②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93页。
    
    ①《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丁卷,第132-133页。
    ②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第76页。
    ③茅盾:《秋的公园》,《茅盾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④曾可今:《法公园之夜》,现代书局,1931年版,第22页。
    ⑤张若谷:《法公园之夜·序》,现代书局,1931年版,第4页。
    ①《申报》,1896年8月10日。
    ②《良友》,1928年第16期。
    ③曹永福:《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概况》,《上海电影史料》,1992年10月,第207页。
    ④张爱玲:《多少恨》,《惘然记》,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⑤《中国的电影化》,《晶报》,1922年1月3日。
    ⑥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①林剑主编:《上海时尚160年海派生活》,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周世勋:《上海市大观》,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3年版,第67页。
    ③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5-116页。
    ④熊月之:《上海通史》(第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①《不擅跳舞是落后》,《小日报》,1928年6月28日。
    ②上海市政府统计处编印:《上海市统计总报告》(1937年),警卫一第39页。
    ③《舞客的种种》,《电声》,1937年第12期,第584页。
    ④《五种舞客的心理分析》,《电声》,1937年第1期,第139页。
    ⑤《电声》,1938年第17期,第357页。
    
    ①《电声》,1934年第47期,第93 8页。
    ②孙树棻:《上?淖詈缶擅巍罚虾9偶霭嫔纾?999年9月,第5、10页
    ③《上海指南》,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酒店一,第6页。
    ④孙树棻:《上?淖詈缶擅巍罚虾9偶霭嫔纾?999年版,第52页。
    
    ①张若谷:《现代都会生活象征》,《咖啡座谈》,上海真善美书店,1929年版,第3-8页。
    ②史蟫:《文艺咖啡》,载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222页。
    ①郭乐:《回忆录》,转引自《华侨成为中国百货商店鼻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1月7日。
    
    ①参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上海建筑施工志·工程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②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①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①参见王绍周、陈志敏《里弄建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梁实秋:《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倪墨炎选编《浪涛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③丹翁:《住房分租小唱》,《晶报》,1929年7月3日。
    ④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⑤施康强:《都市的茶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13页。
    ②巴金:《谈<灭亡>》,载《文艺月报》,1958年4月。
    ③梁实秋:《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倪墨炎选编《浪涛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136页。
    ④罗苏文:《石库门:寻常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⑤《高等住宅出让》(广告),《晶报》1927年3月18日。
    ⑥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2页。
    
    ①绥之:《三个草棚区域》,《社会日报》,1935年3月24日。
    ②魏京伯:《海派与京派产生的背景》,《鲁迅风》第16期,1939年6月。
    ③周国伟等:《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3页。
    ②戈公振:《中外经营的中文报刊》,载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③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79页。
    ④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58页。
    ①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上海通志馆,1935年版,第2页。
    ②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页。
    ③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312页。
    ④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⑤《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⑥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①《<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1914年6月6日,第1期。
    ②吴福辉:《三十年代人文期刊的品类与操作》,《东方》,1995年第6期。
    ③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35页。
    ②阿英:《晚清小报录》,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14页。
    ③张爱玲:《致<力报>编者的信》,载《春秋》,1944年12月28日。
    ④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3页。
    ①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③兰(茅盾):《所谓“杂志年”》,《文学》,1934年8月1日。
    ④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281页。
    ⑤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220页。
    ⑥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1927-1936)》,转引自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第588页。
     ①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语丝》周刊,1926年3月29日,第72期。
    
    ①林语堂:《<人间世>发刊词》,《人间世》,1934年4月5日,第1期。
    ②《本馆告白》,《申报》,1872年4月30日。
    ③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1页。
    ④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1页。
    ①鲁迅:《书信·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页。
    ②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③郭沫若《上海印象》,《郭沫若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④郭沫若:《革命春秋》,上海海燕书店,1949年版,第206页。
    ⑤沈从文:《致王际真》,《沈从文全集》(第1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144页。
    ⑥沈从文:《“文艺政策探讨”》,《沈从文批评文集》,刘洪涛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⑦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大公报·文艺》1933年10月,第8期。
    ⑧叶灵凤:《艺术家》,《天竹》,现代书局,1928年。
    ⑨林微音:《散文七辑·序言》,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第3页。
    ⑩张爱玲:《童言无忌》,《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①予且:《女七书·札记》,《利群集》,上海德润书局,1946年版。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
    ③鲁迅:《书信·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85页。
    ④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35页。
    
    ①转引自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546页。
    ②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2页。
    ③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1-72页。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②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③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教育世界》,1904年,第85号。
    ④王国维:《创刊宣言》,《教育世界》,1901年,创刊号。
    ⑤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①郭沫若:《生命底文学》,《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
    ②章士钊:《茀罗乙德自传·序》,《茀罗乙德自传》,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页。
    
    ①田汉:《新浪漫主义及其他》,《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
    ②谢六逸:《文学上的表象主义是什么?》,《小说月报》,第11卷第5、6号。
    ③田汉:《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少年中国》,第3卷4期、5期。
    
    ①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②茅盾:《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吗?》,《小说月报》,第11卷第12期,1920年2月。
    ③海镜:《后期印象派与表现派》,《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7号。
    
    ①袁可嘉:《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②郭沫若:《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创造周报》,1923年第16号。
    ③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创造周报》,1923年第3号。
    ④成仿吾:《写实主义与庸俗主义》,《创造周报》,1923年第5号。
    ⑤马鹿:《戏剧上的表现主义运动》,《东方杂志》,1921年18卷3号。
    
    ①片山孤村:《表现主义》,鲁迅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②宋春舫:《未来派戏剧四种》,《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第13号。
    ③茅盾:《未来主义文学之现势》,《小说月报》,1922年第2期。
    ④郭沫若:《未来派的诗约及其批评》,《创造周报》,1923年9月2日。
    ⑤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创造周报》,1923年第3号。
    
    ①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②陈思和:《七十年外来思潮影响通论》,《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③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④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①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
    ②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921年2月。
    ③茅盾:《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小说月报》,1921年12月。
    ④郑振铎:《杂谭》,《文学旬刊》,1922年8月11日。
    
    ①沈起予:《什么是新浪漫主义》,《文学百题》,《生活书店》,1935年版。
    ②鲁迅:《关于翻译》,《现代》1933年9月,第3卷第5期。
    ③道:《书评〈委曲求全〉》,《现代》,1932年12月1日,第2卷第2期。
    
    ①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9月,第259页。
    ②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页。
    ③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5月,第1卷第1期。
    ④“《世界文学》创刊号要目”广告,《现代》1934年10月1日,第5卷第6期
    ①以上统计数据来自贾植芳、俞元桂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翻译文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②顾仲彝:《我与翻译》,郑振铎、傅东华主编《我与文学》,生活书店,1934年版,第243页。
    ③顺:《对于“翻译年”的希望》,《文学》,1935年2月,第4卷第2号。
    ④杜若遗:《“翻译年”的翻译工作》,《文化建设》,1936年3月。
    ①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②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①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②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1935年2月15日,第1卷第3号。
    ③李金发:《诗人魏尔仑(P·Verlaine)》,《李金发诗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④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美育》,1929年10月。
    ⑤李金发:《马拉美诗抄·附记》,《新文艺》,1929年10月,第1卷第2号。
    ⑥穆术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顾》,《现代》,1934年2月1日,第4卷第4期。
    
    ①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②王独清:《再谭诗》,《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③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④王独清:《再谈诗》,《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⑤施蛰存:《戴望舒译诗集·序言》,《戴望舒译诗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②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2月。
    ③刘呐鸥:《保尔·穆杭论》,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文学集),台南县文化局,2004年版,第441页。
    ④刘呐鸥:《色情文化·题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文学集),台南县文化局,2004年版,第229页。
    ⑤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文汇报》,1983年10月18日。
    
    ①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②施蛰存:《从亚伦坡到海明威》,《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③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④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⑤卞之琳编译:《西窗集·引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①章克标、方光焘:《文学入门》,上海开明书局1930年6月版。
    ②夏炎德:《文艺通论》,上海开明书局1933年4月版。
    ③许钦文:《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4月版。
    ④孙俍工:《文学概论》,上海广益书局1933年3月版。
    
    ①鲁迅:《壁下译丛》,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4月版。
    ②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75页。
    ③梁宗岱:《诗与真》,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④梁宗岱:《诗与真二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①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7页。
    ①《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总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②徐訏:《从上海归来》,《蛇衣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6年版,第459-463页。
    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教研室编:《上海“孤岛”时期文学报刊编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④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402-403页。
    ⑤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413页。
    ⑥“权”(茅盾):《加紧介绍外国文艺作品的工作》,《抗战文艺》,1938年12月17日,第3卷第3期。
    ①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新诗》,1936年12月。
    ①冯至:《里尔克和他的诗》(林锡黎笔记),《益世报·文学周刊》,第74期,1948年1月。
    ①赵萝蕤:《艾略特与荒原》,《时事新报·学灯》,1940年5月。
    
    ①吴兴华:《再来一次》,《西洋文学》,第6期,1941年2月。
    ②李旦选译:《史本徳论奥登与三十年代诗人》,《诗创造》,1948年10月。
    ③史本德:《释现代诗中底现代性》,袁可嘉译,上海《文学杂志》,1948年第3卷第6期。
    ①里尔克:《致莱奥波德·封·施勒策尔》,转引自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②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③董洪川:《“九叶”诗论与T.S.艾略特》,《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转引自张松建:《奥登在中国:文学影响与文化斡旋》,原载台北《当代》,2005年8月,第106页。
    ②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载《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袁可嘉:《从分析到综合》,《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4页。
    ④冯亦代:《<第五纵队及其他>重译后记》,《读书》1982年第10期。
    ⑤赵家璧:《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现代》,1934年5月,第5卷第1期。
    ①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前言》,《九叶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②唐湜:《诗的新生代》,《诗创造》,1948年2月。
    ③辛笛:《辛笛诗稿·自序》,1983年版。
    ④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⑤唐湜:《严肃的星辰们》,《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⑥唐祈:《编后记》,《中国新诗》,第2集,1948年7月。
    ⑦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第12辑,1948年6月。
    ⑧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1948年6月,第12辑。
    
    ①袁可嘉:《诗的新方向》,《新路周刊》,1948年,第1卷第17期。
    ②陈敬容:《少女的祈祷及其他·附记》,《诗创造),1948年4月,第10辑。
    ③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290-291页。
    ④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3月3日。
    ⑤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诗创造》,1948年6月,第12辑。
    ①毛祥麟:《三略汇编》,见《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页。
    ②陈伯海:《上海文化发展面面观》,《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①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②徐雪韵等编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③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④施蛰存:《<活时代>发刊词》,《施蛰存序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9页。
    
    ①施蛰存:《中国现代主义的曙光》,《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169页。
    ②张天翼:《我的幼年生活》,《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第122页。
    ③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④施蛰存:《震旦二年》,《北山散文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99页。
    ①施蛰存:《震旦二年》,《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4期。
    ②施蛰存:《<戴望舒译诗集>序》,《北山散文集》(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81页。
    ③施蛰存:《我治什么“学”》,《书林》,1983年第8期。
    ④张英:《访上海作家》,《作家》,1999年第9期。
    ⑤施蛰存:《中外文学的“断”与“续”》,《人民日报》,1987年6月8日。
    
    ①刘呐鸥:《列车餐室》,《无轨列车》,1928年第3期。
    ②施蛰存:《编者的话》,《新文艺》,1929年9月,创刊号。
    ③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④施蛰存:《编者的话》,《新文艺》,1929年12月,第1卷第4号。
    ①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②施蛰存:《编者的话》,《新文艺》,1930年4月,第2卷第2期。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④布鲁特勃莱:《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袁可嘉等编译《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6、219页。
    
    ①戴望舒:《耶麦诗抄·附记》,《新文艺》1929年9月,第1卷第1期。
    ②戴望舒:《保尔·福尔诗抄·附记》,《新文艺》1930年1月,第1卷第5期。
    ③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538页。
    ④刘呐鸥:《影戏漫想》,《无轨列车》,第1卷第4期至第6期。
    ①迷云:《现代人底娱乐姿态》,《新文艺》,1930年2月,第1卷第6号。
    ①施蛰存:《浮生杂咏》,《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②《新文艺月刊征稿略例》,《新文艺》,1930年1月,第1卷第5期。
    ③“读者会”,《新文艺》,1930年1月,第1卷第5期。
    ①《编者的话》,《新文艺》,1930年1月,第1卷第5期。
    ②《编者的话》,《新文艺》,1929年9月,第1卷第1期。
    ③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④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8月,第1卷第4期。
    ⑤施蛰存:《我和现代书局》,《北山散文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24页。
    ⑥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①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2页。
    
    ①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8月,第1卷第4期。
    ②施蛰存:《社中座谈》,《现代》,1933年5月,第3卷第1期。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④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932年7月,第1卷第3期。
    ②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③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8月,第1卷第4期。
    ④郁达夫:《在热波里喘息》,《现代》,1932年9月,第1卷第5期。
    
    ①施蛰存:《书评》,《现代》,1932年8月,第1卷第4期。
    ②施蛰存:《社中谈座》,《现代》,1933年9月,第3卷第5期。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转引自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5页。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2月。
    ④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①王鲲博士学位论文:《上海风度——<现代>杂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②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
    ①施蛰存:《文艺独白》,《现代》,1933年5月,第3卷第1期。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①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10月,第1卷第6期。
    ②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③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
    ④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①赵家璧:《回忆我编的第一部成套书》,《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3期。
    ②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③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7月,第1卷第3期。
    ①纪弦:《戴望舒二三事》,《香港文学》1990年第7期。
    ②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载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71页。
    ①林庚:《质与文——答戴望舒先生》,《新诗》1936年12月。
    ②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1936年11月。
    ③沈从文:《新诗的旧账》,《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④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1937年1月。
    ⑤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①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②戴望舒:《记许拜维艾尔》,《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①戴望舒:《社中座谈》,《新诗》,1936年12月。
    ②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③戴望舒:《诗论》,《现代》,1932年第2卷第1期。
    ④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1936年11月,第1卷第2期。
    
    ①戴望舒:《社中座谈》,《新诗》,1937年3月,第1卷第6期。
    ②戴望舒:《一点意见》,《北斗》,1932年1月。
    ③戴望舒:《诗论》,《现代》,1932年第2卷第1期。
    
    ①戴望舒:《社中座谈》,《新诗》,1937年3月,第1卷第6期。
    ②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③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①康裔:《邻笛山阳——悼念一位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先生》《掌故》(香港),1972年第10期。
    ②施蛰存:《施蛰存谈〈现代〉杂志及其他》,《鲁迅研究资料》(第九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施蛰存:《浮生杂咏》,《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共享这种“自我”。二是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 ①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①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1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纲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页。
    ③[美]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第12页。
    ④刘呐鸥:《刘呐鸥日记集》(下),许秦蓁编,台南县文化局出版,2001年3月,第446页。
    ①刘呐鸥:《刘呐鸥全集·日记集》(上),许秦蓁编,台南县文化局出版,2001年3月,第106页。
    ②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③穆时英:《致施蛰存》,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93页。
    ④郑泽青:《穆时英:一个洋场作家的归宿》,《新文学史料》,1986年第1期。
    ⑤穆时英:《致叶灵凤》,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页。
    ①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②刘呐鸥《都市风景线》“广告词”,《新文艺》1卷2期,封面里页。
    ③卜少夫:《无梯楼杂笔》,新闻天地社,1947年4月。
    ④张芙鸣:《施蛰存:执着的“新感觉”》,《社会科学报》,2003年12月4日。
    ⑤鲁迅:《扑空》,《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⑥沈从文:《论穆时英》,《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39页。
    ⑦曹聚仁:《海派》,《曹聚仁杂文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76页。
    ⑧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9页。
    ①刘呐鸥:《列车餐室》,《无轨列车》,1928年第3期。
    ②施蛰存:《编者的话》,《新文艺》,1929年9月,创刊号。
    ③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8月,第1卷第4期。
    ④戴望舒:《社中杂记》,《新诗》1936年10月,创刊号。
    ⑤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⑥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文汇报》,1983年10月18日。
    ⑦施蛰存:《戴望舒译诗集·序言》,《戴望舒译诗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
    ①《新文艺》第二卷第一期,广告语。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页。
    ③沈从文:《论穆时英》,《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37页。
    ④叶灵凤:《致穆时英》,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59页。
    ⑤杜衡:《关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1933年第9期。
    ⑥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⑦沈从文:《论“海派”》,《大公报·文艺》,1934年1月10日。
    
    ①杜衡:《文人在上海》,《现代》,1933年12月。
    ②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③杜衡:《文人在上海》,《现代》,1933年12月。
    ①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②《编者的话》,《新文艺》,1929年9月,创刊号。
    ③《编者的话》,《新文艺》,1930年1月,第1卷第3期
    ④施蛰存:《浮生杂咏》,《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冯雪峰:《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页。
    ①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2页。
    ②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①费成康:《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84页。
    ②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35页。
    ③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260页。
    ④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年6月,第12页。
    ⑤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23页。
    ①藏原惟人:《新艺术形式的探求》,刘呐鸥译,《新文艺》,1929年12月号。
    ②刘呐鸥:《致戴望舒》,《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页。
    ③赛义德:《种族与阶级》,转引自王宁《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论批评》,《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刘呐鸥:《现代表情美造型》,载《妇人画报》,1934年5月16日。
    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2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①迷云:《现代人底娱乐姿态》,《新文艺》,1930年2月。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5页。
    ①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页。
     ①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科伯纳·麦尔塞:《进入乱麻地:后现代政治中的认同与差异》,转引自Jorge Larrain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蒋介石:《蒋介石言论集》第四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86页。
    ③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23页。
    ④1930年1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出版法》第19条,出处同上。
    
    ①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1页。
    ②《三十年代反动派压迫新文学的史料辑录》续二,《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1期。
    ③夏衍:《懒寻旧梦》,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5页。
    ④《出版史料》,1990年第3期,第93页。
    ⑤《出版史料》,1990年第3期,第97页。
    ⑥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92页。
    ①鲁迅:《书信·310123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4页。
    ②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92页。
    ③参见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52-53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⑤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二》,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①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①潘汉年:《左翼作家联盟的意义及其任务》,《拓荒者》,1930年第1卷第3期。
    ②舒月:《社会渣滓堆的流氓无产者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1932年第2期。
    ③冯乃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拓荒者》,1930年第1卷第3期。
    ④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⑤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⑥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07页。
    ⑦周起应:《到底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1932年10月,第1卷第6期。
    ⑧鲁迅:《又论“第三种人”》,《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⑨鲁迅:《致黄源》(1935年8月15日),《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①杜衡:《在理智与情感底冲突中的十年间》,楼适夷编《创作的经验》,天马书店,1933年6月,第78页。
    ②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③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9页。
    ④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⑤戴望舒:《一点意见》,《北斗》,1932年1月。
    ⑥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页。
    ⑦杜衡:《致立贞》,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1—33页。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参见许秦蓁《再探刘呐鸥的多元身份》,台湾《清云学报》,2007年第1期。
    ③施蛰存:《浮生杂咏》,《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①纪弦:《戴望舒二三事》,《香港文学》,第67期,1990年7月。
    ②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①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③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岗、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①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91页。
    
    ①徐雪韵等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②黄汉民:《1933年和1947年上海工业产值的估计》,《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第1期,第63页。
    ①上海市政府社会局:《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②忻平:《1937年: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
    ③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第923页。
    ④施蛰存:《中外文学的“断”与“续”》,《人民日报》,1987年6月8日。
    ①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279页。
    ②兰(茅盾):《所谓“杂志年”》,《文学》,1934年8月1日。
    ③胡道静:《上海的日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281页。
    ④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第176-22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220页。
    ⑤王云五:《十年来的中国出版事业(1927-1936)》,转引自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第588页。
    ①尼姆·威尔斯:《活的中国·附录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辑。
    ①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97页。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
    ③瞿秋白:《论文学的大众化》,《文学月报》,1932年创刊号。
    ④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4月25日,第1卷第1期。
    ⑤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第2卷第3期。
    ⑥周扬:《关于文学大众化》,《北斗》,第2卷第3、4期。
    ⑦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广州《救亡日报》,1938年3月9、10日。
    ⑧冯雪峰:《关于“艺术大众化”—答大风社》,《文学理论史料选》,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30页。
    ①吴奚如:《左联大众化工作委员会的活动》,《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42页。
    ②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第2号。
    ③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④马之春等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①吴似鸿:《我与蒋光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②《新文艺》,1929年12月,第1卷第4期。
    ③王西彦:《船儿摇出大江》,《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④周国伟:《略述鲁迅与书局(店)关系》,《出版史料》,1987年第7期。
    ⑤茅盾:《我走过的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⑥郁达夫:《光慈的晚年》,《现代》,1933年5月,第3卷第1期。
    ⑦转引自朱晓进《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⑧鲁迅:《书信·300503致李秉中》,《鲁迅书信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255页。
    ⑨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
    ①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192页。
    ③冯雪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④茅盾:《子夜·后记》,《茅盾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53页。
    ①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冯雪峰选集》(论文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②老舍:《<老舍自选集>自序》,《老舍自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版。
    ③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冯雪峰选集》(论文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94-295页。
    ⑤穆木天:《发刊词》,《新诗歌》,1933年2月。
    
    ①《现代》,第2卷第5期,首页广告语。
    ②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③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09-211页。
    ①穆木天:《谭诗——给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②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③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④穆木天:《王独清及其诗歌》,《现代》,1934年5月,第5卷第1期。
    ⑤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⑥穆木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顾》,《现代》,1934年2月,第4卷第4期。
    ⑦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⑧穆木天:《平凡》,《幻洲》,1926年6月,第1期。
    
    ①穆木天:《我的文艺生活》,《大众文艺》,1926年6月,第2卷第5、6期合刊。
    ②穆木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顾》,《现代》,1934年2月,第4卷第4期。
    ③穆木天:《谭诗——给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926年3月,创刊号。
    ④王独清:《我在欧洲的生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①穆木天:《什么是象征主义》,载郑振铎、傅东华编《文学百题》,生活书店出版,1935年版。
    ②穆术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顾》,《现代》,1934年2月,第4卷第4期。
    ①王独清:《我文学生活的回顾》,《王独清自选集》,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影印版,第3-4页。
    ②王独清:《我文学生活的回顾》,《王独清自选集》,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影印版,第5页。
    
    ①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56页。
    ②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454页。
    ③穆木天:《穆木天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00页。
    ④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①王独清:《王独清译诗集·前置》,现代书局1929年版。
    ②李金发:《诗问答》,《文艺画报》,一卷三号,1935年2月15日。
    
    ①李金发:《李金发回忆录》,陈厚诚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68页。
    ②李金发:《李金发回忆录》,陈厚诚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68页。
    ③李金发:《李金发回忆录》,陈厚诚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68页。
    ①李金发:《是个人灵感的纪录表》,《文艺大路》,1935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②胡风:《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评论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20页。
    ③穆木天:《我与文学》,陈惇编《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穆木天:《目前新诗运动的展开问题》,《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⑤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1928年1月15日,第1号。
    ①施蛰存:《<刘大白选集>序》,《北山散文集》(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372页。
    ②施蛰存:《浮生杂咏·三十五》,《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202页。
    
    ①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②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③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④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①朱晓进:《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②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34页。
    ③施蛰存:《最后一个好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①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②施蛰存:《最后一个好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③鲁迅:《<铁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5页。
    ①《编辑的话》,《新文艺》,第1卷第6期。
    ②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①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创刊号。
    
    ①苏汶(杜衡):《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932年7月,第1卷第3期。
    ②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932年10月,第1卷第6期。
    ③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①周起应(周扬):《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第1卷第6期。
    ②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论作家的不自由,并答复易嘉先生》,《现代》,第1卷第6期。
    ③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第2卷第1期。
    
    ①歌特(张闻天):《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斗争》,1932年11月。
    ②丹仁(冯雪峰):《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现代》,1933年1月,第2卷第3期。
    ③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1933年1月,第2卷3期。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③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1933年1月,第2卷第3期。
    ④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1933年3月,第2卷第5期。
    ⑤施蛰存:《现代美国文学专号·导言》,《现代》,1934年10月,第5卷第6期。
    ①戴望舒:《关于文艺界的反法西斯谛运动》,《现代》,1933年6月,第3卷第2期。
    ②鲁迅:《又论“第三种人”》,《文学》,1933年7月,创刊号。
    ③刘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现代电影》,1933年第3期。
    ④黄嘉谟:《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现代电影》,1933年第6期。
    ⑤穆时英:《当今电影批评检讨》,1935年8月《电影画报》。
    ⑥详见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81-189页。
    ⑦鲁迅:《题未定草(九)》,《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8页
    ⑧韩侍桁:《“第三种人”的成长及其消解》,《文艺月刊》,1940年4月。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韩侍桁:《“第三种人”的成长及其消解》,《文艺月刊》,1940年4月。
    ③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任白戈:《我在左联工作的时候》,《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注:任白戈曾任左联宣传部长和行政书记。)
    ③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9页。
    ④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①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②杜衡:《在理智与情感底冲突中的十年间》,楼适夷编《创作的经验》,天马书店,1933年6月,第81页。
    ③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④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⑤适夷:《施蛰存的新感觉主义——读了<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之后》,《文艺新闻》,1931年第33期。
    ①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北斗》,第2卷第1期。
    ②施蛰存:《<梅雨之夕>后记》,《十年创作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794页。
    ③戴望舒:《一点意见》,《北斗》,1932年1月。
    ④戴望舒:《英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文艺》,第2卷第1期。
    ⑤戴望舒:《诗人玛耶阔夫斯基之死》,《小说月报》,1930年12月。
    ⑥施蛰存:《<现代>杂忆》,《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①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
    ②舒月:《社会渣滓堆的流氓无产者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1932年第2期。
    ③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④舒月:《社会渣滓堆的流氓无产者与穆时英的创作》,《北斗》,第1卷第1期。
    ⑤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07页。
    ①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页。
    ②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页。
    ③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8页。
    ④《良友》画报第113期封底广告,1936年1月15日。
    ⑤参见旷新年:《穆时英的佚作》,《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穆时英:《无题》,香港《大公报》,1938年10月16日,第425期。
    ②杜衡:《怀乡集·自序》,现代书局,1933年5月。
    ③杜衡:《在理智与情感底冲突中的十年间》,楼适夷编《创作的经验》,天马书店,1933年6月,第78页。
    ①杜衡:《怀乡集·自序》,现代书局,1933年5月。
    ①杜衡:《致立贞》,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1—33页。
    ②艾思奇:《廿十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2卷第1册,辽宁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③尼姆·维尔斯:《活的中国·附录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①陈乃欣等:《徐訏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②徐訏:《回到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道德要求与道德标准》,香港文风印刷公司,1957年版。
    ③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5页。
    ④徐訏:《鲁迅先生的墨宝与良言》,《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225页。
    ⑤徐訏:《鲁迅先生的墨宝与良言》,《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225页。
    ⑥徐訏:《公开信的复信》,《天地人》,1936年3月,第1卷第1期。
    ①徐訏:《巴夫洛夫之交替反应律在近代思想上的意义》,《天地人》杂志,第1卷第3期。
    ②徐訏:《行为主义论》,《天地人》杂志,第1卷第5期。
    ③徐訏:《论冯友兰的思想转变》,《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71年版,第196页。
    ④徐訏:《编者后记》,《天地人》杂志,1936年3月,第1卷第1期。
    ⑤郁达夫:《光慈的晚年》,《现代》,1933年5月。
    ⑥冯雪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⑦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⑧徐訏:《风萧萧·后记》,《风萧萧》,台湾正中书局,1966年版,第597页。
    ①徐訏:《五四以来文艺运动中的道学头巾气》,《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
    
    ①徐訏:《<三边文学>序》,《三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
    ②徐訏:《从写实主义谈起》,《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
    ③徐訏:《<斜阳古道>序》,《徐訏全集》卷十四,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
    ④徐訏:《一九四O级》,《徐訏全集》卷十四,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
    ⑤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①徐訏:《我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现代中国文学过眼录》,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版。
    ①陈乃欣等:《徐訏二三事》,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年版。
    ②徐訏:《从智能研究之成果谈天才的形成》,《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168页。
    ③徐訏:《弗洛伊德学说的背景及其影响》,《回到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香港文风印刷公司,1957年版。
    ④徐訏:《论冯友兰的思想转变》,《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194页。
    ①徐訏:《鲁迅先生的墨宝与良言》,《场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225页。
    ②徐訏:《知堂老人的回忆录》,《街边文学》,香港上海印书馆,1968年版,第280页。
    ③徐訏:《启蒙时期的所谓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代中国文学过眼录》,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35页。
    ④徐訏:《公开信的复信》,《天地人》1936年3月,第1卷第1期。
    ⑤徐訏:《个人的觉醒与民主自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①徐訏:《谈艺术与娱乐》,《徐訏全集》卷十,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
    ②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5页。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页。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5页。
    ①格奥尔格·西美尔:《相对主义哲学散论》,转引自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王才勇译,2005年版。
    ②《不擅跳舞是落后》,《小日报》,1928年5月3日。
    ③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1期。
    ①《夜上海》,范烟桥填词,陈歌辛谱曲,周旋演唱。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6页。
    ①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②施蛰存:《编辑室偶记》,《文艺风景》,第1卷第1期。
    ③刘呐鸥:《电影节奏简论》,《现代电影》,1933年第6期。
    ①张英进:《都市的线条: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笔下的上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
    ①迷云:《现代人底娱乐姿态》,《.新文艺》,1930年第2期。
    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39页。
    ①鲁迅:《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杜衡:《关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1933年第9期。
    ①徐雪韵等编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②藏原惟人:《新艺术形式的探求》,葛莫美译,《新文艺》,1929年12月号。
    ③柯可:《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1卷第4期,1937年1月。
    ④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现代》,1933年11月,第4卷第1期。
    ⑤茅盾:《机械的颂赞》,《申报月刊》,1933年4月,第2卷第4期。
    ⑥刘呐鸥:《致戴望舒》,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
    ⑦戴望舒:《我们的小母亲》,《新文艺》,1930年3月。
    
    ①徐訏:《新旧与美感》,《天地人》,第1卷第2期。
    ②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①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页。
    ②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页。
    ③路易士:《在都市里》,《新诗》,1936年11月。
    ①M·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11页。
    
    ①艾青:《诗与时代》,《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79页。
    ③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37页。
    
    ①陈思和:《简论抗战为文学史分界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②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前言》,《九叶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页。
    ③唐湜:《关于“九叶”——从<诗创造>到<中国新诗>》,《文艺报》,1986年11月12日。
    ①重庆《新民报》,1945年11月2日,转引自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8页。
    ②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页。
    ③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页。
    ④编辑室语,《中国新诗》第2辑,1948年8月。
    ⑤《我们呼唤——代序》,《中国新诗》第1辑,1948年7月。
    ⑥杭约赫:《复活的土地·附记》,《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①徐訏:《风萧萧·后记》,台湾正中书局,1966年版,第597页。
    ②徐訏:《回国途中》,《海外的鳞爪》,《徐訏全集》卷十,1967年版,第71页。
    ③徐訏:《月亮》,《徐訏全集》第9卷,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第1页。
    ①徐訏:《蛇衣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第459-463页。
    ①《孤岛上娱乐事业生气勃勃》,《电影周刊》,1938年第11期。
    
    ①徐訏:《鸟语》,《徐訏全集》,台湾中正书局,1966年。
    ②徐訏:《江湖行》,《徐訏全集》,台湾中正书局,1966年,第1-2页。
    
    ①孔范今:《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后期现代派》,《悖论与选择》,明天出版社,1992年版。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519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8页。
    ②徐訏:《谈中西的人情》,《海外的鳞爪》,《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③徐訏:《谈中西艺术》,《西流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④徐訏:《西洋的宗教情感与文化》,《西流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①徐訏:《谈友情》,《传薪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②徐訏:《性美》,《传薪集》,《徐訏全集》卷十,台湾中正书局,1967年版。
    ①孔范今:《通俗的现代派——论徐訏的当代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①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5月。
    ③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1985年4月。
    ④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⑤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4月,第134页。
    ①余斌:《张爱玲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②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1985年4月。
    ③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④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⑤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⑥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⑦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张爱玲:《烬余录》,《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②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③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④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页。
    
    ①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5月。
    ②王德威:《女作家的现代鬼话》,《台港文学选刊》,1989年第3期。
    
    ①张爱玲:《<传奇>再版的话》,《传奇》增订本,1946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出版。
    ②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史林》,1996年第3期。
    ③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2页。
    ①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72-273页。
    ①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①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杜衡:《文人在上海》,《现代》,1933年12月。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②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①张爱玲:《<传奇>再版的话》,《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中文版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页。
    ②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③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的城市》,《现代主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①刘呐鸥:《刘呐鸥全集·日记集》(上),许秦蓁编,台南县文化局出版,2001年3月,第106页。
    ②张芙鸣:《施蛰存:执着的“新感觉”》,《社会科学报》,2003年12月4日。
    
    ①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193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②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现代》,第4卷第1期。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68页。
    ②《都市风景线》“广告语”,《新文艺》,1930年3月,第2卷第1号。
    ③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年7月,第325-327页。
    
    ①孔范今:《通俗的现代派—论徐訏的当代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②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5月。
    ③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①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②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③见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梁实秋《我也谈“胡适之体”的诗》,《自由评论》,1936年第12期。
    ④穆木天:《无聊人的无聊话》,见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⑤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⑥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章克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54页。
    ②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47页。
    
    ①穆时英:《无题》,香港《大公报》,1938年10月16日。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515页。
    ③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51页。
    ④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4页。
    ⑤沈从文:《论施蛰存与罗黑芷》,《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51页。
    ②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的名称和性质》,《现代主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①施蛰存:《致戴望舒》,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9页。
    ②施蛰存:《文艺风景创刊之告白》,《北山散文集》(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③穆时英:《编者随笔》,《文艺画报》,1934年10月,创刊号。
    ④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1984年版,第204页。
    ⑤徐訏:《谈艺术与娱乐》,《徐訏全集》卷十,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
    ⑥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⑦张爱玲:《多少恨》,《张爱玲文集》第2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79页。
    ⑧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①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9页。
    张静庐编:《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5年版。
    马之春等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刘惠吾编:《上海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徐雪韵等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上海研究中心编:《上海7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贾植芳、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翻译文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版。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胡平、晓风编:《中国文坛档案实录》,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林剑主编:《上海时尚:160年海派生活》,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荣格:《心理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波特莱尔:《波特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
    彼得·福克纳:《现代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麦·布鲁特勃莱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福科:《性意识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吉姆·莱文:《超越现代主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奥罗姆:《城市的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Jorge Larrain著、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包亚明主编:《城市文化》、《后现代都市状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曹正文:《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吴中杰、吴立昌:《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焘宇、何永康:《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朱寿桐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行程、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曙玉、边国恩主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永胜:《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杜衡:《怀乡集》,现代书局,1933年影印本。
    徐訏:《徐訏全集》,台湾中正书局,196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袁可嘉等:《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译诗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严家炎编:《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蓝棣之编选:《现代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李金发:《李金发诗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穆木天:《穆木天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王独清:《王独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冯乃超:《冯乃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施蛰存:《施蛰存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吴欢章主编:《海派小说精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爱玲:《流言》,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孙树棻:《上?淖詈缶擅巍罚虾9偶霭嫔纾?999年版。
    刘呐鸥:《刘呐鸥全集》,台南县文化局出版,2001年版。
    陈子善编:《夜上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世界》、《东方杂志》、《新青年》(《青年杂志》)、《民铎》、《少年中国》、《小说月报》、《诗》月刊、《创造季刊》、《创造月刊》、《申报》、《时事新报》、《电声》、《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万象》、《良友画报》、《文学》、《新诗》、《人间世》、《天地人》、《世界文学》、《诗创造》、《中国新诗》、《文学杂志》、《文艺复兴》、《西风》、《西洋文学》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