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包公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包公故事的丰富,在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包拯的故事北宋时期就在民间流传,宋元明清以包公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难以统计。这说明,包公文学是一种显著的历史存在。
     包公文学是指涉及包公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包公文学体裁有戏曲、小说、传说故事、宝卷等。本篇包公文学的研究以戏曲、小说为主,对包公文学的考察时限止于清末。本研究的内容以清官文化的产生为背景,研究包公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包公形象的演变,着重探讨清官文化为什么会在宋朝兴起,宋元以来的清官文学为什么会以包公为代表,并且以文本的演变来探讨包公文学的发展变化。同时,从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包公文学意蕴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研究包公文学可以体会中国古代的司法文化与精神。中国古代注意法与情、法与理的关系,重礼教,法顺人情、息讼止争是古代的司法精神。包公文学虽然积淀着封建政治文化成分,是皇权制度的产物。但是执法如山的包公,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包公文学关注的是平民的日常生活并揭露了统治阶级残民以逞的罪行。这是一种真正的民间立场,不同于文人对民众居高临下的同情。包公文学中的清官意义是一种为官之道与从政之德,具体表现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体恤民情等方面,这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包公文学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研究包公文学已远远超过包拯这一历史人物本身,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宋朝之前的著名的廉吏,也有不少。在同时代的官僚中,包公的地位远不及富弼、韩琦、文彦博等人显赫,才情也比不上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出类拔萃;政治上的建树,更无法与范仲淹和王安石等人相提并论。包公为什么会作为清官文学的代表在通俗文学中出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从包拯所处的宋朝——清官文化兴起的时代谈起。清官文化在宋朝的兴起有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原因。宋朝革除五代弊政,建立廉洁的政府,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而宋朝的法律对私有权的保护和重典治盗贼,也加强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和对清官的诉求。宋代,清廉是官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准则。不少官员自觉以儒家的思想来塑造自己的清官品格。宋代出现了一大批砥砺名节的士大夫,这是宋朝清官文化产生的一个标志。而民间文艺中的公案文学则是清官文化生动的体现,是清官意识流行的重要标志。民间对清官持久和广泛的传播,充分说明了传统的清官意识基本上是一种民间信仰。清官是百姓用心灵供奉的神。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包拯有幸走进了通俗文学,从而成为清官的典型。只有从清官文化的角度去考察包公文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包公文学在各个朝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期。包公形象,在宋代市井文艺家那里,包公只是一个判官形象。包公在通俗文学中成为判官形象,则与正史与文人文集对他审案个性的描写有关。宋人的历史和文人的文集中,记载包公判案的有十多处,并表现了包拯峭直、清廉、明察、忠恕爱民的个性,包公在审案中注重法律与情理的统一。所有这一切,都为后世包公文学所本。
     到了元代,包公被塑造成有智谋的斗士形象。主持正义又充满智慧的包公,体现了作家们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这也是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元代百姓的呼声。平民呼唤包公,实际上是对黑暗现实的极度不满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幻想。元剧作中的包拯,既维护皇权,又刚正不阿,替民众伸冤,显示了一个清官所具有的正直品质和内在魅力。在明代,他有智有刚,是日断阳夜断阴的星主。与宋元逐渐神化的包公相比,明代的包公神通广大,上至玉帝,下到阎罗,对包公有求必应,有的地方神,更受他驱使。清代他又成了侠客的首领。在清代,他除了集精察、神明于一身外,更是忠心耿耿的国家栋梁。总之,包公是民众理想的化身。古代通俗小说的作者,大多数是身处下层的文人,他们在现实中经受过太多的痛苦和压抑,仕进无门。他们便把自己的政治热情和理想,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身上。这种人物形象往往有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他们创造的通俗文学作品,是他们的白日梦。
     包公文学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这从对关汉卿的包公戏与莎士比亚“案情剧”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同样是面对善与恶,中国的小人物只能靠外力——鬼魂或清官来为他们伸张正义;莎士比亚对于善与恶,既借助于法律来解决,又充分表现人的本质。在他看来,悲剧的原因根源于人自身,人的自由意志往往陷入到罪恶之中。中国人相信天理,所以代表正义的一方都有好结局,很少西方悲剧那种恐怖、悲惨、神秘等成分。中国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正义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可以看成是采用正剧形式的悲剧。
     包公文学自宋朝诞生以来,包公故事如滚雪球一样,出现了难以数计的包公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一种重写或改编。从包公文学中小说、戏曲故事情节相互移植和因袭化用的情况,可以考察包公文学题材流变的迹象及相关文学形象。学者们对包公故事的源流花了很大力气去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有两种偏向:一是把小说史研究降为纯粹的故事考辨,二是把作家创作看成简单的故事汇编。因此,以文本的演变(进步)来探讨包公文学的发展,也就是历史演变法,是有必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在文本的演变中找出变化中的新质,从中发现新的理论问题,并加以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包公文学故事的因袭可分两种情况。一是取自前人笔记,二是包公文学故事内部的演变。包公文学的因袭不仅仅存在于相同体裁的文学形式之间,如《龙图公案》对《百家公案》的抄袭、改编,而且也表现在说唱文学与小说之间的互动。一般情况下,当小说被改编成表演艺术(戏曲)时,往往容易成功。因为,从小说形态转化为戏曲形态容易,戏曲形态也往往内含着小说叙事的方式。比如,杂剧《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是对宋话本《合同文字记》的重写,从叙事的同一性、抒情的主观性和主题的强化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杂剧在对小说重写过程中的创造性。在这创造性的重写过程中,叙事速度有快慢详略之分,在小说的简单的介绍地方,戏剧往往充实一些细节和场面,以便刻画人物心理、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样,表现的主题也更鲜明。包公文学在演变过程中,如果说戏曲因袭小说易取得成功,那么,戏曲演变成小说,则难以成功。因为小说失去了戏曲的抒情写意功能,必须通过人物、情节设置来表现世态百象。而包公文学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成功之作。比如《百家公案》不少故事是对前人戏曲的改编,在改编过程中往往大量移植、删改,篇幅大幅度的缩减,作品的情节事件简缩,描述粗略,较少大段场景化铺叙,缺少对人物的描摹刻画。小说显得简略而粗枯。然而,另一方面《百家公案》的主题的单一性又很好地实现了叙事者普及法律的意图。包公文学在演变过程中,故事情节一般越来越合理。仁宗认母故事最早的是元杂剧《金水桥抱妆盒》,但无包公出场,且情节太荒唐。其后明传奇《金丸记》、清前期小说《万花楼演义》等,都对这个故事作了进一步改编,但情节仍有疏漏。《三侠五义》改编后更符合情理,堵塞了情节的漏洞。
     包公文学中有一种改编值得注意,主题发生演变。自《史记?游侠列传》、《史记?刺客列传》以来,游侠在文学作品中不断闪现,至明清,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过程中,游侠的行为和人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崇尚血气之勇到追求忠义,从轻生死重然诺墨家精神到兼济天下儒家情怀的人格转变。《三侠五义》可看成对古代侠义精神作出的一种修正。另外,在《水浒传》里表现的侠客归顺官府的叙事模式,至《三侠五义》终于成熟。
     为什么包公文学不断被重写?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冤案丛生,也必然出现“情同”,于是出现了包公文学的因袭现象。这种“事以感生”、“兴从境起”的创作动机在包公文学中不断产生,于是,包公文学的文本在演变过程中,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主题等都会发生变化。
     在研究方法上,还注意运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包公文学意蕴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包公文学对昏聩吏治的讽刺,对凶党恶徒的揭露,对家庭道德问题的忧虑,都表现了一种批判现实、关怀人间的情怀。清官包公是通俗文学塑造的理想形象,包公崇拜既是民众的诉求,也是统治者需要“教化之吏”的一种表现。他作为教化之吏,必然具备孝亲、忠勇等政治伦理思想。清官既然是统治者的需要,他也会表现为封建文化本身的缺陷,如靠直觉判案,运用酷刑维持风化等行为。虽然如此,包公作为公正的象征,将永远为人民崇拜,包公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包公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大多为复仇型和果报型。这两者都表现了一种惩恶扬善的主题。包公文学中受害者的鬼魂复仇或还魂故事,其实也寄托了弱小者的深重的悲哀与不幸。从创作角度看,大团圆结局是对现实的一种遮蔽,这种乌托邦式的圆满是瞒和骗造就的一条奇妙的逃路,虽然它是艺术上一种中和雅正的追求。
The stories of Bao Gong are uniquely rich and varied i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stories of Bao Zheng have been popular since the North Song dynasty. And the literary works on Bao Gong in the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innumerable, which proves that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s historically remarkable.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refers to all the literary works about Bao Gong, the genres of which cover dramas, novels, legend and Baojuan.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focuses on the dramas and the novels befor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present study, with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as its background, puts great emphasis o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and on exploring why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since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s represented by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s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riting style and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y.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s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Chinese judicial culture and spirit.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reasure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w and human feelings, and law and reason, but also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The judicial spirit of the ancient China emphasizes that law should yield to human sympathy and that one should try not to bring lawsuits to settle disputes.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s the result of the imperial power system and therefore inevitably accumulates the feud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Bao Gong, who enforces the law strictly, embodies the idea o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grass-roots and to revealing the crimes of the ruling party who cruelly oppress the people. This is a standpoint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sharply different from the sympathy the literati feel for the grass-roo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s of upright officials in the Bao Gong literature lies in the way of being officials and the morals of being engaged in politics, such as being honest, clean and upright officials who concern for and sympathize with the people. Therefore, it can be referred to as a cultural resource in today’s construction of clean politics.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contains a profound humanistic spirit, and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surpassing Bao Zheng as a historical figure, has great academic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famous upright officials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are numerous. Compared with the officials of his times, Bao Gong’s social position is not as high as Fu Bi, Han Qi and Wen Yanbo, his literary talent is not as great as Ouyang Xiu and Su Dongpo,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re not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Fan Zhongyan and Wang Anshi. So, why can Bao Gong represent upright officials i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key point of this question lies in the times of Bao Zheng—the Song dynasty, the times when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flourishes. The flourishing of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is due to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evil political systems of the former five dynasties are removed and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is built. This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The law of the Song dynasty protects the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punishes severely thieves and bandits, and raises people’s legal awareness of appealing to upright officials for justice. In the Song dynasty, honesty and uprightness are the basic political rules that officials must obey. Many officials conscientiously foster their qualities with the Confucius thoughts.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who temper their noble qualities, which is the symbol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upright official culture. The literature on legal cases in the folk culture is not only a vivid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but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popular of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upright officials. The lasting and wide spread of the works on upright officials in the folk literature fully proves that the traditional awareness of upright officials is basically a folk belief. Upright officials become a god enshrined and worshiped in the people’s heart. It is in this cultural background that Bao Zheng fortunately becomes a symbol of upright officials i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and it is only by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culture of upright officials that we can really solve the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varies with dynasties. The Bao Gong image in the Song folk literature is simply a judge. This image of a judge i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Bao Gong’s characteristics of judging cases described in both history books and collected literary works. In the history books and literary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re are over ten stories about how Bao Gong judges cases, and emphasis is all put on describing his personalities such as uprightness, cleanness, perceptiveness and concern for the people. In judging cases, Bao Gong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unity of law and reason. All thes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n the Yuan dynasty, Bao Gong is created as a warrior. Bao Gong, who upholds justice with intelligence and bravery, expresses both the writers’desire and longing for clean and upright politics and the appeal of the grass-roots who live in a precarious state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appeal of the grass-roots for Bao Gong is actually a psychological illusion caused by their extreme dissatisfaction of the dark reality. Bao Zheng in the Yuan dramas, defending the imperial power and redressing injustices for the people, displays honest quality and personal charm that an upright official should have.
     In the Ming dynasty, Bao Gong is created as a god armed with intelligence and power. Compared with the images of Bao Gong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Bao Gong in the Ming dynasty is created as an extremely powerful hero. All the gods, ranging form the King of the god to Yama, grant whatever is requested by him, and some local gods are even at his mercy. In the Qing dynasty, he is created as the leader of chivalrous swordsman, who is a loyal pillar of the state gifted with insight and power. In a word, Bao Gong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s ideal upright official. Most of the writers of the ancient popular literature, who, because of their grass-root social class, suffer great pain and oppression in reality but find no way to being officials, have to put their political enthusiasm and ideal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ir literary works. These characters are always endowed with lofty moral standards.
     Therefore, such popular literary works are just their day-dreams.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expresses a unique psychology of national culture, which can be reveal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uan Hanqing’s dramas on Bao Gong and Shakespeare’s plays on cases. Confronting the clashes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evil, the grass-roots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to appeal to the outer power—ghosts and upright officials—for justice, while the characters in Shakespeare go to law for justice and display great humanity in the meantime. In Shakespeare’s opinion, the root of tragedy is in humanity, and the free will of human beings tends to fall into the evil. The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believe in the course of nature. Therefore, one who represents justice always has a good ending. The horrible, tragic and mysterious elements in the western tragedies are rarely seen in their corresponding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hinese tragedies put great emphasis on displaying the heroes’sense of justice and indomitable fighting spirit. Such literature can be regarded as tragedies in the form of dram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when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s created, the stories about Bao Gong snowball and become innumerable. Most of the stories are rewrites and adaptations. The study of the transplanting and copying of the plots in the novels and dramas on Bao Gong is helpful to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writing styles and the related literary images. The scholars have been spending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on exploring the sources of the stories about Bao Gong, and so far have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two tendencies: one is reducing the study of the novel history to a pure examination of stories. The other is regarding the creative writing as a simple fabrication of stories.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by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riting styles; that i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ary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I, first of all, try to find out the new quality in change, then discover the new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finally make a clos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there two kinds of adaptation in the Bao Gong literature: one is copying the notes of the former writers; the other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stories of Bao Gong. The adaptation in the Bao Gong literature exists not only between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ame genre (e.g. The Detective Stories of Long Tu is an adaptation of Anthology of Detective Stories), but also between story-telling and ballad-singing literature and novels. It is generally easy to adapt novels to performance arts (e.g. dramas) successfully because novels can be easily adapted to dramas which include the novel manner of narrating stories. For example, the selected drama Bao Daizhi Outwits Contract Words is a rewrite of the story-telling script On Contract Word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unity of narration, the subjectivity of expressing emotions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mes, the creativity which the writers employ to adapt selected dramas to novels can be clearly seen. In such a creative rewriting process, the tempos of narration can be fast or slow, and detailed or simple. Generally, the drama firstly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ovel, and then enriches some details and scenes so as to vividly depict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y and feelings, and thus gaining a strong artistic appeal and a distinctive them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Bao Gong literature, it is easy to successfully adapt novels to dramas, but difficult to adapt dramas to novels, because novels, without dramas’advantage of freely expressing emotions, have to appeal to the arrangement of characters and plots to portray the varied ways of the world. Nearly all the literary adaptations on Bao Gong from dramas to novels are not successful. For instance, many stories in Anthology of Detective Stories are adaptations of dramas of former writer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a great many contents are transplanted, deleted and adapted; the plots are simplified; the narration is sketchy, and there are neither long descriptions of scenes nor vivid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In a word, the novels appear to be sketchy and bor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ty of the theme in Anthology of Detective Stories can satisfactorily meet the writer’s need of popularizing law.
     I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Bao Gong literature, the plots of the stories become increasingly reasonable. The stories about Ren Zong looking for his mother can be traced as early as the selected dramas in the Yuan Dynasty, titled Holding Make-up Boxes on Jinshui Bridge. In the drama, Bao Gong is not present and the plots are absurd and. After that, On Gold Ball, a legen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On the stories of Wanhua Mansion, a novel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re both adapted from the former stories, but their plots are still unjustifiable. The Seven Heroes and Five Gallants, an adaptation of the former stories, is more reasonable and all the plot loopholes are finally stopped up.
     In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t is worth to note a kind of adaptation, that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me. Ever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Biographies of the Wondering Knights and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Biographies of Assassins, the wondering knights have been frequently created in the literary works and have become a splendid sight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of the wondering knights have changed markedly: from admiring courageous bravery to pursuing ardent loyalty, from Mohism which puts more emphasis on promise than on life to Confucianism which advocates helping the people on earth. The Seven Heroes and Five Gallants can be looked on as a revision of ancient chivalrous spirit. Furthermore, the narrative mode in Outlaws of the Marsh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the wondering knights pledging allegiance to the government is eventually mature in The Seven Heroes and Five Gallants.
     Why is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frequently rewritte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since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s filled with cases of injustice, the plots of these injustice cases are inevitably alike, resulting in the rewrit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former stories. The writing motives of“The stories are inspired by human feelings and emotions”and“Circumstances touches a chord in the writer’s heart”are the sources of the Bao Gong literature. Therefore, i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writing styles on the Bao Gong literature, the images of characters, the arrangements of plots, and the themes all change a lot.
     The present study makes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Bao Gong literature from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aspects.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is a satire on stupefied official system, an exposure of the villains and evil officials and a deep concern over the family moral problems. All these express the writers’critical realism and their concern for the people. Bao Gong, an upright official, has become an ideal image i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worship of Bao Gong is not only the appeal of the people but also the expression of the rulers’need for the“teaching officials”. Therefore, it embodies a kind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 Bao Gong, as a“teaching official”, certainly has such morals as filial duty, loyalty and bravery.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upright officials are needed by the feudal rulers, they will inevitably have some faults of the feudal culture in themselves, such as judging cases according to intuition and maintaining the social morals by cruel torture. Despite such defects, Bao Gong, as the symbol of justice, will be worshipped by the people for ever, and Bao Gong spirit has already become a part of our national spirit.
     Most happy e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on Bao Gong are a kind of revenge and punitive justice. Both endings embody a theme of punishing evil and advocating good.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venge of the victims’ghosts and their revival express a deep sadness of the grass-roots and their misfortun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terary writing, a happy ending is the curtain of reality. Although such a Utopian happy ending is the pursuit of arts, it is fundamentally an escape from real life by resorting to deceiving and cheating.
引文
①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王毅《明代通俗小说中清官故事的兴盛及其文化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①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2515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2510页。
    ②董仲舒著,苏与撰《春秋繁露义正》,中华书局2007年,第352页。
    ③董仲舒著,苏与撰《春秋繁露义正》,中华书局2007年,第92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2881页。
    ①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上海书店1980年2月,第343-344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69页。
    ①陈平原在《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①李建明《论宋朝清官文化的兴起》《社会科学家》2009.4,34-39
    ②彭安玉、胡阿祥著《政治与道德教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89页。
    ①唐姚思廉著《梁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422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86-89页。
    ②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第117页。
    ③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第199页。
    ④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第321-332页。
    ⑤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第39页。
    ⑥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第114页。
    ⑦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商务印书馆2005,第48页。
    ⑧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74页。
    
    ①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74-75页。
    ②阴法鲁审订《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第1975页。
    ③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27页。
    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65页。
    ⑤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43页。
    ①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九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143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刑法》,中华书局2008年,第930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刑法》,中华书局2008年,第989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刑法》,中华书局2008年,第928页。
    ⑤北齐·魏收撰《魏书·刑法志》中华书局,2003年,第2873页。
    ①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1292页。
    ②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41页。
    ③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第154页。
    
    ①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第155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320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322页。
    ④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1482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215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213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214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215页。
    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7页。
    ①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书》(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238页。
    ②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1721页。
    ③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65页。
    
    ①《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②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797页。
    ①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第1240页。
    
    ①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第34页。
    ②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第37-38页
    ③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7. 239-240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4月,第2133页。
    ①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3页。
    ②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327页。
    ③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五十一》第八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644页。
    ④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90,第303页
    ①王曾瑜《“清官”考辨》河北学刊2008.2,63-69
    ②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第222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1946页。
    
    ①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504页。
    ②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6页。
    ③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441页。
    ④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2005第474页。
    ⑤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2005第525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5201页。
    ②王春瑜主编.《中国反贪史》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第742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966页。
    ①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第11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798页
    ②《宋诸臣奏议》卷9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044页。
    
    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序》伊永文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4361—4362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2352页。
    ④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328页。
    ①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7,第120页。
    
    ①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8,第6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8659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9页。
    ①《历代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第1329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68页。
    ③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469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790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2706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3027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4369页。
    
    ①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第2页。
    ②陈桂棣、春桃著《包公遗骨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73页。
    ①程如峰《包公传》,黄山书社2009年,第13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71页。
    ③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40页。
    ④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03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3872页。
    ⑥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08页。
    ②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590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908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96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3870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3953页。
    ⑦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08页。
    ⑧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1页。
    ⑨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230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138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3819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385页。
    ④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1663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432页。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153页。
    ⑦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70页。
    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157页。
    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554页。
    ⑩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07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665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666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789页。
    ④洪迈《容斋随笔·续笔三》中华书局2006年,第253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06页。
    ⑥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4页。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718页。
    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719页。
    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762页。
    ①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①清·厉鹗撰《宋诗记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84页。
    ②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22页。
    ③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35页。
    ④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8年,第90页。
    ①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8年,第90页。
    ②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8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0315页。
    ④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36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4051页。
    ⑥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0页。
    
    ①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40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40页。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95页。
    ④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044页。
    ⑤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40页。
    ⑥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53页。
    ①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54页。
    ②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55页。
    ③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60页。
    ④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45页。
    ⑤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870页。
    ①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287页。
    ②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85页。
    ③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86页。
    ④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15页。
    ⑤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16页。
    ①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42页。
    ②周天玮著《法治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1页。
    
    ①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46页。
    ②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48页。
    ③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49页。
    ④元好问《续夷坚志·包女得嫁》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中华书局2004年,第4762页。
    ②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132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2007年,第3093页。
    
    ①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1663页。
    ②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2004年,1132页。
    ③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1693页。
    ①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第1694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51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579页。
    
    ①钱静方《小说丛考·包公案考》,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84页
    ②杨绪容《百家公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③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④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0641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62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78页。
    
    ①沈括著,《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9-190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07页。
    
    ①郭建、姚荣涛、王志强《中国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784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038-4039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4039页。
    ③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61页。
    ①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144页。
    
    ①[宋]周密著,李小龙、赵锐评注《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年,第71页。
    ②[宋]周密著,李小龙、赵锐评注《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年,第158页。
    ③王小舒《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①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461-462页。
    ②王小舒《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③[宋]吴自牧《梦梁录》,符均、张社国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13页。
    ④[宋]吴自牧《梦梁录》,符均、张社国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13页。
    ⑤《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9页。
    ⑥[宋]吴自牧《梦梁录》,符均、张社国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19页。
    ⑦[宋]吴自牧《梦梁录》,符均、张社国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20页。
    ⑧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92页。
    ①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第193页。
    ②《郑振铎全集》第4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③韩南《韩南中国小说论集》北大出版社2008年。
    
    ①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第204页。
    ②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第226页。
    ③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①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第290页。
    ②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0页。
    ③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24页。
    ④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25页。
    ⑤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313页。
    ⑥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115页。
    ⑦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25页。
    ⑧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188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第1132页。
    
    ①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83页。
    ②《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20页。
    ①《郑振铎全集》)第4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1,第380页。
    ②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174页。
    ③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144页。
    ④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二版,第202页。
    ⑤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57页。
    
    ①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52页。
    ②钱南扬《宋元南戏辑佚》,中华书局2009年11月,第287页。
    
    ①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9,第341页。
    ②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第164页。
    ①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603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656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118页。
    ④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16页。
    ⑤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32页。
    ⑥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674页。
    ⑦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747页。
    ⑧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604页。
    
    ①《续修四库全书》787《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00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158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016页。
    ④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405页。
    ⑤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016页。
    ①《续修四库全书》787《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62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56页。
    ③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8页。
    ④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0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②《郑振铎全集》第四册花山文艺出版社,第496页。
    ③《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④《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28页。
    ①范嘉晨《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15页。
    ②范嘉晨《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28页。
    ③范嘉晨《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321页。
    ④范嘉晨《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229页。
    ⑤《郑振铎全集》第四册花山文艺出版社,第496页。
    ⑥《郑振铎全集》第四册花山文艺出版社,第496页。
    ⑦《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27页。
    ①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8页。
    ②郑传寅《文化之谜:血污中的灿烂文明—试论戏曲勃兴于元代的原因》,吴国钦、李静、张筱梅编《元杂剧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9页。
    ③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①严敦易《元剧勘疑》,中华书局1962年,第341页。
    ①蓝立萱校注《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201-202页。
    ①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8年,第220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0页。
    ①《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29页。
    
    ①《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57.09.02(又见张月中主编的《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708-1710)
    ②《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又见张月中主编的《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403-1407)
    ①《文史哲》1955年第9期(又见张月中主编的《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702-704)
    ②河北学刊1993年第3期(又见张月中主编的《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698-702)
    ③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11月。
    ④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李春祥《元杂剧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⑥范嘉晨评注《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版,包公戏原文全引自该书。
    ①李治安著《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第152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4,第2120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4,第2673页。
    ④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4,第2675页。
    ⑤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第233页。
    ①郑思肖著,陈福康标点《郑思肖集·大义略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86页。
    ②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56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4,第10318页。
    ②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4,第10317页。
    
    ①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②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第60-61页。
    ②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10,第122页。
    ③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第60-61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第37页。
    
    ①亚里士多德《论诗》崔延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第315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第72页。
    
    ①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长沙岳麓书社1993.3,第594页。
    ②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长沙岳麓书社1993.3,第595-596页。
    ③《汪增祺文集·文论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9,第310页。
    ④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第240-242页。
    ①宋·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第89页。
    ②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470页。
    ③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11页。
    ④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11页。
    ⑤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11页。
    ⑥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467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147页。
    ②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3342页。
    ③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131页。
    ④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131页。
    
    
    ①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179页。
    ②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964页。
    ②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015页。
    ③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016页。
    ④谭帆、陆炜著《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0页。
    
    ①周锡山编校《王国维全集》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宋传家《元杂剧公案卷》,华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页。
    
    ①乔象锺、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464页。
    ②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7页。
    
    ①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②普罗普著,杜书瀛等译《滑稽与笑的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①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71页。
    ②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77页。
    ③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77页。
    ④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80页。
    ⑤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82页。
    ⑥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76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194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46页。
    ③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210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51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137页。
    
    ①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第215页。
    ②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第233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359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360页。
    ③宋濂等撰《元史》卷二百五列传·九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4,第4562页。
    ④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第233页。
    
    ①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49页。
    ②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51页。
    ③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150页。
    ④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160页。
    ①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332页。
    ②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386页。
    ①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369页。
    ②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第208页。
    ③亚里士多德著,颜一、崔延强译《论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30页。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8.2,第223页。
    
    ①朱生豪译,方平校《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第63页。
    ②肖四新《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文化》成都:巴蜀书社2007,第144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七十《选举志二》第1693页。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七十《选举志二》第1695-1696页。
    ③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六十九《选举志一》第1689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2页。
    ②《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3页。
    ③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8-2019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02页。
    ②李贽《焚书·童心说》,中华书局2009年,第99页。
    ③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30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1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①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5页。
    ②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52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96页。
    ②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384页。
    
    ①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0页。
    ②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7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1页。
    ②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0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②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3页。
    
    ①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86-87页。
    ②杨绪容《百家公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28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6254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6326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6261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6161页。
    ④《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⑤《王阳明全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9页。
    ②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60页。
    
    ①张翰撰,盛冬铃点校《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97年,第80页。
    ②张翰撰,盛冬铃点校《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97年,第79页。
    ③张翰撰,盛冬铃点校《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97年,第139页。
    ④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701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87页。
    ②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0页。
    ①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0-1071页。
    ②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第191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第7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64页。
    ②《历代通鉴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年,第2389页。
    ③《历代通鉴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年,第2390页。
    ④《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68页。
    ⑤《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72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671页。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672页。
    
    ①《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03页。
    ②《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25页。
    ③《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28页。
    ④《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37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15页。
    
    ①蓝凡《中西戏剧比较》,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第60-61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宋之小说杂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元杂剧之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③吴国钦《论中国戏曲及其他》,岳麓书社2007年,第5页。
    ④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6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474页。
    ⑤安遇时撰《百家公案》,见《中国古代孤本小说》第3册,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83页。
    ①小野四平著《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2854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449页。
    ①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155页。
    ②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199页。
    ③朱熹撰,《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34页。
    ④朱熹撰,《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58页。
    ⑤杨伯峻注释《春秋左传》,中华书局,2008年,第1601页。
    
    ①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2-233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1767页。
    ③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11页。
    ④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4页。
    ⑤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4页。
    ⑥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
    ⑦杨伯峻注释《春秋左传》,中华书局,2008年,第309页。
    
    ①杨伯峻注释《春秋左传》,中华书局,2008年,第860-861页。
    ②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③戴健《明代公案小说与律治之关系》,江海学刊2007.6。
    ④王伟凯《明史·刑法志》考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⑤王伟凯《明史·刑法志》考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王伟凯《明史·刑法志》考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王伟凯《明史·刑法志》考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明]李春芳编次《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页。
    ①顾颉刚《浪口村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②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第449页。
    ③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第456页。
    ④周啸天、尤其主编《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1761页。
    ⑤周啸天、尤其主编《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1762页。
    
    ①《全唐文》卷七0九.李德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2-4293页。
    ②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2页。
    ①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①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②《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页。
    ③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58页。
    ④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1077页。
    ⑤周啸天、尤其主编《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1764页。
    ⑥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1077页。
    ⑦吴龙辉等译注《墨子》中国书店1995,第220页。
    ⑧吴龙辉等译注《墨子》中国书店1995,第71页。
    ⑨吴龙辉等译注《墨子》中国书店1995,第126页。
    ⑩吴龙辉等译注《墨子》中国书店1995,第131页。
    ①吴龙辉等译注《墨子》中国书店1995,第196页。
    ②《宋元笔记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36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3699页。
    ②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90年,第554页。
    ③《中国世情小品大系》第四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44页。
    ④《中国世情小品大系》第四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45页。
    ⑤周啸天、尤其主编《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1479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3715页。
    
    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93页。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32页。
    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55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68页。
    
    ①《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页。
    ②徐朔方《史汉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③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④李真瑜《国家意识:<水浒传>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载《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第168-173页。
    ①《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81页。
    
    ①《水浒传》名家汇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570页。
    ②《水浒传》名家汇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570页。
    ③《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288页。
    ④《水浒传》名家汇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405页。
    
    ①《三侠五义》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95页。
    ②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年版,第100页。
    ③纪德君《在书场与案头之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①吴见思《史记论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②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7年,第107页。
    ③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30页。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②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64页。
    ③《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5431页。
    ①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6页。
    ②《湖北档案》2001.6.
    ③《湖北档案》2000.8.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0-231页。
    
    ①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487页
    ②《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
    
    ①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1866页。
    ②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1867页。
    ③刘景亮、谭静波《中和之美与大团圆》,《艺术百家》2001年第1期,第7页。
    ①《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的变迁.第三讲唐之传奇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②《再论雷锋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③《鲁迅全集》第1卷《论睁了眼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④《鲁迅全集》第1卷《论睁了眼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⑤《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⑥《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⑦姚民治《略论中国戏曲文学的负心男子形象》,刊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④转引自张仁善《礼·法·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④黄怀信主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388页。
    ⑤承载撰《春秋谷梁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⑥郑玄注,贾公彦撰,《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20页。
    ①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2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第327页。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165页.
    
    ①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5.4,第2675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6-847页。
    ②《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03年,第3854-3855页。
    ③《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03年,第479页。
    
    ①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第三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②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③汤若望《汤若士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④李建明:《合同文字:从宋话本到元杂剧》,《扬州大学学报》2009.2
    ⑤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80-181页。
    ①苏辙《龙川别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79页。
    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25-826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26页。
    ④《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95-2696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638-3639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521页。
    ②张景宗《四弦秋序》,蔡毅《中国古典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991页。
    ①明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序》,见于《明清小说序跋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41页。
    ①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第417页。
    
    ①[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0页。
    ②[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2页。
    
    ①《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03年,第1252页。
    ②《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03年,第1262页。
    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195页。
    ①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2006年,第1141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48页。
    
    ①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5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106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038页。
    
    ①《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31页。
    ②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255页。
    ①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吕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元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③苏天爵《慈溪文稿·禁治死损罪囚》中华书局,2007年,第457页。
    ④《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34页。
    ⑤《续修四库全书》787《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4页。
    ⑥《续修四库全书》787《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8页。
    ⑦《元典章》中国书店,1990年,第578页。
    
    ①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76页。
    ②王毅《明代流氓文化的恶性膨胀与专制政体的关系及其对国民心理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21页。
    ③吕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元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①《续修四库全书》787《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94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2675页。
    
    ①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076页。
    ②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4078页。
    ③完颜绍元《流氓的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74-175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6151页。
    ②陈洪谟撰《治世余闻》中华书局1997年,第40页。
    ③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5524页。
    ④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5680页。
    ⑤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6001页。
    
    ①刘应争编选《知堂小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53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中华书局,第4920页。
    ③康有为撰《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①明洪应明撰《菜根谭》中华书局,2008年,第200页。
    ②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96页。
    ①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第294页。
    ②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龚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8页。
    ③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龚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1页。
    ④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龚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1页。
    ⑤《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22页。
    
    ①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三侠五义序》上海书店1980年,第393页。
    ②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5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7-678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016页。
    ③李尔纲译注《新书全译》贵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02页。
    ④李尔纲译注《新书全译》贵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97页。
    ⑤李尔纲译注《新书全译》贵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86页。
    ⑥李尔纲译注《新书全译》贵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93页。
    ⑦孔颖达《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64页。
    ⑧孔颖达《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67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099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103页。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317页。
    ④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2503页。
    ⑤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2510页。
    ⑥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2511页。
    ⑦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2504页。
    ⑧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第2512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3页。
    ②吕坤《呻吟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1页。
    ③吕坤《呻吟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④吕坤《呻吟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06页。
    ⑤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39页。
    ⑥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3839页。
    
    ①李绿园著,栾星校注《歧路灯》(洛阳)中州书画社出版1981年,第122页。
    ②李隆基注,刑昺疏《孝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③李隆基注,刑昺疏《孝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9页。
    ①喻岳衡主编《孝经?二十四孝图》,岳麓书社2006年,第108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八)一三十五卷,中华书局2007年,第3222页。
    ①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2001年,第417页。
    ①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71页。
    ②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③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④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36页。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36页。
    ③《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36页。
    ④《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2202页。
    ⑤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318页。
    ⑥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131页。
    ⑦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132页。
    ⑧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138页。
    ⑨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第3144页。
    ①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35页。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536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4,第2657页。
    ①戴震《孟子字义疏征》中华书局2009年,第10页。
    ②李渔著,杜书瀛评注《闲情偶寄》,中华书局2007年,第95页。
    ③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11页。
    
    ①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②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4-55页。
    ①徐朔方《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3页。
    ①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2页。
    ①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②陈成译注《山海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114页。
    ③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④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58页。
    ⑤《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无名氏《红綃密约张生负李氏娘》,《醉翁谈录》卷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无名氏《合同文字记》,《清平山堂话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无名氏《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古今小说》卷六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天许斋刊本,1987年版。
    无名氏《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警世通言》卷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兼善堂刊本,1987年版。
    无名氏《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醒世恒言》卷一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叶敬池刊本,1987年版。
    李汉秋编《包公小说选》,黄山书社,1984年版。
    李汉秋、朱万曙编《包公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无名氏《五鼠闹东京》,原藏英国博物院,《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书林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新刊全相说唱包待制出生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刊全相说唱包待制陈州粜米记》,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编说唱包龙图断歪乌盆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刊说唱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刊全相说唱张文贵》上下卷,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新编说唱包龙图断白虎精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全相说唱师官受妻刘都赛上元十五夜看灯传》,明成化刊本影印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无名氏《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朱一玄校点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安遇时《百家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蓬佐文库藏与耕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安遇时《百家公案》,朴在渊据与耕堂本校注本,(韩国)江原大学校出版社,1994年版。
    安遇时《包公演义》,朴在渊据万卷楼本校注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魏同斐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安遇时《百家公案》,石雷校点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无名氏《包公案》,冯不异校点,宝文堂书店,1958年版。
    无名氏《包青天奇案》岳麓书社1999年版。
    蒲琳《清风闸》,《古本小说丛刊》影印道光华轩斋刊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
    西湖散人《万花楼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经纶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五虎平西前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聚锦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五虎平南后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嘉庆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石玉昆等《龙图耳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石玉昆等《忠烈侠义传》,宝兴堂刻本,清光绪十年版。
    石玉昆等《石韵书抄本包公案》和《石韵书三侠五义前套》、《石韵书三侠五义后套》,《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石玉昆等《七侠五义》,俞樾修订,《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百宋斋石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石玉昆等《小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百宋斋石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石玉昆等《续小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广百宋斋石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侯忠义编《三侠五义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石玉昆《三侠五义》,中华书局,1996年版。
    黎邦农、张桂安等《包公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陈桂棣、春桃著《包公遗骨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郑廷玉《包龙图智勘后庭花》,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李行道《包待制智勘灰柬记》,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曾瑞卿《王月英元夜留鞋记》,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米》,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无名氏《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记》,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无名氏《神奴儿大闹开封府》,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无名氏《丁丁当当盆儿鬼》,见《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无名氏《张千替杀妻》,见《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l980年版。
    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见《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年版。
    无名氏《认金梳孤儿寻母记》,见《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无名氏《小孙屠》,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钱南扬校注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臧晋叔编《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吴白匋主编《古代包公戏选》,黄山书社出版,1994年版。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范嘉晨编《元杂剧包公戏评注》齐鲁书社2006年版。
    蓝立萱校注《汇校详注关汉卿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沈璟《桃符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杨俊生抄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童养中《胭脂记》,万历间金陵文林阁刊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史槃(?)《金丸记》,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欣欣客《袁文正还魂记》,万历间金陵文林阁刊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无名氏《高文举珍珠记》,万历间金陵文林阁刊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无名氏《观音鱼篮记》,万历间金陵文林阁刊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无名氏《剔目记》残本,见于《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本三种·大明天下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朱朝佐《乾坤啸》,旧抄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石子斐《正昭阳》,雍正二年沈闰生抄本,见于《古本戏曲丛刊》五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唐英《双钉案》,唐氏古柏堂刻本。
    《铡美案》,清刻本。
    沈仕严、孙高亮《于少保萃忠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天启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李春芳《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万历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详刑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潭邑明德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余象斗《皇明诸司公案》,余象斗编,《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三台馆余氏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余象斗《廉明奇判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余氏双峰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丘兆麟《详情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存仁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葛天民等《明镜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三槐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陈玉秀《古今律条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明书林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郭青螺六省听讼新民公案》,《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海公大红袍全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乾元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无名氏《海公小红袍全传》,《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文德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贪梦道人《彭公案》,北京:宝文堂书店,1986年版。
    无名氏《于公案奇闻》,《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集锦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无名氏《刘公案》,旧车王府曲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包拯《包拯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包拯《包拯集校注》,杨国宜校注,黄山书社,1999年版。
    吴奎《宋故枢密副使孝肃包公墓志铭》,拓片藏安徽省博物馆。又见于杨国宜《包拯集校注附录一》,黄山书社,1999年版。
    管仲等《管子》,中华书局,1986年版。
    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2006年版。
    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版。
    和凝父子《疑狱集》四卷,《四库全书》,1986年版。
    郑克《折狱龟鉴》八卷,《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桂万荣《棠阴比事》一卷,1986年版。
    无名氏《名公书判清明集》,张四维辑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张璟《补疑狱集》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本,1986年版。
    无名氏《萧曹遗笔》,清介锡堂抄本。
    葛建初《折狱奇闻》,上海会文堂书局,1918年版。
    长孙无忌《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元典章》,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0年版。
    《大明律》,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明大浩》、《御制大浩续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邓经元、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7年版。
    郭建、姚荣涛、王志强著《中国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沈大明著《<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李隆基注,刑昺疏《孝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本,2009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本,1982年版。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本,1985年版,2007年印刷。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
    姚广孝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南京国学图书馆抄本影印本。
    陈子龙等《皇明经世文编》,《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本,2007年版。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2008年版。
    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08年版。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栾保群、吕宗方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2005年版。
    《历代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年版。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2007年版。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合肥县志》,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
    《庐州府志》,明万历三年(1575)刻本。
    《天长县志》,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
    《开封府志》,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陈州府志》,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阴法鲁审订《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李白《李太白全集》王琦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杜甫《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注》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版。
    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李商隐《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
    曾巩《隆平集》,文海出版社影印康熙辛巳七业堂本。(此集的作者有争议)
    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2007年版。
    赵汝愚编《宋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2003年。
    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
    张岱《陶庵梦忆》岳麓书社2003年版。
    刘向《说苑》,向宗鲁校正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隋唐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年版。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版。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6年版。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2003年版。
    元好问等《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郭宵凤《江湖纪闻》,大连图书馆写本。
    钟嗣成、贾仲明《录鬼簿》,马廉校注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
    瞿佑《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附)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陶辅《花影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张应俞《杜骗新书》,《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万历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冯梦龙《智囊补》,见《冯梦龙全集》第十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韩秋白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无名氏《熊龙峰四种小说》,王古鲁搜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冯梦龙《古今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天许斋刊本,1987年版。
    冯梦龙《警世通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兼善堂刊本,1987年版。
    冯梦龙《醒世恒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叶敬池刊本,1987年版。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上?偶霭嫔缬坝∩杏烟每荆?985年版。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上?偶霭嫔缬坝∩杏烟每荆?985年版。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古代孤本小说》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校,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周清源《西湖二集》,《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崇祯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晁瑮《宝文堂书目》,徐渤《徐氏红雨楼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江苏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刘叶秋、朱一玄、张守谦、姜东赋主编《中国古代小说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陶君起编著《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年版。
    孔繁敏《包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程如峰《包公传》,黄山书社,1994年版。
    鲁德才《鲁德才说包公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
    马幼垣《中国通俗文学中的包公传说》,美国耶鲁大学博士论文,1971年版。
    翁文静《包公故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89年版。
    柯玫文《〈三侠五义〉研究》,台湾东吴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1989年版。
    丁肇琴《俗文学中包公形象之探讨》,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1999年版。
    夏启发《明代公案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1年版。
    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吕小蓬《古代小说中公案因素的文化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版。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绪容《〈百家公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3年版。
    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孙楷第《沧州后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严敦易《元剧勘疑》中华书局1962年版。
    蒋瑞藻《小说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袁世硕《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齐鲁书社1999年版。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程毅中《明代小说丛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义《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董乃斌《聚沙集》(上海大学古代文学研究论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黄天骥主编《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西北大学文学院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中华书局2004年版。
    李治安著《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香港中华书局1991年版。
    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曾枣庄《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吴国钦、李静、张筱梅编《元杂剧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吴国钦《论中国戏曲及其他》,岳麓书社2007年版。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董国炎《扬州评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春瑜主编《中国反贪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侯忠义、安平秋主编《古代小说断代简史丛书》(5种)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侯忠义、安平秋主编《古代小说分类简史丛书》(6种)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黄强《李渔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陈美林等《章回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黄毅、许建平著《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庆存《宋代文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兵《宋金元小说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张勇《元明小说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谭帆、陆炜《中国戏曲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昆吾《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年版。
    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中华书局2005年版。
    潘建国《古代小说文献丛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杨镰《元代文学编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纪德君《在书场与案头之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韩南《韩南中国小说论集》,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
    (美)戴卫·赫尔曼著,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雷纳·韦勒克著,杨岂深、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意大利)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日)小野四平著,施小炜、邵毅平、吴天锡、张兵译《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鲁迅《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见《中国小说史略》1924年版。
    胡适《〈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现代评论1925年第1卷第14期、15期。
    胡适《〈三侠五义〉序》写于1925年,载《胡适文存》第3集卷6,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
    李玄伯《与胡适之先生论〈三侠五义〉书》,《猛进》第9期,1925年出版。
    孙楷第《谈谈〈包公案〉》,《国语旬刊》第1卷第8期,1929年出版。
    赵景深《包公传说》,《青年界》第3卷第5期,1933年出版。
    李家瑞《从石玉昆的〈龙图公案〉说到〈三侠五义〉》,《文学季刊》第2期,1934年出版。
    阿英《关于石玉昆》,写于1936年,载其《小说二谈》,中华书局1959年版。
    阿英《明刊〈包公传〉内容述略》,写于1940年,载其《小说三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赵景深《关于石玉昆》,写于1940年,载《银字集》,永祥印书馆1946年版。
    卫聚贤《〈包公案〉及其考证》,《说文月刊》第5卷第3、4期合刊,1945年出版。
    徐朔方《元曲中的包公戏》,《文史哲》1955年第9期。
    赵景深《〈三侠五义〉前言》载《三侠五义》,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版。
    赵景深《〈三侠五义〉再版题记》,载《三侠五义》,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版。
    吴小如《读〈三侠五义〉札记》,《文艺学习》1957年第4期。
    刘世德、邓绍基《清代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以〈施公案〉、〈彭公案〉、〈三
    侠五义〉为例兼论“清官”和“侠义”的实质》,《文学评论》1964年第2期。
    汤志浩《对历史上的“包公”艺术形象和包拯应该“一分为二”》,《光明日报》1966.3.20。
    邓绍基《从〈三侠五义〉谈侠义人物》,《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8期。
    曲家源《论〈三侠五义〉的思想倾向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四平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周先慎《〈三侠五义〉评析》,《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曲家源《论〈三侠五义〉的思想倾向及其广泛流传的原因》,《四平师院学报》1983年2期。
    石昌渝《〈三侠五义〉是一部思想平庸的书》,《文史知识》1986年第1期。
    张登文《连续体公案类讲唱文学的先驱——明成化本“包龙图公案词话”初探》,《东岳论丛》1986年第5期。
    (日)阿部泰记《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东方学》73,1987年,中译文载《绥化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于盛庭《石玉昆及其著述成书》,《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孟犁野《惊险性传奇性现实性:〈三侠五义〉的美学特色》,《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周钧韬《〈金瓶梅〉与〈百家公案全传〉》,《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2期。
    萧相恺《〈百家公案〉与戏曲——〈百家公案〉考论之一(下)》,《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
    萧相恺《〈百家公案〉与戏剧考论(上)》,《海峡两岸明清小说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卜安淳《清官与清官意识》,《古典文学知识》1992年第3期。
    王俊年《侠义公案小说的演化及其在晚清繁盛的原因》,《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卜安淳《公案小说与古代司法》,《古典文学知识》1992年第5期。
    萧相恺《几部关于包拯和海瑞的纯公案小说》,载《珍本禁毁小说大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日)阿部泰记《鼓词〈龙图公案〉是石玉昆原本的改作》,《东方学》83,1992年,中译文载《文献》1995年第1期。
    竺洪波《清官形象与清官意识——关于公案小说的文化思考》,《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张如法《包公现象的成因与故事叙事模式》,《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朱万曙《〈百家公案〉、〈龙图公案〉合论》,《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朱万曙《包公故事在明代的发展和演变》,《江淮论坛》1994年第2期。
    (日)村上公一《论宋元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冤狱描写》,中译文载《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黄立新《简论古典小说中的清官形象》,《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徐忠明《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涂秀虹《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上)、(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3期。
    陆林《包公艺术形象的早期塑造:宋金笔记、话本、杂剧摭谈》,《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3期。
    宋克夫《正续〈小五义〉作者考论》,《文献》1997年第3期。
    程毅中《韩国所藏〈包公演义〉考述》,《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第2期。
    程有庆《简评〈包阎罗演义〉》,《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第2期。
    罗嘉慧《“侠义”的蜕化及历史定位——谈清代公案侠义小说》,《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武润婷《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形成和演变》,《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张勇《制谜与揭谜——宋元话本中公案小说的叙事特征兼论其善恶观》,《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
    王毅《明代通俗小说中清官故事的兴盛及其文化意义----兼论皇权制度下国民政治心理幼稚化的路径》,《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徐忠明《从明清小说看中国古人的诉讼观念》,载其《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苗怀明《论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与古代判词的文体融合及其美学品格》,《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杨绪容《包拯断案本事考》,《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
    程毅中《〈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与明代公案小说》,《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邱培成《江湖侠客已无多——从〈三侠五义〉看晚清文学作品中的侠》,《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苗怀明《寻梦逐欢市井间——公案小说在宋元时期的成熟及其文学特质》,《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杨绪容《百家公案的版本系统》,韩国《中国小说论丛》14辑(2001年8月)。
    程毅中《包公案与〈淮阴节妇传〉》载马康盛、宋元强主编《包拯研究与传统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周致元《从有关包公的小说看明代民间的法律意识》,载马康盛、宋元强主编《包
    拯研究与传统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伍大福《试论〈三侠五义〉中包公形象的丰富性》,载马康盛、宋元强主编《包拯研究与传统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苗怀明《“说公案”辨》,《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
    李军《〈三侠五义〉及续书艺术特色一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徐子方《试析<谢天香>、<金钱池>的幽默喜剧性格》,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黄秉泽《包公戏源流叙录》,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3、4期。
    周永祥《古代“公案小说”辨异》,《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苗怀明《文言公案小说:一种形式独特的文人话语》,《南都学坛》2003年第1期。
    杨绪容《从两个故事看〈花影集〉、〈绣谷春容〉和〈重刻增补燕居笔记〉及其与〈百家公案〉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3期。
    苗怀明《乡关何处觅英魂——民间艺人石玉昆生平著述考论》,《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杨绪容《论〈龙图公案〉的成书》,《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期。
    钱敏《论白话侠义小说与白话公案小说之渊源》,《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苗怀明《清代拟话本公案小说的演进蜕变及其文学品格》,《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2期。
    曹亦冰《明代小说与公案文化》,《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期。
    吕小蓬《〈水浒传〉的公案叙事形态论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邵宇《包公传说的“神判”情节述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方英敏《略论清官文学的成因及其价值评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李建明《论<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王绪霞《史记中的“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李永平《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戴健《明代公案小说与律治之关系》,《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李建明《双峰插云姿态各异》,《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董国炎《论<清风闸>的演变及其意义》,《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薛炜《民众心中的“青官”与“青天”情结辨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李真瑜《国家意识:<水浒传>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潘建国的《海内孤本明刊〈新刻全像五鼠闹东京〉小说考》,《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第1辑。
    李建明《合同文字:从宋话本到元杂剧》,《扬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李建明《论宋朝清官文化的兴起》,《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陈涛《浅论明传奇中的包公形象》,《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
    刘邦凡《“清官”论析》,《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上)。
    李建明、曹必文《企盼清官与张扬人的自由——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案情剧”比较研究》,《艺术百家》2009年第7期
    李建明《关汉卿与元杂剧中的包公戏》,《南昌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李建明《关汉卿的包公戏》,《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李建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