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以扬州学派的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论文选取乾隆至道光这一时期为研究背景,在考察学术与文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剖析汪中、凌廷堪、焦循、阮元等人在文学思想领域形成的典型命题,展现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的逻辑构成和文化内涵。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
     绪论中主要交待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对清代朴学和扬州学派的学术面目做了考论和整理;二是通过考察扬州学派对文与学、文与道、文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展现他们文学观的独特之处。
     第二章主要以扬州学派的文学史观为研究对象。文中将扬州学派文学史观的文化根据和学理构成概括为“一纲三目”。并着重探讨了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形成,以及命题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内涵。
     第三章主要考察了扬州学派以“性情论”为核心的创作文论。扬州学派的“性情论”是在对“性命”理论的基础上衍申出来的,并在近乎相似的学术体认过程中,出现了“性情论”与“性灵说”的分化,这主要体现在阮元和焦循的主张中。阮元的“性情论”,主张“性情之正”,强调对性情的规范性,而焦循的“性灵说”主张“人各一性”,重在提倡性情的独特性。
     第四章研究扬州学派的骈文观。扬州学派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尤其表现在对骈文的推崇上。汪中、凌廷堪、阮元对此发论尤多。通过深入剖析汪中的“骈散兼论”、凌廷堪的“骈文正变说”,以及阮元的“文笔辨”,展现扬州学派骈文观的面貌和文化精神。
     第五章对扬州学派的文学思想的局限和地位做出总体评价。学术的介入,使得扬州学派的文学思想从内容和内涵等多个角度上都得到提升,但是也在诸多方面形成束缚和障碍。通过对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的独特风貌、理论价值,及独有的文化意蕴的典型观照,对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
Literary thought of Yangzhou school is stated in this thesis mainly as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tudying scholarship and literature, choosing the period from Qianlong to Daoguang a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ypical statement developed by Wang Zhong, Ling Tingkan, Jiao Xun, Ruan Yuan, ect., in literary ideological field is analyzed in depth and detailedly, and logic composi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thought of Yangzhou school can be shown.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the subject are stated in the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 and proposed solved issues of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resolves two problems mainly:one is to study and systemize the academic information of Pu Xue in Qing Dynasty and Yangzhou School; the other one is to understand and dispose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 and scholarship, culture and theory, as well as culture and principles through researching Yangzhou School, and also to show unique feature of their literary concep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 of Yangzhou School is mainly described as research object. Cultural basis and theory composi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 of Yangzhou School are summarized as'one outline and three items'. And also, the formation of Jiao Xun's theory, which states that every generation has the corresponding feature, is probed mainly, as well as cultural spirit and connotation implied in the topic.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literary creation conception that Disposition Conception is regarded as the core in Yangzhou School.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Life' theory, 'Disposition Conception' of Yangzhou School is derived.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nearly the same academic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Disposition Conception'and'the soul said' arises, which reflects in the view od Ruan Yuan and Jiao Xun mainly.'Nature Conception' of Ruan Yuan advocates 'positive disposition', and emphasis on normative of the nature. But'the soul said' of Jiao Xun stands for 'the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focusing on promoting the uniqueness of the nature.
     The forth chapter researches Parallel prose conception of Yangzhou School. Yangzhou school has strong stylistic awareness, especially performing the esteem of Parallel Prose. Wang Zhong, Ling Ting Kan and Ruan Yuan make many comments about the said subject. Through analyzing'Pian San Jian Lun' of Wang Zhong,'Pian wen zheng bian theory'of Ling Tingkan and'Writing Identification' of Ruan Yuan in depth, the status and cultural spirit of Parallel Probe in Yangzhou School is shown.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limitation and status of literary thought of Yangzhou School is evaluated generally. Academic intervention makes that literary thought of Yangzhou School has been extended in many aspects of content and connotation, but also has been restricted and blocked in the other aspects. Through comparing unique style, theoretical value, and uniqu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literature thought of Yangzhou School, their status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is evaluated properly.
引文
1所谓的文学流派,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文学观点、审美风格相近,并在此观点和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一定数量作品和代表作家的群体。扬州学派是一个学术派别,但是在他们的治学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文学观点,并在这些观点指导下有一定数量的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可以将他们作为文学群体来看待。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些例子来谈,比如在一些骈文史的著作中,如谢鸿轩的《骈文衡论》、张仁青的《中国骈文发展史》中提出清代的骈文有六大流派,其中有“六朝派”,还有“仪征派”,“六朝派”的代表人物汪中,“仪征派”的代表人物阮元、阮福等。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是扬州学派中确实有文学流派存在,二是将扬州学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未得到重视,“六朝派”与“仪征派”都与扬州学派有关,这其中的联系如果能放在扬州学派的背景上去看会得以清晰的展示。2汪中著,田汉云师点校:《大清故候选知县李君之铭并序》 《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版,第480页。本论文于引用文献首次出现时,详细注明信息,同一文献再次或多次出现时,只注出文献名、卷数或页码。
    1焦循:《李孝臣先生传》《焦循诗文集》,广陵书社,2009年版, 第375页。
    2阮元:《与友人书四》《阮元研经室集遗文辑存》收于《清代扬州学术》(下),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版,第770页。
    1钱大昕:《经籍籑诂序》,《潜研堂文集》卷24,《钱大昕全集》(9),江苏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第377页。
    2参见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3年版, 第23页。
    3参见(日本)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先生年谱》、刘文兴《刘楚桢先生年谱》,《扬州学派年谱合刊》,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592,710页。
    4阮元:《国朝汉学师承记序》《研经室集》,中华书局出版1993年版, 第248页。
    1方东树:《汉学商兑》录于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1-292页。
    2刘毓崧:《吴礼北竹西求友图序》,《通义堂文集》卷9,《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4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页。
    3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第11页。
    1李审言:《论扬州学派》,《李审言文集》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56页。
    2刘师培:《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57页。
    3从扬州学派多位学者的经历来看,他们对文学、学术路径选择情况大体相似。基本都是年少时习文,至十八九岁时弃文从学,学有所成的同时,他们又重新去关注文学。文中所探讨的他们对自身的文学定位主 要是指他们由学入文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学术思维、方法等影响,他们的文学才形成独有的特色。
    1《致王念孙书》,《新编汪中集》, 第439页。
    2《致端临书之四》,《新编汪中集》, 第436页。
    3《雕菰集》卷十二,《焦循诗文集》,第213页。
    4在清代社会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文化态度,但从这一点正可以了解到社会风尚也是造成扬州学派对自身文学成就轻视的原因。
    5阮元:《扬州画舫录序》《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6汪中:《大清故高邮州学生贾君之铭并序》第476页
    7江璧:《伴月楼诗钞跋》《江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8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1主要是指乾隆四十九年,凌廷堪上书其师翁方纲,谈及汪中的学行,并对汪氏的文学观念作了转述。《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二《上洗马翁覃溪师书》,第195页。
    2嘉庆十年十二月,隋文选楼落成。详见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391页。
    3赵昌智:《阮元为何重建隋文选楼》,扬州日报,2009年11月12日,D1版。
    1焦循:《扬州足征录·自叙》,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页。
    2顾悼量:《金东山集序》,《扬州足征录》,第303页。
    3《覆姚秋农先生书》,《焦循诗文集》,第243页。
    4《汉学商兑》,第384页。
    1《李审言文集》下,第887页。
    1《江都汪氏丛书序》,《李审言文集》,第889-890页。
    2参见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六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4章太炎:《清儒》 《章太炎全集》(三),《检论》卷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2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广陵书社,2004年版。
    3张舜徽:《扬州学记》《张舜徽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扬州学记》原是张舜徽《中国近百年学术史》中的一部分,用文言文撰写,后作重新整理和修订,形成专门论著《清代扬州学记》。
    4《扬州学派研究》扬州师范学院编辑部、扬州师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印 1987年版
    5赵航:《扬州学派新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徐复对《扬州学派新论》一书评价甚高,“近岁张舜徽先生撰《清代扬州学记》,盛称扬州诸儒承吴、皖二派以起,始由专精汇为通学,中正无弊。其说是矣,而亦风气与地理使然。又曹聚仁先生遗著《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在三联书店出版,其中扬学六谈(六篇短文),洵属当行之语。二书均系通论,示人以学习和研究的途径。近赵航教授又撰成《扬州学派概论》一帙,内容为各家专论,叙述渊源,评论得失,均甚允当;又其评介各人著书,分析至详,具见功力。其堪与张、曹二先生书鼎足无疑。” 《扬州学派新论序》
    7参见黄智信撰,《“清乾嘉扬州学派研究计画”赴大陆考察报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9卷1999年9月。参见杨晋龙撰,<重返扬州南京论学考察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0卷3期,2000年9月。参见田师汉云先生《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综述》,《书品》2000年第4期。2001年,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发表,由祁龙威、林庆彰主编,台湾学生书局印行,《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共上下两册。
    8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9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2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6年
    3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田汉云师,刘谨辉:《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张运平:《汪中与黄景仁诗歌创作之比较》《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7期
    6陈水云:《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 《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7周勋初:《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O1期
    8刘奕:《清代中期的“文笔说”:产生、发展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李贵生:《论焦循性灵说及其与经学、文学之关系》《汉学研究》第19卷第2期
    10赖贵三:《焦循手批<柳宗元文>汇评》,《清代扬州学术》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
    1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8页。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2《汉书·儒林传·欧阳生》:“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
    3《潜研堂文集》卷24, 《钱大听全集》,第373页。
    4翁方纲: 《复初斋文集》卷6, 《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第408页。
    5洪亮吉:《善施阁文甲集十卷续一卷补遗一卷》卷第九《邵学士家传》,《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2页。
    6《新编汪中集》,第480页。
    7《后汉书·列传第二六·贾逵》“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 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 《后汉书·列传第二五·郑玄》“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1《焦循诗文集》卷7,《述难四》,第135页。
    1凌廷堪:《与胡敬仲书》《校礼堂文集》卷23,中华书局,1998年版, 第206页。
    2《与胡敬仲书》,《校礼堂文集》,204页。
    3龚自珍著: 《与江子屏笺》, 《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第247页。
    4《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焦循诗文集》卷13,第245页。
    1余英时认为,“内在理路”是与所谓“外缘影响”说相互补充的。他说:“我之所以强调‘内在理路’,是因为它足以破除现代各种决定论(determinism)的迷信,如‘存在决定意识’之类。”。他认为宋明理学家与清代考证家同在儒家整体传统之内,他们不但处理同样的经典文献,甚至要去处理同样的问题。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页。
    2顾炎武:《与施愚山书》《顾亭林诗文集》卷4,中华书局,1959年版, 第62页。
    3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鲒琦亭文集选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第114页。
    1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中华书局,1985年版。
    1戴震:《沈学子文集序》,《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2阮元:《小沧浪笔谈》卷4,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3页。
    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747--748页。
    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第十章, 第547页。
    5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4年版。
    1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2《复礼》上,《校礼堂文集》,第27页。
    3《周官周礼异名考》, 《通义堂文集》卷3,第304页。
    4《古学出于史官论》, 《左盫外集》卷8, 《刘申叔遗书》,第1478页。
    5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版,第341页。
    1《古经解钩沉序》《戴震集》文集卷10,第191页。
    2《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 《戴震集》文集卷11,第214页。
    3《清代学术概论》,第38页。
    4《焦循诗文集》卷13,第235页。
    1《申戴》,《焦循诗文集》卷7,第125页。
    2《拟国史儒林传序》,《研经室集》一集卷2,第37页。
    1焦循:《孟子正义》卷6,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版,第219-220页。
    2《与刘端临教谕书》,《焦循诗文集》卷13,第247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9, 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92页。
    4《里堂道听录序》,《焦循诗文集》卷16,第290页。
    5《论语论仁论》,《研经室集》,第180页。
    6《与刘端临教谕书》,《焦循诗文集》卷13,第247页。
    1《与王钦莱论古书》,《焦循诗文集》,第265页。
    2关于这一点可参见本人论文《在学与文之间——清乾嘉年间文选派辨》,《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7月
    3罗振玉辑印:《石臞府君行状》,《高邮王氏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4《与赵味辛书》,《新编汪中集》,第31页。
    5袁枚:《随园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1年版,第1页。
    1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2《扬州隋文选楼记》,《研经室集》二集卷2,第388-389页。
    3《曾国藩古文派别》,《李审言文集》上, 第658页。
    4《周易用假借论》,《焦循诗文集》卷8,第156页。
    5同上,第157页。
    1《读书三十二赞序》,《焦循诗文集》,第115页。
    2凌廷堪:《学古诗二十首》,《校礼堂诗集》卷5,《凌廷堪全集》(四),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4页。
    3《词说一》,《焦循诗文集》卷10,第185页。
    4关于焦循申发《周易》中的阴阳之道,可参见陈居渊《焦循易学方法论的哲学意义》,《周易研究》,2003 年第5期,第28-34页。
    1《广陵诗事序》,《研经室集》二集卷8,第570页。
    2周敦颐:《周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第38页。
    1《与江豫来书》《校礼堂文集》卷24, 《凌廷堪全集》(三),第205页。
    2《扬州隋文选楼记》,《研经室集》二集卷2,第388-389页。
    3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文集》卷17,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08页。
    1《与方希原书》,《戴震集》文集卷9,第189页。
    2《媿生丛录》卷四,《李审言文集》,第491页。
    3郑晓霞吴平点校:《容甫先生年谱》,《扬州学派年谱合刊》,广陵书社,2008年版, 第186页。
    4《释三九》,《新编汪中集》, 第347-348页。
    5《江淹墓辨》,《新编汪中集》,第390页。
    6《广陵曲江证》,同上,第391页。
    1《江都县榜驳议》,同上,第394页。
    2《京口建浮桥议》,同上, 第394页。
    3刘逢禄:《汪中先生遗书叙》, 见《新编汪中集》附录, 第60页。
    4王念孙:《汪容甫述学叙》,同上,第60页。
    5段玉裁:《戴东原集序》,《经韵楼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1周勋初:《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第21页
    2参见周勋初《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一文中对“胡小石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领域中的贡献”的论述。
    1现代学者认为《易传》可能并非是孔子本人之著,但是古人却将《易传》归于孔子名下。这里依扬州学派本来的说法,还是将之划归到孔子的话语体系中。这也正表明了扬州学派是强调自己“文”的正统性。
    2孔颖达:《周易正义》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15页。
    3朱熹:《周易本义》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第70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丽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388页。
    5《研经室集》三集卷2,《文言说》,第605,606页。
    1《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研经室集》一集卷1,第1页。
    2《文言说》,《研经室三集》卷2,第605页。
    3《研经室集自序》,《研经室集》,卷首
    1《与江豫来书》, 《校礼堂文集》卷24,第212页。
    2《萧山王晚闻先生文集序》, 《王文简公文集》卷3, 《高邮王氏遗书》,第197页。
    3《祀古辞人九歌并序》, 《凌廷堪全集》,第42-43页。
    4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中国文学理论》,第21页。
    2陈赞:《“文”的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 第59页。
    1参见陈弱水《柳宗元与中唐儒家复兴》《思想与学术》,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2《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焦循诗文集》,第246页。
    1《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焦循诗文集》, 第246页。
    2焦循:《里堂家训》, 《续修四库全书》九五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530页。
    3《里堂家训》,第530页。
    4《里堂家训》,第531页。
    5《戴震集》,第189页。
    6《与王钦莱论古书》《焦循诗文集》,第266页。
    1《与刘端临教谕书》《焦循诗文集》,第248页。
    2阮元: 《传经图记》收录于《新编汪中集》附录, 第57页。
    阮元:《传经图记》收录于《新编汪中集》附录, 第57页。
    1《里堂家训》卷下, 第529页。
    2萧统:《文选·文选序》,中华书局,1976年版。
    1《里堂家训》卷下,第530页。
    2《里堂家训》,第531页。
    1《叙论》,《清代扬州学记》第一章,第12页
    2《说定》下,《焦循诗文集》卷十, 第182页。
    3《焦理堂先生年谱》,《扬州学派年谱合刊》,第344页。
    4《王竹所词序》,《研经室集》三集卷5,第692页。
    1孔齐: 《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第97页。
    2叶子奇: 《草木子》卷之四上,中华书局出版,2009年版, 第70页。
    3王季重: 《王季重十种·杂序》《唐诗纪事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第78页。
    4吴伟业: 《陈百史文集序·序一》, 《吴梅村全集》卷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第655页。
    5李渔:《(名词选胜)序》,《李渔全集》第1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4页。
    1《易馀曲录》卷15,《焦循诗文集》, 第842页。
    2周勋初:《文学“一代有一代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1刘弈:《清代中期的“文笔说”:产生、发展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冯乾:《创新思维与通变意识——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文学史观阐析》,《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5月。
    3(法)泰納:<《英国文学史》序言),《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 《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5页。
    1(美)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3页。
    2《与欧阳制美论诗书》,《焦循诗文集》,第268、269页。
    3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27页。
    1张载:《正蒙·诚明篇》,《张载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页。
    2朱熹:《朱子语类》卷4,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9页。
    3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二部分人生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207-224页。
    4《汉学师承记》,第117页。
    5《策略謏闻·诸子》,《新编汪中集》,第254页。
    6《诂经精舍策问》,《研经室集》一集卷11,第237页。
    1不论是阮元,还是焦循,他们与此相关的文论都是从人性论中几个核心概念的认知基础上而来。尽管有分歧,但是理论的建构都与“性情”有关,所以统称为“性情论”。
    2黄爱平: 《乾嘉汉学治学宗旨及其学术实践探析——以戴震、阮元为中心》,《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3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年版,第1页。
    4傅斯年认为, 第一、阮氏虽或精于古训古音之学,但对于《诗》、《书》之分析观念或并不及朱子、蔡沈。其于古文字之认识,则以所见材料有限之故,远在今人所到境界之下,以至对《诗》、《书》、《孟子》的训释并不妥当。第二、阮氏所处的时代,以孟子为孔子道统的继承者,以至对于孔、孟性论的差异,孔、荀性论的关联,无法正视。第三、阮氏所处的学术环境,汉、宋门户之见甚深,以至无法了解宋儒性命论与汉儒性命论的关系。(《引语》,第1-2页)
    5《性命古训》,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11页。
    1《威仪说》,《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33页。
    1《性命古训》,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17页。
    2《性命古训》,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11页
    3同上,第212页。
    4同上,第211页。
    1 阮元:《节性斋主人小像跋》,《研经室再续集》卷1, 《续修四库全书》147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77页。
    2《威仪说》,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27页。
    3《性命古训》,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13页。
    4《威仪说》, 《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21页。
    5《阮元研经室遗文辑存》,《清代扬州学术》(下), 第753页
    1《威仪说》,《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28页。
    2《性命古训》,《研经室集》一集卷10,第212页。
    3同上,第226页
    4《威仪说》,《研经室集》,第217页。
    5同上,第235页。
    1《书阮云台尚书性命古训后》,《江藩集》,第73-74页。
    2《拜周公言》, 《校礼堂文集》卷5,第40页。
    3《余荫堂诗稿》序, 《研经室集》,第721-722页。
    4《嘉树山房诗集》题辞, 《研经室集》,第732页。
    5《蒋士铨传》,《研经室集》,第443页。
    1《孙莲水春雨楼诗序》, 《研经室集》, 第684-685页。
    2《浙东小草序》, 《研经室集》,第715页。
    3《掃垢山房诗钞》序, 《研经室集》,第717页。
    4刘文淇: 《鹤汀诗钞叙》, 《宝应刘氏集》,广陵书社,2006年版,第52页。
    5 《兰韵轩诗集序》, 《新编汪中集》,第448页。
    6《新编汪中集》附录, 第31页。
    1《哀盐船文》序,《新编汪中集》,第469页。
    2乐钧:《容甫先生遗诗跋》收于《新编汪中集》, 第490页。
    3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收于《新编汪中集》附录, 第5页。
    4阮元:《容夫先生小传》收于《新编汪中集》,第489页
    5乐钧:《容甫先生遗诗跋》收于《新编汪中集》,第490页
    6刘台拱:《容甫先生遗诗题辞》收于《新编汪中集》,第489页。
    7《自序》《新编汪中集》,第446页。
    8《致王念孙书》,《新编汪中集》,第439页。
    9《附录丁酉浙闱试策五道浙江诗赋》,《新编汪中集》,第261页。
    1《与剑潭书》,《新编汪中集》,第440页。
    2《与朱武曹书》,《新编汪中集》,第442页。
    1平步青:《霞外捃屑》卷8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
    2赵杏根: 《论江都诗人汪中》,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3《又书三友人遗事》,《更生斋文集甲集》卷4,《洪亮吉集》,1040页
    4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收于《新编汪中集》附录,4第19页。
    5许承尧: 《洪稚存记汪容甫遗事》收于《新编汪中集》附录,第56页。
    1《论语通释自序》《焦循诗文集》,第300页。
    2《国史儒林文苑传议》《焦循诗文集》,第213页。
    3《读书三十二赞》《焦循诗文集》,第115页。
    4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第182页。
    1《性善解一》,《焦循诗文集》,第158页。
    2《性善解二》,《焦循诗文集》,第158页。
    1《论语通释自序》《焦循诗文集》,第300页。
    2《国史儒林文苑传议》《焦循诗文集》,第213页。
    3《读书三十二赞》《焦循诗文集》,第115页。
    4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第182页。
    1焦循:《尚书补疏》《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48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第18页。
    2《孟子正义》,第48页。
    3《孟子正义》卷22,第764页。
    1《雕菰集·词说一》卷10,第185页。
    1 《綝雅词跋》《焦循诗文集》, 第328页。
    2《雕菰集·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卷13, 第245页。
    3《随园诗话》卷7,第121页。
    4(清)孙星衍著《问字堂集·答袁简斋前辈书》卷4,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89页。
    5《与欧阳制美论诗书》,《雕菰集》卷14,第268页。
    1同上
    2姚鼐:《海愚诗钞序》《惜抱轩文集》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1 《复鲁絜非书》《惜抱轩文集》卷6, 第96页。
    2孔颖达:《毛诗正义》《毛诗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270页。
    3《与欧阳制美论诗书》《雕菰集》卷14, 第268页。
    4《与人论诗》,《焦循诗文集》卷2,第34页。
    5《雕菰集·与欧阳制美论诗书》卷14, 第269。
    1,《花部农谭序》,,《焦循论曲三种》,第173页。
    2《孟子正义》卷22,第752页。
    3焦循:《论语通释》(释异端),《木犀轩丛书》第6页上。
    4《答王欧汀》《焦循诗文集》,第610页。
    1 《吴少文诗序》 《焦循诗文集》,第287页。
    2《杜少陵诗集》《焦循诗文集》, 第574-575页。
    3《郑舍人文集序》《焦循诗文集》, 第286页。
    4《答江定甫》《焦循诗文集》,第610-611页。
    5《知足斋诗集序后》《研经室集》二集卷7, 第541页。
    6《江苏诗征序》《研经室集》二集卷8, 第571页。
    1 《答罗养斋书》《焦循诗文集》卷14, 第268页。
    2《诗录序》《焦循诗文集》, 第447页。
    3《铁诗钞序》《阮元研经室遗文辑存》,第724页。
    1 张廷玉等《陈子龙列传》,《明史》卷二七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77页。
    2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九五,《全梁文》卷卷一一简文帝,中华版第四册,第1390页。
    3《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74页。
    4许汝霖:《思绮堂文集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24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第68页。
    5毛际可:《陈其年文集序》,《安序堂文钞》卷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29册,第548页。
    6童庆炳: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8页。
    1游任逵:《汪中自序复议》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2《与巡抚毕侍郎书》《新编汪中集》,第428页
    3《容甫先生年谱》,《新编汪中集》,第32页。
    4同上,第11页。
    5同上,第12页。
    6《汪容甫先生行状》,《新编汪中集》第50页。
    7《汪中传》,《新编汪中集》第46页。
    8《上洗书翁覃溪师书》,《凌廷堪文集》,第195页。
    9《容甫先生年谱》,《新编汪中集》,第26页。
    10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2页。
    1李贵生认为钱钟书先生的判断有误,他认为凌廷堪的引述是符合汪中的文学思想的,所以凌廷堪对汪中文学见解的转述并非臆断。他提出凌氏与汪氏的矛盾在于他们两人的见解完全不一致。李贵生更提出,汪中并举萧、刘,只是以他们来举例子印证己说而已。本文的观点是,凌廷堪与汪中之所以产生观点分歧,主要原因是凌廷堪有预设立场,即引汪中为同调。但是他之所以引汪中为同调,正是因为两人确有观点相近之处。而凌氏批评汪氏的“识力未坚”的主要原因,凌廷堪没有意识到他们两人对话的平台不一致,所以才会对汪中提出批评。凌氏之文专指骈文这一文体,而汪氏论文则是论的文理(包括对文体的认识),汪中的话语空间更广阔一些。而李贵生以汪中著作分类与《文选序》不一致,推断汪中与《文选序》是貌同心异。按照本文第二章第一节中对“文”的广义、狭义两个层面探讨的结论,李贵生此处对不同层面的“文”的理解是有混淆的。详细可参见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第二章第三节“汪、凌文论的根本分歧”, 第39-47页。
    2《容甫先生年谱》,《新编汪中集》,第48页。
    3《汉学商兑》第384页
    4《容甫先生年谱》,《新编汪中集》,第32页。
    5同上,第14页
    6《汪容甫墓志铭》,《新编汪中集》,第52页
    1《谭复堂论汪容甫文》,《新编汪中集》,第72页。
    2 《上洗马翁覃溪师书》《校礼堂文集》,第195页。
    3《祀古辞人九歌并序》, 《凌廷堪全集》,第42-43页。
    1李慈铭:《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中书唐文粹文后文后》,《越缦堂诗文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刘师培:《文章原始》,《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第216页。
    3《墨波堂诗集序》,《校礼堂文集》,第250-260页。
    1 《书唐文粹后》,《校礼堂文集》,第289页。
    2《与江豫来书》,《校礼堂文集》,第213页。
    3《答牛次原孝廉书》《校礼堂文集》,第197页。
    4《上洗马翁覃溪师书》《校礼堂文集》,第195页。
    5《书唐文粹后》《校礼堂文集》,第289页。
    1 陈方海:《<孟涂骈体文>书后》,《孟涂骈体文》卷2, 《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37页。
    2《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研经室集》三集卷2,第608页。
    3《文言说》《研经室集》三集卷2,第605页。
    4《扬州隋文选楼记》《研经室集》二集卷2,第388-389页。
    1《先考行略》),《通义堂文集》卷6,第417页
    2冯李骅 陆诰辑:《左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卷141春秋类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34页。
    3汪荣宝:重黎,《法言义疏》卷10,中国书店出版,1991年版,第598页。
    4《文言说》《研经室集》三集卷2,第605,606页。
    1《孟子正义》,第798页。
    2《左绣》,第160页。
    3《文言说》《研经室集》三集卷2,第605页。
    4可参见张高评《左传之文学价值》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张高评认为“阮元论文之奇偶相生,真乃上接《左绣》为一脉。”
    5《左绣》,第143页。
    6《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研经室集》一集卷1,第1页。
    7《文言说》,《研经室集》三集卷2,第605页。
    8《述学·左氏春秋释疑》,《新编汪中集》第384页。
    9《上洗马翁覃溪师书》《校礼堂文集》,第195页。
    1《谭复堂论汪容甫文》收于《新编汪中集》第72页。
    2《江都汪氏丛书序》,《李审言文集》第889页。
    3《答江都王翰棻论文书》,《李审言文集》第1061页。
    4《书昭明太子文选序后》,《研经室集》第608页。
    5《与友人论古文书》,《研经室集》第609页。
    6《四六丛话序》,《研经室集》第739页。
    1《学海堂文笔策问》, 《研经室集》三集卷5,第711页。
    1(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卷67,中华书局, 第1779页。
    1《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研经室集》,第608页。
    2同上,第609页。
    3《与友人论古文书》,《研经室集》,第609-610页。
    1《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第107页
    2《扬州隋文选楼记》,《研经室集》,第388页
    1 《高邮王氏遗书·王文简公文集卷4·汪容甫先生行状》,第216页。
    2 《述学》序言,《新编汪中集》附录,第60页。
    3 《与孙渊如观察论古考据著作书》, 《焦循诗文集》卷13,第245页。
    4 《与江豫来书》, 《校礼堂文集》卷24,第212页。
    5《扬州隋文选楼记》《研经室集》二集卷2,第388页。
    6《汉读考周礼六卷序》《研经室集》一集卷11, 第241页。
    7《与朱曹武书》《新编汪中集》, 第442页。
    1《李孝臣先生传》《焦循诗文集》卷21,第374页。
    2《墨子序》《新编汪中集》,第409页。
    3《诰封光禄大夫户部左侍郎显考湘圃府君先妣一品林夫人行状》,《研经室集》二集卷1, 第365页。
    4《刻诗品序》,《焦循诗文集》卷15,第285页。
    5《复姚秋农先生书》《焦循诗文集》卷13,第242页。
    6《淮海英灵集序》,《研经室集》二集卷8,第569页。
    1《广陵诗事序》,《研经室集》二集卷8,第570页。
    2《学童读尔雅答》,《焦循诗文集》卷12,第227页。
    3《郑舍人文集序》,《焦循诗文集》卷15,第286页。
    4赖贵三:《焦循手批<柳宗元文>汇评》《清代扬州学术》(上), 第453页。
    1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第339页。
    2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 《东洲草堂文抄》卷5,《何绍基诗文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 第819页。
    3《书唐文粹后》,《凌廷堪全集》(三),第293页。
    1《与王钦莱论文书》,《焦循诗文集》卷14, 第265-266页。
    1周勋初: 《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周勋初文集》6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第222页。
    2《李审言文集》《张舜徽序》《王利器序》第1页、第3页
    3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中提到“清代扬州学派的文论,是西学东渐前最后一套原生态的文学评论,标志着传统文论的终结。”而蒋寅的《旧学新知——李审言文选学的时代意义》(《文
    艾尔曼: 《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居渊: 《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陈居渊: 《清代诗歌与王学》, 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陈居渊: 《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
    陈良运: 《周易与中国文学》,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陈鼓应: 《中国实学思想史》,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陈东辉: 《阮元与小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陈祖武、朱彤窗: 《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戴逸: 《简明清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1984年。
    戴震: 《孟子正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戴震: 《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丁福保: 《清诗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段玉裁: 《经韵楼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方苞: 《方望溪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冯尔康: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封桂荣编: 《江苏艺文志·扬州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北京: 中华书局1959年。
    郭成康、林铁钧:《清朝文字狱》,北京:群众出版社1990年。
    郭康松: 《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黄宗羲: 《黄宗羲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杭世骏: 《道古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黄爱平: 《朴学与清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洪亮吉: 《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黄宗羲: 《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焦循: 《焦循诗文集》,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
    焦循: 《孟子正义》,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焦循: 《焦循论曲三种》(剧说 花部农谭 易馀曲录),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
    焦循: 《雕菰集》,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焦循: 《里堂家训》 《续修四库全书》九五一·子部·儒家类,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焦循: 《易广记》 《续修四库全书》二七·经部·易类,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焦循: 《扬州足征录》,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版。
    贾文昭: 《桐城派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贾田祖: 《贾稻孙集》四卷《四库未收书辑刊》集部第10辑第28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江藩: 《国朝汉学师承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江藩,方东树: 《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江藩: 《江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蒋寅: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淩廷堪: 《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凌廷堪: 《凌廷堪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刘文淇: 《刘文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院,2007年。
    李斗: 《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详: 《李审言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版1998年。
    林庆彰、张寿安:《乾嘉学者的义理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
    林国标: 《清初朱子学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师培: 《刘师培论学杂稿》,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建臻: 《焦循著述新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刘墨: 《乾嘉学术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刘麟生: 《中国骈文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柳诒征: 《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贵生: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宗强: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 中华书局2003版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明辉: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二)儒学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积高: 《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皮锡瑞: 《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彭亚非: 《中国正统文学观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祁龙威、林庆彰:《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
    漆永祥: 《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钱大听: 《潜研堂文集》卷二十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全祖望: 《鲒琦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钱钟书: 《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阮元: 《研经室集》, 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阮元: 《研经室再续集》,《续修四库全书》1479册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书店,2002年。
    陈鸿森: 《阮元研经室遗文辑存》,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
    尚小明: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尚小明: 《清代士人游幕表》, 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汪中:《新编汪中集》, 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
    王念孙、王引之: 《高邮王氏四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汪喜孙: 《汪喜孙著作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
    王运熙,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史》(共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章涛: 《王念孙、王引之年谱》, 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
    王俊义: 《清代学术探研录》,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魏际昌: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郑晓霞吴平: 《扬州学派年谱合刊》,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
    翁方纲: 《复初斋文集》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3年。
    王运熙、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鸣盛: 《西庄始存稿》卷二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引之: 《高邮王氏遗书》,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济民: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谢鸿轩: 《骈文论衡》,台湾:广文书局1976年。
    徐世昌编: 《清儒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徐复观: 《清代汉学论衡》 《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雁平: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徐兴无: 《取义——中国经学思想史中的诠释传统》,蒋广学主编《古代百科学
    术与中国思想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杨晋龙: 《清代扬州学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杨向奎: 《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严迪昌: 《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扬州师范学院编辑部、扬州师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编印: 《扬州学派研究》 1987年。
    余英时: 《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
    姚鼐: 《惜抱轩文集》,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
    袁枚: 《随园诗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张舜徽: 《张舜徽学术论著选》,广州: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少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仁青: 《中国骈文发展史》台北:中华书局1984年。
    赵航: 《扬州学派新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
    周予同: 《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周勋初: 《周勋初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振甫: 《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支伟成: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朱则杰: 《清诗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赵尔巽: 《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张之洞: 《书目答问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章珏: 《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