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歌剧的诞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上半期,诞生了中国歌剧。她既不同于原先被西方称为“中国歌剧”的戏曲,也不同于“话剧加唱”的戏剧样式,而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歌剧。围绕着“什么是中国歌剧”、“中国歌剧应该走什么道路”这一核心问题,我国歌剧界、学术界展开了多年的论争,至今没有完全达成共识。本文的意图,就是要总结中国歌剧的历史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给中国歌剧下的定义是:中国歌剧是在原创性的多声音乐结构基础上表现戏剧情节、以歌唱为主要叙事方式、采取写实的表演风格、在内容和形式上富于中国特色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中国歌剧的定义是讨论中国歌剧发展道路的前提。本文分上、中、下三编回顾了中国歌剧孕育、发生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西方歌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可是,朝廷禁海、禁教的政策和民众传统的审美心理却阻碍了西方歌剧的传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萌发了初步的歌剧审美意识,经历了民族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易水饯荆卿》是国人在小歌剧上的最早尝试,“学堂乐歌”和早期话剧分别从现代音乐和戏剧两方面为歌剧在中国的深度传播打下了基础。中国歌剧的孕育和生成是外国歌剧影响和刺激的结果。英、法、意、俄等国的歌剧陆续在沪、哈等城市的演出,对歌剧艺术在中国扎根并逐步本土化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二十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采取西方歌剧的结构形式,兼容中国和西方的音乐素材,追求音乐的原创性与戏剧性的统一,避免了“话剧加唱”和将戏曲改良成歌剧的写法,可以看作中国歌剧的雏形。三十年代,中国艺术家们对歌剧的认识和定位产生了很大差异。尝试了戏曲歌剧化、“话剧加唱”等不同的样式。张曙和聂耳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的歌剧创作道路,而陈歌辛则对音乐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抗战开始后到新中国成立的十余年间,是中国歌剧的发育期。创作观念进一步演化,焦菊隐批判了将改良的戏曲当作“新歌剧”的做法,但是,有真知灼见的歌剧思维却受到了质疑。在创作领域,孤岛时期的上海和国统区都出现了用歌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has witnessed the naissance of a new type of opera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rn Chinese opera, which is neither what was called as“Chinese opera”by westerners—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nor the theatrical mode called“drama with songs”. Issues concerning“what is modern Chinese opera”and“how to develop modern Chinese opera”have been in controversy for years in the opera and academic community of China, yet consensus has not been reached.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and propose the present writer’s point of view.
     Modern Chinese opera has been defined by this dissertation as a synthetic stage art which is based on original polyphony structure, presents dramatic plot, uses singing as its major narrative method, employs realistic performance style, and is imbu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oth in content and form.
     With this definition as the premise to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a review of the gestation, growth and maturity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has been off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n three parts.
     As early as Qianlong reign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western opera entered China. However, its transmission was obstructed by the marine prohibition and religion prohibition and by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to initiative study and emergence of tentativ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western opera, there’s a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mentality. Good Luck to Mr. Jingke was the earliest attempt made by Chinese on operetta.“Music and Song at School”and modern drama of the early perio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further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opera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modern music and drama.
     The naissance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resulted from the influence and incitement of foreign opera. The performance of opera groups from UK, France, Italy and Russia in cities like Shanghai and Haerbi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rooting and gradual localization of opera art in China. In the 1920s, children’s song-and-dance drama composed by Li Jinhui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udiments of modern Chinese opera. They adopted the western opera structure, incorpo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usical elements, pursued the unity of musical originality and theatricality, and avoided the method of“drama with song”or chan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to modern Chinese opera. In the 1930s, Chinese artists differed greatl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opera and orientation of opera. They tried such different modes as music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drama with songs”. The
引文
1 转引自[波兰]戈罗维奇:《歌剧》P9,俄译本,列宁格勒音乐出版社 1984 年版。
    2 C. Coda, A . M.Sandrone, Dizionario ( ltaliano-latinno,latino-italiano)p200,p527, da Roto C2 brugherio (MI), Libritalia 2001.
    3 赵维平:《日本对西方歌剧的接受、消化及其创作》,《歌剧》2005 年第 121 期,P12-15。
    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P673,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5 王力:《汉语词汇史》,P696,《王力文集》第 11 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6 朱京伟:《日本学研究》第 3 卷 P13,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4 年版。
    7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P327-335,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3 版。
    8 附:本人整理过的汉语艺术用语的日语借词表:B:版画、悲剧、背景、编剧。C:抽像、处女作、创作、唱歌集、重唱、场景。D:道具、对像、对照、独唱、独唱曲。E:二重奏、二重唱。F:风琴 G:高潮、歌剧、歌舞伎、感性、观念、观点、共鸣、歌剧团、歌本、歌手。H:画廊、幻想曲、合唱、合唱队、合唱曲。J:交响乐、脚本、俱乐部、剧场、剧团、交响音画、交响诗。K:狂言 L:连歌 M:美感、美化、漫画、漫笔、漫谈、美术、默剧。N:内容、内在、能乐。O:偶然。P:批评、品位。Q:气氛、气质、前卫、清教徒。R:人文主义、入场券。S:审美、升华、素描、素材、素质、速度、思潮、思想。T:图案。W:文化、文明、文学。X:喜剧、小夜曲、想像、序曲、序幕、虚无主义、形而上学、宣叙调。Y:演出、演奏、演绎、艺术、意译、音程、印像、影像、猿乐、乐剧、乐谱、咏叹调。Z:直观、直觉、作品、作者、终曲。关于近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据对《汉语外来语词典》的统计数量有 800 多个,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实际上这些词往往并不产生于日本。中国十九世纪出版了许多英华词典。这些词典和其它各种中文著作孕育了一批近代新词,这些词随着英华辞典和各类西学著述被引进到日本,并在使用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又经过英和辞典的过滤,然后传回我国。
    9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P138 中,歌剧被解释为:“以音乐因素和戏剧因素为主,综合诗词、舞蹈、美术、建筑等其它艺术因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广义上讲,中国的戏曲艺术也具有歌剧的性质。西方歌剧就性质上讲属于音乐作品,戏剧情节和人物只起到为音乐形式(如独唱、重唱、轮唱、咏叹调、宣叙调等)的展开提供依托的作用。音乐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借助戏剧情节才能展开,所以它不以戏剧情节为表现的目的,多采用易知(神话、传说)或已知的(名著改编)的情节来达到对音乐的充分欣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10《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P20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11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P2,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12 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s, P545,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
    13 Harold Rosenthal and John Warrack,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p360, 2nd Edi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4 Herbert Kupferberg, OPERA, Microsoft ? Encarta ? Encyclopedia 2004.
    15 L’universale , La Grande Enciclopedia Tematica,op13, P615, Garzanti, Libri S. P.A., Milano 2005.
     16 廖辅叔译:《瓦格纳论音乐》P205,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17 1987 年 7 月下旬,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万方根据其父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原野》,此剧由金湘作曲,李稻川执导,陈贻鑫指挥。主演:孙禹、田庆太;李海珍、万山红;孙毅、田力;张晓玲、关坤凡。第二年 8 月,金湘创作的歌剧《原野》在美国奥尼尔中心上演,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在《刘胡兰》、《草原之歌》等歌剧访东欧和苏联 30 年后复出的第一部扣响国际歌剧舞台大门的中国歌剧。
    
    18 金湘:《困惑与求索》P193、194,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19 陈方:《试论“歌剧思维”》,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1992 年第 1 期,总第 63 期 P128。
    
    20 陈方,《试论“歌剧思维”》,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1992 年第 1 期,总第 63 期 P128。
    21 陈方,《试论“歌剧思维”》,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1992 年第 1 期,总第 63 期 P132。
    22 [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136,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3 [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189,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4 转引自[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205,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5 转引自[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207,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6 [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210,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7 [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210,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28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P174,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29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P174,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30 转引自[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135,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31 转引自[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137,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32 转引自[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254,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33 [美]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P212,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 年版。
    34 这里说的声部组合方式就是音乐创作中说的音乐织体。
    35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P73,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36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P74,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37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P74,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38 邹静之:《京剧的历史与歌剧的历史》,《人民论坛》,2002 年第 5 期。
    39 罗马天主教音乐中使用的继叙经,在赞美诗和福音之间唱的圣歌。继叙咏展现了诗节成对的形式和通过相仿的终止式乐句来统一不同旋律片段的手法。
    40 Rosenstiel, Leonie, general ed. Schirmer History of Music p75,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1982.
    
    41 樊祖荫:《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与流传》,《音乐研究》1990 年第 1 期。
    42 苏夏:《和声的技巧》P29,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43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P369,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44 戴嘉枋:《从系统论看中国传统音乐单声体系的长期延续——“传统音乐研究札记之二》,载《音乐研究》1991 年第 4 期。
    45 陈世雄:《戏剧思维》P169,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版。
    46 陈世雄:《戏剧思维》P169,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版。
    47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P6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年版。
    48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P14,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49 金湘:《困惑与求索》P42,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50 佛罗伦萨的“透视法”的先驱者乔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把欧几里得空运用到视觉艺术中,开启了西方绘画注重立体感的时代,二维的空间表现出三维效果,以率直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尊重真实的强烈愿望。
    51 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像的立体感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给人类的最大艺术贡献。他使平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首创明暗渐进法, 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
    52 茅原:《音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 年第 4 期 P8。
    53 [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P125,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54 许如辉:曾用名许水辉。作曲家、剧作家、演奏家。
    
    55 潘孑农:《从建立中国歌剧的路向问题谈到〈秋子〉的演出》,《新华日报》1942 年 3 月 6 日第四版。
    56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P384,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7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P30,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58 张庚:五幕歌剧《白毛女》总谱中《序言》,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版。
    59 张拓:《论中国歌剧的特性》, 1962 年 1 月 13 日《文汇报》。
    60 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P185,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61 马可:《在新歌剧探索的道路上——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经验》,1954 年《人民音乐》第 1 期。
    
    62 王保华、徐轶诚:《关于发展“中国民族歌剧”的几个疑问》,《戏文》2004 年第 3 期。
    63 周华斌:《我的大戏剧观》,《戏剧艺术》,2005 年第 3 期。
     64 刘诗嵘:《论坛‘史学组’谈论综述》,《歌剧》2004 年总第 119 期 P20。
    65 格里奥尔格·克内普勒:《十九世纪音乐史》P45,王昭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66 杰罗冈尼扬?莱昂齐耶娃:《法国歌剧史纲要》,陈复君译自《歌剧故事集》(1979 年版),见中央音乐学院编,《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 年第 2-3 期 P52。
    67十六至十八世纪,罗马天主教廷大力向远东和南亚地区传播天主教。天主教修道会之一的耶稣会在传教的同时,兴办教育。1594 年在澳门开办了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俗称三巴寺)。该学院到 1762 年才关闭,总共历时 168 年。澳门圣保禄学院是一所传教士学院,名列《辞海》的圣保禄学院师生有汤若望 、利玛窦、毕方济、艾儒略等十余人,中国著名学者吴渔山、陆希言也在该校毕业。
    68 [清]张汝霖、印光任:《澳门纪略》,“澳蕃篇”,嘉庆五年版。
    69《续文献通考》,卷 120。
    70 这八章歌曲分别是《吾愿在上》一章(La mia speranza è nel cielo I)、《牧童游山》二章(Il pastorello errante tra le colline II)、《善计寿修》三章(Buon calcolo per coltivare (forgiare, plasmare) la “longevità” III)、《德之勇巧》四章(La forza e l’arte della virtù IV)、《悔老无德》五章(Il pentimento di non essermi perfezionato nella virtù avvicinandomi alla vecchiaia V)、《胸中庸平》六章(Equilibrio interiore VI)、《肩负双囊》七章(Con due borse in spalla VII)、《定命四达》八章(Il destino prestabilito è presente ovunque VIII)。中文见《重刻畸人十篇二卷附西琴曲意一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天学初函本 P39。
    71 [德]魏特(Alfons Van):《汤若望传》,P106,杨丙辰译,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0 年版。
    72 A Formacao Intelectual do Jesuita,P495,Porto,S.N, 1917.
    73 J.B.Du Hald,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P112,270, La Hare ,1735.
    74 白晋:《康熙帝国传》,马绪详译,P222,载《清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75 J.B.Du Halde,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P266, La Hare ,1735.
    76 Maags: Bibliotheca Asiatica, P.Ⅱ,n.455,p25.
    77 方豪说:民国 26 年,他在北堂图书馆收藏的抄本中发现了德礼格的遗作一册共 78 页, 题名中有“Opera”(杂文:意大利文类:第 3397 号)。
    78 《律吕正义续编》卷 1,《续编总说》P3-4,钦定四库全书本。
    79 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P140-14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 年版。
    80 方豪:《中西交通史》P888,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民国七十二年版,另见大陆同名版本,湖南长沙岳麓出版社 1987 年版。
    81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P438,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82 廖辅叔:《乾隆宫廷音乐中的洋玩意》P49-50,《音乐研究》1990 年第 1 期。
    83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冯承钧译,中华书局 1995 年版。原名:Biblitheque des ecriivans de la compagnie de Jesus.
    84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版。
    85 朱德九、蒋晓苏编译:《外国歌剧荟萃》P51,明天出版社 1991 年版。
    86 注:汤显祖于 1590 年被贬至广东徐文县任典史。事见徐朔方编著《汤显祖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87 [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P18,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88 Memoires sur la musique des Chinois tant anciens que modernes,Paris,1780.
    89 第 245 任罗马教皇,Clement XI,1649-1721,1700 年至 1721 年在位。
    90 见“中国礼仪之争”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 P547。
    91 故宫博物院编:《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第 11 通。
    92 [法]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王国卿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P174,北京三联书店1993 年版。
    93 《清高宗实录》卷 962,乾隆 39 年 7 月庚申。
    94 《清高宗实录》卷 1130,乾隆 46 年 5 月乙亥。
    95 见《一七七一年韩国英在北京写给 P.D 的信》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译文》第 10 期,1985 年 12 月油印本。韩国英:(Pierre-Martial Gibot,1759-1780 年在华)法国人。
    96 软力量:指一个国家在文化、政治和价值观上的国际吸引力。这个概念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教授(Joseph S.Nye)在其《软力量:在世界政治中获胜的手段》(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中最先提出。他把“软力量”定义为“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即吸引和说服别人的能力,而非恐吓别人的能力”。“软力量”是相对于“硬力量”而言的,“硬力量”即恐吓能力,来自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97 [日]田中一成:《中国地方剧的发展结构》,台北《民俗曲艺》1981 年 10 月,第 12 期。
    98 1683 年台湾收复,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康熙帝以“活虎、活象、真马”等为道具演出《目连》传奇剧,由此对昆曲和弋阳腔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99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第四十章《但愿庆典仍继续》(1793 年 9 月 17 日、18日),王国卿、毛凤支、谷炘、夏春丽、钮静籁、薛建成译,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00《大清会典事例》,卷八二九,“刑部刑律杂犯”,收入王晓传辑录 P44。
    101 《乞丐歌剧》(Baggar’s Opera,):三幕民谣歌剧,剧本由英国作家盖伊(John Gay,1685-1732)撰写,由 英国作曲家培浦什(Johann Christopher Pepusch,1667-1752)采用 69 首英国民歌与流行歌谣创作而成。1728 年 1 月月 29 日在伦敦上演。200 年多来久盛不衰,1920 年经过英国男中音歌唱家奥斯丁改编后,以 1463 场的上演场次打破歌剧史的连演记录。
     102 [法]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二十一章“和传教士初次见面”。 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03 徐光启:《徐光启集》,P374,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104 蔡显原:字祺资,号蒙泉。佑子。嘉庆二十年举人,官琼州澄迈县训导,先后迁调儋州、潮洲、饶平训导。遗诗二千多篇,后人为之刊该《铭心书屋诗钞》录八百首传世。见载于《香山诗略》五十首。录廿五首于次。
    105 蔡显原:《铭心书屋诗钞》卷 2,《听西洋夷女操洋琴有序》,同治二年(1863)刊刻。
    106 出处同上。
    107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1-05.
    108 戴维斯爵士:即德庇时,一译为德俾士、迪孛士、爹必时,英国外交官和汉学家。1816 年随阿美士德勋爵使团来北京做汉文正使。1833 年被派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第三商务监督。1835 年退职。1844 年任驻华公使、商务正监督、香港总督兼总司令,1848 年去职。著有《中国诗歌论》(1829),《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两卷,1836)、《中国见闻录》(两卷,1841)、《交战时期及媾和以来的中国》(1852)、《中国杂记》(1865)等书,此外他还译过几部中国戏剧和小说,是当时著名的“中国通”。
    109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 By John Francis Davis, ESQ.,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36;repr.,Wilmington, Delaware: Scholarly Recources In.,1972, vo2, P175.
    110 熊月之:《晚清上海与中西文化交流》,《档案与史学》,2000 年 01 期。
    111 飞地:指归属某一国,但却地处另一国领土内的土地。
    112 John Rosselli:L'Impresario d'Opera——Arte e affari nel teatro musicale italiano dell'Ottocento,EDT, Torino, 1985.
    
    113 徐珂:《清稗类钞选》(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卷),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年版。
    114 转引自廖辅叔:《王韬与西洋音乐》,载《音乐研究》1984 年第 2 期。
     115 出处同上。见《上海有外国戏园》节。
    116 “Bishop, Anna Riviere.” Notable American Women, 1607-1950: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Ed.Edward T. James.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Bishop, Anna.” Appleton’s Cyclopedia of American Biography. Ed. James Grant.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 1888-1889.
    117 有学者认为:“上海歌剧协会”在 1906 年瓦伦扎离任后自行解散,但目前有资料表明:该组织到 1929 年才解散,1906 年该组织的活动可能是被暂时中断而已。
     118 [清]谢清高述:《海录(注)》冯承均注释,中华书局 1955 年版。
    119 [英《]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第 13 卷 P598 ,“歌剧”辞条,Stanley Sadi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published by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London, 1980.
    120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欧美环游记》(《再述奇》) P766, 岳麓书社出版。
    121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P662、666,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122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P666,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123 张德彝:《随使法国记》(《三述奇》)P510,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124 张德彝:《随使英俄记》(《四述奇》)P754,岳麓书社 1986 年版。
    125 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第六册 P251-25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年版。
    126 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第八册 P602-60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年版。
    127 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第十册 P4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年版。
    128 张德彝:《航海述奇·四述奇》,北京图书馆藏稿本。
    129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随使英俄记》P384,岳麓书社1984年版。
    130 “倭必纳”:即法语“opera”的汉语音译,opera 在法语中用来指歌剧院。黎庶昌,《西洋杂志》P479,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131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P260,文物出版社 2001 年版。
    132 蔡尔康等:《李鸿章历聘欧美记》P151,岳麓书社 1986 年版。
    133 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岳麓出版社 1986 年版。
    134 出处同上。
    135 王韬:《漫游随录》,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136 张德彝:《航海述奇》,1866 年,据北京图书馆藏稿本。
    137 出处同上。
    138 早在 1793 年英国公使来向乾隆贺寿时,他们就对戏台上清一色地由男人演戏的现象感到格外费解,中国戏迷告诉他们说:“因为中国人不让女人演戏”、“演女角的都是二姨子”(见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当然,欧洲也曾有过不许女人进教堂和唱诗班的历史,圣经就规定“妇女在教堂中必须保持缄默”。而歌剧在经历了三百多年(十六、十七、十八世纪)阉伶歌手非正常的声乐辉煌之后,到十八世纪时,欧洲女歌手已开始登上戏剧舞台,阉伶渐渐告退。欧洲歌剧经过几个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舞台艺术人性化倾向已取得了主流地位,人们对反人伦的艺术是持抵触态度的,声乐艺术中崇尚人性美也已成为了歌剧审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准。
    139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册 P434,团结出版社 1999 年版。
    140 文化意识:是指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遵循着认知心理学的普遍规律,以知识为起点,理解为手段,最后达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所谓“世界意识”,是对特定文化的超越,它要求人们从整个世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和考虑问题,包括对异国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认识异国文化。
    141 片意欣:《浅述日本歌剧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年第 5 期 P45,总第 445 期。 邦乐:日本从第七世纪所流行的“歌垣”歌舞( Utagaki ),一直到今天尚在日本民间保存的“雅乐”、“歌舞伎”、“能”、“文乐”等,这些都是日本传统音乐,日本人统称为邦乐( Hogaku )。
    
    142 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143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P77,第 97 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144 [日]星旭:《日本音乐史》P98,李春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年版。
     145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P112,第 137 则。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146 其余三解的歌词:
    1) 啼鴂声声行路难,夕阳虽好近黄昏。不啼清泪长啼血,风萧萧兮易水寒。呜!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天地无情岁又阑,恩仇稠叠泪阑干。男儿死而安足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呜!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别时容易见时难,我欲从之路阻艰。既悲逝者行自念,风萧萧兮易水寒。呜!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47 “高楼”:指的是梁在日本箱根与友人饯别时的环翠楼。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48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 45》下 P4-5,中华书局,1989 年 3 月第一版。
    149 思维定势:中国戏剧理论领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从心理学和思维科学中引入的重要概念之一。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思维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无论个人、某一时代或民族也同样存在戏剧思维的定势问题。参见陈世雄《戏剧思维》P163,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150 1879 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施雷许斯基在上海梵皇渡创办圣约翰书院,1905 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
     151 沈心工:原名庆鸿,笔名心工。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作者,上海人。1897 年读南洋公学师范班,1901年任该校附小教师。1902 年赴日考察师范教育,在东京留学生中创办“音乐讲习会”。他的著名歌曲《体操?兵操》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在日期留学期间始编乐歌,一生所写乐歌 180 余首、多数是用外国歌曲曲调或采用民间小调,也有少量作曲。
    152 高寿田(砚耘):1903 年留日,我国第一位小提琴留学生。回国任上海贫儿院音乐部主任,参加管弦乐队。曾在龙门师范等学校教授音乐。1914 年编著出版的《和声学》(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和声学教材。
    153 冯亚雄(历夫):1905 年留日学习长笛、单簧管、圆号等西洋管乐器。回国后与曾志忞、高砚耘创办贫儿院,教管乐。1912 年与曾志忞在北京创办“中西音乐会”,改良戏曲音乐和首创用西洋乐器伴奏京剧,曾教京剧大师梅兰芳演奏钢琴。
    154 原载《女子世界》1907 年第 6 期。
    155 黄爱华:《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中国戏剧现代化初期借鉴西方戏剧的曲折历程》P24,岳麓书社 2001 年版。
    
    156 《文艺协会会则》,载于《早稻田文学》明治三十九年一月号。
    157 《黑奴吁天录》戏报,现藏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内。
     158 [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P18,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159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第五章《思想的变化和维新运动》P314-3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160 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P16,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161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丛书第一编,独秀文存卷一》,1989 年 10 月第 1 版。
     162 [美]雅各布·阿甫夏洛穆夫:《把阿甫夏洛穆夫的音乐送回中国》,载《光明日报》1985 年 5 月 19 日第三版。
     163 本节参考文献:曲伟、李述笑主编:《犹太人在哈尔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宋安娜主编:《犹太人在天津》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 年版。格尔德卡明斯基:《老上海浮世绘》,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苗苗:《黑龙江百年故乡音乐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甘璧华:《阿·齐尔品和索·古贝多琳娜作品中的东方特点及其比较研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 P60。王小夕:《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影响》,《中国音乐》杂志,1994 年第 4 期。[日]熊泽彩子:《亚历山大·齐尔品与中日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P64。阎宝林:《与中国音乐一生结缘的齐尔品》,《人民音乐》1997 年第 12 期,P37。
    164 周文中:《齐尔品在音乐上的贡献》,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1982 年第 4 期 P98。
    165 注:追溯过去中国文艺界“莫须有”鲁迅与歌剧《红楼梦》的讨论可见:鲁迅的确收到了齐尔品的约稿信。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说明鲁迅有改编《红楼梦》为歌剧的意向和具体行动。鲁迅重病后不久离世,与齐氏的素未蒙面、他对“白俄”的一贯成见、对苏联共产主义政权的理解都不可能让他在这些身心条件下完成改编。过去贺绿汀的回忆和赵国雄的文章《鲁迅与歌剧〈红楼梦〉》(《艺术界》1994年第 1 期)都对此缺乏考证。而高信的《鲁迅和夭折的歌剧《红楼梦》——夜读记疑之二》(《中国图书评论》,1995 年 02 期)以及廖辅叔的《齐尔品与鲁迅通信小议论》(《音乐研究》1996 年第 4 期,P42。)均对此进行质疑。鲁迅一生虽有不少观剧杂感和评论,但没写过任何剧本,也没有任何戏剧论著。
     166 桑桐:《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的探讨》,《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P298,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167 North China Daily News April 12, 1934 [6 ].
    168 傅彦长:曾与李叔同、丰子恺等人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为同事,教乐理课。后为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与潘公展、范争波、朱应鹏、傅彦长、王平陵等人被称为“国民党文人”。编辑《前锋月刊》等刊物,以“民族主义”名义对抗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提倡反共文学,为鲁迅的公开论敌。日本入侵上海后,傅彦长变节为落水文人,主编过《南风》杂志。
    169 上海音乐学校编:《音乐界》上海民智书局发行,1923 年 5 月创刊。
    170 青主与夫人华丽丝(E?Vakesby)曾创作过歌剧,刊登在音乐杂志上,但没有上演的记载。
    171 张若谷:上海南汇人。原名张天松, 字若谷,笔名繁多,如摩炬、马尔谷(教名)、百合、南方张、刘舞心女士、虚斋主等,信奉天主教。民国时期著名的海派作家、编辑、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1925 年毕业于上海天主教震旦大学,同年在上海新民图书馆兄弟公司出版了小学教材《表情歌舞》。1926 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1927 年主编上海《真美善》杂志。曾任上海《大晚报》驻欧洲记者,1932 年在比利时天主教大学留学,曾受过十一世天主教教皇的接见。归国后甚得国民党政府赏识。张若谷在文艺观上与左翼文艺旗手鲁迅为论敌。后曾因公开抗日遭日本人逮捕。代表译作《德伯家的台丝》、《大卫.科波菲尔》等,著作有《文学生活》、《马相伯先生年谱》、《异国情调》、《战争·饮食·男女》、《文学生活》、《艺术三家言》、《音乐 ABC》、《歌剧 ABC》、《到音乐会去》、《都会交响曲》、《新都巡礼》等。
    
    172 傅彦长、朱应鹏、张若谷:《艺术三家言》P305,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27 年版。
    173 夕夕(即闻一多):《戏剧的歧途》,1926 年 6 月 24 日《晨报副镌》,《剧刊》第 2 期。
    174 张若谷:《歌剧 ABC》P11,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75 张若谷:《歌剧 ABC》P15,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76 张若谷:《歌剧 ABC》P15,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77 张若谷:《歌剧 ABC》P16,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78 张若谷:《歌剧 ABC》P17,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79 张若谷:《歌剧 ABC》P19,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180 向培良(1905-1961):湖南黔阳人,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1924 年与高长虹等人在北京创办《狂飙周刊》,次年参加莽原社,后投靠国民党。
    181 徐公美:毕业于北京人艺戏剧专科学校,后任上海大夏大学电影教育课教授、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主任。著有《演剧术》、《电影发达史》、《戏剧短论》、《日本电影教育考察记》、《演剧概论》、《电影场》、《农民剧》等。
    182 胡葵荪:《歌剧概论》中《戏剧小丛书编篡例言》P1,商务印书馆民国 25 年版。
    183 胡葵荪:《歌剧概论》P6,商务印书馆民国 25 年版。
    184 叶遇春: 字来青,号戆庵,浙江温州人。清末状元张謇的学生,曾参与编篡《通州》、任浙江陆军讲武堂教席、被蔡元培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副教授,主讲《易经》。晚年潦倒病卒。
    185 叶遇春:《西洋歌剧考略》P4,商务印书馆民国 20 年版。
    186 徐迟:原名徐商寿,笔名唐琅,浙江湖州人。著名作家。童年在其父创办的贫儿院受西乐熏陶,后成为我国著名作曲家沈亚威的中学音乐老师。1936 年 4 月 15 日在上海《六艺》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歌剧院及其它》、《音乐志》。1938 年与陈歌辛一起创作歌曲《水风车》(上海《纯文艺》)(旬刊)第一卷第 3 期。1941 年 10 月 20 日在桂林《大公报》副刊《文艺》中发表《音乐的情形——诗的产生——一个美学的尝试》。1942 年 5 月 29 日在桂林《大公报》上发表《音乐的两封公开信——音乐、标题音乐、舞蹈、歌剧的世界性、民族性》(署名徐迟、马思聪)。1943 年 1 月 24 日在重庆的《新华日报》(星期日第四版)发表了《〈秋子〉再次演出评》。建国后作音乐评论《从音乐会出来》(1946 年 3 月 15 日上海《文汇报》副刊“世纪风”)、《用音乐的语言表现伟大的祖国——访马思聪》(1954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代表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等作品。
    187 金克木: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早年以诗名世,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著称。
    188 徐迟:《西方古典之于我》,《音乐爱好者》1996 年第 2 期。
    189 1937 年,徐迟又把罗西尼、多尼才蒂和贝利尼三人增写入《歌剧素描》。1937 年 12 月出版有《世界之名音乐家》(系百科小丛书之一,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7 年 12 月版)、《音乐家和乐曲的故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8 年 4 月版)。《自序》中说:“以上二书(《歌剧素描》和《乐曲与音乐家的故事》)是姊妹篇,都是介绍音乐家及其音乐创作的,是根据英文书译过来在重行编写而成的,是再创作。
    190 刘诗嵘、李润华:《徐迟与音乐》载于周明、向前主编的《难忘徐迟》P287,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年版。
    191 注:《小朋友》第一期的具体出版时间在 1922 年 4 月 6 日,但早在 1921 年的 10 月份,陆费逵、黎锦晖、 王人路、陆衣言、黎明等 5 人已经开始运作了。
    192 即杨潮:(1900-1946)原名杨九寰,笔名羊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共党员,国际问题专家、军 事评论家、民国新闻巨子,爱好音乐、戏剧,翻译了《马克思论文艺》,抗战末后被国民党杀害。
     193 黎锦晖当时用的和声教材是戴逸青编的《和声与制曲》,中华书局 1928 年版。
     194 上引用均见黎锦晖:《麻雀与小孩·卷头语》,中华书局 1928 年版。
    195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载自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三辑 P90,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年版。
    196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上海卷》,学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197 王人美自述、解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
    198 居其宏:《走向戏剧性——作为戏剧作品的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99 以下引用皆出自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第 3 册 P105,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年版。
    200 程懋筠:《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之使命及计划》,《音乐教育》1933 年 4 月第 1 卷第 1 期。 又见《黎锦晖一流剧目何以必须取缔》,《音乐教育》1934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201 冯德:《关于现在中国小学的和一般的音乐说几句话》,《开明》(音乐专号)P702,1929 年第1 卷第12号。
    202 邓湘寿:《编者的几句话》(1930 年 6 月 1 日),载于《明月歌》。
    203 杨子林:《明月略史》,载《北洋画报》,1930 年 10 月 28 日。
    204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载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第 3 册 P90,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年版。
    205 李岩:《冬来了,春还会远吗?——纪念黎锦晖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要点实录》,《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 1 期 P141。
    206 王国维:《论小学校唱歌之材料》,《教育世界》1907 年10 月第148 号。
    207 孙继南:《对黎锦晖历史评价的再认识》,《人民音乐》2002 年第 4 期 P39。
     208 王人路:《儿童读物的研究》,中华书局 1933 年版。
     209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最后的胜利》“旨趣”,中华书局出版社 1930 年版。
    210 王人路:《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载于王泉根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P79l,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211 该曲曾于 1935 年被肖向荣填词为《远征曲》在红军中传唱。参见石磊:《中国近代军歌初探》P146,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
    212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P69-70,人民音乐出版社版1993年版。
    213 音乐史学家陈聆群先生把这段音乐作为宣叙调对待,他认为此段音乐的价值在于:黎锦晖已为最使作曲家们踯躅的宣叙性曲调的写作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参见陈聆群:《黎锦晖——中国近代歌舞剧的鼻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二十世纪》P149,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版。
    214 项阳:《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黎锦晖的探索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音乐艺术》2003 年第4期。
    215 唐槐秋:湖南人,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导演和戏剧家,1925 年与田汉一起创办南国电影剧社,后创中国旅行剧团。
    216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三辑 P117,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年版。
    217 明言:《唯美主义、启蒙主义、平民主义的融会贯通——为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10 周年而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 年第2期P70。
    218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219 叶绍钧;儿童歌剧《蜜蜂》(何明斋曲),商务印书馆 1933 年 10 月版。
    220 1928 年 5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叶绍钧,何明斋配曲。
    221 曾志忞:《新民丛报》1904 年第 14 号、20 号,载于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P20,现代出版社 1996 年版。
    222 曾志忞:《乐典教科书·自序》,张静蔚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资料汇编》(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年版。
    223 北京《顺天时报》1914 年 4 月 8 日第五版——《梨园春秋》版中《歌剧改良百话》之三。《歌剧改良百话》资料的线索, 由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提供,该文原作者署名“志忞”,刊载原件《顺天时报》现存“国家图书馆”,本文由北京广播学院教师卢栩根据其缩微底片翻拍制成复印件。后由冯文慈先生 1999 年 6 月校订重新刊登。
    224 见 1914 年 11 月 22 日《东京朝日新闻》。
    225 曾志忞:《歌剧改良刍议》之十七,1914 年 4 月 12 日北京《顺天时报》第五版《梨园春秋》。
    226 宋春舫:浙江吴兴人,王国维的表弟,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海洋学家,曾留学瑞士,精通英、德、拉丁等多种文字,回国后任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书房“褐木庐”主藏国外戏剧书刊,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
    227 欧阳予倩 1921 年 5 月在上海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三人组成民众剧社出版的《戏剧》杂志中,就发表了其译作《西洋歌剧谈》、《法兰西的歌剧》、《德国的歌剧》、《俄罗斯的歌剧》等文章皆使用此日语字。1929 年 4 月他在广州开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1929-1931)的戏曲课程(粤剧)称“歌剧”。他在后来抗战中搞的桂剧有时候也称新歌剧,实际上不过是在音乐唱腔上借鉴了一些歌剧的外化形式而已。
    
    228 郑伯奇:《中国戏剧运动的道路》,《艺术》月刊 1930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229 宋春舫:《宋春舫论剧第一集》P280,中华书局 1922 年版。
    230 宋春舫:《宋春舫论剧》P278,中华书局 1923 年版。
    
    231 黄若海:《谈歌剧》,《歌剧通讯》1943 年 11 月创刊号。
    232 陈大悲与蒲伯英(1875-1934)1922 年 11 月在北京创办的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233 余上沅:《歌乐剧此时有提倡的必要么?》,《晨报副刊》1923 年 2 月 1 日。
    234 赵太侔:《国剧运动》,新月出版社 1927 年版。
    235 熊佛西:《佛西论剧》P37,北京朴社出版社 1928 年版。
    236 张寒晖(1902-1946):曾用名张兰璞、张含辉,河北定州人。著名抗日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话剧艺术家。张寒晖 1941 年 8 月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1944年曾为延安民众剧团创作了新歌剧《爷台山》, “抢救失足者运动”中被错整,1946 年逝世。
    237 葛一虹:《中国话剧史》P68,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年版。
    238 《中国戏剧社组织大纲》,《国剧运动》P268,新月出版社 1927 年版。
    239 余上沅:《国剧运动?序》P1,新月书店 1927 年版。
    240 余上沅:《国剧》,原作为英语,载《中国文化论文集》,林传鼎译文,1925 年 4 月上海《晨报?晨曦》栏。
    241 山东《文化艺术志》第 4 辑 P195-202,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济南市文化局编志办公室 1984 年12 月编印。
    242 张曙:原名张恩袭,生于安徽歙县,男中音歌唱家和作曲家,1938 年在桂林遭日军飞机轰炸牺牲。1926年在上海艺术大学就读,1928 年入田汉领导的“南国社”从事进步戏剧活动,1929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我国现代声乐先驱者周淑安教授主修声乐,师从黄自学作曲。1930 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3 年后出狱复读原校并加入左翼“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曾经为田汉的《南归》(1929)《洪水》、《复活》等话剧谱写插曲,作有大众生活音调浓郁、奔放热烈而富有战斗激情的抗日歌曲《保卫国土》《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等歌曲。
    243 对这个歌剧史实的考证工作直到 1995 年才被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揭开。见戴鹏海:《中国第一部大 型歌剧〈王昭君〉考》,载于《音乐研究》1996 年第 1 期,又见 1998 年第 4 期《音乐爱好者》中《中国第一部大型歌剧《王昭君》——纪念张曙诞辰 90 周年、逝世 60 周年》。
    244 本人认为:郭沫若在 1924 年前后创作了历史剧《昭君出塞》,这个剧本以“人”的尊严反对“帝王”的特权,歌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是“五四”运动思潮的集中表现,而且在当时的戏剧界影响广泛。歌剧的文本是否与之有关有待进一步查实。
    245 当时为上海著名歌手。1938 年 7 月在延安与温涛、吕骥、潘建、伯钊、向隅等艺术家一起创作了歌剧《农村曲》;1946 年 5 月 4 日,李丽莲同丈夫欧阳山尊从延安来到上海在辣斐大戏院表演了延安秧歌剧《兄妹开荒》。
    
    246 上海《申报》,1930 年 8 月 31 日。
    247 上海《申报》,1930 年 9 月 3 日。
    248 卡尔登剧院:也叫卡尔登大戏院,英文 Carton,位于上海黄河路 21 号。1923 年 2 月 9 日由英国商人开设,主要用来放映影片,在默片时代,拥有一支骄人的影院乐队。1935 年至 1937 年以演话剧著称,被时人称为“话剧大本营”。1951 年改名为长江剧场,1993 年停止运营。
    249《扬子江暴风雨》的演出情况:插曲部分由蒲风、安娥、孙师毅、孙瑜、许幸元作词,乐曲由聂耳完成。1934 年 6 月 30-7 月日月以上海的麦伦中学名义借八仙桥青年会礼堂演出。演员:聂耳(老王)郑君里、王为一、徐韬、露露、于学伟、合唱指挥:吕骥、田海男(田汉之子,饰小拴子),共演出三场。
    250 开明社:上海的新剧社团之一,该剧社拥有自己的乐队,著名作曲家和二胡演奏家刘天华 1912 年就在该社就职。
    251 黄爱华:《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P292,岳麓出版社 2001 年版。
    252 出处同上,P285。
    253 出处同上,P292。
    254 原出自日本的《大阪日日新闻》大正三年十一月二日。转引黄爱华:《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P287。
    255 泰西,又称太西、大西,这是明代以来的世界文化地理名词,在清朝文献中指欧洲、西方之意。
    256 郑正秋:《新剧经验谈》(二),载《菊部丛刊》下卷“剧学论坛”。
    
    257 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聂耳全集》下卷中《戏剧为社会教育之之利器》P5,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
    258 注:“[ ]”括号中语,为其聂耳当时的中学作文老师的批补文字。
    259 中学作文《观本校学生会成立之演剧以后》,出处同上,P16。
     260 [日]齐藤孝治;《聂耳——闪光的生涯》,P62-63。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261 参见聂耳 1931 年 11 月 30 日记:“在锦晖家里听 opera 腊盘,给我鼓励真不少!” 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聂耳全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
     262 1932 年 7 月 13 日上海《时报》副刊“电影时报”。
    263 [日]齐藤孝治:《聂耳——闪光的生涯》,P133。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264 上海《时报》副刊《电影时报》,1932 年 7 月 13 日。
    265 上海《电影艺术》第三期,1932 年 7 月 22 日。
    266 上海《申报》(本埠增刊),1935 年 1 月 6 日。
    267 上海《中华时报》,1934 年 11 月 11 日。
    268 《香篆幻境》(Incense Shadows):1941 年 8 月在上海重演时改名为《古刹惊魂》。后改名《古刹惊梦》、《茑萝梦》。为三幕舞剧。中国舞蹈界曾称其为舞剧。
    
    269 载于《艺声》1935 年 8 月第 3 期。
    270 [日] 齐藤孝治:《聂耳——闪光的生涯》P189。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271 周巍峙主编:《聂耳全集》下编 P146,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
    
    272 本人以为:“唱”字难以说明这种歌剧的实质,把这种形式的“歌剧”称为“话剧加歌”更为合适。
    273 董健:《田汉传》P375-376,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
     274 《聂耳日记》,1932 年 2 月 7 日。
    
    275 董健:《田汉剧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中国现代戏剧史稿》P282,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年版。
    276 田川、荆蓝主编:《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183,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277 参考资料:《田汉——纪念田汉同志诞生 85 周年》,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5 年版。石磊:《中国近代军歌初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6 年版。周巍峙主编:《聂耳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汪毓和:《聂耳评传》,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研究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年版。施旭升主编:《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版。
    278 魏如晦:即钱杏邨(1900-1977),原名钱德富(赋),曾用笔名阿英、魏如晦等,安徽芜湖人,左翼文坛著名的理论批评家,太阳社发起人,建国后任天津文化局局长。著有《阿英文集》。
    279 项阳:《歌剧音乐》,载于孙继南、周栓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P381-382,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280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P192,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
    281 潘公展: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上海《商报》主笔。1930 年任中国公学副校长、中央政治学校新闻事业专修班主任兼教授。1932 年任上海晨报社社长。1934 年 5 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审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务委员、上海市社会局局长,是直接镇压进步文化运动的主要成员。1935 年任上海儿童书局董事长。抗战期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抗战任《申报》社长。1946年复任儿童书局董事长。1949 年去美国,任华美日报社社长、总主笔。1975 年 6 月 23 日在美国逝世。
    282 陈大悲(1887-1944);原名陈听奕,浙江杭州人。中国早期话剧(新剧)演员的编剧,以扮女角演悲剧见长。有文明戏代表作《浪子回头》、《美人剑新剧》,著有通俗戏剧理论《爱美的戏剧》,在新剧运动中颇有影响。1922 年陈大悲在北京创办北京人艺专门戏剧学校。五四运动剧作有《良心》、《英雄与美人》、《双解放》、《虎去狼来》、音乐剧《西施》等,他还写过小说、剧论、杂文,翻译出版过外国戏剧、小 说和理论作品。
    283 首次招生 20 名,另有四名备取。教导主任王绍清、导师徐公美、吴晓邦、陈歌辛、顾文宇、陶文若等。课程设有:国语、声乐、舞蹈、表演术。戏剧概论、戏曲史等。旨在培养中国戏剧建设人才。见《山东省立剧院第一周年纪念年刊》论文 P85-86。
    284 弗兰克尔:1941 年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李德伦、张昊、丁善德、瞿希贤等都曾从其学习。
    285 《西施》:由陈大悲编剧,顾文中导演、吴晓邦285编舞、陈歌辛指挥。主要演员有程静子、范寅甫、吕平、 钱风等人。1935 年 9 月 26 日由上海剧院乐剧训练所首演于卡尔登大戏院。
    286 骥江叟:《一代歌仙陈歌辛》载于《上海滩》1995 年第 3 期。
    287 见《山东省立剧院第一周年纪念年刊》论文 P85-86。
    288 章枚:广东人,1937 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41 年后在新四军中从事音乐工作,1943 年赴延安。解放后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任文化局领导等公职。
    289 章枚:《音乐艺术往哪儿去?》,原载于 1936 年《音乐教育》,现载于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P626,现代出版社 1996 年版。
    290 田汉:《评〈西施〉》,原载南京《新民报》1935 年 10 月 16 日,见《田汉全集》第 16 卷 575-581,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291 《歌剧通讯》:(成都)中国歌剧艺术学会主编,1943 年 10 月创刊。
    292 洪深:电影、戏剧编导。字浅哉、伯骏。1916 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专攻戏剧。1922 年回国后在沪从事戏剧活动,三十年代参加左翼戏剧活动。二十年代初进入电影业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较正规的电影剧本并导演了《冯大少爷》、《四月里底的蔷薇处处开》、《爱情与黄金》等 30 余部影片,建国后曾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事务联络局局长等职。
    293 焦菊隐: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和翻译家。1938 年在法国巴黎大学以博士论文《今日之中国戏剧》获文学博士后归国。1942 年在四川江安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话剧科教授兼主任。
    294 此文是焦菊隐于 1940 年 4 月 19 日在桂林青年会戏剧讲座上的演讲。后发表在 1940 年 6 月的《新中国戏剧》创刊号上,今见《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1-19,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295 此文原载于 1941 年桂林版的《扫荡报》上,今见《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14-159,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296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1,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297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1,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298 注:焦菊隐这里说的“宣诵”即宣叙调。
    299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2,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0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5,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1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5,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2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8,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3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8,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4 《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9,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5 注:本人认为焦菊隐这里所谓“主旋律”即指用音乐的主题发展手法来刻画歌剧的人物形象。
    306 情节剧(melodrama):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其特征是戏剧情节多变,矛盾冲突激烈,剧情以大量的偶合因素,戏剧场面紧张。欧洲的情节剧——即“原始情节剧”盛行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人物有程式化特征,剧情通常是扬善惩恶的道德说教,间有音乐插入配合剧情,大团圆收场,易为观众接受。
    307 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二卷)P122,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308《沿着民族化之路开拓前进——忆“剧七”的民族新歌剧、歌舞剧活动》,http://www.gdwh.com.cn
    309 黄自:江苏人,我国三十年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作曲和音乐欣赏,在其课程中讲讲授了西方歌剧。民国歌剧史的许多作曲家多是其弟子,如张鲁、张昊、钱仁康、陈田鹤、向隅、黄源洛等。黄自是我国早期歌剧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但他本人在歌剧方面却没有作品,只有清唱剧《长恨歌》一部。著名的声乐作品有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310 陈田鹤:原名启东,作曲家。浙江永嘉人,1928 年入温州私立艺术学院,1930 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学作曲。1934 年任教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6 年在山东省立剧院从事音乐创作及教学。1940 年在重庆任国立音乐院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1949 年任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授。1951 年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从事作曲。
    311 钱仁康:著名音乐学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锡山人。1941 年毕业于上海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本科。
    312 如普契尼的《外套》、《修女安洁丽卡》、《姜尼·史基基》(Il Tabarro, Suor Angelica, Gianni Schicchi,1918年首演)这三部歌剧乍看好像是不相干的,但内容都在探讨人世间生与死的苦恼。
    313 陈志昂,《抗战音乐史》P270,黄河出版社 2005 年版。
    314 白虹(1919-1992):即黎锦晖创建的明月歌舞团时的演员白丽珠,北京人,上海流行歌坛著名演员,曾向黎锦光学乐理,从张昊学作曲,向马索夫学舞蹈。
    315 张昊:字禹功,号汀石。作曲家,湖南长沙人,精通七国语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国立音专师从萧友梅、黄自学作曲,向苏石林学声乐。1937年公费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梅西安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1955年在意大利的罗马切奇利亚音乐学院的大师班深造。后在拿坡里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并于196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后于西柏林自由大学、科隆大学执教9年。1980年到台湾,任中国文化大学音乐系主任、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90年曾两次回大陆访问演出。主要作品有歌剧《上海之歌》(该剧简谱版由现代出版社当年出版),合唱曲《怀仙娜》、管弦乐《小婿相亲》,交响乐《大理石花》、《华冈春晓》、《东海渔帆》、铜管五重奏《梅山舞》等。《大理石花》是作者在巴黎时期所写的作品,曾多次在欧洲各国演出及电台广播。该曲1986年曾获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年颁发的“西乐作曲奖”。1990年5月又在上海演出,由作者亲自指挥。
    316 黄永熙:抗战中上海音乐界的知名合唱指挥。作有《斯人何在》、《怀念曲》等歌曲问世。1947年赴美,1967年到香港,后在美国纽约去世。黄永熙担任过香港圣乐团、中华基督教圣咏团指挥,曾出任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社长等社会职务。
    317 原件为该会议纪要,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18 任光: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学音乐,曾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主任,左翼运动时期的音乐干将,民国时期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40 年 7 月随叶挺将军赴安徽从事军队音乐创作,后牺牲于“皖南事变”。代表作有电影插曲《渔光曲》、抗日歌曲《打回老家去》、器乐合奏《彩云追月》等
    319 郑志声:原名郑厚湖,广东中山人,1928 年后赴法里昂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留学作曲,1937 年回国后曾在重庆国立歌剧学校(原山东剧院)任训练部主任和指挥。
    320 王洛宾的二幕歌剧的正式出版最早的版本见《歌林三集》,福建永安歌林出版社 1942 年 12 月印行。
    321 该曲后被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原名《我愿做个牧羊人》或《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曲调出自哈萨克族民歌《洁白的前额》(也称《白额姑娘》。
    322 赵启海:徐州人,王洛宾在北京师范大学时期的同学,民国时期著名歌唱家。1938 年初,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武汉,著名群众歌咏工作者赵启海和刘良模等人在武汉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延安时期与冼星海合 作写了《到敌人后方去》、《祖国的孩子们》、1939 年 6 月上旬,赵启海来西宁,在该剧公演前将此歌曲带至重庆,随后传播出去。
    323 本节有关王洛宾参考资料:周宜逵:《回忆洛宾(一) 60 年前在青海的真实情况》,《西海都市报》。 周宜逵:《回忆洛宾(二) 六十余年前在青搜集整理民歌》。刘凯:《王洛宾在青创作抗日歌剧——〈沙漠之歌〉》,http://www.qhnews.com.
    324 据《中国音乐史简编》中项阳撰写的《歌剧音乐》章中 P383 云:该剧演出于三十年代末的上海。而陈志昂的《抗战音乐史》(P90)中说 1940 年才在新加坡完成。有记载称曾在上海演出,但对于演出的具体情况,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资料。
    325 陈志昂:《抗战音乐史》,P90,黄河出版社 2005 年版。
     326 王震亚:《郑志声传略》中说:“从《郑成功》的几个片段,可以看出他在创作民族气魄歌剧方面的探索”。见《中国音乐学》1990 年第 1 期 P118。
     327 臧云远:山东蓬莱人,现代诗人,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 年春从日本回国,1938 年在延安两次受到毛泽东接见,著有诗集《炉边》、《云远诗草》(上下集)、诗歌《苗脉》,歌剧《秋子》等,建国后曾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
    328 黄源洛:湖南长沙人。北伐战争时期组织“荷花池民乐队”参加打倒列强和军阀的革命宣传,1928 年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黄自修理论作曲。黄源洛摹仿西欧歌剧创作了儿童歌剧《名利图》获得成功。1931 年参加集美歌舞剧社及左翼剧联“五月花剧社”,因在杭州演出田汉的《乱钟》等剧,遭国民党镇压。抗战后,他任重庆中华交响乐团中提琴师,创作了歌剧《秋子》后,1942 年又与陈定、臧云远合作了三幕抒情歌剧《苗家月》,但未能上演。抗战胜利后,1946 年应歌唱家胡然之邀在湖南创办“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50 年在海军文工团创作了歌剧《战台风》,后准备创作歌剧《郑成功》而因反右风未果。1957 年在提出走格林卡的歌剧道路后,被错划为右派(见 1957 年 12 月 11 日,《音乐通讯》第24 和 25 期合刊,中国音乐家协会办公室编:《音乐界在反右斗争取得胜利后继续投入整风运动》,里面提及右派就有黄源洛等人)。黄源洛生前还著有《民族调式与和声》(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从中人们可以看出他对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关切。
    329 当时该剧的舞台美术各个环节的艺术效果都得到了一致好评,背景材料的制作虽因陋简,但幻灯机投射下的富士山积雪以及日本女人和服的美丽图案都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见叶语《大歌剧〈秋子〉演出的前前后后》,载于《新文化史料》1994 年第 2 期。
    330 鹿地亘(1903-1982):著名的日本反战作家,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亲密战友。战前就遭日本政府迫害,秘密逃亡到中国。1938 年 11 月 28 日和 1939 年冬,他两次到桂林以“在华日本反战同盟”西南支部负责人身份先后在国际宣传委员会主办的座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时事讲座等场合和广西大学,广西学生军第一、二团等单位进行反战演讲。1945 年,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特地接见了鹿地亘夫妇。
    331 据戴鹏海先生考证:该剧的故事最早见于 1939 年冬的《生活周刊》,而叶语称 1938 年 4 月的《大公报》也刊登了该消息,后世多从戴先生的说法。1940 年中国实验歌剧团的筹备会举办了歌剧的清唱音乐会的节目单中说,秋子的故事来源于民国 27 年(1938 年)4 月的《大公报》上的报道。
    332 注:《秋子》实际上属于正歌剧,当时作曲家对大歌剧和正歌剧的认识可能有些模糊。
    333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日本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三十年代前就结束了。该派创作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新感觉派的代表是诗人横光利一。
    334 这个形式在欧洲的格鲁克和莫扎特时代就很普遍使用了,从当时的国际歌剧创作上看是很传统的,但它对中国则是完全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一部歌剧。
     335 骊歌:即告别的歌,“骊驹之歌”的简称。
    336 王沛伦:江苏人。曾从萧友梅等人在上海国立音乐院选修音乐,1942 年元月和 1943 年元月两度指挥《秋子》演出。后曾协助程懋筠恢复民国政府的音乐教育委员会、在南京中国广播电台工作创作《新中国序曲》、《卖糖人组曲》、《台湾组曲》等之国乐合奏曲。来台湾后,担任台湾省交响乐团及中广管弦乐团指挥。著有《音乐辞典》、《歌剧辞典》、《乐人字典》、《音乐字典》等。
    337 预演时,由吴樾荫扮演宫毅、秋子由刘亚琴扮演、大尉由谢林涛扮演。
    338 莫桂新:男高音歌唱家和合唱指挥。张权的丈夫,声乐家黄友葵的学生。建国后在中央歌剧院工作,后被错打为右派劳教,1958 年食物中毒死于黑龙江兴凯湖农场。
    339 张权:江苏宜兴人。中国最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才华出众、人品高尚,人生充满坎坷。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专修钢琴,同时随俄籍音乐家马巽和周淑安学习声乐。1949 年毕业于美国纳萨瑞斯女子大学音乐系,后至纽约研究生院深造,1951 年毕业,获音乐文学硕士学位,音乐会独唱家和歌剧表演艺术家。
    340 黄辉:《怀念父亲黄源洛》,《人民音乐》2000 年第 8 期,总第 412 期 P18。
     341 《新华日报》1941 年 4 月 9 日第 2 版,又见李方元等编:《抗日战争时期音乐资料汇集·重庆〈新华日报〉专辑》P218-219,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342 (重庆)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
    343 徐迟:《〈秋子〉再次演出评》,《新华日报》1943 年 1 月 24 日第 4 版。
    344 严良堃:《乐音声声伴君行》,周明、向前主编:《难忘徐迟》P58,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年版。
    345 田汉:《新歌剧问题——答客问》,《艺丛》(桂林)第 1 卷第 2 期,1943 年 7 月出版。
    346 潘孑农:著名电影剧作家,1937 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关山万里》,插曲《长城谣》(刘雪庵作曲)曾广为流传。潘孑农在二十年代后期从事文学写作,三十年代多写话剧剧本,四十年代已是国内知名的话剧编剧和导演。他的《从建立中国歌剧的路向谈到〈秋子〉的演出》一文,原载于 1942 年 3 月 6 日《新华日报》第 4 版。
    347 陈志昂的《抗战音乐史》P242 中(黄河出版社 2005 年版)认为:潘此处所说的题材是指的“日人反战、厌战,可能诱发中国人的消极情绪,这当然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
    348 夏白:文艺评论家。曾写过三幕歌剧《黎明舞曲》、小歌剧《人民的太阳》。著有《关于星海》、《简谱体系》等文艺理论著作。五十年代曾担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的秘书长,发表有《论贺绿汀同志对音乐艺术几个问题的形式主义观点》《人民音乐》1955(4)。他对《秋子》的评论文章《怎样建立新歌剧》载于《新华日报》1942 年 3 月 7 日第 4 版。
    349 《新华日报》1942 年 3 月 16 日第 4 版。
    350 《新华日报》1942 年 5 月 19 日第 4 版。
    351 胡然:民国时期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作曲家,中国现代声乐先驱者周淑安先生的高徒。后为湖南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人兼校长,编有《中国歌丛》。
     352 洪深:《洪深文集》第四卷 P311,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年版。
    
    353 朱肇洛:曾用笔肇洛。1947 年入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讲《中国戏剧史》。作有《戏剧论集》等。
    354 山东《文化艺术志》第 4 辑 P318。
    355 《国立实验剧院组织大纲》及有关资料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56 《国立歌剧学校视察报告》:原件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357 沙梅:笔名,原名郑志(又名郑导乐) , 四川广安县人。1926年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专,与冼星海等同学。师从萧友梅,1931年毕业后因参加过左翼音乐活动。1931年1月与文艺理论家章泯(谢韵心)一起创办了《戏剧与音乐》(笔名夏蔓蒂)杂志(上海艺术书店出版)。翻译有《近代歌剧》;《音乐短论》等文章,阐述了“音乐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观点、音乐面向大众化的观点,曾给聂耳以启发。不久被捕,三年牢狱生活后更名沙梅,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与张曙光、冼星海一起在三厅共事。建国后, 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上海乐团歌剧团团长等职,为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代表作有管弦乐与川剧锣鼓的《川剧锣鼓联奏》,《杜十娘》写唱腔及乐队伴奏,专著《论川剧高腔音乐》。
    358 抗建堂:当时山城重庆最新型的大会场,一九四零年建造在重庆市中一路纯阳洞上。
    359 晚清川剧剧本《红梅阁》的文本来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周朝俊的传奇剧本《红梅记》,沙梅的歌剧《红梅记》实际上又回到了该传奇剧的原名,川剧剧本具有人物典型化、情节趣味化和语言地方化的改进,这些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改编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歌剧,我们完全可以把《红梅记》看成是象文革时期新疆维吾尔歌剧《红灯记》一样,属于对同名京剧的移植。后人(冯光钰)也有称之为古典歌舞剧。见《音乐研究》1998年第1期,《力求川剧音乐研究更加科学化——读沙梅遗著〈川剧传统音乐科学剖析〉有感》。沙梅在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之交又将该歌剧《红梅记》改编成新川剧《红梅赠君家》(阳友鹤导演),但没有再冠为歌剧,这说明他事实上已经承认了自己过去作的歌剧属于戏曲改良。
    360 沙梅:《弘扬民族文化与中国独特的音乐界后记》,1992 年第 1 期《歌剧艺术》杂志。
    361 许如辉:曾用许吕吕、水辉、白沙、白水、古牧、代鲁等,浙江嵊县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和电影音乐作曲家,戏曲音乐歌剧化早期实践者之一。1936 年,许如辉在上海曾经为田汉编剧的话剧《号角》中作歌曲两首。1937 年,分别为汪优游、王美玉、王雪艳的通俗话剧《刁刘氏》、《吴松与潘金莲》、《武则天》等剧作曲。1941 年 10 月, 他为作曲家张曙追悼会(田汉, 王泊生主祭)谱写的《哀乐》后来成为国民政府葬礼仪式中的上层作品。解放后,他一直在上海戏曲界工作,作品十分丰富,代表作有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越剧《真假夫人》,作品已收入《上海老歌名典》,《中国电影音乐寻踪》等书刊中。
    362 大同乐会:1920 年,郑觐文等为振兴民族音乐,培养民族音乐人材,在原上海琴瑟乐社基础上发起成立的民乐组织(1941 年解散),是我国近代史上规模大、历时长的业余音乐社团之一。该会以“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为宗旨。曾得到蔡元培、叶恭绰、李石曾、梅兰芳、周信芳、史良才等人支持。在发掘和整理、推广民族音乐方面多有建树,影响深远,郑觐文本人也成为 中国新音乐运动中“国粹主义”的代言人。
    363 同年,《木兰从军》由重庆《兄弟出版社》出版发行。
    364 陶金:著名演员,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男主角张忠良的扮演者。
    365 甘汉波:即甘涛。当时任职于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国乐组,建国后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授。
    366 杨薇:建国后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扮演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马玛耶 娃,《风雪夜归人》中的玉春,《日出》中的陈白露,《伊索》中的克莉亚等光彩各异的女性形象。
    367 参见《上海文化通史》P1635,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368 注:此照片发表在许步曾:《犹太音乐家在上海——听“乐坛巨星”世纪音乐会所想起的往事》,《音乐爱好者》,1995 年 01 期。
    369 音乐剧《孟姜女》剧情大意:序幕启后,秦始皇在梦中遇到神仙指点,只有姓万之人参加修建长城才能成功,于是醒后派人到处捉拿万姓百姓。第一幕故事发生在苏州,万喜良见官府告示后逃跑。第二幕的第一场万喜良误入松江县孟家花园,第二场写了孟姜女因游园落扇,当其裸臂拣起时被万喜良碰见,于是按照古代风俗被入赘为婿。婚礼中,万即被追兵带走。第三幕第一场表现了孟姜女思夫做寒衣;接着第二场她到长城送衣服在树林迷路,战胜苦难后继续赶路。第四幕,孟姜女遇把关官兵不放行,一曲《孟姜女万里寻夫——十二花名》获得通过。第五幕,孟姜女到长城后,万喜良死在妻子怀中。第六幕一场,秦始皇为孟姜女所吸引,欲迫其为妃,而孟姜女以为夫修坟为条件答应他。最后一场,孟姜女在丈夫坟前痛斥秦始皇的残暴后,跳入护城河殉夫。
    370 袁励康:《忆中国歌舞剧社》,载《歌剧舞剧资料汇编》P16,1985 年第 2 期。
    371 田汉:《我们需要真足代表中国精神的乐剧——评阿富夏洛穆夫的〈孟姜女〉》,上海《新闻报》1946 年12 月 16 日。
    372 注:出处同上。
    373《上海文化界推荐〈孟姜女〉》,载上海《时代日报》1945 年 11 月 25 日第 100 号。
    374 1946 年 3 月 27、28 日义演后,中国福利基金会向演出人员,每人赠送《孟姜女》演出纪念章和封面上有宋庆龄英文签名的《万里长城》英文说明书。在给剧社社长的说明书上,宋庆龄还用英文写着“给袁励康先生”。
    375 关于该剧的指挥,以往的史料中多有记载说是阿隆本人指挥,但蓝凡写的《上海文化通史》P1635,《舞蹈》一节文中说为黄家熙。
     376 出处同上。
    377 谭雅涛:《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和他的歌剧创作成就》,载于田川、荆蓝编《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189,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378 注:即指传统戏曲中的传统的程式性。
     379 洪深:《洪深文集》第 4 卷 P314,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年版。
    380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P264,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381 江文也:原名文彬,祖籍福建永定,生于台湾。1916 年随父母迁居厦门,入日本驻台湾总督府设在厦门专供台籍子弟就学的旭瀛书院学习。1923 年赴日本留学,在上野音乐学校选修声乐(男中音)。后攻读作曲,并拜日本著名作曲家山田耕筰和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为师,钻研西方现代音乐的写作技法,创作了钢琴曲《台湾舞曲》,管弦乐《台湾舞曲》等作品。
    
    382 俞平伯(1900-1990):名铭衡、字平伯。原籍浙江德清。著名昆曲研究家、文学家。
    383 俞平伯:《〈松梅风雨〉观后记》,天津《大公报》1946 年 8 月 31 日“综合副刊”第 115 期。
    384 《魏春良收妖》: 李新锭作词,蔡金生作曲,日据时期胜利台湾音乐团伴奏,王天爵、陈红梅、张彩凤演唱。
    385 尤生发词,陈秋霖曲,文艺部编曲、日东管弦乐团伴奏,NITTO 日东唱机唱片股份有限公司录制发行。
    386 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史》P331,台北银华出版社 1961 年版,1999 年再版。
    387 松居桃楼:日本戏剧家。太平洋战争开爆发后后被日本政府派至台湾戏剧界作殖民戏剧的指导工作,企 图借青年剧运动来推行殖民统治。台湾青年剧运动就在其领导下,逐渐向右倾斜,终至彻底成为官方宣传战争的工具,直至太平洋战争结束。
    388 吕泉生:台中人,早年留学日本,被誉为“台湾合唱之父”。代表作《摇婴仔歌》、《杯底不可饲金鱼》、《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等歌曲,扬名国内外乐坛。
     389 石婉舜;《1943 年台湾厚生演剧研究会研究》P92-95,台北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 2002 级硕士论文。又见林鹤宜:《台湾戏剧史》P166,台湾国立空中大学 2003 年版。
    390 见 1943 年 8 月 31 日到 9 月 6 日的台湾《兴南新闻》的演出广告。
    391 1933 年 8 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社会教育科剧团与“蓝衫社”合并为“川陕苏维埃工农剧团”,简称“工农剧团”。1936 年 10 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后,被改编为“前进剧团”。
    392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下册)P769,解放军出版社 1986 年 12 月版。
    393 出处同上,P478。
    394 “人民抗日剧社”:前身为“列宁剧团”,也称“人民剧社”。后更名为“中央剧社”、“抗战剧社”。
    395 一说该剧为廖承志编剧。参演出人员:阿山由梁必业扮演;秀英由钟仁辉扮演。
    396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中第三编,“在保安”中的“红军剧社”。复社 1938 年版。
    397 红色中华》1931 年 12 月 11 日创刊于江西瑞金,为中国红色政权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实为中央党政机关报。周以栗、王观澜、杨尚昆、瞿秋白等担任领导。 
    398 戈丽:李伯钊的笔名,重庆人。原名李承萱,为杨尚昆夫人,中国戏剧教育家、作家。1928 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到达江西瑞金,先后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1934 年秋参加长征,从事文艺宣传鼓动工作,是中国红色歌剧的最早开拓者之一。抗日时历任延安鲁艺术党组成员兼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艺术学校党总书记和校长。李伯钊是中央苏区文艺活动的骨干,是革命根据地戏剧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创作有《农村曲》、《送红袄》、《长征》等 5部歌剧。
    399 向隅:原名向瑞鸿,湖南长沙人,1932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科,修小提琴和钢琴,从黄自学和声、作曲。1934 年与歌唱家唐荣枚结为夫妻。抗日前后与冼星海、张曙等人在上海、武汉、长沙从事救亡歌咏活动。1937 年在徐特立的引介下投奔延安。1938 年初为朱光、左明编导的话剧《血祭上海》配乐,受到毛泽东等领导的重视,其后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担任了《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和指挥。
    400 钟敬之:延安时期著名的歌剧、话剧舞台美术家,中国高等电影教育奠基人之一、著名电影教育家、电影事业家、舞台美术家。
    401 首演的主要演员有:丁里(王大发)、李丽莲(王大发妻)、邸力(邻居乙)、白彝、张颖(凤姑)、吴同和(宋吉祥)、徐以新(黄天苗)、安琳(村妇)、刘登云(巧姑)、于龙江(小毛)。
    402《我们完成了抗战戏剧工作》,1938 年 7 月 20 日延安《新中华报》。
    403 凌鹤任导演。
    404 该剧的演出任务由当时中共设在云阳安吴堡的青训班某艺术连负责。
    405 冼星海:《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文艺战线》1939 年 7 月 21 日。
    406 李伯钊:《关于新歌剧》,《新歌剧问题讨论集》P321,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407 金紫光:河南人,曾在金陵大学、延安抗大、鲁艺学音乐和戏剧创作。1939 年在延安导演和指挥过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有《青年大合唱》。1943 年在延安演出京剧《逼上梁山》,剧中饰演主角林冲,毛泽东曾赞誉它是“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1946 年,他参与筹建第一个红色交响乐团——中央管弦乐团并任副团长新歌剧《兰花花》,是民族新歌剧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后,他参与创办北京人艺、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歌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其对《农村曲》的评价可参见他与商燕合作的《简谈民族歌剧的振兴与发展》一文,《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11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408 马可:《戏剧音乐的阶级性》,《人民音乐》1948 年第 1 卷第 1 期。
     409 李鹰航:早在1938 年就学于鲁艺音乐系第二期,毕业后一直在民间戏曲小调剧音乐中探索歌剧音乐的创作道路, 是延安多产的歌剧作曲家。多场歌剧《治病》在四十年代初参加“五四”中国青年节评奖征文活动(1941年)被评为乙等奖。该剧中的《跳鞋歌》和《杜梨子树》等唱段曾一度风行。
    410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报告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分论点之一。见《毛泽东选集》P928,东北书店 1948 年版。
    411 周扬(1908—1989) 即周起应。湖南人,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三十年代后中共文艺领域主要负责人,曾留学日本。1932 次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后为实际领导人,参加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1937 年秋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文协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1946 年至 1949 年,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宣传部长。
    412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笔名仲平。云南省人。1930 年 3 月任中共党报《红旗报》采访记者。1937 年 8月 11 月来到延安。1938 年初,边区文协主持成立了“战歌社”,柯仲平担任社长。1940 年 12 月 8 日,延安新诗歌会成立,柯仲平当选为执委,1943 年 3 月的中共中央文委会后成立的戏剧工作委员会成立,柯担任副主任。
    413 柯仲平:《谈“中国气派”》,1939 年 2 月 7 日《新中华报》第 4 版。又见《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谈中国气派》,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414 冼星海:《救亡歌咏活动和新音乐的前途》,载《武汉日报》1938 年 1 月 17 日,引自《冼星海全集》第1 卷 P27。
    415 王震之:左翼剧联成员,为多产剧作家,1938 年随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到延安,曾任鲁艺戏剧教员,创作了 10 余部话剧、歌剧、戏曲脚本,代表作《流寇队长》。
    416 实际上,冼星海推迟到 12 月 31 日才交稿。据目前有资料考证,该剧的创作早就在冼星海来延安前的武汉已完成了初稿,而该剧在延安则是进一步得到了加工而已。
    417 该文发表于《文艺战线》1939 年 11 月 16 日第 1 卷 5 号。
    418 冼星海:《民歌和中国新兴音乐》见《冼星海全集》第 1 卷 P81,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419 夏白:《人民的歌剧的艺术》(1944 年),载于《在新音乐运动的行进中》P180,上海教育书店 1950 年版。
    420 首演演员:里诃(李强)、杜矢甲(李老伯)、张颖(李妻)、李群(李小兰)、刘漠(陈彪)、陈锦清(丁二嫂)、徐以新(孔排长)、干学伟(伤兵)、张平(汉奸)、高鲁(日本兵)。
    421 张旭冬:《冼星海复调技法研究》,《音乐研究》杂志 2005 年第 1 期。文中,张博士在对该作品分析中还同时指出:这部分纵向和声的组合所形成的附加二度和四度叠置和弦都是因为四个声部中横向五声旋律(a、c、d、e、g)相互运动使然,即横生纵。延安艰苦条件下的伴奏乐器所带来的各组乐器音色的反差恰好使新形成的对位效果成为可能,这不能不说是冼星海别巨匠心的处理。
    422 冼星海:《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原载《中国文化》1940 年 1 月创刊号。见《冼星海全集》第 1 卷 P84,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423 冼星海:《创作札记》,《冼星海全集》第 1 卷 P144,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424 范莱:曾在上海乐剧研究所学习,是吴晓邦的学生。在抗敌演剧四队任过话剧导演。由于焦菊隐卧病住院,对已实施了的歌剧导演设计只能起些顾问作用。整个歌剧《军民进行曲》的执行导演工作,实际上是由范莱承担的。
    425 范莱:《探索创新的经历:忆“剧宣七队”的歌剧、歌舞剧活动》,载于广东文化网:www.gdwh.com.cn/ReadNews.asp?NewsID=197140K, 2006 年 1 月 6 日访问。
    426 陆华柏(1914-):江苏武进人,近现代作曲家。主要作品有独唱《故乡》、讽剌歌曲《风和月亮的对话》、歌剧《牛郎织女》、清唱剧《汩罗江上》等,他还翻译过柏顿绍的《和声与对位》。
    427 《沿着民族化之路开拓前进——忆“剧七”的民族新歌剧、歌舞剧活动》,http://www.gdwh.com.cn 。
    428 《泉州历代大事年表》,http://www.qzdhcity.com/luntan/history/1-1.htm。
    429 史进:1940 年进团,1943 年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演、戏剧教育家陈卓猷来到演剧七队后提出“赶鬼”,即清除表演形式主义的口号,对包括史进在内的七队演员们表演上的形式主义进行了一番改造学习。在陈卓猷导演的指导下,史进真正接触到了“斯氏”体系。
    430 左超英:《歌剧〈军民进行曲〉在桂林》,载于《 新文化史料》1995 年 第 5 期。
    431 李焕之:生于香港。1936 年入上海国产音专,曾在厦门、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歌曲创作。1938 年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编过《民族音乐》。代表作有《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
    432 刘炽:作曲家,西安人。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5 岁参加红军,在“人民剧社”当小演员,1939 年到“鲁艺”随冼星海等人学习作曲,1945 年参加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创作有 500 多首音乐作品中有 10部歌剧、10 部大合唱、10 部电影音乐。
    433 王亚凡;(1914-1962)原名王正雅,河南人。曾参演《保卫芦沟桥》等戏剧,与马可合作了《快武装》、《男女齐上前线》等抗日歌曲。1940 年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及中央党校学习,作有不少秧歌剧本和话剧本。所创作的歌颂内蒙古人民奋起抗日的中型歌剧《塞北黄昏》,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好评。他还创作并演出的秧歌剧《夫妻参军》、《山药蛋》、《红五月》,歌剧《滹沱河边》等,也是延安最受欢迎的导演和演员之一。
     434 刘炽对于蒙族歌剧的成功探索,激发了延安蒙古族艺术家们的歌剧创作热情。4 年后,一组色彩鲜明的蒙古民族歌剧又走向了延安舞台,虽然这些歌剧的创作直接来自于秧歌剧活动的推动力,但不能不说他们与《塞北黄昏》在创作思路和手法上的一致性。1944 年 10 月 16 和 21 日日,艺术教育家陈叔亮(1901-1991)和刘漠冰分别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蒙古新歌剧的演出》和《蒙古民族戏剧的诞生》评论。陈叔亮总结了民族学院的蒙古同志创作的四个新编蒙古歌剧《上延安》、《赶骡马会》、《找八路军去》、《反抗》的创作特色,赞扬这些作品揭露了法西斯统治和大汉族主义下给蒙古人民带来的痛苦,也颂扬了八路军对蒙古人民的兄弟般帮助和情谊。与刘炽《塞北黄昏》所不同的是,后者在形式上运用了蒙古语言、民歌和民族服饰,采用了边区广场剧和秧歌剧的形式。
    435 王实味:河南潢川人,翻译家、作家。1937 年从上海奔赴延安后任马列学院编译室任特别研究员。译有近 200 万字马列经典著作,在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建设上贡献卓著。1942 年第一次整风运动中,因孤傲地暴露延安政治问题发表《野百合花》等文章,被冠以“托派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党集团头目”罪名,1947 年被错误斩首。直到 1991 年才被公安部平反,被史学界称为“前文革时代的大冤案”。
    436 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P463,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年版。
    437 陈世雄先生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P100 中说:“1940 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也开始将斯坦尼体系运用于教学中”。但也有资料显示:斯坦尼体系的理论资料由国统区传到延安的时间在 1941 年左右,张水华从重庆带至的《剧场艺术》(上海刊物)等杂志刊登了斯氏体系的文章。另外,葛一虹主编的《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年版)P293,记载:“1942 年,-------天蓝和曹葆华从美国新戏剧联盟的机关刊物《戏剧工厂》上分别译出介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演员论》和《导演论》,另外还从俄文译出了《论演员》的文章作为教材”。由此看,时间上存在差异,尚待查证。斯氏体系在《讲话》前的鲁艺传播时间并不太长,但影响很大。
    438 事见张庚:《张庚戏剧文集》P143,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年版。
    439 周扬:《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分: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解放日报》1942 年 9 月 9 日第 4 版。
    440 《解放日报》,1942 年 9 月 11、12 日。
     441 莫耶:原名陈淑媛、陈爰,笔名白冰、椰子、沙岛,福建安溪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第三期戏剧系、文学系学员,是著名歌曲《延安颂》的词作者。
    442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P205,解放军出版社 1981 年版。
     443 《解放日报》1943 年 11 月 8 日。
    444 《解放日报》1945 年 1 月 12 日。
    44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言》(1942 年 5 月 2 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446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P15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47 张庚:《论新歌剧》P10,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448 赵树理、靳典谟:《秧歌剧本评选小结》,《赵树理全集》第4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449 在大多数秧歌剧音乐中,当时使用陕北地方戏曲最多的音乐就是眉户戏中的小调之一——岗调。岗调在郿鄠(眉户)戏中使用最多,秧歌剧的早期创作也使用了岗调,主要原因是这种音乐的性格本身带有很强的情感表达的伸缩性,演员可以根据剧情来调整快、慢、徐、急,慢可悲,快可喜。
     450 该曲 1943 年 4 月 25 日刊登在《解放日报》。
    451 电影《莫负青春》主题歌,歌词出自我国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之手,风格精致典雅,富于文采。陈歌辛所创作的曲调富有民族特色,流畅而又有亲切感。
     452 文贵良:《秧歌剧:被政治所改造的民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3 期。
    453 张庚:《论新歌剧》P58,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454 张鲁:河南人,1938 年到延安,《白毛女》的主要作曲之一,建国后在多个歌舞团担任领导。见《回顾与展望——新歌剧创作杂谈》,田川、荆蓝主编:《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25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455 秧歌剧创作后期,为适应戏剧性发展的需要,从过去小戏的曲牌体(歌谣体模式)走向了使用板腔体(由说唱音乐形式发展而来)。
    456 张庚:《新歌剧——从秧歌剧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论新歌剧》P30-31,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457 梁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人文杂志》2000年第 2 期。
    458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言》1942 年 5 月。
    459 陇东分委、专署召集文艺工作者以及华池一些区、乡干部、群众,对剧本的语言、情节、形式等进行过多次座谈讨论。柯仲平参照大家意见,对剧本进行了较大修改,使之更适合于舞台表演。此剧曾由延安民众剧团演出。陇东剧团以眉户形式排演。在城壕川一带演出时,更受群众喜爱。此剧曾被中央西北局文委评为一等奖,作者受到奖励。
    460 该剧主要反映陕北的红军家属刘红英在反动地主的压迫下坚持斗争的故事。剧情曲折,音乐采用民间风格,哀怨抒情,由于许多人看后异常感动,引起了许多人的想家情绪,虽然该剧被原鲁艺副院长沙可夫称为“新歌剧的雏形”,但在演出三场过后,就结束了短暂的艺术生命。
    461 安波:原名刘清禄,山东牟平人,早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1937 年加入延安,先后就读于陕北公学和“鲁艺”,后留校从事民族音乐研究,作品有《兄妹开荒》,论著有《秦腔音乐》等。建国后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462 安波:《由鲁艺的秧歌创作谈到秧歌的前途》,载于《解放日报》1943 年 4 月 12 日。
    463 这时期延安所说的新歌剧是相对《白毛女》前的所有秧歌剧、戏曲、改良歌剧、西方歌剧形式、儿童歌舞剧剧等界定的。
    464 邵子南:四川资阳人,原名董尊鑫,曾做过僧人。1936 年参加上海的左翼文学运动,是三十年代国防文学时期的著名诗人,1937 年到延安入党,1938 年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党支部书记,作有歌剧《不死的老人》等作品。1946 年受党派遣到重庆任《新华日报》的采访部主任,后任西南局文艺处长,重庆作协主席等职。《白毛女》剧中人命和故事情节多为他由家乡方言的谐音取的,如喜儿、黄世仁(枉是人)、穆仁智(没人智)、杨白劳、大春等,实事求是地讲,邵子南的 1944 年秋对该剧早期版文本的创作功不可没,这是研究《白毛女》的后人所必须知道的事实。
    465 从解放后的材料证明:白毛女的故事确有其事,而这种和剧情相似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还可能有,因此很有典型性。
    466 周扬获知白毛仙姑的故事最早来自《晋察冀日报》的记者李满天(林漫),他在 1944 年把他写的文学故事《白毛女人》托交给周扬。
    467 杨白劳的名字是由他取的,杨老汉在外躲帐买红头绳、回家给女儿扎头,王大婶拉喜儿到自己家包饺子等建议由其提出。
    468《白毛女》最初版的演员有:张守维(饰杨白劳)、林白(饰喜儿)、邸力(饰王大婶)、张成中(饰大春)、赵起扬(饰赵大叔)、林农(饰大锁)、陈强(饰黄世仁)、王家乙(饰穆仁智)、李波(饰黄母)、韩冰(饰张二婶)等人。
    469 贺敬之:山东峄县人,1940 年来鲁艺文学系学习,1943 年留校任研究生,作词《南泥湾》,与他人合作秧歌剧《周山》,《白毛女》剧的二稿由其完成。
    470 王大化:著名话剧演员、木刻家,山东潍县人。曾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舞美设计,随余上沅、曹禺、马彦祥学戏剧表演。1939 年冬赴延安,在德国名剧《马门教授》中扮演马门洛克医生,任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3 年春与李波共同创作演出《拥军花鼓》、秧歌剧《兄妹开荒》、《赵富贵自新》、《张丕模除奸》、《二流子变英雄》和多幕大型秧歌剧《周子山》,有论文《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申红友同志给我们上了第一课》等发表。他是歌剧《白毛女》首演的执行导演之一。1946 年 12 月赴黑龙江省讷河县搜集创作材料时坠车牺牲。
    471 舒强:原名蒋树强,南京人,著名话剧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1931 年开始演剧活动。1933 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南京分盟。1937 年参加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抗战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四队任演员、导演。1941 年在重庆参加中国艺术剧社。1944 年初到延安并在鲁艺任教。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艺术系主任,解放后任中央戏剧学院话剧系主任、教授,中央试验话剧院院长、总导演。
    472 李焕之在写了大春的唱段后,回鲁艺音乐系教学,到 1946 年在张家口上演《白毛女》时,参与修改工作。
    473 注:当时的乐队倾尽了鲁艺几乎所有能用的器乐和演奏员,根本不是交响乐队,也谈不上交响化问题,现在许多人在复述和评价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时,常常错误地把解放后对《白毛女》的修改版作为评价延安新歌剧功绩的一个方面,本人认为这一点很不正确。该剧的交响化配器完成于建国后,当时延安演出时的主要乐器有:笛子、曼陀铃、板胡、唢呐、三把小提琴、中提琴、三弦、二胡、高音板胡、小钹、板鼓、堂鼓、大锣等共计 15 件。如作曲家刘炽所言:“尤其是歌剧乐队(器乐部分)的交响性问题,根本没去解决,当时的延安,没有交响乐队,连一件木管、钢管都没有,更不会有定音鼓,只能是三、四把小提琴,一、二把大提琴,加上中国竹笛、三弦、板胡、二胡和锣鼓钹之类,因之,乐队的交响性无从谈起,只好‘因陋就简,有啥用啥’了”。见刘炽,《论中国民族歌剧的脚步》载于《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227。
    474 该剧由许珂任舞台设计,主要演员有:林白、王昆、张守维、邸力、赵起扬、李百万、陈强、李波、王家乙、韩冰、吴坚、杜德夫、张成中等。由向隅指挥,舒强和王大化导演。
    475 注:建国后的版本建国后的修改版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在北京首演,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白毛女》剧本在诞生后历经多次修改,而本文所谈的则是延安首演版本。
     476 黄仁柯:《鲁艺人——红色艺术家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黄仁柯文中所言五位作曲家没有多少歌剧经验并不完全属实,向隅和李焕之此前各自都创作过《农村曲》、《异国之秋》等歌剧(本文在前面已提及)。在创作时《白毛女》,两人的才能当时却被定位在乐队配器和指挥上了。
    
    477 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P116,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78 陈强:《我是演歌剧起家的》,载《中国歌剧艺术文集》P570,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479 舒强:《舒强戏剧文集》P189,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年版。
    480 张拓、瞿维、张鲁:《歌剧〈白毛女〉是怎样诞生的——关于白毛女的通信》,《歌剧艺术研究》1995 年第 3 期。
     481 季纯:即张季纯。话剧作家,毕业于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戏剧家熊佛西的学生。曾于 1937年与崔嵬、马彦祥等 17 位文学家和音乐家冼星海、盛加伦等在上海集体创作过话剧《保卫卢沟桥》、《血洒卢沟桥》。
     482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P25、26、P29,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483 梁寒光:即梁玉衡,广东人。1938 年到延安“鲁艺”,随冼星海作曲。歌剧还有《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等。
    484 金紫光:作曲家,河南人。1938 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后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副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等职。
    485 孙维世:原名孙光英,曾用名李琳。四川人。曾为电影演员,1937 年赴延安在抗大学习。1939 年赴苏留学,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戏剧学院。1946 年回国。导演的话剧有《保尔·柯察金》、《万尼亚舅舅》、《西望长安》等。著有话剧剧本《初升的太阳》,并译有《一仆二主》等。文革中被害致死。孙维世是第一个系统掌握了斯坦尼体系的中国导演。
    486 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P286,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
     487 《一场虚惊》:小歌剧,李健庆、孙维世作词、张鲁作曲。作品最早发表在重庆《新音乐》1949 年 6 月第 8 卷第 1 期。
    
    488 贺绿汀:《音乐艺术中现存诸问题的商榷》,1949 年 6 月 2 日《文艺报》第 5 期。
    489 出处同上。
    490 出处同上。
     491 以上引文皆出自张庚:《理想和展望》载于《论新歌剧》P82,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492 陈方:《关于中国歌剧历史和现状的思考》,《戏剧艺术》1990 年第 2 期 P97。
    493 招安情结:招安本来是指统治者劝诱武装反抗者归降。本文这里指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革命不彻底,表现出具有投降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的文化心态。
    
    494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P56,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495 张拓:《论中国歌剧的特性》,载《谈歌剧的创作》P119,音乐出版社 1963 年版。
     496 Morgenstern S, Composers on Music, P481, Panton Books 1956.
     497《 关于邀请苏联驻华使馆工作人员观看歌剧《白毛女》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第 117–00218–05号, http://dag.fmprc.gov.cn/chn/daml/t143504.htm.
    
    498 陈方:《关于中国歌剧历史和现状的思考》,《戏剧艺术》1990 年第 2 期 P97。
    499 出处同上,P99。
    
    501 North-China Daily News,2 March 1867.
    502 葛元煦:《沪游杂记》,光绪二年(1876 年)刊印。
    
    503 The North 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and Consular Gazette,7 February 1896.
    504 [德]格里奥尔格·克内普勒:《十九世纪音乐史》P297,王昭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505 韩国鐄:《上海工部局乐队研究》,台湾《艺术学》1995 年 9 月第 14 期。
    506 [意]白良佐、马西尼:《意大利与中国》P201,萧晓玲、白玉昆译,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507 主要演员:Gilda (soprano)——M. Boucl?,Maddalena (mezzo soprano)——M.Veralli,Duca(tenore)—— P .Errani,Rigoletto (baritono)——G.Colombo,Sparafucile (basso)——G. Reina。 见 Thomas G. Kaufman,Verdi and his Major Contemoraries: A Selected Chronology of Performences with Casts, P338.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London,1990.
     508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28,August,1875.
    509 1881 年的维尔美歌剧公司有鉴于过去的英国考文特歌剧院“皇家意大利歌剧团”的名头很叫座,为吸引英国在沪英侨,该歌剧团也采用最初卡里领导的“皇家意大利歌剧公司”的这种招牌。
     510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2,January,1882.
     511 [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P571,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512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27,October,1881.
     513 注:当时《申报》译为“意大利‘共若雷士‘歌剧班”,见该报 1925 年 12 月 3 日“艺术界”栏目。另外个别网站所录意大利歌剧团贝若雷士班在上海夏令配克大戏院(今新华电影院)演出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一事,译名有误,“贝若雷士班”即该剧团。
    514 Alison Gyer, Opera for the Antipodes: Opera in Australia1881-1939, P203, Sydney Currency Press,1990.
    515 [俄]O.库莉尼奇:《哈“工大”》(1969-1979 第 10 期)中《哈尔滨歌剧团》(俄文版)。
    516 据记载:1906 年,上海歌剧协会曾经排演该剧,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最后只能以歌剧音乐会的形式在上海市政厅公演。
     517 《大陆报》:The China Press,创刊于 1911 年 8 月 29 日,也是当时中国专门对西方发行的惟一的英文报刊。
    518 朱应鹏:民国时期的著名画家,与邓以蛰、倪贻德、徐悲鸿、俞剑华、朱应鹏、陈之佛、傅抱石等齐名。写了许多美术评论,对现实美术问题研究颇深,与傅彦长和张若谷合著有《艺术三家言》。1927 年 1 月与傅彦长、朱应鹏、张若谷、徐蔚南等创刊了《艺术界》杂志。
    519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P124,《文化史料》第三辑,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年版。据本人考证:黎的“意大利米兰大歌舞团”是当时唯一在沪演出的意大利歌剧团——贡萨莱兹家族歌剧团(“意大利大歌剧团)。该团有自足的舞蹈队,所以黎对该团的回忆上有一定出入,但情况基本属实。
    520 孙继南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P475,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521 图片来源:http://www.sofia.com.cn/zlzc-jtzt-lzp-3-028.htm
    522 李岩:《缤纷妙响——澳门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版。
    523 Arthur Groos,Return to the native,pubblicato in Madama Butterfly, The Royal Opera, London, 1993.
     524 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所编:《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525 俄语 Моперн 有“现代的”、“时髦的”之意。
    526 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P40,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527 刘欣欣:《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哈尔滨音乐学校》,《人民音乐》2002 年第 7 期。
    528 《鲁迅年谱》第二卷 P71,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爱罗先珂:俄国诗人、童话作家。1922 年 2 月,在鲁迅、周作人推动下来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语,周作人多次陪同爱罗先珂到北京各校讲学,作翻译。
    529 鲁迅:《鲁迅全集》第 2 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出版社 1938 版。
    530 鲁迅这里说的俄国歌剧团就是该哈尔滨歌剧团,以往的一些引述未有考证过。根据 1922 年 4 月 3 日刊登于北京《顺天时报》上的《星期一二三俄剧豫志》、1922 年 4 月 15 日北京《晨报》中的《介绍俄国歌剧团》以及同年 4 月 16 日《北京晚报》中的《俄罗斯戏剧的真精神》推算,鲁迅看首演的当天应该为 4 月 4 日。
    531 歌剧《俄罗斯人的婚礼》的女主角由维拉·奥梅利亚年科担任。其它演员有:库兹涅佐夫、谢莫夫斯吉赫、雅可夫列娃、列夫钦科、尼古拉·波波夫、涅木奇诺夫等。
     532 阳春:《尹升山命运交响曲》P199,《长春文史资料》1987 年第二辑。www.sino.uni-heidelberg.de/database/wenshi/htmfiles/Jilin/book/yt47/12/book1.htm - 13k -
     533 Ch.Metzler, Brief Statement of Activities of the Russian Emigrants’ CommitteeDuring , 1926-1931, Shanghai, 1932.
    534 熊月之:《淮海路一百年》,http://www.sass.org.cn/link/show_New.asp?id=587。
     535 “Шанхайская Заρя”,01,01,1935 年,C.14. 转引自汪之成:《上海俄侨史》P604-605。
    536 苏石林、苏士林,Шушлин,В.Г.(1896-1978):这个在童年时期就被誉为“空中云雀”的天才歌唱家,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得到了多项良好的技能和理论教育,成为少有的复合型歌唱家和教育家。他是意大利著名的声乐教授埃弗拉尔迪(Everardi)的高足,对意大利声乐教学方法和演唱技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还曾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同台演出过歌剧。他随后在远东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多座城市里举行歌剧演出,成为东亚著名的歌剧艺术家之一。
    537 《艺文画报》,1947 年 12 月第 2 期 P5。
    538 夏令配克电影院:英文 Embassy,又叫夏林匹克大戏院,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建于 1910 年。在上海的静安寺路 742 号,今新华电影院。
     539 汪之成:《上海俄侨史》P634,三联书店上海出版社 1991 年版。
    540 Slonimsky, Nicolas. The Concise Edition of Bak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usicians, 8th ed. New York: Schirmer, 1994。又见上海《字林西报》。
    541 Amherst Center for Russian Culture, http://www.amherst.edu/~acrc/archives.html#pres.
    542 R.B.Hurry, Music and Letters, A Far-eastern Gateway,1922; III:372-377 ,http://ml.oxfordjournals.org/content/volIII/issue4/index.dtl
    543 就目前俄罗斯的研究者调查后发现:该剧团实际上积累的不同版本的剧目不少于 58 部。在中国上演的割据却不足其二分之一。
    544 许多西方歌剧的剧词译文,比如意大利的威尔第歌剧都是在乐谱上用手写体标著,证明尚未在俄罗斯正式出版,足见该剧团在当时是俄国最领先的剧团之一。
    545 注:鲍尔斯卡娅从上海走后的 1922 年成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艺术家。
    546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P89,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547 参考:汪之成,《上海侨民史》,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1 年版。汪之成:《旧上海的俄国侨民》,《社会科学》1994 年第 7 期。黄均人:《上海租界俄侨歌剧活动》,台湾国立师范大学。世旭:《俄侨在哈尔滨的艺术生活—戏剧、电影、音乐、绘画等》节选自《俄国侨民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活动述评》http://news.hit.edu.cn
    [1] 宋春舫:《宋春舫论剧》,中华书局 1923 年版。
    [2] 向达:《中西交通史》,中华书局 1924 年版。
    [3] 王光祈:《西洋音乐与戏剧》,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1925 年版。
    [4] 丰子恺:《音乐的常识》,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5 年版。
    [5] 傅彦长、朱应鹏、张若谷合著:《艺术三家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27 年版。
    [6] 俞寄凡:《西洋之神剧与歌剧》,商务印书局 1927 年版。
    [7] 张若谷:《歌剧 ABC》,上海世界书局 1928 年版。
    [8] 叶遇春:《西洋歌剧考略》,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1 年版。
    [9] 黎锦晖:《小小画家》,中华书局 1931 年版。
    [10] 胡葵荪:《歌剧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11] 徐迟:《歌剧素描》,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12] 周扬等:《论秧歌剧》,华北书局 1944 年版。
    [13] 艾思奇等:《秧歌论文选集》,大连中苏友谊协会 1946 年版。
    [14] 黎青主:《音乐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
    [15] 周扬等:《秧歌剧论选集》,西北新华书店 1947 年版。
    [16] 张庚:《秧歌与新歌剧》,大连大众书店 1949 年版。
    [17] 贺敬之、丁毅、马可:《白毛女》, 华东新华书店 1949 年版。
    [18] 吴毅:《歌剧音乐研究》,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 1949 年版。
    [19] 舒强:《新歌剧的初步探索》,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2 年版。
    [20] [苏]伊·伊·马尔梯诺夫:《俄罗斯古典歌剧的世界意义》,音乐出版社 1956 年版。
    [21] 中国戏剧家协会:《新歌剧问题讨论集》,戏剧出版社 1957 年版。
    [22] 中国戏剧家协会:《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23] 张庚:《论新歌剧》,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版。
    [24] 洪深:《洪深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年版。
    [25] 张庚:《秧歌剧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2 年版。
    [26] 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谈歌剧的创作》,音乐出版社 1963 年版。
    [27]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28] [英]博里斯·施瓦茨:《苏俄音乐与音乐生活》,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9 年版。
    [29] 李凌:《音乐杂谈》第二集,北京出版社 1980 年版。
    [30] 贺绿汀:《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
    [31] 李凌:《音乐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
    [32] 张庚:《张庚戏剧论文集》(1949-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33]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文、讲演、谈话、书信集》,郑雪莱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年版。
    [34] [德]车尔尼:《欧洲歌剧发展史》,(原题《歌剧史一瞥》为作者《歌剧故事集》一书中专章。子琪译,《音乐译丛》第四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年北京版。
    [35] [台]许常惠:《中国新音乐史话》,百科文化事业公司 1982 年版。
    [36] 舒强:《舒强戏剧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2 年北京版。
    [37] 田汉:《田汉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 年版。
    [38] 李凌:《乐话》,花城出版社 1983 年版。
    [39] [美]彼得·G·戴维斯,《歌剧超级明星时代的没落》,司徒幼文译自 1981 年 3 月 15 日美国《纽约时报》,中央音乐学院编《外国音乐参考资料 1983 年第 2-3 期》,中央音乐学院1983 年 6 月版。
    [40] 李凌:《音乐漫谈》(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年版。
    [41] 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文选》,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筹备处 1984 年版。
    [42] 张庚:《张庚戏剧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年版。
    [43] 苏夏:《和声的技巧》,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44] 张庚:《歌剧创作漫谈》,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年。
    [45]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46]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从书,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
    [47] 广西戏剧研究室、桂林图书馆:《西南剧展》(上)——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漓江出版社 1984 年版。
    [48]《聂耳全集》编辑委员会:《聂耳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
    [49] 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 秧歌剧卷》(第七卷),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50] 丁毅、苏一平:《延安文艺丛书 歌剧卷》(第八卷),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51] 文天行:《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52]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下),解放军出版社 1986 年版。
    [54] 贺敬之:《贺敬之文艺论集》,红旗出版社 1986 年版。
    [55] 田汉:《田汉文集》(第十五卷),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年版。
    [56] 田汉:《田汉文集》(第十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年版。
    [57] 王次:《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生平和作品简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年版 。
    [58]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马可戏曲音乐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年版。
    [59]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音乐美学问题讨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年版。
    [60] 艾克恩:《延安文艺活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版。
    [61] 李刚主编:《中国歌剧故事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62] 阳翰笙主编:《焦菊隐文集》第二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年版。
    [63] 王剑青、冯健男:《晋察冀文艺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年版。
    [64] 刘智强、韩梅:《世界音乐家名言录》,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89 年版。
    [65]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66]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67]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68] 冯光钰:《走向音乐家的道路——马可生平与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9 年版。
    [69] 白新良:《乾隆传》,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70] 高升:《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71] [朝]金正日:《论歌剧艺术》,朝鲜平壤外文出版社 1990 年版。
    [72]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年版。
    [73] 田川、荆蓝:《中国歌剧艺术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74] 钟敬之:《延安戏剧图系》,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0 年版。
    [75]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76] 金湘:《作曲家的困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1991 年版。
    [77] 蒋一民:《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1 年版。
    [78] [美]古斯塔夫·科贝:《西洋歌剧故事全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年版。
    [79] 张弦等:《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年版。
    [80] 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 1992 年。
    [81] 居其宏:《二十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 1993 年版。
    [82] 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年版。
    [83]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84] 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 年版。
    [85] 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 年版。
    [86] 莫纪刚、莫纪岚、莫燕:《张权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5 年版。
    [87] 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 1995 年版。
    [88] 石曼:《重庆抗战剧坛纪事》,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5 年版。
    [89] 汪毓和:《音乐史论新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6 年版。
    [90] 石夫:《石夫音乐评论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年版。
    [91] 丁毅:《西洋著名歌剧剧作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年版。
    [92] [匈]李斯特:《李斯特音乐文选》,俞人豪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 年版。
    [93] 陈世雄:《戏剧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94] 葛一虹:《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年版。
    [95] 王新民:《中国当代戏剧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
    [96]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97] 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年版。
    [98] 居其宏:《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7 年版。
    [99]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100] 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资料汇编》(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年版。
    [10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02] 周小川、肖梦等:《音乐剧之旅》,新世界出版社 1998 年版。
    [103]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104] 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05] 居其宏:《谐谑与交响》,新华出版社 1999 年版。
    [106]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下卷,团结出版社 1999 年版。
    [107] 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年版。
    [108] 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论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年版。
    [109] 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年版。
    [110] 姚亚平:《西方音乐的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11] [苏]格?克里斯蒂:《歌剧导演艺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探索》,夏立民、吴一立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年版。
    [112] 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13] 王宁一、杨和平:《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 2000年版。
    [114] 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1989)》,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0 年版。
    [115] 刘庆苏:《音乐戏剧艺术——歌剧》,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116] 刘振球:《音乐方阵》,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117] 胡星亮:《中国戏曲与中国话剧》,学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118] 苗建华、鸿昀:《中国音乐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119] 梁茂春:《百年音乐之声》,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年版。
    [120] 连波:《国乐飘香》,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年版。
    [121]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122]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年版。
    [123] 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东方出版社 2001 年版。
    [124] 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年版。
    [125] [意]皮埃罗?米奥里:《歌剧史——心灵深处的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26] 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127]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
    [128] [日]河竹繁俊:《日本演剧史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年版。
    [129] 周作人:《中国戏剧的三条路》出自《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130] 蔺海波:《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研究》,北京广播学院 2002 年版。
    [131] 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132] 廖辅叔:《瓦格纳论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133] 慕羽:《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梦和一个恒久的像征》,海南出版社 2002 年版。
    [134]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2002 年版。
    [135] 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136] 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137]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
    [138] 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39]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年版。
    [140] 罗基敏:《文话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41] 罗基敏、梅乐亘:《浦契尼的图兰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42] 黄定宇:《音乐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
    [143] 吴济时:《文艺生态运动与当代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年版。
    [144]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145] 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年版。
    [146] 邵义强:《歌剧赏析》,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147] 高谈文化编辑部:《你不能不知道的 100 部歌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48] 李诗原:《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年版。
    [149] 夏艳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版。
    [150] 戴嘉枋:《面临挑战的反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年版。
    [151] 李岩:《缤纷妙响——澳门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版。
    [152] 陈志昂:《抗战音乐史》,黄河出版社 2005 年版。
    [153] 陈建华、陈洁:《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1949),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年版。
    [154] 冯长春:《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届博士学位论文。
    [155][意]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1] 涛浪:《欧洲歌剧之述闻》,载于《春柳》1919 年第7期。
    [2] 王食馀等:《歌剧研究与舞蹈》,成都歌剧协会 1943 年版。
    [3] 马可:《关于〈白毛女〉的修改》,《文汇报》1962 年 5 月 27、29、30、31 日版。
    [4] 张前:《论秧歌剧》,《音乐论丛》第一辑,1978 年 5 月人民音乐出版社。
    [5] 马炬:《闪耀着群众斗争生活的火花——谈安波的音乐创作》,《音乐论丛》第四辑,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年版。
    [6] 李群:《略论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音乐研究》1981 年第 4 期。
    [7] [苏]马尔丁诺夫、莱昂齐耶娃:《德、奥歌剧史纲要》,中央音乐学院《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 年第 2、3 期。
    [8] 张静蔚:《近代中国音乐思潮》,《音乐研究》杂志 1985 年第 4 期。
    [9] 欧阳照:《关于我国歌剧发展道路若干问题的论辩——兼评一种歌剧史观》,《音乐学丛刊》第 4 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丛刊》编辑部 1986 年版。
    [10] 贺敬之:《争取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歌剧艺术的繁荣》,《人民日报》1990 年 12 月 6 日版。
    [11] 廖辅叔:《乾隆宫廷音乐中的洋玩意》,《音乐研究》1990 年第 1 期。
    [12] 俞玉姿:《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音乐研究》1991 年 4 月。
    [13] 钱仁康:《中法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人民音乐》1992 年第 1 期。
    [14] 陈聆群:《洋务人笔下的西方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稿》,《音乐艺术》2001 年第 4期。
    [15] 尹德翔:《晚清使官张德彝所见西洋名剧考》,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pku.edu.cn/academic/oriental/news/20050608/3.htm
    [16][韩]安荣银:《“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 (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3 、4 期(总 77、78 期) 。
    [17][韩]安荣银:《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3 期。
    [1] J.B.Du Hald,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La Hare,1735. [2 ] Memoires sur la musique des Chinois tant anciens que modernes,Paris,1780.
    [3] John Francis Davis,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36.
    [4] A Formacao Intelectual do Jesuita,Porto, S.N, 1917.
    [5] North China Daily News April 12, 1934 [6 ]。
    [6]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Ed. Edward T. James.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7] Grout, Donald Jay ,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revised edition), W. W. Norton Company. INC New york, (1973).
    [8] Stanley Sadi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1980.
    [9] Harold Rosenthal and John Warrack,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2nd Edi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0] Rosenstiel, Leonie, general ed. Schirmer, History of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Collier Macmillan, 1982.
    [11] John Rosselli,L'Impresario d'Opera——Arte e affari nel teatro musicale italiano dell'Ottocento,EDT, Torino, 1985.
    [12] Alison Gyer, Opera for the Antipodes: Opera in Australia1881-1939, Sydney Currency Press,1990.
    [13] Thomas G. Kaufman, Verdi and His Major Contemporaries: A Selected Chronology of Performances with Casts (Garland Press). No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 1992.
    [14] Chun-zen Huang,Traveling Opera Toupes In Shanghai:1842-1949,A Dissertatio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Washing,D.C,1997.
    [15]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1.
    [16] Herbert Kupferberg, OPera, Microsoft ? Encarta ? Encyclopedia,2004.
    [17] L’universale , La Grande Enciclopedia Tematica, Garzanti, Libri S. P.A.,Milano, 2005.
    [16] [日]关浩志:現代中国の歌劇様式をめぐる議論について―政治運動における歌劇『秋子』の評価を中心に。http://www.waseda.jp/prj-21coe-enpaku/jp/activity/2004/report_co05.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