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经学与理学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理学家与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他与“闽学”代表人物朱熹、“婺学”代表人物吕祖谦,在南宋理学领域鼎足而三,并称“东南三贤”,“一世学者宗师”。
     张栻生活于理学思潮崛起的时代,北宋至于南宋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张栻的家学师学渊源、同道会讲以及仕途经历,对张栻思想的发展与成熟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宋明理学与中国经学所具有的密切联系,也体现在张栻经学与理学的关系中。
     其一,张栻经学是其理学的载体,是其理学的基础和根据魑晃挥杏?响力的思想家,张栻注意吸取二程、张?⑼醮蟊Α⒑甑人枷爰业南喙厮枷耄?又与吕祖谦、朱熹等同时代的学者相互交流,在诠释《周易》、《论语》、《孟子》过程中,提出“治经以兴发义理”;其二,张栻的理学思想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学范畴及由范畴构成的理学理论所组成,而这些范畴、理论,大多是张栻在对儒家经书及经典范畴的解析过程中提出的,或者是在张栻与同时代诸多学者的相互交流中而深化发展的。离开了经学、离开了对经典范畴的解析就谈不上张栻理学理论的建构:张栻易学“《易》之书所以载道”、重象数与义理的结合及其太极、阴阳范畴、道器关系说,皆有独特之处;其四书学潜心《论语》发明仁说,用义理解读《孟子》阐发其义利观,发明性命之微,治《中庸》而展开“中和之辩”,阐释《大学》并提出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张栻不仅突出“四书”,将“四书”义理之学作为经学发展的主体;又能兼采汉宋,把章句训诂之学与义理之学相结合,构建了义理为主亦重注疏,经学与理学相结合的新经学思想体系,在宋代经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宣扬和表彰周敦颐、二程在道统中的作用和功绩;在与朱熹相互博约中发展了二程学说;确立了集众家之长的湖湘学派;提出居敬穷理的修养方法,在理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理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三,张栻的理学则是其经学之义理阐发的逻辑体系,是其经学的指导及其哲学上的理论根基,在其经学基础上的深化、展开和进一步发挥,亦即经学的哲理化、系统化。在张栻看来,太极论、天理论等理学理论就存在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书之中;同时他结合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演变的客观需要,从中提炼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以指导人们的思想言行。
Abstract:Zhang Shi is a well-known philosopher, Neo-Confucian and educator in NanSong Dynasty as well as a representative and synthesizerof the school of Huxiang .He and Zhu Xi,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of Min, and Lv Zuqian,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of Wu ,are 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in areas of Neo-Confucianism in NanSong Dynasty .They are called“Mikatas in Southeast”and“Masters all times”.
     Zhang Shi lived in the era of the rise of Neo-Confucianism. Th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 Song Dynasty , the Zhang Shi's family-taught study history, arguing questions with scholars and his career story ha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his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While Neo-Confucian in Song-ming Dynasty and the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have close relation which were reflected the relationships in ZhangShi’s Neo-Confucian and his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
     First, ZhangShi’s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the carrier and basis of hisNeo-Confucian. As an influential figure ,during interpreting ZhouYi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he had an thought“to study Confucian classics to get Yili(principle)”with absorbing the relevant ideas of Er Cheng ,Zhang Jun, Wang Dabao, Hu Hong and other thinkers ,also exchanging thoughts with contemporary scholars, like Zhu Xi and Lv Zuqian .
     Second, ZhangShi’s ideology of Neo-Confucian is made of a series of categories and theories in Neo-Confucian, which were come up with when Zhang Shi analyzed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lassical Categories , or developed when he exchanged ideas with other scholars in the same times . Without them, ZhangShi’s ideology of Neo-Confucian could not be built.
     In His Yi studies , Zhang Shi said“yi is a tool of carrying principle”, and he combined images and numbers,with Yili (principle),There were categories ,such as Tai chi ,yin-yang,and the relationship of law and matter, which had unique merits , In the study of Four Books, Zhang Shi studie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o illustrate benevolence,and explained his concept of loyalty and interests by making clear Mencius .Between he and ZhuXi, an argument abou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happened at the time of his studying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Besides, he got his epistemology and theory of moral cultivation . Zhang Shi did not only highlight Four Books, regarded argumentative philosophy on Four Books as a central subject of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but also build a new ideology , emphasising of Yil(iprinciple)and Commentary and Subcommentary ,and combine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Neo-Confucianism .Therefore, Zhang Shi'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Song dynasty.So did it in history of Neo-Confucianism.And it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Four reasons as follows: Zhang Shi propagated and praised Zhou Dunyi and Er Cheng for their effect and merits in Confucius' doctrine; He developed Er Chengs' study during academic exchange with ZhuXI and found the school of Hu Xiang,collecting other schools' advantages; Also,he put forward to the cultural method of exploring respectfully Yil(iprinciple).
     Third, ZhangShi’s Neo-Confucian was the direction of his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foundation of his philosophy .Basing on his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 ZhangShi’s Neo-Confucian was deepened, expanded and expounded, namely, it was philosophizing and systematic of the studyof Confucian classics .
     For ZhangShi, the theories in Neo-Confucian like Tai Chi Theory lies in Confucian classics,for example, Four Books, the Five Classics.Simultaneously, he refined the value system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o direct people's thinking of words and deeds according to time's changing and the objectiv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
引文
1《与张定叟侍郎》,《陈亮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3页。
    2朱熹《南轩文集序》,杨世文、王蓉贵点校,《张栻全集》,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3页。
    3《宋元学案·南轩学案附录》,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5页。
    4《宋元学案·南轩学案附录》,第1635页。
    5《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3页。
    6《中和旧说序》,《朱熹集》卷七十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9页。
    7《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朱熹集》卷五,第211页。
    8《跋张敬夫所书城南书院诗》,《朱熹集》卷八十一,第4163页。
    9《与曹晋叔书》,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卷二十四,第1027页。
    10《张栻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一百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75页。
    11《答何叔京(十一)》,《朱熹集》卷四十,第1865页。
    12《南轩学案·附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35页。
    13刘蕴梅,《论张栻哲学的特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
    14侯外庐、邱汉生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页。
    15《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4页。
    16《南轩学案序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09页。
    17《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3页。
    18《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3页。
    19《南轩学案序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09页。
    20陈谷嘉著,《张栻与湖湘学派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蔡方鹿,《张栻经学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22蔡方鹿,《张栻易学之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类),2007(06)
    23李秋丽,《张栻易学思想初探》,《东岳论丛》,2006(03)
    24肖永明,《张栻之学与<四书>》,《船山学刊》,2002(03)
    25蔡方鹿,《张栻与湖湘文化》,《湖南社会科学》,1989(05)
    26刘蕴梅,《论张栻哲学的特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
    27陈谷嘉,《张栻与湖湘学派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28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61、79页。
    29刘蕴梅,《论张栻哲学的特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
    30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四川: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09页。
    31 [韩]苏铉盛,《张栻早期仁学思想考》,《孔子研究》,2003(05)
    32王丽梅,《张栻早期工夫论考》,《社会科学家》,2006(01)
    33王丽梅,《“己丑之悟”新考:张栻晚期工夫论》,《求索》,2006(04)
    34蔡方鹿,《张栻与湖湘文化》,《湖南社会科学》,1989(05)
    35蔡方鹿,《朱熹和张栻关于仁的讨论》,《江西社会科学》,1989(02)
    36鲍希福,《张栻朱熹论心性》,《中国哲学史》,1993(02)
    37《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38蔡方鹿,《张栻、魏了翁的实学思想及对湘蜀文化的沟通》,《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9蔡方鹿,《张栻与湖湘文化》,《湖南社会科学》,1989(05)
    40范立舟、江晓梅,《论南宋干淳之际理学的发展》,《江汉论坛》,2006(04)
    41范立舟,《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理学传衍述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2蒋建国,《南宋时期湖南书院的创建与理学的传播》,《现代哲学》,2004(02)
    43孙海林,《张栻与城南书院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01)
    44蔡方鹿,《张浚的易学思想及其影响》,《周易研究》,2004(01)
    45蔡方鹿,《张栻、魏了翁的实学思想及对湘蜀文化的沟通》,《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6陈代湘,《朱熹与张栻的学术交往及相互影响》,《东南学术》,2008(06)
    47《自论为学工夫》,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第2615页。
    48 [日]永富青地,《张栻与同时代的学者们》,《天府新论》,1992(02)
    49潘富恩,《论“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甘肃社会科学》,1991(05)
    50李承贵,《张栻佛教观探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51王煜,《胡宏、张栻与魏了翁对佛教的批判》,《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卷(01)
    52《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张栻全集》,第564页。
    53游彪,《张栻非佛刍议》,《天府新论》,1992(02)
    54蔡方鹿,《张栻与湖湘文化》,《湖南社会科学》,1989(05)
    55蔡方鹿,《张栻经学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56向世陵,《张栻论天人合一的主体实现》,《孔子研究》1990(04)
    57马旭辉,《张栻的理学化史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06)
    58蔡方鹿,《张栻与岳麓书院》,《社会科学研究》,1991(04)
    59“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参见《二十五史·汉书·儒林传赞》,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36页。)
    60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75页。
    61《经学历史》,第71页。
    62《经学历史》,第89页。
    63《经学历史》,第89页。
    64《经学历史》,第95页。
    65《南史·儒林》卷七,《二十五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版,第190页。
    66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北京中国书店1987,4第1版,第104页。
    67《北史·儒林上》,《北史》卷十一,第2709页。
    68《北史·儒林上》,[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09页。
    71与经学的窒息相比,佛教势力再次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有自己的典籍,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道德问题上又有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佛教信徒日增,惮悦之风日炽,这一切,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不啻于一个严重挑战。”(章权才著,《宋明经学史·绪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儒家经学于此开始综合佛道理论,吸收了更多具有哲理辩证意味的思想,从而具备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72《旧五代史·僭伪列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12页。
    73《旧五代史·僭伪列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02页。
    76《食货志上》,《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35页。
    77《理宗纪》,《二十五史·宋史上》卷四十四,《纪》第四十四,第110页。
    79《太祖纪》,《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二,《纪》第二,第19页。
    80《太祖纪》,《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三,《纪》第三,第21页。
    81《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一百八,第3604页。
    82《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一百八,第3604页。
    83《选举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第3659页。
    84《艺文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二0二,《志》第一百五十五,第636页。
    85《二十五史·宋史》卷四百一十七,《列传》一百七十六,第1416页。
    86《选举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第3658页。
    87《选举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第3660页。
    88“太宗即位,思振淹滞,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参见《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第一百八,第3607页。)
    89《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一百八,第3604页。
    90《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一百八,第3604页。
    91《选举一》,《宋史》卷一百五十五,志一百八,第3604页。
    92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7页。
    93《中国经学史》,第397页。
    94《二十五史·宋史》卷四百二十七,第1441页。
    95《宋史》记载的易学著作便有几十部。可参见《宋史·志第一百五十五》第5034~5042页。
    96《三先生画像赞》,《张栻全集》,第1050页。
    97《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下》卷十八,第770页。
    98《上蔡语录》,转引自《经学历史》第165页。
    99佛教华严宗把“理”上升为事物的本体,认为现象世界是以本体为根据的。如法藏说:“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海。理虽一味,恒自随,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华严经义海百门》)他们肯定“理”是体,“事”是用,“理”“事”相即不离。这一认识对宋明理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100“理也,性也,命也。”(参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二程集》第274页。)
    101《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程集》第95页。
    102《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5页。
    103《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30页。
    104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第368页。
    105《知言》,《胡宏集》第29页。
    106《知言》,《胡宏集》第25页。
    107《宋史》记载:“二年春正月……甲午,诏两河民开门出降。……庚子,金人索金银急。……丁未,
    108《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298页。
    109《奸臣三》,《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第13749页。
    110高宗曰:“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一度罢免秦桧。(参见《奸臣三》,《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第13750页。)
    111宋金划定疆界,淮河中流、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以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不仅如此,宋每年还要向金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参见[元]脱脱等编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112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中华书局出版社,第1755页。
    113“自绍兴和议成,材武善谋之士,无所用其力。若王友直之矫制起兵,李宝之立功胶西,成闵、赵密皆足以斩将搴旗,刘子羽转战屡胜,吕祉不从刘豫,胡世将、郑刚中威震巴蜀。皆中道以殁,是以知宋不克兴复也。”(参见《宋史》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第11514页。)
    114《宋史》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第692页。
    116“隆兴和议”内容主要有三,即南宋不再向金称臣,双方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年支绢二十万匹,银二十万两;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割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予金。(参见《孝宗一》,《宋史》卷三十三《本纪》卷三十三,第629页。)
    117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乙集,中华书局1989,2第1版,第75~76页。
    118《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第539页。
    119《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第542页。
    120纺织品质量很高。如亳州所产轻纱极为轻巧,时人形容它“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品种很多。如绍兴十一年户部裁定市舶司发运至临安的服物材料就有大布、番青斑布、白熟布、袴布等几十种之多(参见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2页。)
    121“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参见《江海船舰》,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页。)
    122《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第542页。
    123《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第542页。
    124《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第542页。
    125《食货志》,《二十五史·宋史上》卷一百七十四,《志》第一百二十七,第546页。
    126富弼《乞选任转运守令以除盗贼疏》,《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6页。
    128“太夫人……勤苦鞠育公,能言即教诵雍公文,能记事即告以雍公言行,无顷刻令去左右。故攻虽幼,而视必端,行必直,坐不欹,言不诳,亲族乡党见者皆称为大器。年十六入郡学,讲诵不间蚤夜。同辈笑语喧哗,若弗闻者,未尝一窥门市。”(参见《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上》,《朱熹集》卷九十五上,第4801~4802页。)
    129《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30《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31《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5页。
    132《赵鼎传》,《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第11288页。
    133《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7页。
    134《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7页。
    135《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熹集》卷八十九,第4546页。
    136《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9页。
    137《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8页。
    138《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0页。
    139《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40《驳配享不当疏》,[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六二,四部丛刊本,第29页。
    141《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42《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43《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44《答胡季随(又)》,《张栻全集》,第901页。,又见《跋希颜录》,《张栻全集》,第1012页。
    145《跋希颜录》,《张栻全集》,第1012页。
    146《答陈平甫》,《张栻全集》卷二十六,第910页。
    147《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张栻全集》,第693页。
    148《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149《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1页。
    150《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2页。
    151《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152《跋希颜录》,《张栻全集》,第1012页。
    153《三先生祠记》,《张栻全集》,第707~708页。
    154《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155《江陵到任谢表》,《张栻全集》,第660页。
    156《遗奏》,《张栻全集》,第664页。
    157《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4页。
    158《南轩集钞序》,《张栻全集》,第1237页。
    159罗大经撰《鹤林玉露·高宗卷紫岩》,中华书局1983,3第1版,第242~243页。
    160《张左司传》,《张栻全集》,第1248页。
    161《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熹集》卷八十九,第4545页。
    162《张南轩文集序》,《朱熹集》卷七十六,第3978页。
    163《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下》,《朱熹集》卷九十五下,第4859页。
    164《鹤林玉露·高宗卷紫岩》,第242~243页。
    165《宋史·王大宝传》张浚又“命与子栻讲学??
    166《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4页。
    167《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9~840页。
    168《宋元学案》记载:“张魏公之初仕也,在山南幕府,先生尝从其帅饮,至夜分,帅尚命继酒,魏公谓其使曰:‘此何时也,而酣宴无已乎?’先生(孙伟)整冠起曰:‘此贤属也。’”(参见《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4页。)
    169“先生(尹和靖)死复苏,转徙长安山谷中。……夜渡渭水,流离至蜀。张公浚宣抚川陕,馆之。……张公入相,上章复荐,诏江州津遣入见。”(参见《宋元学案·肃公尹和靖先生焞》,第1002~1003页。)
    170蒙正“得元祐诸公之传,而于五峰兄弟为故人子,从之问道。”“初,钦夫累求见五峰,不得,莫解其故,因讬先生微叩之,五峰笑曰:‘渠家学佛。’先生以告,钦夫涕泣求见,遂得湖湘之传。钦夫尝叹曰:‘栻若非正儒(孙蒙正),几乎迷路!’”(参见《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9页。)
    171“已而张魏公卜居长沙之二水,授先生(刘芮)室,宣公兄弟严事之。”(参见《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40页。)
    172《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40页。
    173《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40页。
    174《奸臣三》,《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第13763页。
    175《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40页。
    176《全宋诗》有刘芮的《和敬夫斜川诗》,曰:“病著不任事,淹卧心自休。经时不出门,况复斜川游。……沉舟枯木伴,风帆春树秋。我病正尔许,怀念老朋俦。有酒不能饮,徒有献与酬。故人酌佳日,亦复我念否。佳章写怀抱,一读宽百忧。吾君念远民,归计未易求。”
    177参见《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第11856~11858页。
    178《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79《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0《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1《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2《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3《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4《困斋记》,《张栻全集》,第730页。
    185《图经志》《永乐大典》(残卷)之五千三百四十五
    186《王大宝传》,《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187《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下》,《朱熹集》卷九十五下,第4898页。
    188《紫岩易传》卷七《系辞上》,四库全书本。
    189《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下》,《朱熹集》卷九十五下,第4859页。
    190《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6页。
    191《南轩易说》卷三,《张栻全集》,第43~44页。
    192《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193《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6页。
    194《奸臣三》,《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第13751页。
    195《奸臣三》,《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第13751页。
    196《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5页。
    197《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6页。
    198《宋史》记载曰:“事下三省,秦桧大怒,令台谏论浚,以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连州。二十年,徙永州。浚去国几二十载,天下士无贤不肖,莫不倾心慕之。武夫健将,言浚者必咨嗟太息,至儿童妇女,亦知有张都督也。金人惮浚,每使至,必问浚安在,惟恐其复用。”“当是时,秦桧怙宠固位,惧浚为正论以害己,令台臣有所弹劾,论必及浚,反谓浚为国贼,必欲杀之。以张柄知潭州,汪召锡使湖南,使图浚。张常先使江西,治张宗元狱,株连及浚,捕赵鼎子汾下大理,令自诬与浚谋大逆,会桧死乃免。”(参见《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6页。)
    199有人劝张浚不要再言论时事,以免惹祸上身,张浚曰:“君臣之羲,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如若等言,是诚何心哉!”听此言者无不耸然。(参见《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0~11311页。)
    200《赵鼎传》,《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第11288页。
    201《跋希颜录》,《张栻全集》,第1012页。
    202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熹集》卷八十九,第4546页。
    203《汉楚争战》,《张栻全集》,第777页。
    204《遗奏(一)》,《张栻全集南轩集》卷八,第664页。
    205《五士游岳麓图》,《张栻全集》,第524页。
    206《王陵陈平周勃处吕后之事如何》,《张栻全集》,第780页。
    207《语录》,《张栻全集》,第1204页。
    208《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4页。
    209《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210《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11页。
    211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39~1240页。
    212《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0~12771页。
    213《答朱元晦秘书》,《张栻全集》,第844页。
    214《谢宰执启》,《张栻全集》,第669页。
    215《多景楼》,《张栻全集》,第590页。
    216《新亭》,《张栻全集》,第592页。
    217《谢安淝水之功》,《张栻全集》,第801页。
    218《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0页。
    219《寄刘共甫枢密》,《张栻全集》,第81页。
    220《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附录》,第1242页。
    221《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9页。
    222《与向伯元书》,胡宏著、吴仁华点校《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6第1版,第127页。
    223《宋元学案·五峰学案》,第1366页。
    224《知言》,《胡宏集》第29页。
    225《知言》,《胡宏集》第25页。
    226《知言》,《胡宏集》第28页。
    227《知言》,《胡宏集》第6页。
    228《与僧吉甫书三首》,《胡宏集》第115页。
    229《知言》,《胡宏集》第28页。
    230《知言》,《胡宏集》第28页。
    231《知言》,《胡宏集》第30~31页。
    232《知言》,《胡宏集》第31页。
    233《知言》,《胡宏集》第33页。
    234《胡子知言序》,《张栻全集》,第756页。
    235《答陈平甫》,《张栻全集》卷二十六,第910页。
    236《宋元学案·元城学案》,第839页。
    237《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熹集》卷八十九,第4545页。
    238《与张钦夫》,《胡宏集》第134页。
    239《与孙正儒书》,《胡宏集》,第147页。
    240《张栻全集》,第910~911页。
    241《宋元学案·南轩学案》第1611页。
    242《城南杂咏二十首·采菱舟》《船斋》《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与严庆胃游城南书院兼别赠诗》等分别见于《张栻全集》第640,620,556,549页。
    243《风云亭词》,《张栻全集》,第519页。
    244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40页。
    245《张浚传》,《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第11309页。
    246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39~1240页。
    247《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一,第3152页。
    248《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3页。
    249《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250《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0~12771页。
    251《答陈平甫》,《张栻全集》卷二十六,第911页。
    252《答罗参议》,《朱熹续集》卷五,第5237页。
    253《答罗参议》,《朱熹续集》卷五,第5238页。
    254《潭州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朱熹集》卷一百,第5110页。
    255《张栻全集》,第693页。
    256《张栻全集》,第695页。
    257《观文殿学士刘公行状》,《朱熹集》卷九十七,第4955页。
    258《张栻全集》,第695页。
    259《张栻全集》,第695页。
    260《孟子讲义序》,《张栻全集》第753页。
    261《郴州学记》,《张栻全集》,第683~684页。
    262《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3页。
    263《与曹晋叔书》,《朱熹集》卷二十四,第1027页。
    264“昔晦庵、南轩讲学于岳麓、城南两书院间,士子振振向往以千数,时称潭州为邹鲁。”(参见《学校七·书院》《湖南通志》卷六八,商务印书馆1934年排印本)
    265《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朱熹集》卷六十四,第3383页。
    266《与曹晋叔书》,《朱熹集》卷二十四,第1027页。
    267《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268在《答程允夫(五)》中,朱熹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然此事须是自做工夫于日用间行住坐卧处,方自有见处。然后从此操存,以至于极,方为己物尔。敬夫所见超诣卓然,非所可及。”(参见《答程允夫(五)》,《朱熹集》卷四十一,第1921页。)
    269《诗送元晦尊兄》,《张栻全集》,第533页。
    270《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朱熹集》卷五,第211页。
    271《前言》,《张栻全集》,第6页。
    272“钦夫见处卓然不可及,从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但其天姿明敏,从初不历阶级而得之,故今日语人亦多失之太高。湘中学子从之游者遂一例学为虚谈,其流弊亦将有害。比来颇觉此病矣。”(参见《答石子重(五)》,《朱熹集》卷四十二,第1980页。)
    273《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第337页。
    274《答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二,第1405页。
    275《答林择之(二十二)》,《朱熹集》卷四十三,第2049页。
    276《答林择之(三)》,《朱熹集》卷四十三,第2028页。
    277《答方宾王(五)》,《朱熹集》卷五十六,第2840页。
    278《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279《陈亮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8第1版,第383页。
    280《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1页。
    281《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1页。
    282《答吴晦叔》,《张栻全集》,第953页。
    285《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4页。
    286《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5页。
    287《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288《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289《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1页。
    290《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1~12772页。
    291《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292《静江府学记》,《张栻全集》,第678~679页。
    293《答朱元晦秘书(十三)》,《张栻全集》,第840~841页。
    294《洙泗言仁序》,《张栻全集》,第752页。
    295《答朱元晦秘书(九)》,《张栻全集》,第835~836页。
    296《答张敬夫语解》,《朱熹集》卷三十一,第1312页。
    297《答张敬夫语解》,《朱熹集》卷三十一,第1315页。
    298《答张敬夫语解》,《朱熹集》卷三十一,第1322页。
    299《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71页。
    300《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72页。
    301《到静江任谢表》,《张栻全集》,第659~660页。
    302《张左司传》,《张栻全集》,第1252页。
    303《张左司传》,《张栻全集》,第1251~1252页。
    304《宋史》对此记曰:“栻至,简州兵,汰冗补阙,籍诸州黥卒伉健者为效用,日习月按,申严盢榉ā?谕溪峒酋豪弭怨睦邻,毋相杀掠,于是群蛮帖服。朝廷买马横山,岁久弊滋,边氓告病,而马不时至。栻究其利病六十余条,奏革之,诸蛮感悦,争以善马至?保墩艝虼罚端问贰肪硭陌俣?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页。)
    305其《谕俗文》曰:访闻愚民无知,遇有灾病等事,妄听师巫等人邪说,则归罪父祖坟墓不吉,发掘取棺,……,于天理人情,岂不伤害?……访闻愚民无知,丧葬之礼不遵法度,装迎之际务为华饰,墟墓之间,过为屋宇,及听僧人等诳诱,多作事,竭产假贷,以侈靡相誇……使亡者以时归土,便是孝顺。……访闻婚姻之际,亦复僭度以财相徇,……婚姻结好,岂为财物?……访闻愚民无知,生子多不举,……,以利灭亲,悖逆天道。……访闻乡落愚民,病不服药,妄听师巫淫祀谄祷,因循至死,反谓祈祷未至,曾不之悔。……访闻乡落愚民,诱引他人妻室,贩卖他处,谓之捲伴??《谕俗文》这些条文,即便是今天也不能说没有积极的意义。(参见《喻俗文》,《张栻全集》,第775~776页。)
    306《江陵到任谢表》,《张栻全集》,第660页。
    307《登江陵郡城观雪》,《张栻全集》,第567页。
    308《江陵到任谢表》,《张栻全集》,第660页。
    309《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3~12774页。
    310《张栻传》,《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第12774页。
    311《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46页。
    312《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46页。
    313《三先生祠记》,《张栻全集》,第708页。
    314《潭州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朱熹集》卷一百,第5110页。
    315《三先生祠记》,《张栻全集》,第707~708页。
    316《雷州学记》,《张栻全集》,第688~689页。
    317《袁州学记》,《张栻全集》,第680页。
    318《南康军新立濂溪祠记》,《张栻全集》,第706页。
    319《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1页。
    320《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0页。
    321《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张栻全集》,第1238页。
    322《张南轩文集序》,《张栻全集》,第1234页。
    323《宋元学案·南轩学案》,第1609页。
    324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25《中国经学史》,第20页。
    329《观物外篇上》,邵雍著,李一昕点校《皇极经世》卷六十三,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
    330“义理有碍,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当自立说以明性,不可以遗言附会解之。”(参见《张载集·张子语录中》,北京中华书局1978,8第1版,第321~323页。)
    331“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参见《河南程氏外书》卷六,《二程集》,第378页。)“解义理,若一向靠书册,何由得居之安,资之深?不惟自失,兼亦误人。”(参见《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165页。)
    332《水心亭》,《胡宏集》,第57页。
    333《邵州学记》,《胡宏集》,第151页。
    334《皇王大纪论·皇帝王霸》,《胡宏集》,第221页。
    335如朱熹改易《大学》,增加原文所没有的《格物致知补传》,其目的就在于阐发和认识天理,这也是理学“以己意说经”的学风和经学观的集中体现。
    336《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395页。
    337“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参见《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44页。)“今之学者,只用心于枝叶,不求实处。”(参见《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44页。)“困于闻见之支离,穷年卒岁而无所至止。若其气质之不美,志念之不正,而假窃傅会,蠢食蛆长于经传文字之间者,何可胜道?”(参见《与姪孙濬》,《陆九渊集》卷一,第13页。)
    338《程文·问制科》,《陆九渊集》卷三十一,第363页。
    339《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45页。
    340门人詹子南曾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陆九渊答:“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第498页。
    341《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52页。
    342《敬斋记》,《张栻全集》,第724页。
    343《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记》,《张栻全集》,第699页。
    344《赋遗经阁》,《张栻全集》,第554页。
    345《南剑州尤溪县学传心阁铭》,《张栻全集》第1044-1045页。
    346《读书楼铭》,《张栻全集》第1046页。
    347《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4页。
    348《雷州学记》,《张栻全集》第689页。
    349《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记》《张栻全集》第699页。
    350张栻认为“专于考索,则有遗本溺心之患;而骛于高远,则有躐等凭虚之忧,二者皆其弊也?保?《答陆子寿》,《张栻全集》第920页。)
    351《答陆子寿》,《张栻全集》,第920页。
    352《寄刘共甫枢密》,《张栻全集》,第810页。
    353《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354《洙泗言仁序》,《张栻全集》,第752页。
    355《洙泗言仁序》,《张栻全集》,第752页。
    356参考:蔡方鹿,《张栻经学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蔡方鹿,《张栻易学之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类),2007(06);李秋丽《张栻易学思想初探》,《东岳论丛》,2006(03)等。
    357《南康军新立濂溪祠记》,《张栻全集》,第706页。
    358胡顺父,《南轩易说序》,《张栻全集》,1228页。
    359《伊川易传序》,程颐、郑汝谐撰《伊川易传易翼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第1版,第3页。
    360《答张闳中书》,《二程集》卷九第615页。
    361《伊川易传序》,程颐、郑汝谐撰《伊川易传易翼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第1版,第3页。
    362《紫岩易传》卷七《系辞上》,四库全书本。
    363胡顺父,《南轩易说序》,《张栻全集》,1228页。
    364《紫岩易传》卷七《系辞上》,四库全书本,
    365《易外传》,《胡宏集》第283~300页。
    366《胡子知言序》,《张栻全集》,第755页。
    367《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2页。
    368《易说》卷三,《张栻全集》第55页。
    369《易象说》,《朱熹集》卷六十七,第3514页。
    370朱伯崑著《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页。
    371“学本五峰胡氏,以周程为宗。”(参见沈家本,《南轩易说跋》,《张栻全集》,1230页。)
    372沈家本,《南轩易说跋》,《张栻全集》,第1230页。“学本五峰胡氏,以周程为宗。”
    373胡顺父,《南轩易说序》,《张栻全集》,第1228页。
    374沈家本,《南轩易说跋》,《张栻全集》,1230页。
    375沈家本《南轩易说跋》,《张栻全集》,第1230页。
    377《原道》,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2版,第8页。
    378《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第10页。
    379《重答张籍书》,《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第79页。
    380《题哀辞后》,《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五,第178页。
    381《答李秀才书》,《韩昌黎文集校注》,第102页。
    382《通书·文辞第二十八》,《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页。
    383《通书·文辞第二十八》,《周敦颐集》第34页。
    384《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程集》第95页。
    385《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7页。
    386《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二程集》第640页。
    38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20页。
    388《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29页。
    389《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73页。
    390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368页。
    391《紫岩易传》卷七,《系辞上》,四库全书本。
    392《紫岩易传》卷七,《系辞上》,四库全书本。
    393《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6页。
    394《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6~37页。
    395张栻曾谈及圣人之道存乎《易》说“《易》者,无形之圣人,而圣人者有形之《易》?省兑住纺耸?人之道。而圣人者乃尽《易》之道者也。”(参见《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5页。)
    396《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9页。
    397《张栻全集》,第11~12页。
    398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2页。
    399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400郑玄撰,王应麟编辑,《郑氏周易注》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页。
    401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2页。
    402李耳著,沙少海、徐子宏译《老子全译·第二十八章》,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第1版,第47页。
    403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2页。
    404《太极图说》,《周敦颐集》,第3~5页。
    405《三先生画像赞》,《张栻全集》,第1050页。
    406“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生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和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无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无行其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和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参见《太极图说》,《周敦颐集》,第3~5页。)
    407《参两篇第二》,《周敦颐集》,第10页。
    408“一物两体,气也。”(参见《参两篇第二》,《周敦颐集》,第10页。)又曰:“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参见《正蒙·大易》,《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8年第1版,第48~49页。)“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参见《正蒙·参两篇第二》,《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0页。)
    409“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参见《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381页。)
    410《观物外篇上》,邵雍著,李一昕点校《皇极经世》卷六十三,九州出版社2003.9第1版,第513页。
    411《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卷六十三,第513页。
    412《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卷六十三,第501页。
    413《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卷六十三,第515页。
    414《观物外篇下》,《皇极经世》卷六十四,第595页。
    415程颐曾劝学弟子曰:“昔吾受《易》于周子。”(《河南程氏粹言》卷一,《二程集》第1203页。)胡宏强调这种师承关系曾说,“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学,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参见《周子通书序》,《胡宏集》第161页。)张栻承其师说,曰:“然其(二程)说固多本之矣。”(参见《太极图解后序》,《张栻全集》,第1181页。)
    416《太极图解后序》,《张栻全集》,第1180~1181页。
    417《周子太极图解序》,《张栻全集》,第1180页。
    418注《太极图说》时,朱熹还将二程兄弟语及性命之言与周子《太极图说》及《通书》联系,说“盖先生(周敦颐)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介绍《程邵公志》中二程的动静阴阳说,朱熹更认为,“全用周子《太极图说》及《通书》中意。”(参见诸星杓《程子年谱·明道先生》,转引自苏铉盛《张栻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6)
    419《答张敬夫(十)》,《朱熹集》卷三十一第1320页。
    420邵雍提出“道为太极”、“心为太极。”(参见《观物外篇上》,邵雍著,李一昕点校《皇极经世》卷六十三,九州出版社2003,9第1版,第513页。)
    425《经世纪年序》,《张栻全集》,第749页。
    426乾道年间,张栻、朱熹二人曾对周敦颐《太极图说》展开长达三年之久的争论,北京图书馆现仍留有张栻《太极解义》初本。
    427《张栻全集》,第11~12页。
    428《答吴晦叔(五)》,《张栻全集》,第825页。
    429《张栻全集》,第722页。
    430《存斋记》,《张栻全集》,第719页。
    431关于太极动、静与否,也本有不同的理解。张栻强调太极之动,曰:“太极之动,发见周流?保ú?见《扩斋记》,《张栻全集》,第722页。)与周敦颐主张“太极动而生阳”的说法是一致的。
    432《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27页。
    433《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80页。
    434《张栻全集》,第977页。
    435《答吴晦叔(一)》,《张栻全集》,第822页。
    436《答吴晦叔》,《张栻全集》,第822~823页。
    437亦曰:“《易》本太极,《春秋》书元,以著其体用,其示后世至矣。”(参见《经世纪年序》,《张栻全集》,第747页。)
    438《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1页。
    439《张栻全集》,第13页。
    440《张栻全集》,第12页。
    441《张栻全集》,第12页。
    442《张栻全集》,第983页。
    443《记濂溪传》,《朱熹集》卷七十一,第3694页。
    444《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365页。
    445《答陆子静(六)》,《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82页。
    446《张栻全集》,第11页。
    447《答吴晦叔》,《张栻全集》,第822页。
    448《答彭子寿》,《张栻全集》,第983页。
    449《太极解义》初本,参见苏铉盛《张栻哲学思想研究》附录《太极解义》初本,第84页。
    450《张栻全集》,第946~94页。
    451《答周允升》,《张栻全集》第976页。
    452《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5页。
    453《答周允升》,《张栻全集》第976页。
    454《答周允升》,《张栻全集》第976页。
    455《答周允升》,《张栻全集》第976页。
    456《胡宏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胡宏集(代序)》第17页。
    457《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32页。
    458《答吴晦叔(一)》,《张栻全集》第822页。
    459《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27~428页。
    460《答吴晦叔(五)》,《张栻全集》第825页。
    461《易传序》,程颐、郑汝谐撰《伊川易传易翼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第1版,第3页。
    462《答张闳中书》,《二程集》卷九第615页。
    46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175页。
    464《正蒙·干称》,《张载集》,第63页。
    465《易说·系辞下》,《张载集》,第219页。
    466《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4页。
    467《论语解》卷四,《张栻全集》,第121~122页。
    468《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68页。
    469《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6页。
    470《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471《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8页。
    472《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1~22页。
    473《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6页。
    474《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0页。
    475《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8页。
    476《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0页。
    477《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0页。
    478《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32页。
    479《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8页。
    480“将欲家至户晓而形之于言,则言有不可传者,将欲编大策而载之于书,而书有不可尽者。于是生蓍立卦而著其六爻之义者,是乃示天下后世以天地之数者也。夫蓍之四十九,乃衍天地之数也;卦之六十四,乃备天地之数也;爻之三百八十四乃通天地之数也。圣人以此而示天下之人,其心休焉。”(参见《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9页。)
    481《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3页。
    482《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页。
    483张栻《易说》云“一三五七九者,此天数二十有五也;二四六八十者,此地数三十也?咸斓刂?乃见五行,其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故天一生水,其性阳,而地六之阴以成之。地二生火,其性阴,而天七之阳以成之。天三生木,其性阳,而地八之阴以成之。地四生金,其性阴,而天九之阴以成之。天五生土,其性阳,而地十之阴以成之。此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共朋,三与八为友,四与九同道,五与十相守,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合地数三十,此天地自然之数五十有五也。夫天地自然之数,盈虚消息,往来不停,变化虽妙,而数有以成之。”(参见《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页。)
    484《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2页。
    485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0页。
    486《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206页。
    487《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207页。
    488《河南程氏遗书》卷三,《二程集》第67页。
    489《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162页。
    490《答黄道夫》,《朱熹集》卷五十八,第2947页。
    491《朱子语类》卷七十五,第1936页。
    492《知言》,《胡宏集》第41页。
    493《知言》,《胡宏集》第32页。
    494《知言》,《胡宏集》第7页。
    495《南轩易说》卷三,《张栻全集》,第53页。
    496《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页。
    497《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40页。
    498《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5页。
    499《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206页。
    500《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207页。
    501《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1版,第4页。
    502《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二程集》,第162页。
    503《答黄道夫》,《朱熹集》卷五十八,第2947页。
    504《朱子语类》卷七十五,第1936页。
    505《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页。
    506《论语解》卷五,《张栻全集》,第138页。
    507《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508《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509《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页。
    510《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页。
    511《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1页。
    512《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17页。
    513《论语解》卷五,《张栻全集》,第138页。
    514《论语解》卷五,《张栻全集》,第138页。
    515《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516《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17页。
    517《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518《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519《读论语孟子法》,《张栻全集》,第240页。
    520《读论语孟子法》,《张栻全集》,第240页。
    521《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1页。
    522《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1页。
    523《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0页。
    524《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2页。
    525《寄吕伯恭》,《张栻全集》,第893页。
    526“在两宋时代,仅仅三百多年,见于著录的《论语》研究专著,据《宋史·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补》和朱彝尊《经义考》计有250余部,比以前所有时代《论语》研究数量的总和多出了一倍多,是隋唐时期《论语》研究数量的21倍。仅从著述的数量来看,就可窥见宋代《论语》研究之盛况,是汉唐时代所无法比的。”[参见唐明贵,《宋代<论语>研究的勃兴及成因》,《东岳论丛》2007(03)]
    527《南轩集》卷十二,《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28《南轩集》卷十四,《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529《读论语孟子法》,《张栻全集》,第240页。
    530《张栻全集》,第752页。
    531《张栻全集》,第240页。
    532《张栻全集》,第240页。
    533《洙泗言仁序》言“至本朝伊洛二程始得其传,其论仁亦异乎秦汉以下诸儒之说矣,学者所当尽心也。某(张栻)读程子之书,其间教门人取圣贤言仁处类聚以观而体认之,因裒《鲁论》所载,疏程子之说于下,而推以己见,题曰《洙泗言仁》,与同志者共讲焉。”(《张栻全集》,第752页。)
    534《论语解》卷八,《张栻全集》,第205页。
    535《张栻全集》,第75页。
    536《张栻全集》,第100页。
    537《张栻全集》,第94页。
    538《张栻全集》,第75页。
    539《张栻全集》,第75页。
    540《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41《张栻全集》,第240页。
    542《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871页。
    543《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44《洙泗言仁序》,《张栻全集》第752~753页。
    545《洙泗言仁序》,《张栻全集》第752~753页。
    546《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47《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48《仰止堂记》,《张栻全集》第733页。
    549《论语解》卷九,《张栻全集》,第217页。
    550《论语解》卷三,《张栻全集》,第110页。
    551《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页。
    552知行关系是宋明理学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宋时期二程、朱熹、陆九渊都强调“知先行后”,朱熹虽然曾指出“行重于知”、“知行相须”,但也是以强调“知先行后”为前提。
    553《答吴晦叔(四)》,《张栻全集》,第825页。
    554张栻说:“知之进则行愈有所施,行之力则知愈有所进,……,盖致知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又说:“历考圣贤之意,盖欲使学者于此二端兼致其力,……,然则声色容色之间,洒扫应对进退之事,乃致知力行之原也,其可舍是而它求乎!”(参见《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555《答吴晦叔(四)》,《张栻全集》,第825页。
    556《寄周子充尚书(一)》,《张栻全集》第817页。
    557《论语解》卷一,《张栻全集》,第78页。
    558《论语解》卷四,《张栻全集》,第117页。
    559《论语解》卷四,《张栻全集》,第131页。
    560《论语解》卷四,《张栻全集》,第122页。
    561《论语解》卷三,《张栻全集》,第106页。
    562《论语解》卷三,《张栻全集》,第109页。
    563《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564《答朱元晦》,《张栻全集》第961页。
    565《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566“所谓行之亦须量力者,恐学者贪高慕远,躐等以进,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参见《答胡季随》,《张栻全集》第1000页。)
    567《约斋记》,《张栻全集》第729页。
    568《张栻全集》第115页。
    569《约斋记》,《张栻全集》第729页。
    570《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76~377页。
    571《论语解》卷八,《张栻全集》第197页。
    572《孟子讲义序》,《张栻全集》第753~754页。
    573《南轩学案·附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34页。
    574《孟子讲义序》,《张栻全集》第753~754页。
    575《张栻全集》,第78页。
    576《汉家杂伯》,《张栻全集》,第784页。
    577《张栻全集》,第116页。
    578《孟子讲义序》,《张栻全集》第753~754页。
    579“天下有道,则道义明,而功利之说息……各循其理而由其分,此所谓治也。若夫无道之世,则功利胜而道义微,徒以势力相雄长而已,此所以由乱也。”《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51页。
    580《孟子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49页。
    581《孟子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49页。
    582“(三代)君臣之有义,父子之有亲,夫妇之有别……盖三代之治,实万世王者之师也。“(参见《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17页。)
    583《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19页。
    584《寄周子充尚书(二)》,《张栻全集》,第818页。
    585《寄周子充尚书(二)》,《张栻全集》,第818页。
    586《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511页。
    587《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42页。
    588《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11页。
    589《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507页。
    590《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67页。恒自随,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华严经义海百门》)这一认识对宋明之理学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张载视理为物质气聚散运动的规律,说:“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正蒙·太和》,《张载集》,第7页)程颐程颢则吸取华严宗的思想,认为“万理归于一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95页)认为万事万物的特殊规律是一理的显现,这个一理便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30页)
    593《论语解》卷七,《张栻全集》,第192页。
    594《南轩集》卷三十二,《答游诚之》,《张栻全集》,第995页。
    595《南轩集》卷二十五,《答胡季立》,《张栻全集》,第900页。
    596《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42页。
    597《孟子说》卷五,《张栻全集》,第423页。
    598《朱子语类》卷十三,第236页。
    599《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4页。
    600《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49页。
    601《南轩集》卷十三,《洁白堂记》,《张栻全集》,第738页。
    602《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92页。
    603《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92页。
    604《南轩集》卷三十一,《答彭子寿(一)》,《张栻全集》,第981页。
    605《南轩集》卷二十六,《答章茂献》,《张栻全集》,第918页。
    606华严宗认为,真理不可分,存在于纤尘之中,一一纤尘皆为圆足之理的显现。(参见《华严发菩提心章》“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并且张栻在讲“会而统体,理一而已;散而流行,理有万殊”时亦承认“语意近类释氏”。这说明,张栻理学的理一分殊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华严宗影响,把佛教精致的思辨哲学纳入了自己天理论的思想体系之内。
    607《南轩易说》卷三,《张栻全集》,第43页。
    608《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26页。
    609《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8页。
    610《论语解》卷六,《张栻全集》,第167页。
    611《南轩集》卷九,《静江府学记》,《张栻全集》,第678页。
    612《南轩易说》卷三,《张栻全集》,第62页。
    613《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503页。
    614《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34页。
    615《孟子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94页。
    616《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517页。
    617《论语解》卷七,《张栻全集》,第192页。
    618《南轩易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8页。
    619《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5页。
    
    620《论语解》卷六,《张栻全集》,第162页。
    621《南轩集》卷二十,《答朱元晦秘书(六)》,《张栻全集》,第834页。
    622《南轩集》卷十九,《答吴晦叔(三)》,《张栻全集》,第824页。
    623《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31页。
    624《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5页。
    625《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88页。
    626《南轩集》卷十三,《思终堂记》,《张栻全集》,第740页。
    627《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25页。
    628《南轩集》卷三十六,《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629《南轩集》卷二十九,《答胡伯逢》,《张栻全集》,第958页。
    630《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11页。
    631《孟子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90页。
    632《论语解》卷三,《张栻全集》,第115页。
    633《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第23页。
    634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卷一《道体》,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6第1版,第3页。
    635《河南程氏文集》卷九《与吕大临论中书》,《二程集》第608页。
    636《河南程氏文集》卷九《与吕大临论中书》,《二程集》第606页。
    637《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201页。
    638《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版,第336页。
    639《与僧吉甫书三首》,《胡宏集》,第115页。
    640《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第335页。
    64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642《答何叔京(二)》,《朱熹集》卷四十,第1841~1842页。
    643《中和旧说序》,《朱熹集》卷七十五,第3949页。
    644《答何叔京(二)》,《朱熹集》卷四十,第1842页。
    645《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朱熹集》卷六十四,第3383页。
    646《与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第1290页。
    647《与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第1289页。
    648《答石子重(五)》,《朱熹集》卷四十二,第1980页。
    649《中和旧说序》,《朱熹集》卷七十五,第3949页。
    650《中和旧说序》,《朱熹集》卷七十五,第3950页。
    651《朱熹集》卷六十四,《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第3384页。
    652《答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第1288页。
    653《答张敬夫问目》,《朱熹集》卷三十二,第1384页。
    654《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第328页。
    655《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第337页。
    656《答方宾王(五)》,《朱熹集》卷五十六,第2840页。
    657《答方宾王(五)》,《朱熹集》卷五十六,第2840页。
    658“栻曰:‘统’字亦恐未安,欲作而主性情,如何?”(参见朱熹《胡子知言疑义》,《胡宏集》,第328页。)又说:“自性之有动谓之情,而心则贯乎动静而主乎性情者也。”(参见《答吴晦叔》,《张栻全集》第953页。)
    659《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660《答程允夫(五)》,《朱熹集》卷四十一,第1921页。
    661《答何叔京(十一)》,《朱熹集》卷四十,第1865页。
    662《答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二,第1405页。
    663《答林择之(二十二》,《朱熹集》卷四十三,第2049页。
    664《答林择之(三)》,《朱熹集》卷四十三,第2028页。
    665《南轩集》卷二十五,《寄吕伯恭(一)》,《张栻全集》第891页。
    666《南轩集》卷二十五,《寄吕伯恭(一)》,《张栻全集》第891页。
    667《南轩集》卷二十九,《答吴晦叔》,《张栻全集》第953页。
    669《艮斋铭》之命名,或认为便取源于《周易·艮卦》,《艮卦·彖传》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大学》又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经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道近矣。”张将《周易》与《大学》结合,掇其遗意,而作此铭。
    670《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671《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672《艮斋铭》,《张栻全集》第1039页。
    673王懋竑认为,“《艮斋铭》以知止为始,而格物致知,专以察识端倪为下手工夫,与学聚问辨之指不相类。……以审察见得为格物致知,以泰然行将去为正心诚意,亦仍是《艮斋铭》之指也。大抵以心为已发,以性为未发,要从已发处识得未发,故曰‘为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参见《朱子年谱考异》卷一,王懋竑《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10页。)
    674《答江文叔》,《张栻全集》,第915页。
    675《宋元学案·南轩学案》,第1618页。
    676《送张荆州序》,《张栻全集》,第766页。
    677《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678《论语十二·雍也篇一》,《朱子语类》卷三十,第764页。
    679《南轩论语解》卷七,《张栻全集》,第194页。
    680《扩斋记》,《张栻全集》,第722页。
    681《答胡季随》,《张栻全集》,第1001页。
    682《主一箴》,《张栻全集》,第1048页。
    683《论语解》卷三,《张栻全集》,第107页。
    684《主一箴》,《张栻全集》,第1048页。
    685《存斋记》,《张栻全集》,第720页。
    686《答曾致虚》,《张栻全集》,第912页。
    687《张栻全集》卷三十,《张栻全集》,第966~967页。
    688《太极图说》,《周敦颐集》,第6页。
    689《寄吕伯恭(四)》,《张栻全集》,第895页。
    690《答刘宰》,《张栻全集》,第915页。
    691《敬简堂记》,《张栻全集》,第732页。
    692《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693《四益箴》,《张栻全集》,第1049页。
    694《答刘宰》,《张栻全集》,第915页。
    695《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696《扩斋记》,《张栻全集》,第722页。
    697《答陈平甫》,《张栻全集》,第911页。
    698《答彪德美》,《张栻全集》,第897页。
    699《孟子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81页。
    700《答游诚之》,《张栻全集》,第994页。
    701《答李季修》,《张栻全集》,第924页。
    702《孟子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82页。
    703张栻曰:“世有古今,太极一而已矣,太极通则立万古于一息,会中国为一人?保ú渭毒兰?年序》,《张栻全集》,第749页。)“太极动而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化,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参见《存斋记》,《张栻全集》,第719页。)又说:“极乃枢极之义,圣人于《易》特名曰太极二字,盖示人以根柢,其义微矣。”(参见《答吴晦叔(一)》,《张栻全集》,第822页。)“《易》也者,生生之妙也;太极者,所以生生者也,曰《易》有太极,而体用一源可见矣。”(参见《答吴晦叔(五)》,《张栻全集》,第825页。)
    704《答胡季立》,《张栻全集》,第900页。
    705《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第2365页。
    706朱熹在讨论太极时曾提及张栻的这一观念,说:“无极而太极,……非谓别有一物也?ㄏ蚣辗蛴?此说,尝疑其赘,今乃正使得著,方知钦夫之虑远也。)”(参见《答陆子静(六)》,《朱熹集》卷三十六,第1582页。)
    70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38页。
    708《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3页。
    709《朱子语类》卷十三言“有是理,方有这物事。”
    710《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4页。
    718《孟子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49页。
    719《孟子说》卷三,《张栻全集》第319页。
    720《寄周子充尚书(二)》,《张栻全集》,第818页。
    721《寄周子充尚书(二)》,《张栻全集》,第818页。
    722张栻说:“知之进则行愈有所施,行之力则知愈有所进,……,盖致知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又说:“历考圣贤之意,盖欲使学者于此二端兼致其力,……,然则声色容色之间,洒扫应对进退之事,乃致知力行之原也,其可舍是而它求乎!”(参见《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723《答王子合》,《朱熹集》卷四十九,第2368页。
    724《大学章句》,朱熹撰,金良年今译《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第1版,第10页。
    725《南轩易说跋》,《张栻全集》第1230页。
    726《南轩学案序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09页。
    727“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也。”(参见《敬斋记》,《张栻全集》,第724页。)“盖心宰事物,而敬者心之道所以生也。生则万理森然,而万事之纲总摄于此。”(参见《敬简堂记》,《张栻全集》,第732页。)
    728朱熹曰:“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参见《答黄道夫》,《朱熹集》卷五十八,第2947页。)
    729“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而道与器非异体也。”(参见《论语解》卷五,《张栻全集》第138页。)
    730“道虽非器,礼乐刑赏是治天下之道也。礼虽非玉帛,而礼不可以虚拘;乐虽非钟鼓,而乐不可以徒作;刑本遏恶也,必托于甲兵,必寓于鞭朴;赏本扬善也,必表之以旗常,必铭之于钟鼎。是故形而上者之道讬于器而后行,形而下者之器得其道而无弊。”(参见《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17页。)
    731《送张荆州序》,《张栻全集》,第765~766页。
    732《送张荆州序》,《张栻全集》,第765~766页。
    733《克斋铭》,《张栻全集》,第1038页。
    734《敬斋记》,《张栻全集》,第724页。
    735“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参见《大学章句》,朱熹撰,金良年735《答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第1288页。
    735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第157今译《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第1版,第9页。)
    736“儒者之学大要以穷理为先,盖凡一物有一理,须先明此,然后心之所发,轻重长短,各有准则。……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其用力次第如此,然后可以得心之正,而复其本体之虚,亦非一日之力矣。今直曰无时不虚,又曰既识此心则用无不利,此亦失之太快而流于异学之归矣。”(参见《答张钦夫》,《朱熹集》卷三十,第1288页。)
    737张栻说:“知之进则行愈有所施,行之力则知愈有所进,……,盖致知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又说:“历考圣贤之意,盖欲使学者于此二端兼致其力,……,然则声色容色之间,洒扫应对进退之事,乃致知力行之原也,其可舍是而它求乎!”(参见《论语说序》,《张栻全集》,第751~752页。)
    738“所谓知之在先,此固不可易之论,但只一个‘知’字,用处不同,盖有轻重也。如云‘知有是事’则用得轻,‘匹夫匹妇可以与知’之类是也;如说‘知底事’则用得重,‘知至至之’之知是也。在未识大体者当据所与知者为之,则渐有进步处。工夫若到,则知至。知至矣,当至之,知终矣,则工夫愈有所施而无穷矣。所示有云‘譬如行路,须识路头’,诚是也;然要识路头,亲去路口寻求方得,若只端坐于室,想象跂而曰:‘吾识之矣’,则无是理也。元晦所论知字,乃是谓知至之知。要之,此非躬行实践则莫由至。但所谓躬行实践者,先须随所见端确为之,此谓之知常在先则可也。”(参见《答吴晦叔(四)》,《张栻全集》,第825页。)
     739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第157页。
    740《南轩集》卷十二,《敬斋记》,《张栻全集》,第724页。
    741《南轩集》卷十一,《扩斋记》,《张栻全集》,第722页。
    742张栻这种关于心的主宰问题与朱熹的观点存在着不同之处祆湟步残牡闹髟祝奈髟紫抻谌鲜?论和伦理学方面,主要是强调心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和能动作用,以及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人的理智之心对于人的本性和人的情感的把握与控制,而不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讲心对宇宙万物的主宰。
    743《南轩集》卷九,《静江府学记》,《张栻全集》,第678-679页。
    744《南轩集》卷十,《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张栻全集》,第694页。
    745朱熹在评价张栻的这一思想时,把陆九渊与张栻作了比较担骸奥阶泳仓В还芩狄桓鲂摹!?南轩初年说,却有些似他,如《岳麓书院记》,却只恁地说。如爱牛,如赤子入井,这个便是真心,若理会得这个心了,都无事。”(《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第2981-2982页)朱熹指出陆九渊之学,突出一个心,张栻初年作《岳麓书院记》时,也是以心学为主?檎艝虻摹短吨葜匦拊缆词樵杭恰纷?于乾道二年(1166),时年张栻三十四岁窃谡馄都恰分校艝蛱岢隽诵闹髟淄蛭锏乃枷搿4又?熹的评价可以看出,张栻的思想与陆九渊心学有相似之处。
    746《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39页。
    747《孟子说》卷七,《张栻全集》,第467页。
    748《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第423页。
    749《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第149页。
    750《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第149页。
    751《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
    752《与朱元晦(一)》,《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
    753《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二,第23页。
    754《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6页。
    755《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76页。
    756《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第421页。
    757《送张荆州序》,《张栻全集》,第766页。
    758《与邓文范》,《陆九渊集》第11页。
    759《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42页。
    760所谓气,在张栻的哲学体系里,指构成万物的材料担骸岸味蛭锘!保ā赌闲肪硎唬?《存斋记》,《张栻全集》,第719页)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使万物得以产生。在心气关系上,张栻吸取了董仲舒“凡气从心,心,气之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观点,提出心本气末,心为形而上,气为形而下,心主宰气的思想。他说:“务持其心而已,若舍心而求于气,则将见舍本事末而无以制矣。”(《孟子说》卷二,《张栻全集》,第279页)并说:“口耳目丽乎气,故有形者皆得其同。而心则宰之者也,形而上者也。”(《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34页)张栻指出,如果舍心而求气,那就是舍本事末。可见其以心为本,以气为末,心主宰气。由于主宰之心是形而上者,那么与心相对的气就必然是形而下者了。张栻以形而上下区分心、气,可见其心是超越的形上本体之心,气是形而下的能被口耳目感官感知的始基物质。这与陆九渊不注重形而上下之分,只强调一个心的世界的思想有异。
    761《南轩集》卷九,《桂阳军学记》,《张栻全集》,第685页。
    762《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5页。
    763《赠吴叔有》,《陆九渊集》卷二十,第244页。
    764《南轩易说》卷一,《张栻全集》,第17页。
    765《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第505页。
    766《四益箴》,《张栻全集》,第1049页。
    767《名轩室记》,《张栻全集》,第741页。
    768《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40页。
    769《答胡季立》,《张栻全集》,第900页。
    770《南康军新立濂溪祠记》,《张栻全集》第706页。
    771《敬斋记》,《张栻全集》第724页。
    772《南康军新立濂溪祠记》,《张栻全集》,第706页。
    773《又祭张敬夫殿撰文》,《朱熹集》卷八十七,第4477页。
    774《道学一》,《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第12710页。
    775《宋元学案·南轩学案附录》,第1635页。
    776《宋元学案·南轩学案附录》第1635页。
    777《宋元学案·南轩学案》第1611页。
    778《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三,第2961页。《张栻全集》,第1248页。)
    780“(栻)既长,又命往从胡公仁仲先生问河南程氏学,先生一见,知其大器,即以所闻孔门论仁亲切之指告之。公退而思,若有得也,以书质焉。而先生报之曰:‘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公以是益自奋厉,直以古之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一篇,蚤夜观省,以自警策,所造既深远矣,而犹未敢自以为足,则又取友四方,益务求其学之所未至。”(参见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熹集》卷八十九,第4545页。)
    781《胡子知言序》,《张栻全集》,第755页。
    782“至若胡公(胡安国)虽未及河南之门,然与游公及杨、谢二君游而讲于其说,自得之奥,在于《春秋》。”(参见《建宁府学游胡二公祠堂记》,《张栻全集》,第714页。)
    783《永州州学周先生祠堂记》,《张栻全集》,第704页。
    784《送曾裘父序》,《张栻全集》,第768页。
    785《答罗参议》,《朱熹续集》卷五,第5237页。
    786《南轩学案·附录》,《宋元学案》卷五十,第1635页。
    789《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记》,《张栻全集》,第699页。
    790夏君虞《宋学概要》也认为张栻把蜀学与湘学合流,在两地学术中都占有重要位置?ú渭木?著《宋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本)
    791蔡方鹿,《一代学者宗师——张栻及其哲学》,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83页。,
    792《宋元学案·二江诸儒学案》,第2407页。
    793蔡方鹿,《宋代四川理学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190页。
    794《孟子说》卷四,《张栻全集》,第388页。
    795《孟子说》卷一,《张栻全集》,第265页。
    796《孟子说》卷六,《张栻全集》,第439页。
    1.杨世文、王蓉贵点校,《张栻全集》,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2.[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宋]朱熹、吕祖谦编《近思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宋]朱熹著,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89年版。
    8.《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1.《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12.《紫岩易传》,四库全书本。
    13.《湖南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年排印本。
    14.《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15.《二十五史·宋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6.《二十五史·南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7.《二十五史·汉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8.《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9.[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0.[唐]孔颖达,《周易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1年版。
    21.[宋]邵雍著,李一昕点校《皇极经世》,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2.[宋]陈亮著,《陈亮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
    24.吴自牧著,《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5.罗大经撰,《鹤林玉露·高宗卷紫岩》,中华书局1983年版。
    26.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汉]郑玄撰,王应麟编辑,《郑氏周易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李耳著,沙少海、徐子宏译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宋]程颐、郑汝谐撰《伊川易传易翼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1.[宋]朱熹撰,金良年今译《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2.蔡方鹿著,《一代学者宗师——张栻及其哲学》,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
    33.陈谷嘉、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4.夏君虞著,《宋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本。
    35.蔡方鹿著,《宋代四川理学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
    36.章权才著,《宋明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陈谷嘉著,《张栻与湖湘学派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8.[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9.侯外庐、邱汉生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吴雁南、秦学颀等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1.朱伯崑著《易学哲学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1.鲍希福,《张栻朱熹论心性》,《中国哲学史》,1993(02)
    2.蔡方鹿,《张栻经学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蔡方鹿,《张栻易学之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类),2007(06)
    4.蔡方鹿,《张栻与湖湘文化》,《湖南社会科学》,1989(05)
    5.蔡方鹿,《朱熹和张栻关于仁的讨论》,《江西社会科学》,1989(02)
    6.蔡方鹿,《张栻、魏了翁的实学思想及对湘蜀文化的沟通》,《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7.蔡方鹿,《张浚的易学思想及其影响》,《周易研究》,2004(01)
    8.蔡方鹿,《张栻与岳麓书院》,《社会科学研究》,1991(04)
    9.陈代湘,《朱熹与张栻的学术交往及相互影响》,《东南学术》,2008(06)
    10.范立舟、江晓梅,《论南宋乾淳之际理学的发展》,《江汉论坛》,2006(04)
    11.范立舟,《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理学传衍述论》,《暨南学报(哲学社科版)》,2006(04)
    12.蒋建国,《南宋时期湖南书院的创建与理学的传播》,《现代哲学》,2004(02)
    13.李承贵,《张栻佛教观探微》,《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14.李秋丽,《张栻易学思想初探》,《东岳论丛》,2006(03)
    15.刘蕴梅,《论张栻哲学的特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4)
    16.马旭辉,《张栻的理学化史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06)
    17.潘富恩,《论“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甘肃社会科学》,1991(05)
    18.孙海林,《张栻与城南书院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01)
    19.唐明贵,《宋代<论语>研究的勃兴及成因》,《东岳论丛》2007(03)
    20.王丽梅,《张栻早期工夫论考》,《社会科学家》,2006(01)
    21.王丽梅,《“己丑之悟”新考:张栻晚期工夫论》,《求索》,2006(04)
    22.王煜,《胡宏、张栻与魏了翁对佛教的批判》,《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卷(01)
    23.向世陵,《张栻论天人合一的主体实现》,《孔子研究》1990(04)
    24.肖永明,《张栻之学与<四书>》,《船山学刊》,2002(03)
    25.游彪,《张栻非佛刍议》,《天府新论》,1992(02)
    26.[韩]苏铉盛,《张栻早期仁学思想考》,《孔子研究》,2003(05)
    27.[日]永富青地,《张栻与同时代的学者们》,《天府新论》,1992(02)
    1.[韩]苏铉盛《张栻哲学思想研究》2002年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