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经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也是一个组织增效创优、一个政党兴旺发达、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和基础。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事实上,学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学习实践的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关键在于建设。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经验进行系统地提炼和总结,不仅具有学理价值,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奥秘所在;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深度、广度、力度和强度。本文首先从学习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视角,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推动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孕育、萌芽,也为中国共产党形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经典作家的学习理论,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的学习思想,把学习问题放在党的建设的主导地位,并以此统揽和推进党的各个方面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基本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不断深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也不断地完善成熟。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调动各种学习要素,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本文接着围绕“怎样建设”这个主题,把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视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从学习的目的、制度、环境、途径、平台等五个方面,多角度挖掘、提炼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宝贵建设经验。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党建的主题,坚持为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而学习、为统一思想而学习、为提高能力素质而学习,牢牢把握建设马克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导向。第二,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的领导制度建设,形成严格科学的培训制度和体系,采取监督检查、考试测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来加强学习、督促学习,保证党的学习活动的经常化、常态化,实现党的学习活动的连续性、持久性,保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顺利推进。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舆论引导、领导示范、党内民主等方式方法,积极营造人人向学的组织氛围,激发每位党员自觉学习的兴趣,形成一个全党积极学习的浓厚氛围。第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归根结底要落脚到党员的个人学习和各级支部的团体学习等可具体操作的层面,才能最终形成党的整体学习。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从组织、个人出发不断地拓宽学习的途径,让党员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党的基层组织变为学习的主阵地,实现党的全面学习,持续学习。第五,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载体,通过借助书籍、报刊、网络等理论和知识的载体,搭建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学习平台,整合学习资源,促进全党的学习。
Learning is a bascial and indispensable skill to survive, also the powerful engine and base for an institution to create excellent achievements, a party to boost, and a people to strive to be strong. During the17th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t's stated clearly that Building Marxism Studying Party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with strategical signifcance, and should be highly concentrated on and completed successfuly. In fact, learning is the natural and honorable quality of the Marxism Party. Ever since the1940s when Marx and Engels created Maxist theory, the developing and practical exploring of learning never end among the Marxism Party.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on Building Learing Party began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CCP.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the Party, to some extent, mean the growth of the Marxism Learning Party. As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oint, it's worthy to refine and to sum systemically the experience of building a learning party, which not only is theoretically valuable and helps to learn the mystery of how to be an advanced party eternally, but also is applicable and meaningful in enhancing self-consciousness while building the Marxism Learning Party under new conditions.
     Theory is the forerunner of action, advanced learning ideas decide an insightful, overall, forceful and powerfu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Marxism Learning Party was reviewed, firstly, considering combining learning and the party construction. To begin with Marx, Engels and Lenin gave their contrbution to the generating of this concept, which supported the CCP's idea of building the party theoretically, initial formation when Mao Zedong and other membership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leadship benifitted from traditional learning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ose classical writers' learning theories, and put learning at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party building to act as a guide and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in all aspects. With the changing of time and environment, learning deepened among the party, per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Finally, for more than90years, with the guide of the scientific learning theory, the CCP has made full use of all the chances and applied various methods to learn, in consequence, speeding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the learning party.
     Secondly, how to build a learning party? With this topic, the construction was taken as a holistic and systemic project, and the aim, principles, atmosphere, methods, platform of learning were explored and refined to learn from Building Marxism Learning Party. First,"being advanced and improving the leadership" should be kept as the eternal theme of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he memberships learn to guard their spiritual homeland, to unify thoughts, to improve ability the objective, and held the Marxism Learning Party the direction. Secon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Learning Party, the lea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n learning needs to be enhanced all the time to form strict and scientific training system.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examination and test, reward and punishment, etc. can be approaches used to promote learning, to make sure learning a common and consistent activity, and to gurantee a smooth construction. Third, to establish actively a learning atmosphere which excites every party member and helps forming a deep emotion of learning among them by using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demonstration, and democracy within party, etc.. Forth, party members'and party branches' efforts finally account for the whole party's group learning. Party members should b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learning, and the basic-level organizations the main base, which promises a holistic and sustainable learning. Fifth, true carrier are essential,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network, containing theories and knowledge, are sources to be collected to serve as various learning platforms to promote learning.
引文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5.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91.
    ③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8.
    ① 彼得.圣吉.中国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世界意义[J].学习时报,2010-3-15.
    ① 万奎、杜鸿林.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透析[J].理论探索,2010,(6):54-56
    ② 高萍美.试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依据[J].前沿,2010,(15):10-13
    ③ 石仲泉.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1-12
    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3-10
    ⑤ 邸乘光、贾绍俊.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现实意义[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3):75-81
    ① 吴桂韩.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深刻内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2):72-76
    ② 迟全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J].浙江学刊,2010,(1):8-12
    ③ 唐晓清.学习型政党: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途径[J].长白学刊,2010,(1):78-80
    ④ 戴焰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J].党建研究,2010,(3):19-21
    ⑤ 康小怀、刘建德.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建及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4):29-34
    ① 程水栋.毛泽东的政党学习论及其当代意蕴[J].社会科学家,2010,(5):39-42
    ② 杜鸿林、万奎.中共四代领导人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探索[J].理论探讨,2010,(5):113-117
    ③ 朱志浩.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3):29-34
    ④ 徐志宏.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57-61
    ① 蒋仁勇.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水平[J].求实,2010,(4):29-31
    ② 高原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10,(5):163-165
    ③ 许腾、陈兆德.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15
    ④ 李君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N].学习时报,2009-09-28
    ⑤ 蒋仁勇.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关系探析[J].长白学刊,2010,(2):57-61
    ⑥ 董伟武.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关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6):78-81
    ① 刘晓亮.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谈学习型政党的创建[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1):15-1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60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9.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4.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4.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9.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6.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
    ②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③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8.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80.
    ⑤ 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8.
    ⑥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54.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7.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3.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5.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1.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8.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3.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9.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5.
    ③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0.
    ④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4.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7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④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⑤ 所谓“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指,加强学习,一定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6.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9.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1.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72.
    ① 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
    ②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一[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55.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②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1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54.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④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7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②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0.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2.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1.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3.
    ③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25.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1
    ④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
    ① 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②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④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8.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5.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25.
    ③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1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3-624.
    ②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一[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0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
    ③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一[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96.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2.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6.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41
    ①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0.
    ③ 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8.
    ④ 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22.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5.
    ② 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10.
    ③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4-415.
    ④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4.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1
    ④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93.
    ⑤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5.
    ⑥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①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0.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5.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
    ④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7.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7.
    ①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1
    ③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4.
    ④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0.
    ②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3.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
    ④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02.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8.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9.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
    ④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85.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7.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3.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32.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7.
    ②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1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0.
    ④ 严昌,阳雪梅:刘少奇谋略[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249.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154.
    ③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5
    ① 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北京:求是杂志,2010-1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5.
    ②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03.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4.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180.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56-357.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5-78.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5.
    ③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0.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8.
    ①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9.
    ① 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J].《共产党人》,,1940(5):45.
    ② 陕西省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辑)[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510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7.
    ④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52.
    ①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48.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27.
    ④ 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9
    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96.
    ⑥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9.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429.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9.
    ②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5.
    ③ 加强领导干部学习提高执政兴国本领[N].人民日报,2002-12-27,(1)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4-335.
    ② 王香平:毛泽东为组长延安学习运动中的“高级学习组”[J].党的文献,2011(2)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3.
    ② 延安学习运动期间高级学习组相关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2011(2)
    ③ 延安学习运动期间高级学习组相关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2011(2)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7.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68.
    ③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④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9.
    ⑤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8.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②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
    ③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④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02.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0.
    ②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7.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79.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4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22.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9-290.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9.
    ② 教育阵地社编:抗战时期边区教育建设(上)[C].北京: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6:14.
    ③ 六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下)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08.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08.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③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7.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6.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7.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93.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307.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481
    ③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67-268.
    ①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C].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131.
    ② 周大仁:党校与党的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2.
    ① 参见何长工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294-295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8.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74-375.
    ② 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49-19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79.
    ③ 专访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N].参考消息,2009-9-17,(13)
    ① 红色中华[N].1933-3-12、6-20、9-3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42-543.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173.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9.
    ① 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238.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6.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87.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11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12.
    ③ 1996年一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J].《中国培训》,1996,(9)
    ① 解放日报[N].1942-4-23
    ②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97.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03.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5.
    ② 罗迈:怎样开展延安在职干部的学习[J].解放,1939:(86),21
    ③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42.
    ④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7.
    ⑤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8.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6.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752.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9.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29.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572.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77.
    ②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388.
    ①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405.
    ② 转引自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49-19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23.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6.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6.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0.
    ①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05.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52.
    ③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66.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3.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2.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2.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9.
    ①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63.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2.
    ③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37
    ②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7.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⑤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0.
    ① 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北京二十万新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N].人民日报,1987-4-28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5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9.
    ③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2.
    ④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94.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45.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9.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35.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6.
    ① 胡锦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为《学习时报》创办而作[N].人民日报,1999-9-18(1)
    ① 龚育之、逢先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上海:三联书店,1986:23.
    ①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9:67-68.
    ② 刘家栋:陈云在延安[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70.
    ③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谈峥、于海江泽: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66.
    ①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3.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
    ③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①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8.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3.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④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67.
    ⑤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7.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5.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03.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7.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10.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810.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00.
    ③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34.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506.
    ② 转引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49-195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44.
    ③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9.
    ②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0.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572.
    ④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27.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94.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08-709.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529.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809.
    ②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33.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5.
    ② 中共党史资料(第15辑)[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5:31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47-948.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99:41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③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01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2.
    ②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①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②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③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09.
    ①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7-208.
    ②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8.
    ③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11.
    ④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5.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3.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② 毛泽东与读书学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3.
    ①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0.
    ② 龚育之、迷先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三联书店,2010:15-16.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3.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3.
    ⑤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5.
    ⑥ 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1.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1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22.
    ③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C].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32.
    ④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96.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0.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7.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4.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79.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10.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72.
    ④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①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②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30.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
    ④ 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杂志,2010,(1)
    ⑤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8.
    ① 党章知识辞典[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672.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07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C].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37-238.
    ②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0.
    ③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
    ④ 党章知识辞典[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706.
    ① 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72-473.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67.
    ③ 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杂志,2010,(1)
    ④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
    ⑤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0.
    ①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34-335.
    ③ 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06.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0.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42.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4.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9.
    ②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70-371.
    ① 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55.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90.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87.
    ②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6.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00.
    ④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57.
    ⑤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1
    ①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9.
    ②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32.
    ③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06.
    ④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2.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32.
    ② 胡锦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人民日报,2006-08-14(1)
    ① 龚育之,逄先知: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86:31.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①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29.
    ③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50.
    ①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61.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77.
    ③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43.
    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02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
    ②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8.
    ①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7.
    ②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6.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2.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5.
    ① 转引自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323.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2.
    ① 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61.
    ①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6]毛泽东年谱(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10]邓小平年谱(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1]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刘少奇选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刘少奇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4]陈云文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周恩来选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6]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17]中共中央党校.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3.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3.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0)[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2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等.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汇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第二次与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4]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24)(内部资料).
    [35]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36]连玉明主编:学习型政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7]侯以信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38]黄健编著:造就组织学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习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40]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1]彼得.圣吉:变革之舞[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2]杰瑞.J.吉利等:超越学习型组织[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习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44]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45]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6]张声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47]戴焰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48]谢春红: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9]俞文钊编著:学习型组织导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0]周德孚编著:学习型组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1]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52]杨春长主编:中国共产党反对错误倾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3]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4]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55]朱凯:中国共产党整风精神史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56]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人民日报
    [2]解放日报
    [3]光明日报
    [4]学习
    [5]学习译丛
    [6]学习时报
    [1]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N].学习时报,2009-11-17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党的建设,2011,(10)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09-10
    [4]刘云山.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N].人民日报,2009-10-15
    [5]杨胜群.陈云是党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J].党的文献,2010,(5)
    [6]李君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N].学习时报,2009-09-28
    [7]石仲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透视[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9)
    [8]陈占安.毛泽东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3,(12)
    [9]戴焰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J].党建研究,2010,(3):19-21
    [10]石仲泉.党的历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1-12
    [11]丁俊萍.中国共产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程及其特点[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1)
    [12]唐晓清.学习型政党: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途径[J].长白学刊,2010,(1).
    [13]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3-10
    [14]迟全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J].浙江学刊,2010,(1):8-12
    [15]蒋仁勇.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水平[J].求实,2010,(4):29-31
    [16]秋石.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论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J].求是杂志,2010,(6)
    [17]杨胜群.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J].求是杂志,2010,(2)
    [18]彼得.圣吉.中国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世界意义[J].刊授党校,2010,(5)
    [19]牛秋月.学习型政党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0,(6)
    [20]沈其新,田旭明.学习型政党: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亮特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21]李景田.树立良好学风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保证[J].求是杂志,2010,(10)
    [22]高萍美.试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依据[J].前沿,2010,(15)
    [23]康洪.毛泽东学习型政党思想的当代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4]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政党应遵循的主要原则[J].学理论,2010,(4)
    [25]程美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理论架构——信仰、知识、方法的有机统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26]江先锋.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重价值[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2)
    [27]秦在东,方爱清.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9,(6)
    [28]侯惠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认真研读经典著作[J].前线,2010,(7)
    [29]李崇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J].前线,2010,(1)
    [30]徐崇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大力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J].前线,2009,(11)
    [31]张立进,林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9,(6)
    [32]李冉.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个认识误区[J].探索,2011,(1)
    [33]汪玉奇,余品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和新鲜经验的升华与总结[J].江西社会科学,2011,(1)
    [34]戴焰军.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讨,2011,(1)
    [35]曹富雄.当代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学习观指导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36]戴焰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10)
    [37]田晓.重温毛泽东的学习观——基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12,(1)
    [38]王伟凯.论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J].理论界,2011,(1)
    [39]刘从德,顾训宝.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学习理念创新[J].理论探讨,2012,(1)
    [40]谢春红,唐秀玲.建设学习型政党与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J].前沿,2011,(02)
    [41]杜鸿林,万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与理性思考[J].长白学刊,2011,(2)
    [42]李红亮,李新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逻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3]蔡孝恒,罗蓉.胡锦涛同志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探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1)
    [44]顾训宝.共产党人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兼论列宁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6)
    [45]何祥林.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J].理论视野,2011,(05)
    [46]刘从德,顾训宝.列宁执政党学习思想的文本解读及发展过程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47]郑伟,孙堂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念的政治哲学思考[J].理论月刊,2011,(10)
    [48]许苏静.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J].社会科学家,2010,(10)
    [49]仝华.中国共产党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若干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6,(8)
    [50]蒋仁勇.学习型政党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关系探析[J].长白学刊,2010,(2)
    [51]刘杰,徐禄山.延安时期陈云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
    [52]付义朝,申富强.试论陈云同志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思想[J].求实,2010,(10)
    [53]刘和平.论陈云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J].学理论,2011,(07)
    [54]王万江.刘少奇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思想述论[J].理论导刊,2010,(8)
    [55]李卉青.刘少奇对新时期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独特贡献[J].前沿,2011,(09)
    [56]刘宝东.邓小平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和实践论略[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
    [57]于伟峰,陈乾坤.论江泽民对创建学习型政党的历史贡献[J].大连干部学刊,2010,(5)
    [58]张健,谢忠平.大兴读书之风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1)
    [59]何玉芳,徐黎.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经验及其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
    [60]王炳林,张立梅.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活动的组织机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3)
    [61]周建超.论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5)
    [62]孙士江,陆仁权.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0)
    [63]康小怀,刘建德.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0,(1)
    [64]莫志斌,张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
    [65]刘景泉,秦立海.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述论[J].中共党史研究,2004,(2)
    [66]于景森.毛泽东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党的文献,200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